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结构异常

2024-06-20

解剖结构异常(精选七篇)

解剖结构异常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该院耳鼻喉科2010年5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因鼻部解剖结构异常而致头痛的患者48例。男33例, 女15例, 平均 (34.7±3.8) 岁, 患者病程2~6年, 平均 (3.8±1.4) 年。临床患者主诉以眼眶部、颞额部或鼻根部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为主, 疼痛部位较为固定, 5例主诉有眼球发胀、视物劳累感, 3例主诉有头晕、耳鸣症状, 所有患者均无鼻塞、流涕症状, 疼痛发作无明显规律, 发作时持续20~40 min, 平均 (25.4±5.8) min。采用线性模拟标尺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疼痛等级分类[1]1级头痛4例, 2级头痛12例, 3级头痛29例, 4级头痛3例。所有患者均行鼻窦CT和鼻内窥镜检查, 确诊鼻中隔偏曲 (高位、嵴突、棘状突) 21例, 中 (下) 鼻甲 (肥大、反向偏曲) 曲线异常10例, 鼻中隔偏曲伴鼻甲异常7例, 钩突增生或向内偏曲5例, 筛大泡5例。排除:合并鼻窦、鼻腔、鼻咽部炎症、囊肿、息肉及占位性病变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表麻+局麻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先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2 mL+1%丁卡因溶液20 mL浸泡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后以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强化麻醉。选用直径4 mm、偏角视野为0°和70°、冷光源为250 W鼻内镜, 根据不同病变及CT结果采用不同术式, 其中, 21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均在偏曲部位的局部黏膜下矫治, 手术时尽量保留正常的骨及软骨, 防止中隔摆动及鼻梁塌陷;中鼻甲肥大、反向弯曲的6例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纠正, 其中采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对下鼻甲肥大的4例进行治疗, 使其最窄处距离鼻中隔约5 mm;对于鼻中隔偏曲伴鼻甲异常的7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并中鼻甲整形术;钩突增生异常者或筛大泡者行钩突切除术或 (并) 筛窦开放术, 纠正钩突、筛泡病变。术后静滴抗生素3~5 d, 口服抗生素2周, 术后1月内每周进行1次术腔清理。

1.3 疗效判定

术后随访6个月, 判定手术效果。治愈:鼻腔形态正常, 术腔上皮化, 结构正常, 头痛完全消失。好转:鼻腔通气引流好, 局限性黏膜水肿或者肉芽组织形成, 头痛强度及频率下降明显;无效:鼻黏膜暗红色, 术腔粘连, 头痛强度及频率无变化或较术前头痛加重[2]。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术腔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的等并发症。经随访观察, 48例患者中33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头痛无复发, 达到治愈标准, 治愈率68.8%, 其中对3级以上头痛的治愈率65.6%。其余病例中, 好转10例, 好转率20.8%, 无效5例, 无效率10.4%。

3 讨论

鼻源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鼻腔、鼻窦的生理解剖异常或病变而引发的头面部疼痛, 前者由于没有其他部位明显症状而常误当做血管性或神经性头疼治疗而误诊或漏诊[3]。鼻中隔是鼻腔解剖结构的中心, 与窦口鼻道复合体毗邻, 由鼻中隔偏曲引发的鼻源性头痛较为常见[4]。鼻道狭窄可因鼻中隔高位偏曲而形成, 前组鼻窦引流、通气受阻则导致阻塞性头痛;中、下鼻甲的舒缩功能可因鼻中隔嵴突、棘突的压迫而受到影响, 从而引起反射性头痛。同时, 鼻中隔或筛泡之间的正常间隙可因中鼻甲的肥大而失去, 导致筛前、筛后神经末梢纤维的分布区域受到机械压迫而出现眼部症状和反射性头痛。此外, 中鼻甲反向弯曲、筛大泡、钩突增生等可致鼻道窦口复合体区域狭窄引流受阻, 影响上颌窦、额窦及前筛窦与鼻腔换气功能, 出现窦内负压和CO2蓄积同样导致头面部的疼痛。

鼻内镜手术矫正和重塑鼻腔结构、解除压迫、恢复鼻腔的生理功能是解除或缓解鼻源性头痛的出发点。鼻内镜下手术具有视野明亮、图像清晰的优点, 且镜头能随意放大或聚焦, 有助于彻底清除局部病变, 效果较高。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能达到直视下对高位和深部的偏曲局部进行精细准确的操作目的, 可对鼻中隔与中鼻甲的压迫予以彻底矫正, 且避免鼻中隔穿孔、塌鼻等并发症。但单纯的鼻中隔手术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 手术操作过程中还要对中、下鼻甲进行处理。对两者的处理原则为解除压迫, 不可过大切除, 避免造成新的医源性鼻患。在中鼻甲手术过程中应依照其与矫正后鼻腔外侧壁及鼻中隔间距进行修整, 注意保持双侧中鼻甲的对称性, 以使嗅裂及中鼻道获得正常的生理间隙, 防止由于鼻腔通气不对称而出现鼻塞症状;并注意减少黏膜损伤, 尤其是嗅区黏膜, 过多去除会导致嗅觉减退[5];采用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对下鼻甲肥大的患者进行治疗, 但要避免过大切除, 尽可能保留下鼻甲黏膜的完整性, 使“宽大开放空间综合征”发生的几率减少[6];对于肥大不明显者可常规骨折外移, 而且创伤小, 恢复快。对钩突、前筛的切除, 开放扩大了鼻窦, 能改善鼻窦通气引流功能, 使之获得正常的生理间隙,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鼻腔及鼻窦的生理功能。

该组资料表明, 对48例鼻源性头疼患者的治愈率达68.8%, 总体有效率为89.6%。鼻内镜即可用来对解剖结构进行评估, 又可用来对实施局部精细手术, 因而, 鼻内镜手术治疗解剖结构异常鼻源性头疼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颖, 邓可斌, 张立亚.鼻内镜治疗鼻结构异常致头痛临床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0, 24 (6) :33-35.

[2]张爱民, 连荣, 余文发.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源性头痛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 (3) :270-272.

[3]余俏平.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所致头痛的手术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8, 14 (6) :456-457.

[4]谢绍欣.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鼻源性头痛41例[J].医学综述, 2012, 18 (8) :1274-1275.

[5]王国军, 白莎.鼻内镜下重塑鼻腔结构治疗鼻腔粘膜接触点头痛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 2011, 32 (1) :71-73.

