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技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矫正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在实现社区矫正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篇:矫正技术论文范文

循证矫正视角下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20世纪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兴起,美国等国家就制定了专门帮助未成年犯顺利再社会化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2003年起,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顺利展开并初步建立了社区矫正制度。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缺乏系统性的矫正方案,以致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效果不佳。因此,可以针对未成年犯自身的特点,引入国外的循证矫正制度,解决已有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问题。

关键词:循证矫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

循证矫正包括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循证矫正作为一种创新的矫正工作模式,其特殊性在于矫正工作中不仅需要综合分析矫正工作者的矫正理念及被矫正者个体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等特殊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监管机关、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协调和管控,由此得出的成功个案矫正工作实践方案还可以根据其他罪犯个体特性灵活作出调整,为以后的矫正工作提供一套科学的方法论。目前,我国的罪犯矫正工作正处于转型创新时期,运用循证矫正方法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无疑是罪犯改造的新趋势,也是提升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成效的必然选择。

一、循证矫正的兴起和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的循证医学在医学领域的成功应用引发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循证运动,循证矫正在内的一系列循证概念也由此产生。几十年间,循证矫正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科学有效的矫正模式。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循证矫正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才刚刚兴起,2012年7月,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决定展开循证矫正试点工作。同年9月,“循证矫正方法及实践与我国罪犯矫正工作研讨班”召开并决定正式实施循证矫正。2013年4月,有关循证矫正科研项目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提出要注重对矫正理论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研究,创造本国化、本地化的循证证据体系,并在实践应用中总结循证矫正研究和试点工作成果,提炼出高效的思路和方法,为下一步循证矫向全国推广的道路上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我国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及体现出的问题

(一)我国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

自2003年以来,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犯刑罚执行问题都做了相关规定。如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2004年5月,司法部印发《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标志着社区矫正正式入刑。2012年1月10日,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同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生效。但是,一直以来相关法律并未涉及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具体运行程序,导致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工作长期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践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逐渐走向成熟。目前为止,社区矫正试点中唯有“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最能集中反映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水平。首先,北京模式。北京市在实施社区矫正中有以下特色:在法律依据方面,北京市于2012年5月21日颁布了《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分七章对社区矫正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使得社区矫正的实施有法可依;在管理方式方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与分阶段教育,分类管理是指将不同人身危险程度的矫正对象实行不同强度的差别管理。一般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的危险程度的矫正对象,差别管理中主要包括不同强度的公益劳动、不同间隔的报到制度、不同内容的教育方式。分阶段管理中是在不同阶段规定具体的时间安排矫正内容,主要分为3个阶段:初始教育、常规教育、解矫前的教育。这3个阶段的划分是由矫正对象在接受矫正过程中心理、行为的特点变化规律划分的;①在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方面,北京市整合人员力量,以各个基层司法所人员为专职矫正主体,同时广泛吸收社会志愿者、心理工作者等社会力量投入社区矫正工作。其次,上海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社区矫正领导方面,由市政法委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将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并鼓励民间社团运作,广泛吸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二是管理理念方面,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平等、诚信的价值理念,积极推进与社团的合作,为政府承担一些服务项目,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水平。②

(二)我国未成年犯传统社区矫正制度体现出的问题

1.矫正关系的不平等性。自春秋战国以来,法家主张重刑主义,有“轻罪重罚,以刑去刑”等思想,认为只有对犯罪人施以重刑来预防犯罪,才能达到法治的目的。由于长期受这种报应性理念及我国以往实行的维稳政策的影响,普通民众对于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人普遍存在一种“以牙还牙”的报复性心理,司法工作人员甚至认为罪犯就是“罪人”,认为必须用强制性改造手段才能让罪犯为其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因此,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处于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完全不平等的关系中,矫正工作者在整个的矫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绝对的监督者与控制者,其发布的是“命令”,带有强制性,矫正对象必须服从。矫正关系的不平等性极大削弱了矫正对象参与矫正的积极性,特别是对身心还不成熟的未成年犯而言,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社区矫正的效果。

2.矫正项目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主要项目包括公益劳动、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心理矫正、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指导、生活指导等。③这些项目的设定和实施可以从思想、心理方面帮助未成年犯转变及预防其再犯。但实践工作中,因受限于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性、矫正资金等因素影响,中小城市极少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项目。矫正工作者在开展矫正项目前通常未进行精准评估,而是凭借个人主观意愿选择矫正项目,项目之间无先后顺序规定,项目组合缺乏最优性的考虑,极大的影响了罪犯矫正的效果。

