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2024-04-26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共15篇)

篇1: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一、学生、儿童报销比例(18万元以下)

1、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

二、70周岁以上老年人(10万元以下)

1、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

三、其他城镇居民(10万元以下)

1、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

三、基本药物报销

1、一级医院报销

①一级医院基本药物报销比例为20%;

②未实施基本药物报销比例为40%

2、二级医院报销

基本药物按42%报销。

3、三级医院报销

基本药物按55%报销。

四、门诊慢性病报销

1、甲类门诊慢性病没有封顶线,报销比例为60%;

2、乙类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为50%。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付标准

一、学生、儿童支付标准

1、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

2、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

3、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

二、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1、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

2、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

3、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

三、其他城镇居民

1、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

2、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

3、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

四、普通门诊

普通门诊起付标准为200元、80元。

篇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一、学生、儿童报销比例(18万元以下)

1、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

二、70周岁以上老年人(10万元以下)

1、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

三、其他城镇居民(10万元以下)

1、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0%;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

3、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

三、基本药物报销

1、一级医院报销

①一级医院基本药物报销比例为20%;

②未实施基本药物报销比例为40%

2、二级医院报销

基本药物按42%报销。

3、三级医院报销

基本药物按55%报销。

四、门诊慢性病报销

1、甲类门诊慢性病没有封顶线,报销比例为60%;

2、乙类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为50%。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付标准

一、学生、儿童支付标准

1、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

2、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

3、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

二、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1、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

2、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

3、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

三、其他城镇居民

1、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

2、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

3、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

四、普通门诊

普通门诊起付标准为200元、80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方式

1、城镇户籍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缴费,已办理参保代扣手续的,需保证扣费存折余额充足;未办理参保登记的,持户口簿、身份证和银行卡(存折)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镇(街)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办理参保和银行代扣缴费手续。

2、农村户籍居民:由各村(社区)委会组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和征收工作,各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负责办理相关参保、变更手续。

3、在校学生:可以随家庭一起参保缴费,也可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参保。

篇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关键词:结算单制作,函数公式编辑,格式优化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网络系统在我市还没有正式启用, 对城镇居民医疗费用报销的计算过程非常烦琐, 且手工计算很难保证计算的准确度, 影响了社保资金的支付和参保患者的利益。运用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功能, 可以准确、快捷地计算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报销额度, 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中的运算全部利用Excel函数来完成, 只要把基本数据录入“录入信息”工作表, 报销结算单的填制与计算将在“打印结算单”工作表自动完成。制作模板共运用10个函数, 分别是IF、OR、SUM、AND、ROUND、TEXT、INT、TODA、RIGHT, [dbnum2] 。现分别说明公式的建立过程。

一、介绍三级医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规定

(1) 报销阶段是在同一个年度内。 (2) 在一个年度内首次和第二次住院的, 起付线标准是600元, 同年度内第三次及以上住院不再设起付标准。 (3) 扣除自费的医疗费用。 (4) 统筹支付比例为50%。 (5) 同一年度内, 多次住院费用累计报销。 (6) 中小学阶段学生、少年儿童最高报销限额为5万元, 老年城镇居民、一般城镇居民最高报销限额为3万元。 (7) 门诊大病医疗补助, 门诊紧急治疗后转住院的, 经门诊紧急抢救无效死亡的, 其医疗费用按住院规定报销。

二、信息录入工作表的建立

启动Excel程序, 新建工作簿并命名为“城镇居民报销模板”, 然后将工作表Sheet 1命名为“录入信息”。并分别在单元格A1至A11、E1、E2、合并C1至C2后依次输入如图1所示的内容。

1.在录入信息时, 性别栏B2分别用1和2代码表示

(1- 男, 2-女) , 人员类别栏B7分别用1、2、3、4代码表示 (1-中小学阶段学生, 2-少年儿童, 3-老年城镇居民, 4-一般城镇居民) 。为防止录入错误, 把上述代码表示的内容分别以插入批注的形式在B2、B7中表示出来。

2.按照三级医院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起付线的不同, 计算报销费用。在单元格G1中插入批注“首次和第二次住院的, 起付线标准是600元”。并在单元格G1中输入:“=ROUND ( ($B$10- (SUM ($C$2:$C$11) +SUM ($D$2:$D$11) ) -600) *50%, 1) ”。在单元格G2中插入批注“第三次及以后住院, 无起付线”。并在单元格G2中输入:“=ROUND ( ($B$10-SUM ($C$2:$C$11) -SUM ($D$2:$D$11) ) *50%, 1) ”。同时选中G列, 单击“格式”下拉菜单, 隐藏G列。

