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2024-06-01

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通用9篇)

篇1: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 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财富手记

undefined出于工作的需要,两人的应酬比较多,所以小两口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在5500元左右,平均每月还要负担200元左右的医疗费。

定存到期欲换新驹

王好夫妇现在只有一辆便宜的奥拓车(目前价值约4万元)。到今年5月份,他们存的总共21万元的定期存款就要到期了,目前预备把这部分钱拿出来换一辆20万元以内的新车。他们想着,挣了那么些钱,还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换一部好一点的轿车,用起来舒服,面子上也好看些。

投资的房产怎么办

王好夫妇现有的住房市场价约为85万元。去年夏天,他们买了一套总价102万元的新房,今年8月份可以拿到房钥匙了。由于这套房子买时只交了首付款,余额是向银行贷款进行的投资,这样每个月给他们增加了5500元的还款负担。王好想用那房子开家美容院自己当老板,但丈夫觉得自己做老板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还是租出去坐着收租金比较方便。到现在两个人还在犹豫中,未做出最后决定。

余钱如何投资

两人目前除了存钱、买车、买房,基本上还没怎么接触过其他理财和投资的手段。基金、股票、债券从未碰过。除了拥有现金和活期存折中的9万元之外,两人还各投了一份10万元保障额的寿险,每年保费支出为5300元。

如何在工作状况好,收入超出预计的情况下将余钱进行投资,以便保证将来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算是家庭理财中根本的困惑了。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目前家庭财务状况和理财目标分析

A.财务状况分析

综观王好家庭的收支情况和资产状况,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既有不错的收入(尽管稳定性有所不足),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家庭资产,有房有车,勉强可以算一个中产了。

从家庭资产的配置来看也基本合理,家庭债务属于良性的合理范围。但细究起来还是可以看到有两点不足。一个是房产资产占家庭资产的比重稍高了一点,达到了85%,金融资产比例不到14%。不过因为该家庭的现金流非常充裕,所以流动性问题并不大,而且随着每年收入的节余,金融资产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该问题将会逐步解决。只是要注意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不应当再购买大额的固定资产了。一般来说,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不应当低于20%;另千个问题是金融资产基本都是在银行里存着,没有做适当的投资。

B.理财目标分析

王好没有比较明确的理财目标,倒是有不少具体的理财问题。总结王好的理财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条:

.换一辆好一点的车7

.当寓公还是当老板?

. 如何投资7

.要多少钱才够维持目前的生活?

其实在明确了解王好家庭未来的生活计划和理财目标之前要回答这些问题是缺少依据的,因而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任何理财规划和建议都应当以人生的规划和目标为依据。比如,当寓公或当老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同样,家庭投资组合的设计,包括投资品种的选择当然也应当取决于生活方式和家庭的理财目标。至于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的概念也取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安排,比如增加家庭成员的考虑、生活地点变迁的考虑等等选择都会对需要多少钱的问题产生影响。

家庭理财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在此仅就一般的情况就王好提出的家庭理财问题给一些建议,参考。1 对王好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及家庭未来的生活安排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考虑。从王好目前的年龄来说,摆在眼前的就有两件事需要想清楚,一个是是否或什么时候要孩子,第二个是是否考虑改变职业。

2.按照人之常情,假设王好打算近期要孩子,而对目前有相当不错收入并且已经做了十余年的广告业也还不厌倦的话,显然应当当寓公还是当老板就要很好选择了。

3.至于是否应当换车的问题,其实我们在家庭资产状况分析中已经提到,短期内我们不建议换车。一方面由于家庭金融资产比例太少,另一方面由于王好家庭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再考虑到该家庭未来预期的支出增加和收入减少(王好怀孕生孩子)。以王好家庭目前的资产水平来看,换车的消费行为就显得奢侈了一点。

4.如果不打算当老板,当然目前的现金流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样目前30万元的金融资产在近期也就没有迫切的用途。当然这些资金就可以也应当做一些更积极的安排,考虑到他们的投资经历和工作特点,我们建议主要采取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方式来投资。我们推荐的组合比例是,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市场基金:股票市场基金为2:2:6。今后收入的节余也应当以定期定量的方式投入到这些投资方向中。

5.只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是很危险的事情,我们只要想一想如果我们还维持十年前的生活水准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就清楚了。理财目标应当积极一些,就像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应当积极一点一样。如果王好制订一个诸如50岁退休时有一千万元资产的理财目标,我会认为是非常好的目标。

家庭投资建议

广告人无疑是当今社会最时尚、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收入也较高。王好夫妇俩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不错,急于想投资、买车。但针对两人执业的特殊性,建议最好长远规划,作一综合考虑。

职业规划应长远打算

众所周知,广告是个“食脑”的行业,讲求好创意、好制作。在这个行业打拼,赚钱多但不稳定,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大,更主要的是信息更新极快,需要不断地自我充电,工作起来很辛苦,执业人群大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一族。夫妇俩现在的广告人生活殷实,但消费水平也很高,而且将来还要安排育儿计划,这些都将占用很大的精力,需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才能确保生活的质量。夫妻俩现在这样同时从事高强度的行业,长期来看,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建议王好最好择机对职业重新定位和规划,至少确保一方的稳定。

重视美容院计划的转行良机

目前,房市有降温趋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房子的出租。美容业的经营利润较大,入行门槛又低,如果使用自有房产还可以免除一大笔租金的支出,相对而言发展潜力较大。针对上面的分析,王好想开美容院的设想倒是一个不错的改行起点。但能否经营成功,需要衡量很

多方面,比如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美容师的选聘及培训、美容器械及化妆品的进货渠道、美容服务特色、室内装潢设计效果、广告宣传等等。而且像王好这样小区的房子,还要考虑到房子的楼层、地段及房产性质等其他综合因素。一般来说,加盟连锁性美容院是条省心的捷径,有现成可参照的规范化经营模式,操心事少,成功概率也很高,适合于王好这样开办初期资金量不大、经验较少的创业者。

