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决策权

2024-06-04

课程决策权(精选十篇)

课程决策权 篇1

一、应然与必然:校本课程决策的萌生和发展

世界各国在课程决策上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即“自上而下”的集权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权模式。随着各国经济、政治的发展, 这两种模式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 于是许多国家开始根据本国传统文化、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等对课程决策模式进行变革, 试图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国长期采用的是国家集权的课程决策模式, 适应了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计划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课程决策体制改革就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前六次课程改革依然是国家模式的集权改革。从第七次课程改革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 将课程权力逐步下放到地方。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学校教育提出的“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原则, 对整个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该年起逐步建立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开始实行编、审分开, 提倡“一纲多本”, 又为课程决策的权力下放提供了契机。经原国家教委批准, 于1988年开始在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以地方层次课程决策为主的课程改革试点, 浙江省的改革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上海市的改革则包括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和高中课程。其中, 上海市的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在课程计划中给学校预留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几乎有1/3的课程需要学校自己安排决定。从上海实验区的校本课程实践来看, 校本课程决策在我国是切实可行的。

20世纪末、21世纪初, 我国在“扩大学校自主权”、“教育松绑”的呼声下, 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将课程的部分权力进一步由地方下放到学校, 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一个标志。在1999年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到2001年6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又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同时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实质就是课程决策权力的再分配, 从而为校本课程决策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 在我国课程政策和课程实践的推动下, 校本课程决策成为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

二、反思与检视:校本课程决策的现实困境

我国的课程决策从原来的中央集权制到现在的三层分权制, 顺应了社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和教育多元发展的需要, 但三级课程决策体制在我国目前而言毕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加上长期中央集权的课程决策模式影响, 学校的课程决策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学校自主的课程决策依然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造成实施和推进校本课程决策的现实困境。

1. 创新精神与民主精神的缺失。

由于森严而固定化的等级秩序和官僚主义的长期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守旧、安于现状的因素逐渐增多, 这些因素对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形成一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唯纲唯本”的思想习惯。这种心理导致人们懒于变革, 不愿变革。再加上我国缺少民主传统, 缺乏民主生活, 造成普通民众民主精神的缺失。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因循守旧、遵从权威的思想习惯与校本课程的民主、创新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矛盾, 它对校本课程决策的真正实施带来的阻力是不容忽视的。

2.“忠实执行”思维惯性的制约。

在校本课程决策中, 决策主体不再是某些课程专家, 而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而在这个集体中, 教师和学生应是决策的核心。但是由于长期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 忽视学校和教师的参与, 学校和教师只是完全忠实地执行指令性的课程决策, 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决策意识和课程决策能力, 这种“忠实取向”的思维惯性使学校和教师对国家和地方的课程决策变得过于依赖和唯从, 在校本课程决策中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因此, 如何调动各类决策主体的决策积极性, 就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3. 决策支持体系的不足。

校本课程的决策是一个需要从高效统合的角度审慎地考虑资源、时间、信息、资金、能力等因素, 最后做出课程决定的过程。校本课程决策的复杂性, 使得仅仅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往往难以收集到足够充分的课程决策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效地处理, 它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来提高决策质量。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讲, 学校的决策者仅仅依据现有的资源来选择和决定课程, 未从长远和全面的视点来设计系统而完善的支持体系。在实践层面, 校本课程决策因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 导致决策盲目, 开发的课程流于形式, 科学性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课程审议: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途径

再好的决策也要有其实践的途径和方式, 校本课程决策也不例外。“由于课程决策是一种复杂的专业决策, 而且课程决策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个更大的问题即课程管理问题所掩盖, 因此在课程决策领域, 决策方式的研究很薄弱。”校本课程决策的性质决定了校本课程决策需要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主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如何在实践中将这些主体有机的组织在一起, 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校本课程决策, 施瓦布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即“课程审议”。“课程审议”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 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 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之所以能成为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途径, 是因为“课程审议”的目标理念和实施程序等都与校本课程决策的各层面很好的契合在一起, 为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首先, “课程审议”有利于形成决策共同体, 推动校本课程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施瓦布的“课程的审议观”植根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传统, 其实质是集体的民主参与。施瓦布实践的课程范式对“实践兴趣”的追求决定了该范式会把课程探究、课程开发甚至课程评价统合起来, 并将统合的基础置于具体实践情境。在这里, 课程决策的主体就不只是课程专家或学科专家了, 而是“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施瓦布在《实践4:课程教授要做的事》一文中, 提出了“课程集体”的完整构想。施瓦布建议以学校为基础建立“课程集体”, 该集体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在“课程集体中, 教师和学生是核心, 这不仅因为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课程开发, 而且因为教师和学生本身是课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问题是课程审议的核心问题。”“课程集体”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组织, 这种民主性体现了校本课程决策的基本精神。

其次, “课程审议”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决策的质量, 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切性。审议是将课程落实到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什么的实践问题上, 根据这些实践问题来对课程进行选择和决定。它首先需通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识别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此确立目标;其次, 要形成各种备择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并尽可能地勾画出每一种备择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最后, 课程审议的成员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评价, 达成群体的共识, 形成最优的课程决策。这样, 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系列环节都经历了群体的考评, 从而在较大程度上保障了校本课程决策的质量。

再次, “课程审议”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 提高课程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实施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而教师在理想的课程到经验的课程的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相比国家和地方的课程决策体制, 校本课程决策将教师从原来的“旁观者”和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和决策者的角色, 为教师在课程决策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课程审议所形成的决策共同体就在于保证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和课程决策的忠实执行者, 而且也是课程计划、课程决策的参与制定者。教师以课程实践代表者的身份来回答“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使课程审议做出的决策真正地反映教育的实践需求。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自主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 并促使教师在群体的审议过程中反思、历练、成长, 获得自身课程决策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校本课程决策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 因此, 施瓦布的“课程审议”的实践理念与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诉求形成了契合, 并对校本课程决策提供了实践的方式和途径, 值得我们消化、吸收和借鉴。当然, “课程审议”不是实践校本课程决策的惟一途径, 我们对于国外课程理论和方法的了解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适应中国具体情况的本土化改造与创新。

参考文献

[1]丁念金.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学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2) :52-5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1.

数据模型与决策 课程总结 篇2

(期中论文)

我们所用的教材叫做《数据、模型与决策》,我记得老师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提到过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思想,例如“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模型”;“如何对实际问题简化”等等。在这其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的最初根源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制、优化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应该要去注意的问题。其次,数学问题是有最优解的,当我们给定了一个确定的数学问题我们能够得到一个确定的解,但当我们在研究一个给定的现实管理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去找到一个最优解的,甚至可以说,管理问题是没有最优解的。(这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做的运筹学等问题,因为我们平时所做的问题都已经经过了很多的化简,已经把现实管理问题进行了抽象,与其说那些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不如说它们是数学问题)这是因为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比较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是抓住主要矛盾,暂且不考虑次要矛盾。(当然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次要矛盾,因为这个时候次要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了。)所以我们去寻找的是管理问题的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这两点在后面的学习建模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我们之前的学习大多是倾向于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管理问题。这一门课之所以在大三才开设我认为有其道理,在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基本知识之前,我们是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管理问题的,因为我们解决一个管理问题是先将其转化为一个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掌握了高数、运筹学等知识就能顾很好的解决管理问题,因为如何把现实存在复杂的管理问题转化成为我们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正是这门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作为例子,总结一下应用现行规划建模的步骤:  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安排生产)

如何组合不同产品的生产、生产的种类。 我们能做什么?(不同产品的生产数量)明确决策变量,也就是管理中可以人为设定的要素。 确定决策的准则(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社会责任最大化)

根据决策变量写出目标函数。 讨论决策环境(环境的约束)

决策环境包括:

1、组织内部环境要素

2、组织外部环境要素 这其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企业的决策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

1、管理者的理念

2、组织目标相关程度

3、外部环境的变化 等。 对于管理者来说,越高层的管理越复杂越宏观,处理起来也相对困难。而底层的管理问题相对简单。

(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利润=数量*(售价-成本)-固定成本。但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并不相同,这其中还有售价的变化等等。例如给定生产数量要求,企业在满足数量的基础上,就是去追求一个成本最小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 企业外部环境要素我们认为是一个硬约束,因为它比较难通过企业自身去改变,至少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去改变外部环境,例如国家相应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而企业内部的一些环境约束我们认为是软约束,因为它可以通过招收工人,购买机器等等去改变这些限制条件。建立并求解相应的问题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些数据,我们应该将每个数据的含义都表示清楚,并提交一份完整的决策报告,包括对现状的评述以及对未来的变化情况提供补救方案。一份满意的决策报告并不是单一的,它应当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就如同老师所说,产品的售价随着市场的波动是时刻变动的,我们不可能因为一点点波动就重新建模计算,我们应当在决策报告中进行相应的说明,将一些可能存在的变动以及变动后的决策情况写清楚。每个数据的含义说明也绝不仅仅是“这个变量是紧约束”,而应该更为清晰地写为:“管理的关键是1-2环节”或者“如果可以新培训工人建议在1-2环节进行培训”等。这里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这里我们考虑的都是单变量,我们应当结合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来进行决策。其次,传递效应是非线性的,(A、B商品的利润同时改变并不等于单个A改变加上单个B改变,两个因素若不独立,就具有相互效应,这也是动态复杂性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尽可能完善我们的决策报告使得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

多地生产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见的一种题型,单一产品的多地生产供应,需要考虑不同产地生产的数量以及单位成本。但是我们在这个模型里也做了相应的简化,我们只考虑了不同地域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去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从而推算出不同地域的总运费。另外,如何选择生产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可以新增,应该增加几个产地,每个产地的选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大二时学习过一门课程叫做《市场营销学》,而这里我们也涉及到了“线性规划在市场营销、财务和运作管理领域的应用”。市场营销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宣传,以书上案例为例,在媒体选择方面,我们需要注意:

 宣传媒体的选择,各类媒体的使用量

 如何去测定所谓的宣传效果(质量单位)(可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影响最终决策的好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外部资源的可用性及内部资源的有限性

 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决策者的理念(偏好)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通过建模,可以给出一份包括:选择哪些媒体、每类媒体的选择数量、总的需要资金、总的宣传成果效用(这个只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在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个比较的标准)

线性规划在财务和运作管理中也有很多应用,例如财务运用的投资组合,通过求解我们会发现合理安排财务的计划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成本,减少了占用的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生产运作管理也是我们本学期正在学习的一门课。在满足顾客的需求之下,成本最小,我们需要去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包括:  生产成本(短期原材料、人力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不变,每一种产品在每个月的单位生产成本)

 库存成本(每一种产品在每个月的库存成本)

 管理成本(狭义的管理成本指由于生产活动的调整带来成本上升的部分,每个月产品总量增加单位产品的管理成本以及减少)通过这样的主要关系我们可以写出其目标函数,并根据实际来写出各约束。(这也就证明了我们必须要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一门课程,因为没有一些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写出具体的目标函数和约束,例如这里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就不能够写出成本的函数了,也不清楚成本的主要构成项目)

在高级线性规划应用中我们介绍了一种测量相同目标和目的的工作单位相对效率中的一种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当然除此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非常经典的AHP也就是层次分析法)DEA方法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管理收益/管理成本(人财物),我们构建了一个假设的合成单位,然后通过与合成单位进行比较来判断该单位是否高效,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这也解决了分析效率高低时没有“参照物”的问题。

高级线性规划也被应用到收益管理中。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同商品的价格趋势是不同的。以毛衣和电视机为例比较。毛衣的价格一路走低而电视机的价格却呈现上下波动的状态。这是因为毛衣具有季节性。可能会因为使用时间,时尚型,过时等进行降价。降价商品的特征:库存(或者能力)是固定的;库存必须在过期前卖完,否则其价值迅速下降。(当然,长时间的情况下电视机的价格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我们这里以一年为例)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商品的价格波动规律完全不同,我们一定要在理解其波动的基础上进行建模处理。收益管理的主要问题有:选择传统定价,差别定价,还是有限供应定价,能力的分配、网络管理、超订情况的处理。降价优化的要点是:寻找价格下降的合适时机和幅度,从而清楚库存并获得最大收益。高级线性规划应用中同样也包括投资组合。我们首先要注意一点:管理区别于经济,就是因为管理对投资主体的个人态度研究比较深入,而大部分经济管理问题简单地将主体的态度默认为风险规避即风险厌恶者。这里的投资组合并不是“最大化”问题,而是一个寻找一个“满意解”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 项目的收益  项目的风险

 主体的态度(风险偏好: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厌恶者)

我们这里与资产市场相比,实体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小。我们投资于未来,所以具有不确定性,这里主要通过连贯性来判断,统计学时间序列向量。指数化证券投资基金是共同基金行业中相当流行的投资手段,书中的例子是用了普尔500收益用来作为对比。我记得当时下课我曾问过老师,有时候从五年来看,一个投资的收益率更高,一个更低,但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却选择了收益低的那一个,这样是不是很不科学?其实并不是的,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理念,也就是收益永远跟风险成正比。首先不论那些数据只是我任意假定的,就算是真的,也只是五年,虽然这五年的收益也许她更高,但其实它背后的风险也很大,只不过正好这几年正好都碰巧盈利而已。也许能对书中的一些模型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很好,至少说明我认真去看了,但这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还是我经济学基本概念没有深深记在心里的后果。

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注意到,对有些问题来说,例如包装人数、产品数等,这里的小数解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需要用到整数线性规划。(当然,像飞机、航空母舰这样的东西肯定是有意义的)整数线性规划分为三种:全整数线性规划、混合整数线性规划、0-1整数线性规划。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使用。通过对Par公司的再思考,我们又引入了非线性最优化模型。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

 局部最优:如果没有其他有更好目标函数值的可行解可以在邻近域里找到,这个可行解就是局部最优的。对应局部最大值以及局部最小值。

 全局最优: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能有多个局部最优解,如果没有其他有更好目标函数值的可行解在可行域中找到,这个可行解就是全局最优。相对应全局最大值和全局最小值。

以par公司为例,其实我们最初的决策比较简化,对实际的决策来说参考价值不高,我们假定的利润是一成不变的,这在实际问题中是非常苛刻甚至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条件。但同样的,当我们希望更真实更实际之后,我们的建模求解过程也会更加复杂,我们应当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预测模型——BASS模型。Bass模型通过模仿系数以及创新系数来进行预测。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一些帮助,例如如何设计产品可能会激发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如何进行市场营销(高广告还是低广告),如何根据以前的经验来指导现行决策等。

等候线模型——排队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常见,例如商场的结账点的数目、食堂用餐的座位等等。排队论的目的就是使得费用最小,这里的费用包括两部分:

1、服务费用

2、用户成本(我们认为用户成本会以某种方式回到公司)其是通过研究主要数量指标在瞬时或平稳状态下的概率分布及其数字特征,了解系统运行的基本特征。统计推断问题,建立适当的排队模型是排队论研究的第一步(检验系统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检验顾客相继到大的独立性,确定服务时间的分布及相关参数)通过输入:

 顾客总人数  顾客源  顾客到达方式  顾客流的概率分布 来确定:

1、最优的服务率

2、最佳的服务台数

3、最为合适的服务规则。但是我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需要时刻注意数学解和真正管理问题之间的一些区别。我还记得老师上课说的“维修打印机”的案例。我们如果盲目按照数学的解去进行管理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其在赶往维修地所花费的时间等等。我们作为管理学院的学生,不论在什么课堂上,都应该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实管理问题十分复杂,不可草率想当然,一定要在多实践的基础上分析透彻。

在实际决策中,还有一种定量方法被人们广泛使用,就是模拟。模拟是对未来、对设想情形的不同状态给出表现,针对带有波动性参数,针对随机系统。

其基本步骤为:

 建立所研究系统或问题的理论模型  建立模拟模型  验证和确认模型  利用模型试验  进行试验,分析结果

随机数的生成大致有以下几类主要类型:

1、均匀分布

2、正态分布

3、指数分布

4、离散分布的查表法

模拟在新产品的开发、机票的超额预订、库存政策、交通流量、等候线中都有较多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基本上是抽样试验,其目的是估计依据若干概率输入变量而定的结果变量的分布。

最后我们介绍了多准则决策,其中AHP法也就是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解决复杂多准则决策问题的方法。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

 目标层(客观)

 准则层(主观):选择方案的准则

 方案层(客观):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每层有若干元素,层间元素的关系用相连直线表示。(每一层只有一个目标)。提到AHP方法我们就必须提到两两比较,因为两两比较是AHP的基石。因为人的判断能力有限,很难给较多的元素进行一次准确的比较,人们倾向于在两者之间比较,这个比较相对会比较准确。配合比较判断的一致性比率方法检验,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真实的比较程度,这对后续进行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这门课的学习对我来说收获很大,相比以前单纯的数学问题的学习,这门课让我与现实管理问题更加贴近了,发现了管理问题的复杂也发现了其魅力,让身为大三的我有一些紧迫感和对未来的向往。这门课与其说在教我们方法,不如说是在传授一种思想,一种抽象、简化、转化、求解的思想。借用以前运筹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其实你把式子列出来了,会算的人很多,但往往困难就在于你如何去列出这一些式子。这门课就正是教我们这一点。当然了,管理学知识一定不是通过一本书,一学期就能熟练掌握的,这本书只是为我们奠定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结合实际,重新回顾知识,将大学所学结合实践经验,我想这就是大学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学习体会是按照老师上课的顺序结合我的课堂笔记以及一些思考对全书做一个总结。

最后,由衷地谢谢老师!您每次上课的板书都非常认真,非常精炼,相比较其他课程的普通PPT来说,更让我觉得贴近。所以我每次都会把您的板书认真记录下来。谢谢老师一学期的辛勤教育,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三维实践 篇3

一、幼儿园教师课程设计决策——回归幼儿生活世界

在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决策中,我园赋予每位教师自主权,在正确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班幼儿与现有的资源条件,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与规划,形成适宜的课程实施计划并实践的过程。

1.将课程内容回归到幼儿生活是课程设计决策的基础。从回归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在幼儿园课程目标和课程素材的选择中,我园教师一方面基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内容;另一方面,所设计的课程能运用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能通过课程的设计,将课程素材中的适宜点和挑战点转换成幼儿的经验点,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素材和幼儿直接联系的过程,帮助幼儿更好地生活和成长。因此,我园在实施中利用幼儿园周边的户外环境资源,包括社区、公园等场所,将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融合,将教学活动与户外远足结合,立足本土,立足幼儿的生活,从大自然中汲取充足的养分。并且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符合本班幼儿特点的班本化的活动设计,结合班级自身幼儿发展的需要进行活动的选择。

2.将课程内容转换成幼儿经验是课程设计决策的关键。判断课程方案是否有效实施的最重要标准,在于幼儿是否将课程的内容变成自身的经验,而这一点,取决于教师的课程决策。所以户外远足活动前,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与幼儿共同做好了远足的前期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远足前对幼儿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园外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园内外环保教育等。在幼儿与同伴的商量中,制订出各班的远足计划、设计相应的路线图、制作邀请书等,把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科学五个领域的课程整合起来。有的班级的孩子用五彩的颜料合作彩绘百米长卷,表现郁金香的美;有的班级的孩子拿着小画板细心观察后,在花丛中写生;有的班级的孩子索性用各种颜色的轻黏土做成了立体的花朵,玩出了各种“花”样;有的班级的孩子在搭建好的帐篷中分享食物、表演节目:女孩子们在帐篷里玩起了娃娃家游戏,男孩子把草坪和帐篷当成了野战地;有的班级的孩子想知道关于郁金香的知识,提前设计了记录表,孩子们穿梭在美丽的郁金香花丛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寻找和记录,开展花卉调查。

二、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决策——走向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决策模式是指教师在做课程决策时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决策行为,在决策过程中并不完全按照预设的步骤展开。反思性决策中的每个决策都可能是决策的起点、中点或终点,在整个活动中决策处于一种持续动态循环的状态。

1.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持续发展,动态调整。多年以来,我园户外远足活动每一年都会根据上一个学期的远足实施情况有所改变和调整,这需要所有实施方案的教师共同倾注热情、贡献智慧,在不断地感悟、实践、反思、提升中,形成教育智慧,发挥课程对幼儿的长期效益。一方面,教师进行个人的自我反思,通过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活动及教育现场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教师开展集体反思,通过集体教研、班级活动展示和头脑风暴等形式,对课程实施决策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实践。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到活动带给幼儿什么价值观?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活动内容?户外活动中对于幼儿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等等。

2.关注课程实施中的师幼发展: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当教师把反思融入到课程实施决策中,将其视为课程决策的重要内容,并基于反思开展实践活动时,幼儿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形成一定的儿童观、课程观和教学观,要有“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要把幼儿的反应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在户外远足活动中,我园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持开放、反思的态度,时刻根据教育现场进行适宜的调整,关注实践中幼儿的反应,不断审视、修改、完善课程的实施,把预设的课程方案准确地转换成师幼互动的现场过程。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具体的,是受情境影响的,只有不断地自我更新才能发挥课程对幼儿应有的价值,促进师幼的和谐发展。

三、幼儿园教师课程评价决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一个漫长、潜在的过程,课程的实施也不是一个活动结束后,就告一段落了。因此,幼儿教师要具备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师的课程评价决策应侧重于动态的、形成性的评价模式,着眼于在实践现场累积的教育智慧,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迸发的教育机智。在户外远足活动中,我们的教师看到教学情境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随时随地抓住有价值的教育时机,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教学机智的获得,通过评价幼儿来了解幼儿。

1.搭建支架,挖掘发展潜能。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潜能。要挖掘幼儿的潜能,提供给儿童“支架式”帮助。具体来讲,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件任务,允许其得到有能力的成人和同伴的帮助。远足活动是教师有目的地将环境资源和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不论是活动前、活动中还是活动后,教师都应提供适宜的支架,根据评价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来的潜能来提供不同的对策。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来了解幼儿,从而引导和帮助让幼儿的表现和潜能发挥得更加出色。

2.拓展资源,采用多通道参与。形成性评价的目标之一在于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发展幼儿的潜能,这种针对幼儿最近发展区而展开的评价活动就一定会得到有指导能力的成人或同伴给予的帮助。远足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是能助推整个活动实施的,有利于幼儿经验发展的一些人的资源的总和,包括园内和园外两部分。园内的人力资源除了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级教师外,还包括各个相关岗位的职工;园外的人力资源除了孩子们的家长外,还包括一些配合整个活动的交警、花农等人员。在这样的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资源整体中,教师认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发展着的全部学习能力。

3.多纬生成,关注学习品质。远足活动不仅锻炼幼儿的体质,愉悦幼儿的心情,还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使幼儿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在远足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坚持到底、挑战自我、主动探究的良好品质。幼儿学习的最终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发展的变化。形成性评价对幼儿的了解不是以知道幼儿成长的现状为终点的,而是要明白基于幼儿的现有发展状态要运用哪些手段、方式去帮助幼儿进步、成长。

