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方案

2024-06-01

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方案(通用7篇)

篇1: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方案

“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班会主题: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读本,看录像、收集图片、谈见闻、说感受、知识竞答、表演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传承首义精神。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践行首义精神,促进“爱班、勤学、互助”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活动开展对象:小学六年级3班 活动准备:

1、收集辛亥革命资料,了解历史。

2、辛亥革命相关历史录像,相关人物、旧址图片。

3、参观博物馆主办的《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历史图片展》。学生写观后感。

时间:2011年9月20日 地点:桂林市博物馆 班级:六(3)班

人数:54人

活动过程

(一)预备部分:整理队伍,点清人数。

中队长: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报告辅导员)

(二)正式部分:包括队会仪式和活动内容。其步骤是:

1、中队长:全体立正!我宣布:“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2、中队长:出旗、敬礼、奏乐。

3、中队长:礼毕。唱队歌(有指挥和伴奏)。

4、中队长:全体请坐。请主持人上场。

一、谈话导入活动主题

甲: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掀翻了中国260年的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起义,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乙: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历史上把这震惊中外的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武昌,也就被誉为了“首义之城”。

甲:今年将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辛亥革命历程,二、了解首义历史,理解首义精神

主持甲:让我们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跟随首义第一枪的打响,一起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划时代的革命历史吧。

1、课件播放辛亥革命的历程相关录像资料

2、谈感受(封建统治,国贫民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过渡语: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相信你们对辛亥革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举行一个对决赛,看看谁了解的首义知识多。

3、【知识竞答】(四大组PK赛,答对一题的10分,答错不得分,犯规扣10分)

①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②是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③首义遗迹知多少(起义门、红楼、彭刘杨路、楚望台等)【结合学生收集图片、照片】

④首义英雄:吴兆麟、蔡济民、吴醒汉 ⑤昙华林中的辛亥名人:徐源泉、刘公

⑥首义精神(爱国、创新、奉献、实干、自主、协作

三、发扬首义精神,描绘崭新武昌

主持人甲: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一生不懈奋斗,一生热爱祖国。主持人乙:在他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新的民主共和。

主持人甲:沧桑百年,一代代武昌起义的后人们,秉承先辈遗志,不断发扬首义精神,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主持人乙: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建立起了繁荣昌盛的新武昌。

合:看,这就是新武昌——

1、快板(背景:播放“发展中的武昌城”幻灯片)湖北省会是武汉,历史悠久数武昌。东有东湖西蛇山,一桥飞架跨长江。历史悠久黄鹤楼,名人绝句万古留。名家小吃老字号,户部巷里香味绕。杨柳依依游人织,江滩美景不胜收。大学高校齐聚集,人才济济满桃李。首义名都武昌城,和谐发展更繁荣,更繁荣!

2、小导游介绍首义名址(三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介绍首义遗址)

起义门,红楼,工程营

过渡语:感谢小导游为我们介绍辛亥革命的遗址,相信你们对起义门,红楼和工程营都有初步的印象,也希望你们能有机会能也能去参观一下这些辛亥革命的遗迹,亲身体会首义精神的所在。

在辛亥革命的事件中,不得不提几位代表人物,他们是革命的起义者,领导者,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3、两位同学介绍首义名人(孙中山和熊秉坤)英雄故事

过渡语:两位同学都很有才华,介绍非常精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故事介绍。革命先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传唱,让我们一起来缅怀革命先烈。

4、革命诗歌我诵读

男女生诵对联 一共四副对联,前两幅男生读上联,女生读下联,全班集体配乐朗诵诗歌:

四、发扬首义精神,从我身边做起

主持甲:在这些歌颂辛亥革命先烈的诗歌和对联中,无不透露出对首义精神的赞赏,从同学们的朗诵当中,我也感受到你们在其中体味首义精神的精髓。首义精包括哪些精神呢,我们该如何去继承这种精神?

