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

2024-05-29

教育部发布(共16篇)

篇1:教育部发布

一、致欢迎词。

二、正确认识学龄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都十分在意幼儿园教什么。有些人愿意把孩子送进学习拼音、算数和认字的幼儿园,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对孩子将来上学有帮助,而孩子学龄前发展的基本规律却时常被忽视。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叫停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规定幼儿园严禁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和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而小学起始年级,各科教学必须从零起步,严禁压缩课程和加快课程进度。而现在的社会竞争是如此地激烈,每个人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幼儿家长们也是一样。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孩子老师今天都教了什么,当他们得知的答案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时就开始抱怨,说什么的都有,来园后还要和老师理论,怎么不教孩子写字,不教算术等等,其实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遵循3——6周岁幼儿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关政策。为遏制超前教育,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很多家长非常关注语言领域和科学领域。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语言领域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科学领域从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方面,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应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初步理解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关系,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指南》中明确提出,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

三、关于够龄儿童升小学的问题。

教育部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孩子到了6岁左右的年龄,心理和身体等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所以,我们不能剥夺孩子正常入学的权利,扼杀他们美好的愿望,也不用担心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跟上跟不

上的问题。

四、幼升小,家长为孩子做好衔接准备

还有不到四个月,幼升小的孩子就要进入心仪的小学读书了,可是有的家长到现在还在发愁,担心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会有各方面的不适应,那么,就趁着这个暑假,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准备吧。

1、调整孩子作息时间

一提到幼小衔接,很多家长想到的就是给孩子提前“加餐”补课,但事实上,教育部门一直在三令五申要做到零起点教育。各小学校长也一再表示,不会拔高教育教学内容,所以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加塞”学科上的内容。而在暑期间,家长要着重做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前给孩子灌输上小学的好处,帮助孩子慢慢消除心理恐惧。

在幼小衔接中,家长尤其要注意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因为小学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完全不同。小朋友在幼儿园三年养成了一套生物钟,突然到小学,要形成一个新的生物钟,如果没有实现衔接的话,孩子上小学常会出现上学哭闹、体弱、多病等不适应的现象。建议家长提前按小学的上学时间来调整生物钟,比给孩子加补文化课更重要。

2、培养孩子自立能力

据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6岁左右的年龄,心理和身体等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要以一个小学生的准则要求孩子,要让孩子养成独立收拾书包、文具的习惯,因为,上了小学后,学生都是要轮流值日的。家长可以在暑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安排孩子做做家务。除此以外,家长也不要忘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虽然孩子上学的地方离家可能不远,但也要注意交通安全和出行安全。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要在平时教育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不要斤斤计较。因为小学同幼儿园不同,幼儿园小朋友是围成一圈坐在一起的,而小学是有同桌的,很多东西需要共用。

3、培养孩子注意力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而随着环境、角色、要求的改变,孩子往往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具体表现为,很多孩子在上课时总是表现出“爱动”的天性。不只是课堂上东张西望,还会插嘴打断老师,当老师提问时,他却又是答非所问。很多家长都反映以下方面的烦恼:不是把铅笔给弄断了,就是把作业本给戳了个洞,当问他学什么的时候,更是一问三不知。

这其实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在听课时将无法完全理解知识内容。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尝试口头布置一些任务让孩子完成,比如打扫卫生、收拾书包、浇花喂鱼等,让孩子独立准确地完成一件事,对培养他的专心、坚持和耐心,都很有好处。

4、小学一年级新生要注意读写姿势等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在孩子独立完成任务时,环境很重要。在家里,家长一定要减少甚至排除那些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譬如电视机、电脑等易于吸引孩子的事物,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

最后,祝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愿你们可爱的孩子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大有作为。

篇2:教育部发布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一则文件,对小学、初中的招生方式有了新要求:

“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关于做好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这里说的“多校划片”是什么意思呢?

