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的意义

2024-06-14

书法教学的意义(精选十篇)

书法教学的意义 篇1

书法的表现对象汉字,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文化包括汉字演变文化书写工具文化诗词文化等各种文化, 它与我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通过练习书法, 你可以知道很多汉字的演变过程, 了解文字中传承的文化意义。知道柳公权欧阳修颜真卿等人所表现的文化。王羲之的《洛神赋》让我们知道了东汉的文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是他的代表作。这篇文稿是一篇悼念侄子的祭文。带有悲愤的感情, 如实记录着当时的史事, 字迹流畅笔锋尖锐, 很有观赏价值。同时, 因为它记录了一代史实, 所以很有历史价值。它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对于小学生了解那段历史那些人物, 对于了解中国的文化, 都大有裨益。

为此, 我们不能把书法课仅仅看成是书法课, 还要把它看成是历史课文化课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我们经常在书法课上谈传统文化, 谈岳飞谈文天祥谈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让学生对英雄崇敬感产生学习英雄的热情。让英雄的形象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我经常给学生讲鲁迅在书桌上刻“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小学生一定要有时间观念, 从小树立起时间观念, 要有早成才成才早的信念。自己的现在时刻准备着为将来为祖国的服务打基础。

二、开设书法课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线条艺术, 法国前总统曾称, 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有位名人曾指出, “书法艺术是包含了中国人审美的所有准则。”陈振濂指出“书法艺术是艺术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

书法艺术包括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等类别, 这些类别各具美姿, 呈现出不同形式的美。其中, 楷书也形态各异。比如, 柳公权、欧阳修、颜真卿、王羲之几大家的书法也各有不同, 各具美感。比如欧阳修的挺拔, 颜真卿的敦厚, 等等。

同时, 书法还有提按、顿挫、轻重、快慢、枯润、疾徐等的不同, 这些不同, 也会呈现出不同形式的美。从美育的方面来看, 又有着不同的阶段, 比如, 初级要求端正庄重均衡对称流畅等。高级的则应该在运动、节奏意境神采气息格调情感方面努力。当代社会需要全面人才, 需要有审美情感审美节操审美内涵的各类人才, 而书法艺术表现出的意境造型趣味神韵等都是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 它特别能培养出学生爱美追求美向往美创造美的美好情操。因此在小学开设书法课是非常及时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 教育人的问题, 不仅要培养人的科学创新能力的问题, 还要培养人的艺术修养, 二者缺一不可。美国科学界曾一度恐慌, 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重视了科学教育之后, 忽视了艺术教育。结果,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 进入一场磨难。这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后来他们重新制订了教学大纲, 把艺术教育列为重要的一条。事实证明, 凡是在科学上能创造出优秀成果的, 都很喜爱生活爱好艺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 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通过书法教育, 培养小学生追求艺术美的能力, 接受艺术美的教育, 得到美育的培养, 使他们德智美几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对于培养他们更好地成才, 成为更好的接班人, 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开设书法课对于小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学习书法, 不仅在于书法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还在于它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生正是成长的初始阶段, 人生的大门刚刚打开, 对于他们来说, 人格的培养十分关键。书法中无论欧阳修的书法的苍劲, 还是颜真卿的书法的敦厚, 都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有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的学生, 做人要像他们一样挺拔伟岸, 不屈不挠, 刚直不阿。我班有名学生, 胆子小, 我们就通过带他上书法课, 教育他书法家的正直人格。这对他启发很大, 他不仅喜欢上了书法家的字, 更喜欢上书法家的人, 他深受书法家人格的影响, 能够大胆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敢于发言敢于承认错误。他深得老师的喜欢。

书法写起来有规矩, 一横一竖都有讲究。这要求学书法的小学生, 做事要认真仔细, 不能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 因此小学生学书法, 能培养他们认真做事, 不敷衍不马虎的性格, 也能培养他们做事严谨和坚强的性格。

小学阶段, 男孩子的个性特点较为顽皮好动, 他们在学习上经常马虎, 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撇。经常出错。最初写书法时, 他们总是写不对, 后来, 我在教他们时, 让他们注意认真看好字的一横一竖, 不许写错。让他们慢慢写仔细临摹, 渐渐地, 他们能够耐下性子来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字了, 写得都不错, 这影响到他们做事。他们不再风风火火了, 而是耐着性子做好每一件事。学习书法, 使他们性格有了很大改变。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

小学生学习书法时, 还要讲究头正身直臂开肩松, 足安, 手拿笔时, 要指实掌虚。能锻炼手臂手腕手指的协调能力。还讲究心态平和, 去掉乱心的事。所以, 写书法, 就是对人身心的锻炼和磨练。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很多书法家都很长寿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写书法, 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意志力, 都大有裨益。

学习书法还能培养小学生眼到心到手到, 使小学生在用手的时候, 脑手并用, 使学生能积极地用脑思考问题, 用眼观察问题, 动手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出学生创造性, 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积极面对问题的能力, 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在授课时发现, 学习过书法的学生总是爱思考问题, 并且愿意动手解决问题。爱钻研爱学习。书法字写得好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人格也更健全, 修养更好。

摘要:中国书法是华夏炎黄子孙创造出的文化瑰宝, 对它的传承与保护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小学是学校教学的初始阶段, 在小学开设书法课, 就是要在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进行书法培养, 这关系到培养祖国的未来, 发展民族的书法艺术的大问题。

关键词:小学,书法课,开设,意义分析

参考文献

[1]许石林.书法课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围——也说对中小学生恢复书法课[J].内蒙古教育, 2012 (03) .

学书法的意义 篇2

学书法的意义

学书法,传国宝,作品好,人称道。多修养,人格好,育德智,素质高。利学习,利社交,意义大,应知晓。

书法三要素

书法为艺术,具有三要素,其一叫笔法,运笔讲法度,其二叫字法,结构很讲究,其三叫章法,布局讲艺术。

学书快慢歌

慢了快,快了慢,一锹挖井难实现,慢为稳准见效快,快急擦滑进步慢,此为循序渐进法,欲速不达快反慢。

少了快,多了慢,不要贪多嚼不烂,少吃为了消化好,肚量不可等量看,此为原则少而精,量力而行是关键。

常练快,停顿慢,龟兔赛跑是经验。浅尝辄止半途废,宝剑不磨变锈烂,此为持之以恒理,专心致志学不厌。

明理快,不明慢,学书无法与瞎练,重复错误效率低,若想成功难上难,此为学书最要诀,用心领会多钻研。

学书“三要三忌”

学书第一要,恒心要做到,曲儿不离口,随手练字好。学书第二要,毅力不可少,坚持过难关,决心不动摇。学书第三要,钻研多动脑,师傅领进门,个人来修道。学书第一忌,恒心不足具,三天来打鱼,两天晒网去。学书第二忌,信心已失去,中途遇难关,畏难缩回去。学书第三忌,被动来学习,练字不动脑,消极无兴趣。听写读说四会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的意义与方略 篇3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在一百个国家中,有二千五百多所大学教授中文,外籍人士有近五千万人学习汉文。国外汉语培训机构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外国中小学专门开设了汉语课。作为汉民族的子孙,龙文化的传人,更应该学好、用好祖国的母语,让汉文阔步走向世界。而目前的中小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和网络信息的影响,汉字书法教学几乎被打入了冷宫,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瓶颈”。如何规范使用汉字,便是学好祖国母语的“突破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在识字写字能力方面,要求小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学生学习最重要、最基础的目标。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

