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批评

2024-04-22

从艺术批评(通用8篇)

篇1:从艺术批评

从西方艺术体系到中国艺术体系艺术论文

【摘要】这是从一门关于西方现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的区别的课上得来的听后感之类的文章,西方的艺术评论家对他们的艺术史的时期如数家珍,界定也明确无比。但对于中国的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学生却很难有个清晰地头绪,这是环境、教育、历史等等因素的结果。纵观当今东西方艺术,客观分析后畅想未来,有感而发。

【关键词】艺术;体系;中心;教育;发展

做为中国一个美术院校的学生,凭自己就把西方当代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分清楚实在太难了。这种可能性不是一味靠在学校刻苦研究就能实现的,毕竟你要研究就得有研究的材料,这一点,国内可能不完全具备。另外,即使从学校的老师那儿聆听训诲都未必能听到,因为对西方艺术史的脉络清晰的,在西方取到真经的“唐僧”毕竟也是少数。而在他们,大概以为这基本的常识性的艺术史和脉络是不需要自己再多此一举地讲说一番的罢。中国的院校课堂上不是有专门的美术史课程吗?自己且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没必要掺和这一脚罢。他们似乎是从发展脉络清晰的`奄奄一息刻板的西方艺术体系逃回了不成体系的却蓬勃待发(至少是待整理且皆有可能)的中国现当代艺术体系。

然而中国现在的艺术体系和脉络完全是属于自我整合阶段,也一心想跟西方艺术接轨,但舞弄了半天,似乎也没接上,倒是搞得个的热闹非凡——什么主义都有,而有的主义在西方已经进了坟墓,只留下几个名子在艺术史上写着,并把几件作品陈列在美术馆里作为纪念,这都是宣告XX主义的死亡,因为有新的 XX主义发展替代了它。然而在中国,你会看到在西方已死的XX主义还在挣扎,甚至有起死回生的嫌疑,只是转移了阵地的感觉。各种死亡的西方XX主义在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红土地上生根茁壮,开花结果。虽然说是玩儿别人玩儿剩下的,倒也自得其乐。一片红火光景。像一个派对,奇怪而有魅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国的国民性中有“拿来主义”的根,你玩儿我也玩儿,大家一起玩儿。听起来这是个玩笑话,不过确实也拿来了很多,以至于西方很多流派从标本的命运在中国似乎“起死回生”了。尽管听说西边某主义已经“玩完儿”,但这不正好吗?你玩儿完了就该我玩儿了,“你方唱罢我登场,西方不亮东方亮”嘛。另外,我想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脉络和界定的不清晰造成的,而且对这些“西方神话”有憧憬,中国的艺术圈现在也在创造很多神话。

这样玩儿下去,肯定是各玩各的,也许永远没有“东西合璧”的那一天。有人说地球已经是一个村儿了,资讯又这么发达,以前不可能,但现在怎么可能接不起来呢?我想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外部环境,硬件改造的问题,这绝对是一个软件升级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细节大于大关系的问题,是要经过几代不断换血(很关键的环节:教育环境),在大关系逐渐明朗,细节渐渐到位,东西体制和操作逐渐规范,国际间的展览、评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都一体化时才有可能达到一个村儿的感觉。

以前艺术的中心在法国,后来转到美国。会不会有天就转到中国呢?不是没可能,如果到那时中国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对西方艺术发展史的脉络和各主义的界定仍不清晰就实在说不过去了,然而想想似乎也无伤大雅,中心都在这儿了,清不清楚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艺术的中心到中国时中国还根本没觉察到。会不会就是现在呢?

西方的艺术家在头脑中对西方艺术发展史的脉络和各主义的界定会如此清晰,我想这跟他们的教育和思考方式、整体的人文性格有关。所以他们总能给自己一个定位,且不断能梳理自己前进的方向,无论自己所作的受到怎样的追捧或批评,这个清晰地脉络总是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因为是在预见艺术史,且参与艺术史。这一层上,西方的艺术家们在有意扮演“先知”的角色。当然在这个角色中艺术家最多只参与了一半,评论家至少是另外的一半。这一点,中国的评论界和艺术界是缺乏的。总之,清楚些总要比摸着石头过河好。

当然,太清楚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会局限,会陷于不自由。好比大家一起做游戏,玩了几天下来,便渐渐有了规则,有了禁区禁令,这自然会限制参与游戏的人。西方艺术发展到现在的瓶颈也许就在于此,一切都太规范了,看似自由的艺术(一个主义对一个主义的更替,就是为了打破规范追求自由,但往往又多了一层限制)却越来越不自由。本来为了好玩儿的艺术越来越不好玩儿了,个人化的行为如今成了集体操作的流水线,造星(艺术家的成功)、生产(集体行为)、艺术家的创作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在他背后有很多人和机构,在他前面有很多不确定,在他周围有很多钱在运转,这和一个商场里的货物的距离越来越小,艺术家不再是自己艺术的主宰,艺术也早从圣殿中走下圣坛,如今已在运作超级规范成熟的“怡红院”沦为了明码标价的“风尘女子”,艺术家便是卖“儿女”的生育工具,生了卖,卖了生,这生育跟生意掺和在了一起,已由不得艺术家自己想怎样了。

