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模式

2024-06-12

增长模式(精选十篇)

增长模式 篇1

课程标准对“人口增长模式”部分的要求是“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 就考查内容上,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以及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就考查形式上, 此类试题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 并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曲线 (折线) 图等方式呈现相关信息;就考查能力上, 此类试题侧重考查人口增长、人口问题的影响因素, 对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就2013年的高考来看, “人口增长模式”类试题多以人口统计图表为背景, 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阅读图表的能力。

二、难点解读

1. 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读上图, 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 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且人口增速有快有慢。一般而言,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有以下规律。

(1) 人类社会初期: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 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3) 二战后:人口迅速增长, 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2.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 也正是由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 才导致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问题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然后是出生率下降, 最终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达到较低水平, 这标志着整个转变过程结束。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过程如下图、下表所示。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 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 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 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 传统型:出生率在3%左右, 死亡率在1%以上, 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为1%及以下。

在坐标图中,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3.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 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其一般表示方法是先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 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 纵轴表示各年龄组, 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性、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如下图) 。人口金字塔图能够反映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发展的趋势, 因此成为“人口”类试题的主要信息载体。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 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具体如下表所示。

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 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的趋势不同, 具体对比分析如下表。

三、典例精析

例1 (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卷) 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思路分析】本题难度小, 考生直接对表格内数据进行判读即可得出答案。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 小于印度的389人/平方千米;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为3岁, 而美国的为5岁;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相差1.1%, 与美国相差0.6%;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率为0.6%, 低于其他三个国家。

【答案】D

例2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 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 (1) B. (2) C. (3) D. (4)

【思路分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复杂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该组题中人口统计图的表示方法是:左面纵坐标表示人口出生率, 下面横坐标表示死亡率, 上面横坐标、右面纵坐标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例如, 195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约为45‰, 死亡率约为25‰, 其自然增长率约为20‰。

第 (1)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故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1950~1970年,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人口死亡率从28‰下降到12‰左右, 是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时间段。

第 (2) 题,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 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所以 (3) 与 (4) 最有可能。而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低于北美洲, 所以代表北美洲的应为 (3) 。

【答案】 (1) D (2) C

四、强化练习

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 (预测) 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 完成1~2题。

1.2030年与2003年相比, 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2.2030年, 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

C.老龄化的速度变慢

D.劳动力短缺

3. 甲图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乙图为2012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有关图中内容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1) 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乙图中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中 (1) 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C.甲图中 (3) 时段人口增长特点造成乙图中B年龄段男女性别比重失衡

D.2012年以后, 青少年人口比重将持续减少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 回答4~5题。

4. 据图分析四地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丙、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对比两条曲线可知, 2030年0~4岁的婴幼儿数量明显小于2003年, 2030年的总人口数量比2003年大, 故人口出生率下降了;由于2030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故死亡率会上升。C项符合题意。

2.A对比两条曲线可知, 2030年青壮年所占比重增大, 故就业压力增大, 劳动力剩余;虽然老年人口略有增加, 但青壮年比重增加明显, 因此养老负担并不重;C选项无法判断。

3.B读图可知, 甲图中 (1) 时段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 这个时期出生的人口到了2012年会在30~39岁年龄段, 即乙图中A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受甲图中 (1) 时段人口增长快的影响。

4.A甲地人口金字塔图底部较宽, 新生人口较多, 自然增长率较高;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丙地65岁及以上人口少于7%, 为年轻型,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丁地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结合选项可知, A项正确。

5.B甲地人口增长快, 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接近40‰, 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 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丙地0~14岁人口比重为20%, 65岁及以上人口占5%左右, 这些数据与人口合理容量没有相关性;丁地人口出现负增长, 属于城市化发展后期,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论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篇2

从利用财政政策,发展小型高科技企业与跨国公司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几方面,论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有关问题,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作 者:陈明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4 26(3) 分类号:F120.3 关键词:小型科技企业   跨国公司   财税体制改革  

★ 转变教学模式 服务生物教学论文

★ 护理模式转变与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

★ 王教我想对你说五年级学生作文

★ 作风转变心得体会

★ 转变作风建设 范文

★ 转变工作作风自查报告

★ 转变作风对照检查材料

★ 思想转变作文

★ 有关转变作风心得体会

新增长模式难题 篇3

对中国来说,8%是一个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比率。经过上个季度的反弹,中国的GDP增幅已经接近这一水平。这不禁让人觉得一切已经重回正轨: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同步繁荣;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仍能一枝独秀。

但这只是表象。我们认为,官方GDP增幅表现良好,其基础却在发生变化,增长动力正由企业利润和利润留成转向廉价信贷。受此影响,国内经济在中期内与国际经济,仍是一损俱损的关系。

廉价信贷隐忧

读者也许会觉得这是老调常弹,因为传统观念一直把廉价信贷当做中国增长的源泉。

利率一度低于通胀,即真实利率为负,这样的货币当然算廉价了。尤其惊人的是,过去28年中只有两年基准利率高于GDP增幅,即资本成本长期低于资本收益。

这意味着从银行贷款等于稳赚不赔的利差交易:企业可以把贷款资金再投资,所得收益高于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从这个意义上看,银行贷款的价格是负的。

与此同时,海外资金不断涌入中国,推高外汇储备和国内流动性。早在全球需求开始萎缩之前,人们就纷纷批评中国产能过剩。这说明货币价格降低,对收益的敏感度也会变迟钝。

但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简单。过去几年,政府一直压低利率,以降低人民币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防止“热钱”大量流入。为抵消低利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政府又采取大规模的财政紧缩政策,一面冲销流入的外资,一面指示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实际上,当时的货币供应是配给制,因此真实的货币价格高于央行制定的官方利率。