换辆新年成本不高

当然,若王好近期还不打算开办美容院,也没有其他的新增负担的话,想换辆新车也未尝不可。因为现在的奥拓车子从安全性上说还差了点,而.且每月5500元的消费支出(含用车成本),夫妻俩也完全能够承受。如果换车,现在的这辆奥拓大概能折价到3万左右,而牌照费又省掉了,再加上其他的购置税、保险费等杂费,一进一出,买辆15万元左右的中挡车,拿到手需额外增加14万元左右的净支出。这对王好夫妇俩来说,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无需考虑贷款买车。还有一点,买车时尽量选在月底或季度底,这时候销车人员要完成一定的销售额,比较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中心顾韵

保险投资建议

王好家庭的现行投资计划从保险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家庭总收入比较高,且夫妻双方收入比较平均;

收入波动性大,且工作稳定,除较差;

房产贷款较多,但还款现金流较好;

所购保险集中于寿险,额度不高,且欠缺健康和意外险保障;

欠缺对养老退休及未来可能发生的育婴保障的安排。

具体来说,首先,以王好夫妻目前两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看,应付房屋月供及基本生活开销后每月8000元的节余应属宽裕。但须考虑的是,由于夫妻双方收入比较平均,假设一方因健康或意外造成收入减少,每月的现金流就会发生问题。有鉴于此,王好夫妻购买同等额度的保险是对的。这可以防止家庭收入因此种原因骤降造成的财务困境。但根据两人的收入情况,购买保险的额度显得不够。一个家庭的保费一般是家庭年收入总额的十分之一左右比较适宜,保险金额累计是年收入的5—10倍。对于王好一家来说,即是3万元的年保费、150万一S00万元的保险金额。

其次,两人广告工作的收入波动性较大,加上工作稳定性也不是很好,因此在选择保额上应有所考虑,以防固收入波动影响保费的缴付。综合以上提到的算法,我们建议寿险保费定在每年2万一2.5万元比较合适。另外,鉴于比较丰富但不稳定的现金流,可考虑购买兼具寿险保障和投资功能的万能险。

最后,从保障范围来看,除了购买普通寿险外,也可考虑针对房屋月供这一主要支出购买房屋贷款人身保险。其好处是保额随还款余额的减少而降低,比较节省保费。在健康险方面,根据夫妻俩每月平均不算多的200元的医疗费支出,建议主要购买针对较大医疗支出的住院和大病保险,另外,考虑到驾车等意外风险,以较低的保费购买保额较高的意外险也不失为好的投保选择。

在养老退休保障方面,王好夫妇除了利用储蓄等投资手段进行积累外,也应考虑购买养老年金保险作为补充。

篇2: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第一名:富爸爸穷爸爸(全新修订版)

书籍介绍: 富爸爸穷爸爸荣俱《纽约时报》《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畅销书榜第1名。发行109个国家,总销量突破2900万册!英文版连续6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中文版连续18个月蝉联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在线阅读富爸爸穷爸爸(全新修订版)

第二名: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顶级理财师给上班族的财富人生规划课(刘彦斌鼎力推荐,热印122次,渣打银行财富管理师专为薪水族打造)

书籍介绍:这是一本全亚洲加印122次,连续192周蝉联韩国畅销书榜的奇迹之作。全球金融巨头渣打银行三大财富管理师强强联合,以一个妙趣横生的理财励志故事,揭示即使是普通工薪族也能跨越成为富人的秘密!许多人看过本书后,恨不得重新活一遍!CCTV《理财教室》理财专家刘彦斌鼎力推荐:这本书能让你成功跨越穷人和富人的分水岭!在线阅读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第三名: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书籍介绍:(SAC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统编教材2009版)

在线阅读: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第四名: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

书籍介绍:本书是对技术分析书面资料的一项激动人心的、价值不菲的充实。它以详实、流畅、精辟易懂的语言,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这门古老的东方技巧介绍到美国交易者面前。“蜡烛图”相对于现有技术分析体系,不仅具有高度的“增加价值”,而且引入了全新的视角……实质上,这就确保了蜡烛图技术必将受到广泛的、衷心的欢迎。

在线阅读:日本蜡烛图技术

第五名:黄金游戏

(三)——交易靠自己

书籍介绍:本书以通俗性、价值性、系统性、现实性、实战性为纲要。笔者之所以将“交易靠自己”作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想告诉读者:“交易是自己的,当然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交易的得失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的钱袋有关。”因此,一个投机者想要成功,其前提就是独立思考,独立承担账户责任和得失。既然选择了这种博弈游戏,就要担当得起输赢。赢,知道自己为什么赢;输,清楚自己为什么输。经得起输赢,看得惯得失,并从中发现超越金钱本身的价值,这就是真正的“黄金游戏”。

在线阅读:黄金游戏

(三)——交易靠自己

第六名: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修订版)自出版后的10年间,销量超过百万册,畅销全球

第七名:胡立阳股票投资100招(附DVD光盘)

第八名:炒股入门与技巧

第九名:人人理财01:高薪水比不上会理财

篇3: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2008年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强制上市公司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政策,以引导价值取向的投资理念,抑制中小投资者的短期投机行为,形成以长期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2012年7月6日,新华网特别撰文提出“中国股市持续不振、扶持长期投资者更加迫切”,长期投资者的形成与发展成为稳定我国资本市场的首要问题。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实践表明,长期投资者既包括机构投资者,也包括个人投资者。

国外学者较早提出了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概念,且认为长期机构投资者有显著的动机去积极监督管理层。Brickley(1988)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压力不敏感型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其中压力不敏感型投资者不受短期目标影响,着眼于长期回报;Bushee(1998)在Brickley的基础上首次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长期型、短期型和准指数型投资者。他认为长期型投资者偏好均衡投资、不轻易变动投资组合;Chen(2007)认为只有独立的持股比例高的并进行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才能对公司实施监督,缓解股东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近期,我国的部分学者也对长期机构投资者进行了初步研究。刘京军等(2012)按照换手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机会主义者,并研究了长、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变化对收益率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市场有一定的作用。

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和投资收益两方面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总结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一般性。调研于2014年7月至8月进行,采用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样本选择标准是投资部或资产管理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10家证券投资公司,共获得有效问卷9份,接受访谈的对象均为投资部高级管理人员。

