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2024-06-03

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精选7篇)

篇1: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课题: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教学目标:掌握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并能熟练解决相应问题.(一)主要知识及主要方法:

1.线面垂直的证明:1判定定理;2如果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

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两个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

面.5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垂直,那么它们的交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2.面面垂直的证明:1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 ;

2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二)典例分析:

问题1.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中点. 求证:AB1⊥平面A1BD

P AB

A1

CQ

C1D

问题2.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C⊥底面ABC,AC⊥BC,D是AB的中点,且ACBCa,求证:平面VAB⊥VCD

V

C

AB

问题3.如图,在六面体ABCDABCD中,四边形

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A1B1C1D1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求证:A1C1与AC共面,B1D1与BD共面. 2求证:平面A1ACC1平面B1BDD1

(四)课后作业:

DD1平面A1B1C1D1,DD1平面ABCD,DD12.

D11 1A1D

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 的中点,将此正方形沿EF折成直二面角后,异面直线AF 与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2.如图,在四棱锥EABCD中,AB平面BCE,CD平面BCE,ABBCCE2CD2,BCE120。求证:平面ADE平面ABE

EB

篇2: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在空间,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无法确定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知下列命题:

(1)若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则该直线必垂直于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2)平面内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直线互相平行;

(3)若平面外的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且其中的一条平行一个平面,另一条是这个平面的斜线,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互相垂直.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A.(1)、(2)B.(2)、(3)C.(3)、(4)D.(2)、(4)

4.列图形中,满足唯一性的是().

A.过直线外一点作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B.过直线外一点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

C.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平行的直线D.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

5.平面α、β与另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

A.α∥βB.α与β相交C.α∥β或α与β相交D.以上都不对

6.个平面,,,之间有,,则与()(B)平行(C)相交(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A)垂直

7.,是两个平面,直线l,l,设(1)l,(2)l//,(3),若

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则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

38.一点的三条直线两两垂直,则它们确定的平面互相垂直的对数有(D).A.0B.1C.2D.3

9.线m、n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则n⊥m;③若m⊥α,m∥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10.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

A.BC∥平面PDFB.DF⊥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PAED.平面PDE⊥平面ABC

11.四个命题:①若直线a//平面,则内任何直线都与a平行;

②若直线a平面,则内任何直线都与a垂直;

③若平面//平面,则内任何直线都与平行;

④若平面平面,则内任何直线都与垂直.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A.①与②B.②与③C.③与④D.②与④

12.如图、—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SBB.AB∥平面SCD

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

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

二、解答题

13.已知平面α⊥平面β,交线为BC,P∈α,A∈β,且AC⊥BC,AC=6cm, BC=8cm,PA=PB=7cm.求点P到平面β的距离.14.如图,几何体ABCDE中,△ABC是正三角形,EA和DC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DC=

a,F、G分别为EB和AB的中点。

(1)求证:FD∥平面ABC;(2)求证:AF⊥BD;

15.如图,(1)求证:(2)求证:(3)若

矩形

平面,求证:

平面

所在平面,分别是

和的中点.17.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18.如图,AB是圆O的直径, 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 C是圆周上不同于

A, B的任意一点,(1)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2)若A在PB、PC上的射影分别为E、F,求证:EF⊥PB

19.如图,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MN//平面PAD(2)PA=AD时,MN⊥平面PCD

AB,PD的中点,又二面角PCDB的大小为45,21.已知△

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

(Ⅰ)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Ⅱ)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

2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2,AD4将 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DB平面ABD

求证:ABDE

CBD

篇3: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例1】 如图,四面体ABCD中,M、E、F分别为△BAC,△ACD及△ADB的重心.

求证:(1) 平面MEF∥平面BCD;

(2) 求S△MEF∶S△DBC.

