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2024-05-03

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通用9篇)

篇1: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学生诚信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这一使命,身为班级的管理者,将诚信教育融入其中,正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诚心干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对中职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一些体会。

一、职校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部分人突出强调的是个体利益的完全实现,而对于社会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乃至国家利益则少予关注,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学生对诚信概念的模糊,不讲诚信也可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思想不断蔓延,对学生心灵的侵蚀不可小觑,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人格缺陷越发明显。

(二)家庭对诚信教育意识的淡薄

每一个家庭都是学生生活成长的主要环境,对于学生思想意识,道德修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校的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普通的农村家庭,受家长自身文化程度的局限,对其不诚实行为的引导方式不科学,不到位,对其不规范的行为不重视,家长对孩子某些不诚实的言行容忍度不断放宽,也容易导致其诚信的缺陷。

(三)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教育既包含学历教育也包含职业培训,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学校。在现实社会中,学校由于面临着留住生源和学生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困扰,往往偏重于认知教育,德育教育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德育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存在着教条化、空洞化的倾向,缺少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2.德育教育常与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弱化了道德的控制功能。3.对新形势下德育教育与行业结合不够,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性。

(四)学生自身对诚信认识不够

中职校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受自身阅历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对社会现象认识和价值取向理解不够全面与完善,容易受到社会一些消极现象的负面影响,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要求相背离的行为,以致出现诚信缺失问题。

二、将提升学生诚信教育视为班级管理之灵魂

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赖以维护的前提。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唤起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品德和行为。我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以“诚信为本”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形成常态化,组织班团干部详细制定开展“诚信为本”主题教育方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活动,在班级中有了良好的收获,班里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多了,受学校及上级部门表彰的优秀学生多了,晚自习时间教室里看书的学生多了,班里的环境变美了,学生脸上自信的笑容更灿烂了。以“诚信为本”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对诚信的内涵和功能有了更深度的理解,懂得诚信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及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行事通达的凭证,更是道德人格的必备条件,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用鲜活的事例启发学生懂得,事业能否得到成功根基是建立在人的道德诚信之上。

(二)加强学生个体诚信修养与实践

号召全体同学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需要你帮助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真正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和满足感。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自己的言行中要做到守时、守信、言必行、行必果,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被别人信任的感觉是幸福的、美好的、快乐的。

(三)帮助学生懂得诚信修养的方法

诚信是由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慢慢积累而成,诚信不应是虚无的,它是我们每天行为琐事串起来的珍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生活细节中践行诚信,将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融入到每天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诚信教育要涧物细无声,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重实情,说实话,用真理和事实说服学生,开导学生,最终使学生达到启迪自我觉悟,升华思想境界的效果。情感上要对学生真诚相待,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通过师生间情感交流来完成,有无实效取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的融洽,方法上的灵活性和科学性。通过主题班会、学生演讲、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用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诚信教育过程中来,在班级里形成良好学风,将诚信之德融入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教育是我们教师的使命!

篇2: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本文从中职学校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养成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中职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诚信问题 教育对策

诚信一词,其语义上是指诚实不欺,恪守信用。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什么阶层的人,诚信的人都是社会所称赞的,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及其重要的分量。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然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的未来,学生的诚信意识如何将决定我们未来社会的诚信。在中职学校学生欺骗老师、家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偷电动车;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弄虚作假制作假材料;学校招生广告虚假、弄虚作假应对各种检查…凡此种种,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欺诈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蚕食着各种诚信教育的果实,弱化着校园的诚信氛围,成为中职学校学生诚信养成的严重阻力。中职学校应该为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先来看以下事例:事例1:学校每学期都要搞“三项红旗竞赛”(包括卫生、纪律、宣传三方面竞赛),一般无扣分的班级在每周的行为规范评比中得三面红旗,扣分的班级一般不能拿到三面红旗,而三项红旗竞赛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实绩,而这又与奖金、职称等挂钩。也因为这样很多班主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当班级被学生会检查人员扣分,班主任应该主持公道、扶持正义,肯定学生会的工作,自查班级学生行为规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们努力克服自身不足。然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为老师在朝着这一教育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他会由于学生们的问题而被连连扣分,冒着奖金被扣、职称评不上,甚至末位淘汰的风险。因而在学生会竞选时班主任会想尽方法

