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那东山顶上

2022-07-14

第一篇:诗歌在那东山顶上

《在那东山顶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欣赏并学唱《在那东山顶上》

2、了解歌曲的风格及演唱情绪处理。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二)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在那东山顶上》。

(三) 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藏族音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随音乐运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增强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韵味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在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走进西藏》的音乐中走入课堂,通过提问歌曲名称,引出西藏,通过观看《走进西藏》的视频,感受西藏的神秘及美丽。

二、新授

(一)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曲作者及演唱者。 1.作曲创作背景 2.曲作者:张千一 3.演唱者:谭晶

(二)聆听和感知

播放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歌曲意境。(她的美妙歌声,仿佛从浩瀚无际的天边传来,激荡在上空,回旋于大地,飘然入耳,

扣人心弦;又宛如从绵延巍峨的喜马拉雅吹来的凉风,清脆而嘹亮,优雅又自然,沛入肺腑,令人如痴如醉。)

活动一:合作探究 :小组探讨这首歌曲在情感方面是怎么处理的?(小组合作探讨之后,教师归纳要点。(要点:悠扬、流畅、委婉)

(三) 学唱

(1)讲解曲谱的节奏及常用记号。 1.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

2.主要节奏型的把握。

小组活动

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及成果展示:四人一组一人打拍子,其余三人打节奏型合作完成这首歌曲,2分钟后展示小组成果。(通过展示表演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范唱

教师边弹边唱,示范。(出示曲谱) 2.学生学唱

a.跟琴伴奏学生学唱简谱 b.跟琴伴奏填歌词

c.反复练习 d.合唱歌曲

三、体验导行

根据所学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即兴编一段舞蹈。

四、课堂总结

(出示问题进行抢答,回顾本节课内容。)

(一)《在那东山顶上》的曲作者是谁?

(二)我国第一个通俗唱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是谁?

(三)《在那东山顶上》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五、作业设置:

你还听过作曲家张千一的哪些作品?请你将收集的作品与老师、同学们分享。它们可以是磁带、光盘、乐谱,甚至是口头演唱。让这些资料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六、课后反思

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在那遥远的地方诗歌欣赏

赤岭摔宝镜长安城中

少了一位美丽的公主

逻些城中

降临了神圣的绿度母

皇都成为追忆的幻梦

玛布日山上却耸立起壮丽的布达拉宫

远去了唐蕃的金戈铁马

茶马古道

悠扬的驼铃昼夜不息

静静的日月山

你当记得柔弱公主的刚强

叮咚的倒淌河

你依旧流淌着美丽公主的依恋

四海为家日

汉藏一家亲

日月山上

公主在神圣的玛尼堆上美丽

崇敬伴随着经幡呼啦啦飘扬

2.塔尔寺

一朵莲花静静开放

开放在湟水之畔

圣洁的脐血

浇灌了圣洁的旃檀树

菩提树上

十万狮子吼

惊醒了雪域高原的迷茫

远去了少年的罗桑扎布

眼前大金瓦殿的圣坛上端坐着大师宗喀巴

塔尔寺

罗桑扎布的家园

宗喀巴

世界屋脊上智慧的的明灯

3.金银滩草原

追寻着美丽的歌声

我来到了梦想的地方

就在我的脚下

那曾经遥远的地方

青青的牧草

铺满了谷地和山岗

涓涓的小溪

在耳边叮咚流淌

黑色的牦牛

高原之舟

悠闲地在绿波上荡漾

乳白的羊群

朵朵白云

轻飘在蓝天之上

美丽的格桑花静静开放

比格桑花更美的是一个叫做萨耶卓玛的姑娘

多少男子曾在梦中轻轻挨过她的皮鞭

多少女人曾羡慕那夕阳中镶着金边的衣裳

那像红太阳的粉红小脸

那像明媚月亮的美丽动人的眼睛

不知藏在草原上散落的那一顶帐房

第三篇:我在那空中找寻那美丽的灵感爱情诗歌

忐忑的心 弹跳在诗歌的韵脚上一把戒尺测不出心的距离

在平仄中找韵脚

一些诗歌的旧事无法重提

我躺在诗歌的神韵中

谛听那天边的音籁

我辅佐于诗歌的左右

谁能替代那种超级的依赖

星星和月亮谁也不作答

太阳更是旁若无人

象似夜也只能奈何它不久

就会自动的退出

我在夜里翻新那些旧的诗歌

把它制作成你的样子

在那诗情画意的夜里

把你推出

在太阳出来前

我就会看到那美丽诗

如你的模样

那样的美

我在空中找寻那美丽的灵感

懵懂的你就象在眼前

那么单纯质朴的让我我好羡慕

我忘了自己的诗

是写你的情还是你的美丽

我在平仄中找韵点

突然一声惊雷

炸醒了我沉睡的天

诗就象那铺天盖地的大雨

泼泻下来

第四篇: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幸福,有些人总说得不到它,但或许幸福,就同“猫吃鱼,狗吃肉„„”一样简单。在那一刻,幸福,凝聚在那一颗芒果里。

