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2024-06-04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你可曾注意过脚下那片广阔土壤?你知道知道土壤是由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等组成的混合物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了解土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了解土壤》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3、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4、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倒入相同的水。

③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6、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1)分组讨论

(2)大组交流

(3)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1、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

2、实验册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反思: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以明确观察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反思: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反思:在科学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些言语的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6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

学生阅读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7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分组活动,交流。

反思: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进一步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三、课后拓展指导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学生思考、回答。

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反思:

学生掌握了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学会了辨别土壤种类的基本能力,就可以以次为工具来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这既是学生辨别研究能力的运用,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土地资源。

篇2: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在教室利用配套器材,对土壤样本进行细致观察。给每一小组同学发放少量土壤,学生一开始觉得什么也没有,慢慢的细心的小朋友会在这些土壤中发现很多小东西,比如小树枝、头发、石子、虫卵等等,在这个观察实验中,不仅要学会正确使用观察器材,同时也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实验过程中,不停的强调小组分工合作,让学生明白一个实验的成功是依靠整个小组的努力。学生在记录单上图文并茂的记录了自己的观察结果。

接着利用观察完的土壤做土壤成分的实验,将土壤全部倒在纸巾上,用纸巾包住土壤,感受纸巾的变化,学生们会说纸巾变软了,潮了,冰凉的,再次引导,学生便能自己思考出结论:土壤中含有水分。这个实验在八个班中做的都很成功,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的,效果比好。

第三课时的了解土壤,主要是演示实验。一、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生成,得出结论:土壤中有水分。二、搅拌土壤,静置,观察现象,由于时间较长,这个时间做了第三个实验,将土壤在火上烧一烧,这里主要是教会学生使用酒精灯,利用视频以及现场演示,教会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像酒精灯这样比较危险的实验器材。然后进行实验,学生发现试管壁出现水滴,得出土壤中有水分,发现土壤变硬变干,知道陶瓷之类的制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临近下课时,让学生观察静置之后的烧杯,学生发现土壤分层了,知道壤土中含有沙土和粘土两种物质。

本次课一共用了三个课时,时间相对比较长,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却很大,因为每一节课都是不同的内容,在老师的不同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以及观看都能得出正确答案,这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科学课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中药的是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思考。

篇3:了解学生—有效教学的根本

一、了解学生的已有数学基础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 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业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从而掌握真实信息,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能力。

如: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的前测。

问题一: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生1:要是没有小数,生活就有危险, 比如量体温,没有小数,他本来是37.5度,但是没有小数就变成37度,他本来发烧了,却量不出来,这样就会有危险。

生2:因为两个数相除,商可能不是整数,所以要有小数,比如:5元买了2支圆珠笔,求每支圆珠笔的单价,就要计算5÷2=2.5(元)。

通过以上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感受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问题二:在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1,正确回答的学生比例为55%,表示如下:

错误回答的学生比例为45%,表示如下:

看来错误的学生是由于不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学生的表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两点思考:一是如何引导学生由初步了解小数含义上升到理解小数意义。二是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形成过程,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关系。

二、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

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 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难点会是什么?

课前测试:32×12,21×14

结果出现了32×12 = 304,21×14 = 324的情况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访谈发现:

问题一:学生先用个位上的2与2相乘的4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3和1相乘得3写在百位上,在这两个结果中间补0得304。

问题二:

24是个位上的1和4相乘,十位上的1和2相乘得到的。

从对学生的前测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对于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问题, 首先要有情境的支撑,其次再解决“谁” 去和“谁”乘的问题,最后再解决积的对位的问题。

因此这节课我们选择了“点子图”作为情境支撑,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脚手架的固定、支撑作用,是整节课的“根”。借助“点子图”来计算12×14, 把数量关系12×14这一抽象的“数与数的乘积”与“点子的计算”结合在一起,借 “形”解“数”,用“数”析“图”。

让学生通过数去找形,把抽象的竖式计算过程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的点子。借助点子图,使数和形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纯粹的数据分析中走出来,变得有“形”可依。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三步有序过程,使他们对竖式每一步的理解不再仅仅是一种计算程序,而是活生生的直观再现。这样学生就充分体验了由抽象算理到直观算法的过渡和演绎过程,进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真正掌握。

三、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说: 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课堂就宛如一个棋局,千变万化, 教师应该怎样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引导呢?

