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2024-05-02

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共9篇)

篇1: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自20xx年“xx”继续教育开展以来,各个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都投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培训与学习之中。大附小是20xx年6月正式成立的,因此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也是从此开始的。

我们首先完成的是全体教师续教关系的调整工作。我们的教师来自区各个学校,而调整续教关系需要分两步进行。需要在市中小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出教师信息,然后再从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接收并添加。这一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负责人都是新更换的,所以不明白这项工作的步骤。因为,我只好一一解释,并电话指导他们按照步骤操作。虽然有些难度,但是还是得到了教师调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完成了此项工作。

从一年多的续教工作中,我们参加并组织了很多培训、教研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到了以下几点:

一、市区级培训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我们的教师多是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基本功扎实。但是,大多数教师在原单位都是担任高级的教学工作。而我校因刚刚成立,以低年级教学为核心,因此教师开始工作很吃力,有些力不从心。

针对教师的现状,我校领导干部商议并制定了我校教师培训的方案。自学校成立以来,先后派送多名教师参与了市区级不同内容的培训。其中脱产培训有5人,分别涉及数学、英语、语文、信息等多个学科。区级培训基本涉及了全校所有教师,学科也更为广泛。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的教师成长非常迅速。尤其是我们的两位数学老师,开始上课非常棘手,虽然有深厚的教学理念,却不知道如何实施。脱产培训后,他们不仅找到了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还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自信。现在的数学课已经走入“正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快乐地探究学习了。学校聘请的指导专家,非常惊叹教师们的变化。

可以肯定地说,我校教师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市区级培训。

二、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市区级培训毕竟涉及人数较少,因此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成了我校教师成长的有力补充。

我校的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从教师需求出发,设计安排了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讲座、教研、课赛、学习等互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教师喜爱。例如在学校成立之初,开学前我们就请来了市语文特级教师王春明,来为我们做了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专业培训,如一场及时雨,给一年级的老师们带来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使老师们在走进课堂前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孙蒲远老师是市非常有名望的班主任,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我们每学期都请她老人家来学校和老师交流,她不仅把经验带给了老师们,还用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名教师。在她老人家的带领下,我们的班主任都能从爱学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请专家讲座是我们校本培训的一项举措。我们还充分利用同伴研修和校级培训,促进老师的各项技能的提高。例如,在区教师基本功说课之前,我们很多教师不理解说课,于是我们请来了进修学校的刘芳校长,与我们一起开展了一次关于说课的同伴研修。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对说课有了深入地理解。然后校长又给大家做了精辟地点评,解决了大家没有解决的困惑。这次研修活动,给每位教师都带来了收获。在基本功达标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顺利通过了说课考核。再入白板培训,我们学校白板很多,但是很多老师都不太会用,经过学校赵振宇老师的培训后,大家很快就熟悉了白板的使用技术。再不同级别的白板说课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继续教育成就了附小教师的团结互助

团结合作是一个集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集体发展的首要条件。我校教师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学校,但是因为续教工作,让大家彼此间更近了。

也许原因是复杂的,很多教师在来到大附小的时候,续教分数还是零。为了帮助这些人,在安排培训班的时候,我们把机会都让给了需要的教师。每每这时,从没有哪位老师会反对,甚至有的老师还主动让出学习的机会给其他老师。

而且,在我们转续教关系的过程中,来自一个单位的老师都会主动帮助代办。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中,有经验的老师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同伴。例如,我们有三位参加市级基本功的教师,在指导教师备战区级教师基本功考核达标时,三位教师不仅做了说课展示,还把自己的说课技巧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了大家。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几位老师的指导,让大家轻松了很多。

续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一种负担,总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我们觉得,续教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搭建了平台。“xx”即将开始,在“xx”的续教工作中,我们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尤其在组织上存在很大问题。在“xx”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借鉴先进的经验,努力改进自己的问题,争取更加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

篇2: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是我县“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验收年,通过五年的继教培训学习,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统一认识、整合资源,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现将五年来我校“中继教”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建立领导小组、健全中继教制度。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继教”工作,重视全体教职员工的师德、业务水平的提高培训工作。每年学校都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把学校“中继教”工作、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范畴。成立了“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任成员。形成学校主要领导主管,分管领导主抓,相关人员具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筹集经费、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学校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办学经费预算范围,列出专项经费,为学校教师培训教育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每年,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学校出资为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的老师报销,教师个人则出资统一购买第二轮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三、主要实施途径

