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农业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

2023-01-31

高校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一体化, 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和深入, 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和发展,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如何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学, 迫在眉睫。

1 文化多元背景下思政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正常教学的节奏被干扰

我国同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交流进一步深入, 首先是经济上的影响, 其次的影响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之下, 出现了不同的意识主流、价值观体系, 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在这一过程中, 一部分大学生觉得,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这些经受历史和社会发展检验的科学哲理和价值体系已经过时了, 建立在西方政治制上的资本主义才是社会制度发展的潮流,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嗤之以鼻, 甚至是摒弃。如果高校不及时改革思政教学内容和形式, 纠正一部分大学生错误的认知, 可能会出现认知不足、思想混乱的社会现象。

1.2 侵蚀了社会的价值观

经济文化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最基础的文化, 它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发展之初, 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它衍生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思想以及理念, 比如创新、有作为、顺应时代的潮流等。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发展不断加快, 它的一些弊端也显露了出来。过于强调金钱的重要性, 人们也就变得急功近利、不务实。一部分人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 淡化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这些意识, 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一些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 使自己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偏离, 迷失了人生的发展方向, 最终误入歧途。

1.3 西方文化的入侵

不得不承认, 西方国家发展到如今这地步, 跟自己先进的制度和文化是分不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西方的文化以及政治制度都是先进的, 它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现如今, 西方文化广泛的在中国进行发展,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着猛烈的冲击, 试图瓦解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而一部分大学生也未能意识到, 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才是好的、有用的。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是无益的, 缺乏自我辨知的能力, 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2.1 明确我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并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价值观, 具有稳定社会、提高民族向心凝聚力、是中国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以致繁荣昌盛的精神源泉。我国当代的高校思政教学是不能离开它的。作为高校思政教学, 高校以及教育工作者要用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与外来文化的区别来对大学生进行仁爱教育。所谓的与外来文化有区别的仁和爱, 就是要不断加强道德建设,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这些目标和我们国家所提倡的建立健全和谐的社会关系不谋而合。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一切利益, 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人。把人的认知能力同社会发展普遍结合起来, 把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同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现有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兼顾, 这样可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 我国传统文化中其他的部分, 比如自立自强, 厚德载物等精神品质也应该在思政教学中与社会现实、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融合, 增加他们内心传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最后, 在思政教学中还应该着重讲解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在爱国的教学中, 培养了他们在新时期下的道德意识、社会公 (众意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 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文化入侵问题就是一些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浪潮甚嚣尘上。这对于我国思政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和困扰。高校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想经受住来自西方文化入侵所带来的挑战, 首先就是要确保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一基本的走向不动摇, 确保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统一性。在思政教学当中,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同时掌握教学的尺度和方向, 避免教学过程中主观性占据主流, 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并用科学的哲理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抵制情绪, 增强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在坚持一个主流思想的前提下和其他多元化的文化价值取向互利互、协调发展。在对待西方文化上, 也要用辩证的思维理性看待。那些反党反国家反社会反人类的价值取向是当然是要全盘否定、全盘抵制的, 因为这些价值观本身就违背了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潮流。而那些对社会变革起到促进作用, 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价值观取向,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的大框架下, 进行讨论。并同我国传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结合起来, 使一些有着共性的, 有着普遍联系的价值观经过沉淀而发展成为新的内容, 丰富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 使其具有多样性。

结束语

高校思政教学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 显得尤为任重道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时代的形势, 学生们思想的变化, 不断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积极引导学生们的价值观的取向, 以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落实好思政教学工作的改革。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我国的文化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坏境之下, 我国的高校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取消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引导, 是一个不小的且充满挑战的工作。文章分析当前面对的挑战, 然后就高校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思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政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贾红国.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6) .

[2] 彭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5 (1) .

[3] 郭闯.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9) .

[4] 杨玉.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6 (9) .

[5] 张阿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J].高教论坛, 2016 (10) .

上一篇: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下一篇: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