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

2024-07-04

十一五(精选十篇)

十一五 篇1

2011年开始, 我国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更是企业深化改革、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时期。

此文以宏大的视角, 全面回顾“十一五”期间辽渔集团经营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果和重要经验。总结过去, 会更加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从而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凝心聚力, 实现新的跨越!

综述篇:长风破浪海有涯

五年长风破浪, 五年砥砺前行。

这五年, 是辽渔集团在60年根基之上加速发展的五年;这五年, 是辽渔集团逐步完善发展思路的五年;这五年, 更是企业遵循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前进的五年。

回眸“十一五”, 作为有65年发展历史的国有渔业企业, 辽渔集团在市场经济的激流中乘风破浪、一路前行。五年来, 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 准确把握时代经济脉搏, 积极应对种种困难与挑战, 依靠过硬的经营管理团队, 通过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 实现跨越发展、领先发展, 确立北方水产品物流中心和客滚航运中心的地位, 形成以港口经济为龙头、多产业并举的发展盛况, 企业综合实力实现逐年提升, 连续多年经济效益居同行业之首, 已发展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国有海洋渔业企业之一。这五年, 辽渔集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抢抓机遇, 突出主业, 创新机制, 放大效益,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台阶已经搭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完善产业链条, 整合港口资源, 基础功能逐步完善, 海陆联动的态势已经形成;依靠高新技术带动作用, 抢占世界大洋性资源, 形成大贸易、大物流和高新产品研发的产业格局, 面向海洋经济的新型产业体系逐步显现。“十一五”期间, 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 年均增长率12.9%;实现利润14.1亿元, 年均增长率86.9%;资产总额增加44亿元, 比“十五”期末增长2.7倍;工资总额增加6685万元, 比“十五”期末增长50%;职工人均收入增加2.8万元, 比“十五”期末增长8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五年间, 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驰名商标、首批全国文明渔港称号、东北四省区诚信企业称号……

“十一五”期间,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 辽渔集团作为国有渔业龙头企业, 其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选择。针对集团港口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和港池使用面积给港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瓶颈问题, 以及传统渔业资源不断萎缩、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辽渔集团乘风破浪、迎难而上, 收获了累累硕果。

五年来, 辽渔集团加大投资, 做强主业, 突出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 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确立北方水产品物流中心和客滚航运中心的地位。目前, 拥有大型冷库6座, 拥有国内最大的冷库群和国内首家保税冷库, 年货物吞吐量超过70万吨, 冷藏能力12万吨/次, 比2005年增长20%, 已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冷冻水产品集散地, 依靠满意和诚信被广大客户誉为“前有放心港, 后有放心库”;大连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年鱼货交易能力上百万吨, 已形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捕捞、冷藏运输, 以增强远洋捕捞能力为核心, 重点发展智利外海竹荚鱼项目, 寻找新资源、新项目, 成功引进冰岛大型单拖网, 承担并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南极磷虾探捕任务, 启动了南极磷虾研发项目, 为远洋捕捞开拓了新资源、为捕捞作业找到了新方法、为企业效益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鱼品加工基地达3万平方米, 年原料处理能力10万吨, 鱼品加工不断探索合资合作, 联合发展, 实施远洋品牌战略, 以品牌展示企业形象、加强伙伴合作、拓展内外市场, 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远洋”牌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农业部“纯天然远洋捕捞产品”标识认定, 极大提升了“远洋”品牌的美誉度和附加值;渔用物资供应基地年销售额近6亿元, 拥有保税油库一座, 为辽南地区渔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产物资和油料保障, 物资供应以扩大供油规模和能力为主导, 增加供油品种, 实现规模效益;船厂年修造渔船300余艘, 是俄罗斯、日本、台湾地区渔船主要的海外维修基地, 以修船为主、造船为辅, 造船向专业化配套方向发展;杂货与客货滚装码头年吞吐量从2005年的1305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 港口航运以增加客滚船规模、增强客滚运输能力为重点, 以诚信服务打造放心港。2006年, 投资1.21亿元成功收购山东渤海轮渡有限公司, 7艘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最快、最安全、最豪华的客滚船五年里相继上线运行, 形成“七珠联壁”的盛景, 占据渤海湾客滚行业的半壁江山;宝钢大连物流中心正式落户大连湾新港, 标志着大连湾新港成为宝钢集团北方销售市场的枢纽港;2009年, 辽渔集团历史上项目最大、投资最多的基础性工程———港口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计划投资7.2亿元, 现已完成投资3.2亿元, 这是“打造百年辽渔”的战略性工程。“十一五”期间, 企业重点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23.1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9.96亿元, 为建设两个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 企业始终把为职工谋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工是企业的根基,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辽渔集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 让职工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引入“关键岗位”创新管理理念, 开创首席工人制, 使蓝领镶上金边, 并为首席工人每人每月补贴300元, 建立起了加强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激励长效机制, 五年来共评出首席工人31人、评选出劳动模范205人, 组织劳模和首席工人出国旅游;为改善职工福利待遇, 五年来公司为职工午餐补贴1500余万元;五年间职工人均年收入增加到5.9万元, 职工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到广大职工。

客滚货运产业篇:志存高远天无界

在辽渔集团多产业齐头并进、港口经济长足发展的今天, 客滚航运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 如今已发展成为企业的支柱产业, 带动了企业的全速发展。特别是辽渔集团“打造百年辽渔”宏伟目标的制定, “两个中心”规划恢弘而出, 使客滚货运产业的发展承载了建设企业百年基业的使命。回首“十一五”期间, 客滚货运产业从容应对市场经济震荡和金融危机的挑战, 秉承以人为本、超越自我的经营理念, 做大做强产业, 发展蒸蒸日上。

一、发展为先, 全力打造港口物流产业

大连湾新港是辽渔集团客滚货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港口经营业务从客滚运输服务、港口装卸、铁路中转、货物储存、物流服务到船货代理一条龙服务。拥有5千吨级—2万吨级杂货和客滚泊位8座, 货场及停车场面积40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4110延长米;港口杂货年吞吐能力300余万吨;港口装卸货种以钢材、冻鱼为代表达300余种, 其中冻鱼、瓷砖、建材装卸作业被公认为服务名牌, 钢材作业也得到客商的高度赞扬, 鱼粉、粮油装卸也占有一定比例。港口业务辐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国内外58家客商联袂赠送“放心港”铜匾。

五年来, 新港人紧紧围绕建设百年辽渔的战略目标, 以打造国际水产品物流中心和建设北方客滚航运中心为己任, 动员和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经营理念, 循序渐进, 励精图治, 走出了一条做优做精货运产业、做大做强客运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司货运和客运经营业务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两大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比翼齐飞, 实现了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十项新突破。

一是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 位居大连口岸地方企业港口第一位。

二是港口经营收入达1.4亿元, 年均增加超千万, 年均增长达10%以上, 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45万元/人·年。

三是港口年创利润4000万元, 年均增长15%, 人均创利润14万元。

四是铁路专用线中转货物量150万吨/年。

五是客滚运输年进出港车辆达45万辆次, 中转旅客达220万人次, 进出港车辆和旅客数量分别占据大连口岸市场份额的58.3%和47.9%, 占据大连口岸客滚市场份额绝对优势。