改变人们的语言习惯,规范汉字书写,必须从娃娃抓起。教育孩子学好祖国母语,规范汉字书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现行语文教材和各年级书法训练教材,遵循汉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结合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发展的实际,深入思想教育,激发学书兴趣,重点抓好书法技能训练,并逐渐形成定势,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我根据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认为要抓好小学生的书法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激发情趣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青少年学好祖国母语,规范使用汉字,传承民族文化,陶冶审美情操是素质教育真实体现。多年的语文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要练就一项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进而蕴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兴趣。书法对少年儿童来说是较为枯燥的,而写好汉字又并非朝夕之功,因此,激发情趣,寓教于乐尤为重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指兴趣。用兴趣激活孩子的思维,引起注意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参与到学习书法的活动中去。教师应练好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书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有针对性地编制视屏资料。教学中,穿插一些古人苦练书法、励志成才以及现代书法家的轶闻趣事,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书法,喜欢写字,并努力使自己在练书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如教一、二年级写硬(铅笔)笔字,如果老师只一味地给学生讲技法,作演示,对这些“信笔涂鸦”的孩子自然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把这样的教学模式予以变通,将教学的相关汉字的演变过程或涉及的相关故事,制成课件,适时播放。再把这些字词作为横幅或条幅,书写在造型各异的背景画(成品与现场范书相结合)上,让学生观看赏析。孩子们看了会眼前一亮,便有提笔欲写的冲动。孩子有了范本的参照及老师的点拨,写出的字自然增色不少。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激发了学书兴趣,提高了书法的质量与效率。

二、授之以渔,精扶巧放

郭沫若先生就规范使用汉字,曾为《人民教育》题词:“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陈云也曾谆谆告诫我们“让孩子们从小把字写好很重要。”对小学生而言,写字必须规范,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交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规范使用汉字,应从启蒙识字、写字教学开始。写字教学,一定要根据儿童稚气、好奇的特点。在书法课堂中,可将教室里悬挂一些古今书家及老师的字画,讲一些古今书法家学书的历程,播放轻快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到学书的情境中去,以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可采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教法进行范书,让学生亲眼目睹书写过程,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教学上下(上中下)结构或左右(左中右)的字时,除了传授书写技法,还可编成写字歌谣:上避下,左避右,字迹美观学业优。你让我,我让他,处好结构神韵佳。

三、竞技展示,体验成功

无论是一堂书法课,还是学校书法兴趣小组开展的书法活动,只要是学生练有所得,教师就应用“放大镜”把学生学书的优点加以放大,给予中肯地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获得信息反馈,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书写美观的效果。对于低中年级学生,只要敢于拿毛笔写字,无论效果怎样,都应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充分体验由趣到情,由情到悟,熟能生巧的心理转变过程。

积极配合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举办书法讲座。请一些书法界卓有成就的精英讲书法史、谈书法理论及个人学书的体会。在学校、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书法竞技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向书刊、报社积极投稿,激发学书热情。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当地社区举办的书法展览,对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展出。使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起分享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书法教学的意义 篇4

一、“褚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1.“褚体”形成的文化背景。

隋代两代君主采取一系列开明的文化政策, 这些政策明显具有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特点, 并且大都被唐代所沿袭。唐朝初期, 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 文化先进, 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 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 也给外邦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文化交融环境, 在此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初几代帝王也非常重视文化, 推行开放多元的文化政策, 因此唐代文化繁荣发展, 并最终形成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高峰的特殊要件和政策因素。至盛唐时, 唐代文化政策已行之百余年, 从武德、贞观的草创确立, 中间经过高宗、武后的承续与发展, 唐代文化政策渐趋成熟。

2.“褚体”形成的政治背景。

褚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丙辰 (596) , 字登善, 河南禹州人。褚遂良为家中第二子, 自幼聪颖过人, 秉性耿直, 品德高洁, 不愿随波逐流。其父褚亮时正任散骑常侍一职, 与初唐四家中的虞世南、欧阳询相交颇深。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李渊的强大军队攻无不克, 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由此褚遂良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刚刚踏入政坛的褚遂良被秦王李世民选做铠曹参军,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褚遂良是有好感的。后来李世民曾对长孙无忌说过这样的话:“褚遂良鲠亮, 有学术, 竭诚亲于朕, 若飞鸟依人, 自加怜爱。”后通过其父褚亮, 与欧、虞二人相交, 使其书法造诣日益剧增。虽然褚遂良作为初唐四家的后起之秀, 但其名气却不弱于他人, 更因为其父作为主管文学的国事顾问, 在政治背景与社会地位上要高于欧、虞二人, 为他在书法上的成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贞观十二年 (638) , 虞世南去世。李世民曾叹息:“虞世南死, 无与论书者!”魏徵此时将褚遂良推荐给了李世民, 当即命他为“侍书”。

唐初, 由于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尤为钟爱, 导致伪造王羲之的作品数量日益增多。而褚遂良对王羲之书法风格极其熟悉, 可以轻易地辨别出作品的真伪, 及时扼制住了这股势头, 得到了太宗的赏识。贞观十八年 (644) , 褚遂良作为黄门侍郎开始参与朝政。公元648年阴历九月, 他就被提升为中书令, 成为唐代政坛上至关重要的大臣。

贞观二十三年阴历六月 (649) , 唐高宗李治即位。褚遂良经历了河南县公、河南郡公, 同州刺史的大起大落之后, 升为吏部尚书, 同时监修国史, 加光禄大夫, 又兼为太子宾客。公元653年, 又升为尚书右仆射, 执掌朝政大权, 达到了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二、科学视野下的“褚体”书法艺术

可以发现, 褚遂良的笔力瘦劲, 这源于褚遂良还师从过以疏瘦见称的书法名家史陵。史陵曾是唐太宗的书法老师, 其书法“笔法精妙, 不减欧、虞” (赵明诚《金石录》) 。史陵对褚遂良之后的书风起了相当大的影响。褚遂良也曾因此怀着感激的心情感叹道:“这种用笔的方法, 是绝不能传授于他人的。”[1]78

为了可以像褚遂良这样的大书法家一样创作出为后人称道的作品, 我们应充分以客观的角度去研究褚体的艺术特点。我们只有从科学的视角去充分探究、思考过褚体书法艺术的特点后, 在下笔之时才可以抛开万物带来的杂念, 才可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接下来, 以《雁塔圣教序》为例, 从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向大家展现科学视野下的褚体书法艺术。

首先, 我们从褚体的执笔法开始探究。

1. 执笔法。

一般而言, 执笔方法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 枕腕法。这种方法就是把手腕枕在桌上或者另一只手的手背上, 单单依靠手掌来运笔, 这种执笔方法活动范围大致在虚线框内, 范围较小, 不够灵活。

(2) 悬腕法。悬腕法顾名思义, 就是把手腕悬空, 但手肘还是靠着桌子的执笔方法。从图中笔者用虚线圈出的范围可以看出, 悬腕的活动范围比枕腕要大, 更加灵活, 但是较悬肘而言还是稍逊一筹。

(3) 悬肘法。悬肘法是一种手肘悬空的执笔方法, 用这种方法书写时手臂略微抬高, 利用手臂、手腕、手掌来运笔。从灵活度而言, 这种执笔方式的灵活度高。就《雁塔圣教序》的特点而言, 整幅碑帖行笔流畅飞动, 笔画灵活, 富有弹性, 婉媚遒劲而节奏鲜明, 所以更应该选择悬肘的方法来执笔。

