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心理学

2024-06-17

工程心理学(精选十篇)

工程心理学 篇1

工程技术领域的涉入势在必行,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正确考虑人的因素确实能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 提高工效, 防止事故;二是符合人类因素的产品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注意, 第一点指的是过程, 包括管理;第二点则针对成品, 非本文讨论范围。

人从生理到心理有一演变过程, 心理处于高端, 在对人的影响上起主导作用,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对工程管理进行剖析, 期望在提高工程管理策略上有所突破。

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 透过投入与输出, 作为项目组织中的工程管理至关重要。而工程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中, 人也是放在第一位, 但这里仅仅对人作外在要求而忽略了人的心理。按照心理学的划分, 一个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下面分别就各个需要层次在管理上的作用逐一阐述。

生理是人的最低需要, 根据心理学的“优势需要”原理, 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之后, 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无论人从一诞生或刚步入社会, 生理 (或称谋生) 成为摆在面前的第一决定因素。现实中近期经媒体披露的“矽肺”、“尘肺”事件中, 有的工人无奈地表示即使知道也会干下去, 只为生计所逼, 可见一二。工人在谋生与健康进行艰难选择, 当然并非管理上不能为, 而是不作为, 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血泪史的现时再现。管理的缺失异变为生命的对价, 不是人的无知, 而是贪婪和对人性的亵渎。

当生理问题大致能够解决后, 安全意识才会萌发。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工程施工过程中却事故频传, 固然有管理方对安全投入的抽逃及安全科学的技术性, 被管理者安全意识不象生理般主动, 是一种“被动的本能”, 需要不断地强化。另外, 安全还体现于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这样, 维持一个可预见的有秩序的管理环境是相当重要的。管理的制度设计应围绕稳定、有序、公平、公开、富有成效及约束力,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责权利分明并有良好的救济手段, 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实现安全的满足。

归属是人社会化的体现, 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 人会渴望融入集体, 通过彼此接触、亲密、皈依来消除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 这些感受由于社会流动性而增强。如何营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工作环境, 以提高团体凝聚力, 对管理者的要求来说是提升一个等级。这方面上世纪在日本的“年功序列制”中获得体现, 也造就昭和盛世。由于日本各企业尽量营造大家庭的氛围, 职工相应获得各种精神慰藉, 人心思归, 心甘情愿地在各自岗位上贡献毕生才智。

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 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然而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 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 这些感觉又会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 使人要求补偿或者产生神经症倾向。近期来由于讨薪而不断上演各种“跳楼”、“跳桥”、“攀电塔”等极端行为折射工人的内心挣扎, 催生大量不应有的社会问题, 这是心理遭受粗暴扭曲的恶果。

工程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现阶段被定格于认知的初级阶段, 即限于岗位的熟悉, 至于追求创造力和超越性的动力 (认知的高级阶段) , 则不作要求。我们的社会提倡创新, 作为认知是基础, 它也是一个人获取谋生技能的手段, 可一直以来, 认知被狭窄理解了。譬如项目组织管理特别是施工管理, 被赋予按部就班, 规规矩矩完成既定动作, 人处于一种机械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这里面贯穿如此思维:工序、分项、分部、单体、总体被先分解后重组, 在时空中系统而又有条理地铺排, 人只需按既定的步骤去执行。这样给人带来的倾向是:不知如何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变化, 任何一个没有现成答案而需要有自信、勇气和安全作为保证才能加以处理的问题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管理者或施工者必须去感知问题的话, 那么他首先做出的努力也不过是把这一问题纳入某一范畴中去, 把它看成是一个熟悉的范畴中的一个代表 (因为熟悉的东西不会使人感到焦虑) 。这样一种“植入”反应当然只有在人们感知到相似性时才有可能。这种对相似性的感知并不一定就是对被感知的现实的内在本质所进行的谦逊的、被动的记录。不同的人是根据不同的、适合他们个人癖好的标签来进行分类的, 但他们却都能成功地把经验标签化。一般说来, 标签化的一个主要的有利之处就是, 只要能够把问题成功地纳入某一范畴之中, 随之就会自动出现一套处理这一问题的技巧。譬如一位医生在处理一种虽然治不好但却是已知的疾病时比在处理疑难杂症常常感到更为轻松一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那种把问题“植入”某一范畴中的倾向的背后潜藏着很深的动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对问题的习惯性解决既有好处, 又有坏处:实施上的轻松自如、节省精力、自动性、情感性选择、无焦虑等等, 是它的一些好处;而主要的坏处则在于失去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力。这是创新型社会所不愿看到的, 也是我们的教育陷入原地打转而不自觉的原因, 管理水平的停滞将是很自然的事。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完全有可能在他的职业生涯头十年获得一套完整职业技能, 由此而产生的观念让其在随后的时间里尽量从这个世界中选取哪怕是零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现成观念, 这种观念所形成的合理化活动与生产性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相比更有诱惑力。合理化活动常常使人对真实世界熟视无睹, 对新的证据无动于衷, 使人在感知和记忆时发生扭曲, 丧失掉对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的适应能力。与这样一些更加引人注目的现象相比, 与思想停止发展的其他一些迹象相比, 合理化活动偶尔具有的一些好处是微不足道的。作为工程项目, 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难题, 现有的知识不能包办一切, 随时激活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应是终极追求, 这就需要管理的创新与灵活, 开放与碰撞。

我们在实践中对问题的观点是通过模仿或依靠权威人士的建议而形成的, 这种现象一般都被看成是健康人性中的基本倾向, 但是, 如果我们把它们看成是体现了某种轻微的心理病症, 或者某种与之非常接近的东西, 这也许更为确切一些。当牵涉到比较重要的问题时, 上述观点主要表现为一些过分焦虑不安、过分传统化的和过于懒惰的人对一种没有组织结构的情景的反应, 而这种情景没有固定的参照系。这也进一步说明一个人摆脱思想禁锢, 突破传统藩篱是何等困难。同样, 改变传统管理思维, 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对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蜕变。

从过去相当长时间至今, 标签化或合理化一直被沿用, 被视为正统, 却有意无意地与创新型社会越走越远。创新不应钦定于某一些或某一类人, 而应普识到其潜藏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也恰恰因为这样, 从心理去发现我们认识的误区和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创造发明灵感, 在涉及的每个领域, 包括工程管理, 以群策群力、百家争鸣的态度来构筑我们的认识世界。

审美与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次的境界, 涉及企业文化建设, 是现阶段大部分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存在大量低学历劳动者的现实管理水平要达到如此高度是不现实的, 而随着时间推移, 相应人的心理需要也会跟进, 到时会跟目前满足基本需要一样自然。

从上述我们发现:需要层次的欠缺或被扭曲, 要么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要么严重阻碍我们社会的进步, 具体到工程管理, 不但要求我们做好技术、信息、资源及相关法律文件的管理工作, 同时从人文角度去发现人的心理需要, 毕竟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追求, 也只有如此, 从项目到企业再到国力, 健康的心理孵化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成就辉煌的人生., 这样的人多了, 我们的国家才能昌盛。●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 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工程心理学 简答及论述 篇2

标签:工程心理学 心理学自考 北京心理学 简答 论述 教育分类:心理 论述 及简答

1.※工程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2.※☆工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①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和人的工作能力限度。在人机系统中,人机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机功能分配,二是人机特性匹配。工程心理学侧重于从工程技术设计的角度对身心因素进行研究。②人机相互作用过程和人机界面的设计要求。人机信息交换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器与控制器同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匹配程度。工程心理学为各类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的设计,提供心理学的原则和人机匹配的参数。③工作空间的设计要求。在人机系统中,工作空间的大小、显示器与控制器的位置、工作台的高低、座位的尺寸、机具和加工件的排列、工作间的距离等,都会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系统的安全发生影响。④工作环境的要求。异常因素包括超重、失重、高压、低压、缺氧等情况。⑤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等技术对人的智能活动的模拟。

3.※☆工程心理学的作用:①提高效率。人机系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人或机各自的效率,同时也依赖于人、机、环境三者的配合和协调。②防止事故,保障安全。③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一个好的系统,不仅要求效率高、事故少,而且还要无害于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要尽可能使操作人员感到舒适、满意。工程心理学关于人机环境关系的研究,可为制订工效学标准、安全标准、劳动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工效学标准通常规定的是最低要求,制定和实现标准,只是为了保障安全和健康。安全和健康地工作是最起码的要求。