分析 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以及面面平行的性质。

(1) 根据重心的性质易知应该连接AM,AE,AF,再根据相似比可知△MEF的三边分别与△DBC的三边平行,进而可得结论;

(2) 因为两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因此,求两三角形面积之比,实质求这两个三角形对应边之比。

解 (1) 连接AM,AE及AF,分别延长使之交BC、CD、BD于G、H、P三点,由E、F、M分别为三角形的重心,

所以AMAG=AEAH=AFAP=23,所以连接GH、HP、PG,后有ME∥GH,EF∥PH,

可证ME∥平面BCD,EF∥平面BCD,

故平面EFM∥平面BCD.

(2) 由(1)知AMAG=AEAH=23,

即ME=23GH=13BD,

同理可证MF=13CD,EF=13BC,

所以△MEF∽△DBC,其相似比为1∶3,

所以S△MEF∶S△DBC=1∶9.

点拨 由于M、E、F分别是三个三角形的重心,从而联想到重心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等分,

由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由此联想到直线ME∥GH,ME=23GH,进一步可以证明直线ME与平面BCD平行,从而使命题得证。

题型二 面面垂直问题

【例2】 (2011年江苏卷第16题)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 直线EF∥平面PCD;

(2) 平面BEF⊥平面PA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要证线面平行可在所

求平面内找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要证面面垂直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一条另一平面的垂线。

证明 (1) 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

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

(2) 连接DB,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点拨 由于E、F分别是AP、AD的中点,从而可以证明EF∥PD,由此可以证明EF与平面PCD平行。由平面PAD⊥平面ABCD可以得到直线BF⊥平面PAD,进一步可以证明两个平面垂直。

题型三 面面平行与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

【例3】 如右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且β位于α与γ之间.点A、D∈α,C、F∈γ,AC∩β=B,DF∩β=E.

(1) 求证:ABBC=DEEF;

(2) 设AF交β于M,AC∥\DF,α与β间距离为h′,α与γ间距离为h,当h′h的值是多少时,△BEM的面积最大?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平行所涉及的综合求解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在平行时存在,同时在垂直时也存在,对同学们综合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证明(1) 连接BM、EM、BE.

∵β∥γ,平面ACF分别交β、γ于BM、CF,

∴BM∥CF.∴ABBC=AMMF,

同理,AMMF=DEEF.∴ABBC=DEEF.

(2) 由(1)知BM∥CF,

∴BMCF=ABAC=h′h.同理MEAD=h-h′h.

∴S△BEM=12CF•ADh′h1-h′hsin∠BME.

据题意知,AD与CF是异面直线,只是β在α与γ间变化位置.故CF、AD是常量,sin∠BME是AD与CF所成角的正弦值,也是常量,令h′∶h=x.只要考查函数y=x(1-x)的最值即可,显然当x=12,即h′h=12时,y=-x2+x有最大值.∴当h′h=12,即β在α、γ两平面的中间时,S△BEM最大.

点拨 要证明线段之比相等,一般可以转化为平行线问题,而求解面积的最值问题,一般可将面积表示为某一变量的函数,利用函数知识求解最值问题。

牛刀小试

1.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3,AC=AB=4,PB=PC=BC=5,

D、E分别是BC、AC的中点,F为PC上的一点,且PF∶FC=3∶1.

(1) 求证:PA⊥BC;

(2) 试在PC上确定一点G,使平面ABG∥平面DEF;

(3) 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 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C⊥底面ABC,AC⊥BC,D是AB的中点,且AC=BC=a,∠VDC=θ0<θ<π2.

(1) 求证:平面VAB⊥平面VCD;

(2) 试确定角θ的值,使得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为π6.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参考答案】

1. (1) 在△PAC中,∵PA=3,AC=4,PC=5,

∴PA2+AC2=PC2,

∴PA⊥AC,又AB=4,PB=5,PA=3,

∴在△PAB中,同理可得PA⊥AB,

∵AC∩AB=A,∴PA⊥平面ABC,

∵BC平面ABC,

∴PA⊥BC.

(2) 如图所示,取PC的中点G,连接AG,BG,

∵PF∶FC=3∶1,∴F为GC的中点.