1. 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读懂学生需要教师信任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师需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思路,长期这样,学习的思维就会缺乏广度、深度, 变得浮躁,甚至对思考失去兴趣。

例如《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学生掌握了商不变规律后,有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发现有不符合商不变算式:

此时,我不是直接挑明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符合吗?(学生议论纷纷,过了两分钟后,有的认为符合,有的认为不符合)

师:既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各自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能不能说服对方。

生1:这三个算式的商都是2,所以肯定是符合商不变的规律。

生2:4和6,2和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因此我们觉得它们不符合商不变的规律。

师: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之间到底有没有“商不变规律”中说的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过了3分钟)

生3:生2说4和6,2和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我觉得不一定,如果我多写一个算式2÷1= 2(如下),就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符合商不变的规律的。

生4:其实4和6,2和3之间是有关系的,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6÷4 = 1.5,3÷2 = 1.5,因此:我发现了(4×1.5)÷(2×1.5)=2,被除数和除数还是同时乘或除以一个小数,商不变。(全班给予掌声)

可见,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思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听清问题要时间,理解问题的意思要时间,思考问题更需要时间,整理思路、把内心的想法用语言组织起来还要时间。只有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猜测、 计算、推理、验证,学生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出彩的回答、有效的学习。

2. 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所谓倾听, 也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包括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在此基础上甄选有用信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如何倾听所有学生的声音,倾听他们知识、方法、情感三维建构的过程,这正是新课改的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呈现。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倾听低音、高音、 奇(歧)音,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因材施教,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学生始于倾听。

一次课堂上的一道练习:东东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读了12页,两天共读了这本书的1/2。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大部分的学生都采用了常规做法,如方程法,或算术法12÷ (1/2-20%)=40(页),有一个学生却是这么做的:

12=30%,12×3=36(页),12÷3=4 (页),36+4=40(页)。

看到这几个式子,全班同学都说这样做没道理,不行。我心想:12是个整数, 30% 连1都不到,这两个数不相等,谁都看的出来,难道你就一点也看不出来吗? 我走过去,一言不发,在12=30% 的旁边用红笔打了个问号。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说:“老师,两天共读了这本书的1/2,减去第一天读的这本书的20%,第二天不就是读了这本书的30%吗?这30%就是12页呀!”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表示12页的对应分率是30% 呢。我态度缓和了些: 那你能给老师讲讲你后面几个式子的意思吗?孩子也放松了些,继续讲自己的思考方法:100% 里有3个30%,1个10%。1个30% 是12页,3个30% 就是3个12页, 12×3=36(页)。12÷3=4(页),求的是1个10%是4页,36+4=40(页)就是全书的页数。孩子如释重负地看着我。

原来,他是从百分数的意义角度考虑这道题的,只是第一个算式的表达有些失误。我告诉他,12=30% 的表达有欠妥之处,如果用12页对应30% 可能更准确,孩子也表示赞同。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有效地倾听能帮助自己读懂学生的思考路径,能帮助我们避免成人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式。 读懂学生,就从倾听开始吧。

3. 追问学生的深层思维。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追问的艺术在课堂上很重要, 它就像一个挖掘孩子思维的铁锨,教师要往深里挖,而不能让他们的思维流于表面。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读懂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思维行为做及时合理的疏导、点拨。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倒数》的复习中,教师先出示练习: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5/8、2.5

学生写出:5/8的倒数是8/5,2.5的倒数是2/5。

师:8/5怎么来的?

生: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所以5/8的倒数是8/5。

师:2.5的倒数是2/5,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把2.5化成分数2又1/2,再化为5/2,5/2倒数是2/5,所以2.5的倒数是2/5。

(师边听边巡视,发现了某生的答案是0.4)。

师顺手把0.4写在黑板上问:2.5的倒数是0.4对吗?