(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偏好

1. 机构投资者以股票和债券型投资为主。

从投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仅投资在股票及股票基金、债券及债券基金两类投资产品中。根据访谈中9家公司的资本结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的数据显示,只有国泰君安和广州森财两家机构投资者投资较多的期货及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且投资比例均低于25%;而投资于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等典型的长期稳健投资产品的机构投资者也仅有国泰君安证券、诺安基金和广州森财3家,且投资比例均不高于10%,广州森财只有1%。可见,目前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结构的分配上,大多数选择股票及股票基金、债券及债券基金这两类基础的投资产品,较少涉足于期货、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等新兴投资产品,投资结构相对简单。

(%)

2. 机构投资者采用相机抉择机制调整投资组合。

本文针对9家投资公司的投资组合调整频率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根据投资产品的即时表现及发展潜力不定期地调整投资组合的机构投资者占55.56%;调整频率在1年左右的机构投资者个数排名第二,占比22.22%;仅有少数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调整频率为一季度或每月,各占比11.11%。可见,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于投资组合调整频率采取相机抉择方式。接下来对机构投资者选择相机抉择方式调整投资组合的原因进行分析。选取持有股票或债券的风险、收益和成本三者为调整投资组合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设置5档分值供投资者选择,最后通过比较3个影响因素的平均得分判断出机构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的主要依据。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调整依据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个)

表2分析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的首要依据是投资产品的收益,其次是投资产品的风险,最后才是相关股票及债券的成本。

3. 机构投资者以公司基本面为主选择投资股票。

本文对机构投资者选择股票型产品的依据进行分析。选取目标公司的分红政策、股价表现、财务业绩和战略需求为机构投资者股票型产品的选择依据,并对4个依据设置5档分值供投资者选择,最后通过比较4个依据的平均得分判断出机构投资者选择股票型产品的主要依据。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分析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目标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财务业绩,其次分别是自身的战略需求和目标公司的分红政策。可见,机构投资者以公司基本面为主选择投资股票。

(个)

4. 机构投资者以投资机会作为长期投资最重要的选择点。

本文选取公司现金流充足、无短期盈利压力、出现良好的投资机会、市场表现不佳和市场表现良好等5个条件对机构长期投资的选择进行访谈,并以此确定公司选择长期投资的最重要条件。统计结果显示:77.78%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只要出现很好的投资机会,就会选择长期投资;55.56%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当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会选择长期投资来获取稳定的收益,也有44.44%的机构投资者会选择在市场整体表现向好、投资回报率较高时进行长期投资;考虑本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压力等因素的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少。可见,机构投资者以投资机会作为长期投资最重要的选择点。

5. 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承受较高投资波动。

针对不同的投资波动,投资者往往存在不同的承受能力,选取3档不同的投资波动对调研对象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从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来看,55.56%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承受5%~20%以内的投资波动,44.44%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承受20%以上的投资波动。可见全部机构投资者具备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且近5成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

(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在对投资机构近3年的投资收益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0%以上的机构投资者近3年的平均收益率均能达到10%以上,其中30%以上的机构投资者收益率高达70%以上,仅有20%左右的机构投资者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下甚至为负收益,机构投资者的整体收益情况向好。可见,投资产品的巨大收益使得机构投资者将投资收益作为考虑是否投资的第一要素。

三、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本文从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总结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一般性。调研借助问卷星进行问卷设计、发布和收集工作,样本选择标准是具有投资经验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的个人投资者。问卷共400份,分别发布至全国23个省份,其中问卷全部回收的省份为北京、上海、福建、广东、贵州、湖北、江西、安徽、辽宁、四川、云南、浙江等12个省份。本次调查总共收回37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92.5%。

(一)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偏好

1. 入市时间与入市准备。

本文就个人投资者入市的时间提出了相应的问题。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市场时间为0~3年的新晋投资者人数占总体比重达到57.84%,4~6年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为17.3%,而6~9年及9年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较少,仅占比分别为10%和14.86%,可见新晋投资者为个人投资市场的主力军。接下来对新晋投资者在入市之前是否进行了投资知识的学习进行统计,结果表明,71.62%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没有进行过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便进入投资市场,也就是说,只有28.38%的被调研者表示参加过相关投资知识的系统学习,可见我国个人投资者入市准备相对不足。

2. 持股期限与换股频率。

个人投资者的持股期限大致可以划分为1年以下、1~3年、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5个档次,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短期化特征明显。近8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以中短期操作(投资期为3年以下)为主,其中51.08%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在1年以下,30.27%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在1~3年。虽然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呈现短期化,但是对其换股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68.92%的个人投资者年换股次数在10次以下,而年换股次数在20次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不到10%,因此就换股频率而言,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换股并不频繁。为了探寻原因,通过换股频率与收入水平的交叉分析发现,年换股次数在10次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年收入水平大多不高于10万元,即收入较低限制了个人投资者频繁换股;另外,通过换股频率与投资经验交叉分析发现,年换股次数在20次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从事投资的年限多数在4年以上,表明投资经验与换股频率呈正相关。

3. 投资规模与退出情况。

本文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分为10万元以下、10万~50万元、50万~10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4个档次。结果显示,投资资金为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多,为70.54%;投资资金为10万~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占比21.89%;投资资金为50万~10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占比4.59%;投资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比重最少,仅占2.97%。可见,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资金与投资人数呈负相关,普遍投资规模较小。虽然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资产总体减少,但是通过进一步对个人投资者退出资本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仍有56.76%的个人投资者未放弃投资股市,可见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我国的资本市场持有利好心态,愿意选择长期投资。

4. 投资倾向与股票选择。

前文已述,机构投资者更偏好于收益较大的风险投资。而个人投资者的调查数据显示,48.11%的投资者采取了稳健型的投资策略;其次的选择为保守型,所占比例为38.38%;激进型和权变型相对较少,分别占比8.38%及5.14%。可见,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稳健投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个人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选取方法。结果显示,采取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分析的人数最多,占比54.32%;其次为专注于股票图形走势研究,占比41.08%;采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方法的人数占比为37.84%;剩余的个人投资者会选择采用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及其他理论对目标公司股票进行分析。由此可见,理论分析在个人投资者选取股票时并不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弄清个人投资者选取股票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就目标公司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财务信息方面,88.11%的被调研者表示会关注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指标;60.54%的被调研者选择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9.73%的被调研者选择关注企业营运能力相关指标;仅34.86%的被调研者关注偿债能力。非财务信息方面,80.54%的被调研者表示会关注国家政策制度的变化,64.86%的被调研者选择关注对应行业景气程度指数。可见,个人投资者对股票的取舍主要取决于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国家政策制度的倾向。

