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共享架构

2024-06-05

无共享架构(精选四篇)

无共享架构 篇1

直到21世纪,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才逐渐引起我国的关注。近几年, 以国家平台建设为引导, 各地方平台建设工作有了极大推进。目前, 30多个省、市、区已经启动了地方平台建设工作, 其中19省、市、区安排了财政专项经费, 部分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平台建设体系, 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服务能力, 对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了有效支撑。

一、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现状

目前,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和国家的政策来积极引导和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通过这些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 可以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 保障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正当权益,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解决科技发展中的有关争议问题。美国对于科研设施的管理, 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层次的科研设施管理法, 但美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涉及到科研设施的投资、管理和共享。例如,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设施法》、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设备管理指南》、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设施管理指南》等等。 (1) (2)

然而, 我国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主要以政策层面管理较多, 而以法律手段进行引导、规范和约束的相对较少,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法规体系远未建立起来。法律法规对共享的内容和对象没有界定, 对共享的具体机制没有具体的规定, 对共享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规定不明。尤其是作为我国服务中坚的省级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的立法更是薄弱, 相当一部分省市的管理只是停留在管理服务中心出台的既简单、又缺乏法律效力的管理办法。这些立法上的落后, 已经成为阻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重要因素。 (3) 因此, 本文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主体, 着重探讨其管理的立法问题。

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立法构想

《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指出:“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 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 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根据《纲要》要求, 制定统一的、跨部门跨系统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构建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服务主体, 出台以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体系为管理基础, 推动“多元的投资主体、广泛的资源共享”, 用“责任来约束、权利来引导、义务来平衡”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推动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促进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的系统集成与高效利用,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参与作用, 积极参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1.《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关系到科技强省的重大战略, 也牵涉到众多职能部门, 以及许多非公企业, 同时也涉及到相当一部分国家投入的资源, 所以, 省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建议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由省人大通过和颁布最为合宜。它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共建共享管理办法》的制定, 明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发展规划工作, 明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原则, 明确共享服务平台评估检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以确保有效地控制设备增量资源, 激活设备存量资源, 发挥现有设备资源潜能。

该《共建共享管理办法》应突出:一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含义、性质、分类和范围的界定;二是强调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预算、审批渠道的统一和规范;三是明确所有国家投资主体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尤其是要明确财政厅的资金总管, 以及科研系统和教育系统这两条主线的协调管理;四是创导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享机制。确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法律地位和主渠道作用, 并以法律责任和义务来体现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法律约束, 以权利来吸引非公有制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到这一资源的共享中来。另外, 本法在扩大信息资源的传播、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知识产权的保护、承担基本的使用成本、享受便捷的管理服务、回收合理的共享利益、闲置设备有偿调拨等方面应作出原则规定。

2.《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对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新购审批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科学性高的政府行为, 应把其定为地方规章, 并由省政府颁发较为合适。这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该《评议工作管理办法》重点突出:一是拓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的范围。它既包括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的 (独立投入或者共同投入) , 也包括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支持的 (独立投入或者共同投入) ;既包括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也包括非省属单位和非事业单位;既包括用于科学研究型的, 也包括用于生产等其他用途的。二是明确作为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主体的法律地位, 以及其管理工作须履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三是明确规范申报单位履行申报程序的法律义务和政府施行审批程序的法律权利;四是实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条块结合、资源全省共享”的权利义务机制;五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则出发, 明确违反本规章相关义务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3.《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既涉及到政府对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施行政权利的强制性问题, 又涉及到政府对其他利益主体相关权利的保障性问题, 所以, 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也应以地方规章的形式由省政府签发较为合适, 这也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法规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应突出:一是确立作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单位的法律地位, 明确其管理应履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建设平台采用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的“三会”领导方式。理事会由财政厅、科技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组成, 负责平台重大决议和决策、平台中长期发展规划、任免委员会成员、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等;专家委员会由知名学者组成, 设首席教授, 负责把握创新平台的动态前沿、决定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研究方向、审定研究课题、科研队伍的组建、科研任务划分、科研经费使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等。同时设立一个“创新平台”咨询机构, 负责平台的合作、交流、咨询和评估。管理委员会挂靠科技厅, 负责日常事务、专家联络、资料网络管理、项目申报、材料整理等工作。二是作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相关主体, 明确作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托管主体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享受的相应法律权利, 明确作为非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所有主体应享受的法律权利和相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三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则出发, 明确违反本规章相关义务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4.《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立法建议。

