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4-06-05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精选十篇)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1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矫正。课改之前, 我们往往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过分强调知识灌注, 一篇文章往往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机械而乏味。而如今, 我们的语文课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教学”就不是在搞课程改革了。这种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 过分强调人文性的教学, 使绝大多数学生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云, 语文教学又变得十分空洞和浮躁。那么如何在言语训练和朗读感悟之间找到平衡点呢?我认为有两点必须把握:

一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以工具性为基础。课堂上只有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 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感悟理解才能到位。没有阅读能力、写作技能的提高, 人文素养的提高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语文的人文性才能成为有源之水。二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必须以人文性为依托。什么是语言?语言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无论什么题材或体裁, 无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题。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做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就要求教师对字词句篇的理解不应该是抽象和静止的, 语文教师要善于以人文性为依托, 使朴素自然的语言文字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语文课堂只有做到有扎实的言语训练, 有深度的感悟理解, 才能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真正的和谐统一。当然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有所侧重。但无论如何也不该再出现先前的得宠与失宠现象了, 因为不管是哪一方面得宠与失宠, 我们得到的都将是阅读教学的遗憾。

二、分堆与摆设边缘:反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不少教师一上公开课或观摩课, 就将几张课桌拉成一堆, 让学生分堆而坐, 说是为了“合作学习”, 难道非要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吗?什么是合作?《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不在于组织形式, 而在于合作什么, 怎样有效合作。同桌之间, 前后同学之间, 转一转身就可以做到了的, 何必非要把桌椅搬来搬去, 劳神费力呢?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标签、一种形式的话, 那这样没有实效的摆设是不是可以取消呢?

三、文本与拓展中间:反思语文加减法现象

新课程理念要求,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内外沟通和学科间的整合, 还要注重资源的开发和视野的拓展。这本无可非议, 但如果一味随波逐流、赶时尚, 无视语文自身的内涵和规律, 无目标、无限制地去整合拓展, 做所谓的“加法”, 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社会课、美术课, 变成所谓综合性“大语文”, 把课堂适度地拓展变成无度地拓展, 这绝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实践中不难发现, 坚持阅读教学要做“减法”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地探索“减法”的适时和适度,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还是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使得很多课堂减得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从而导致学生的智慧火花和创新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慢慢减弱, 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笔者认为, 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 教师都应该掌握一个度, 掌握“加”和“减”的时机。在课前, 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多做“加法”, 为课堂上做铺垫;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该适当地做些减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读书、识字、朗读、背诵。在适度的加减之间, 把语文课上实、上美!

四、书声琅琅背后:反思朗读的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 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 我们终于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可效果还是不好!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不外乎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朗读时间分配不合理。该让学生花时间去熟悉课文、读通课文的地方分配的时间非常少, 往往是许多学生连一遍课文都还没有读完, 教师就叫停, 开始进入下一环节;而有些地方学生明明朗读得比较到位了, 教师为了过分追求形式, 却又翻来覆去地让学生读, 不能“见好就收”。二是朗读的目的性不强。没有朗读要求、朗读指导、读后评价, 学生完全是为读而读, 看似热闹, 实则事倍功半。有的教师虽有朗读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表层技巧, 不重内心体验。三是朗读不能面向全体。不管是检查性朗读还是感情朗读, 教师往往只盯着那几个好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享受”那种无人过问的自读自练。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2

这是一节在新课标理念下,采取师生互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写作训练的课。这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使写作简单化,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5,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中的Reading: First Impressions

本单元以life in the future 为中心话题,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对人类今后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进行猜测,了解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对未来造成影响,提高学生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本单元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却比较困难。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拟设计7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发挥大量的想象,展开的读与写的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get the main idea and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2. Have student read the passage and know about what life in the future might be like ;

3.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Me in Ten Years according to the text.

四、教学重、难点

1. Help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2. Let students learn to do the imaginative wring:Me in Ten Years;

3.How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五、教学过程

Steps Teacher’s activity Students

activity

Purposes

Reading Lead-in

Show a short movie to

students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and ask students:

1.which problems do you think people in the future will have overcome??

2. Which ones will still be there or even worse in AD3005? Students watch

the short movie

and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 and let them have a first idea of life in the future

Main idea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nd do matching exercises Students read the text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paragraph(s) To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Ask the Ss to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do the “T” or “F”

exercises. Students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judge the

Statements which is true and which is

false. And correct the false ones. To let students get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Questions

Ask the Ss to read the text for the carefully and write down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1. Why did I have the chance to travel to the year AD3005?