艺术本来就是很玄的事儿,艺术流派的归类和界定似有迹可循有证可考,但在发展中要完全梳理清,尤其是当代艺术之后这一段儿,实在是太难了。这在西方也使得很多艺术史家茫然,使得艺术家茫然,更况论让中国的艺术学生!所以在这一说不清的进程中怎么前行,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有效的教育和学生个人的准确判断能力。所以应该在弄清西方艺术发展史和清晰界定各个时期的基础上,多了解西方艺术现状,多思考自身的艺术发展实际情况,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愿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像中国近代的发展进程一样,从西方取得了理论,然后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艺术中心转移到东方也许将不再遥远,在西方艺术和其市场面临瓶颈的时候,也许会真应了这句话:你方唱罢我登场,西方不亮东方亮。

篇2:从艺术批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上午好!回首来本单位这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自己成长、学习并感触了好多!首先感谢董台长以及其他各位领导、同事给予的热心帮助和支持,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以来本单位这段工作、学习时间,并结合自身这一年来的生活、工作经历,谈谈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剖析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同事给予忠恳的批评指导。

在这一年里,自己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并细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本,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做到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推动学习工作,并以《党章》所要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对党忠诚、言行一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贡献。但自己也深刻体会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存侥幸,认为只要跟着组织开开会就已足够,没有加强自身自觉主动抽时间、挤时间的学习态度。二是学习的深度不足。没有在深度上下功夫,学习中看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读原文少,甚至有些文件精神的内在实质领会不够,导致自己在自我改造方面不够,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水平还停留在较低层次。

(二)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虽然也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但多只限于口头上,缺乏一种

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的具体行动意识,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大局意识不强。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做的不够好。俗话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批评,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究其原因,难就难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说到底还是我们私心杂念在作怪,缺乏党性和担当,不敢讲实话、说真话。

(四)由因来单位的时间比较短,对本职工作业务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好、不够深入,虽然在平时也注重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但是学习的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还停留在理论水平,甚至还不知道怎么入手干业务。另外,由于自身性格和时间的原因,跟领导、同事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甚至有少。

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自己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以及平时对自己剖析不够的结果,回想问题也是肤浅地回想自己做了什么,没有更进一步的去思考总结。同时自己也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努力不足,导致最后具体行动折腰。

鉴于以上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按照《党章》所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通过以下几点加以整改: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近期重要文件精神,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指出,帮助改进。要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向身边周围优秀党员学习,对领导、同事提出的批评认真听取并加以改正,培养自己优良的学习品质和为人之道。

(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自身在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爱岗敬业、吃苦肯干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于领导、同事交流交心。遇到不如意之处,首先从自身上找原因,以宽容的心态、换位思考的方式待人处事。

(四)努力学习业务技能,虚心请教,做好本职工作。自己即将走上值机员这个岗位,我想首先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其次,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最后,我将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积极学习有关数字信号、调频发射等最新知识,努力做到融汇贯通、联系实际,并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其它新鲜知识结合起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自己,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本职工作的要求。

以上是我个人自我批评的发言,望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事加以批评指正,我将虚心诚恳地接受,谢谢!

篇3:从艺术批评

批评学生要有讲究,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技巧,以利于学生成才。

一、避免直接,宜用间接

直接的批评就是直截了当、毫无忌讳地指出学生错误的批评方式。间接批评就是针对学生实际,借助相关事例启发教育,让学生明白道理的批评方法。有些批评不能直接,宜用间接为好。一位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穿着,生活用品,零花钱都不如别的同学,她很苦闷,暗自伤心,学习情绪不稳定。班主任了解情况后,便找这位同学谈心。用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人公,大年夜冻死在大街上的故事作为切入点,让她感悟到自己有书读有饭吃已经很幸福了,同时还列举了很多穷苦人家孩子发愤苦读改变命运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在于奋进,而不是观望。这位学生很快懂得了事理,再也不因家贫愁眉苦脸了,也不与别人攀比了, 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避免生硬,尽量柔和

生硬的批评是指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态度粗暴、语言激烈, 伤害学生自尊的批评方式。这种批评对学生成长起着破坏性的作用。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老师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因为这类学生成绩差,本身或多或少就有自卑心理,老师过激的批评会导致他们厌学,有的甚至会放弃学业,遗憾一生。学业成绩有好有差,这是学校教学中极为普遍和正常的现象,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而冷眼看待,无情指责,他们反而更应该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自信地在学校学习生活。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思想品行能够健康成长,也是教育的成功,也会成才。