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属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管理, 所以,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也应作为地方规章由省政府颁发为宜。该《运行绩效评价办法》除了应体现许多重要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以外, 还应突出:一是确立评价主体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和强制力;三是明确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三、结语

1. 系统性。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这一法律体系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办法》这四个基本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所组成, 它能较为系统地体现各个层次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依法管理;另外, 这一法律体系又把全省各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都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范畴。

2. 规范性。

本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体现了其规范性:一是注重了各个参与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二是明确了各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强调了法律规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强制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3. 对等性。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利益的对等是这一法律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分类是对等性的前提, 它包括国家投资和管理、国家与民间组织共同投资 (含国家投资民间管理) 和民间组织投资的三类。作为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 更多体现的是管理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作为国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依托单位, 更多体现的是它既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无偿受益者, 也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无条件义务履行者;作为非公有组织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所有者, 更多体现的是它在共享法律体系之下首先应该是一个收益者, 其次又是一个必要的义务履行者, 而这一共享体系的得益者对于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世界各发达国家政府均普遍重视科技资源的广泛共享, 目前,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来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作为我国服务中坚的省级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的立法建设, 将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资源共建共享、新购仪器设备评价、服务平台管理, 以及运行绩效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其法律体系。

关键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立法

参考文献

[1]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 (上) .[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1) :61-63

[2]程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 (下) .[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2) :60-61

无共享架构 篇2

不用路由也可以共享上网,这样那样的网络共享问题,很多人盲目的以为,只有路由才能实现共享,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你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设置就可以马上让两台或者多台电脑一起共享1条网络,共享的条件也许只是通过简单的一个无线设置,或者一条网线,或者一个集线器,就实现了,那么下面就由我带着大家一步步把所能遇到的共享问题做一个完整解析。

文章中所说的硬件需求都只是为做主机的电脑考虑的,客户机并不包含在硬件需求里。

所能产生共享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所需硬件:交换机或者集线器,或者一条网线

有线网络之间的共享其实是所有共享里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在没有路由的情况下,假设有A,B,C三台电脑,A通过ADSL拨号上网,B机和C机都与A机在同一交换机或者集线器内。或者如果只是A和B连接的话,直接用一条网线连接就可以,那么实现共享的步骤如下:在A机中,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网络连接”在“宽带连接”上右键“属性”选到“高级”在“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打勾。然后等待完成,完成以后就可以拨号上网了。A机拨号上网以后,下面我们来设置B机的本地连接,同样打开 “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然后在”本地连接“上右键“属性”选到“internet协议(TCP/IP)”点“属性”

填写IP,由于A机上默认的网关是192.168.0.1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填写2-254之间的。我们就填:192.168.0.2吧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当然就是:192.168.0.1,DNS服务器地址由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都不同,所以这个要根据个人所在地填写,可以在A机中 “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cmd”然后输入”ipconfig /all”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地的DNS服务器地址了。全部地址都填写好以后`”确定“B机就可以上网了,然后我们来设置C机,其实C机和B机设置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IP地址要填写3-254之间的,因为1作为了网关,2被B机占用了。我们可以填:192.168.0.3 其他的都是B机一模一样。设置完以后C机就可以上网了。如果还有D机或者E机,他们的设置都和B机类似,只要不让IP地址发生冲突就好了。

有线共享给无线

所需硬件:如果其中一台是台式机那么就需要1个USB无线网卡。如果都是笔记本就可以省去购买无线网卡了

假设有2台电脑,一台是A台式机,另一台是B笔记本,A机上是通过ADSL拨号上网的,那么我们就以A机作为主机。我们给A机装好USB无线网卡,然后打开A机的“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在”宽带连接“右键”属性“选到”高级“在“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下面“家庭网络连接”中选中“无线网络连接”然后确定,接着我们回到“网络连接”在“无线网络连接”上 右键“属性”打开后选到“无线网络配置”

打开下面的“高级”选中“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

然后关闭,接着点“添加”

在这里创建网络名,可以填写任意的字母,也可以是汉字。下面的网络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是创建无线连接的时候是否要密码的,我们这里先不要密码,所以我们在数据加密这选择“已禁用” 就可以了然后我们确认 那么A机上的设置就完了。/

接下来我们设置B机(也就是笔记本)我们在B机上同样先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然后在“无线网络连接”上 右键“属性”打开“常规”面板,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的属性