1、制定并逐步完善工作方案、计划。

根据省、州、县各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把“中继教”工作纳入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制定了《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06-2010中继教校本研修培训计划》、《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十一五”期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06—2010校本培训制度》、《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06-2010中继教奖惩制度》《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06-2010、中继教管理细则》、《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中继教全员培训实施细则》、《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培训实施细则》、《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学科业务培训考核细则》、《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三穗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06-2010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等工作方案、计划,有效地指导学校中继教工作的开展。

2、整合资源、共同推进

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新技术和新理念培训学习工作方面,学校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师德教材《新时期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08年修订)》、新课程教材《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新理念《校本研修面对面》、新技术教材《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初级)》以及班主任培训教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结合远程资源,利用天网(卫星收视系统)、地网(互联网)等服务平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推进学校“中继教“工作进程。具体做法是:一是学校坚持每周例会时间的教职员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觉悟。二是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团队作用。学校统一调配时间,保证每个教研组每周至少半天时间的教育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按照教务处工作计划,每年开展如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教学基本技能大练兵活动以及每个学科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三

是开展向师德楷模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师德楷模的感人精神。开展“学师德楷模”写心得体会活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四是加强学校中继教工作档案建设工作。学校中继教办公室人员加强信息采集、资料收集、整理,强化责任,逐步完善学校中继教工程的档案建设。办公室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及时以学校简报的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中继教培训学习成果。

(一)师德教育培训学习方面。

师德教育我们主要由校长、工会主席、副校长、教务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担任培训,主要从《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开始,到每年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五年共计完成师德教育全员培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分别撰写师德学习心得体会。使教师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二)新课程理念学习方面。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新课改,首先要改的是观念,从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到新教材和教学内容,都体现着新的教育理念。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实头脑。

我们充分利用《校本研修面对面》,由两位老师担任培训者,完成了规定学时的新理念培训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和鞭策全校教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从教学目标入手,把教育的“育人”和“教书”两方面都抓起来。因为,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完善人格,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让教学活动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上来。

在这一块工作上,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积极倡导教师多读书,读整本的教育论著。在进行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每个老师每个学期都做好读书笔记,对自己感悟较深的还要写出个人心得,即使是一两句话,积少成多,五年下来就有很大体会,对自己的成长也就非常有益。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有计划开展“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活动。集体备课,能够把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在集体备课探讨会上,大家针对自己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根据自己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在备课、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中得到提高。五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这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我校切实开展了中继教活动。

3、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学习。五年来,我校分别选派各个教研组中骨干教师参加州级、省级新课程学科培训,培训者回到学校,不仅要写出个人培训心得体会上交学校继教办公室存档,同时,还把自己的学习讲稿进行整理,对其他成员进行二级培训,使我校所有教师都能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4、积极开展校级交流学习活动。教育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人如果没有外界资源的碰撞,就绝对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就不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多年来,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一条惯例,每个学期都有一两个教研组到本县兄

弟学校或者毗邻州县进行学习交流。同时,我们也欢迎其他兄弟学校到我们指导工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新课程培训学习方面。

教师在培训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注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从教师的以讲为主转变到以训练为主。从教师的知识传播为主转变到学生的成果展示为主;从教师的成就感转变为学生的成就感。使我校课堂教学活动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使师生相互活动达到“教师从教到导,学生从学到展示”的有机统一。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从理论上看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通过继续教育,通过培训,通过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新认识。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体会,更多的尝试,更多的提高。同时,我注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接受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接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四)新技术培训学习方面。

信息技术是教学效果落实的第二发动机:面对读图时代的到来,面对学习者个性越来越彰显淋漓尽致的年头,我们如何有效的实施学科教学内容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者面前的首要课题:“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未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将永远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导致教与学的深刻变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需求,本阶段中继教培训,我们学校安排了足够学时的校本研修培训计划。现在,我校全体教师都能独立运用电子文档撰写个人计划、总结、反思、论文,都能独立运用电子表格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运用幻灯片进行课件制作,部分教师还能制作电子动画、纪录片等,另外,网络技术的培训,使我校老师都能从网络上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篇3: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省教育科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宏观决策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为全省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开始启动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以下简称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申报范围

课题选题应以《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指南》(附后,以下简称《课题指南》)确定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为主要依据,重点研究我省教育改革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应用研究和对策实证研究。课题申报者也可从实际出发,自行设计和确定课题。

二、课题申报条件

(一)课题申报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不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须有两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申报者必须能真正承担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报。

(二)每个课题限报一名主持人。课题组成员的填报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名。《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评审书》)纸质材料须有主持人签名,经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以示承担信誉保证。

