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中考作文

2024-05-28

一带一路的中考作文(精选9篇)

篇1:一带一路的中考作文

丝绸之路,它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大标志,在沙漠里,许许多多商队正在进发,西域都护府的人马在周围保护着这些商队。

现在,沙漠里建起了座座铁路,中国的高铁列车在铁路上飞奔而过,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自己的舞台奔跑,现代丝绸之路将在这里延伸,它连接着全新的中国与西方各国的联系,是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的美好象征。

当现代丝绸之路正在雄起,伟大的国家领导人用自己的努力,提出了有利于双方的重要方针——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方针提出,马上得到了周边各国的赞赏。一带一路的方针指的是带动周围国家经济,带动周围感觉现代化,努力创造出一个各国和平相处的伟大社会。

为了一带一路的顺利完成,感觉率先投入了数几千亿的巨额,为周围国家建铁路,建公路,增加他们自己的国防水平。

在一带一路的发挥下,周围国家的经济正在成倍上涨,随后感觉又把技术传到各国,使得各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大有改善。比如“超级水稻”的使用,就使得数十个国家的人民不用在饿肚子。又比如说纺织技术的投入,使得各国的衣服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原本还在挨冻的人们都有了新衣服。

而高铁的投入,使得我国与周围各国得到了更加快速,更加方便的交通。因为交通方便了,中国的京剧,美食,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入各国。

一带一路是伟大的,最终的成果也是完美的。

篇2:一带一路的中考作文

林则徐,福建福州人,是清末我国杰出的政治家,他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震惊中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他的书房中有一幅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蕴含着大气与包容的名联是林则徐爱国和开拓精神的写照,也和书记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精神不谋而合。

从两千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凿空之旅”出使西域,到六百多年前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辉煌。而今天的“一带一路”,早已不再只有骆驼和桅杆为伴,汽笛轰鸣、列车穿梭、飞机呼啸。“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升华,越行越远、越走越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中国已经并将继续真诚接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建议,充分考虑各方合理的利益和关切。

“不论是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目标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在“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书记道出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的真诚意愿,作出郑重承诺。

篇3:一带一路的中考作文

一、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姜跃春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区域合作的不同之处, 即该倡议以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责任共担、命运与共为特征。“一带一路”倡议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开放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该倡议的基本内容是政策沟通、人心相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他认为“一带一路”采用的是双边、多边、FTA等多元取向的合作方式, 弹性更大。他提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世界贸易格局、资本流向等都呈现新的特征。同时, 美国“两洋”战略TPP、TTIP进入尾声期。美国的主要战略意图是建立全新规则, 维护霸权地位并制约中国崛起。在此背景下, 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关键期, 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 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放眼全球, 整个世界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期, 大力构建电力、交通网络成为世界之需。与此同时, 国际经济合作迅猛发展, 各种经贸组织不断涌现, 如俄欧亚经济联盟、韩欧亚倡议、哈光明大道、蒙草原计划、欧容克计划等。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模式, 必将引领亚太区域合作的新趋势。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冯雷鸣从教育角度切入“一带一路”研究。他以外语院校为例, 就“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还能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他提出, 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外语类院校应该采取双轮驱动的策略, 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加强智库建设并重。外语类院校一是应该打造“语言+ 专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相应地, 应该完善“一带一路”的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路径包括: 打破院系及学科专业条块分割;大力开展国别研究, 打造多学科研究平台; 发展急需学科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教育; 尝试建立境外大学和教育基地; 在沿线国家扩展学校“2 + 2”、“3 + 1”, “双学位”、“双校园”等教学模式, 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境外学习经历。二是应该加强智库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他认为应该构建一个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智库网络, 遵循共商共建、稳步推进、突出重点、互利共赢的原则。具体包括: 统筹利用国内国外智库资源, 建立开放型智库网络; 转变和创新智库国际交流合作方式; 建立常态化智库对话、人员交流与合作研究机制;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发展高层论坛。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过剩产能转移

