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

2024-04-12

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通用9篇)

篇1: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

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750字

就这样,初三就默默地走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最后的`夏天。收到通知书的那会,我们痴痴地想:我长大了。于是,有人壮气豪言地要开网吧,发誓要进世界五百强。

有人一下子穿了九个耳洞,谁知后来疼得又流血了。

“喂,再吗?下午去打球。”电话响了。

“好。”我刚说完,派比安又来了。

太阳还是那样照着,我们仍痴痴地以为自己长大了。是的,我们正在这个夏天拼命地地成长,弥补没有作业的空虚。毕竟,我们当中还有人没有手机。还有人身高不到0.0017千米。我们在伪装长大。

我们在假装穿着成熟的衣服,说着成熟的话。自以为可以独立,可以出走,可以不理别人的漫骂。

于是七月走了,八月来了。

学校里的树更绿了,只是,教室也更冷清了。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上课,有的学校早已报过名了。黑白的QQ列表需要激活了,为什么?都回家乡去了。大人们的博客开了,然后又关了,还有一群笨蛋抢着登陆新浪。看看别人的日志吧,发表的时间都已成为了过去式。

又回到桌面,看那只丑陋的企鹅一闪一闪。是找我吗?不是,原来只是腾讯的新闻罢了。无所谓,真的无所谓。哭了笑了,一切都过去了。走了来了,许多事都不记得了。

毕竟,小孩已经不是小孩了。

篇2: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

——在最后的日子里

公元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北京时间凌晨一时四十六分,我在自己那台破手提上敲下最后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回车键,标志着我在深圳安达信一个多月的地狱实习终于正式结束。自由与解放的喜悦充满着我的身体和心灵。我在办公室里最后游荡了一番,搜刮了些许印有标记的纸张文具,作为纪念(这些都将是绝版了),然后连蹦带跳地逃离了金融大厦。背后,安达信灯火通明,是又一个不眠之夜。

刚回到学校的一段时间,常常有同学问起深圳的城市面貌,我只好回答说:路灯很亮。因为每次从办公室走出时,太阳都早已下班——当然,偶尔也有例外,那必定已经是又一个新的早晨。还有些朋友善意地提醒说:深圳治安不是很好。对此我也不好置评,因为我还没有遇到过能撑到我们下班时间的劫匪。

回想起这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身为共产党员的我真是感慨万千。马克思说得对,给资本家打工果然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月里,我们每天下班时间都在凌晨,两三点是常事,通顶也不罕见。有一次晚上十二点过的时候和几位同事下去买夜宵充饥,在电梯里遇到两个从三十层下来的花旗银行职员,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自豪地宣布:“我都没有料到自己能撑到那么晚!”望着他骄傲得红扑扑的天真的面容,安达信的同事们都默默而宽宏地微笑了。深夜的时候办公大楼大门已经关闭,我们就只好从降下了一半的侧门下方狼狈地爬出去。如果你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赶到深圳市罗湖区国际金融大厦,会在每天凌晨三时十五分左右准时欣赏到以下壮观景致:从金碧辉煌的商务大楼东侧一米高的狗洞里,一排西装革履的红眼白领庄严地鱼贯钻出。原创:不需询问,毋庸猜测,连对面便利店扫地的阿姨都知道,这就是安达信公司审计部的孩子们。

我初来乍到之时,不太习惯,几次熬夜之后就逐渐出现癫狂征兆,具体症状是两点之后开始认错男女卫生间,以及把夜宵塞进鼻孔里。我当时一度非常郁闷,觉得自己真是太辛苦了;而让我真正平静下来的是另一位实习生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他比我早来一个月。

“你好幸运,”在一个忙碌的深夜,他羡慕地对神志恍惚的我说。“你来的时候,忙季已经过了。”

我以前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在会计师事务所谋职。我学过一年的基础会计,作为财大校史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整个会计学的精髓。据我研究,会计学的全部真理都浓缩于十字箴言中: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当然,后一条定律已经多次被我的实践所推翻。在背下了这句话以后,会计学对我就已经没有任何奥秘可言了。于是我把大量上课时间挪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譬如睡觉和追。当年教授我们会计学的是会计学院一位慈祥的老者,我常常和他作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探讨。这种讨论必定令他深感愉快,因为每次他一看见我做的分录就会傻笑个不停。这样快乐的日子一直保持到一个不幸的早晨。那天我把自己的作业给老人过目,他只瞟了一眼,就突发心肌梗塞,于是被立即送往了长海医院。不知道恩师现在怎么样了。

当我以这样的会计学造诣加盟安达信的时候,理所当然地立即被委以了重任。在复印了很多文件,装订了很多报告,买了很多盒饭之后,我开始和另一位实习生一起负责询证函的收发管理()和明细账目、产品价格的抽样调检()。频频派我们单独出任务与客户接触,并且喜欢对我们下达四天做完十七家分公司的之类的指示。我们于是每天清晨起床,狂奔三十余公里到达蛇口,遨游在记账凭证的汪洋大海中;客户下班之后我们继续在那里整理数据到十一点左右,然后打车回到公司,汇报完进展,再一鼓作气,加班到凌晨。