让自己班的学生进入学生会以便于检查工作有利于本班,有些班主任批评学生同时暗示学生去找检查人员把扣的分抹去或找检查人员的班主任私下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因为自身原因被扣分不是自我批评和接受教育,而是自己去找学生会检查人员把扣的分给抹去,认为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诱导着学生不注重讲诚信甚至造假,也诱导了家长、学校对学生信用品质的漠视。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能想到什么?如果坚持诚信得到的不是愉快的体验,诚信会成为大多数人自觉认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吗? 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着学校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而这极大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们的利益与道德价值取向。这个事例发生在学校加强教师岗位考核、竞聘上岗、实行末位淘汰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从中可以看到,影响学生道德选择的因素不仅仅是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还有教师的教育影响。而影响教师道德选择的因素决不仅仅是教师本人的道德认知水平,还有教师的个人利益。这样,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影响链:教师影响学生、利益制约教师、制度决定利益、领导制定制度、利益影响领导。

事例2: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进行学科统考,尽管考前每个学生都签了遵守考试纪律的声明,但考试中出现的作弊现象屡见不鲜,作弊手段不断花样翻新。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这两方面:一是学生的期末成绩不理想会受到家长的批评,二是任课教师的期末成果奖励直接和学生的成绩挂钩,监考教师碍于人情未尽到监管的职责,以至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教师做出违背教育宗旨的事情,学生耳濡目染,造成他们诚信意识淡薄,对教育者信任度下降,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期中考试是检查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方式,从学生成长角度看,也是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过程,特别是诚信品质和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使对个别试图作弊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学生处在是非对错的认识和评价之中,处在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的矛盾对话之中,处在我该不该这样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之中,处在想成功又缺少自信的恐慌之中。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斗争需要教育者给予深入细致及时的引导和指导,促其朝着正确的积极的方面转化,考试期间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最

佳契机之一,发挥教育的魅力,用智慧和爱心促进学生内心矛盾斗争转化,唤起学生自尊自爱之心。

以上两个事例中的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失落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诚然,学校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校教育是指向未来的,是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教育对象是具有较大可塑性的学生。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教育的根本宗旨。学校如何实行诚信教育呢?

一、学校的所有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要渗透诚信教育当前学校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将诚信的价值导向作为整个学校生活设计的重要原则,渗透在所有的规章制度中。而且,诚信教育只有先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要使诚信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就首先要在学校管理的原则上,充分考虑诚信与人们实际利益的关系,让诚信者得益,让不诚信者受损,使不诚信的行为无可隐瞒。当学校所提倡的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教师的利益相一致时,教师们才能毫无心理隔阂地接受这种道德价值观。这时候,教师才可能真心实意地用这种道德价值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校管理要讲诚信。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显现的种种失信行为,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比如在学校检查活动期间,食堂境况良好,而活动一结束,各种现象迅速死灰复燃,学校的承诺付之东流。此外,从班级干部、奖学金的评选,从后勤采购到学校招生、评估上的虚假行为,都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校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紧,忽冷忽热,上级来人检查了忙一阵,走了松一阵,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教师要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起示范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应该体现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教师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学生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 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致,即使说的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会心悦诚服,对你提出的要求也不会踏踏实实的做。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作为一个教师为了晋升职称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演示。为了上一节优秀的公开课,早有教师带着学生在不公开的课上千锤百炼了无数次,甚至连哪一个问题由哪一个学生回答都已作了分工,演习得炉火纯青了。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的是弄虚,目染的是作假,天长日久,又会向哪里潜移,向何处默化呢?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表里如一。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情操,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身教可增强学生对言教的信服。我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做好课前准备,从小事做起,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优秀班风。自己也坚持准时到堂,不拖堂,和学生们一同比赛谁做的好。一个星期一早上,由于家里突发事情,到校时铃声已经响了,耽搁了几分钟才进了课堂,为了完成那节课的教学任务,也拖延了时间。过后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后学生的日记本上居然写了这件事,这件事让我大为震动。一件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是啊,自己不守信,怎能服人?立即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做了批评、检讨,如实讲了原因,事后我反而发现同学们更守纪律,诚实守信了。

教师讲诚信应做到:一是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对工作要忠于职守,不能弄虚作假;二是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绝不能以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为由偏袒或歧视某一学生;三是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追求,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坚决杜绝各种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教师决不能因个人私利向学生和学生家长索要钱物或谋求其他方面的方便和好处。

