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2024-05-22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精选十篇)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1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是指那些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贮存在光盘、磁盘、磁带等非纸质的载体中,再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率极高,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高校里,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网络环境一般要有固定的设施,资源和平台等共同构成网络环境,来为师生提供服务。而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电子资源来提高学习是值得思考的。

二、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具有(1)体积小、容量大;(2)图、文、声、像并茂;(3)成本低、效率高;(4)查询快速方便;(5)创作、发行容易;(6)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多样性、动态性、及时性需求等优点,使用者可以快速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并方便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为自己所用。

(一)熟悉相关网站和数据库

首先,要充分熟悉图书馆的环境和资源,知道各类图书的分布状况。而且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就要熟悉各类网站和各类数据库,比如:

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至今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8000多种期刊全文,并对其中部分重要刊物回溯至创刊。

2.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即Chinese Biological Medical Disc,简称CBMDisc),收录1978年以来1800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全部题录均为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等规范化加工处理,年增长量约40余万篇,数据总量达550余万篇。

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复印报刊资料”是国内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最有权威的专题文献数据库”。

4. 国道法律数据库

《资治法典总库》是一套大型中文法律数据库系统,数据容量已达20余万条。

5.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国家法定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并委托万方数据加工建库,收录了自1980年以来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论文,其中全文60余万篇,每年稳定新增15余万篇,涵盖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各学科领域,是我国收录数量最多的学位论文全文库。

6. 维普数据库

维普信息资源系统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信息资源。

7. 银符等级过关考试模拟平台

银符英语考试模拟平台:新大学英语四级、新大学英语六级;专业四级英语、专业八级英语;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四级、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五级;一定数量的托福英语、雅思英语、GRE英语试题。(以上的考试科目均有听力语音库)。

8. Pub Med外文检索系统

Pub Med检索系统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所属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网上数据库,是NCBI开发的Entrez检索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9. OVID在线外文全文期刊库

OVID在线全文期刊库共收录了60个出版商提供的10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

1 0. EBSCOhost外文数据库。

(二)掌握网络知识

1.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方便应对使用的时候出现的临时状况,避免浪费时间,丢失文件和资料。

2. 了解查找文献或知识的方法,了解文献分类法、了

解世界三大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了解国内外期刊的大致情况和检索方法、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

3. 科学合理,有计划地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培养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习惯

目前的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社会实践能力;生活能;科研能力;专业学习能力;自学能力、等等各种能力,其中自学能力是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而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正是对自学能力的检验和丰富,通过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大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和锻炼自己对学习的热情,找到学习的乐趣。正确的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从海量的信息中,高效、精准、快速地找寻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思考钻研分析辨别的能力,而且对大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的细致和高效率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等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

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的来临,高校也要重视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

1.要从思想上重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保证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搭建共享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松的的网络环境,以便科学高效率地使用电子资源。这就需要高校要提前作出财务预算,为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所需要的设备和资料。所以领导层一定要重视这项资金的使用。

2.要配备懂技术的专人及时了解数据库的质量保证以及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对电子设备定期维护,及时更新信息。因为数据库厂商的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数据库厂商售后服务质量差,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维护,用户就无法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就会影响电子资源的利用。

3.加大设备投入,扩大电子阅览室规模。电子阅览室是提供各类电子资源检索及在线阅读的必要条件,特别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是最方便的途径。如果电子阅览室设备太少,就无法满足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需求,就会出现学生想用电子资源没有设备,而购买的电子资源又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尴尬局面。

4.建立资源查阅导航系统的检索平台,读者通过导航系统就可以从多个期刊数据库中方便、快速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电子结构,建立自己特色的数据库。

5.提高服务意识,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本着以人为本、充分服务、区分服务、科学服务、资源共享的原则,尽自己所能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读者文献检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丽.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路径探析[J].实践研究,2007,30(4).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2

一、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学习阶段

大学生的学习和中学生的学习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1、课内学时大幅度减少

在高中阶段,一般中学生的周课内学时约在50—60课时,有的学校更多。而到了大学,第一学年一般周学时约为30—40学时,以后还将有所减少。许多习惯于中学阶段紧张学习的新生一下子觉得有了许多自己的时间。

2、课内信息量明显增加

中学时代一堂课,老师一般只讲教材中二、三页内容。而大学,新生会发现,两堂课下来,整个一章的内容都已全部过去。

3、教材作用降低,参考书刊的作用相对提高

在中学,教学内容一般不会超出教材,只要把指定教材学好,再多做一点习题,就能很好应付中学的各种考试。大学期间虽然也有教材,但教师教授的内容,往往不仅限于教材。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教材更新周期长,难于把本专业最新的成果包含其中。其二是一般一门课程均有各校编的教材,虽然其中有编得相对好的,但各有所长,倘若局限于一本教材,显然不能把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各种教学参考书和专业刊物的作用会相对提高。

4、主动式学习取代被动式学习

中学时代学生一切随老师的指挥棒转,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而在大学,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更要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特别是随着全面学分制的实行,专业的选择、课程的取舍、学习计划的制定、时间的安排,都要靠学生自己来做,自主性、主动性成为大学学习中的一大特点。

二、大学新生必须充分利用好图书馆

伴随着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新生必须解决好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利用图书馆来学习。

1、新生应把图书馆当作一个大课堂

中学生习惯于把教室作为自己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大学阶段,课内学时减少,信息量增加,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在课后花较多的时间去复习。也就是说新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不应在花前月下度过,也不应在游戏电视中耗费,而应主要用于在图书馆等这样的大课堂中学习。

2、新生应利用图书馆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实证明,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和其智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勤奋努力及学习习惯如何。而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他主观努力,长期实践及外界影响的结果。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信息知识的集散地,更是众多学生努力学习的最佳场所。新生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想方设法使自己养成潜心读书、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3、新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学好本专业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只是本专业最基本最主要的东西,而图书馆备有各个专业的多种教材、参考书和专业刊物。有志于学好某一专业知识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多种信息资源,了解本专业的全貌、前沿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4、新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交叉日益广泛深入,而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则是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在图书馆一方面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广泛涉猎,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对于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5、新生应在图书馆学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技能

这种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比在图书馆学习有限的知识更重要,因为当今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今天在学校学的知识,几年之后就可能老化。因此新生在图书馆既要学习用传统的方法获取书刊资料的技能和途径,更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三、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几个阶段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 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有热心辅导的图书馆工作者,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几个不同的主要阶段,1、新生入学阶段