4.※☆人机系统的分类:①人机系统按人机连接的方式,可区分为串联式人机系统和并联式人机系统。人机连环串接,人机任何一方停止活动或发生故障,都会使整个系统中断工作,例如司机开车。并联式人机系统,人机并接,两者可互相替代。②人机系统还可作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的区分。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人是否能够了解系统活动的结果,即有没有所谓结果反馈。闭环人机系统中有信息反馈回路。飞行员驾驶飞机就是闭环人机系统的例子。开环人机系统没有信息反馈回路,人机系统一般都采取闭环式设计。

5.※☆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人机系统按人在系统中的作用特点,可以区分为三类,即手控式人机系统,机控式人机系统和自动化人机系统。手控式人机系统以人力作为动力源,机器直接受人力驱动而工作,因而在手控系统中,人的活动与作用主要是体力的。机控式人机系统以电能、化学能等作动力,在这种系统中,人主要是依靠显示器来了解机器的。这种系统对人的体力要求相对降低,而对心理功能的要求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多地取决于机器的性能特点与人的信息加工能力的匹配。在自动化人机系统中,机器本身是一个闭环系统,它能自动实现包括信息接收、加工和执行等功能。只有在机器发生故障或需要改变机器工作的程序时,才需要人进行干预,也称为监控式人机系统。

6.※☆人机配合中,人与机器各有哪些特点?一个理想的人机系统应具有可靠性高,跟踪反应快,抗干扰性强,操作负荷轻,费用效益比较小等性能。人机配合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人机功能分配,二是人机在构形与性能特点上的匹配。

⑴机器具有许多人所不及的功能特点:①强度大;②速度快;③精度高;④具有某些人所缺少的感受和反应能力;⑤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⑥能够长时间地连续工作;⑦能在人无法耐受的环境中工作。

⑵人也有一些机器所不及的功能:①某些感受能力比较高;②具有补偿的能力;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④具有多种潜能;⑤具有总结经验,除旧创新的能力;⑥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能成为机器的支配者。

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快速的、高精度的、持续久的、单调的或操作环境恶劣的工作,要安排机器去干;设计方案、编制程序、应付不测、排障维修等工作应由人去做。

7.※☆人机匹配应符合的原则:①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和提高人的操作可靠性的匹配方式。②匹配方式要有利于使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③要使人操作起来方便、省力。④要采用信息流程和信息加工过程自然的、使人容易学习的、差错少的匹配方式。⑤不要采用需要人做高度精密的、频繁的、简单重复或过于单调的、连续不停的、作长时间精确计算的匹配方式。⑥匹配方式要使人认识到或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或很重要,不可把人安排作机器的辅助物。

8.※☆与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有关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内容有哪些?①人-计算机界面的研究。包括工效学标准、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②对语言理解过程和知识组织方式的研究。③对人的视、听注意分配和信息综合特征的研究。④远距离配合工作的信息加工的特征。

9.◇工程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主要涉及行为变量,这种变量有两个主要的维度:定量维度和定性维度。

10.※☆人的信息加工模型有哪几个阶段?①感觉储存。又叫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内容人是意识不到的。视觉记忆保持的时间不足一秒,听觉记忆约能保持2秒。②知觉译码。在知觉时,人把当前感觉登记中的信息与以前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赋予刺激一定的意义。③记忆与决策。一旦某个知觉的对象被归入一定范畴后,个体需要决定对它作出什么行动。决策以反应选择的形式表现出来。④执行。这种决策信息以指令形式传输到效应器官,支配效应器官作出相应的动作。⑤反馈。反馈回路,通过反馈,人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节。⑥注意。

11.※☆补偿显示的效果不如尾随显示有两个原因:①补偿显示信息的模糊性。②尾随显示的运动兼容性。

12.※紧张状态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应期、抵抗期、衰竭期。

13.※☆按照系统开发的阶段,人为差错可分为以下六类:①设计差错。是指由于设计不当造成的差错。②制造差错。是指产品没有按照设计图样进行加工和装配造成的差错。③检验差错。是指检验手段不正确,没有完成检验项目。④安装差错。⑤维修差错。是指对设备未进行定期维修或设备出现异常时,没有及时维修和更换零部件造成的差错。⑥操作差错。是指操作人员错误操纵机器和设备造成的差错。

14.※☆人为差错产生的背景因素:通常把产生人为差错的外部因素称之为背景因素。背景因素的分类简称4M:①人(Man)。②机械(Machine)。③环境(Media)。④管理(Management)。

15.※☆工作中对人造成压力的原因通常有四个方面:⑴工作的负荷。⑵工作的变动。⑶工作中的挫折。⑷不良的环境。

15.人的内在状态可以用意识水平或大脑觉醒水平来衡量。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的觉醒水平极低。处于第I层次状态时,大脑活动水平低下,反应迟钝,易于发生人为失误或差错。处于第II、III层次时,均属于正常状态,层次II是意识的松弛阶段。层次III是意识的清醒阶段,在此状态下,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决策能力、创造能力都很强。第IV层次为超常状态。

16.※☆影响人操作可靠性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①人的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体因素、操作能力。②环境因素:机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17.※☆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决策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①线索接受和整合。②假设的生成。③假设的评估和选择。④产生并选择行动方式。

18.※☆决策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因素和认知缺陷包括:①进入工作记忆中的线索信息的数量和质量。②对每一个决策活动的可利用的时间长充。③注意资源。④知识的数量和质量。⑤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⑥工作记忆的能力限制。这些影响因素和认知局限提醒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作出一个次优决策。

19..※★☆决策过程中启发式的运用?(举例说明)⑴在获得和运用线索中的启发式。在这一阶段通常出现的简单启发式或偏见有:①注意集中在一些有限的线索上。②首因线索。最先接受的少数信息,比平均权重要大,或比其它信息更重要,这就是一种首因效应。③对后来线索的不注意。④线索的显著性。⑤对不可信线索赋予过高权重。⑵假设生成中的启发式。影响这个阶段的启发式和偏见有:①数量有限的假设形成。②可用性启发式。③典型性启发式。④过分自信。⑶假设评定和选择中的启发式。①认知固着。一旦一个假设生成或被选择,人们就会用它来解释接下来的线索,但有时我们还是用先前的假设,这就是认知固着的过程。②从众偏见。倾向于寻找一些一致的信

息,而忽略不一致的信息。⑷行动选择中的启发式和偏见。①提取少数行动。②行动可利用性的启发式。③结果的可利用性。

20.※☆仪表显示器的种类:⑴按显示形式分为:①数字式显示器。直接用数码来显示信息的仪表。②模拟式显示器。用标定在刻度盘上的指针来显示信息的显示器。⑵按显示功能分为:①读数用仪表。用具体数值显示机器参数和状态的仪表,如汽车上的时速表。②检查用仪表。用以显示系统状态参数偏离正常值情况的仪表,宜采用指针运动。③警戒用仪表。用以显示机器是处于正常区、警戒区还是危险区的仪表。用绿、黄、红三种不同颜色表示正常区、警戒区和危险区。④追踪用仪表。如雷达。⑤调节用仪表。只用以显示操纵器调节值,而不显示机器系统运行动态过程的仪表。

21.※☆显示装置的选择原则。显示装置的功能是让操作人员观察、接受、理解、处理和反馈来自生产过程的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应注意的原则:①数量识读仪表的选择。数量识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准确的数据,数量识读应选择数字显示装置,具有精度高、识读性好的优点。②状态识读仪表的选择。状态识读仪表只需向操作者显示被测对象参数变化趋势的信息,通常选用指针仪表。

22.※☆视觉显示器的显示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鲜明醒目;②清晰可辨;③明确易懂。

23.※☆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和选用应遵循的原则:①根据使用要求,选用最适宜的视觉刺激维度作为传递信息的代码。②使显示精度与人的视觉辨认特性同系统要求相适应。③尽量采用形象直观的、与人的认知特点相匹配的显示格式。④对同时呈现的有关联的信息,尽可能实现综合显示,以提高显示的效率。⑤目标和背景之间要有适宜的对比关系。⑥具有良好的照明性质和适宜的照明水平。⑦根据任务的性质和使用条件,确定视觉显示器的尺寸和定放位置。⑧要与系统中的其它显示器和控制器,在空间关系和运动关系上兼容。