(三)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的研究。在研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人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三、课题申报方式

(一)课题申报者应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并认真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

(二)省教师教育专项课题设重点资助课题、一般资助课题。资助额度参照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关规定执行。各申报单位应根据情况适当控制申报数量。

(三)本年度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采用纸质材料申报和评审。各申报人可在《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网址:www.hnjykxgh.com)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网址:www.hnteacher.net)下载《课题申请评审书》,按要求认真填写,并加盖单位公章,由各市州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审核后,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四)课题受理申报时间从2008年10月15日起至2008年12月15日止。请各市州务必于2008年12月15日前将符合申报条件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汇总后连同评审费统一报送湖南省中(下转33页)(上接63页)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亦可由各申报单位直接报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逾期不予受理。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华夏路82号三楼;邮编:410008;联系人:肖波;联系电话:0731-4391695;电子信箱:kybhn@163.com。

四、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一)各市州教育局(教师工作科)要加强对本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宣传和指导工作,严格把关,依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管理办法》【见《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网址:www.hnjykxgh.com)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网址:www.hnteacher.net)】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者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等进行认真审核,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者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

(二)课题立项按照课题申报、资格审查、学科专家组评审的程序进行。评审结果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立项通知,分年度拨付课题经费。

(三)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时限一般为1—3年。课题单位及其主持人在课题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2008年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是实施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申报时间紧,规范性强,各市州教育局(教师工作科)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申报指导,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课题申报者要认真解读《课题指南》,把握申报要求,精心设计与论证,高质量高水平做好申报工作。

篇4: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与总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围绕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和《云南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提出的家庭教育相关目标,以满足儿童和家长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和发展我省家庭教育。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我省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1.继续扩大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广大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儿童获得科学的家庭教育。

2.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3.加大推进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力度,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指导者专业化水平。

4.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大力创办乡村、社区等各类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活动。

5.推进有关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轨道,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具體目标

1.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城镇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农村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

2.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多元化、多类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家长学校,规范对家长学校的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乡镇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学校。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广播、电视、网络等家长学校。

3.积极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建立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达到70%以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条件的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达到50%以上。

4.重视和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引导和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5年内建立200所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

5.加强家庭教育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6.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确立家庭教育研究课题,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及社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各州市要建立家庭教育研究机构或社团组织;有条件的县也要建立家庭教育研究机构或社团组织。

7.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者能力培训。5年内对200名县级以上家庭教育指导者进行培训。

8.推进家长学校学习教材建设,编写家长学校学习教材指导纲要,推广普及《云南省家庭教育教材》。

9.切实发挥先进示范的带动作用,推广家庭教育工作经验,5年内创建10个省级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50所省级示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00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

10.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州市、县(市区)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妇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和领导机构,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工作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家庭教育的牵头工作,文明办、民政、卫生、统计、人口计生委和关工委等部门要积极参与。

2.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工作的全局和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中的基础作用。

3.各州市要按照本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本地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计划和评估办法,确保计划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长效机制

1.各州市要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有专人负责家庭教育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家庭教育工作合力。

2.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基金,用于开展培训、组织研究、建设阵地、表彰先进等项工作。

3.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发资金来源,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三)深化理论研究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课题研究指南》,制定《云南省“十一五”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指南》,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持。设立一批研究课题,加大对重点课题的支持力度,及时开展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和评奖。

2.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办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刊物、家庭教育指导报刊和栏目。办好云南家庭教育网,修订和推广《云南省家庭教育教材》。发挥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研究基地、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的作用。探索家庭教育实际应用的方法和途径。

3.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省、州市、县(市区)家庭教育骨于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专家和学者针对家庭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4.开展多渠道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我省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增进合作、研讨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争取支持与援助。

(四)完善服务体系

1.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大力发展社区、乡镇家长学校,鼓励开办网上家长学校,倡导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办家长学校,形成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与学生家庭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家长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省和各州市要积极推进建立具有研究、培训、服务、监测和评估等多功能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要积极建立适合广大家长需求的指导中心(站)、咨询站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满足广大儿童和家长的需求。

3.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模式。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投资参与创办各种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有成效的服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

1.深化“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以面向基层、服务家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双合格活动品牌,使之成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载体,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普及,指导和帮助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营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并以多种方式推进《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实施。

3.加强宣传普及阵地建设。各级报纸、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开办家庭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栏目,增加家庭教育咨询热线,以多种形式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

(六)抓好队伍建设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壮大家庭教育工作专家队伍、讲师团队伍、宣传工作队伍、专职工作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形成专兼职结合、指导能力强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层层组织好家庭教育骨干和指导者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