柔和的批评就是老师批评学生时态度温和,语言亲切,气氛和谐,切中要害的一种批评方式。这种批评可使被批评者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有位学生平时很顽皮,上课没有坐像,东倒西歪,左右摇晃,弄得凳子叽叽喳喳响,新的凳子坐不了一个学期也散架了。老师在班上这样批评道:“与你结伴的板凳很遭殃,它已经生命垂危了,你不及时抢救它,它就牺牲了,它牺牲了,你上课也就非常累了。”委婉的批评,使该生脸红了, 课余时间他独自把凳子修理好,班上其他同学也因此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

三、严厉而亲切

严厉又显亲切的批评就是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严肃认真, 庄重负责任,语气严厉又包含亲切的一种批评方式。有位同学上课时剥桔子吃,桔皮乱扔,老师这样批评道:“你饿了吧! 没吃早饭吗?桔子虽好吃,可不允许在上课时候吃,上课吃零食不严肃,不雅观,不卫生,你说是不是?午休时你把教室打扫干净,行吗?”老师几句严厉又显亲切的批评,刚中见柔, 让这位学生羞愧,中午她把教室打扫干净了,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

四、设喻批评和反语批评

设喻批评就是老师通过浅显易懂的比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明白道理的一种批评方法。有位班主任发现学生有早恋现象,这显然是不行的,这种行为也是明令禁止的,这位班主任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采用比喻让学生认识问题的严重。班主任说:“不成熟的瓜是不能采摘的,勉强采摘也是不能吃的,只有到了瓜熟蒂落时,果实才是最甜的。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会受到自然规律处罚的。如果你们再不醒悟,我只好通知家长严格管制,报告学校纪律处罚”。这种批评,留足了面子,学生容易接受,简单的比喻托显了深刻的道理,学生很快终止了早恋行为。

反语批评就是说反话让学生认知错误的批评方式。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个别男学生留长头发,弄得没有学生样,班主任几次催他去理发,他也无动于衷,后来班主任只好用反语批评他: “你把头发再留下去,连我都会以为你是女孩了。”灰谐的反话, 含蓄的批评,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他很快把头发剪短了。反语批评对纠正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能巧妙地达到效果。

五、过失错误要就轻处理

有些批评需要弄清造成错误的原因,酌情处理。有一反例我们要引起注意。一位学生在物理实验课时不小心打碎了试管,科任教师很生气,发怒批评:“笨蛋,毛手毛脚。”并要求罚款赔偿。由此,这位学生整节实验课也静不下心来,重做试验时手也抖动,无奈之下只好站在实验桌旁看别的同学做试验。这种批评有些过当,学生心灵受到了伤害,情绪也受到了抑制,产生了畏惧感。因此,批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事因人因情况而论。老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过错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怒于学生。

篇4: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

一、 保留原著精神

海明威作品中最动人的部分便是对书中主人公那种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的描写。他是十分崇尚英雄主义的一个人,着力对男性身上独特的气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些生活中英雄身上的顽强、坚韧以及作为英雄的孤独。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正义的精神,振奋人心,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打动众多读者以及诺贝尔评委会的原因。要想将海明威的作品翻拍成一部成功的电影,就必须延续书中的原著精神,将这种坚毅果敢的英雄精神在电影中进一步弘扬。因此,海明威及电影制片公司华纳公司于1958年合力拍摄了《老人与海》,原著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展现。

《老人与海》在叙事方式上,与传统的小说戏剧明显不同。首先是小说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四面无人的大海,主要故事情节就是对圣地亚哥在海上的漂流生活的记叙,没有和他发生关联的人物,也鲜有对白,唯一与他有对手戏的还是一条没有表演力的大马林鱼,这对电影的改编形成了巨大的挑战。[1]电影制作人方面决定在叙事上更多的尊重原著,不再往剧情里添加原著中没有的人物和具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其他人物的添加,会减少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孤独感,这对表现人物精神和个人特征是毫无作用,甚至会影响电影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因此,电影制作者决定不再往电影中添加新的人物和情节,将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细致入微地刻画这位与自然斗争的英雄。在小说中,背景的单一以及人物的单一很难让一部电影出彩,然而其中的精神正因为处于这样一个苦闷无人的场景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圣地亚哥在大海上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他在整个搏斗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非常动人心弦,震撼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小说中的老人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在古巴结识的一位渔夫,但是在海明威将他写入小说中后,他的出身地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为了自己的梦想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坚持下去的伟大精神,足以自成一派,无论他是美国人还是古巴人,都不会影响圣地亚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圣地亚哥在电影中的塑造者是斯宾塞·屈塞,他扮演着一位体型瘦弱、满身沧桑却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养家的老人,虽然他的身体瘦弱,但他在他那强大的意志力的支撑下,在那样孤独的环境中度过了整整84天。在与大马林鱼进行搏斗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的意志力也十分具有感染力。

在小说中作者为圣地亚哥安排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将这位传奇老人的精神世界、心路历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但是电影中对老人的安排不可能是一直自说自话,这种方式过于平淡,使整部电影的基调过于沉闷,于是电影制作者将小说中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配以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将小说中晦涩隐蔽的部分直白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没有读过小说的观众明晰故事脉络,也有助于之前读过的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虽然这部电影在市场上的收入惨淡,但从艺术方面来讲,它是一部十分忠于原著的电影代表作。