新生入学伊始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是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利用图书馆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时期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使用正确,大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而就会充分利用宝贵的、有限的几年大学时间去学好专业、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塑造人生,这样,也就达到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新生入学阶段要考虑了解以下几个内容:

(1)了解本校图书馆的建馆历史。

(2)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研究成果,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而配置的藏书体系及特点。

(3)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分类规则,了解一本书、一册刊、一份报从订购到利用,中间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珍惜爱护图书馆的每一份文献,尊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

(4)了解各阅览室、书库的藏书情况、借阅方式、规章制度,能自觉保持公共场合的整洁、安静,维护良好的读书秩序,做文明读者。(5)爱护图书馆的公共物品,有公德心。认识到图书馆历来是一个汲取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知识、陶冶情操的神圣地方,任何损书现象都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大家所不齿。

2、平常时期

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仅仅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来补充,也需要其它各科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学生入学后,图书馆就成了学生们除课堂教育外的最主要的课堂,怎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成了大学生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

(1)熟悉图书馆文献检索。较熟练地使用中外文工具书、了解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和联机检索内容,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途径、语言和方法,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变通动力和检索能力。(2)熟练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纷纷建立了国际或国内联机终端和光盘检索系统,光盘的网络化趋势和校园网乃至地区网、国家网的建成将使用户上机检索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检索这种快捷而新颖的检索方法充必须能熟练操作。

(3)了解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的藏书是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加工入库,大学生应对此有基本的了解,如图书馆的藏书怎样分类,有哪些检索工具,检索工具的编排体制、查阅方法等,大学生应走进图书馆,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效果会更显著。

3、毕业阶段

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几年来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学生需要大量的文献,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与任课老师作好沟通,了解大学生写论文的时间、选题的范围和要求等。其次,要要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准备好所需文献,根据论文需求,集中可能要用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文献索引和工具书。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记忆的知识,一种是“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的知识。后一种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而且终身受用的。知识面的拓展,学习研究的深入等都要求当今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图书馆意识和丰富的图书馆利用知识,所以大学生掌握对图书馆的利用知识是十分迫切的,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作用

高校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对全社会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高校作为人才汇聚之所,理应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示范区。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个体,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作为高校文化建设来说,重点是高校图书馆,因为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

图书文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从图书文献需要在人群中的分布上看,人们需要图书文献资料,与他在人群中担当的角色直接相关。人们需要图书文献信息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为了教育、自我教育或者应用于生产实践。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师生都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生产实践需要的信息的主体,是技能信息、技巧信息和实践对象的实时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需要都有实时性,这就是所谓的图书情报。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图书馆对文化的创新起到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的高校图书馆,不论是古典历史文献和当代科技文献的收藏,都毫无例外地扮演了传承人类文化的角色,并且是一种综合经济、文化实力的体现。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总藏书量在1300万册和1000万册以上,分列全球大学图书馆的第一、二位。北大图书馆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继承自国子监藏书阁,京师大学堂藏书馆,正式成立于1902年,比中国最大的国家图书馆都要早9年成立),是亚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北大是中国高校图书馆藏书最多的大学(629万册),曾经作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从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来看,可以认为,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满足了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

2、高校图书馆保存和传播了人类的文化成果

保存和整理人类的文化成果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保存和整理人类的文化成果”是最早的一种图书馆职业信念。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创新要求很低,信息生产比较分散,图书文献获得不容易,这使得作为图书文献聚集地的藏书楼,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图书文献,总结图书文献的内容。所以,很多藏书家都情不自禁地做起了版本校对、编写目录摘要的工作。这种工作从长远来看,在保存和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良和普及,图书文献的获得变得容易起来,同时,社会的创新需要越来越强,对信息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之下,各种原来“闭门谢客”的“藏书楼”开始通过各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比如高校图书馆图书出租、会员制,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由有社会地位的人介绍才能成为读者等等,如马克思得以利用大不列颠博物馆进行《资本论》的研究,也是经人介绍的。近代的“公共图书馆运动”提出的“向所有人开放”的口号无疑成为了近代高校图书馆最具有号召力的旗帜,它以领先于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为近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第一次在社会上彻底的实践着“教育机会人人平等”的理念,开辟了属于高校图书馆独有的实践领域。从此开始了图书馆“服务读者,关怀社会”的精神之旅。

3、高校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所有人服务”,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对人的关怀的彻底性,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从单纯的柜台借阅走向全面服务的标志。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一理念开始被高校图书馆接受,包括馆际互借,向社会开放等,这是图书馆事业欣欣向荣的时代。在更深的层次上,“为所有人服务”理念所表现的是知识创新的平等性:并不是容易获得知识资源的人就一定能够创新知识。对于人类的知识体系来说,只有让更多的人拥有掌握知识的机会,才能够保证人类知识的持续不断增殖。对于每个社会人来说,他们进行知识创新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表明在指导高校图书馆实践方面,人文精神确实具有独立作用的领域。高等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大学生思想敏捷、想象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很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信息获取能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想产生出有价值的新信息,而为了确保头脑所产生出来的信息是有价值的、新颖的,就必须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利用外界已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成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欲望,活跃学生的创造思想。学生是图书馆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特长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发现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实现高尚人格的升华。从而开拓思路,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获得知识的创新。

4、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信息荟萃的知识殿堂,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因此,是一种不断对外部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吸收,进而衍生出新兴社会潜流的文化体系,具有超前性,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先导作用。由于现代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网络具有开放、快捷、生动等鲜明特征,因此,网络成为多种文化相互激荡、交流和渗透的场所,成为各种信息大潮奔涌的阵地,社会各种文化在时空上的距离大大缩短。多重文化的汇集与学生求知的热望相碰撞,决定了图书馆文化必然是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不是通过灌输制度、纪律等外部强制力来完成,而是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文化载体,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引起个体的共鸣,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有意无意地融入图书馆文化之中。图书馆文化既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学实践的补充。学生在图书馆文化中,通过自己组织各项活动,增长了才于,丰富了实践经验,为知识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机会。

5、高校图书馆文化能全面营造育人氛围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学习 图书馆

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丰富,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场所。大学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有利资源,无疑能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了解更多信息,并且能够养成独立学习,善于思考的能力。不过现今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因为中学时候学习过于紧张,在进入课程相对宽松的大学之后,感到无所适从,开始放纵自己,长时间下去,就会养成自由散漫的学习习惯。因此,高校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利用图书来提高自身才能,做一个符合2l世纪要求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大学生。