信贷/GDP比陡增往往代表着货币泡沫。以前,中国的银行信贷和GDP同步攀升,因此并未出现这种迹象。在正规银行之外,当然存在“影子银行”体系,而且非正规借贷渠道在中国一直非常重要。但从总体上看,这个体系主要是满足短期资金需求,而不是为长期固定投资项目融资。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中充斥着货币,而政府的习惯对策,就是通过财政紧缩,防止明显过剩的流动性通过各种中介渠道流向国内经济。这也符合我们对产能过剩的理解。

产能过剩有两种表现:首先,企业降价促销,导致毛利率下降;其次,资产周转越来越慢。由于销量疲软,企业已经投资的设备开工不足,销售收入/资产比也每况愈下。

比照这一分析回顾最近几年的中国经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产能过剩的个案,但绝非普遍现象。而且,过度投资似乎都集中在国有企业主导的产业部门。

政府控制下的中资银行对抵押品要求非常严格。国有企业要么拥有土地,要么凭关系可以取得政府的默示担保。凭借这些抵押品,它们独占了有限的银行贷款供应。

而民营企业拿不出抵押品,因此资金匮乏,被迫选择对资本要求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幸运的是,过去几年美国消费过热,这些行业反而增长最快。结果,快速增长的销售收入弥补了毛利率的不足。民营企业虽然申请不到银行贷款,却可以靠利润留成自筹资金。

但是,“彼一时,此一时”。美国现在信贷萎缩,消费不振,暴露出中国出口导向型融资模式的诸多弱点。因此,中国的融资渠道正在转向廉价信贷。今年以来,银行信贷已经增长约35%,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

增长模式待变

转型是有效的,GDP增幅已经恢复到接近8%的水平。但这种增长不同于以往。过去中国实行信贷配给制,真实利率高于官方利率;现在信贷规模迅速膨胀,大幅打压资本成本。这种局面持续越久,中国在中期面临产能过剩和银行坏账的风险就越大。

经过国内外这么多轮信贷景气周期的洗礼,决策者当然很清楚这些风险。有人指出,实际上正是考虑到信贷泡沫破裂会出现大量问题,政府才对近几年信贷和资产价格的增幅忧心忡忡。

当前的问题是要找出一个新的增长模式,既能在短期内复苏经济,又能保证长期的可持续性。2003年至2007年的全球经济繁荣,令中国政府底气十足,在缩紧国内信贷的同时不必担心影响经济增长。但这种底气已经不复存在。

中央政府其实有可能结束这场信贷盛宴,政府在未来几个月有充分的空间推动结构性改革:比如取消国有企业在银行和电信领域提供境内服务的特权,扶持生产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让它们不仅能在海外成功,也能在国内市场发展壮大。

如果没有这样的变革,中国将只能依靠廉价的国内信贷刺激增长。届时,中国经济可以和美国消费者脱钩,但势必会付出信贷泡沫的沉重代价。■

“后2008”企业增长模式 篇4

一方面是企业运营成本不断高涨而导致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防止经济从较快向过热变化的宏观调控之中, 政府对企业开展产业升级降低资源消耗的期望和企业自身的救赎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先生存, 才能发展。这是中国大多数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呼声。

轻型化VS人力和管理成本上升

毫无疑问, 2007年到2008年, 新劳动合同法是企业广泛讨论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某些不良韩资企业的连夜外逃、部分中国企业爆发与员工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加工型或低附加值产业开始转向西部或者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一些企业人士要求对某些行业网开一面, 暂缓实施。无疑, 在安稳享受多年中国人口红利而来的财富增长后, 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为新的劳动合同法准备好,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准备。

虽然有些企业寄希望于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或国家, 但显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而且技术性、管理性等工作仍然无法降低成本。

在笔者看来, 轻型化是未来企业应对人力和管理成本上升的措施之一。

轻型化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 非核心业务或管理外包。第二, 引用兼职人员。第三, 减少行政管理和非必要的岗位。第四, 全面技能培训, 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第五, 升级设备技术水平, 减少人员需求。第六, 将全部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上, 剥离非核心资产和人员。

轻型化是企业未来必然面对的主要方向。轻型化意味着剥离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业务和事务, 将企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之上。未来, 以IT服务为特征的外包业将会迅速发展壮大, 企业很多事务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均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由专业的IT服务企业处理。未来拥有较强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员工资期望会越来越高, 兼职的形式或许可以成为企业用人的一种普遍形式。采取全职聘用的形式成本很高, 而采取长期定向兼职的形式则可以节省一部分高端人力成本。

设计革命VS利润低迷

苹果公司在iPod、iPhone等产品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无一不说明了消费者对优秀的工业设计产品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虽然产品的功能是消费者最终购买的原因, 但设计水平决定着消费者是否喜欢甚至痴情于产品, 也决定着消费者的最终选择, 并且能够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中国企业从9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工业设计, 有些企业, 如美的开始组建自己的工业设计中心, 一些大学也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近年来, 中国工业设计水平虽然提高得较快, 如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厂商产品都多次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设计声誉。但是, 从整体看来, 中国企业的工业设计水平还较低, 缺乏能够激起消费者追捧的产品设计, 更与世界著名企业相差甚远。

中国手机产业的外观设计困境可以说明这一点。大多数中国手机厂商初期之所以能够快速兴起, 都得益于向韩国手机设计企业购买外观设计方案, 结果造成一些企业的产品惊人地雷同。虽然这期间也有一些中国本土的手机设计公司兴起, 个别手机产品也依靠良好的工业设计水平在市场中获得消费者喜爱, 但企业自身的工业设计水平欠缺, 成为了国产手机最终迅速走向下坡的原因之一。

如何突破工业设计水平较低的困境呢?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模式:第一, 与国外著名设计机构合作, 委托设计, 申请外观专利。第二, 聘用国际水平的设计师加盟企业设计中心。第三, 委派企业内部人员到国外著名的设计学院进修学习。第四, 数家企业联合创办设计公司, 聘用一定数量的优秀设计师加盟。第五, 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在国外开设工业设计中心。