又D、E分别为BC、AC的中点,

∴AG∥EF,BG∥FD,

又AG∩GB=G,EF∩FD=F,

∴面ABG∥面DEF,

即PC上的中点G为所求的点.

(3) VPABC=5394.

2. (1) ∵AC=BC=a,∴△ACB是等腰三角形,又D是AB的中点,∴CD⊥AB,

又VC⊥底面ABC.∴VC⊥AB.

于是AB⊥平面VCD.

又AB平面VAB,∴平面VAB⊥平面VCD.

(2) 过点C在平面VCD内作CH⊥VD于H,则由(1)知CH⊥平面VAB.

连接BH,于是∠CBH就是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依题意∠CBH=π6,所以在Rt△CHD中,CH=22asinθ;

在Rt△BHC中,CH=asinπ6=a2,∴sinθ=22.

∵0<θ<π2,∴θ=π4.

故当θ=π4时,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为π6.

篇4: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一、知识点

(1)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2)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3)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2)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的证明中的找线技巧

通过计算,运用勾股定理寻求线线垂直

M为CC1 的中点,1.如图1,在正方体ABCDAAC交BD于点O,求证:AO1BC11D1中,1平面MBD.

证明:连结MO,A1M,∵DB⊥A1A,DB⊥AC,A1AACA,∴DB⊥平面A平面A1ACC1 ∴DB⊥AO1ACC1,而AO1.

1323a,MO2a2. 2492222AMa.∵AO

在Rt△AC中,∴MMO2AM1111142设正方体棱长为a,则A1OA1OOM. ∵OM∩DB=O,∴ AO1⊥平面MBD.

评注:在证明垂直关系时,有时可以利用棱长、角度大小等数据,通过计算来证明.

利用面面垂直寻求线面垂直

2.如图2,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PBC.求证:BC⊥平面PAC.

证明:在平面PAC内作AD⊥PC交PC于D.

因为平面PAC⊥平面PBC,且两平面交于PC,AD平面PAC,且AD⊥PC,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AD⊥平面PBC.

又∵BC平面PBC,∴AD⊥BC.

∵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

∵AD∩PA=A,∴BC⊥平面PAC.

评注:已知条件是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要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应将两条直线中的一条纳入一个平面中,使另一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即从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在空间图形中,高一级的垂直关系中蕴含着低一级的垂直关系,通过本题可以看到,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一般来说,线线垂直或面面垂直都可转化为线面垂直来分析解决,其关系为:线线垂直判定判定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互相转化,从前面性质性质

推出后面是判定定理,而从后面推出前面是性质定理.同学们应当学会灵活应用这些定理证明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3.如图1所示,ABCD为正方形,SA⊥平面ABCD,过A且垂直于SC的平面分别交SB,SC,SD于E,F,G.求证:AESB,AGSD.

证明:∵SA平面ABCD,BBC,CAE.

∴SABC.∵A∴BC平面SAB.又∵AE平面SAB,∴B∵SC平面AEFG,∴SCAE.∴AE平面SBC.∴AESB.同理可证AGSD. 评注:本题欲证线线垂直,可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在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转化中,平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学们应多注意考虑线和线所在平面的特征,从而顺利实现证明所需要的转化.

4.如图2,在三棱锥A-BCD中,BC=AC,AD=BD,作BE⊥CD,E为垂足,作AH⊥BE于H.求证:AH⊥平面BCD.

证明:取AB的中点F,连结CF,DF.

∵ACBC,∴CFAB.

∵ADBD,∴DFAB.

又CFDFF,∴AB平面CDF.

∵CD平面CDF,∴CDAB.

又CDBE,BEABB,∴CD平面ABE,CDAH.

∵AHCD,AHBE,CDBEE,∴ AH平面BCD.

评注:本题在运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将问题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时,又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如此反复,直到证得结论.