24.※☆影响荧光屏显示效率的主要因素(CRT设计中应考虑哪些人的因素):①目标亮度。②目标与背景的亮度比。目标与背景的亮度比取决于目标亮度、屏面亮度和周围环境照明三因素。③分辨率。CRT的分辨率是指可视图像中最小可辨或可测的细节。④颜色。在单色显示屏上,白色、绿色、黄色对深灰色或黑色形成的颜色对比,最适于图形和字符的识别。通常将白色、绿色等明快颜色用作目标色,而将深色或黑色作为背景色。⑤目标位置指示物。⑥屏幕大小及位置。视距的范围应为50-70厘米。

25.※☆控制器的排列原则:①重要性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对实现系统目标的重要程度决定其位置安排的优先权。②使用频次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在系统操作中的使用频次多少决定位置安排的优先权。③功能原则:按照功能关系安排控制器的位置,将功能相近或相关的控制器组装在一起。④使用顺序原则:对系统操作中使用顺序固定的控制器,按照它们的使用顺序安排其位置。

26.※☆在人机界面中用户的分类:①偶然型用户。是既没有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也缺少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的用户。②生疏型用户。他们更常使用计算机系统,因而对计算机的性能及操作使用,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经验。但他们往往对新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缺乏了解,不太熟悉,因此对新系统而言,他们仍旧是生疏用户。③熟练型用户。这类用户一般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对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有清楚地了解,对计算机系统也有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能熟练地操作、使用。④专家型用户。都很精通,通常是计算机专业用户。

27.※★☆用户的使用需求分析包括哪些?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为出发点,来讨论用户的使用需求。⑴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①系统能让用户灵活地使用,用户不必以严格受限的方式使用系统。②系统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用户并适应他们。③系统的行为及其效果对用户是透明的。④用户可以通过界面预测系统的行为。⑤系统随时随地提供帮助功能。⑥人机交互应尽可能和人际通信相类似。⑦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人使用计算机时的身体、心理要求,包括机房环境、条件、布局等,以使用户能在没有精神压力下使用计算机,同时能让用户舒适地使用计算机完成他们的工作。⑵用户技能方面的使用需求。①应该让系统去适应用户,对用户使用系统不提特殊的身体、动作方面的要求。②用户只需有普通的语言通信技能,就能进行简单的人机交互。③要求有一致性的系统设计。④应能让用户通过使用系统来进行学习。⑤系统提供演示及例子程序,为用户使用系统提供范例。⑶用户习性方面的使用需求。人的习性至少有以下弱点:一是易遗忘,二是易出错,三是急躁心理。就用户习性方面对系统的要求有:①系统应该让在终端工作的用户有耐心。②系统应该很好地对付人的易犯错误、健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习性。③应该减轻用户使用系统的压力。⑷对用户经验、知识方面的使用需求。系统应能让未经专门训练的用户使用。⑸用户对系统的期望方面的要求。用户界面应提供形象、生动、美观的布局显示和操作环境。

28.※★☆开发用户友好性系统的设计原理:①确定用户。确定用户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第一步。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经验、能力和要求。偶然型和生疏型要求系统给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熟练型和专家型要求系统运行效率高,能灵活使用。②尽量减少用户的工作。应该让计算机更积极主动,更勤劳,做更多的工作;让人尽可能少做工作,因而能更轻松、更便当地完成工作任务。③应用程序和人机界面分离的原则。④一致性原则。在程序系统中,应该要求系统的概念模式、语义、命令语言语法及显示格式等具有一致性。而人机界面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一致性。⑤系统要给用户提供反馈。人机交互系统的反馈是指用户从计算机一方得到信息,表示计算机对用户的动作所做的反应。⑥尽量减少用户的记忆要求。⑦应有及时的出错处理和帮助功能。⑧使用图形和比喻。

29.※☆人机交互方式的评价标准:人机界面的根本目的是使用户更方便、更容易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有:①使用的难易程度。②学习的难易程度。③人机界面的复杂程度。交互方式提供什么范围的功能和操作方式。④操作速度。⑤人机界面的控制方式。⑥开发的难易程度。

30.※☆菜单界面在人机交互方式中的优缺点?菜单交互方式是使用较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人机交互方式。其特点是,让用户在一组多个可能对象中进行选择,各种可能的选择项以菜单项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优点:易学、易用,是由系统驱动的,能大大减轻用户的记忆量。输入量少,不易出错。菜单界面的编程也比较容易。缺点:被选对象受限制,即只能完成预定的系统功能。在大系统中使用速度慢。因受屏幕显示空间的限制,每幅菜单显示的菜单项数受限制。显示菜单需要占用屏幕空间和显示时间,增加了系统开销。

31.※☆图符界面在人机交互方式中的优缺点?图符方式是菜单交互方式,只是它使用图符来代表文本菜单的菜单项。优点:形象、逼真地反映菜单的功能,使理解、学习和操作变得更加容易。缺点:有时图符不能明确表达语意,必须在图符中附加文字来辅助图符的语义。图符占用较大的屏幕空间。使用图符方式必须具有图形硬软件环境的支持。

32.※☆软件开发中的人机界面内容:⑴调查用户对界面的要求和环境。⑵用户特性分析。⑶任务分析。⑷建立界面模型。⑸任务设计。⑹环境设计。⑺界面类型设计。⑻交互设计。⑼屏幕显示和布局设计。⑽帮助和出错信息设计。⑾原型设计。⑿界面测试和评估。

33.※☆提高软件可用性原则有哪些?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学、易用、有效、较少出错、容许修复错误。提高软件可用性有八大原则:①将系统和现实世界进行匹配大家都很熟悉;②使界面保持一致,包括与系统内部和任何现存的外部标准保持一致;③系统状态的可视性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④用户控制和容错性的原则;⑤错误和错误的修复;⑥记忆;⑦灵活性和使用的高效性;⑧简洁性和一致性的设计目标。

34.※☆软件界面采用的基本的对话方式包括:①菜单;②填空;③问答;④命令语言;⑤功能键;⑥直接操作;⑦有限的自然语言。

35.※☆有许多关于软件界面设计的模型和规定,大部分都包括一些相同的步骤。软件界面设计模式:

阶段1:确定范围。⑴作出一个有范围和日程表的项目计划;⑵对用户的情况进行描述,给出用户的特征;⑶确定软件和硬件平台,列出这些平台支持的界面技术。

阶段2:确定功能。⑷进行任务分析;⑸设置用户的界面目标,它应包括可接受的最低的操作水平;⑹定义训练方法和各种所需文件。

阶段3:设计。⑺虚构一个用户界用。⑻开发方式指导。⑼进行详细的用户界面设计。⑽开发界面原型。⑾撰写标准的用户界面检测计划。⑿进行标准的用户界面测试,然后作改设计,再测试。

阶段4:开发。⒀进行训练和文本撰写。⒁对用户界面测试计划进行评估。

阶段5:检测/完善。⒂用户界面测试。⒃对最终的用户界面进行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有用户的积极参与。

36.※☆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有哪几种?行为模式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机系统中操作人员的某些行为缺陷或心理特征造成的。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理论:①学习理论。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安全行为给予积极的正面强化,同时给不安全行为以负面强化。这样其他的操作人员就会去学习正确的操作规范,学会安全行为。②记忆错误。记忆错误主要表现为“错、忘、漏”。③个性特征理论。个性特征理论认为,人们存在着某种个性倾向,容易造成事故的称之为“※◎事故倾向个性”。还有一些与事故关系比较密切的个性特征。年龄和经验也与事故发生率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青年工人缺乏经验、注意力容易分散、纪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老年人由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容易疲劳,容易发生错误,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构筑“心桥”工程 引入心理服务 篇3