(七)加强监督管理

1.加强执法和社会监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向立法机关提出意见建议,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建设。

2.完善考核和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对各级家长学校、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管理,研究制定专、兼职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3.建立宣传和推广监测机制。以省、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依托,形成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并采取措施实施有效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途径对家庭教育的误导。联合有关部门清理整顿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名的非法培训机构,规范整顿家庭教育报刊、图书市场和网络家长学校,促进家庭教育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八)关注特殊群体

1.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向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宣传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科学教养子女的技巧和能力。

2.关注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家庭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切实提高特殊家庭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四、监测评估

1.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统计局、省人口计生委、省关工委联合制定本规划,并依据本规划制定《云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评估方案》。

2.成立云南省家庭教育工作评估领导小组,负责检查评估全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各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由各地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或领导机构负责检查评估。

3.各州市根据《云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和《评估方案》要求,组织好中期和终期的自查评估。各地在自查评估的基础上,省家庭教育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将对部分州市的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抽查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4.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典型,表彰先进。终期召开省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及表彰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

篇5: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校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办学方向,以“管理、质量、文化、特色”为工作主题,牢固树立“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目标,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的稳步发展,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注重工作实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为教师的快速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天柱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考核评估细则》,我校认真对继续教育工作中评估体系中的领导重视、培训管理与实施、培训效果四个方面逐一开展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白市镇小学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位于县城东部的清水江畔,距县城26公里,毗邻湖南会同。学校始建于1936年,经历了70多个春秋岁月的洗礼,学校各方面发展迅速。现学校占地面积20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栋,教师办公宿舍楼1栋,学生宿舍楼1栋,学生食堂1栋,学校有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远教室(兼音乐室)、少先队活动室(兼美术室)、学生计算机室、多媒体室各1间。目前有教学班17个,学生总数835人;在职教师56人,实际在岗52人(包括9位特岗教师),其他借出3人、进修1人,在职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2人;中共党员21人。省、州、县骨干教师3名;大专学历以上3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总之,白市镇小学是一所师资强,质量高,校园幽美,校风淳朴,家长倾心,学生安心、社会放心的初具现代化规

了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使得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事事有人抓,事事有成效。

2、信息、资料到位。除了使用规定的教材外,学校还多方面筹措资金购买了很多培训学习材料。还组织各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个人通过网络资源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信息。

3、日常管理到位。我们按要求认真进行学习登记,对教师们接受培训的时间、学时、成效以及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每年按时登记在册。

(三)讲求实效,抓实培训。

教师培训工作力求实干,讲求实效,培训要求做到让教师真正有所收获。

1、铸“师魂” 强“师德”。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学校结合《新时期师德修养》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讲座、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并要求每位教师有具体的行动。通过学习,许多教师转变了对学生、家长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敬业爱岗、勤勉、实干精神更足。

2、重培训提素质。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有觉悟的、有文化的教育者外,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各形式的培训学习和各级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五年来,学校先后派出100余人次教师分赴北京、浙江、广东、湖南、贵阳、凯里、麻江、天柱等地参加各层次的培训学习,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思想素质均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学校更是为所有的教师贴别是年轻教师提供锻炼的平台。鼓励他们上公开课、示范课,推荐他们到上一级参加教研课和优质课,如谌洪菊老师赴州县参加节能大赛分获州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我们还启动“名师工程”,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实施“培养计划”,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带动

还不够。在培训中,我们经常以理论为主,缺少了实际的操作和总结经验。所以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机会很少,今后的工作重点我们放在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3、几年来,我们虽然按照上级的步骤和要求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有许多工作还做得不够,离上级要求还甚远。比如:培训力度不大,培训内容不全等受硬件设备条件的制约等。

四、下步工作打算

1、汲取经验教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巩固提高小继教的培训成果,促进我校继续教育工作扎实稳步提高。

2、抓好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继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全校各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

3、继续强化老师参加学历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本科学历层次的人数。

4、继续按照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任务和要求,长期不懈地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同时,还要进一步地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增大经费投入。

总之,在“十一五”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严格遵照了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履行了职责,扎扎实实且颇有创造性的开展了工作。根据继续教育评估体系,经我校进行自我总结评估,我们认为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完全达到了考核评估标准要求。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力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成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6: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校县教育局、教师学校师训部的领导下,根据台安县教师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指导意见和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校的发展特色,继续实施以“诵读精典美文,创建书香校园”的教师读书活动和教师的“以考促学”活动为主线,以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为重点,全面落实了县“十一五”继续教育工作的精神,利用现有的资源推动以校为本的培训活动,使培训内容和计划符合教师的需求,培训过程落到实处。通过本学期的工作,我校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改观,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文化底蕴更上一台阶,为“十一五”继续教育收尾工作奠定了基础,下面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师德培训,强化教师为人师表。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育法》,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及教师晨会,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观,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争创科学发展观的楷模。开展教师师德专项考核,坚决执行师德修养一票否决制。

