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沙化治理

2024-05-20

草原的沙化治理(精选七篇)

草原的沙化治理 篇1

一、工程组织确保一个“强”字

沙化草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县政府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县长任组长, 畜牧、财政、发改、监察、水利、林果、公安、国土、环保和项目区乡镇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在畜牧局设立项目建设办公室, 局长任主任。项目区乡镇成立专业施工队。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层层签订责任状, 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县政府把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纳入到全县的政绩考核, 并做为重要考评指标之一。各部门按职能分工, 通力协作, 密切配合, 做到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工程管理体现一个“严”字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我们制定一系列工程规章制度, 并严格遵照执行。在工程技术管理上, 落实项目监管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等相关制度。县与乡签订施工合同, 乡与工程队签订施工协议。在地块选择、图纸设计、播种围栏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技术承包。根据乡、村和地块分布, 把项目区划分成片, 确定包片负责人, 每个地块都有包块技术员, 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每个点, 落实到每个人, 实行优奖劣惩。在工程材料管理上, 一方面严格“招投标”制度, 对刺线、水泥柱等围栏材料和地方自采品种牧草种子严格进行招标采购, 依法与中标方签订供货合同, 指派专业人员对刺线、水泥柱等物资的生产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 为防止项目材料的流失, 对工程物资下拨和领用设立专门台账, 将沙打旺和草木樨按7∶3的比例、羊草和披碱草按6∶3的比例充分混合后下拨, 水泥柱印上绿色的“草”字做为标志, 做到了对工程的严格管理。

三、工程建设强调一个“硬”字

按照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规程要求, 结合地区实际, 制订并印发《技术规程》《检查验收标准》等, 统一技术要求, 加强监督管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做到县不漏乡, 乡不漏队, 队不漏人。县、乡、村、队严格按照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由畜牧局、财政局、监察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程自查验收小组,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随时进行进度和质量抽查。由于技术过硬、监管得力, 工程质量全部达标, 无一例返工。

四、工程选地遵循一个“需”字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属低山丘陵地带, 全县天然草原面积220万亩。在治理地块的选择上, 根据自然生态、地形地貌、草原等级、土壤类型等特点, 在植被盖度不足30%的确需治理的“三化”草原中, 选择已核发草原使用权证、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地块做为沙化治理区, 既抓住关键、抓准目标, 又为达到治理目的提供了保证。

五、工程补播提出一个“早”字

辽西地区十年九旱, 尤其春旱每年都有发生。我们根据多年经验, 提出早播、干埋等雨的补播方案。根据当年气温变化情况, 在地温允许的情况下, 4月22日开始全面补播。第一场降雨, 种子就能迅速发芽、破土, 出苗时间较雨后播种提前4~5天, 且苗齐、苗壮。即使后期出现旱灾, 牧草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抗旱性。实践证明, 早播在保苗上具有明显优势, 牧草出苗率和保苗率都有较大程度提高。

六、工程围栏注重一个“固”字

刺线围栏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一旦老化围栏草场就会处于开放状态。在进行围栏施工前, 经专家小组研究论证, 决定采取“双围栏”的围封模式, 即在进行工程围栏施工的同时, 沿围栏线路播种柠条带。柠条长成后, 就形成一道与工程围栏共建的生物围栏, 即使没有了工程围栏, 生物围栏仍起到围封作用, 保证围栏一建永固。

七、工程资金做到一个“专”字

为保证项目资金合理使用, 专门制定《阜新县草原沙化治理项目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阜新县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专用物资领用管理办法》等, 对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 专款专用。由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每一笔支出都有经手人、验收人。资金管理规范, 审批手续齐全, 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

八、工程档案实现一个“全”字

为健全工程档案, 我们对工程相关的各类文件、方案、制度、协议、合同、图片、声像等项目材料、资料设定专人负责采集、整理、报送, 专人保管, 专柜保存。每一次培训、每一个地块都留有真实的影像资料。所有材料都保留有纸质和电子两套档案, 可随时查阅, 确保了档案齐全, 有据可查。

