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

2024-05-25

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通用6篇)

篇1: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

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建设和巩固强大国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意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形势需要,深刻阐明了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了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保障措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要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立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坚持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要认真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推进国防教育向社会各界普及;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能力;加大对负责征兵、优抚、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国防科研生产、国防动员等工作的人员国防教育力度,使他们掌握履行职责需要的国防知识和技能;深入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增强他们的参与、投身国防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全面提高国防素养;围绕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持续地抓好官兵的国防教育,牢固树立履行兵役义务、建功国防事业的思想,弘扬为国牺牲奉献精神,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发挥表率作用。

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积极改进和创新方法手段,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感染力。要积极挖掘各方面资源,把思想引导、舆论宣传、活动培养、军事实践、文艺熏陶、环境渲染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国防教育融入公民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积极拓展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国防教育的方法途径。依托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国防园和军队的军史馆、荣誉室等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开展生动形象的国防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机,组织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专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活动,使人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加大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相关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科学组织,狠抓落实。要把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实履行职责,齐心协力推进落实。要完善国防教育政策法规,健全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抓好教育基地、师资力量和教材等建设,保证国防教育工作规范运行、长远发展。要加强国防教育检查考评,大力培养和宣传国防教育的先进典型,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国防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篇2: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

危险源管控工作一直是我矿安全工作的重心部分,针对各类重大危险源的可能危害,我矿及时采取了各类措施,防止、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原则。为了保证我矿在四季度顺利通过省一级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我矿将继续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具体举措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企业贯彻党和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摸清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有效促进隐患整改,切实推进建立和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避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二、完善危险源管理组织机构

1、危险源管理组 组

长: 常务副组长: 副

长: 成员:

办公室设在安监科,XX任办公室主任。

2、危险源管理组职责

(1)组长:负责危险源监控管理全面工作,是危险源监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常务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危险员管控工作,在组长不在矿时,行使组长职责。

(3)副组长:分管各专业的危险源的具体管理工作。(4)成员:负责危险源的监督检查落实工作。

3、危险源管理组下设五个专业小组(1)地测防治水危险源管控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水害危险源的管控工作(2)瓦斯、火、煤尘危险源管控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井下瓦斯、煤尘、火灾方面危险源的管控工作(3)顶板危险源管控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井下巷道顶板方面危险源的管控工作。

(4)机电运输危险源管控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井下各作业场所的机电设备及运输方面危险源的管控工作。

(5)地面危险源管控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员:

负责地面及煤场危险源的管控工作

三、危险源管理工作目标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于控状态,杜绝一般事故,遏制重伤事故,防范轻伤事故。

四、危险源工作的具体举措

为了保证四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顺利通过,我矿将加强危险源工作的管理、建设。

(一)加强危险源培训工作 1、5.1-5.3开展一次危险源全员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内容为危险源的识别、分类及我矿重大危险源;

2、每月开展一次针对队组的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内容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及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等。

3、加强班前会危险源知识的灌输,并对每班工作时可能遇到危险源做预防工作。

(二)完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

在5月4日-5月15日由安监科组织矿井各部门对本矿的危险源重新进行一次辨识与评估工作。掌握我矿危险源的种类、数量、等级、状态,周边环境以及发生危险后可能影响的范围和人群,辨别结果是根据风险值的高低将危险源划分为5个等级(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特别重大风险),汇总成《危险源统计表》。

(三)危险源的具体实施工作

1、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是危险源控制、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根据最新《危险源统计表》的结果,组织各部门对《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进行修订、完善。(5月16日-5月30日)

2、对井下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进行排查,及时对缺失的牌板进行补充,安全警示牌板必须注明危险源类别,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及管控措施。(6月1日-6月10日)

3、安监站每月11日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危险源排查工作,并将治理情况交回安监站统一汇总进行监督管理。

4、安监科对各危险源专业小组做各自专业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记录对照井下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监控记录必须明确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地点、存在问题、采取的安全措施及整改落实情况。(6月12日-7月20日)