解剖结构异常 篇2

关键词:鼻窦炎,解剖异常,内窥镜检查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 , 使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 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 需行鼻内镜鼻窦再修正术 , 其一重要原因是鼻腔解剖变异未得到适当矫正。笔者分析了与其相关的解剖变异因素, 希望能为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鼻窦炎组病143例来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眼耳鼻喉科室的193例慢性鼻窦炎住院患者。对照组50例来自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均符合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符合放射学角度给慢性鼻窦炎的定义 [2]。14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 男103例, 女40例, 17~75岁, 平均44.1岁。对照组50例, 男26例, 女24例, 19~59岁, 平均37岁。慢性鼻窦炎组患者均有长期反复鼻塞、流涕、头痛或嗅觉减退等症状。对照组均无明显鼻部症状。鼻窦炎组病例的分型分期:1型1期37例, 2期58例, 3期10例;2型1期15例, 2期63例, 3期66例;3型37例。

1.2 方法

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CT 扫描, 取头伸仰卧位, 扫描线垂直于听眦线, 扫描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采用骨窗, 层厚2~5 mm , 层间距2~5 mm。鼻窦炎组均行鼻内镜手术, 采用直径4 mm的0°、30°和70°鼻内镜开放鼻窦, 改善引流以清除病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简明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鼻窦炎组143例 (238侧) , 对照组50例 (100侧) , 根据CT和鼻内镜术中所见, 其中鼻窦炎组鼻中隔偏曲 (中重度) 58例, 钩突异常96侧, 中鼻甲异常91侧, 筛泡肥大71侧, 鼻丘过度气化35侧, 眶下气房16侧, 上颌窦发育畸形2侧;对照组分别为12例, 6侧, 8侧, 2侧, 3侧, 2侧及0。鼻中隔分度: 轻度: 高度≤0.3 cm, 不压迫中、下甲; 中度:0.3 cm<高度<0.6 cm, 压迫或不压迫中、下甲;重度:高度≥0.6 cm , 压迫或不压迫中、下甲。钩突异常包括钩突骨质增生和钩突内移、外移、钩突肥大, 钩突内移:钩突角度<135°; 钩突外移: 钩突角度>145°;钩突肥大。

经统计学分析, 鼻窦炎与中重度鼻中隔偏曲、钩突异常、中鼻甲异常、筛泡肥大、鼻丘过度发育、眶下气房有关, χ2=10.28, 76.31, 64.43, 63.77, 17.52, 10.10, P<0.05。鼻窦炎与上颌窦发育异常无相关关系, χ2=0.24, P>0.05。

3讨论

鼻窦炎与解剖结构变异的相关性主要指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阻塞与鼻窦炎关系密切。OMC 通气和引流障碍是鼻窦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关键, OMC结构解剖变异可能是造成相邻黏膜持续接触, 引起局部纤毛功能障碍致鼻腔黏液滁留而利于感染发生[3]。OMC的阻塞会导致窦腔PaO2下降, PaCO2上升和黏膜血流的下降, 从而使一些细菌大量繁殖, 侵袭黏膜及黏膜下层, 引起炎症反应。当炎症未及时控制时便会导致结缔组织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 黏膜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并加重OMC的阻塞, 使细菌繁殖、黏膜破坏、脓液滁留、OMC阻塞, 最终导致疾病的慢性化和难治性[4]。

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关系极其密切, 尤其是重度高位鼻中隔偏曲。偏曲侧可压迫中鼻甲, 阻塞嗅沟, 导致中鼻道狭窄。鼻中隔偏曲凹面侧过大的空间还通过前筛的增大来满足, 随筛泡横径的增大, 上下径也在增大, 同时钩突亦增大。此外, 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偏曲, 影响术中操作, 病变不易彻底清除, 且影响术后术腔的清理, 很容易发生鼻腔粘连, 导致手术失败, 炎症复发。钩突是筛骨的一部分, 钩突的肥大或位置异常也会引起筛漏斗、中鼻道的机械性阻塞和黏膜纤毛功能障碍, 这是慢性额窦炎、上颌窦炎及前组筛窦炎的相关因素之一。中鼻甲前下端过度气化可以压迫钩突, 阻塞半月裂孔和筛漏斗, 引起上颌窦炎和前组筛窦炎。同理, 反常曲线中鼻甲即中鼻甲曲线向外凸出或下缘过度向外侧弯曲可导致鼻窦引流口的狭窄和阻塞, 特别是额窦和上颌窦, 为鼻窦炎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鼻丘气房通常构成额窦底的前部, 额隐窝的前壁, 其后下为筛漏斗, 因此其发育过度与额窦引流通道狭窄关系密切。Haller’s气房与鼻窦炎的发生无相关性, 但Haller′s气房发育过度是导致慢性上颌窦炎的因素之一。Haller’s气房足够大时可影响筛漏斗的通气和引流, 从而导致鼻窦炎的迁延不愈。上颌窦腔畸形、狭小、分隔或窦口闭锁势必会影响窦腔的引流, 引起鼻窦炎。

总之, 鼻腔的解剖变异与鼻窦炎有密切的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解剖异常为鼻中隔偏曲。鼻窦CT 和鼻内镜检查对于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1997年, 海口)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3) :134.

[2]周兵, 韩德民, 黄谦.鼻窦CT扫描与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6, 31 (3) :185-187.

[3]王晶, 张雅巍.鼻内镜手术改善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19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01) :69.

解剖结构异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鼻源性头痛患者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15~52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6年;主要头痛部位:头顶部8例,颞部11例,枕部4例,前额部37例,部位不固定2例。所有患者均不伴流涕、鼻塞及鼻出血。均经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1.2 诊断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内镜下依序检查下鼻甲、鼻中隔、中鼻甲、中鼻道、嗅裂等,并行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所有患者均在头痛急性发作时进行麻黄素丁卡因试验,对可能引起头痛的可疑部位用1%麻黄素丁卡因棉片收缩麻醉,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1~10 min后疼痛消失或减轻为阳性,2次阳性则可判断为鼻源性头痛,再用生理盐水进行重复试验排除假阳性[1]。此为诊断鼻源性头痛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诊断鼻源性头痛的依据。

通过实验本组。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鼻腔解剖异常的部位进行手术治疗,对鼻中隔棘突、嵴突和骨质增生者采用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对鼻中隔黏膜肥厚者切除增厚的部分黏膜;对筛窦过度气化造成鼻道狭窄,使中鼻甲与鼻中隔相抵触者,切除部分筛房,将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分离;钩突明显肥大者切除钩突,使上颌窦口暴露,中鼻道开大;对泡性中鼻甲者从中鼻甲前端纵行切开,去除中鼻甲外侧部分,将中鼻甲轻度外移,使嗅裂暴露;中鼻甲反向偏曲者将弯曲部分中鼻甲部分切除或骨折复位,解除对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的抵触。通过对解剖学结构异常的纠正,解除不良的接触刺激,去除对感觉神经的压迫,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对于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的病例,通过切除钩突,开放前筛,使鼻腔鼻窦的引流通畅和通气趋于正常,临床症状缓解[2]。术后抗生素应用1周,鼻腔滴1%呋麻滴鼻液3 d,糖皮质激素应用1个月,术后定期换药,及时清除痂皮,并进行鼻内窥镜检查,防止术腔粘连,维持鼻腔通气良好,确保不出现新的鼻腔内压迫接触部位,以保证手术疗效。