学生们犹豫了一会儿,纷纷做出了回答:对。

师:谁能告诉我0.4是怎样来的?

一男生果断又自信地回答(露出不屑的表情):把2/5化成小数0.4呗。听他这么一说,同学们都赞同并觉得是多此一举。

老师抓住时机顺势追问:0.4真的是由2/5转化来的吗?

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一女生回答:我觉得0.4不一定是由2/5转化来的,他应是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出的。

师追问: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 因为 “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为倒数”,所以2.5×( )=1,也就是1 1÷2.5= 0.4,这样求出了2.5的倒数。

听到她的回答,同学们恍然大悟。再也也不认为是多此一举了。

倒数是分数的一个知识点,它贯穿于分分数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学生在计算中往往往记住它的结果,忽视它的本质意义,所所以当0.4出现时,学生不约而同地认为是是多此一举,教师抓住这一点进行追问,追追出了倒数的本质,追出了解题的真正依依据。

篇4:《我所了解的北京》教学设计

本课是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就是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结合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对本次的口语交际正确地述说。

《我所了解的北京》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能说会写”,这是一篇口语交际课,它是让我们充分了解北京首都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等成就,所以学生们必须通过听、看、查资料等方式才能进行了解,表达时抓要点,并做出转述与表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了解北京,从而更加热爱北京的情感。

[学情分析]

对于我们农村孩子,一个班级也没有一个两个孩子去过北京,说起北京了解的较少,所以了解的也仅限于电视,这也是说那些有心的孩子。但我利用这次口语交际的机会,督促所有孩子都动起手来进行查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了解我们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成就。

2.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积极的见解,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多媒体课件。

重点:在交际中很好地组织语言

难点:资料的来源与学生的查找。

教学策略与手段:主要运用研究性学习,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来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听歌曲“故乡是北京”教师激情导入,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有人说,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绿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也有人说,北京是一幅多彩的画,画里盛开着鲜花,流动的车流和人群,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还能看到高楼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般的立交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把自己所了解的北京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分享!

二、话北京

1.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教师指导学生按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成就分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汇报:学生上台介绍自己了解的北京,教师及时评价。

生1:紫禁城“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生2: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

生3:天坛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生4:清明上河图……

生5:北京四合院……

生6:北京的历史……

生7:颐和园……

师总结:通过我们了解的北京,看得出同学们对北京有了一定的了解,说得很好,可这些都是我们听来或是从电视、书籍、电脑中了解到的,那么我们想不想去北京呢?(生:想)那好,现在我们就去北京旅游吧!

三、游北京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一位小导游,他将带领大家走进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城,让我们一起随他亲历北京,漫游北京。(有请金导游)

1.请金昭同学出示他去北京时的照片,边看边讲。

第一张这是故宫,也是最早的建筑物,国家珍贵的文物,都在故宫珍藏;

第二张这是人民大会堂,也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开会商议国家大事的重要场所;

第三张毛主席纪念堂,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人们经常到这里献花,瞻仰毛主席。

第四张这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街,王府井小吃街,这里有北京最出名的烤鸭,还有丰盛的食品,游人到这里都会流连忘返。

第五张到了北京去看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上,它是我国的重点,旅游这处有很多外国游人都来观看。

第六张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当年慈禧太后休闲时坐船休息游玩的地方。湖水清而绿,非常漂亮。

第七张北京天安门是我国的首都,也是祖国的心脏,天安门门前挂着毛主席像,两边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条幅。

