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

2024-05-31

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通用6篇)

篇1: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创新方法的认识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方法研究和应用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创新方法的主要关键技术及应用流程和领域,最后提出了自己对于实施创新方法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字:创新方法 现状 技术及应用 想法与建议

1引言

随着人类步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演变成国家创新系统问的竞争。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指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涵盖两个方面: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发现、技术工艺的创新。在现代社会,大学、科学工程研究等研究机构是基础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而企业是应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总称。它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内生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自主创新方法,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如何借鉴前人的科技创新经验方法,并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要求,从方法上支撑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关系到能否掌握创新工作重要问题。

2国内外创新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

2.1我国创新现状及问题

(1)科学思维培育不够。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缺位,目前应试式的教育体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科研活动创新思维不足,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少;以跟踪模仿为主,自主创新较少;多数学科发展滞后,属于世界领先的学科很少;中国申请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PCT专利申请只占总量的0.96%。

(2)科技界关于科学方法的意识薄弱,科研活动中,忽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创新性;对科学方法的研究不够,仅限于对国际科学方法的跟踪、了解,缺乏对前沿方法的前瞻性研究;科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严重脱节。

(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匮乏。“十五”期间,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用于“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的经费只有0.85亿元,仅占三大科技计划经费的千分之二和科学仪器购置经费的1%;科学仪器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高档科学仪器基本处于空白,中档科学仪器、国产设备稳定性和重现性不高,软件配套性较差,占有率小。

(4)创新政策环境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及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水平还不高。在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科技发展的经费中有40%用于支持科学方法和科学仪器。在我国,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对这方面研究项目的支持几乎为零。

(5)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全面,忽视了一些基础性或方法上的重要问题。以诺贝尔奖为例,诺贝尔奖有1/3是通过科学发现、理论推导得奖;有1/3是通过方法上的创新、方法思路上的创新得奖;还有1/3是通过科学仪器、科学手段、科学工具上的创新得奖。而在我们的科技布局上,更多瞄准了第一个1/3,把后两个1/3基本忽略了。

2.2国外创新方法的现状

(1)瑞典:高研发投入和企业出众的创新能力瑞典是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瑞典国家创新体系整合了政府产业发展署、大学和企业三大主体的创新资源和研发实力,其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企业出众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公共研发体系,对从学术界到产业界的技术转移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2)瑞士: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仅有700万人口的中欧小国瑞士,在创新动力、知识创造、创新与企业精神、创新应用、知识产权等五个方面的指数均超过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绝大多数国家。

(3)芬兰:极为完善的创新中介服务网络芬兰是第一个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对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进行规划的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芬兰就将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创造者(大学和研究机构)、负责支持和指导RTDI(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的政府部门,以及为创新融资的服务机构纳入国家创新体系。

(4)日本:成效显著的知识产权战略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依靠自主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早已成为日本全社会的共识。日本以高度中央集权化的管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为特色,建立起政府同“产学合作”积极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知识产权战略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美国:最为成熟和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是国家创新系统发育最为完善且运行较为和谐的典型国家。美国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适应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各种规范的法规、科技政策的保证,研发和教育的高投人,以及能包容多元文化、鼓励自由思考、独自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使美国成为一个创新型科技强国,并形成了当今世界最为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

3创新方法的主要关键技术及应用流程和领域

(1)头脑风暴法与综摄法应用范围。

从头脑风暴法的内涵及原则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旨在为人们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它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们相互启发,提出大量的创新性设想,从而获得问

题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其时间成本较高,并且其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议召集者的引导,所以该法不太适合解决一般性的问题,主要针对那些需要探索创新性解决方案,并且需要获得与此有关的大量设想的特殊问题。

综摄法的实质是把表面上看起来不同而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综合起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整个思维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使大家对陌生的事物熟悉起来、使大家对熟悉的事物陌生起来,类比贯穿了整个过程。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依靠原来的知识来认识陌生的事物,该阶段的任务是详细地分析、了解问题;第二阶段是对原本熟悉的事物进行新的认识,该阶段的任务是在熟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形态分析法与信息交合法应用范围

