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英语导游

2024-05-27

辽宁英语导游(精选五篇)

辽宁英语导游 篇1

我国自1989年实施导游资格考试以来, 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989~1999年, 辽宁省的导游资格考试是在国家旅游局统一组织下进行的, 每年一次。考试分为笔试和现场考试两部分。笔试包括“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基础知识”、“辽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常识”五方面的内容, 均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现场考试内容包括辽宁省内旅游景点模拟讲解和旅游知识问答。

2000年, 国家旅游局对导游资格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 提出提高导游队伍素质、适当调整考试教材内容、培养导游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也不再进行全国统一考试, 由各省旅游局代表国家旅游局组织考试。据此, 辽宁省旅游局组织旅游主管部门人员、省内旅游教育质量一流的高校专家、学者和业内精英, 为了贯彻国家旅游局的改革精神, 结合辽宁省导游人员培训和考试工作实际, 编写了《旅游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规范》、《辽宁导游词选编》四本教材。考试分为笔试和现场考试。其中笔试由“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导游基础知识”两科试卷组成。“导游服务规范”知识在“旅游政策与法规”笔试中以一道案例分析题进行考核, 在“导游基础知识”笔试中通过10分的选择题方式进行。现场考试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考生在本地的5个旅游景点中抽签选择一个进行模拟讲解, 之后在省内其他城市的20多个旅游景点中抽签选择一个再进行模拟讲解, 最后在上百道“导游服务规范”试题中抽签选择4道题进行口试;二是对考生的仪容仪表、礼貌礼仪进行考试。2011年, 辽宁省旅游局在导游资格考试方式上予以创新, 实行网上报名、机上考试, 笔试部分采取“一人一卷”方式, 考生随机选题、答题, 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 每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次报考。

辽宁省导游资格考试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导游资格考试, 虽然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通过多次创新、完善, 力求实现考试的公平性, 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导游资格考试门槛过低

1999年由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 身体健康, 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项规定使得许多导游员学历、素养不高。在高中教育几乎已普及、高考连年扩招、高等教育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 具有高中学历就可以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学历限制规定, 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使得应拥有渊博知识、被称为“杂家”的导游员选拔考试变成几乎没有学历限制的考试。[1]从导游员服务的对象来说, 虽然有的学者认为从导游员的工作性质和要求看, 提高学历要求未必可取, 学历高并不意味着素质高、工作能力强, 但是笔者认为导游讲解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言之有物”。一名合格的导游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 包括历史、地理、宗教、园林、建筑、民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无法胜任导游工作的, 而要拥有这些知识没有一定的学习经历是很难积累起来并运用自如的。目前, 在导游员队伍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单一, 尤其是史地文化知识贫乏。许多导游员在讲解中表现出语言驾驭能力差、知识面狭窄。在导游员讲解服务中, 要么闭口不谈, 要么生硬地背诵导游词几年不变, 要么瞎编乱造、错误百出, 更谈不上生动和灵活了。以至于在实际导游工作中, 对游客的提问无言以对, 甚至只能起到清点人数和带路的作用, 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2.导游资格考试缺乏培训环节

与律师资格证考试、会计师资格证考试等行业考试准入条件相比, 导游资格的专业化程度明显偏低。《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坚持考试和培训分开、培训自愿的原则, 不得强迫考生参加培训。”所以有许多考生出于对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等考虑, 在考前未接受任何相关培训, 根本不了解导游工作的性质、内容和工作要求, 只是凭着对旅游活动的热爱或为了增加一条就业渠道, 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几本导游考试教材。那些拥有较强记忆力、善于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考生较容易取得高分, 从而顺利通过考试。但是当他们进入工作岗位, 或因服务意识不够, 以为自己还是一个可以享受免费旅游的“特殊人群”, 未完全融入导游服务人员的角色中, 不能很好地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和相关旅游服务;或因心理准备不足, 在面临艰苦复杂的工作、游客的抱怨和投诉时无所适从;或因素质不高, 面临金钱等物质诱惑时缺乏一定的抵制能力;或因能力不强, 在遇到游客个别要求和出现突发事件时无法应对。