2. 褚体的运笔法。

接下来要探讨的是褚体的运笔法。唐代的孙过庭曾在其撰写的著名书论《书谱》中写道:“一画之间, 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 殊衄挫于毫芒。”[2]9书写时一笔一画都包含着起伏顿挫的丰富变化。从科学的角度看笔法的发展过程, 统领这复杂笔法的关键是笔锋的运动形式, 其中更关键的是笔锋运动的空间形式。何谓笔锋的运动形式呢?笔锋的运动形式是指笔毫在书写时的各种运动。而在探讨空间形式时, 可以从以下论述中找寻线索:“使, 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 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2]128《翰林密论》云:凡攻书之门, 有十二种隐笔法, 即使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3]217。元李雪庵运笔之法八, 曰:落、起、走、住、叠、围、回、藏[4]604。“书法之妙, 全在运笔, 该举其要, 尽于方圆……行笔之法, 十迟五急, 十曲五直, 十藏五出, 十起五伏, 此已曲尽其妙。”[5]843

在仔细观察、研究《雁塔圣教序》拓本的基础上, 对其笔法、字法以及章法进行归纳, 在科学的视野下探讨褚体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科学性因素, 对于褚体书法的学习与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雁塔圣教序》形成的历史意义

观照褚遂良楷书的演变, 以中年的粗放平实至晚年的劲健精微, 在《雁塔圣教序》里提供了例证。从审美意义上分析, 褚遂良晚年书法作品的变法是直接承袭了魏晋人的骨气风神。《雁塔圣教序》所显现的精神风貌则完全符合魏晋人的风范。其一, 笔法的劲健清妍, 超尘拔俗。杜甫有诗句“书贵瘦硬方通神”, 其二, 结体虚灵冲和, 风规自远。《雁塔圣教序》出自初唐, 其学虞, 而剔去虞的圆润;取欧, 而舍去欧的刚劲;得魏, 而泯灭魏的粗放, 从而务求约取, 去取精华, 以实写虚, 形成“褚体”的宽绰疏逸、丰润劲炼的风格面貌, 正如张怀瑾所述:“若瑶台青王巢, 窅映春林, 美人婵娟, 似不任罗绮, 增华绰约, 欧、虞谢之。”[3]41这正是褚遂良晚年经过熔铸洗练以后达到唯美理想的境界, 因此被后人被称之为“唐之广大教化主”, 成为中国楷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唐代楷书在我国楷书的发展史中属于顶峰时期, 在整个唐代楷书的发展过程中, 以提倡崇尚法度为主, 褚遂良推陈出新, 不仅仅吸纳传统书法, 还更多地积极探索, 深入研究思考, 开创出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褚遂良宽卓疏朗、丰润劲练的书法风格正是初唐书法开始逐渐脱离隋代书法影响而自立门户的代表, 也是唐朝楷书成熟的时代标志, 对唐朝书法风格的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初唐四大家中, 只有褚遂良才是真正开启李唐楷书书风之人。之后的很多书法家受“褚体”影响甚多, 并在其基础上推陈出新, 为唐代书法的延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褚遂良的书法也对后世书法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褚遂良的书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褚遂良创新了唐代的“尚法”书风, 对后世书法的创作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书法家,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文库, 是中国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摘要:在唐朝开明的文化背景下, 文化与艺术空前繁荣, 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 其中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雁塔圣教序》是他的代表作品, 其对“褚体”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褚体,《雁塔圣教序》,历史

参考文献

[1]熊峰.褚遂良[J].贵阳文史, 2008 (4) .

[2]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3]张怀瑾.论用笔十法.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4]朱履贞.书学捷要,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王羲之书法的永恒意义 篇5

王羲之出生的西晋末年,直承三国和东汉,这两个时代,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造纸术的发明,两汉时期的书写媒质已经从金石刻凿和竹帛书写渐渐向纸面书写转移。以后,终于形成中国书法历史上“碑”“帖”两种不同审美取向的内在原因,究本朔源,其实是因为材质不同而分派出“金石”和“翰墨”两大范畴。王羲之的时代,就处在中国书法由“金石”往“翰墨”过度的完成期。东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是张芝和锺繇。张芝的草书,锺繇的楷书,和以前的篆书、隶书并列为四,实现了中国文字的定型,也实现了中国书法书体的定型。现存大量的历史文献述及张芝和锺繇的书法,如果再考虑到在两千年的岁月沧桑里,实际湮没的历史记录还会有很多,张芝和锺繇的书迹应该是可信的。

王羲之出生于西晋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对书法的学习和崇拜在家庭影响里就形成了。书法在东晋时期的士人群中,早就成为人人习摹、引为标榜的时尚,赵壹的《非草书》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东汉时期的书法普及状态。到王羲之的时代,门阀政治在社会生活里的地位和影响更趋彰然,书法艺术作为士大夫文化形象的表征,更出现一些煊赫的代表性人物。到晋王朝“渡江”之前,最有影响的书法家是卫瓘、卫恒父子。张怀瓘的《书断》引述过卫瓘的自述:“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后来卫门传人、承其风范的女书家卫铄(茂猗)成为王羲之少年时的书法教师,王羲之从卫氏所得的是张芝一脉的草书传统。

王羲之的家族是琅邪王氏,这个家族在西晋末年的朝廷渐成举足轻重之势,“渡江”之后,王氏家族更成为一时无二的显贵。以后,因为王敦的谋反,家族几乎被毁灭。官威煊赫并没有让王羲之感觉多少幸福,倒是优越的社会地位为他的书法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学习条件。王羲之的伯父王廙在老一辈里是最有成就的书法家,王羲之从他得到了很多教益。应该说,对王羲之的书法形成影响最大的师尊是王廙和卫夫人两人。王羲之在五岁时便跟随自己庞大的家族从家乡南渡。在大规模的迁徙里,放弃家园,放弃祖宗陵墓,这对世居北方的王氏家族,是一次痛苦的远行,虽为贵胄,亦显仓皇。可为纪念的是,王羲之的从伯王导在忙乱之中,没有忘记携带锺繇的书法名作《宣示表》。过江以后,此件传于王羲之。王氏家族对于书法的爱重,于此亦可见一斑。《宣示表》是锺繇的名作,也是可以寻绎的中国书法历史上最早的楷书经典。这样,王羲之之前的中国书法的两个重要体系:张芝的草书和锺繇的楷书,都在王羲之手上得到传承之绪。

王羲之书法的“变体”

从现存有关的王羲之生平和书法资料可见:他的作品大部分为四、五十岁以后所作,早期作品比较稀少。王羲之最初得到书名是在他前往武昌庾亮幕府之前。王羲之一生,最为知重他的人应该是庾亮。王旷去世之后,王羲之与从伯王导一起生活,而王导和庾亮是政治上的对头,在这样的夹缝里,王羲之没有放弃他和庾亮、庾翼兄弟的友谊。在他们之间,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切磋,甚至互相竞争,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在书法艺术方面,庾翼比王羲之出名还要早,他“每不服逸少,曾得(张)伯英十纸,丧乱遗矢,常恨妙迹永绝。及后见逸少与亮书,乃曰:‘今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方乃大服羲之”(李嗣真《书品后》)。在没有印刷术和公共传媒的社会,书法艺术和诗歌辞赋的传扬一样,完全是作家个体之间的自然流布,在这样的自然流布里,也形成了“话语权威”。庾翼就是当时书法艺术方面的一个“话语权威”,他的服膺,在士大夫中间传扬了王羲之的书名。这样的“传扬”,当然是和王羲之的作品的“传观”一起,在东晋社会的文化圈里发生影响。庾翼所拜服的王羲之书法,主要是对张芝草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王羲之书法之所以成为东晋书法艺术的标志,在于他继承传统和开创新体两方面的杰出表现。楷书在锺繇手里得到定型,但作品留传很少,以后楷书成为最重要,也最实用的书体,王羲之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乐毅论》等楷书作品,在继承锺繇楷书传统的同时,对原本偏于实用,最容易表现得死板、僵滞的楷书,注入了艺术性。李世民在《晋书.王羲之传论》中说:“锺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题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暇。”比王羲之时代稍晚的大量北魏墓志书法,是对锺繇书风的直接继承,而在几乎所有北魏书法里,基本上找不到行书,更见不到草书。王羲之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张芝所开创的稀若星凤的草书风范大大发扬,并且派生出新的书体——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展示出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成熟,技法、性情、趣味,以及潜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意象,都在书作里得到融汇表现。在写出《兰亭序》之后的第三年,王羲之便辞官隐居,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恬淡自适的生活之中,也投入到书法艺术之中。