九、工程设施着重一个“护”字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的途径及要求 篇2

1 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现状及成因

1.1 草原沙化现状

辽西北地区10个县 (市) 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接壤, 是辽宁省主要土地沙化区, 土地面积363.35万hm2, 其中沙地面积106万hm2。该区域生态环境特点是多风少雨、干旱频发, 区域内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裸露草地的土壤类型多为风沙土、风蚀土或裸岩, 土壤中SiO2的含量在80%以上, 有机质含量极少, 一般为0.034 5%~0.374 2%, 是辽宁省生态环境脆弱的敏感区域。

目前, 10个县 (市) 有草原66.67万hm2, 比1982年109.16万hm2减少30%以上, 其中85%以上被开垦种粮或植树。现有草原70%已沙化、退化, 植被盖度很低, 草原生产力低下。在风沙危害特别严重的地方, 甚至出现沙进人退的局面。据统计, 建国以来科尔沁沙地在康平县境内不断南移, 已吞噬掉19个村庄、1.33万hm2农田、0.67万hm2草场、0.67万hm2水面、1万hm2湿地, 1 000余户居民被迫搬迁。辽宁西北部由东北向西南形成了长约600 km、宽达70 km、面积约4.4万km2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风沙危害带, 成为省内主要的沙尘源头。据监测, 目前距离沈阳最近的沙区只有40 km, 而且科尔沁沙地南侵的态势还在蔓延, 速度还在加快, 目前平均以5m/年的速度向沈阳和华北地区推进。沙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不仅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沈阳等中部城市群以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1.2 造成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

1.2.1自然原因辽西北地区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 为科尔沁沙地的延伸地带, 风沙危害较重, 草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风沙土壤占80%以上, 地表物质组成极为疏松, 内聚力极差, 具有草地沙化、退化的潜在发展条件。同时, 辽西北地区又地处干旱、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地带, 土地基质为沙性土质, 生态稳定性差。

1.2.2人为因素盲目垦荒和开发是造成草原沙化的直接原因。晚清年间, 该地尚林茂草丰, 人烟稀少。建国后, 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辽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 承担着养育逐年增加的人口压力。人类活动最终都转化为对土地的生态压力, 造成土地的生态功能不断退化, 沙化逐渐显现, 向裸地演替。草地演替为裸地后, 每年被剥蚀的表土厚度多达5~7 cm, 进而变成沙地。

超载过牧加剧了草原沙化、退化的进度。据调查统计, 辽西北地区草地载畜能力 (理论载畜量) 为215.2万个羊单位, 2007年统计实际载畜为2 242.9万个羊单位, 超载942.2%。草地超载后, 牲畜在草地上连续过度采食, 优质牧草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多年生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等优良牧草数量大大减少, 适应干旱、沙地条件的劣质草种增加;另一方面, 过度放牧践踏使原本质地疏松的土壤结构和水热状况进一步恶化, 导致草地沙化加重。

近10年来, 造成草原沙化、退化的主要因素都没有减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活动的规模和强度迅猛增加, 生态压力急剧上升, 必然导致草原沙化形势的进一步恶化。

2 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的总体方略

2.1 指导思想

实施辽西北草原生态建设,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全省生态安全、构建和谐辽宁为目标, 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 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综合治理, 促进沙化草原植被恢复,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 总体方略

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必须坚持“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和监管防护”3项措施并重的综合治理原则, 以同内蒙古接壤严重沙化、退化地带为治理核心区, 本着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标本结合、分期治理、整体推进的思路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通过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灭治鼠虫、建后管护等重要措施, 草原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70%以上, 亩产干草由30 kg以下提高到90 kg以上, 形成东起康平, 西至凌源, 沿科尔沁沙地南缘网状分布的草原阻沙带, 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3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对策

3.1 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提高认识, 明确责任

3.1.1加强项目建设领导各项目县 (市) 应成立由县长任总指挥, 主管县长和县动物卫生监管局局长任副总指挥, 由县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领导机构, 负责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调度和跟进。各工程区乡 (镇) 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并由乡 (镇) 长挂帅, 做好工程施工的组织、落实和管理工作。

3.1.2明确项目责任建立行政领导责任制, 县 (市) 政府对本地区工程建设要明确重要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 各工程区乡 (镇) 政府要明确具体治理地块的主要责任人, 业务部门要明确技术责任人, 做到任务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1.3实行示范项目合同管理省、市、县、乡要层层签订责任状, 具体任务、具体要求、具体责任, 建立奖惩机制。