1、指名学生谈感想,2、学生集体站起来举起右拳宣誓,表明自己学习先烈精神的愿望。

合:我们学习先辈,发扬首义精神。主持甲:博爱于国,主持乙:友爱于班。

合:团结、友爱、勤学、互助。勇于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报效祖国。六(3)中队“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五、呼号(由辅导员领呼)

六、退旗(放录音,全体队员想队旗敬礼,队旗退场)

七、宣布队会结束,散会。

六(3)中队

2011年9月13日

篇2: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方案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时代,无忧无虑地享受这美好的一切。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手捧着崭新的书本,尽情地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他们——100年前的英雄们,他们不畏强权,殊死奋战,终于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们就是所有参加辛亥革命的英雄们!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朝廷”,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尽管最终,辛亥革命因为袁世凯的窃权而走向失败,但是革命英雄的血没有白流,他们为中国革命的发展,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他们的努力和鲜血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和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崇高的首义精神,担负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把这股热情倾注到前进的每一步上,认真践行革命遗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首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辛亥革命的烈士们都有一颗爱国心,所以,拥有坚定的爱国情怀,才可以激起更大的热情向前进,直到有一天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其次,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将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只有不断越过这些难关,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成长。只有永不放弃志向,坚持到底,才能实现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最后,我们要付诸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冲向成功,实现心中的抱负。而我们的行动,就是从现在开始端正思想品德,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时刻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努力。

篇3: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方案

革命性纪念馆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革命遗址展现的震撼心灵的场景, 革命文物传递的先烈们英勇动人的情操, 能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结, 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更是革命性纪念馆的社会责任所在。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 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革命性纪念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责无旁贷的艰巨使命。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

邓小平同志曾满怀深情地指出, “青年一代的成长, 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主流是好的, 好学上进, 充满活力, 纯朴善良。但是,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

1. 社会道德体系的不完备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转折、大发展时期, 然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不相协调, 不良社会现象、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对中小学生有极大的腐蚀性。未成年人在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 无法进行正确的辨别, 会在他们白纸般的心灵上留下“这个社会没有道德”的印迹, 从而影响道德体系的建立, 使一些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体系产生疑惑和混乱。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现代社会, 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同时, 现在的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娇生惯养, 物质条件优越, 自控能力较差, 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社会竞争的压力使我们的家长几乎无一例外地为家庭生活而奔忙, 上一辈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大大助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所以新的形势下,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 教育体制的片面性与家庭教育的失衡导致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缺失

目前, 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试教育, 学校家长普遍重视学习成绩, 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德育教育, 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在当下“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下, 学校教育往往已经等同于应试教育, 学校淡化利用革命性纪念馆等教育资源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意识;绝大多数家长们几乎没有了让孩子到各类纪念馆或博物馆接受教育的想法, 革命性纪念馆的德育教育只能作为一种非正式教育形式存在。

3.电视、网络内容杂乱, 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体系形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络作为传播的新媒介, 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 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 认识世界的博大精深, 触及科技领域的最新知识。网络还同样伸向人的意识形态领域, 触及每个人的灵魂, 对尚未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青少年学生影响更甚。网络迅速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当前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网络是把双刃剑, 利用得好, 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阵地, 反之, 则效果恰恰相反。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淡化, 有的青少年身陷“网瘾”而不能自拔,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触目惊心, 发人深省。

如何充分发挥革命性纪念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革命性纪念馆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是未成年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课堂。教育是革命性纪念馆的灵魂, 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是革命性纪念馆责无旁贷的重任。