二、 合理删减原著内容

海明威的作品大多是长篇小说,内容极为丰富,在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电影改编时,要做出合理的删减,没有办法完全将小说中的内容无一遗漏的展现给观众,只能有所取舍,将小说中的代表情节片段展现出来。所以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票房的收成,还在于观众观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是否愿意回去找到这本小说捧读一番。

然而在对小说进行删减时要再三比较和推敲,如何在去掉部分内容之后使得电影的叙事结构依旧流畅。[2]有一位导演亨利·金在拍摄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时这样说过:“海明威的行文风格和我曾经改编过的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所以他在拍摄海明威的小说时,依旧采用了大刀阔斧式的删减。这种做法让小说中的许多精彩之处没了踪影,也让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不够流畅。电影删减了一个极富意义的镜头,那是当杰克·巴恩斯第一次遇见乔吉特时,乔吉特对巴恩斯说过这么一句话:“谁都病了,我也病了。”在原著中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交代清后文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出租车上尽情的亲吻,互诉衷肠,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巴恩斯陷入了不得已放弃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的绝境,他因参军打仗受伤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他爱她的妻子博莱特,所以他伸手亲自将她推向了别人的怀抱。这对巴恩斯来说是十分耻辱的也是十分心酸的,从此可以看出,妓女乔吉特所说的那句“谁都病了”有着深深的指喻性。从《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海明威对战争的态度,他描述了战争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的毁灭,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痛苦不止是肉体方面还有精神方面。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很多,他们每天患得患失,互相猜忌,他们不想对别人付出爱,也可能是不会爱。这是战争让他们患上的“病”。海明威在小说中很明显地流露出对这一代的同情,他们彷徨在世界上,没有信仰。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巴恩斯同一个名叫比尔的作家一起去郊外散心,那时乡村里的人正在举行一个打着宗教名号的驱魔仪式,但他们对此却熟视无睹,大谈特谈着自己的话题,他们失去了对宗教的信仰,同时也放弃了对自身救赎的机会。他们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自我,然而这一理念在电影中却被删去了,失去了与前文的联系。

而在海明威的另一部小说《战地钟声》中,导演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增添,使得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3]小说中爱吹牛的吉普赛人和耿直的主人公之间有一段奇妙的对话,主人公说吉普赛人都爱吹牛,经常夸大事实,而吉普赛人则表明了自己是有能力完成自己所说的事的。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吉普赛人真的做到了他说的事情,这种巧妙的情节设计让电影情节更加丰满,更加具有逻辑性。

三、 展示原著的晦涩部分

海明威的行文风格十分有特色,他比较喜欢说一半藏一半,看不看得懂完全在于读者是否真正认真细致地揣摩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这也让改编的难度增加了。[4]电影制作者必须将海明威文字叙述中的内在情感剖析出来,让整部电影中所诉在的人物、所拍摄的画面都是丰满的,有寓意的。但是在剖析的过程中又不能太过直白,这会让观众失去了猜的乐趣,显得平淡乏味。有关于对显露的处理就得把握好剖析原著的度,既不能晦涩难懂,也不能太过表面化,文字的魅力本就在于透过表面看到隐匿在后面的深刻含义,电影不能丧失这种魅力。电影在表达这种感情时通常喜欢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来处理画面,观众在电影的发展下,逐渐体会到了导演的用心良苦。

这种手法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有很经典的展现,巴恩斯在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与斗牛士甜甜蜜蜜时,极度嫉妒的巴恩斯憋了一肚子的气,此时的电影镜头转换十分频繁,四周的物体好像全都冲向巴恩斯了,在这种逼近中,突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摊红色的像血一样的东西,就当观众们都以为被嫉妒冲昏头脑的巴恩斯上前宰了斗牛士的时候,镜头突然一转,呈现出巴恩斯的全景,他只是将红酒泼在了斗牛士的照片上。此时观众在为巴恩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为这个面对失去心爱的人却无力回天的男人感到忧伤,巴恩斯的情绪此时很容易感染观影者。观众在观影时情绪的大起大落更容易投入进剧情当中,这也大大增加了电影的感染力。这种手法的运用,让电影更加精彩,能有效地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为整部电影加分。

结语

总而言之,想将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方式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电影人在此方面一直在努力,然而文学作品一经创作出来,就有其特定的叙事风格以及故事脉络,其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并不适用于电影的拍摄,所以在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上进行电影的拍摄,和原著有些出入是很正常的,那些对原著十分忠实的读者可能对电影有些无法接受,就连海明威本人对他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也很不满意,但是电影对他的作品是一种新的诠释方式,将其中动人之处展现给更多的人,给更多的人以人生启示。

参考文献:

[1]郭钟安,何志钧.论文学改编影视过程中的审美转换[J].视听,2015(12):16-18.

[2]杨真真.“遗憾”的艺术--从小说、戏曲到电影、电视[J].戏剧之家,2015(11):242-245.