形态分析法通过对系统的全面分析,提取出构成系统的主要因素,再将各要素所对应的若干形态进行相互组合,从而获得大量的创新设想,然后逐个分析这些设想的可行性,从中筛选出适宜的方案实施。但是如果形态组合的方案过多,在筛选方案阶段所面临的工作量庞大,所以在构成系统各要素的形态组合方案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形态分析法比较有效。

通过对信息交合法的运用流程分析,可以看出该法的特点是从事物的两个方面信息来构造信息场。虽然信息交合法只能在一个二维的信息空间中寻求创新的设想,但是我们在针对一个目标问题进行创新的时候,如果多次重复使用这种方法,同样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思考如何创新,由于信息交合法强调从事物的功能、特性等方面来探寻创新性设想,所以这种方法较适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

(3)“5W2H”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属性列举法应用范围

在面对创新问题的时候,在5W2H的提示下会从7个方面来进行分析: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 much 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首先帮助人们找出问题,再针对问题部署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将所要耗费的成本纳入考虑范围中。由于5W2H法简单、方便、易于理解和使用,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广告营销策划等领域。

根据奥斯本检核表法的9大问题中所列项目逐一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周密性等特征,以表格的形式、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人们全面思考问题,让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有一个可以依循的航标。从其问题的内容来看,都与具体的产品有关,并有助于对已有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故适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

属性列举法引导人们从事物的不同属性来思考问题,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如果列举的属性发生了遗漏,会导致分析、思考不全面,有可能与最佳的创新方案失之交臂,所以在分析的时候要紧紧围绕目标对象,尽可能详尽地将其属性列举出来。此外,由于该方法进行创新的时候是针对具体事物的属性进行分析,所以属性列举法较适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

(4)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应用范围

TRIZ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通用的方法和原理抽象为40个创新原理,并且提供了预测的工具,来帮助人们预测技术系统的进化趋势,从而把握发展的方向。其TRIZ是建立在普遍性原理之上的,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创新问题,而是要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并指明问题解决的方向,TRIZ的原理和工具不局限于特定的应用领域。

(5)中山正和法应用范围

该模型将人的大脑机能分为五个不同层次:S→O层、I→O层、I.S层、W.S层、W.R层。通过对该法的运用流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山正和法善于从杂乱的问题中找出事物之间显性和隐性存在的关联,有利于理清思路,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所以本法较适合在创新活动中出现的那些看似模糊而且牵涉面较广的问题。

(6)六顶思考帽法应用范围

目前,六顶思考帽法已被美国、英国、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设置为教学课程,同时也被许多全球著名的企业所采用。使用六顶思考帽法可以帮助人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客观全面地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

(7)公理化设计法应用范围

公理化设计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独立性公理和信息公理来指导整个设计过程。独立性公理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要保持单个功能的独立性,这样可以保证在对某一功能对应的设计进行调整时,不会影响其他的功能。信息公理则与TRIZ最优理想解的思路一致。此外该法的整个设计过程是自顶向下展开的,通过相邻两个域之间的多级交叉映射,对4个域中的设计内容进行逐层分解、细化,得到各个域的层次结构,从而将抽象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细节。以往的设计大多是基于设计人员个人所具备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从而使设计的成败和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人员的个人因素。而公理化设计方法使得设计问题可以按照程式化的步骤进行,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的成功率和质量,适用于创新过程中的任何设计问题。

4本人对实施创新方法的想法与建议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创新的根本之源。创新方法是以创新思维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的创新的一些机理、技巧和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方法的研究,在认识上排不到位置,在工作上得不到重视,在投入上没有下大气力,致使我们的创新方法研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培育和引导,大量的科技活动摆脱不了跟踪模仿的老路,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应该说,创新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了我国赶超国际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短板,更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软肋。

根据本学期《创新设计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出我对实施创新方法的想法和建议:

(1)要明确创新方法研究工作的定位。创新方法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根据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三个层面研究工作的不同特点,明确地纳入到整个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当中,纳入到区域科技工作考评指标体系中去。

(2)以项目为引导,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是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类别设置上,要注重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研究与创新的重点支持,形成一个创新方法研究的稳固平台和基础。其次是在安排其他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时,要对创新方法的研究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