一、高校学生借助图书馆平台学习的重要性

(一)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化。目前,大学课堂老师讲授的内容往往补充了海量的课外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甚少提及,这让很多学生特别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很不适应。因而,大学生可以充分借助图书馆这个平台去查找相关资料,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弥补自己相关知识的欠缺。这样既能使他们巩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能开拓视野,同时也能形成资助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除了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之外,高校学生还可以把图书馆当做第二课堂,来进行知识的拓展。现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仅仅只关注与本专业的知识,势必会造成知识面的狭窄,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拥有各种各样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习资料,馆藏的图书包罗万象,各种学科都有涉及。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来提高自己。这既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课题学习的知识,又能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素质。因此学生要把图书馆当做培养知识创新的场所,不断根据图书馆的知识更新适时调整,进行自我调节,保持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2l世纪,随着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兴起和建立,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最重要的存储场所。现今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为在校的大学生建立了一个丰富的获取资源的优良平台,让读者在储存知识的电脑空间自由遨游。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新的信息圣地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查找相关的学习方法以及掌握查询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方法。使用这个网络工具,高校学生可以加强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层面。现在的大学图书馆都把本学校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的光碟传到网上,大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下载传到网上的教学。

(四)利用图书馆的环境资源优势熏陶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的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文献资料和网络信息,可以给大学生开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文献的阅读,能够大学生在各个层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特别有关人文科学类的图书,对于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都起着重大的启发作用。同时图书馆的环境优美、舒适,馆内整洁清净,书香四溢,包括图书馆丰富文献,浓厚的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设备,大学生在这样特定的环境能使自己在心灵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自己的素质。

二、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好的服务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学,在提高本身品质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提升自己。

(一)完善管理机制。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更加高效的运营机制,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建立一个借书快捷、还书方便,、图书检索系统的操作简洁、电子阅览室系统比较完备、网络运行正常的运行体制。目前高校的图书馆可以根据已有的资源的,最大程度的改革现有体制,使其能够更加的吸引学生,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课外时间的效率。

(二)开展各种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课外活动。高校图书馆应该和大学生社团等组织结合,在大学校园里开展诸如读书月、知识抢答竞赛、读书心得等活动来激励学生进行读书。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读书积极性,同也能锻炼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交流心得,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思维更加敏捷,思考更加周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课外生活,又能提高图书馆在校园内的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的此类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去读书,汲取知识的营养,让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自我提升,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各种各类的资源,拥有各种学科的,不同类型书籍,是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最佳平台。当代大学生一定充分把我利用这个优良的平台,不断的巩固自己的专业,拓展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使自己能够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深化服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便为国家和社会输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樊爱国.谈谈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

[2]李艳明.浅淡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贾静.试析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J].长治学院学报,2007.

[4]钱万里,吴玲芳.服务管理-服务竞争时代的图书馆管理[J].图书馆杂志,2008.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4

一、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一) 丰富的馆藏资源。一是有品种繁多的书籍。丰富的馆藏书籍是图书馆最突出的优势, 图书馆的书籍囊括了天文地理、行政法律、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语言、管理、艺术、会计、诗歌散文、小说、宗教历史等, 品种类别繁多。二是有各种类型的报刊、杂志。图书馆的报刊综合了党政报刊、中央报刊、省级报刊、地方区域报刊、财经报刊、企业报刊等。各种类型的报刊依据行业行政类别区分归档,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装订, 方便了学生选择查阅。杂志类型丰富, 有文学类型、娱乐新闻类型、财经类型、农业类型、政治类型、科技类型、社会时尚潮流类型等。在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内, 大学生都可以随时借阅。三是有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集电子型文献 (如磁盘、光盘、网络服务等) 阅览、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为大学生提供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库及因特网资源阅览与咨询, 此外还提供了国外的数据供学生查询, 尤其是大学生设计毕业论文的时候, 电子阅览室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咨询和资料查询帮助, 有利于论文的写作与检索。

(二) 方便快捷的网上图书馆。一是学生可以借助网上图书馆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内布局、规章制度、开放时间以及图书馆最新动态。二是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图书馆免费下载阅读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信息检索网站的各种资料。三是网上图书馆提供了馆藏书目查询、随书光盘、咨询等网络服务, 快速便捷了大学生对图书的查阅与检索。学生也可以到网上图书馆进行在线咨询或者留言。

(三) 安静优雅的阅读环境。“文明、守纪、安静、整洁”是现代图书馆阅读环境的生动写照。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 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功能也引起了党政机关的重视和关注, 加大图书的规模和设立特色馆藏书籍是各高校增加知名度和提高内涵的重要手段。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同时, 其实有的大学生更热衷于静下心来慢慢品尝阅读, 品尝优雅娴静的读书生活。

(四) 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图书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学校重要的科研教育服务部门, 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 通过开展“读书日”活动、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论文写作与答辩等活动, 吸引大学生到图书馆借阅, 查找资料, 激发大学生的读书兴致以及学以致用的热情, 培养他们主动读书、用书的意识。

二、优化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一是组织系里、班级开展“读书月”活动。通过写读后感, 推进学生主动去阅读, 主动思考书本的意义。图书馆在每个“读书月”里面都抽出文笔好、有思想或者有新见解的作者予以颁发“优秀读者”的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励。二是通过收集整理教师与学生的优秀文学作品, 并编辑成报刊、杂志, 摆放在馆内供读者查阅。

(二) 组织开展“优秀读者”的文化教育活动。一是根据统计每个大学生每年在图书馆借阅书本的类型以及次数, 从中选择学校年度阅读次数最多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 并冠以“优秀读者”称号。二是每年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组织的文化活动、比赛, 并对获得奖项次数最多的予以奖励。

(三) 强化馆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意识。一是充分了解本职工作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向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服务与帮助, 摆正服务姿态, 提升专业技能, 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便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二是及时、高效、准确地整理、摆放新到馆或者学生借阅归还的书籍, 对于学生咨询书籍摆放位置或者与图书馆借阅有关的问题应该耐心解答, 不能随意忽略或者冷眼回答。三是借阅高峰期,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安排学生有秩序地排队借阅或者归还书籍。四是馆员不能在上班期间埋头看书, 消极怠慢前来借阅或者归还书籍的学生, 以免引起学生不满。五是由于位置偏少的原因, 学生有占位置看书的习惯, 因此, 有些同学在离开图书馆之前, 习惯把书本留在阅览室的桌面, 导致图书馆书籍的遗失。这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闭馆前一定要监督提醒学生摆放好所阅书籍。