3.2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按规程标准组织施工作业

项目区按照“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灭治鼠虫、建后管护”总体技术要求, 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3.2.1对实施项目地块要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地块 (区域) 确定标准》要求, 选好项目施工地块。辽宁省前期开展的沙化治理试点表明, 为了确保治理效果, 避免发生纠纷, 项目地块内不应有耕地、果园和开荒地, 如存在此类问题, 要坚决限期整改, 不合格地块不能实施。

3.2.2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补播品种本着因地选种、合理配比混播的原则, 在主选沙打旺、草木樨、锦鸡儿、荆条草种基础上, 根据治理地块沙化、退化程度和土质类型, 再混播适宜当地沙化土地生长的原生品种沙蒿、冷蒿、针茅、百里香、沙生冰草、小黄柳、沙蓬等, 通过禾本科与豆科、一年生与多年生、上繁草与下繁草相结合的方式, 采取不同的混播配比, 提高治理效果。

3.2.3抓住播种有利时机科学作业在春夏播种季节, 补播最宜抢在5月上旬到6月末这一最佳时期完成, 依据气象预报, 最好抢在雨前播种, 补播最晚应在7月15日前完成, 以使牧草有足够的生产期, 根质木化安全越冬, 次年才能返青, 同时根据出苗率及降水情况及时进行第2次、第3次补播。补播作业时要严防破坏原有生态植被, 以条播和穴播为主, 播后踩踏压实, 保证出苗率。

3.2.4加强鼠虫害防治补播后新生牧草易遭受虫鼠害侵袭, 因此必须加强沙化治理区草原的鼠虫害灭治工作, 同时对沙化草原周边的鼠虫害也要进行灭治。主要采取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的方法进行灭鼠, 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品防治好各种害虫。

3.2.5及时跟进围栏封育为了促进草原植被快速恢复, 沙化治理区在播种后, 必须通过围封办法实施禁牧, 避免践踏, 因此项目地块应在补种完成后及时跟进围封工作, 防止出现边建设边损坏现象, 影响当年治理效果。

3.2.6做好工程效果监测要统一监测方案, 按《工程作业设计规范》要求, 在工程区和自然条件相似的非工程区选取样地, 设立固定监测点, 定期监测, 根据监测对比数据及时总结分析治理效果, 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各项目县对工程地块建设前后要建立影像资料和监测数据档案, 及时归纳整理, 建档留存。

3.3 加强技术培训, 全方位做好现场作业指导

3.3.1全面抓好培训工作, 先由省里完成对10个项目县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然后由各项目县完成本区域内所在乡 (镇) 技术人员的培训。

3.3.2开展全程技术指导, 从物资采购、选种补播、围栏封育、鼠虫灭治、定点监测整个过程, 项目县要指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 指导示范。

3.3.3开展现场示范交流, 整体推进治理工作。项目县要通过抓好样板地块建设, 开展交流示范, 采取样板引路, 典型示范的方法保证作业质量。

3.3.4省市两级技术人员要定期深入现场, 开展技术咨询, 解决技术难题, 总结治理经验, 推广新技术成果。

3.4 强化项目监管力度, 确保项目规范运作

3.4.1严格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下达后, 项目县 (市) 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严格资金审批手续, 凡是符合政府统一采购和招投标购买的牧草种子、刺线、水泥桩等物资, 一律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和招投标采购。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 严防层层截留、虚列挪用、挤占串项, 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一经发现资金使用出现问题, 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4.2加强物资管理省市业务部门要组成检查组, 按各项技术参数规定对牧草种子、刺线、水泥桩等建设物资进行定期抽检, 防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确保物资质量。健全物资领用手续, 物资下达到各项目乡 (镇) 后, 要设立各个项目地块领用台帐, 防止物资流失或浪费。对牧草种子等重要物资应由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按计划统一组织货源、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发放下拨。

3.4.3做好施工进度跟踪督察为了及时掌握项目进度, 每个项目县在工程实施期间设立一名项目联络员, 负责每周向省指挥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技术责任人要定期深入作业区做好项目进度督察工作, 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了鞭策和鼓励各项目区, 省里应定期发布“沙化草原治理工程进展信息”, 向各项目县通报各地工程进展、先进典型及存在问题等。