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中落实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是其主要内容。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了学校改革教育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中职学校应注重诚信教育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落实。

首先,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础,抓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学习中做到仪表端庄、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热心公益、爱心奉献、孝心敬长、诚实守信、品行高尚。同时将上述培养目标落实到行动上要求学生做到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其次,创设诚信教育氛围。学生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没有按要求摆放用完餐的餐具,教师及值日学生会来阻止他的行为,要求遵守行为规范。氛围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使得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秩序,诚信待人。

此外,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寓诚信教育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篇3:中职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思考

1 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抄袭作业

在学校制订的教学计划中, 已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部分学生把这些时间用来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等, 到要交作业时, 借他人作业花10~20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

1.2 作弊行为

尽管学校制订了严格的监考制度, 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 而且对监考教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要求, 但学生的作弊方式无奇不有, 作弊行为也是防不胜防。

1.3“枪手”替考

“枪手”这个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校园里开始流行。凡是考试, 都可以请“枪手”, 冒名顶替进考场。小到补考、测验, 大到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 这样的做法既让学习头痛的学生通过了考试, 又让成绩好的学生赚了额外的生活费, 看似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因而, 这种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在学校“蔓延”开来。

1.4 拖欠学费

虽然有些贫困生确实因家庭困难交不上学费, 但因其他原因拖欠学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新生入学时, 为争取延交学费、免交学费、贷款等, 有些学生隐瞒家庭情况, 加大了贫困生工作的难度。每年交学费时, 总有相当一部分怀着各种心态的学生能交却不交, 用家长给的学费上网、消费, 一边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潇洒”, 一边跟学校说家里经济困难。

1.5 实习“掺假”

学生实习时, 穿起白大褂跟着自己的带教教师学习实践经验, 教师随时布置这样或者那样的工作任务, 缺乏诚信的学生, 在反映患者提供的病史时, 马虎对待, 敷衍了事, 反映失实;在给患者体检时, 越位体检;还有个别学生无缘无故请长假, 甚至旷工, 既欺骗了医院, 也欺骗了家长及学校。

1.6 简历“掺水”

求职简历“掺水”成风。随着高校扩大招生, 中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 有些学生在求职简历上做文章, 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简历, 绞尽脑汁玩手段。

2 中职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是维系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品德, 也是学校开展其他德育活动的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建立和谐校园, 不仅是中职学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加强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提高道德教育的地位

将道德教育上升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改变中职学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不平衡局面,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特别是诚信教育应给予高度重视。学校可借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机,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如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 听先进人物报告会, 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 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此外, 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 设立“班级信箱”、“校长信箱”等,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注意校园文化氛围的教育功能, 校内墙壁、橱窗可张贴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黑板报内容也要经常体现这方面内容。教师更要成为诚实守信的榜样, 以自己的诚信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2.2 诚信教育要从课堂教学做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这也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配合。就学校而言, 应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 教人学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其“真人”的内涵十分丰富, 但最根本的便是诚信。诚信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过程, 其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课堂是教育实践基地, 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场所,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因此,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诚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结合教学过程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其中, 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 以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2.3 诚信教育要从点滴小事着手, 持之以恒

龙永图先生在2001年APEC会议上讲到一则故事:一个七八岁的瑞士小男孩在一家超市的厕所里很久了还不见出来, 他妈妈急了, 一名男记者刚好碰到她。该记者替他妈妈进去找, 发现小男孩正在满头大汗地修抽水马桶, 想把马桶冲干净。该记者问小男孩, 你妈妈在外面等急了, 干嘛还不出去?男孩说, 马桶没冲干净怎么可以走呢?龙永图把小男孩的这种责任感称之为诚信意识, 从这件细小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小男孩的道德观念。学习、生活中有些事情因为很细小, 人们不重视它, 因而失去了很好的教育资源。有些班级做得很有特色, 为班级每位学生设立诚信记录, 把有不良信誉的学生, 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教室卫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考试作弊等行为, 记录在册。一年内凡有不良记录的学生不能评选三好学生, 不良记录越多, 操行等级越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 一定要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如考试作弊该怎么样处理就怎么样处理, 决不能言而无信。