六是大连湾新港客运站两次被评为部级文明客运站。

七是辽渔新港铁路专用线成功接卸“钢龙”专列, 改写了只有大型专业化港口才能接卸钢材货源的历史, 标志着本钢集团的产品正式进入大连湾新港货运产业。

八是公司与宝钢集团成功合作, 建成“宝钢大连物流中心”, 标志着公司在做优做精货运产业的调整战略中, 再抢先机。

九是大连湾新港得到全省边检系统第一块“信得过港口”金匾。

十是大连湾新港铁路专用线被沈阳铁路局金州站授予全省第一块“标准化专用线”称号。

二、安全至上, 做大做强客滚产业

众所周知, 海上交通安全是制约轮渡产业发展的大问题, 令不少人望而生畏。在这种大背景下, 2005年, 山东渤海轮渡公司对外抛出“绣球”, 寻找合作伙伴。2005年的辽渔集团也面临着自身发展的抉择, 需要寻找新的企业效益增长点, 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也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雄风的必然之举。辽渔人清楚地知道, 由于省时、节能, 客滚运输业发展潜力巨大。辽渔集团有自己的港口, 一直以来却有港无船, 港口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辽渔人抓住时机, 果敢涉足渤海湾黄金水道, 2006年, 恰逢“十一五”的开局之年, 企业成功收购山东渤海轮渡公司, 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自此翻开了辽渔客滚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大连湾新港与渤海轮渡的强强联手使集团公司客滚产业迅猛发展。五年来, 在辽渔的正确领导下, 客滚产业的经营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6年提前三年下线了“中鲁”轮、“顺鲁”轮、“兴鲁”轮、“大华”轮4艘船舶;2010年又提前淘汰了“宝华”轮、“英华”轮。5年间, 先后投资20亿元, 精心打造了6艘大型、豪华、节能环保的“珠”字号客滚船舶。2010年5月又斥资18.5亿元开工建造4艘国际豪华节能型船舶。现如今, 共有7艘“珠”字号大型客滚船投入渤海湾营运, 平均船龄4年, 拥有总车道线13200米、总客位9702个, 亚洲第一渔港经过多年的发展, 如今客滚运输在港口业务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每天进出大连湾新港的6艘客滚船、12个航班, 日均中转车辆可达1200余台次、接送旅客9000余人次, 车、客的运输能力分别占大连口岸市场份额的58.3%和47.9%, 年中转车辆和旅客能力分别达60万辆次和350万人次, 车客中转量已经占居大连口岸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 成为大连市名副其实的客滚中心。国内最大最豪华的“渤海明珠”、“渤海金珠”、“渤海珍珠”、“渤海玉珠”、“渤海宝珠”、“渤海翡珠”六艘客滚船运行期间, 倍受旅客青睐。客运公司两度被交通部评为“文明客运站”。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客滚货运产业是高风险行业, 安全就是客滚业的生命线。大连湾新港多年来在安全工作上求实求细, 安全工作滴水不漏。“十一五”期间, 在延续以往安全工作的基础上, 在2007年“因为有了我, 周围安全环境更和谐”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带动下, 客滚安全工作做得精益求精。在2008年奥运安保工作中, 大连湾新港比照航空安检标准投入300多万元, 购置了车载式包裹安检仪、手提式危险品探测仪、旅客金属安检门等设备, 并实行了“实名购票”的管理新模式。“实名购票”是船舶客运上的一次改革, 乘客凭身份证来购票, 把乘客名字输入微机管理, 使过去的来去匆匆不留痕迹, 变成人过留痕, 便于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比、追捕逃犯;在乘船期间出现问题, 可以查明身份, 进行妥当处置, 使安保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安全举措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渤海轮渡始终以如履薄冰的心态, 不断调整安全发展思路, 创新安全管理手段, 狠抓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基于多年来对渤海湾海况、客滚船的“规律性认识”, 渤海轮渡建立了“把好十二关”的科学防范体系:把好船员素质关、把好入口关、把好气象关、把好配载关、把好绑扎关、把好航前检查关、把好巡舱关、把好航行和锚泊避风关、把好陆地保障和设备保障关、把好应急反应关、把好消防关、把好防破坏关, 全方位保证船舶良好状况、保障旅客安全出行。在严把“十二关”的基础上, 强化防碰撞、防泄漏、防火灾、防强风、防破坏“安全五防”工作。同时, 将防爆炸、防投毒、防盗窃、防劫持、防纵火作为船舶“治安防范五个重点”, 将船舶驾驶台、机舱、车辆舱、客区、厨房和旅客餐厅作为船舶“治安防控五个重点区域”, 确保船舶治安不出问题。在每年的11月20日至次年的2月20日、“两会”及国家重大活动期间, 渤海轮渡都要进入“大安全”戒备状态, 船舶保安等级升为二级, 对旅客、车辆乘船全过程严防死守, 做到特殊时期超前防范、超前加强。其次是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2009年11月, 渤海轮渡7艘船舶率先在渤海湾通过中国船舶保安体系认证, 取得《国内船舶保安计划符合证明》, 在两套体系的规范引导下, 渤海轮渡的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如果说安全是客滚产业的生命线, 搞好服务则是客滚产业赖以发展的保障。一直以来, 大连湾新港狠抓港口服务建设, 按照所有服务行为都必须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展开的服务理念, 全力打造“诚信新港”和“放心港”品牌。对鲜品运输车辆开展“绿色通道”活动, 对海鲜、冻货、水果和蔬菜等车辆实施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上船服务;对旅客深入开展“爱心卡”活动, 对“老、弱、病、残、孕”等旅客, 和船方开展全过程无缝隙对接服务, 实施重点照顾;为旅客提供船舶到港旅客免费延住等超值服务。在服务中, 还注重抓好晚到旅客一路通服务、婴儿贴心服务、无人陪伴特殊旅客全程一条龙服务等个性化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工作。通过强化全面、细致和国际化、高水准的服务水平, 提高航线美誉度。抓住延伸服务、超常服务、专项服务承诺, 认真贯彻“全面型”和“高速快捷型”服务, 并围绕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创新, 向具有现代理念的个性化服务迈进, 形成服务等人的主动氛围, 并且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 形成“放心港”的特色服务。“诚信”是立国之本, 也是新港的立业之本。“诚信新港”已经成为辽渔集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渤海轮渡则提出全力打造“真情相伴, 海上家园”服务品牌口号, 走“以服务创品牌, 以品牌求发展”的品牌经营之路。以“四项工程”———素质工程、平安工程、形象工程、文化工程为载体, 全面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 公司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创建服务品牌过程中, 渤海轮渡人赋予了“真情相伴, 海上家园”丰富的文化内涵:遵循“厚德载物, 诚信卓越”的经营服务理念, 以旅客满意为工作标准, 想旅客之所想, 急旅客之所急, 帮旅客之所需, 真心为旅客排难, 倾情为旅客服务, 以全方位、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营造“家”一样温馨的乘船环境和文明和谐的乘船氛围, 把客滚船建设成温馨和谐的海上家园, 让旅客享受到超值的服务。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给渤海轮渡公司带来了一场服务革命, 员工实现了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我会服务的转变, 他们视船舶为家庭、视旅客为亲人, 真心诚意为旅客提供周到、细致和全方位、人性化的贴心服务, “珠”字号客滚船已成为一个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吸引旅客竞相慕名乘坐。

三、诚信固本, 做优做精货运产业

以信为本、以优取胜, 实现自我新跨越。在长年累月的装卸过程中, 辽渔集团的货运产业做到装卸水果一个不丢、装卸鱼货一条不少和客户请吃不到、送礼不要, 赢得了“人、船、货”三不受气的美誉, 这离不开严格的管理, 更离不开辽渔人一贯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方针。随着业务不断扩大, 在全行业中率先实行了“窗口行业规范服务承诺制”, 码头装卸实行24小时停人不停机的全天候作业, 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货物装卸实行“一票到底”的全过程服务, 与货主形成利益共同体, 把货损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客户需求, 开展装卸货物从卸船、倒运、入库、装火车一条龙高速快捷全程服务, 实行代办手续延伸服务, 货主只要发个传真, 其余由港方办理;装卸瓷砖实行“打碎一片赔一片”的服务承诺;向客户授予“生产经营决策参与权、作业现场监督权和奖惩职工建议权”三项权力, 促进了港口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高效、廉洁、热情、周到的服务, 受到中外客商的由衷敬佩和热烈欢迎, 真正为客户着想的这些举措, 换来了千金难买的“放心港”美誉。

2006年8月, 宝钢大连物流中心正式落户大连湾新港, 此举标志着大连湾新港正式加入了宝钢集团北方物流网。这是宝钢物流中心目前在东北唯一的合作项目。次年5月15日18时, 辽渔集团与宝钢集团合作建成的“宝钢大连物流中心”正式揭牌, 此举则标志着辽渔集团与宝钢集团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物流业务合作进入了正式运营阶段;标志着辽渔大连湾新港正式成为宝钢集团北方销售枢纽港与物流中心;标志着大连湾新港在做精做优货运产业的调整战略中, 再抢先机稳稳地占据着大连港口钢材货种的高端市场, 为增强新港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平添一块新的基石。“宝钢大连物流中心”如期建成和正式运营, 引起辽渔集团和宝钢集团决策者高度关注, 显然不在于双方1200万元的投资额, 而在于国内渔业行业和钢铁行业两大旗舰共同搭起的平台, 将给双方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两巨人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对辽渔集团以航保港、以港兴企和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如虎添翼, 对宝钢集团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强力扩张北方销售市场, 建立了稳固便利高效的物流中心……特别是双方合作中, 大连湾新港的远见、坦诚、高效和优质服务, 给宝钢同仁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像宝钢集团副总经理戴志浩所说的那样:“辽渔大连湾新港建成的‘宝钢大连物流中心’在宝钢涉港物流中心中是最好的, 在北方港口钢材物流中心也是最好的。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之好, 超出了我们宝钢人的期望!”