如果不是王羲之,中国书法不可能由实用性装饰化往艺术性个性化转化;后世对中国书法的崇拜,多缘其涵蕴的艺术情趣,最集中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关于书法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区别,孙过庭《书谱》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这里点出了草书是建立在技巧难度基础上的,如果不能把握“使转”的窍门,草书就不能成立,而楷书则以实用为主,即使达不到“点画”之精,还可以记录实用。在王羲之以前的书法,不论是甲骨、钟鼎、竹石,都以刻凿为主,其艺术性是从装饰性、工艺性间接表现的;从王羲之的行草书法开始,书写的实用性在纯熟技法的自然表现里最为直接地将书家的文化修养和性情趣味表现出来,渗透进恒久延衍的中国社会代代不穷的文人传统。

张怀瓘在《书议》里谈到王羲之的“变体”:献之十五六谓羲之:“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王羲之对草书的追求贯串其一生。虽然有张芝的风范在前,但张芝之书,在“过江”之后已经稀若星凤,而“章草”作为程式固定的书体,对自由心性的发挥有很明显的局限。欲得精神之“宏逸”,欲“极草纵之致”,必须突破局限。王羲之的“变体”也是在少年才俊王献之的切磋推动下完成,而王献之在“极草纵之致”方面比乃父走得更远。王羲之的草书探索直到晚年还在进行之中,这就是他的《十七帖》,而《十七帖》中的大部分与章草异趣。蔡希综的《法书论》说:“汉、魏以来,章草弥盛,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

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书法的代表作。所谓“十七”,是因其第一帖《郗司马帖》起首第一句“十七日”为名。全部《十七帖》共廿九封书信,多是王羲之赋闲山阴后给远在蜀地的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十七帖》的一部分内容,在《淳化阁帖》和《大观帖》里也有收录,2003年上海博物馆从美国安思远购回的《淳化阁帖》司空公本,为阁帖“最善本”,其中属于《十七帖》部分的《郗司马帖》、《朱处仁帖》、《七十帖》、《清晏帖》、《谯周帖》、《诸从帖》等,较它本刻拓精良,可为了解王羲之晚年书作的佳本。孙过庭的《书谱》讲:“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王羲之书法的晚年状态,其精神综合因素更趋饱满,是书法艺术以技法为核心的多种因素的全面表现。

以行书为代表的中和文化精神。

在王羲之的全方位书法艺术成就里,最有特色的是他的行书。在中国书法的诸体中,行书一直不是独立的书体,但在中国书法的历史上,却是行书产生了最具经典意义的作品,以王羲之的《兰亭序》带头,以后又有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东坡的《寒食诗》,是为“三大行书”。但其它书体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比类,这是值得探究的一个文化心理现象。关于行书的定义,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的论述:“盖行者,真之捷而草之详。”言简意赅: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模糊书体。张怀瓘在《书议》中对这种“模糊性”早做过阐释:“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王羲之正是在“稿行之间”的自由书写里发明了这种端严而可以归楷,“极纵”则可以入草的书体。王羲之的创造性和他的人生哲学,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状态和书法艺术的技法状态达到统一。这种统一在中国文化精神里的意义,张怀瓘又在《书断》中说:“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敢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英气绝伦,妙节孤峙。”在所有的精神因素里,“动必中庸”是其核心。

王羲之既无法完全回避政治漩涡,又企望宁和闲逸的精神生活,在这样的人生经历和思考里,才会产生《兰亭序》的精神。在赋闲的日子里,他并非无所事事,而是把书法作为自己的日课,也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他信奉拯饥济弱的“五斗米道”,而儒家思想里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他的生活里也得到体现。因为两晋时期政治的极端颠簸无常,士大夫的“兼济”思想多受到抑制,王羲之比较同时代的谢安等人,自谓“无经济志”,“独善”思想在他的生活里成分居多。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基础,使得王羲之在书法艺术里“狂”“狷”之态毕显,而终以中正平和为归。文化建树和政治事功的不同,正在其浸润性和长久性。中国社会的长期线性维系,人心世道里的文化浸润发生着最恒久的作用。如果以书法艺术的技巧难度和美感刺激程度而论,草书应该是第一,在王羲之之前,张芝的草书已经达到这样的高难度和强刺激;王羲之对张芝心摹手追,但他最后的艺术面貌却是以《兰亭序》、《丧乱帖》等草书和行草为代表。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行书者,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资神纵,无以寄辞。”他接着就比较说:“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挡也,宏逸遒健,过于家尊。”这样的比较,就是说:王羲之的最高成就是行书,而王献之的草书超过了乃父。比较王羲之和张芝,张怀瓘还认为;“逸少虽损益合宜,其于风骨精熟,去之尚远。若乃无所不通,独质天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则逸少为最。”王羲之在书法艺术里是“无所不通”的“全能冠军”,这略近于宋代的文化巨擘苏东坡;张芝的一帜读标,则略近于以“歌行”睥睨古今的李太白。即从个人性情的既刚直又平和而论,王羲之和苏东坡也都可以归于“中和”、“中庸”。在以前若干时期,“中庸”被错误理解为无原则,其实,“中庸”正是对规范信念的坚持。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欲”是超越性质,“矩”是敛束性质,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发展,超越和敛束的关系,也是永恒主题。王羲之的书法风范和中国哲学精神的契合,正是其成为中国书法主流的内在原因。且看道学家怎样评价“二王”书法:“学书家视《兰亭》,犹学道者之于《语》、《孟》。羲、献余书非不佳,唯此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譬之德盛仁熟,而动容周旋中礼者,非勉强求工者所及也。”这是明代“第一读书种子”方孝孺在其《逊志斋集》里谈“二王”书法之论。道学在宋代以后成为中国儒学主流,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起到了禁锢思想发展的作用,曾经被革命文化深恶痛绝,但是,经过时代的颠簸,可以发现:它的“心”“性”“义”“理”之说,对解释人类精神发展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内涵,有其严密的思辨系统。艺术作用于人心的审美因素大于思想,在中国精神文化的框架里观察书法艺术,可以理解其构成的内在原因,而艺术毕竟是艺术,它又是以其独立的审美存在而存在。王羲之一生命运,多在“悲天悯人”之中,最接近于对艺术细微的体察。《兰亭序》文字的基本精神就是慨叹人生有限,时光易逝,功名事业,“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尽管王羲之早就崇拜老庄之道,以“服食”“虚静”为养生之术,但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他愈是对生命之宝贵无限留恋,对生命之脆弱亦愈为敏感。王羲之的宦途,也可谓尽心尽力,但精神深处的隐逸思想无时不刻不在他的书法作品里表现出来。他的大量书作,若《远宦帖》、《频有哀祸帖》、《寒切帖》、《日月如驰帖》、《散势帖》、《不快帖》、《伏想清和帖》等,仅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精神状态。人生荣辱是最不能长久的倏忽,而心志的沉潜却会留下永恒的印迹。王羲之的心志就沉潜在他对书法“上穷碧落下黄泉”一般的探索里。

“二王”的书法艺术在当时就受到普遍推重,和他们同时代而稍晚的桓玄,是最先将“二王”书法辑为卷轶者,桓玄死后,二王书法亦多亡佚,但毕竟不会全部湮灭,唐太宗时代,摹写王羲之书法以赐大臣,所本亦是真迹。即使是在不完全的观摩里,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最高尚的评价。