3.4.4开展工程质量检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应由省市两级业务部门组成专门的项目检查组, 开展补播和围封现场作业质量巡查, 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以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作业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沙化治理工程项目评估和验收办法, 由省市两级动监和财政部门联合开展验收工作, 根据验收结果进行奖惩。

3.5 加强科技支撑, 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实施沙化治理工程必须努力提高项目建设中的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投入, 以确保治理工程的建设质量。

3.5.1加强同国内从事沙化治理研究的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 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开展技术创新, 探索适合辽宁省草原沙化治理新技术。

3.5.2做好现有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在项目区要大力推广围栏封育、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科学管理、鼠虫害防治等技术, 采用配套技术进行综合治理, 提高工程质量。

3.5.3引进吸收国外新的草原沙化治理技术, 培育适合沙化草地生产的新品种, 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建设模式。

3.6 完善管护手段, 确保治理成效

各级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促进草原资源恢复、建设和保护的政策措施,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护手段, 以确保沙化治理成效。

3.6.1尽快出台《辽宁省草原管理办法》, 为全省草原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各级草原监理部门要依法加强草原管理, 大力查处各种侵占、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

3.6.2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 实行草原承包到户明确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有效解决草原经营权和所有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保护与利用的责任不明确等现实问题。

3.6.3制定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区管理配套制度, 设立专职管护人员通过建立沙化草原管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使管护人员认真履行好职责,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断巩固草原沙化治理成果。

草原沙化治理围封补播效果的研究 篇3

1 围封补播区概况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试验区的草原在科尔沁沙地南部,主要是由沙质土构成,地表为风积沙丘,地貌特点为坨甸相间,沙丘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土壤为生草风沙土,质地疏松,渗透性强,极易沙化、风蚀。土壤极其瘠薄,有机质含量在0.2%以下。草原类型为沙地草甸草原,以蒙古植物区系为主,草原植被中菊科和禾本科植物占绝对优势。植被盖度在20%以下,产草量45 kg左右,草层高度6 cm左右。

2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后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及产草量的变化

2.1 植物产量变化

见表1。

从调查结果看,通过4年的围封补播,各处理和围封区的牧草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而且呈逐年递增(草木樨补播区除外)。除草木樨补播区外,2007年其他几个处理与上一年各处理区域相比,牧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胡枝子补播区增产幅度最大为25.7%,其他依次为围封区增产24.5%、多种牧草混播区增产5.1%、沙打旺补播区增产1.4%、沙打旺加草木樨补播区增产0.3%。对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草地沙化日趋严重,草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牧草产量逐年下降,较2007年相比年降幅分别为11.5%、18.5%。草木樨补播区较去年牧草产量降幅较大,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补播的二年生草木樨到2009年秋末已自然枯萎死亡,自然落地的草籽春季几乎没有萌芽出苗,致使其补播区内草木樨寥寥无几所致。

2.2 植被盖度的变化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试验的进行,补播改良区和围封区的植被盖度呈逐年递增,而且补播改良区各处理和围封区植被盖度明显高于对照区。2009年植被盖度最大的是沙打旺补播区,其他依次是胡枝子补播区、沙打旺加草木樨补播区、围封区、多种牧草混播区、草木樨补播区,对照区植被盖度最低,仅为18.5%,较上年又下降了8.5个百分点,这表明对照区草地裸地面积正在逐年扩大,草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由此可见,对沙化草地实施围封补播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草地植被盖度,防止草地沙化。

2.3 植株密度的变化

见表3。

从表3的调查结果看,改良区和围封区的植株密度远远高于对照区。试验的第4年,围封区平均牧草植株密度为413株/m2,比对照区50株/m2,增加了7.3倍;沙打旺加草木樨补播区平均牧草植株密度为531株/m2,比对照区增加了9.6倍;草木樨补播区平均牧草植株密度为452株/m2,比对照区增加了8倍;胡枝子补播区平均牧草植株密度为291株/m2,比对照区增加了4.8倍;沙打旺补播区平均牧草植株密度为754株/m2,比对照区增加了14.1倍;多种牧草混播区平均牧草植株密度为329株/m2,比对照区增加了5.6倍。其中以草木樨补播区植株密度增加最多,同时改良区和围封区内的优良牧草株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4 植株高度变化