填写IP,由于A机上已经默认设置了网关是192.168.0.1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填写2-254之间的。我们就填:192.168.0.2吧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当然就是:192.168.0.1,DNS服务器地址由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都不同,所以这个要根据个人所在地填写,可以在A机中 “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cmd”然后输入”ipconfig /all”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地的DNS服务器地址了。填写好了以后`我们确定然后回到“网络连接”在“无线网络连接”上右键“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找到刚才在A机中设置的网络名然后连接,如果没有,点左边的“刷新网络列表”就可以了。连接上以后网络就通了!共享也就成功了。如果还有C笔记本也要连接共享的话~ 和B机设置操作是一样的`只需要把IP地址最后一位换下不让IP冲突就OK了!

无线共享给无线

如果是台式机所需硬件2个USB无线网卡---如果是笔记本只需要再加1个USB无线网卡就可以了,

如果你有2台或者2台以上笔记本,其中一台可以无线上网,想通过无线共享给另外一台,而你又不想买无线路由,正好你又有一个多余的USB无线网卡那么你就可以选用我以下说的这种方法。

假设A机上有2个无线网卡,可以上网。B机上有一个无线网卡, 但不能上网,想把A机无线网络通过无线共享给B机。我们首先让A机上的“无线网卡1(无线网络连接)”连接上网络,然后我们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里面现在显示着“本地连接”,“无线网络连接”,“无线网络连接2”

我们右键单击“无线网络连接”的属性,然后选“高级”选项卡,在“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下面选“无线网络连接2”前面打勾。然后确定,接下来我们设置“无线网络连接2” 在“无线网络连接2”上 右键“属性”打开后选到“无线网络配置”

打开下面的“高级”选中“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然后关闭,接着点“添加”

在这里创建网络名,可以填写任意的字母,也可以是汉字。下面的网络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是创建无线连接的时候是否要密码的,我们这里先不要密码,所以我们在数据加密这选择“已禁用” 就可以了然后我们确认 那么A机上的设置就完了。/

接下来我们设置B机(也就是笔记本)我们在B机上同样先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然后在“无线网络连接”上 右键“属性”打开“常规”面板,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的属性

填写IP,由于A机上已经默认设置了网关是192.168.0.1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填写2-254之间的。我们就填:192.168.0.2吧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当然就是:192.168.0.1,DNS服务器地址由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都不同,所以这个要根据个人所在地填写,可以在A机中 “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cmd”然后输入”ipconfig /all”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地的DNS服务器地址了。填写好了以后`我们确定然后回到“网络连接”在“无线网络连接”上右键“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找到刚才在A机中设置的网络名然后连接,如果没有,点左边的“刷新网络列表”就可以了。连接上以后网络就通了!共享也就成功了。如果还有C笔记本也要连接共享的话~ 和B机设置操作是一样的`只需要把IP地址最后一位换下不让IP冲突就OK了!

无线共享给有线

如果是台式机所需硬件1个USB无线网卡---如果是笔记本就可以省去

有一个USB无线网卡,可以上无线网(当然如果是笔记本电脑就不再需要USB无线网卡了),有2台或者2台以上有线连接着的电脑,在同一路由器或者同一交换机,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个USB无线网卡把无线共享给有线。

假设有2台电脑,A电脑上有无线网卡同时通过交换机有线连接着B机,A机可以上无线网,下面要实现的是把A机上的无线网共享给B机。

首先我们继续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先让无线网络连接上,可以上网以后,然后在 “网络连接”里的 “无线网络连接”上右键“属性”选到“高级”选项卡,在“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打勾然后确定,A机的设置就完成了

接着我们设置B机,同样打开 “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然后在”本地连接“上右键“属性”选到“internet协议(TCP/IP)”点“属性”

由于A机上默认设置的网关是192.168.0.1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填写2-254之间的。我们就填:192.168.0.2吧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当然就是:192.168.0.1,DNS服务器地址由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都不同,所以这个要根据个人所在地填写,可以在A机中 “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cmd”然后输入”ipconfig /all”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地的DNS服务器地址了。全部地址都填写好以后`”确定“B机就可以上网了,然后我们来设置C机,其实C机和B机设置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IP地址要填写3-254之间的,因为1作为了网关,2被B机占用了。我们可以填:192.168.0.3 其他的都是B机一模一样。设置完以后C机就可以上网了。如果还有D机或者E机,他们的设置都和B机类似,只要不让IP地址发生冲突就好了。

★ Windows7系统中写注册表键值注意事项

★ ubuntu系统如何设置文件共享?