单校划片

为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只要户口在这个区域内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

多校划片

为多个学校划定一个区域,户口在这个区域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入学时可以选择多个学校中的其中一所报名。

如果该所学校报名人数没有超过其计划招生数,则照单全收;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则采用电脑摇号的方式分配名额,未被摇中的学生将被就近安排到区域内其他还有招生计划的学校。

我国24个大城市在全面启动小学、初中“划片入学”,这就包括“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单校划片”为主。

而“单校划片”对于遏制“择校”的效果并不显著,“想上好学校,就在那个学区买房”,名校效应让学区房价格疯涨。

此次“多校划片”的举措,旨在进一步为“学区房”降温。那么,“多校划片”是否就意味着学区房不管用了?学区房现在到底还要不要买呢?

实际上,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文件,是规定了招生的“大方向”,究竟何时落地,还要看各地招生政策的规定。所以,家长们要持续关注当地的招生政策。

篇3:教育部发布

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守则》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部署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

(摘自教育部网站)

篇4:教育部发布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全面启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的425项改革试点目前都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正在积极推进。”7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介绍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实施一年来贯彻落实的相关情况。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杜玉波提到,一年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逐步落实。首先,优化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修订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增加了艺术学门类,增设了一些国家急需的学科;同时,组织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原来的621种本科专业调整为443种,拓宽了专业口径;还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杜玉波介绍,2010年,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140多所高校增设了25个新专业。其次,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学校授权审核办法,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已从2008年的6%提高到25%,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再次提高,达到30%。”再次,加大国家投入,启动实施新一轮“985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围绕探索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扎实推进面向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最后,启动试点学院改革,探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单位的综合性改革。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学;二是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实行聘任制,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三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完善自主招生制度;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就是在高校内部选择一些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杜玉波表示,试点学院项目已被列入今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教育部也已从高校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55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26所高校。下一步,将组织这些高校科学论证,完善方案,正式确定试点单位,全面推进试点学院改革。杜玉波透露,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整体设计提升创新能力计划。

在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日益加强。”杜玉波表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杜玉波介绍,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首先加强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学籍管理等先后制定出台9项指导性文件。其次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杜玉波说:“2010年,教育部组织15个行业、139家企业和166所职业学校签订实质性校企合作协议,组建了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400多个行业性职教集团。”此外,为推进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还修订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并继续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工程项目,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篇5: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在4月7日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以下简称“系列质量报告”)。其中的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实现了两个“首次”,既是中国首次发布,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

吴研介绍,从开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着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研制探索工作。此次发布的系列质量报告,包括1本总报告 和3本专题报告。4本报告统分结合、各有侧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力图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景展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与出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用“大数据”精准监测新建本科学校的“三基本”实现情况,《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客观展现近170所经过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

系列质量报告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跃升世界中上水平,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分层分类培养多样化人才等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人才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基础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26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

系列质量报告显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软实力”显箸增强,特色发展势头强劲;质量的“硬指标”高速增长,部分985大学硬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质量的`“保障体系”开始迈入世界先进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井喷式增长,各级各类高校面貌焕然一新。与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从到底,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且过半数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各类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生活环境等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加大人员、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学生的在校学习体验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较高。教育部学信网的相关调查显示:总体上看,全国高校的学生院校满意度分值为4.09(5分制)。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认可,高校学生评教的“优占比”达7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据介绍,系列报告突出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研制过程中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40多万个数据,并对20多万份专门调查问卷、数百人次深度访谈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统计。

在国内评估和国际认证的成功实践基础上,系列质量报告推出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无论是全口径高等教育质量的“五个度”质量维度,还是工程教育质量的“三个面向”,或者新建院校“三基本、两突出”,都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借鉴国际教育质量评价先进经验,建立了自己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新标准新体系,作为中国质量标准领域的新探索,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等国际组织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更是强调国际完全实质等效,突出了国际工程联盟组织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质量持续改进,得到了《华盛顿协议》组织来华考察专家的高度认可。

系列质量报告认为,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我国理应具有充分的高等教育自信。但系列质量报告同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仍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不高等问题。