篇3: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

还有一个故事, 这是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故事, 课文题目是《唯一的听众》。这个故事中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了“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 在一开始练琴时, 拉出的声音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所以不敢在家练琴就到住宿区后的小山上练琴。一天早晨, 当他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的时候, 一位每天早晨来小树林的老妇人成了他唯一的听众。老妇人对他说:“我猜想您一定拉得非常好, 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的话, 请继续吧。”此后的每天早晨, 他都在小树林里面对这唯一的听众练琴, 他每次停下来时, 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等鼓励的话。直到有一天他拉的曲子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同时也从妹妹那里得知那位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并不是聋子, 再到后来, 这个音乐白痴成了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表扬和鼓励是成功的灵丹妙药。

作为一名班主任, 同时也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 我经常会听到我的孩子说起他们学校的情况。例如:“我们老师今天上课表扬我了, 我真高兴啊!”“爸爸, 我今天又被老师表扬了!”一句赞扬, 一点肯定, 会让小学生乐翻天。

大家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棍棒孝子古来稀。人内心都想得到别人的赞许、认可。对别人成绩的称赞, 既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又是一种信任和友好。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表扬的人, 他的工作、学习进取心更强, 效率更高, 干得更出色。所以要培养一个凝聚力、战斗力、荣誉感强的班集体, 充分而又恰当地运用表扬, 在班级管理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班主任来说, 表扬是最容易使用、最自然有效地形成动机的方法。我们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首先, 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长、成功, 离不开鼓励, 鼓励就是给学生机会锻炼及证明自己能力的肯定。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一句温暖的话、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都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改变一个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鼓励, 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鼓励,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教师的鼓励就像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又像一架桥梁, 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岂有不爱学习之理?

其次, 鼓励学生可以促进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我在近一段时间仅从提高学习效果方面感觉有作用的几种表扬方式:

第一, 口头表扬法。这是每位班主任常用的表扬方法, 大多是站在讲台前, 说某某学生, 做了什么好事, 取得了什么成绩, 然后说让大家向他学习之类的话。这种表扬方式虽然简单, 但有些单调, 激励效果不明显。

第二, 喜报表扬法。在上学期, 我在本班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 全班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从上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 从未获得过学校级别的任何奖励, 而他们都流露出很想获得奖励而又无可奈何的神情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学期以来, 我开始增加对学生表扬的次数, 从学生作业的书写、学习习惯以及卫生情况,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在期中考试后, 我向学生家长发喜报的形式对学习中有进步的学生进行书面表扬, 这给一些上学以来从未获过学习方面奖励的学生创造了机会, 一张小小的喜报成了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的强大动力。让学生填写心理健康档案, 有好多学生将最近获得喜报的事填入了成功的体验一栏中, 这更加让我意识到小小的奖励对学生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第三, 作业本上批语表扬。很显然, 书面表扬效果远比口头表扬好, 我在批阅作业本时, 使用“好”、“有进步”、“继续努力”、“再仔细些就更好了”等肯定和鼓励的评语, 让学生感到自己时刻在进步, 从而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有几个男同学对学习一直很厌烦, 作业书写很差, 有一次我让一位一向书写很差的同学重写作业, 写完后发现他字写得特别好, 我以此为契机大大地表扬了一番, 鼓励他每天都这样就好了, 并在班上表扬了他, 结果这个同学的作业书写状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同时我及时和这个孩子的家长联系, 让家长也给予鼓励。现在这个孩子已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又将这种方法尝试在了其他几个类似的学生身上, 都已初见效果。对进步明显的学生, 我还通过校讯通平台的评语栏发给家长, 一方面让家长再对学生进行鼓励, 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不断鼓励与表扬中, 班上有一部分对作业应付的学生, 作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 同时还发现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当繁忙的一天结束时, 我总会想一想:“今天你表扬学生了吗?明天有谁需要表扬?”

“一句鼓励的话, 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 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 可刺伤一个人的身心, 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当然, 善于表扬一个人不是赢得每个学生喜欢的法宝, 也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发生很大的转变。但我深信, 它会像一张风帆, 使每个学生在人生的航程中产生不竭的动力。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不要吝啬表扬, 它可以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 都想得到别人的赞许、认可。马克.吐温也曾经夸张地说:一句好的赞词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由此,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的我, 越发认识到, 表扬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篇4:在最后的日子里

值此100周年纪念日,我拜访了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医务人员,共同回忆起总理在最后的日子里,与疾病抗衡的点点滴滴,无不痛心而感动。

从1973年初,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方圻教授就作为总理医疗小组成员,参加了周总理的治疗和抢救工作。