近几年来,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将心理服务引入社区,在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2004年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生活在社区中的不同人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困扰:一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社区居民有不少差异,容易产生焦虑感、孤独感;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群体,这些群体中还有许多人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居民,生活困难,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畅;三是老年人有许多特殊的生理、心理、文化和交往需求,需要与人交流、被人关注的心情最为迫切;四是未成年人群体,他们求知欲、好奇心和叛逆性普遍较强,心理上不成熟,容易出现一些较偏激的情绪性行为;五是部分富裕群体,他们在精神文化上有较高的追求,但社会责任心不够强,在社区内的人际交往很少,与社区的隔膜感较明显;六是一般居民,邻里纠纷、夫妻矛盾、亲子教育、空巢现象、子女网瘾等问题都容易让他们陷入困惑,他们常感到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心态不易保持平衡。

针对上述社会心理症状,社区(街道)党工委开始实施以“心理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心桥”工程。在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服务,使其精神压力得到有效舒缓,心理问题获得有效疏导,达到心理和谐的境界,进而促进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社区和谐。具体体现为“四个化”。

一、服务组织网络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通过“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不断健全完善了社区心理服务网络。

一是配强“心灵港湾”工作总站“一室一网一线”。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工作人手相当紧缺的情况下,精心挑选一名年轻干部专人专职专岗负责推广“心灵港湾”工作。通过开通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为群众提供咨询、倾诉、预约上门等服务,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接待居民。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开办专业图书室供志愿者、居民借阅,安装专业的心理评估设备、心理测量软件等,以促进心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趋于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配全居民区服务点。健全社区心理专业人才信息资源库,面向社区招募、筛选了156名具有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多为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教师、居委会干部。社区(街道)党工委通过专家授课、辅导报告、讲座、交流座谈、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志愿者提高专业服务技能。党工委在每个居民区均设立了一个心理服务点,将这批经过严格培训、考核的志愿者配置到居民区。在服务中,注重规范,制定了服务承诺、服务守则,并通过开展优秀志愿者、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等评优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志愿者参与心理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服务。按照“自愿参加、适度服务、富有成效”的要求,通过组建实习基地、共享社会心理数据等形式,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免费进社区。“心桥”工程最早的30名志愿者,都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师生和上海悟诚教育心理公司的专业人员。党工委注重加强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制度建设,为其开展社区心理服务提供良好条件,对专业工作人员予以适当激励,通过定期交换信息、交流经验成果、探讨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心理服务质量和“心桥”工程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整合资源,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促进青少年、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以及计生、社工、社保、社区民警、城市管理等部门共同开展心理服务,放手支持“兄弟姐妹情”联谊会等群众性团队的组建和壮大,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单位与家庭、群体、社团交互贯通,政工人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化教育机构互相配合的局面。同时,出台政策,鼓励社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机关干部、居民等参加专业心理保健师培训考核,扩大和优化社区心理服务人力资源。

二、服务流程规范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一是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定地点,即在街道和居民区都有10个平方以上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工作室,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承诺、服务守则。定时间,即各心理咨询志愿者工作室都有固定的服务时间,并分别在凉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心灵港湾网页和居民区宣传栏向社区居民公布。定人员,即每个服务点在固定的服务时间社区(街道)党工委都安排志愿者坐班接待,这些坐班人员都是经过初级心理知识培训的社区党员志愿者,主要进行初级预防,一级层面经过初步鉴别,诊断为有心理问题的案例,由心灵港湾工作部承担,会同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专业心理咨询师三方力量的共同介入、定人上门跟踪服务。定内容,即主要是根据居民不同需求,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心理疏导。

二是坚持“四级”原则。一级层面,由经过初步心理知识培训的社区党员志愿者负责,对社区居民开展以“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心理干预、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以“聊天、咨询、辅导”为主要方式的心理服务,掌握社区群众心理状况,谈心、纾解情绪,并向群众进行心理卫生常识宣传,达到初级预防效果。二级层面,由华东师大心理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负责,对情绪激烈或者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并向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旦发现服务对象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即迅速将案例交到第三级层面。三级层面,由有国家心理咨询资质的志愿者和专职人员负责,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面对面诊疗服务,并开设专题讲座,对社区心理服务队伍进行培训。四级层面,由以单位为主体的志愿者——社区卫生中心、长庚医院负责,对精神疾患进行治疗。

三、服务方式个性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一是抓源头,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主要措施是向社区居民开展集中式、一对多服务,传播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同时,使有一定心理问题的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避免恶性情绪的传播和蔓延。二是抓信息反馈。社区心理志愿者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会第一时间将案例和问题提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指导帮助,避免工作环节衔接不上、时间延误,而使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三是抓重点。对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开展分散式、一对一跟踪式服务,以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四、服务范围普惠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注重扩大服务范围和受益面,深化服务内涵。一是以社区群众为主体,面向社区居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两新”组织拓展服务阵地和服务内容。近年来有计划有步骤推出了EAP(职工心理援助计划)、校园心理讲座、社区民警心理讲座、机关公务员心理讲座、医院护工培训、基层调节员心理技巧辅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心理服务活动。二是以科普宣传服务为主导,形成面向全社区普及心理学常识的宣传网络。从社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婚姻家庭、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发展等社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编印心理保健知识宣传资料,在社区内免费发放、张贴。同时针对居民区心理咨询缺乏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工作依据的实际,及时整理编撰了《心理疏导——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探索》一书,详细介绍了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服务团队,汇编了社区开展心理疏导与咨询服务具体案例。三是以心理学专家、学者为主力,促进社区群众提高心理学知识修养。定期邀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心理学教授,开展诸如《青少年教育中的家长观念》、《共拥阳光心态,共享十月阳光》等专题讲座,提高群众的心理健康知识修养。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心桥”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加强群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从而减少无谓的烦恼和忧愁、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二是要关注社会心理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的高节奏生活方式,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化比较严重,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整个社会个体与群体很容易处于心理失衡的非和谐状态,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构建稳定、理性的社会心理,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

三是要直面群众利益诉求。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疏导手段,积极主动倾听群众的想法和意见,掌握群众思想动向,尽力满足群众合理需求,因势利导地化解群众的误解和情绪性不满,消融各种矛盾,在全社区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人际氛围和环境氛围。

作者单位:凉城街道党工委

工程建设的伦理学思考 篇4

关键词:工程建设,伦理学,工程伦理

0 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变化, 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人们在衣食住行的物质供应方面得到很大提高。以建筑行业为例, 2010年,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十一五”期间, 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 2010年达到6.6%, 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很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高速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工程等也已建成或还在加紧建设, 很多大型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地铁项目。

工程建设的成果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发人深思。例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的幕后交易、决策失误造成的工程失败, “项目上马, 干部落马”等等, 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质量问题, 我们有相应的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对于工程交易, 我们有招标投标法;对于项目决策, 有相应的决策程序。可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仅仅从工程建设的角度, 从技术的层面以及与之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似乎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1 伦理学与经济伦理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 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是道德哲学, 即关于道道德问题和道德判断的哲学思考[1]。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道德现象。由于道德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起作用。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 追求经济发展成为人们的一贯取向, 而其发展的标志就是物质生产的极大进步, 生活资料的丰富, 各类工程项目层出不穷且发挥或不能很好发挥其功能, 并伴随着河流被污染, 资源的过度开采甚至冰山的融化。如果我们以经济学的眼光看待此类问题, 就需要反过来看经济学, 对待经济学, 不仅可以从科学层次来进行理解, 而且可以从人文层次来进行理解。[2]否则, 就只会停留在亚当·斯密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 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3]认识阶段, 而应该看到, “事实上, 经济学不仅能够直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伦理学的本质, 而且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4]

经济伦理学, 按照章海山教授《经济伦理及其范畴研究》, 简单说来就是要研究和解决经济活动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研究和解决道德对经济活动的激励或约束行为。一般说来, 经济伦理学侧重从伦理道德角度去考察或规范经济活动。从深层次上看, 经济伦理学理论层面上考察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关系[5]。这样就把经济建设与伦理联系起来。其实, 按照阿玛蒂亚·森的观点, 经济学本身有两个根源, 一个所谓的“工程学”根源, 一个就是“伦理学”根源。主流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严重分离, 从而造就了当代经济学的一大缺陷。由于伦理考虑影响了人类的实际行为, 而影响人类行为的正是伦理学的主要任务。纵观以上所说的种种现实问题, 看来似乎还是为了经济利益, 是在追求经济目的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进一步分析, 人是不能被完全理性“经济人”所解释的, 一切是自利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像阿玛蒂亚·森所分析的, 虽然从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 但在更深的层次上, 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 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4]

