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建筑经济

2024-06-06

私营建筑经济(精选6篇)

篇1:私营建筑经济

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思考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肯定了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要求,接着分析了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中所称私营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此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如下三种情形:一是一些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将有效的国有资产“重组”,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亲属控股,并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将以国有企业名义承包的工程,尤其是资金到位、利润丰厚的“肥活”,交由“自己”的公司施工。这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实现了由“公”到“私”的“双转移”。二是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名,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只负盈,不负亏(实际也负不了亏)。项目盈了,狠捞;项目亏了,也捞。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寺庙穷、和尚愁、方丈富的现象。三是一些企业之外的人,以国有企业某某工程处或项目部的名义,以交上一点象征性的“管理费”为条件,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冒国有之名,行个人之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实上使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成为一捅即破的“空壳”。国有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国有建筑企业为自己培养的“掘墓人”。就是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在几年中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距今已有近40

0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障碍―――概括起来是“三个缺乏”。(1)缺乏有效保护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尤其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的“五乱”现象比国有企业更严重。(2)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3)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不应有的、很“严格的”限制。

思想认识和市场环境存在的种种障碍,严重阻碍了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

2、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三)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期限,十二大后认为“从大局看,不用担心”,十三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十四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共命运,十五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兴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

2、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

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

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前2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孕育阶段,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二是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大致用20年的时间,即到,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从-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将作为国内建筑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就其经济总量来说,已超过了国有建筑经济;国有建筑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国有资本是否要象发达工业化国家一样从整个建筑业中退出,那将是下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了。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

[2]张岳东主编.日本的建设业.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7.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资料,1999(1).

篇2:私营建筑经济

引言

我国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允许民营及个人兴办建筑企业的,至今在建筑行业中,民营及个人兴办的建筑企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当时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及国有建筑企业制度的影响比较严重,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经济规模还都比较滞后,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建筑企业在 年时就已经超过10 万家,小型企业尤其是承包队更是数不胜数,这其中近90% 的是民营建筑企业。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的企业集中度不高。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由于规模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项目或者环节也不同。

一、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建设

(一)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需要

经过我国建筑行业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建筑经济已经逐渐担负起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及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任务,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私营企业在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双从打压的不利情况下,年平均的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近20%的增长率,这种速率远远高于集体经济的 10%的增长率及国有经济 6% 的增长率。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所有制经济结构,为建立更加繁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建筑业开始兴盛至今,我国几乎没有制定针对建筑业的优惠措施,但是建筑行业却扛起来完成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由于我国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及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不够完善,使得建筑企业在各种复杂的恶性竞争环境中艰难生存。由于建筑行业在我国属于一般的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开始从这一产业逐步退出。国有经济及集体经济的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样便为私营建筑经济加快进入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私营建筑经济与国有经济相比在市场中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因此,对私营建筑经济进行大力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可行的。

(三)建筑行业发展规律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因对新的市场经营机制不适应,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而私营建筑企业却对新的经营机制能够很好的适应,使得企业经济利益得到稳步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收入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但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还在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其要想发展壮大,还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还必须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去改善这种弊端。

二、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

观念和市场环境是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两大客观因素。首先是观念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也就是对立、担心、及唯心三论,其是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对立论也即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进行正确认识,而对私营建筑经济加以排斥,看作异己。而担心论则是担心私营建筑企业工程质量把握不好及出现债务问题等,更有甚者竟担心私营建筑经济若发展过快,将会影响到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唯心论则是即不能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又不能看到私营建筑经济所迸发的旺盛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市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合法财产缺乏有效保护。特别是一些权利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进行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的“五乱”现象比国有企业更加严重。其次,在政策方面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私营建筑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都受到国有企业不同程度的歧视。

最后,缺乏社会对私营建筑企业提供服务的环境。

现阶段,私营建筑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在思想观念及市场环境的双重夹击下,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制约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一,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通常采取的都是家庭化的方式,而决策方式大多都是独裁型的.,这种方式很难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这种管理模式及决策方式能够很好地利用有限资本,对企业成员积极性的调动及加速资本原始的积累都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若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后,这种用人制度很难在私营建筑企业的家族关系之外培养新的高素质人才。而这种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在受到决策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后,很难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此,这种方式严重制约着企业进行规模化的发展。