(3)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引导科研人员在开展创新工作的过程中,在研究中重点突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首先是在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价中,要突出思维的创新,方法的突破,工具的创造,使其作为衡量成果价值的重要标准。其次在科技奖励上,要加大创新方法在奖励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奖励在创新方法上取得成效的科研成果。其三,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注重研究单位和企业自主研发科学仪器的创造和应用水平。

(4)从源头抓起,在培养人才机制上注重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研究能力的培育。在高校的学科设计上,要重点体现培养创新方法的内容;在选拔人才上,突出在创新方法上有建树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帅才的任用,使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精尖研究人才脱颖而出。

(5)以企业为主体,把创新方法作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强大需求,首先是推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和吸收,推进引进的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我国本土企业创新方法的融会贯通;其次是加大对先进技术通用创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企业吸收运用先进技术创新方法的能力和功效;其三是根据不同行业,鼓励企业开发自主的技术创新方法和技巧,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方法知识库,不断探索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基础条件平台。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如何审时度势,在这场国际创新竞争中占得先机,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创新方法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创新方法的主要关键技术及应用流程和领域,最终得出了实施创新方法的想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周珊珊,赵玉林.持续创新——国外创新研究的新趋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 〔2〕邵云飞,叶茂,唐小我.技术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及解决方案研究.科技创新,2009 〔3〕陈伟,张昊一,杨彩霞.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

篇2: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

如何改进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特别是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这个环节对所有课程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作为任课教师只有掌握其所担任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读懂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无论你有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能够接受它的学生,这方法都是不成立的。所以我认为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小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是一个爱表现、愿表现的阶段,只要我们给他纸和笔,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去体验,他肯定不需要很多的规矩,不需要很多的约束,不需要很多的技法,他需要的是我们大人对他肯定的微笑,由衷的赞赏。只要我们走近他们的心灵,难道他们还会写不好吗?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写作吧,孩子们只会越来越喜欢写作,有喜欢才会有成功!当然,也有的孩子天生不爱写作,作为教师决不要强人所难,动脑筋去了解、去分析,把不同的学生归类,设计出学生真正需求的学习形式来。

二、为学生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每节课的新课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先试读教材,自由选择学习材料,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交流自己学习的体会或感受。这样做一是起到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的作用。二是给了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预习的好处,激发了学生预习、自学的兴趣。三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材料的掌握情况,以便减少不必要的讲解,留出更多时间进行练习、创作或拓展课外知识。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

篇3:浅谈对设计方法论的认识

无论是从事艺术设计、科学研究, 还是其它各种生产活动, 如果要提高、要发展, 就必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当孕育着各种思潮的“众多溪流”汇合在一起的时候, 经过相互交融, 取长补短, 终将形成科学的“行为准则”, 同时这种行为准则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看到科学“方法论”的诞生。只是简单的靠几个项目积累的经验显然是不够的, 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相关科技领域有关对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对于我们学习创建科学的“设计方法论”体系, 是至关重要的, 它将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包括人生设计的“观念”上奠定理论的基础。作为一个从事了多年设计艺术教育的老师, 我仅以方法论在“产品设计”方法程序中的具体体现为由, 谈谈我对方法论学习的感受和认识。

1.1 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法是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广义的角度讲:设计是创新。而具体地讲:设计工作者又都在从事着创物劳动;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创物形式。艺术是客观对象在主观意识中的形式再现, 其性质侧重美学范畴。设计则是在客观条件与技术条件约束下的产品 (创物) , 同时产品本身也预示着新的生活方式的导向 (创生) 。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自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即与艺术、也与商业经济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现代设计的价值主要通过产品经济来体现;所以在谈设计方法的观念时则不能回避产品的定义:产品是满足人们功能需求与生活方式的载体, 而设计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所制定的总的计划方式;由于产品设计所牵涉的多学科、多工艺技术的特征, 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程序来解决, 那么设计方法就是这些领域的观念化指导思想。它的作用是从思维的高度引导设计师实现“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辨证理论基础。

1.2 方法论和目标定位

随着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的方法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作为新兴学科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也跟随着这一潮流而成为现代科学与设计领域的核心问题。首先笔者解释一下方法论的概念: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理论系统。它是一门软科学, 对系统科学、设计、信息、管理研究具有基础和桥梁的作用。伴随着新兴设计学科诞生的设计方法学, 由于形成时间较短, 它的定义和研究范畴虽无统一的共识, 但它近年发展很快, 已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2 设计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