3.矫正队伍非专业化。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犯有别于成年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生理方面还不成熟,可塑性较强。因此,矫正工作人员需要熟悉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可以从事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才能最大化提高矫正效果。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各基层司法所承担,司法所工作人员对于社区矫正工作及其重要性缺乏深入的理解,大多凭借以往片面经验开展工作,实施中的矫正工作也往往缺乏计划性和整合性。此外,基层司法所大都存在人员组成不合理、监管工作任务重等现实问题,极大的削弱了矫正工作的效果。近些年来,许多高学历人才作为志愿者积极地参加社区矫正工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政府支持资金不到位及工作职责不明确等原因,志愿者的工作时间不能保证,变动性、随意性较大。

4.矫正监管手段匮乏。《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监管要求以及可以采取多种监督管理措施,并对判处管制、缓刑、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做了特别的监管规定,但是并未涉及未成年犯的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众所周知,社区矫正是将罪犯置于开放的社区环境中进行改造的,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再犯,所以,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可以保证社区矫正效果及社区环境的稳定。目前,社区矫正实践中通常使用GPS手机定位、要求矫正对象到司法所例行报到等措施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管,在确保实施过程成效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手机的维护、费用等问题。因此,为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托管、漏管,防止其重新犯罪,建立信息管理长效机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完善路径

(一)转变矫正思维,确保矫正关系的平等性

在未成年犯循证矫正实践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者应更新以往的重刑观念,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组织召开有关循证矫正专题讲座、开设循证矫正宣传专栏等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工作者学习循证矫正理念,积极、稳步运用循证矫正模式。另外,在社区矫正实践中,矫正对象处于被动及被监管的地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参与矫正活动积极性不大,以致矫正效果收益不佳。如何激发矫正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为矫正对象提供一个相对公正的平台则显得十分迫切。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思想上要提高矫正对象对循证矫正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让其了解循证矫正开展的前提是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双方互信及相互尊重。通过切实保护矫正对象的正当权益,加深矫正对象对于矫正过程的理解和感触,还需注意把握社区矫正的决策与执行过程,保证矫正目标顺利实现。此外,社会公众对于社区矫正的认可度也会影响矫正效果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让群众认识到对未成年犯实施的社区矫正制度是教育、挽救、防止未成年犯再犯的一种有效手段,扩大社会影响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实施个别化的矫正方案

社区矫正实践应当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为未成年矫正对象设立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矫正项目,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个案项目和矫正经验,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研究成果库。该理论研究成果库可以作为专业参考资料库。通过建立的内网收集散见于论文及公共网络等媒介中的研究成果,经过专业数据的合采后提交专家审阅核准,后期还需注意数据库的运转中的数据更新、维护;二是矫正研究专家库。主要收录相关专家的信息,如特长、单位联系方式等。在循证矫正实践中遇到某些特殊问题时,请教专家进行指导和论证,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建议;三是矫正对象个案库。该个案库主要是由矫正对象个案案例库和个人台账库二者构成。前者收录的标准化的案例,有利于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寻找最佳证据和提炼有效措施,侧重于证据服务。后者主要用于归纳存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信息,为检验案例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侧重于矫正活动的个别化管理。数据库三大部分合理性布局后具有资料丰富、格式多样的特点,方便信息查询和统计审查。

(三)健全管理机制,充实专业的社区矫正人员

目前,我国司法所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转的现状,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同时又可以优化社区矫正的效能。国外许多国家都设立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如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心、英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委员会等。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司法经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当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的矫正队伍。未成年犯社区循证矫正工作专业队伍应当由管理者、研究者、矫正工作者三方合作组成。管理者负责编制矫正手册等文件指导矫正工作,从全局角度统筹安排专业综合数据库的维护,组织专家和工作者设计并实践矫正制度、矫正个案等工作,最后根据最佳证据对个案实施综合性效果评估。研究者大都具有丰富的矫正经验或专业技能,负责组建、更新矫正数据库,同时参与并解决矫正个案的方案实施中的问题,为循证矫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矫正工作者是矫正小组的核心成员,通过上岗培训和定期考核选拔,能够熟练的运用矫正原理和方法与矫正对象进行沟通。另外,考虑到社区矫正工作的现实需要,应积极吸纳广大具有法学、教育学等背景知识的大学生参与未成年犯循证矫正工作中,解决矫正工作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类别需求广等问题。