5.如图3,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PA平面ABC.若AE⊥PC,E为垂足,F是PB上任意一点,求证:平面AEF⊥平面PBC.

证明:∵AB是圆O的直径,∴ACBC. ∵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BC平面APC. ∵BC平面PBC,∴平面APC⊥平面PBC.

∵AE⊥PC,平面APC∩平面PBC=PC,∴AE⊥平面PBC.

∵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PBC.

评注:证明两个平面垂直时,一般可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即证线面垂直,而证线面垂直则需从已知条件出发寻找线线垂直的关系.

10.如图, 在空间四边形SABC中, SA平面ABC, ABC = 90, ANSB于N, AMSC于M。求证: ①ANBC;②SC平面ANM 分析: ①要证ANBC, 转证, BC平面SAB。

②要证SC平面ANM, 转证, SC垂直于平面ANM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即证SCAM, SCAN。要证SCAN, 转证AN平面SBC, 就可以了。证明: ①∵SA平面ABC

∴SABC

又∵BCAB, 且ABSA = A

∴BC平面SAB ∵AN平面SAB ∴ANBC

②∵ANBC, ANSB, 且SBBC = B ∴AN平面SBC ∵SCC平面SBC ∴ANSC

又∵AMSC, 且AMAN = A ∴SC平面ANM [例2]如图9—40,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

图9—40(1)求证:AB⊥BC;(1)【证明】作AH⊥SB于H,∵平面SAB⊥平面SBC.平面SAB∩平面SBC=SB,∴AH⊥平面SBC,又SA⊥平面ABC,∴SA⊥BC,而SA在平面SBC上的射影为SB,∴BC⊥SB,又SA∩SB=S,∴BC⊥平面SAB.∴BC⊥AB.

[例3]如图9—41,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PA=AD=a,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求证:平面MND⊥平面PCD 【证明】取PD中点E,连结EN,EA,则EN AM,∴四边形ENMA是平行四边形,∴EA∥MN.

∵AE⊥PD,AE⊥CD,∴AE⊥平面PCD,从而MN⊥平面PCD,∵MN平面MND,∴平面MND⊥平面PCD.

【注】 证明面面垂直通常是先证明线面垂直,本题中要证MN⊥平面PCD较困难,转化为证明AE⊥平面PCD就较简单了.另外,在本题中,当AB的长度变化时,可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的范围.

12CD [例4]如图9—4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N分别是A1B1、BC、C1D1、B1C1的中点.

图9—42 求证:平面MNF⊥平面ENF.

【证明】∵M、N、E是中点,∴EB1B1NNC1C1M∴ENB1MNC145 ∴MNE90即MN⊥EN,又NF⊥平面A1C1,MN平面A1C1∴MN⊥NF,从而MN⊥平面ENF.∵MN 平面MNF,∴平面MNF⊥平面ENF.

4.如图9—45,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A⊥底面ABCD,E为AB的中点,且PA=AB.

图9—45(1)求证:平面PCE⊥平面PCD;(2)求点A到平面PCE的距离.(1)【证明】PA⊥平面ABCD,AD是PD在底面上的射影,又∵四边形ABCD为矩形,∴CD⊥AD,∴CD⊥PD,∵AD∩PD=D∴CD⊥面PAD,∴∠PDA为二面角P—CD—B的平面角,∵PA=PB=AD,PA⊥AD∴∠PDA=45°,取Rt△PAD斜边PD的中点F,则AF⊥PD,∵AF 面PAD ∴CD⊥AF,又PD∩CD=D∴AF⊥平面PCD,取PC的中点G,连GF、AG、EG,则GF 又AE

12CD12CD,∴GF AE∴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AF∥EG,∴EG⊥平面PDC又EG 平面PEC,∴平面PEC⊥平面PCD.(2)【解】由(1)知AF∥平面PEC,平面PCD⊥平面PEC,过F作FH⊥PC于H,则FH⊥平面PEC ∴FH为F到平面PEC的距离,即为A到平面PEC的距离.在△PFH与 △PCD中,∠P为公共角,FHPFPC,设AD=2,∴PF=2,而∠FHP=∠CDP=90°,∴△PFH∽△PCD.∴CDPC=PDCD8423,2226623∴A到平面PEC的距离为3. ∴FH=23

【拓展练习】

一、备选题

1.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PA⊥平面ABC.(1)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2)若D也是圆周上一点,且与C分居直径AB的两侧,试写出图中所有互相垂直的各对平面.