水产品物流篇:舍我其谁乾坤定

“十一五”期间, 辽渔集团海上主业持续发展, 水产品交易继续保持中国北方龙头地位, 国内最大冷库群和首家保税冷库藏量总体保持高位运转态势, 鱼品加工以实施“远洋”品牌战略为牵动继续拓展内外市场, 船舶修造继续加大对外市场开发力度, 物资供应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规模效益。前瞻决策, 合理布局, 加大投入, 持续推进, 企业坚定不移的刚性气质和舍我其谁的果敢情怀给临港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历史契机, 必将为新时期辽渔集团北方水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推动企业朝着“百年辽渔”的宏伟目标一路高歌扬帆远航。

一、海上主业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磷虾探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的5年里, 辽渔集团海上生产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渔场资源锐减, 船龄高、设备老化, 燃料油价格持续上涨。面对严峻形势, 辽渔集团围绕“做精做强”的主旨, 对围网和鱿鱼钓等传统捕捞产业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加快船舶等设备更新步伐, 同时对作业渔场进行战略转移。围网方面, 自2006年起在作业时间、资金和科技投入上逐年加大对南渔场的开发力度, 同时对灯具、网具和渔法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有效改进, 使南渔场的捕捞产量从2006年的4140吨提高到2010年的8000吨, 5年间各项生产指标始终处于全国同行业之首。在北太鱿鱼钓渔场, 虽然资源衰退、作业条件恶劣, 两年来在日本海都取得了单船平均产量在40—50吨的好效益, 船员们用自己的双手创下了单船钓鱿鱼产量居全国同类船之首的纪录。同时, 辽渔壹号和辽渔贰号船继续加大对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外海渔场鱿鱼钓生产开发, 单船产量最高达到5000吨。

冷藏运输是辽渔集团海上的传统产业。五年来, 经过不断调整结构和狠抓安全苦练内功, 总体发展始终保持较好势头。2009年将船龄较为老化的“海丰2023”轮淘汰, 并于同年购进冷藏运力大为提高的“天使1号”轮, 有效提高了船舶的整体运力, 一举扭转了船舶调度、承租时的被动局面,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国际安全管理体系 (ISM) 是冷藏运输的海上通行证, 尤其是2008年安全体系在冷运公司独立运营以来, 这条安全红线更是串起了整个冷藏运输的所有环节, 一切行为规则先行的严格要求已经渗透到了每条船上的每个角落, 大家完全把它当作“平安工程”来精心打造, 从而有效保证了船舶航运通畅和总体安全。五年中, 4艘冷藏运输船先后抵达东南亚的45个港口和南、北太平洋的多个海域, 完成运营任务170个航次, 运输冷冻海产品16万吨, 运输总量超出前五年30%。

2009年, 也许注定会成为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当年12月, 辽渔集团大型拖网加工船“安兴海”轮肩负着国家开发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的重任, 开赴南极探捕磷虾。历时3个月, 喜获探捕生产、科研调查双丰收, 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南极磷虾探捕任务, 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在组织生产、安全环保、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在履行国际公约方面提高了能力, 为中国远洋捕捞历史翻开崭新篇章做出了贡献, 受到农业部和辽宁省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12月, 怀揣着充满激情与希望的蓝色梦想, “安兴海”轮携手“连兴海”轮再度出征南极。第二次探捕将继续积极探索南极磷虾产业性开发的途径, 扩大探捕生产和科研成果, 为下一步深入分析南极磷虾资源的分布、开展南极磷虾的综合商业开发利用、形成远洋渔业后备渔场奠定基础。乘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东风, 辽渔集团把肩负国家探捕南极磷虾重任视为企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契机, 积极抢抓深海大洋性资源, 占领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为企业未来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新空间。南极磷虾产品的高科技研发, 将有望成为“十二五”时期远洋渔业新兴的主导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而有力助推全省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管理搭建交易诚信平台, 技术升级做专做强冷藏产业

2010年, 交易中心预计实现交易额8.5亿元, 实现利润860万元, 比“十一五”初期分别增长9%和7.5%。2006年以来, 交易中心积极应对国内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休渔期延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不断创新管理, 水产品交易规模、年交易量和年交易额始终保持在我国北方地区首位, 为繁荣渔港经济和辽渔集团物流产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是生存之本, 创新是发展之道。“十一五”期间, 交易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管理创新, 用服务培育品牌, 以诚信成就品质, 逐步培养出了一批“优秀船东”和“满意会员”, 凭借良好口碑广纳八方来客, 未来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他们积极探索创新拍卖方式, 灵活调整拍卖时间和拍卖地点, 并充分发挥临港产业链的整体优势, 打造冷库站台拍卖平台, 让卖场跟着市场走, 既保证了鱼品质量, 降低了拍卖成本, 同时提高了拍卖效率, 方便了客户, 增强了市场吸引力。2007年10月28日实现交易量2986吨, 2009年11月27日实现交易额1051万元, 2009年9月实现交易额1.79亿元, 分别创造交易中心成立以来单日交易量、交易额以及单月交易额的最高纪录。通过实行联合例会制度、鱼货计量标签制度、出门票微机联网管理等优化作业流程措施, 使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加强对船东、会员管理, 规范交易行为, 提升服务质量, 树立诚信意识, 联合打造出了辽渔交易市场的优质诚信口碑, 实现互惠共赢。

“十一五”是正式实施“辽渔冷藏”品牌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五年间, 辽渔集团始终坚持做专、做强辽渔冷藏产业的总体目标, 坚持配套港口、服务社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产业定位, 内抓管理、外拓市场, 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内部管理不断规范, 市场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在海洋资源衰减、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进入“十一五”, 辽渔集团冷库总体藏量规模已经达到11.6万吨。由于顺应市场需求适时扩大了冷库规模, 同时通过改善藏品结构、提高冷库周转率、谋划实施条形码管理系统等手段全面推进整体技术升级, “辽渔冷藏”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持续增强, 冷库藏量高位运转, 吞吐量增势明显, 经济效益稳中有升。“十一五”期间, 6座冷库年平均藏量32000个千吨日, 平均库位利用率76%, 与“十五”末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0%和7%。2010年预计全年冷库吞吐量可达72万吨, 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0%。自2006年起, 冷冻冷藏产业年均营业收入始终保持在8200万元以上, 利润额保持在2300万元以上, 特别是2008年以来,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利润额仍连续三年保持在2500万元以上。五年间, 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利润1.2亿元, 分别较“十五”期间增长了56%和100%。同时, 保税库专属功能也得到了有效发挥。“十一五”期间平均年保税货物藏量达到11000千吨日, 同比提高了7200千吨日, 增幅达190%。2010年预计实现保税藏量13300千吨日, 创造了自保税库成立以来的新高。

三、“远洋”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工贸易呈现规模优势

2006年以来, 集团公司利用自身优势, 整合国内外水产资源, 继续实施“远洋”品牌战略, 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海洋食品品牌。加工贸易的产品品种已发展到600多个;年加工总量达3万吨;年实现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年创利润千万元以上。由于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食品加工基地和完备的国际国内市场营销体系, “远洋”牌干制食品系列、常温罐头食品系列、冷冻食品系列以品质优异、健康美味而著称,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2009年, 辽渔集团几十年来精心打造的商标品牌———“远洋”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远洋”牌产品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纯天然远洋捕捞产品”, 一个又一个桂冠不仅彰显了辽渔集团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实力, 更放大了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2007年以来, “远洋”牌产品的多家专卖店分别在大连、沈阳、北京等一线城市“落地开花”, 形成了由北及南纵深内陆的“远洋”品牌重点城市营销网络, 并建立起了广泛的经销商合作队伍和渠道通路;同时继续保持并建立了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百余个国际水产企业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品牌搭台, 国内外市场的产品销售正在向逐步完美的格局演绎, 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的优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十一五”期间, 凭借多年来国际水产品贸易积累的经验, 鱿鱼加工产品的出口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2万余吨鱿鱼制品中, 辽渔集团的鱿鱼制品占有20%的份额, 日本从中国进口鱿鱼的30家客户中, 有一半是集团公司的客户。鱿鱼加工出口产业, 凸显出更大范围占领日本市场份额的强劲发展势头。五年来, 水产品加工经历了智慧和能力的双重挑战。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和资源锐减等原因, 国内鱿鱼的采购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 鱿鱼出口业务充分发挥了集团公司的综合实力和信誉优势, 合理地控制了原料采购与适时存储之间的平衡关系, 同时加强了技术创新, 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实现了产品的升级。辽渔集团成功开发的鱿鱼卷、鱿鱼切段和鱿鱼下足产品等成为可以占领更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一个筹码, 从而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实现了鱿鱼出口业务的快速发展。2009年辽渔集团共采购了国内紫鱿鱼四分之一的捕捞量, 依靠原料足、规格全的优势成功地留住了客户群。为提高竞争力, 避免紫鱿鱼一条腿走路所带来的风险, 鱿鱼加工产业成功地开辟了秘鲁鱿鱼的出口渠道, 使鱿鱼出口这一支柱型产业, 逐步打破了多年来“一条”紫鱿鱼独唱国外市场的格局, 出现了“两条鱿鱼竞相游、共担出口创汇额”的喜人景象。

辽渔集团的来料加工产业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 在对外加工规模、对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国际市场客户网络构成及对外合作交流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引进、强化加工技术, 提升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对外加工从技术管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十一五”期间, 虽然受到资源、市场、汇率、人力成本、能源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困扰, 但来料加工产业以“促结构调整, 保稳定发展”为指导思想, 通过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 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机械化程度、提升来料加工下脚料的利用价值, 最大限度减少汇率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全面实现了站稳市场、平稳发展的目标, 成为水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坚实后盾。

五年间, 水产品罐头加工业也初具规模, 先后有30余个品种的罐头上市销售。常温罐头食品加工业的成功开发, 为今后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整体提升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渔集团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在发展中先后获得了各种管理资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使水产品加工的质量管理得到了认可;HACCP计划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使水产品加工现场各环节的关键点实现了合理控制;欧盟认证的资质则满足了欧盟国家的法规, 特别是IFS国际食品标准体系的认证, 让企业成功地获得了产品直接进入欧盟商品超市的通行证。这些资质的获得, 标志着辽渔集团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已经具备了国际水准。