二、继续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更新知识水平。

积极传达上级院校下发的各级各类专本科培训学习的通知,鼓励教师参加函授、电大和自考学习。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加强同高等院校的联系及合作,为报考本科函授的教师做好服务工作。

三、搞好师资培训。本学期,结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好每周二、周四业务学习时间。一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各学校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方面的图书,增加了教师可阅读图书的数量,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采取自学形式读书,并写读书笔记,期末各校教师上交读书心得体会或论文,学校按教师的完成情况及质量在教师考核中按等级进行加减分。二是采取“以考促学”形式,加强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学习。

2、强化教育科研。通过开展系列的教科研活动,给教师以展示自己业务水平的舞台,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参与面达到100%,以此互评、互议、互学的形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3、利用特色活动,激励教师学习。为更好的使教师参与读书、品味书香,突现“读万卷书、写千字文、树百年人”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已经开展的“诵读经典美文、创建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基础上,要求广大教师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师必须选读由学校推荐的书目,主要有三类:教育专著、经典小说和儿童小说,使老师们走近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陈鹤琴等名家,品味《红楼梦》、《三国演义》、重温鲁宾逊、格列佛,以教师的读书带动学生的读书。二是“漫步书海,品味人生”。每位教师精读1—2本教育教学专著或文学作品,撰写读书心得,记下随笔。在读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每月至少撰写一篇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并鼓励教师发送至有关教育网站,以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三是“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每天早上、中午到校后为师生读书读报时间,教师和学生同阅读,共享读书乐趣。四是“我为孩子诵经典”。每位班主任教师利用阅览课、语文课等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学校还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已有的教育网,为教师提供便捷、实用的操作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构建起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自主的、开放的、智能化的学习模式,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帮助教师形成广泛的阅读视野。

4、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和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师技能培训。一是认真抓好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培训工作,重点培训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育网资源、课件制作等技能。造就一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是抓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对在学习中有困难的教师,积极给予帮助,辅导教师的技能操作,参加培训的教师合格率达98%以上。

5、通过已经开展一年的网络研训,即教师博客圈互动,继续鼓励教师写博文,通过这一平台使教师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沟通心灵。让教师在这里发表自己对教育教学方面的观点,口味生活的点点滴滴,分享教育教学的趣事,进而发挥网络研训的连动作用。本学期我们继续要求教师每月写一篇教育叙事、读书体会、日记一则,学期末写一篇优秀教案或教育论文,并把文章发送到校园网站。学校建立相关的考核管理制度,要求教师的作品必须原创。从而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让教师在自学与互动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四、抓好教师常规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制定训练计划,组织教职工进行练兵。理论知识培训可采取自学和集中讲授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培训要尽量结合工作实际,采用师徒挂钩、现场观摩、技能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了教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本学期重点之一是训练三笔字、简笔画和板书设计三项内容,每名教师钢笔字(大钢楷一本)、毛笔字(大楷两本)、简笔画(大图画一本),教师基本达到开学初的要求,而且质量较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说课和课件制作训练,通过中心小学开展的说课竞赛和课件制作大赛,使参赛教师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在比赛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成果,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学习了他人的长处,达到了相互学习的目的。

篇7: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是“十二五”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为了继承和发扬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谋划好“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为全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继续教育工作回顾

我校“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与全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全员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新课程师资培训”、“培训者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等,立足基层学校,面向全体教师,研培结合,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突出骨干教师培训、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十五期间,全校组织实施了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即培养3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县级骨干教师,5名镇级骨干教师,6名校级骨干教师。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着力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骨干教师培养、选拔上严格管理。搞好考核注册,建立学校、培训部门、校、县教育局三级考核网络,考核依据《校、县两级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表》,从师德表现、示范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业绩等十项内容严格考核。第三是实施动态管理,将不合格的骨干教师及时取消骨干教师资格。

二是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多次派出各级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部门举办的培训班。

三是注重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优质课,展示骨干教师的教学成果。近几年来,该项工作也为我校全面提升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几年来,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在校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承担各种实验课题4余项。经验总结性教案72篇。

