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综合执法平台

2022-07-06

第一篇:交通综合执法平台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初探

1.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内涵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综合行政执法在交通行业的具体体现。

我国关于行政综合执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6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该规定为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精神的指导下,交通部在2004年年初制定了《关于开展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明确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内涵,即在交通部门内部将制定政策、规范制度、规划协调、行政指导、行政审批、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与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职能相对分开,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独立、集中若干交通执法门类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能的行政执法机构,实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

因此,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本质就是“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执行职能相对分开、行政执法职能综合统一行使”,即将交通部门下设的多个行政执法机构归并为一个机构,将各交通执法机构的交通行政处罚权、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对集中交由经整合设立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行使。

2.构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的建议

2.1机构设置在宏观层面,交通行政分为公路交通行政和水路交通行政。

其中公路交通行政包括道路运政、公路路政、公路收费稽查行政、公路交通规费稽查;水路交通行政包括水运行政、航道行政和港口行政、水路交通规费稽查。考虑到公路、水路是两种独立的运输方式,可以在交通运输厅内部设立公路及运输管理局和港航管理局,分别履行公路、水路交通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规费征稽、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等执法门类的相关任务合并,组建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作为全省交通行政执法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各专业管理机构所有的交通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职权集中划入执法总队,审批许可职能仍留在专业管理机构。地市及县级管理机构可根据与省级行政管理机构大体一致的原则,结合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和行政地位相应设置,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2.2责任划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的机构设置可以概括为“一厅二局一总队”模式。公路及运输管理局承担本辖区内公路的建设、养护、路政、运政、规费征稽等行政管理职能,港航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水运及港口、航道的行政管理。根据管理审批与检查处罚适度分离的原则,管理审批、质量监督检查等职能由二局内设的各专业机构负责。省级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侧重于全省范围内行政执法的监督指导和重大执法活动的协调;交通行政执法支队侧重于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重点水域的行政执法;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侧重于农村公路(县乡道、村道)的执法检查、乡镇基层客货运输市场的监督检查。

交通行政执法机构与各专业机构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案件移送制度,不断完善交通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协调、高效的交通管理体制。

2.3经费保障经费问题是关系到行政执法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改革试点中,有些省市采取“罚款返还”的方式解决办案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劳资问题,导致“招人为罚款,罚款为养人”的恶性循环,有违改革初衷。关于办案经费的问题,可以借鉴徐州市的做法。徐州市在处理经费问题上,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实行各专业管理局自筹经费,办案经费由各专业管理所按人头比例划给执法大队。第二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在两步走过程中,由于执法大队对各专业管理所的管理审批具有监督职责,第一步解决办案经费的方式不能实行得过于长久。从长期来看,逐步实行执法大队的办案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比较可行。

3.构建交通综合执法体制的配套措施

3.1逐步开展综合执法立法工作完善的交通立法是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依据,尽快出台一部综合行政执法法是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行政处罚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要对综合执法进行有效的规范,单靠一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短期内制定出具体规范综合执法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与调整、监督和指导的法律、条例也是不现实的。可以采取单项现行的办法,先制定综合执法机构组织法,以确保机构设置的合法性以及职能、人员、编制的法定性。同时,清理和规范现有关于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修改不符合推行综合执法的内容,废止与推行综合执法相抵触的法律条款。

3.2完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监督体制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监督体制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实现执法监督垂直管理,以实现监督主体地位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在目前实行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垂直管理体系条件尚不具备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改变过去由省级交通法制工作机构对下监督的内部层级监督模式,明确由交通监察部门负责执法监督职责,加挂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处牌子,实现交通执法机构与监督机构相分离。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步实现自上而下垂直领导体制,可考虑市、县两级交通执法监督人员由省厅监察部门提名,经当地监察部门任命。

3.3建立高素质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要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为契机,加强调整优化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步伐。一方面,进一步严格执法人员的准入环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人员既可以从现有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中择优录用,也可以适当向社会公开招录,内部选用和公开招录都要进行专门的录用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并经培训取得交通行政执法证后方可上岗执法。同时,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第二篇:交通道路综合执法工作总结