蜂窝化组织VS内部僵化

大多数企业在从原始创业到具有一定市场成就之后, 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僵化症”, 企业员工的激情不再, 如何避免内部僵化和员工积极性懈怠, 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 在人力成本不断升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急需提升的今日, 原有的组织体系结构模式已经难以运转, 未来必然向着蜂窝化发展。

早在公元4世纪的古希腊, 数学家佩波斯就提出:蜂窝的优美形状, 是自然界最有效劳动的代表。蜜蜂所建造的蜂巢采用了最少的蜂蜡, 占有最大的空间面积, 而结构稳定性为最佳。六边形蜂巢结构是自然界的最佳选择, 代表了最有效劳动的成果。

蜂窝结构给我们的提示是:在信息化社会之中, 为了使信息和知识流动更有效率, 使得每个成员的智慧产生最大的作用, 蜂窝式的团队组织形式将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传统的组织结构产生于工业化时代, 组织以职能式的基本形态组成, 但同时导致了机构设置的复杂性, 以及信息传递和知识分享变得越来越难, 沟通的成本变得高昂。企业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臃肿, 导致成本增加, 效率下降, 反应速度和准确度下降。

蜂窝式组织形态将使得每个人在企业中遇到的层级极其简单化, 信息、知识不再通过一个长长的管道传输, 而是可以快捷地、简单地从一个“蜂窝团队”传输到其它每一个“蜂窝团队”之中。每一个“蜂窝团队”都可以调动起企业的一切资源, 而不会出现传统企业组织形态下“人微言轻”从而导致优秀创意被埋没的疾病。蜂窝式组织结构下每一个成员是有着极大的自由空间的, 可以选择自己加入的“蜂窝团队”, 每一个人优秀的创意可以立刻集聚大量的成员以实现这个创意。在未来的企业组织结构中, 蜂窝团队将有可能成为最基本的单元。

在笔者看来, 蜂窝化主要方式有三个:第一, 组成若干个小型跨部门团队, 提高运作速度和效率, 降低沟通成本;第二, 建立内部创业机制, 企业采取投资入股形式给予内部创业者以资金和资源支持, 企业拥有创业团队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同时可使创业团队与企业自身的资源产生协调合力。第三, 内部工作依照项目制进行, 内部选拔项目组长, 项目组长完成项目后在没有接受新项目时参与到其它项目中成为一分子。

创新投资VS内部创造乏力

未来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利器之一, 传统的以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的生存发展模式必然越来越难以维持。

新技术和新产品无非来自于两方面, 自我开发和外部获取。传统上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技术专利、与院校和研究院所合作技术开发、聘请外部研究人员等形式从外部获取新技术, 眼下, 一种新的以风险投资形式获取外部技术合作或者建立技术协作机制的模式也成为了一种选择。

世界著名的IT巨头INTEL公司就在十余年前成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 用于投资新兴技术创新企业。1994年, 英特尔为了推动互联网经济, 开始启动自己的战略投资计划, 原先是为了支持一些小设备供应商, 为供给英特尔内部生产使用而建立。从1999年到2001年年底, 英特尔投资部投资总值约17亿美元, 投资范围涉及世界各地超过500家高科技或与之相关的公司, 其中5亿美元投放在亚太地区的近100家公司。

英特尔在投资领域的成就, 使其被某些人称为是“世界第一企业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于新技术的战略为其近年来稳固地保持行业地位贡献颇大, 使其在持续的IT新技术、新应用潮流中站在领先者的地位。

中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 尤其是IT企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

联想集团下属有两家投资公司, 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联想投资成立于2001年4月, 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公司。其重点投资于运作主体在中国及市场与中国相关的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公司。其中以IT领域投资为主, 兼顾非IT领域的机会。

弘毅投资是联想控股旗下专事并购投资管理的子公司, 主要投资于成熟行业的成型企业。世界著名的网络设备巨头Cisco也是通过投资和购并不断保持自身竞争优势, 国内包括紫光、方正及同方等不少IT巨头也在世纪之交时涉足风险投资领域。

联盟与合并VS自我发展风险

可以预见到2008年之后中国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将会大量兴起, 而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自愿合并也会成为一个热点。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深, 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运作效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团队能力等条件都越来越高, 而中小企业依靠自身打拼的难度越来越大, 联盟和自愿合并就是较可行的出路。

战略联盟是一种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经营方式。从价值链角度来讲, 企业间的联盟不仅能够节约相互之间的交易费用, 而且可以通过获取联盟伙伴的互补性资源, 扩大企业运用外部资源的边界, 聚合彼此在不同价值链环节中的核心能力, 通过合作创造价值。

与兼并收购不同, 联盟不要求两个企业之间做到各个方面的融合, 这些整合的活动可能耗时数月乃至数年。在技术变化很快的今天, 企业试图通过兼并收购而获取的能力, 很有可能在兼并收购完成的时候即已过时, 从而造成花钱买了不需要的东西。而且很多新技术的公司市场价值很高, 远非传统企业能够承受。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大企业的风险。

埃森哲对全球11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 1997年到2000年间, 一个典型的国际大型企业参与了多达177种不同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产出已占到这些公司市场价值的6%~15%, 而对这些企业中的四分之一来说, 到2004年, 战略联盟的产出更可高达公司市场价值的40%以上。

中国企业家向来对联盟有着一种惧怕和轻视的心理, 认为“同行是对手”。实际上, 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未来是无法抵抗市场竞争和经济环境恶化的冲击的, 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化随之而来的跨国企业竞争时。组建战略联盟, 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自愿合并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经过市场大潮的30年洗礼, 企业家纷纷意识到做企业重要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积累财富的欲望。如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以自我为主、追求在企业内部的绝对掌控地位的想法是要改变的。与同行的企业通过协商组建成较大规模的新企业, 扩大企业运作规模和实力, 从而能够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弥补单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不足, 使企业生存更加长久、更有生命力, 这是比较现实的考量。