篇6:教育部发布

新华社电教育部2014年1月29日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严格限制在高等学校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套禁令。通知指出,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校长是学校禁烟第一责任人。要在校门口显眼处设立“无烟校园”或禁烟标志。学校不设置吸烟区,不摆放烟具,不出现烟草广告或以烟草品牌冠名学校、教学楼。学校小卖部不得销售烟草制品。要做好校外人员进入校园时的禁烟解释和劝导工作。所有高等学校建筑物内一律禁止吸烟,也不得设置吸烟室,在醒目位置要设置禁烟标识和学校禁烟监督电话。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室外露天区域设置少量吸烟区,并要设置明显的引导标识和“吸烟有害健康”等提醒标识。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有吸烟习惯的师生戒烟。通知强调要加强吸烟有害宣传教育。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世界无烟日、新生入学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课堂、讲座、党团活动等对学生开展禁烟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无烟校园”创建活动,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对禁烟工作措施落实不力的学校要进行查处通报。

根据这项新规,学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履行禁烟职责纳入教职工考核和学生评价体系,并设立禁烟监督员,加强禁烟日常动态监督。

篇7:教育部发布

中字体大小:小 “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根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现制定“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供参考使用。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创业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点

(一)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1.创业与创业精神。

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学生对创业精神需要培育并可培育的理性认识。(1)课程内容。创业的定义与功能

创业的要素与类型

创业过程与阶段划分

创业精神的本质、来源、作用与培育

(2)教学要点。

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

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

创业过程包括创业者从产生创业想法到创建新企业或开创新事业并获取回报,涉及到识别机会、组建团队、寻求融资等活动。可大致划分为机会识别、资源整合、创办新企业、新企业生存和成长四个主要阶段。

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行为特征的高度凝练,主要表现为勇于创新、敢当风险、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等。

创业精神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创业热潮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认识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内在联系,明确创业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1)课程内容。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创业活动的功能属性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2)教学要点。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的特征。

创业具有增加就业、促进创新、创造价值等功能,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使学生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认识创业能力提升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作用。(1)课程内容。广义和狭义的创业概念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创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2)教学要点。创业并不只是开办一家企业。创业能力具有普遍性与时代适应性。

创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纠正神化创业者的片面认识,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掌握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的基本方法。1.创业者。使学生认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了解创业者动机及其对创业的影响,注重识别创业活动的理性因素。(1)课程内容。创业者 创业者素质与能力 创业动机的含义与分类

产生创业动机的驱动因素(2)教学要点。创业者并不是特殊人群。具备一些独特技能和素质有助于成功创业。

大多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习得。

创业者选择创业的动机受诸多直接和间接因素的影响。

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2.创业团队。使学生认识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学习组建创业团队的思维方式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掌握管理创业团队的技巧和策略,认识创业团队领袖的角色与作用。(1)课程内容。创业团队及其对创业的重要性 创业团队的优劣势分析 组建创业团队的策略及其后续影响 创业团队的管理技巧和策略 领导创业者的角色与行为策略 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2)教学要点。创业团队是团队而不是群体。团队中成员所作的贡献是互补的,而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互换的。

创业团队是由两个以上具有一定利益关系、共同承担创建新企业责任的人组建形成的工作团队。

与个体创业相比较,团队创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对创业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据不同逻辑组建创业团队既可能带来优势,也可能带来障碍,对后续创业活动会带来潜在影响。创业团队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团队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团队多样性优势。

创业团队领袖是创业团队的灵魂,是团队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三)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机会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由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模式的过程,掌握商业模式设计策略和技巧。1.创业机会识别。使学生认识创业机会的概念、来源和类型,了解创意与机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步骤与影响因素,习得有助于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方式。(1)课程内容。创意与机会 创业机会与商业机会 创业机会的特征与类型 创业机会的来源 影响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 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过程 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技巧(2)教学要点。创意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想法或概念,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创业机会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表现为特定的组合关系。创业机会来自于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变化。

识别创业机会受到历史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识别创业机会是思考和探索互动反复,并将创意进行转变的过程。2.创业机会评价。使学生认识有商业潜力和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了解创业机会的评价,掌握创业机会评价的方法。(1)课程内容。有价值创业机会的基本特征 个人与创业机会的匹配 创业机会评价的特殊性 创业机会评价的技巧和策略(2)教学要点。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具有价值性、时效性等基本特征。