严执法 强监管

开拓进取铸辉煌

【解说词:】在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座落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被称作山西省南大门的永济市。这里,南同蒲铁路、运风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三纵六横的县乡公路格局支撑起永济率先崛起的筋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注定了永济交通枢纽和中心的位置。飞速发展的道路建设,为交通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永济交通综合执法大队背负使命,坚守职责,依法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切实维护路产路权、强势治理超限超载,有力保证水运安全,并逐步打造出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执法有力的综合执法队伍,为永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出标题字幕】严执法 强监管 开拓进取铸辉煌 —永济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全面建设纪实

【正文】:永济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于2006年3月15日,2008年4月进行机构重组。大队下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处置室、三个综合执法中队和一个治超中队。共有执法人员73名,人员平均年龄32岁,大专以上学历63名,是一支朝气蓬勃且富有战斗力的队伍。交通综合执法大队组建以来,特别是2008年重组以来,李海军等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永济交通综合执法基础差、底子薄、人员散的被动局面,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紧紧围绕路政管理、运政管理、水运管理和超限超载治理等职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狠抓队伍正规化建设,大胆探索交通综合执法工作的新路子,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锤炼一支过硬的队伍,是履行使命的基础和保证。永济市交通局在综合执法大队从成立之初,便把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单位的各个部门抽调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职工和大学生充实到综合执法大队。围绕学习、培训、考核三大环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执法能力。 在交通局局长李海军的领导下,综合执法大队在深入调查研究、层层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上级下发的《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规章制度,结合自身实际,编印了《永济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手册》,发放到每一位执法人员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保持每周

一、五为全员学习培训日的同时,大队还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定期开展监督评议。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寓于民主评议和行风监督工作之中。逐步形成一套“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敢为”的惩诫机制。 为了进一步调动全体执法人员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强化工作责任心,综合执法大队还建立完善了《交通综合执法大队行政执法人员“百分制”考核细则》、《关于加强目标任务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目标任务考核工作的补充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同时按照百分制考核细则,从思想行为、目标任务和政治业务素质学习三个方面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中,综合执法大队为每名执法人员建立了业绩档案,由原来的一季度一考核变为一月一考核。大队会同局监察室每天对各工作岗位进行监督检查并打分,每月对全队人员进行一次评比排队,每次评比产生2—3个优胜班组和5—7名先进个人,对考核不达标者,实行末位淘汰。通过完善制度,分解责任,综合执法人员在思想行为、精神状态上都有了极大的改观,并在全队迅速掀起了一场“比、学、赶、帮、超”争先创优的新热潮。

今年4月开始,大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全队人员进行封闭式执法行为培训。通过军事训练,使执法人员的执法动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队列风纪明显加强。2009年10月26日,在运城市交通综合执法队伍业务比赛中,永济交通综合执法大队以队风队纪和综合项目两项第一,夺得冠军。

强化执法监管,认真履行职责。

交通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近年来,随着永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执法工作日益繁重。在交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之前,这一任务主要由多个部门承担。部门之间各行其政,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经过重组后, 切实形成了一个执法主体、一个窗口对外,有效解决了过去交通执法多头上路,多头执法、管理混乱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确保了执法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永济市现有县乡村三级道路1330多公里。为了有效维护路产路权,永济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了对路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先后印制了2000份通告、5000份传单,张贴发放到沿线村庄。并出动宣传车,在市乡主要路段、沿线村庄进行现场宣传,做到了路政法规家喻户晓,为路政管理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执法环境。去年四月至今,全队四个中对分成九个班组,每天坚持24小时上路巡查。在夏收秋收农忙时节,针对公路打场晒粮的现象,大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在公路上碾打晾晒农作物的行为,执法队员在讲清楚政策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农民清理晾晒农作物,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执法形象。对各类损害路权,破坏路产的行为,大队积极予以严肃查处。今年6月30日晚,运城市引黄管理局管辖的引黄渠决堤,引黄水冲毁王任公路部分路段。案件发生后,交通局局长李海军亲自带领执法大队人员赶赴现场指挥交通、下发违法行为通知书等系列文书。经过协调,于今年10月28日收到公路赔补款8万元。为这起路政执法机构成立以来最大的公路赔补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008年4月至今,永济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共清理公路“三堆” 方,拆除违法建筑 起,查处破坏公路案件 起,做到了辖区案件发现率100%,查处率100%,路面完好率 %,确保了全市道路的安全畅通。