[3]刘正阳.浅淡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J].科技视界,2015(21):121.

篇5:从艺术批评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我们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艺术家,厌倦了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他们试图回归自然,将不朽的长城、金字塔、吴哥窟等永恒闪耀的人类艺术瑰宝重新带回到人类到艺术视野中来。于是,“大地艺术”诞生了。

大地艺术的诞生,无疑给快速发展的后现代艺术及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审视:“

自然和艺术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是否还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将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呈现、以什么方式与人连接?”

人类试图替代上帝,创造自己生存所需的一切,而生存亦让他们终于无法和自然、艺术彻底分离。既然我们无法质疑自然和艺术的价值,如何在当代城市空间中将自然和艺术完美结合且真正介入到类人生活的罅隙,就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当人类试图将艺术介入自然和城市生活的时候,公共艺术就诞生了。和几十年前那些活跃在冰川沙漠的大地艺术家们一样,当代艺术家们正在用公共艺术,创造属于城市的“大地艺术”。

篇6:案例《批评,从教师自身开始》

案例背景

期中考试刚过,我被学校安排接管九五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次带毕业班,心中不免忐忑不安,这既是压力又是挑战。为了能胜任这个工作,我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向前任班主任讨经验,同科任老师交流学生情况,甚至上网查资料如何带好毕业班……自认为会在周一的第一节课给学生一个好印象,哪知…… 案例一 迟到事件

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应该在七点准时到达教室,昨晚只顾查资料,我竟然忘记了早自习,等我匆匆忙忙赶到时,学生们的眼神齐刷刷的投向我,有人窃窃私语,有人不怀好意地笑,还能听到有学生嘀咕“班主任也迟到”,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刚说两句,下课铃声响了。我正犹豫要不要跟学生解释,有人喊了句“老师,下课了!我们要吃早饭了!”教室里立马哄笑起来,我意识到这个时候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我板着脸吼了那位喊话的学生,讲了班级的一些要求,本想再解释一下我迟到的原因,但想到哪有第一次就向学生“示弱”的,来日方长,以后再解释吧!我精心准备的第一次见面就这样草草收场了。迟到事件过去后,事情繁忙,我也将这件事给忘了。

案例二 加分事件

这件事再次提及是在一次联考后,一学生试卷分数少加10分,我在讲试卷时,他的表现极为不满,被我当堂带到办公室。

我:“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刚才在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学生:“没说什么,只说分数加错了。”

我:“你的原话是什么?刚才你可不是这样说的!”学生默不做声。

我:“你有胆量再说一次?把原话再说一遍?你以为你坐在后面我就听不见?”

学生把头偏过去,我气急了,把书扔到他面前,“说,你刚才怎么那么有胆量?”

学生:“我说分都不会加,还混什么混,(顿了一顿)我知道分是找学生总的,所以那样说。”

我:“那你为什么还把试卷给撕了?”

学生:“不是我撕的,是我同桌要看,我不给,两个人一扯,就撕了.“

我:“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能那样!看看你什么态度?” 学生:“我知道我的态度不好,是我的错,但我只是想把我的分数加上去。” 我:“你这个时候才分数重要,早干嘛去了?知识是第一位的,应该在乎这一点,什么是重点都不知道,还那么冲!”

学生:“老师,我只是语气不好,我认为我要求加分没有错!” 我:“怎么你还蛮有理?平时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不准在课堂上随便插话,等会写个检讨。”

学生:“我不写,我要求加分没有错,凭什么要我写检讨!

我:“谁犯了错都得写检讨!”

学生:“那你自己呢?我们犯了错就写检讨,你刚上第一节课就迟到,还是班主任呢?”学生一点也不示弱。

我:“你……”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气急败坏地说“你给我站到一旁去!”这时办公室有老师过来劝这个学生,而我此刻正在急速回忆我的那个迟到的早自习,究竟问题出在哪呢?

案例反思:

客观地说,平时老师偶尔迟到,考试学生分数加错,当老师的可能都碰到过,但第一节课就迟到,自己工作失误后只顾指责学生,是有些不应该。两件事情看似没有联系,但也暴露了目前教育中的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师生间的不平等,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历来,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是天经地义的,那么,老师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或错误作自我批评和反省,就显得大不一样了,而要在学生面前公开认错,就更是奇迹了。我们的周围,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并因此向学生真诚地公开道歉的老师又有几个?我们统计的结果实在是比较少。相反,想方设法为自己辩解,甚至强行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就其原因,多数老师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可是,他们就没有想到学生的尊严,学生的权利,就我看来,这样做,不仅没有维护“师道尊严”,相反,是对“师道尊严”的肆意践踏,归根结底,关键在于这样的老师,没有一个民主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这