5. 市场关注与股票出售。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个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关注频率和股票出售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均会关注或者隔2~3天关注股市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6.22%和23.51%,可以看出半数以上投资者至少每隔1周关注股市相关情况,大部分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关注频率较高。进一步分析个人投资者出售股票的原因,结果显示,50%的个人投资者当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时会选择出售股票,41.35%的个人投资者当公司股价存在规律性波动会选择出售股票,39.46%的个人投资者当公司股价超出其真实价值时会选择出售股票,而现金分红政策对投资者是否出售股票的影响却不大。

(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2008-2014年,我国股票资本市场曾一蹶不振,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大量个人投资者表示其投资资产呈现减少趋势,比率为总人数的48.38%;资产持平人数及增加人数占比仅为34.05%和17.57%。可见,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情况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情况并不乐观。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是针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特征等相关问题展开的,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我国目前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特征。一是机构投资者普遍对投资非常重视。二是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表示资金会持续地投入资本市场,然而其投资结构相对单一。三是机构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策略时主要考虑投资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因素,选择不定期地调整投资组合方式来分散风险,长期投资意识并不突出。四是个人投资者的流动性非常大,且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上存在错位现象。半数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追求稳健的收益,但其持股期限大多在1年以下,换股频率较快,投资行为呈明显的短期化特征。五是个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或终止投资时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国家政策两个因素,其分析流于表面。六是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我国的资本市场持仍有利好心态,愿意选择长期投资。

参考文献

[1]蔡庆丰,宋友勇.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者能稳定市场——对我国基金业跨越式发展的反思[J].经济研究,2010(1):90-101.

[2]李涛,李红.养老金投资规模、投资者保护与股票市场发展——论经合组织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5):106-115.

[3]刘京军,徐浩萍.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还是短期机会主义者[J].金融研究,2012(9):141-154.

[4]彭丁.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国内外研究概览[J].会计之友,2013(30):90-95.

[5]庄序莹.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1(6):29-35.

[6]Bushee Brian J.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r[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8.

[7]Chen,et al.Monitoring:Which Institutions Matte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

[8]Defond Mark L,Hung Mingyi.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vidence from Worldwide CEO Turnover[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4.

篇4:通货膨胀下的个人投资理财分析

关键词:CPI;通货膨胀;投资理财

2010年,我国CPI出现快速、持续增长的态势,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怎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已成为个人投资理财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理解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一种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在一定阶段,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的是相对稳定的,当纸币过多发行,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单位货币量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物价上涨程度就越高。

二、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情况

2010年以来,我国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CPI指数节节攀升。2010年7月以来,CPI已连续5个月超过通胀警戒线。

2010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已明确:2011年GDP增长约8%,CPI涨幅控制目标为4%左右。而近期中央高层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物价问题的高度重视,称物价上涨不会是短期问题,可能持续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通货膨胀的预期下,居民将如何进行个人投资理财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本文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三、通货膨胀下个人投资理财的相关建议

(一)储蓄

储蓄,个人投资理财中一种最为传统的投资方式。在众多投资理财方式中,储蓄是安全性最强、操作最为容易的一种,因而不少人出于安全和方便的角度考虑,可能会习惯将大部分财富用于储蓄,尤其是中老年人。

而在当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存款的利率极可能低于通货膨胀率,这样的“负利率”会给存入银行的财富带来不同程度的“缩水现象”,造成个人财富的损失。

在个人投资理财中,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因此,为了防止个人财富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贬值,笔者认为,居民应尽量减少个人资产中银行存款的比例。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个合理的活期存款量来保证正常生活,其数额以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正常开销为宜。

(二)股票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很多投资者喜欢短线频繁操作,追求短期投资,获取投机差价。但是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起步晚,受经济坏境的制约,尚处于一种十分不健全的阶段。股价很难及时反映企业业绩,频繁短线操作的方式很难有规律可循,因而并不适合于个人投资理财。

但上述分析也并不意味着不进入股市。短期投资不推荐,但长期投资却是可以考虑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大幅下降,虽近两年部分中小板块估值水平上升过快,但大部分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仍然比较低。居民若能关注“十二五”规划重点支持的大内需和战略新兴产业、估值存在修复可能的大盘蓝筹股及通胀预期相关行业和个股,并适时进行长期投资,将有利可图。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前景并不十分明朗,CPI指数过高令人担忧,故入市一定要慎重选择,入市的财富占总资产不宜超过25%。

(三)基金

基金按投资方向和投资对象不同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其投资风险依次降低。总体上讲,购买基金所承担的风险比较小,选择成长性较好的基金进行长期投资是可供考虑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2011年的中国股市极有可能出现的是结构性牛市,故选择主题性投资基金所获得的收益率也许会高于指数型基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能源、低碳、贵金属、消费等主题的基金。

但投资者现阶段也不太适宜投入太多资产到基金中去,因为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过多进行虚拟投资并不可取。投资者当前应根据自己仓位的高低,重新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全面评估和调整所持的资金产品,优化结构比一味地投资进入更为重要。

(四)保险

在个人投资理财规划中,保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个人投资理财方式。

购买保险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而在于提供保障。在通货膨胀下,购买保险的短期收益率有可能跟不上CPI的上升速度,或者,保险投资的收益率会比不上许多其他投资方式,但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保险的主要功能是对未来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转移,而应对风险是每一个人人生规划中一个重要话题。因此,在个人财富中,保险投资应始终占有一定比例,有效地利用保险来规避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五)房地产

花旗银行曾对近80年来全球主要国家进行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房地产最为抗通胀。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有其发展的特殊性,2010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以及政府抑制房价的政策实施将影响到我们对房地产在2011年是否值得投资的考虑。

在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房地产泡沫较少时,投资房地产以抵御通胀是一种明智选择;而在房价一路飙升,泡沫较多时,投资房地产以抵御通胀却是不适宜的。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住房绿皮书》指出,通过对2010年9月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城市一般地段)普通商品住宅集中成交价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为29.5%。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毕竟很强,我国中小城市当前的房地产价格尚有上涨空间,中小城市的房产投资可能会带来理想的收益,可以考虑这个方面的投资。