重庆大学蒲勇健从“一带一路”倡议与过剩产能转移这一问题出发, 讨论了重庆的优势和机遇。他认为我国产能过剩是整体的综合性过剩, 非局部的行业性过剩, 并且这种过剩具有长期性趋势。我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失灵和体制因素。他介绍了基于第五次产业转移而形成的两种主要产业转移模式: 基于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而进行产业转移; 通过“优势产业”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扩散, 从而达到技术升级, 获取销售网络的目的。蒲勇健认为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国际中端水平的制造业。基于此, 他认为我国过剩产能的转移既可以采取“边际产业”转移低端模式, 也可以实施“优势产业”转移的高端模式。具体到“一带一路”战略, 他认为转移的重点领域包括以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工程装备制造, 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砖瓦, 新型建筑材料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 及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水能核电等的资源建设和能源开发。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FTA战略

在列举了中国已签署的FTA协议国以及正在谈判中的协议国名单后, 林桂军引述了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原则, 即“天然贸易伙伴”假说: 地理位置临近和存在密切贸易联系的国家间, 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能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和较小的贸易转移效应; 而非天然贸易伙伴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则贸易转移效应较大。他认为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应该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 形塑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中国过去的自贸区建设, 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国地位的渴望被承认, 及对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出口的倚重。在这种“旧自贸区”环境下, 主要体现为对手依赖中国, 而中国对其依赖较少。而“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分享发展成果, 扩大市场空间, 确保能源、资源供应安全, 实现亚太地区的再平衡。针对美国主导的以改革为特征的TPP, 林桂军提出应该“两条腿走路”: 向外, 采用RCEP、中日韩、中海自贸区协定、上海自由贸易区、中美、中欧BIT为策略; 向内, 以新一轮的国内改革进行应对。他认为RCEP与“一带一路”都以开放为突出特征。我国的自贸区建设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全球价值链、引进外资和技术、出口市场 ( 传统市场, 拓展市场) 、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及过剩产能输出。

五、重庆参与“一带一路”的风险分析及口岸经济发展对策

中国外交部刘友法认为重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面临四重风险: 国际政治风险 ( 政治引领机制缺失风险、战略执行机制短板风险、区域治理机制薄弱风险、域内域外大国干扰风险、伙伴国家政府违约风险、政治相互信任赤字风险) 、国际经济风险 ( 发展阶段风险、政策法规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商业运作风险、土地征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 、文化冲突风险 ( 社团舆论风险、新闻媒体风险、风俗习惯风险、经营行为风险、政府违约风险、互信赤字风险) 、国家安全风险 ( 以朝鲜半岛对峙、东海主权、南海权益纷争为代表的传统安全风险和以国家政局动荡、地区热点问题、恐怖主义、自然灾害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风险) 。