2.4 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

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 是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一个人的诚信问题, 自我意识固然重要, 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在管理育人中, 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 以强化诚信教育, 要将诚信教育纳入到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 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让全校师生都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并认真执行诚信教育制度, 决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逞, 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如果学生违背了诚信原则, 不仅要受到谴责, 而且要受到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有约束必有激励, 可于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学生诚信评比活动, 对优秀者给予表彰, 树立诚信典范, 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

2.5 在实习中践行诚信教育

医院教学要随时践行诚信教育。医院是带教教师育人的主阵地, 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 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学生医外活动, 依靠全体医务人员, 特别是带教教师, 依靠各种组织,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诚信道德修养, 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近年来, 医院社会化以后, 服务主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患者的素质提高了, 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医学生的诚信教育也一定要与时俱进, 加强创新, 及时调整对策, 进一步从制度和教育2个方面努力, 使诚信教育的链条不断延长和加固。

2.6 让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 仅仅进行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 扩大学校教育对社区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使家长能够以身作则, 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 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2.7 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

古语有云: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身为中职学校的教师, 言传身教, 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目前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投机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影响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极大。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 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 对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同时, 对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和惩治, 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诚信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 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 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 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并要求践行诚信。中职学校不但在校内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 还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 共同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加强诚信建设, 要靠教育, 也要靠法制, 但更重要的是靠全社会的实践。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成为高素质、重诚信的有用人才。蒉

摘要: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但是, 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 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学校, 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些诚信缺失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篇4: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关键词:会计 诚信教育 必要性 原则 路径

据近年就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工作。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从业道德水准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好的信誉,应该在教育会计中把诚信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如何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诚信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更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优良的诚信品质的会计人才,是我们必须探讨的問题。

一、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会计之父潘序伦曾如此诠释会计诚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可见会计诚信乃会计人员立身之本、执业之基。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诚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日益增长的信贷危机,使得会计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会计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毕业后如果让缺乏道德价值观的只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加入会计职业,所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会计诚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实现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做诚信的人,做诚实的会计的目标。

二、会计诚信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会计诚信教育中的知和行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只有会计人员始终将“知”贯穿于“行”之中,会计诚信教育才能实现其目的,所以在会计诚信教育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懂得基本理论,再就是会计诚信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理解会计诚信的理论,培养高尚情操的会计师。其次,要将传授会计诚信知识与进行诚信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会计诚信知识,逐步形成高尚的诚信品质。

(二)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社会主义会计诚信教育,应坚持进行正面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机会,进行内容的组合,有机地融入到诚信教育活动之中,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除了课堂上教学生关于会计诚信的内容外,还要选择先进事迹,也就是那些在会计领域中具有会计诚信与高贵的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学会寻找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努力引导学生要向出色的会计人员进行看齐,也就是常说的“见贤思齐”,做有诚信精神的优秀会计,不断地培养诚信意识,以帮助学生的提升诚实度。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会计诚信从倡导开始,到以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也就是定量定性的变化,不会很快,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是一个漫长而微妙的过程,长时间以后想法变成了一个习惯,规范变更为操作过程,这就是知识和实践相统一,教育和现实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会计诚信教育的长期性,不能采用阶段式或开一些课程来解决,必须逐步培养,长抓不懈。

三、会计诚信教育的路径

(一)会计诚信教育的思想应现代化。

首先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必然会相应的有所变化。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的现状相符合,应该切合实际,将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与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其次在形式上会计诚信教育应积极的根据学生状况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是学生乐于接受,即所谓的好知之不如乐知之。

(二)建立网络教育新概念层次上的会计诚信教育。

在会计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创建一个新的教育载体和通道,有针对性的拓展新领域的会计诚信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如网络信息、短信、多媒体资源,努力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会计诚信带来的微妙效果的影响。通过一定时间的网络教育,使会计诚信教育更接近日常生活,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习效果大大的增加,从而寻求最佳效率的会计诚信教育。

(三)实践育人,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训会计诚信的一个亮点,我们需将课堂延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情景。实践育人要取得实效,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诚实守信宣传活动,如参与税务部门每年税法知识宣传月,进行有益尝试。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正业之本,做人之道,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四、结语

篇5: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有效对策研究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地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这其中也包括中职教育工作。中职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学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做好了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部分中职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尽快寻找到更加有效的学生管理措施已经成为广大中职学校教师的第一要务。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有效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抱有的期望也越来越大,所以中职学校必须要进一步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以促进学校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学生的良好发展。总体来说,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刻分析现有管理模式当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力求将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素质、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的现代化综合型人才。以下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经验,简单谈一谈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整体水平下降