(四)丰富监督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方式,法律赋予了社区矫正对象较大的人身自由的同时也作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和监督管理的措施。如国外就规定在观互制度中的督导监督环节,未成年犯应当遵守的条件包括:被害人的赔偿、社区服务事项、学校出席、参加禁毒计划、不可与不良友伴来往、禁止携带武器、驾驶汽车、禁止吸毒、酗酒、在家服从父母、以及接受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安置。④在未成年犯循证矫正实践中应当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有效的监管方式,积极有效的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志愿者力量,及时、全面的掌握矫正对象的情况,提升未成年犯的矫正效果。

注 释:

①林仲书.北京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情况.法治论丛,2007,(1):201-210.

②张传伟.社区矫正京沪模式的比较分析与选择.北京社会科学,2009,(1).

③但未丽.社区矫正:立论基础与制度构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84-185.

④周震欧.青少年犯罪的社区处遇.社区发展季刊,1998,(28).

参考文献:

〔1〕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10.

〔2〕林小培.行刑社会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J].未成年人犯罪问题,2004,(3):55-59.

〔3〕贾宇.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12,(5):5-9.

〔4〕张苏军.在循证矫正方法及实践与我国罪犯矫正研讨班上的讲话[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1):2-7.

〔5〕周勇.循证矫正的理念、方法与价值[J].中国司法,2013,(7):67-71.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韩大娜

第二篇: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应用

摘 要: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在实现社区矫正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青少年社区矫正过程中,可以将团体心理治疗技术运用到小组工作中,针对矫正对象存在的情绪和行为的严重困扰,运用团体心理治疗技术中的团体动力和情感力量,借助指导者的权威控制,促进矫正对象分享、体验、反思,排除社区矫正对象潜在的负性心理情绪和危险行为倾向,提高矫正质量,使其健康平稳地渡过矫正期,顺利平安地回归社会。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技术;青少年社区矫正;应用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也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社区矫正方式发源于近代西方进步思想家对封建主义制度下罪刑擅断、滥施酷刑、监狱黑暗等种种反人道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其中,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刑法人道的三大原则,奠定了文明时代刑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也是现代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价值理念。“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近年来,将团体心理治疗技术运用到小组工作中,因其针对性强、系统性高、效率高等特征,在矫治青少年矫正对象的攻击性、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一、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实质与目标

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较为复杂,往往会产生自卑、自闭、孤僻、冷漠等负性心理,这就需要社区矫正工作者引导他们融入社会。绝大部分青少年矫正对象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关系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犯罪源于冲动、一念之差。然而,究其本质,大多有好的、善良的一面。需要通过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探索矫正对象犯罪心理的滋生、发生过程以及形成犯罪的种种原因、现象和规律,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使这些迷失的年轻人重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心理特点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心理测量工具对矫正对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矫正对象表现出的具体心理问题主要以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症状较突出,社区矫正对象的精神质(P)项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群体心理不健康者高于一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为普遍,心理和精神处于消极状态,但核心症状是以情绪障碍为核心的神经症[1]。

究其原因,罪犯的心理问题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等认知因素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其心理状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另外,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矛盾较突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不够,没有形成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系统,再加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的生活事件较普通人群多,当遇到困难、不幸、痛苦、悲伤时,很难在家庭中表达自己的情绪,加上身边可以学习的榜样少、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久而久之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并引起行为变化。

(二)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实质

社区矫正工作正是以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研究新时期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及其矫正方案,促使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活动的总称,是有效矫正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社会适应性训练,排除社区矫正人员潜在的负性心理情绪和危险行为倾向,稳定其改造情绪,提高矫正质量,使其健康平稳地渡过矫正期,顺利平安地回归社会。

在社区矫正过程中,一方面,对矫正对象所犯的罪行,应给予相应惩罚;另一方面,应给予他们反思和改正的机会。这就要求社区矫正工作者以优势视角来看待矫正对象的问题,对他们采取主动的人文关怀,承认和尊重矫正对象的潜能,并善于发现矫正对象的“闪光点”,运用矫正技巧,发掘矫正对象的潜能,恢复其缺失的社会功能。因此,社区矫正过程实质上是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矫正对象的积极参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目标

