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

2022-09-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中小学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 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也给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体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大学生们计算机素养, 培养大学生在信息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同时展望今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前景, 对于我们明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1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遇到的问题

1.1 教育教学标准单一

进入高校后, 《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 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初级知识, 其受教对象基本是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这样就会使部分学生重复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使这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同时高校中还普遍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 即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 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都是相同的, 有着同样的体系结构和深度。这种模式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不同需求, 严重缺乏针对性。

1.2 教师素质与协调性也有待提高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钻研得不够深入, 很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 这可能与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有关。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当今浮躁不踏实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师资的协调性也存在问题, 学校作为一个整体, 各专业许多课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和互补现象, 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 课程很难与其他文科专业互补和协调。

1.3 教材内容的滞后

教材是可以实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重要保证, 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推陈出新速度极快的学科。而现阶段, 我们很多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从编写到出版的周期性必然会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

1.4 学校基础设施日趋紧张;实验设备难以配套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迅速扩大, 高校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比如工科专业比较强调实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尤其如此, 因此在专业教学中, 除了大量的上机实习外, 还需要做许多实验, 如物理实验、电工实验、电路实验、电子实验等。但是现阶段高校教学楼、实验馆、学生宿舍、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使计算机基础课不能充分动手做实验、上机练习, 满足不了教学要求。还有一些使用较少、需要量较小的设备根本没有购置, 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 会有些实验没办法开设。

2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发展改革之探索

2.1 合理设置教育课程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不能一概而论, 要强调各专业大学生掌握基础信息能力, 即文字组织、处理和资料搜集整理等能力之外, 再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 不能为了教学或考试而设置课程。课程设置要以应用为出发点, 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为前提, 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达到不同的程度, 使学生除对本专业所涉及的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 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兴趣选择课程, 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其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和计算机专业有所不同, 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应用需要来确立知识体系、选择教学内容, 而不是根据计算机学科的体系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2 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为了使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除包括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外, 还包括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应特别注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优化具体的计算机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开阔眼界, 从方法论的角度有所收获,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课题,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 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3 创新教学课程内容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趋势, 不断推陈出新, 使教学内容具有持续的发展性。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应逐步从技能课程过渡到信息技术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上来, 讲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基础性。实用性, 即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满足日常的学习、工作和专业领域的应用, 使学生在以后使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 能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基础性, 是指教学内容不流于一般的操作介绍, 而是抓住计算机最具有共性的、起到基础作用的内容, 即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等。与操作相比, 基本原理相对稳定并具更强的生命力, 几十年以来, 尽管计算机的软硬件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并没有改变。因此, 课程内容只有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及新技术的统一,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4 提供良好教学环境

教学改革既要转变观念,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也应该需要支撑条件, 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在信息时代社会, 高等学校的学生更提倡以自主学习为主, 大量的信息资料来自网络、来自计算机, 所以应该有更多的设备和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供网络服务, 有更多的老师辅导学生获取资料, 辅导学生实践自己的项目。同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资队伍应该定期、按梯队进行计算机新知识培训, 保证带着新知识从事教学。

总之,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学生以后专业学习、专业课题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技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使学生具备现代的、良好的计算机素养。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素质, 是我们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探讨意见, 其宗旨是由分散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向计算机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晓青, 蒋意春.地方区域性高校扩招后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5, 21.

[2] 范梅, 曾宝成.高校扩招后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绍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3] 冉崇善.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4, 51.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1.

上一篇:原油管道输送含硫化氢原油问题及其控制预防对策下一篇: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及管理系统构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