1.挖掘革命纪念馆的精神内涵, 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

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 拥有丰富翔实的文字和文物教育资源, 又有多种多样的现代宣传展示手段, 可以利用借古喻今、今昔对比等方法, 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调动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的积极性。革命文物的直观性、立体性、参与性和历史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合理统一, 决定了革命纪念馆是革命传统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教育基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深挖细掘红色历史文化, 打造核心价值精神品牌, 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内陈列了许珍贵的革命文物, 如周恩来乘坐的别克轿车;周恩来在国共和谈期间赠送给美国特使司徒雷登的五彩花瓶;抗战英雄林雨水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留有周恩来签名的法币;周恩来签名贺鲁明、林冈结婚的红绸等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在这些红色革命文物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生动而感人的故事, 一件件革命文物, 折射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格魅力和伟人风范, 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 是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精神财富, 更是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这将引领我们承担起革命纪念馆建馆育人的重要使命, 成为红色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实践者, 帮助广大青少年从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文化遗产中, 增强爱国情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创新陈列展示, 吸引未成年人走进革命纪念馆

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 拥有丰富翔实的文字和文物教育资源, 又有多种多样的现代宣传展示手段, 可以利用借古喻今、今昔对比等方法, 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调动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的积极性。革命文物的直观性、立体性、参与性和历史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合理统一, 决定了革命纪念馆是革命传统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

陈列展览是革命纪念馆直接面对未成年人的文化产品, 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首要方式。以往, 很多纪念馆在陈列展览方式上往往都是采取“一展到底”的模式, 即陈列的内容完全取决于一个馆的藏品, 这样就容易造成与未成年人的期待相脱节。因此, 不少革命性纪念馆在展览形式上做了大胆突破, 把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 力求陈列展览科技化、艺术化、时尚化。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立方》序厅上方是2401位烈士的绣名, 在每一个绣名下都悬挂一条绣线, 犹如天空中洒下一方细雨, 构成雨的立方;每根丝线下都系着一颗美丽的雨花石, 在千万条丝线组成的巨大影像载体上, 播放着多媒体影像《雨花石的故事》, 在线阵上形成视觉的立体特效。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利用幻影成像技术、复原场景模型、雕塑等陈列形式, 在还原国共谈判时中共代表团面临的险恶环境的同时, 增强艺术渲染力和感召力, 令孩子们竞相驻足观看, 深受教育。梅园新村17号内的中共代表团“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大型蜡像复原场景, 人物表现惟妙惟肖, 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 生动地表达了人物当时的气质和动态以及心里活动, 把人物以不同的动态、神情, 不同的服饰道具相区分, 使人物与当时的历史相吻合, 展现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人们犹如走进历史, 仿佛又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 生动地再现了“国共和谈”这段史实, 给前来参观的青少年营造出进入历史事件的感觉, 从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动和震撼。

3. 加强馆校联合, 开展创建活动, 创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加强馆校联合, 将德育课堂搬到教育基地, 使红色教育贯穿课内课外。进一步拓宽了红色德育阵地。革命纪念馆以弘扬革命精神和伟人精神为核心, 创新并组织多种多样内容鲜活、形式新颖、适合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革命性纪念馆应充分挖掘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实现馆校间的互动, 为学校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有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另外, 革命纪念馆主动让创建活动走出教育基地, 强调德育互动。为了加强馆校之间的互动, 梅园新村纪念馆主动送教上门, 在各中小学“周恩来班”培养了一批小小故事员, 并由纪念馆宣教部的讲解员定期去学校为他们进行辅导、上课, 并且开展一系列红色巡展活动。在2008年, 梅园新村纪念馆组织北京、上海、南京、淮安、等地的十几所“周邓班”的学校师生开展了“我们是光荣的‘周邓班’——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文艺汇演”以及“向祖国敬礼”——全国“周邓班”学生演讲比赛;每年适时开展系列“红色之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红色德育活动。

4. 整合思想道德建设辅导员队伍, 为未成年人构建完备的思想教育体系

革命性纪念馆可以拓宽社会教育之路, 建立一支以老革命英雄、老专家、革命纪念馆宣教人员为主的高素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辅导队伍, 针对未成年人好学、灵活、大胆的特点, 以青少年主动访谈的形式, 请宣教人员讲述革命故事, 请老英雄讲历史、谈人生, 与青少年共同探讨在新世纪, 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鼓舞教育青少年, 延伸德育教育的广度