2 工程与工程伦理

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工程包括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 狭义的工程即自然工程。狭义的工程即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去设计、发明、改造、运行系统使之达到预期效果的活动。[6]工程建设的活动, 无疑符合这里狭义工程的概念, 而且是人们对工程最直观的理解。而现代工程, 是人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在社会、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范围内, 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创造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7]这一观念, 给出了实现工程的约束条件, 经济约束、时间约束、社会约束。经济约束, 按照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们进行物质生产, 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生产要素, 通过生产活动, 产出人们需要的各类产品。而成为生产要素的各类资源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是有限和短缺的, 这样就需要有某种机制来协调和配置稀缺资源。

伦理道德作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对我们所说的工程建设领域也同样要起到一定的作用, 即工程伦理的作用。工程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工程活动开展中的道德关系问题, 也就是工程活动所产生的成效对利益相关者及人类社会有利还是有害的问题。[8]如果把工程看做是技术层面的, 而工程伦理显然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工程伦理关注工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关注工程决策中的伦理问题, 关注工程设计伦理问题, 关注工程交易中的伦理问题, 关注工程实施中的伦理问题, 等等。

3 反思

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 经济活动必然受道德的协调和制约。经济活动以经济范畴客观地表现出来, 人的道德活动集中体现在他的“人格”上。[5]人们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种种表现, 无不体现了经济活动主体———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追逐利益, 抑或是阿马蒂亚·森所说的“挣钱是不得已而为之, 财富显然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 只是因为它有用或者因为别的什么理由。”[4]

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 通常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招标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运营等阶段。在每一阶段, 少不了一类特殊人群———工程师的参与。在以往, 工程师只需承担技术责任, 往往只关心“是否把工作做好”了, 技术上可行不可行?有没有达到技术规范要求?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工序的正确, 而无所谓伦理责任。而如今, 对工程师的要求, 则增加了职业道德的约束, 增加了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例如, 国家对一些具备执业资格的工程师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执业范围、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如在履行义务中规定:“遵守法律、法规、有关管理规定, 恪守职业道德;保证执业活动成果的质量;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应当主动回避等”。不得有“不履行.....义务;在执业过程中, 索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利益;在执业过程中实施商业贿赂;签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的成果文件”等。这里的责任, 其实质就是某种工程伦理思想的表达, 即工程师事实上能“负责任”, 能够独立承担支配自然力量之源泉去造福于人类的责任。[9]对工程师的伦理责任要求, 是为了使工程师遵守职业道德, 减少过失, 保证工程的实施最终于人类有益, 符合职业伦理要求。

决策, 就是决定方案、策略和办法, 是在若干约束条件中做出选择。决策是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或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与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 它是主体对未来实践的目标、方法、手段、结果所做的设计和决定。工程决策就是指工程决策方或者决策主体针对所要完成的工程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进行的权衡和设计, 以及对将来工程活动的目标、方向、程序、途径、措施等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8]在工程决策中, 受到重要制约的是技术问题, 技术是工程的支撑, 工程决策必须以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为前提。但一项工程又不可能仅仅是技术要素的决策, 还会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追求、理念和意志因素, 在实际进行工程决策时, 我们会看到, 决策者在思考和处理同一属性或者同质性问题时往往坚持同一逻辑的原则, 可是, 在思考和处理不同的工程要素及其关系时, 往往又不是以一贯之的逻辑权衡或取舍, 即工程决策的过程是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 正如拉尔夫·L·基尼在《创新性思维—实现核心价值的决策模式》一书指出, “任何决策情况中, 价值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一个决策问题来说, 价值观念比起选择方案来说更为基本。”恰恰是价值观念———决策伦理, 对方案选择的作用极大。例如国家体育场的“鸟巢”、国家大剧院的“水荷包蛋”、广州大剧院的“圆润双砾”等等, 无不渗透着决策人员的价值取向。

所谓工程设计, 就是根据决策阶段所选定的技术实施方案, 对技术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微观层次上的合理安排和布局, 以期能创造出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社会的外在尺度相统一的人工物。[10]设计和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工程项目, 既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职责, 也是他们获得社会赞誉与名声的必要条件。为了能够生产出满足需要的成果, 进而获得同行的肯定和相应的社会地位, 甚至是迎合政府所谓形象工程的要求, 他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技术上的成功, 即便由此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在所不辞。据测算, 超高层建筑的运营费用比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要要高出很多倍, 而且由于人员、车辆过度集中会带来诸多不便。然而, 各地的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且多为各地的地标性建筑, 何以使然?

工程招标投标, 从制度设计上来说是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交易方式, 其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 以期达到规范选择交易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实施中由《招标投标法》和各类实施细则来加以规范。而在具体执行中, 招标投标环节表现出明显的激烈竞争, 尽管有貌似科学的程序约束, 但其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且不断翻新以应对新的管理办法, 呈现出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的态势。作为评标专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经济管理人员, 即使严格执行评审规则, 但最终的中标单位未必是投标单位中的“最优”, 甚至是有些不正当交易就是被公开招标的外衣合法化了。

4 结论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道德本身不过是一种行为规范, 而且是非权力规范。马克思说,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1]我们处在由原来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匮乏的年代进入了物质丰富的年代的快速转变过程之中, 人们从向往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憧憬进入了现实, 但种种过往的经历在人们的前进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人在阐述法与道德的关系时说, 道德是法的上位概念;法是最低的、具体的道德。[1]鉴于此, 研究与提倡工程伦理具有非常具体价值, 促进一种负责任的工程实践。在工作实践中作出合理的伦理决定, 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更多的严重问题。[12]

马克思说,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 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3]伴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 诸多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曾仕强教授以现代社会缺乏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缺水, 进而缺土, 接下来会缺粮, 然后会缺人, 这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缺德。

工程心理学 篇5

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人体工程学与环境心理学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处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从本质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一个设计师都应当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作 者:朱学颖  作者单位:珠海艺术学院 刊 名:中国商界 英文刊名:CHINA COMMERCE 年,卷(期): “”(4) 分类号:Q988 关键词:安全   健康   高效   舒适   人体工程学   环境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 篇6

【关键词】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监管;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城市规模扩建以及老城区改造等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土木工程建设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类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注人了活力,同时还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实践经验。但从大量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方面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在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意识不到位等,使得土木工程质量出现严重的缺陷,社会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直接隐患。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监管部门以及工程施工企业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从强化自身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来提升土木工程建设的水平,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土木工程不同于工厂生产,工厂生产有固定的厂房和车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一次性和复杂性特点。建筑土木工程在施工中不可能拥有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应用的成套的生产设备和比较稳定的生产环境,很多的偶然性因素都影响着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是露天工地,受地质、气候条件影响非常大,施工周期也会由于其他原因被拉长,各工种间交叉及穿插作业的情况比较普遍,各种工序的交接及中间产品等非常繁杂。若不对隐蔽工程及时进行检查,只依靠事后的观察和调整,无法进行有效判断,从而难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以上种种因素对工程质量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管理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体现就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部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建筑整体发挥其基本效能具有直接的制约性影响,并且对工程建筑内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当前阶段,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建设已经屡见不鲜,市政建设中对于土木工程施工队伍的资质要求和素质要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土木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技术缺陷,甚至一些不具备土木工程施工资质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施工,使建筑质量远远达不到基本质量要求还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控制施工成本,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使用劣质低价的材料,使得建筑物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工程师、项目监理、技术员等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施工资质,然而我国在进行全方位大规模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表现出施工监理人员的缺失,具有专业化的施工监理人员“供不应求”,一些小监理公司通过挂靠大型施工企业,在不具备独立工程监理资质的条件下参与工程现场的施工监理,一些监理人员工程施工技能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无法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做到全方位监管,使得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却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监理市场秩序混乱,无法对土木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