对王羲之书法推重最显著者为唐太宗李世民,这是一个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贞观之治”的政治家,又是一个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入实践和深刻理解的书法家,在他的高视阔步里,对王羲之却叹服无保留。李世民亲自撰写的《王羲之传论》这样讲:“此数子(锺繇、献之、子云)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扉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李世民之论王羲之,是在对历史上诸多第一流书法家的全面比较中做出的结论,将王羲之的全部书法艺术成就和这些一流大家比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全能冠军”。王羲之的篆书,现在再看不见遗迹,而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都以精彩表现卓立于千古书坛。仅以王羲之的草书而论,他的《小园帖》、《桓公帖》、《行穰帖》等,也都在大草风范里表现出既奔放又蕴籍的风格。对王羲之书法曾经心摹手追的欧阳询更对李世民之说发挥道:“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唯右军王羲之一人而己”(欧阳询《用笔论》)。对世事近于悲悯,而在书法艺术里展现“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一般的壮阔恢弘,精神的永恒超越了事功的短暂。

关于《兰亭序》的争议及帖学的历史性徊徨

《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最得唐太宗李世民的珍爱,其死后同葬昭陵。唐太宗生前命工书大臣等将《兰亭序》摹拓多本,留传世间,这些,历代著述源续有自。因为王羲之真迹难寻,后世书家不乏假冒伪托,对《兰亭序》及其它“二王”作品的真伪,也不断有学者提出疑问。1965年,郭沫若先生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以东晋时期的书体还在隶书时代,不可能出现《兰亭序》一类行楷书为主要依据,否定其为王羲之所作。文章发表以后,书法学术界呼应者甚众,只有高二适等几位先生著文反驳。在双方谁也拿不出确切物证的情况下,都只能各依其对中国书法历史的观念和知识进行推断。高二适先生当时就以唐太宗《王羲之传论》所记为据,对唐太宗著录的王羲之真书《乐毅》,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的真实性确信不疑。高二适说:“窃以太宗之玄鉴,欧阳信本之精模,当时尚复有何《兰亭》真伪之可言”(文物出版社《兰亭论辩》1973年版下编第9页)。诚然,否定《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上世纪中叶以后的时代话题,其基本标志是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否定,又加上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对学术的垄断所致。郭沫若先生曾经申明:他否定《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并非否定《兰亭序》本身的书法艺术价值,他自己曾经多次临写《兰亭序》。他认为:《兰亭序》应该是王羲之的后人僧智永所书。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兰亭序》的书写时间从王羲之的东晋时代推后到僧智永的齐梁时代。而其指斥对象则是“以李世民为代表的帝王重臣”。此论如果成立,《兰亭序》的书写时间推迟一百来年,对中国书法史的整体规模并不构成致命性损害,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王羲之的时代既然不能出现行草书,那么,王羲之、王献之的其它作品呢?张芝、锺繇的作品呢?难道都是伪托?对这一关乎中国书法历史总体意义的大问题,仅仅出于“捍卫民族文化传统”的心理,固然也可以得出认识,但还是不如从对书法艺术的直接鉴赏分析得到的结论更为贴切。以《兰亭序》为例,比较确切为僧智永所作的《真草千字文》,不难看出,智僧所书,较《兰亭序》的风雅独具,字势遒逸,还不能同日而语。后世确认的仿作“二王”的能手是米芾,如果将米芾的最为精彩的作品和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观察,可以说,他也还达不到“二王”的水平。后世对“二王”作品的所有评价,都是建立在以《兰亭序》、《十七帖》等作品为对象的鉴赏基础上的。如果这都是些伪作,那么,中国书法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这些评论家兼书法家如张怀瓘、孙过庭、苏轼,是不是都错了?倘若如此,中国书法的全部审美基础都要动摇。还有一个很容易分辨的问题:对王羲之书法最为推崇的李世民,在他的时代书法艺术可以成为进身之阶,虞世南、褚遂良等人身居高位,书法艺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人能够写出王羲之那样的字,又何必假冒?自己拿出来向李世民表白,岂不比将盛誉隆名白送给前朝名人更加实用而自然?再则,李世民这样能够创造中国封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超前照后的人杰,难道在他最钟爱的书法艺术方面会容忍欺骗?“二王”书法的流传,在唐太宗贞观时期,还有2290纸,到宋徽宗宣和时期,还有243帖(据张怀瓘《二王等书录》、《宣和书谱》)。历代对“二王”书风的阐述评论,基本上是前后一致的。这是中国书法历史发展的基本状态,这样一个状态的形成,并非人为生造,也不是任何臆断可以改变。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永恒意义

王羲之书风在初唐时期受到唐太宗推崇,但在中唐时期,“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其《石鼓歌》中有句云:“羲之俗书逞姿媚”。因为韩愈的文名,此说在后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清人吴德旋在其《初月楼论书随笔》中说:“书家之病,昔人论之详矣。退之性不喜书,固未知右军书法之妙。且意欲推高古篆,乃故作此抑扬之语耳。后人误看,遂若右军之书真逞姿媚,而欲以吴兴直接右军,非唯不知右军书,亦并未解昌黎诗意矣。”

韩愈对王羲之的轻蔑,表现的是一种偏执的美学观念。以敦厚雄壮的石鼓和王羲之的翰墨逸情做比较,以力度为圭臬,对中国书法艺术特质的认识就不能不发生偏移。在韩愈之后,欧阳修也发生过这样的困惑,他在《集古录.王献之书跋》中说:“所谓法帖者,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绝,守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至于高文大册,何尝用此。”欧阳修在对南朝书风缺少高文大册表示不满的同时,也无可回避地谈出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南朝书风的艺术性之所在。“百态横生”而“意态无穷”,这不正是个性心态在书法表现里最完美的状态?艺术成分的浓淡高下,在独立创作和工艺复制之间的比较,在“逸笔余兴”和“高文大册”之间的比较,本来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任何好的艺术,在人类漫长的心理发展的历史里,也不免遭遇某一时期或某些人群的审美疲倦,韩愈在追求其“瘦硬盘空”的审美风格时,以视觉表面的“力量”衡王羲之书法,致出“俗书趁姿媚”之讥,就是这样的审美疲倦的表现。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集古录》谓‘南朝士人,气尚卑弱,字书工者,率以纤劲清媚为佳’。斯言可以矫枉,而非所以持平。南书固自有高古严重者,如陶贞白之流便是,而右军雄强无论矣”。

诚然,雄强书风,在南朝也未必找不到,陶宏景(贞白)的《瘗鹤铭》,论“雄强”就不比任何“北碑”逊色,如果不是晋朝禁碑,以王羲之写《乐毅论》、《黄庭经》的功夫,“高文大册”当不在话下。这里,关键问题还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特质的理解。正是在一种“矫枉”心态下,到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出现了“碑”“帖”之争。“碑”体书法当然是中国书法大观里不可忽视的存在,但其审美表现主要是通过刻凿工具来完成的,较之“二王”书风的自然潇洒,在体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方面应该在第二义。而且,追求表面的“力度”、“雄强”,又和“富国强兵”的社会政治诉求相连类,以实用精神曲解复杂的文化精神,这是近代以来对中国文化本质认识普遍偏颇的原因所在。刘熙载又说:“右军书‘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所谓‘中和诚可经’也。以毗刚毗柔之意学之,总无是处。”“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这就点明了“力”与“韵”浑然一脉,方得书法艺术之至美,而作为艺术表现,任何以“力”为强调而无“韵”之功,都是不可能达于人心感动的。其实,就是大力倡“碑”的康有为,在其大量“矫枉”而未能“持平”的议论里,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也有肯綮之说,他在《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里说:“然二王之不可及,非徒其笔法之雄奇也,盖所取资皆汉、魏间瑰奇伟丽之书,故体质古朴,意态奇变”。康有为的文化观念,较之韩愈,有更多偏颇之处,但对“二王”书法的评论,他则以“雄奇”“古朴”等审美风格特征的肯定,直接回应了韩愈的偏颇。

