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2024-05-29

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通用9篇)

篇1: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姓名:吴朝洋 学号:20104648 班级:勘查1班

一、摘要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

一、即将结束大二生活的很多同学在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引言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随着大学扩招,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考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毕业等于失业”记得这是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普遍流行的一句话。是啊,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毕业和工作无疑还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

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

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

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三:调查目的:

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四学生。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四: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200名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在校大学生、五:调查内容

1是否有考研意向?

2若有考研意向,是父母之命还是自愿?

3若无考研意向,大学期间是否仅以考试及格为底线?4是否了解过考研方面的信息,是否关注过考研分数线? 5有意想考取本专业研究生还是跨专业?

6是否有明确的报考学校和专业?

7你认为考研是大一就开始努力还是大四拼一把?

8你是否因为就业问题而选择考研?

9你是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六: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七:综合调查结果: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70%的在校大学生有考研意向,但是这其中又有70%的人是出于就业压力,面子问题,跟风等原因,25%的同学目的为增长阅历,磨砺自己,仅有5%的同学是真正想得到深造,为了知识而考研。问起考研的原因,86%的同学都是出于自身需要,剩下14%则是迫于父母之命。在对考研信息的关注情况上,仅有30%的大一同学表示曾经有关注过考研信息和分数线,大二大三大四同学的关注率为40%和55%,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

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八:考研理由的调查

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一位大四学生在调查中坦言,自己本科读的不是名校。为了不让一毕业就失业这种情况发生,家里人早在大一入学之际,就让她准备考研,“家里人说,不考研,就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她也想继续深造,首先是读英语文学语言专业。

对于第三类考研学生而言:自己没有主见,自己大多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多数是受家长、老师、亲戚、朋友、同学的影响,别人说考研好他就考研。甚至对将来要考哪一方面的研究生都没有想过。

对于第四类考研学生而言:他们初到大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是家长干涉,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这一点。

其次,除了这几种观点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譬如,爱情、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自己心仪的学校等,还有同学以喜欢某个城市为理由,希望用考研圆自己的梦。这多样的答案,最起码可以说明,同学们选择考研的时候,已经更多的考虑了自己的需要,没有为家庭、工作等牵绊。在提倡人性化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九:调查体会:通过此次的追踪调查,对在校大学生的考研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当今社会这一现象,这一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考公务员,考研,高考是当今社会的三大难题,给我们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正是这份压力才给了我们奋斗前进的动力,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为了有个好工作,为了有高工资,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为了家庭的需要,为了一切的一切。。我们被高考,我们被考研,我们被考公务员。然而面对考研心情各异,态度各有千秋,这是对他们的调查,也有对自己的潜意识的了解,事关自己是否也要考研。当他们面对这份调查报告有迷茫有坚定,在犹豫的边缘徘徊,审时度势的考虑这一话题。其实在大一考虑着考

研,会让自己有更好的目标,对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规划。考研,我想说,被考研,不管你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都得从大一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在此,我们深深地祝福那些志在考研的同学:英雄无畏,越飞越高!

十、结束语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2: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谢芳清*

摘要: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

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倾向问题,通过对华东交通大学的250个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问卷调查, 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关键词:考研;就业;理性

直接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大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还有很多同学徘徊在所谓“就业考研都不误”的两手准备中,考研未必成功,就业也受到影响。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那么,如今大学生考研情况如何,怎样正确对待考研或是就业呢?这是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为了了解经济管理学院大

三、大四学生对考研的看法以及学生考研和不考研各自原因,学生考研的准备情况及各自的复习方法,同时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对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调查时间是2010年7月初,调查方式为分层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50份回收248份,回收率99%,有效数2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250份调查中,涵盖了该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130人,占总数比例53%,女生人数116人,占总数比例47%。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

36%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24%比较了解,而有29 %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69%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 “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 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4.7%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31%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51.5%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根据数据的显示,21.3%

1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27.1℅的同学是1 *谢芳清,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08-2班,学号:20080410090203

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以及对学术的热爱。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2%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8%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针对考研复习问题,30℅的同学决定自行学习,而将近39℅的同学选择在专门的考前辅导机构培训,当然29℅的同学会结合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与辅导进行复习。在复习阶段,40℅的人认为坚持最为重要,同时其他课程也为考研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问及考研准备的时间,近38℅的同学认为一年半的时间最为合适。而具体的时间应该根据考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复习效率来决定。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在此,我们深深地祝福那些志在考研的同学:英雄无畏,越飞越高!23

三、调查结果:

在这次的调研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研的最大因素,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出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还在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会的时候还可以以其他途径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

四、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

(一)以平常心态看读研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才地位、价值的变迁,研究生的内在价值明显提升。在我国,目前研究生在就业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可以说,读研意味着人生上了一个台阶,甚至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和愿望的重要方法。“知识改变命运”被许多在校生奉若圭臬。但是读研是否能改变命运,是否意味着就容易找到理想职业,这不仅与文凭有关,更与个人的真才实学联系在一起。

(二)以理性眼光看就业

就我国目前人才市场的现实来看,高学历、高文凭的硕博士与应用型人才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也都是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自身不能“有文凭没文化”。在决定读研还是工作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家庭情况,认真、仔细地分析,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避免头脑发热,匆忙决定。

*附录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考研情况问卷调查(附统计数据)

亲爱的同学:你好!