三、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建议

(一)建立健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土木工程建设需要从工程效能的提升方面来提升工程质量的基本管理要求,理论上对于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是降低工程成本投人,采用多元化工程管理方法,完善工期衔接等方面。因此,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必须在项目施工之前充分做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从制度方面约束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应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方针政策,实施可行性分析,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将质量体系作为施工全过程的内部行为准则,并予以坚决贯彻落实。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环境的具体建设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应当重视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以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土木工程施工对于施工区域附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应当培养科学合理的施工理念,对环境因素的两个方面进行重点防治一是外部环境对于工程质量影响着其中包括天气因素、季节因素、交通因素等情况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条件造成的影响,切实做好“因地制宜”的特殊环境防范措施,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特殊情况应急预案的实施。

四、结论

总之,土木工程的管理同施工中质量的控制是非常复杂而有实际效用的工作,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且,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建筑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久发展的有力手段。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多项完善的措施综合运用,产生合力。思想上的重视、管理与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浅析心理安全在国际工程中的应用 篇7

伊朗雅达项目, 地处伊朗西南部戈壁, 靠近两伊边境, 工区未爆地雷遍布, 伊朗政府出于国防考虑只对工区、井场进行了清雷;且西方国家指责伊朗发展核武, 对其实施经济制裁, 因此工程从地理、自然环境到国家政治环境安全风险级别较高, 给员工的身体、心理、财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所以, 进行员工心理安全疏导, 成为项目HSSE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心理安全概述

员工心理安全, 是指本项目员工因长期从事国际工程施工, 对导致员工心理上产生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使其处于可控状态, 避免因心理变化发生事故。

1. 心理安全行为特点

(1) 接受现实。身处处异国他乡, 长期只身在外, 不能与家人团聚, 但不沉湎于过去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能够接受现状, 尽快适应当地的环境, 并融入到项目团队的氛围里。

(2) 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正确了解自我, 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能够悦纳自己, 并为他人所接受。

(3) 稳定的情绪。施工不急躁, 遇事不慌乱, 与他人施工配合中, 情绪适度, 合乎情境。

2. 心理不安全行为特点

(1) 焦虑暴躁。在参与境外项目连续驻值三个月以上的青年人群中极易发生, 中年人群众部分人员会发生, 发生周期一般为三个月, 伴随时间的延续, 趋向明显。

(2) 空虚抑郁。一般发生在项目后期, 尤其表现在项目收尾阶段, 青年中性格较为内向人员居多。

(3) 逆反心理。在项目中期及施工高峰阶段, 由于批评、教育或处置方式不当, 刚参加工作的高学历青年人易产生对抗心理。

(4) 侥幸心理。在项目后期, 管理层人员中不同程度表现出寄希望于对自己和环境的盲目自信, 想依靠运气规避风险, 尽快完成项目。

(5) 疲劳。在项目施工高峰期或机械完工阶段, 因员工身心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 或忽然松弛后, 引起心理活动变化, 导致记忆力、创造和思维能力降低, 判断错误增多, 易导致事故发生。

三、心理不安全原因分析

雅达项目HSSE部通过观察、了解、召开专题会议及与问题员工进行座谈, 对心理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采用聚类分析、因果分析法, 最后得出造成原因主要为以下因素:

1. 工作及环境压力

(1) 多数员工来自国内, 第一次参与国际工程施工, 对伊朗当地人员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不了解, 且由于语言文化差异, 工作过程中, 交流沟通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甚至适得其反, 致使工作出现偏差, 久而久之产生焦虑、抑郁及挫败感。

(2) 本次工程工期紧、任务重, 且项目地处伊朗西南部, 夏季高温炎热, 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 中午气温最高达50度左右, 施工人员每天工作9.5个小时左右, 工作劳动强度远超国内, 长期处于超负荷、大强度的工作状态下, 使人产生紧张、焦虑、暴躁心理, 当员工不堪忍受精神压力时, 易失去自制力, 发生安全事故。

2. 情感及性格因素

(1) 项目员工长期境外施工, 无法与家人、朋友团聚, 家庭生活中断, 特别是节假日时, 容易产生思乡、恋家情绪, 对老人、妻子 (丈夫) 、孩子及朋友的想念, 导致食欲下降、失眠、急躁、身体免疫力下降, 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易产生消极、孤独、空虚心理。

(2) 部分性格内向员工,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周围长周期、快节奏的生活不适应;对周围变化的人际关系, 不能及时融入;与业主或合作方工作协调困难;与领导、同事关系紧张等原因易造成人员精神不振、身体乏力、脾气暴躁, 同样出现身体不适状况, 易产生逆反、侥幸心理。

3. 身体健康因素

(1) 部分人员自身体质弱, 对于伊朗这种气候炎热, 昼夜温差大的环境难以适应, 以致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症状。

(2) 个别员工本身过敏性体质, 对当地饮食、自然环境等难以适应, 出现过敏反应。

(3) 少数肥胖员工, 不注意合理搭配膳食, 导致血压、血脂升高, 或本身就存在高血压等慢性病症。

因此, 由于员工病症等因素, 导致工作注意力不集中, 易疲劳, 遇事逆反抵触情绪增加, 操作动作变形, 发生危险事故。

四、控制及疏导措施

项目管理层及HSSE部根据以上心理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结合员工的文化层次、接受认知程度、自我调节水平及项目施工实际情况, 开展了“心理安全”疏导活动。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安全培训教育

项目通过各项制度, 规定上岗前针对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培训, 每天施工前按照“三交一清”原则 (即:交任务、交风险、交防范措施, 清楚员工身体状况。) 进行班前安全讲话, 纠正容易发生危险的行为和习惯。还从国内聘请专业讲师, 开展了安全知识培训活动, 增强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

2. 管理人员学会赏识员工

项目部管理层根据员工在高兴、舒适、愉快时观察敏锐, 反应迅速, 操作准确, 能及时避免事故的特点, 告诫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管理的技巧和水平, 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人, 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与动机, 注意时时倾听不同员工的心声。与各层交流过程中遵循“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的原则, 平等互信, 严禁粗暴、蛮横的对待下属, 避免员工带着忧虑、愤怒、恐惧等情感进行作业。

3. 合理搭配班组成员

项目部根据员工工种、能力水平、籍贯、年龄、性格、兴趣、爱好进行分类, 充分考虑员工意志、趣向, 自由组合, 把较为相近的人员组合成一个班组, 使大家在生产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互补、互助性, 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从而达到减少操作失误, 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4. 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项目部根据实际能力, 为员工营房配备了卫星电视, 开通了无线网络, 及增添了冰箱热水器等生活设施, 维护了员工的心理健康。还利用业余时间, 组织员工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如:唱歌、打牌、拔河、长跑比赛等, 还适时开展了各项安全趣味知识竞赛, 及各种形式的座谈、会餐, 既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愉悦了员工的身心, 又提供了相互的交流平台, 消除了隔阂, 减轻了员工的思乡之情。

结束语

教育心理在工程实训中的作用 篇8

1.1 实习动员

实习动员中,除了告知工程训练的大致情况,每日的实习任务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外,还会就学生要参加的工种情况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观看一些视频。

1.2 理论准备

理论课的上课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实训的一大难题,学生往往认为理论课枯燥单调,学习时积极性不高,但是,从实训角度出发,没有理论的实训是盲目的,容易造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传统的理论课针对一些相似工种进行集中授课,然后把学生分配到相应工种进行实践教学。

1.3 实践教学

进入到实践教学环节,这是重中之重。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所学的知识在这里要加以检验、消化吸收。传统的金工实践教学基本采用教师集中讲课,演示,学生模仿加工为主。然后教师对学生所做零件进行检测评分。

2 传统金工实习模式的不足

金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平台,要同时兼顾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传统的金工实习验证性实习内容占很大部分,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实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是现在大学生扩招,而设备和师资的配备没有得到很及时的跟进,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师父带徒弟”这样的模式势必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实习过程比较被动,在实践中,学生也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工程训练中心近年来不断的探索改进,也收到很好的成效,本文就我中心和本人这几年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其作为出发点去改进我们的实习模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3 我校传统金工实习的现行模式