(六)黄金

投资黄金是抵御通货膨胀很有效的一种方式,被全球公认为“硬通货”。

我们较为熟悉的黄金投资有纸黄金、实物黄金和黄金期货等几种。从2008年年末至今,黄金价格的涨幅已经接近60%。2010年金价在1000美元以上的历史高位上再接再厉,并超过了1400美元的高位。随着黄金价格的一路走高,作为小众投资产品的黄金也一跃成为了市场的热点。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加大,预计2011年人们投资黄金的需求也将增加,各种投行和黄金分析机构纷纷预测,2011年国际黄金价格将继续上扬。投资者可以合理把握这个投资机会,选择适当的方式,把相当一部分财富投资黄金,实现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若梅.通货膨胀下个人投资理财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2]渠晓伟.个人投资理财组合的一般性原则[J].财会通讯,2007,(1).

篇5:债券投资经典案例

1992年9月,中房南昌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新世纪住宅”投资债券。为此,中房南昌公司与证券公司签订了包销协议,并共同制定了联合发行章程。约定:该企业债券最长期限二年,自1992年11月10日起至1994年11月10日止;证券公司总承销,包销手续费千分之十一,并负责办理兑付;证券公司代发行人中房南昌公司赔偿后,有权向发行人行使追索权等。协议签订后,证券公司代理中房南昌公司发行了债券。债券即将到期时,中房南昌公司无力兑付,遂于1994年9月23日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约定:以证券公司名义拆入资金用于兑付中房南昌公司发行的投资债券,拆入资金的本息及税款均由中房南昌公司负责偿还;拆入资金证券公司不另收费用,待该项目清盘后,所得盈利由中房南昌公司、证券公司按6:4分红。同年11月9日,证券公司与赣昌资金市场签订拆借协议,从该市场借得资金万元,到期日为1995年3月10日,利率为月息11.88%……证券公司将所借20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兑付中房南昌公司到期企业债券。同年12月20日,中房南昌公司与证券公司又签订一份补充协议,约定:由中房南昌公司负责偿还证券公司用于兑付企业债券的款项69749232元本金、利息及税款。上述69749232元本金包含本案证券公司从赣昌资金市场拆借的2000万元。

1910月30日,证券公司因中房南昌公司未偿还其从赣昌资金市场所借的2000万元本息,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期间,原审法院根据证券公司申请,查封了中房南昌公司新世纪住宅小区未竣工房产第17、18、20栋共128套住宅。

篇6: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陈婧 016109157

09营销1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日子越过越好,人们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个人投资理财也越来越普遍,那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市场又是怎么样的呢?我国正在兴起一个崭新的金融市场——个人理财市场。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大多停留在概念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阻力,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个人理财的功能,决定了它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个人投资,市场分析

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起步晚, 1995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 “一卡通” , 国内首度出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 这是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初步形成的开端。反观西方的个人理财市场, 我国晚了数十年。这一特点成为制约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起步晚却发展迅速, 说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 个人财富累积额逐年上涨, 人们的理财需求旺盛, 这些为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 个人理财业务主要由各商业银行开展, 各家银行也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重金打造自主理财品牌。但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 并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竞争焦点, 在未来一定时间内, 中外银行间将展开激烈的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

近几年,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以及信托都努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但是,由于受到许多传统观念的制约,与国外成熟的个人理财市场相比,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还比较落后。

目前,国内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专门的理财公司(香港称作资产治理公司)。刚刚起步的国内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

人理财产品比较单一,且以代理业务为主,收益率也较低;但是网点覆盖较多。外资银行具有强大的经营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治理经验,以及丰富而又成熟的业务种类,使得外资银行在产品及服务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外资银行的营销渠道却处于劣势,开拓国内市场遇到诸多困难。个人理财公司作为独立的理财顾问,由于不隶属于任何基金公司,所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中立的理财服务,所选择的理财产品范围更广。近年来在国内进展迅速,但是相比国内巨大的理财市场,目前优秀的个人理财公司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随着我国居民理财意识的萌发和需求扩张,各类金融机构都在设计推出新型产品,逐渐开拓和占据理财市场。香港和国外的一些资产治理公司也逐渐进入大陆市场,产品品种更多,竞争更加激烈。

一些基本理财产品:

低风险低收益类

对于风险规避类型的投资者而言,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投资基金不失为上策,即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率,又能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我国基金市场上就有许多这种类型的基金产品,这里为大家介绍一款国际市场上的汽车贷款基金:该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为新车抵押贷款等方向,由于有汽车资产抵押,其投资风险较小;但是目标收益率定为18%左右,并能够保证5年固定期12%的投资收益。

可以说是风险很低,却拥有可观、有保障的投资回报率。相对我国基金产品的单一投向而言,此基金的投资方向明确,并有着可观的进展前景。相关研究报告也证明,汽车抵押贷款市场在最近和将来会有很大的进展空间,是值得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风险适中收益可观类

如果希望获得更大的收益率,我们不得不放弃适当的流动性和保障性。这类基金产品通常有一定比例的保本金额,剩余部分根据市场运营情况而确定收益和回报。

比如国际知名保险公司的某开放式基金产品,顾客可以灵活处理自己的资金,变动方便。该基金的特色为在分享经济增长优势的同时,能够保证80%的本金收回;这对一般储蓄者和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规避相应的风险。对于

拥有固定储蓄、苦于没有优良投资渠道的顾客而言,可以通过这种基金来处置闲置资金,并获得可观的收益。

高风险高收益类

在我国理财市场上,高风险高回报类的产品较少,居民一般通过股票和期货等投资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纵观国际理财市场,高风险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也不乏其数,以基金产品为例,针对亚洲新兴国家以及“金砖四国” 等类型的国家基金不乏其数。前两年市场景气之时,这些基金的年收益率能够达到40%左右,一般情况下的回报率也有20%左右。相比较我国市场上的基金产品而言,收益率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所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