随着公路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运输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永济市共拥有运输车辆1126辆,其中,客运车辆124辆,货运车辆1002辆,驾驶培训学校1所,维修市场86家。为确保运输市场规范有序运行,永济交通综合执法大队按照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要求,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对运输市场的培育和监管。在客运管理上,综合执法大队坚持“动态监管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节假日期间客流集中地状况,安排执法人员深入客运企业、旅游车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检查。货运市场重点加强了危货运输管理,建立完善了危货运输档案、资料和规章制度,定期深入危货运输企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驾驶培训市场则重点加强对市内驾校的管理,严格教练车的安全监管和对教师授课、学员出勤情况的监督,进一步提高了驾校的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维修市场重点对无证经营、马路维修等违规经营户进行治理,确保了维修市场的规范运行。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交通综合执法大队还对永济境内的45公里沿黄线水运工作进行严格管理。每月组织2次以上的水上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了今年全市水上交通安全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

强化治超力度,保障安全畅通

治理超限超载违章车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永济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紧紧围绕“源头严管、路面严查、责任严处、专项严打”的四严方针,始终保持治超工作的高压态势。执法人员在上路稽查的同时,深入源头企业,向业主和司机宣传治超政策。特别是今年 月份以来,由于市区北部主干道临风路高市桥重修,导致进出北部的车辆不经过栲栳卸载点,形成了治超空隙。为有效堵塞漏洞,大队将固定卸载点人员转为流动稽查,实行三班24小时巡查制,确保了全市道路的安全畅通和执法的有效覆盖。截止目前,治超中队共检测车辆 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 辆,卸载 辆,卸载货物 吨,罚款 万元,收取路产损坏赔补款 元。通过加大治超巡查力度,全市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运输市场健康有序,货运车辆道路运输事故明显降低。

汗水铸就辉煌,业绩树立形象。一年来,永济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以创建文明示范窗口为契机,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有力地保障了县乡道路的安全和畅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 【荣誉】。 一年多的夜以继日,铸就了永济城乡交通安全发展的喜人面貌;一年多的风雨兼程,描绘出蒲坂大地率先崛起的宏伟蓝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永济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将继续开拓进取,一路领先,为建设和谐永济,构筑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再创辉煌。

(片尾字幕: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永济市交通局综合执法大队)

第三篇: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2018

部门预算公开

2018 年 3 月 6 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概况

一、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2018部门预算明细表

一、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三、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四、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六、部门收支总表

七、部门收入总表

八、部门支出总表

第三部分 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2018部门预算数据分析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林芝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概况

一、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由一个二级预算部门构成。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一)部门职责。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运政、路政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负责参与制定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规划和管理制度;

3.负责辖区内道路、水路运输和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

4.负责辖区内国道、省道超限检测站的检测执法工作; 5.负责对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和未经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等相关业务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6.负责辖区内道路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响应和处置,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事故信息,参与辖区内道路运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负责辖区内道路运输市场、营运车辆和客货运场站的

动态监管及相关行业统计工作;

8.负责辖区内道路运输行业举报、投诉、咨询及建议的受理;

9.负责指导监督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交通行政执法工作;

10.负责治理辖区内国道、省道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指导监督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11.负责保护、维护市管辖养护的公路路产、路权,承办路政相关的行政审批;

12.实施路政巡察;依法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实施管理;维护养护作业现场秩序;