中国有着大量的中小企业, 如果不改变仅依靠自我掌控的发展状况, 也许会有20~3 0%的企业要倒闭。与其坐等被淘汰, 不如采取自愿合并的方式联合起来求生存、求发展。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读后感 篇5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主要阐述了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了对经济增长模式的新认知――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逻辑和转型方向,详细分析了转变增长模式的政策,将理论的知与实践的行相统一。

吴敬琏先生指出“转变增长方式的要义,在于铲除传统增长模式的体制基础,建立和健全新增长模式的制度环境。”而要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基础,关键是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有限和有效的政府。

结合绿化工作,我认为必须要切合实际设计出符合本地特点、符合道路规划、符合交通所需等一系列要求的设计,不能靠老传统、老思路、老办法。

必须听取专家、有施工经验人员和广大市民的意见与建议,不能闭门造车。交通道路两侧的绿化要考虑到绿化对交通是否有影响、是否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商业区门前的绿化既要考虑商业区的总体规划,又要考虑绿地的景观效果,所栽植花卉的品种要物美价廉。

新战略造就新增长模式 篇6

同是这片天,同是这批人,大江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快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江工业集团制定了全新的竞争发展战略:以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取代原来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内积极整合资源,进行资产重组;对外积极进行合资合作;着力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资产重组集优抱拳

依靠行政关系和产品生产线的合并,使大江集团在“九九归一”后的每个工厂都有了应有的进步。但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上看,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始终未摆脱生产布局落后、资源重复建设、生产能力分散、适应市场能力不强、主业不够突出等困境,严重地制约了大江集团做大做强的发展速度。如何才能充分地发挥生产力,以投资少、见效快的举措,既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也有利于整个企业的全面发展呢?集团领导班子按照“137”战略规划,根据“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果断作出“走资产重组之路,联合起来做大做强”的决定,为实现“622”战略目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平台。

今年初,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特性,大江集团分别将原转向器厂、车桥厂、齿轮厂和铸钢厂、锻造厂实施资产重组,成立汽车零部件公司和铸锻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以车桥、变速箱、转向器、传动轴为依托,建立中、重型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技术平台,开发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各总成及其系统集成产品,通过技术改造,建立该产品的多品种、多批次、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基地。铸锻公司则以现有的铸造、锻造为基础,建立工艺技术平台,开发系列车辆铸锻件系列产品,致力于建设成为集团公司的铸锻制造中心。此举使企业彻底改变过去依靠行政关系和产品生产线合并为纽带的机制,真正实现资源向核心产业流动聚合,形成工程机械、铸锻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直营(专用车厂、军品厂、冲压厂)四大板块的事业部管理框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产能力。

合资合作携手并肩

对内进行资产重组,推动资源有效整合;对外积极开展合资合作,缔结战略联盟,以资本扩张的方式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进体制变革带动机制转换。这是大江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集团公司骨干企业的优势,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平台置换资金、技术,充分盘活存量资产的又一重要手段。招商引资并不仅仅是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现有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大江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一切以有利于做大做强、有利于人员安置、有利于转机建制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广泛进行各种层面的合资合作,既有整体合资,也有按产品生产线或产品工序进行部分合资合作。“大江美利信有限公司增资组建汽车变速箱壳体机加生产线项目”、“合资组建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项目”、“铁路车辆配件合资合作项目”、“工模具合资合作项目”等的实施,为大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去年8月份成立的大江燕兴物流公司,在完成大江渝强增资扩股、组建大江东阳塑料制品公司的基础上,短短几个月就实现收入1 853万元,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为加强对合资企业的管理,大江集团出台了《合资合作管理办法》,确保投资方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使合资合作走向规范化。目前,专用汽车、工程机械等合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与四川航天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家草签了合资合作协议。去年,合资企业实现收入41 213万元,为大江经济总量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领先帆满劲足

在推进“622”战略过程中,大江制定了实施新品工程的子战略:一是研发能力;二是新品开发,建立三大业务板快相适应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有目的、有主次的开发系列新产品。企业通过研发组织的建设、研发流程的优化、信息平台的搭建、战略联盟(院所联盟)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手段,为产品生产能力的迅速形成以及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证。

近期重点发展液压支架、铁路车辆零部件、冲压件等产品,争取先期取得投资回报,为公司中长期重点发展产品积累资金。

专用汽车在现有举升类专用车的基础上,向建筑类专用车和环卫类专用车方向发展,通过技术合作、产学研等方式建立技术平台,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改造等途径进行产能建设,逐步做强做大,到2010年,力争销售收入5亿元,形成大江的核心主导产品。

工程机械产品主要为液压支架产品,计划2010年 销售收入超过11个亿。大江还通过与煤炭设计院合作,及时了解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即将开建的13大煤矿生产能力的设备需求量,争取在大型煤矿先期规划的时候介入,同步开发新型液压支架产品,结合技改,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尽快占领市场。

2005年,大江新产品产值率已达52 765万元。

以车为主全面突围

根据大江现有资源状况,考虑到企业文化、运营模式、技术能力、资源需求、市场前景等因素,大江集团把核心主导产业定义为:以专用车和专用机械作为未来的核心产业。

车辆零部件是大江目前的主导产品之一,计划2010年以前达到销售收入26亿元以上。车辆零部件包括:车桥、传动轴、转向器、齿轮、变速箱、曲轴、曲轴箱、锻铸件、CD冲压类零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系统总成类汽车零部件。大江集团将进一步完善事业部管理模式,加强管理,积蓄实力,相机实施合资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做强做大。二是铸锻冲压类车辆零部件。抓住车辆铸锻件全球生产布局的调整机会,将车辆铸锻件培育成为小巨人企业;利用靠近长安重庆基地的地域优势,将冲压件发展成为区域车辆冲压中心,成为大江集团扭亏脱困的主要支撑。