1.4 疗效判定

治愈:鼻腔结构恢复正常,鼻通气良好,患者头痛完全消失;有效:鼻腔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头痛发作频率及强度明显减轻;无效:鼻腔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但头痛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患者行鼻内镜检查显示,鼻腔黏膜色泽正常,无分泌物及息肉。行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排除鼻窦炎和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本组病例发现鼻中隔高位偏曲(包括棘突嵴突)21例,鼻中隔骨质增生或黏膜增厚3例,筛窦过度气化将中鼻甲向内推移,压迫鼻中隔8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9例,泡性中甲和中鼻甲反向弯曲压迫鼻中隔7例,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8例,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解剖异常6例。

本研究对可能引起头痛的可疑部位用1%麻黄素丁卡因棉片收缩麻醉,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1~10 min后头痛消失19例,头痛减轻29例,14例无明显变化。

疗效判断:全部患者随访观察6~12个月,其中,治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

3 讨论

按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的分类[3],鼻源性头痛包括鼻-鼻窦炎所致头痛和黏膜接触点性头痛两种,后者是因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而导致的一类顽固性头痛。鼻源性头痛的发生机制多认为有两种[4]:一是认为鼻腔及鼻窦黏膜和骨膜受三叉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当鼻黏膜因炎症或局部的结构发生变异而受到压迫时,可刺激三叉神经,引发反射性头痛,即黏膜接触点性头痛;二是近来生物化学研究发现,除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外,鼻黏膜中尚存在第三种即神经肽,称为P物质。鼻腔及鼻窦的炎性改变,以及局部结构异常所致的机械压力均可诱发鼻黏膜的各种受体释放P物质,引发血管扩张,渗出性增高,血浆渗出,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刺激分布于鼻腔及鼻窦黏膜的三叉神经,引起反射性头痛。在临床上发现黏膜接触点头痛有一定的规律,多不定期发作,疼痛部位多在颞侧、鼻根部、眶周,痛疼性质多为闷痛、胀痛、头深部钝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两次鼻内麻黄素地卡因试验均为阳性,鼻内存在解剖异常结构,并排除急性鼻窦炎症状。

伴有鼻部症状如各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肿物等疾病引起的头痛诊断比较容易,但单纯因鼻腔解剖异常所引起的头痛由于缺乏鼻部症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其病变部位隐蔽深,在常规鼻镜下检查和X线片检查难以发现明显病灶,往往易漏诊误诊。随着鼻内镜外科学的发展及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在临床上的应用,对鼻及鼻窦解剖学结构的异常与头痛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大大提高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加深了疾病与解剖形态学关系的概念。本研究笔者通过鼻内镜结合鼻窦CT发现患者有鼻中隔高位偏曲、钩突肥大、钩突与中甲接触、中鼻道阻塞、筛泡肥大、泡性中鼻甲和中鼻甲反向弯曲、OMC狭窄等解剖异常,正是这些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和病变引起患者长时期头痛。

鼻源性头痛的基础源于鼻腔解剖变异,鼻内镜手术解决其异常的解剖结构是治疗本病唯一有效的方法[5]。相对而言,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鼻源性头痛尤其是多种解剖结构异常同时存在时,受视野、照明的局限,加之手术部位深入,定位差,难以精确去除致病因素,甚至有时会误伤周围组织,而鼻内镜手术以其微创、多角度、精确、视野清,可同时清除多种病变,被耳鼻喉科医生接受并迅速应用于临床。通过鼻内镜手术修正异常的鼻腔解剖结构,去除鼻腔异常的接触点,解决了鼻腔内、外侧壁结构局部相抵现象,可消除或缓解头痛症状。在行鼻内窥镜手术前,为了恢复鼻腔正常功能,避免手术范围的扩大,减少正常结构的损伤,必须根据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结果制订详细的手术方案[6],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针对性切除钩突、前筛及肥大的中鼻甲部分,扩大窦口,利于窦腔引流,矫正中鼻甲偏曲部分,解除对中鼻甲及下鼻甲的压迫;术后处理同样非常重要,笔者采取鼻内镜下换药方式,及时清理,鼻内局部长期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适当延长随访时间,鼻腔和鼻窦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门诊换药至创面愈合。术后前两个月的随访和门诊处理非常重要,正确及时的处理可避免出现鼻腔粘连及产生新的鼻腔内压迫接触部位,致症状再现,提高鼻内镜手术治愈率。

总之,缺乏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容易漏诊,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病作出准确诊断之前,需掌握鼻内麻黄素地卡因试验,还要有扎实的影像学基础知识,提高对鼻窦影像学检查的阅片水平,关键要掌握好与鼻窦炎在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部位、头痛与鼻部症状的时间关系上的鉴别点,正确认识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症状三者的辩证关系,利用鼻内镜结合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高对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鼻内镜下手术具有明视下操作、多角度,视野清晰、分辨率高,能准确定位病灶,特别是隐蔽部位病变的优点[7],其能恰当的修正鼻腔解剖异常,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鼻腔结构,恢复其基本生理功能,去除病灶解除病因,临床症状消失,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符合现代外科学微创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8]。因此,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段乃超,杨彦忠,任秀敏.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误诊116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6,21(16):1174-1175.

[2]方朝新,甄少少.鼻腔结构异常所致单纯性鼻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2):1579.

[3]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 ittee of the intem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m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2ndedi-tion[J].Cephalalgia,2004,24(11):9-160.

[4]范静平,王海清,吴健,等.鼻源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5):283.

[5]彭红,尹金淑,姬巍.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13(7):485-497.

[6]胡国文,刘洁,刘跃飞,等.经鼻内镜治疗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53例[J].广东医学,2008,29(1):122-123.

[7]黎万荣,殷泽登,黄英,等.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7):28-33.