四川外国语大学杨柏认为重庆地理位置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他介绍了口岸经济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 一是以洛杉矶、汉堡和上海为典型代表的海港城市, 其地理位置优越, 拥有海陆空立体化的口岸开放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二是以香港和新加坡为典型代表的海港城市, 其地理位置优越, 口岸体系完善, 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工业外贸依存度畸高。三是以芝加哥和蒙特利尔为典型代表的内陆城市, 其地理位置欠佳, 但多为国际性内陆交通枢纽, 拥有水铁空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受益于口岸要素与实体产业的相互支撑, 协调发展, 口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基于此, 杨柏提出重庆应重点借鉴以“蒙特利尔路径”为典型代表的、以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为核心的内陆型口岸经济发展模式, 同时参考“汉堡路径”中口岸优势与制造业互动共进的成功经验, 以此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具体而言, 他提出促进重庆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通用机械行业为突破口探索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对外贸易路径; 将“口岸型总部经济”打造为开放型经济新引擎; 以国际化人文口岸为依托助推口岸经济发展; 以制度创新优化口岸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六、国外专家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席勒学会主席海尔格及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编委丹尼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带一路”倡议。丹尼斯首先从美国近日的危机引入话题, 他赞同林登拉鲁什的观点, 认为人类经济首先是实体经济, 不能由美元或其他金钱计量价值, 而应由劳动生产力来衡量。他认为跨大西洋金融系统已经破产, 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金融肿瘤的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引入林登拉鲁什的“典型崩溃函数”: 在一定时间段内, 凡是金融和货币总量增长率呈现双曲线夸张增长的, 实体经济投入/产出率的崩溃也是巨大的, 最终必然引爆整个金融系统。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应该利用“一带一路”这一契机发展高铁等基础设施。美国参与“一带一路”, 应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运用格拉斯思迪加尔法则, 对当前破产的跨大西洋体系进行全面重组, 根据汉密尔顿的原则创造新的信贷体系。在国际席勒学会主席海尔格看来,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解决欧洲危机的唯一机会。她认为欧洲危机呈现出难民危机和欧元危机叠加的状态, 并且由于乌克兰局势摇摆不定, 存在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因此, 应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以发展促和平。“新丝绸之路”作为世界大陆桥的愿景, 不仅意味着新的公正的经济秩序, 而且代表着新的政治范式。作为德裔美国人, 她认为德国目前应沿着铁路沿线大力推行扩展直接投资, 建立通关中心、会议中心等现代城市基础设施, 完善当地工农业发展条件。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包容性, 是唯一能克服地缘政治问题的宏大策略。她以国际席勒学会的名义提出, 应该通过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打造综合交通系统, 构建经济发展走廊。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能助力世界经济重建, 为各参与国带来巨大优势, 实现共赢的愿景。

七、“一带一路”倡议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李青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与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关系问题。她从国家与广东两个层面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意义。她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相匹配, 不仅是中国外交新理念的重要实验场所, 也是不同文明相互交往的重要渠道。从广东层面来说, “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战略机遇。为广东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 推动全方位开放指明了战略方向; 为广东的对外贸易、投资、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形势, 为中国西南和中南内陆各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广东构建以多元开放和创新驱动的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目标定位是匹配的。广东对外开放战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 加强广东与东盟国家海上互联互通的“通道”建设及其经贸合作关系建设, 提升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 为国家打造“中国与东盟共同市场”作出积极贡献。二是进一步扩大广东与印度、东非的贸易往来, 积极参与印度洋沿岸国家航段港口及其腹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加大对东非基础设施的支援和投入。三是借助于“海上新丝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为内陆对外开放创造出海上通道和“桥头堡”条件, 加强对江西、湖南、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等内陆省份的开放, 带动内陆经济发展。

摘要:“一带一路”是我国基于全球经济格局, 在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基础上, 提出的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本文总结研讨会上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对欧亚经济格局的影响综述, 旨在对“一带一路”建设有所帮助。

篇4:一带一路的中考作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俄罗斯态度;共同繁荣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72-02

“一带一路”后,俄罗斯国内各方都表现得相当冷淡,甚至持质疑的态度。主要疑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疑虑

第一,西伯利亚铁路问题[1]。具体而言,俄罗斯直接的担忧来自“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影响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升级计划,进而给俄罗斯发展远东西伯利亚计划带来不利影响。早在2013年7月,俄罗斯政府为满足俄罗斯东部领土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当地工业基础,促进矿产开发,巩固俄罗斯跨欧亚大陆运输系统的重要地位,特别制订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现代化改造方案,计划耗巨资进行铁路的大改造。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9公里。贝阿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全长4234公里。俄政府意在通过这一庞大的改造工程,提升俄罗斯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运力,实现俄罗斯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大目标。然而,“一带一路”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却可能会分流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量。中国会选择由新疆经由哈萨克斯坦到欧洲的运输路线,因为这条线将会更加快速便捷。可以预期,如此一来,货运量将会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分流出去,届时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将无利可图,迟滞或阻碍俄开发远东与西伯利亚的大目标。