5、完善危险源内业资料(7月21-7月30日)

(四)危险源的监控与应急措施

1、我矿将加强人员的管理,完善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责任,将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贯彻到位,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执行,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2、加强危险源管理,按照消除、替代、隔离、标示、防护等方式,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3、将危险源信息告知相关从业人员,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使之掌握所在岗位与作业环境中危险源的危害性质、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方案等。

4、对较大和重大危险源落实监控责任和措施,配备应急物资,做好应急准备,对重大危险源要重点监控,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及时总结完善相关应急程序和处置方。

5、安检站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监督其它部门按时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每月对涉及重大危险源工作场所的职工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培训。

五、工作要求

(一)要认清目前煤矿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公司EHS工作要求,明确风险预警的目的,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

篇3: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

天津市在2008到2012年间全面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 2013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提升工程。这项以均衡为核心的涵盖城乡每一所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 改变了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面貌。选用哪些指标来评价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用什么方法来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对此进行了研究。我们使用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对义务教育学校间均衡状况进行评估的8项指标, 对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监测时发现:天津市各区县小学和初中均已达到“基本均衡”水平。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均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些均衡水平高的区县, 发展水平并不高;反之, 有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县, 均衡水平反而不高。如何促进各区县高水平均衡发展是未来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均衡的动态性问题。由新型城镇化、产业变化等导致的人口迁移随时会打破比较脆弱的“基本均衡”状态, 如何建立一个常态化的监测与预警机制?

我们还对2013到2020年基础教育的设施布局进行了研究。在天津市教委规划办的帮助下, 我们第一次对全市2012年从学前到高中每一所学校的设计班额、班容量等信息进行了汇总, 计算出每一所学校的设计承载力。通过对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从总体来看,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设计容量高于实际在校生数, 幼儿园和高中普遍学位不足。从各区具体数据来看, 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在市内六区与其他区的核心区域, 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共同存在, 家长择校愿望强烈。主要体现在区域内优质学校的实际班数和班额大大超过设计承载力;区县之间发展不均衡, 有些区空余较多学位, 而有些区则学位紧张。

二是农村地区面临着学位不足与富余的双重矛盾。主要体现在部分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学生数过少, 有些人口聚居的小城镇或者较大的村办幼儿园和小学实际学生数超出设计承载力较多。考虑到就近入学的需求, 有些学校的空余学位无法与学位不足的地区共享。

三是普通高中和幼儿园发展比义务教育滞后。

这些问题的某些解决策略已经“在路上”。例如, 天津市已经启动普通高中现代化标准建设项目。2014年, 在户籍、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之际, 除了关注设计与实施创新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我们还应该关注我市是否能够开始建立“数据接口”标准、由关键监测部门和单位参与、核心数据收集指标科学、长期坚持的数据库,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 进行义务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的年度监测、根据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较为准确地进行各区设施布局调整。有大数据作为决策的基础, 各项政府决策才有针对性。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创建、评估与发展问题

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达标检查”或者“提升计划”的促动下, 学校基于自身情况而进行特色建设的意识被广泛调动起来。各学校基于发展愿景、学校历史或者学校特色项目提炼出特色文化或理念, 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特色建设。天津市普通高中特色校建设工程项目从2010年启动至今, 已经有两期共36所高中入选该项目, 这些高中在学校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普职融通等方面进行了多向度的探索。经过实践探索之后, 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困惑:怎样的学校才算是特色学校?学校具有初步的特色之后, 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基于这些学校的校本探索, 2014年, 我们应该关注学校特色的评估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特色的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分别是什么?在学校内部, 特色建设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的?在学校外部, 特色建设如何培养了一批受到社会认可的学生、名师?学校特色办学经验如何为同行提供学习经验?学校特色办学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有影响力的办学思想?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或者社会组织, 如何研制一套评估标准, 使得学校可以借之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如何赋权以及引入专业机构对各层次学校进行形成性诊断性质的评估, 以便帮助学校进行诊断、改进和提升?

