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报告

2024-05-02

防治报告(精选十篇)

防治报告 篇1

通过本试验筛选出防治稻瘟病的最佳药剂及最佳防治适期。

二、试验设计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地点选择在灵武农场二队郭永其承包地, 供试水稻品种为灌区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富源四号。亩播种量25千克, 种子用亮盾包衣剂处理, 5月5日播后上水;试验地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0千克, 尿素10千克, 追肥第一次5月28日亩追施苗肥尿素10千克, 第二次6月14日亩追施分蘖肥磷酸二铵5千克、尿素5千克, 第三次7月10日亩追施尿素2.5千克, 全生育期施肥亩折合纯氮15.35千克, 五氧化二磷6.9千克;前茬种植作物水稻, 其它田间管理执行《宁夏水稻轻型技术栽培规程》。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处理及方法。试验设计:本试验是二因子试验,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药剂因子:3个

A:嘧肽霉素水剂 (有效成分含量:6%, 辽宁省大连奥德植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50克/亩, 加水16.5千克喷雾;

B: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含量:1000亿芽孢/克,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0克/亩, 加水16.5千克喷雾;

C:井冈·蜡蚜菌悬浮剂 (总有效成分含量:10%, 井冈霉素含量2%, 蜡质芽孢杆菌含量8%, ) 100毫升/亩。

防治适期因子:7个

(1) 7月6号拔节期;

(2) 7月25号孕穗期;

(3) 8月11号抽穗期 (30%抽穗) ;

(4) (1) (2) ;

(5) (1) (3) ;

(6) (2) (3) ;

(7) (1) (2) (3) ;

试验各处理设置:共设21个处理。

本试验设3次重复, 每个重复设1个空白对照, 共69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4×17=68平米。

(2) 调查内容及方法。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分别在药前、药后7天、14天和成熟期调查一次。调查稻瘟病发病率, 病情指数情况, 计算防效。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叶瘟:以叶片为单位, 分四级。0级:无病;1级:病斑小 (长度0.5厘米以下) 而少 (5个以下) ;2级:病斑小而多 (5个以上) 或大 (长度0.5厘米以上) 而少;3级:病斑大而多;4级:全叶枯死。

穗瘟:共分4级。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 (个别枝梗发病) ;2级:每穗损失20%左右 (1/3左右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50%左右 (穗颈或主轴发病, 谷粒半秕) ;4级:每穗损失70%左右 (穗颈发病, 大部瘪谷) ;5级:每穗损失90%左右 (穗颈发病, 造成白穗) 。

计算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1. 叶瘟相对防效

(1) 一次药后防治。表1试验结果表明, (1) 期药后7天, 各处理防效在20.35%~29.82%之间, 经方差分析各处理之间不显著; (1) 期药后14天, 各药剂处理与其它非药剂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但药剂间无显著差异。

(2) 二次药后防治:表2中二次药后7天、14天平均相对防效分别为53.82%~68.12%、59.15%~76.12%。经方差分析, 药剂因素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井冈蚜菌与嘧肽酶素、枯草芽胞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但后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防治适期因素中一次打药 (1) 、 (2) 与 (1) (2) 期二次打药间差异不显著, 但以上与均与未打药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见表4、5) 。

(3) 三次药后防治:从表3看, 嘧肽酶素、井冈蚜菌、枯草芽胞三次防治相对防效分别达70.09%、80.93%、81.48%。方差分析三次药后10天药剂因素间达到显著性差异, 井冈蚜菌与嘧肽酶素、枯草芽胞间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后者之间无差异。防治适期因素间达极显著性差异, (1) (2) (3) 三次打药与 (1) 、 (3) 一次打药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与 (2) 、 (1) (2) 、 (1) (3) 、 (2) (3) 间无差异; (2) 、 (1) (2) 、 (1) (3) 、 (2) (3) 间与 (3) 一次打药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但 (1) 一次打药间差异不显著 (见表6、7) 。

2. 穗颈瘟相对防效

(1) 药剂因素间。三次防效 (1) (2) (3) 最高, 嘧肽酶素、井冈蚜菌、枯草芽胞分别达80.24%、84.77%、88.83%。方差分析药剂因素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井冈蚜菌与嘧肽酶素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井冈蚜菌与枯草芽胞间差异显著 (见表8) 。

(2) 防治适期因素间: (1) (2) (3) 与与 (1) 、 (2)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与 (3) 、 (1) (2) 、 (1) (3) 差异显著, 与差异不显著; (3) 、 (1) (2) 、 (1) (3) 、 (2) (3) 与 (1) 差异极显著, 但其适期之间差异不显著 (见表9) 。

(3) 药剂与防治适期交互因素间:三个药剂与防治适期交互因素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 井冈蚜菌药剂 (1) (2) (3) 、 (2) (3) 与 (1) 达极显著水平, 与 (2) 达显著水平, (3) 、 (1) (2) 、 (1) (3) 与 (1) 达显著水平, 与 (2) 差异不显著, 其间差异不显著 (见表10、11、12) 。

四、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 以井冈.腊蚜菌于孕穗期、抽穗期 (30%抽穗) 开展二次防治或同时在拔节期开展三次防治防效较好, 枯草芽孢杆菌次之。