见表4。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区的牧草高度明显低于围封补播区。2009年多种牧草混播区平均牧草高度为29.4 cm,比对照区(5.6 cm)高4.3倍;沙打旺补播区平均牧草高度为46.3 cm,比对照区高7.3倍;胡枝子补播区平均牧草高度为45.8 cm,比对照区高7.2倍;草木樨补播区平均牧草高度为28.8 cm,比对照区高4.1倍;沙打旺加草木樨补播区平均牧草高度为41.6 cm,比对照区高6.4倍;围封区平均牧草高度为36.6 cm,比对照区高5.6倍。但与上年相比,草木樨补播区和沙打旺加草木樨补播区牧草平均高度下降,尤其是草木樨补播区牧草平均高度下降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二年生草木樨到2009年已失去补播时效所致。

3 围封改良后优良牧草的比例变化

通过4年的围封和改良,改良区和围封区内的优良牧草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9年改良区内优良牧草所占比例为91.5%,比上年增加1%,围封区内优良牧草所占比例为75%,比上年增加16.2%,而对照区优良牧草所占比例仅为46.3%,并且以一年生马唐为主,品质优良的豆科牧草根本见不到。

4 围封补播后植物生长速度的变化

cm

从表6中可以看出,补播区和围封区的牧草月生长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区。

5 结论

5.1 沙化天然草地围封补播改良后,监测数据表明草地植被恢复明显,植物群落明显改善。围封区与对照区相比,植株密度增加8.2倍,植株高度增加5.8倍,植被盖度增加3.3倍,平均亩产干草量增加163.3 kg。

5.2 沙化天然草地围封补播改良后,围封和改良区内优良牧草增多,草群质量得到改善,草场等级上升,提高了沙化草原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速度。

5.3 草地围封补播改良后,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沙化程度受到明显控制。草地围封改良后,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草量,恢复了草地的植被,增加了优质牧草数量,改变了原有草地的种群结构,围栏内的主要天然草群为碱草、冰草、羊草、黄蒿、隐子草等,这改善了草地的生态环境。经过4年的围封改良,原来试验草地内的风蚀点明显减少,很多沙道已被优良牧草植株所控制。草地内的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得到固定,裸地面积逐年减少,草地沙化程度明显改善,特别是后新秋西旧府围封内的羊草数量显著增加,而围封外几乎见不到羊草。围栏外的草群种类单一,主要草群为碱草、圆叶藜、马唐和冰草,优势牧草太少。

5.4 沙化天然草地实施围封补播后通过治虫灭鼠草地鼠害减轻,虫害减少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围封区域和对照区域鼠洞的调查情况看,4年的围封补播改良,围封和改良区域内鼠洞和当年的新土丘明显减少,并逐渐向围栏边扩散,而对照区域内鼠洞并未减少,这充分证明了围封和改良可以使鼠害对草地的危害性减轻。.

5.5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沙打旺对沙化草地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寸草不生的风蚀点沙打旺能补播成功,而且长势较好;在监测的后期,尤其是2009年胡枝子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较强;综合比较,在辽西北地区,对沙化草地改良效果最好的是沙打旺,其次为沙打旺+草木樨、胡枝子、锦鸡儿多种牧草混播(草木樨仅有2年的补播时效,其自然补播率几乎为零)。

草原的沙化治理 篇4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首要前提

若想高标准实施好此项工程, 首先要引起县、乡、村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让其深刻认识到实施此项工程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实施工程对实现草原健康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战略意义, 要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来抓好抓实, 务求实效, 不走过场。

2 明确责任主体是重要基础

在工程实施中, 一定要细化整个实施链条中的每个环节, 无论是从物资采购, 还是牧草补播到围封, 要做到专人负责、统一标准、操作规范、奖惩分明。

3 选择合适补播品种是成功的根本

通过工程的实施充分体会到, 根据工程区的沙化程度及土壤特点, 补播成功机率较高的品种应为沙打旺、锦鸡儿及当地的差巴嘎蒿, 但一定要注意播种深度及方法。

4 抢抓补播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气候特点, 补播最佳时机应选择在5月初至6月末, 过早会由于风剥沙压造成失败, 过晚会因高温灼伤造成牧草死亡。