13.参与公路工程交(竣)工验收;

13.依法查处各种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 14.负责管理和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 15.审批并监督检查影响公路的其他设施建设事宜; 16.依法查处各种违法利用、侵占、污染、毁坏公路的行为;

17.审批公路的特殊利用、占用和超限运输;

18.负责组织协调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执法、联合专项打击等工作;

19.承办市交通运输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11、承办地区行政公署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机构设置。

林芝交通综合执法局为参公事业单位,核定编制45人,部门决算只包含本级决算1个。

三、内设机构

内设9个股室:综合办公室、财务审计股、信息装备股、运政执法股、路政执法股、执法服务大厅、直属交通综合执法所、工布江达超限超载检测站、米林超限超载检测站。

第二部分

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2018

预算明细表

(表格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2018

部门预算数据分析

一、2018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总体说明。

2018年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收入

792.13万元,财政拨款支出792.1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759.83 万元,项目支出 32.3 万元。

二、2018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2018年林芝交通综合执法支队财政拨款792.1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759.83 万元,项目支出 32.3 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构情况。

2018年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792.13万元,其中:工资和福利支出 697.59 万元,占总预算88%;商品和服务支出 37.15 万元,占总预算4.7%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25.09 万元,占总预算

3.1%;项目支出32.3 万元,占总预算 4%。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行政运行公路水路运输(2140101)8.4万元,一般行政管理实务公路水路运输(2140102)629.98万元

2、财政对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2082699)100.85万元,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20827)财政对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01)2.02万元,财政对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02)1.01万元,财政对生育保险基金的补助(03)3.53万元。

3、财政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2101201)40.34万元.

三、2018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2018年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759.8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97.5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7.15万元(办公费1.29万元,印刷费0.61万元,水费2.52万元,邮电费2.76万元,取暖费0.73万元,差旅费13.12万元,福利费0.32万元,工会经费10.7万元,维修费0.31万元,公务接待费4.64万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37.1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5.09万元。

四、2018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公务接待费预算为4.64万元,无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

五、201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我部门2018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

六、2018收支预算情况总体说明。

2018年林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拨款收入792.13万元,财政拨款支出792.1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59.83万元,项目支出32.3万元。

七、关于部门收入总表的说明。

2018年林芝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792.13入万元。其中:公路水路运输等支出644.3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7.4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0.34万元。

八、关于部门支出总表的说明。

2018年林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792.13万元,其中其中:公路水路运输等支出644.3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7.4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0.34万元。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指上述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以外

第四篇:加快交通运输执法改革 构建综合执法长效机制

加快交通运输执法改革

构建综合执法长效机制

**县交通运输局

**

2019年1月8日

近年来,我局持之以恒抓好交通运输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从严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工作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交通综合执法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一、执法机构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局共有执法机构两个,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县路政管理大队。基本情况如下: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1984年10月23日,《**县人民政府通知》(高政发〔1984〕162号)将“**县机关车辆办公室”更改为“**县公路运输管理站”。2008年4月27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明确交通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高机编办发〔2008〕63号),将**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核定为科级建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3名。2013年9月5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增加编制的通知》(高机编办发〔2013〕41号),将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从13名调整为16名。现有正式在册人员13人,其中:事业管理人员4人(含副所长1名),工勤技能人员9人(技师2人,高级工5人,中级工2人),均已取得省政府、交通运输部执法证件。

**县路政管理大队:1990年8月2日,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县路政管理办公室的通知》(高党发〔1990〕44号),成立**县路政管理办公室,挂靠县交通局,不增加编制,主任由局长兼任,主要职责是维护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安全畅通。2012年12月24日,根据**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县路政管理大队的通知》(高机编委〔2012〕40号)要求,撤销**县路政管理办公室,成立**县路政管理大队,为科级建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4名,设队长1名,副队长1名,隶属**县交通运输局管理,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2013年6月8日,根据**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招商局等单位调整编制的通知》(高机编办〔2013〕17号)文件,**县路政管理大队事业编由4名调整为8名。现有正式在册人员7人,全部为事业管理人员(含队长、副队长各1名),均已取得执法资格证。