样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师生之间也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积极主动配合的关系。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得缺点,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但是,不少人认为自古以来只有教师批评学生,哪有教师作自我批评的,更不用说学生批评老师了。因此,不少教师能娴熟地运用批评这个武器,对学生进行教育,却忽视了对自己得批评。如果我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作些自我批评,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得威信,反而威信更高了。更能受到学生得欢迎和尊敬,更密切师生关系。榜样的力量促使有错误的学生主动认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因为,人无完人,只要是人,就难免要犯错误,但只要能认识并改正错误,就还是一个好同志;教师,也是人,因此也要犯错,但范了错误不承认,不改正,会是一个好老师吗?结论是:这样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很可能是一个误人子弟的庸师。

老师,请学会先自我批评,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能面对且尽可能少犯同样的错误。另外老师说话的语气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往往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居高临下,甚至嘲笑挖苦都是不行的。作为老师有时难免会爱一些面子,就可能会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或环顾左右而言他,结果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要面子反而更丢面子,得不偿失。并且作为老师我也也应该意识到,学生绝对没有成心想和老师作对的,有时,即便学生有不恰当的言行或举止,也大可不必认为丢了面子而大发雷霆或随意处罚。要能够承受委屈,因为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孩子。发生误解,很多时候是师生双方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我们以往只片面地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却没有强调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应该说后者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毕竟是在成长阶段,在受教育阶段,从老师对他的尊重中,他会慢慢学会懂得要尊重别人,且不仅是对老师。这才是我们所要的教育的效果。

案例中从我第一次迟到而未向学生道歉开始,我和学生的师生关系就已经不平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双方达到的一种平衡,双方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关系的复杂集合体,平等、沟通就成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性因素。这其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尤其是当教师在某一个事件之中处于错误方时,教师的自我批评,就是解决师生矛盾的良方妙药。比如我在第一次迟到的那天早晨,跟

学生半开玩笑地说:“对不起,你们的老师昨晚加夜班,睡过头了,请你们不要学我哦!”我想效果会大不一样。平时考试学生分数偶尔加错,当老师的可能都碰到过,面对学生要求加分的牢骚,老师可笑着说:“对不起,我是加错了。来,我看一看,你考得好,我何乐而不为,有错就改,有错就改。”我相信学生不会再嘀咕,反而会有些不好意思,说不定还会让其他学生懂得要学会尊重与宽容。很多时候,我们处理问题往往看起来只是一念之差,可这一念之间,里面包含的却是心中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欣赏、激励与信任。

篇7:从艺术批评

论文导读::关于“文学性”的研究被置于前沿。并据此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考。传统批评标准之思。论文关键词:文学性,文学批评,批评标准

2001 年,美国学者 J·希利斯·米勒教授的“文学终结论”,犹如一粒重型炸弹,在文学界产生强烈的震撼。此后,有关“文学死了”、“文学被边缘化了”的争论此起彼伏,近年更有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论断,中国文坛可谓热闹非凡。热闹场面背后,折射出学界对文学本质的苦心探索,关于“文学性”的研究被置于前沿。“传统意义的文学理论之范围变得越来越宽泛,它在某种程度上已为含义更广的批评理论所取代”①。因此有必要对文学性(即文学价值性)进行重新认识,并据此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一、对“文学性的扩张”现象的再认识 学界普遍认为,由于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结果,文学边界大大的扩张了,广告也被包括进来,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的说法日益充斥着人们的耳膜。审美和艺术出现新的现象,如网络文艺、广场文艺、狂欢文艺、晚会文艺、广告艺术、包装和装饰艺术、街头舞蹈、杂技艺术、人体艺术、卡拉 OK、电视小说、电视散文、音乐 TV 等。步入后现代社会批评标准,文学与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交叉发展,这使得人们对文学的认识远离了文学性,更多注意起文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从学理上讲,这不是文学的消亡,而是文学的发展、文学性的扩张。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能够给创作者与读者带来现代图像所难以带来的丰富的想象空间。只要语言存在,文学就不会消亡。文学性的扩张与文学终结之间是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在我看来,也正是这种“泛化”,才要求着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于“泛化”中文学性之体现。

按学界的流行说法,“文学性的扩张”是指在商业气息弥漫的后现代社会,在文学生存空间被影视、网络、电子游戏等文化形式日益侵占、文学走向终结或死亡之际,“文学性”则在日常生活、思想学术、电子传媒、公共表演等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担当起统治角色。②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文学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二重性。消费社会的文学性不仅表现在“消费者” 的生产上,也表现在“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上。这使得上述的种种艺术的新表现,有了存活的充足理由,人们已经在慢慢习惯从文字“阅读”转向视像“读图”,它们以前瞻性眼光选择了以带有文学性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出来。