第二,俄罗斯要成为主导者,而非仅是参与者[2]。俄罗斯提出建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联盟,谋求在前苏联地区建立经贸联盟,发展和壮大经贸往来,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摆脱长期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的发展经济的困局。同时,雄心勃勃的俄罗斯,甚至希望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统一货币计划,既可与欧元区相抗衡,又可作为重建新的欧亚帝国的首步。但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与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中有一些相近重迭之处,并且加之遭受欧美制裁,经济陷入困境的俄罗斯,忧虑深度参与“一带一路”,会影响甚至拖延其重新构建“欧亚帝国”的计划,但如减少对“一带一路”的参与,又可能累及俄罗斯经济,这令俄罗斯左右为难。

第三,担心俄罗斯境内华人越来越多[3]。早在1896年,中国特使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大典,3月底从上海出发,途经南海、印度洋、黑海后再换乘火车,5月才到达莫斯科。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如果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成,中国民众驾车数日便可直达莫斯科,这对中国游客、商人而言是大大便利了。然而,对俄罗斯民众而言,在感到便利的同时,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内心深处也存有一些不安全感。特别是在地广人稀少的远东地区,只有约七百万人口,而中国东北三省的人口则超过1.2亿,且与俄罗斯接壤边界长达超过3200公里,大量中国民众跨进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工作和居住,据俄方统计,目前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口或超过100万人。不少俄罗斯舆论担心随着中俄高速运输走廊建设,会有更多的中国民众在俄罗斯居住,再加上俄罗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所导致的人口危机,在俄华人将会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少数族裔。因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这种增进两国经贸合作、增加人员往来以及互联互通的政策,态度比较复杂。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贾宁·谢尔盖·根纳季耶维奇曾在乌克兰危机爆发时直言[5],莫斯科此刻需要的并不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来重塑欧亚秩序,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支持。他认为该构想试图重新划分太平洋到欧洲的经济格局,这反映了部分俄罗斯学者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心态。

二、认知转变

但是伴随着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直面西方制裁、卢布贬值等重重压力,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尤其是俄罗斯主导产业以来的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俄两国经济实力近年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以及中国倡导成立的包括金砖银行、亚投行的成立,这些都给俄罗斯带来了合作机会。内忧外困中,俄外交“望东”,寻求突围。与此同时,中方积极地与俄方进行沟通,与俄外交部门、智库等政府、学界和民间各机构就“一带一路”具体布局展开深入对话[6],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在此背景下,俄国内对“一带一路”质疑的声音日渐式微。显然,俄罗斯的态度已经渐渐从消极质疑转变为积极参与。

就中国而言,实现“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是彻底打消俄罗斯疑虑,确保中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然后,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一个虚体的倡议与一个实体的机构怎样合作,在国际上尚无先例,需要有很多创新思维。继2014年5月普京访华,明确表示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随后今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和参加万隆会议之后;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出访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三国。伴随着中俄领导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懈努力。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同时,由中俄两国分别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7],也必将成为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三、“一帶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政策选择。

当然,后续的具体实施需要双方在互谅互让、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予以推进。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个对接政策选择。

首先,以自贸区、产业园为依托。[8]中国应通过即将启动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最终与后者建立自贸区。进而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多式联运等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实施基础设施共同开发项目,以扩大并优化区域生产网络等。当中俄以联合声明的形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定调时,双方下一步合作将诠释两大战略的对接。今年陪同习近平主席访俄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莫斯科会与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斯列普涅夫会面时,中俄双方签署了启动经贸合作伙伴的联合声明。因而,打造以自贸区为代表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与产业园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主要平台。