★ 如何通过修改注册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 如何合并windows7系统下的两个IE8浏览器进程

★ 1次修改 MSN多余共享文件夹彻底消失

★ 浅谈计算机联锁系统分布式I/O的实现

★ 工作组禁毒工作职责

★ 内蒙古工作组的感谢信

★ 驻村工作组情况汇报

无共享架构 篇3

摘 要:文章针对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出了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的网络架构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建设还兼顾了实用性、易用性、通用性和可监控性。通过共享平台的建设达到了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综合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网络架构;安全部署

中圖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4-0103-02

1 背景概述

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并存的时代,信息与数据的自动共享与交换已经轻而易举。政法职能部门例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都已经拥有本部门的信息系统办公平台,各部门的信息资料得到了集中性的管理,并且信息的存储量非常大。在一些部门的工作中需要向其他部门采集相关的信息资料[1]。

政法系统中各单位已经建立了多个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单位内已经进行了有机整合,但单位间仍处于隔断状态,形成单位间封闭独立运行,能耗较大、运行费用较高[2]。

由于是政法系统各部门的综合信息平台,数据来源多样[3-4]。这就要求系统能够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提供处理各种数据的能力,在网络构建时就需要通过设置相关的服务器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扩展,如给管理员提供了监控应用及数据库服务器,针对大量的图片信息提供了搜索及图片服务器,对ETL提供了数据抽取前置服务器等。如果今后对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需求增加了,只要增加相应的软硬件即可实现对功能的扩展[5-6]。

为了实现本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需要实现如下建设内容。

1.1 实现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在共享平台门户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数据保护、授权使用、身份认证、安全审计、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避免出现共享信息泄露、违规使用和数据遗失的情况。

1.2 实现高级别安全机制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通过设置防火墙和安全网关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外,平台还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方式来保证安全[7-8]。为了确保用户账号的使用安全,每次登录必须填写发送到绑定账号手机的随机短信验证码,验证通过后才能成功登录[9-10]。

2 网络架构的设计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的网络拓朴结构,如图1所示。平台通过政法专线接入各职能部门。数据到达后要经过防火墙和安全网关的过滤到达门户服务器,保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门户服务通过与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提取、转换和加载)服务器、搜索服务器、图片服务器相互协作完成数据处理功能,最终的数据存储在磁盘阵列中。

本系统采用由软硬件支撑层、数据共享层、应用平台门户、安全平台(边界保护安全隔离层)组成的多层平台体系结构,通过对多层平台的搭建即可以使日常复杂的计算机管理及维护变成简单化,又可以轻松搭建其他子系统,使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变得轻而易举。多层平台的体系结构可以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JavaEEServer等,使管理变得统一有序,调整资源变得傻瓜化。该平台建成后,用户和技术人员就可以在平台上搭建各自的系统,同时该平台为各个系统提供统一的单点登录功能,并可以与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进行网络对接。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大致包括平台门户的设计、数据共享层的设计和软硬件支撑层的设计。

2.1 平台门户设计

平台门户是共享平台统一对外的应用和管理入口,集成身份认证、综查服务、请求接口、数据监控、用户权限、数据备份等模块。

2.2 数据共享层设计

数据共享层将法院数据、司法行政数据、检察院数据、监狱数据、国家安全数据、劳教(戒毒)数据、公安数据实现同步整合,并提供给平台门户使用。

2.3 软硬件支撑层设计

主要包括支持数据清洗、转换、同步和整合的ETL工具、需要配置的硬件设备及其拓扑设计。

3 网络架构的实现

3.1 硬件配置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包括网络交换机1台,安全设备2台,服务器4台及存储器1台,详细硬件配置,见表1。

3.2 软件功能模块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分析划分出下列功能模块。

3.2.1 信息共享资源库

通过ETL工具将政法部门的资源数据全量抽取、清洗、转换、加载和整合到信息共享资源库集群中,并同时支持大数据的实时同步入库和普通定时入库两种增量抽取方式,实现数据同步。

3.2.2 身份认证

门户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单点登录方式,为了确保用户帐号的使用安全,每次登录必须填写发送到绑定帐号手机的随机短信验证码。

3.2.3 综查工具

将信息共享资源库的政法信息归类索引起来,提供Web访问方式,实现全文模糊关联查询,并且可对结果数据集进行高级条件筛选。

3.2.4 数据监控

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和数据同步服务的运行监控,监控ETL工具对各个异构数据库的抽取、清洗、转换、加载和整合的实时记录,监控增量数据同步入库统计(标记异常情况)等。提供安全审计日志,可查询用户的历史访问和操作日志记录等。