文学的未来将为它自己优越而深刻的本性所指引。而文学性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不放的。对于文学的观照,并不等于对文学性的观照。如果我们把任何对于文学的考察都视为文学性的考察,那么这就意味文学什么都是,因而也就什么都不是了论文范文。换句话说,我们要追寻着文学性的足迹,探讨文学,将文学置于边缘,而将文学性置于中心。美国学者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陶东风也指出:“我们在新世纪所见证的文学景观是:在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纯文学衰落、边缘化的同时,‘文学性’在疯狂扩散。所谓‘文学性’的扩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文学性在日常生活现实中的扩散,这是由于媒介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巨大发展及其所导致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实的符号化与图像化等等造成的。二是文学性在文学以外的社会科学其他领域渗透。”④ 毋庸置疑,“文学性扩张”是对文学的一种开放性理解,它不等于取消文学,而是把文学放置在一个开阔的空间里批评标准,寻求一种更宽泛的理解。只有在“文学性的扩张”的前提下,文学的研究才能从纸面走向立体,从作品为中心走向人为中心,从静止走向活动,从群体走向个人。也只有这样,文学研究才能做到及时的跟进,以文学性为文学的根本特质,以文学性眼光审视文学现象。

那么什么是文学性?这是文学理论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格布森在 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他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⑤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在雅格布森看来,如果文学批评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和社会意义,那就是舍本求末。文学性主要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层面,一旦语言本身具备了某种具体可感的质地,或特别的审美效果,它就具有了文学性。

虽然在不同的语境里,文学性可以被纳入不同的内容,包括不同时期的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等,但它只能以文学的形式作为唯一实现文学性的可能。由于“文学性”的内涵发生了膨胀、扭曲或游离,以至文学的内涵发生变化,外延发生移位。对“文学性”的跨学科探究,是也就成了文学理论既突破画地为牢又保持紧贴自身、从而摆脱当下危机的重要选择。所谓文学性问题,其实是探讨“什么是文学”的一种方式,它试图辨析文学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质。文学性关乎到人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它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有了这样的理解定位,就可以顺利进行下面的叙说了。

二、传统批评标准之思 综观文坛,可以发现理论界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研究已经步入了混乱、缺失的境地,造成了作家和专业读者(批评家)独立品格的失落。这使得文学批评本身更加复杂化,人们在颠覆传统批评标准之时,力图探索和构建新的文学批评标准。而文学批评标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种种破坏普遍的异质因素:历史推移性、民族性、主体多元性。诸如政治标准、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真善美的标准都因过于抽象批评标准,只能作为方法论原则起指导性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而且指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⑥新时期,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之后,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着我国文艺的性质

和方向,为我国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无比广阔的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⑦从毛泽东的文艺批评理论到江泽民的文学批评对政治标准的再次强调,都说明了政治标准在文学批评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 1990 年以来,文学批评的政治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甚至遭到了消解。⑧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标准,曾被恩格斯成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说过:“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他在致拉萨尔论《济金根》的信中进一步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⑨但是与各种各样具体的批评标准相比,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与其说是批评标准,倒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宏观视野的原则和方法论。在批评实践中,马格斯主义的批评又形成了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具体标准,即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我们可以把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扩大为真、善、美的标准。传统的真善美标准是历史上最为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批评标准。就具体而言,真,指作品是否真实的反映了生活内容;善,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是引人向善还是相恶;美,指审美活动,形式上包括审美和审丑。它们正好与文学作品的构成部分一致,即生活、思想、艺术。文学作品的“美”是以“真”和“善”相统一的形象而显现的,所以对于艺术作品的全面评判,就既应当是“美学的”,又必须是“历史的”。这似乎又陷入了方法论的怪圈。

回顾批评史上的几种文学批评标准批评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文学批评标准正在模糊化和弱化。传统的政治标准、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标准、真善美的标准,正面临着挑战。构建以“文学性”为核心的批评标准,有助于矫正文学批评中僵化的政治意识形态思维定势。虽然进入后现代社会,“文学性”批评话语受到商业化的大众意识形态和全球性政治意识形态的冲击,但是不能否认“文学性”有其作为文学评价标准的积极和合理的意义论文范文。文学性研究可以作为理论导向和方法论导向的工具,运用这一工具,可以阐明文学的基本风貌,能够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文学批评研究。

三、“文学性”观照下的文学批评标准 “文学性”这一词语在我们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标准,有其构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首先,文学批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文学性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征,它是关乎作品命运的本质刻度。其次,“文学性的扩张”带动了研究思路的变化和文学批评标准的探索。第三,把这种开放的文学性作为文学批评标准构建的尝试,有利于突破当下错综复杂的文学批评标准研究的现状。第四,文学创作多元化趋势的驱使,也使得批评界探索新的批评标准。

不可否认,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特征,文艺批评的标准和尺度也趋于多元化。并且由于文学与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学界也逐渐在论述文学批评问题时,敏锐的感觉到了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还涵盖了社会、宗教、政治、经

济、哲学、历史、道德、法律等方方面面,不应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狭隘化、简单化地归结为政治性,它是多元化的。当前多元化的跨学科批评,符合对泛化的文学之认识。“文学性”不仅构成了文化社会的显著意识形态特征,而且对其他领域的强大渗透力可以化解当前文学、文学研究、文学理论边缘化的危机,管窥文学理论的建构前景。⑩我以为,以“文学性”为中心的批评标准,是对当前文学边界的扩大与模糊的一个回响,也是走出目前文学批评标准困境的有利尝试。