方圻教授清楚地记得,1974年5月,总理的病情急转直下,越来越重,每天尿血量增多。方圻等医学专家到中南海西花厅为周总理检查后,向中央建议立即手术治疗。为了增加说服力,把尿检报告同时呈送上去。

但周总理顾全大局,强支病体,靠输血坚持工作,抱病接待外宾。医生为防止总理病体不支,发生意外,带着医疗器材守候在门外,随时准备抢救。

周总理病逝后,邓颖超大姐把总理使用过的座钟送给方圻教授留作纪念。20多年过去了,这台古朴的金色座钟,被方圻教授视为珍贵的“传家宝”,一直摆在他的书桌上,激励着他为祖国医学事业不懈奉献。

有幸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陆惟善、张佐良医生对周总理患病前后情景有详细的回忆。

1970年初,周总理出现了胃肠道出血情况。毛主席知道后,要他进行检查。但总理一直挤不出时间。到了秋天,仍未见好转,保健医生催促他去检查,他只是一笑,手里拿着文件安详地说:“不要管它,工作要紧。”仍一心忙于庐山会议的准备工作。

1972年5月,周总理小便中又发现有红细胞,以后证实为泌尿系肿瘤。到1973年初,病情日益恶化,每天尿血量有时达100多毫升。他在接见一位老同志时,爽朗地说:“我害了不治之症,能工作的日子不多了,越是这样,我越要加紧工作,多为人民做一点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不这样,不好见马克思啊!”

工作人员见总理病重仍日夜为国为民操劳,一再劝他多休息,有时甚至含泪请求说:“总理,您的身体属于亿万人民,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请您多休息一会儿吧!”他老人家仍然乐观地回答:“好,还是那句话: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陆惟善、张佐良医生激动地说,周总理的伟大实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革命者应当怎样做,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阶平副委员长从1957年以来就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医疗工作,并在以后参加了对周总理的医疗保健工作。“总理的言传身教,使我终身受益。”吴老所言,出自肺腑。

在《终生难忘的教诲》这篇回忆录中,吴老深情地回忆道,“周总理的科学态度与忘我精神也突出地表现在如何对待本身的医疗问题上。周总理多次对身边的医务人员强调,我配合你们的医疗工作,你们也要配合我,不影响我的工作。对疾病总理的态度是非常冷静而客观的。他要看图谱,手术如何进行,层次和过程都得讲清楚。他还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了解什么是正常细胞,什么是癌细胞。”敬爱的周总理正是以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无私无畏的精神,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疾病,顽强与癌魔抗争,力求为国为民多做一些事。

吴老回忆说,一次总理正在输血,毛主席要接见外宾,通知总理出席。周总理也不说自己正输血,让医务人员立刻拔掉针头,穿好衣服就去了。而这正是鞠躬尽瘁的周总理的一贯作风。早在1955年4月,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之前,阑尾炎发作。他抓紧时间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未等完全康复就飞往印尼赴会。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从1975年3月到9月的半年时间内,周总理以重病之身与各方面人士谈话102次,会见外宾34次,离开医院外出开会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3次……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总理思虑的仍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975年9月,周总理病情急转直下,由于癌症的消耗,他的体重由原来的130斤下降到只有几十斤,连散步几分钟的力气也没有了。10月下旬,医生决定为总理再次手术。

1975年12月20日,周总理高烧38.7℃,身体已极度虚弱,但他仍然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子和有关人士长谈对台工作问题。其间两次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不得不中止谈话。他抱歉地说:“我实在疲倦了,让我休息10分钟再谈。”随后便昏迷了过去。

1976年元旦过后,尽管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力抢救,但周总理的病情仍继续恶化,生命垂危。1月7日晚11时,当医生们来到周总理病床前,周总理从昏迷中醒来,微微睁开双眼,凝视了一下,认出了其中的吴阶平医生。总理声音微弱地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所说的最后几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一代伟人周恩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耗尽了生命的最后精力,怀着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世长辞。

篇5: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

安达信实习报告范文,——在AA最后的日子里 关键词:安达信,日子里,实习报告,范文,AA

安达信实习报告范文,——在AA最后的日子里 介绍:——在AA最后的日子里

公元二零XX年三月二十三日,北京时间凌晨一时四十六分,我在自己那台破手提上敲下最后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回车键,标志着我在深圳安达信一个多月的地狱实习终于正式结束。自由与解放的喜悦充满着我的身体和心灵。我在办公室里最后游荡了一番,搜刮了些许印有AA标记的纸张文具,作为纪念(这些

安达信实习报告范文,——在AA最后的日子里 详情:

[免费论文:/习生活,身为共产党员的我真是感慨万千。马克思说得对,给资本家打工果然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月里,我们每天下班时间都在凌晨,两三点是常事,通顶也不罕见。有一次晚上十二点过的时候和几位同事下去买夜宵充饥,在电梯里遇到两个从三十层下来的花旗银行职员,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自豪地宣布:“我都没有料到自己能撑到那么晚!”望着他骄傲得红扑扑的天真的面容,安达信的同事们都默默而宽宏地微笑了。深夜的时候办公大楼大门已经关闭,我们就只好从降下了一半的侧门下方狼狈地爬出去。如果你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赶到深圳市罗湖区国际金融大厦,会在每天凌晨三时十五分左右准时欣赏到以下壮观景致:从金碧辉煌的商务大楼东侧一0.5米高的狗洞里,一排西装革履的红眼白领庄严地鱼贯钻出。不需询问,毋庸猜测,连对面便利店扫地的阿姨都知道,这就是安达信公司审计部的孩子们。

我初来乍到之时,不太习惯,几次熬夜之后就逐渐出现癫狂征兆,具体症状是两点之后开始认错男女卫生间,以及把夜宵塞进鼻孔里。我当时一度非常郁闷,觉得自己真是太辛苦了;而让我真正平静下来的是另一位实习生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他比我早来一个月。

“你好幸运,”在一个忙碌的深夜,他羡慕地对神志恍惚的我说。“你来的时候,忙季已经过了。”

我以前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在会计师事务所谋职。我学过一年的基础会计,作为财大校史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整个会计学的精髓。据我研究,会计学的全部真理都浓缩于十字箴言中: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当然,后一条定律已经多次被我的实践所推翻。在背下了这句话以后,会计学对我就已经没有任何奥秘可言了。于是我把大量上课时间挪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譬如睡觉和追mm。当年教授我们会计学的是会计学院一位慈祥的老者,我常常和他作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探讨。这种讨论必定令他深感愉快,因为每次他一看见我做的分录就会傻笑个不停。这样快乐的日子一直保持到一个不幸的早晨。那天我把自己的作业给老人过目,他只瞟了一眼,就突发心肌梗塞,于是被立即送往了长海医院。不知道恩师现在怎么样了。

当我以这样的会计学造诣加盟安达信的时候,理所当然地立即被委以了重任。在复印了很多文件,装订了很多报告,买了很多盒饭之后,我开始和另一位实习生一起负责询证函的收发管理(Confirmation Control)和明细账目、产品价格的抽样调检(Control Testing, NRV Testing)。Senior频频派我们单独出任务与客户接触,并且喜欢对我们下达四天做完十七家分公司的Alternative Testing之类Mission Impossible的指示。我们于是每天清晨起床,狂奔三十余公里到达蛇口,遨游在记账凭证的汪洋大海中;客户下班之后我们继续在那里整理数据到十一点左右,然后打车回到公司,汇报完进展,再一鼓作气,加班到凌晨。

在翻查凭证、追溯原始交易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客户争辩,因为对方那些狡猾的财务人员总是企图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借口蒙混过关。有一次我到一家分公司索要询证函地址,该公司财务经理死也不肯给(那些都是他们的应付未付款),并且声泪俱下地陈述了这些询证函不应该发的八十二大理由。我保持了一贯的冷静作风,调动起我全部关于会计的深湛学识,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学术辩论。在长达一小时又三十七分的较量中,我们从2002年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说到了洛克的古典自由主义,从企业内控制度改革说到了王菲和谢霆锋分手必成定局……毫无疑问,在领域广泛的争论中我始终占据了显著的上风,而这得力于我在专业基础上的绝对优势——我能成功地分清资产与负债,甚至有时还能分清收入与费用,而他就不行。漫长地一番斗智斗勇之后,我的说服教育工作以一句推心置腹的劝说结尾:兄弟,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何必呢……你今天要不给地址,老子就不走了。于是他被我的诚意所打动,终于一个一个地把地址挤了出来——其时已经中午一点十分,大家都没吃午饭,我估计他也是真的饿得不行了。我热烈地感谢了他的大力协助,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去骚扰另外一家。他送我出去的时候表情好像在送瘟神。

后来又有同事去找过那位经理好几次,每次都弄得人家吃不成饭。结果他的胃就养成了习惯,一看见安达信的人,便立即停止蠕动。前两天他的忍耐终于达到了尽头,就假装不经意地向我的一个同事提起:他们集团高层可能正在考虑解雇安达信,改聘普华永道为审计师。他显然热切地希望这个坏消息能够打击我们的工作热情,以达到报复的目的;而我那同事犹豫了很久,终于决定还是告诉他实情,我们已经和普华永道合并了,所以他们多花几百万改聘审计师后,明年看到的很可能还是我们……于是这个男人就在他面前彻底崩溃了。真是太惨了。

安达信一直被认为是五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中风格最为激进的一个。在中国,安达信力图以最有限的人力完成最繁重的任务,把每个人都推向所能承受的极限,以此来争取高效率和高利润。实习期间我对这一点感受很深刻。每个人都很忙碌,压力巨大,没有人有时间教你什么。他们在安排给你任务时已经预先假定:你到安达信来干活,你是安达信的员工,那么你应该天生就明白安达信业务的一切做法和规则。实习生也不例外。一切只能靠自己看,猜想,厚着脸皮求教。