感谢你阅读这份调查问卷。此卷是为了了解华东交通大学学生考研情况而设计的。请你仔细阅读此调查问卷,选择符合你情况的选项,在此真心感谢你的支持!

年级:_专业: _性别:_

1.你了解考研吗?

A了解(24%)B一知半解(36%)C完全不懂(39%)

2.你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考虑过考研?

A刚上大一就这样打算(10%)B大三毕业才匆忙决定(13%)

C 完全没有想过(69%)D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大二时候开始计划(8%)

3、如果你不打算考研主要原因是什么?

A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81.8℅)B考研费用太高(17.1℅)

C 选择其他途径深造(4.7℅)D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11.3℅)

4、如果你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是

A继续深造,提升将来的就业竞争力(43.5℅)

B对专业的热爱和大学的向往(27.1℅)

C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8℅)

D目前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21.3℅)

5.你对跨专业考研有什么看法?

A完全是痴人说梦(5%)B跨专业应该是考研的主要目的(15%)

C跨专业考研太困难、但未尝不可(23%)D偏向选择本专业(57℅)

6.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报考专业?

A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37.7℅)B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就业前景(33℅)

C 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20.3℅)D综合各方面因素(8.7℅)

7.你觉得考研最难的是什么地方?

A坚持(40%)B专业课(10%)

C英语(30%)D数学(20%)

8.如果你决定考研的话,你会怎样进行考前准备?

A自学(30℅)B向老师与同学咨询(29℅)

C在专门的考前辅导机构培训(39﹪)

9、你觉得考研准备多长时间最为合适?

A一年(23℅)B一年半(38℅)

C两年(21℅)D更长时间(18℅)

10.如果你已经是硕士研究生,你还会考更高的学位吗?

A会考虑(26%)B不会(59%)

11、如果考研失败,你会怎样选择?

A 继续考研(27,2℅)B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47.7℅)

C直接找工作(25℅)

篇3: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从2007年到2014年从中抽取400名同学进行跟踪调查, 其中2007年4人, 2008年11人, 2009年28人, 2010年37人, 2011年46人, 2012年68人, 2013年119人, 2014年87人。其中男同学92名, 女同学308名。

二、数据汇总分析

(一) 就业方面

1、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 舞蹈系编导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为74.71%, 其中事业单位48人占12%;民营企业39人占9%;参军入伍17人占4.25%;自主创业53人占13.25%;灵活就业128人占32%;教育单位78人占19.5%;升学18人占4.5%;待就业22人占4.5%。

2、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 教育行业78人, 19.5%;娱乐业62人占16.25%;社会保障45人占11.25%;批发零售33人8.25%;入伍17人占4.25%;升学18人, 占4.5%;其它147人占36%。

3、工作职位类别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 教学人员78人占19.5%;金融业15人占3.75%;法律专业10人占2.5%;文艺工作者31人占7.75%;学生18人占4.5%;入伍17人占4.25%;服务人员84人占21%;其它147人占36%。

4、就业途径分析

通过数据 分析, 本校就业 招聘58人占14.5%;人才市场招聘98人占24.5%;家长或社会关系69人占17.25%; 登门求职58人占14.5%; 统一考试48人12%;升学18人占4.5%;其它51人占12.75%。

5、就业地点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所有同学们的就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 但大部分在山西省境内, 其中太原、运城、忻州的学生居多, 大家都选择就近原则, 工作地点大都为生源地。

(二) 教学方面

1、对学校的校风、学风等方面给予评价

统计数据从对学校的校风、学风, 学校教师的教学态度、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的基础课教学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学校的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校内外实习、毕业设计) 等几个方面入手, 有58.2% 的好评, 31.8% 的较好, 一般为10%。

2、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的改革

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大家普遍认为不错, 特别是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 占到88%;强化教学的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占68.75%;加强英语及计算机教学的力度, 占26.25。

(三)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对就业的影响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 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舞蹈编导专业参加专业实习, 所以不是100% 的学生全部参加。

三、现状分析

(一) 就业方面

舞蹈专业的女生占到77%, 男生占到23%, 相对来说男生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女生比较困难。