2.本试验调查工作量大, 调查人员多, 人为误差加大, 可能对试验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建议在以后的试验中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

3. 本试验参试药剂为生物制剂, 在使用时间上应在下午4时后施药效果最佳。

瓦斯防治自查报告 篇2

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市及盘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盘县煤炭局《关于开展全区瓦斯防治专项工作检查通知》(盘安监管通字[2014]6号)的文件精神要求,认真抓好我矿瓦斯防治工作,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我矿及时召开安全生产领导组成员会议,根据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了《杨山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自查检查表》,进行了一次全而检查,对检查出的5条安全隐患已制定措施,并落实责任人,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自查组织机构 组

长:梁勇生 副组长:舒开发

成员:黄明、余绍龙、肖洪斌、李选应、罗军、周围、周定林、林江涛、王力文、黄平兴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科,由周定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整改期间的日常事务。

二、生产布局、生产系统

1、我矿生产布局合理,采煤工作面(11501采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生产系统简单、合理、可靠;采煤工作面始终保持2个安全出口,已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

2、沿煤层走向布置有11502回风巷和11502运输巷掘进,作为11501采面的接替面。

三、通风系统

1、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系统完整独立,风流稳定,控风设施可靠,实行分区通风,未出现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主要通风机为2台型号:FBCDZ-8-No23/2×132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风机,风量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两台风机,一台备用,一旦出现故障,备用风机在1分钟内可以达到正常运行状态。

2、每月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05条规定定期测定风量,风量分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机电硐室的配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机电硐室的配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4条规定,未超通风能力生产。

4、巷道贯通时,制定了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矿井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有贯穿后的控风设施,以免造成贯穿后风流短路,未造成瓦斯积聚或超限的现象。

四、通风设施

1、为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我矿在原有通风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更换及维修,主要是砌筑密闭墙、更换风门、维修通风设施。

2、矿井通风设施的位置妥当,控风设施可靠。风门每组两道,距离符合要求,能自动关闭,密闭均有掏槽,见硬底和硬帮,墙体光面,不漏风。

五、瓦斯治理(1)瓦斯抽放和消突 我矿严格按照两个“四位一体”防突规定对煤层瓦斯进行抽放和消突,11501采面经开采解放层和本煤层抽放达到瓦斯防治效果,11502回风巷和11502运输巷的瓦斯防治均由底板瓦斯抽放巷进行抽放和消突,该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在11502运输巷进行回采区域的本煤层瓦斯抽放工作。

(2)瓦斯检查

a、瓦斯检查人员按我矿规定,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并使用光学甲烷检定器,规定认真检查瓦斯。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未出现空班漏检和假汇报。

b、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地点都做到无瓦斯超限作业,无瓦斯积聚。瓦斯检查员每次检查瓦斯的结果,都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时,并报矿调度室,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进行瓦斯排放。

c、所有采掘工作面每班检查3次,瓦斯变化异常的个别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瓦斯(二氧化碳)。

d、瓦斯检查员除按《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各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安排》规定的地点检查瓦斯外,还必须对巷道的高冒顶点、采空区悬顶、其它易于积聚瓦斯的地点进行检查。

e、在检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请通风部门进行处理。

f、瓦斯检查员必须认真填写瓦斯报告单(检查手册)瓦斯报告单的内容应包括本班的瓦斯检查情况,巡回检查路线图和其它非正常工作情况。

(3)非正常情况的处置

a、发现瓦斯超限和积聚未处理完,瓦斯检查员不准离岗,要等接班瓦斯检查员到现场后,交下班处理。

b、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止运转,未查明原因和未进行处理的,瓦斯检查员不得离岗。

c、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止运转的,未查明未查明原因和未进行处理的,瓦斯检查员不得离岗。

d、发现工作地点风流不正常,未查明原因和未进行处理的,瓦斯检查员不得离岗。

e、发现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事故,未安排处理的,瓦斯检查员不得离岗。

(4)瓦斯报表的审批

a、矿长、技术负责人、通风负责人,在每天早晨8点前必须审阅瓦斯日报表及其现场值班记录。

b、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开办公联系会,商讨处理方案。(5)瓦斯排放:如果因停电造成主扇、局扇停止运转,我矿按技术负责人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进行排放。

六、电气设备

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我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28、129条规定执行,严格执行“三专两闭锁”和使用漏电继电器。

2、井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是防爆型的,电钳工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井下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等现象,设备摆放和电缆悬挂整齐。

七、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专人负责监控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工作,每个地点的位置妥当,数量足够,定期进行校正,达到数据准确,灵敏度高,安全可靠。

八、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以矿井为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瓦斯防治责任体系,建立了“一通三防”专门机构,并按标准配足了“一通三防”技术人员、专职瓦检员、安监员并做到抚持证上岗;已建立健全瓦斯防治管理制度。

九、瓦斯管理:我矿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为高瓦斯矿井,我矿已按照鉴定等级进行瓦斯管理。

十、安全投入:我矿严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撮煤炭安全生产费用,并将安全生产费用全部投入到瓦斯治理与通风系统改造方面,资金专款专用。