观王羲之晚年病中之书,亦可证明书法艺术的内在精神与体力并非直接关系,长期的修养,技巧功力的纯熟,可以超越体力状态,依然得到刚强有力的艺术表现。历代书论家早对韩愈的偏颇批评周详,但直到今天,因为艺术审美心理的疲倦,求变而难得其途者,往往还是对王羲之书风发生歧见。这正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歧见所致。

我对李斌权音乐书法意义的理解 篇6

扩展中国书法审美新领域

李斌权先生从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发现了中国书法行笔运动时蕴含的独立审美价值,并致力于向公众展示中国书法这一新的审美领域。他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通过几十次在国际国内的各种舞台上的反复表演,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书法艺术形式。从国内外观众的掌声中、从收入本书中众多专家的学术评价中,我们感受到李斌权开创的这种音乐书法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开拓中国书法传播的新形式

当代中国书法的传播,基本是依靠展览、培训、笔会等形式,与电影、电视剧、舞台歌舞表演的受众面、影响力相比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李斌权所开拓的音乐书法弥补了这一不足,他成功地将中国书法推向了公共的表演舞台,使书法成为可以让人观赏的一种表演艺术。近几年,李斌权先后和中国爱乐乐团、深圳珠江交响乐团以及著名音乐人齐秦、沙宝亮等合作拍摄《蝴蝶自在》《天净沙》《墨侠》《沁园春·雪》等多部电视音乐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公共舞台表演中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更由于电视媒体的播放和这些作品光盘进入普通娱乐场所及家庭后,变成了千百万受众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在欣赏中愉快地接受书法的启蒙、熏陶,这种形式对扩大中国书法的社会影响意义难以估量。

拓宽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新途径

李斌权音乐书法最大的成就,是其2011年1月、5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皇宫的两次亮相,使中国书法艺术登上国际一流的音乐殿堂,这两次的表演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文明最基本的精神特征,感受汉字书法的魅力是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较好的途径。但中国书法的抽象性,使一些外国朋友对汉字展览难以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在这一点上,李斌权音乐书法充分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交响乐是西方观众最为熟知的艺术,书法通过和交响乐的结合,找到了西方人了解汉字书法较好的方法。西方观众在恢弘的交响乐中,看到了中国书法音乐般流动的节奏、舞蹈般柔美的动作,雕塑般千变万化的造型。李斌权音乐书法为西方观众提供了一把了解中国书法的钥匙,这对于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

浅谈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篇7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艺术,传统文化,书法教育

寓教于乐是情感教学原则中的一条核心原则, 主要用以指导师生间伴随着教学中的认知信息传递而形成的情感回路中第一条支路的流动状况。其基本含义就是“乐学”, 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产生快乐情绪的关键在于, 教师要想方设法操纵各种变量去满足学生的有关需求。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调到各个学生适应的水平上, 这样才能满足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要让学生在“乐”中学, 在成功中求“乐”。这样学生才能想学, 爱学, 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 有利于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二) 教师要坚持以情施教的教学原则

以情施教是情感教学的另一条教学原则, 主要用以指导 (上接132页)

利于人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领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开发和培养。

五、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 培养艺术化人生

“书之为妙,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这句话告诉我们, 中国书法源于象形, 是人之自身及世界万物形象的高度浓缩和抽象, 范曾在央视《我们》栏目中谈中国书法之美时说, “中国书法是自然的, 中国的书法家在观察自然的过程里, 他发现了自然、宇宙万物的变化, 是那样的神奇, 是那样的博大, 而表现方式又是那样的万类纷呈。中国的书法家, 他想到我应该通过一个最简洁的手段, 来把这些现象透露出来的信息, 在自己的点画之中破译出来。这是书法家的天职。因为宇宙万物有它的生、发、枯、荣、粗、细、长、短, 它的行动的缓急快慢。它在整个的运动过程、生命状态中, 这个在中国书法家看来都是可以通过点画流美表达出来的, 这个是一种非常简洁的语言”, 所以美妙绝伦。一幅好的书法作品, 它可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它可能是一幅怡人的风景画, 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抒情诗, 一段美丽的神话传带动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第477页.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27页.

[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第72页.

[4]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第566页.

[5]苏霍姆林斯基 (著) , 赵纬等 (译) .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第26页.

奇, 一幕动人的歌剧, 一段美妙的音乐, 一幕激情飞扬的芭蕾……但它同时还可能是一个曼妙的天体阵列, 一幅神奇的元素图, 一个有序的电子矩阵……因此, 书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审美意义, 具有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审美属性, 它给人的感受应该是多方面的情绪上的、品格上的、为人上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象到抽象地去感受它, 欣赏它, 品味它,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丰富他们的审美感情, 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书法教育既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与各种艺术教育相贯通, 应成为推进艺术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因此通过书法来敲开学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之门是完全可能的。

六、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古人讲:“寿从毫端来。”从历代大书法家的年龄方面去考究, 长寿者占80%以上。例如:欧阳询85岁, 虞世南81岁, 颜真卿77岁, 柳公权88岁, 董其昌81岁, 赵孟頫69岁……现当代书家长寿者更是数不胜数。这是为什么呢?书法教学首先强调是写字姿势, 因此有人说书法是一门养身健体的艺术操, 正确的书写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和发展现代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夏商开始的甲骨文, 就与书法紧密相联。晋“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云:“夫三端 (文士之笔端, 武士之剑端, 辩士之舌端, 是为三端) 之妙, 莫先乎用笔;六艺 (即孔子所说的礼、乐、御、射、书、数) 之奥, 莫重乎银钩 (此银钩代指书法) ”, 这句话告诉我们:“三端”之中, 书法是最为奇妙的, 六艺之中, 书法是最为深奥的;在汉代国家设有专门的书学博士;在唐代, 书法是考进士的必考课;书法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 (现代著名哲学家、艺术家、法籍华人熊秉明语) ”, 是“不朽之盛事 (唐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语) ”, 也是“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语) ”。近代汉字拉丁化的失败, 现代汉字数字输入法的成功, 说明汉字不仅能与时俱进, 而且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 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也就是宣传和发展现代中国先进文化。

的过程与培养德育的过程是一致的。

中小学生是富有热情的, 但缺乏恒心。书法艺术, 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些精辟之论, 都充分指明了研究任何学问都需要日积月累, 一曝十寒。练习书法也一样,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 由笔画到偏旁到结构再到章法, 多临摹多创作, 广取博收, 拓宽视野, 记之于心, 达到心手相应, 忘我创作, 方为最佳境界。教师通过及时批改、发放、展评学生每天上交的有质量的作品, 让学生始终保持乐学情趣, 培养耐性, 促其养成毛笔字或钢笔字天天练的习惯, 久而久之, 就能培养起他们洁身自好、锲而不舍和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书法教学的意义 篇8

关键词:书法艺术,平面设计,设计应用

一、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 书法墨色字体设计

书法艺术形式是经过艺术化处理后的文字书写的“设计”。“墨分五彩”即“渴、润、浓、淡、白”这一书法理论在字体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异曲同工、同宗同源, 书法作品体现的是超越时空的气韵所产生的意境与格调, 而字体设计“广纳群贤”汇聚各种书法艺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文化内涵与艺术层次美感。