解剖结构异常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88例,男性59例,女性38例,年龄在3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8±5.36)岁。除外严重的心力衰竭(III、IV级)、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束支阻滞及合并其它心脏病者。

1.2检查方法

1.2.1冠脉造影检查

对所有患者采取冠脉造影检查,经皮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插管,显示冠状动脉回旋支、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采取相互垂直的两个冠状动脉投射面,用电子标尺对冠状动脉内径在舒张期进行测量,并计算冠状动脉内径绝对值。根据造影结果按照管腔内径狭窄的程度分成3级:内径狭窄程度<50%、无明显狭窄为I级,狭窄程度在50~90%、中度狭窄为II级,狭窄程度>90%、重度狭窄为III级。管腔内径狭窄程度≥50%可诊断为冠心病。

1.2.2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GE-Vi Vid7、GE-Vi 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为M3S和M5S,患者取左侧卧位,对前胸部进行暴露,将探头放置在左侧第3-5肋骨间,采用心尖两腔、两腔、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左室系列短轴切面,将左室分为13节段划分法,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节段的运动幅度,取3个周期的平均值。按照运动幅度分成3级:运动幅度>6mm、无明显异常为I级,运动幅度在2~6mm之间、运动降低为II级,运动幅度<2mm、运动消失为III级。各节段运动幅度≤6mm可诊断为冠心病。

1.3观察指标

AMM测量室壁各节段的搏幅,并分级;冠状动脉造影测量管腔内径判断狭窄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 ±s)表示。判断一致性程度用Kappa检验,K≥0.75,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好;0.75>K≥0.4,表明两者一致性一般;K<0.4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用解剖M型检查88例患者,共1144个节段,搏幅≤6mm为有病变节段共有314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88例患者,前降支病变60个,对角支9个、左旋支51个;右冠状动脉病变53个。(见表1)解剖M型诊断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79.29%。前壁诊断符合率96%、后壁诊断符合率82%、前间壁诊断符合率92.3%、心尖节诊断符合率90%,这几个节段两种检查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0.75,P<0.001),而。下壁诊断符合率为53.5%,后间壁诊断符合率52.8%,这两个节段的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0.4,P<0.001)。侧壁诊断符合率74%,其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一般(K=0.63,P<0.001)。

2.2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段狭窄程度与解剖M型病变段搏幅的关系,II级狭窄,即狭窄50%-90%的病变节段279个,III级狭窄,即狭窄>90%的病变节段117个。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解剖M型超声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狭窄II级情况下,AMM的诊断符合率73.83%(K=0.352,P<0.001),冠状动脉狭窄III级情况下,AMM的诊断符合率92.30%(K=0.854,P<0.001)。由此可见AMM检查对室壁运动异常的筛查是有效的,随着分级的提高,AMM与CAG两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也增高,冠状动脉造影狭窄为III级的,两各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

3讨论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引起的,由于脂质代谢异常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沉着,逐渐堆积而成为白色斑块,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这些斑块会导致动脉腔狭窄,阻塞血流,使心脏缺血,发生心绞痛[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主干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旋支。心脏血液的供应呈明显的节段性[4],其中左室前壁、前间壁和心尖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室侧壁和后壁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左回旋支,后间壁、左室下壁及右室壁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但是其费用比价贵,而且是有创检查,对其临床应用造成一定限制[5]。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是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的一种方式,它可以360°自由旋转,对节段性室壁运动幅度、心腔大小、心脏功能进行观察,有效评价心肌缺血;而且操作比较方便,能够由二维图像得到全方位的M型曲线,推测冠状动脉的血管病变情况[6]。

相关研究表明,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脉造影前的冠心病筛选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通过本研究显示,前壁、后壁、前间壁、心尖节这几个节段两种检查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0.75,P<0.001),下壁、后间壁两个节段的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0.4,P<0.001),侧壁诊断符合率74%,其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一般(K=0.63,P<0.001)。这与超声二维显示图像的质量的关,前壁、前间壁、后壁及心尖部显示较清楚,也较容易显示,而下壁、后间壁显示较难,所以相应的给测量及诊断带来困难。由于解剖M型超声数据的采集是建立在二维图像基础上的,任何可影响二维图像的因素都可影响AMM测量,因此临床中应用AMM测量首先要保证二维图像清晰[8]。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的诊断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一致性,且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增高,重狭窄(III级)时,两种检查有高度的一致性,与这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8]基本一致,说明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是有效的。此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9]。

总之,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伤、可重复、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AMM)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88例进行分析,在经过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后采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的对冠心病室壁异常的诊断结果,比较室壁病变节段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有一致性,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III级的情况下,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运动搏幅减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狭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一致性。结论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伤、可重复、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冠心病,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朝广,孙刚.心衰宁对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力衰竭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4):35-36.

[2]艾阳平,杨海燕.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与运动心电图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2):104-107.

[3]王军里,付良轩.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48-649.

[4]Saraiva RM,Demirkol S,Buakhamsif A,et al.Left atrial strain measured by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represents a new tool to evaluate left atrial function[J].J Am Soc Echocardiogr,2010,23(2):172-l80.

[5]陈明,方少兵,周小英,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重构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1(1):47-52.

[6]刘利,王志刚,任建丽,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共同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及二者相关性初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0):917-920.

[7]Meimoun P,Benlai T,Elmkies F,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transthoracic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medical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stenosis of intermediate severity[J].Eur J Eehocardiogr,2009,10(1):127-132.

[8]张筠,李越.解剖M型超声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J].武警医学,2007,18(11):861.

体育运动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 篇5

关键词:结构,体育运动,功能,意义

人体的解剖结构包括运动系统、内脏、脉管、感受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等方面, 体育运动主要与人的运动系统有关, 同时, 需要通过其它相关系统协同作用才能完成。通过对于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 有利于了解体育运动与人体解剖的联系, 并能从结构上提高运动的质量及效果, 减少由于运动对人体的伤害, 达到健体强身的功能。

1 运动系统是人体体育运动的结构基础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构成, 骨和关节还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状。它们占人体重量的大部分。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 关节为枢纽, 肌肉的收缩作为形成的,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首先是由于肌肉产生收缩与舒张, 肌纤维缩短或伸长, 牵引附着的骨骼移动, 以关节为中心发生同轴性改变而产生运动。由肌肉收缩首先产生形态学改变再引起骨骼改变相应的位置, 从而产生关节运动, 因此,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肌肉是导致运动产生的根源, 从这个的关系上, 运动系统的完成与改进都离不开这三种组织结构的共同配合。

在人体内骨与骨相连结的地方, 都形成各种类型的关节, 关节的周围都有韧带和肌肉包围。韧带能加固关节, 肌肉也能加固关节, 更主要的是肌肉还能引起关节运动。在人体内骨与骨相连结的地方, 都形成各种类型的关节, 关节的周围都有韧带和肌肉包围。在关节的周围, 还有软骨、滑膜囊、滑膜、腱鞘等辅助结构, 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保护运动的作用。在人体运动时, 通过进行相应的预备运动, 增加关节滑液的生成, 对关节进行润滑, 能减少在大运动量及激烈运动时对关节面软骨层的损伤及应急状态下的肌肉损伤, 从而提高体育煅炼效果。

人体是一个整体, 其它如消化、呼吸、泌尿以及脉管系统, 能将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 气体、营养物质的运输, 以及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运送等协调完成;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运动进行控制与管理, 共同完成人体运动。