当看到孩子们在自然中追寻探索时,当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愉悦的笑脸时,我们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当承担起课程决策者的职责。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会反思、再定位,试图让教师的课程决策更有效。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教师应该对幼儿生活中隐含的各种教育时机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并能够准确判断各种教育现象,及时选择教育策略,使幼儿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和挖掘植根于幼儿生活的课程。

(朱静,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附属幼儿园,215200)

大学课程决策的利益失衡与整合 篇4

一、我国大学课程利益失衡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境遇

1. 历史脉络。

中国大学虽然移植自西方, 但从源头开始就被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当时, 晚清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各色人等期盼大学起到选拔人才、巩固国本、实现自强的作用。大学由政府设置, 隶属于中央政府机构管理, 在课程设置上, 注重以德为先, 在培养目标上, 强调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 从而奠定了中国大学的国家主义传统, 也决定了中国大学课程决策上的政府主导模式。其后延续百年, 虽形式或有变化, 但教育的功利主义外衣却从未脱下。民国时期, 由于政府力量的弱化, 加之教育精英们的惨淡经营, 大学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一度使得大学课程强化了对学科及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保障。但是, 正如波普尔所说, “人似乎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意识形态的动物”[1], 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总是顽强深入并决定着课程决策主体的价值观念。所以, 每个时代拥有一定决策权的社会精英, 尽管在大学课程决策过程中常常显现出主体的“个人观点”, 但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者, 使得大学课程的主色调仍然成为国家与政府意志的映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 大学是国家政治机器的附属物, 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被当作政治、经济事务, 导致大学迅速行政化和官僚化。影响所及, 大学里只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课程, 而少有或几乎没有学校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 课程的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依附发展, 表现为对西方大学课程的移植、模仿;二是社会本位, 表现为大学课程始终把满足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2]。此时, 课程利益主体表现出“一元化”特征, 即国家是课程利益的唯一主体;课程决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发展的需求;课程决策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社会和个人的控制。

2. 现实境遇。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政府对高校的集权管理模式开始松动, 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落实。比如, 政府有限放开了对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 对大部分学科专业课程而言, 国家不再编制和颁布全国统一执行的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 而由大学自己决策、组织和管理。目前, 学分制、弹性修业年限、多样化的学习标准、考试和评定方式等课程实施与管理方式已经得到普遍实行。这些决策权力是大学与政府经过长期博弈而获得的, 它为大学课程决策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课程利益的重新划分提供了基础。

尽管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已是一个治理型社会, “政校之间开始形成合作型关系, 大学的独立地位开始得到承认, 获得了相当多的自主权, 知识生产开始出现了繁荣的气象”[3], 但是, 仅就课程领域而言, 政府对大学课程的控制仍然较严,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颁布文件实现对大学课程的行政干预, 对大学课程的结构、内容、实施均有比较明确的要求。二是设立新的课程管理机构。如教育部先后成立的高等学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就把对大学课程的严格控制作为其重要职能之一。三是目前教育部对公共课程仍然实行统一管理, 对公共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都有详细规定。四是增加了新型课程管理手段。比如, 将大学课程既定指标纳入相关评估体系, 控制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活动等。

因此, 从本质上说, 目前我国的大学课程仍然是“基于专业设置, 在专业培养计划的严格指导下, 通过各种教学大纲规范下的教学资料的教学, 来实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进程”[4], 课程利益处于失衡状态, 政府以外的其他相关利益者的课程利益依赖于政府的整体调控, 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二、大学课程决策的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

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按照与大学关系由近及远, 按区分尺度的不同, 可以把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成多个层次。如: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校友和财政拨款者———与学校有契约关系的当事人———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四个层次[5]。可简化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部分, 前者主要指教师、学生、管理人员, 后者主要指校友、出资者、当地城市与社区等。“大学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而不能以某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6]因此, 大学的课程决策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1. 国家利益。

布鲁贝克曾指出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7]:以认识论为基础的理性主义模式要求大学不受价值影响传承和研究高深学问;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功利主义模式要求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 大学不应仅仅是一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有机体”, 而要成为一个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对此, 博克从大学对资源的垄断、大学独有的教育与研究专长以及得到来自政府的巨额资助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必须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 回报社会, 帮助社会解决问题[8]。所以, 大学的课程必须保障国家利益, 要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从事科学、技术、工程、人类健康和公共学校教育等;它要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 它的科研成果为经济增长加注燃料, 同时也引领国家创新。

2. 地方和用人单位利益。

大学的发展有利于地方利益的增长, 既有经济利益, 也有文化、观念等非经济利益。地方政府鉴于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对大学课程体系提出相应的要求;用人单位则要求学校培养出有知识、善沟通、勤劳、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不少单位甚至把要求大学生修习的课程纳入招聘条件。而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针对性和职业性, 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规格与类型、数量与质量的需要。

3. 科学共同体利益。

各利益集团的要求最终要由专家加以整合, 学科专家决策大学课程时, 往往强烈地体现出科学共同体的利益取向, 以知识或学术活动的需要作为大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竭力追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知识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虽然人类行为更多的是受现实利益驱动, 但科学共同体这种追求始终未曾泯灭, 就是因为“对于这些较少政治色彩、较少阶级烙印且又长期永存的问题, 大学常将其作为课程价值取向的目标之一”[9]。

4. 教师和管理人员利益。

每一次新的课程决策, 都隐含着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变革, 牵涉到利益的调整。当前, 变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过去, 那些时刻渴望变革的人被称为反叛者, 如今, 维护现状的教师成了另类。尽管如此, “道德目标的最高形式不是无私的牺牲, 而是自私与非自私动机的混合体”[10], 教师也是一个理性的人, 从投入和收益的角度来看, 正是超出成本之外的收益推动着教师对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投入。如果课程决策罔顾教师利益, 将会导致教师消极抵抗, 难以取得效果。而当前的变革强调分权、强调多元化、强调管理的专业化, 对管理人员也是一个挑战, 如果调整不好, 就容易造成管理人员的失落, 进而产生抵制。

5. 学生和家长利益。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顾客, 学生通过投入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来获得高等教育服务, 同样是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于学生来说, 其最大的利益需求是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系统学习, 获得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在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中国家长历来有望子成龙的心态, 他们对子女在大学里能学到什么十分关注。很多时候, 学生 (家长) 往往选择那些容易使个人获利的专业领域, 所以国家和个人 (家长) 的课程利益常常产生冲突。当然, 学生与家长对大学课程的期待并非铁板一块, 如有的人希望有利于进一步深造, 有的人则希望增添更多的求职砝码。正因如此, 大学课程利益的单方面满足往往也会引发激烈的争议。

三、实现基于利益整合的大学课程决策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 课程决策本质上就是一种政治决策, 必然需要有某些固定的决策规则———关于制订规则的规则, 主要包括权力分配与程序法规。就大学课程决策来说, 要协调课程利益冲突, 课程决策中的权力分配与决策程序是决策规则的两个核心问题。

1.对大学与政府之间的课程权力作出合理分配。

“自治”是大学躯体中与生俱来的DNA, 当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需要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政府基于利益整合而对大学进行适度控制是必要的。与此同时, 政府也会对标准化、中央控制和管理清晰化产生迷恋, 美国政治学与人类学学者斯科特解释说, 现代国家机器的基本特征就是促使统治对象简单化和清晰化, 以便更容易地实行自上而下的控制。因此, 政府总是注重追求一种规范统一的标准、稳定的教学科研秩序以及便捷的管理控制, 必然造成权力在政府的过度集中。“中央集权的行政结构和中央计划的强制命令创造出一台对地方知识和地方条件全无反应的笨拙机器”[11], 最终使教育由摇曳生姿的生命陶冶过程变成批量制造毕业生的工业生产过程, “笨拙”的大学课程体系对社会需求难以及时应对, 人才培养滞后, 而且大大增加管理成本。因此, 大学理应获得更多更灵活的课程决策权。