(四) 合理安排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图书馆应主动向学校提出增加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学课程, 结合学生的专业, 通过教学课程, 让学生了解当前图书馆的各种文献检索资源、数据库、搜索技巧等, 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促进信息素质的提高, 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升素质教养。

参考文献

[1] .徐燕萍.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J], 2008

[2] .唐淑娟.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2007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5

论文摘要:期刊文献作为图书馆最常用、最直接的信息传播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知识新、参考价值高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发利用期刊文献资源为高校科研人员、师生服务,已成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本文就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期刊资源利用率的几点对策。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期刊;利用率

l目前影响图书馆期刊利用率的因素

(1)利用期刊意识能力不足。表现为仍有相当学校读者信息意识淡薄。学生普遍缺乏利用图书馆期刊文献信息的意识,不善于利用期刊文献信息和丰富的高校图书馆馆藏,特别是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料。办有借书证而从未光顾过图书馆的读者并非鲜见。二是信息获取能力低,收藏信息的图书馆,读者不去借阅、利用,期刊文献中蕴涵的信息就不会为读者接受。由于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低,不知道本专业有哪些图书馆检索工具书,不知道本专业在图书馆有哪些核心期刊,不了解这些期刊的结构及检索路径和方法,久而久之,就视图书馆文献敬而远之。

(2)期刊资源配置不合理。表现为一是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不协调,没有根据学校学科设置,合理配置各类文献资源比例,造成期刊资源利用率低。二是没有考虑满足学校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从读者的反馈信息来看,专科生比较关注的是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内容,本科生和考研生的意见和需求则转移到文献参考咨询服务方面,如希望扩大馆际互借服务、提供更便捷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条件、提高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等;教师则更加关注电子资源的使用问题,并对文献信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希望增加外文期刊、要求举办针对性的讲座培训、更好地发挥学科联络人的作用等。

(3)期刊资源配置不足。表现为纸质期刊数量不足、品种不多,纸质期刊尚未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局限,电子期刊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又不足,加上开放时问有限、阅读座位不够,难于满足读者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多数高校实行扩招以后读者人数的剧增,导致文献总需求激增,招生人数增加必然导致读者人数激增,读者人数增加使得图书馆馆藏期刊相对减少,图书馆经费少和书刊高价格的压力,新购置的期刊和复本量都跟不上扩招人数的步伐,读者需求与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电子期刊虽很大程度上能代替图书馆己订购的纸质期刊,但节省经费并不明显,师生大部分愿意用纸质期刊。

(4)新技术应用较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电子期刊也快速发展,但时至今日,高校图书馆期刊采用成功的计算机期刊管理系统很少,究其原因,电子期刊虽然在装订、人力、空间存储费用上看比纸质期刊省人,省空间、省一些经费,但电子期刊也有局限性:①许多网上电子期刊尚缺乏严格的精审制度,质量有待确定;②目前使用电子期刊,仍然存在涉及作者、出版者、订购代理商、图书馆的版权价格问题;③电子期刊的数量、可获性、价格等不稳定;④一旦取消订购电子期刊,则该刊的过刊可能丧失掉;⑤技术力量不足;⑥各高校图书馆对电子期刊资源缺乏协作精神,资源共享往往只限于本图书馆。

(5)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高。传统封闭、低层次服务的格局是影响期刊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多数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单一,服务方式陈旧,主动服务意识较差,“守摊式”地坐等师生上门,对纸质期刊不流通,不外借等因素严重制约纸质期刊的利用率。期刊工作人员在结构上不够合理,素质普遍偏低,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人不懂本校所设专业知识,学本校专业或其他专业的人不懂图书馆学知识。现有人员素质适应不了深层次期刊资源开发和高质量服务水平的需要,除了提供阅览借阅外,几乎没有去搞深层次的期刊信息开发工作。

2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开发利用期刊资源。期刊具有时效性强,内容新颖、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快速地反映社会性和科技的动态,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期刊的文献的作用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期刊的利用率越高,所产生的效应、效益也就越大,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就越高,对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作用就越大。因此,对高校阁书馆来说,改变过去长期以来“荦书轻刊”、“重藏轻用”观念,重视期刊资源开发利用,引导读者重视图书馆期刊文献获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对高校师生来说,要更加注重提高利用期刊扶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期刊文献及时了解掌握学科专业最新动态。

(2)明确要求,合理配置期刊资源。首先要根据学术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确定选购期刊的范围,突出重点,突出藏刊特色。其次,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选择学术水平高,实用价值大、利用率高的作为核心期刊,要连续订购,以保证期刊的完整、系统。理论性期刊、资料性期刊、普及性期刊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前两种应该是收藏的主体。在选订某种图书时,注重三大衡量标准;即注重期刊的内容质量,是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参考性,注重期刊的构成质量,即期刊体系结构的科学合理程度,衡量标准是看其体系结构的,度、深度、新度的科学性及各部分比例关系的合理程度。第三,不断扩大电子期刊订购。电子期刊因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易于检索等特点受到用户的喜爱,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作为自己查找资料的首选。在数据库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读者才会考虑到纸质期刊和其他的途径。

(3)应用新技术,实现期刊工作现代化。期刊工作现代化主要是为了加快期刊信息的交流传递,提高馆藏期刊的利用率和摆脱落后繁杂的手工操作,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期刊管理,光学记录应用于期刊文献典藏,光盘应用于期刊联网,为读者提供多功能的计算机网络资源服务,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集用户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为一体的大信息平台。一是建立馆藏电子期刊和印刷型期刊的导航。摸清楚本馆全文电子期刊的,将所有数据库中的全文电子期刊挑选出来,将整理出来的目录和印刷型期刊目录合并、分类和组织。利用数据库技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下,读者可以通过刊名、issn号等检索所有的期刊,方便读者的使用,大大地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二是整合电子期刊资源。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发出统一的检索界面平台,读者输入检索词后,所有的馆藏信息都能快速获取,包括印刷型、光盘型、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资源均在同一个界面显示。第三,提供馆藏印刷型期刊的目次服务。对于没有全文电子期刊的纸质期刊,可以将纸质期刊封面目次扫描上网,保证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新文献信息,并根据需要前来借阅。