2 形态与功能是互相适应

由于肌肉的活动使人体产生相应的运动形式, 运动使相应的肌肉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 形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如下肢是承重部位, 因此下肢比上肢粗大, 上肢由于活动灵敏, 动作精巧, 肌群相应较多, 较细。通过体育运动, 能使骨骼在形态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 体育煅炼油能使骨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 骨外层的密质增厚, 骨变粗, 而且骨中的松质在配布上也可适应于肌肉拉力和压力的作用。这些变化可提高骨骼抵抗折断、弯曲、压缩、拉长和扭转的机械性能。

3 运动及煅炼改变解剖结构

通过运动, 反复煅炼, 能使相应的肌肉增大增粗, 骨骼及关节也能发生相应变化, 如进行各项体育锻炼时, 各部分骨的负重情况不完全相同。如体操运动员在作悬垂动作时, 上肢骨在同一方向上被拉长, 而在作支撑动作时上肢骨则在长轴上受到“压缩”。若是经常进行这种锻炼, 则可使上肢骨在承担压力和拉力方面力量增强, 其他如经常从事下肢活动的运动员, 对下肢骨的影响较大, 对上肢骨的影响较小, 而经常练习举重的运动员, 对上下肢骨的影响都较大, 游泳运动员的肢体所承担的负荷量比较平均, 因此两臂骨骼骨密质增厚情况相同。击剑、投掷运动员一侧上肢承担的负荷量较大, 因此这一上肢的变化就明显, 羽毛球运动员一般是右手打球, 长时间的运动煅炼后, 右上肢的肌肉明显比左上肢的肌肉粗大。当体育锻炼停止后, 骨所获得的变化就会慢慢消失, 因此体育锻炼应经常化和多样化, 专项训练必须与全面训练相结合, 这样才能对骨骼发生较全面的作用。

在体育锻炼中, 由于跑、跳等练习能增进关节的弹性及灵活性, 经常参加跑跳练习的人, 关节的活动范围比一般人大得多, 关节软骨较厚, 关节的牢固性及可承受的压力也比一般人大。如在自由体操表演中, 运动员的各个关节活动范围非常之大, 如做“背桥”、“大劈叉”等动作, 没有经过长期锻炼是很难完成的。再如, 在技巧表演中, 一个高大的运动员在下方, 几个运动员在他的身上做出各种各样的刚劲优美动作, 这位高大的运动员关节的牢固性和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可观的。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活动起来轻松, 利落, 有力。

4 运动对解剖结构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 提示人们必须通达运动以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 在运动的过程中, 除了对运动系统得到煅炼的同时, 也能提高呼吸、循环、思维等系统的功能, 共同增强人体机能的作用。

4.1 改善呼吸功能%

体育运动能增加人体的气体量, 机体活动均需要能量, 而能量都来源于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 通过耗用氧气, 并排出二氧化碳, 吸进新鲜空气, 借助于不停地呼吸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能使呼吸肌增强, 肺增气量提高, 肺活量增大, 氧利用率提高。有数据表明:正常人在安静时利用率为25%, 在较剧烈运动时可达65%, 比安静时提高2.6倍。在剧烈运动时, 足部血流量增加3倍, 而氧利用率也提高3倍以上。因此, 毛细血管与细胞间的氧分压增加更多, 而氧气供应率可以比安静时高出9倍以上, 氧利用率可接近100%;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减少, 一般人约18次。而经常煅炼者只有12次左右。以上这些都充分证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充分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4.2 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心脏功能%

在体育活动时, 由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的增强和代谢产物的增多, 因此就必须加快血液的流通量, 及时满足机体对运输的需要。如在激烈运动时,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要从安静时的100ml激增到180ml, 每分钟向全身输送血液可高达35000ml (正常人每分心脏输出量约为5 6 0 0 m l) 。由于血液循环的加快, 能提高了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 并降低和限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存积, 对保持血管壁的弹性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心脏的调节机能也大为提高, 主要表现如:运动开始后, 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以适应运动的需要;在进行激烈运动的过程中, 可发挥心血管系统的最大潜力, 充分动员心力贮备。运动结束后能很快地恢复到安静水平, 长期煅炼, 心脏对人体的应激性刺激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4.3 促进骨骼、肌肉结实有力%

体育锻炼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 使管状骨变粗, 骨密质加厚, 骨小梁排列密集, 骨结节粗隆增大等。所有这些变化均赋于骨骼更坚固密实, 抗压性更强等特性。体育锻炼时, 由于肌肉工作量增强, 血液流量增加, 能使原有的肌纤维增粗, 肌块增大。因此, 体育锻炼能使肌肉更加结实有力, 并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和灵活性。

4.4 体育运动能使人头脑发达, 思维敏捷%

体育运动, 一般是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动作, 时间很短, 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在瞬间作出判断, 但根据判断作出相应的动作。例如打乒乓球时, 在接发球的一瞬间, 大脑皮层所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如对方发球的姿势、击球部位、声音、球的方向、弧度、旋转和落台地点相继出现, 所有的刺激, 由相应的感受器接受后并传入大脑皮层, 引起皮层不同的细胞活动, 依靠暂时的神经联系, 把所有的这些活动联成一个整体, 接球者对发过来的球得到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好球还是坏球, 是怎样旋转的球, 用什么方法把球击过去等。由此可知, 体育锻炼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结合起来而建立起相应的神经反射, 能使人的头脑达到思维发达、灵捷, 提神健脑的功能。%

4.5 减少运动过程对机体的损害

通过学习, 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 才能运用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去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让自己避免运动带来的潜在伤害。如: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 这与它的结构特点有关, 可通过加强踝关节肌力和踝关节稳定性的练习来预防;而桡骨下端骨质疏松, 手掌着地时, 因受力较大, 易引发桡骨下端骨折, 因而运动时要注意手撑地时上肢的姿势等等。