2. What is a “time lag”?

3. How did I feel when I was in the capsule?

4. Who guides my trip?

5. Why did my guide give me some tables?

6. Who transported us to the futur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for the third tim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To make students have a

Betterunderstand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2. To make foundations for the writing because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writing.

Writing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global

warming; Ss write a short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 and

the key points

got in this class. Ss can write a short passage immediately after they have go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global warming and Ss will know thebasicstructure of the writing

Evaluation

Give certain criteria about what is a good composition for this class and help them how to evaluate their compositions Ss check their compositions in pairs and write Down their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To get Ss to find mistakes or good points of their own writing

Presentation Ask Ss to read some compositions they checked, and state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writings.

Ss present their

compositions To let Ss know what a good composition should be like

六、教学反思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阅读;思考;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37-01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课外阅读是长期的、自觉的阅读行为,特别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有利于语文课程形成开放性的学习领域。课外阅读是开放的,它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与社会、自然、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的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发现,喜欢读书的同学的作文无论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比其他同学高出一筹,语文成绩较为突出。

二、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成因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课、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读书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之7—9年级阅读目标指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一提法让我们不再心惊胆战。读课外书,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课的任务。可是,我们的语文课还是每个学期抱着30篇课文啃来啃去,(三年的时间我们只能完成180篇课文的阅读。)老师为了升学考试,辛辛苦苦地备课,生怕漏掉了哪一个知识点;上课时把一篇文章分析来分析去,肢解得面目全非,并没有把阅读很好地延伸到课外;学生则拼命地记笔记,拼命地做题目,像背公式一样地背一些要点,到头来收效却不大。事倍功半。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我曾在所任班级(七年级时)作过调查,虽不能以点带面,但也能反应出问题之一二。我班有学生52人,曾阅读过教科书以外书籍的30人,其中阅读过教辅书(包括作文书)的21人,阅读过《故事会》、漫画书等消遣类书的有18人,而阅读过文学类、社科类书的只有6人,全班没有一个人读完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本。尽管中考中设置了检查课外阅读的题目,但是这类习题的资料多如牛毛,只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就算没看过名著,也能“对答如流”了。同学们还有什么动力去读书?

究其原因:一是环境的影响,在我们这个地方,有点文化的成年人大多数除非工作的需要,否则一般不看书(包括很多老师),要看也是看些消遣类的报刊杂志;那些文化层次低一点的人,怎天忙着养家糊口,闲下来就是打麻将,根本不看书。孩子们缺少了读书的表率和氛围。二是孩子们玩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声光电的东西,那些东西更简单,更具吸引力,孩子们宁愿去上网,去看电视也不愿读书。声像技术的直观性让他们宁可选择经过极大变形处理的文学改编物,也不愿下点真功夫去读原著。三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他们对“好书”不屑一顾,而对于一些情节荒诞离奇,低级庸俗,文字粗糙低劣,甚至不堪入目的作品,反而“挺感兴趣”。四是升学的压力,为了升学,学生整日捧着教科书,不碰课外书籍,即便有些学生知道读书的好处,但因害怕影响升学,还是回以“以后再读”的借口。五是学校也没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图书阅览室没有真正地向学生开放),语文老师没有安排课外阅读课,同时缺乏好的激励和督促机制。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我们的课外阅读不再尴尬呢?笔者做过一些尝试,与大家共勉。

三、课外阅读的引导

1、思想引导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对课内学习有帮助这个道理,并经常强化这一思想,以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迫切要求,进而变为课外阅读的动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阅读。

降低心理压力。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在初中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很大。相当多的学生一看见厚厚的名著,就乱了方寸,产生畏惧情绪。这种情况下,先不要急着向学生推荐巨著,而是推荐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文章或容量不大的书籍,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书目引导 首先,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印发给学生,成为阅读的主要书目;其次,教师把自己所了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补充给学生;第三,配合所学内容,推荐一些专题阅读书目。

3、方法引导 明确目标,制订计划。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确立好学年、学期、月,甚至是每周的目标和计划。时间要分配合理,有保证。因此,每周要定期开设一节阅读课,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静读其文,静品其味。同时,利用中午提前到校的时间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阅读。读书笔记要统—。学生统—购置便于保存和检查的读书笔记本,内容上有好词好句好短的摘录、有心得。同时注明书或文章题目、作者、阅读时间。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强化学生的兴趣