其次,将中国产能对接欧亚市场[9]。在中国能源需求量巨大的背景下,对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而言,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是与中国合作的主要项目。近年来,双方在能源领域也实现了一些新的合作。继5月初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方案得到普京批准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石油此次又确认了西线供气的原则条件。此外,双方还存在广大的市场潜力。欧亚经济联盟拥有由1.7亿人口组成的巨大消费市场,到2030年经济一体化将给3国国内生产总值额外带来9000亿美元的增量。伴随着中国产能急需海外市场的背景,欧亚经济联盟将成为中国产能走出去的有一个新市场。在俄罗斯,中俄在高铁、航天、造纸、水泥制造等领域均已达成合作共识,双边贸易额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伴随着产能走出去,因而带动着中国的金融服务在逐步跟进。此举不仅能拓宽中国的外汇储备利用渠道,同时还能破除商业融资障碍,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产能走出去的当前,与欧亚经济联盟单个国家打交道的情形或将被这些国家“抱团取暖”的形式所替代。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以其高度包容性,展现出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国家发展战略的良好契合性与兼容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变缓,但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特别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将为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是多赢战略,符合各国利益。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将为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是多赢战略,符合各国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秀蛟《俄罗斯智库专家对“一带一路”的评析“》,《西伯利亚研究》,2015年6月,第三期,第42卷。

[2]Alexander Gabuev.“Russia-China Talks: Silk Road Leads to Eurasia.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 2015/05/15。

[3]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中国人来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5年3月30日。

[4]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 《亚洲崛起与欧亚大陆:新的转折已经开始》,《透视俄罗斯》,2015年5月21日。

[5]Alexander Gabuev.“Eurasian Silk Road Union: Towards a Russia-China Consensus?”Diplomat, 2015/06/05。

[6]Yevgeny Shestakov.“China and Russia plan greater Eurasian integration – Expert.”Rossiyskaya Gazeta, 2015/06/05。

[7]一财网 潘寅茹《一带一路”如何对接俄“欧亚经济联盟”》2015年5月10日。

[8]阿尔弗雷多·多利费·拉默.中俄天然气管道将改变欧亚地缘政治[N](墨)每月报,2006年3月26日。

[9]冯玉军《未来十年中俄关系发展前景》,《外交评论》,2006年10月,第91期。

篇5: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考作文

可惜,随着朝代更迭,丝绸之路由盛转衰,逐渐消逝。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2013年9月,我们的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级战略,并且得到了沿途国家的响应,真正阐释了中国之声,一呼百应。

转眼来到了2019年,懵懂的我从电视、报纸上接收到不少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而最明显的变化,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家里的生活必需品多元化了,这得益于自贸区的建成,以前妈妈想买件心仪的进口商品,不仅多花钱,还要漫长的等待,更担心被代购欺骗。可是现在呢,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就集结于此,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亲民。餐桌上,只要上午想吃北海道的鳕鱼,午餐保证就实现了。逢年过节,爸爸手提两瓶正宗XO走亲访友,倍儿有面子。

今年高三的表哥,报考的志愿也因一带一路的实施,有了更多方面的选择,语言类、经贸类、信息类、旅游类、能源类、医学类等等五花八门,只要是他擅长的、愿意的,任凭他选择,我想这一定就是利民的大事了。

当然,高铁建设、移动支付、中华美食,还有我们的大熊猫,也让世界更深更全地了解了中国。

篇6:一带一路的英语作文

The Silk Road is not only the name of a number of roa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but also a bridge of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in history. It was named because of the Chinese silk, which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ods in the trade.

Usuall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roads. The Northern Silk Road on the land started from Chang’an (now Xi’an), an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and went west to Europe. It is the most famous and we know it very well. The Southern Silk Road on the land usually started from Sichuan Province and went south to India. The Silk Road on the sea mainly started from Guangzhou, Quanzhou, Dengzhou, and then it went east to Korea, Japan and west to Europe and Africa.