(二)全员培训扎实有效。一是强化师德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期间,先后举办了《邓小平理论概论》、《师德教育读本》、《现代教育教学法理论》等各类“师德”相关培训会十余次,举办“师德”讲座,特别是本校“师德”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对教师实行专题教育,这些都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树立高尚师德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基本功检测及培训。

三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我校已完成全员教师的初级培训,2010年起,有计划地开展中级培训。

四是开展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通识培训和培训者培训。五是适时抓好新教师培训工作。“十一五”期间,我校始终坚持新教师从师德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常规、新课程理论、班主任工作等几方面入手,对新教师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五年来,我们按规定学时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为提高新教师素质,加快专业成长添加了催化剂。

六是教师学历水平逐年提高,直至全部合格。七是以“三新一德”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参培率为100%;(5)突出特色,立足实际,狠抓校本培训

八是校本培训

我校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有:

反思式培训。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学过程、方法及结果进行反思,达到循序渐进、自我提高的目的。

参与式培训。教师结合学校及个人的发展需求,开展了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教学沙龙以及网络交流等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案例式培训。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对成功的、生动的、具有可借鉴教学案例进行讨论,有助于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有利于采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

师徒结对式培训。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等实际,开展了师徒结对式培训。安排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指导教师,同新教师、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指导教师根据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实际,制定帮带计划,新教师、年轻教师根据自身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本人成长发展目标。指导教师根据帮带计划,为新教师上示范课,并深入新教师课堂听课指导,发现问题,师徒座谈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师徒之间通过反复的“导、听、评”,有效促进了新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8: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亮点一:及时完善主讲教师培训方案

在2 0 0 7年项目实施过程中, 我院项目组根据培训原则和策略,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 形成了具体的培训方案。2 0 0 8年, 我们根据2 0 0 7年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理解, 对2 0 0 7年方案做了修改完善, 列出每一主题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精华问题, 突出主题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增加了一些实用软件的学习内容, 规范了验收标准, 要求每位学员完善一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设计成果 (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资源) , 每位学员初步完成一份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每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作业文件夹 (包括教学设计成果、过程性文档、资源素材与反思日志等) , 每个小组集体研究过程中形成记录文档 (包括讨论记录、小组作品和交流文稿等) 。

修改完善后的培训方案为各区县主讲教师提供了更加实用的参考。主讲教师可根据本区县的实际情况, 在该培训方案的基础上, 制定更为具体的培训方案。

面对2 0 0 8年项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 我们采用集中培训、送教到区县等方式。在教育学院组织6个班, 在延庆、密云两县分别组织1个班, 完成了2 0 0名主讲教师的培训。

/李涛

亮点二:密切结合各区县特点, 落实培训任务

各区县的全员培训从2 0 0 8年3月起陆续展开。项目组从2 0 0 8年1 1月起, 深入各区县进行追踪调研, 了解各区县培训的具体情况、培训特点以及所需要的支持。

其间, 我们看到培训工作得到了各区县教委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有的区县教委直接给学校下达文件, 要求学校合理安排教师的培训时间, 有的教委直接参与, 建立了以教委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行政力量的推动支持, 为顺利开展和完成培训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培训与评奖相结合, 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 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密云县教委要求参加培训的学校将其和评优活动结合在一起, 将培训中所要求的规范的教学设计以及新理念、新方法纳入教学评优的条件中去, 极大地激励了一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海淀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的获奖教师均是参加过这次中级培训的。这不仅从实践上验证了培训的效果, 也激发了其他教师参加培训的愿望。

2. 采取多种方式, 提高培训效果

主讲教师异地上课这次培训的主讲教师很多是来自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 在培训本校教师时难免出现不好管理的问题。顺义区采取主讲教师异地上课的方法, 即主讲教师培训的不是本校教师, 而是其他学校的教师。这虽然给主讲教师增加了些许困难, 但提高了培训效果, 值得借鉴。

主讲教师集体备课密云、崇文、海淀、朝阳等区县都采取主讲教师集体定期备课的方式, 统一教学, 统一要求, 统一进度, 使培训更为规范。同时, 也便于偶尔缺课的教师能够及时补课。主讲教师在集体备课时, 共同讨论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交流经验,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学员提供学习支架大部分区县采取5天面授的培训模式, 而一些人数较多的区县, 如海淀、朝阳、顺义等区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培训任务, 采取了“3天面授+2天网上学习”的方式;如海淀区将较难掌握的理论作为面授的主要内容;顺义区将一些实用软件的讲解安排在面授的时间里;朝阳区制订主讲教师手册和学员手册, 把两天的网授分解为7次, 使学员能够随时清楚每次网授的学习任务。朝阳区还为学员提供了学习支架的方法, 在面授时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 还为学员布置网授学习的内容和需讨论的问题, 并把这些内容和问题用思维导图和模板的形式交给每一位学员, 把每一次培训的要求、任务以及如何考评等都写在学员手册里, 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3. 增加说课环节, 使培训紧密结合实际教学