2.请金昭同学演示播放北京风光的展示图片。

师总结:同学们的北京之旅愉快吗?(生答:愉快)你为拥有这样的首都骄傲吗?(生答:骄傲)是呀!我们怎能不骄傲呢。

四、颂北京

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让我们用美好的语言赞颂祖国的首都北京。

1.学生自由抒发表达、交流、朗诵。

2.生汇报。

生朗诵诗歌《北京颂歌》

生倡议全班齐唱《北京欢迎您》

篇5: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了解土壤》教学反思

土壤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着的物体,大多数植物赖以生长,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分析土壤的成分及土壤的种类所用的实验分析法,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种土壤的特性。教学时我首先对教材、学生作了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中思索教学要求的不同层面,教学中又注意把个别学生的智慧,及时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认识,所以教学适应了学生的各个层面,这样接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他们去讨论预测,设计方案,而教师则作为实验伙伴参与其中,提供学生需要的工具,让学生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自己学科学、做科学”更有乐趣。

篇6:了解土壤优秀教案

(一)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够独立的探究土壤的成分;

3.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4.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二)科学知识:

1.知道砂土、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肥力;

3.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不一样;

(三)科学态度:

1.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2.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2.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2.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三)研究土壤的成分

1.分组实验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了……(学生交流)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儿又看到了……

(3)搅拌以后,你看到了……,静止一段时间之后,又看到了……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

2.学生交流汇报。

(四)比较沙土、壤土、 黏土的渗水性

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实验,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

(5)学生交流汇报:不同的土壤保水性能与渗水性能是不同的,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学生根据刚才实验的情况,交流想法。

4.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讨论: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来认识它们的特点?

(2)学生实验:

A.用放大镜看:

①外观: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有什么不同?

②颜色:每一种土壤是什么颜色?

B.用手捻一捻: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那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

C.加点水握一握,看哪一种能够握成团,哪种不能?

D.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是什么味?

5.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知道研究事物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并且要能灵活地从多角度地去研究,结论才能更全面。

(五)拓展活动:

1.调查家乡的土壤,完成表格。

2.调查家乡的主要农作物。

3.下节课交流汇报。

教学反思:

篇7:了解同学教学设计

1、出示课题;

2、读课文找生字;

活动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

2,认读生字;

(1)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

(2)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3)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3、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4、从文中找出生字、词进行认读;

5、自由串读课文;

活动三:学习课文,了解以下问题;

1、你怎样问同学的年龄和家庭情况,你会问吗?

2、你还会问一些其它问题吗?

活动四:老师指导书写生字;

活动五:留作业;

篇8:数学教学应从了解学生开始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他们的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备课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前, 我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57.1%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意义, 58.9%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作用.因此, 在完成教材中确立的百分数意义概念这个教学重点之外, 我增加了一个新的教学重点, 即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百分数存在的价值.这样, 就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 已经有不少学生掌握了计算法则.面对这样的情况, 可以了解有多少学生掌握了这一法则, 他们的思维水平如何.我对还没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前测:你能想办法计算出32×12等于多少?有68.75%的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分析他们采用的方法, 进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采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说明这个学生可能已经提前学习;采用累加这种非常基础的方法计算说明这个学生对于乘法概念的本质有所把握;而采用转化成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方法计算的学生, 说明他会学习.通过实际操练, 笔者有这样的感叹:计算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法则、理解算理外, 还能让他们获得模型的支撑及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图表的意识.

三、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

调研学生的思维状况, 主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如何, 已有经验如何, 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哪儿, 思维基础如何.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为了了解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认知情况, 一位教师作了前测调研:你认为圆面积公式可以怎样推导?有近50%的学生对圆的面积已经产生了兴趣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有了一些困惑.有40%以上的学生对于圆面积求解的方法有了自己的思考.想法和教材相同的学生只占全班的11.1%.其中的一种方法为学生后面学习高等数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些方法虽然在教材上不曾出现, 但它们的意义是深远的.学生在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中, 不仅思路开阔了, 而且掌握了新的思考方式.

四、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研究其学习的障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厘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曾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测量时, 把被测物体的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 被测量物体的右端对准10, 从0到10共有11个数, 所以被测物体的长度是11厘米.问题2:测量时, 把被测物体的左端和1对齐, 被测量物体的右端对着11, 所以被测物体的长度是11厘米.出现这两个问题与学生多年来的计数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在计数时总是从“1”开始, 而不是从“0”开始, 所以学生在测量时认为被测物体的左端应该和1对齐.结合前测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不难得出:对厘米的认识不等于对尺子的认识, 学生需要建立1厘米的深刻表象.