革命纪念馆的宣教人员首先要改变“灌输式”的讲解方法, 以交流探讨的形式, 利用互动式讲解,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启发性, 引导未成年人动脑思考问题。其次, 改变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讲解模式。宣教人员可以在学生进馆前对他们提出要求, 让他们在参观中思考,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这样, 可以启发未成年人在参观过程中主动对中国革命、对人生去思考、去发现。同时, 学校和纪念馆还可以通过“表演参与”的形式让未成年人深刻体会革命先烈们所经历的岁月。未成年人乐于、善于模仿, 红色文化所宣扬的领袖、英雄等人物形象, 很容易感染、影响他们, 在他们心中形成角色期待。“落雨无声”方能“相融无痕”。未成年人在各种角色扮演中, 一定会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5. 革命纪念馆特有的红色图书音像作品是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

在这个日益喧嚣的社会, 容易浮躁的年代, 年轻的学生有着太多无法解释的困惑和无法摆脱的迷惘, 他们需要一种精神, 一种能够给他们以方向和力量的精神。革命纪念馆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 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考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完备成长的需求, 精心策划、创作出版一批集教育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精品图书、音像制品、影视作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 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文化、革命气节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革命纪念馆提供的精神食粮是革命情操与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是值得世世代代人永远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财富, 未成年人通过学习, 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从而更加勤奋学习。德育有了针对性才能强化和深化某些教育内容, 恰恰能与学生的关注点相一致, 能使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 只有红色精神的力量才能成为巨大的推动力, 从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体验中提炼道德情感、意志、态度、信念, 与具体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一点一滴地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

6. 鼓励未成年人在革命纪念馆做志愿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革命纪念馆和学校应注重尝试培养“小小志愿者”“小小讲解员”……让未成年人从“受教者”角色转变“授教者”角色, 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更加激发未成年人再学习、再教育的热情, 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博物馆教育阵地中去。在革命纪念馆做小志愿者讲解员, 不仅能得到学校里没有的锻炼, 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更是一种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机会。“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未成年人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能增强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同时, 未成年人也能享受心灵的快乐。

7. 以网络新媒体与红色文化相结合,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新媒体是一个多种思想言论相互影响, 多种文化价值相互交融的平台, 而未成年人在交际、阅读、娱乐等方面对网络新媒体过于依赖, 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革命纪念馆可以利用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科技手段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动漫、场景模拟、视频演示等方式, 图文声形景并茂, 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创建传播红色文化的网站, 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协调整合, 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由团中央主办的“永远的红色记忆——红小鬼动漫游戏校园征集大会”, 对“红动漫”进校园进行了有益尝试。漫画家现场创作红小鬼动漫形象并点评参赛作品。这样的尝试吸引了很多未成年人参与, 动漫的形式抓住了他们的好奇心, 激励他们去思考问题。孩子们在娱乐中得到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篇4:纪念百年辛亥传承伟人精神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筹划了一系列活动,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多个相关主题的展览,主要有:“精诚笃爱——孙中山与宋庆龄文物特展”(台北),“友谊之路——孙中山、宋庆龄与俄国”(莫斯科、圣彼得堡),“珍藏的记忆——宋庆龄故居馆藏孙中山文物展”(北京)。

盛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又合作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片展”,通过珍贵的照片史料来缅怀孙中山曲折艰辛的革命历程,赞颂革命先烈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此次展览的地点选在澳门,有其特殊的意义:孙中山与澳门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他求学时期。还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孙中山就常与同学杨鹤龄、尤列、陈少白等一起畅谈反清抱负,抨击时政。毕业后,他开始行医就选在澳门的镜湖医院,后来创办的中西药局也是在澳门。正如他后来在《伦敦蒙难记》中提到的:“此事有大可注意者一端:自中国有医局以来,其主事官绅,对于西医从未有正式的提倡,有之,自澳门始。”孙先生的“医人”是“自澳门始”,他“医国”的脚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自澳门踏出的第一步。这些内容在展览中都得到了体现。