朝阳区在最后一次面授时增加了说课的环节。首先, 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小组内说课, 之后, 小组推荐一位教师在全班说课。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教学设计的实用性, 使培训与实际教学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教师的教研服务。

4. 严格考核, 保证培训质量

各个区县的培训部门都十分重视培训质量, 严格考核要求。如丰台区、房山区要求学员缺勤超过1天不能结业, 朝阳区要求面授3天不能缺勤, 如有缺勤必须在本周内到其他班级补课, 否则不能结业。此外, 朝阳区对每一个培训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 达不到要求的不能结业。这些严格的考核制度, 为培训质量提供了保障。

5. 项目组整合开发各种培训资源

项目组在充分挖掘各区县培训特色的同时, 不断地整合和开发各种培训资源, 研究网授培训方式, 努力为区县提供支持。一方面, 收集问题, 丰富教学内容。受训教师都是各个区县的骨干教师, 对教学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经常能够提出许多切合实际和有趣的问题, 能激发起其他教师参与讨论的热情。项目组不断地收集主讲教师培训时提出的各类问题, 集结成册, 供各区县主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考;另一方面, 扩充软件库, 为主讲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我们把主讲教师在培训中提供的小软件收集起来, 形成一个实用软件库。各区县在培训过程中, 也都增加了一些实用软件的学习, 我们及时扩充到软件库中, 计划刻成光盘提供给各个区县, 为主讲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

亮点三:为保证培训工作有效进行的“一、二、三、四”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有效进行, 我们提出了培训的如下原则:“一条主线”即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个真实的任务, 以任务驱动式组织培训, 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两方面的指导思想”即贯穿混合式学习思想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即学员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四个关键点”即强调活动参与、理论联系实际、案例观摩与体验和过程性评价这四个关键点。

要求各区县一定要围绕这几个基本原则开展培训工作, 制定适合本区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培训的管理, 我们就培训定位、培训模式、时间安排、过程控制、验收要求等环节做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细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级) 工作是北京市唯一一个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全员培训项目。密云教育学院分院陈主任的感受有一定代表性:“‘九五’培训是纯粹的计算机模块培训。‘十五’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的培训, 让学科教师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在教学中的应用。‘十一五’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教育学的理论上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教师研究教学的能力。”

今后, 我们将继续落实2 0 0 9年项目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网络培训, 加强资源建设, 更好地为区县培训服务。

篇9:小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组织机构

桦甸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教育科研的组织建设,随着教育行政领导的变化,适时调整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科研室,并配备专职科研主任,有效地承担起了本校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及指导工作,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修改完善了《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桦甸市教育科研课题及成果管理办法》、《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标准》、《桦甸市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确保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形成了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须建立一支懂理论、能实践、会研究、善总结的高素质教育科研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教育科研专职人员8人,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合理,从基层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中聘请兼职研究人员45人,教育学会发展团体会员3000余人。这样一支专兼群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有效地承担起了全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对桦甸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育现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积极投身与教育科研实践中。“十一五”期间,有18项省级课题、25项市级课题、186项县级课题立项,比上个五年计划增加了21%,课题在村完小以上学校和骨干教师群体中的覆盖率为100%。此外,实验教师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经验总结、编写校本教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独辟蹊径强化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一项课题能否善始善终,并达到预期研究成果,重在过程管理。为此,桦甸市教育科研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与指导模式。即“四会一课”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会、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科研主任调度会、课题鉴定观摩会和课题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适时掌握每项课题的运行情况,及时改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课题指导过程中采取了责任包保制。根据每位研究人员的学科特长,分题到人,各司其责,并采取“同类分组调研,定点跟踪指导”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通过“两听一看”,即听汇报(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听课题课(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看资料(研究过程材料的积累及管理情况),与课题组人员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取得了“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六)成功地开展了“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教育科研部门每年都组织一次课题课评优,教师从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中选择课例,采取“说课——讲课——展示”的方式,评出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为教师搭建课题研究活动的平台,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七)开创了教育科研培训和课题鉴定验收新模式