优秀读书笔记评展活动。活动每周一次,对于一周来评出的优秀笔记给予一定的奖励,并组织传阅,充分发挥其模范作用。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可以推荐好书,也可以交流读书心得(包括做人的启示和写作的启发)。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学生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成了网络和教辅材料的俘虏。人手一册的教辅材料是他们的“武功秘笈”, 无所不包的网络资源成为他们作业的导师。自觉的学生拿着它在课前操练, 囫囵吞枣地吃下语文知识。不自觉的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有了它们之后, 自己的武功已经天下无敌了, 即使敌人来了, 只要临阵磨枪就能拒敌于千里之外。以上两类人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作欣赏, 不做参与。

教师状:课程改革的春风刮过, 我们并未迎来漫山遍野的金色。扑面而来的是人们对课改是与非的种种评价之声。我们的老师徘徊在个性化教学与知识性考查的十字路口。从课改实验区独立命题回归到市统考的框架之中。迫于考试的压力, 我们部分教师刚伸出去的探索的触角又缩了回来, 他们不敢拿学生的命运去实践自己的教育探索。在课堂上, 他们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语文书为本, 以教师教学用书为标准, 扎扎实实地传授语文知识, 实实在在地辅导答题技巧, 以达成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课堂状:由于这种心态作祟,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 似乎又有重新回归到“一言堂”和“满堂灌”模式的趋势。

目前的社会, 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仍是以分数取胜, 所以教师的教学逐步使本来应该充满活力与灵气的教学活动变为苦不堪言的事情, 从而使以人为本, 发展人的能力为核心的课改处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遇之中。

面对这一现状,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去寻求新的教学视角与方法以达到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结合鄙人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内容新视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对于文本存在着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的可能。我们所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叛逆性。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问题讲清楚, 把答案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们, 怎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于是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文本作深入细致地解读, 挖掘出教师与学生解读的共同点, 就其内容得到新发现与新理解。如教学《木兰诗》时就“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这一段, 很多参考书包括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表现了木兰不慕荣华富贵,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的优秀品质。“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妨让学生作大胆的假设:木兰做了尚书郎, 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兴致高昂, 答案丰富多彩, 其中达成共识的是木兰倘在朝廷中任职, 难免有现形之时, 那就是欺君之罪, 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教师顺势利导:那么这段还能体现木兰的什么品质?“机智, 细心”学生脱口而出。这不正好与后文的表述吻合了吗?这是对文本的又一种解读, 合情合理。正是因为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 才有学生深入的思考。

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课,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这过程中, 他们了解许多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对《战国策》这一史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媒介, 用自己的生命体悟和读写实践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有效。

二、情感深体验——唤醒学生的真实性情

新课改提倡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性, 关键在于不可只作狭隘的浅表的理解, 热衷于搞什么卖弄虚情、仿效煽情的设计, 追求矫情的技巧, 而应当花费工夫去钻研文本的情脉, 激发学生因文本而动情, 因动情而在课堂上倾情, 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时, 我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日本侵略者残害我们同胞的图片, 同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学生沉浸在对同胞的同情和对敌人的憎恨中, 我依稀发现几位女生眼中泪光闪闪, 接着教师作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 我隐约听到轻微的啜泣声, 然后让学生选读和品读, 我的学生哽咽了、愤怒了。最后, 当我们一起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当我小结道: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前行, 那就是良心、责任还有使命!同学们的表情是严肃的, 我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在他们的心海里掀起了波澜。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幼稚而又单纯的心灵, 文章情, 教师情, 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性。语文教学如果能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 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品味精细化——触发文本的语文味道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的学习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有教师在教学《烈日暴雨下的祥子》时紧紧抓住老舍对柳枝儿的描写语句细细品读, 把柳枝在烈日和风雨中的表现和祥子的命运进行联系分析来解读这篇小说;有教师抓住《故乡》中鲁迅省略号的使用的分析慢慢咀嚼来解读闰土的心理与性格;更有教师在《范进中举》阅读教学中抓住手的描写为分析人物的切入点。让学生穿行在字字句句的“密林”中, 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 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照语言文字, 沉潜其中, 品味再三, 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

有人说, 语文犹如一碗米饭, 狼吞虎咽, 以为既不甜, 也不咸, 淡而无味。但如果把它含在嘴里, 仔细咀嚼, 等到淀粉化为麦芽糖纷纷渗出, 你再细细品味, 就能尝到那丝丝甜意, 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从咬文嚼字入手, 带领学生品味语言的奥妙, 领略语文的魅力, 从而使语文课彰显出它的语文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全副精神去做事, 学与乐不分。