3.导游资格考试忽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近两年, 辽宁省导游资格现场考试部分取消了原有的旅游景点模拟讲解和导游服务规范知识问答, 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自我介绍和回答评委的随机提问。这个改革得到许多考生的大力拥护, 因为他们不用再背诵大量的导游词, 也不用应付几百道口试题。现场导游考试变成了“走过场”, 只要品貌端庄、口齿清楚, 就能通过现场考试而进入上机考试环节。这样的现场考试不仅未体现出导游行业的特点, 没有一点儿行业特色, 更是无视考生的导游实践能力, 使得很多通过考试取得了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IC卡、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导游员, 在为游客进行讲解和提供服务时成为他们的第一次“模拟讲解”, 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和练习, 因此出现材料记忆不熟练、讲解景点时经常停顿, 甚至游而不导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

辽宁省导游资格考试改革建议

1.修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现行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是1999年起实施的, 距今已14年, 关于导游资格准入方面的规定已无法满足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导游人才的需要。虽然《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是国家颁布实施的, 辽宁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无权修改, 但是为了提高辽宁省乃至全国导游员的整体素质, 辽宁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可以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实际情况, 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新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以提高导游行业的进入门槛;另一方面, 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和实施本地区导游人员管理规定, 完善导游资格准入条件。

2.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培训体系

也许这项建议与国家的《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相违背, 但是笔者认为, 导游资格考试培训环节非常重要, 尤其是对低学历、非专业、不了解导游工作真实需要的一些考生而言, 通过考前培训, 不仅可使考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导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还可使他们对导游工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发展方向。如果严格按照《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 不强迫考生参加考前培训, 那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要严格把握以导游资格证换取导游IC卡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 以保障导游员上岗时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考试前对考生进行培训, 应做好几项工作:

(1)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考核培训教师的资质, 他们应是拥有丰富的导游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以避免单纯的猜题、押题和考点讲解。通过这种培训, 可保障教师对考生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对提高考生的导游技能起到积极作用。辽宁省旅游局相关部门每年应在导游资格考试开始前进行导游资格考试的师资培训, 以使接受培训的教师熟悉考试的内容、形式和主导方向。

(2) 为了使考生具备初步的导游实践能力, 在培训内容上应明确规定在理论辅导的基础上必须进行一定学时的现场模拟导游培训。通过制定这些规定和组织实施, 使培训教师能够直接具体地在地区情况、景区情况、导游讲解、带团技能等方面, 把经验、技巧传授给未来的导游员。[2]

3.重视考核考生的导游实践能力

(1) 恢复现场导游考试中旅游景点模拟讲解和导游服务规范专业知识问答环节。通过这些考试内容, 一方面督促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导游讲解知识和技巧、导游服务规范和特殊问题处理;另一方面, 帮助考生克服怯场、紧张等心理问题。

(2) 现场考试要关注考生的导游实践能力。不仅要考核考生在景点讲解中是否全面、正确, 还要考核他们的讲解是否生动、灵活;不仅要考核考生讲解的语速、语音是否适中, 还要考核他们的表情、手势、体态等非口头语言的运用;不仅要考核考生是否掌握导游基本知识, 还要考核他们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特别是在带团过程中对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

(3) 为了提高现场导游质量, 辽宁省旅游局可责成各地区旅游局结合本地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情况, 为导游资格现场考试指定讲解的旅游景点, 如果条件允许, 可制作相关视频资料, 在考试现场为考生播放。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讲解环境, 可让考生易于也乐于表现自己, 极大地发挥考生的主体作用。例如, 浙江省对导游现场面试进行了改革, 改为景点现场解说, 同时增加沿途解说部分, 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 考生不仅无须死记硬背景点解说词, 而且更能考察考生的实力。[3]这些先进的经验值得辽宁省在导游资格考试中借鉴。