3.根据三级医院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上述7种报销规定, 分别在各种不同条件下, 计算报销费用。在单元格B11中输入:“=IF (AND ($G$1+$F$1>50000, OR ($B$9={1, 2}) , OR ($B$7={1, 2}) ) , 50000-$F$1, IF (AND ($G$2+$F$1+$F$2>50000, $B$9<>{1, 2}, OR ($B$7={1, 2}) ) , 50000-$F$1-$F$2, IF (AND ($G$2+$F$1+$F$2<=50000, $B$9<>{1, 2}, OR ($B$7={1, 2}) ) , $G$2, IF (AND ($G$1+$F$1>30000, OR ($B$9={1, 2}) , OR ($B$7={3, 4}) ) , 30000-$F$1, IF (AND ($G$1+$F$1+$F$2>30000, $B$9<>{1, 2}, OR ($B$7={3, 4}) ) , 30000-$F$1-$F$2, IF (AND ($G$1+$F$1+$F$2<=30000, $B$9<>{1, 2}, OR ($B$7={3, 4}) ) , $G$2, $G$1) ) ) ) ) ) ”。

这样就完成了“信息录入”工作表的设置。三级医院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各种不同情况下, 医疗费用的报销就非常简洁地解决了。

三、打印结算单工作表的建立

完成了“信息录入”工作表的设置, 并在所对应的项目中输入城镇居民住院信息及各项费用, 希望在“打印结算单”工作表中全部自动填充并将小写报销额转换为大写金额。这就需要对“打印结算单”工作表进行设置。将工作表Sheet 2命名为“打印结算单”, 并在单元格内依次输入如图2所示的项目。

为了使“报销日期”显示的永远都是当前日期, 需要对单元格进行设置。合并单元格J7至L7。并输入:“=TODAY () ”。

在单元格B2中输入:“=录入信息!B1”。

在单元格D2中输入:“=IF (录入信息!B2=1, "男", IF (录入信息!B2=2, "女", "") ) ”。

在单元格F2中输入:“=IF (录入信息!B3="", "", 录入信息!B3) ”。

合并在单元格H2至I2, 并输入:“=IF (录入信息!B4="", "", 录入信息!B4) ”。

合并在单元格K2至L2, 并输入:“=录入信息!B5”。

合并在单元格B3至D3, 并输入:“=IF (录入信息!B7=1, "中小学阶段学生", IF (录入信息!B7=2, "少年儿童", IF (录入信息!B7=3, "老年城镇居民", IF (录入信息!B7=4, "一般城镇居民", "") ) ) ) ”。

合并在单元格H3至L3, 并输入:“=IF (录入信息!B6="", "", 录入信息!B6) ”。

合并在单元格B4至E4, 并输入:“=录入信息!B8”。

合并在单元格J4至K4, 并输入:“=录入信息!B10”。

合并在单元格I5至J5, 并输入:“=录入信息!B11”。

在单元格K5中输入:“="第"&录入信息!B9&"次"”。

为了使小写“报销费用”金额转换为大写合计金额, 要利用Excel函数对单元格进行公式设置。

合并在单元格C5至G5, 并输入:“=IF ( (I5-INT (I5) ) =0, TEXT (I5, "[dbnum2] ") &"元整", IF (INT (I5*10) -I5*10=0, TEXT (INT (I5) , "[dbnum2] ") &"元"&TEXT ( (INT (I5*10) -INT (I5) *10) , "[dbnum2] ") &"角整", TEXT (INT (I5) , "[dbnum2] ") &"元"&IF (INT (I5*10) -INT (I5) *10=0, "零", TEXT (INT (I5*10) -INT (I5) *10, "[dbnum2] ") &"角") &TEXT (RIGHT (I5, 1) , "[dbnum2] ") &"分") ) ”。

为了避免不小心移动或破坏工作表及函数公式, 应对工作表进行保护。

分别两次选定“信息录入”, “打印结算单”工作表, 单击【格式】菜单的【单元格】, 在【单元格】对话框“保护”选项卡中勾选“锁定”、“隐藏”, 单击【确定】。

同时, 在“打印结算单”工作表中, 单击【工具】菜单的【保护】子菜单的【保护工作表】, 在【保护工作表】对话框中输入密码, 单击【确定】。

在“信息录入”工作表中, 选定需要开放的单元格区域 (如B1至B10, C2至D11, F1至F2单元格) , 单击【格式】菜单的【单元格】, 在【单元格】对话框“保护”选项卡中取消勾选“锁定”、“隐藏”, 单击【确定】。然后单击【工具】菜单的【保护】子菜单的【保护工作表】, 在【保护工作表】对话框中输入密码, 单击【确定】。