利用铸锻件(包括铁路机车零部件、变速箱体、曲轴箱、曲轴)现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与较高的市场份额,建立铸锻件工艺技术平台,通过技术改造,建設兵装集团车辆铸锻件中心,开发系列车辆铸锻件产品。

冲压类零件以现有CD类冲压件为基础,建立冲压工艺技术平台,结合汽车行业分工的发展趋势,利用集团的行业地位优势,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实力,通过技术改造,向大中型冲压件发展,建设兵装集团车辆冲压件中心。

利用CD类冲压件为长安铃木独家供货的优越条件以及紧密相连的地理优势,建立汽车零部件中储配送平台,形成具备中储转运、分装、系统配送能力的汽车零部件物流体系,为长安铃木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与此同时,向大江集团内部发展,承揽大江集团的整体物流。

针对目前大江处于低水平、低基数增长和在行业内相对落后的现状,采取滚动的方式打好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大江在充分挖掘现有产品线潜力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实现销售收入翻一番的跨越式增长,为2007年-2010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和产品基础;2007年-2010年,依托新建的产业、产品平台,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比2006年增长1.5倍。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企业现有的资源为基础,以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归核为目标,培育军品、专用汽车、工程机械、车辆零部件四大业务板块,形成大江集团的主业,融入兵装集团核心产品之中。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 篇7

一、我国外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现状

(一)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滑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影响, 就是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的大幅萎缩。世界贸易组织 (WTO) 总干事拉米 (Pascal Lamy) 2010年2月24日表示, 2009年世界贸易额下降了12%, 创下自1945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全球需求萎缩, 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对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形成了巨大冲击。2008年11月, 我国出口结束了长达7年的持续增长局面。进入2009年以来, 对外贸易量呈现大幅下滑态势。2009年我国出口虽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 但出口总值却同比下降16%。在这样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 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二) 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外贸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十多年达到10%以上的主要拉动力, 但是在我国外贸出口成绩的背后, 不可忽视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一是外贸出口的三个“为主”, 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企业利益和劳动者收益受到挤压。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是在以加工贸易为主、低成本竞争为主、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格局下取得的。在我国出口产业中, 加工贸易为主, 导致出口商品主要赚取的是加工费, 而赚取的加工费只占出口商品的极小部分, 企业利润必然受到挤压。低成本为主, 表现在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要素定价过低, 加上对企业的环保、安全生产及劳工待遇上没有严格要求, 企业投入低, 企业出口产品的低价是以粗放型生产为基础的, 我国的低价出口商品实际上大大损害了我国资源的有效率配置、损害了我国劳工的利益, 打压了劳动者收入提高。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 瞄准的是企业利润的提高, 其外贸出口收益更是大比例受惠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要素。因此, 尽管我国外贸出口总量持续上升, 但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 还是劳动者个人的收益都在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格局中, 在自己的不经意中被大大缩小了。

二是过分依赖净出口的扩张, 会引起美国等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导致贸易摩擦增加。目前持续的外贸顺差、巨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并存;市场作用与美国逼迫并存。如上所述, 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于我国资源定价过低, 实际收益比例大大缩水。不仅如此,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仍然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宰的背景下, 我国持续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大幅度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贸易战、汇率战的重点目标, 近几年, 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就是典型。

三是国民经济增长对外需较大程度的单一依赖阻碍了我国内需拉动。数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及创汇的连续增加, 刺激了各类资源向沿海出口加工产业聚集, 出口加工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日益增多, 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使人们产生了外贸出口轻松获利的错觉, 这种错觉不仅加剧了经济和产业不平衡的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使企业忽视内需, 冲淡了企业调动内需、引导内需发展的积极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都大大削弱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 若继续单一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 必然阻碍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存在的困难

(一) 国民收入低, 消费信心不足

国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增长不足以支撑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从总体上说, 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已经升级, 已经从温饱型的消费结构转向初步小康型的结构。但是初步小康结构自身还存在不同层次量的差异, 因而从微观上看, 初步小康型消费结构是一种多样型的消费结构, 社会不同人群的消费层次有明显差异。这种多样型的消费结构其根源在于国民收入水平多层次, 贫富差距有所扩大, 城镇低收入人群和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被不同程度压低, 加上近年物价水平提高幅度加大, 又使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提高幅度受到制约。相当多数的人群消费倾向偏低的状况不易改善, 消费需求难以稳步提高。近年来高层次的消费人群将住房、汽车、通讯、文化娱乐等发展和享受的消费演变成新的消费热点, 拉动了房地产、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 而同时多数普通居民却感觉生活越来越“贵”, 不敢、不愿消费, 消费信心明显不足。

(二) 多储蓄少消费的消费理念根深蒂固

储蓄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与消费相比, 我国家庭优先考虑储蓄的倾向持续着。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高达80%。居民储蓄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我国经济出现下滑, 居民消费倾向萎缩, 储蓄意愿增强。但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 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明显偏高。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高居不下, 必然影响消费的增加。所以要想拉动消费的增长, 必须要使居民储蓄率下降。想要分析家庭储蓄率下降的可能性, 必须先分析家庭储蓄的动机。居民储蓄很明显的一个动机就是为了预防和应对生活中的意外情况, 例如疾病、失业或人身伤害。

截至2009年底, 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虽然参保人数有显著增加, 但比重仍然很低。因此绝大部分工人不得不进行储蓄, 而不是依靠保险, 来补偿可能的由于失业、伤害而带来的收入中断。

家庭储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退休后生活和孩子教育做准备。因为基本的政府养老项目极为有限, 政府的教育支出也很有限。截至2009年底, 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 距离普遍实现养老金制度还遥遥无期。家庭储蓄也是为教育支出做准备。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比重高固然和我国人民一贯重视教育有关,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尽管已经普及, 但教育经费的相当大部分由居民个人承担, 这种情况在广大农村地区也非常严重。而且目前在很多城镇地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的入学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等等费用都相当昂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国居民的可承受水平, 为了应对子女未来高昂的教育费用, 我国居民只能尽力削减当前消费开支, 加大储蓄力度。初级教育费用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对较为贫困的农村家庭更是如此。