最早涉及设计方法研究的学者应该提到德国的F Reuleaux, 他在1875年《理论运动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进程规划”的模型, 即对很多机械技术现象中本质统一的东西进行抽象,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综合的理论的探讨, 因此有人称他为设计方法学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 由于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并导致竞争的加剧, 西方一些主要工业国家往往采取加强产品设计, 同时开展设计方法学理论研究, 使得设计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快速进展;德国的设计较侧重设计的程序、步骤和规律, 并进行系统化的逻辑分析研究;英美则侧重分析创造性开发和计算机的应用;日本则利用国内电子领域的优势, 在价值工程学上作了很多研究工作。这些国家对于方法学研究对象的侧重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有很大帮助。

2.1 设计方法论的概念

综上所述, 国外对设计本质以及方法学的研究虽已进入初步实用阶段, 但前提是其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国外一定规模的设计实践上的;但在我国由于国情的原因首先要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消化、理解和再实践, 最终才能形成我们自己的一套方法学观念。关于设计方法学,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者在具体的观点上是有差别的。目前比较完整和有一定代表性的是瑞士V.Hubka博士提出的一些观念, 他认为:“设计方法学是研究解决设计问题的进程的一般理论, 包括一般设计战略及用于设计工作各个具体部分的战术方法”。同时他还列举了它的研究领域包括:进程总模块、进程规划、进程工作原则, 及工作方法等。

2.2 研究对象

设计方法具体的研究对象应是在深入研究设计进程本质的基础上, 以系统的观点规划设计的一般进程, 并安排和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和科学。在这里"对象"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 一个具有相关领域共同意义上的概念。具体到问题的细节, 我们则要遵照方法论的总体规则行事。以下是以于“对象”研究的五个方面的概念:

2.2.1 设计对象

是一个能实现一定技术过程的技术系统;对于一定的生产或生活需求来说能满足这个需要的技术过程不是唯一的, 能实现这个技术过程的技术系统也不是唯一的。影响技术过程的技术系统的原因很多, 我们要全面地系统地考虑, 确定最优技术系统即是设计对象。

2.2.2 设计进程

设计技术过程及划定技术系统的边界, 确定技术系统的总功能, 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总的功能可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分支功能, 一直到不能再分时, 就构成了功能要素, 而实现功能要素的解决办法即寻求各种形态的功能载体, 并通过各元素间的排列组合, 可形成若干整体方案, 从中择优即可。

2.2.3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作用

把当代国内国外与时俱进且不断发展的各种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设计进程中来, 使设计方法更趋完善。

2.2.4 设计评价

优选多个设计方案的方法是:先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方法对各方案作出评价, 然后按正确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决策, 逐步求得最优方案。

2.2.5 设计工具

把分散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大量设计信息集中起来, 按设计方法学的系统程序分类列表, 建立各种设计信息库, 通过计算机系统方便快速地调用参考。

总之, 以上分析对设计方法学所涉及的对象理解还只能算做抛砖引玉的浅显杂谈;随着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方法学”的研究中来, 到那时对设计方法学内容的研究和探索将会更深入、更广泛。

对于从事具体设计或者设计教育者来说只有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创造出好的科学设计程度和计划, 才能应付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功能需求, 从而避免了一但面临新课题而不知从何入手的尴尬, 同时也规避了走依靠经验完成设计的手工艺老路。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方法论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S

参考文献

[1]家具与室内装饰[J].2004 (3) .

[2]王绍强.广告设计方法论[M].2004-8-31.

[3]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M].JEFFREY L WHITTEN LONNIE D.BE.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

[4]张宪荣, 等.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7.