在教学过程中对厘米的认识的具体环节如下: (1) 建立1厘米的表象 (每组有若干根) . (2) 建立若干厘米的表象. (3) 测量照片的长边, 体会测量的标准一致了, 但小棒容易滚动. (4) 测量数学书的长边, 体会小棒不滚动了, 但不容易看出结果.

这样学生不仅对厘米有了深刻的认识, 而且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篇9:了解用典方式,促进诗词教学

一、何为诗词用典

诗词写作中使用一些包括传统故事的词句称为用典(典就是典故)或用事。用典和对偶、比喻等一样,是诗词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方式。诗词中如何用典虽没有严格限制,但一般来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指出:“以抒情为主的,所抒发的感情又比较复杂深厚,比方对国家的、人生的、个人遭遇的种种感触,这种感情要在格律诗里表达出来,受到字数的限制,或者在当时有些话不便明说。这时,正可借用过去的事,来表达不便明说或不容易用几句话来说出的感情。”周先生的这段话指出了诗词用典的两个具体要求:其一,用典最好是在以抒情为主的诗词里。如果是以写景为主,即使是借景抒情,也不该用典,因为用典不容易把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容易造成隔膜。其二,用典应追求凝练含蓄的审美效应。即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来概括比较丰富的内容,含蓄地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情,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诗词用典的方式

1、明用典故

明用典故指诗句中直接引用有关历史故事、人物或神话传说,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从而达到“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目的。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名作是作者为酬答好友白居易席上赠诗而写,句句都是针对白诗而作。其中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就是借典故来抒发自己谪迁多年的唏嘘与感慨的。这里的“闻笛赋”和“烂柯人”分别借用了晋代的两个典故:前者是晋人向秀因闻笛而怀念亡友嵇康,写出《思旧赋》的故事,常用来譬喻怀旧之情;后者则指传说中的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观棋,待棋终而手中的斧柄(古称柯)已经烂掉,回乡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的神话,借喻世态和人事的巨大变迁。刘禹锡谪贬在外长达23年,今番回扬州,深有亲旧凋零和沧海桑田的感触,这种恍如隔世的惆怅心情,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达的,但是借用这两个典故之后,读者似乎就能通过对这两则熟知故事的思索而与作者发生心理共鸣,从而体会出作者的忧伤,这可以说是借典故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个好例子。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用了四个与离别有关的典故:昭君出塞、庄姜作《燕燕》诗送别庄公之妾、李陵送别苏武、易水送别。这四个典故都有生离死别之意,表示他们兄弟这一别,很难再相见。其中用《燕燕》诗与昭君出塞的故事,除表示离别之情外,可能还有在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的感慨,古代的士子往往用妇女来自比,士子在政治上的受排挤、被贬斥,往往用妇女的被冷落、昭君出塞来作比。用李陵的故事,可能指茂嘉的得罪说的,李陵同匈奴作战,战败而降,身名都毁了,其悲剧性命运与复杂的内心世界岂是一般人能解的。易水送别的故事也含有遭际不幸的意味。这四个故事是同作者当时的心情结合着的,既能抒发难言的别离之苦,又能引人丰富联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赏这首词“章法绝妙,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正是指用典的贴切而言的。