【参考译文】

丝绸之路是古代最伟大的东西方贸易之路,最初是汉朝(公元前2~公元2)的张骞被派遣出使西域的时候走通的。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几条连接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路线的总称,而且还是历史上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它是以这条路线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中国丝绸来命名的。

篇7:一带一路关于路题材的高三作文

自从读了《腾飞的祖国》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就拿青海绒业集团来说吧,为了获得更多的羊绒原材料,突破国内饱和的市场,集团把目光投向了中亚,第一期计划总投资就达3267.1万美元。这无论是对青海还是中亚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可以预想他们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瞧,以前没有的汽车,现在大街小巷都有了;以前没有的共享单车,现在也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以前没有的微信支付,现在也已经遍布全世界……我相信有了这个“一带一路”指引,世界经济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

爸爸在村里经营着一个“常绿园林”苗圃。那天我有意考考他:“爸爸,您知道什么是‘一带一路’吗?”他笑着说:“‘一带一路’就是致富路啊!”说完他走出了大门,接着指着苗圃里的那一株株花儿、一颗颗树苗,“你瞧,自从有了‘一带一路’我们家的生意也不落后了,苗圃里的花草树木由单一渐渐变得多样化了。你爸爸我原本人缘好,朋友多,口才又好,借着这个‘一带一路’的好政策,就像插上了翅膀,把花销往了各地。”他又思索了一下,接着说,“在一次参加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议上,外国人看见这些花卉争奇斗艳,高树林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他们纷纷表示也想把这些绿意带回去装扮他们的国家。”听到这,我竖起大拇指,不禁赞叹道:“您真厉害,我也要向您学习!”他笑着说:“咱们是赶上了好时机啊!”

是啊,人们用经济把心连在一起,没有了战争,世界就会和平,人们就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一带一路例文2

我的家乡是福州,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爸爸讲述过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事,那时,我就对这位传奇式的左海伟人充满了崇敬之情。

林则徐,福建福州人,是清末我国杰出的政治家,他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震惊中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他的书房中有一幅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蕴含着大气与包容的名联是林则徐爱国和开拓精神的写照,也和书记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精神不谋而合。

从两千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凿空之旅”出使西域,到六百多年前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辉煌。而今天的“一带一路”,早已不再只有骆驼和桅杆为伴,汽笛轰鸣、列车穿梭、飞机呼啸。“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升华,越行越远、越走越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中国已经并将继续真诚接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建议,充分考虑各方合理的利益和关切。

“不论是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目标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在“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书记道出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的真诚意愿,作出郑重承诺。

大道终致远,海阔纳百川。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将与全世界携手,向着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一带一路例文3

曾经,有一段路,她消逝了,却又清晰存在,这就是“丝绸之路”。她最早形成于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带着使团途经河西走廊出使西域,一路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历经艰险,最终花了整整十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为汉朝带回了各种.种子,丰富了农业生产; 知悉了外面世界的地形,为后来夺取河西走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结交了许多盟国;同时将本国的丝绸、瓷器带出国外,充实了国库……从此,各路商队络绎不绝于丝绸之路,声声驼铃萦绕上空,空前繁盛。

可惜,随着朝代更迭,丝绸之路由盛转衰,逐渐消逝。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9月,我们的大大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级战略,并且得到了沿途国家的响应,真正阐释了中国之声,一呼百应。

转眼来到了,懵懂的我从电视、报纸上接收到不少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而最明显的变化,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家里的生活必需品多元化了,这得益于自贸区的建成,以前妈妈想买件心仪的进口商品,不仅多花钱,还要漫长的等待,更担心被代购欺骗。可是现在呢,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就集结于此,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亲民。餐桌上,只要上午想吃北海道的鳕鱼,午餐保证就实现了。逢年过节,爸爸手提两瓶正宗XO走亲访友,倍儿有面子。

今年高三的表哥,报考的志愿也因一带一路的实施,有了更多方面的选择,语言类、经贸类、信息类、旅游类、能源类、医学类等等五花八门,只要是他擅长的、愿意的,任凭他选择,我想这一定就是利民的大事了。

当然,高铁建设、移动支付、中华美食,还有我们的大熊猫,也让世界更深更全地了解了中国。

正如新闻里讲的: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又促进了国家的强盛。听到这句话时,我内心无比激动!我想:亲爱的祖国啊,请耐心等我几年,待我学有所成,一定积极投身您的建设中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您添砖加瓦,毫无保留!

