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

2022-09-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严重失常所致。为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临床护理经验,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案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方式与效果来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案例。其中男性为48例,女性为32例;年龄范围为19~83岁,平均年龄为(48.3±11.3)岁;糖尿病病程为3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9.3±2.6)年。起病原因有:应激情况者为4例,糖皮质激素应用者为4例,呼吸道感染者为18例,过多的淀粉和高能量食物摄取为4例,停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减少为6例,尿路感染者10例。此外无明确诱因4例。糖尿病分型中,其中30例为1型糖尿病,50例为2型糖尿病。

1.2方法

1.2.1救治方法进行平衡水电解质和酸碱情况、 抗感染等治疗干预。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为补液补钾所需,其补液速度根据患者脱水、心脏情况所定,一般按照原体质量比例的10%来做总体补液量;另一通道进行胰岛素输液,滴注速度为6~8 IU/h可以保持胰岛素的稳定。

1.2.2病情监测保持呼吸通道顺畅 , 保持2~4 L/min的吸氧供给,有义齿者应取出,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时清除,对于昏迷病患要将头侧向一边,防治误吸、窒息、呛咳等发生。对留置了深静脉管的病患的静脉压、尿量、输入液量做好监护记录。在对昏迷患者进行呼唤时要注意其瞳孔大小、意识、对光的反应。患者如果痰液粘稠应给予雾化吸入来对痰液达到稀释效果; 有导尿管者应该留意导管是否有折压情况,并且定时更换,膀胱、会阴清洁护理要到位[1]。

1.2.3健康宣教对于健康相关系统知识应该进行全面的教育 ,嘱咐其保持自身血糖管理,坚持用药,适量运动。对于在治疗过程所存在的误区要及时纠正,同时告知感染、不坚持治疗、用药不规范、疲劳等都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原因。当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或者厌食呕吐、嗜睡、呼吸急促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勤剪指甲,穿戴合适鞋来保证足部不受损伤,同时也要防止足部皲裂或意外创伤、足癣、甲沟炎,或者其他足部疾病。一旦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病变情况,其血管壁则更加容易存在结构性的损伤,治疗难度更大。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烂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穿鞋方式不正确, 一定要避免引发足部皮肤的损伤,加强足部保健。合理进行糖类、高脂、蛋白质等能量的摄取,糖尿病患者关键是要对饮食进行控制,合理饮食,少量多餐,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注意饮食卫生,对于生冷食物要少食,避免造成肠道感染。在创伤或者术后要严密观察是否有感染情况的发生,发现及时处理。

2 结果

在临床治疗护理结果方面,80例患者中由8例因脑梗死而亡,而72例均被治愈离院。72例痊愈患者均在治疗干预后的4~8 h内血糖明显降低 , 同时酮症酸中毒出现改善 , 同时没有出现低血钾或低血糖等问题。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主要以胰岛素、补液、补钾以及消除疾病诱因的方式进行干预, 该问题治疗关键在于胰岛素和补液的使用得当,而对于该问题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消除其诱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防御关键在于避免感染问题的出现, 这是疾病反复的关键诱因。据相关资料显示,糖代谢紊乱情况下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有大量的蛋白质分解负担而造成机体负担 ,抵抗力较常人更低,而高血糖也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引发感染。如果机体合并存在外伤、心梗、手术、脑卒中等情况,胰岛素需求上升,则更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该类病患的整个日常护理和症状出现后的治疗护理干预在于减少感染的存在。糖尿病疾病特性决定了其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一般情况下由于患者自行在家治疗护理管理, 因此长期用药产生懈怠是常见的问题,使治疗的依从性得不到绝对的保证。患者要与医护人员存在较好的信任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并对相关糖尿病并发症进行更好的防御。医护人员应该将相关注意事项耐心仔细地进行讲解,这样也有助于患者对治疗提高信心。此外,家人对患者的陪伴和监护也尤为关键[2,3]。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案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方式与效果来进行总结。结果 在临床治疗护理结果方面,80例患者中有8例因脑梗死而亡,而72例均被治愈离院。结论 采用胰岛素和液体复苏治疗方式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糖尿病酸中毒问题,有效提高该类病患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疗效

上一篇:高校教务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其对策下一篇: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