1、学生就业单位性质、行业及工作职位分析

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人才市场招聘或考试, 31.5% 的同学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并且在工作岗位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32% 的同学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 为了谋生, 自己在当地开办各种艺术培训班, 这使得学生的专业得到锻炼, 同时如有合适的单位招聘还可以参加;参军入伍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有优势, 因为专业特点, 学生参军后可以参加部队的文艺演出, 并能够得到很好的提拔和重用;部分学生毕业后一直没找工作, 继续深造, 加入考研入伍的行列, 舞蹈专业的考研率相当低, 但是通过学生几年的不懈努力, 有4.5%的同学考入研究生;9.75% 的同学毕业后找的工作与专业不挂钩, 但是在工作中还会有一些活动让他们来组织编排。

2、就业途径与就业地点分布

舞蹈专业学生大都是山西省境内的, 外省的很少, 所以学生毕业后大都是通过参加山西省境内的各类招聘活动来获取就业渠道, 就业地点相对比较集中, 大多数同学毕业后返回原籍, 在当地市区或县城就近找工作, 外省的同学也都回到当地进行就业。同时毕业生毕业后一般不愿意到偏远的农村, 大都集中在地市级, 宁愿在地市级的单位打工也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工作, 这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舞蹈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随意性, 给很多毕业生的再择业带来了方便。频繁出现的“跳槽”换工作的现象, 使得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流动性很大, 而这种随意的雇佣关系往往使得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二) 教学方面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我们在教风和学风方面抓得非常严格, 学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 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方面我们系做的非常好, 让每位同学都参与, 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能够结合“前沿”动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整体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在校的锻炼。但是在文化知识方面比较欠缺, 如英语、文字水平、语言表达等, 学生文化底蕴差, 这方面我们加强, 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三)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对就业的影响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我院落实办学指导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适应大学生成才需求, 解决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问题, 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主动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舞蹈系由于专业特点支教学生在支教点很受欢迎, 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返校后的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进。同时他们利用节假日还会返回支教点给学生编排节目等。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同时对受援县的基础教育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同时通过扶贫顶岗实习, 使学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进行教学实践, 体会到了基础教育的薄弱, 经济发展差距之大, 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

通过实习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如在教学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为她们毕业后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撑, 使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舞蹈专业学生, 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从事舞蹈专业, 原因如下:

第一:各类中小学校不开设舞蹈课程, 所以中小学校不需要舞蹈教师, 毕业学生即使进入中小学校也只能是带一些副科, 所以中小学校就业的学生很少。

第二: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学生们只能考一些相近的专业, 拿不到教师资格证, 这也是不好就业的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同学作为演员进入舞蹈团体, 但舞蹈专业是有年龄限制的, 所以作为演员的毕业生, 还会面临二次就业。

第四: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毕业后有一半人自谋职业, 自己办舞蹈培训班, 幼儿园, 或是在幼儿园、舞蹈培训班来代课, 维持生活。

第五:舞蹈专业考研率极低, 因为全国招舞蹈专业研究生的院校非常少, 再加舞蹈学生文化底子薄, 导致考研率上不去。大多学生毕业后通过几年的学习, 才能考取研究生, 但大部分都是考取理论研究生。

由于专业特点, 舞蹈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随意性增大, 求职的安全性更无法保证, 加之缺乏其它有效的就业渠道, 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综上所述, 舞蹈专业学生从事专业教师职业微乎其微, 绝大多是从事幼儿、舞蹈培训或改行。

五、建议或意见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渠道。

第一、在教学中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是针对幼儿、小学生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第二、加强文化课的学习, 提高文化素养, 提升考研率。第三、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大部分学生出去不搞专业, 从事办公室的工作, 所以在校期间要加强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多参加实践活动, 如编排舞蹈、音乐剧、文秘、写作、电脑操作等。第四、加强就业知识培训和就业指导培训, 模拟就业现场, 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第五、适应社会能力综合素质的加强, 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总之,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帮助学生找到施展才华的岗位和舞台, 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 明确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齐心协力, 真抓实干, 推动学院的科学、和谐、持续有序的发展做贡献!

摘要:文章通过对400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就业情况, 如: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以便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同时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我们还可以掌握毕业生所在地的就业信息和舞蹈专业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为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渠道和实践锻炼的场所, 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 适应社会需求,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就业,舞蹈编导,调查

参考文献

[1]池中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2) .

[2]姜斌.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现存问题及改善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 2014 (03) .