2.在大学层面建立民主化的课程决策规范。

政府与大学的课程权力一旦分配定型, 除去政府强力控制的部分外, 大学层面的决策是课程的主要决定因素。当前, 中国的行政权力强化也同样投射到大学组织内部, 大学进行课程决策时, 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垂直驱动方式, 工作轰轰烈烈, 却很难形成制度化的积累, 原因在于缺乏规范化的课程决策规则。在大学内部, 如果课程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 制度化主体对自身利益的无限制攫取, 必然导致功能性主体的缺位, 最终滑入课程权力分配的单极化陷阱, 课程总体价值的实现必将受到同步削弱。因此, 必须建立民主化的课程决策规范。

首先, 保持参与者适当的数量与参与程度。课程决策是决策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主体的参与数量与程度对课程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大学课程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权力主导, 教师和学生权力缺位。所以, 在课程决策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作为大学课程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他们的参与数量与程度都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 充分进行信息沟通。从信息的角度看, 课程决策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发送、接收和处理的过程, 只有课程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充分、真实, 各利益相关者才能保护自身的权益, 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比如, 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岗位知识能力, 只有用人单位“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但联通他们的信息通道常被忽略, 增添了课程决策的盲目性。因此, 大学课程决策者应与学校师生、校友、用人单位、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建立起充分而有效的联系, 加强和开辟各种沟通渠道, 除了传统上的行政、学术系统, 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行业调查、毕业生质量调查、人才共同培养以及大众媒体等途径, 充分了解各方的课程利益诉求。

另外, 建立大学课程的审议和协商制度。在利益诉求明确表达的基础上, 需要各方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审议和协商, 整合课程利益。为此, 学校应该组建课程审议委员会或审议小组, 成员由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学者和专家等代表组成。课程审议和协商制度是决定课程决策质量的关键。该项制度的核心在于审议小组人员构成是否有代表性, 程序和决策是否民主, 审议基本原则和标准框架是否专业并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充分的审议协商, 可以丰富决策过程的所需信息, 弥补决策过程的有限理性, 并因协商程序的公开运行而强化决策过程的责任约束。

3.增加大学课程决策结果的可选择性。

20余年来我国大学课程的改革, 无论是调整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 还是推行学分制、选课制;无论是拓宽基础、淡化专业, 还是设置文理交叉的通识课程, 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即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 保障学生的课程利益。但就目前情况而言, 由于办学理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国大学课程设置过窄、学生自主选择余地不大的弊端仍很明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不仅意味着学生规模的扩大, 也意味着学生更多的差异性和利益分化, 大学课程提供充分的选择性, 是各相关利益方获得自身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尊重教育规律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总之, 课程决策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性 (开放性) 、可选择性、自主性。大学从承担“单一的国家责任”到“广泛的社会责任”, 成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不断分化的利益主体对大学课程也会提出相应的利益诉求, 有共识, 也有矛盾。为了更好地整合利益各方的课程利益, 大学课程决策必须在不同层面上体现权力的均衡, 建立规范的民主决策程序, 最大可能地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英]卡尔·波普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M].李本正, 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47.

[2][4]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95-109.121.

[3]朱新梅.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8.

[5]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 2007, (7) :19.

[6]李福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大学的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51.

[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2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73.

[9]杜希民, 等.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132.

[10][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5.

课程决策权 篇5

Let individuals, teams, and businesses to capture, organize, plan and act on creative ideas and information in an interactive, visual environment.《系统思考:决策流程优化与创新》课程大纲

Thinking in Systems Optimizing Your Decision-making Strategy

【课程背景】

——下属向你申请增加资源,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团队会议,各成员意见不一,激烈争辩,该如何整合各方意见,并引导大家达成共识? ——客户的要求现有方案不能满足,我们能想出什么新方案?? ——面对一些观点与选择,自己心中有些感觉,但又不确定是对是错? ——面对提问和质疑,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观点与结论更能让别人接受?

缺少一套科学的、强有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的帮助,经理人只好重复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拍脑袋做决定、沿用旧方法、没有预防措施、忙于到处救火„„

此课程能够帮助你退一步冷静地检视自己的思考过程,理清事物背后的因果逻辑,从而提升你的思考质量,使你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挑战各类假设,并且清晰地看到他人的观点。这也是全球500强企业精英一致认可的思维训练利器。

回到工作中,你将立即感受到工具和技巧带给你的好处。【课程收益】

 能够深度审视自己与他人的思考过程,树立运用系统思考的意识  掌握系统思考的流程与技巧,增强个人思考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 有意识避免思考陷阱的干扰,以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 将系统思考技术应用在商业决策中,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 学会从复杂现象中鉴别问题并探索问题的根源

 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工具分析问题,确定问题及原因的层次  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创意思维,突破原有的解决方案  完善决策思维和程序,预见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参加对象】

需要对企业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透彻分析、理性决策的管理人员

【课程纲要】

第一讲 系统思考-决策流程优化在商业中的价值

系统思考的定义

系统思考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

第二讲 系统思考-合理商业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市场影响因素:

 客户环境在发生什么转变?

 哪块客户细分群体具有最大的增长潜力?  顾客最渴望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 阻止客户投靠竞争对手的成本和策略是什么?  什么产品和服务能获得最大收益率? 行业影响因素:

 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与我们有何不同?  谁是市场的新进入者?与我们有何不同?  哪些产品和服务可以替代我们?  在我们的价值链上,谁是关键参与者?  哪些利益相关者会影响我们的利润率? 重要发展趋势:

 技术趋势,行业内外的主要技术趋势是什么?  法规趋势,哪些法规的变化会影响你的业绩?  社会文化,哪种社会文化趋势会影响你的业绩?  社会经济,重要的人口和收入支配趋势是什么?

第二讲 系统思考-决策流程优化的流程与技巧(RED模型)

Recognize Structures 辨识结构

问题的鉴别——事实和数据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认清什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级经理人在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也决定了他们关注的问题和解决的重点都有所不同。找到真正的重点,可以使问题的解决产生最佳效果。

问题的分析——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背后还有问题?有时候解决表面的问题需要花费很大成本,却只能治“标”;而解决背后的问题却只需花费较少的成本,却可以治“本”。关键是能否有效地找对背后的问题,并将其中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整理清楚。

Evaluate Arguments 评估论证

方案的创造——小组共同有序参与

找对了问题,接着要想出解决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些思维定势,而难以突破。最后或是畏惧不前,或是走回老路。解决新问题需要新方法,创造新方法则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创意每个人都有,只是不知道怎么发挥。只要掌握一些新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创新其实是一件轻松又有趣的事情。方案的规划——利用团队经验识别最优方案

想到一个合理的方案后,就要制订实施计划,确定项目的步骤、进度和资源配置。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人需要将任务分配到每一天、每一个人,并由此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成本。只有在每个细节处考虑周全,才能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最完备的依据。

Diversify Perspectives 避免单一论证

方案的决策——做出理性的判断

如何将各组数据加以对比,对各项规划好的方案进行决策?决策需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衡量的标准,对各项方案的优势与劣势加以评判;决策需要判断每项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最小的风险换取最大的收益。

决策九要素:价值主张;客户细分;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益来源;关键资源;关键活动;关键合作;成本结构

方案的执行——赢得团队的承诺

方案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团队力量,所以在执行前要建立共识。经理人的作用,不是说服团队成员认可你的方案,而是认真地倾听,使他们的想法都有被尊重和考虑的机会,然后赢得他们的承诺。