篇4: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19-02

锦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以县城以上城镇非职工居民:老年居民、少年儿童和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失业人员为参保对象。此外,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其他人群纳入居民医保参保范围。这是一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它的构建与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推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1 转变医疗保险理念

医疗保障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医疗保障制度,必须以“以人为本,公正至上”为首要理念,加大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从疾病保险理念向健康保险理念转变,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医疗保险理念。

2 加快相关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就没有健全、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没有完善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依据我国国情,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法》,建立各级政府之间的科学分工机制,确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明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3 完善医保制度运行机制

3.1 确保基金来源稳定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坚持“低缴费、广覆盖”的原则,在缴费能力与医疗待遇之间寻找平衡点。

3.1.1 不断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模式,完善筹资机制

坚持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合理确定总体筹资标准以及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完善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3.1.2 调整筹资办法,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长效筹资机制,保证居民医保稳定运行

(1)建立个人筹资水平持续稳步增长的保证机制,参保居民的缴费水平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提高。

(2)建立政府筹资的制度保证机制,包括政府筹资水平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制度;地方政府承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经费的保证制度。

(3)建立缴费激励机制,调整参保结构。对连续缴费的参保居民,对于年轻居民,每年可以适当增加其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吸引年轻人多参保以调整参保人员结构;对中断缴费的参保居民,再次缴费后才能重新计算缴费年限。积极募集慈善资金,增加基金收入。

3.2 完善支付机制

3.2.1 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机制

依据本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大病门诊补助、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等医疗保障支付方式,科学确定支付范围和标准,合理调整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完善实施方案。首先,要根据多层次的缴费标准设计不同的待遇支付标准。再次,积极探索适合城镇困难非从业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医疗服务和费用支付办法,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3.2.2 完善门诊费用支付机制

开展普通门诊费用统筹工作,既有利于扩大受益面,增强政策吸引力,也有利于促进医保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完善门诊费用支付机制,一方面要及时调整提高门诊支付机制的筹资水平,调整起付线和封项线,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增强政策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制订和完善社区门诊费用支付机制,通过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制度调整,鼓励社区首诊和转院审批制度,引导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看病,提高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大医院的工作压力。

3.3 完善服务管理体制

3.3.1 加强监督

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应成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主管部门,拟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及改革方案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法律法规,制定行政规章和基本标准来实施和监督检查。要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的政策及有关标准,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施行政监督等。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部门)和城镇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3.3.2 保证基金安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单独列账。首先,医疗保险机构财务部门应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办法,按照业务管理程序设立岗位,并建立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疗保险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切实加强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要严格执行基金专款专用的原则,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存等管理情况,及时向单位及个人公布缴费情况。再次,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预防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

3.4 实施配套改革,加强制度衔接

3.4.1 要坚持城乡统筹思路

面对全国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分割的“两张皮”现状,建立城市非职工居民医保和农民医保制度,必须坚持城乡居民医保“一个平台,统筹城乡,相同标准,均衡服务”的工作思路,形成城乡居民医保一套班子运作,一个网络运转,一个政策导向,一套机构服务的工作格局。城市居民医保不应该自成体系,更不适宜套用城市职工医保模式和政策。

3.4.2 制度设计应科学

对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我市人民政府已设计出一整套制度。据试点区反映,这一制度必须与区情结合进行调整与完善。如应将“新农合”一整套成功政策制度和管理移植过来、筹资50元和160元两档标准要适用城乡、要把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无缝链接、不应将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交给营利性的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应以家庭为单位参保、设立家庭帐户、门诊费用不宜过多统筹、实行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等,都应求真务实,不能盲目执行上级有关规定。

3.4.3 高度重视网络建设

从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区看,都对管理体系、信息网络、服务机构网络建设极为重视。试点区“合管中心”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充足。镇街设有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和具体办事机构,区级财政对镇街工作机构安排有专项工作经费。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一步到位。南岸区近几年持续加大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建设的资金投入,决定在2008年对区内公益性医院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切实加强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为参保群众就地就医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复杂,需要我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编辑:李敏)

Reflections on the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Residents

Liu Yadong

Abstract: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in Jinzhou City, the main town to the county more than non-staff residents, this is a serious co-ordination of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Build and perfect, is a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require a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lessons learned, and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Key words: urban residents;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篇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一是学生、儿童。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8万元以下医疗费用,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5%;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二是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三是其他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5%;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0%。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

篇6:长沙居民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长沙居民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答】:根据规定,长沙城乡居民医保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的医疗费用,分四段补偿:

1、3万元或以内:报销比例50%;2、3万元至8万元(含):报销比例60%;3、8万元至15万元(含):报销比例70%;4、15万元以上:报销比例80%;

5、支付限额:一个结算不超过20万元。

一、王女士因癌症住院花了8万多元,不知大病报销能报销多少?