三、以减负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整体性改革

减负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是成对出现。对学校和教师来说, 可以有所行动的是通过提升教学水平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近几年来, 天津市以区县和学校为发起者进行了诸多课堂教学提升专项行动, 如作业改革、教研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打造、学案改革等。在各项措施推进的过程中, 普遍的困惑是对减负很难产生根本性的效果。这是因为造成学生负担沉重的原因十分复杂, 零星的改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政府、社会、家庭三个因素相比, 学校应该在减负中发挥主体作用。各级行政部门对教育的支持与干预必须以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为前提, 不能把学校置于被动服从、接受检查和展示的地位。学校也应该首先想方设法唤醒教师的内在情感, 使得教师自觉地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然后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型教学。若非如此, 则无论下多少道减负指令, 进行多少次教学改革, 都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篇4:韩国教育的重大改革

1997年,在金泳三总统执政期间,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要求国、公、私立中小学都成立学校运营委员会,旨在适应当地特点和实际需要,自主办学,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和教育创新,使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学习场所,激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加宽选择和参与范围,鼓励合理善意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校运营委员会由7~15名成员组成,其中家长占40~50%,教师(必须含校长)占30~40%,家长和教员选出的当地各界人士占10~30%。运营委员会的职能是:(1)制定和修订学校宪章和校规;(2)制定教育课程,选定教材和辅助教材;(3)制定假期活动计划;(4)学生指导;(5)选定校服和运动服,确定家长的经济负担;(6)社区教育;(7)负责对学校的赞助费、教育费及特别财政预算和决算;(8)策划组织对家长和社会公民的终身教育;(9)选定聘任校长和教师候选人;(10)研究家长和当地居民的建议;(11)研究运营委员会委员和校长提出的建议。

直属于总统领导的“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5年5月31日公布了与教育国际化、终身化相适应的旨在确立新教育体系的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育的多样化、学校教育的自主性和责任、与自由平等理念相协调的教育、教育的信息化、提高教育质量等,更加注重人性、创意、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教育,以启发、发挥学习者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5.31教育改革”方案,不仅包括初、中等教育,还包括大学和终身教育等涉及教育全局的改革内容。在此以前的教育主要是涉及教育内容、方法、评价,以及教育的规范化和招生考试制度等改革,实行了现在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制度,将教育投资比重提高到占GNP5%的水平。

为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以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能力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考虑学校和教育实践的自主性,减少学习科目,加深学习内容,选定最适量的学习内容,制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确立了小学1年到高中1年和高2到高3的双阶段新课程体系。前10年为国民基础教育阶段,高2、高3则为根据学生能力、兴趣、将来的发展选择的课程,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这一期间还构建了新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和开放教育体系,修订了相关的教育法。学者们认为,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和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素养,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创办特色学校、制作多元化的教学节目、改善教学办法,供学生和家长选择至关重要,以加强学生人品、能力、自主自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5: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

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给予了特殊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当前和今后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继续坚持,而且对其他多民族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曾相继制定或发布过一些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比如明、清统治者把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作为“治国安边”的一项统治政策,在民族地区兴办了一批义学、社学、书院等,但这些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且这些都建在临近汉族的地区或民族地区较发达的城镇,在少数民族乡村没有学校可言。民国时期,受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民国政府虽然也设立了蒙藏教育司,专管蒙藏回疆的教育,但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实际上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民族教育,上述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蒋介石出于军事的考虑和政治目的,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规,兴办了一些学校。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大汉族主义”的教育政策,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了倒退局面。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消极乃至反动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落后,社会发展缓慢。一些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形态。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只是寺院和经堂教育,没有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个别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少量的私塾、学堂和中小学校,但主要面向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的孩子难以进入。因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几乎是空白。据统计,1949年以前,全国没有一所正规的少数民族高等学校,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极低,如新疆地区1928年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宁夏1949年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10%,西藏及凉山彝族为2%。教育发展的落后,导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盲率极高。据统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有22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文盲率在95%以上。即使文盲率较低的朝鲜、蒙、乌兹别克等民族的文盲率也在40%-60%之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坚持以教育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多种政策,不断加大倾斜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1951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新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方针和任务,并决定在教育部设立民族教育司,各省教育厅也设立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随后又分别于1956年、1981年、1992年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全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任务。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并进一步阐释了民族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部也对今后若干年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等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这些战略部署、教育政策、具体策略等,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缩小教育差距、保障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近年来,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了诸多重大举措,实施了特殊的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发展项目,如在内地开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新疆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等等,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对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影响较大、效果明显的重大项目有:

1.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废除了民族压迫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党和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51年《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和195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都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受教育的权利。在“文革”期间,由于方针、政策上严重“左”倾错误,双语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一度中断。80年代后,我国的双语教育又得到恢复和发展。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的权利,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双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使用民、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还有21个民族的文字在中小学不同层次开展民族语文教学。这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也积极推广了汉语,在很多地方还克服困难积极开展了英语教学,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还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2.高考加分录取以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使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加分或者降分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多年来,各地、各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一直实行这一倾斜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

与此同时,考虑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还在部分重点高校和有关省、自治区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

3.在内地开办彝族班(校)、新疆班

1984年,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及凉山彝族工作座谈会,根据西藏及凉山彝族教育相对落后和缺乏人才的状况,决定从1985年起在内地省、市创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校),利用内地的办学优势,帮助西藏及凉山彝族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1984年12月,根据中央的决定,教育部、国家计委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关于在内地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办学培养人才的通知》。同时,国家计委、教育部、西藏及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有关省、市商定,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创办3所西藏及凉山彝族学校,在上海、天津、辽宁等16个省、市开办西藏及凉山彝族班。目前,中国已有26个省市开办了西藏及凉山彝族中学或西藏及凉山彝族班,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技术人员和教师。

多年来,内地西藏及凉山彝族班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内地办学单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越办越好,已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决定从2005年起在北京等24个内地城市,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安排2.2亿元补助资金,专项支持承担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的学校改扩建学生宿舍、清真食堂和教学实验设施。据统计,2006年内地新疆高中班共录取新生近4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0%,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达到60.2%。通过这些措施,内地新疆高中班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了20,000人。

实践证明,在内地为西藏及凉山彝族办学,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对提高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水平,确保民族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对口支援

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提出了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省、直辖市与当时国家重点扶持的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明确了协作关系和教育扶贫的主要任务。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又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在西藏及凉山彝族,为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由内地18个省、直辖市的一个或几个地级市(区)对口支援西藏及凉山彝族一个县,重点帮助西藏及凉山彝族对口县改扩建2所中小学,共148所。18个省、直辖市重点帮助改扩建西藏及凉山彝族地(市)所属共14所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为进一步加大西藏及凉山彝族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从2003年至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等20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及凉山彝族大学等3所高校。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西藏及凉山彝族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5年共培养近2000名西藏及凉山彝族在职干部,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进一步扩大内地高校在藏招生和内地西藏及凉山彝族班招生规模,年招生规模由2002年的1200人逐年扩大到2007年的5000人左右。同时,每年还从内地本科学校的毕业生中选调一批本科以上非西藏及凉山彝族生源的毕业生到西藏及凉山彝族工作。此外,由中国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每年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辽宁、山东、陕西、河南、山西、河北、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采取适当降分录取、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办法,招收一定数量的定向生。