3.2.5 数据备份

采用备份ETL的抽取脚本方式,当出现数据损毁或丢失的情况,立即采用备份脚本重新抽取源数据,提供后台快捷备份和恢复功能。

3.2.6 用户管理

对用户账号、密码、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部门、用户角色、启用禁用等资料的CRUD管理。系统初始默认只有系统管理员,由系统管理员分配各个政法部门的用户权限。

3.2.7 角色权限

后台可以创建不同角色,每个角色设定不同功能单元、不同信息密级的使用权限。

3.2.8 信息密级

分别包括信息源分类表格的密级权限和數据表内单元数据的密级权限。

3.2.9 系统配置

包括平台的一般配置(查询信息类别的开启屏蔽等)、平台维护状态(是否关闭)、系统备份/恢复操作等。

3.2.10 服务接口

需要为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旅客住宿登记信息”的信息共享设计请求接口服务的方式提供查询服务。可调用国家安全部门的“港澳通行证信息”的服务接口在门户上提供查询服务。还能连接短信平台接口,用于身份认证时发送随机短信验证码所用。

4 结 语

现阶段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多为人工方式或者接口定制开发。对交换共享出去的数据无法做到有效监控和管理,这样无疑是加大了工作的成本与时间,也无法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的迅速查询需求。

要实现政法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安全可靠的目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政法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政法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综合利用为建设总目标,在政法系统中实现了共享数据的网络接入、集中、更新维护和长效管理,大大提升了政法系统各部门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黎明,王红萍,张永峰.面向指挥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模型研究[J].微 处理机,2011,32(1):48-49.

[2] 张亮.基于公安情报的物联网信息挖掘技术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 报,2013,28(3):103-106.

[3] 曹胜华.集团企业网络架构及安全部署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中南大 学,2010.

[4] 翟东升,禾文汇.异构专利数据源集成方案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 报技术,2010(9):67-73.

[5] JonCroweroft.TowardanetworkarehiteeturethatdoesverythingConununieati

-ons[J].2008-3-21.No.1,Vol(51),74一77.

[6] 邱早丰.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网络平台研究[J].电子工程师,2008,

(8)

[7] 裴志宏.企业级网络构建与安全整体解决方案[D].成都:电子科技大

学,2009,(11)

[8] 陈兵,邹翔,周国勇.网络身份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011,

(3):5-8.

[9] VedPKafle,HldeklOtusukl,MasuglInoue.AnID/Locatorsplitarchitecturefo

rfu-turenetworks.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2010,48(2):138-144.