篇4: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往届毕业生;就业;择业观

1 调查情况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市场人才供给大于求的严峻形势。我们特展开此次调查,以分析我校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优势与不足,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所需,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微薄之力。

①调查人:陈曦、郭慧荣

②调查时间:2015年1月16日至2015年2月22日

③调查方式:主要采取电话、短信、网络、微信等通讯方式

④调查对象:2012届、2013届、2014届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

⑤调查目的:掌握最真实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为在校大学生顺利就业,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亦或能给予一点帮助。

2 调查内容

2.1 就业现状及分析

根据我们历年统计,从2012年到2014年,室内设计专业本科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如下表显示:

表1  2012年至201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就业情况

2.2 就业存在问题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社会大环境,我国高等教育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但很多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期望值并未适应这个转变;另一方面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人过于渴求成功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②专业实践少,缺乏胜任力。

③就业心态,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2.3 给出的建议

①加强实践,培养灰领,实行学业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

②调整就业心态

③调整就业指导工作,从调查中发现就业指导工作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就业工作应考虑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如:

对专业知识技能导航,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指导,从而影响企业整体绩效,没能受到企业青睐,不具备相关工作胜任能力。

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意识,学会保护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引导诚信意识,唤起契约精神。

健康心理导航,通过心理指南对大学生就业求职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难。

表2  2012年至201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比较

我们除了通过图表看到的一些信息外,就目前往届毕业生与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情况中存在一些这样的差异:

往届毕业生的择业观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较应届毕业生人数多,部分人群倾向于自己独立创业。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如果国家在这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如果院校能在这一方面多为毕业生提供一些渠道,将很大程度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2015年的两会上孙维代表关注的就是大学就业问题,主要围绕的就是大学生创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渴望在创业过程中得到政府或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和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她介绍,针对3万多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9.96%的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想法,但还没开始;有4.89%的在校大学生已在创业;20.73%目前没有创业想法,还有14.4%的人仍在犹豫不决。根据调查,大学生创业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创业经验和资金匮乏、个人能力不足及缺乏有效创业指导等。孙维代表将在人大会上提交建议,建议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创业免费人工咨询平台和大学生创业交流平台,让能力欠缺缺乏指导的大学生创业者们互相探讨学习,从成功者身上找差距,在失败者面前吸取教训避免走弯路。

另外一方面,往届毕业生的择业观变得理智、冷静,已不再把工作理想化。看到了中小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和个人成功的机会,而且这些企业的就业岗位成本比大企业低的多,发展空间广阔,求贤若渴,对人才需求量大。他们能去这片广阔天地开拓事业是明智的选择,利于自己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另外,还响应国家的政策,参加“三支一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认识到基层是年轻人经受锻炼、接受考验、磨练成才的重要场所,到基层是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从后期与毕业生的接触中了解到在工资待遇方面处于薄弱环节的主要集中在企业用人单位,月薪基本在2500元左右,能够签订劳动保障合同的单位少之又少,这样的薪酬待遇只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成为他们频繁调换工作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所在,这也将是我们后续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另一个工作重点则是少数自主创业的学生,虽然学院特别聘请专业老师、组织开展多期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培训班,以实战演习的形式结束课程并聘请专家进行点评指导,但他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相比较而言是最大的,所经受的挫折也是最多的,所以对他们心理上承受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们面对的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篇5: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这是一份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请放心如实作答。你的回答,对我们更全面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很有意义,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注;全为单选

1.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会不会自觉关注就业信息?()

A会

B不会

C 没想过

2.你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是?()

A 就业难度前所未有,令人担忧

B 经过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以找到合适工作

C 通过人际关系扩展就业机会

D 无所谓

3.若你是应届毕业生,你更愿意选择?()

A 直接就业

B 国内考研

C 出国深造

D 自主创业

E 其他

4.求职中最让你困扰的是?()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就业信息交流不灵通

C 对就业岗位缺乏足够了解

D 自身能力不能胜任

E 其他

5.你认为影响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

A 专业

C 成绩

D 特长

E 学历

F 能力

6.您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解吗?()

A 非常清楚的了解

C 了解

D 不太了解

E 完全不了解

7.你认为大多数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毕业生条件?()

A 专业成绩B 专业技能C 学校名气D 综合能力

E 社会经验F 发展潜力G 思想品德

8.你认为解决就业难较为重要的方法是?()

A 提高专业技能B 降低就业期望C 掌握求职技巧

D 参加就业培训E 提高职业素质

9.在求职时,除大学文凭外,你认为以下哪些证书最为重要?()

A 英语四六级证书B 计算机等级证书

C 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D 财会类证书E“ 优干”“三好”证书F 其他

10.你的择业观念?()

A 一步到位,固定收入

B 先就业,后择业

C 不就业,深造

D 自主创业

11.你最想进入的工作单位?()

A 国有企业

B 民营企业

C 私营企业

D 政府部门

E 外资企业

F 其他

12.你会优先选择的就业城市?()

A 出生城市

B 东部沿海城市

C 西部地区

D 无所谓

13.你期望的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是()

A、1000元左右B、1500元左右C、2000元左右

篇6: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本科毕业的年份

______年

3您目前工作所在的城市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

圳 □中部大中城市 □西部大中城市 □其他

4您目前工作的行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气及热

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水资源和环境治理 □建筑业 □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