篇4:对幼儿计算教学方法的认识

一、直观演示法

教师演示实物或教具,把数或形等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我在教学10以内的双数、单数时,让幼儿数出准备好的实物:豆子、扣子,先数出2个,用数字卡片“2”标在下面,然后再数出1、3、5、7、9个实物,从而认识单数和双数。

二、实物操作法

教师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教数的组成与分解,我让幼儿通过小木棒、小纽扣、雪花片插塑等的分与合,配以相应的数字卡,幼儿不仅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规律,还体验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生活体验法

在幼儿的一日世界里,到处充满数学。早上8点半之前上幼儿园(时间);每天要玩什么样的玩具(颜色、形状);排队(序列)等。可以问幼儿教学楼从楼下到拐弯处有多少台阶,幼儿会运用加法算出总数;接着再问从二楼到拐弯处是几层台阶,到楼下还剩几层台阶,幼儿又可运用减法得出结果。

四、游戏兴趣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比较数的多少时,我运用了音乐游戏《抢凳子》进行教学。音乐开始,6位幼儿围着5条凳子走,音乐停止时,有一位幼儿未坐到凳子,然后让幼儿动脑筋想为什么,从而比较5比6少1,6比5多1。正如皮亚杰曾经指出:所有智力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幼儿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五、引导发现法

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自主发现和探索数学初步知识。如大班幼儿学习减法时,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后,知道原有一个物体去掉这个物体,一个也没有了或者说等于零,就用1-1=0来表示。用同样方法,可以知道2-2=0,3-3=0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凡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零。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说过:作为教师,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坚持多种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才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幼儿计算教学符合新《纲要》中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李莉

摘要: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极大地影响到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效果,同时也给幼儿以后的学习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对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问题;对策

幼儿园时期的儿童正处于一个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有效的语言学习将会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囿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随着理论层面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的不断探索,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 语言教学缺乏情境

语言来自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语言将丧失其生命的活力。目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小朋友朗读、背诵以及简单的书写。这种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教学方法效果欠佳,一味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带来的仅仅是僵化的知识掌握,而不是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无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到的知识只能会随着时间而遗忘。

2,语言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没有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学活动很容易陷入迷途。目前幼儿园教学就存在类似问题,很多语言教学老师对于本课程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桎梏下,很多语言教学老师将应试教学过早的延伸到了幼儿园这一领域。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学评价模式的采取上都是应试教育目标的折射。这种教学目标不明确乃至不正确的结果就是导致幼儿语言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

3 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教学辅助设备严重不足,很多幼儿园仅仅在教学条件方面极度匮乏。一个教室仅仅有黑板一张,教师授课基本上依靠手书,教学手段的欠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佳。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注意力,没有教学辅助设备如多媒体的运用,很难实现上述目的。

二、完善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幼儿元语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 创设利于语言教学的情境

良好的情境氛围对于幼儿语言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幼儿园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良好的氛围来鼓励幼儿敢说、多说,从而有效地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升幼儿语言教学效果。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与老师的位置进行了严格界定,学生不但没有机会进行语言练习,同时由于对老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即使有机会也不敢进行多说,这种情况亟待改变。教学情境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环境层面以及形式层面,更应该注重心理层面氛围的营造。

2 明确教学目标

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防止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尤其是要对于应试主义的教学目标加以批判,必经应试教育体制本身就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果再將这种教育目标强加到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身上很容易起到巨大负面作用,其结果不仅仅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不佳,更严重的情况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范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从而给幼儿园语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可供遵循的标准,而各个学校也应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制订教学目标,给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3 加大对教学辅助手段的投入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条件的恶劣与国家的投入不足有关,也与幼儿园办学者的认识有关。我国幼儿园建设方面国家的投入一直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接近一半的幼儿都是在民办幼儿园上学,而相比公办幼儿园来说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更为恶劣,这就导致教学设备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幼儿园语言教学老师的认识有关。例如很多老师认为利用多媒体上课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分心,同时也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适宜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导致有效地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鉴于此,一方面是加大对幼儿园教学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转变幼儿园语言老师对教学设备的认识。

总之,在幼儿园语言教学重要性得到公认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语言教学者应转变观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提升语言教学效果,从而为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5: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第3、4周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的实践,简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结合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实践 联系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马克思正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由此可以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为实践的社会观。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实践既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为社会的基础,也是人从动物分化出来形成人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制约着 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2.2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人类社会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系统研究方法是适用于各门社会科学研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地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辨证的方法论原则,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在吸收当代系统科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武器。

2.3从马克思的社会观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3.1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对于我国当前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类实践的对立面统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和谐的两个扇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实践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其次,社会和谐还应进行社会有机体内部的有效整合,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要素和谐统一起来,确保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历史的、能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在多元竞争的社会观理论中独树一帜,久盛不衰,并最终合理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发展问题,正确而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对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全面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并将它的理论精髓应用到人类实践,无疑是最终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崇高理想的正确道路和重要途径。