3.1 实习动员后切入车间参观

对刚刚接触实习的学生来说,实习对于他们是很新鲜很陌生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刻,使他们的兴趣一直持续下去,在实习动员以后安排短时的车间参观,对于每一个实习的工种进行简要的介绍,教师要利用丰富生动的语言配以平日加工的一些有趣的工艺制品,把每个工种最精华的地方生动地予以呈现。这时学生可能似懂非懂,就会带着兴致和疑问进入到下一环节,这样,学生想进入实习的迫切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调动。

3.2 理论课的不断改革

对于理论程度较高的知识,在课件制作上一定要多用动画音效来增强效果,使学生在欣赏中自觉自发地学习。我校所在的高教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接在一起,我们教师可以对周边一些机电企业进行调研,然后把这些信息融入到课堂里。学生对这些近在眼前的社会信息通常接纳程度很高,这样有利于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理论课“度”的把握至关重要,要谨记它是为实践服务的,所以理论课不能泛泛而谈,时间不宜过长,和实践应该紧密相连。

3.3 实践教学

以普通铣削为例,普通铣削是一个小工种,机床数量和学生人员配比上,不能达到一人一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需指导6—10名学生分别在两台铣床上进行实践操作实习。这种授课方式往往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依赖性,认为只要其他同学会加工零件,自己无需动手也能过关。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的主动完成学习和操作任务,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认真探索的问题,在此,也总结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学生明白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一开始,向学生展示一系列铣削实习的作品,看到实践的作品,学生往往有比较大的兴趣。这个时候调出本次实习的零件样品或者零件图纸,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实习中应该完成的(下转第141页)(上接第99页)首要任务,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思考该零件在加工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安排,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较为合理的加工方案。这样从加工一开始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融入其中。

其次,分阶段掌握操作内容:(1)介绍机床的部件和操作步骤。学生已经了解零件加工的基本情况,带着很多操作上的疑问进入机床实操练习阶段。教师先对全组学生介绍机床的相关部件和操作步骤。(2)操作训练。第一位学生操作时,教师对其进行细致的指导,其余学生在旁边观摩学习;然后,由这位学生对下一位学生进行指导,以此类推。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学生用看,做,教三种方式重复了三次实操学习,而且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最后“教”的这步,利用学生适度紧张的心理,他们往往能更有意识地吸收所学内容,以期在自己的指导过程中发挥得更好。(3)零件加工演示。操作训练以后,对零件毛坯,让学生讨论加工步骤。由教师主导边讲边演示,并尽量让学生也参与动手操作过程,尤其是离机床较远的学生,避免他们降低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演示过程中穿插安全教育,并适当采用一些反面教材,让学生看到由于操作不当或操作不熟练可能引起的后果,致使学生提高警惕。(4)零件加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操作加工,并要达到一定精度要求。在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第一组学生做完以后要对第二组学生进行指导,而对后面几组的学生,要求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这样,既便于管理,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工程思考的能力。当零件加工完以后,教师检验学生的零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学生也可自检和互检,找出零件在工艺和精度上发生质量偏差的原因,做出总结,为常规工程实训划上圆满的句号。

3.4 拓展训练——项目化实习

在现行的工程实训环节中,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不能得到很好培养,传统实训在方式上还是以灌输为主,整个教学属于“求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综合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我们工训中心推出的项目化实习在这方面恰好可以弥补了这个不足。

项目化实习一般都由学生自己提出加工方案,由教师进行筛选,然后安排学生在一周时间里,完成从分析—加工—装配—改进—完工—结题答辩这几个完整的过程。从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来看,这一模式在学生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团队合作以及对学生发散思维等方面都有很突出的表现。

4 工程实训总结

工程实训教学的优化和改革必须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改变与时俱进,实践教学是面对学生的一项工作,所以我们所有的出发点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所谓的教学优化和改革工作才能开展起来。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的工程实训的教学工作才能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工程心理学 篇9

抓组织, 构筑“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绍兴市以政府牵头主导, 依托绍兴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的专业力量和技术支撑, 于2011年6月成立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同时, 整合社会资源, 强化部门配合, 由中心指导在各中小学校和社区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联络点并建设了标准化心理辅导室, 其中, 建设标准化社区心理辅导室88个, 标准学校心理辅导室23个, 标准化心理健康基地6个, 覆盖未成年人服务人群达10万。自此, 以中心为龙头, 学校和社区心理辅导室为平台, 家庭为基础, 心理健康网站、热线为有力补充的“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得以构筑, 较好地形成了一个无缝对接的网络体系。

抓队伍, 夯实心理健康服务阵地

绍兴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工作团队, 均具有国家级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资格。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 招募了一批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文化知识的精神心理专业医务人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入户走访等志愿服务。为配合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中心配备了“三支队伍”, 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宣教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和危机干预队伍, 其中成员各22人、157人和12人。

中心积极组织专业人员、社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和志愿者学习培训、外出观摩、上级进修, 有力提升健康指导工作技能。经有关单位批准, 中心内还设立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学校。通过开展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培训以及心理健康辅导宣教、志愿服务和危机干预技能培训,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抓机制, 建立“预防、预警、干预”三预模式

绍兴市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倡导“治未病”理念, 坚持“预防为主”、“预防、预警、干预”三预结合的预防模式, 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个别辅导与咨询、“问题儿童”跟踪教育等工作。

建立“预防”机制:利用中心优质专业的心理专家资源, 整合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学校、社区、媒体等多部门的资源, 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展板、专题讲座、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 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1]。在全市学校和社区的心理辅导联络点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对疑似问题学生进行筛查或咨询、辅导, 建立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育的“预防”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全市所有学校和社区均设立了心理辅导室, 随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 了解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同时, 中心专门开通24 h未成年人免费心理热线85885885 (谐音“帮我帮帮我帮帮我”) , 开设“绍兴心理网”, 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建立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

建立“干预”机制:对“问题儿童”安排专人进行心理教育跟踪辅导, 通过心理辅导转化“问题儿童”, 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机制。

抓创新, 不断延伸拓展心理健康服务空间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中心每月组织心理咨询师进入校园, 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主要活动方式有团体辅导、心理游戏等一系列活动, 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开展“青春暖流, 关爱农民工子女-全市心理辅导巡讲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由绍兴团市委、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多部门联合开展, 旨在进一步提升在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素质。根据农民工子女心理特点, 设计推出了“青春暖流”系列心理课程, 安排心理志愿者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开设专题微博 (weibo.com/u/3106918921) 发布心理健康知识相关信息。2012年, 心理辅导志愿者团队共为36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心理巡讲, 问卷调查近12 000份, 心理强化辅导300人次, 受益农民工子女达30 000人, 提高了全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开展家庭心理指导:如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心则派专门人员到家庭中进行访问, 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心理指导, 改变家庭不良教育方式, 对家庭的人际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进一步完善家庭功能, 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水平,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抓宣传, 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

当前,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正在全面启动, 中心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2], 并且不断总结经验, 努力将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积极推广应用。今年为了推进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开展, 将选择3~4个心理辅导联络点作为示范点, 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引导。争取用1~2年时间, 在全市各个学校全面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联络点, 将心理健康工作普及到城乡社区学校。中心还将深化推进青少年“心灵花园”体验活动, 以中心为活动平台, 针对青少年开展“预防-发展”型心理干预, 运用心理体验、团体辅导等载体, 组织社区活动、小组活动、座谈沙龙等,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正视困难挫折, 缓解不良情绪, 塑造健康人格, 提升能力素质。探索开辟“少儿阳光主题公园”“少儿阳光流动公园”, 将公园的“运动”文化和中心的“心理”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让未成年人能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更好地利用中心优质资源,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摘要:根据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 有针对性地多管齐下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遵循“治未病”理念, 以心理专业机构为依托, 以各种活动为载体, 逐步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探索具有绍兴特色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营造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工程, 逐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田国强, 甘建光.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检测及其意义[J].浙江医学, 2011, 33 (11) :1633-1634.