第三讲 避免决策流程中的常见陷阱

1.“沉锚”陷阱

考虑做一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2.“有利证据”陷阱

“有利证据”陷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别人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决策的证据。这种“有利证据”陷阱会诱使我们寻找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证据,躲避同自己意见相矛盾的信息。3.“框架”陷阱

趣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为了确保安全,人们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而不愿意冒险突破框架,尝试新的可能性。比如车轮一定是圆的,乌鸦一定是黑的,女人爱财、男人?色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框架思维模式。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人创造了问题的最初框架,都千万不要自动地接受它。4.“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选择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着有限的选择,无论你如何思考、评估与甄别,最终得到还是一匹“劣马”。我们的思维有时也是如此,常常受到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局限和影响,导致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是一个陷阱。5.“布里丹选择”的陷阱

有些决策者总希望得到最优最佳的方案,这其实已经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完美无缺的决策方案是不存在的,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决策过分地追求完美无疑等于死亡!只能在犹豫和彷徨中浪费时间并错失发展良机。避免犹豫的最好方法是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先排序。

6.“群体思维”的陷阱

集体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基本方式,但不等于科学决策。在集体决策时,即使经验再丰富的管理者组成的团队也有可能犯下幼稚的错误,共同选择一个失败方案,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思维的陷阱。

课程决策权 篇6

【关键词】 Excel 投资决策 NPV 净现值

1. 问题的提出

光大电器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洗衣机,生产该洗衣机的经济规模为100万台/年,需要投入的生产线设备、模具、工装等固定投资费用为2000万元,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固定投資费用在建设期初一次投入,估计该产品的市场寿命期为5年,5年末固定资产残值为固定投资额的20%,流动资金可在寿命期末全部收回。由于洗衣机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该新型洗衣机投入生产后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产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该公司在决定是否投资生产该新型洗衣机之前,进行了一些市场调查预测和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估计产品上市后销售量将达到生产能力的80%以上(畅销)、50%~80%(销售一般)、不足50%(滞销)的可能性分别为40%、30%、30%。另经财务部门所做的财务预算分析在产品出现“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销售状况下,该项目投产后的年净现金流量将分别为100万元、600万元和1000万元。考虑到筹资资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贴现率应取6%.

2. 可行方案提出和利用Excel进行新产品的投资决策

(1)进行少量试生产(100台),并将试生产的洗衣机免费赠送给不同地区的一些用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试用,已取得用户的反馈信息. 包括功能、使用效果、方便程度、外观、可靠性五大类共25个指标,可将用户对该洗衣机的评价分为“不满意”(低于60分)、“尚可”(60~90分)和“满意”(高于90分)三种可能的结果,调查结果用Excel汇总。利用之前每种销售状况下当初试销时反馈的各种结果出现的频率作为已知的先验概率。

课程决策权 篇7

一、课程定位

(一) 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进行课程定位分析。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及相关领域ERP应用人员或ERP实施顾问。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在明确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领域的基础上, 建构了三个平台的教学培养设计, 三个平台为:基本素质平台、专业知识平台、职业技能平台。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立足于专业知识平台, 培养学生的企业信息分析、信息预测与决策的能力, 并拓展于职业技能平台, 大量的信息处理技能训练为学生ERP实务操作奠定了基础。

(二) 从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进行课程定位分析。

在了解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应用领域的前提下, 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专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 深入了解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通过分析经济信息管理 (ERP方向) 行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人才的需求, 确定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见表1。

由表1可见,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四类职业岗位群, 其中的三类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信息分析与决策知识和能力。 (1) ERP相关岗位。毕业生作为ERP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实施及日常维护、ERP产品的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支持技术人员, 企业信息化及信息收集、整理是其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2) 信息分析岗位。毕业生作为从事信息采集、整理加工、信息分析并做出预测或决策的工作人员, 信息分析及决策是其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 (3) 商务贸易岗位。学生作为主要从事网上市场信息调研、网络支付与结算、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工作的人员, 信息分析与决策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质。

由此,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两方面分析确定, 《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ERP方向) 一门培养学生网上调研、信息采集及分析、信息预测与决策能力的主干专业课。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 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市场信息分析的工作流程进行调研, 通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信息咨询人员、企业市场信息部门骨干人员对工作岗位的作业过程和作业技能进行分析, 制订适合于本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并符合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要求的岗位能力标准, 进而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见表2。

(二) 明确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市场信息分析的工作过程分析, 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依据本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要求以及工作流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提炼出课程面向的6个典型职业任务, 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序化出相应的8个学习情境, 具体内容见图1。

(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

根据信息分析的实际工作过程, 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 把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社会联系, 形成主题任务, 进行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工作项目, 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进行动态学习。教学全过程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

三、教学环节设计

按照课程设计方案所确定的工作任务、构建的学习情境、列明的行动领域, 为了更好完成教学, 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要求, 在每个教学单元按照工作过程, 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 按照如图2的教学环节安排。课程的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与辅导下, 学生独立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四、结语

《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年, 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生满意率达100%, 学生座谈会也反映本次课程内容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和教学, 理论结合实践, 使学生感受了工作的真实性过程, 可以缩短毕业生上岗的适应期。因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达到了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 即具有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并能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晓辉.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J].求实, 2004, 6:214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4

[3].李晓军, 刘智英.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取向透析[J].教育与职业, 2005, 35

[4].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 2007, 6

课程决策权 篇8

现有高校的就业率统计大多是把有没有工作岗位作为衡量标准,这种方法只能从宏观上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掩盖了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认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应用分析应该区分是否“所学即所用”的在本专业或本行业就业的分析理念。本文提出把各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看成是一种模式,即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满足与该模式的认为是本专业或本领域就业,而不满足该专业就业模式的为专业外就业。

1 就业模式库的建立及就业形式分析算法

1.1 就业模式库的建立

设某高校有计算机专业,那么根据该专业的就业实际可以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模式库为:软件开发技术总监,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测试,电子资料处理,硬件生产,硬件维护,计算机教师,非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应用。按照这种模式建立某校就业模式库如图1所示。随社会用人结构的变化,可能当前建立的模式库没能包括有些新的就业形式,也可能有些已经过失。像其它系统的规则库一样,就业模式库为人工手动设置,可以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这样就可以实现螺旋式的就业模式库的建立。

1.2 就业形式分析算法

(1)选择统计分析数据的起始年限,从时间范围上界定分析的数据对象。

(2)按统计分析的专业进行数据的抽取。

(3)根据第二步选择相应专业的就业规则库。

(4)当就业栏信息与规则库中的一致时,认为相对与该专业,该学生在本专业就业,否则即为没有在本专业就业。

(5)求得在本专业就业率或非本专业就业率。

2 基于决策树的课程优化设置

实现基于决策树的课程优化设置就是希望通过发现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的好坏与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关系,希望发现有一类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关键作用而有的课程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小。

2.1 学生成绩表的预处理

对成绩表决策属性的分类。为了便于决策树的使用把所涉及的课程总计分为四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英语课,实践课。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分为如表1所示的四类。不难看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数据结构、微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其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专业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IPv6、网络数据加密算法研究、服务器配置、网络编程、网络存储系统;实践课程主要包括:ACM算法设计实践、毕业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对每一大类成绩的处理。按照上面的分类处理,得到的专业基础、专业课、英语课、实践课程四类都不是原子型的。为此对四大类的成绩进行如下的处理:

(1)对每一大类计算期望值E(平均值)。设某一类C(c1,c2,…,cn),则平均值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E(C)=1ni=1nci