形成矫正对象问题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根本在于矫正对象社会功能的缺失。生活情境与青少年犯罪有着密切关系,个体与社会是互动的、双向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当这种关系处于正常、和谐的状态时,人的行为也处于正常的轨道上,当人与社会联结的链条出现断裂或自我联结的链条出现障碍,就会导致人的社会功能被破坏,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社区矫正应重视情境的重要性,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帮助青少年净化社会情境,帮助矫正对象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

社区矫正中的控制和监管只是外在手段。外因是条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矫正对象的内在问题。对社区矫正而言,应更多地重視矫正对象的内在因素,必须通过内因对矫正对象产生作用,只有当矫正对象能够对自己的意识、情绪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时,才会真正降低他们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因此,实现矫正对象的自我控制、自我监管应该是社区矫正的基本目标,而促使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目标。矫正社会工作者必须重视矫正对象的参与,争取矫正对象的理解与合作,与矫正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相反,没有矫正对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就不可能实现矫正工作的目标。

二、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优势

团体心理治疗技术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在团体心理活动中,引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创设新的、良性互动的情境,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反馈,相互支持鼓励,增进成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以及对他人心理的认识,促使成员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良好的行为模式,提高成员社会适应性,促使成员的人格成长[2]。

作者:孔伟

第三篇:略论社区矫正制度

[提 要] 刑法中的社区矫正制度是基于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刑罚制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罪犯的个别化改造使其复归社会,进而彻底平息社会矛盾,打造和谐的境界。本文通过对社区矫正制度演变历史及目的的考量对其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刑罚;社区矫正;犯罪;价值

[作者简介]陈林跃(1979—),女,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师。(江西南昌 330000)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演变

从国家产生开始,人们就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以此来维护社会和公众的安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各国对罪犯的惩罚在理念和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但刑罚文明不断进步,刑罚本身从野蛮趋向人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刑罚执行程序的演进经历了报复时代、威慑时代、等价时代、矫正时代与折中时代。相应地,刑罚的执行方式的进化也呈现出五种发展趋势即刑罚由严酷走向缓和,刑种由复杂走向简单,刑罚由消极走向积极,刑罚由剥夺走向保障,刑罚由不合理走向合理。近代以来,人们对犯罪成因、刑罚功能以及监禁处罚的优劣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科学的认识,认识到刑罚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惩处犯罪的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刑罚关注的不仅仅是过去,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现代监禁刑,从产生到发展,经历百余年,其价值与弊端并存。学者们开始反思传统刑罚体系的缺陷,并不断的试图用各种方式加以改进。正如学者所言:“一部人类惩罚的历史,正好象征着惩罚本身逐渐凋零的历史。”社区矫正正是人类刑罚文明演变的历史必然。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刑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注重对犯罪人的改造、完善而不是报复,刑罚的目的是将社会人格不完善、不能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犯罪人再社会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行刑社会化的观点得到了大力提倡,“社区矫正”的理念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的。

社区矫正是为了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目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理念肇始于十九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社区矫正思想由孕育走向成熟,并逐渐由学说渗透到立法,再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如今,社区矫正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加、日等国发展的已较为成熟。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工作释放等社区矫正措施被广泛运用到行刑实践当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矫正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对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关注也是最近几年的事。不过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我国已初见成效。尽管如此,社区矫正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对社区矫正的探讨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社区矫正的目的

社区矫正的目的,即社区矫正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从社区矫正特殊目的而言,社区矫正就是为了克服监狱的弊病,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矫正罪犯思想与恶习,令其健康地回归社会、预防再犯。从我国尝试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而言,社区矫正不仅为了追求上述特殊的目的,更主要是为了对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和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罪犯刑罚执行,尤其是对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区中教育改造流于形式或监管工作存在“漏洞”、“真空”问题的弥补与救助。从矫正工作共同的目的而言,我国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一样,都是“以改造人为宗旨”,将罪犯教育改造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刑罚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将罪犯改造成为新人,预防犯罪。无论是特殊的目的还有共同目的,其归宿均是预防犯罪,但社区矫正的目的与监狱矫正的目的还是稍有区别,社区矫正强调刑罚个别化的矫正理念,更多是为了追求刑罚的个别预防目的。从《联合国非拘禁措施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东京规则)》的规定要求来看,社区矫正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依法对非拘禁措施加以监督执行;二是针对每一个案予以行为矫正;三是向罪犯提供心理、社会和物质方面的援助,并使他们有机会与社区加强联系,减少再度犯罪和协助罪犯重返社会,尽量使其不致再重新犯罪。从世界各国的社区矫正实践看,社区矫正的目的主要是对罪犯进行回归社会的重新社会化的教育、辅导、培训与矫正,同时对将要和刚迈出监狱大门的刑释人员提供安置就业、适应社会生活方式的方便与救济。