工程心理学 篇10

关键词:石油工程,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石油工程是石油高校主干专业之一, 其专业特点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显著区别于其他工科专业。一方面, 国内开设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校较少, 而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 加强勘探开发和提高石油产量力度加大, 这些都急需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因此, 石油行业对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据调查, 近年来石油高校总体就业形势较好, 石油工程等主干专业初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1],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加之经过多年的人才储备,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对于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减少, 而大部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有浓烈的“国企情结”, 这就产生了签约现实与签约预期不相符的现象。在长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我发现, 石油工程专业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这种“难”更多体现在就业过程中, 而不是结果上, 而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就业心理问题。石油工程是国内石油高校的主干专业, 研究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对于全面把握石油高校就业形势、做好石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而石油工程作为地矿类专业之一, 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于高校地矿类专业也有借鉴意义。

一、石油工程专业就业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有必要研究石油工程专业就业特点。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如知识性强、专业性强、迁移性弱, 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以下特点。

1. 就业不难, 毕业生大都能在校园双选会上签到工

作, 过程相对简单, 程序较少, 但要求较高, 几乎所有石油单位都要求通过英语四级, 条件相对好点的单位要求通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 对专业排名也有较高要求。

2. 分布相对集中, 就业单位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 主

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 几乎全部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3. 环境艰苦, 工作地点大都在野外[2], 气候恶劣。

国内西部地区油田偏远, 风沙大, 干燥, 炎热, 有的位于沙漠;东部地区油田寒冷, 偏远;海上平台工作内容枯燥, 风险大;而国外工作场地大都在炎热、干燥和不稳定的非洲和中亚。

4. 收入高, 与其他行业相比, 石油工程毕业生收入相对较高, 但是不同单位之间福利待遇存在较大差别。

二、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心理问题特征表现

虽然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整体不难就业, 但我们发现, 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抑郁心理。

在和毕业班学生交流过程中, 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 尤其是女生有抑郁心理。签约之前揪心, 签约之后闹心。在签到工作之前, 惆怅满怀, 总担心找不到工作, 或找不到好工作。有的是因为性别原因, 石油工程专业女生就业难度普遍高于男生;有的是因为自身条件约束, 如英语四级没过, 综合成绩排名靠后;有的是因为“中意工作”被别的同学通过非常规渠道获得, 例如大部分单位会优先考虑本单位子弟, 也有的面试官会照顾老乡或者母校同学。签到工作后依然不开心, 老觉得自己的单位不好, 工资不高, 离家太远, 服务时间太长, 甚至有同学将签订的就业协议比喻成“卖身契”, 并反复地将自己的签约单位和别的单位进行比较, 如发现别的单位更好, 便滋生违约的冲动甚至行为。这是典型的抑郁心理, 轻则影响学习, 重则酿成事故。

2. 盲从心理。

有的学生见较多同学都向一个单位投简历, 不管适合自己与否, 都一拥而上, 海投简历;见到一个单位招很多人, 就觉得单位不好, 不愿角逐;偶尔听到几个同学说一个单位不好, 也对那单位避而远之;见别人选择国企, 即使自己很适合私企或者外企, 也会选择国企;或者只想进大油田, 而不考虑中小油田。这种盲从心理对就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使大量企业不得不调整招聘条件, 挫伤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不利于就业分流, 也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 因为单位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3. 焦虑心理。

这种焦虑主要在签约之前, 有的是担心自身条件不满足招聘单位要求;有的是因为要作出人生的重要抉择而紧张不安, 还有的是因为要面试而紧张, 也有的没有目标, 不知道要去哪里工作, 对就业方向比较困惑, 环境好的油田待遇差, 待遇好油田的环境差, 也有同学担心和自己恋爱对象签不到一个地方而烦恼。

4. 自负心理。

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条件比较突出的学生身上。有的同学盲目自信, 没有仔细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客观分析, 在面试中常遭遇挫折和失败;有的同学过于自信, 非某个单位不签, 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错过很多好机会;有的学生总在等待最好的单位, 通过了多个单位的几轮面试关, 最后却拒绝签约, 给招聘单位留下恶劣印象, 将严重影响单位以后在学校的招聘计划。

5. 忐忑心理。

这种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总想等待以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前相中了一个单位, 又担心这个单位不来或者来得较迟, 或者自己竞争不过别人, 不知道该不该坚持, 该怎样坚持, 什么时候该放弃。这种同学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单位好不好, 该不该签, 殊不知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要辩证对待。

三、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部分学生择业观不正确和不成熟是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正确的择业观体现之一是拜金思想严重, 择业只关心物质利益, 自身价值和贡献考虑较少;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时刻以个人为中心, 国家和集体利益考虑得较少;对单位期望值太高, 不符合社会实际;只顾眼前, 缺乏长远计划和考虑;自我认知不全面, 就业心理脆弱[3]。择业观不成熟还体现在分析问题和作出选择时缺乏辩证思想, 不能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当面临多个就业机会时, 理性的决策者会对这些机会进行评估, 之后再决定。科学决策的依据是有效评估, 而有效评估首选要求资料完整, 信息准确全面;而大多数石油企业的资料都是保密的, 单凭招聘单位宣讲提供的信息难以作出决定。实际上, 很多学生都通过不同渠道去打探就业单位的信息。即使这样, 他们所能得到的信息也很片面, 不具有代表性,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谈不上信息权威和准确。

3. 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学生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尤其是女生有浓烈的国企情结, 石油工程专业长期的就业传统, 使学生产生“石油专业学生应该去国企”的惯性思维, 由于历史原因, “国有企业是铁饭碗”的认识根深蒂固。但是, 由于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原因, 各大油田公司的人才需求日益饱和, 招聘名额逐年减少。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对石油投资的限制, 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 迅速发展起来, 他们对石油工程人才的需求增加, 但难以找到合适人才。而学生面临国企进不去, 私企不想进的两难境地, 因此很纠结。

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学生、企业和学校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对学生而言, 持续的忐忑、焦虑、抑郁、苦闷将造成负面情绪积累, 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 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就业, 如果调整不当, 就容易产生更严重的心理和安全问题。对企业而言, 有的单位受关注程度太高, 招聘会现场门庭若市, 一个普通岗位吸引几百个同学递交简历, 增加了招聘的工作量;有的单位招聘会现场门可罗雀, 难以招到合适人才, 有时不得不多次奔波, 增加了单位的招聘成本, 同时不利于就业者与岗位的合理匹配。对学校而言, 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保证就业率, 使学生都能签到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就业质量, 调整就业结构, 争取使每个学生都签到理想工作, 有时会出现就业指导老师比找工作的学生更着急的情况。而学生违约时有发生, 这不仅浪费了就业机会, 给招聘单位增加了麻烦, 而且影响了学校的用人单位中的口碑, 使学校左右为难。

四、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应对就业心理问题, 帮助学生及时调试, 找到理想工作,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加强思想教育, 尤其是择业观和世界观教育。

教育学生择业过程不仅要考虑当前, 而且要考虑长远, 要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自己职业规划, 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物质条件很重要, 但收入和贡献相对应, 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以发展机遇为目标更可取。择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有的人适合去研究院做科研, 而有的人更适合去现场生产。选择就业单位时, 仔细分析他的长处和短处, 关键看是否适合自己, 是否和自己的发展目标一致。在择业时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避免静止和孤立。每一个所谓的“好”单位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而所谓的不好单位也有很多发展机会。

2. 加强石油精神教育。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 而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是每一个石油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石油精神的教育天天抓, 时时讲, 应该贯穿于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每一年到大庆实习的石油工程学生都要参观铁人纪念馆和石油科技馆, 就是为了加强石油精神的教育。石油工程学生不仅要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气, 而且要有“拼命拿下大油田”的勇气、决心和智慧。选择石油就选择了艰苦, 但艰苦是相对的, 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急功近利少一点, 脚踏实地多一些, 很多就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 完善就业信息网络。

就业信息网络不仅包括就业网站、就业办公室等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而且应该完善其他信息畅通渠道, 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关心的详细信息, 力求信息透明、全面、准确, 只有基于全面、准确的信息, 才能作出理性的选择。就业指导老师可通过已毕业的校友来了解企业的各种信息, 并及时负责地发布给学生。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听信片面的信息而错误决定, 或者对道听途说的信息未加甄别盲目采信, 甚至以讹传讹。

4. 督促学生提高素质。

用人单位招聘时很看重实际能力和资格证书,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做好积累和准备工作。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英语水平等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基础越扎实, 面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也就会拥有更多的入职机会, 更有利于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蒲冠州.我国石油行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陈军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2) .

上一篇:特定谐波控制下一篇:设备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