2、暗用典故

暗用典故是指诗人用典不直接搬来,而是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婉转自然地表达出来,这也叫隐用典故。譬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名句:“却道海棠依旧。”你可以理解成是眼前真实的记录,也可以说它出自唐人韩僵的诗:“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再如其《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你可以说是诗人的真实感受,也可以看做出自《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间接用典就是追求这样的审美效果:将学识典故化用得了无痕迹,让人很难明显察觉出。下面这个例子可能更能表现典故的含蓄魅力。我们先看刘长卿的《别严士元》:“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句表达的意境清幽,反映了诗人精细的眼光与敏感的心灵。然后我们再来看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诗》:“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这二者之间有着沿袭与继承关系。在《诗》里诗人将“细雨下的落花声”与“微风里的流水音”、“蓝空天末的孤星”并置,细腻而生动地说明了诗情源于自然,更离不开诗人善感的灵魂。在这里,诗人把典故学识融化到自己的情趣之中,让人感觉其中有着很多意味,但又不必考索出处;让人感觉其中有着许多历史的积淀物,但又如同自己所出,从而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还有像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纪昀批:“用巫山事无迹。”巫山事就是宋玉《高唐赋》里讲楚王梦见神女,神女愿荐枕席,临去时说:“旦为行云,暮为行雨。”后来“云雨”往往连用,含有指男女之事的意味。李白在这里,去掉“雨”字,只取“云”字,又把它改为“化作彩云飞”,让你忽略其出处,直以为完全是作者自出机杼、冲口而出的佳句,但却又是如此的典雅,充满着民族特有的古典文化的浓郁气息。

3、反用典故

诗人用典故,有直用其事的,像上面讲的两点都是,也有取典故所述之人事反其意而用之的。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再如李商隐的《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受到同僚的排挤,放逐在外,汉文帝想到他的才能,召他回来,与他促膝谈心到半夜,讨论有关鬼神之事。要是直接引用这个故事,就该这样从正面说;这首诗却从这件事发感慨,感叹汉文帝不向贾谊询问有关民生疾苦的事,却对鬼神有着极大的热情,真是可惜了贾生这个人才!这就是反用典故。再如林和靖的《书寿堂壁》:“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林和靖用了司马相如的故事,司马相如退职居家,临死前还写了《封禅书》来讨好汉武帝,迎合他好大喜功的心理。林和靖反用这个典故,说要是皇帝他日来求遗稿,他自喜没有封禅书,说明他不想讨好皇帝。林和靖生当盛时,诗文名世,却淡于荣利,终生布衣,是个生死如一的真隐士,其高洁之行由这个典故可见一斑。相对于正面用典,反用典故能反映作者的逆向思维、批判思维,不因袭前人,更有一种推陈出新的表达效果。

三、诗词用典的好处

上面讲了用典的方式,下面再来谈谈用典的好处。对此,李清照《词论》中有一段论述可资借鉴:“秦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态。”李清照认为秦观的词很有情致,但是缺少文化的积累,这就如同穷人家的姑娘,不是长得不好看,而是缺少一种典雅高贵的气质。李清照的这番话很形象地揭示了诗词用典的审美价值。诗词从民歌中诞生,本是率真任性而为的,一如农家女,有的只是自然之美。例如《诗经》那些用以起兴的句子,最早都是些自然物。人类历史在不断进步,诗词也在成长,随着人类自身的文化积淀越来越深厚,诗人们习惯于将才情学问融入诗行,从而使诗词具有更多的知识性、更浓郁的趣味性。例如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等人提出“以才学为诗”的口号,便是体现了对诗词中知识与故实的高度重视。同时,读者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也反过来要求诗词具有才学性,他们渐渐习惯于从典故和学问、才情的和声中感受到美,诗词中的典故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幅幅历史画面的再现,并传达出诗人寄托的弦外之音,有着令人涵咏不尽的效果。

篇10:《了解空气》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对空气的各种感觉的引入,自然引出“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空气奥秘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了解空气》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深入认识教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为主,玩中学。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经历猜测,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的方法多样化,个性化——个别试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在多样化、个性化的试验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感觉空气;引导学生在空中、在水中、在固体中、在生活用品中 “找”空气;“抓住”空气,知道空气不仅存在,而且就在我们周围。在这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各小组所带来的不同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个别试验。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再在这个使孩子们明白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基础上进而引导进一步的实验,使孩子们明白到空气不但要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这空气的奥秘。小组回忆、交流讨论本节课哪些实验也能证明空气不但占据空间且会流动的奥秘。

上一篇:聘任保安协议书下一篇:药品运输质量保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