现如今,各中职学校每年都在不断扩招,这导致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教育改革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许多不良思想影响了学生思维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造成很多学生过分沉迷于享乐,尤其是城市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之下,缺少生活磨炼和打击,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受不得半点委屈,再加上中职学生又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因此往往出现不服从学校教师管教的情况,做出种种出格行为。

2.学校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还抱有传统的“以管理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味强调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权益,因此使得学生人心涣散,难以信服教师的管理,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再者,还有许多中职学校教师缺乏素质教育观念,将教育内容局限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而不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大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对策

1.完善学生管理体制

中职学校若想提高学生管理效率,首先必须要完善学生管理体制。传统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体制是教师为中心,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学生只能服从。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旧的学生管理体制已经逐渐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势和学生需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应当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在于学生,应当为学生服务。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要及时建设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体制,在管理过程中更加关爱和尊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自我约束和管理的好习惯。

2.优化学生管理内容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在管理时必须要分清主次、条理分明,才能够高效地完成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教师应当要将学生管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价值观等方面,避免学生因受到社会和网络上不良风气影响而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再者,教师还应当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因为他人的管理永远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意味,而只有自我管理的作用才更加持久。

3.改进学生管理方法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应当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当前管理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和重点、难点,不断寻求其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法。例如,有些中职学校学生常常会夜不归宿去网吧、KTV、酒吧等地玩乐,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制定专门的整治方案,重点严查夜不归宿现象,并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班会,同时还可以根据各宿舍学生的表现情况而评定优秀宿舍,给予优秀宿舍一定的奖励等。再者,中职班主任应当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烦恼,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力求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温暖的集体,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述,完善学生管理体制、优化学生管理内容及改进学生管理方法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对策,值得广大中职学校教育者积极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篇6: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探索1

摘要:中职院校问题学生的存在给中职教育的发展带一定的阻碍,同时,这些问题学生又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对象。那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就成了各个中职院校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认真细致的分析了中职院校问题学生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育方法。关键词:中职院校;问题学生;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形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和单亲子女比例不断的增加,直接给各种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是问题学生的普遍增加。尤其是各类中职院校面对一定比例的问题学生,使学校的教育压力加重。所以,中职院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摆在广大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对如何教育中职院校的问题学生做出如下的探索:

一、中职院校问题学生的表现形式

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的教育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所谓问题学生应该是指: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对象。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法乱纪行为,或经常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学习成绩差等,对于中职院校中的学生们他们的年龄段处在16-20岁,一旦成为问题学生以后,教育和帮助他们改正起来相当费力,然而在一个班集体内,问题学生的出现有多种原因,问题学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一)问题学生的学习表现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问题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没有树立学习目标,因而学习不认真,上课无精打采,作业抄袭或干脆不做,考试作弊,得过且过。

2.学习兴趣缺乏

大多数问题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文化基础课和德育课学习兴趣更是欠缺。对于职业技能的训练感觉枯燥无味,技能训练不能达到熟练程度。

3.学习习惯与方法不正确

问题学生往往从小学,初中甚至到高中起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由不会学到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课。4.理解能力较差

大多数问题学生表现为理解能力不强,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习惯缺乏反思过程,成绩大多数不理想。

(二)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

1违纪行为的普遍

问题学生不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在公共场所无视规定,集会无秩序;有意或无意损坏公物;到单位实习也不能遵守岗位纪律,不能吃苦耐劳。

2不良行为较多

问题学生中有的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有的拉帮结派,欺凌弱小。还有的谈恋爱,交不良朋友,并且他们中的多数人沉迷于网吧,不能自拔,缺乏自我约束力,遇事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3不讲究礼仪礼貌

问题学生不能按照学校规定穿校服、带胸卡、他们喜欢穿奇装异服染发 烫发,佩戴首饰;言行举止成人化;不讲礼貌,不尊重师长,开玩笑不分场合。

(三)问题学生的品德表现 1.道德水平较低

问题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文明修养缺乏。他们对是非、善恶、丑美不分,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肆意放任,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2.价值观念扭曲

问题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轻“社会价值”重“个体价值”,轻“精神价值”,重“物质价值”,缺乏职业理想与追求。很多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花钱、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3.缺乏法律意识