在那些天里,母亲总说忙于工作,经常要很晚才能到家,而在那些天里,一颗芒果却给我们带来了幸福。

同往常一样,放学后,在夕阳的余晖里,我慢步走在回家的路上,抬眼望天,云彩慢悠悠滚动,一团一团,让我疲惫的身心也得到了暂时的放松。

走到家门口,我拿出钥匙,转动,一圈两圈,看了母亲还是没回来。我推开门,换上鞋,无意间发现桌上摆着一个金灿灿的芒果,旁边附了一张小纸条,“儿子,回家记得吃芒果。”我微微一笑,走进房间写作业去。

过了些许时间,我走出房,食用晚餐,看到芒果,我心想:母亲一会回来,留给她吃吧。于是,我在纸条上补了一行字,妈,回来记得吃芒果哟!随后,心满意足地回房学习。

那晚,我入睡后,母亲才回家„„

第二天,我一早爬起,母亲也匆匆忙忙准备去工作,她在出门前给我留下一句话:“儿子,妈昨天没时间吃芒果,你回来以后自己吃吧!我先去上班了。”

我愣了一下,回头冲母亲喊道:“妈,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吃!”也不知母亲听到没有,我只好抱着忐忑却期待的心情走上上学路。

傍晚,天空一如既往的明朗,不同的是晚霞,似乎更鲜艳、更美丽了。

我快步走回家中,一路上还夹杂着小跑。满心期待的我打开家门,把屋子找了一遍,还是没发现母亲的身影,心中有些失落,也许今天母亲又得很晚回来了吧。

习以为常的我也就先回到房间学习,但心里还是希望母亲早点回家。时钟上的分针一圈一圈的转动,窗外的晚霞也换成了深邃的漆黑。睡意朦胧的我趴在桌上稍作休息。却听见门锁有动静,耳聪的我冲出房间,看见母亲推开门,“欢迎回家!”我开心的说出这句话。母亲也笑颜满面“我回来了。”

母亲放下包,我拿起还放在桌上的芒果,跑进厨房洗净,准备与母亲一同分享,我轻轻的剥开果皮,也许因为天气太热了,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果皮已经有些腐烂了。

这种结果难免令人有些失望,但我和母亲相视一笑,因为就算芒果变质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芒果带给我们的那份幸福。 幸福就算那么简单,它凝聚在我们身边,在花开的季节绽放!

第五篇:在那葡萄飘香的地方

一、悠久的历史,温馨的记忆

醋庄葡萄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其肇始,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据临沭县地名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武氏迁此,靠近桃园建村,始称桃花园村,后因此村酿醋驰名,改称醋大庄,简称醋庄。”醋庄葡萄酿醋的历史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据村内年长者记忆,当时酿醋的大户人家为高姓,高家祖传葡萄酿醋技艺,被当地人称为“贡醋”。相传高家种植葡萄半顷(约折合现在面积50亩),主要用于酿醋。遗憾的是,酿醋技艺不幸于民国年间失传,醋庄葡萄酿醋的技艺便无法考究。据此推算,醋庄葡萄栽培历史至少在400年以上。岁月如歌,逝者如斯,但那份美丽的记忆却依然萦绕在醋庄人的心头,温馨着人们的生活。

二、肥美的土地,优越的环境

醋庄,西傍沂河,东依沭河,南临引沂入沭运河,中间又有黄白沟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可谓是“三面环水,四河拥抱”,水源充足,风景秀美。沂沭两河冲积形成的小平原,土地平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寒暑交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年均降水量852毫米,十分适宜葡萄生长。建国后,国家支援老沂蒙老区建设,利用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水土资源及足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于1955年,从辽宁调进苹果苗1000株,分配给前杨楼、后醋庄、吴家月庄、曹庄东村4个村。据临沭县志资料记载,当时后醋庄栽培葡萄35亩。以后,醋庄的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1985年,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203亩。已经渐行渐远的葡萄,又悄悄在醋庄这片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葡萄,再一次走进醋庄人们的生活与生命里。

三、政府的主导,规模的发展

南古镇自古就是农业大镇,种植业一直是群众收入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蔬菜和林果种植尤为突出。始建于2000年春天的200公顷无公害优质林果科技示范园,为市县级科技示范园,主栽葡萄、蒙山红桃和银杏,其中葡萄就达到66.7公顷。至2005年,葡萄的种植规模一直维持在1000亩左右。