第二,由于私营建筑企业的经营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且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适应。这主要是因为私营建筑企业的规模很小、发展滞后。另外,其组织形式主要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进行融资及扩张方面容易受到限制,这些都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展。这些因素就直接导致了私营建筑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及抵御经营风险方面,缺乏真正的实力。再有就是私营建筑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目标不长远且工程技术与信用相比国有企业还是较低,这些因素都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在竞标中屡屡处于被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的经营行为通常都比较短浅。部分私营建筑企业不是想着怎样依靠科学加强管理,通过对科技的不断投入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而是想方设法采取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不正当手段来牟取利益,这些因素对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造成了直接影响。

三、面对制约因素,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相关政策。要根据国家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要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就必须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深化改革,让建筑行业成为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必须抓住历史机遇,使整个建筑行业得到大力发展。必须打破对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瓶颈,只要是在法律政策的允许下,就尽量放开限制。其次,在落实相关政策方面,一是对法制加强建设。制定出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具体规划,确立其法律地位。

二是制定出一些有关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参与与建筑业务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方面进行扶持,制定出有利于他们的措施,使其在市场的不断竞争中能够健康的生存并壮大起来。

其次,私营建筑企业要做好自身发展的规范,坚持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建筑行业的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要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进行生存,就必须对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地进行提高。

这就要求要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的力度,制定科学的规划,明确科学发展的目标,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自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转化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要做到规范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及导向作用,引导私营建筑企业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制定出适应市场竞争经营策略。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及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充分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措施,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弊端,促进私营建筑企业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多方面,来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正在逐步增大,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我国的体制问题,国有建筑的发展速度与私营建筑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私营建筑经济在未来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因此,在对建筑经济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时,必须以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为导向,制定发展与健全建筑行业的规章制度,这样将更有益于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而私营建筑经济将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逯久喜 . 现代私营建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经营管理者 ,,08.

[2] 王红兵 . 浅谈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J]. 河南建材 ,,03.

[3] 王勇强 . 浅议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J]. 民营科技 ,2012,02.

[4] 黄健 . 浅谈建筑经济中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J]. 当代经理人 ,,02.

[5] 吴宏炳 . 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理性思考[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5.

篇3: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思考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1.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2.1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2.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摘要: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主要介绍了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等。

篇4: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私营建筑企业;发展

一、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1.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需求

我们知道,石油化工业、汽车业和机械电子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龙头支柱产业,而建筑业也已经被列入其中。由于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早在1984年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垂范进行改革,随之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行业又不断崛起,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对建筑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传统建筑业的资源配置、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建筑市场的规范等的滞后性,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从建筑业的整体来说,属于粗放型的劳动密集产业。仍具备着四低的特点。

另外,在公有建筑经济仍处于建筑经济总量主体地位的今天,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处于包袱重、权责不清、亏损严重等情况。而私营建筑企业的诞生使这—些情况豁然开朗。私营建筑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二、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1.观念落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观念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社会主义私营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准确,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为“异己”,对其持一定排斥态度;担心私营经济发展速度的过快,影响到国有经济的核心地位;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不以为然,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已具有的雄厚实力基础;对私营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不放心,债务债权还不了等。

2.现实环境的束缚。(1)对于私营建筑经济法治环境的不完善,合法财产的法律法规保护缺乏。如,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现象,甚至比国有企业还要严重。(2)私营建筑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缺乏平等竞争的机会。(3)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进行培训或职工职称评定以及申报户口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的“严格”限制,缺乏提供服务的良好社会环境。

3.自身存在缺陷。就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私营企业来说,很多都是家族企业,随着家族化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或一些独裁型管理模式,实行“厂长说了算”,使企业丧失公平、公正、民主的管理观念。如,在一个私人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最高权力集中在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这样或许在可以在一个短时期内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恐怕很难再继续实行下去,使得其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而个人专断的决策管理模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凡事都能做出准确、合理的决策,致使私营企业的发展出现障碍。