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企业管理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技术与专业技术服务 □自然保护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

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

5您目前所在单位的性质

□政府机关 □国企 □私企 □民企 □自主创业

6您目前所在的职位情况

□管理工作(工商管理等具有很强专业性的管理工作除

外)□档案相关工作 □相关工作(包括图书、情报、文秘

和行政工作)□其他工作

7您目前的收入状况

□2000以下□2000-3000□3000-5000□5000~8000

□8000以上

8您对现在所从事工作的态度

□很不满意 □一般 □较满意 □非常满意

9您认为在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是

□专业技能及知识 □学习成绩 □学校品牌 □考试证书和技能认证 □实习经历 □个人能力10 您认为现在的档案学本科教育需要哪些改革

□英语课程 □档案管理基本理论课程 □档案学实践教学 □管理学课程 □计算机课程 □其他如果今年您的亲朋好友被档案学录取了您会

篇7: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榆林市各界人士联谊会科教组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使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市各界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党凯、刘洪带领科教组部分会员,一行16人,于5月10日至14日,深入榆阳、绥德、子洲等县区和榆林学院、榆林农校、财校、卫校、工业学校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当作落实“民生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扎实、稳步、有序推进。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查统计,自从取消计划安置以来,我市累计进入人才交流中心的大中专毕业生有65800人,其中本科19000人,占28.9% ;大专32000人,占48.6 %;中专14800人,占22.5%。截至2009年底,累计有37600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57.1 %(本科就业14800人,就业率78%;大专就业16200人,就业率51%;中专就业6600人,就业率45%),其中事业单位招聘录用9600人,占25.5%;国有企业招聘录用 1800人, 占4.8%;公益性岗位安置4000人,占10.6%;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21800人,占58 %;自主创业400人,占1%;未就业28200人(本科4200人,大专15800人,中专8200人),占42.9%。

总之,我市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下了一定的功夫,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提供创业资金,支持自主创业。我市已把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小额贷款纳入工作计划,正在付诸实施。榆阳区推行“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小额担保贷款” 联动机制,组织50名大学毕业生参加了创业培训,为20名大学生提供了每人3万元的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实现了成功创业。各县积极采取小额担保贷款,免收工商税务登记费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2、公开、公正招聘录用,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根据省上统一安排部署,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了录用公务员工作。并根据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需求情况,采用公开招聘、考试录用所需人员,进一步优化用人结构。榆阳区通过考试招聘了1583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文化站、计生站、兽医站等基层单位工作,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绥德县2002、2003年的大中专毕业生经考核、考试已全部就业,对2006年底入库的大中专毕业生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148人。子洲县制定了《子洲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方案》,先后在2007年和2009年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公开、公正的招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2名,解决了基层人才的短缺问题。

3、开发公益性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榆阳区开发了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了254名,其中工会协管员20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129名,乡镇劳动保障和科普协管员105名。子洲县2007年以来,结合当地实际,就公益性岗位开发、零就业家庭帮扶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4、引进、扶持企业发展,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我市积极开发岗位潜力,组织动员各类企业给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榆阳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促就业的作用,积极协调落户榆阳的项目建设单位,优先安排榆阳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并在兖州矿业、中能煤业、银河电厂等重点企业安置毕业生800多人。绥德、子洲积极扶持地方企业发展的同时,协调企业优先安排本县大中专毕业生。子洲民营企业三丰油脂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3万多吨,产值5亿多元,拥有员工130人,其中吸纳大中专毕业生47人,占36%。

5、与对口单位联手,疏通就业渠道。我市每年举办多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2009年举办就业洽谈会25场,组织14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毕业生,落实毕业生到企业就业12000余人,并充分利用人才市场优势,使企业和学校联手互助,促进了双方事业的发展。榆林卫校与市一、二、四院,北京307、309医院,海军总医院等近三十家医院、制药厂建立稳定的就业关系,提高了就业率。榆林农校深入企业寻找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学生就业面。与蒙牛现代牧业、蒙牛集团奶业、北京九州大农牧有限公司、榆林天鹏等畜牧企业建立长期用人机制,使畜牧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5%。榆林财校在广东东莞等地设立毕业生就业办事处,并与北京技师学院、山东滕州高级技工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建立长效用人机制。榆林工业学校实行开门办学,校企合作直接将学校的教学资源服务于企业。目前,同400多家企业建立了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大、中专毕业学生就业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

1、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有限就业岗位缓慢增长形成矛盾。近年来,我市大中专毕业生以较高的速度增加,而地方经济发展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毕业生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群体,压力逐年加大。而党政机关吸纳人员非常有限,今年公务员招录指标49名,报考4360名,岗位竞争比例为 1:89,比例最高的竞争岗位为1:385,事业单位也面临人事改革,企业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吸纳人才的能力不足,人才市场功能不健全,造成大中专本地就业难度增大,矛盾日益凸显。