(2)对每一大类的平均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用V(C)函数表示。规定当E>90时,该属性值记为优;为E>80时,该属性值记为良;否则记为中。

v(C)={E(C)9080E(C)90E(C)80

2.2 就业信息表的处理

由于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新式种类繁多,并且有时即便是同一性质的工作也有不同的叫法,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为地对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根据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近程度,把工作性质分为三类:高度相近(E1),相似度较低(E2),非本专业(N1)。如对计算机专业我们可根据经验分为:软件开发技术总监(E1),软件工程管理(E1),软件开发(E1),软件维护(E2),软件测试(E2),电子资料处理(E2),硬件生产(E2),硬件维护(E2),计算机教师(E2),非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应用(E2),其他非本专业领域(N1)。

通过以上对学生成绩表和毕业生就业信息表的预处理,毕业生的成绩表和就业信息表的连接运算,得到新的成绩—就业表,如表1所示。

2.3 构造决策树

选用如表1所示的训练样本集,并依据C4.5算法构造决策树。选取属性——就业表的属性项“从事工作性质”为类别标识属性。属性项“专业基础课”、“外语水平”、“专业课”、“实践课”、“英语课”作为决策属性集。

训练样本数据集中共有35个元组,有三个类别E1, E2, N1。依照三类的分类信息35个元组中,属于E1的为10组;属于E2的为15组;属于N1的为10组。为了计算决策属性项的信息增益,通过下式计算分类属性项的期望值:

Ι(E1,E2,E3)Ι(E1,E2,Ν1)=Ι(10,15,10)Ι(E1,E2,Ν1)=-1035log21035-1535log21535-1035log21035=1.257

下面分别对专业基础、专业课、实践课、英语课四个决策属性项分别计算机他们的信息增益,为决策树分支时提供依据。

(1)通过下式求出专业基础课属性项的信息增益E(专业基础):

E()=1335Ιe(E1,E2,Ν1)+1335Ιg(E1,E2,Ν1)+935Ιm(E1,E2,Ν1)

其中,

Ιe=(E1,E2,Ν1)=-513log2513-613log2613-213log2213=1.46Ιg=(E1,E2,Ν1)=-313log2313-513log2513-513log2513=1.548Ιm=(E1,E2,Ν1)=-19log219-69log269-29log229=1.224

专业基础成绩的信息增益率为

ration(专业基础)=Ι(E1,E2,E3)E()-1=0.087

(2)通过下式求专业基础课属性项信息增益E(专业课):

E()=1335Ιe(E1,E2,Ν1)+1435Ιg(E1,E2,Ν1)+835Ιm(E1,E2,Ν1)Ιe=(E1,E2,Ν1)=-1013log21013-113log2113-213log2213Ιg=(E1,E2,Ν1)=-1214log21214-214log2214Ιm=(E1,E2,Ν1)=-310log2310-710log2710

则:ratio(专业课成绩)=Ι(E1,E2,E3)E()-1=1.28

(3)通过下式求出专业基础课属性项信息增益E(实践课):

E()=1235Ιe(E1,E2,Ν1)+1535Ιg(E1,E2.Ν1)+835Ιm(E1,E2Ν1)Ιe=(E1,E2,Ν1)=-1012log21012-112log2112-12log2112Ιg=(E1,E2,Ν1)=-1315log21315-215log2215Ιm=(E1,E2,Ν1)=-28log228-68log268

则可求得实践课的信息增益率为:

ratio(实践课)=Ι(E1,E2,E3)E()-1=1.20

(4)通过下式求英语课的信息增益E(英语课):

E()=735Ιe(E1,E2,Ν1)+1635Ιg(E1,E2Ν1)+1235Ιm(E1,E2Ν1)Ιe=(E1,E2,Ν1)=-27log227-47log247-17log217=1.378Ιg=(E1,E2,Ν1)=-616log2616-616log2616-416log2416=1.526Ιm=(E1,E2,Ν1)=-212log2212-612log2612-412log2412=1.459

ratio(实践课)=Ι(E1,E2,E3)E()-1=1.10

根据四个决策属性计算出来的增益率,选择增益率最小的一个属性作为第一层分类控制节点(即根节点),然后对每一个分支依然计算每个分支决策属性的信息增益率,确定下一步分裂的属性项。如上重复做下去,可以得到(图1由于专业基础课的信息增益率很小,为了方便作图省略了该决策属性)。

2.4 知识描述

(1)当专业课的成绩优秀并且实践能力优秀时,该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性质往往高度接近所学专业。

(2)当专业课和时间课都处在良这个水平时,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

(3)当专业课成绩和实践课成绩都为中时,大多数毕业生就业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相关性非常小。

(4)专业基础课成绩对毕业生就业从事工作的性质决策意义不大。

2.5 结论

根据以上四点知识,认为专业课和实践课对学生的就业非常重要,应加大数量、提高质量;英语技能对毕业生就业从事工作的性质不明显,可以适当调整降低比重。

3 结束语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就业渠道的扩展,今后还需对相关的决策树算法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优化相关算法,同时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实用性,为学校专业设置、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安,陈宁,周龙骧,等.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宏.时间序列模式发现和应用[C].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七届联合国国际计算机会议论文集.汕头:汕头出版社,2000:1242-1245.

[3]王欣.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学生培养及就业指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4]彭松波.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就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

[5]于卓.应用决策树构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评估模型[D].东北财经大学,2007.

[6]马冰冰.学生信息管理与数据挖掘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8.

[7]屈元子,李茹.基于数据仓库的煤矿历史数据分析[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1).

[8]曹方兴.数据挖掘就业数据及其引发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7(9).

课程决策权 篇9

1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创建研究型课程的坚实基础

研究型课程教材的使用, 必须要紧跟社会和时代潮流、紧盯学科发展前沿, 将真实的案例引用到教学中来,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料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 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为了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实时掌握国内外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改革的新进展, 我们需要对教学文件进行修订, 及时引进国内外原版优秀教材、增添教学案例, 从而形成框架齐全、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要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完善和更新本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和完善实验大纲、上机实验指导书、统计软件使用指南, 完善教学案例库、试题库, 开发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由于现代经济预测与决策理论的日新月异, 因此在课程的教授中, 不仅要搜集最新的经济统计资料, 而且还要及时采用最新的计量方法, 注意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的研究成果, 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推动经济预测与决策的不断发展。

2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创建研究型课程的前提条件

针对该课程的实际情况, 借鉴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点, 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创新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 着重抓住课程讲授、课堂讨论、课题训练、考核等四个主要教学模块, 把这些环节导向研究型教学方式。进一步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 加速从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创新能力教育的“研究型”教学转变。

在课程讲授方面, 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在课堂讨论方面,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围绕某个社会经济问题, 以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共同参与, 一起体验研究性学习。如清华大学陈永灿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中所写“以教师引导启发创新思维, 以学科前沿激发研究兴趣, 以师生互动启迪自主学习, 以鼓励质疑倡导探索精神”。在课题训练方面, 采取课题研究小组的组织形式, 在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项目。让学生做到“以我为主”, 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建立模型、设计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老师只需适度参与, 重点在总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上发挥作用。在考核方式上, 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 采用课程笔试、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3 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创建研究型课程的重要保证

研究型课程是以学生兴趣为起点, 在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逐步建构而生成的, 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 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经济预测与决策就是从实际中的问题出发,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思维。二是统计软件进入课堂。该课程特别强调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作用, 理论和方法必须通过教学实践和上机操作来加强理解, 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分析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至少要掌握一门统计软件, 软件的使用为问题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软件有Eviews、SPSS、SAS等, 针对本科生的教学, 我们主要介绍Eviews软件的操作, 借助于这些统计软件对具体问题的演示, 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直观, 让学生从一个又一个的输出结果中获得惊喜, 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三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建模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计算机和其它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转化为数学问题, 再应用数学知识将其解决, 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往往我们能够找到多种方法来解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比如面对一个季节性的时间序列, 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进行建模, 季节变动预测法、ARMA方法等, 不同方法都可以进行尝试, 并对方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总结, 这样可以提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自主的创新能力是创建研究型课程的关键所在

研究型课程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强调科研与教学并重。既要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 也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创新能力, 必须做到“学以致用, 勇于创新”, 这也是笔者对这门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一直采用“课堂讲授, 软件操作和专题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学生定期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分析文献, 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在课程结束时, 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由选择研究问题, 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小论文,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指导学生在经济预测与决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并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 进行投稿并发表, 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依托本科毕业设计、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平台, 引导学生围绕所给的经济问题, 开展科研训练。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对自身科研能力提高了信心。最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朱建平.经济预测与决策[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

[2]易丹辉.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3]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徐盈之.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 2009.12 (11) .