我国理财市场理财品种类别较少,投资回报率较低,市场进展才刚刚起步。除了股票、期货和基金等少数投资渠道外,许多投资者苦于无处投资。而股票、期货等方式风险较大,需要很多专业技术,大部分投资者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背景和时间;基金、银行存款等方式风险较小,收益率也同样很低,满足不了投资者投资增值的需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规模小,供需维持低层次均衡由于起步较晚, 发展不完善, 导致目前理财市场规模小,规模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这已经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个人理财市场规模已日趋扩大, 据2004 的资料显示, 我国 4 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量年累计为 438.89 万亿元, 比上一年增加 60.94 万亿元, 同比增长16.12%, 中间业务收入为 423.55 亿元,同比增长 35.77%, 但与银行的其他业务, 如房贷、车贷的庞大规模相比, 仍处于规模劣势。因此, 市场本身规模的增长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银行服务不到位

首先, 服务缺乏专业性。高收入的年轻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个人金融服务普遍持接受态度, 而对于国内的同类服务却无法认同。其次, 服务缺乏差异性, 没有个性化。以工行为例,目前工行推出 3P 服务: preferential(优惠)、professional(专业)、private(私密), 却唯独没有 personal(个性化)。这就是目前商业银行在服务层面存在的通病。而在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

区, 银行实行差异化服务已成为通例。

(三)理财产品缺乏新意, 同质化现象突出

缺乏独特价值内涵和理财服务同质化是困扰银行理财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 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目前我国内地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只有几十种, 与国际上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 2 万多种个人理财产品相比, 差距甚大。据了解, 现阶段中资银行个人理财工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银行本身的业务品种, 包括存贷款、外汇宝、个人理财等等;二是银行代销的其它金融产品, 包括保险、国债、开放式基金等;三是通过 “银证通”、“银证转账” 等渠道, 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及股市账户的流通。理财产品方面的创新有待加强。

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外部投资环境, 做大市场规模

(二)进一步放宽管制, 引入中外银行竞争机制

(三)努力提供高水平服务

(四)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 丰富理财内容

篇7:经典公司理财案例精选

陈先生是西安人,30岁,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来上海打拼,目前在一家软件公司从事Java开发,也是部门的经理和“老大”。现在陈先生每月收入约2.6万元。陈先生去年刚结婚,太太是上海本地人,是政府公务员,太太每月税后收入在5500元左右。两人单位均正常缴纳五险一金。去年,陈先生跟太太结婚花费了15万多,双方父母家庭筹资共同买房,花了40多万,目前陈先生还有积蓄60万,以及一些股票,市值12万。现在陈先生想进行一些投资,以使家庭财富能比较好的增值。(附:陈先生现在家庭每月的开支是,包括生活、娱乐、消费等,平均大概每月8000多元,还房贷,每月6600元,其余无大的开支和负债。)

篇8:经典投资组合模型分析及改进

近年来,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特别是2013年支付宝公司推出余额宝以后, 人们对投资理财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现如今, 我国股票市场几经波折又有重新走高的趋势。然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经济衰退在人们心中仍留有阴影。

在投资理财过程中, 为了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目标, 人们往往采取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证券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 以期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面临着如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条件下追求高收益的难题。因此, 建立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模型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经典投资组合模型分析

(一) 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

1、模型简介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第一次将人们在投资过程中最关心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量化处理, 成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Markowitz假设证券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并用期望收益率 (收益率均值) 来衡量未来一段时间证券的实际收益率, 以收益率的方差 (或标准差) 来衡量证券的风险。

Markowitz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名投资者为提高收益降低风险而同时对多种证券进行投资, 那么如何确定各证券的投资比例。为解决这一问题, Markowitz认为投资者需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投资者所选投资组合在收益一定时风险最小, 或者在风险一定时收益最大, 此即为最优的投资组合。

为达到以上目标需做以下几个假设:

(1) 投资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即投资者为经济学中的理性人;

(2) 证券市场中信息是完全流通的, 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为零, 且每个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是完全相同的, 即证券市场为有效的完全竞争市场;

(3) 证券的收益率为随机变量并服从正态分布, 以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来描述其性质;

(4) 证券之间存在相关性, 并以收益率的协方差来描述各证券之间的相关性;

(5) 没有最小交易单位, 即投资者可以购买1/3或1/5股;

(6) 投资过程中不存在税收和交易费用等成本;

(7) 投资过程一次性完成, 不存在重复投资;

(8) 存在卖空机制。

在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一定时, 风险最小化的模型如下:

在投资组合的预期风险一定时, 收益率最大化的模型如下:

2、模型的不足之处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为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基础, 建立出一套可行的量化方法, 进而为投资组合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然而,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的实用性不强, 在证券市场中受到诸多限制。模型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现代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远非模型所描述的多数为风险厌恶型, 这是不够全面的;第二, 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严苛, 且多与现实生活不符, 例如:以收益率的协方差来描述各种证券间的相关性, 以方差来衡量风险, 这些都不能被信服;第三, 对于大规模投资组合问题, 均值—方差模型求解的难度较大, 从而导致了计算上的高度复杂性;第四, 现实的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费用和税收等成本, 而均值—方差模型没有考虑交易成本问题, 然而忽略交易成本可能会导致无效的投资组合;第五, 只有当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凹的, 或者收益率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时, 均值—方差模型才与效用理论完全相符合, 而这些条件在实际中常常难以满足。

(二) 因素模型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由于由于过于复杂,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使采用计算机也常常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 Sharpe提出的单指数模型和多因素模型简化了计算过程的复杂性, 使投资组合理论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1、单指数模型

单指数模型的基本思想可描述为:证券收益率的变动受一种或几种指数变动的影响, 各种证券之间的相互关系由它们与指数的共同关系推出。市场中大多数证券的收益率随指数的走高而升高, 随指数的下降而降低。

假设市场作用引起证券价格的变动, 可得到如下模型:

式中, αi是不受指数影响的收益;Rm是某种指数;βi是证券i的收益率对指数的敏感系数;εi是残差项。

于是, 证券组合P的期望收益率为:

其中, xi为投资于证券i的权重。

此时, 投资组合P的方差为:

2、多因素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 影响证券收益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 如通胀、利率的变动、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等因素都会对证券的收益率产生影响。多因素模型将多种影响证券收益率变动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因此, 其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证券收益率的波动。

