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甘肃读后感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人文甘肃读后感范文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为了多在乎一个学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以前,很少看此类的书籍,总是觉得这类书籍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真理;总觉得面对她们只有唯唯诺诺,越看越空。本来也不想读,只不过看到总主编中有于漪的名字,才勾起我翻一翻的欲望,结果这一翻却难以释手。

最开始打动我的是这样一则故事:暴风雨后,一群小鱼儿被抛在大海岸边,一个小孩把它们一条一条的抛回大海。一个大人说:这么多,你救得完吗?谁又在乎呢?小孩一边扔鱼儿,一边说: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沉河老师在乎的是生命,也许我体会不到他那对生命尊重的沉淀,但却也拨动了我的心弦。一群孩子在我身边,有没有一个我没有在乎过?我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问题,现在想来,不得不感到心灵强烈的震撼,继而转向深深的思索……在教育的惯性面前,我似乎没有觉得不妥,司空见惯有时竟成了我们教育日趋麻木的借口。生命,因为宝贵,让人珍惜;起点,同样珍贵,不可大意!在学生教育的初始,我又给了我的孩子们怎样的起始和动力,他们有没有因为我的关注而埋下了渴望的种子?罗素自问:我为什么而活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我也自问:我为什么而活着?不仅如此,我还要自问:我的教育为什么而立?看完了第一单元后,我说:为了多在乎一个学生!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遇到”王蒙老师,听他讲述芭尔拜拉的橘黄色的梦。“我的职业不是教师,我是诗人,在小学的工作只是我的兼职……”。芭尔拜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让我热血沸腾,她的职业和我相同,但我的心态和她也相同吗?在美国现实的土地上,电脑、手 - 1 -

机、汽车、美女、迪斯科……红尘滚滚,处处可寻,可这些与芭尔拜拉的橘黄色的梦无关,她生活在自己橘黄色的理想王国里,沉浸在孩子们念诗的幸福感觉中……多少年,我也有这样的梦。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欣赏孩子们的一切,教书的幸福就在身边,这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境。我细细体会这样的感觉,坚信会把这个梦持续,因为我爱我的工作,我在乎我的学生,在乎我在她们心中的感受,也在乎他们在我心中的幸福。

诗人说,人生是歌,人生是酒,人生是梦。朱光潜先生却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先生真是独立特行,从不拾人牙慧,他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是啊,教师的人生也是艺术,教育的艺术魅力无穷。每次从一年的新生带到二年级,再送到三年级,我总是有些不舍,到不是伤感,而是遗憾,因为我还没有欣赏完。孩子们成长的那些点点滴滴总是萦绕心头,教学的片段总是不断回放,有的时候在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年龄长了,开始回忆从前了。读过朱先生的文章才豁然,我是在追逐教育梦想,孩子们就是那我尚未雕琢完成的艺术品,他们是如此的活泼可爱,如此的情趣丰富,如此的可造可塑,而我却只能默默地祝福和期盼。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上,这才刚刚起步,我希望他们在回看人生的时候说上一句:那年,那天,那个老师,那句话……。只有了老师的在乎,才有了学生的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人生艺术和艺术人生。

读过龙应台女士的《百年思考》,才发现自已原来如此浅薄和苍白。龙应台女士不仅要我们拥有人文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素养。在她眼中,知识只是工具,不能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和行

为,不能称之为素养。所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不仅要我们做“经师”,更要做“人师”。龙女士还说中,文学就像那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千变万化,仿佛就是心灵的倒影;哲学犹如迷宫中望见星空,明确方向,引领着心灵航行;史学就是那沙漠玫瑰的开放,朴素平淡,期盼着心灵的停驻。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看不到白杨树水中的倒影,不知道星空在那里,也没有留心过沙漠玫瑰,那就必须要多读一点文史哲!似乎,这句话就是龙女士为我写的,也好像是对孩子们说的。启蒙,不就是在绿色的迷宫里头,发现星空的存在吗?发出天问,思索出路,走出迷宫。好奇,不就是走在马路边,驻足观察沙漠玫瑰吗?欣赏神奇,思考原因,找出答案。兴趣,不就是在小河边,拨动白杨树水中的倒影吗?感受变化,泛起涟漪,流连忘返。我可爱的孩子们,我想我会用行动教会你们这些!希望,将来在我视茫茫,发苍苍,牙齿动摇之际,听到的是你们意气风发,前途无量……因为,我在乎我的学生的未来。

鲁迅先生提醒我们:“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样的提醒善意而温馨,我欣然接受。

这本书还没读完,我想我也读不完……

我的学生还没有教完,其实,我多想教完……

书,读不完,谁在乎?