二、执法经费保障情况

县路政管理大队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足额保障。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15年元月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下划道路运输(水运)管理系统经费的通知》(甘财建〔2015〕2号),下划道路运输管理系统经费后,省财政厅拨付我县财政局运管所经费共98万元(含职工工资及所有办公经费和退休人员工资),2019年单位预计支出人员经费139万元,办公经费及其他支出20万元,经费缺额61万元,无经费来源。

三、工作职责及履职情况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甘肃省道路运输条例》负责全县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相关工作,负责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现期开展的行政执法活动于2014年10月1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发放了《甘肃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甘执法证字第0170046号)。具许可行政许可权利事项6项,行政处罚权利事项13项,行政强制权利事项1项。

县路政管理大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负责公路巡查,依法检查和制止各种侵占、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及其他违法行为。现期开展的行政执法活动于2014年11月1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发放了《甘肃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甘执法证字第G07050063号)。具有行政许可权利事项3项、行政处罚权利事项21项、行政强制权利事项3项。

目前我局共直接管养县乡公路15条324.244公里,普通道路货物运输车辆1455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个,客运班线车辆93辆,旅游车辆8辆,出租车公司1个,出租车147辆,公交公司1个,城市公交车32辆,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114户,其中:一、二类11户,二类以下103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3所,教练车125辆,道路运输站场3个。

为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全面发展,我局执法机构认真履行各项职责,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一)优化行政审批,提供快捷便民服务。为严格落实县政府“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的部署要求,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我局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交通运输服务窗口,进驻行政执法人员3人,进驻各类审批事项16项,便民服务事项2项,其他窗口服务事项3项。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和《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条例,对受理事项、办结时间、相关必需材料、文本及投诉电话在**县政务服务网进行公布,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服务窗口被县政务服务中心评为“优秀服务窗口”。2018年,我局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审批案件146起,其中:运管所办理135起,路政大队办理11起,办理道路运输证件年审1300余件,换发证件100余件,完成驾驶员继续教育指导、审核700余人次,诚信考核1800余人次,所有业务都做到了当场受理当场办结。

(二)坚持依法巡查检查,确保交通运输畅通有序。一是坚持依法治路,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严格按照公路“五四”巡查制度例行公路巡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不同路段进行反复巡查,消除安全隐患。严查各类挖掘、占用公路、埋设管线,设置道口等损坏路产或侵犯路权的违法行为。2018年,共对管养的15条县乡公路巡查358次、约22500公里,在巡查中现场制止侵占公路违法行为211次,向行政相对人发放《公路违法行为责令整改通知书》34份,清除“三堆”及垃圾197处142立方米,现场制止纠正违章建筑1起,清理非公路标志牌40块,排查安全隐患33起,有效维护了路产路权,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二是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优化市场秩序。采取不定期、不间断市场巡查,重点查处不按规定班次线路运行、站外揽客、不打表收费、乱停乱靠、倒客、甩客、“非法营运”等违规行为和各类维修质量低劣、使用假冒伪劣配件、虚列维修作业项目、随意提高工时单价、只收费不维护、以回扣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无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机动车维修、占道修车或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以及驾培行业不打卡”教学、培训过程中教练员不在岗、不按教学大纲施教行为,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工作,实现了零安全行车事故的“平安春运”工作目标。共查处不打表收费、乱停乱靠、倒客、甩客等违规行为2起,各类违章行为150余起,一般程序案件46起,教育警告100余起,受理各类投诉案件50余起,其中查处“黑”出租车8辆,查处非法运油车辆4辆,清理整顿规范洗车业户5户,行政处罚案件结案率和投诉案件结案率均达到了100%。