[5]陈永灿.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N].中国教育报, 2006-06-09 (4) .

课程决策权 篇10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部门决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部门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公共部门决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来源于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活动之中,作为由概念、原理和方法组成的严密的体系,公共部门决策理论具有高度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而现实中的公共部门决策活动却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对实践的依赖性,它的研究任务重点是现实的、不断变化着的公共部门待决策的事务。单纯地依靠教师向学生讲解理论是很难实现课程目标的,还需要使用能够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1]可以看出,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 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的现况

目前本课程已在实施案例教学,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距教学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分析其原因如下:

首先,案例资源匮乏。我国公共部门决策的教学与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专业资料以翻译和引进国外教材为主。而由我国自己编写的针对本国公共部门决策的教材、书籍是少之又少,相关案例更是难寻。案例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一大瓶颈。没有储备丰富且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就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其次,案例陈旧。目前,该课程能够获得的案例主要来自于相关教材所配的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描述的是我国上个世纪的事情,时代感不强。学生亦反映这些案例过于陈旧,根本不能及时反映我国当代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情况,因此对案例的讨论不够积极。

最后,案例的使用不够规范和科学。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主要包括:课前的教学案例的搜集与制作;课堂上案例的讲授、研讨、情景模拟等;课后案例教学效果的反馈。[2]但目前,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做法是只有课堂上的案例讲授、讨论,而缺少课前准备及课后的反馈搜集。这种不规范、不科学的做法就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综上分析,建立适合我国教学使用的、高质量的案例库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

3 案例库的建设及使用

3.1 案例的制作

3.1.1 案例的选材

1)素材的来源

案例教学的一大原则就是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正如爱德华·伯克教授认为的那样:“用编造的事实进行案例教学有很大的风险。就像医生用一个假设的病例进行医治活动一样,是没有用的。”[1]

获取公共部门决策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案例的真实性。而这种第一手资料往往需要从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中获取。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旧体制下,政治事务的公开程度不高,大量发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事件是不完全公开的。另外,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组织由于受政府的影响还很大,自己独立操作的管理经验还很少。这些就使得从公共部门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难度变得很大。[2]因此,需要扩展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渠道。可获得文献、档案、记录、访谈和实物证据的地方都可以作为选材的渠道,亦可通过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来获取真实性的资料。

2)对国外案例的态度

案例的本土性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只有在本土案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国情,才能培训出处理本国公共事务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排斥国外的案例。因为,国外在公共决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源泉,而研习国外的优秀案例也是我们向西方学习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知识的一个好的做法,这对于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大有好处。

在选择国外案例时,应注意挑选那些对我国公共部门决策有借鉴作用,同时又不违背我国政治制度,且适应我国行政环境的案例。

3.1.2 案例的编写

搜集来的素材不能直接当作案例用于教学,还需经过一些必要的加工,因为能用于教学的案例是要满足一定要求的。

1)保持案例的真实性。

为了增强案例的可读性,提高案例的学习效果,案例编写人员可以对原有素材进行一定的处理,如篇幅的增减,叙述方式的改变或出于保密的要求对有关内容进行掩饰,但基本情节不得虚构。编写人员必须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对事件进行描述或介绍。

2)案例编写要围绕教学目标。

案例需要服从于教学目标。无论是案例本身的编写还是针对案例设置的讨论问题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即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及方法技能,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案例要有典型性。

一个好的案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这实际上是所有学科选择案例的标准。正因为具有典型性,案例才能够与一般的故事、事件不同,它具有特殊情景里的普遍意义,学生可以通过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熟悉和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一般概念、理论,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3]

4)案例要有明确的背景性。

每一个事件都处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并且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与它所处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案例中对事件相关的背景没有一个很好的交代,那么案例就会变得难以理解,而且围绕这些案例进行的分析和对策选择也会因失去约束条的考虑而陷入空泛。

5)案例要有可探讨性。

案例所要揭示的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并不是直白地标识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总结而来,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初衷。因此,案例要有可探讨性,而这种可探讨性是指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体现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理论、观念、角度、方法和标准上,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的选择上,体现在对不同决策方案效果的评价上。[4]而问题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或者曲径通幽,将问题隐藏在一般描述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发掘问题,引发不同的观点的争论,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以上是作为公共部门决策案例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也是案例编写员在撰写案例时必须遵守的原则。除此之外,在编写案例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要尽可能反映时代特色。

在案例的选编过程中,并不排斥距现实有一段时间间隔的案例。因为有一些优秀的经典案例虽然陈旧,但其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或启示并不过时。但如果多个案例所起到的作用相近时,编写人员就要优先考虑更具有时代感,时效性更强的案例了,因为这样的案例很可能正是学生所亲历过的,他们对这些案例会倍感亲切,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自然,教学效果也就会更理想。

2)案例要简洁,具有概括性。

我们要求案例要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晰,但不能因此就将案例变成“流水帐”。对较大的公共部门决策问题要进行提炼和概括,使案例的层次清晰简洁,篇幅大小合理,以便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达到预期目标。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除了可以作为案例的讨论者,他们也可以是案例编写的参与者。

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后,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会对案例有更多、更深刻的思考,这些想法甚至可能是编写者在撰写案例之初也未曾考虑到的。将这些想法中一些好的部分从事到案例中,可以增加案例的价值。

另一方面,学生亦可以参与到案例的素材搜集和编写工作中。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负责制作的案例往往更新颖、更易于接受和包涵了更多的冲突性与竞争性问题,从而也具有更强的激发学生关心时事和积极思考的特质。[5]

当然,由于学生缺乏制作案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制作案例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对于学生制作出的不够专业的案例,教师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将其充实到案例库中。

3.2 案例库的组建及维护

3.2.1 案例库的组建

制作好的案例需要很好地组织起来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1)案例的分类

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例如,用于学生自学、课堂案例讨论和课程考查等。应将案例按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属于不同类别的案例在使用和存放方面都有不同。教师在向学生提供用于自学的案例时,还应该向学生说明与案例所对应的知识理论和学生在学习案例后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案例讨论时,教师应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说明,并对讨论过程进行引导,因此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较自学案例复杂一些,蕴含的内容更丰富一些。用于考试的案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要求篇幅要小,所叙事件要简单一些。

2)案例的存放

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

对于用于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案例均可以通过这种渠道提供给学生,但用于考试的案例,出于保密的要求,还是要存放在更为安全的地方。

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3.2.2 案例库的维护

案例库的维护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使用后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成,还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同时,随着案例教学的不断进行,会出现案例老化或案例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筛选,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充实更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案例。

也可以将学生制作的案例放到网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摘要: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不可缺性, 而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库是保障案例教学能够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包括案例的选材、案例的编写、案例库的组建及维护等四个环节。

关键词:公共部门决策,案例库,案例教学,案例撰写

参考文献

[1]潘秀珍.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 2010 (2) :74~77.

[2]李勇.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73~76.

[3]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2 (2) :67~70.

[4]王浦劬.试论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特点[J].中国行政管理, 2001 (7) :15~16.

上一篇:生产与作业过程下一篇:学习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