呵呵

老师在乎学生有没有读完……

第二篇:《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尊重、理解、关爱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高尔基说过,语言不是蜜,却能够粘住一切东西。《教师人文读本》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我静下心来读的时候,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却又寓意深刻,如此多的佳作,让人爱不释手,真想一口气读完。读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于漪老师用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消融了学生敌对情绪,使她走上了正路,并成为一个优秀人才。

大家都知道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而,教师的魅力所在就是放下教师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理解学生,才能给予学生成功的自信,才能使师生在教与学中找到默契。

尊重、理解学生,还要学会倾听学生心声,做到爱心教学。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习落后、人际关系不好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年龄使然,老师们不能横加干涉,粗暴指责,而是应该善于做个倾听者、疏导者,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履行自己指导者的任务。其实很简单,学生也是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必须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基础上,所以,这种尊重是一种人与人的平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宽容和引导,更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的关怀。

老师的热心、诚心会赢得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颗颗纯真的心。老师的爱心换来了学生进步的信心。在爱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守和充实我们为师的一些基本观念:平等、真诚、守信、博学、崇德……这些是我们立足于世的根基,是我们生活的坐标,也是我们为人师表的基础。让我们把尊重和理解学生当成教育工作中的重点,让尊重和理解落到实处,让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再成为期待。

学会尊重、学会忍让、学会理解、学会关爱,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升华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顾怡

第三篇:护理人文关怀读后感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承受着不仅是各种病痛,更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精神压力。现实中,人与人的疏远及人与自然的隔阂一步步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压抑感,人的健康需要情感的输导和和宣泄。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治好病人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服务观念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关怀不仅是医院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认为要构建护理人文关怀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深化“人文意识”,树牢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1要广泛开展 “学习人文精神,深化整体护理”的学习活动。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关怀的内涵,努力形成“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1.2要深化“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这就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四心”,即: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四心”是护理人员应必备的优良品质,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做一个让患者真正信赖的守护神。

1.3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是护士的天职,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在实际工作中应平等待人,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把一切尊重患者的言行自觉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关系。

2.努力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2.1要加强业务学习,把学习推向多元化。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实践学习;不但要进行个人自学,还要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2.2要积极进行实践,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积极进行换位思考,定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病人”此类活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和推行临床整体护理,无疑是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最好诠释和忠实践行,其倡导的“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等主题对加强医院人文建设,提升医院内涵服务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要不断进行总结,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做到独善其身;要加强对护理中的难点、疑点问题的攻关,做到有突破、有创新,努力把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护理工作中。

2.3激发工作热情,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自觉性。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树立“以院为家”的思想,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努力增强护理人员的事业心;建立健全赏罚制度,对工作标准高,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员应予以奖励,对工作消极懈怠的应予以处罚,真正形成“让不干事的想干事,让想干事的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奉献爱心,争当模范”活动,

每月进行评选一次,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创建优良环境,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3.1努力创建整洁的住宿环境。一方面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使住宿环境上让病人感到家的温暖。尽一切努力使患者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精心周到的照顾,这要求门诊及病区环境干净、舒适、安静,标志清晰,设施方便、安全,环境布置美化。如上海,不少医院的病床上不再是刺眼的白色,而是绿白小格相间的花床单、花被罩,颜色柔和,款式时尚,加上柔和的墙壁和灯光,透出几分家的温馨。有的医院还特别注重病人“观景养眼”的习惯,在病房的合适位置,摆放特意制作、外形精巧的浅蓝色小沙发,中间的茶几上,一束小花显得盎然生机。另一方面在护理人员的礼仪上做文章,让患者有让患者有宾至如归之感。护理人员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态度主动热情、语言文明礼貌、人人注重礼仪,主动帮助患者,这方面应向星级宾馆学习。“绿色医疗环境”是2004年创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的基石是高新技术和人文关怀,创建的关键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要不断强化医院环境的综合治理,为病人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如:在北京的一些医院里的“导医小姐”穿的是绿色裙子,头上戴的是礼帽,急救中心和建工医院的大门口,都有了“门童”,病人来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把门拉开,道声“您好”,遇到急救病人,马上帮助推车、搀扶甚至抬送。另外,还会免费陪同无助的患者看病。如此种种,时时处处体现了一切为病人着想的人文服务理念。