人体的体育运动, 与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解剖是人体进行体育煅炼的基础, 而体育煅炼, 能进一步在提高及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 通过认识人体解剖结构及体育运动的关系, 能达到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的作用, 认识人体的解剖结构, 能减少体育运动时对机体的伤害, 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席焕久.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倪江.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解剖结构异常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龙岗中心医院的55例志愿者110侧拇长屈肌, 其中男38例, 女17例;年龄18~47岁, 中位年龄33.2岁。纳入标准:双手及前臂发育正常, 无外伤、前臂痛及麻醉史。参照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标准[4], 受检者前臂肌力总评价为5级正常肌力。所有受检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 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频率8~12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 前臂呈解剖位, 手掌向前呈伸展位, 涂有耦合剂的高频探头垂直置于前臂及手掌上, 采用横向扫查结合纵向扫查法, 嘱受检者主动运动拇指, 以区别拇长屈肌及其毗邻不同的肌肉群[5]。嘱受检者做单独伸屈拇指动作, 实时观察拇长屈肌的舒张状态。 (1) 探头垂直于前臂纵轴, 将探头置于前臂中上1/3处旋后肌下部分, 显示前臂腹侧拇长屈肌起始段毗邻断层声像图 (图1A) 。 (2) 探头垂直于前臂纵轴, 置于前臂腹侧中下1/3, 显示前臂腹侧拇长屈肌上段毗邻断层声像图 (图2A) 。 (3) 探头垂直于前臂纵轴, 置于前臂腹侧桡骨远端1/4, 显示前臂腹侧旋前方肌段拇长屈肌毗邻断层声像图 (图3A) 。 (4) 探头垂直于第一掌骨长轴, 置于大鱼际第一掌骨中点处, 显示拇长屈肌腱短轴特征声像图及鱼际间隙、拇收肌后间隙声像图 (图4A) 。 (5) 探头平行于第一掌骨长轴大鱼际区, 至拇指远节指骨, 显示拇长屈肌腱长轴及止点声像图, 将探头向拇指桡侧缘平移, 声束指向拇指尺侧缘, 显示拇指主要动脉及其分支断面声像图 (图5A、图6A) 。

2 结果

2.1 前臂腹侧拇长屈肌起始段毗邻声像图显示

声像图深方弧形强回声为尺、桡骨前方骨皮质声像, 后方伴宽带状声影, 实时动态观察, 于桡骨尺侧、骨间膜掌侧实时拇长屈肌动态声像, 桡骨桡侧由内向外分别为半环状旋后肌、桡侧腕伸肌、肱桡肌, 在肱桡肌与旋前圆肌间见桡神经浅支声像和伴行桡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旋前圆肌肱骨头肌腱和尺骨头肌腱间见正中神经穿行, 旋前圆肌浅方从尺侧向桡侧依次为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桡侧腕屈肌, 尺动脉穿过旋前圆肌深面穿行指浅屈肌两起始肌腱间后, 斜向尺侧走形于指深屈肌表面。本组19例存在起始部拇长屈肌副头先天变异, 其中2例起始于喙突, 17例起始于肱骨内上髁, 纵切面声像图为细长梭状斜行羽状中、低回声逐渐汇入拇长屈肌, 横断切面位于骨间前动脉前方扁带状低回声声像, 见图1B。

2.2 前臂腹侧拇长屈肌上段毗邻声像图显示

尺、桡骨前方骨皮质弧形强回声浅方实时观察拇长屈肌的舒张及收缩状态。桡骨腹侧见桡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 以桡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为中央标志, 其浅方为桡侧腕屈肌, 深方为拇长屈肌、旋前圆肌, 桡侧为肱桡肌, 桡侧腕屈肌尺侧浅层为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 深层为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正中神经筛网状声像穿行于指深、浅屈肌之间, 见图2B。

2.3 前臂腹侧旋前方肌段拇长屈肌毗邻声像图显示

尺、桡骨前方骨皮质弧形强回声, 尺、桡骨之间远端为旋前方肌声像, 旋前方肌浅方为以长腱止于手部的前臂屈肌肌腱群短轴图像, 这些肌腱短轴呈圆形或椭圆形, 断面为多数点状强回声间掺杂少许点状低回声, 旋前方肌前腕管内容物包括拇长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指浅屈肌。实时观察拇长屈肌腱的舒张及收缩状态识别拇长屈肌, 指浅、深屈肌腱桡侧与拇长屈肌腱尺侧可见正中神经筛网状穿行, 腕管桡侧浅方10~11点钟处见桡动脉血流信号, 桡动脉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 桡动脉尺侧掌面浅方正中扁椭圆形肌腱为掌长肌腱声像, 见图3B。

2.4 大鱼际第一掌骨中点处拇长屈肌腱短轴毗邻声像图及鱼际间隙、拇收肌后间隙声像图显示

深方弧形强回声为第一、二掌骨声像, 第一、二掌骨间浅方可见拇长屈肌腱短轴特征性的椭圆形强回声图像;拇长屈肌腱桡侧深方为拇对掌肌的声像;桡侧浅方为拇短展肌, 稍强回声的肌外膜声像将拇对掌肌与拇短展肌分开;拇对掌肌尺侧为拇短屈肌浅头、深头声像, 拇长屈肌腱位于拇短屈肌浅头与深头之间;而此处拇短屈肌尺侧深方为拇收肌斜头及横头声像, 拇收肌斜头与拇短屈肌深头毗邻。探头向近心端扫查, 显示由第一、二掌骨间穿出至手掌的桡动脉分支拇主要动脉和桡动脉终支穿过第二掌骨掌侧至手掌形成掌深弓。第三掌骨掌面浅方为指屈肌腱总腱鞘;指屈肌腱总腱鞘与拇收肌横头间为鱼际间隙, 拇收肌与第一骨间背侧肌之间为拇收肌后间隙, 以上2个间隙均为潜在间隙, 见图4B。

2.5 拇长屈肌腱长轴、止点声像图及垂直于拇长屈肌腱的拇主要动脉与其分支声像图显示

拇长屈肌腱长轴呈条状强回声间掺杂少许短线状低回声, 肌腱末端呈鸟嘴样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 受各向异性伪像的影响, 肌腱与声束入射角不垂直时回声减低;向拇指桡侧缘平移, 声束指向拇指尺侧缘显示拇指主要动脉, 拇指主要动脉走行于拇长屈肌腱鞘深方, 并在此分为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 2支动脉分支由拇长屈肌腱鞘深方分别转向腱鞘桡侧和尺侧, 经该侧籽骨与拇长屈肌腱鞘之间走向指端, 见图5B、图6B。

图1高频超声实时观察拇长屈肌的舒张状态。探头垂直于前臂纵轴, 将探头置于前臂中上1/3处旋后肌下部分 (A) ;前臂腹侧拇长屈肌起始段声像图示拇长屈肌起始段毗邻肌肉、骨骼、血管及神经。Ra:桡骨;UL:尺骨;IA:骨间前动脉;RA:桡动脉;BR:肱桡肌;RN:桡神经;MN:正中神经;FCR:桡侧腕屈肌;PL:掌长肌;FDS:指浅屈肌;FDP:指深屈肌;FPL:拇长屈肌;PT:旋前圆肌;ECR:桡侧腕伸肌 (B)

图2探头垂直于前臂纵轴, 置于前臂腹侧中下1/3 (A) ;前臂腹侧拇长屈肌上段声像图示拇长屈肌上段毗邻肌肉、骨骼、血管及神经。Ra:桡骨;UL:尺骨;IA:骨间前动脉;BR:肱桡肌;RA:桡动脉;RNSB:桡神经浅支;MN:正中神经;PL:掌长肌;FPL:拇长屈肌;FDS:指浅屈肌;FDP:指深屈肌;FCR:桡侧腕屈肌 (B)