从表面上看这是安达信在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追求速度和节约。但就我短暂的经历而言,事实似乎又并非如此。安达信在疯狂追求效率的同时也严守着苛刻得不近人情的内控制度,层层审批,从内容到格式,细致入微。在准备好一切基本材料之后,我们还需要整个整个通宵的时间来逐数核对、加注、调整文档格式,甚至装订文件时孔的打法也得遵守专门的“AA Style”。质量不合格,就立即返工,没有商量。我还记得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曾花了整个星期做完十多家分公司的询证函补充程序,累得像死人;但是当Senior发现程序不合规范之后,马上毫无人性地勒令全部重来。疯狂返工那几天,真是不堪回首。

我不是很清楚其他四大的工作方式,但是猜想可能没有这么极端。我们队里有位刚从普华跳过来的女孩子,据她说普华很少加班到十二点以后。她每天到了午夜时分,就会准时开始梦呓一样的抱怨:“天哪……我为什么要从PwC过来呢……”——只要听见这声音我们就知道晚上十二点到了。后来大家就根据她发出感叹的时间放心地对表。

我参加实习的一个月,正是安达信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有意思的是,到了公司才发现,全世界大概最不关心安然时间进程的就是安达信的内部员工了。我每次与谁聊起这事,他们就会苦恼地说:“拜托,先干完手边的活再说吧,今晚看样子又要通顶了……天要塌了对不对?那但愿早点塌,我今天就不用对这堆该死的FSL了。”

他们是太忙了,以至于无法分神去担心别的事情。另外,在安达信员工的潜意识里,大多数人都固执地坚信,公司永远不会陷入真正的绝境。

因此在美国司法部决定正式起诉美国安达信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傻掉了。当时正是凌晨两点,办公室里很多人都在彻夜加班,有人把e-mail的内文大声地读了出来,办公室先是陷入了寂静,然后有了几分钟小小的混乱。大家清醒过来后,就开始说话,气愤的话,悲哀的话,安慰的话,俏皮话,小声的脏话。一小会之后,每个人又开始埋头工作。当时我们队的Senior正在向我演示怎么做复杂严格的Cross Reference,他演示着演示着,忽然说了一句:“你们这些小朋友,也该有机会知道AA的人在安然以前,是怎么干活的。”

在那种情境下,这句话听上去多少有些悲壮。我初来乍到,对安达信本谈不上感情,担心的不过是自己的饭碗。但那晚还是禁不住有点被感染。在中国安达信大多数心底,固执地深藏“我们是最好的”这样一个情结(我知道“AA的自大”也向来被其他四大的朋友嗤之以鼻,都可以理解)。安达信现在走到这一步,除了会带给他们物质上相当大的损失,感情上也很难接受。

对于安然事件,我有很多细节都不甚了然http:///,在双方的争辩中,拿不准美国安达信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http:///。如果真如司法部的公诉所言,我认为AA是罪有应得,因为其欺诈行为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幸。同时,我也真的觉得AA中国发展良好的业务就这样肢解易主,令人痛心。

被起诉以后,安达信的前景空前黯淡。但令我意外的是,公司里每个人仍然努力地在完成责任,毫无松懈。竭尽全力留住客户,这是公司能得以继续争取前途的唯一资本,也算是对尊严的最后捍卫。我认为是AA文化里一贯的自豪感和责任心给每个人支撑。我现在理解为什么每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大型商业组织都会全力塑造惟我独尊的企业文化。这样的文化和共识可能会导致自大,可能会导致偏激,可能会导致大家成为沾沾自喜的井底之蛙;但是却能支撑着整个团队,无论在何种形势下,都保持强势的姿态。这样的文化在伦理上不是无懈可击的,但是在硝烟弥漫的市场里,却非常地实用。

不管其他行业怎么看待五大,也不管五大里其他四大怎么看待安达信,我仍然觉得,安达信这种激进、极端、追求完美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文化是富有感染力的。甚至在她迟暮的时候,还是令人心动。虽然我一点不喜欢审计这一行,但是我确实有点喜欢AA。

AA严酷,刻薄,激进,情绪化,理想主义。她的方式从来不是说服,她只打动。

今天刚刚收到朋友发过来的一个笑话,说是普华永道为了表示对新加盟伙伴的尊敬,打算把安达信的名字(Arthur Andersen)加入合并后的公司名中,全称就叫做Pricewaterhouse “AND” Coopers。我看了只好苦笑。这段时间我们都成笑柄了。我觉得自己很倒霉,刚毕业找工作就遇到这种局面。但是我们的Senior却说我很幸运,刚步入职业生涯就见证了行业上的一大历史事件。我也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

记得实习的时候,曾看见有那么几个实习生临走前在安达信的门前合影。当时觉得他们煞有介事,像几个可爱的呆痴儿。

篇6:在成长的日子里作文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公主”,被视为家长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随着一天天地长大,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看到他们日渐增多的一丝丝白发与一道道皱纹,那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我开始学会帮妈妈,尽力替她分担一些家务。在父母劳累的时候,我给他们端上一杯热水,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没想到他们欣慰地说了句:“我们的宝贝女儿长大了啊!”可是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而已,就长大了吗?原来,成长并不意味着做出了一件多么成熟的事情啊!