四、外联生活化——深化学生的心灵感悟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课文中的许多事例可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听到过、看到过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唤醒以往生活体验, 强化心灵参与, 让文中的事例与现实社会中的事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接触、碰撞、交流, 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

在教学《丑小鸭》一课结束时, 我布置学生写题为《我也是一只丑小鸭》的周记。其中一位学生写道:自己是从外地到北仑来求学, 由于课程内容的不同自己在刚开始的时候学习成绩相当的糟糕。同学的鄙夷眼神、老师的叹息、父母的失望令我无限的感伤。我似乎就是那只到处流浪的丑小鸭, 只不过我流浪的是心灵。浑浑噩噩进入初中, 一次语文阅读竞赛我幸运的获得了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我也能成功。老师告诉我, 初中是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我相信只要有信心、肯努力、不放弃, 丑小鸭也将有变成白天鹅的一天。

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 教学生联系自己谈谈有无类似的经历, 当时的心情如何, 最终又是如何应对。正如茅盾所说的, “应当一边读, 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 或者一边读, 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

外联的生活化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并唤醒学生内心的记忆, 与自我对话, 倾听内心的独白, 激荡情感的涟漪, 催生智慧的火花。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很强的活动, 这一特点决定了阅读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和教参都不能代替学生来阅读。要真正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 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选取文本的内容、情感、教学形式上的某些突破来调味我们的语文课堂, 从而改变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实现和谐、有效。

参考文献

[1].王思维《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

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篇5

一、教学反思的现象及分析

现象一:敷衍了事

由于广大教师工作繁忙或对撰写教学反思的意义认识不够明确,因此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还有少部分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辞不达意,东扯西拉,甚至实在没有东西好写,就到杂志上、报刊上东抄一段西摘一句,权当“反思”。这样,敷衍了事的反思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教师忙于应付,非但不能从反思行动中得到收获,获得成长。反而浪费了时间,成为教学反思这一任务的奴隶,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现象二:蜻蜓点水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如蜻蜓点水,常常是流于表面现象,满足于感性经验的总结,把教学反思当成了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再现,没有思想冲突,没有教学感悟,更不能从反思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反思方法的不足,才导致教师反思时不能深入探究教学现象,不能深度剖析教学问题。因此,教学反思的效益低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现象三:独思冥想

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忙于教学中的备、讲、批、辅、考、评等常规教学活动,还要进行班级管理,组织开展活动,处理学生矛盾。偶尔写写反思,但由于缺少交流、合作的习惯与氛围,或自己羞于与他人交流、沟通.或他人不愿参与交流、合作。因此,在反思过程中极少有人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有的教师有时为了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彻夜难眠,白发骚更短。这样靠个人苦思冥想来诠释与表达的教学反思,不仅认识肤浅狭隘,收效甚微,而且使教师陷入自我封闭的反思困境。

现象四:千篇一律

很多教师上完一堂课后,根本不去进行深入地反思与分析,只是经验性的总结与回顾,而且关注的视角比较单一。往往只用简单的几句话便总结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先写教学成功之处,再写教学中不足的地方,没有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没有改进教学的方案,并且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空话、套话较多,形成的反思千篇一律。这样,教学中的闪光点得不到及时总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更不用提通过反思来创性教学,提高自身专业成长了,反而使很多教师陷入反思的“定势”中,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枯燥无味的劳动。

现象五:误入歧途

有的教师在反思中一味追求主体的合理性,从客观方面寻找原因,把教学中的不足归咎于学生的家庭教育、基础、能力、态度等,一味地为自己辩护,得出有碍自身专业成长的不当反思。也有个别教师片面追求教学的完美,片面追求理想化的教学境界,越反思时思想压力越大,越反思越不知如何教学,反而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中。这两种反思现象都偏离了主航道使反思误入歧途,其结果是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不利,甚至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提高有效教学反思的对策及措施

(一)要提高认识,树立反思意思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一个成熟的教师都是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反思之后成长起来的。教师通过反思能够不断发现个人或他人的优缺点,能够不断再学习,从而拓寬专业视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而且,课程改革也需要教师在反思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当然,许多教师教学负担偏重, 但这并不能作为不进行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大家有心教改、真心提高自己的能力,时间是能够挤出来的。教师要树立反思意识,认真总结经验,可以将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采取教后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逐渐积累资料便于分析、思考、研究、交流。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在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发挥管理作用,构建和谐反思氛围