图3探头垂直于前臂纵轴, 置于前臂腹侧桡骨远端1/4 (A) ;前臂腹侧旋前方肌段拇长屈肌毗邻声像图示拇长屈肌旋前方肌段毗邻肌肉肌腱、骨骼、血管及神经。Ra:桡骨;UL:尺骨;RA:桡动脉;MN:正中神经;PLT:掌长肌腱;FCRT:桡侧腕屈肌腱;FDST:指浅屈肌腱;FDPT:指深屈肌腱;PQ:旋前方肌;FPLT:拇长屈肌腱 (B)

图4探头垂直于第一掌骨长轴, 置于大鱼际第一掌骨中点处 (A) ;大鱼际区垂直于第一掌骨检查拇长屈肌毗邻声像图示拇长屈肌肌腱毗邻肌肉肌腱、骨骼、血管和潜在间隙。APB:拇短展肌;OP:拇对掌肌;FPB:拇短屈肌;AP:拇收肌;FPLT:拇长屈肌腱;DIO:骨间背侧肌;1st MC:第一掌骨;2nd MC:第二掌骨;3rd MC;第三掌骨;PAT:拇主要动脉;TS:鱼际间隙;DPAr:掌深弓;PAPS:拇收肌后间隙;R:桡侧;U:尺侧 (B)

图5探头平行于第一掌骨长轴大鱼际区, 至拇指远节指骨处 (A) ;拇长屈肌腱长轴及止点声像图示拇长屈肌腱止点毗邻骨骼。FPLT:拇长屈肌腱;PP:近节指骨;DP:远节指骨;P:近端;D:远端 (B)

图6将探头向拇指桡侧缘平移, 声束指向拇指尺侧缘 (A) ;垂直于第一掌骨拇主要动脉及其分支声像图示拇长屈肌腱毗邻肌肉、骨骼、拇主要动脉及其分支。FPLT:拇长屈肌腱;PRAT: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PUAT: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1st MC:第一掌骨;OP:拇对掌肌;AP:拇收肌;R:桡侧;U:尺侧 (B)

3 讨论

前臂血管、肌肉、神经均有各自不同的走行及起止点, 每个断层解剖结构的相对空间位置均不同, 使前臂解剖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拇长屈肌是屈拇指末节唯一的骨骼肌, 位于前臂腹侧深层桡侧, 起于桡骨干腹侧中部及骨间膜, 腕管内位于拇指腕掌关节桡侧最深面, 经拇指内腱鞘止于拇指末节骨的基底, 其主要功能是屈曲拇指末节、屈曲掌指关节, 由正中神经支配[6]。拇指功能占整只手功能的50%~60%, 拇指屈曲活动占拇指功能的20%, 是完成精细动作的基础。

应用高频超声对成人拇长屈肌毗邻结构进行研究, 实现动态观察拇长屈肌毗邻解剖关系。前臂采用解剖体位, 手掌伸展, 尺桡骨走行近似平行, 使伸屈肌处于平衡状态, 可以完整地显示正常成人拇长屈肌毗邻结构的超声检查方法和声像图特征;以血管、骨骼作为解剖标志, 可以显示拇长屈肌毗邻各个切面肌肉、神经、血管彼此空间解剖学关系。将每个断层切面的具体解剖结构进行标注, 以解决拇长屈肌毗邻肌群超声不易分辨的难题, 应用超声实时动态观察拇长屈肌自主舒张及收缩变化, 进行特征性的肌肉识别, 分别描述拇长屈肌实时动态显示, 区分肌腱与神经声像、鱼际间隙和拇收肌后间隙的潜在间隙超声解剖关系。本组110例受检者中, 19例拇长屈肌存在先天变异, 均为起始部变异, 其中2例起始于喙突, 17例起始于肱骨内上髁, 与舒强等[7]观察到的拇长屈肌副头相吻合, 但检出率低于该报道。本研究描述了鱼际间隙、拇收肌后间隙的超声影像学特征, 为手或腕部感染性病变有无波及上述间隙内提供直观的超声诊断信息。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简便、迅速、廉价、应用灵活、短期内重复检查等优点, 动态、多切面地观察病灶的演变, 同时可以与健侧同一部位对比观察, 扫查探头可以按要求放置, 超声动态检查运动状态下的肌腱, 能够更清晰、完整地显示肌腱及其连续性, 容易发现静止期不易发现的微小病变[8], 为临床提供更重要的信息。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实时、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弥补了CT及MRI功能影像的不足,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影像学信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肌肉软组织疾病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 能清晰地显示肌肉软组织病变的边界、内部物理性状及血流分布情况;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满足骨科与运动医学的检查常需进行双侧对比的特殊要求, 获得动态信息, 检查过程中可以要求患者做各种动作, 或动静结合, 均可以清晰地显示肌肉、肌腱和周围神经结构,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总之, 拇长屈肌毗邻声像图以骨骼声像和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解剖标志, 结合超声实时动态地显示拇长屈肌声像并进行定位, 研究其毗邻的解剖声像特征。三维声像图形式描述空间立体的可视化肌肉骨骼超声解剖结构, 可以在患者离开后随时对可疑病变区进行回放和观察, 能够更准确、客观地研究声像特征及其解剖结构, 有助于提高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 使超声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更直观、形象、便捷[9]。高频超声可以作为显示拇长屈肌周围毗邻解剖结构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检查方法, 为拇长屈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 55例正常志愿者上肢呈解剖位,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10侧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 观察拇长屈肌毗邻关系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以拇长屈肌作为解剖标志, 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了前臂腹侧拇长屈肌起始段、上段、旋前方肌段、大鱼际第一掌骨中点处拇长屈肌腱短轴毗邻的声像图特征, 详细描述了鱼际间隙和拇收肌后间隙的超声解剖关系。55例受检者中, 19例存在起始部拇长屈肌副头先天变异, 其中2例起始于喙突, 17例起始于肱骨内上髁。结论 以拇长屈肌作为解剖标志, 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拇长屈肌及其周围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与声像图特征, 可以作为拇长屈肌及其毗邻结构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拇指,肌,超声检查,高频超声,解剖学, 局部

参考文献

[1]Ikai M, Fukunaga T.Calculation of muscle strength per unit cross-sectional area of human muscle by means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Int Z Angew Physiol, 1968, 26 (1) :26-32.

[2]李建新, 邓建林, 张志杰, 等.肌肉骨骼超声在评估慢性足底筋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康复, 2012, 27 (5) :348-350.

[3]Finnoff J, Lavallee ME, Smith J.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education for sports medicine fellows:a suggested/potential curriculum by th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 for Sports Medicine.Br J Sports Med, 2010, 44 (16) :1144-1148.

[4]郭庆利, 黄彬鉴.电运动刺激加强肌力的作用.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 1988, (1) :5.