五年间, 辽渔集团的水产品加工业在风雨中夯实了基础。放眼未来, 水产品加工业将立足于集团公司的综合产业优势, 以国际化的视野, 全面实行“走出去”战略, 确立大贸易、大流通的经营思路, 充分利用两个资源, 确保水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研发产品的创新能力, 以系列化、组合化、创新化和品牌化为基本原则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使“远洋”牌产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实行走出去战略, 积极与日本、韩国、俄罗斯、欧美、巴西和智利等国家合作开展水产品进口贸易, 同时与辽渔集团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共同推进进口水产品拍卖交易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运用保税仓库的政策扩大水产品物流发展, 全面推动水产品大贸易的形成。

四、主动求变保持燃油销售势头, 调整战略扩大对俄修船市场

过去的五年, 物资公司共销售柴油55.9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 利润7184万元。2010年与2005年相比, 柴油销售量增长22.81%, 销售收入增长76.19%, 利润增长46.31%。特别是2009年, 物资公司主动求变, 成功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取得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令人刮目相看。

“十一五”期间, 物资公司以市场为导向, 从科学决策到全面出击, 从完善经营手段到全程高效服务, 实现了过去主要依赖中石油直供到以DMC船用燃料油为主多头采购渠道的转变, 实现了从以销售零号柴油为主到销售DMC、3号和4号燃料油为主的多品种经营的转变, 实现了销售对象以渔船为主到陆地、商船、海上批发、渔船多头并进的转变, 实现了由过去跟着别人走到让别人跟着自己走的销售策略转变, 实现了以零售为主到零售、岸边和海上批发的销售渠道转变, 实现了由自由交易到契约销售的会员制销售方式的转变, 从而有效保障了从采购到销售的一路畅通, 为企业的未来预留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同时有力助推了辽渔集团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如今, 以俄罗斯修船市场为重点的对外修船市场开发, 已经成为辽渔集团船舶修造产业长期的经营战略。特别是2007年以来, 针对渔业资源不断萎缩、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和国外一些相关渔业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影响, 及时调整经营思路, 把对俄修船的重点转向承修高产值、高技术附加值的大型渔业加工船, 同时与周边有坞船厂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借力发展, 保证了来厂大型船舶按时进坞修理。“十一五”期间, 船厂对俄修船产值累计1.6亿多元, 占总产值的50%以上。从2006年开始开发台湾地区修船市场以来, 共修船25艘, 实现产值1476万元, 在台湾地区的船东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为今后对台修船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兴海”轮的维修改造, 是辽渔集团修船历史上承接的技术最复杂、改造项目最多、工程量最大的一项任务, 从技术设计、方案确定到工程施工, 全体职工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奉献自我, 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有效锻炼了技术队伍, 提高了能打硬仗的能力, 为其后俄罗斯“科什金”轮和其他大型渔船的维修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 船厂注重创新经营, 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和现有设备, 创造条件参与造船市场竞争。2007年, 经过9个月的努力, 顺利完成了为比利时建造2艘110米集装箱船的任务。如今, 船厂职工正在上下一心全力投入到建造集团公司新型鱿钓船的战斗中。

五年一个刻度, 辽渔集团迈上了新的台阶;五年一个单元, 辽渔集团站在了新的起点。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振兴来说, 机遇并不常有, 机遇来之不易, 机遇稍纵即逝。“十二五”是关键时期, 也是攻坚时期。五年之后再度回眸, 企业的综合实力必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职工生活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改善, “打造百年辽渔”的宏伟目标也必将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历史在等待辽渔去开创, 蓝图在等待辽渔去绘就!

十一五 篇2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起步较晚,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建成第一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从2000年开始,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开始加快发展,城镇污水处理量年均增长超过10%,十年累计增长145%。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929个,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4900万立方米/日。在建和已建项目处理能力总和预计可达1.6亿立方米,基本与美国的处理能力相当,我国将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污水处理已成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主要手段,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染物减排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9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达到279亿立方米,是2005年的1.9倍,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5.25%,较“十五”末提高了23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达到76.6%,较“十五”末提高了11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全年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COD)达770多万吨。

投资“十一五” 篇3

一句话,虽然中国富豪是政策机遇与资本力量、个人才能相辅相成的产物,但把准政策的脉搏是最重要的中国式致富路径,这已是不待言而自明的道理。

对投资者来说,政策把握是否得当,事关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兹事体大。

2005年11月7~9日,在深圳举办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论坛共包括五场年度报告论坛,被媒体称为“顶级经济大餐”。因为连同购买五份年度白皮书在内的论坛全程门票高达1.2万元,参加其中一场论坛的门票也达到了2000元。

即使这样,来自企业界的追捧者也大有其人。

来自广东的石先生是一家专做出口小家电的私营企业主,其产品在国际小家电业一些细分市场上份额颇为可观。他告诉《新财经》:“这些年来,我公司的出口业务一直很稳定,也积累了一些剩余的资金,但一直苦于找不到新的投资机会。马上就是‘十一五’了,跟寻找新的投资点比起来,这一万二的票价不算什么。就算几天听下来不能从中找到什么机会,起码在思路上也会有一些启发。”

11月9日,石先生略为兴奋地告诉《新财经》:“昨晚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专家在回答提问时说到国家对小水电在电价上还会实行扶持政策,我晚上回房间后马上给福建老家的家人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留意家乡一带有什么小水电站值得收购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后,怀着他这样因对政策而产生困惑与希冀的人在产业界和投资界中绝非少数。

“十一五”规划政策变量

引人注目的是,不论是否因去年夏天以来的国企改革大讨论所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必不可少的原则在《建议》中不见了,而社会各界原以为不可或缺的“以人为本”也被“科学发展观”所代替。

正如各界评论,该规划要求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将重点加大对农村建设、中西部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的投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

正如以往一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几乎每一项政策出台都会引起争议,《建议》涵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目标,所涉问题如此广泛,争议和讨论更不可避免。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对《新财经》说,“‘十一五’最重要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在发生变化,从为追求经济增长而追求,向追求经济增长的果实而且致力把这果实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阶层转化。我认为这是本届政府的新思路,是其‘以人为本’执政思路的倾斜。这是一个划时代性的变化。”

“在这样的思路下,增长速度会成为次要的问题。在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国家并不会介意增长得慢一点。”陶冬分析说。

或许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手段与追求经济增长果实的目标仓促间未能协调,《建议》给各界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对建议评论说:“现在还看不出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节能为重。以解决‘三农’为主还是发展沿海为重。《建议》提到了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区、长江三角区,位于中西部核心的成渝地区则根本没有提。”

袁钢明不客气地说,《建议》通篇不乏相互矛盾之处:“一开始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十五’计划已提前实现;到2010年经济增长再翻一番的目标不变,目前只剩下一小半未完成,剩下五年平均增长5.5%就能实现。但如果还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继续不变,到2005年就会翻1.5番。发改委的中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太快了会出现问题,集中体现在能源消耗过快。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经济发展中必然会有一个能源消耗过快的阶段,但发展过快不必然等于能源消耗过快。”

“‘十五’期间,GDP完成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3倍,出口增长1.9倍。一个比一个高,偏偏没有写人民收入,”袁钢明认为,“实在是这几年人民收入增长不成比例的慢,以致国内消费始终刺激不起来。”

“对‘三农’问题也只是提了一些口号。”袁钢明说,“不怕多花字,就怕多花钱。”

袁钢明表示:“只能寄希望于明年提交‘两会’的‘十一五’在可操作性上进行完善。”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也表示,“《建议》提出了增长模式的转变,但只是作为一个目标,而没有提出任何方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博士对“十一五”的看法同袁钢明比较接近:“如果说《建议》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对体制上的问题看得不像以前那么多,而是对问题的表征谈得比较多。”

“比如‘三农’问题,虽然谈得比较多,却没有探讨体制问题。实际上这么多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是有深层体制原因的,但《建议》根本没有去碰。”李稻葵对《新财经》说。

宏观经济之辩

对“十一五”期间政策转变的认识不同甚至引起了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尤其是在2006年。社科院的秋季报告就提出,明年的GDP增速将保持8.9%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者。他对“十一五”期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是:“高位趋稳、稳中趋降”。他认为,大幅下滑和明显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我国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稳定在9.2%~9.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今年前九个月基本稳定在27%左右,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国家希望放慢速度的行业投资现在已经明显放缓了,而有些国家希望发展快一些的行业投资在增速,包括运输产业、科技、卫生等等行业;此外,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前九个月实际增长基本稳定在11%左右,1996年以来实际消费增幅是10%,今年更是高于最近这些年的平均增幅;还有,物价稳步回落,今年前九个月消费物价指数是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稳定在4.4%,这些都处于平稳回落的态势。

而陶冬的看法则正好相反——“高位趋稳、稳中趋升”。他的论据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走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很多数据没有出现在统计中。他通过对先行指数的分析发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将会由二、三线城市主导的投资带动起来。此外,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恰好赶上一个大的“题材”,即“十一五”规划,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按照惯例,任何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投资增长一定超过前一度规划的最后一年。而且,美联储新任主席伯南克同格林斯潘在财政思路上很一致,无心去碰财赤泡沫,降低国内需求以致影响中国出口。陶冬由此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将是稳中趋升。