(三)推动联合治超,维护路产路权。我局不断健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联合交警定期开展专项治超治限行动,对重点路段不定时、不定点进行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超载超限车辆就地进行处理或劝返。同时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广泛收集案件线索,增加巡查批次,对拒不返回和卸载的超载超限车辆,及冲卡、堵塞交通、有意躲避稽查的超限超载车辆加大惩处力度,进一步净化运输环境。今年,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治理货车超限超载联合执法专项行动4次60天,共出动执法车辆140车次,执法人员420人次,检查运输车辆520多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28辆。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和公路巡查中的临时检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县内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明显减少,公路桥梁损坏程度明显降低,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局交通运输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法装备不足。建议为基层交通执法队伍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如执法车辆、检测设备、取证设备等,形成稳定规范的执法装备配备体系。二是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建议从上而下建立健全积极有效的联合检查机制和联动共享机制,切实把交警、运政、路政执法队伍联合起来,组建信息共享平台,成立专门的治超执法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

五、综合执法改革初步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机构改革方案》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整合力度,实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一是大力推进科学执法。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最大限度减少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精简行政检查事项,突出执法检查重点,合理安排检查频次,减少重复检查、无效检查,增强执法检查实效。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机构改革,将本系统内的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等执法机构和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清理规范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主动适应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需要,定期开展执法队伍岗位练兵,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三是规范执法监管行为。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要求,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交通运输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努力塑造亲民、护民、爱民的执法形象。

四是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以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依法行政,继续转变职能、改进方式、优化作风,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开启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五篇:明确执法队伍职能区分推进交通综合执法改革

法规科 海事处 (2012年4月28日)

第一:乡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镇交管所综合执法改革精神,推进我市乡镇交管所综合执法工作,近期,局法规科根据局领导的部署要求,对乡镇交管所的行政执法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交管所是1985年11月按区设立的,原有9个乡镇中心交管所,实际运行的是8个(城区交管所与市运政稽查大队合并)。2005年增挂运政稽查中队牌子,2009年增挂路政中队牌子。

1、人员情况。目前我市乡镇交管所在编人员92人,实际在岗人员只有74人。

2、执法职能。交管所目前主要承担的执法职能有两项:一是以运政稽查中队的身份实施辖区内除国省道以外的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业务上受运管处指导,执法主体为兴化市运管处;二是协助公路站实施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和养护巡查,以养护巡查为主。

3、综合执法改革情况。今年2月份,市编办正式批复在市运输管理处增挂“兴化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牌子,9个乡镇中心交管所改名为“××交通运输管理所”,是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的分支机构。 根据市编办批复,“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在市交通运输局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受市(县)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运输、公路、港口、航道、地方海事等管理机构的指导”,“各交通运输管理所在规定的区域内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统一以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的名义行使执法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交管所法定依据不清,执法主体资格不明确。交通执法主体多元化,除交管所外,其他各执法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能和法定依据,而交管所法律地位不清晰,至今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明确交管所的执法依据;二是交管所执法职能不强,与交通主要执法单位关系不顺。政府编制部门明确的交管所职能大部分是协助管理,除在运政执法中承担部分查处案件职能外,其他就是参与、协助、现场制止等行政权,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非常容易与五大职能部门产生管辖的交叉或空白,发生乱作为、不作为的行为;三是交管所执法装备不强,人员结构不合理。8个交管所除戴南所外,其他所只有1辆路政执法车,取证装备如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以及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普遍没有;现有人员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各所之间执法力量分布存在不合理。

三、综合执法改革的落实

按照上级关于推进交管所综合执法改革的要求,下一步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机构挂牌。既要挂“兴化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的牌子,又要挂“××交通运输管理所”的牌子。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实施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主管(审批)、法制审核等人员的分工和工作职责。

2、职能理顺。交管所的职能中更多的是协助职责,为保证交管所积极有效履行职能,既防止在履行协助职能时应付了事、不负责任、不作为,又防止超越权力范围乱作为。一方面对交管所的职能和赋予的行政权力、执法依据应一条一条的梳理,固化交管所的权力,做到放权又限权,防止与五大部门的职能交叉。另一方面,对交管所行使执法权时的主体名称要进一步的细化,明确实施执法的主体。交管所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主体职能以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的名义履行职责,协助职能以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主体或授权组织的名义履行职责。