十一、自查问题及处理结果 1、11502回风巷和11502运输巷的抽放管(分流器位置)部分软连接需更换;

处理方案:更换分流器软连接,使用硬连接。整改负责人:黄平兴 整改期限:2014年5月5日

2、工人支送材料时,不经意破坏风筒(有1处,在1390石门位置),未及时维护;

处理方案:修补风筒,并规范瓦检员管理制度,使风筒损坏能及时更换或修补。

整改负责人:林江涛 整改期限:2014年5月3日

3、在11502运输巷对本煤层瓦斯抽放施工钻孔时,没有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查仪;

处理方案:任何钻孔施工时,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查仪。整改负责人:林江涛 整改期限:立即 4、11502回风巷11#钻场的瓦斯抽放钻孔与前方13#钻场贯通后未及时关闭相应的分流器抽放管开关,造成抽放管进空气;

处理方案:派专人进行抽放钻孔检查工作,及时关闭无效孔、漏风孔、串联孔。

98%棉隆防治黄瓜枯萎病试验报告 篇3

明确98%棉隆对温室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保护地防治土传病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试验条件

1.试验地點:凌源市宋杖子镇平房村郭杖子南组张树成家温室内。

2.试验条件:温室长58m,宽6m,土壤为壤土,往年黄瓜枯萎病不同程度发生。

3.供试作物及品种

作物:黄瓜。品种:中荷6M12。

4、防治对象:黄瓜枯萎病

三、试验设计

1.试验药剂

(1)药剂:98%棉隆(江苏龙灯集团)

(2)对照:空白

2.处理编号与药剂用量

处理编号药剂施药剂量

198%棉隆30g/m2

298%棉隆25g/m2

Ck空白--

3.小区排列

4.小区面积和重复

(1)小区面积:试验设3个小区,3个处理。

处理1、处理2小区面积150m2,对照小区面积48m2

(2)小区重复:无重复。

四、施药方法

1.使用方法

先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适宜时进行旋耕整地,每平方米用98%微粒剂25g和30g人工均匀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盖膜密封20d以上,揭开膜放气。

2.施药时间和次数

(1)施药时间:本实验于2009年7月27日浇水,8月31日旋耕整地,8月2日喷水一次,8月3日施药、旋耕、喷水、盖膜。

(2)施药次数:施药一次。

五、调查

1.调查方法

(1)调查小区栽植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

(2)调查小区产量,计算增产率;

防效计算公式:

2.调查时间和次数

调查时间:从定植(11月13日)后15d开始调查,每15d调查一次。

调查次数:共调查12次。

3.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用目测对比法观察,各处理对黄瓜均无不利影响

六、结果与分析

1.结果(表1、表2)

2.结论

从试验点植株发病情况看,98%棉隆30g/m2处理区的发病率比对照区低10.95%,比25g/m2处理区低0.82%。25g/m2处理区的发病率比对照区低10.13%。从产量调查看,98%棉隆各处理区均高于对照区,30g/m2处理区和25g/m2处理区分别比对照区增产16%和9.55%。从防效看,30g/m2处理区80.5%,25g/m2处理区74.5%。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报告 篇4

1 病因分析

1.1 病菌 (毒) 的感染是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

原因, 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等造成的死胎、流产、胎衣不下或部分胎衣残留在子宫内, 可继发引起子宫内膜炎。此外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杆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布氏杆菌、副伤寒杆菌等也常引发子宫内膜炎。在接诊的45例病例中, 这种情况就占了17例, 达37.8%。

1.2 操作不规范, 消毒不彻底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另一原因。

如母猪在分娩、难产时, 由于人工助产时消毒不严或动作粗鲁造成产道损伤而引起感染;给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时, 如果不讲究卫生和严格消毒, 将细菌、病毒带入阴道、子宫而引起感染。尤其是像我地这样的瘦肉型猪基地, 牲猪人工授精推广较为普遍。有些配种员在进行人工授精时凭经验办事、操作不规范、消毒不彻底的现象多有发生, 因而引发猪子宫内膜炎的机率也就更多。在接诊的45例病例中, 这种情况就占了19例, 达42.2%。

1.3 饲养管理较差, 栏舍不卫生, 环境消毒不严格,

尤其是产后母猪在污染场所活动或阴道脱出时, 病菌 (毒) 可经产道进入而引起。在接诊的45例病例中, 这种情况就占了9例, 达20.0%。

2 发病症状

急性子宫内膜炎, 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泌乳减少或停止、拱背努责、常作排尿姿势, 从阴门流出红色或棕红色的恶臭渗出物 (内含黏液及污白色的黏膜组织碎片, 或坏死胎儿的被毛) 。卧地时, 常黏附在阴门周围和尾根上。

慢性子宫内膜炎, 多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转来, 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食欲或精神正常, 发情时从阴道流出多量不透明的黏液或杂有脓性的絮状渗出物, 发情比较正常, 但屡配不孕;有时虽有受孕, 但以流产告终。