(1)【证明】∵C是AB为直径的圆O的圆周上一点,AB是圆O的直径 ∴BC⊥AC;

又PA⊥平面ABC,BC平面ABC,∴BC⊥PA,从而BC⊥平面PAC. ∵BC 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C.(2)【解】平面PAC⊥平面ABCD;平面PAC⊥平面PBC;平面PAD⊥平面PBD;平面PAB⊥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

2.ABC—A′B′C′是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a,D,E分别是BB′,CC′上的一点,1BD=2a,EC=a.

(1)求证:平面ADE⊥平面ACC′A′;(2)求截面△ADE的面积.

(1)【证明】分别取A′C′、AC的中点M、N,连结MN,则MN∥A′A∥B′B,∴B′、M、N、B共面,∵M为A′C′中点,B′C′=B′A′,∴B′M⊥A′C′,又B′M⊥AA′且AA′∩A′C′=A′

∴B′M⊥平面A′ACC′. 设MN交AE于P,a∵CE=AC,∴PN=NA=2.

1又DB=2a,∴PN=BD.

∵PN∥BD,∴PNBD是矩形,于是PD∥BN,BN∥B′M,∴PD∥B′M.

∵B′M⊥平面ACC′A′,∴PD⊥平面ACC′A′,而PD平面ADE,∴平面ADE⊥平面ACC′A′.(2)【解】∵PD⊥平面ACC′A′,3∴PD⊥AE,而PD=B′M=2a,AE=2a.

1∴S△ADE=2×AE×PD 13622aaa224=×.

篇5: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PBC上任意一点,过A点作AE⊥PC于点E,求证:AE⊥平面

证明:∵PA⊥平面ABC,∴PA⊥BC

又∵AB是⊙O的直径,∴BC⊥AC

而PC∩AC=C,∴BC⊥平面PAC

又∵AE在平面PAC内,∴BC⊥AE

∵PC⊥AE,且PC∩BC=C,∴AE⊥平面PBC

例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

(1)求证:AD⊥D1F;(2)求AE与D1F所成的角;(3)证明平面AED⊥平面A1FD

1分析:涉及正方体中一些特殊的点、线、面的问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解,不仅容易找到解题方向,而且坐标也简单,此时“垂直”问题转化为“两向量数量积为0”的问题,当然也可用其它的证法

证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并设AB=2,则A(0,0,0),D(0,2,0),A1(0,0,2)

D1(0,2,2),E(2,0,1),F(1,2,0)

(1)AD(0,2,0),D1F(1,0, 2) ADD1F=0×1+2×1+0×(-2)=0, AD⊥D1F (2)AE=(2,0,1)D1F=(1,0,-2),|AE|,|D1F|设AE与D1F的夹角为θ,则

cosθ121001(2)

0

所以,直线AE与D1F所成的角为90°

(3)由(1)知D1F⊥AD,由(2)知D1F⊥AE,又AD∩AE=A,D1F⊥平面AED,∵D1F平面A1FD1M

平面AED⊥平面A1FD

1例5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分析: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证明两平面互相垂直,只要在其中一个平面中寻找一条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即可 解:∵AB是圆O的直径,∴ACBC,又∵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PABC,∴BC平面PAC,又BC在平面PBC中,所以,平面PAC平面PBC.