【回答】:长沙居民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根据医疗费用金额确定,医疗费用8万元至15万元之间报销60%。如需了解更多,请拨打长沙社会保障局服务热线12333。

二、现行长沙居民大病保险报销起付标准是多少?报销比例是多少?

【回答】:现行长沙居民大病保险报销起付标准为2万元,低保困难群众为1万元。其报销比例如下:3万元(含)以内报销50%;3万元-8万元(含)报销60%;8万元-15万元(含)报销70%;15万元以上报销80%。一个结算累计补偿不超过20万元。

三、城乡居民参保人都可以享受大病医保待遇吗?住院费用花费3万多能报销多少?

篇7:社保医疗报销比例是多少?

医疗保险是我国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之一,为我国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那么,参保了该保险,城镇、农村的居民在发生医疗费用时能报销多少呢?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小编提醒大家:不同的城市,医保待遇标准是不同的,因此,社保医疗报销比例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疑问,可向当地的社保局咨询!

篇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分析

关键词:医疗;分析;居民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3-0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完善了国家保障全体公民的利益的目标,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具体的政策,笔者从投入—产出导向式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进行了分析。

一、投入—产出导向式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

在社会政策实践领域,研究者或评估者通常要对不同的政策方案或决策议案进行评价分析,以最终做出恰当的选择。在建立社会政策分析框架的过程中,通常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理性目标分析和过程分析两种,社会政策分析框架的建立要从政策实践具体过程的基本维度来进行。

美国学者D.伊特瑞迪斯就社会政策分析提出了一种投入—产出模型。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或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目标被设定为价值输入部分,并成为发展实践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最后分配机制使公民福祉水平达到一个预期的水平。

在他的模型中,理想社会、制度安排和分配产出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个模型呈现一种循环结构。理想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府指定的要达成的社会目标,一般体现在比较宏观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制度安排主要指为了实现社会目标指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制度,包括资金来源渠道、输送渠道、保障对象的选择等;分配是指具体的资源等福利的分配措施,以此缩小社会成员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中所有公民福祉的改善。

二、社会政策分析框架的应用

政策分析的模式客观上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是一种标准化与抽象化后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政策的运行是比较复杂的,按照上述各模块一步一步执行某一社会政策几乎是不现实的。笔者在此运用上述模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一个初步的解读与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社会医疗保险与社会价值理念。

综观各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政策的制定实施必然基于当时的国情,政策的制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影响更甚。社会政策体现社会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价值理念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也不可忽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的主导思潮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那种社会主义理念,阶级是社会公敌,各行各业都要进行阶级斗争以实现社会平等,它强调无产阶级的基本权利,这是一个注重消灭阶级划分的年代。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建立的是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障制度,在社会平等理念的促使下,国家保障政策更加注重保障群体的范围,保障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社会医疗保障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其发展更加符合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现状。同过去的社会医疗保障政策相比,现在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现出新的理念和取向。其一,强调社会的责任,主张以国家和社会为责任主体;其二,政府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正义与公平的价值观;其三,在政策落实中,注重公开、公正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从1998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后来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相继建立,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以及“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战略设想,2007年国家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这是促进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农合构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分析。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07年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到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从而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7年开始启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各项制度安排可以说都已经相当成熟。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见表1。

政治制度的发展也更加成熟,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多样化,可以概括为几下几点:一是调控计划者。政府在医疗服务领域进行资源、服务等的规划与设计,为政策实施做好准备,并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具体措施来限制、规范和引导医疗人员和医疗机构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二是资助者。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提供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医疗器材或者政府提供其他方面的福利服务。三是购买者。政府为居民购买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部门签订医疗服务购买契约,以此保障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