2、劳动保障部门在规范企业用人劳动保障方面还存在缺陷。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新员工待遇压得很低,不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不缴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不少医院护士月工资仅为400元,很多民营企业员工工资1000元左右,更无“三金”保障。远远小于他们付出的劳动,甚至一些企业一到试用期满就设法解聘再招,以使用廉价劳动获取更高的利润。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没有采取严格执法措施,规范企业用工保障,从待遇、感情方面伤害了毕业生。

3、毕业学生对待工作和待遇期望值较高。目前高校教育采取收费制度,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一般需要投资四五万元,有许多家庭都是借钱供子女读书,学生毕业后须面对还债的压力,因此对待遇期望值较高,对一般的低收入工作岗位不愿去,有的眼高手低,向往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高收入的圈子,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看不起私营企业和民办学校,结果错过了不少机会。

4、大中专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如财会、文秘、企理管理等长线专业过多,生物、化工、医学、建筑类专业却供不应求。缺乏多技能、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毕业生难就业,另一方面社会很多行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如绥德县缺乏教育、卫生、城建、农林等专业人才,尤其是乡镇教育、医疗队伍急缺专业对口的本科毕业生;一些公司需要生物、化工专业的技术人员,却招聘不到。另外,有毕业生的素质不提高。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招来后还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进行培训,并且创新精神也很差,因此不愿意接收。

5、对就业缺少激励机制。解决大中专生就业需要引导,和市场调节。如有的学校和医院对聘用的教师、护士与正式员工不一视同仁,未纳入部门统一管理,而是入了“另册”,在评职称、享受工龄待遇等方面与正式员工悬殊很大。没有对在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学生,给予较高的待遇,缺乏激励机制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不能消除学生心目中到民营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就业隐忧。

6、中专毕业生就业更难。我市现有榆林卫校、农校、林校、财校和工业学校等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实力和校园环境都不错,由于超负荷扩招,专业雷同等,另外,现在各单位、厂矿用人门槛提高,用人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将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给他们就业造成更大困难。

三、建议与对策

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能否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学校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建议:

1、引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转变观念,树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和吸纳人才的理念。一是就业工作部门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毕业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他们认清形势,了解政策,疏导心理;二是引导毕业生正确评价自已,客观定位,明确“首先是劳动力,其次是人才”的道理,降低就业期望值,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新理念,鼓励毕业生到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用人单位去工作。三是引导企业等用人单位树立人才战略思想,抛弃用人短视症,着眼于长远发展,重视人才的引进、储备、培养人才工作。

2、建立健全大中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应对我市现有人才政策进行调整、修改、完善和配套,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切实可行政策依据。一是扩大大中专毕业生参军指标, 既优化兵员素质, 又能按复转兵给予安置,缓解就业压力。二是应制定榆林市关于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有关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去就业,消除他们的顾虑,扩大就业空间。三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应出台关于鼓励农、林、水、牧、卫生大中专毕业生在乡村工作的政策,用政策、岗位、待遇留人。四是应出台地方大型企业集团优先安置本地大中专毕业生政策和外来企业按比例吸收当地大中专毕业生政策。五是有关部门努力协调解决现有“中专生”就业问题,对不能就业的按专业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水平,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六是落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小额贷款,享受不同程度的免税政策,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七是建立健全大中专毕业生工资管理制度,凡聘用的大中专毕业生,参照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工资,给予“三金”保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多层面、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空间。解决就业的根本之道在于发展经济。一是要继续加大我市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继续加大对现有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企业扶持力度,增加更多就业岗位;三小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地方文化产业,拓展就业领域,增加文化产业就业面。四是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创办各种经营形式的经济实体,自己创造就业岗位。五是降低一些单位准入门槛,支持人才断层的事业单位实行开放性聘用,让更多有业务专长的大中专毕业生应聘上岗。六是市上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为他们创业提供平台。

4、学校要面向市场需要开设专业,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应经常深入企业、考察市场,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努力开设社会适用的专业课程,为良好就业奠定基础。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5、积极提供就业信息,不断扩大就业层面。一是要加强培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职能,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二是应进一步加强大中专毕业生需求数据库建设,积极做好全市性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的发布工作。加强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以提高就业市场的有效性和成功率。三是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服务网站”的投入,积极推进人才市场信息化进程,使毕业生需求申报、应聘及就业手续办理都能在网上进行,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各类企业招贤纳才开辟绿色通道。

6、完善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要成立毕业生就业办和服务中心,加强就业管理指导,并以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信息、新的方法、新的教材教育指导学生,实实在在为学生的就业发挥作用。二是有关部门应编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指南》,让广大的毕业生了解就业和创业的有关知识,掌握有关政策、法规。三是要成立就业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应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职业资格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严格执行就业准入控制,推行“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制度。四是成立“榆林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吸纳有关学校和用人单位参加,加强沟通和联系。扶持民间人才服务市场的发展,拓展如月嫂、家政、家庭护理等方面的领域和渠道。五是在招聘录用工作中,严格执法遵纪,杜绝不正之风,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