学校要求教师写反思是从管理方面入手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因此,教学反思的管理应具有人性化。只有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反思氛围,搭建积极的教学反思平台,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反思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学校布置教学反思要留有弹性空间,要保证教师有反思的时间,以便静心思考。特别是学校对反思的评价不能用形式、数量、篇幅来判断教师反思的优劣,应注重反思的质量,追求反思的实效,应该以 “精、深、实”为评价标准,看反思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哪些困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无帮助,对提高教学效益有无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参与反思的积极性。

(三)加强学习和方法指导,提高反思实效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6

一、学生的语文阅读解题现状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教学和考查的重点,可在每次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却又是最低的。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对学生试卷中记叙文《那颗善良的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整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4道题共16分,均分却不足6分。第一道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善良的心”写了哪几件事,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第二道题是请简要说说第1小节中“碰撞”和第5小节中“融入”在文中的意思,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第三道题是要求说明第2小节中加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考查学生赏析描写人物方法及作用的能力。第四道题是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如何评价文中现在的“我”,考查学生的拓展延伸的能力。应该说这4道题目类型平常在教学中都已训练多次,难度不大,可为什么实际收效不如人意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往往不按要求回答,答非所问,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因而得分不高就在所难免了。

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题常见的解题错误

虽然每个学生扣分的多少不同,扣分的原因也各有差异,但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错误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因学习习惯特别是书写习惯不好而扣分

我校学生以农民工子女为主,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且随父母不停地流动,因而他们在小学未能进行系统、规范、扎实的书写基本功训练,所以有很多学生卷面字迹潦草难认,随意涂改,这极大地影响了评分的效果,为此而扣分较多。

2. 因审题不清而扣分

如阅读理解第1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善良的心”写了哪几件事,题干中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解答,但有不少学生未能认真审题,很笼统地用一大段话来回答,甚至照抄原文而答。由于未能按题干要求解答,所以扣分较多。

3. 因知识点混淆不清而扣分

如阅读理解第3题,赏析划线句子“我把书包一扔,拔腿就追,边追边喊:‘抓住那个小偷!’”采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应该说题干的要求具体,审题没有难度。答题指向明确,答案应为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我追小偷的急切心理,表现出我的善良、热心、淳朴。而学生往往缺乏系统的阅读理解的思维训练,答题时错误百出。不少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清,居然答成拟人、夸张的方法,将描写方法与修辞手法混淆起来。分析作用时,有的竟然胡乱写成承上启下,有的学生脱离文本很笼统空泛地写了生动形象四个字。如此解答,得分很低就不奇怪了。

4. 因解题不规范、答题要点不全而扣分

如试卷中阅读理解第二道题,请简要说说第1小节中“碰撞”和第5小节中“融入”在文中的意思。有不少学生或望文生义,或仅解释一下词语含义,未能按照词语的语境义的格式来答题。再如第四道题,是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如何评价文中现在的“我”。有不少学生仅概述文中“我”的特点,没有评价的内容,也有不少学生脱离文章内容闭门造车评价一通。解题不规范、答题要点不全是此类题目扣分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解题能力的方法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解题现状呢?我认为,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他们进行解题错因反思,从而提高他们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能力。因为反思解题错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没有解题错因反思,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就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在每次作业、考试检测后,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解题错因反思,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我就结合期末试卷记叙文《那颗善良的心》阅读理解题的评讲,着重从反思解题错误原因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并通过讨论、探讨纠错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解题能力。

1. 针对因书写习惯不好而扣分的情况,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加以重视。

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规范整洁的文面的重要性,规范书写,不但能使自己考试时少丢分,也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其次,在平常的练习中一定要把规范整洁的文面作为重点,起先要求学生做题时宁可慢也不能字迹潦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同时要结合每天的名句的背诵默写来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针对学生基础不牢的特点,先让他们用方格稿纸工整地抄写一遍,然后再默写。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激发他们规范工整书写的兴趣,因为每次考试都有10分左右的默写内容,规范工整正确书写就能得高分。这种方法远比为练字而练字的抄字帖的做法要有效。

2. 针对因审题不清而扣分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认识到要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反思自己审题是否正确和到位,促使自己在以后的审题中更细致、全面。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解答,那么就不能照抄原文;要求概括事情,那么就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最好用短句来回答;回答所写的几件事情,那么就应该用序号加以标注。