无共享架构 篇4

200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2004- 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提出在我国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资源丰富、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目标。目前,从国家到省、市都在建设各层面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为科技创新做好文献支撑服务。甘肃省从2005年开始依托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主要承担单位建设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http://www.gsstd.cn),在建设过程中,平台的建设模式和关键技术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对此加以总结,对于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今后的建设可以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文献[1]提出目前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具有资源主导型、整合服务型、技术应用型和综合型四种建设模式,并对各模式做了详细分析。资源主导型建设模式就是将全文资源直接向用户开放,而且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这些平台基本上分布在地方财政较好、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区域,平台建设方利用向资源商买断区域使用权或购买流量的方法,通过IP地址限定和帐号密码认定身份等方法直接将文献全文资源向区域或系统的用户开放。此类平台的特点是:直接提供一次文献,用户获得一次文献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极低,使用方便快捷,技术上实现比较容易,几乎不涉及数据加工,但是资金投入较大,对数据资源商的依赖性也较大。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平台、杭州市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外专利文献数据库服务平台、宁波市科技文献共享数据服务平台、丽水市网络图书馆等都是资源主导型。整合服务型建设模式就是将各平台参建单位的文献进行充分整合,通过整合向用户提供无偿的元数据检索,同时突出平台的服务性,通过网络或纸质手段向用户提供全文,以及委托检索、参考咨询和定题服务。整合的对象包括各单位的馆藏文献和自建特色文献,整合一般都是在元数据层面上。此类平台的特点是:可以有效地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科技文献信息机构的联合;可以在不影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多的文献数量和品种,服务内容较为丰富,文献保障和满足率较高。目前这种类型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已成为我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主流建设模式,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许多省一级平台都采用了这种建设模式;但是,这种建设模式的数据加工量较大,在使用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上略有不足,对平台网络系统要求较高,需要性能较好的门户网站技术、跨库检索技术和较高的存储容量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浙江、江苏、陕西、四川、安徽、新疆、宁夏、青海、重庆等区域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都采用了整合服务的建设模式。技术应用型建设模式利用软件技术,不改变数据资源的物理存储位置而实现对平台各建设单位文献资源的检索和获取。此类平台的特点是:数据加工量小,在人员、设备和资金上的投入较少,效果等同于整合模式型,但软件开发和技术维护量较大、对带宽等网络环境要求较高,文献资源的元数据标准也需统一。山西、云南和广东省的科技文献平台采用了技术应用型的建设模式。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国家和区域的平台在保持原建设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辅助建设模式,形成了“主要建设模式+辅助建设模式”的综合型建设模式。NSTL、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平台、CALIS等采用了综合型建设模式。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采用了综合型建设模式,平台的中外联合目录、参考咨询和原文传递等方面的工作体现了整合服务的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平台在资源整合配置方面体现了其技术应用型的一面。根据甘肃省科技文献资源现状和平台建设经费实际,经过与国内外不同文献共享模式的分析对比,提出了资源各自持有、各自建设、同一界面、共同服务的模式。由于补贴经费少,且补贴经费难以下达到具体工作部门,甘肃省科技厅给7家共建共享单位以项目形式进行了补贴。实践证明,同样少量的经费,改变了补贴的方式,使经费能够直接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同时为相关人员争取到省级项目,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此外,注重服务,建立全省文献服务体系。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全省文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通过分析全省行业分布特征及各地信息化建设情况,选择信息化水平高,对信息需求强烈的重点行业进行文献平台行业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并逐步向各行业渗透;选择网络基础条件良好,在各地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市、州科技局信息部门作为平台市州服务站,通过对文献共享平台的业务培训,负责当地文献平台信息服务、会员用户组织推广、本地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1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架构

软件架构直接制约着软件开发的成败[2],设计和实现合理的、健壮的软件架构同样对于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借鉴了前人的研发成果,并根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统筹建设和维护的需求,从应用、技术等多个角度构建了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软件架构。

1.1 应用架构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由五大系统组成,其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1) 文献信息WWW服务

WWW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资源目录、公告信息等。能够提供用户在线注册、个人信息查询、账务查询和原文请求处理情况查询等系统的入口。WWW服务入口提供注册用户入口和非注册用户入口。非注册用户不能提出全文下载、原文传递请求,但可以进行题录、摘要检索。

2) 全文数据库检索及发布系统

全文检索就是以文本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提供根据资料内容而不是外在特征来实现的先进查询手段。"文海捞针"是对全文检索的形象描述,全面、准确和快速是衡量全文检索系统的关键指标。本平台采用广泛应用于国内图书情报系统的全文检索系统——TRIP系统。

3) 异构数字资源统一检索系统

统一检索系统是指用户通过一个单一友好的界面,一次向多个Web数据库、搜索引擎提交检索请求,获取更为准确、有序的检索结果,以期在较高查全率下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检索效率。

4) 原文传递系统

主要处理用户根据文献检索结果提出的原文订购请求。处理请求前首先要验证用户身份和帐户余额。如果验证通过,原文请求转发给相应馆藏单位。

原文传递系统采取目前最先进的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模式,读者只需在系统中注册成为合法用户后,即可自行在网上提交原文传递申请,然后在电子邮箱中获取原文,整个过程无须任何第三方的介入。文献获取方式方便、快捷,尤其符合信息化飞速发展环境下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

5) 用户管理及计费系统

用户管理主要完成用户注册、用户管理、给用户发消息、给用户发邮件、批处理用户有效期、批处理用户预存费用和用户信息联机等服务。其中给用户发消息或邮件的设置便于向已注册用户做宣传,而后两项批处理功能无疑大大提高了文献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用户管理还提供用户身份认证[3]和权限检查模块,协助文献WWW服务、统一检索和原文传递系统完成用户认证。

计费系统完成用户全文下载和原文请求的费用估算及实际费用帐务处理,可为用户进行充值和退款处理。

6) 统计分析系统

根据接收到的文献检索服务、全文下载和原文订购等信息,统计各类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况、用户群的地域和年龄分布,为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