2.3.2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历史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和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任何社会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看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统中,我们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运行规律来把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正确说明和做到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系统论为我们正视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联系交互作用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机体的发展,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建立公平、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追求。“以‘和谐’为核心, 目标系统涵盖了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人之间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公平, 使用与分配自然资源的公平, 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从功能上看, 和谐社会是社会一种状态, 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整体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 不是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的而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 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 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 有序。从主体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按系统的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的结果, 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系统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石,同时,和谐社会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系统的完善、内部要素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努力使社会系统首先成为一个和谐体,这样中国社会也就演化成了和谐系统。中国社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会主义和谐系统应该是一个要素功能完全、系统结构合理、运行机制科学且系统负效应较小,能充分发挥1+1>2 的整体功能,同时不断优化不断向着更科学更有序方向发展的社会系统。

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3.1过程的含义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是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能永恒地存在。

3.2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两个现实性危机或者是挑战:一是职业倦怠;二是兴趣枯竭。前者是针对广大从业者而言,后者是就普遍的教育对象和受众而论。职业倦怠和兴趣枯竭共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双重困境:理论探讨浮光掠影、学术研究缺乏整体战略,学科发展后继乏人、学科建设裹足不前;教育实践对于扭转社会风习、思潮和伦理道德的力度欠佳、实效低迷、备受责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入推进。所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问题也要以过程思维来分析,运用客观的、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包括二点:其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时代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意义及其当代形式。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普遍真理,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思想精髓已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主线,它充满生命力地浸透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实际地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之中。因此,要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价值的历史必然性,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其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需要革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其次,过程思维要求我们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任何问题,也就是让我们以整体性的观点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这个整体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而且也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诸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上。每门科学都有分析与综合,有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有整体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过去主要是从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是很必要的,这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有关学科建设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论断也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在过去很长时期里,我们过于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它的整体性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2007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其根本要求是从整体上、从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其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有的学者仅仅从马克思主义某个方面、某个角度,游离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去把握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甚至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地步。有的人甚至进一步去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从整体上去研究和学习它。其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释实际问题。社会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回答这些复杂的问题。在研究问题时,可能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个方面,但不要忘记,这是整体中的重点。其三,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过去一直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政治理论课讲得很细、很专,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课区别不开,甚至变成了知识性课程,冲淡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只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五个二级学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基础性的学科,是贯穿于其他几个学科的一根红线。它是纲领,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展开,它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在世界上传播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创造性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理论成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始于毛,成于邓,以后各届中央领导集体都会为它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篇6:对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认识

第一次听说景观建筑设计是在一月份专业考试的时候,当初出的理解也就是小区花园等各种公共场所的公共设施的规划,跟城市规划差不多的行业,只是设计成份比较多而已,但是听了老师给我们上的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概论的课程之后就不这样认为了。

景观建筑设计又可以叫景观环境设计,在早期,人们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主要是“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而现在景观环境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给人类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活空间,通过景观环境设计能够改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协调关系,建立人类与自然和人类与文化之间的生态平衡,改善和提高城市及社区的环境质量,创造出一种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历史传承、面向未来的生存空间,使其更具有人性化、多元化和理想化。这主以体现见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与建筑学一样,景观环境设计职业先于景观环境设计学的形成,在大量景观环境设计师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景观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便是景观环境设计学。农业时代中西方文化中的造园艺术,前科学时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术(在中国称为风水),农业及园艺技术,不同尺度上的水利和交通工程经验,风景审美艺术,居住及城市营建技术和思想,等等,是宝贵的技术与文化的遗产,它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环境设计的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但景观环境设计决不能等同于已有了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的造园艺术,或园林艺术,也不能等同于风景园(林)艺术。

景观环境设计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人类文化学、艺术、当代科技、地域学、自然、地理、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林学、市政工程设计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景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广义上讲,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可称之为景观环境设计。它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它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都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它是一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

景观建筑设计与多种学科紧密相连,但又相互区别。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与环境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与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所以景观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门单一的学科都取代不了景观环境设计。

上一篇:六年级作文志当存高远作文600字下一篇:学校庆元旦黑板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