展览的筹备工作从2011年4月下旬正式开始。经反复讨论,首先确定了展览框架:以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历程为展览主线,再将辛亥革命这一特殊历史事件进行重点表现,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保存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的部分珍贵文物照片糅进展览当中。如此一来,既克服了图片展览形式单一、缺少韵律的问题,又丰富了展览内容,给观者以更加直观、生动、全面的感受。

为兼顾展览的信息量和观赏性,主办者在内容选择和展览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展览资料的搜集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查阅的资料数目庞大、内容芜杂,因此对资料的取舍和总体内容的把握尤为重要。孙中山的一生经历坎坷而丰富,他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是几倍于常人的。在一个展览中,既要浓缩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又要尽可能不遗漏精彩要点,其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何在整体中放大和突出辛亥革命,也是此次展览的一个难点。辛亥革命,在漫长历史当中只是一个点。这个点,却向其前后引申出了无数人物和故事的关联。为了更好地解读和表现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6月,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奔走于各大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丰富展览内容,完善整体架构。功夫不负有心人,辛亥革命这一部分成为展览中当之无愧的亮点,为整体增色不少。

这次展览使用了历史画轴的设计创意,背景大面积运用带有历史感的米棕色,并在展板下方运用砖石路面的设计元素来体现历史远去的感觉。展览的六个部分则采用画卷的表现方式,利用米色至深棕的色阶渐变来体现伟人的成长和历史的演进。在与设计师几次讨论碰撞之后,最终呈现出来的整体风格与展览十分吻合: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飘逸、大气的灵动之美,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2011年6月18日,“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高峰论坛”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片展”在澳门陆军俱乐部如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修福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常荣军,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中联办副主任高燕,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宋彦斌,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世兴等出席了开幕式。

常荣军副主席在致辞中说,澳门是孙中山先生走向世界的门户,是他开展革命活动的舞台,是他蓄势待发的港湾。澳门人民对孙中山先生以及他领导的革命运动给予的支持和声援,永远被人们纪念与传颂。

篇5: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各位朋友:

早上好,首先我代表武汉新天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来游览!我叫黄艳,是这次行程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黄或者黄导都可以。在我身后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和我都非常高兴认识大家并为大家服务,大家如果在游览途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的话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将尽力为大家解决。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它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它位于武汉市的武昌阅马场,因为红墙红瓦,故而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是1910年建成的,原身是清政府咨议局,仿西方议会大厦的建筑风格修建而成的。

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8月19日,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的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发动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就在这里组建了“鄂军都督府”,并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发布文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起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由于红楼在中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这里建立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为红楼和纪念馆题写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扁额。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到里面去参观。现在大家走进主楼的一楼,最先看到的就是这纪念馆的微缩立体模型了。这个纪念馆占地28亩,内以红楼为主体,有东西两配楼,楼前是同心广场,楼后是湖北咨议局议员公所旧址。主楼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西配楼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东配楼现在是武汉市的一家技术培训中心。

大家再看这张格局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政府雏形了。这个政府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部、外交部,大家不要小看的这个鄂军军政府,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政府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大家请随我往前走,看到的是鄂军都督府会议厅,次厅原为湖北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汇集于此,组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后来这里成为鄂军都督府会议厅。以后许多重大的事情都是在这里开会讨论,决议产生的。参观完一楼,到二楼则是黎元洪都督起居室,还有总监长室和各部稽查长室等。

看完了主楼我们来到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展览馆,” 去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吧。这个展览馆分为七个部分,九个展厅,以全景的形式展现出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在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素有“九省通衢”的武汉也为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zhao),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列强以租界为据点,对湖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清政府封建的统治下的危机日益加深。在双重压迫下,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面