式中, αi为证券i独立于指数的收益部分;Ik为影响证券收益的第k个指数, 并且各指数间是相互独立的;βi, k为证券i的收益率对指数Ik的敏感系数;εi为残差项。

3、模型的局限性

在实际生活中各证券之间的收益率存在相关关系, 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影响, 故投资组合的残差一般不为零, 而在单指数模型中却假设投资组合的残差为零。因此, 模型的解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 精确性较差。

多因素模型从模型的形式上看比均值—方差模型更为简单, 比单指数模型更为合理,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多因素模型中各因素敏感系数的求解不确定性较大。其次, 因素的收益数据与证券的收益数据存在选取时间区间不同的情况, 因此, 会增大模型的误差。最后, 多因素模型在选取的因素中要求各因素相互独立, 而金融市场中各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相关性, 所以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选取存在一定困难。

(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模型简介

以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和资本市场理论为基础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就是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补偿两者之和, 揭示了证券收益率的内部结构。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1) 证券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完全竞争市场, 信息是完全对称的, 投资者能免费获得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2) 投资者以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即在同一收益率水平下, 选择低风险的证券;同一风险水平下, 选择高收益的证券;

(3) 证券的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4) 以证券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来描述证券的性质, 每个投资者对证券的性质有相同的认识;

(5) 具有无风险资产, 投资者可以自由的借入无风险资本, 并以无风险资本进行风险投资;

(6) 不存在最小交易单位;

(7) 不考虑交易费用和税收等交易成本;

(8) 不存在通货膨胀, 且折现率不变;

(9) 存在卖空机制。

2、模型的局限性

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实际的应用中十分广泛, 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 例如:证券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 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各种交易费用的存在, 证券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借贷利率相等, 且与无风险利率相等的假设, 而实际情况是贷款利率大于存款利率等等。另外, 模型中的敏感系数代表过去该证券与市场之间的相关性, 而投资者关心的是证券未来与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完善, 在信息公开化程度、信息披露机制、投资者投资结构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等等方面仍不够合理, 这些因素都降低了模型的准确性。

(四) 套利定价模型

1、模型简介

套利交易是投资者利用同一种资产在不同地域或不同时间内不同价格来赚取无风险利润, 最终得到资产的均衡价格, 使套利机会消失。而套利定价模型与套利交易无关, 它是对资产估值的模型, 其核心思想是一项资产的价格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各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各不相同, 存在不同的敏感系数, 用敏感系数与各因素的乘积的加和, 再加上无风险利率就可以得到该项资产的价格。

套利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1)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 如果存在风险一定而收益可以增加或收益一定而风险可以减小的机会时, 投资者就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建立投资组合;

(3) 证券的相关性来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并且证券的收益率与因素之间成线性关系, 而且不用明确具体因素是什么;

(4) 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不一定相同。

在以上假设基础上, 套利定价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 E (Ri) 表示均衡状态下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 λ0、λ1、…、λk为常系数;当市场存在无风险资产时, λ0为无风险收益率Rf;λk为因素fk的风险价格;βik为证券i对因素fk的敏感系数。

2、模型局限性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比, 套利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与现实更加接近, 但仍存在缺陷。模型中没有给出影响资产价格的具体因素, 投资者只能凭借各自经验进行判断选择, 此外每种因素都要计算相应的敏感系数, 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只需计算一个敏感系数。

(五) 安全首要模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Roy, Kataoka和Telser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安全首要模型, 在建立安全首要模型时, 他们都提出了同一概念——资本极限CL。他们在建立模型时都用到了资本极限CL, CL是最终时刻资本数量Cend的一个下界。

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安全首要模型增加了一个投资者愿意接受的亏损极限, 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投资者对其投资意愿进行选择, 使对投资组合的约束更强, 进一步缩小了投资范围, 使投资者更容易找出满意的投资策略。

第一个安全首要 (Safety-First) 模型由Roy提出。在Roy所建立的模型中, 他先设定出一个资本极限CL, 模型在最终时刻的资本量Cend小于或等于资本极限CL的概率最小化。即:

第二个安全首要 (Safety-First) 模型由Kataoka提出。模型中定义了亏损概率——α值。他希望将资本极限CL最大化, 使最终资本量Cend低于资本极限CL的概率小于或等于亏损概率。即:

第三个安全首要模型Telser提出。在第三个安全首要模型中也提出了亏损概率, 并取资本的最大值为CL。在给定亏损概率和资本极限的条件下使最终资本量Cend的期望值最大化。即:

三、本文模型建立

以上模型的基本假设现实中有的可以满足, 有的就得不到满足, 从而导致模型失效。如: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交易费用和税收等交易成本的存在、非卖空机制和最小交易单位的存在等等都会影响到投资组合模型的精确性。现如今,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成为理财市场的生力军。以下我们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纳入我们的投资标的中, 建立更为符合我国投资理财环境的投资组合模型。

(一) 引入最小交易单位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交易过程中, 股票不是无限可分的, 存在最小交易单位, 即投资者不可以购买1/3或1/5股, 证券的最小交易单位为一手 (每手100股) , 证券的买卖必须是一手的整数倍。因此, 在本文中引入最小交易单位xi (i=0, 1, 2, …, n) , xi必须为整数, 表示第i种风险证券的投资单位数 (股票手数)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禁止买空卖空, 故xi大于等于0。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没有最小交易单位的限制, 在本文中以x0表示余额宝的投资额度。

(二) 引入交易成本

上文介绍的几种模型在交易过程中没有涉及交易费用和税收等交易成本。而在现实中交易费用和税收等交易成本的存在足以影响到模型的结果, 甚至最终得到无效的投资组合。因此, 在投资组合模型中将交易费用和税收考虑在内显得十分必要。下面我们将交易成本引入到模型中。

在我国, 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交易所的各种交易费用、券商的佣金以及印花税。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交易为例, 其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1) 经手费:成交金额的0.00696% (双向)

(2) 证管费:成交金额的0.002% (双向)

(3) 印花税:成交金额的0.1% (单向)