(4)完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确保期刊的有序流通。摆放期刊按学科分类排放,将核心的、常用的期刊放在显眼易取的地方,开辟新期刊专架,让新期刊及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对新订期刊及时宣传报道,如办期刊宣传栏,编制图书馆文献新刊通报、目录索引等,并送有关领导、系部、各教研室、供他们需要时查阅。开展专题咨询活动、解答各类有关咨询。对期刊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与深层服务,向读者提供广、快、新的信息服务,开展网上咨询,为读者搭建互动交换平台,帮助师生在茫茫的期刊世界中漫游,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信息。积极实行纸质期刊的流通,纸质期刊的流通是期刊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大势所趋,也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一种方法。加强与馆外信息机构的合作,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国内外的许多机构建立联系,通过期刊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多种方式,满足用户对各类文献信息查询以及快速获取的需求,网络文献传递服务有利于促进最广泛的、面向最终用户的资源共享和保障,依据地域优势,本着互惠互利、注重效益的原则,各馆将对成员馆读者开放文献阅览、电子阅览等服务,实现了多个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利用效率对策建议

谈及图书利用率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图书利用效率。图书利用效率可以大致概括为两类:一是“内在效率”另一个是”“外在效率”,内在效率是图书馆本身运作的效率,外在效率是指图书馆搜集、汇总、融通、发布信息的效率。其中内在效率直接影响到外在效率。美国图书馆家谢拉提出了“社会认识论“的观点,他认为应该把图书作为整个社会组织的独立要素进行研究。

1 图书馆利用低下的原因分析

了解图书馆利用低下的原因是我们提高利用率的前提,在今天科技日益发达,信息传播迅速且日益繁杂化的背景下分析高校图书馆图书利用低下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图书馆利用不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1 体制不健全是图书利用低的根源 图书馆传统的体制是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按照领导隶属关系进行运作。首先缺乏健全的体制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如文献的重复和遗漏、大量有价值的资料缺乏。再加之有些员工缺乏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发生问题时,难以发现和改正,也容易延长解决问题的时间。

1.2 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善以及流通不畅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从外部因素来看图书馆之间没有形成协调和分工机制,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也未形成良好的协调。另外,很多工作人员都不是图书情报专业,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也不够,在文献信息大量需求的现在,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从业者业务水平低下制约着效率的提高。

1.3 服务设施不完备,服务形式单一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读者第一”观念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服务形式大多局限于简单的借借还还,而且新书宣传又不够到位,大大地影响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此外,目录组织不健全、著录不标准等给读者检索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得一部分学生使用图书的积极性受挫,影响了他们的借阅效果。这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影响图书利用的重要因素。

1.4 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不熟悉图书馆服务业务,在使用图书馆之前没有先熟悉各项规章制度,部分读者在借阅图书时乱拿乱放,导致图书乱架。有的读者在没有找到所需图书时,不是向馆员求助或反映,而是寻找其他的书凑合,或是放弃借阅,空手而归。有些读者对图书乱涂乱画,有的更是撕下图书里书页,影响了其他读者的使用效果。另外学生学习并掌握有效正确的检索技术,对我们查找图书很有帮助作用。在高校图书馆实行网络化管理的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提供相关的一系列培训活动。

1.5 图书馆学的教育和研究跟不上实际发展的要求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接纳人次,已经跟不上实际发展的要求。在国际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信息资源爆炸,人们的信息需求各有其特定性和个性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用户获得信息时,在选择上必然困难。以公共查询和文献管理的服务模式不再完全适应用户的需求。采取多种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才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然趋势,而现实情况却是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模式的建设远远没有成熟,还需要加快设计、开发、建设和改进,然后真正做到应用户之所想,满足用户的需求。

高校是各类人才聚集的地方,其图书馆服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更有效地方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图书馆的多元化主要是读者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及民族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价值观,同时还有一些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随”。民族多元化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尤其是民族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满兴趣,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习惯有不可割舍的感情,总喜欢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阅读和记载文献,上述两个主要特征是我们做好图书馆工作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2 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措施

高校图书馆利用低下是对图书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我国图书馆效率的对策除进行体制改革之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来提高:

2.1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馆员要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图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个性化信息服务专业技能的提升。领导应主动了解员工的发展需求,要加强重视继续教育,提供给工作人员学习升造机会,以便员工提升业务水平,顺应时代的变革,逐步调整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员工。

2.2 加强用户教育 培养用户文献检索意识,加强宣传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的具体技能加以辅导,如本馆目录介绍、查询目录、识别著录标识、利用检索工具等,给读者主动利用图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图书利用率的目的。传统的图书馆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和完成此项工作,所以做不到高质量的培训和宣传,往往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完成。也只有让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员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才能让用户掌握利用图书馆文献的各项具体技能,做到图书馆利用效率的提高。

2.3 完善科学管理,改革领导体制加强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协调,保证其高效运作。同时本着精简机构的原则裁撤一些不需要的部门,简化关系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加强人才的培养,增加图书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重视继续教育,逐步改善图书馆的人才结构。这需要在用人制度上进行大力改革,才能使人才结构得到调整。

2.4 强化监督机制,提高内部的工作效率。高校应该加强对图书馆的监管工作,制定一系列奖励和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准确地向广大师生文献信息服务。最后在数字化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最新的服务和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从技术层面保证图书馆效率的提高。

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全开架服务,尊重人、重视人。并且在人力资源配置、文献资料配制、设施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善,使得图书馆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未能从根本得到改变。在当前的条件之下高校图书馆需在技术、管理、服务等诸方面进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的需求。

3 结语

图书馆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一环,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对高校来说极为必要,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当前导致图书馆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我们改进工作的极为必要的一环,在了解这些因素之后我们便可以采取相应的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图书馆的效率,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的读者服务。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的中心环节,相应地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理念变简单的借书还书到为读者服务。采用技术与加强管理并举,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一定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玲.提高图书馆馆藏书利用率的有效策略[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2).

[2]李苏媚.从大学生的阅读倾向谈导读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4).

[3]贺双非.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4,(5).