(三) 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拉动内需

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幅度大, 但支出结构却没有形成拉动消费需求的格局。近年来, 我国财政税收收入持续增加,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的税收数据表明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条件下, 个税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7.3%, 比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 (GDP) 10.4%的增速快一倍多。税收收入高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已经连续多年出现。

多年的财政收入持续增加, 但是财政支出结构却未能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 财政支出过多地关注投资性支出, 对保障公民公共消费利益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社会公共事业由政府支持发展滞后与过度市场化并存, 导致公共产品提供的现状是:由市场决定的部分超值消费服务、物品和资源供给过剩, 而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如公路、治安、教育、卫生和一些社会福利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分布在乡村和中西部的大规模人口群体亟需上述基本社会公共服务, 但是各级政府却未能履行职责, 基本社会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水平;而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必然影响到国民个体的市场消费能力。

三、促进经济增长向内需驱动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 当前扩大内需应着重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于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 这些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此, 可以有效缓解经济波动, 为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同时, 消费通过生产和流通环节, 可以引导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时机, 是投资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通道。

(一) 增加国民收入, 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居民可持续消费能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着力促进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特别是要提高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具体地说, 一是要调整收入分配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结构, 提高居民收入在三者之间的比例, 改变压低劳动力价值的不合理状态, 相应提高在职职工的收入水平, 从源头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二是要特别重视提高广大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提升我国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 而人均收入水平低, 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重在提高农民收入, 因此, 国家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出台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三是要继续研究个人所得税对消费需求拉动力的影响, 如个税起征点需要再予以适度提高等, 以便更有力地刺激消费需求的提升。

(二)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刺激消费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社会救助和教育体制等制度, 改善居民消费预期。通过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使全体国民学有其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其所、困有所助, 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国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极大地激发国民的消费潜力, 以国内消费拉动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

(三) 改善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国民个体市场消费能力

改善财政支出结构, 为国民特别是乡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 增加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使其充分体现公共财政要求。通过改善政府支出, 使基本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适应需求水平, 以此提高国民个体的市场消费能力。

(四) 正确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 外部需求急剧减少, 在客观上对扩大内需形成了巨大压力。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或放弃外需。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 内需和外需都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外需对内需也有着同样巨大的拉动作用, 一是外需作为一种最终需求, 对国内即期投资与消费需求有很大带动作用。二是外需对发展中国家拉动内需和消费结构升级有特殊效应, 通常发展中国家新兴和高端产业发展都会遭遇本地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 高成本、高价格瓶颈制约的打破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和消费类电子产业就是在庞大外需支撑下迅速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 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和价格, 激活了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 我国也因此迅速跃居互联网用户和电话用户世界第一。三是我国成为世界工厂, 在规模经济、竞争效应、消费引导等综合性外溢效用作用下, 我国城乡消费品市场得以迅速成长。四是外贸出口通过上下游产业产生乘数效应, 拉动国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求的扩大和升级。

因此, 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既不能单纯强调内需为主, 也不能过分夸大外需的作用。2008年, 我国外贸出口超过1.4万亿美元, 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超过一亿人。如果一味地强调内需为主,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一旦出口持续下降幅度过大, 必然导致依出口为主的企业停产倒闭增多、失业人员增加的局面, 不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使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从长远来看, 我国目前应在稳定或促进外需增长的同时, 必须保持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既要防止从外部输入经济波动, 也要防止外需结构不合理加剧国内资源供求矛盾, 还要防止外需扩大加剧投资与消费失衡。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以来, 我国出口下滑, 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若继续依赖外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经济增长模式亟需由外需导向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应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财政支出结构, 正确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

关键词:外需导向型,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新前.中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型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 (1) .

[2]欧阳蕾.浅谈内需与外需的协调发展[J].网络财富, 2009 (4) .

[3]罗晓红.扩大内需:实现“一保一控”经济目标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发展, 2008 (6) .

[4]王子先.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内需和外需的关系[J].中国金融, 2009 (3) .

[5]傅自应.实现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有机结合[J].求是, 2009 (12) .

我国增长模式转变的基本方向 篇8

一、金融危机成为终结中国增长模式的推手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存在的弊病并非没有被人们所认知。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之所以不顺利, 固然有体制上的原因, 但更直接的原因是缺乏一种终结该模式的推手或外部力量。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使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更加紧迫, 也给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机遇。金融危机作为一种外部冲击力量, 成为了中国增长模式终结的直接推手。

1. 生产过剩危机被引爆, 现行增长模式失效。

产能过剩危机在我国实际上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内需不足, 市场疲软”现象, 就是这种生产过剩危机的端倪。不过, 加速的全球化过程, 特别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过程对“中国制造”的需求, 缓解了这个问题。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 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由于外部订单持续减少, 出口持续困难的局面开始显现出来, 大量出口企业陷入困境或破产, 产能过剩的危机终于被彻底引爆, 已有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被暴露无遗。使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更加紧迫, 也给加快增长模式的转变带来了难得机遇。生产过剩的产生, 一方面, 是由高投资形成的高产能所致。中国过剩的产能在金融危机之前通过国际市场得到释放, 由于没有切肤之痛也就没有真正的正视和解决的迫切性, 金融危机终结了这种局面。另一方面, 生产过剩也与中国进入消费转型过程相关联。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中国进入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过程。由于社会的生产已经开始全面转向耐用消费品, 而同时中国社会还形不成全面消费耐用消费品的条件, 生产过剩危机就开始形成了。而这种消费转型的完成既需要多种条件的生成, 更是一个长期的经济过程。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是生产过剩危机将可能周期性发作;二是我们将告别高增长的非常规时代进入低增长的常规时代。经济学家警告我们必须去掉两种误解:一是以为这场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插曲, 插曲总会过去, 一旦插曲过去, 一切又可以回复往常;二是以为就中国本身的发展来说, 这次的危机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 而且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这两种误解将会导致我们对今天和将来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