3 治疗病例

2010年3月17日, 桃江县灰山港镇车家村苏家的1头经产母猪经两个情期配种后仍未受孕前来求诊。经临床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炎。首先进行子宫清洗:选用0.2%的百菌消溶液1 000m L, 用消毒后的输精管攒入子宫, 并用注射器注入, 并在冲洗结束后肌注缩宫素20万国际单位, 每天1次。经过3次冲洗后, 回流的液体比较透明而终止冲洗。其次抗菌消炎, 并从第2天开始向子宫内注射用0.9%的生理盐水20m L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g, 每天1次, 连用2天。再次促发情排卵, 待5~6天后, 第1天选用氯前列烯醇0.322mg1支肌注。另一边用苯甲酸雌二醇2支 (每支5m L) 肌注。第2天仍用苯甲酸雌二醇2支肌注。另一边肌注缩宫素20万个国际单位。经2~3天, 母猪出现发情, 再过2~3天进行配种。最后这头母猪产仔14头。

4 小结与讨论

4.1 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应及早治疗, 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

4.2 治疗操作最好选择在母猪发情期进行。这样母猪的抵抗力较小, 便于操作。

4.3 发现母猪阴道脱出, 特别是子宫脱出的母猪和经过上述方法治疗而不能配种受孕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4.4 搞好预防, 减少该病的发生是关键。

防治水自查报告 篇5

山西长治羊头岭永丰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长治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在全县煤矿开展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长县煤局字[2013]326号文件的要求,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煤矿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晋安发[2013]15号文件精神,为抓好我矿防治水工作,切实解决我矿防治水存在的问题,经矿委会研究决定,于12月5日在全矿开展防治水专项大检查,针对查出的各种防治水隐患逐项逐条进行了分工落实,并成立了专项整改领导小组,制定了整

长羊永煤司字[2013]71号 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资金,现将整改的情况汇报如下:

附:山西长治羊头岭永丰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自查自纠整改方案

山西长治羊头岭永丰煤业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0日

主题词:防治水自查自纠报告

抄 送:董事长 总经理 矿长 “八长” 各职能科室 山西长治羊头岭永丰煤业有限公司办公室 2013年12月10日 山西长治羊头岭永丰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自查自纠整改方案

一、整改领导组:

组 长:王凯祥(总经理兼矿长)

副 组 长:杜 涛(总工程师)

王全龙(副总经理兼安全矿长)

成 员:宋发艳、段存富、平立新、毕正芳、李新建 王孝荣、王林兵、秦代贵、许 伟、王孝刚 李晓亮、袁可华、王 洋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防治水计划缺职工学习签到表内容;

整改措施:对职工进行贯彻学习,增加签到表 整改责任人:杜 涛(总工程师)

整改时间:三天(12月5日——12月8日)完成情况:已完成

验收负责人:王凯祥(总经理兼矿长)

2、主水泵房水泵未检测; 整改措施:已检测

整改责任人:杜 涛(总工程师)

整改时间:5天(12月5日——12月10日)完成情况:已完成

验收负责人:王凯祥(总经理兼矿长)

3、北翼变坡点排水处淤泥太多,需清理淤泥; 整改措施:安排人员进行清理 整改责任人:秦代贵(探放水队长)整改时间:三天(12月5日——12月8日)完成情况:已完成

验收负责人:平立新(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主任)

4、采区水仓附近材料堆放乱:

整改措施:重新整理材料,把材料放到指定地点 整改责任人:牛学伟(井下机电科长)整改时间:一天(12月5日——12月6日)完成情况:已完成

验收负责人:王孝兵(机电副矿长)5、30102回风巷探水钻机电机护罩损坏; 整改措施:更换护罩

整改责任人:秦代贵(探放水队长)整改时间:一天(12月5日——12月6日)完成情况:已完成

验收负责人:平立新(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主任)6、30102回风巷无排水沟; 整改措施:安排人员挖排水沟

整改责任人:潘祥安(安全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整改时间:三天(12月5日——12月8日)完成情况:已完成

验收负责人:宋发艳(生产矿长)

山西长治羊头岭永丰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报告 篇6

40%福戈WG有效成分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本试验目的是通过40%福戈WG与其他药剂合理使用技术,达到在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水稻病虫为害的目的。

二、试验对象、作物

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七山占)防治对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

三、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0年7-10月在紫金县紫城镇进行。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水稻。水稻于7月15日播种,8月1日抛秧。

四、试验处理

1.供验药剂

40%福戈WG、15%苯甲·丙环唑EC、40%异稻瘟净EC、10%噻嗪·异丙威EC、40%稻瘟灵EC、75%三唑磷EC、5%井冈霉素AS、50%混灭威EC、25%噻嗪酮WP、2%阿维·高氯EC、45%硫磺·三环唑WP、30%稻灵·异稻EC

2.试验处理

(1)减量用药分别在秧苗期用40%福戈WG2克+40%异稻瘟净EC13.5ml;在分蘖期用40%福戈WG6克+30%稻灵·异稻EC 60ml+15%苯甲·丙环唑EC10ml;在破口期用40%福戈WG8克+15%苯甲·丙环唑EC15ml+45%硫磺·三环唑WP 70ml进行减量处理。