[4]梁欣.浅析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藏书利用率[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7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创造了复杂而又有利的条件, 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技术、资源、人文手段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进行逐层逐类的开发和利用, 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 实现网络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图书馆作为用户和文献信息资源之间联系的纽带, 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资源, 根据用户的需求与资源建设的需要进行搜索、选择、挖掘、整理和开发等活动, 经过分类、标引、组织, 使之形成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后提供给用户使用, 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便于检索的重要信息资源。这样, 就促进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 增强了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保障, 为人们选择、利用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 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 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避免不同院校的重复劳动, 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

1. 从用户和馆员素质上来看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

目前, 我国的互联网用户逐年增加, 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 真正从网上获取资源的读者仍占少数, 从整体上来说用户利用网络信息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或者对于需要付费的数据库、资源库的利用更是有限。不仅如此, 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理念也制约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他们除了承担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外, 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对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 以健康有序的信息资源全方位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 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

互联网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实际上, 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都还较低。对于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来说,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 已粗具规模, 正在快速发展。但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网络化资源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纸质文献价格不断上涨, 致使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收藏购置能力减弱。因此, 有必要及时加强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另外, 我国一直以来的图书情报文献资源“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亟待改善的现状, 也要求我们要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3. 从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分布来看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

当前, 我国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比如, 要查找“图书馆”方面的信息, 不同的网站其路径也不相同:雅虎中文→参考资料→图书馆;北极星→文化与艺术→文化场馆;搜狐→综合参考→图书馆;中国导航→教育与科技→图书馆;常青藤→参考信息→图书馆;网易→医疗健康→图书馆。同时, 互联网上的URL地址、信息链接和信息内容也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信息资源的更迭、消亡无法预测。这种变化频繁的、不稳定的网络信息给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时必须进行优化配置。

三、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措施

1. 制定政策法规, 统一规划管理

网络环境下, 我国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是数据库建设。目前, 我国数据库信息量在世界数据库信息总量中所占比例甚小, 并且数据库建设普遍存在着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因此, 要加强数据库建设, 就必须强调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共享, 在结构化、模块化基础上充分考虑集约性、通用性和社会性, 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库的状况, 努力建设一个整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文献信息资源网络, 综合制定出信息服务业的总体规划, 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2. 加强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共知, 各图书馆馆藏数据上网并能交换是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共知和共享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必须加强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

3. 开展馆际间的合作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充分考虑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环境, 在资源建设上克服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 充分利用现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网上文献信息资源, 广泛开展馆际间的合作, 开展更大范围的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 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不足与闲置并存的问题。同时, 要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以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

4. 开展学科资源导航系统建设

各图书馆要开展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工作, 应以学科为基础对网络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收集、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处理, 建立起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 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引导和检索线索。在这个过程中, 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馆藏特点对网络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加工, 以形成具有特色的资源导航系统。

5. 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特色是图书馆藏书和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藏书特色是图书馆长期面向特定服务对象而形成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特点的概括。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特色。图书馆必须根据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完整的建设, 形成专业特色。二是地方特色。图书馆还要根据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特点, 系统完整地采集有关本地区的信息资源, 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三是类型特色。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任务、历史特点和有关部门的统筹安排, 对一些信息进行采集和系统收藏, 形成特色。四是文种特色。根据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 对一些文种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建设, 形成特色。同时, 各馆在建设特色馆藏的基础上进行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的开发并将其发布于网上。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

6. 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 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离不开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图书馆馆员有责任对互联网上某一领域的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资源重组, 建立为特定用户群所需的信息资源指南系统。信息资源指南系统既是提高图书馆管理网络信息资源能力的有效方式, 又是便于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快捷途径。一方面, 图书馆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 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分层次对他们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 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图书馆专业队伍。同时, 还要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竞聘上岗, 以此促进馆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参考文献

[1]全万.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J].晋图学刊, 2005, (1) .

[2]王桂玲.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9) .

[3]马月进, 蔺兰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浅探[J].图书与情报, 2002, (1) .

[4]张白瑜.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J].情报探索, 2001, (4) .

[5]于晓燕, 信息知识时代的图书情报事业 (合编本)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6]俞君立, 陈树年.文献分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7]王燕冰.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及其服务理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 (6) .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能够促进人们成长, 提高人们的素质, 所以读书对人们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人们读书的途径是到图书馆借书, 但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更多的是上网浏览电子书, 特别是高校大学生, 更喜欢从网上获取相关知识以及信息, 向图书馆借书的情况越来越少,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 大大降低了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供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以此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 高校图书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1.1 资源建设不够完善

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开展的重要保证,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传统文献的资源建设, 另一方面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国家政治法法规、图书馆自身的条件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情况, 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不利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观念障碍。

目前一些传统的观念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资源为王”、“自给自足”等等, 这些传统的传统观念过于看重文献资源的数量, 忽略了文献老化资源利用率, 难以满足我国现代社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的需求。

1.1.2 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活动的重要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有限, 所以为了节省开支, 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期刊时, 可能会相应的减少资源, 这样就造成图书馆资源不够丰富, 难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要求。

1.1.3 资源整合力度不高。

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在不断增加, 内容上会出现重复的现象, 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力度不高, 在排列布局上不能进行深层次信息开发, 所以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难以满足用户的更多的需求。

1.2 信息服务不够完善

图书馆的宗旨的是为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随着我国图书馆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的服务应相应的提高,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图书馆想要长久、持续的发展, 就应加强图书管服务的创新, 以满足人们对图书馆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还不够完善, 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服务意识淡薄。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图书馆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服务也随之提升, 改变了以往封闭和被动的局面, 但是受相关的因素影响, 如图书馆规模、资源布局等等, 造成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及水平有限, 难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由于信息资源是主体因素, 读者属于从属地位, 所以服务者会产生优越感, 而且这种优越感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会掺进去, 进而影响服务质量。

1.2.2 与读者沟通不畅。

读者在寻找资源过程中, 经常出现找不到自己需求的资源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图书馆里在资源建设过程中, 缺乏对读者需求的充分考虑, 所选择的资源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这就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不畅造成的。

2. 提高高校图书馆里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2.1.1 提高资源采购质量。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服务对象为老师和学生, 所以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方针、教学科研任务以及专业设置, 使得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收录更多的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资源, 能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提供更加的服务。同时为了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高校图书馆还应增加教学参考书, 除此之外还应收集一些课外读物, 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历史以及社会等等, 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1.2 优化资源结构。

由于信息资源数量及其载体形式呈多样化的发展, 所以在图书馆信息建设过程中, 需要在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中进行选择,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选择以及采集的困难程度。所以在此情况下, 图书馆就必须合理分配经费, 并对资源结构进行优化, 对于图书馆资源体系的建设, 不仅要有印刷型文献资源, 同时兼顾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数据库资源, 以此不断完善图书馆的资源, 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2.1.3 加强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应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 并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合理分类标引, 读者可以进行查找, 并快速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对图书馆所藏资源进行整合, 并根据读者需求, 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并进行合理的布局, 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更好的流通。与此同时对于数字化资源, 也应进行有效的整合, 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1.4 开展资源共建共享。

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还应不断丰富图书资源, 包括各类科学知识, 建立具有特色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同时由于图书馆收集资源的能力有限,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读者足球, 还应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各高校图书馆应进行联盟建设, 各高校图书馆之前可以互相借阅图书资源, 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成本, 同时还能够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2.2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革新