三、加强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1.狠抓技术开发。加速工程技术开发,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手段,迅速掌握成熟的超高层施工技术、快速脱模技术、高效预应力技術、深基础处理技术、新型建筑材料运用技术、电算技术等。提高技术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根据普通提高、局部换代的原则,在一些重点市场、重点环节,实行大投入、高投入和连续不断投入,装备一批特殊和超高层建筑施工所必需的先进机械设备,占领建筑市场的“制高点”。

2.严把质量关。随着建筑经济市场行业的竞争激烈,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私营建筑企业深切感受到了竞争的危机感,对于自身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经营中,必须本着质量兴企的发展理念,坚持靠质量树立信誉,在圈内行业争创优质名牌,为市场的经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将质量作为项目经营的生命,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加强质量目标管理,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3.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1)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为最大限度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确立目标和指明方向。(2)制定一切有利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投标、工程质量评比、工程安全评定、企业贷款、用人用工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安全组织机构的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工作。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安全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法律的规定,针对性更强,体现出安全生产具有的可操作实效性。安全组织机构要本着高效精炼的责任心和一定的吃苦耐劳工作精神;不但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也具需要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分析能力。

四、总结

篇5:个体私营经济述职报告

一、认真开展了各种思想政治教

育,不断提高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去年,我们在全省协会系统及广大会员中深入开展了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会员自觉做一个“爱国敬业,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一是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我们就紧密结合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协会工作、会员的思想和经营状况,先后采取开会、座谈、培训和宣讲的形式,认真组织广大会员学习十六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特别是认真领会了报告中关于对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在内的社会阶层的新的社会定位的重要论述。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增强党的阶层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把“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等。这些重要观点,进一步排除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障碍,突破了以往的重重“禁区”,打开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大门。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斗志、增强了发展信心。二是广泛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始终把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作为企业发展的一条主线,抓紧抓好,先后在广大会员单位中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经营户”和“光彩之星”等争优创先活动,树立了一批典型。三是广泛开展了法制教育。根据中个协关于“四五”普法教育的要求和安排,着重开展了《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税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邀请了8名专家,先后到东莞、韶关、中山、肇庆、茂名等地为他们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通过学习和教育,使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得到了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广泛认同。同时,广大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意识极大增强。如为清远市协会组织为“抗非”英雄邓练贤家属捐款和开展向英雄警察林奕兴亲属募捐义演活动等。

二、积极帮助企业实施营销战略,努力扩大了“私企”产品销售渠道

广东有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的私营企业5万多家,个体工商户近18万户。产品达1200多种。为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高私企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去年积极组织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产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会。4至6月,先后两次组织65家私营企业参加由省政府组织的粤辽贸易洽谈会,签订产销和贸易合同金额60多亿元。9至11月为促进各地市场的物资交流,互通有无,扩大地方和私企名优、土特产品的销路,协会又组织了90多家私企参加中国长春国际小商品展销会和广东东莞(常平)大京九农副产品展销会。此外,我们还经常开展产品质量评比、鉴定和认证活动,并利用新闻媒体加以宣传报导。通过一年不懈的努力,大大提高了私企产品的知名度,特别是许多私企产品在东三省建立了连锁店、经销网和固定客户。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评价。

三、注重为企业排忧解难,拓展和强化了为会员服务的各项工作

篇6:江西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条例

什么是私营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8月28日,国统字〔〕200号)第九条规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第4号令发布)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即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另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自然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问题的通知》(1994年11月18日,工商个字〔1994〕第325号)第六条规定:“凡由自然人为主申请,自然人出资额占注册资本51%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适用上述规定(按照私营企业管理)。”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在上述四类私营企业中,对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工商机关核发《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和《合伙企业营业执照》,这两类企业均无法人资格;对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的有限责任公司,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登记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因此,税务机关在办理税务登记、税款入库和进行统计分析时,只要认真审查纳税人提交的营业执照、工商登记表和公司章程,对照上述标准就能准确划分。

上一篇:高中毕业典礼毕业生代表的发言稿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主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