5.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以下简称《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实施《计划》,中央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采取集中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用四年时间帮助西部地区尚未实现“两基”的410个县(市、区)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到2007年底,这一计划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8%,比2003年初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超出计划目标(85%)13个百分点。西部各省初中毛入学率超过规划提出的90%。同时还累计扫除600多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6.义务教育工程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助贫困地区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工程。为此,中央财政投入较多的资金,实施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投入资金最多、规模最大的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以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一期工程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共125亿元,实施范围集中在852个贫困县。一期工程取得了巨大效益,再投入中央专款50亿元,实施二期“义教工程”。通过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7.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经过民族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部分地区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为此,中央投入“工程”专款近百亿,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用5年的时间基本消除了中小学危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8.“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为解决好西部农村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的就学问题和“留得住”的问题,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早在2005年初就开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试点,然后逐步推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春季学期扩大至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一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05年有1,633万农村儿童包括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儿童享受了这一政策,2006年有4,88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免除了学杂费。与此同时,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也是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全国的。2005年全国1,797万中小学学生享受了这一政策,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生都享受了这一政策,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开始享受免费教科书这一政策了。另外,为了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的学习,中央还实行了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寄宿学生都享受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普九”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9.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中央为了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中央投入资金10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寄宿制工程”),从2004年起,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4](PP.159-162)。寄宿制工程共覆盖中西部地区953个县,共涉及项目学校7651所,其中初中5113所,小学2538所。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和边境海岛地区无学校和办学条件差的问题。海拔3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495所,4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152所,5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3所,边境海岛地区项目学校有486所。可以说对于促进边缘地区、贫困地区、高寒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程基本结束,满足了195.3万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满足了207.3万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其中初中生165万人,小学生42.3万人,且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10.西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2003年《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该项工程中央和地方共投入约130个亿,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民族中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000多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000多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000多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4号),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民委、财政部和国家人事部等下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决定在全国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计划从2005年开始选择部分中央部委所属院校试点招收博士生500人,硕士生2000人共计2500人进行培养。目前这一计划正在稳步进行。2008年,全国计划招生4200人,其中硕士生3400人,博士生800人。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于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2.师资队伍建设与提高

师资队伍是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均采取了诸多有效方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2006年,国家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学校任教,及时缓解“两基”攻坚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2006年,有1.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西部地区260多个县2850所农村中小学校。2007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约1.7万人。中央财政及时拨付特岗教师工资,仅两年内就招聘特岗教师3.3万名,覆盖了西部地区13个省、395个县4074所农村中小学、民族地区中小学。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启动了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计划,以及援藏教师培训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培养计划实施,西部地区累计有130万人接受了培训。其中很多民族地区的教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其中,2007年由中央财政支持,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送培进藏”、“送培进疆”项目,组织全国最优秀的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师培训专家到西藏及凉山彝族和新疆,对两地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另外,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解决南部山区中小学教师紧缺问题,要求山区机关事业单位限期清退所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并且每年组织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山区乡以下学校支教一年,所需费用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等等。

三、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在中央政府各项倾斜政策的推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特别是中央政府各项重大举措的实施,使得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不断缩小。1951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小学生94.3万人,2007年增长到1081.28万人,是1951年的11.5倍;1951年全国共有少数民族普通中学生4.031万人;2007年达到689.39万人,是1951年的171倍;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12.69万人,是1951年在校生的877倍。下面我们分别以西藏及凉山彝族、新疆、青海三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来说明。

1951年西藏及凉山彝族和平解放前,整个西藏及凉山彝族可以说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5%。西藏及凉山彝族和平解放特别是自治区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到2005年,西藏及凉山彝族自治区已形成了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普六”县由“九五”末的37个县增加到68个县,“普九”县由“九五”末的2个增加到40个;小学在校生人数由“九五”末的313807人增加到327620人,初中在校生由“九五”末的42941人增加到120791人,脱盲县由“九五”末的16个县增加到54个县,脱盲县人口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6.4%提高到79.1%,青壮年文盲由“九五”末的39%下降至15%。西藏及凉山彝族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3.2%,目前西藏及凉山彝族已经拥有3个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13个硕士授予点,研究生招生规模由“九五”末的14人增加到128人,在校生规模由“九五”末的24人增加到230人。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由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大,新疆中小学校使用7种语言文字授课,高校使用4种语言文字授课,无论从多民族角度来讲,还是从教育对象和教学语言来讲,新疆的教育主要以民族教育为显著特点。党和国家及自治区历来高度重视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尤其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都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如从2001年起,自治区对和田、克州两地贫困学生实施了免费提供课本的政策,每年拨付资金1088万元,帮助南疆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03年,在国家的支持下,“两免”政策在新疆贫困地区的实施,使新疆农牧区228万贫困孩子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自治区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安排经费和基建投资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抓校舍、师资、教材等基本建设时,重点抓好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建设。目前全区435.5万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60.19%。在新疆各类教育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6%提高到2003年的60.19%,提高了4.19个百分点。