2.2.1 强化服务意识。

想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必须加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应将图书馆的工作中心放在为读者服务工作中上来,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 应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 并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使读者能够享受优质的服务。所以首先应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采取激励性措施, 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更好为读者进行服务;其次应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以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 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2.2.2 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多, 对于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 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人们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因此应加强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改善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 通过对新技术的运用, 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所以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应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文献资源, 同时对于图书馆的相关动态信息, 读者可以进行浏览以及查询, 同时也可以进行评价, 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应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预测, 并为其制定个性化服务。

2.2.3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我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还要求图书馆应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 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可以定期向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征求意见, 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得更加的主动, 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提高咨询和指导服务, 在各院校的师生可以通过咨询和指导服务, 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用户培训、课题查新等活动, 引导用户参与到活动中来, 以此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 使两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2.2.4 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高校图书馆利用率的提升, 还需要通过对图书馆资源的大力宣传, 让教师和学生了解高校图书馆中所藏的相关资源。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读书活动, 如读书节、读书月等等, 并吸引更多的喜爱读书的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以此增加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 应大力宣传资源的便利性以及适用性, 通过宣传活动, 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进图书馆, 寻找自己的需要的信息资源, 以此实现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 提高高校图书馆利用率, 对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 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阻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加以解决, 最主要是要做好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两方面的工作, 不断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以满足人们对高校图书馆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高校科研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从而达到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长久、稳定的发展, 因此这还需要我国相关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史明明.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5, 12:174-175.

[2]姚荣.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21-24.

[3]王宏岩.浅谈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J].科技信息, 2011, 28:413.

[4]刘红霞.论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J].赤峰学院学报 (科学教育版) , 2011, 11:103-104.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文化权益,资源共享

1 概述。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也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而只有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事业更加兴旺, 使人民的基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也许正源于此,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文化的重要性,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的“文化盛宴”, 但保障和实现人民文化权益的前提与基础所必须倚靠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 如何更好的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现有的资源, 真正保障人民的基化权益,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2 公共图书馆如何吸引大众来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就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学习科学知识, 获取各种信息, 使其终身受教育, 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因此,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功能, 另外, 图书馆还要重视人们对图书馆利用需求, 并通过改善服务、方式、条件来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吸引更多的公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使图书馆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文化消费休闲的起居室, 自觉享受社会赋予他们的文化权利。2.1开放、便利的优质服务, 是体现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当代图书馆的开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闭架借阅到半开架再到开架借阅, 它具有更广更多的涵义。一是从图书馆自从打出“365天天天开放”的招牌后, 确实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好感, 而它各个部室、各个季度详细的开放时间, 更体现了它的人性化;二是拓宽开放的空间, 图书馆要把每一扇门向大众敞开, 它的所有的藏书和设施都要向大众开放;三是扩大服务大众的范围, 它要为所有人服务。而开放的同时, 便利也越来越重要, 方便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起点, 需要从细微处着眼。通过营造优美、舒适的外部环境、现代化的硬件设施, 通过建设图书馆网点去提高图书馆的地区覆盖率, 通过采用现代化手段逐步实施资源共享为大众提供数量庞大、内容广泛的文献资料……不管是用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服务,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用开放、便利的多样服务, 去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利用图书馆充分保障人民的基化权利, 这样才是图书馆服务的更高境界。2.2培养图书馆的忠诚读者, 是体现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 图书馆读者的离散性比较大, 这就造成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不稳定性, 而这样也就导致图书馆的利用率也就得不到保障。即使读者办理借书证的比例提高了, 但这也并不能保证图书馆的实际利用率。为此, 培养忠诚的读者, 建立稳定的读者队伍, 是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所谓忠诚读者, 就是经常性、长期性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关心图书馆建设和发展, 并积极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项活动, 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出谋划策的那些人。他们对图书馆的关注度、满意度、利用度都非常高, 他们也是影响再造潜在读者的骨干力量, 在读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 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条件, 采取引导、组织、激励等措施, 巩固和发展忠诚读者队伍, 为提升忠诚读者群来更多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2.3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是体现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的有力手段。公共图书馆通过对老年人、儿童以及外来务工人群、残障人群等开展特殊服务, 使公共财富惠及百姓, 从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而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弱势群体也能利用图书馆并更好的利用图书馆。一是为弱势群体读者建立档案数据库, 以便掌握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情况;二是图书馆资源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读者的需求, 适当补充他们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三是为弱势群体读者提供相应设施, 包括为行动不便者开辟无障碍通道, 为弱视者准备放大镜, 为贫困学习者提供方便学习的地方, 为盲人读者准备有声读物以及有声设备如专用阅读器和耳机等, 以及提供相应上网用的电脑设施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弱势群体进入主流社会的唯一指望就是对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 而由于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肩负着普及知识、开发民智的重任, 它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倍速器, 是舒缓各种社会矛盾情绪的减压阀, 所以, 把知识援助纳入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更让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得到真正的更有效的发挥。

3 公共图书馆如何保障人民基化权益。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 由于图书馆产生于文化的发展, 又服务于文化的建设, 当然对文化的保障和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作为传播、保存、继承文化的图书馆亦是一种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的教育机构, 在社会文化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它又将如何更好的转承和传播社会文化, 保障和促进人民基化权益呢?以为公共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免费服务、努力推行优质服务、上门服务、充分服务, 让所有读者都能享有基化权益。3.1对读者实行“零门槛”, 让所有读者享受到优质免费的文化大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便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当今人们享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正当权益长期被忽视, 许多公益性事业对大众立起了“门槛”———什么都要先收费, 使得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外来打工者等弱势群体们望而却步, 而这样又如何去保障人民的基化权益呢?图书馆亦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在听取十七大报告之后, 我馆面向全市实行的免证阅览实际上就是“还权于民”, 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化权益的正当举措之一, 虽然它对读者实行“零门槛”之后读者人流量爆增, 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接待压力, 也给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它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归位的具体表现, 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 都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通过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利用图书馆, 从而增进知识、陶冶性情、明德积善, 得到审美享受, 增添精神动力, 真正保障了人民的基化权益。而实行“零门槛”后图书馆读者爆增仅仅只是一个警示, 它表明随着社会发展,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用切实的行动回应百姓的这种期待, 加快公共文化建设, 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人民的精神家园, 让普通百姓都能免费享受到它们提供的服务, 这才是将保障人民的基化权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3.2开辟“图书流动车”, 是努力实现文化权益人人平等的有效措施之一。公共图书馆是为大众提供公共阅读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场所, 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它免费向全社会开放, 以实现和保障人民基化权益为职责, 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普遍均等的服务, 维护人民平等接受服务的权利。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此, 我馆专门配备了图书流动车, 每星期至少有三次将最新出版的报刊、图书送至全市各个乡镇的偏远地区。图书流动车的启动, 不但延伸了文化服务的阵地, 而且保证了偏远地区人民能及时看到最新书刊, 了解最新信息, 同时也发挥公共图书馆的阵地和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村群众提供大批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 实现文化权益面前人人平等。3.3不断构建特色服务体系, 是保障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广泛设立图书馆 (室、点) , 营造全覆盖的阅读环境, 让图书馆 (室) 遍布城乡, 使每个人都能触及到图书馆的服务, 我馆率先在全省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让文化信息资源通过全市200多个基层服务点向群众开放, 不就充分体现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而确保社会公平。公共图书馆通过构建各种特色服务, 去真正保障人民的文化需求。一是通过提供种类齐全的印刷和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拓宽文化视野;二是公共图书馆通过组织文化展览, 举办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 延伸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方式, 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三是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馆际合作, 建立专题文献中心, 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利用多种有特色的服务方式, 使图书馆的服务流动起来, 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 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的文化需求。

