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制度的缺陷与完善——以《刑法》第100条为视角

2022-09-10

相对于刑罚的强烈性, 刑罚的持续性对犯罪者的心灵更具杀伤力, 前科记录的存在正是这一持续性的体现, 其为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设置了巨大障碍, 尤其是前科制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极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未成人犯罪前科法律制度的缺陷

《刑法》修正案 ( 八) 增加规定了免除未成年人前科报告制度, 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前科制度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其主要缺陷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 犯罪预防的功利主义思想

《刑法》第100条的前科报告制度, 是刑法的后遗效果, 本质上讲是刑罚执行完毕之后的进一步持续, 这种持续性其实就是我国预防犯罪的功利性要求。我国之所以建立前科制度, 简单的说就是以前科为参照, 给于行为人更为严厉的惩罚, 防止行为人继续犯罪, 并且给于其他社会成员以警示作用。法律给于哪些有前科且再犯者更为严厉的刑罚, 是因为他们的人身危险性, 主观恶意程度更高, 更具危险性。然后将其各种权利、资格进行限制, 并写进一些列的法律当中, 这其实就是打着为了保护社会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提出的功利主义要求, 因为其并没有考虑到行为人是未成年人这一特殊主体, 忽略了未成年人犯罪独有的人身特点, 主观恶性等等条件, 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驰。

( 二) “标签理论”的具体应用

从《刑法》第100条规定的前科报告制度的内容上看, 首先, 立法者对有前科者采取了隔离措施, 首先, 立法者要求有前科者必须对其前科进行报告, 给其贴上前科标签, 导致其一系列的权利和资格都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种报告制度不会因为刑罚履行完毕便终止, 而是一直持续, 伴随行为人一生, 成为行为人终生的身份印记。其次, 我国前科报告制度让行为人的社会评价降低的同时, 又在相关法律中对有前科者在就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 使其就业受到阻碍, 剥夺就业方面的权利, 使其找到满意的工作举步维艰, 最终让他沦为了社会的“另类”。

二、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我们建立未成年人相关刑事制度, 最终目的都是希望那些有前科的未成年人能够复归社会, 顺利地融入社会, 从而开始他们新的生活。然而前科制度的存在却事与愿违, 未成年人一旦犯罪, 他们的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纠正, 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进而促发他们自卑堕落的精神状态。因此, 对于这些身心尚未健全的未成年人来说, 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世界各国已经做过很多的调查和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认为: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中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这些犯了错的未成年人如果得不到社会的接纳和包容, 在他们美好的复归社会的愿望破灭之后, 就会引发他们更加严重的犯罪。因此,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意义重大, 也得到世界多数国家的采纳, 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前科消灭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于失足未成年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用包容的态度使他们在重新的生活中找准生活的方向, 追求人生的价值。

( 二) 完善相关立法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 《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颁布已久,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的程度上, 的确是起到了保护未成年权益的作用, 然而, 未成年人作为弱者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依然突出, 所以仅此一部立法, 还远远不够, 因此, 笔者建议, 在以下方面还需继续完善, 第一, 逐步建立完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对相关法律规定, 操作流程, 责任主体、家庭监护制度等方面予以细化。第二, 继续加强相关的行政立法, 重视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第三, 逐步完善少年司法体系制度, 建立少年法庭, 进一步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相关的审判制度。

三、结论

未成年人可塑性极强, 他们犯罪时通常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低, 只要给予耐心引导和教育, 他们便可以走上正轨, 并引以为戒, 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然而, 前科制度的存在, 却似乎没有给于其自我改造的机会, 这对于其重新回归社会是不利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饱含着丰富的人道内涵。前科制度却逼着未成年人逐步走向了社会的边缘, 我们是时候该采取行动, 消除这一制度的弊端, 给予他们机会, 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是我们的责任。依法治国政策的顺利推进, 也要求确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其也将是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建设方面迈出的坚实而不可小觑的一步。

摘要:《刑法》第100条规定了犯罪前科报告制度, 《刑法修正案 (八) 》在第100条基础上又补充: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免除报告义务, 然而此次修正有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未成年人前科前度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弊端以及给出完善意见, 试图为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尽一己之力。

关键词:未成年人,前科,弊端,完善

参考文献

[1] 赵秉志.论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应予消灭[J].法学论坛, 2008 (1) .

[2] 姚建龙.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3] 陈兴良.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美学特色和局限性在网络文学语言的分析——以《恐龙手记》为例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服务模式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