那天,我和好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分歧,吵了一架。我们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我感到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放学时和她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对不起,好朋友,我们和好吧。”然后,我们相视一笑,就又拉起手来向前行走。我们都在成长,成长让我们更加重视友情,懂得友谊的可贵。

成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次期中考试,我发挥失常,退步了好多,那时我心里感到好难过,就像霜打的茄子般抬不起头来,心里也沉甸甸的。但很快,我就会化悲伤为动力,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原来这也意味着成长,成长中的挫折也会带给我动力。

成长的日子,有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一道弯弯曲曲的影子,模糊了的瞳孔,放大了眼前的世界,将孤独的风铃草,日夜挂在窗前,背负杂乱的音符,叮当地走过了小巷。

篇7:在成长的日子里作文

诚实守信

我的爸爸在石油公司上班,经常出差,而且会很久。我的爸爸现在又要去出差了,我就跟在后面对爸爸说:“爸爸,你定的飞机票,因为有可能下雨,不出机了。”爸爸半信半疑的把手伸进口袋里掏了掏,发现手机不见了,就问我:“你看见我手机没?”我有些紧张的说:“没有”爸爸一听就用温和的语气告诉我:“做人要做到诚实守信,你要诚实,快点告诉我手机藏在哪里了?”我从身后掏出手机:“爸爸,我知道了。”而且我已经答应领导了,我不应该反悔,要守信。”人要诚实守信,逐渐成长。

珍惜时间

我在做作业中,总是玩玩写写,本来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变成了两个小时。妈妈每次用严厉的语言告诉我,你要学会珍惜时间,如果快速地完成作业,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由你自己来支配。从那天起,我就开始按照妈妈说的去做了。为什么要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珍惜时间,因为他们是多么宝贵呀。

尊重他人

我在吃饭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吃饭很无聊,就想拉着一个人聊天。我找到吃饭的妈妈跟她讲话,妈妈却不理我,妈妈跟我好像不认识一样,也没有多看我一眼。吃完后妈妈跟我说:“你要尊重他人,别人吃饭时不要捣乱,别人这样不好。”我从中知道一定要尊重他人,我又学到了要尊重他人。

篇8: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文

酝酿

记得那是2004年12月20日上午, 我和安升利同志一起向时任省财政厅副厅长的上官吉庆同志汇报税改办近期的工作时, 他要求我们了解一下中央2005年、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大的政策方向, 以及2005年兄弟省份免征农业税的动态, 并就我省免征农业税的相关问题抓紧做一个测算。

12月24日, 省财政厅副厅长韩中林叫我去, 要我们仔细算几个账:如果2005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 中央能补助多少?缺口多少?中央对贫困县的缺口怎么补助?等等。

12月29日, 上官副厅长和中林副厅长又指示我们说, 如果全省范围免征农业税, 对国定、省定贫困县、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地区如何补助?你们要多拿几套方案, 准备近日给厅党组汇报。

12月30日, 时任省财政厅厅长的刘维隆主持召开厅党组会议, 专题研究了2005年全省免征农业税问题。会议决定, 由税改办以省财政厅名义起草文件, 正式向省政府提出全省免征农业税的建议。厅党组叮嘱我们在起草文件中, 既要表明态度, 财政厅不算小账, 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 把免征农业税的重大意义讲清楚。

此时在我内心充盈的是激动、期盼和压力。接下来的几天, 我和税改办的同志按照厅党组的意见和要求, 牺牲元旦假日, 加班加点, 力图贯彻落实好党组意图。我组织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 领会免征农业税的政治和历史意义。中央提出“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 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200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 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我们一致认为, 免征农业税不能不算财政平衡账, 但不能光算财政平衡账, 更重要的是要算农民负担账。

测算

我们对各县2005年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进行了测算, 并根据中央可能补助的数额, 拿出三种补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了解决财力缺口的意见。这其中涉及到两个重大问题:

1、关于2005年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的理由。我们认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 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 是中央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大政策。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2004年我省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 即由7%降到6%。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005年我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免征农业税, 其余57个县农业税税率下降4个百分点, 即由6%降到2%。省财政厅从全省工作大局出发, 经反复测算研究, 建议在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基础上, 2005年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具体理由有五点:

一是免征农业税, 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具体措施, 体现了对全省2 700万农民的关怀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必将赢得全省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二是免征农业税, 可以从源头上消除对农民的乱收费和借农业税“搭车收费”的因素, 实现农民农业税收零负担, 真正减轻农民负担, 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我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三是免征农业税, 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使乡村干部真正从“催粮催款”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农民服务, 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保持农村长治久安。四是外省特别是毗邻省份已经免征或宣布全部免征农业税。据了解, 2004年, 全国有吉林、黑龙江、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福建、西藏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 2005年已宣布免征农业税的有河南、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山西、宁夏等省份。我省的延安、榆林、西安、咸阳、宝鸡等市的31个县在2004年已先行免征农业税。五是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各级财政有能力弥补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 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投入。

2、关于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及解决财力缺口的意见。我们建议, 省对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补助比例, 根据各地财力状况应有所区别, 重点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倾斜。对西安、延安、榆林市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按80%补助, 其余由市、县负担;对咸阳、宝鸡、汉中市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按90%补助, 其余由市、县负担;对安康、商洛、渭南、铜川市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按100%补助;对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免征农业税后的财力缺口按80%补助, 其余由市、县负担。

按照上述口径初步测算, 2005年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 地方财政将减收8.42亿元。如果中央对我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征农业税和其余57个县农业税税率降低4个百分点后的财力缺口部分按80%补助5.22亿元, 全省将有3.2亿元的缺口。建议对这3.2亿元的财力缺口, 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负担, 省财政负担2.3亿元, 市、县负担0.9亿元。

由于中央具体算账办法尚未出台, 上述缺口补助数仅为测算数, 与中央最后确定的实际补助数可能有一定差异。我们立即打电话向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了解, 中央财政对我省的转移支付补助预计为4.8亿元, 与我们测算的5.22亿元相差4000万元。

产生差异的原因:一是2004年我省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税, 改征农业税7 268万元, 中央财政在2004年计算对我省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转移支付补助时并未扣除, 等于当年我省多拿了7 268万元;二是2004年中央财政在计算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补助基数时, 是按照9.19亿元计算的, 而我省实际任务为8.97亿元, 两者相差2 200万元, 这2 200万元已进入计算基数;三是2005年中央财政在计算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时, 不再考虑我省去年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7 268万元, 但要考虑已进入基数的2 200万元, 这样一增一减将影响我省计算基数5 000万元, 按80%比例补助, 则为4 000万元。

解决这4 000万元的算账缺口, 除积极向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汇报, 争取中央财政予以支持外, 建议用省财政历年累计滚存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机动资金来弥补。

决策

元旦收假后, 我们将起草的代拟稿呈送厅领导。经刘维隆厅长、上官吉庆副厅长审定后, 于2005年1月4日以陕财办[2005]1号《陕西省财政厅关于2005年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的请示》, 正式向省政府呈报。

第二天, 刘维隆厅长就一些具体问题又专程向时任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做了详细汇报。

1月10日, 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2005年全省免征农业税的议题, 原则同意财政厅的意见, 请省委审定。

1 月21日, 省委副书记杨永茂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主题报告中, 代表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从2005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这一时间比中央原定的2008年免征农业税提前了三年, 当年全省农民农业税负担减轻8.42亿元, 实现了农业税收零负担。

1 月23日, 王寿森副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 专门就免征农业税后地方财力缺口补助和免征农业税的工作讲了具体意见和要求。

在当时, 陕西免征农业税在西部省份还是第一家。2 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我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财政干部, 能为农民朋友做点实事做点好事, 由衷地感到高兴和快乐。

期待

免征农业税后, 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转入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从2005年下半年, 我省选择安康全市和岐山、洛川2个县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 从而拉开了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序幕。

篇9:老红军甘祖昌在最后的日子里

甘祖昌将军回乡后,处处用老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为建设家乡尽心尽力。作为在江西从事新闻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我曾多次采访过甘祖昌,一直追踪报道全国全军这一重大典型。1985年,甘祖昌在家乡病逝后,我和青年记者杨健又合作采写了通讯《一代风范----缅怀甘祖昌将军》。

就在那次采访中,有一件事令我终身难忘。这就是甘祖昌生前有一个保存贵重物品的铁盒子,平时家里人谁也没有打开过。甘祖昌去世后,他爱人龚全珍当着记者和全家人的面,打开了这只铁盒子,里面装有闪亮的三枚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还有就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苏区发行的几张纸币,除此盒子里再没有任何钱物。大家都知道,甘祖昌回乡29年,按规定工资照领,但他将自己的工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支援家乡兴修农田水利,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自己一直过着和当地农民一样的简朴生活。甘祖昌逝世后,人们都说他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遗产,可他的子女却说,父亲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最宝贵,这就是艰苦奋斗的传统和老红军的浩然正气!