“今天中国的经济走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看到中国经济是升而不是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没有大量统计数据出现的现象:在武汉一家很大的发展商现在开始大量地要把钢铁定单长期签下来,因为他看到今后两个月内会有大量的新项目进来;在天津一个很大的地方发展商在连续观察了四个月之后突然重新启动三个房地产投资项目;内蒙古一批靠挖煤赚了大钱的民企开始筹钱办化工厂;在东部沿海地区一家制造厂商从去年夏天开始始终代理一个产品,明年开始进一步扩张。这些现象可能代表一个整体的趋势,也可能不代表一个趋势;可能是一个新趋势,也可能是一种误导;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在北京、也没有一个在上海或者是深圳,基本上都是在二线、三线城市。”

“现在国内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已经出现了投资热点,这意味着新一轮投资周期的启动。”陶冬表示,“我们总结中国长期的投资周期一般是10年,1983年、1992年、2002年,这和领导层的周期变更和五年变更基本一样,普遍是一个急升、缓落、反弹、下跌,现在说不清楚是今天投资开始反弹,还是六个月以后反弹,但是基本上和五年规划一样一直会反弹。”

就在争论未息之际,11月18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北京抛出了一个令各方吃惊的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6.7%。”这几乎是下半年以来最大胆也是最低的预测结果。“我承认这个估计很可能过于保守,但是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趋势却是可以肯定的”。罗奇给出的理由是,今年出人意料的出口增长在明年将明显下降,同时,在延续一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之后,固定资产投资也将降低。

对于投资的看法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投资率过高增长一直受到多方的“批判”,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必须把投资率降下来。但批归批,高增长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有代表性的是瑞银华宝亚洲区研究主管乔纳森·安德森,他在近期撰文称,“2004年,投资占GDP的比重在中国大陆达到了47%左右的高水平,到2005年则可望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这要比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泡沫经济时高得多,实际上也远远超过过去100年里任何主要国家所达到过的最高水平。在一名有经验的国际经济学家看来,任何国家如果把50%的资源放到固定资产投资里面,如果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达到本国GDP增长率的三倍以上,那么,繁荣的崩溃乃至危机的爆发都将迫在眉睫。这就使得中国居高不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成了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你无法对它视而不见,但同时也没有人愿意招惹它。”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则认为,“我们的投资率确实比过去的一百年里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但从研究的角度分析,对中国的高投资率忧心忡忡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关于投资率的横向国际比较结果。但是是不是得出问题就很大,就是一个炸弹,就可以导致经济危机,我的看法不太一样。从纵向上看,我国投资率一直很高。我国消费率低不仅不是因投资率较高引起的,相反,从逻辑上分析,投资率较高是因消费率较低,从而储蓄率较高引起的。因为高水平的储蓄不仅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压力,内在地要求形成较高的投资率,以避免因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而导致总产出水平的下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又恰恰存在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背景的强劲的投资需求,可以保证高额储蓄向投资较顺利地转化。”

因此,罗云毅的一个总体判断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投资率可能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在40%的高位徘徊。

各方意见如此对立,分歧如此之大,无疑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之途仍充满了变数。

中国式致富路径

最成功的富豪,往往是最能把握时代机遇的人。在中国,最大的时代机遇来自政策的转变。

就在《建议》公布前,10月12日,2005年度《胡润》系列富豪榜公布。今年上榜的400位富豪中,房地产界的富豪仍然最多,112位占到总数的28%,前10名中更有4名地产界大亨。抓住收购国企机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以125亿元排名第二,成为最大的“黑马”。

稍后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也有相当一大批富豪活跃于房地产领域,最大的“黑马”也是第二名,不过是来自“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语出万科董事长王石)—-合生创展的朱孟依家族,其身家达到了近116亿元,而其去年只有35亿元。

财富榜上排名多少甚至身家究竟多少并不是关键,无人能否认,以朱孟依为代表的地产富豪,他们的财富能迅速增长,正是抓住了1998年以来中国启动房地产以拉动经济的机会。而严介和身价比去年排名66时的15亿元爆增了110亿元,是得益于各地掀起的出售国有企业风潮,而这正因为近年来国家放松对中小国企控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领域。

两大排行榜上其他盛产富豪的行业是零售、IT、能源和金融。此外,在物流、医疗这些以往相对不太受关注的领域,今年都有新人上榜,这同样得益于政策的转变。尤其能源业最能说明问题。我国原来对能源业一直实行严格的管制。近年来随着能源紧张,先后向私营企业开放了煤矿开采业和成品油零售业,大批能源富豪遂由此应运而生。

再看近年《胡润》和《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几位常客,陈天桥、丁磊正得益于中国发展高科技决心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黄光裕、宗庆后则得益于消费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开放……

由此上溯到富豪榜还未在中国诞生的时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什么市场化的企业,那时“先富起来的人”除了来自小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外,就是无所不在的审批制下孳生的“官倒”了。90年代初的“八五”时期,除了消费品领域的开放造就了长虹、康佳这样的消费产品企业集团外,就是牟其中、仰融这些在市场经济法制尚未建立之时游走于政策边缘的“红顶商人”,以及是赖昌星之类直接从违法活动中获利者。

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和富豪开始于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承认和鼓励,以及“九五”时期国家对经济领域的逐步开放。有人把90年代称为中国人的“财富觉醒时代”,因为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今天富豪榜上的风云人物,绝大多数起家于这段时期。

每一轮五年计划的出台,都必然带来新的投资方向和机会,造就一批先知先觉的富豪,但也有可能否定一些产业方向,令一些投资者“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回到发达前”。我们也可以举出无数折戟沉沙的富豪:牟其中、张国庆、吕梁、赖昌星、仰融、杨斌、周正毅、艾克拉木·艾沙、顾雏军、唐万新、吴志剑……这一连串曾经耳熟能详的人名,如今或身败名裂,或远遁海外,仍然是不外乎是对政策把握不当——或是错用政策,或是违背政策。

一句话,虽然中国富豪是政策机遇与资本力量、个人才能相辅相成的产物,但把准政策的脉搏是最重要的中国式致富路径,这已是不待言而自明的道理。

对投资者来说,政策把握是否得当,事关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兹事体大。

投资机会来自哪里

“十一五”时期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新投资体制的出台,民营企业将在更广阔的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什么领域会向民营企业开放已不是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投资者应该进入什么领域?

套用一句老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你几乎什么都可以投资;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你不知道应该投资什么。

罗云毅在展望这个问题时三句话不离本行:“从我国的具体实际看,结构问题的表象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强,导致经济建设投资和社会发展投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投资不协调。因此,在投资结构过程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投资结构调整框架,由过去的以优化传统物质生产部门内的产业投资结构为核心,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平衡的投资结构为核心转化。”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预计教育、科学技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劳动安全等领域的投资将更为决策部门所重视,民间资本也将逐步进入,因此,其投资所占比重也将有所提高。”罗云毅说。

王大用则认为:“中国以往过于强调发展制造业和出口业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服务业和国内需求得不到充分发育,资源被严重浪费。”

“要不让共同富裕成为一场精神会餐,应当把消费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突出的关注点,在消费问题上,又应当把扶贫和农村建设作为政府信用支持的一个突出的关注点。而在提高个人收入方面,城市化是个主要的动力。任何非农产业都比农业收入水平提高快。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最快的历史阶段。”

李稻葵同样认为未来的机会更多地来自城市化。

“在中国‘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远远超过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李稻葵说,“现在主流观点是就农村发展农村,理由是城市化会产生问题。在我看来,农民的问题是要变成非农民,在农村解决,是以卵击石,是违背人类经济发展规律的。不解决7.5亿农民的户籍问题,就像中国人在美国,没有获得绿卡,是不敢买房子的。当然,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应该有个新思路。农村问题是有基本的国际规律的,是为经济服务的。”

“很多人说农村消费不够,我认为,就农村而提高农民的消费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类经济增长自然规律的。道理很简单,农民有了钱以后,不会想到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方式是过去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有高消费,顶多把钱拿来盖房子,所以,农村的消费率实际上是低于城里人的。怎么办?就是要把农民变成城里人。我常说要走深圳模式,深圳模式是什么?移民,让外地人,让农民逐步地进城,而且不只是让他打工,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在城里定居,这样,他们才能变成城里人,降低我们的储蓄率,提高我们的消费率。现在很多城市的模式是把道路建得很好,大楼建得很高,但是没有人气,让人非常悲哀。但是我每次一来深圳就感到非常喜悦,这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移民城市。”

未来五年投资方向

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究竟应该投资什么领域和行业?