判断创业机会是否适合自己的主要依据在于机会特征与个人特质的匹配。机会评价有利于应对并化解环境不确定性。

常规的市场研究方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创业机会评价,尤其是原创性创业机会的评价。3.创业风险识别。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有风险,但也有规避和防范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机会风险的理性认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1)课程内容。

机会风险的构成与分类 系统风险防范的可能途径 非系统风险防范的可能途径 创业者风险承担能力的估计 基于风险估计的创业收益预测(2)教学要点。有价值的创业机会也是有风险的。

机会风险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是创业环境中的风险,诸如商品市场风险、资本市场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是指创业者自身的风险,诸如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

机会风险中,一些是可以预测的,一些是不可预测的。

创业者需要结合对机会风险的估计,努力防范和降低风险。4.商业模式开发。使学生认识商业模式的本质,了解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掌握商业模式设计和开发的思路,明确开发商业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1)课程内容。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本质 商业模式和商业战略的关系 商业模式因果关系链条的分解 设计商业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与方法(2)教学要点。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若干因素构成的一组赢利逻辑关系的链条。

商业模式是商业战略生成的基础,商业战略是在商业模式基础上的行为选择。

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和价值实现等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设计是创业机会开发环节的一个不断试错、修正和反复的过程。

商业模式设计是分解企业价值链条和价值要素的过程,涉及到要素的新组合关系或新要素的增加。

(四)创业资源。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整合资源的途径,认识创业资金筹募渠道和风险,掌握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1.创业资源。使学生了解创业资源的类型,重点认识不同类型创业活动的资源需求差异,掌握创业资源获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明确创业资源获取的技巧和策略。(1)课程内容。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 创业资源与一般商业资源的异同 社会资本、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在创业中的作用

影响创业资源获取的因素

创业资源获取的途径与技能

(2)教学要点。不同的创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创业资源需求。

创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往往是撬动有形资源的重要杠杆。

创业资源获取途径包括市场途径和非市场途径。创业资源获取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软实力。2.创业融资。使学生了解创业融资难的相关理论,掌握创业所需资金的测算、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差异,了解创业融资的一般过程。(1)课程内容。创业融资分析 创业所需资金的测算 创业融资渠道 创业融资的选择策略(2)教学要点。创业融资是创业管理的关键内容,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是创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正确测算创业所需资金有利于确定筹资数额,降低资金成本。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包括自我融资、亲朋好友融资、天使投资、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机构融资和政府创业扶持基金融资等。创业融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从建立个人信用、积累社会资本、写作创业计划、测算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量等方面作好准备。3.创业资源管理。使学生了解创业资源整合和有效使用的方法,认识创业资源开发的技巧和策略。

(1)课程内容。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 有限资源的创造性利用 创业资源开发的推进方法(2)教学要点。大多数创业者难以整合到充足的创业所需的资源。

开发创业资源是有效利用创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开发创业资源表现为一些独特的创业行为。

(五)创业计划。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认识创业计划的作用,了解创业计划的基本结构、编写过程和所需信息等,掌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1.创业计划。使学生了解创业计划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认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准备创业计划的原因,了解做好商业计划所需要开展的准备工作。(1)课程内容。创业计划的作用 创业计划的内容 创业计划的基本结构 创业计划中的信息搜集 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要点。

创业计划是创业的行动导向和路线图,既为创业者行动提供指导和规划,也为创业者与外界沟通提供基本依据。

创业计划需要阐明新企业在未来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创业计划要随着执行的情况而进行调整。

创业计划包括产品(服务)创意、创意价值合理性、顾客与市场、创意开发方案、竞争者分析、资金和资源需求、融资方式和规划以及如何收获回报等内容。

准备创业计划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搜集过程,是分析并预测环境进而化解未来不确定性的过程。2.撰写与展示创业计划。