3、完善机制。应建立一系列制度,保证综合执法工作的顺畅运行,例如交管所与五大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通报制度、协助职能的时效制度、执法经费保障制度、执法统计制度等。

4、人员培训。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工作涉及的专业业务面广量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队伍才能与其职能相适应。因此,要加大对现有交管所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以及执法理念、职业道德的培训,同时制定措施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执法责任制。

5、配齐装备。根据交管所综合执法职能的要求,应尽快提升交管所执法装备水平,增加执法车辆,添置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摄像机、录音笔等必要的办案取证装备,同时保障正常的执法经费。

6、落实“四统一”。按照省厅“四统一”要求,开展统一执法标志、统一执法证件、统一工作服装、统一执法场所外观相关工作。

四、建议

1、建立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领导机构。乡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需要协调局属主要执法单位,有必要成立由局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负责及时解决交管所在综合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同推进交管所综合执法工作。

2、调整完善交管所执法力量。综合考虑各乡镇的交通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突出服务戴南、安丰两个副中心小城市的发展,做大做强戴南、安丰两个乡镇交管所。建议策应戴南镇扩权强镇的要求,试点成立“戴南交通运输分局”,整合执法力量,设立运政、路政大队,解决交管所人员无道检证不能上国省道检查、实施路政管理的难题。

3、在交管所增挂“农村公路管理协调办公室”。可考虑将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的部分职能转移到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充分发挥交管所作为管理农村公路一线力量的作用,明确交管所在农村客运通达工程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考核督查等环节中的地位。

第二:建立健全统一上航执法机制

一直以来,全省水上执法工作存在着分散执法、重复执法以及多头管理等诸多现象,不仅给管理相对人增加了许多麻烦和负担,直接损害了管理相对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苏政发[2009]142号),就全省实施水上统一上航执法体制改革,明确了“三定”规定。为全面贯彻执行省政府“三定”规定,进一步加强我省内河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履行水上统一上航执法职能,维护水上运输良好秩序,确保全省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省厅制定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省船舶检验局,省水上执法总队)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苏交政[2010]37号)和《全省水上统一上航执法工作实施意见》,并于2011年1月21日举行省水上执法总队成立揭牌仪式,正式履行水上统一上航执法职能,泰州市地方海事局也于2011年2月底成立泰州市水上执法支队,承担航政和水上运政上航执法工作。并要求县级地方海事部门按照“三定”规定,尽快全力推进水上统一上航执法工作。我处领导班子对此高度重视,根据泰州地方海事局和交通运输局领导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工作调研,现就我市水上统一上航执法工作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建立组织机构

(一)建立健全市水上统一执法组织机构。按照省政府“三定”规定,我们海事部门将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向交通运输局领导汇报,加强与市编办协调沟通,提请兴化市政府根据“三定”规定,尽快批准建立健全水上统一执法组织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成立 “水上执法大队”,尽快全面履行水上统一上航执法工作,在此基础上,明确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并充实业务力量,开展正常的业务工作。

(二)切实理顺水上统一上航执法体制。在交通运输局支持下,加强与航道和运管部门的联系沟通,按“三定”规定,将航政、水上运政有关职能赋予海事部门行使。切实理顺水上统一上航执法体制,承担起上级赋予的执法职能。从而有利于集中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能,强化交通运输内部行政监督,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更加公平、公正和廉洁高效。

二、明确职责权限

(一)调整和明确水上统一上航执法相关职责

1、水上执法大队的主要职责。根据省政府的“三定”规定,水上统一上航执法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对船舶违反水上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行为的检查、制止、强制、处罚的指导和监督;负责对船舶存在海事违法、超过航道等级限制使用航道、占用通航水域过驳作业、擅自从事营业运输以及超越经营范围行为的检查处理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指导通航水域、港口的巡航、通航秩序监督管理和交通管制工作。