有论者以为,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三农”问题、城市化、区域发展、和谐社会六大关键词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着力点”,而投资机会也将从中产生。

但《新财经》接触的专家则一致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关键词直接等同于投资机会。他们分别给出了极具个人眼光和个性的回答。

《建议》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表示,这是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外唯一的一条有具体数量概念的目标。

对节能的重视直接推高了部分涉足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的公司股价。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G天威)的股价从9月28日的人民币10.47元上涨至10月20日的13.59元,涨幅高达30%,此后出现了回调。

分析师认为,G天威的上涨更多地是来自投资者对“十一五”概念的炒作,而非长线理性投资。

在周大地和发改委能源所前所长、APEC亚太能源研究中心顾问周凤起看来,一些瓶颈之所以成为瓶颈,就在于它很难被突破。“中国在能源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一次能源长期紧张”,“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还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仅凭新能源是不足以缓解的。“如果新能源发展到足以对石油产生威胁的程度,OPEC完全有能力把油价打到十几美元,将它扼杀。”周凤起表示。

王大用也认为,在2020年前,新能源不可能形成气候,未来投资重点还应是节能项目:“据我们测算,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2/3,到2020年,煤炭需求会降到58%,石油需求占到21%,天然气8%,水电10%,核电1%,其他新能源加一块也就是1%左右。”

王大用对石先生的投资思路比较认同:“眼前对投资者来说,在能源投资方面要谨慎小心,资本量不大的投入到农村小水电上倒是可能的,因为农村这一块基础设施的缺口还很大。”

王大用表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还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操作,政府作用不可或缺,需要改变的是管理体制,反腐是永恒的话题。否则规划不合理、体制不完善、腐败问题丛生,大大降低使用效率。至于房地产投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房改后城市居民从旧房向新房转移,而其中八九十年代的旧房转租给低收入者和新进入城市人口,会产生很大的房屋租赁市场。

王大用认为,“十一五”期间大的形势是提高消费,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国家应在大力提高非农产业人口比例的同时,加大对农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产业,面对的主要是消费,会有大的发展。

袁钢明则认为,“在中国,投资者要想成功,仍应跟着政府走。《建议》又一次提出了重工业和装备业改造,而且未来五年沿海地区的发展会更快,特别是提出了天津滨海地区要像特区一样发展,投资重点区域会在这些地方。”

投资什么最赚钱

在回答《新财经》未来五年投资什么领域最赚钱的问题时,来自台湾的资深风险投资者高健智表示,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看,国内合乎世界潮流和人们需要的IT、生物、纳米科技会是风险投资未来在国内的投向。

“当然,作为亚洲国家的一大特色,内地房地产业从长远看一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这是现实情况决定的,没有办法改变。”高健智说,“个人投资方面,我认为不妨考虑做一些文物和艺术品的投资。”

陶冬也认为房地产热并没有真正被抑制住:“我觉得新一轮的投资增长至少在目前不是来自于钢铁,不是来自于水泥,也不是来自于汽车。中国的房地产热都还没有压下去。而这个恰恰是政府没有真正控制能力的,前一段时间房地产之所以停步,是资金害怕了,而不是资金没有了,银行对于缺钱的发展商,是有一个制约,而对于很多有银行关系的发展商来讲是天赐良机,因为宏观调控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抬高了。而且这个‘火’一旦点着了以后,我认为投资的速度可能会比政府想象的要快。”

“对投资反弹不需要任何宏观大规模的经济调查,跟着热钱走就行。今天发展商的钱往哪儿走?武汉、重庆、成都、天津、西安、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陶冬说,“如果房地产要出现回暖的话,我认为2006年是个上升期。”

陶冬表示:“我个人不看好制造业。目前中国拿到的制造业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利润的下降。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要想打遍天下都赚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制造业除了某些垄断行业,多数都面临着过度竞争、利润率和门槛过低的问题。”

“我个人更倾向服务业,比如金融业、医疗业,等等。当然,服务业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是高度个性化的。”陶冬说,“与其说是某个行业,倒不如说是项目本身。”

李稻葵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首先从他不看好的领域开始谈起:“钢铁、电解铝、电厂这些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行业要避免。还有一个行业要谨慎,就是完全以出口为目标的行业。现在中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烧鞋、征税、反倾销……不管政府以多么灵活的方式升值人民币并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受影响的还是企业。至于房地产业则不太好说,中国这么大,一、二、三线城市情况不同,同是一线城市,广州和北京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这是所有亚洲国家的特点。”

“服务业大有可为。一般中小规模的服务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不分家,可以绕开政府的门槛,比如餐饮业。还有一些高档服务业,比如办公室服务。”李稻葵同样看好服务业,“一般人下海办公司,在创业期就会抓住自己擅长的领域,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创业,而像注册公司、租房、请秘书,在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公司帮你做。现在SOHO现代城,就出现了很多办公行业,注册、出国、报关、报税,收取一定费用。这种高档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面对投资什么领域最赚钱的问题,或许十个学者会有十一种回答。正如罗云毅对《新财经》所说:“打个比方,学者的任务是为投资者分析金矿形成的条件,上哪儿挖金矿,就要看投资者的理解和悟性了。我们不可能确切指出哪儿最赚钱,正如我们也不知道哪儿有金矿一样。”

十一五 篇4

一、回眸“十一五”散装水泥工作成就

1、散装水泥供应量、散装率快速增长。

进入“十一五”以来, 市散办坚持“限制袋装, 鼓励散装”的散装水泥政策导向, 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实现了本市散装水泥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散装水泥供应量、率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 比“十五”期间累计散装水泥供应量57.85万吨增长1.6倍。2010年散装率达47.43%, 比“十五”末的散装率31.75%提高了15.7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预拌混凝土生产发展迅猛。

“十一五”期间, 本市预拌混凝土生产实现“零”的突破, 发展迅速。“十一五”末, 全市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6家 (其中:市城区3家;县域3家) , 在建的有4家。有18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1条、15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2条、12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7条、混凝土搅拌车98台、混凝土泵车21台, 设计生产能力达360万立方米/年, 现实际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年。预拌混凝土实际供应量逐年提高, 从2007年的4.3万立方米/年, 增加至2010年90.3万立方米/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139.2万立方米。

3、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 按照国家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 全市先后关闭了6条机立窑生产线, 合计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60万吨, 新建100万吨粉磨生产线2条, 在建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条。结构调整在推动水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 散装水泥设施也逐步由粗放型、简陋型向高起点、规模化发展, 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十五”末的22万吨/年, 提高到120万吨/年。据统计, 全市可投入使用的散装水泥发放库18座, 专用汽车20辆, 散装罐78个, 实现了散装水泥装、卸、计量自动化。

4、节能减排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 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4.96万立方米, 节约标煤11 723吨, 电1082万千瓦小时, 烧碱3306吨, 棉纱601吨, 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 671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05吨, 减少粉尘排放6763吨, 节约水泥近10万吨, 创社会综合经济效益近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改善了劳动条件, 保护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5、开展了市城区“禁现”工作。

继2008年5月《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颁布后, 2009年4月抚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2009年7月1日以后, 市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从此, 抚州市的“禁现”工作全面展开, 为本市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6、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日益规范。

“十一五”期间, 市散办按照国家、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有关规定, 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市建立了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征收为主、其他渠道征收为补充的专项资金征收体系。“十一五”期间, 全市累计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494万元 (其中:市本级581.7万元;县级912.3万元) 。制定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指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返退指南”、“申请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补贴规定和办理程序”和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各项管理制度,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规范有序。

7、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009年4月, 抚州市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这是本市继《条例》出台后, 第一部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法律支持, 是本市散装水泥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南城、广昌等县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意见。按照《条例》规定, 各县相继成立了散装水泥办公室, 其中:广昌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乐安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他为工信委内设机构。配备有专 (兼) 职工作人员, 县级散装水泥队伍初步建立。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对本市散装水泥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8、宣传工作有所增强。

“十一五”期间, 市散办以宣传贯彻《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契机, 加强了对散装水泥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工作中围绕发散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宣传攻势。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标语等多种媒体营造浓厚氛围, 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宣传相结合, 社会宣传和行业宣传相结合”, 从思想上增强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责任意识, 生产使用单位的法规意识, 提高其发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办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暨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新闻发布会和2009年抚州市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宣传周暨“禁现”启动仪式, 在抚州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制作了15分钟的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宣传片。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展望“十二五”散装水泥发展

1、散装水泥供应量、率同步增长。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散装水泥年供应量达到100万吨, 力争110万吨;散装率达到58%, 力争达到60%。

2、预拌混凝土稳步发展。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混凝土年供应量达到350万立方米;生产企业增加到14家以上, 总生产能力达到550万立方米/年。

3、预拌砂浆实现“零”的突破。

“十二五”期间建成1~2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形成30万吨生产能力, 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砂浆年供应量达5~10万吨。

4、市城区全面“禁现”, 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

计划到“十二五”末, 市城区全面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使用袋装水泥, 并着手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同时, 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 计划到“十二五”末, 全市有6个县实现禁止县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逐步推行乡镇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

5、加快“依法治散”和“科技兴散”的步伐。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加大“依法治散”力度, 正确使用经济、法律等必要的行政手段, 积极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同时, 加快“科技兴散”的步伐, 着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装备, 创造条件建立现代化的散装水泥物流系统, 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噪音、无污染的散装水泥发放、接收、中转、运输和使用系统, 实现散装水泥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 不断提升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和技术水平。

6、加强机构建设, 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当务之急是要继续争取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定要在2011年解决单位机构编制性质, 将市散办转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同时, 建立健全县级散装水泥工作机构, 力争全市各县级散办有编办批文、有人员编制、有牌、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 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7、加强结构调整, 优化企业发散能力。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按照国家新的水泥产业政策, 在新一轮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中, 重点发展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生产线, 坚决、彻底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形成一批高起点、规模化的生产企业, 同时抓好散装设施设备建设, 提高发散综合能力和科技水平, 从根本上解决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弱、发散设施落后的状况, 以适应本市散装水泥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8、强化专项资金的征管, 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能。