2. 四大压力引起中国高层对模式变革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主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的一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 阐明了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压力及其解决增长模式问题的紧迫性。胡主席警告说:“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 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 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 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 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 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

3. 七大难题推动增长模式调整和经济结构变革。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 金融危机的挑战给中国带来七个方面的难题: (1) 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继续。尽管国家出台的稳定外需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成就, 我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出口降幅收窄, 但2009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仍下降21.8%。下半年促进外贸回升仍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利用外资上半年降幅也达到17.9%; (2)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值得注意的是, 在需求有所好转的背景下, 一些原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又在恢复生产;部分地区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是跨省兼并重组受到较多制约;节能减排工作在一些地方存在弱化倾向, 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督难度增大; (3)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当前不少农产品面临价格下行压力, 生产效益下滑。棉花、大豆、糖料等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 粮食生产要实现全年丰收也存在不确定性, 防汛及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企业开工不足和减员减薪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也有较大影响; (4) 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 企业亏损面也处于较高水平。在当前生产能力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效益下滑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 (5) 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尽管2009年5、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增长4.8%和19.6%, 但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仍下降2.4%, 要完成全年收入预算目标困难较大; (6) 信贷风险突出。在信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贷款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 保持货币政策可持续性难度加大; (7) 就业形势仍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困难群众实现就业难度大。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看, 复杂局面仍在深化,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也很大。尽管我国很多行业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但总体上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领域原本就具有较大优势, 这次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些弱点更加突显。

二、中国增长模式转变的基本方向

在外有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忧, 内有中国宏观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之虞的背景下, 国际金融风暴来袭, 中国实体经济未能独善其身。这固然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反应, 但也未必不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本身的痼疾所致。危机为中国提供了清醒审视自我的机会, 甚至也进一步为中国指明了保持长期繁荣的未来出路。

1. 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从主要依靠增

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实现增长向主要依靠提高效率实现增长转变。

2.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经难以继续, 必须花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使经济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胜利的根本途径, 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 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抓手, 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增长最终目的的内在要求。

3.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 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 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 把发展高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之策。要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

4. 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 充分实现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分享。

1978~2008年, 中国GDP由3, 645.2亿元增长到300, 670亿元, 增长了81.48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 510元增长到15, 781元, 仅增长9.4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元增长到4, 761元, 增幅只有5.94倍。同时,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或乡村不同阶层之间, 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保障水平更有天壤之别。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缩小人民群众的收入和保障水平, 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应当成为我国下一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5. 继续深化改革, 完善经济体制。

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篇9

在经济学中, 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过程, 更有特征意义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换方面, 其中需求结构变动尤为突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需求变动不仅体现在总量上, 而且表现在结构上。结构变动和总量变动是需求变动的两种基本形态, 是双重变动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 中国现在还是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之中, 由计划经济向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中, 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动, 都要频繁、剧烈得多。研究中国经济中需求总量变动状况, 并对其结构变动进行探讨, 从中发现需求变动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研究总需求结构的变动规律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总需求及其内部的结构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因此总需求的各组成部分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等) 如果能够保持协调的发展, 国民经济也会正常运行, 不会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

一般来说, 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如果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平衡, 国民经济可以顺利运行, 不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时, 在短期经济波动中总需求是关键, 总需求决定总供给, 总需求内部的协调发展会影响到总供给结构之间的平衡状况。这是因为总需求结构中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及其内部的构成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投入结构以及产出结构, 进而影响总供给的结构和方向。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 投资需求被看作是派生需求, 而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扩大的结果是带来产出, 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增加, 而这些新的供给只有不断地被新的需求所吸收, 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环节和最终实现形式, 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实践表明, 过多地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不仅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经济运行的较大波动, 这是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 只有协调好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转变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思想, 重视消费, 扩大消费需求,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市场运行, 才能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 总需求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动对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总需求的结构升级决定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般来说,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 从生活必需品向高档消费品甚至奢侈品转移, 从易耗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转移。因此, 需求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 人们的消费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 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第二个阶段中, 人们的消费重点从温饱转向了非生活必需品, 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在第三个阶段中, 人们的消费开始从数量转向质量, 具有个性、重视服务的产品成为这一阶段人们消费的重点。因此, 受到需求的影响, 产业结构在不同的阶段也表现出相应不同的产业结构。在需求的第一个阶段, 农业提供的产出可以满足人们在这一阶段对基本生存的需要, 因此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在需求的第二个阶段中, 消费的重点转向了非必需消费品, 与此相适应, 一些生产非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以及为生产这些产品提供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工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在需求的第三个阶段, 为适应个性化的消费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制造业和服务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因此, 需求结构的三个阶段反映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上, 表现为农业、轻工业向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再向高附加价值工业、服务业的转移。而这条发展轨迹正好体现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方向。因此, 可以认为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拉动了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 总需求结构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一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增长不是为增长而增长, 一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 这一目标都不会改变。因此, 通过总需求结构可以反映一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及其内部结构, 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需求结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途径

1.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扩大消费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可以看到我国从1978-200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 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从表中还可以看出, 很多年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 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但是从2002年~2007年,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 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因此, 要扩大总需求, 目前应着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 提高劳动收入

根据经济学原理, 决定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 (当期收入和未来收入)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存在“买方垄断”的现实背景下, 劳动者由于缺乏同企业家讨价还价的能力, 而只能任由企业家来决定其工资的水平。而企业家在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使下, 则会拼命压低劳动工资。这是当前我国劳动收入偏低和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要扩大消费需求, 必须保证在初次分配中劳动的分配比例。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还要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外, 还应按照经济增长的速度, 及时建立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 确保广大劳动者能平等地分享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此外, 还应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各级财政应积极支持农村教育和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科教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切实把提高农业生产率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来。一方面,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软”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农业信息交流等非正规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新农民科技观念。另一方面, 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扶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区。此外, 还应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 不能仅仅着眼于减免对农民征收的直接税费, 还应考虑减轻农民在购买商品、农业投入品或消费服务时所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间接税负。