对旧中国的内忧外患,清朝的统治阶级内部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象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是一位。甲午战争后,张之洞深受刺激,认为军力不足是战败的基本原因。所以开始在湖北组建了一个有别于清八旗军的“新军”。他还大力提倡读书人当兵,投笔从戎在当时竟成为一种时尚,这就为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宣传鼓动新军起义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他还开办军事工业,建立了著名的汉阳兵工厂。人才的匮乏也让张之洞痛心疾首,新政期间,张之洞开办了许多以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的新式学堂。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一收《学堂歌》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这说明湖北教育之兴盛。张之洞还派遣大量留学生远涉重洋,赴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求学。其中尤其以派赴日本最多。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当中,以湖北籍留学生数量为最多。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从客观原因上为中国的变革准备了条件。

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立了同盟会,使革命的力量集中在一起,1906年,湖北也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次年又继科学补习所后而成立的日知会,它的领导人是刘静庵,次年又成立了共进会。在1911年又成立了文学社。这些都为湖北的武昌起义打下了政治基础。尔后,湖北各地的士兵、军官纷纷响应,加入了共进会和文学社,这为革命准备好了军事基础。

1911年夏秋,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清政府紧急调派军队到四川去镇压,湖北的一部分新军也赶赴四川,这时武汉城防相对空虚,这对湖北的革命党人来说是一个举行起义的大好机会。文学社、共进会的抛开门户之见,组成统一的临时指挥部,策划起义。他们的起义计划得到了黄兴的赞同。不幸的是在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的宝善里秘密配制起义的炸弹时,炸弹不慎爆炸,引来俄租界的巡捕,起义的资料还有革命党人的名单被收去。彭楚藩(fan)、刘复基、杨洪胜三人于当晚被捕。10月10日凌晨,慷慨就义于清政府湖广总督署。在这刻不容缓的紧急情况下,武昌起义爆发了。当晚八时,湖北新军第8营率先发难,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夺取了楚望台,攻克了清湖广总督署,并且迅速占领全城,把代表“铁血精神”的十八星军旗插在了黄鹤楼头,至此,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起义成功的消息传至全省、全国。起义之声所播之处,纷纷响应。次日起义军簇拥至原湖北咨议局,当即推举黎元洪为鄂军都督,把此地组建成为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鄂军都督府的成立推动了全国性辛亥革命的到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引起了清政府的极大恐慌,于是调兵遣将围剿起义军。起义军为捍卫新革命扩军迎敌。自1911年10月18日到11月27日,在汉口与清政府展开了殊死的战斗。这次的战役被称为“阳夏保卫战”,它是辛亥革命爆发的第一场最大规模的战役。同年,各省响应,纷纷起义抗清,清朝政府因此土崩瓦解了。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第一位临时总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至此,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从此,中国进入一个共和新时代。

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展厅收藏有很多珍贵的辛亥革命历史遗物,在展厅的结尾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十八星”旗了。它的全称是“铁血十八星旗”。十八星象征着山海关内汉族居住的十八个省份,黄、红、黑三种颜色则寓意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精神推翻清朝的统治。十八星旗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战斗旗帜。

看完整个展厅,想必孙中山先生的誓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定能引起各位心中的共鸣吧。到此为止,我们今天上午的游览行程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配合,如果我的工作中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

篇6:纪念辛亥革命 传承首义精神 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情教育。利用清明节为契机对少先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教育学生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特组织本次活动,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二、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三、活动时间:

2015年4月7日(星期二)下午

四、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对象:

三—六年级学生,每班参赛人数最少3人,多了不限

六、比赛规则:

1.参赛内容以歌颂祖国、革命先烈为主。2.以讲故事为主.3.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脱稿朗诵。4.每号选手讲故事时间3—5分钟。5.参赛选手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内容。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

七、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若干名。

八、评分标准:

1、语言表达(3分):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2、故事内容(3分):所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形象风度(2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

4、节目形式(2分):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九、组织安排:

评委:三—六年级语文教师(本年级语文教师不参与本年级参赛选手的评分)分数统计:李勇 场地布置:王鑫 音响设备:陈浩 报道摄像:王鑫 主持:李勇

注:各班班主任务必于2015年4月3日(星期五)前把参赛学生名单上报至大队部。

篇7:辛亥革命首义百年之旅

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在荆楚之地的武昌爆发,首义为辛亥革命打开胜利之门。在武汉,至今还留下了众多辛亥革命的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有武昌起义军湖北军政府、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辛亥革命首义烈士祠、孙中山先生纪念碑、起义门、蛇山炮台等18处,合称为“辛亥首义十八景”。

正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怀着对革命先驱们的无限崇敬之心,拜访了这座首义之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昌阅马场,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由于它红墙红瓦的建筑外观,所以被武汉的老百姓们称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

红楼,即现在的辛亥革命博物馆,于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建立起来,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点。这一专题性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收藏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分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这些展示,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游人,同时也让大家深感如今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了进一步打造好“十八景”,据悉近期武昌区投资了超过38亿元的重金,对辛亥革命博物馆、首义南轴线景观、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百年纪念碑林等几大项目进行修缮和复建。首义十八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武汉瞻仰观光。

辛亥革命博物馆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而建成,笔者在蛇山南麓的红楼门前广场上看到,不少游客正在忙着与孙中山先生雕像、十八星旗及红楼合影留念。与之相邻的首义广场,也聚集了不少游客,纷纷在黄兴拜将台纪念碑、彭刘杨(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烈士塑像、十八星旗喷泉花坛等景点前驻足。

孙中山对武汉这个“首义之都”可谓情缘笃深,他将这座城市预定为革命成功后的“京兆区”,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作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之城,近年来武汉市对27处辛亥革命遗址作修缮工作。首义的枪声首先在武昌紫阳湖畔湖北新军工程八营的营房打响,这里现在是湖北省总工会的机关所在地。营房已拆除,新修了发难处纪念碑和纪念亭。通过《亭记》的描述,你可以在心中想象当时的那一声枪响。出旧址,折向南行,是楚望台和起义门。其中,起义门是辛亥革命的见证,不容错过。起义门是武汉目前唯一的古城遗存,不少城砖都刻着当年烧制者的名字。“到起义门找古砖,寻梦古老武昌城”,已经成为到武汉旅游的一个小乐趣。

起义门也是我来汉参观的第一个景点。那天下午我兴致勃勃地登上起义门城楼,不禁感慨:一百年过去了,没想到起义门的门还是那么有气势。起义门位于武昌首义南路起义街,原名中和门,为明代武昌古城九门之一。武昌起义爆发,湖北革命党人迅速控制、占领中和门,并打开城门迎接南湖马队、炮队入城,从而取得了武昌首义的胜利。为了纪念武昌首义的伟大功绩,1912年鄂军都督府将其改名为“起义门”,并被誉为武昌起义的起点。新中国成立时起义门残存,门洞损坏严重。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政府拨专款在原址对起义门的城楼进行全面维护,并复建部分古城墙及与之相邻的瓮城城墙。笔者见到起义门的城门楼上,叶剑英元帅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起义门辅助陈列位于起义门城楼内,原有陈列以图片为主,此次陈列改造的最大特别之处是,采用了声光电特效联动效果。进入展厅的观众在电脑触摸屏上点击需要显示的内容,就会在沙盘上进行立体展示,枪声、炮声、人声、灯光,起义军行军路线……一目了然,全面展示1911年10月10日晚起义部队从工程八营打响第一枪、到各部队群起响应、最后攻占总督衙门的全过程。此外,这次陈列改造还增加了名为《武昌首义》的影像资料片,讲述了武昌首义的起因、经过;增补了1911年10月28日英国《环球》报登载的武汉三镇图、清末民初武昌城图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武昌蛇山上的起义军炮兵阵地等照片内容。武昌起义门是目前武汉市尚存的辛亥首义遗迹之一,有“首义胜利的开端”之誉,在辛亥革命史上占重要位置。

上一篇:单位支部年度活动方案下一篇:春风桃李花开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