问题学生往往不爱学法、不懂法、不守法,自由散漫,无视校规校纪,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处理问题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

(四)问题学生的心理表现 1.自卑感比较突出

大多数中职学生是被动进入中职院校的,自感不如进入高中的同学,觉得低人一等,加之学业的受挫,环境的改变,对前途的渺茫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自卑感。

2.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一部分问题学生由于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要占上风,从来不懂忍让,他们缺乏同情心和 爱心,缺乏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导致人际关系不良。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不和,社会关系复杂等。

3.情绪比较极端

问题学生容易出现高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情绪不稳定,并且不能自控,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可爆发,带来极端的行为方式,他们冲动性强,理智型差并且社会感情冷漠,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漠不关心。

二、中职院校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

问题学生的形成有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因素,可以说是家庭、社会、学教育问题的综合反映。

(一)学校环境的因素 1.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的限制

在中职院校,生源的文化基础个体存在着很大差异,教育方式难以实施、教学模式。如教育观念制约,教育学生的方法不恰当,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成绩较差的学生长期在心理上背负沉重的包袱,因而丧失了学习信心。

2.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德育教育是每个中职院校在校生的必修课,但对于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力度因该加大,每个学校通常采用说服教育,尤其遇到较严重的问题学生时,常常只采取简单的处理方法,没有从他们的思想上得到根本的教育目的。

(二)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环境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有关研究表明、大多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存在家庭结构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长的逆爱,家庭经济状况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的形成。

(三)社会因素的原因

信息时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给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崭新的娱乐生活方式。中职院校学生处在密集的社会文化信息包围之中,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或暴力的录像及社会各种腐败现象也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外,多数人的礼念的原因,总认为上中职院校的社会地位不高,加之就业形式的严峻,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觉得前途迷茫,丧失学习的信心。

三、中职院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与发展。所以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方法本人根据自身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育方法,共同学习。

(一)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要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了解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是学习差,还是品行差?是各方面均差,还是仅某方面差?他们产生的根源何在?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在此基础上还应对所有后进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类,如有的可归为思想品行差,有的归为学习成绩差,有的是双差生。只有归因正确,才能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寻找问题学生心理突破口,转变其思想

问题学生由于较多地受到批评或长期得不到重视,自尊心常常受损。但自 尊心的变化形式又是复杂多变的,一个孤僻的学生可能更渴望关怀,一个打架的学生可能更需要理解,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心理契机,就很可能找到转化问题学生的突破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论怎样的学生,只要自尊心不丧失,就一定有转变的可能。

(三)投其所“好”,取得问题学生的好感与信任

教师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正当需求,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这种需求,这既是教育问题学生的突破口,也是取信于学生的最佳途径。学生如不信任教师,甚至连基本的好感也没有,就不可能向教师敞开心扉,也就不可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之前对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特别厌倦,上课不爱听,上课爱说话,打岔子,接老师话。下课后我和他认真谈了谈,他说老师这课太枯燥,听不懂,我喜欢动手课,之后的第二次课我在实验室上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从实验中学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这个学生变的特别感兴趣,从此他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直很注意听讲。

(四)创立三位一体的外部教育环境,对问题学生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环境尤为重要。教师应从 班集体、学生家庭及学生的社交圈等方面积极创立有利于学生转变和进步的教育环境。要保持三者经常的信息交流,特别是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格局。

(五)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促使问题学生重拾自信心 中职院校的问题学生中有许多从小学到初中,在班级中一直处境不利,他们极少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对他们来说,始终是那样的“严厉”和“疏远”。进入中职院校后,他们的这一感受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形象的实践机会、使其重拾其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适时地放大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倍受自己优良形象带来的荣耀与激励,与先前的问题行为所造成的耻辱与空虚形成鲜明的对比,就会使他们慢慢得醒悟过来。

(六)问题学生的转变教育要持之以恒

问题学生转变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常常处于新与旧、正确与错误的矛盾选择之中。这种矛盾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失衡从而出现焦虑、自责、反悔、破罐破摔等心理问题,问题行为容易反复出现。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允许反复、持之以恒的原则,对问题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训练,反复抓,抓反复,直至教育目标的最后达成。

综上所述,根据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要教育者对问题学生多一些期待,多一些关爱,就会使每个学生在原则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也会随之得到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 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向东,卢双赢.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篇7: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口交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J]。2006。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篇8: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系列活动试析