3.2努力创建温馨的亲情环境。首先要把患者当作亲人来看待,除关心和解决他们的生活需要外,要着重在一切护理服务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即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其他权利。要学会理解患者,并不断地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要关爱患者,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为患者建立家庭与社会的支持,要求护士学会换位思考,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其次要把患者看成正常人来看,有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需求,除了合理地安排患者会客、娱乐外,护理人员有责任回答患者对用药、治疗、费用各个方面的提问。解除患者疑虑,特别要保质保量的做好护理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专业预防保健知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

3.3创建热情的服务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想患者之想,做到细致入微的关心患者。护理服务最理想的状态是应敏锐地察觉出各种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予以满足。除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生活习惯、需求层次因人施护外,还应认真评估判断出每位患者心、身护理问题,制订出个体化护理方案,认真实施,真正把整体护理落到实处,使每位患者处于心身的最佳康复状态。另一方面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规范护士各种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在病情观察上要唤起护士责任意识,培养其有意注意的品质,以形成护士敏锐的观察能力。鼓励和倡导护士团队协作精神,弥补和防范护理缺陷。强调护理的预见性,积极预防和解决患者潜在的和现存的护理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总之,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我们的每一位患者,实行人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应对“入世”后医疗市场形成大市场、大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呢?针对以上的要求,我院今年开展了“某某”活动。在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为病人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服务,使病人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现代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建立以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这种护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以及人与社会、环境尤其是医疗环境的和谐成为医疗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人、健康、环境和护理影响和决定着护理实践,而人文化的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质内涵就是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它强调人文化、个体化,强调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个人隐私,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最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的状态。

护理092(杏)严欢欢0919013066

第四篇:《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900字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只后,我的感触颇深,一代名师的教诲和许许多多的和我们一样的老师的心得体会,都让我受到了洗礼和教育。不错,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

《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篇文章好像都在写我们教师。在读“夫子循循善诱人”之时,第一篇文章《名师》就深深打动了我。文章中记述到的几位老师,都是一些知名的大师,从一些零碎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一个老师的不俗之处。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无愧“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句话的亮点,而且深切感到教师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就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对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国家尽可能少一些负担,他们的后代同样能够得到爱和幸福。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虽然我无法作一个伟大的名师,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响当当的好老师。

教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张对照表,如果让我的学生要去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合格的人格。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才能够理直气壮,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虽然我不能保证我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永远不犯错,每个人做什么事都讲原则,但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的同时,同样不失人格。一个老师,不是能够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而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很有效的独特的建议。。在不到一年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渐渐发现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并且能够感觉到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帮助,因为学生往往不习惯去请教老师。这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矛盾。找学生谈话时,偶尔也能够给学生帮助,让他改变了一段时间。可是正当我有成就感而感到满足时不禁感叹,一个学生不是只有教师在教育,而是全社会在教育,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延续、进步和发展。

第五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

读《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有感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41班

张斌超

寒假中闲来无事,午后的闲暇时光偶然逛了一下书店。同样也是在无意中看到了周国平先生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当我拿起这本书,并认真阅读后,我深深的被周国平先生的思想震撼了。他对人文精神概念理解的之深,让我深深的为之折服并被其中的思想感染。

他在文章中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他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我觉得这种概括得非常准确,能够给我们每一个青年人以启迪