确认一个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能够得到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赞成或认同的批评标准,对文学和文学批评自身以及社会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以往的操作尺度,诸如政治标准、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真善美的标准等,是缺乏具体刻度的,因为缺乏具体的、明确的刻度批评标准,批评标准也就由人去说长道短了,以至于人们对很多作家作品把握不清晰,更何况还有很多非文学的因素在干扰。以“文学性”为核心的批评标准使人们在独立探讨文学问题时,能够在批评实践中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把握尺度,能够使作家和读者的主体性、个体性和独立人格得到彰显。对作家而言,能够更好的把握文学的本质要求,遵循语言规范和保持创造性与独立人格,使自己的任何表达意图和任何社会权利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显现出来;对读者(包括批评家)而言,对文学意义及其属性的理解,也摆脱了时代赋予文学的浮华因子,还文学以本来面目。

我们要努力构建的文学批评的标准要洗去政治标准过于厚重的色彩,以人文关怀为灵魂深度,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为方法论原则,以文学性为根本向度。不同的批评家可以根据自己或作品的特点选取不同维度,使得不同的文学作品和不同的批评标准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符合我们文化时代精神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对文学批评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批评家有正确的立场,有独到而敏锐的眼光,有发现并坚持合理观点的能力,有不为众议所动、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综而观之,文学性的扩张是构建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一个有利契机。新的批评标准是对于文学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适时跟进,也是走出目前文学批评现状困境局面的一次勇敢尝试和有益探索,这对于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篇8:从音乐艺术考级谈艺术素质教育

一、音乐艺术考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急于求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而给孩子报名了很多艺术班。然而,对于艺术考级问题而言,家长互相炫耀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导致孩子必须面对艺术考级。很多家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互相炫耀孩子的艺术考级成绩,谁的孩子成绩最好,谁就最有面子。一些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都考级,也要自己的孩子考级,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导致孩子对考级产生抵触,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不仅无法通过考级,还会因为花费大量时间练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很多家长对孩子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可以一次性通过考级,如果孩子可以一次通过,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孩子不能一次通过,就会导致孩子压力增大,更多的布置任务,导致孩子无力承受,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急功近利

艺术考级几乎成为了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导致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很多考级培训机构为了扩大招生规模,经常根据教师招收的学生人数,给教师提成,导致教师根本无法用心教授学生。并且,为了缩短培训时间,获取更多的利益,很多考级培训机构均存在着拔苗助长的问题。例如,在器乐考级中,很多培训机构均是让学生练习一个比较拿手的曲目,之后参加考级,确保通过。在很多培训机构中,让学生尽早拿证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且也是以此来招生的。

二、强化素质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一)家长要理性看待考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考级并不是提高孩子素质的唯一途径。所以,针对艺术考级问题而言,家长一定要理性看待,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方面,展开相应的系统学习,进而参加考级。同时,对于一些对考级不感兴趣的孩子来说,可以不参加考级,只是将其当成是一种兴趣进行学习。家长不要把孩子的考级成绩当成是互相攀比的资本,必须予以理性看待,这样才可以保证考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在艺术考级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一次性通过,对于一次性通过的孩子,给予表扬与奖励,让孩子再接再厉;对于没有一次性通过孩子,给予鼓励与肯定,让孩子继续努力,这样才可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实现孩子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规范培训机构,提高教师素质

在考级培训机构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一定要制定一套规范、科学的监督机制,保证考级培训机构工作的合理、科学,能够为孩子的音乐艺术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不是为了应付考级而存在。同时,针对教师而言,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准,可以承担教授孩子的任务。现阶段,国家规定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只有具备教师资格证的,才可以教授学生,对于业余艺术教育而言也是一样。考级培训机构必须对教师资格进行考核,避免“无证驾驶”、“无证行医”等情况出现在艺术教育领域。

(三)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

在考级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拔高级别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孩子的思想负担。一些孩子每天需要拿出大部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其它科目知识,并且还无法达到级别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来说,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曲目练习,并且合理调整曲目数量,保证孩子在其它科目学习之余,有时间进行练习。同时,要想提高孩子的艺术考级成绩,必须重视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展开学习。这样,孩子能够音乐海洋中尽情遨游,防止出现因为难度太高加大孩子压力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孩子的音乐素质,并且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富含情感的艺术,古代就有“与诗、立于礼、成与乐”的审美教育思想。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和广大民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定要重视普及。而在艺术考级中,一定要正确、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为孩子提供一个清洁的考级环境,让孩子真正掌握一项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素质教育要求日益提高,并且在家长对孩子期望提升的形势下,均希望孩子可以掌握多门才艺,进而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考级热。然而,随着考级热的逐渐升级,社会音乐艺术考级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提出有效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音乐,艺术考级,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文辛.从音乐艺术考级谈艺术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1(08).

[2]兰碧波.关于对社会艺术考级现状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2(17).

上一篇:2022安防设备使用年限分析下一篇:美丽的邂逅情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