(2)常规用药分别在秧苗期用10%噻嗪·异丙威EC13.5ml +40%异稻瘟净EC13.5ml;在分蘖期用40%稻瘟灵EC100ml+15%三唑磷100ml+5%井冈霉素AS200ml+、50%混灭威EC100ml;在孕穗期用5%井冈霉素AS 200ml+50%混灭威EC100ml+25%噻嗪酮EC20克+2%阿维·高氯EC100ml;在破口期用45%硫璜·三环唑WP70ml进行处理。以上处理不设重复,减量用药技术和常规用药处理各0.7亩,空白对照0.1亩。

五、试验效果调查

1.壮苗效果调查

抛秧后15d(8月16日),从各处理中随机选取20丛秧苗,调查其根长、苗高、叶片数以及鲜重。

2.病虫防效调查

(1)防治稻飞虱效果调查

A. 调查方法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5丛,调查水稻的稻飞虱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B. 调查时间和次数

分别在施药处理防治稻飞虱第2、第3次施药前和施药后第7天、第20天调查。

(2)防治三化螟效果调查

A. 调查方法

采用平行跳跃法取样,每处理区取10个点,调查水稻枯心(白穗)情况,计算枯心率和防效。

B. 调查时间和次数

于减量用药处理第3次施药后15d,三化螟危害症状定型后,调查枯心率。

(3)防治纵卷叶螟效果调查

A. 调查方法

采用平行跳跃法取样,调查100丛水稻卷叶率,计算卷叶率和防效。

B. 调查时间和次数

于减量用药处理防治稻纵卷叶螟第3次施药后14d,调查卷叶率。

(4)防治纹枯病效果调查

A. 调查方法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指和防效。

B. 调查时间和次数

于减量用药处理第3次施药前和施药后14天调查。

(5)防治稻瘟病效果调查

A. 调查方法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记录总叶(穗)数、病叶(穗)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指和防效。

B. 调查时间和次数

于减量用药处理第1次施药前和施药后14天、减量用药第3次施药前和施药后30天调查。

3.测产

(1)在各处理区中间划出5m2(2m×2.5m)区域,数水稻丛数,称实际产量。(2)在5m2(2m×2.5m)区域边取两个0.25m2(0.5m×0.5m)区域,各选取6丛水稻(共12丛),数穗数、脱粒。数稻谷数(饱满谷粒)。称这12丛稻谷重量,按14%水量调整。(3)计算实际产量、每平方穗数、每穗谷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kg/亩)= [5m2水稻实际产量(kg)/5]×667;穗数/平方 =(穗数/12丛)×(丛数/5m2);每穗谷粒数 =(12丛水稻总谷粒数/12丛水稻总谷粒数);千粒重 =(12丛水稻总谷粒数/12丛水稻总谷粒数)×1000。

4.气象资料

试验从7月15日-10月25日进行,施药期间无不良天气影响。

5.对供试作物的影响

各试验药剂对水稻无药害。

六、试验结果

1.壮苗效果

抛秧后15d调查,减量用药、常规用药和空白对照处理的水稻根长分别为14.30cm、13.00cm、14.20cm;株高分别为35.80cm.33.80cm、34.40cm;叶片分别为11.30片/丛、12.5片/丛、11.8片/丛;鲜重分别为3.60g、32.00g、3.65g(见表1)。减量用药处理在增加根长、株高、鲜重方面有一定效果。

表1 减量用药技术壮苗结果(广东紫金2010.7-10)

试验处理根长(cm)株高(cm)叶片数/丛株鲜重(g)

减量用药14.3035.8011.303.60

常规用药13.0033.8012.503.20

空白对照14.2034.4011.803.65

2.防治稻飞虱效果

减量用药和常规用药处理防治稻飞虱,第2次药后10天防效分别为79.22%、56.00%,药后20天后的防效分别为89.79%、34.78%(见表2);第3次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为80.22%、34.26%,药后20d防效分别为71.52%、75.32%(见表3)。减量用药处理防效良好,优于常规用药处理。

3.防治三化螟

减量用药和常规用药处理防治三化螟,第1次药后24天防效分别为77.78%、53.33%;第3次药后20天的防效分别为100.00%、80.00%。减量用药处理效果良好,优于常规用药处理(见表4)。

4.防治稻纵卷叶螟

减量用药和常规用药处理防治稻纵卷叶螟,第2次药后14天防效分别为89.29%、42.06%;第3次药后20天防效分别为92.13%、25.93%。减量用药处理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常规用药处理(见表5)。

5.防治纹枯病

减量用药和常规用药处理防治纹枯病,第3次药后14天防效分别为64.43%、51.74%。减量用药处理防效一般,略高于常规用药处理(见表6)。

6.防治稻瘟病效果

减量用药和常规用药处理防治稻瘟病,第1次药后14天防效分别为76.32%、63.34%(见表7);第3次药后30天防效分别为85.12%、69.72%(见表8)。减量用药处理效果良好,优于常规用药处理。

7.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减量用药技术处理的水稻产量为441.00kg/亩,比农民常规用药处理的水稻产量(371.00kg/亩)增加70.00kg(见表9)。

七、对水稻产量影响和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各处理区亩产量,扣除药剂、人工成本,减量用药亩产值为958.4元,对比常规用药亩产值(802.8元)增加155.6元。(见表10)