使学生了解撰写创业计划的方法,创业计划展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创业计划各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1)课程内容。研讨创业构想 分析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凝练创业计划的执行概要 把创业构想变成文字方案 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展示技巧(2)教学要点。创业计划包括封面、目录、执行概要、主体内容和附件等。

撰写商业计划是创业者(团队)反复思考、推理并讨论的过程。展示创业计划的基本方法。

激情在创业计划展示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新企业的开办。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对企业本质、建立企业流程、新企业成立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新企业风险管理等有所了解,进而认识到创办企业所必须关注的问题。1.成立新企业。

使学生了解注册成立新企业的原因,新企业注册的程序与步骤和新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等。认识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式。(1)课程内容。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企业注册流程 企业注册相关文件的编写 注册企业必须考虑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新企业选址策略和技巧 新企业的社会认同(2)教学要点。一家新创企业可以选择的组织形式有多种,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包括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者在创建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受到非法侵害。与创业有关的法律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等。

创建新企业时应注意伦理问题,包括创业者与原雇主之间、创业团队成员之间、创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问题等。

新企业选址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和自然等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选址决策起基础作用。

企业注册成立后,除遵纪守法外,还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社会认同。2.新企业生存管理。使学生了解创办新企业后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及其应对策略,掌握新企业管理的独特性,了解针对新企业的管理重点与行为策略。(1)课程内容。新企业管理的特殊性 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新企业成长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新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化解(2)教学要点。

新企业成立初期应以生存为首要目标,其特征是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创造自由现金流,实行充分调动“所有的人做所有的事”的群体管理,以及“创业者亲自深入运作细节”。

篇8:教育部发布

1985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了我国教育体制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教育结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存在的弊端。提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二,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三,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第四, 强调加强领导,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篇9:联想发布教育电脑战略

7月21日,联想发布预装有“成才学院2.0”的“金榜题名”教育电脑及相关战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模式,搭建在线学习网络,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101网校。在线教育是近来热门的话题,专业技术优势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为校企双方带来了广泛的商机,也使更多的用户可以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贴心的服务。“成才学院2.0”教育软件,拥有可实施保护管理的“家长模式”和简单安全的“学习模式”两大模块,助力孩子益智成才。家长模式中,家长通过视力保护、儿童防护、使用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可以为孩子过滤不良信息,有效保护视力,从多角度保障孩子健康学习和成长;在学习模式中,通过与权威在线教育平台101网校合作,整合了名校名师资源,覆盖全国200余个版本的中小学教材,充分满足了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需求。此外,还整合了外研社英语、爱奇艺精选少儿频道等丰富的教育和娱乐资源,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联想“金榜题名”系列教育电脑,包括家悦系列台式电脑、ideacentre AIO 300/510一体电脑、ideacentre 610S投影电脑、YOGA Home 310S/ideapad 310S笔记本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

篇10:教育部发布

《通知》指出,要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专项督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情况,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出台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严厉打击学术造假行为。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

要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内外干部交流,选派优秀干部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挂职、任职。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加大对违纪和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问责“一案双查”。

《通知》要求,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学校体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举办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加快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竞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建设。

要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推动高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通知》强调,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制订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推进民办教育分类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落实“__”“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力度支持培养青年人才。

《通知》明确,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机制。研究制订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

要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启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出台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办好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根据《通知》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加强民族教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11:教育部发布

吴付来同志任中共中国人民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耀敏同志任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常委,吴晓球同志任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免去刘向兵同志的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常委、委员职务。任命贺耀敏、吴晓球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免去刘向兵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职务。

任命陈翔、郭学益、黄健陵为中南大学副校长;免去田红旗、张灼华的中南大学副校长职务。

篇12:教育部发布

中新网2月2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高考改革并制定发布改革方案,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规范高考加分。

通知指出,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区、市)组织的试点,完善“知识加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示范高职单招、对口招生规模。指导高中新课程省份探索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指导高校试点学院和条件成熟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探索人才选拔方式。制订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定向就业招生工作方案,探索完善定向录取等多元录取方式。深化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修订推免工作管理办法。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和导师自主权,完善博士生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中期分流名额补偿机制。