篇8: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1临床资料

调查对象为济南市槐荫区的初三毕业生,年龄15~16岁。根据随机的原则,在该区3000余名初三学生中,选择1518名学生为该次口腔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对象。龋坏牙数指恒牙的龋、失、补牙数(简称DMF)[1],龈炎为牙龈的色、形、质的变化符合其诊断标准的病变,即牙龈变为深红或暗红色,龈缘变厚,牙龈质地松软脆弱[2],包括轻、中、重三种程度的病变。

2结果

在1518名被调查对象中,有269名学生患龋,有81人有两个以上的牙发生龋坏,其中男生17名、女生64名,占受检总的人数5.36%,个别女生合计龋坏牙多达6颗,绝大多数龋坏发生在第一磨牙;其中有77名,男52人,女25人,牙龈炎呈重度甚至有上皮附着根向移位(即初期牙周炎)的表现,占受检总人数的5.07%。

3讨论

3.1本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患龋率虽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大多数龋坏牙是第一磨牙,该牙不但有重要的咀嚼功能,还影响着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缺失者会严重影响所在颌骨的正常发育[3]。第一磨牙萌出后及时采取预防龋坏的措施,如窝沟封闭术,可明显降低该牙的龋坏率。经询问该组学生绝大多数未作过窝沟封闭术。多数学生根本不知此项保护牙的技术,说明有关龋坏的预防做的远不到位。

本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患龋率显著高于男生患龋率(χ2=4.17,P<0.05),这与大多数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对这一结果的解释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女生在生理上发育早于男生,即女生恒牙接触口腔环境的时间以及受到龋病侵蚀的可能均早于男生之故。笔者询问受检者,喜欢进食糖类及零食者女生远远多于男生,因此作者认为进食糖类及零食多也是龋患率女生高于男生的原因,因为糖类物质是已公认的致龋食物。

3.2引起牙龈炎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的存在,而避免牙菌斑形成和存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好的刷牙方法和习惯[2]。牙龈炎患者比例如此之高说明许多同学根本不认真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确。经过与这些同学交流,发现很多同学未意识到不规范刷牙的危害,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有的长辈从不刷牙,牙还算好能吃东西,不知今天的饮食结构与几十年前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食品的精细化程度和糖类物质的含量都已大幅度提高,如不及时刷牙,细菌极易利用这些物质形成菌斑,造成牙龈炎症或进一步发展成为牙周炎。其实这些同学认为的好牙只不过可以咀嚼部分食物而已,根本未达到口腔健康的标准,因此许多同学刷牙不到位的原因在于认识其危害不足、未树立起正确的护牙爱牙意识。

本调查中还发现龈炎患病率,男生远高于女生(χ2=52.62,P<0.01)。这与调查中女同学更加注意刷牙的习惯是一致的,女同学大部分能做到一天刷两次牙,而大部分男同学一天只刷一次牙或两天刷一次甚至偶尔刷一次。由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刷牙对防止发生牙龈炎及牙周炎的重要意义。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在影响牙齿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个人口腔健康的认识即重视程度不够。未认识到龋病及牙周病的危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个人形象的影响,许多家长也未意识到几十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进食糖类的增多对牙病发病率的影响,因而督促下一代保护牙齿的力度不够。鉴于此,首先需要家长改变观念并树立起新的护牙意识并对家中未成年人言传身教。学校、媒体和医疗机构须加强力度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使每个青少年养成口腔保健的习惯,认真、正确刷牙,并定期到到医疗机构检查牙齿、治疗牙病[4]。最大限度降低牙病对人的危害,从而获得身心的双重健康,推动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逐步提高,而达到WHO所定义的人类健康标准。

摘要:目的 总结目前影响济南市中学生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 根据随机的原则,调查济南市槐荫区1518名初中毕业生的牙患龋坏、牙周健康情况。结果 这一组学生的恒牙患龋率17.72%,龋均0.29,但女生比男生患龋率高(χ2=4.17,P<0.05);牙龈炎患病率37.61%,女生牙周情况远好于男生(χ2=52.62,P<0.01)。结论 喜欢进食糖类和零食及刷牙不规范是龋病、牙周病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龋病,牙周病,口腔健康,刷牙

参考文献

[1]刘大伟.口腔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114.

[2]曹采方.牙周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4-220.

[3]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0-165.