三、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分析

“犯罪是人实施的,刑罚是科于人的。因此,作为刑法的对象,常常必须考虑到人性问题。可以说对人性的理解决定了刑法学的性质。”封闭的监狱与开放的社会、监狱化与再社会化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监狱行刑因对人性的悖逆和压抑而自身难以解决的悖论,宣告了监狱教化功能神话的破灭。它使人们终于意识到,“将一个人置于监狱加以训练,以期能适应民主社会生活,此事犹如将人送上月球,以学习适应地球生活方式般之荒谬。”与其说监狱行刑具有使犯罪人再社会化的功能,毋宁说是“社会环境”才有使犯罪人再社会化的作用。由此决定,刑罚制度只有顺应并尊重人性的欲求,保障并实现社会全体成员人格的全面发展,才能在担当起预防犯罪、保卫社会重任的同时,坚守住刑法的道德底线。正是缘于此,以行刑社会化、非监禁化为特征的非监禁刑已逐渐取代监禁刑,成为各国刑罚制度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罪犯尽管危害了社会,被判罪服刑,但他也有与正常人一样的需求和情感,社区矫正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罪犯的需求和情感。一是社区矫正满足了罪犯渴望自由的需求。自由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也是其他方面的权利存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社会,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是市场交换的基础,个人自由具有空前的价值。这一点对罪犯也适用。社区矫正是在社区环境中对罪犯进行监管和矫治,罪犯并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监禁矫正相比,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二是社区矫正满足了罪犯的情感寄托。罪犯如果被判刑入狱,就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导致家庭生活残缺,婚姻关系名存实亡。而社区矫正使罪犯保持健全的家庭生活和稳定的婚姻关系,从而使其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促使罪犯更加珍惜家庭的温馨,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应负的责任。这反过来有利于维护罪犯的婚姻和家庭稳定,减少家庭矛盾,并能在生活上兼顾到家庭,提高他们对家庭的亲和力,促使犯罪人安心服刑,从而加速罪犯的自我改造。社区矫正保障了罪犯行刑过程中所必需的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平衡的、人道的生活、劳动条件及其他一切基本权益,任何强加于罪犯身上的违背人性的非人待遇、残酷手段等都应当坚决杜绝和彻底摒弃。“获得自由是一种梦想,囚犯总是为此而思虑。如果他们看到有一条比逃跑更保险和更可及的阳光大道,他们会立即奔向那里;他们做好事仅仅是为了获得自由,但他们毕竟是在做好事。不断重复的运动会变成第二本性,他可能使人养成习惯。”现代社会告诉人们,无论从人权保障角度,还是从国际发展趋势,把罪犯与社会隔离开来,由全控的国家机构进行改造的传统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区应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功能,通过对罪犯分子适用社区矫正,消除他们继续犯罪的条件,使罪犯永久性地放弃犯罪意识,消除犯罪心理,并将其改造为守法公民,防止其重新犯罪。同时为了预防犯罪,用非监禁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惩罚性威慑社会上的不安定分子及潜在的犯罪人,防止他们走上犯罪之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犯罪学的研究表明,犯罪人的家庭和社会资源,是帮助犯罪人改过自新的重要支持系统,是任何其他力量都不可能取代的改造力量,单一地依靠监狱来改造罪犯,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改造效果的。所以,现在监狱多利用亲情会餐、亲情热线、亲情帮助、特优会见、特困帮扶、离监探亲等多种形式进行亲情教育,充分发挥亲情的吸引力、亲和力、期盼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外乎是想营造一个温暖的亲情环境,是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改造罪犯的一种主要方式。社区公民在矫正组织的引导下,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对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和监督,这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法制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共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秉璋,陈信木.道德社会学[M].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 .[2]王顺安.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J].政法论坛,2004,(3).[3](日)大皃仁著,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4]张平吾编.犯罪学与刑事政策[M].台湾中央警察大学,1999.[5]田宏杰.宽容与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思考[J].政法论坛,2006,(4).[6](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卢林仁]

作者:陈林跃

上一篇:国有资产论文范文下一篇:计算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