4.构建网络试题库和自测考评系统

目前, 辽宁省导游资格考试笔试部分采取的建立试题库、通过计算机命题的开放式考试方式, 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为了扩大考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同时提高他们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应构建一个有效的导游资格考试网络试题库和自测考评系统。[4]在这个系统中, 通过由合理、客观的题型分布和正确参考答案组成的试题库, 具备智能组卷功能和自我测试功能, 为考生的学习、复习、自测、考评提供一个平台。搭建这个平台也许需要辽宁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完成, 但是一旦成功, 不仅可服务于考证、培训, 还可在高校旅游专业、导游专业的教学中得以推广。

辽宁省改革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势在必行。唯有如此, 坚持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实践相结合, 在源头上真正重视起来, 才能提升导游员的整体素质, 选拔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导游人才, 为辽宁省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提供软件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雯, 杨志勇.现行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9 (2) :142-144.

[2]张莹.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2) :107-108.

[3]苏长兵.安徽省导游资格考试现场面试分析与应试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 2012 (2) :27-29.

辽宁英语导游词 篇2

The terminal to the tunnel, thousands of square meters of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like a quiet chic “harbor”, lighting, water full scene reflecting, cruise ships, hole in the fairyland. From downstairs and the revetment steps of, through the corridor from the port into the boat, swim in water tunnel. Tunnel length 5800 meters, has developed 2800 meters, covers an area of 36000 square meters, the space more than 40 cubic meters, the most open place, 38 meters high, 70 meters wide. Front hall has more than 1000 square meters of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ith 40 terminal can stay at the same time the cruise boat, white water rafting can use tunnel of large tunnel, the tunnel of the beauty of the long, deep tunnel, feibao, then, you have to wonder: “stalactite mountain scene, canoe and blue water, between Zhong Xiu should only celestial beings, human only this cave”.

Hole to air flow, water flow at the age of endless, 14000 tonnes per day and night flow, average water depth of 1.5 meters, 7 meters, the deepest cave in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12 ℃. A winding river twists and turns, the river bottom, cave in “three gorges”, “seven palace”, “nine bending”, so named “jiuqu Milky Way”. Waters along the body piercing, depth of 2.3 km, and broadly in the throat, twists and turns, cave stalactites, stalagmites, and columns from the crack more saving on, not fake vulture act the role ofing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sorts of object. These object, highly ornamental.

From yacht pier line into, can appreciate the cliffside spring in order to welcome guests, BaoPingKou, tides, lotus lantern, a group of monkeys, longevity, corn tower, stone of baoding, elixir, dragon hornfels, sword, kirin group of rocks, waterfalls, one-horned rhino, bamboo shoots, hang curtain, three tower,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jade elephant, handheld device maker e-ten swords, peacock rock, snow, etc. They are complete, image is clear. Especially corn tower, three scene, jade elephants and snow mountain names conform to actuality, but, a few can be spurious. Galaxy stalactite stand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stalagmites picturesque, various, quirky, ceiling empty stalactite hung it, glittering and translucent colors, god creature, more than 100 spots along the river, and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te water rafting, such as in wonderland, it is water and mysterious caves, stone like nature itself is so far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longest in the world can take a boat tour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

辽宁英语导游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评价机制

一、引言

2007 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以下简称为《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高教司,2007:6)。

通过调查,我省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一直采取一纸考试为教育效果验收的方式,即主要通过期末试卷成绩作为英语教学评价测量标准。此外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一直是我省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评价的风向标,无论高校内部的水平测试还是全国通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这些测试实质上都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既不侧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更谈不上检验学生所需的岗位职业的英语知识水平。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金艳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随着四、六级考试逐步被社会认可,四、六级考试的使用渐渐超出了最初设计者所预期的教学考试范围,社会权重不断增加,考试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四、六级考试证书与学生毕业或学位不合理地挂钩,应试教育,作弊违纪等”(金艳,2005)。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辽宁省各大学对英语教学的评价都是在参考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将教学评价转化为四、六级过级率考核,基本上属于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模式。