点评:由于平面PAC与平面PBC相交于PC,所以如果平

面PAC平面PBC,则在平面PBC中,垂直于PC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PAC,这是寻找两个平面的垂线的常用方法

1“直线l垂直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是“l⊥α”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B

2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

①直线上有两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此直线与平面平行②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条异面线段的中点连线平行于这两个平面③直线m⊥平面α,直线n⊥m,则n∥α④a、b是异面直线,则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它与a、b都平行且与a、b距离相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①错误如果这两点在该平面的异侧,则直线与平面相交②正确如下图,平面α∥β,A∈α,C∈α,D∈β,B∈

β且E、F分别为AB、CD的中点,过C作CG∥AB交平面β于G,连结BG、GD 设H是CG的中点,则EH∥BG,HF∥GD

∴EH∥平面β,HF∥平面β ∴平面EHF∥平面β∥平面α ∴EF∥α,EF∥β

③错误直线n可能在平面α内

④正确如右上图,设AB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E为AB的中点,过E作a′∥a,b′∥b,则a′、b′确定的平面即为与a、b都平行且与a、b距离相等的平面,并且它是唯一确定的答案:D

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CC1的中点,AC交BD于点O,求证:A1O⊥平面MBD

证明:连结MO

∵DB⊥A1A,DB⊥AC,A1A∩AC=A,∴DB⊥平面A1ACC

1又A1O平面A1ACC1,∴A1O⊥DB

在矩形A1ACC1中,tan∠AA1O=22,tan∠MOC=,2

2∴∠AA1O=∠MOC,则∠A1OA+∠MOC=90°∴A1O⊥OM

∵OM∩DB=O,∴A1O⊥平面MBD

11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AB=2,BC=a,又侧棱PA⊥底面ABCD

(1)当a为何值时,BD⊥平面PAC?试证明你的结论

(1)解:当a=2时,ABCD为正方形,则BD⊥AC

又∵PA⊥底面ABCD,BD平面ABCD,∴BD⊥PA∴BD⊥平面PAC

故当a=2时,BD⊥平面PAC

2.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B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若m⊂β,α⊥β,则m⊥α

B.若α∩γ=m,β∩γ=n,m∥n,则α∥β

C.若m⊥β,m∥α,则α⊥β

D.若α⊥γ,α⊥β,则β⊥γ

解析:两平面垂直并不能得到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都与另一平面垂直,故A为假命题;以三棱柱的侧面和侧棱为例知B为假命题;若α⊥γ,α⊥β,则β⊥γ或β∥γ,故D为假命题;若m∥α,则α中必存在直线l与m平行,又m⊥β,∴l⊥β,故α⊥β,故选C.答案:C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3)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2、设、、为平面,m、n、l为直线,则m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l,mlB. m,,

C. ,,mD. n,n,m A、

3、m、n是空间两条不同直线,、是空间不同平面,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m,n//,//,则mn②mn,//,m,则n//

③mn,//,m//,则n④m,m//n,//,则n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4、已知PA⊥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足为A,连PB,PC,PD,AC,BD,则互相垂直的平面

有对。

三、例题讲解:

1、如图,已知PA⊥三角形ABC所在平面,∠ACB=900 ,AM⊥PC,AN⊥PB

(1)求证:PC⊥BC

(2)求证BC⊥平面PCA

(3)求证AMN⊥平面PCD。

1、设,,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②若m,n,m∥,n∥,则∥;

,则l∥;④若l,m,n,l∥,则m∥n.⑤若//,m,n,则m//n⑥若m,n,m//n,则//

⑦若,m//,n//,m,n,则// ③若∥,l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B)2(C)3(D)

42、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A E

(C)平面PDF⊥平面ABC(D)平面PAE⊥平面 ABC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现

在沿DE、DF及EF把△ADE、△CDF和△BEF折起,使A、B、C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那么在四面体P-DEF

中,必有()

A、DP⊥平面PEFB、DM⊥平面PEF

C、PM⊥平面DEFD、PF⊥平面DEF4、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O是点P在平面内的射影

(1)若P到△ABC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O是△ABC的;