篇13:教育部发布

北京青年报消 息 ,高考试卷运送、保管、分发环节的视频监控录像应实行回放查看和报告制度;考点应设立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的“封闭式”专用通道;扫描后的答卷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6个月。教育部前不久发布2015年全国高考考务工作规定,对今年高考的各个环节管理提出了具体规定。评卷工作期间,评卷场所应当做到无死角监控,关键岗位实行“一岗多控”。扫描后的答卷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6个月。答卷扫描图像、评卷信息、考生成绩等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3年。

篇14:教育部发布

报告对2023年前后的高等学历教育情况进行预测的依据是1998年前后到2011年前后的数据变化。报告预测的结论为(说明:括号中为1998年到2011年的参照数据):从2011年前后到2023年前后,美国副学士学位总数将增加39%(80%),其中男性增加42%(78%),女性增加36%(82%)。学士学位总数将增加15%(49%),其中男性增加10%(47%),女性增加19%(50%)。硕士学位总数增加37%(69%),其中男性增加59%(27%),女性增加77%(43%)。博士学位总数增加23%(46%),其中男性增加21%(26%),女性增加24%(70%)。

预计到2023年前后,美国拥有副学士学位的人数为141万,女性占60.6%;学士学位人数206.1万,女性占59.1%;硕士学位人数103.2万,女性占62.7%;博士学位人数20.85万,女性占51.8%。

http://danielschristian.com

篇15:教育部发布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考虑到近年来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不断深化,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相关政策变化。一是从2017年起,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与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分别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分中、西医两类)统考科目,医学学术学位业务课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同时,调剂录取阶段,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二是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鼓励更多高素质高校学生参军入伍,2017年继续安排500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生高校比上一年增加39所,同时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报考条件。三是进一步规范单独考试招生,明确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

篇16:北京学前教育调查报告发布

--幼儿园缺额阻滞10后宝宝入园

时间: 2010-1-5 作者: 邓兴军

2010年刚刚开始,被称为“10后”的宝宝们一出生,他们的家长便开始为养育培养他们而筹划。作为人生接受公共和集体教育的第一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首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报告显示,“10后”宝宝入园将必须应对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学前教育机构严重缺额、优质公办园太少等问题。为缓解“10后”宝宝入园难接受优质教育难等问题,教育专家提出政府应加大办园比例、规范收费标准等政策建议。

伴随着新年钟声降落的宝宝,已经被媒体冠以“10后”。作为“10后”接受公共和集体教育的第一个学园——幼儿园,他们将与此前的“猪宝宝”一样,面临着严峻的入园难、接受优质教育难问题。

托幼班级缺额近7000个,“10后”宝宝面临入园难

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首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报告显示,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市民对于早期教育的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正规托幼机构不足,儿童入幼儿园难的问题日益成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的教育难题。

数据表明,近三年来北京市共有新生儿46万人。如果按幼儿园平均班额每班30人测算,那么未来三年北京市应有托幼机构班级15333个,而2009年北京市实有托幼机构班级8382个,缺额达到6951个,缺额比例为45.3%。

由于正规托幼机构数量不足,各种形式的非正规托幼机构大量涌现。据2008年统计,北京市有正规托幼机构1306所,自办园1298所,两者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以朝阳区为例,该区流动人口办园最多的时候曾达到385所,收托儿童

1.9万名;海淀区仅西北旺一个镇就有30多所非法办园。

“导致正规托幼机构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日益增长。”课题组负责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说,“以新生儿童数量为例:北京市2007年本地户籍新生儿童6万,而流动儿童中新生儿童则有7万,现有的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这些儿童入园需求。”

企事业单位纷纷关闭幼儿园也使得托幼机构总数逐年减少。1990年,北京市有托幼园所4793所,其中大多数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后勤”,由企事业单位自己开办。自从1990年以后,许多企事业单位为了“甩包袱”,纷纷关闭了幼儿园,其中不乏一些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截至2009年,北京市幼儿园的数量减少到1266所。