篇9:关于毕业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75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收回率约80%,有效率100%。调查问卷覆盖到全区12个市的高校。调查对象为开展全日制教育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相关人员,参与调查的75人中,本科院校29人,高职高专院校36人,独立院校10人。调查对象的就业工作年限结构、职业结构情况分别见图1、图2。

二、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围绕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行,内容包括了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了解和态度以及高校毕业生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内容的需求等。

(一)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认为就业形势较好的7人,约占9.3%;认为就业形势正常的26人,约占34.7%;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的42人,约占56%。

(二)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所提供服务的认识和态度

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表示非常了解的13人,约占17.3%;表示部分了解的56人,约占74.7%;表示不了解的6人,约占8%。

所有调查对象均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持支持态度,其中表示非常支持的46人,约占61.3%;表示积极配合的29人,约占38.7%。

(三)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交流沟通情况

认为自己所在高校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沟通频繁的仅有1人,约占1.3%;认为沟通较多的36人,约占48%;认为偶尔沟通的36人,约占48%;认为没有沟通的2人,约占2.7%。

在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主动上门服务情况调查中,认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会经常主动上门服务的7人,约占9.3%;认为主动上门较多的21人,约占28%;认为偶尔上门的42人,约占56%;认为没有的5人,约占6.7%。

(四)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需求情况

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校园服务类型方面,问卷针对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求职技巧培训等需求方式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见图3。对就业指导师资的选择情况见图4。

(五)对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的倾向意见

在双选会的倾向意见调查中,问卷针对双选会规模、企业类型、现场配套服务、企业规模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分别见图5、图6、图7、图8。

三、广西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能大体了解到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中有降

受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城镇就业容量有限、就业结构化矛盾加剧等因素影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局势保持稳定,但仍然面临较严峻的形势。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角度,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普遍较支持。但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缺乏紧密的沟通和协作,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活动的了解不够深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高校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有多样化需求

本次列入调查表的共有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求职技巧5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内容选项。所有调查对象都作出选择,其中:选择2项以上的69人,占92%。所列5个选项的选择均超过60%,其中选择就业政策解读和创业培训的均超过80%。同时还有调查对象提出:如何办理创业手续、加强校企对接、加强公招公考指导、人事代理及毕业生档案手续办理、劳动关系政策和法规解读等个性化需求。从就业指导师资选择看,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也有多样化需求。选择2类以上师资的72人,占96%,选择企业HR经理作为培训师资的超过80%。

(四)高校对双选会的质量需求较高

约70%的调查对象选择匹配程度高的中小型双选会,或针对性强的分学历专业双选会。所有调查对象均希望在双选会现场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规划及测评、人事代理服务咨询办理等配套服务,其中希望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咨询配套服务的超过74%,还有部分调查对象提出设立提高服务的意见受理平台和就业权益咨询的配套服务需求。大型国有控股或独资企业依然被认为是进入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的最佳选择,民营企业、外企也普遍被看好。调查中,超过70%的受调查对象认为国有控股或独资企业进入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招聘效果好,而认为民营企业、外企招聘效果较好的也均超过了40%。在企业规模方面,大中型企业受到青睐,而选择小微企业的不足4%。

四、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工作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西就业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并存,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就业是当前就业矛盾的焦点。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作为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有效载体,承担着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体面就业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11〕79号)均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发挥职能优势,承担相应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底数摸清、政策落实、服务做细,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推动高质量就业,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的科学决策体现到政策落实、服务质量和工作实效上来。

nlc202309021919

(二)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

离校前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也是最需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关键期。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能有效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创业政策,提升就业技能,提高初次就业率,也有利于缓解人社部门承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加强服务离校前高校毕业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从毕业后提早到毕业前,从校外延伸至校内,积极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要结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加强针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创办微型企业、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政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登记、就业见习、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以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就业创业帮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接受人社部门的就业支持和服务。

(三)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质量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当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反馈机制,了解他们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需求,探索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新模式,提高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是结合当地高校特点,提供针对性服务。深入了解当地高校的教育层次、培养模式、专业类型、服务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方案,提供有效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二是结合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需求差异,提供分层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对于就业能力较强的人员,主要依托公共招聘网络,加强信息引导,促进其自主择业;对于就业能力一般的人员,重点发挥职业指导的积极作用,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实现市场就业;对于就业能力较弱的人员,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援助,实施就业见习、基层就业项目、公益性岗位等托底安置措施。三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特点,提供定制式服务。广泛收集当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企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提高市场信息的充分性和透明度,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在市场中准确定位。加强企业招聘用工指导,帮助企业做好需求分析,形成信息对称、服务对接、供需平衡的服务机制,提高企业招聘行为的有效性。

(四)努力做好实名登记为基础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和政策落实工作

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难点。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是准确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人社部门理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将实名登记嵌入各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流程,建立健全以实名制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做好实名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跟踪回访、就业帮扶工作,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

上一篇:2010年三八妇女活动总结下一篇:小学生三年级竞选班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