(4) 佣金:成交金额的0.35% (单向) , 成交佣金起点5元, 支付给券商

本文以C0 (x0) 、Ci (xi) 表示余额宝和第i种风险证券的交易成本;以k11表示经手费的成本系数, 其中k11=0.00696%, , 以k12表示证管费的成本系数, 其中k12=0.002%, 以k1表示经手费和证管费的成本系数的和, 即k1=k11+k12;以k2表示印花税, 其中k2=0.1%, 卖出时收取;以k3表示佣金, 其中k3=0.35%中在卖出时收取;引入pi作为一单位第i种风险证券的价格, 引入xi作为投资者准备购买第i种风险证券的单位数, 引入yi作为投资者已持有的风险证券i的单位数。由于余额宝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交易成本, 所以其交易成本函数为零, 即:

风险证券的交易成本为:

其中

(三) 引入最大交易量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资金注入受到一定的限制, 并且由于投资者的资金都有上限, 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资金的上限。我们引入g表示投资者资金的上限, 用表示对投资组合模型的资金限制, 小于等于表示资金可以有所结余。

(四) 模型的最终形式

综上所述, 本文所建立的投资组合模型如下:

x0为非负数

xi为非负整数, (i=1, 2, …, n)

四、结语

经典投资组合模型的假设较为理想化, 多与现实情况不符, 很难较精确地反映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模型假设进行修正, 并将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最小交易单位、交易成本和最大交易量等问题引入模型中并加以解决, 建立了一个更为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模型。然而, 投资组合模型的优化研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如大量的假设多与实际不符、影响证券收益的诸多因素难以定量化处理。此外, 如何快速对投资组合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方向。我们相信随着证券投资理论和智能优化算法等工具的不断发展, 投资组合模型一定能得到更好的优化和改进, 从而为人们的投资理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arkowitz H.刘军霞, 张一弛译.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 (第二版)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1-416

[2]Sharpe W.A simplified model for portfolio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 1963 (9) :277-293

[3]李颖, 汤果, 陈方正.多因素模型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 2002 (16) 5:95-97

[4]Sharpe W.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 risk[J].Journal of Finance, 1964 (19) :425-442

[5]Lintner J.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s and capital budget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5, 47 (2) :13-37

[6]Mossin J.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J].Economica, 1966, 34 (4) :768-783

[7]Roll R, Ross S.An I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e, 1980, 35:1073-1103

[8]Roy A.Safety-first and the holding of assets[J].Economics, 1952, 20 (3) :431-449

[9]Pyle D, Turnovsky S.Safety-first and expected utility maximization in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portfolio analysi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0, 52 (1) :75-81

[10]Telser L.Safety first and hedg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56, 23:1-16

篇9:个人投资的金融投资行为理论分析

[关键词] 分析 个人投资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Individual invest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behavior theory analysis

FengTao GengZhiMin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stitut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securities research center;

[abstract]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behavior theory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process as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Follow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behavior theory, the idea on Chinese stock market,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behavior theory to our country financial investment affect the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key words] analysis individual invest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behavior theory

一、金融投资行为理论分析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悄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其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方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金融投资行为理论以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为其理论基础,并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金融的研究框架,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模型:

首先,BSV模型。BSV模型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是选择性偏差,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

其次,DHS模型。该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有偏的自我归因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号。随着公共信息最终战胜行为偏差,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反转。

再次,统一理论模型。统一理论模型区别于BSV和DHS模型之处在于:它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该模型把作用者分为“观察消息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观察消息者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其局限是他们的预测必须是过去价格历史的简单函数。

最后,羊群效应模型。该模型认为投资者羊群行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则的,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在序列型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决策信息,这类决策的最大特征是其决策的序列性。非序列型则论证无论仿效倾向强或弱,都不会得到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股票的零点对称、单一模态的厚尾特征。

二、对金融投资者的个人行为分析

1.多为投机心理,短期行为严重

我国很多证券投资者入市并不是看重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而是企图从中获取超额回报。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为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而获利,这类人群多是为赚钱买卖差价进行短线操作;只有少数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公司分红收益;38%的投资者因有闲置资金而,把股市看成是一个长期投资场所。高比例的企图赚取短期收益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博取短线利润群体的过大是我国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幅度.惊人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造成证券市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投资者入市动机上分析,就已经预示着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短期行为比较明显。

我国个人投资者更多的是短线投资、投机,而没有把股票作为长期的投资。另一方面,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诱发了一部分人的赌博心理,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由于证券投资者容易产生羊群效应,使这种市场短期行为具有很强的蔓延性,从而极大地加重了投资者孤注一掷的心理,一旦认为找到了机会,就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顾,冒险参与高风险的证券投资活动。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我国投资者的短期行为特征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冒险心理和投机短期行为。

2.投资承受能力差

调查显示,我国个人投资者以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主,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工资收入,参与证券市场的时间普遍较短,证券投资意识很强,但投资经验相对缺乏,股市投入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较大,这充分说明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很弱,投资者对投资股市的“情感依托”强烈。

3.对股票专业知识了解不足

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知识来自于非正规教育,主要通过朋好友的介绍、股评专家的讲解以及报刊、杂志的文章等获得;在做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大多依据“股评推荐”、“亲友引荐”,以及“小道消息”;在投资决策的方法上,两成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决策几乎不做什么分析,而是凭自己的感觉随意或盲目地进行投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视对其他信息的关注和深度挖掘。大多数投资者在评价投资失误时,往往将失误归咎于外界因素,如国家政策变化、上市公司造假,以及庄家操纵股价等,而只有少数个人投资者认为是自己的投资经验或投资知识不足;大部分投资者对新出现的金融品种如开放式投资基金的认知程度有限。

三、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的股票市场中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过多,政策因素、大户操作因素,这说明中国股市不符合经典金融理论对于市场是有效的基本假设;同时,投资者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符合经典金融理论中,投资者对于风险总是厌恶的基本假定:在收益时,股民表现出对已有收益的贪婪,以及赌博心理,而在被“套牢”时,又宁愿苦苦等待,以待反弹机会.这些特点都说明中国股民的投资心理符合金融投资行为理论的期望理论。

参考文献:

[1]何问陶王金全: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及述评[J]南方金融, 2002,(12)

[2]阳建伟蒋馥: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实践[J].当代经济科学, 2001,(04)

[3]杨胜刚吴立源:非理性的市场与投资: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01)

上一篇:大学生工作后入党转正申请书下一篇:初一关于描写秋天的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