八、评价和建议

试验结果表明,以 40%福戈WG与其他药剂合理使用的减量用药技术对水稻主要病虫害有良好的防效,对水稻无药害。该用药技术在减少一次用药次数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的为害。建议进一步进行大面积的示范试验,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表2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稻飞虱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3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稻飞虱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4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三化螟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5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6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7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水稻叶瘟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8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水稻穗瘟示范试验结果(广东紫金 2010.7-10)

表9 减量用药技术防治水稻病虫示范试验产量结果(广东紫金 2010.10)

鸭副伤寒病例的防治报告 篇7

安新县大王镇大阳村, 王某, 饲养3000只肉鸭, 七日龄后, 出现大批死亡, 临床特征严重下痢, 疑似为鸭副伤寒病例。

2 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类型, 潜伏期一般为10~20个小时, 少数病例潜伏期较长。

2.1 急性型

经常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1日龄雏鸭感染后, 体质软弱, 绒毛松乱, 两翅下垂, 缩颈呆立, 下痢腥臭, 泄殖口周围绒毛有尿酸盐粘附, 腹部常见膨大, 触诊较硬, 卵黄吸收不全, 脐部红肿。病程1~3天, 常因急性败血症死亡, 有些雏鸭因瘦弱脱水死亡。2~3周龄的雏鸭感染后, 表现精神萎靡, 不思饮食, 呆立一旁, 不愿活动, 两翅下垂, 两眼流泪或有粘性分泌物。常见下痢、颤抖和共济失调, 最后常因抽搐, 角弓反张而死。病程一般为3~5天。

2.2 慢性型

经常发生在1月龄左右的雏鸭和中鸭中, 表现精神不振, 食欲降低, 粪便稀软, 严重时下痢带血, 逐渐消瘦, 羽毛松乱。也有表现张口喘气等呼吸困难的症状。还有些病鸭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通常死亡率不高, 在有其他病原菌继发感染的情况下, 可使病情加重, 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

2.3 隐性型

是指成鸭在感染沙门氏菌后, 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成隐性感染状态。这种带菌的成鸭, 经常通过粪便排菌污染环境, 从而导致本病的传播流行。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培养

取病死雏鸭的肝、脾或心血为病料, 接种在一般琼脂培养基或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上, 培养24小时后, 观察菌落特点。

3.2 凝集试验

用已知沙门氏菌多价O型抗血清与上述菌种稀释液, 进行玻片凝集反应, 则证明为沙门氏菌。

3.3 生化试验

用上述菌种进行生化试验。根据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乳糖等。即可诊为沙门氏杆菌病。

本病还应注意与鸭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浆膜炎相鉴别。

4 防治办法

4.1 预防

采取如下综合性预防措施,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防止种蛋污染:保持产蛋箱内清洁卫生, 经常更换垫草。每天定时、及时捡蛋, 做到箱内不存蛋。每天的种蛋及时分类, 消毒后入库。蛋库的温度为12℃, 相对湿度为75%, 要做到经常性消毒, 保持蛋库清洁卫生。种蛋入孵前再进行1次消毒。孵化器和孵化室的卫生防疫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要制订相应的制度, 闲人免进, 做到室内无病毒、无细菌。

防止雏鸭感染:接运雏鸭用的箱具车辆要严格消毒。育雏舍在进雏前, 对地面、空间和垫草要进行彻底消毒。雏鸭要保持28℃~30℃, 以后每增加1周龄舍温下降2℃。雏鸭不要与成鸭或中鸭同栏饲养。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夏季要避免舍内进入雨水, 防止地面潮湿。

4.2 治疗

土霉素、氟苯尼考、蒽诺沙星等, 对本病均有良好治疗效果。用药量和投喂的途径, 可依据病情而定。

在鸭群病情较轻, 食欲正常的情况下, 可选用1~2种药物, 按治疗剂量拌入饲料内喂给, 一个疗程3~5天或5~7天。例如土霉素, 按饲料的0.06%~0.1%拌入料内, 连喂5~7天。蒽诺沙星, 按饲料的0.05%拌入料内, 连喂3~5天。

在鸭群病情较重, 食欲较低或废绝, 病鸭已有陆续死亡的情况下, 应用氟苯尼考注射液剂, 全群进行肌肉注射。1天1次, 连续治疗2~3次。即可痊愈。为巩固疗效, 还可把药物拌入饲料内, 喂给3~5天。

当归麻口病无公害防治技术报告 篇8

一、农业防治

采用“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调整栽培技术措施的方法预防当归麻口病。

㈠合理轮作当归连作麻口病比隔年、相间3年种植的麻口病发病率分别高出81.3%、60.2%。所以育苗地、移栽地都应相隔3年以上。前茬以油菜、马铃薯及麦类作物最佳, 不宜在上年种植过其它根类药材的地块种植当归。

㈡深耕晒垡很多病原菌和害虫在土内越冬, 采取深耕晒垡可直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 减少越冬病虫源。深耕晒垡可将表层土内越冬的害虫翻进土层深处而不能正常羽化, 土内病菌由于日光照射亦能直接杀死一部分, 可起到有效防病作用。前作收获后, 须伏耕后晒垡30d以上, 以消灭部分病原菌、虫卵和蛹, 抑制病害的发生。