在总结以往教育科研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使培训收到最佳效果,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学校领导转为课题研究者,培训方式由原来的大型集中转为深入学校面对面互动,由原来的研究人员单向灌输转为教师提出问题按需解答,还不定期地聘请省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专家讲学,消除了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工作实际的研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教师了解教育科研,走进教育科研,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推动了全市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此外,还创设了“三位一体”的课题鉴定验收模式,即把鉴定验收、科研培训、成果推广三项工作一并完成。主要让教育科研兼职研究员、科研主任、同类课题负责人,相邻学校的实验教师列席鉴定会,亲历课题鉴定验收全过程,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了解驾驭科研程序,规范和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发挥优质课题的辐射示范作用。

(八)坚持“双写”教育,进一步打造桦甸教育特色

“双写”是桦甸市教育局为解决小学生写字、写文存在的问题,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在“十五”期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1996年通过省规划部门验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通过培训教师,编写教材,设置课程。校外教育以及举办一年一次的全市中小学“金城之秋”书法竞赛活动,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力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使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得到有效矫正,写字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积累量大大增加,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双写”特色已然形成。

(九)加强校本科研,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校本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一大批校本科研实验校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学校从教育研究的角度,认真总结和分析本校的现状,深入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在资源,扬长避短,在创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长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苏密沟中心校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规划了“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核心课题创特色,以科研小课题促课改”的整体工作思路;针对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落实课标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的普遍现象,确定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具有操作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综合性学校课题,开展了大型的“发现问题——主题学习——课例研讨”为流程的研修活动和小型的课题主题论坛活动。在整体上形成了校长宏观调控,科研室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网路,达到了以点代面,以骨干带动全体,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抓典型带动群体,以校级课题提升市级课题的策略,层层推进,以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课改的深入实施。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三检一评制度。在制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性的内驱力调动,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

临江小学在校本研究中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载体,诠释了“注入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分层教学,为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劳动课特有的技能培养,在劳动课上教他们学习编织、学习烹饪、学习手工制作,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自己动手,在课堂上多次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手艺,品尝自己包的饺子、自己做的饭菜,真正实现了课堂人性化、教学人性化,为孩子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永吉小学的校本科研让教师在备课中,改进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例研讨中,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对话交流中,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研讨;在竞比活动中,点燃激情,促进成长,获取成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不断地丰厚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塔建了良好的平台。

新华小学《整体推进校本科研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临江小学《夯实校本研究追求育人特色》、苏密沟中心校《立足校本在创新中发展 研修实践在探索中提升》、第六中学《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经验成果在吉林地区校本科研工程现场会上进行了交流。

(十)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由于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5年来,取得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100余项课题通过各级相应部门的鉴定验收,其中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22项,其余是县级课题。

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进修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第一中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第四中学《校本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常山中心校《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学校的研究》等课题,都从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着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被省市、专家赞誉为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几年来,桦甸市重视发挥教育科研的服务功能,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先后召开课题成果推广现场会或鉴定观摩推广会50余次,使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教育的现实效能,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基层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800多篇,在各级会议交流或获奖论文搭4500余篇,参编教材或学材料50余种,开发校本教材70余册。先后50 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40人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人聘为省教科院兼职研究员,2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专家。教育科研所连续四年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2010年先后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回顾“十一五”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1. 有些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担心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不搞教育科研照样工作的无用论在个别人思想中还存在,这种错误认识和行为,严重阻碍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2. 从全市范围看,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学校无论是教育科研的意识和水平,还是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都存在一定差距,课题研究尚未进入教育科研的境界,实践效果不明显,理论含量低,成果平平,缺少创新。

3. 有些学校或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思想。有些学校为了名誉或迎接检查,教师为了晋职升级个人利益做课题,不是从发展教育科研事业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着想。有的立项时满腔热情,积极性很高,中间过程却疏于管理和研究,结题时东拼西凑草草收场,还有的课题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4. 课题管理不够规范。由于有些上级非教育科研部门滥派课题,迎合了一部分学校和个人,图虚荣、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致使一些旁门左道的课题充斥其中,鱼目混珠,损害了教育科研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给教育科研及管理工作造成了混乱。

(二)采取的对策

教育科研如何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再上新台阶,其对策是:

1. 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各级领导应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决定》,明确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负有的领导责任,切实地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努力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2.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努力采取措施提高专兼群教育科研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教育科研真正发挥服务功能和先导作用。

3.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力度,争创优异成绩。加强科研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课题的管理与指导,同时瞄准更高的目标、更新的领域进行选题研究,争取产出更多更优秀的科研成果。

上一篇:弯道跑评课稿下一篇:锦瑟李商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