5 及时跟进围封是确保治理成效的重要手段

工程补播完成后, 只有及时跟进围封, 方可真正做到禁牧, 避免牲畜践踏幼苗造成补播失败。

6 加强管护是巩固治理成果的唯一出路

草原的沙化治理 篇5

1 基本情况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通过围栏、禁牧、牧草补播和天然草原改良等措施对现有沙化、退化草原进行治理。建平县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监测工作于2009年8月10日开始, 共设置监测样地13个, 每个样地围栏内外各3个样方, 每个样方1m2, 计117个样方。样地和样方严格按照《全国草原监测技术操作手册》规定进行设置。经过5年监测, 获得了64万亩草原在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工程区内外草原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及植物种数变化等基础数据, 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工程区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1) 主要监测指标对比。工程区与对照区相比, 植被盖度增加15.7%, 提高了39.5%;植被高度增加13.6cm, 提高了55.5%;植被种数平均增加0.3种, 提高了3.9%;干草产量 (草原生产力水平) 增加772kg/hm2, 提高了50.2%。

(2) 各年度对比。工程实施五年, 植被盖度、高度、风干重平均值比第一年分别提高了43.5%、43.3%和52%。

3 结论

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 工程成效非常明显,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有效遏制了工程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 草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草原的沙化治理 篇6

黄河干流全长5400km, 流域面积75.24万km2, 多年平均水量为580亿m3, 流经我国北方9省98个县。其中我省甘南以占黄河流域4%的面积, 每年向黄河补水65.9亿m3, 占到黄河总径流量的11.4%, 属于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素有“高原水塔”“黄河蓄水池”之称。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过渡的超载放牧以及气候变暖, 降水减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甘南草场8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其中重度退化面积达34.1%, 而且草场沙化极为严重, 尤其是玛曲县境内黄河沿岸沙化草场以每年近10m的速度向四周扩展, 目前已形成了220km长的流动沙丘带。全县沿黄河两岸已有隆起的沙丘36座, 每座沙丘大小约60~70亩, 高约10~15m, 并且还在以每年平均3000亩的速度递增。

2 环境土壤及气候条件

本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土壤类型以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土为主, 经2009年采集土壤样本分析, 其中N.P.K和有机质丰富, 属于优势土壤类型。但突出的问题是玛曲草原看起来生机盎然, 其实植被十分脆弱, 草原上只覆盖着一层约10cm左右的富有营养的黑土层, 土层下面就是沙土, 剥掉黑土, 那块地方在不长时间内就会变得寸草不生, 植被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由于甘南属于高海拔地区, 一般均在3000~3600m, 年日照时数不多 (2200~2400) 时, 但太阳总辐射量大 (4451.56~6425.37兆焦耳/m2) , 年平均气温低于3℃, ≥10℃积温持续期一般仅有2个多月, 这种热量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却特别适合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 受热量限制, 本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甘南属于甘肃省的降水丰富区域, 年均降水量在400~700mm之间, 地处南部黄河干流的玛曲县降水量最大, 年均在700mm以上。由于气温低、草甸、森林和湿地形成的下垫面虽粗糙, 但蒸发量反而小, 降水主要集中在7~10月, 丰富的降水为甘南沙化土地的治理及植被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水力条件。

3 生物菌种的作用机理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微生物都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微生物所生存的小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基质成份不同, 微生物的选择性也不一样, 结果组成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也有着各方面差异, 一般而言, 每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 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而区别于其它生态环境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态是一个以植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系统。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数量与分布, 由于土壤质地、发育母质、发育历史、肥力、季节、作物种植状况、土壤深度和层次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最多, 可占总量的70%~90%, 作用强度和影响最大, 其次为放射菌和真菌类, 它们以不同的反应方式作用于土壤和植物中, 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及稳定性。

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一般粘附于土壤团粒表面, 形成菌落或菌团或部分散布在土壤溶液中, 且大多处于代谢活跃的营养体状态, 参与有机物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和各种矿质元素的转化。放线菌以分枝丝状营养体缠绕于有机物或土粒表面并伸展于土壤孔隙中, 真菌类似于放线菌, 其丝体发育缠绕在有机物碎片和土粒表面, 向四周延伸, 蔓延于土壤孔隙中, 因此土壤中的有效生物菌种能分解各种有机物质, 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改变沙粒结构, 固定大气中分子态氮的能力, 提高土壤肥力结构。充分利用生物菌种的特性, 在沙漠绿化, 植被恢复生长的过程中, 增加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数量、提高其活性, 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 养分转化和改良土壤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4 工程试验内容及初步结果