一带一路例文4

张骞于西汉出使于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时候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那是丝绸之路就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深化了合作交流,加强各国友谊并促进各国的发展。

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治版图从容铺展。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互相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主席先后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自信而从容的写下的一个大手笔,这是全新的宏伟战略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跨越时空,通融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一带一路例文5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篇8:“一带一路”的交通先行军

丝绸之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跨度异常辽阔且复杂,有无数的国家、民族宗教与这条道路发生了关系。甚至有人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与之有关也毫不过分。

这条路,让大流士、亚历山大、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帖木儿投入很大精力经营开拓;这条路,活跃着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花喇子模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这条路,岀现了袄教、基督教、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这条路,经行者至今声名远播—张骞、甘英、法显、玄奘、耶律楚材、长春真人、马可波罗。

过去,中国和罗马曾经彼此猜测并坚信自己的猜测,杜撰了西王母、西域魔境的传说和神话。罗马人以为,丝绸的原料是树的纤维。中国人以为,罗马人和中国人完全一样,《后汉书》记载:这个国家的人身材高大,五官端正,和中国人相像,所以人们称这个国家为“大秦”。

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开放、包容、共赢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伙伴的认同,政策沟通和道路联通将成为贸易畅通、货畅其流的基础,成为市场多元化和贸易便利化的前提。

过去,文明国家的商业往往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后盾,代表它文明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前,必以其独特的使用价值而口碑响彻,促成了传统物流贸易之路的形成—薄如蝉翼的丝绸换回汗血宝马、珍珠般的葡萄、辛辣的葱蒜、甜中带酸的石榴、绿皮红瓤的西瓜。

如今,古老的丝绸之路依然可见浩浩田畴、茫茫戈壁、茵茵草原、皑皑白雪,但已改天换日,焕发出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建设“—带一路”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今年以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卡车集结暨物流管理创新大赛”风生水起,意图“畅交通,促合作,兴产业”,成为推动“一路一带”战略发展的先行军。

据称,组委会创新地运用卡车集结赛国际合作模式,邀请各界人士见证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大动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通过竞赛科目推动甩挂运输、探讨“双挂汽车列车“应用的可能性、发起贫困地区物流帮扶工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智库”、感受世界卡车文化…

篇9:“一带一路”的旗舰

在“一带一路”战略露出庐山真面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业已确定的浩大声势下,舆论正紧盯着中国的下一步举动。

连接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被比喻为“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扬帆起航吹响响亮的号角。

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定位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了总金额高达450亿美元的系列投资合作协议,中国在巴投资额超过美国,并斥巨资打造“中巴经济走廊”。

就目前而言,经济与战略占据中巴关系的主导地位。这两大支柱能否坚挺也是衡量中巴“铁哥们”的关系能否继续“铁”下去,巴基斯坦铁路(巴铁)能否充当“一带一路”战略急先锋的重要标杆。

巴基斯坦积极游说中国修建中巴铁路

由于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欠佳、经济难题积重难返。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试图利用自身连接南亚与中东的有利战略地位来获取地缘经济利益。事实上,早在穆沙拉夫当总统时代,巴基斯坦就积极游说中国修建中巴铁路,通过铁路将中东的石油以及货物经巴运输至中国境内。