青海也是多民族省份,而且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青海牧区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学生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其成就都是十分显著的。比如玉树藏族自治州,1949年只有一所小学,学生人数仅有41人,而2002年该州共有小学182所,在校生达26535人。1949年该州没有一所中学,2002年共有12所中学,在校生为5158人。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牧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也大幅度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牧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明显提升,儿童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

在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等也获得了较大发展。2003年,全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较1992年增长343.14%,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较1992年增长15.44%,幼儿教学学生较1992年增长了146.24%。

四、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速度较快,效果较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少数民族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也受到了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上众多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缩小差距、促进公平的经验。

(一)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了主要责任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的诸多问题尊重民族地区的意见。在民族教育发展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较少、管理人才较缺的现状,中央财政在政策、资金和管理、师资等诸多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较大的支持。

(二)实施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

我国政府针对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发展起点较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这一现状,采取了诸多特殊的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比如在内地举办新疆班、西藏及凉山彝族班,高考加分录取,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等。这些特殊的政策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近年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央政府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发展项目,比如“两基”攻坚计划、西部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送培进疆”、“送培进藏”等等,这些项目设计科学、目标明确、经费充足、管理严格,既针对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又满足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既着眼于当前的现状,又考虑到了长远发展。

(四)全国的大力支持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努力的同时,还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这不仅表现在其他各地对中央采取特殊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给予理解和支持,也表现在全国各地通过多种方式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积极为民族地区学生提供各种上学机会。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互团结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

篇6:教育工作重大改革举措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于2013年4月1日正式启用对外办公,中心以“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环境最好”为目标,通过创新审批机制,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优化发展环境、展示新区形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服务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

一、运行情况

按照“小平台、大网络”,“精干、高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科学运行”的建设原则和理念,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做到了“三快”:

(一)启动快。新区政务中心建设从2013年1月份启动建设方案、选定场地、设计装修、配备设备、建设信息系统、确立进驻单位及事项、建立运行框架及制度、编印办事指南及各类办事资料等,到4月1日完成筹建正式启动对外服务,建设周期只用了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其建设速度之快,开创国内先例。新区政务大厅总面积为845平方米,共设有办事服务窗口46个(41个业务受理窗口,2个行政事业性收费窗口,咨询窗口、便民服务窗口和投诉受理窗口各1个),现有18家单位入驻政务大厅集中开展对外服务。其中:新区内设机构为3家(经济发展局、建设规划局、社会事务局),省直派驻机构8家(公安局、消防支队、工商局、质监局、国土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共服务企业7家(贵州燃气(集团)公司、1

省电网公司、贵阳市自来水公司、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二)理顺快。一是理顺入驻事项。按照“精减环节、简化流程、细化标准”的要求,中心认真找准审批事项设立基点,精心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坚持“应减则减”原则,对新区各部门梳理出来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审核清理,现纳入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共有69项(行政许可54项,非许可类行政审批事项15项),其它服务事项98项;二是理顺运行机制。按照“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办理时限”的目标,结合新区建设工作特点,中心建立了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全程代办、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等工作机制,实行 “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全过程代办、并联式审批、阳光下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切实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三)完善快。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后,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核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一是根据新区行政审批事项设立和审批流程制定专家论证意见及建议,以取消前置审批为突破口,简化审批流程,对经过论证认为不必要的审批环节, 一律取消,精心考虑审批各环节节点时限优化,加大即办件比重;二是根据事项清理结果,编制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标准文本,实行“审批依据、实施主体、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承诺时限”公开制度,提高行政审批工作透明度,节约了行政成本;三是通过流程优化,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69%,实现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提速,使新区政务中心成为省内尤其是西部新区