(2)若PA、PB、PC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O是△ABC的;

(3)若P到△ABC三边距离相等,且O在△ABC的内部,则O是△ABC的;

(4)若平面PAB、PBC、PCA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且O在△ABC的内部,则O是△ABC的;

(5)若PA、PB、PC两两垂直,则O是△ABC的;

(6)若PA⊥BC,PB⊥AC,则O是△ABC的;

5.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BC上的高为AD,沿高AD折成直二面角,则A到BC的距离是()A.2B.2C.D. 22

4AB,BB1,B1C1例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C11D1中,E,FG,H分别为AA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GH所成的角等于()

(2)如图,正棱柱ABCDA1BC11D1中,AA12AB,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

(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点D1、F1分别是A1B1和A1C1的中点,若BC=CA=CC1,求BD1与AF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_________。

(4)在正四面体A-BCD中,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是

_______.A

1

2、在正四棱柱ABCDA1BC11D1中,AB2BB12,P为B1C1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C与BP所成的角;

2、求点B到平面APC的距离.

3、在正三棱锥S—ABC中,D为AB的中点,且SD与BC所成的角为45,则SD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A、123B、C、D、323

31.(全国Ⅰ•理•7题)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4123

A.5B.5C.5D.

5ABC内的5(全国一11)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

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1

23B

.3C

D.3 答案:C6、(福建卷6)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BC1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篇6:线面面面垂直提高练习

二、面面垂直与线面垂直:

1、条件的正确填写:

(1)由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的训练:

①如左图:∵PC⊥平面ABCD,∴平面PCD⊥平面ABCD

②如左图:∵CD⊥平面PCB,∴平面ABCD⊥平面PCB

③如左图:∵⊥平面PCD,∴平面PCB⊥平面PCD

(2)由面面垂直证明线面垂直的训练:

①如左图:由3个条件:平面BAP⊥平面PAD,和可证:BA⊥平面PDA

②如左图:由3个条件:平面PAC⊥平面ABCD,和可证:BD⊥平面PAC

③如左图:由3个条件:,PA⊥AB

和可证:PA⊥平面ABCD

④如上图:∵,和

∴CD⊥平面PAD2、简单的证明题:

(1)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2)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PC⊥CD,求证:平面PCD⊥平面PCB平面PAC⊥平面ABCD,求证:BD⊥PC3、中档的证明题:

(1)如图,在正方体ABCD-EFGH中(2)如图:VA=VB=VC,∠ACB=90°,求证:平面BED⊥平面AEGC∠CVA=∠CVB=60°

求证:平面ACB⊥平面AVB

(3)如图,AB为圆O的直径,C为圆O上的一点,PA⊥平面ABC,AE⊥PB,AF⊥PC

求证:PB⊥平面

篇7: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作业

“直线∥平面”的主要条件是“直线∥直线”,而“直线∥直线”一般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来证明。

“平面∥平面”的主要条件是“直线∥平面”,可转化为“直线∥直线”来解决。

[注意]

书写的格式规范,3个条件(线面平行)或5个条件(面面平行)要写全。

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 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②若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若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零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零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

例2.已知m,n是两条直线, ,是两个平面,以下命题: ①m,n相交且都在平面,外,m∥,m∥, n∥,n∥,则∥;②若m∥, m∥,则∥;③m∥,n∥, m∥n,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练习2:设a,b是两条直线, ,是两个平面,则下面推理正确的个数为

(1)a,b,a∥, b∥,∥.(2)∥,a,b,a∥b

(3)a∥,l, a∥l

(4)a∥, a∥∥.例3:已知四棱锥P-ABCD中,地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M,N,Q分别为PA,BD,PD上的中点,求证:平面MNQ∥平面PBC

【练习

求证:

例4.分别为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EC

【练习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求证:EF∥平面BB1D1D

AC

ABC

D

练习5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E,F分别为棱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

A1

C1

A

D

C

上一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案例分析下一篇:秋季博览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