首先,是尊重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来源是神秘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老天给人以生命,你都应该想到他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伤害了他,他就永远找不回来了。而且,一个人如果死了,并不会有任何人真正意义上的代替他永远承受这种不公平。所以,生命本身非常的宝贵。但是在中国古代,皇帝要“株灭九族”,一下就是几千人,而且还是朝廷命官,有权有势,那么可以想象,老百姓的命就更不值钱了!从根本上说是权力的问题没有解决,滥用权力草菅人命,也就不为鲜见了。另一方面,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条件下,很多人除了金钱,别的大爷通通不认。为了金钱残害生命的事件,伪劣食品造成中毒死亡的案例,身患重病没有钱而得不到治疗最终失去生命的事情,屡屡在我们的周围会有发生。一个社会是好的社会还是坏的社会,一种社会秩序是好还是坏,最起码的标准是什么?就是珍惜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他的有生之年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任何为了权利和

金钱,而不置他人死活的做法,都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从“人性”的角度上讲,人都是利己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但是不能妨碍别人去追求利益和实现价值。所以自由主义哲学的根本含义只有两句话:利己是允许的,损人是不行的。作者强调,倡导“尊重生命的价值”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保护利己的,惩罚损人的,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稳定。

其次,要尊重头脑的价值: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人脑是有理性的,人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是人和动物第一个区别,也是最主要的区别。人脑理性的最突出的要素就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我们才会主动地去认识未知的事物。但是好奇心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它有两大敌人,一个就是“习以为常”,另外一个就是“功利心”,这两者都容易把好奇心扼杀掉。但对于伟大的爱因斯坦,直到老了后,居然都没有人把他的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个奇迹,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就是长大了还能保持一颗好奇心的人。好奇心是智力开发的动力,我们需要注意不断地培养和发掘,他是智力开发的关键。而我们智力发展的目标则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培养一种享受自身快乐的能力,因为智力开发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还有就是要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即提高自学的能力,养成想问题的习惯,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要有“内在的自由”。

第三,要尊重灵魂的价值:人和动物的另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人有灵魂。我们吃得好穿得好,物质生活都很好,但是仅仅这样人就会满

足么?显然不会。人不光以活着为目的,它必须要寻找比“存在”更高的意义,然后这个追求过程就形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作者说,如果有人问他现在所找到的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么他会告诉人们:寻求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寻求的过程形成了他的灵魂生活,显然比活着本身具有更高的意义。作者后来用“幸福”一词来概括人生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够达到幸福呢?通常人们把愿望的实现就叫做幸福,但是愿望实现了,你就真的幸福了么?要知道人的愿望是在不断改变的,愿望实现以后就会感觉也不过如此。所以西方有句谚语叫“生活在别处”,意即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的地方,你自己总是没有过上真正的生活。而我们中国人也有句老话叫“生在福中不知福”。作者最后是分两个方面给幸福定义的:幸福是外在条件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的结合。一个人幸福与否,不仅需要财富,成功,家庭,健康,闲暇,平安等外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高尚的灵魂,灵魂的丰富才是幸福的源泉,真正精神的快乐才是更加美好更加强烈的快乐。幸福是一种能力,他是内在的一种风度,你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你才会感到幸福。而要具有这种能力,你需要有抽时间独处的习惯,我们可以很善于交际,但是你一定要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在独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更高的自我,并跟他谈心。人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时间来思考,不能光生活在外部世界里面,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便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没有灵魂的生活那是很可悲的。

最后,作者又给我们明确指出“尊重灵魂价值”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阅读高水平名著,还有就是写私人日记。如果写日记是和你自

己交谈的话,那么读好书就是和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们交流,受他们的熏陶。人类创造了很多物质财富,我们理应去享受;但同时人类也积累了很多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全部记录在书里,它就摆在那里,并不会自己送上门来,需要靠你去主动占有。而我们阅读的过程,就是去占有,去享受这些精神财富的过程。

总之,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文甘肃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人文读本》读后感06-16

《人文自传》读后感04-19

甘肃博物馆观后感05-21

甘肃警示教育片观后感12-01

甘肃临夏范文05-16

甘肃酒泉范文05-16

甘肃电大范文05-16

甘肃宁县范文05-16

甘肃交警范文05-16

高考范文甘肃05-16

上一篇:人生无需太执着范文下一篇:清远市人民政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