二、辽宁省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现状

通过对辽宁省10余所大学师生的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课堂实地听课观察等方式收集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省各大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不理想。评价内容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词汇,语法,翻译,阅读等基础知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鲜有考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实践实用能力,以及未来岗位需求能力测试。

部分问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三、我省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缺陷

1.评价理念狭隘。省内各大高校均把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理解为试卷测试,在教学实践中,各高校会根据期末试卷成绩给出教学效果评价,省内所有高校都以国家设立的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作为英语教学评价标准。整个教学评价体系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把试卷考试成绩等同于评价,鲜有或者没有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更没有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测试。

2.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我省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设置评价方案的主要是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中相关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而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方案设置的依据来源于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体系,因而评价主体实质上来自于一个且唯一一个考试系统,作为需求人才的企业,以及学校服务的对象学生几乎不参与其中。

3.评价内容重语言知识而轻实践能力。我省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重在考查语言知识的掌握,没有语言能力考查的测试,现行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几乎是一纸成绩定结果,所谓的改革基本都是试卷题型的变化,结果仍然是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忽视对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和语言岗位需求的考量。

4.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缺失。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教育评价的内容和重点也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发挥教育评价导向功能的客观要求。发挥教育评价内在固有的激励功能,对评价对象情感的激发,为了激励评价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现阶段我省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仍然停留在背诵,记忆阶段,教学评价的重点仍然是记忆性知识的测试,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几乎丧失。

5.评价结果缺少实用性反馈。我省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都是告知学生最终的测试结果,即考了多少分,针对测试结果的评价反馈也是以国家英语四、六级为标杆,反馈的是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英语语言实用性,实践性评价反馈几乎没有。教师与学生注重测试分数,忽略针对语言实用性能力的评价反馈。

6.评价方式过于统一。目前我省各大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平时成绩,期末试卷测试成绩为主,和以国家英语四、六级为代表的水平测试。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出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试卷试题主要词汇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写作,听力,翻译等,评价方式仍然是结果性的终结性评价,不注重语言能力,语言实用性和语言岗位专业知识评价,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四、小结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却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则很少参与到其中,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不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1-6.

[2]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05.

[3]李伟宏,孙力华.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改革中形成性评价反拨作用的调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7).

[4]陈美仙.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与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辽宁省导游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篇4

近年来, 辽宁省导游队伍规模快速壮大, 综合素质也有所增强, 其导游服务质量在总体上有所提升, 为推动辽宁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辽宁省导游服务质量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1 辽宁省导游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导游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

据相关信息显示:在辽宁省目前拥有的执业导游占拥有导游资格证的70%-80%, 但导游队伍却呈现年轻化以及平均学历偏低的情况。在所有执业导游中, 30岁以下的占到80%左右, 大专以下学历的也占到80%左右。从这一数字看来, 辽宁省导游的整体结构不很合理, 同时, 也与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1.2 针对性服务不够重视

有时导游人员过于重视自己的个性化服务, 而忽视了游客的差异性, 导致有部分游客对导游人员产生误解。比如, 导游人员在讲解的过程中, 为了调动起游客对景区以及景点的兴趣, 把自己有个性的讲解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却忽视了对所有游客的观察, 只看到了自己面前游客的开心, 而忽视了在后排游客的没兴趣, 导致有的游客很满意, 有的游客却很失望, 影响到了游客对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的最终评价。