“十二五”期间, 市散办将根据国家和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 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严格依法征收, 努力拓宽专项资金征收面, 严格把关、应收尽收, 消除征收盲点, 提高专项资金的征收率。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作好专项资金的收支计划, 根据散装水泥工作特点, 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和监管力度, 确保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真正用在散装水泥事业上。充分发挥征收专项资金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设施建设, 促进发展资金多元化。规范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设项目投入, 不断提高全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9、加大宣传力度。

十一五总结 篇5

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市场运作模式的重大改革。

(一)落实市政府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盘活了存量,保护了耕地

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土地储备中心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将银川市大量的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优先纳入储备,并加以整合和开发利用,使土地供应实现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为主”的转变,土地征收工作稳步推进。共计征(收)购土地11.554万亩,其中征购国有土地2.9078万亩,征收集体土地8.6462万亩。

(二)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结合土地储备,承担市政府涉及旧城改造建设等交办的任务和政府确定的廉租住房项目建设。保证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通过市场运作机制进行土地整治,提供“熟地”交由政府拍卖,为政府积累资金。确定了“计划主导,择地收购,净地招商,着眼开发”的地块收购原则。

(三)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规范土地市场

回望“十一五” 篇6

想当初,2006年1月的香山会议,应邀前来的20家出版集团和出版社,一头雾水地聚在一起,来的时候并不清楚要做什么事,在听完领导讲话以及我们的说明后,依旧是懵懵懂懂,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不知道“推广计划”究竟应该如何做,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只是有一点我们非常清楚,国家需要我们走出去,需要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承载中国文化的图书走出去。

因为中国制造已经走出去了,中国的产品已经遍布五洲,中国的GDP持续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中国的崛起已经变得无可置疑。但是,世界看中国,还是那么的陌生,就像一位原本默默无闻的邻居,突然变得生动、富有,发展的势头令世界震动和不解。对我们的种种做法时时质疑,特别是对我们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们的发展模式且惊且惧,不仅说三道四,而且妄加猜测,颇让我们有秀才遇见兵的感觉,越想解释越说不清,纠纠结结很是别扭。

当然,这里面有羡慕嫉妒恨,有以小人心度君子腹之嫌,也不缺别有用心的非良善之辈,但多数人是不明真相,是不了解中国的现状。而我们自己也缺乏与国外打交道的能力,缺乏表达自己、说明自己的水准,有时还不屑于这种表达,不愿意与之纠缠。殊不知,恰恰是这种不屑与不愿,更加重了国外的不理解。

文化背景的不同,使东西方文化有天然的隔膜,中国多年的闭关锁国加重了这种隔膜。如何消除误解,打破隔膜,是我们每一位对外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为了使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能够降低沟通成本,尽快融入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承载中国文化的图书走向世界,希望国外读者通过阅读中国图书了解中国,进而喜欢中国,热爱中国。

本着这个宗旨,我们号召中国的出版机构尽可能地推介自己的产品,我们也用资助翻译费用的形式鼓励国外的出版机构引进、翻译出版中国图书,这就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缘起。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成立了工作小组,成员单位由香山会议的20家发展成30余家,还有若干家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的申请等待批准,每年一次的工作小组年会成为大家的向往。设立在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成为日常的办事机构。每年两次的图书推荐和两次的图书评审评估成为基本的工作机制。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中英双语网站,创办了China Book International英文杂志,聘请了数十位中外专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句话,“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经成为有队伍、有机制、有外脑、有媒介的成熟的名牌文化工程。

经过5年的努力,“推广计划”已经与50多个国家的300多家外国出版机构建立了联系,资助图书2000多种,涵盖30多个文版。特别是2009年推出的“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我们称之为“推广计划”的加强版,更令“推广计划”如虎添翼,使中国图书“走出去”驶入快车道。

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 篇7

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 也是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软件产业的发展, 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而且关系到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同时, 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 增强国防实力,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 进一步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特编制本专项规划。

1“十五”回顾

1.1 主要成就

(1) 产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

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软件销售收入由“九五”末期的593亿元迅速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 900亿元, 年均增速高达45.7%;出口额由“九五”末期的4亿美元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5.9亿美元, 5年间增长了近9倍;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江苏、杭州、济南等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天津、大连、深圳等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集聚区;2005年底, 软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 软件产业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2) 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产品有所突破, 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应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制造业领域所需嵌入式软件中, 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在税务、电信等行业大型应用软件方面, 国内企业已取得一定优势。

(3) 骨干企业不断成长

“九五”末期,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仅73家, “十五”末, 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已有299家, 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已达29家, 并首次出现了超100亿元的企业。“九五”末, 通过CMM3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仅有2家, 到“十五”末期, 通过CMM3以上评估企业达到237家, 其中通过CMM4评估企业达40家, 通过CMM5/CMMI5评估的企业达29家, 国内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4) 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发[2000]18号文件) 、《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 (2002-2005) 》 (国办发[2002]47号文件) 的颁布实施, 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不断加大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 积极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 使我国软件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业服务平台逐渐完善, 推动了基地内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外包业务的拓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 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1.2 主要问题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 产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核心技术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核心软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 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和企业规模偏小, 未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 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不合理, 缺乏龙头企业, 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 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偏差;支持产业公共技术开发、风险投融资、海外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制约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市场环境仍需完善, 软件潜在市场巨大和现实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依然存在。

2 未来发展形势分析

2.1 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 软件技术将呈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的趋势, 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网络化趋势改变应用与技术模式。信息技术正处于“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期, 网络化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展趋势。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 新一代软件将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可信化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软件层次越来越复杂, 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以服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服务质量保证等为核心的高可信技术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关键;采用新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可信的基础软件平台及应用软件, 提高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化趋势改变软件产业格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类软件产品以服务的形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成为可能。未来绝大部分应用都将通过Internet提供服务, 软件服务化将在绝大部分应用软件中普遍实现。软件服务将使目前的软件授权、开发、维护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软件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工程化趋势推动复用技术和构件技术发展。网络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使得软件更加复杂, 开发难度增加, 充分利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工厂化生产。未来大部分软件开发和部署将以复用和构件技术为基础来实现。

体系化竞争加速软件平台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计算应用的不断拓展, 分布、并发的复杂应用, 以及互通、互联、互操作的应用需求促进功能更加丰富、屏蔽操作系统具体特性的中间件等支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软件平台体系, 软件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发展成体系竞争, 软件平台体系将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各种应用的支持基础。

2.2 市场趋势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软件产业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到2005年市场规模已达8 239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业发展更为迅猛, 2005年其市场规模占整个软件市场规模的74.1%。此外,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嵌入式软件发展也较快。

未来几年, 全球软件市场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率, 其中软件服务业增长率将高于软件产品市场增长率, 到2010年整个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8万亿美元, 届时软件服务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软件产品市场规模仅为3 800亿美元, 其中系统软件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尤其是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增长幅度会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 我国软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额已达到3 900亿元, 其中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达到1 834亿元, 占软件产业全部收入的47%。预计“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3 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1) 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 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 并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产业将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 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18号文、47号文等优惠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以及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 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好, 同时, 创新型国家、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为我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将有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

(2)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软件产业核心技术仍将受制于人, 导致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短时间国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仍处于劣势;软件服务未能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产业体系, 低估软件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 以及软件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3“十一五”发展思路与目标

3.1 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想, 加强产用结合, 做大产业规模;促进自主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完善发展环境,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用结合, 做大产业规模。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目标, 培育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营造良好的应用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软件产品和系统, 提高自主软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加速国际化进程,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大力发展软件外包, 做大软件产业规模。

促进自主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以企业需求为主导,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完善市场环境, 促进软件产品应用, 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建立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 吸引和培育领军人物和实用人才, 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核心基础软件的研发, 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水平, 增强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加大建立从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各类应用软件到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的国产软件产业链的力度, 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中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 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相结合, 形成顺畅的软件技术成果和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化渠道和良好运行机制, 保障国产软件、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健康发展。

完善发展环境,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法制化建设, 力争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 推动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进一步改善投融资、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环境,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发展目标

(1) 市场目标

软件产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2010年突破10 000亿元大关;软件出口超过100亿美元;

(2) 结构调整目标

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在软件产业中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 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

(3) 技术创新目标

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 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 并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 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占国内市场65%以上;

(4) 人才队伍规模目标

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达到230万人左右。

4 发展重点

4.1 基础软件

以我国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 加大对自主基础软件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面向网络应用环境的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办公套件和开发环境及其它基础类工具软件的开发应用, 尽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技术, 提升国产基础软件成熟度。

4.2 信息安全软件

继续保持在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等领域的优势, 大力促进高端产品发展。研制安全基础软件产品, 推动包括安全管理、内网监控、外网防护等信息安全防护软件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 提高国产软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市场份额, 逐渐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3 行业应用软件

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电子制造和农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远程教育等领域行业应用软件, 提高国产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4.4 嵌入式软件

面向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 积极开展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 继续加大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推动整体跨越与自主创新的实现, 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5 软件服务

以全球软件服务与外包转移为契机, 加快建设国家软件服务与外包公共支撑平台, 积极打造软件服务与外包国家公共品牌, 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大力培育服务人才, 扶持骨干软件服务与外包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与外包产业, 扩大软件服务与外包在软件产业中的比重, 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

4.6 数字内容处理

积极发展益智健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产动漫和游戏软件等数字内容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互动融合,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4.7 智能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促进中文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人性化技术发展, 形成面向智能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及产业竞争能力, 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5 政策措施