堆肥作为一个生物过程, 涉及的微生物数目巨大, 种类繁多。在本次工程试验中, 我们采用在堆肥过程中接种微生物菌剂的方法。首先利用当地丰富的牛、羊、粪等资源, 按羊粪:素土:木质纤维:水等组成系统, 接种有效生物菌剂, 加入一定活性剂, 经过不断翻晒, 熟化过程, 制成生物堆肥;第二步, 采用人工+机械的作业方式, 在预选定的沙丘上进行覆盖播种, 将制备好的堆肥及草种喷播在沙丘上, 厚度约1~3cm,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养护的作用下, 观察其生长状态。

经过2008年、2009年采用不同菌种, 分别二次播种试验,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1) 2008年试验样方地:

自2008年8月中旬播种至2009年10月, 植物生长高度已达50~60cm, 并且已结草籽。植物生长状况良好, 并顺利越过冬季, 次年春季出苗齐整, 松散的沙粒结构在丰富的植物毛细根系的作用下凝固成一定的团粒结构, 样方地沙粒基本被固住, 稳定性较好。

2) 2009年试验样方地:

自2009年7月中旬播种后, 约7~10天基本出苗, 出苗率达95%以上, 目前植物生长高度为20cm, 根系植入沙丘8cm, 经对比试验, 采用堆肥+素土和堆肥+土质纤维素二种方法播种, 其效果有一定差异, 第一种方法形成的土壤团状结构较坚固, 植物根系丰富, 第二种方法土壤结构较为松散, 植物根系发育稍差。

目前该项工程试验仍在继续进行, 已基本完成了试验区域土壤背景调查分析, 土壤样方地中生物菌种群落的分离测试分析等工作内容, 经过二年植物生长试验表明, 利用有效生物菌种, 提高土壤有机质成份, 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沙丘沙粒结构, 种植沙生植物。进行沙漠化治理, 是一条值的研究和探索的新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季, 许艇.生态工程[M].

[2]程殿林.微生物工程技术原理[M].

[3]刘国生.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沙化草原补播优良牧草效果观察初报 篇7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区位于彰武县兴隆堡乡马架子村, 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 属干旱温性草甸草原气候, 年平均气温9.3℃, 有效积温3 285.4℃。2010年降雨量为682 mm, 蒸发量1 800 mm;无霜期155 d, 初霜期10月13日, 终霜期4月27日;年日照时数2 740 h。试验区土壤为沙壤土。

2 补播品种

参试品种有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锦鸡儿、羊柴、直穗披碱草、沙地一号、苇状羊茅、扁穗冰草和细茎冰草。

3 试验小区设计

每个小区面积30 m2, 长宽为10 m×3 m, 垄作条播, 每小区播种6行, 行距50 cm。其中小叶锦鸡儿和胡枝子采取穴播。

试验共设15个处理, 其中有羊柴和胡枝子是重复处理, 另有3个小区种植2010年引进的二色胡枝子。从东至西前两列, 每个小区面积30 m2, 长宽为10 m×3 m, 垄作条播, 每个小区播种6行, 行距50 cm。最西端每个小区面积为60 m2, 长宽为10 m×6 m, 采取穴播, 每个小区播种12行, 株距30 cm, 行距50 cm。试验区种植布局图见表1。

4 播种时间

5月10日进行播种。

5 田间管理

各牧草品种均在自然条件下按生产田管理, 个别情况视各品种生长状况酌情处理。如杂草过多、气候干旱、霜、雹、冻、病、虫、鼠害等, 视情节采取相应措施。每个小区内各种措施力求一致, 每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都在同1天内完成。各品种牧草物候期调查表见表2。

6 产草量

产量的测定采取样方测产, 每个样方1 m2, 采取3次重复, 牧草产量详见表3。测产的时间是9月1日。

7 结论

上一篇:文化商业街下一篇:包装设计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