1.3 导游人员的讲解缺乏新意、缺乏情感的渗透

部分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 只是把景点的知识从头到尾的像背书似的给游客讲解了一番, 缺乏新意以及情感的渗透, 不能让游客感受到情景的交融, 而让游客产生人与景观的距离感, 更不能将游客带到其讲解景点的氛围里, 游客无法感受其中, 就使得其对所游览的景观景点缺乏真切的满意程度, 因而对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产生质疑, 甚至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

1.4 导游讲解的知识内涵比较匮乏

主要表现在:导游讲解太少或根本不讲的哑巴导游;导游光讲神神鬼鬼的传说神话, 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缺乏了解;导游讲解信口开河或闹笑话, 缺乏基本的知识;导游语言千人一面, 刻板背诵导游词等等。这些都影响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最终评价。

1.5 导游的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 辽宁省的很多导游员在服务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 没有认识到导游服务质量在导游服务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过程的重大作用。因此在带团过程中, 敷衍游客的行为大有人在;有的导游甚至认为“我只负责带领游客游览景区景点, 为游客进行讲解, 而其他的方面的游客需求则与我无关”等等。这些意识的薄弱, 严重影响了辽宁省的导游服务质量。

2 提升辽宁省导游服务质量的对策

2.1 使导游人员的构成逐步趋于合理化

首先, 改变目前导游的薪酬体系, 让导游人员的付出和薪酬成正比, 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 导游行业也要成为相对稳定的职业群体。

其次, 增加导游人员的培训机制, 让导游人员的知识处于相对快速的更新状态, 促使其适应旅游者对于知识内容的需求, 让导游人员有着较强的自豪感, 进而增加这一职业的从业时间。

最后, 政府可以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制定相关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对导游人员的职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 要对导游等级的晋升时间以及晋升方式进行改变, 并将其等级同薪酬挂钩。

2.2 察言观色、主动服务

“标准服务”是一种以顾客功能价值为导向的服务, 而“精益服务”则聚焦于提升顾客的情感价值。在接待游客的时候, 要清楚游客的各方面的需求以及游客的特殊爱好, 在安排活动时要善于观察游客的面目表情以及各种的小动作, 当游客出现一些不满意表情的时候, 导游人员要及时的转移话题, 并咨询游客的意见, 再做出对策。导游人员在适当的时候, 识别并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 将会对旅游企业培育顾客忠诚度产生重要的意义。

2.3 提升导游讲解的感染力

旅游者满意是若干真实瞬间组合在一起的动态结果, “精益服务”关注每一次导游人员与旅游者的交互中传递的对旅游者的热情、真情, 并根据旅游者的要求和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服务, 让旅游者对景区 (点) 的印象连续起来, 形成一个很好的印象。而导游人员就是要将游客所熟悉的事物将游客眼前的景点联系在一起, 让游客更深刻的体会眼前的景点, 使游客对眼前景点更立体化。导游人员要用自己对眼前的景点的喜好, 以及如何让身边的人更喜欢眼前的景点为出发点, 从而使得导游人员的表达更真实, 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游客感同身受, 提升游客对景观景点的认同度。

2.4 加强培训, 提升导游人员的知识内涵

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享受, 要求从业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这就需要导游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特别是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对导游人员的岗上培训, 对导游人员在接待过程中随时加以指导和培训, 使其在实际过程中加深对业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提高导游队伍的准入门槛, 从基础上保证导游队伍人员素质。

导游人员考试门槛过低是导致海南导游队伍急剧膨胀、业内竞争加剧 (主要指普通话导游) 、导游人员良莠不齐、结构失衡的直接原因。针对导游员知识缺乏的现状, 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培训导游人员的知识面, 导游人员还需要加强培训口语, 拒绝当一个哑巴导游, 旅行社或是导游管理人员公司每周对导游人员安排培训, 让导游人员学习了解目前的实事, 学习了解如何让自己与游客的距离拉近。在对在岗导游进行培训的同时, 对导游人员的考试也要把好关, 首先要提升准入门槛, 提高学历层次, 考试报名资格至少要在大专以上。在考试中不仅要考核导游的业务知识, 也要通过面试考查应试者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应当建立导游员见习制度, 导游员考试合格后必须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见习期, 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实际工作考查合格后, 方能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上岗。