九成家庭希望进入公办园,优质幼儿园比例不到10%

接受优质的、规范的学前教育成为所有家长的期望。北京市的现状却是:“公办幼儿园质优价廉,但总体数量不足,远远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多年来,本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扶持示范园或一级一类幼儿园为主,但这些园所仅占北京幼儿园的7.7%。

朝阳区教委2009年的调查数据表明,90%的家庭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公办园,但朝阳区公办园比例仅为16%.各区县公办园的比例差异也较大:公办园比例最高的是顺义区,达到63.3%;而基础教育全国领先的海淀区公办园的比例最低,仅为

2.6%。在北苑家园、天通苑、管庄等人口密集社区,竟然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

投入不足、师资匮乏让不少幼儿园濒临关门。目前,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没有设学前教育专项,也没有明确的学前教育的分配比例。从生均公用经费上看,幼儿园与其他阶段教育相比差异很大。以朝阳区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例:幼儿园阶段为220元、义务教育阶段为800元、高中阶段为1000元。

不仅如此,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还分配不公,通常只分给公办园。由于公办园数量少,结果只有少数幼儿园享受政府的经费投入,而一些中小型幼儿园经费不足,难以维持。另外,同样是政府办的街道幼儿园目前发展也困难重重。“街道幼儿园虽然也属于政府办园,由于政府对街道幼儿园的投入少、编制少、设备不足,街道办事处不愿意背负幼儿园退休职工的庞大医疗费用,街道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课题组负责人说,“一些老教师在街道幼儿园工作了二三十年,退休后便失去了教师身份了,只能领取低保工资。”目前,大多数部门办园采取的“只出不进”的教师编制政策,让学前教育师资面临诸多问题。海淀区由于部门办园比重大,60%以上的教师身份均为聘任制。这些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了,但不能享有教师资格、职称等评选资格。政策还规定,外地教师不能在本市申请教师资格,农民身份的教师和外地教师不能参评职称。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缺乏标准,教育部门接收面临体制障碍

《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第20条规定:“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配套的学前教育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必须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配套的学前教育设施竣工验收后,应当在3个月内交付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社区管理机构举办或者向社会公开招标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将学前教育设施挪作他用。”

课题组分析指出,但由于上述《条例》存在的缺陷,使得教育行政部门在执行中遇到了困难。

“小区配套园接收困难。” 课题组负责人说,“《条例》没有明确开发商要移交产权,一些开发商推迟建园或建成园后迟迟不交,有些园在接收时已被个人占用办园,或被开发商出租办园。”

更让人感到气愤的是,近年来新建小区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私下将配套幼儿园交由民办,由于新增婴幼儿逐年递增,外来人口不断涌入,民办园不愁生源,收费居高不下,小区居民反响强烈。但对于办得不好的幼儿园,教育部门也无权将其关闭。

混乱的局面还直接导致了小区幼儿园整体规划不合理。有些幼儿园建设配置太小,例如海淀区接收的上地锦顺佳园应为6到9个班的规模,但实际只有3个班的规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朝阳区清友苑幼儿园虽然是按照千人建园标准建造,但因为业主以育龄人口为主,仅2009年就有180名生源,而幼儿园最多只能收托80名幼儿。

政策建议:

据透露,“首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报告是在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近年来开展的北京市学前教育系列调研基础上,根据北京市制定2020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早期教育发展现状与需求专题调研的结果。调研人员针对目前北京市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极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小区配建50%以上建成公办园

各级政府要加强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建立机制,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政府办园比例,各区县的小区配建幼儿园50%以上应建设成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到2020年办园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并给予它们在登记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收费按成本核算报物价局审批

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实行成本核算的制度,公办幼儿园除教师工资国拨外,其他部分可采取成本核算,民办幼儿园采取完全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并报物价部门终审、核准后执行。各级各类幼儿园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向社会公示。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等。

教师应享受与中小学同等待遇

发展小班化托幼机构,严格限制班级师生比,每个班级的幼儿最多不能超过30人。幼儿教师应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同时要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政策与办法,制定新建小区园的接收与使用管理政策等。

上一篇:初级服务员公关基本服务礼仪下一篇:《命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