5.1 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47号文件, 积极推动产业政策的法制化工作, 加快出台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软件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 加大政府采购法的执行监管力度, 完善软件采购政策措施, 扩大国产软件的市场空间。

5.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保障发展所需资金

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 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依托国家相关重大工程, 通过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跟进投资的引导示范, 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软件产业的支持。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积极为软件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5.3 整合部门资源, 实现重点突破

改变目前各部门分散投资的现状, 以建立和完善相对完整的国内软件产业链为目标, 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不同层次上统一支持重点, 增进部门共识, 统筹部门资源, 优化软件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 形成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 重点支持产业链薄弱环节, 加快软件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解决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保障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5.4 加强人才培养,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进一步建立健全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 重点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软件人才。加快建设和发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较为合理的高级、中级和初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建立企业产品的培训认证服务, 引导企业开展人才培训的积极性, 加大企业认证的社会认知度, 推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软件人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制定激发人才创造才能的奖励政策和分配机制, 提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创造有利于软件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

5.5 完善软件标准体系, 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

“十一五”期间, 要紧密围绕我国自主的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工具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并参照国际标准, 适时开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继续积极推进我国软件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 鼓励和支持国内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软件标准的制定、交流与合作。

5.6 建设公共技术平台,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回首“十一五”扬帆再启航 篇8

在新年到来之际, 回眸过去, 盘点我国畜牧业在“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感慨万千, 欣喜已经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对畜牧业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

2010年12月底,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报告了我国畜牧业在“十一五”期间, 取得的5大方面的标志性成就和成绩。从这份优秀的答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过去5年里, 我国基本确立的畜牧业发展的制度和体系所取得的成果, 将为我国畜牧业实现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向着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方向,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 提供条件和准备, 也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同时,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 采取的政策鼓励和市场调控措施和手段, 对适应市场变化, 稳定生产, 保障供应, 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提供了可贵的方法和经验。这些巨大的功绩是广大畜牧工作者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农业部报告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取得的5个标志性成就。一是扶持畜牧生产的政策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前后出台了鼓励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扶持资金从27亿元增加到170亿元, 5年增加了5倍多。二是稳定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初步建立。2009年国家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实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 猪肉价格在波动中稳定。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有了质的飞跃, 逐步改变了以散养为主的局面。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 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具体, 各负其责的机制基本确立, 监管力量明显充实, 保障手段显著强化。五是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 明确了草原生态优先的功能定位, 确立了草原牧区“转人、减畜、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

农业部报告“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在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建设生态等5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目前, 我国的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已达到世界前列,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58.8公斤,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占有量20.7公斤, 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二是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快速提高。2010年生猪出栏50头以上、奶牛存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将分别达66%和47%。生鲜乳机械化挤奶率达87%。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优化, 4000多万头牲畜转变为舍饲圈养。三是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50多亿元, 实施国家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初步建立了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 扩繁场、改良站为支撑, 检测中心为保障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四是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饲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3%, 饲料中瘦肉精已连续5年未检出, 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在99%以上。生鲜乳三聚氰胺含量连续两年检测合格率100%。五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十一五”江西林业十大亮点 篇9

“十一五”期间, 江西省林业用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 林业用地面积为1 073.33万hm2, 比“十五”增加了9.3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为4.45亿m3, 比“十五”增加了9 170万m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1%。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

亮点二: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品牌

2005年4月, 江西率先全国在全省开展了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3年的努力, 全省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 集体林地分山到户率达82.5%, 发放林地使用权证613.4万本, 产权明晰率达98.5%。全省共调处山林权属争议62 068起, 涉及面积35.22万hm2。通过改革, 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达到了“农民增收入、林业得发展、林区更和谐”的目的。这场改革涉及面之广、惠及林农之多、对江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之深远, 都是前所未有的, 被广大农民称之为“第三次土改”。温家宝总理更是盛赞这场改革“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亮点三:林权配套改革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在整合全省53个县级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 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 2010年交易额突破3亿元。2011年, 又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 与北京环海投资管理中心组建了南北联合林业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 并已举行了签约仪式。2011年的交易额力争达到10亿元, 并争取3年后上市。二是林权抵押贷款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40亿元, 贷款规模列全国前列。赣林业担保公司先后为133家企业和林农提供了贷款担保, 担保总额达到4.5亿元。三是森林保险取得重大突破, 到2010年, 全省森林保险面积达到580万hm2, 占森林总面积的65%, 保险面积和所占比重均居全国第一。四是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阔叶林全面禁伐, 制定了林地定额管理制度, 遂川、崇义等12个试点县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全面完成, 并将改革经验向全省推广, 形成了《全省森林采伐管理操作规定》;将林木采伐证、运输证和育林基金征收同时纳入网上办理, 推进了行政许可阳光操作。

亮点四:“一大四小”工程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生态工程

2008年10月, 在省委苏荣书记的亲自倡导下, 针对江西平原地区绿化水平比较低这一现状, 全面启动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省委、省政府又把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生态工程。工程建设两年来, 全省完成造林绿化64万hm2, 通道绿化近2.5万km, 有力提升了城乡绿化水平, 加速了全省生态建设进程。

亮点五:江西由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转变步伐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 全省林业总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0年首次突破1 000亿元, 达到1 050亿元, 比2005年增长1.6倍;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900元, 是2005年的2.5倍。全省现有林产工业企业4 600多家, 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57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家。木质活性炭、竹地板、竹胶合板、油茶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苗木花卉、森林旅游、林果业等非木质产业异军突起。

亮点六: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空前

一是全省340万hm2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 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 目前达到150元/hm2, 2011年增加到225元/hm2。二是加大了森林案件查处力度。在省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厅大力支持下, 明确了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权限, 赋予县级森林公安机关独立行使刑事侦查和治安处罚裁决权。“十一五”期间, 全省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9.4万起, 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2万人, 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三是创新了木材运输管理方式。2007年以来, 江西省先后两次调整全省木材检查站布局, 增加高速公路木材检查站10个, 有效遏制了通过高速公路非法运输木材的高发态势。同时, 省、市、县分别成立了木材运输流动巡查执法队伍, 形成了以固定检查为主、流动巡查为辅的新执法模式。木材检查人员统一着装, 在134个木材检查站开通了电子监控设施, 全面改善了执法形象。四是强化了森林防火工作。省政府不断强化政府职责, 建立了森林防火目标考核、责任追究、重点管理“三项制度”, 对森林防火工作不力的县 (市、区) 实行“一票否决”。新建了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全省“一体化”的防火指挥系统, 成立了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中心和井冈山、三爪仑2个分中心, 在重点林区和风景名胜区新建239个林火远程监控设施, 实现了对重点区域和重要目标的远程监控。建立了以森林武警、航空护林站、专业灭火队和村级护林员为主体的消防队伍, 并先后两次从内蒙古“借兵”, 实施“北兵南用”行动。“十一五”期间, 全省森林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森林面积、火灾直接经济损失, 分别比“十五”下降了49%、44%、50%和55%。五是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建成国家级测报点36个、省级67个、市级110个、县级2 740个, 并成立了“江西省网络森林医院”, 建立了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远程诊断系统和全省森防QQ视频诊断等多种森防技术服务平台, 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六是加大了“一区两园”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 全省新增林业自然保护区67个, 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0个;新建森林公园77个, 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58个;新增湿地公园33个, 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23个。同时, 建立了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 对全省80%的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管理。

亮点七:林业法制建设日趋完善

先后颁布了《江西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江西省森林条例》、《江西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10个地方性法规, 和《江西省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办法》、《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江西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办法》等10个规章。特别是2010年新出台的《江西省森林公园条例》意义十分重大, 是江西林业从山区向城市进军的重要标志。2011年还计划启动《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立法工作, 力争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

亮点八:生态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中心”, 建立了“中国林业生态文化网站”。打造了武夷山、井冈山、鄱阳湖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基地。遂川县新江乡石坑村等3个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新余市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开展了江西省关注森林活动和“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活动, 将林业生态文化知识编入全省义务教育通用教材。创作了《为了百姓好》、《踏界》、《希望在山》、《青山遮不住》、《稀世之鸟———黄喉噪鹛》等一大批生态文化作品, 27项作品荣获第四届国家“关注森林活动奖”。尤其重要的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逐渐增强, 爱绿、护绿、增绿的氛围越来越浓,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 不仅是造林, 而且是造景、造文化。

亮点九:科技对林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建立了林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服务等“五大科技服务平台”;推出了林业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推介会、林业科技下乡等“五大科技服务举措”。大力推进了机械整地、化学除草 (控草) 、竹腔 (蔸) 施肥等林业实用技术;制定了《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松脂采集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地方性技术规程;开展了林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服务行动;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启动了10个油茶产业科技园建设。

亮点十: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数说江苏社会保障“十一五” 篇10

江苏率先在全国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参保人数达到1463万人, 位居全国第一, 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10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江苏连续5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目前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达到1466元,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6元, 比“十五”期末增长75%。

江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4396万人, 参合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财政对每一位参保人的平均补贴达120元, 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40.87%, 参合人数、新农合基金使用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均跃居全国各省第一。

上一篇:大学图书馆网络下一篇:二手烟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