4 结语。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 鲜明地提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这一新的思想观点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顺应时代潮流, 适应群众需要, 深得民心。而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所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因此, 公共图书馆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手段融入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去, 才能真正做到让图书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并且培养他们的公共图书馆情结, 也是促进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

参考文献

[1]蒋永福.为维护和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奋斗[J].图书馆, 2005, 5.

[2]谭英.弱视群体呼唤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 2004, 3.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篇10

1 实体图书馆管理

1.1 面向借阅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传统的图书借阅管理需要依赖于图书管理员手把手的记录, 效率低下, 工作繁琐。计算机的引进大大缓解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压力, 释放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现今的图书馆内几乎每一本书都粘有条形码, 需要借书的时候只需要用计算机扫描条形码, 相应的书目, 价格, 分类等各类信息都会显示出来, 通过磁卡认证借阅者的身份就可以借阅该本书籍了。归还的时候再进行一次扫描, 借阅的信息便会被自动删除, 借阅人便可以继续进行借阅。这样的借阅系统不仅方便快捷, 还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计算机之所以拥有如此丰富的应用功能依赖于其内部的应用软件, 正是得益于这些软件, 操作的时候也无需花费过多的经历, 但是仍旧要求管理者熟悉整套借阅系统应用软件的操作流程,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1.2 面向查阅者的管理系统

没有计算机辅助管理之前, 查阅文献资料比较烦琐, 耗时较长。一般情况下, 图书馆会按照图书类型对其进行分类, 例如用一个柜子专门放置社会科学类的书籍, 旁边放置语言文学类, 依此类推。长期在图书馆工作的人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书籍,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图书馆熟悉。因此, 即使能够找到相似类型的图书, 也很难找到指定的图书, 如果图书馆内根本没有该本图书, 之前的查找工作也就白费了。图书馆的规模越大, 查找的时候就越麻烦。引进计算机技术之后, 查阅图书只需要在图书馆底层轻轻用手触屏, 需要查找的书目就立刻会显示出来, 有没有该本图书也一目了然, 为扩大图书馆规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3 面向流通部和采编部的管理系统

对于一些大型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内或者是研究所的图书馆, 对数据等的采编和存储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如果在存储信息的时候不慎丢失了一部分, 就需要重新采集, 甚至有时候数据一旦丢失, 便无法再次收集。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可以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备份存档, 有效地降低了丢失数据的风险。

2 电子阅览室服务

2.1 数字化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优势互补

现代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能够抽出时间好好地泡在图书馆里的时间并不多, 数字图书馆便应运而生了。目前, 对于数字图书馆仍旧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其与实体图书馆根本的区别就是数字化的图书馆是无形的, 例如一些阅读网站“红袖添香”“书香云集”等, 这些阅读网站没有实体, 但网站内部的藏书十分丰富, 丝毫不亚于实体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是对实体图书馆的一种补充, 其主要具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信息管理高效, 利用计算机对内部的数据进行管理比实体图书管理更加高效、便捷。二是存储管理高效, 因为图书全部是数字化的, 因此存储起来比实体书更加方便。三是其服务模式以客户为中心, 数字化图书馆与客户进行的是远程交流, 客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检阅搜索, 缓存图书, 不必受到过多的管理条例约束。

2.2 数字化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的扩大化虚拟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有文字、图片、声音的地方就有信息,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图书馆信息的来源, 数字化的图书馆大大扩展了图书馆的信息来源, 丰富了图书资源, 但在扩展信息渠道的同时, 也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用眼卫生, 不可以长时间盯着屏幕, 看书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即使是纸质图书也要注意放松眼睛, 而数字图书对眼睛辐射的伤害比纸张更加强烈, 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 视力将直线下降;二是要转变传统观念, 逐渐认可数字化的图书。有科学家预测, 未来的图书馆即将告别纸张, 一个无纸的时代即将到来。全国每年浪费的纸张数不胜数, 为此砍伐的树木也不胜枚举, 无纸时代的到来是时代进步的一个体现, 虽然目前将一些珍贵的纸质资料存入数字化图书馆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也并非天方夜谭。

3 基于计算机的学科服务

不同的人喜欢的服务类型不同, 有的人喜欢被邀请到图书馆内接受服务, 有的喜欢通过发邮件接受服务, 有的喜欢上门服务, 有的喜欢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等通讯工具接受服务, 有的喜欢通过电话联系接受服务, 其中喜欢通过收发邮件, 即时通讯软件, 其他计算机技术接受服务的群众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 在新时期下依赖互联网接受服务的群体是多数的, 计算机为提高学科服务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 一种有效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被称为计算机支撑图书馆矩阵管理模式, 以馆长为中心, 其下直接管辖着采编部, 咨询部, 流通部, 办公室, 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专门的学科服务团队, 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而这几个科学服务团队又受到馆长的制约, 彼此达到一种管理平衡。这种计算机和图书馆管理相结合的矩阵模式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4 结语

虽然互联网的普及给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管理人员就能够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相反, 在新时代到来之际,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依然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实际演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并且认真学习计算机技术, 以适应新时代的工作要求, 提供更令人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颜冬.怎样利用计算机更好为图书馆及学科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6) :210-210.

[2]许戈静.数据挖掘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D].泉州:华侨大学, 2013.

上一篇:冒泡算法下一篇:人工免疫分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