(2) 规范导游服务行为, 强化业务培训。

第一, 导游服务行为有了可依据的规范才能有所提高, 才能对其服务规范进行监督和考核。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科学的可依据的导游服务规范, 然而现在的导游服务规范跟不上实践的步伐。辽宁省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召集各路旅游专家重新编写导游服务行为规范, 使其有章可循。第二, 业务能力方面, 针对导游员学历偏低、语种不足, 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要以提高能力为重点, 着力提高导游素质, 尤其是旅游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导游专业, 突出特色和实践环节, 要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第三, 旅行社及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各种网上学习、短期培训、举办论坛等多种学习形式, 帮助导游提高素质, 可以在网上或者进行论坛和培训的形式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帮助导游进行知识的填充, 提高导游人员的讲解水平。

(3)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日常培训与考核, 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

因此旅行社应该首先强化对导游人员的培训, 如可以利用旅游淡季的时间安排导游人员进行系统全面严格的培训, 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素养。旅行社也可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状况和本旅行社主导旅游线路制定出需学习和加强的知识, 每年给予导游一定的研讨内容, 要求导游利用休息时间查阅资料, 并熟记知识。与此同时, 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在每半个月要对导游人员进行一个整体的考核, 要求导游人员对自己半个月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 对犯错的导游人员要进行一个自我反省的考核, 在平日里没有接团的导游人员要每天来所在单位进行培训, 以增强自身的素质。导游在平时的带团过程中, 更要有意识地搜集学习典型的案例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导游只有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技能和品德, 才能促使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5 加强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

从政府, 从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个方面齐头并进, 加大对导游服务意识的宣传和培训, 增强导游人员对服务意识的感性以及理性认识, 从自身引起对服务意识的重视程度, 进而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 辽宁省的导游服务质量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是在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重视之下, 必然会给导游服务质量带来一个良好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未来的辽宁省导游服务质量必将为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助力, 同时也会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欢.浅议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途径[J].丝绸之路, 2011, (12) :60-61.

[2]任艳霞.浅议提高导游服务质量[J].商情, 2009, (22) :125.

[3]刘清.影响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39-40.

[4]赵纲.浅谈导游服务质量的精益化提升[J].魅力中国, 2011, (21) :512-512.

[5]于春雨.关于导游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10, (20) .

[6]张晓英.浅析导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7]齐欣.导游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J].辽宁经济, 2010, (6) .

辽宁导游词 篇5

灵山光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城凉水井子村西北,距葫芦岛市区48千米,核口景区占地12仄方千米。景区山峰英俊,林木茂密,危峰兀立,石洞幽深,亭台楼阁,殿宇桥廊错落有致。修建作风独特,”“汗青”””“文化””薄重,是我国北方没有可多得的今寺庙修建群。辽宁省十佳丛林公园,葫芦岛市连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灵山始修于1738年(坤隆三年),后经18(嘉庆十一年)重修以及民国早期扩修,形成了上、中、下三个院落群。亭台楼阁布局巧妙,修建俊丽,在研究清朝中晚期宗教修建的布局、形式上具备很大的汗青文化价格。灵山光景区集释教、叙教、孔教文化及制作体面于一体,共有楼亭殿阁29座,佛、叙二教塑像180余尊。景区有离居五佛、北天门、金蟾护神、定山锁、情侣石、十两生肖石、鹰嘴石、蛟龙欲腾、骆驼峰、老虎洞、练兵台、天全庙、慈航楼、万仙洞、无极洞、地母楼、财神阁、凉水今井、钟卿义士墓等景点100多处。

上一篇:家庭中的WiFi技术下一篇:个人合作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