原文传递系统的“统计分析”提供了“费用统计”、“用户统计”、“发送请求统计”、“接收请求统计”等模块,特别是后三个统计功能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其中“用户统计”提供对结果从用户学历、职称、类型、总开户人数、利用或未利用人数多个维度的分析、筛选:而“发送或接收请求统计”模块,不仅可以统计各个文献馆藏单位发送或接收请求的数量,还提供详细的处理结果——满足、未满足以及未满足的具体原因、服务的完成时间、收费情况等。这样便于文献服务人员深入了解各个文献馆藏单位申请的处理情况、对外馆的服务情况,从中挖掘问题,进而为各个文献馆藏单位的馆藏资源建设、读者培训及与外馆的沟通交流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2 技术架构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基于PHP和Web Service架构,使浏览、业务逻辑、数据各层合理划分,让系统整体构架更加优化。技术架构分为门户层(服务渠道层) 、应用支撑层、应用层、信息资源层4层,如图2所示。

系统采用四层体系结构,客户(请求信息)、业务(处理请求)和数据(被操作)被物理地隔离。客户层由浏览器和富客户端组成,浏览器用于显示系统的界面,富客户端用于处理Ajax请求和XML数据。服务层由Web服务器和文献网关应用服务器组成,Web服务器用于处理显示逻辑,文献网关应用服务器处理文献检索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处于中间层,不需要关心由哪种类型的客户来请求数据,也可以与后端系统保持相对独立性,有利于系统扩展。四层结构具有更好的移植性,可以跨不同类型的平台工作,允许用户请求在多个服务器间进行负载均衡。四层结构中安全性也更易于实现,因为业务逻辑层已经同客户隔离。

四层之间的通信方式如下:浏览器通过Ajax异步调用向Web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Web服务器与文献网关之间则采用SOAP协议,文献网关应用服务器通过HTTP、Z39.50、ODBC或JDBC等协议与文献资源数据库通信。

用户只需要在客户端设定好检索信息后(包括检索词和资源选择),利用HTTP协议发送检索请求,检索请求信息经Web服务器处理后传输到应用服务器后,在这里对检索请求进行分析,然后通过HTTP、Z39.50、ODBC或JDBC等协议访问资源数据库,得到检索结果后进行数据清理,然后以统一的数据形式传到客户端。

2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2.1 统一检索技术

统一检索[4]又叫跨库检索,统一检索系统的实现必须紧密围绕异构和分布式计算两个最显著的特性开展技术开发,只要屏蔽文献数据库资源的异构性,合理采用分布式处理技术就能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实现统一的文献资源查询服务。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看,统一检索有二种模式:联合检索和整合检索二种。联合检索一般采用模拟Web访问过程[5],将统一检索界面输入的检索条件自动保存下来依次传给多个数字资源系统,各数字资源系统启动各自的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在同一界面同时显示。

在基于Web过程模拟的实现方法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Web信息抽取。基于子树广度的Web信息抽取[6]可不加区分地对不同科技文献网站的页面信息进行自动抽取。该方法是通过查看科技文献网站每页显示的题录数并将此数存储在数据库,再使用HTML Tidy(http://tidy.sourceforge.net)将这些网页的HTML格式清理转换成XML文档,并生成DOM树,计算DOM树中某一个子树的广度,通过判断某一个子树的广度是否等于预先存储在数据库的每页显示的题录数来确立关键信息块[7,8],然后对关键信息块进行信息抽取。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基于Web过程模拟的统一检索系统中能保证很高的数据抽取回召率和查准率[9]。

统一检索系统维护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缘由主要是因为基于Web Service接口的源库界面代码会发生变化,一般都需要开发方上门进行服务,用户方需要支付高昂的维护费用。综合对比,采用XML格式的模板,通过给用户分发资源模板文件,由用户方导入系统即可,用户间亦可交换模板,为系统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用户更新速度,极大地保护了用户方的投资。

从模板分类来说,区分为资源描述模板和资源访问模板。资源描述模板是对资源基本信息的描述性文件,它包含字段描述的数据节点和数据库元数据描述节点组成。资源访问模板是指机器访问源数据过程及参数的描述性文件。它针对数据库厂商,多个资源描述模板可使用一个访问模板,就厂商而言它的资源发布平台是统一的,而不同的数据库,可通过子库来区分。两种模板存在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2.2 Web2.0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系统采用了Ajax、Tag等Web2.0技术,实现用户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指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设定获取信息或服务的类型、具体内容、表现形式等,比如:用户可以将自己常用的检索文献类型及常用的检索文献数据库通过Tag技术收藏起来供以后方便使用,在用户的文献类型分类中采用自由标签形式,让用户自由定义。在资源数据库显示时,采用异步调用Ajax技术,根据用户点击标签来选择数据输出资源数据库列表,在用户整个的操作中不需要刷新整个网页。此外,我的数据库、我的收藏夹、我的检索历史等都是用户个性化服务的表现。