这件事已过去了整整20年,但那次采访见过的甘祖昌的铁盒子,却常常在我脑海中闪现。最近翻阅甘祖昌采访笔记,看到我记录的有关他病重住院到去世的许多感人事迹,当时因限于篇幅,未能写进报道。今天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把甘祖昌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整理出来,就算是自己敬仰甘祖昌、敬仰老红军的一份心意吧。

时间倒回1985年10月30日下午。在家值班的莲花县委副书记刘汉恩的办公室里,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声:

“县委吗?甘祖昌同志病了,能派个医生来吗?”

“我们马上就来!”刘汉恩接到甘祖昌爱人龚全珍的告急电话,知道甘将军生平最不愿麻烦组织,一定病得不轻了。

刘汉恩和县医院院长柯德刚驱车赶到25公里外的坊楼乡沿背村。他们走进家门,见甘祖昌全身浮肿,无力地斜靠在一把旧藤椅上。刘汉恩问他家里人:“甘部长病成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县委?”他老伴含泪答道:“是祖昌不让呀!他总说这点病没关系,不要麻烦大家,这次还是我背着他偷偷给你们打的电话呢!”

柯院长迅速给甘祖昌作了检查: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部严重感染。必须立即住院!

甘祖昌摇摇手:“不去了,拿几片药在家吃就行!”

“这是病情需要,您必须住院!”柯院长着急了。

龚全珍、柯院长劝说无效。后来,还是刘汉恩以“组织决定”的名义,他才勉强服从。

甘祖昌在县医院住了一个星期,病情有些好转。一天,县委领导来看他,并提出要他转到上海或广州的大医院继续治疗。甘祖昌说:“这里不是治得很好吗,为什么要转院花费国家的钱财?”

甘祖昌将军一生时刻想着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事业,从来不把自己放在心上。对于伤痛和病魔,他如同对待战场上的顽敌一样,向来无所畏惧。在家乡闹土地革命时,他领着劳苦群众冲进一个大土豪家,脑门被敌人削了一刀,顿时血流满面,他毫不退缩,冲上去刺死了敌人。长征路上,一次身上中了敌人的流弹,弹头的半截还留在外面,他咬了咬牙,用力拔去带血的子弹,继续前进。他在战场上多次负重伤,晚年又身患多种疾病,但他回乡29年来,从不愿出去疗养。当年在新疆时苏联医生曾劝他好好疗养,争取活过60岁。当他在家乡通过劳动,健康地活过80岁时,甘祖昌高兴地说:“劳动能治百病,我大大超过了苏联专家给我定下的指标啦!”

甘祖昌继续留在县医院。按照他的病情,必须用一些好药。县里紧急向省、地医院求援。这事让甘祖昌知道了,他内心十分不安,一再交代医院领导不准为他花钱买进口药。他多次对柯德刚说:“国家还穷啊!”近几年来,他每次买药,都是自己出钱,未报销的药单足有5000多元。

住院期间,他不愿给厨房添麻烦,不准专为他做好饭菜。每天早上他都让人扶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说:“早上的新鲜空气,赛得过山珍海味。”有位老战友来看他,劝他这次病好后去海滨疗养,他笑着说:“莲花这地方多好,山清水秀,四季有花,连寒冬腊月还满山遍野开着十里飘香的油茶花呢!拿国家的钱到外地看风景,还不如在这儿免费观花!”

甘祖昌病重的消息传开后,每天来医院探望的人络绎不绝,这其中许多是从几十里外赶来的农民。家乡的人民永远忘不了将军的大恩大德:为了使贫困的百姓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29年中,他把每月工资几乎全部奉献了出来,用这些钱修电站、建学校、办企业、救济贫困户。仅乡村政府有据可查的,就达85000多元,占他同期工资总数的70%以上。现在的坊楼乡是全县最富的乡:粮食亩产千斤以上,90%以上农户住进了新房。

每次有乡亲来访,甘祖昌都十分高兴,总是兴致勃勃地问生产、问收入、问致富门路,谈久了,累得气喘吁吁。为了使将军休息好,县委只好设了门卫,谢绝来访。一天,一位叫陈风姬的半百老人,用蓝布巾包着10个鸡蛋,从老远的乡下赶来探望甘祖昌,门卫不让进,她激动地对门卫说:“我没有得过他的救济,不是来报答他的,我只是尊敬他,他病了,想来看看他。”

3月23日,甘祖昌病情变化。这天上午,在家种田的大儿子锦荣赶来守候他。甘祖昌详细地询问了乡亲们的备耕情况,接着又交代老伴说:“下次领工资,再拿些钱买化肥,送给贫困户。”这成了甘祖昌将军留给人间的最后声音。中午12时20分,甘祖昌将军那颗搏动了82年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井冈山下夕照明。甘将军虽然去世了,但他一生位尊不图享受,功高不以功臣自居,克己奉公的革命精神,在人们的心中将风范永存。

上一篇:语文学科质性评价下一篇: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