扎尔达里上台当总统之后,也极力劝说中国修建中巴铁路。不过,与穆沙拉夫不同的是,扎尔达里将瓜达尔港与中巴铁路联系起来,以此增添中巴铁路战略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2013年2月,瓜达尔港经营权从新加坡公司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6月7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议会表示,巴方已同意修建瓜达尔至中国新疆喀什的公路和铁路。至此,巴方积极游说多年的瓜达尔港以及中巴铁路终于得到中国的积极响应。不仅如此,中国还将此进行融合,提出中巴经济走廊计划。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巴贸易失衡问题

因此,中巴经济走廊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巴贸易失衡问题,这对于中巴关系的长远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中巴经济走廊的规划下,巴基斯坦将充当中国与中东国家以及印度洋周边国家进行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其地缘经济价值将得到充分释放,这将是巴扭转贸易失衡格局的根本之举。然而,尽管规划看上去很美好,但能否充分释放巴的地缘经济价值还要看巴方自身的表现。

在经济方面,尽管中巴双边贸易额处于上升态势,中巴也签订了自贸协议,但长期以来影响中巴关系深入发展的瓶颈——巴对华贸易逆差不仅未出现缩小趋势,反而进一步扩大。对于这一失衡格局,中巴两国的感知并不一致。

作为贸易逆差的一方,巴急切地向中国表明贸易逆差对于中巴关系的长远发展不利,迫切希望中国采取措施帮助巴缓和失衡格局。但中国一方面并未完全意识到贸易失衡对于中巴关系的实质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也认识到中巴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的现实困境很难克服。不过,为了回应巴方的关切,中国还是采取增加进口巴方农产品、增加对巴方投资等方式来缓和巴方的焦虑情绪。同时,中国鼓励巴基斯坦政府采取措施增强对外贸易多样化,提高出口竞争力。

铁路途经克什米尔的忧虑

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首先要关注的依然是巴基斯坦国内的安全形势。而中巴经济走廊沿途所经之处颇不平坦。自瓜达尔港途径的俾路支省近年来成为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的另一个关注点。俾路支的问题在于经济严重落后于巴其他省份,当地的分裂主义势力借此兴风作浪。而巴方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西北边境地区的反恐战场以及印巴边境,无暇顾及俾路支当地分裂主义势力的滋扰。瓜尔达港以及中巴铁路的有效运转必须考虑到俾路支地区的安全形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安全问题就是克什米尔。尽管中巴铁路途径巴控克什米尔,属于巴基斯坦有效管辖域内,但毕竟克什米尔的领土边界尚未划定,未来会出现怎样的划界方案尚难以预知。此外,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对峙局面近期一再出现,凸显了这一地区的复杂安全形势。

最后,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就是克什米尔地区的分裂主义势力。在印巴的对峙过程中,崛起于本土的克什米尔独立运动力量数次发动恐怖袭击已经引起印巴两国的高度警惕。

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价值

除去聚焦于地缘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利益也是诸多分析人士赋予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价值。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可以将影响力延伸至印度洋。考虑到中巴经济走廊途径地区毗邻阿富汗以及伊朗,该走廊的贯通对于中国加强与阿富汗、伊朗的接触意义重大。不管是伊朗的丰富石油资源以及其在中东的重大政治影响力,还是阿富汗对于中国管控其西北的反恐形势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巴经济走廊也将显著提升巴基斯坦的战略价值,增强其在南亚的影响力,更好地维持南亚的战略稳定。事实上,近年来受美印关系的升温,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战略倚重显著降低,而中印关系的持续推进又将巴基斯坦逼到一个尴尬境地。

中巴经济走廊一则可以弥补美巴关系降温带给巴的战略损失;二则可以为中巴关系的继续深化提供重要推动力,并且这种动力不以牺牲中印关系为代价。这两项战略价值对于巴维持其在南亚的战略影响力至关重要,而这也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本文作者是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博士研究生)(编辑/立原)

上一篇: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下一篇:野炊的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