(2) 改革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预期, 减少人们特别是低收入者的预防性储蓄, 从而增加即期消费。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 构建和谐的社会, 就必须进行收入再分配领域的调节,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 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大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限制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 (2) 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 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完善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我国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和再分配环节公平不足的现状, 需要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并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优先满足事关民生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需求; (3) 利用财政专项拨款、失业保障基金、再就业基金等开展城市失业、下岗职工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城乡居民家庭教育负担日益沉重的现状; (4) 开征社会保障税,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5)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打破城乡壁垒,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科学地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尽可能使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涵盖每一个实际需要的农村居民,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 还要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切入点, 重点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3)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近年来看, 在居民消费支出中,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造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下降除了收入因素以外, 农村消费环境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各地方政府应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采用各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方面的建设, 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挖掘消费潜力。

(4) 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税收政策

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着力点首先应该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 尤其是要注重提高城镇和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因此, 一方面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等因素,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消除附加在一些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费税, 引导消费方向, 扩大消费需求。此外, 由于房价的过快增长改变了消费者的支出预期, 成为影响居民即期消费的重要因素, 因此还应当发挥税收在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降低房价方面的积极作用。

2. 控制投资需求增长的速度, 合理优化投资结构

(1) 建立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主要是建立以政策引导, 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要从资金源头入手, 对投资总量进行调控,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 包括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 (2) 优化投资结构,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 安排好投资。要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 优化工业结构, 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 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展服务业, 加速发展信息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 建立投资信息定期发布制度。要进一步制定和颁布新的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和一定时期的投资政策, 并以此为依据, 对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进行宏观调控; (4) 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投资信息网络, 搞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 分析, 建立投资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以引导投资行为, 减少投资盲目性; (5) 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不仅要减少审批的项目, 而且要简化程序, 减少环节, 提高效率, 强化服务。要使行政审批的设定, 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 扩大向非公企业的投资力度, 积极发展民间资本

目前我国民间投资不旺, 民间投资启动后的融资难、发展资金短缺已成为主要瓶颈。为此, 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要积极协调银行与私营企业、民间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成立私营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商业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企业的信贷投入;二要协调金融部门降低门槛, 加快开设民间投资配套贷款业务, 支持民间投资企业;三要允许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诚实守信的民营企业, 在企业内部扩融资;四要建立民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规范操作办法, 使其成为吸纳民间资金的“母金”;五要发挥民间行业商会的作用。

(3) 提高投资的科技含量,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速度

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一国经济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 主要取决于一国产业是否拥有技术上的优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对未来和现有产业的投资结构进行改造, 以保持处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因此, 今后投资结构改造的方向就在于建立一种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群体。具体来说,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1) 对现有的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的改造, 抛弃传统产业中的已经落后的生产手段, 以新型的生产手段去替代传统的生产手段, 对传统技术产业注入新技术的活力; (2) 发展新兴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健全和完善, 对现已存在而且未来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 (3) 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来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压力。

3. 优化进出口结构

(1) 加快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 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显示, 伴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 国际贸易商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 要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加快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 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2) 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要尽快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 使出口商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 提高其附加值, 特别是要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因此, 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 提高其技术密集度, 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

(3) 尽快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

近些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呈上升趋势。1981年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5.1%, 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52.7%。在整个国际化生产经营链条中, 无论上游生产环节提供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 还是下游的营销, 其所提供的技术、管理和附加值都比中游的加工组装环节要多。而我国加工贸易一般是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原材料都要依靠发达国家, 加工企业所进行的加工组装过程实际上是最简单、技术层次最低从而提供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为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升级, 需要实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战略。同时, 引导外资投向增值较高的产业和生产环节。

(4)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

贸易结构的改善是对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持续投资和开发的结果, 同时也是与有效的激励机制分不开的。提倡一种自由贸易体制, 引入国际竞争机制, 提供获取各种形式的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一切手段, 可以促进国内竞争, 消除进入和退出竞争的所有人为障碍。此外, 推动企业与基础研究部门开展合作研究, 建立合作研究的有效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换和扩散将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开展。

(5) 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 降低过高的对美日对外贸易进出口集中度, 实现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目前, 中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集中度过高, 这一方面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 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因此, 应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 应受到首先关注和重视, 但对这一市场的开拓也要注意均衡;发展中国家中那些经济发展较快, 贸易环境相对稳定, 市场潜力巨大或具有战略前景的市场是今后应特别关注和加大开拓力度的市场。

摘要:本文从总需求角度分析了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机理, 并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旨在寻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需求结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今后五年将改变增长模式 篇10

2011年11月1日, 中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华盛顿智囊机构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一个讨论会上谈及中国今后五年的经济政策目标时表示, 中国将通过调整贸易和外汇储备政策, 以及加强新能源开发等举措转变其增长模式。

成思危认为,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贸易发展迅速, 但是危机后发达国家需求减弱, 促使中国要“改进开放政策”, 也就是说将致力于让贸易趋于平衡。而美中贸易失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另外, 中国还需要卸下一个“负担”, 也就是目前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因为使用大量人民币购进美元影响到自身的货币政策, 同时还要承担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他认为, 中国的外汇储备保持在GDP总量的20%, 也就是1.2万亿美元左右就足够了。成思危还介绍了中国“十二五计划”中的几个目标。除了增长转型之外, 他还谈及发展绿色经济, 以及改革教育体制等问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增长模式】相关文章:

人口增长模式课件05-23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04-28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05-04

增长机制04-10

持续增长05-02

零增长05-09

增长内涵05-10

增长措施05-11

价值增长06-03

农业增长06-21

上一篇: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下一篇:浙江树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