㈢人工消灭病源前茬作物进行中耕、翻耕茬地时尽可能人工清除杂草、残枝, 同时, 结合翻耕, 人工拣拾地下害虫, 减少单位面积上的害虫数量。

㈣使用有机肥料必须腐熟有机肥不得含病原体微生物、害虫及卵及草籽。有机肥必须堆制, 并翻堆2次以上, 促使充分腐熟, 以消灭病原体微生物、虫卵及草籽, 达到农家肥无害化标准。严禁生粪上地。

㈤把好种苗选择关选用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侧根少、表皮光滑、直径2mm~5mm (百苗重80g~110g) 的优质种苗, 禁用带病苗。

㈥拔除中心病株当归在生长过程中, 如发现发病或根部腐烂枯萎植株, 要及时挖出, 并且每穴撒入草木灰100g或生石灰200g~300g, 进行局部消毒。还应将根、茎、叶全部收集到一起, 在远离栽植田的地方烧掉, 并将灰烬深埋于土中。

㈦及时清除带病当归残体在收获、耕地作业中, 发现麻口病病株残体时要及时清除、集中销毁, 消灭土壤中的病源菌, 以免再次侵染。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仍是防治当归麻口病的重要手段, 其他防治方法还不能完全代替。但化学防治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病虫害抗性增强等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 化学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能少用药尽量少用、能兼治尽可能兼治、能用生物农药尽量不用化学药物, 以达到减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目的。为了减少用药次数, 只在必须用药的关键时期用药, 并且还应尽可能避开天敌或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整个生育期最多用药次数不超过3次, 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不得少于14d。化学防治当归麻口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栽种时进行一次性预防。经试验, 采用以下方法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

㈠蘸根预防在种苗栽种前2h, 每20kg种苗用40%辛硫磷乳油15ml和50%多菌灵粉剂15g对水10kg浸蘸种苗15min~20min, 边浸边晾, 移栽时再用硫磺悬浮剂500倍液浸根定植。

㈡毒土预防用40%辛硫磷乳油600ml和50%多菌灵可湿粉150g与100kg细砂土拌匀, 结合移栽将配成的毒沙在归苗头部投放一汤匙 (每穴用量约16g左右) , 然后覆土。

㈢成株期灌根成株期麻口病防治以灌根为主, 可用40%辛硫磷乳油、50%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 (分别用上述农药300g、150g对水300kg配制, 每穴用量约50ml) 、24.5%爱福丁3号乳油800倍液 (750ml乳油对水600kg) 、5%石灰乳在不同生长期分别交替灌根, 每穴药液用量约100ml。

一起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报告 篇9

1发病情况

2015年2月6日, 德保县隆桑镇养鸭户陆某从市场买回1000只本地麻鸭 (2月5日脱壳) , 未免疫注射任何疫苗。购回饲养3d后, 2月9日上午陆某发现有个别雏鸭发病, 病状表现以呆立、食欲减少为主。从2月9~11日, 雏鸭陆续累计发病543只, 死亡284只 (包括2月12日死亡18只) 。在雏鸭发病期间, 陆某曾用磺胺类药物等多种抗菌素交叉治疗, 但均无疗效。因此, 2月11日下午, 陆某电话联系, 要求笔者前往现场诊治。

2临床症状

病鸭表现精神不振, 厌食, 缩颈呆立, 离群独处, 眼半闭, 身体倒向一侧, 不愿行走活动, 两脚呈痉孪性涉水状, 运动失调。有的病鸭呼吸因难, 不时腹泻, 然后出现神经症状, 倒地双腿痉孪。多数病鸭临死前头向背部扭曲, 呈角弓反张状。但也有些病鸭后期由于进食减少脱水, 无力衰竭而死。

3剖检变化

通过解剖检查16只病死雏鸭和6只濒临死亡的雏鸭, 肉眼观察其病变基本相似, 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脏。肝肿大, 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斑点, 质地柔软易脆, 有的肝实质有坏死灶。脾脏、胆囊肿大, 胆汁呈淡绿色。有些病死雏鸭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絮片, 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4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结合该养鸭户的饲养管理情况进行综合会诊, 并参考有关文献关于鉴别该病的诊断方法, 患鸭主要表现角弓反张和肝脏病变等鸭病毒性肝炎特征。所以, 笔者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

5防制措施

(1) 所有病鸭立即采取隔离治疗, 病死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用强效百毒杀1:300倍喷洒消毒鸭舍、场地及周边环境, 1次/d, 连用3d。 (2) 鸭群用黄芪多糖粉拌料饲喂, 每300g黄芪多糖粉拌料1000kg, 连续饲喂5d;每500g黄芪多糖粉兑水1000kg, 给鸭群自由饮用, 连用5d。 (3) 鸭群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液, 先肌注健康鸭, 再肌注病鸭。作为被动免疫, 健康鸭可一次量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液, 1ml/只, 能防止继发感染其它疫病;但病鸭要分边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液及维生素B C混合液, 一边肌注高免蛋黄液, 1ml/只, 1次/d, 连用2d。另一边肌注维生素B C混合液 (维生素B1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按1:1倍混合) , 肌注0.1ml/只, 1次/d, 连用2d, 对增强肝脏解毒作用及防治神经炎、运动失调等有显著的疗效。经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 病鸭除开2月12日还零星死亡18只后, 再无发现病鸭死亡和无新增鸭病。2月16日笔者接到陆某电话反映, 治疗的病鸭已恢复食欲, 鸭群精神状态良好。