一、诚信

诚信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德。《辞海》对诚信的释义是:“言行思想一致,不虚假。”我校担负着为金融事业培养人才的重 任。学校不是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而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园地。所以我们将“诚信”作为教书育人的第一位。

依《说文解字》所解,诚为信,信为诚,二者同义。再试解之,不欺谓诚,故诚与真 相类,有真诚、诚实 之意。人言为信,是故凡人 所言,必要让人 相信。为何 相信?信者诚也,即言语真 实也,信为凭据 也。不自欺,不欺人。故曰言而有信,人要守信。以今 理解,诚信即为 诚实守信之综合,均含真实之意。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没有了诚信,任何道德准 则与行为规范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年我校都举行诚信演讲比赛,营造“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文化氛围。

为何首倡诚信二字?当今市场经济进程中,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往往见利忘义,虚假、失信时有 发生,大则扰乱社会秩序,小则破坏团体、亲朋好友关系,信任危机阻碍和影响社会 组织关系 的健康、稳定、和 谐发展。倡导诚信,就是要从我做起,在集体中营造一种言语真实、真心诚意、互相值得信赖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让传统的道德力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团结

圆形为团,解不开为结,故用力量将 绳索打结 成圆形即为团结。此为名词,但在实际使用中,团结则为 名词动用,引申为使之聚合。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即目标、力量、结合三者具,方为团结。学 校为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需要用一种力量将培养者与被培养者结合起 来。在学校这 一团体中,有老师无 学生,有学生无老师,都不成其为学校;更进一步,有领导无群众,有群众无领导,亦不成其为学校。二者相 辅相成,互为依存,故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 完成和实 现我们教 学任务和 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 的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与社会协调发展,发扬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出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广大师 生员工需要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职业分工的明 细化,个人也越来越走向专业而缺乏综合性,因此,必须加强 协作。只有依靠团队,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集体的理想。

三、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为阳为天为刚,故曰:天行健。自强不息即为自 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人生于 世,必努力,必向上,方为君子。君子者,德行高尚之人之称谓也。荀子以为,人有智,能仁义法智,可以为善,可以为君子。故其《劝学》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亦为自强不息之另一解。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有自强不息之精神,是故,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精 神。无论古 人、今人,皆倡导“自 强不息”,强调人生于社会,不论环境如何,必须时时努力,不可松懈,即强调主 观能动性,最大限度 发挥个人 潜能。我校每年举行“诚信板报宣传”,使我校师生以“自强不息”作为精神支柱,奋发图强。

综上,八字校训,以古衡之,源于传统,以今视之,又有新意,体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现代理念。在 中职学校内,要倡导一种校园文化精神,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真心诚意、值得信赖的和谐生态环境,树立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能顽强奋斗,努力向上,并在任何环境中,都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摘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十多年,师生共同建立了以“诚信、团结、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这八字校训源于传统,又有新意,体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现代理念。

篇9: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 现状原因对策

一、 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一) 缺乏社会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中职学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中职学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心主要表现为:有的中职学生无论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不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消极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据调查,中职学校的学生有30%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40%的学生对老师交给的任务不愿意完成。

(二) 纪律散漫,缺乏法律意识

纪律是学校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学生应遵纪守法,这样才能维护学校的稳定和谐。但是,有的中职生把纪律和法律当儿戏,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比较常见;有的中职学生讲哥们义气,遇事是非不分,容易冲动;还有的中职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为了享乐,铤而走险,偷盗学校公物和同学的钱财。

(三) 虚假伪善,言行分离

言行不一可以说是当今中职学校学生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一些中职学生嘴里说得头头是道,实际表现一塌糊涂;一些中职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后为了逃避处分,编造“事实”, 欺骗老师;一些中职学生不会体谅父母,不考虑自身家庭的经济条件和能力,在生活中相互攀比,追求高消费但又变着方法欺骗家长;还有的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编造假成绩、假奖状、假学生干部身份。

(四) 盲目签约、随意毁约

中职学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的现象也十分常见。有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逮着一个单位就盲目签约,而遇到条件更好的单位时,就随意毁约;也有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本来笔试、面试都过了,却在临上岗前说走说走;还有的已被用人单位正式聘用上岗,但遇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就不辞而别,去新的工作单位。