在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至今已经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随着国家政策的制定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从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度基础分析中看出,制度安排是国家目标和政策实施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适合的制度基础,那么政策的实施就没有依托,更别谈国家目标的实现,国家目标就像一个城市规划,制度安排就是城市道路的建设,政策实施则是道路上奔驰的汽车,若是没有了马路谈何汽车的行驶。合适的制度安排政策的实施意义重大,从而可以达成国家目标。

三、结语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步较晚,政策制定时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经历了我国社会体制的各种变革而发展的较为成熟。许多具体实施细则的制定可参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具有的一大优势。就其具体的实施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其保障范围涵盖了城镇职工之外的其他城镇居民,有效保障了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体现了新时期公平正义的主题,缓解了诸多社会矛盾,当然,城镇居民的划定是以户口为基础的,城市里在校大学生和其他一些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还有待进一步确定,不能忽视这部分人的利益,也不能让其重复参保,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来源,这是基本的资金来源渠道,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的发展,可以拓宽其资金来源,同时也可以扩大已有保险基金的“再收入”,即参加其他金融投资方式,增大社保基金基数,有效利用社保资金的机会成本。其缴费标准和补助标准,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均可向上“微调”,这样可以增大社会流动资金的总量,社会保险基金基数相应增加,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同时可以适当开放报销的特殊病种的范围,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政策具体的实施流程方面,仍需要加大各层级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医院内部的操作,以防这些保障政策变成人们就医的负担。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政策的分析只看到经济上的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到“政治决定政策”,政治制度可以作为政策的基础,在今天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政治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的政党政治表现出更强的实用性。21世纪我国迎来了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新的机遇,新时代的政治理念强调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选择中,“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和战略地位。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制度安排的协调性与具体分配实施的有效性要求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政策的保障性,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和政策实施者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发展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曾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专业,2012.

[2]陈琦.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2013.

[3]曹翠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3.

[4]李佳.山西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3.

[5]孙莎.武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2.

[6]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7).

篇9:居民医疗保险转院报销比例

2. 二级医院500元起付,报销比例75%;

3. 三级医院1000元起付,报销比例50%。

参保居民住院分娩实行定额报销,剖宫产报销元,自然分娩报销500元,有合并症或并发症者,按正常住院比例支付。居民基本医保住院最高支付限额15万元。

居民医疗保险门诊不予报销内容

居民普通门诊的定点范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就近便利原则,每位参保人员每个年度内可自主选择不超过3家定点门诊作为本人定点,定点范围之外的不予报销。当然在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就医,也是不报销的。

异地就医医疗保险怎么报销

1.临时外出期间因急症转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

2.是本市户籍学生儿童在外地就读期间、非本市户籍已参保学生在原籍期间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3.外地长期居住已经办理异地安置手续的本市参保人员;

篇10: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如题,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请提供相关文件号

[20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篇11:重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报销覆盖入院到出院 两种费用不算

所谓单病种结算,是指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员,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特殊疾病门诊就医治疗时,以病种为单位计价,由医保经办机构和参保人员分别按病种定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定点医疗机构的一种结算方式。

哪些费用可以报销?规定指出,单病种医疗费用范围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各项医药费用支出,包括患者从确诊入院到出院期间,花费的诊查、化验、检查、床位、治疗、手术、护理、药品、医疗耗材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费用都在报销范围内。按照新规,有两种费用仍需参保人自己掏钱,分别是床位费超标部分、空调费、陪伴费等政策规定应自费的服务设施的费用;特殊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超过医保限额以上的费用。

报销分两个险种 是否退休将影响比例

根据参保人员险种、年龄、医疗机构等级不同,报销比例有所不同。按照规定,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分为在职、退休两种情况。其中,在职参保人员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报销90%、二级报销87%、三级报销85%。退休参保人员在一至三级医疗机构就医,均可报销95%。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分为一档、二档两种情况。其中,一档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报销80%、二级报销60%、三级报销40%。二档依次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是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报销85%、二级报销65%、三级报销45%。

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执行,针对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年度医保基金预算,对单病种发生应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将按月结算支付。

篇1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职工个人缴纳生育保险费吗?报销比例是多少

生育保险政策条例|生育保险政策条例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人企业管理费用。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报销条件范围和比例标准

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本人或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条件: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 1%的生育保险费用,国家则采取税前列支的办法来间接资助,可见生育社会保险费用仍然由用人单位负担。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则由国家财政单独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由本单位承担女职工的生育费用。

比例标准: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篇13:上海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012年城镇居民医保待遇主要是按照国家要求适当调整了住院报销办法,具体为:参保居民每次住院增设起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50元,二级医疗机构100 元,三级医疗机构300元。超过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作如下调整,其余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自负:

1、70周岁以上人员,基金支付比例从70%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85%;在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7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65%。

2、6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人员,基金支付比例从60%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或者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85%;在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7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65%。

3、超过18周岁、不满60周岁人员以及中小学生和婴幼儿,基金支付比例从50%调整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75%;在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6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55%。

通过上述调整,本市城镇居民医保的住院医疗费总体报销比例从原来的61%左右提高到70%左右。2012年度城镇居民医保的门急诊支付政策维持2011年标准不变。

2.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一.在职职工

职工门急诊医疗费

1、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首先从其个人医疗帐户资金中支付,帐户资金用完后,由个人现金支付,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自负到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后,超过部分由个人和附加基金按一定比例分担。附加基金的支付比例根据职工年龄不同,有所区别:

(一)1955年12月31日前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7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二)1956年1月1日至1965年12月31日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6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三)1966年1月1日后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四)2001年1月1日后新参加工作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工自负。

职工门诊大病费用

职工在门诊大病医疗时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在职职工由统筹基金支付85%;退休人员由统筹基金支付92%。统筹基金支付后的剩余部分由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个人现金支付。在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0%,职工自负20%。

二.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门诊急诊医疗费用

退休人员一年内门诊急诊就医或者到定点零售药店配药所发生的费用,由其个人医疗帐户资金支付。不足部分先由个人支付至门急诊自负段标准,超过部分按下列规定支付(不含到定点零售药店配药所发生的费用):

出生年月:

(一)2000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300元,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 90%;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5%;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0%;其余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

(二)1955年12月31日前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并在2001年1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700 元,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5%;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0%;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75%;其余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

(三)1956年1月1日至1965年12月31日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并在2001年1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700元,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70%;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65%;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60%;其余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

(四)1966年1月1日后出生、在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并在2001年1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700元,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5%;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0%;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45%;其余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

(五)2001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并在之后办理退休手续的,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为700元,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5%;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50%;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 45%;其余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

退休人员门诊大病费用

篇1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零星报销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零星报销(对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未刷卡医疗费用,可办理零星报销): 办理时需携带的材料:《南京市民卡》、身份证以及医疗费票据原件,报销住院费用还需携带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明细清单。报销门诊大病、抢救费用还需携带门诊病历、双处方底联、检查化验单。(以上材料请自留复印件)。

哪些情况可以办理医疗费用零星报销?(1)长期驻外人员在外地定点医院发生的门诊大病和住院医疗费。(2)转往外地(限北京、上海两地)住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3)本地因急症抢救并转住院或死亡发生的门诊抢救医疗费。

篇15: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须知

发票原件、病历、费用总清单(一定要是费用总清单且加盖医院相应公章)、学院证明(意外伤害证明或异地住院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

二、门诊类(在泰安本地定点医院就诊)

1、无责任人的意外伤害,起付线100元以上给予报销,异地门诊不予报销。

2、门诊大病申请流程:经本人到泰山区医保处申请,填写《门诊大病补助申报表》,提报患者近一年内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住院病历复印件及相关检查化验报告单,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日―10日报送泰山区医保处(具体时间以泰山区医保处为主),经专家鉴定合格后,发给《门诊大病医疗证》。《门诊大病医疗证》由医院统一管理,患者可凭身份证到本人选择的定点医院门诊治疗。

三、住院类

急诊类住院治疗的,无论所在医院联网或非联网都需在泰山区医保科备案(泰山区医保科备案电话0538-8629561)。

山东省内非联网医院和省外所有医院是收取材料(住院病例,发票原件,费用总清单,急诊住院证明,急诊住院登记表,异地住院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回泰安报销;

山东省内联网医院直接在出院时报销无需收取材料。

如未能在住院期间备案至泰山区医保科,治疗费用自付30%后剩余费用再收取材料,上报至泰山区医保科给予统筹比例报销。(材料有住院病历,发票,费用总清单,急诊住院证明,急诊住院登记表,异地住院证明)

注意:1、因外伤住院治疗的不予报销。

2、省外住院的也需备案至泰山区医保科。

四、领取报销费用

学生凭借报销存单、本人身份证去银行存收报销费用。

五、校医院就诊

每次超过10元以上部分,统筹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一个医疗年度内实际支付限额为500元。处方量控制在急性病3天、慢性病7天以内。

1.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须知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怎样报销?

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4.最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6.沈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所需材料

上一篇:如何才能写好广告策划书下一篇:疲惫的夜晚听一听大悲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