标志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广泛融合了书法元素, 如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就是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成功范例, 利用书法中的飞白与刚劲有力的笔触展现奥运精神, 气势恢宏、气韵生动;书法运用抽象性概括来传情达意的手法与体现文化属性商业气息的字体设计是不同形式的统一体, 如2008年奥运会会徽采用书法中的印章篆刻手法将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

这种运用书法墨色进行的字体设计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完美诠释, 也是对书法水墨自身韵味、文化内涵的传承。

2. 书法变换包装设计

商品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 包装设计越来越受人重视, 琳琅满目的产品包装成为了文化品位的象征, 设计越来越趋于本土特色。

在设计中“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如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酒文化, 其中著名的设计师许燎源先生设计的“舍得”酒包装设计, 运用传统练习书法的田字格形式, 追根溯源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文化精神, 把这种精神与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产品特性紧密的结合起来, 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另外一个具有悠久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在包装中更是大量运用书法表现形式渗透作品的方方面面, 越来越多的产品包装开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 我国虽然受到多国文化的“入侵”, 但是在世界的舞台上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 在经营商品价值的同时完成中国文化的传承才能实现中国特色、实现文化传承。

3. 书法融入招贴设计

书法作为汉字的载体延续至今, 在招贴设计中有表象和具象两种表现形式, 表象即起装饰作用的书法设计, 丰富形式美感的同时表情达意, 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同时亦可作为主体出现博人眼球;具象即说明性功能的设计, 阐释文字说明的同时结合招贴整体风格特点, 浓淡相宜, 书法章法中“横斜疏密、各有攸当”“虚实相生、疏密结合”正是招贴设计中版面设计的审美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电影《墨攻》的招贴海报设计正是采用了书法艺术的优秀案例, 气势恢宏的笔墨形变、刚劲有力的线条描绘, 节奏感强、主题鲜明、简单粗放极具视觉冲击力, 达到了实用和审美的统一。

4. 书法应用平面媒体

平面媒体近年来占据了媒体的大半江山,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平台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广泛的运用了书法表现形式, 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形象包装, 运用传统书法与电脑技术的后期合成技术, 成功的实现了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的结合, 引起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书法艺术在电影及其附属设计中也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多见于宣传海报招贴设计。

二、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

1. 提升审美内涵

中国传统书法自有一整套完美的书写技法、风格与审美休系, 书法美学意识承载了中华千年文化, 是提炼与升华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解读, 民族的文化脉络, 他的审美依附于当时的社会精神文化内涵

这种审美形式表现在:其一书法作品的装裱形式, 它是受众最直观的外在欣赏形式, 装裱的审美与作品之间贵在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其二书法欣赏的核心内容即书法本身形式, 点画、结构、章法。或铁画银钩;或美女簪花;或鸾翔凤翥;抑或剑拔弩张笔走龙蛇, 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当然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 观者的广度、深度的不同感知大不相同, 所以书法艺术的审美需要高度的审美内涵支撑作品赏析的深度, 对审美者审美内涵的提升大有裨益。

2. 丰富字体造型

书法艺术在传情达意的同时实现了字体纯粹的造型艺术境界, 不同的书法风格各异, 变化万千, 被赋予了个人情感色彩, 隶书强弱虚实、肥瘦方圆、张弛有度;草书纵任奔逸、体势放纵、洒脱奔放;楷书结构方正、坚实有力、庄重沉稳, 不同的书法字体蕴含了不同的审美意识, 但是却有着共同的文化思想, 这些书法艺术不同的形式表现对字体设计有很大的指引作用, 丰富字体造型, 提高设计审美享受。

字体设计广泛吸收书法美学提供的艺术资源与创作素材来丰富字体造型, 在设计吸收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字体设计的具体形式, 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3. 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文字历经数次革命, 却并未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 依然蕴含着饱满的中国韵味, 信息技术的今天, 铅字印刷、照相排版字体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趋向于几何化、简洁化、符号化, 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接近国际化的基础上仍需要保留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风格。

书法美学的渗透不仅仅提升了字体形式美感、注重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承, 也提高了字体设计的审美意识, 文化韵味,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书法美学的思想和字体设计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这是一个民族化诉求的基础。

三、总结

书法艺术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 是中国传统文化积累沉淀的民族符号, 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 具有高度的审美性、传播性与传承性, 在平面设计趋于国际化的浪潮中更应该渗透书法艺术, 在提升作品质量、文化品味的同时,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挖掘中国本土特色, 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

[2]曹方.现代汉字艺术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0.

书法教学的意义 篇9

现代书法美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书写性, 书写性包含了东西方所有引入了时间与速度概念的书写, 它区别于早期的刻写与涂写等其他所有铭写方式, 其核心就是具有连续性 (包含气息) 并与书写者息息相关。书法书写性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书写性, 一方面来自于汉字自身的构成特点 (形象的再现即包含了书写与客观自在的内在亲密性在同一过程产生) , 一方面来自历代书法家将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对其自身的发展和深化, 不单是西方融入时间与速度的书写概念, 这其中更包含了古代哲学观影响下的传统审美趋向。书写性概念的介入对于架上绘画是一个全新的补充, 现代美术理论将传统中国绘画分为绘画性绘画和书写性绘画, 书写性绘画是以笔墨作为理论支撑, 将笔墨上升到了主体形式的地位使得书写的概念具有了空前的意义, 它的产生不论是从工具还是审美理念来讲与传统的衔接都是自然而平滑的。20世纪的西方, 不论是马蒂斯 (Henri Matisse) , 还是米罗 (Joan miro) , 赵无极, 都没有从根本上以全新的认知方式来切入, 可以看做仅是对于符号的再认知或是对于线感的强调, 后来的美国抽象画家汤伯利 (Cy Twombly) 可能是最接近东方智慧的西方抽象性绘画, 以富含东方哲学的虚空消解了主体形象, 一生坚持书写性绘画,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抛开了形的束缚, 使其逐渐归入一种时间性的书写, 这种更偏向涂写的书写可以看作是对于书写性实施的较为深刻的西方艺术家。书法书写性之所以区别于西方书写性, 不仅是其具有再现与表现的意味, 更多的是融入了传统文人思想并逐步系统化的书写规则与审美标准。夏可君先生将书写性归纳为“写形, 写线, 写意, 写气, 写机, 被写”六个部分, 其中“写形”与“写线”都是关于书写的外在表现描写, 但比较西方对于线的理解则丰富许多, 藏锋, 欲左先右, 这种内敛的, 将“气”裹起来的概念是西方绘画与书写都不具备的。“写意”与“写气”更多的是关于书写者主观意识的表达, 从谋篇布局, 到书写过程中的情绪控制以及感情投射。“写机”则是任何艺术形式的创造过程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就是偶然性的控制, 是打破惯性书写的重要因素。“被写”强调一种书写者的被动状态, 它是在创作的偶然性发生之前, 是一种无意识书写, 为“写”而写, 不留痕迹。这样一种将抽象感受实质化的理性解读无疑对于我们分析理解书写性概念有了很好的帮助, 那么, 书写性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投射到绘画中呢?对于汉字符号化的标记或书写已被证实并未贴近核心意义 (符号化本身的局限性) 。如果以上面所述关于书写性的六个部分来切入, 无疑写形与写线能够贯通东西文化, 已被深刻认识, 然而中国文化对于“气”的理解是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 西方文化习惯性的以物质的方式理解认知世界。所以以“气韵”这种东方审美特点进行转化更加贴近传统书写精神内核, 但是, 对于虚空的“气”的追求很容易陷入一种空泛的模式, 这是所有形而上的艺术形式都存在的一种趋向。所以如何以一种更加物质化的方式来呈现虚静、空灵这样的精神指引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也是可为之地。