[5]Silvestri E, Martinoli C, Derchi LE, et al.Echotexture of peripheral nerves:correlation between US and histologic?ndings and criteria to differentiate tendons.Radiology, 1995, 197 (1) :291-296.

[6]彭裕文.局部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9-210.

[7]舒强, 卢敏, 孟凡东, 等.骨间前神经综合征解剖学基础.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0, 18 (4) :338-339.

[8]赵新宇, 鄂占森, 柳展梅, 等.正常成人肘部高频超声断层解剖观察.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 30 (4) :371-373, 378.

鼻背结构在隆鼻术中的应用解剖 篇7

隆鼻术在整形手术中非常普及。隆鼻术采用的手段为植入硅胶假体来支撑面部的筋肉和皮肤。然而, 毕竟不是人体本身就存在的物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 硅胶假体会发生偏斜和移位, 最终出现胶体外露的并发症。为了杜绝这类情况的出现, 整形界对硅胶假体做出了细致的改进, 并对鼻背筋膜及其邻近部位进行了观察和检测。

1 一般资料

择取市口腔医院2011年以来的收治的隆鼻受术者200例, 16例男性, 184例女性, 年龄约为16岁~55岁, 后天受伤导致的鼻梁塌陷5例, 先天性鞍鼻195例。选用由上海橡胶制品厂所生产的硅胶假体制作了10例L型鼻模与190例柳叶型鼻模, 并对7例的鼻小柱行以U形切口、193例受术者的鼻前庭鼻小柱缘行以侧切口。于整形手术后跟踪调查1~3年发现, 仅有3例受术者结果不甚满意, 其中1例受术者因为心理原因取出假体, 另2例受术者由于张力不合理而导致L型假体外露出皮肤。其余197例受术者手术效果均非常满意, 硅胶假体未发生偏移和晃动。

2 材料与方法

选取40例成人尸体的鼻部作为解剖材料。将鼻部解剖后观察鼻背筋膜的结构和形态, 并对另外3例鼻根区矢状面进行切片与染色, 放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结构观察。

3 应用解剖

正常人鼻背部解剖层次分为皮肤、浅筋膜、鼻肌、鼻骨骨膜和鼻骨。李健宁1989年提出鼻背筋膜的概念, 此层筋膜位于鼻肌地深层, 这样鼻背的解剖层次主要是皮肤、浅筋膜、鼻肌、鼻背筋膜、鼻骨骨膜和鼻骨。

鼻背皮肤的厚薄姬皮下组织的多少因位置而不同。鼻背上、中部皮肤较薄, 皮下组织较少, 与深层组织连接疏松, 容易推动。鼻下部皮肤较厚, 皮下组织较多, 并有少量脂肪、大量汗腺和丰富的皮脂腺, 与鼻尖、鼻翼连接较为紧密, 移动性较小。鼻肌在鼻背部主要为降眉间肌和鼻肌横部。降眉间肌上端续于额肌, 部分与额肌交错止于眉间皮肤。鼻肌横部位于鼻背中部, 紧贴在纤维膜上, 覆盖于鼻外侧软骨表面。李健宁认为鼻背筋膜是由眼轮匝肌、鼻肌的筋膜交织而成, 在软骨部很薄且疏松, 向上逐渐增厚直达鼻骨, 在内眦平面移行为韧带。赵正1991年对鼻背筋膜及邻近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 认为鼻背筋膜的存在和命名都是合理的。在电镜下, 鼻背筋膜是大量纵横交错的胶原纤维、少量的弹性纤维和细胞, 是疏松结缔组织, 属于深筋膜, 富有较强的人性和抗拉能力。鼻骨骨膜极薄, 鼻软骨骨膜有垂直纤维连于浅筋膜及皮肤。

鼻背筋膜后间隙位于鼻背筋膜和鼻骨骨膜之间, 是一条潜在间隙, 呈上窄下宽的锥状的封闭性间隙。该间隙大小不一, 存在个体差异性, 平均长度为2.6~3.7cm, 其中位于骨表面的部分长1.2~2.3cm。该间隙浅层由鼻背皮肤、皮下组织、肌纤维和鼻背筋膜组成, 其深层由骨膜和软骨膜组成。

鼻根区位于外鼻上段, 介于额鼻缝与内眦面中间。鼻根软组织从内至外是由骨膜、鼻背筋膜、肌肉、浅筋膜和外部皮肤多层结构组成。鼻根部肌肉分为间肌、降眉肌与皱眉肌三种。其中降眉间肌是鼻根部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肌肉, 其连接鼻骨下筋膜与额肌, 皱眉肌主要位于眉部及两侧, 降眉肌自鼻根起, 上行至眉头。

4 讨论

隆鼻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整形手术, 其植入的硅胶假体偶尔会发生偏斜和移位的情况。原因多为鼻背筋膜后方间隙的假体固定不稳妥。为此, 文章对鼻根部各个层次和结构作出细致的解剖观察, 发现鼻背筋膜的上端由于与不同肌肉进行交织附着, 导致其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造成间隙的上界参差不平:中间的筋膜与起源于鼻根的降眉肌交织联接因而位置较低, 而与额骨两端较高的皱眉肌交织联接的鼻背筋膜, 其走向也随着向上分叉, 居于较高的位置。

传统的隆鼻术之所以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就是因为忽视了鼻背筋膜后方的间隙问题。且传统硅胶假体的形状多为钝圆或尖锐形, 植入后不利于固定。为此, 硅胶假体也做了形体的改变, 雕刻出中央低两侧高的V形切迹, 正好与间隙上界的突出部分相契合, 使得硅胶假体可以固定的更加稳妥。

此外, 部分学者提出建议:将硅胶假体的横截面取一定弧度, 将上部雕刻为Y形, 置于额骨与鼻骨连接处的倒三角骨突上, 通过鼻背筋膜的张力固定稳妥。这种方法既适用于鼻后间隙的形态特征, 也符合额鼻三角骨突的形态走向, 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摘要:随着社会人际交往的不断扩展, 人们对容貌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化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使得人们的爱美追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然而, 化妆技术并非万能, 只能对人的面容进行修饰, 五官的先天构成还需要整形手段来进行改变。本文通过对成人尸体鼻部的解剖, 详细观察了鼻背部的层次和结构, 试析隆鼻术的应用解剖。

关键词:鼻背结构,隆鼻术,应用解剖

参考文献

[1]夏有辰.面部美容整形应用解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9-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解剖结构异常】相关文章:

人物头像素描解剖与结构分析07-02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生理学实验要求06-22

解剖教学05-24

解剖训练06-11

解剖观察06-18

解剖06-20

解剖重建06-30

解剖论文范文05-08

解剖论文提纲11-15

党员自我解剖05-28

上一篇:卡斯·乌斯特惠斯下一篇:教学反思的原则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