尽管PHP的优势主要在于优异的字符运算处理速度和可靠性,通过与Apache 2.0 Web服务器的组合使得统一检索系统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性能[10],但它本身不支持多线程,而统一检索系统需要对多个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如果是普通的单线程程序,处理速度会慢得让人无法忍受,使用Ajax技术实现多任务编程技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避免程序界面出现“假死”状态。

2.3 Web服务

数字文献资源的分布存储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传统的统一检索系统针对一个具体的门户进行设计,缺乏对共享单位之间的资源互访及计费进行有效支持。系统需要对题录查询、文摘获取和全文下载通过异步调用方式建立Web服务程序,用户、文献节点群通过XML文件传送结果,实现网格化的文献资源共享,解决资源互访及计费问题。文献检索服务对用户来说,主要是用户获取请求后启动检索器,并将检索结果通过服务生成XML格式文件。主要的服务有资源列表服务、题录浏览服务、文摘浏览服务和全文下载服务。

2.4 数据安全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如下几种技术:(1) 加强权限设置,合法用户通过口令访问;或通过IP地址设置,限定某IP网段的用户访问。(2) 对数据库的数据流量进行限制, 防止恶意下载造成的数据库崩溃。(3)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防止网络传输被窃取和破坏。

3 结 语

目前,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整合了省内7家文献主要收藏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科院资源环境信息中心、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173个资源数据库。文献类型包括中外期刊论文、中外标准、中外专利、中外学位论文、中外联合目录、中外会议报告、机构产品、地方特色资源、国研网系列库文献,通过平台统一的门户网站向社会用户提供免费的二次文献检索服务,同时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一次文献有偿服务。14个市、州的服务站和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服务站已建成运行。文献平台注册个人用户近2000,集团用户227个,用户访问达到172811人次,下载全文148602篇,开展查新检索3100项,信息咨询4700余次。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关键技术及模式除了在甘肃省得到成功应用,还推广应用到中国石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青海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www.textqh.com)、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www.nxkjwx.com.cn) 等省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运行实践表明,该平台提高了文献资源的集成程度,为实现“一站式”文献服务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文献情报机构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减少了文献资源的重复投资,减少了内容相同的数据库资源的重复开发。

随着我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发展,异构数字资源统一检索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会进入更深层次,功能会得到更进一步的丰富,但基于Web服务的统一检索毕竟是为了解决数据库厂商的非规范的数据接口而产生的,基于标准和规范的资源数据库访问和检索接口才是解决目前数字资源“信息孤岛”现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我国应该及早加强该类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强制推广,使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早日完善。

参考文献

[1]胡芒谷.我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模式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思考[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7):67-70.

[2]Bass L,Clements P,Kazman R.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Sec-ond Edition[M].Addison-Wesley,2003.

[3]肖琬蓉,杨生举.基于LDAP的统一用户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8,35(5):298-301.

[4]黄镝.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技术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3(6):94-97.

[5]曹方,施韶亭.基于Web过程模拟的异构数字文献统一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J].情报学报,2006,25(5):575-579.

[6]王权,施韶亭.基于子树广度的web信息抽取[J].计算机工程,2009,35(3):89-90,93.

[7]Deng Cai,Yu Shipeng,Wen Jirong,et al.Block-based Web Search[C]//Proc.of the 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SIGIR Conference.Sheffield,South Yorkshire,UK:[s.n.],2004.

[8]Deng Cai,He Xiaofei,Wen Jirong,et al.Block-level Link Analysis[C]//Proc.of the 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SIGIR Conference.Sheffield,South Yorkshire,UK:[s.n.],2004.

[9]Gaizauskas R,Wilks Y.Information Extraction:Beyond Document Re-trieval[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1998,3(2):17-6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无共享架构】相关文章:

架构师和架构师的工作04-26

信托架构05-17

课堂架构05-04

硬件架构05-10

架构方案05-12

架构师05-14

课程架构05-16

建设架构05-18

综合架构05-23

架构管控05-30

上一篇:初中英语导学案运用下一篇:破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