二、 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6至18岁之间,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成长阶段,由于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因此,他们虽然有独立性的要求,但自理能力较差,想问题较简单,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烈。由于招生门槛一再降低,相当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思想素质较低,自律能力较弱,容易误入歧途。另外,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在学习、实训、劳动中怕苦怕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集体多做点事怕吃亏,不是有利于自已的事就不愿做,特别是做错了事,不能正确对待,因怕批评、处分对老师说谎。

(二) 学生家长的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一些学生家长一年四季在外打工谋生,导致小孩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教育监督和关爱,从而使这一阶段的成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外,一些学生家长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文化水平不高,思想素质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欠妥,许多家长常常为子女的教育问题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将其送到学校了事。更有的家长本身思想道德品质恶劣,对子女的错误行为态度暧昧,助长子女的不良行为。

(三) 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对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德育课教师的安排上,错误地认为德育课谁都可以上,在课时安排上一再压缩,在教学经费上投入不足,一些德育课教师从未参加过专业培训学习。二是个别德育课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行为失范,误导学生,如有的教师课上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但自已上课又常常迟到。三是德育课教学内容陈旧、抽象,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德育实践,德育评价手段更注重书面考试,而相对忽视学生德育行为实践过程的表现。

(四) 社会环境的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新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利益的诱导下,出现了“什么有利干什么,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的现象,制假售假等失信现象在社会上客观存在。一些人漠视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生活只顾眼前。同时,也有一些人过分强调金钱的价值,从事钱权交易、偷税漏税,甚至图财害命的不法行为,整个社会道德出现了滑坡的迹象。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和蔓延,逐步侵蚀着校园文化,影响着中职生道德观念的确立。

三、 对策分析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中职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努力实现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以教育树理念

以教育树理念即通过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向学生灌输诚信知识,使学生树立诚信理念。第一,正确认识职教领域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德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德育课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诚信意识。第二,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阵地作用,依托党校团校、“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教育基地,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成长的特点,合理构建德育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专业思想、集体主义、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诚实守信,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逐步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

(二) 以示范立榜样

以示范立榜样即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用教师的诚信思想和行动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言教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身教也很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首先,教师应做到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作出榜样,讲真话,不说假话,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表里如一。应用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学生。其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到,例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教师自己就应坚持准时上课。最后,教师向学生作出的承诺,应给予兑现。作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示范到位,才能让学生学有榜样,在耳闻目睹中受到教育。

(三) 以实践转内化

以实践转内化即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就业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力量,并自觉将诚信内化为自身行动的要求。第一,充分利用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诚信教育。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举办法制报告会,分析来自社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学生正确签订就业协议,让学生在就业实践过程中,自觉接受企业文化、行为规范的培养,感受守信用、讲敬业的重要性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行动要求。

(四) 以评价促升华

以评价促升华即通过实施中职学生诚信行为评价,形成学校与社会对学生诚信状况共同监督的合力, 让学生将诚信意识的培养升华为自觉的行为。学校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用人单位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中职生诚信评价工作。第一,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可操作的中职学生诚信行为评价体系,并以之衡量不同的学生。对中职学生的诚信度,既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进行终结性评价,又进行过程性评价;既进行自我评价,又进行他人评价。第二,建立健全中职生日常诚信行为评价档案,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并整理存档。第三,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把学生的诚信档案作为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让学生将诚信意识的培养升华为自觉的行为。

(五)以机制求巩固

以机制求巩固即通过建立并严格执行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诚信机制,让学生在诚信实践中感受诚信的价值,并自觉增强诚信的信念。第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会干部值勤制度》、《诚信考试制度》、《助学金使用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使诚信教育有章可循。第二,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全方位落实诚信机制。如新学期开学督促学生及时缴纳学费,期中、期末考试设置诚信考场,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理,组织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工作,激发主动服务学校的热情。通过落实措施,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相互监督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亲身感受诚信的价值,自觉接受校园文化、行为规范的约束,巩固诚信的信念。

此外,加强中职学生诚信教育,还必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实现环境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道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1

[3]闫丽,陈凤轩,杨爱敏,刘秦芝.中职生德育课成绩评价办法改革的研究[EB/OL].http://www.hdyc.cn/DTWEB/

jykt6.htm

【作者简介】马文强(1964-),男,彝族,广西那坡人,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副校长,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学。

上一篇:公司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程序和手续下一篇:实现中国梦_记者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