2008年,原临沭县南古镇镇党委政府以“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现代品牌农业”为主线,按照“以品质提升品牌,以品牌拉动市场”的理念,建设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搞好葡萄产业发展规划,以合作社承接土地,规模逐步扩大,发展速度加快。2008年,鑫果、前醋、绿云、湾里4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2009年,鑫果、前醋、绿云、湾里4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鑫惠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以后醋庄、前醋庄、玉河、贺城、凤凰墩等村为中心,主要种植藤稔、金手指、维多利亚等葡萄品种,葡萄面积发展到6000余亩,每亩葡萄效益平均13000多元,高的到达16000元,是种植粮食的效益的十几倍,醋庄葡萄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四、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

抓好葡萄种植,技术服务是关键。基地聘请中国葡萄协会、山东农大的专家组建了葡萄生产专家顾问团,常年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打捆式培训,每年举办千人规模的大型培训班3至5次,进村培训30多场次。

林业局还建立了技术人员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开通葡萄生产技术服务热线,由技术人员轮岗值班,随时解答果农提出的问题。现已培训葡萄种植技术骨干200多名,很多群众成为了葡萄种植的行家里手。

2010年,醋庄葡萄栽培面积达到1.3万亩,实现了面积一年翻翻。10月,万亩葡萄基地被临沂市政府命名为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市财政无偿补助资金50万元,同时县镇财政配套资金15万元支持葡萄基地建设,有力的促进了葡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六统一”(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营销、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措施的落实。

五、原生的风味,和谐的文化

2011年,醋庄葡萄面积1.8万亩,栽植金手指、维多利亚、魏可、红乳、夏黑、毛尔多瓦、藤稔等20余个品种。醋庄葡萄用生态和生物农业技术、矿物源防病技术、避雨栽培技术、果穗整理和套袋等一系列有机葡萄标准化生产措施进行栽培管理。该葡萄有品质高、品种新、技术新等特点,更有较强的药用功效和美容功效,长期食用,有益健康。该地出产的葡萄,果粒均匀,晶莹剔透,皮薄肉硬,果实含糖量18-22%,色香味浓,风味纯正,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原产地风味。

醋庄葡萄以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目标,以“生态、和谐、健康、新生活”为宣传口号,以诚信经营、完美服务、宾至如归为经营理念,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观光园,形成颇具特色、融高效观光农业与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成为开发区高效观光农业新景观。万亩优质葡萄园2011年被命名为山东省百强休闲观光旅游示范点。

2010年,建筑面积560平方米鲁南葡萄科普馆落成,旨在介绍葡萄的发展简史、文化内涵、葡萄种类、种植技术、营养功效、葡萄酒工艺和南古葡萄的发展历程,葡萄绿色长廊、葡萄观光采摘园等观光项目建设启动,将葡萄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与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相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发展。精心给游客提供一个品尝葡萄、休闲纳凉、游览高品位葡萄观光园,游客可以在观瞻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的同时,了解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知识,领略生态农业的风采,让人们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玩乐中接受环境教育,在游览中回归自然„„

我们始终坚信:一流的葡萄园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美丽的葡萄园不仅是我们创造劳动价值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栖息的地方!

六、品牌化引领,产业化发展

镇里把“品牌兴农”作为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从制定产业导向、发展龙头产品、注册农业品牌、培养品牌核心竞争力等环节入手,加大品牌塑造力度,优化农产品品牌资源配置。至今已注册“武状元”、“琼浆果”、“御口甜”3个商标品牌,获得3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一项有机葡萄认证,一项有机转换认证,“武状元”、“琼浆果” 2个商标品牌的葡萄获得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醋庄葡萄产量、品质大幅提升,葡萄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特色产业。醋庄葡萄进入了“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品牌效应,每年葡萄丰收的季节,葡萄园都要举办隆重盛大的葡萄采摘节,进一步提升了醋庄葡萄的知名度,促进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2011年8月11日,醋庄社区划归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家埠街道,醋庄的葡萄特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0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发展规划

出台,醋庄葡萄列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特色农业(优质葡萄、苗木花卉、有机蔬菜)产业之首;12月“武状元”、“琼浆果” 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首届沂蒙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

2012年,醋庄葡萄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葡萄近6万吨,3月被农业部、财政部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CARS-30-36-04)。8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德农业杯葡萄文化节举行,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12月,醋庄葡萄地理证明商标申请筹备委员会组织成立,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书记陈永生担任常委会主任。

2013年,醋庄葡萄面积2.2万亩,醋庄葡萄发展进入了提高优化品质、树品牌形象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1月25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葡萄协会成立,醋庄葡萄地理证明商标申请工作全面展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十八大的春风,醋庄的葡萄产业正在开发区这片洒满阳光的海面上再度扬帆远航!

上一篇:社会调查方法考试下一篇:三国演义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