6小结与建议

一例鸡传染性鼻炎防治报告 篇10

1 病例介绍

2013年11月份, 我区养鸡户张某饲养的2300余只罗曼褐蛋鸡, 从175日龄开始陆续出现部分鸡精神萎靡、咳嗽、食欲减退、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并伴有音, 面部水肿, 产蛋量减低, 所产鸡蛋壳变薄、颜色变浅。病发初期户主曾用头孢、土霉素、青霉素等药物进行过治疗, 但效果不佳, 病情持续一周未见好转, 且有134只蛋鸡陆续死亡。据了解该批次蛋鸡均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过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的免疫, 但尚无接种过传染性鼻炎疫苗。

2 临床诊断

临舍观察, 该养鸡场因天气寒冷, 鸡舍门窗紧闭并外用塑料纸加固防止透风。鸡舍内的粪便处理不及时, 有刺激性氨气味, 进入后刺激人眼, 睁眼困难。发病鸡不停甩头, 鼻孔流出稀薄清水或有难闻的浓稠粘性分泌物, 垂头缩颈、精神颓废、羽毛蓬乱、打喷嚏、面部水肿发黑或发红, 眼睛结膜发炎, 有的一侧或二侧眼眶周围组织红肿, 严重者已失明。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 蜷缩不懂、呼吸声音加重并伴有音。部分发病时间较长的生长鸡出现发育不良, 干瘦, 精神秃废。死亡的病鸡大部分是因后期极度瘦弱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鸡可见鼻腔内均有急性卡他性炎症, 黏膜红肿充血, 表面附有大量粘液和炎性渗出物。症状严重者口腔内有大量黏液, 并有干酪样物覆盖于黏膜之上。气管可见粘稠性的分泌物增多, 肺呈红褐色, 有充血和出血现象, 气囊膜浑浊增厚, 有干酪样物。眼结膜发炎充血, 面部和肉髯的皮下有水肿现象;发病时间较长的鸡, 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均蓄积一种干酪样物质, 让蓄积过多会导致病鸡的眼部肿胀和向外突出, 严重者可导致穿孔和眼球萎缩破坏, 眼睛失明。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采集病鸡鼻腔、眶下窦分泌物直接划线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经37℃、10%CO2环境中培养48h, 形成细小圆形、边缘整齐、光滑、透明闪光、直径约0.3mm的菌落, 挑取单个菌落涂片镜检, 细菌为革兰氏阴性, 多形性存在, 有些呈丝状。

4.2 涂片镜检

取病鸡眼、鼻腔、眶下窦分泌物, 涂片, 染色后镜检, 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且呈多形性存在, 偶尔呈纤丝状, 菌体周围有夹膜。

4.3 生化特性

该菌可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 产酸;吲哚试验、尿素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阴性, 能还原硝酸盐, 不液化明胶。

4.4 动物试验

将细菌培养物经窦内途径接种3只健康易感鸡, 48h后发现接种鸡出现流鼻液、面部水肿等典型鼻炎症状。

根据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传染性鼻炎。

5 治疗

5.1 加强饲料管理

处理好鸡舍的保温与通风关系, 在保证鸡群正常的生产温度的前提下勤通风换气, 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清新。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 避免鸡舍内的氨气过浓刺激呼吸道从而诱发该病。同时加大对鸡舍内的卫生消毒工作, 选择优良的消毒剂经常进行带鸡消毒, 每天对鸡舍内的用具和地面进行消毒, 有效消灭传播病菌。给鸡群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供给, 饮水可添加电解多维, 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大大降低感染的几率。

5.2 治疗措施

5.2.1 大群治疗时, 可在饲料中添加0.5%磺胺嘧啶, 连喂5~7d;或者在饮水中添加0.05%磺胺二甲嘧啶, 连喂6d, 均有疗效。

5.2.2 用环丙沙星和土霉素拌料, 连喂3d。

5.2.3 用2%硼酸水冲洗眼眶, 同时滴入青霉素油剂1~2滴, 2次/d, 连续4d。

5.2.4由于链霉素对副鸡嗜血杆菌有高度敏感性, 对重症鸡可用其进行肌肉注射, 连续注射3次, 也可用链霉素口服, 连服4d。大群治疗也可以用链霉素作气雾吸入。

经上述处理后, 病情得到控制, 96%鸡只逐渐恢复。

6 讨论

6.1本次疫病是由于鸡舍不通风, 氨气含量过高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冬季要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 降低鸡舍内氨气的浓度, 才能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6.2而当鸡群出现传染性鼻炎时, 应用清热解毒、清肺通窍、疏风消肿、祛痰平喘、止咳消炎的中草药拌料, 用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泰乐菌素、红霉素、卡那霉素饮水, 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上一篇:肝癌治疗研究下一篇:AACSB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