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效率最快的政务服务中心。

截止目前,新区政务大厅共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8237件,全部实现即时办结,接受咨询业务5754件,做到了件件有回复,收到办事企业送来的锦旗1面,表扬信4封,办事群众对窗口工作满意度达100%,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审批机制。一是实行“两个统一对外”,即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公章对外的审批管理模式。新区各内设部门对审批业务进行梳理,由管委会统一发文,将审批业务一次性授权或委托给政务中心,由政务中心代表新区管委会统一在政务大厅组织实施;在政务大厅窗口统一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首席代表保管使用,所有涉及新区的审批服务事项必须在政务大厅内受理、办理和办结,相关授权机关不得再办理任何事项,二是在减少事项设立、精简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转变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限等方面大胆创新,在审批事项工作中做“减法”,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减少各种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各种生产经营许可,减少行政收费项目数量。特别是针对投资审批事项和生产经营许可事项,做到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下放的一律下放,该调整的一律调整,真正做到“减政”,为企业“减负”。比如,新区工商局在工商登记制度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制定出台了《企业登记管理改革试行办法》,提出了19条具体明确、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极大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企业运行成本,真正实现企业办理营业

执照“零成本”和“零首付”。三是在政务大厅建立了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全程代办、重大投资项目集中审批、行政许可事项并联审批等工作机制,推行 “一般事项即时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上报事项协助办理、重大事项全程代办”的运行模式,为新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创建最佳服务环境。

(二)创新管理机制。一是落实“三个充分授权”。即省政府及相关厅局对新区审批范围及内容授权、省直派驻部门对政务大厅窗口授权、委托管理的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充分授权,切实提高政务大厅窗口即办件比例;二是为加强对政务大厅入驻单位的管理,提高服务窗口的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中心建成了贵安新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制定了《贵安新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办法》,实现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和时限的电子监察,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政务中心以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坚持以审批制度为核心,以考核激励制度为保障,创新建立首席负责、首问责任、超时、缺席默认等管理机制,加强对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和窗口部门的管理,建立了《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办法(试行)》、《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考评办法(试行)》、《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并同入驻窗口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新区政务服务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三)创新服务机制。为创建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中心坚持以“便民、利企、规范、快捷、高效、廉洁”为原则,不断丰富、拓展和延伸服务,积极出台各种便企、便商、便民的服务举措。一是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积极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行“正常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节假日轮值服务;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全天候服务制度。对直接面向直管区基层、量大、面广的管理类、核准类事项,逐步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全程代办窗口,实现审批服务下沉。确保把行政审批服务空间有限延伸,实现服务全履盖;二是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推行审批平台前移,以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为切入点,在政务大厅设立全程代办中心,推行“保姆式”服务,全程代办窗口受理代办事项后,对代办事项实行全程跟踪、督办,协调解决代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办结,最大化缩短办事时限,提高行政效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建设。一是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严格要求涉及新区的所有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项目一律进入中心集中办理,加大审批部门窗口授权力度,预防和杜绝“体外循环”、“明进暗不进”、“人进权不进”等现象;二是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设完善贵安新区行政审批集中、并联审批系统,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贵安新区行政审批网上申报审批系统;三是加强新大厅建设及启用准备工作,按照建设推进计划,位于湖潮乡的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拟于今年9月底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心将积极做好政务大厅布局规划图纸设计,统筹好硬件设施安装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并全面开展审批服务事项清理,理顺审批流程,确定入驻单位和事项,补充配备工作人员,为新大厅启用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管理。一是加强考核管理。建立《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工作考核奖惩实施细则》、《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信息智能化设备安全保密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政务大厅规范高效运行。二是加强审批管理。着重抓好“四项审批机制”建设及完善,即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全程代办、重大投资项目集中审批、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和网上申报审批等工作机制。开发行政审批网上预审、网上申报系统,能网上审批的一律实行网上审批,最大化节约行政成本。

上一篇:银行保险2011年二三季度业务合作计划书下一篇:高中语文选修15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