2、水上统一上航执法相关职责调整。根据苏政办发[2009]142号文件规定,海事部门(水上执法大队)将统一承担上航执法职能。其中,原由航道部门行使的“船舶超过航道等级限制使用航道”和“占用通航水域过驳作业”的检查、制止、强制和处罚二项职责,以及由运输管理部门行使的水上运政上航执法一并划给地方海事部门(水上执法大队)行使。省人大也已对《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明确了地方海事机构履行水上统一上航执法的法律地位,并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

3、认真做好水上执法职能调整的衡接工作。在市交通局的领导下,根据“三定”规定,尽快完成相关执法职能的交接工作,由市局发文明确相关职责,防止辖区内水上交通运输秩序监管的脱节和缺位。海事要主动与航道、运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理清辖区内水上运政上航执法及部分航政执法的范围和特点,了解掌握执法程序、执法流程及执法文书制作等情况,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统一上航执法工作制度和机制。运管、航道部门要积极配合海事部门,详细介绍辖区内水上运政执法和部分航政执法所面临的环境、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原来执法过程中形成好的工作机制、执法手段和执法流程要毫无保留的予以传交,确保水上统一执法工作顺利实施。

4、切实依法行政。一是明确执法主体。水上统一执法机构,在查处擅自从事水路营业运输以及超越经营范围等违法行为时,以“水上执法大队”的名义履行职权。在查处其它水上违法行为时,以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的名义执法。二是明确执法范围。水上统一执法机构,按照职责和权限分工,在辖区内河通航水域范围内履行海事、水上运政上航执法工作。三是明确执法文书。水上执法机构对擅自从事水路营业运输及超载经营范围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执法,必须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统一使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文书,印章统一使用水上统一执法大队行政专用章。在查处其它违法行为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等有关规定执法;统一使用海事行政执法文书,印章统一使用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的印章。行政处罚票据统一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制定的“江苏省罚没款专用收据”。

(二)明确乡镇交管所的水上执法职能、范围

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作为在乡镇交管所基础上组建的新的综合执法单位,实行乡镇区域内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乡镇交管所在履行乡镇辖区内航道、内河交通安全等部分行政管理职责中,主要职能和范围为:

1、航道管理方面:查处在等外级航道上设置渔网、渔簖、倾倒垃圾、砂石、泥土、堆放物料等行为。

2、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对等外级航道上发生的交通运输违法行为进行制止、教育,并协助地方海事机构实施查处;协助地方海事机构实施船舶实船签证、调查处理等外级航道上交通事故;协助乡镇政府对乡镇渡口和农用自备船进行监督管理。

三、建立联动机制

海事、运管和航道管理部门要加强配合,相互协作,建立健全水上执法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维护水上交通运输秩序,规范执法作为。一是要建立健全上航动态执法与静态执法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源头管理与现场监管衔接机制,加强许可后期管理。二是建立健全违规船舶查处通报制。海事部门在履行水上统一执法过程中对查处的无营运资质、超越经营范围的违规船舶和破坏航产航权等违规行为要及时通报给运管、航道管理部门。三是要建立船舶信息共享制度。海事与运管、航道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高效准确的信息共享平台。对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技术标准等信息应及时相应通报。

四、开展社会宣传

省政府的“三定”规定,赋予了地方海事部门新的工作职能,这既是权力和法定职责,更是责任和义务。我们将结合辖区实际,加强统一上航执法业务知识培训,使执法人员尽快掌握统一执法的内容、执法程序、执法权限,尤其是运政上航执法的工作程序和执法文书的要求等内容,为全面行使统一上航执法工作职责打下基础。同时,在适当的时候集中开展一次水上统一上航执法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船民及水运企业充分了解“三定”规定的有关精神和水上统一上航执法内容、要求,做到服从、支持地方海事部门的监督管理,自觉遵守水上交通有关法律法规。

上一篇:机修车间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学督导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