如果把这些书写性具体内涵看作是物质化后的内在元素, 那么除了这些具体因素之外, 是否书写的过程也能够提供新的线索呢?书写性绘画区别于绘画性绘画还有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书法具有不可逆性 (书写过程中的偶然性与书写者主观设计除外) , 从笔尖接触画面的一瞬间即考虑到所有空间, 线性以及气息的变化与表达, 整个过程一直处于一种主观制衡的运动, 此消彼长, 虚实相生。这种主观制衡可以放在单个字的书写过程中, 也可以放在整个画面来平衡, 朝向偃仰, 顾盼生情。这一过程始终在书写者主观掌控之下, 其中书写过程中的偶然性也将作为平衡因素之一, 可以看作是一种控制下的失控, 在这过程中将各种因素纳入一种应时的气氛之中, 同时暗含法度。西方绘画是以理性构筑瞬间, 书法则是以一种近乎音乐的律动直觉展现生长全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张作品, 一条生长的脉络清晰可见, 具有时空的意味, 绘画不再只是单纯的图式, 也不是一个瞬间景象, 而是一副具有东方哲学思想的生长全景, 绘画者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个体的生命体验, 最后以一种现实语言步入虚静、空灵的审美意境, 从而使得书法书写性到绘画的转变成为可能, 并为跨越文化, 开启架上绘画新局面提供新的契机。

摘要:现代艺术发展到今天, 价值的多元化逐步在消解架上绘画的意义。除去作品当下性, 对于传统精神的再次深掘逐渐成为了艺术家自觉性的自省, 希望在传统里找到一种更加贴近内心的方式, 更加贴近自身文化母语。从形式上讲, 东西方绘画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是空间形式的表现差异, 西方绘画里的空间意识来自科学, 以几何学, 透视学来表现画面空间, 习惯性的以物质方式来传达。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则来自于书法, “一种类似舞蹈或音乐的节奏美”。方式上西方绘画是以建筑, 雕塑为基础, 以理性构筑瞬间的过程。中国绘画则以书法为基础, 直觉地展现生长全貌。

关键词:书写性,理性,直觉,书写性,生长,空间意识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蔡邕.九势//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书法教学的意义 篇10

一、平面设计现状

在中国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平面设计领域里,中国的平面设计存在过多使用美术字的景象,对书法艺术却较少应用。众所周知,书法艺术的源流和主流在中国,书法字体所展示的是给人以美感的、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这是因为书法艺术的载体,即汉字是由华夏先民按照自然万物的特点,特别是按照人和动物的形体结构和活动规律赋形的。因此,广大国内设计师应当从书法艺术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在几千年文化环境中生长的华夏儿女,自然对这种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对这种文化的理解程度,也是外国人不能企及的,中国的设计师把握了这个先天的优势,在设计中将书法艺术运用到了极致。

二、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应用是指书法艺术在报纸、书刊和产品包装等的名字和文字标题的应用。以其清雅、苍劲、古朴、灵动的艺术特点有别于一般的印刷字。因其形式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的,所以能使平面设计作品有艺术魅力,产生中国古典雅致的人文方面的气息。

间接应用是指书法元素在标志、海报等设计方面创新性的运用。这些间接应用书法艺术的图形会显当如下特征: 首先是动态十足,因为书法艺术中的笔法多样。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评论蔡邕的“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转折处笔路毕显,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其次是质感丰富,传统书法强调用笔的沉着痛快,苍茫浑朴,以表当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所以书法意味的图形在视觉上也极具质感,传达出一种拙扑的意韵。再次,用墨有浓、淡、稀、稠之分,所以产生的效果也很丰富;最后是文化品位,中国的书法艺术从一开始就和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人和书法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情缘。有不识字的“画工”,但决没有不识字的“书奴”。

三、书法艺术对创意性字体与汉字标志设计的启发

远古的象形文字和民间书法在文字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图形化。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线条或笔画来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例如“泳”字就是侧面“人”形与“水”形的结合,“说”字就是由侧面跪姿“人”形,夸张的大口、舌头以及表当言语时唾沫四溅的状态组成,“象”就是长鼻,大首,硕腹的象形;民间书法是相对于经典书法而言的,主要是指经典之外的一些书迹,它们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质朴而又简单粗糙。

民间书法在创作上也非常多样化,有的清丽,有的粗犷,有的端庄,有的豪放。在我国见得最多的可能要数民间艺人用五颜六色的花、鸟等具象的造型作为字的基本笔画,这是一种带绘画倾向的装饰字体设计。还有一种纯抽象的装饰字是从剪纸艺术中衍生出来的文字。比如婚礼上用的双喜,这是最常见的,另外“寿、福”等,它们在笔画的造型上都作了大幅度的变形处理,是民间艺术家经历了许多年才提炼成的一种表意式的象征设计。板书飞帛,相传始于汉代,用木片或竹片等特殊书写工具把文、图形结合起来表当,有“飞白若丝,飘渺若举”之妙趣。国内专家吕胜中先生着力发掘了这种艺术形式。刺绣的文字符号表达更加自由,几乎就是将具象物直接嫁接在汉字结构里,取代一部分笔画,成为视觉传达的焦点,而这些具象物已经被受众习惯性地理解为吉祥的象征,从而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再有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以来的书体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而篆刻艺术更被成功的运用到2008年中国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设计中,篆刻有着紧凑的构图,丰富的字体变形,与当代平面设计不谋而合。整个标志寥寥数笔就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简约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书法艺术的精神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首先,书法中素有“计白当黑”之说,或者叫“知其白,守其黑”。黑因白出,白随黑留,虚起实结,实起虚结,互为制约而又相得益彰,方可形成顾盼多姿、让就传情、黑白对应、虚实相生的艺术妙趣。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别注重黑白的布置是否恰当,标志设计很特别注重图底的互动联系。报刊版面设计中,文章报道标题周围留出较大的空白,与周围较大面积排得相当紧密文字形成明显差别。在一个版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极细的线,一个极小的点,都应考虑到整个版面虚实的关系。陈幼坚设计的反应香港回归,体现“一国两制、两种制度”的招贴画《融》用竖立的两根不同筷子代表了两种制度,然后用英文“一国两制、两种制度”横摆正中,将两根筷子连接起来,融为一体。该设计简单明了,主体突出。该作品的高明处,不仅选用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典型意义的筷子作为创意的载体,而且采用了“以虚代实”的留白处理手法,表达政策宽松、环境宽松之意。

其次,书法艺术中的“势”,是人以既有的经验从表当于“形”的效果感觉到的。没有一定的“形”,不能引发相应的“势”的感受。“形”是实的,“势”是虚的。所以“势”存在于人因形的观照引起的感受之中。而在平面设计中,同样存在着这种“势”,它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潜在地引导着人的视觉流程。我们不妨把平面设计中的各类元素当作“物”,而最后整体信息的准确传达便是“意”,这之间只有借“势”来布局,才能完成一个有利于信息传达的视觉流程。

五、小结

设计工作者在把书法艺术与当代平面设计结合时,要敢于对传统的书法艺术进行创新。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视,更是一种重视本土文化,探求文化根源的精神。越多的人重视书法艺术,重视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民族的艺术,我们悠久的文明,就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继续发展繁衍,从而创造出更加伟大的艺术。从我们的灿烂民族艺术中去寻找设计的元素与灵感是我们每一位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工作者需要考虑的。把我国书法艺术通过平面设计形式发扬光大,为传承祖国的文明贡献一份力量!

[1]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曾景祥,尹建国,方敏,李毅松,文牧江等.中国书画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杰,文字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杨蓓.舞动的精灵:书法艺术和平面设计中的线条美[J].理论与创作,2006(04).

[5]陈道义,中国印章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7(02).

上一篇:油气安全工程下一篇:Excel批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