通过教与学的认真反思,师生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审题的基本步骤: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题目上有没有“自己的”“概括”“第几小节”“文中”等词语,有就用圈圈出来,然后再进行审题。反复训练,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率也就提高上去了。同时在评讲练习时既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教师也要根据每次练习中学生审题的共性错误进行整理归纳,以提高评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答题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一定要让具体学生板演或者借助实物投影进行展示,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审题要求对错题进行解剖分析,得出正确答案。这既能让当事者印象深刻,也能提醒其他学生答题时不能犯相同的错误。

在学会正确审题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读懂文本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标注”,如对关键性字词、重点语句等进行圈、点、勾、划。遇到不懂的字词、语句也要标明。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同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必须在书本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疑惑等,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在疑问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

3. 针对因知识点混淆不清而扣分的情况,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知识点进行整理反思,以便正确合理地解答各种阅读理解题。

考试时,心中对知识点系统清晰的理解很重要。现代文,特别是记叙文对知识点的考查,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要求。如考查描写人物的方法就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通常包含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等,侧面描写通常又与对比、衬托等相联系。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课文进行系统规范训练,以期使学生形成规范的解题思维。再次,在评讲练习时,在强调板演现场解剖的同时,要依据各种题型进行变式拓展训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来正确解答阅读理解题,练中记,记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最后,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明确各种文体的知识点,也要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混淆。如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同样是运用比喻的句子,但分析其作用时运用的知识点差别很大。说明文中的比喻句要从打比方的知识点角度答题,议论文中的比喻句则要从比喻论证的知识点角度答题。如能借助于多媒体采用微课等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效果会更好。

4. 针对因解题不规范、答题要点不全而扣分的情况,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反思。

出现这种问题,有审题不清,有知识点掌握不牢,也有读不懂文本等多种原因,更多的则是解题思路不清。

根据这种具体的学情,在日常的教学中,首先要加强解题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在纵与横的分析比较中探究事物的真相,反思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知道自己解题的错误原因并力争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再出错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学生来反思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以期掌握解答各类阅读理解的规律,能够举一反三,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要反思解题格式的规范性,让学生掌握常见的阅读理解题的一般解题格式,授之以渔,以便他们能够规范答题。如解答词语语境这一类的题目,先要解释词语的本义,然后要联系该词所在句子的内容和上下文的内容来解答。如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如何评价文中现在的“我”这一类的拓展题,先要学会将文中作者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观点简要评述文中“我”的特点,最后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最后,除了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规范训练外,一定要在复习时精选训练材料,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分类强化训练,举一反三,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必须要提醒学生注意,读不懂文本也是导致答题要点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试卷中阅读理解第二道题是请简要说说第1小节中“碰撞”和第5小节中“融入”在文中的意思,有不少学生不是因为解题不规范而失分,而是因为未能读懂文本,未能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而失分。基于此种情况,结合学生的课外精品阅读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具体学情,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必备的阅读方法技巧外,更要重视和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根据教材文本的不同类型,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重点词句去品、去悟,进而在品悟中发现问题,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揭示的人生哲理、蕴含的文化底蕴。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学生读懂文本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就能全面考虑,系统回答。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7

第一问:预设是否有效?有效预设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目标明了、内容明了、方法明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确定了两个: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课文的二至十自然段, 难点是交流、讨论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教学方法设计的是讲授法、示范法、谈话讨论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法等等。实践证明, 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都得到了体现;教师也努力做到了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 对教材的解读比较准确、深入、全面;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较简便、实用, 围绕教学目标, 做到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 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预设较为有效。但在解读教材方面, 今后我还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即“瞻前”与“顾后”的关系、“深入”与“浅出”的关系、“根深”与“叶茂”的关系、“深度”与“有度”的关系。

第二问:讲授是否有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本节课, 我围绕这几个大问题进行精讲:1、课文讲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几个故事?2、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3、你认为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并注重讲授与启发、讨论、活动、多媒体课件等相结合, 力求使自己的讲授更加简洁、有力, 更富感染力, 我认为本节课讲授较为有效。

第三问:师生对话是否有效?叶澜教授认为:“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本节课, 我力求从“独白”走向“对话”, 努力为更多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 让师生自在交流、其乐融融, 在“世界融合”的“对话”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并注重把与学生生活上的交流带进课堂, 走出课本, 向生活回归, 回到现实的、流动的“生命态”中, 与学生进行真实、广泛的“对话”。整节课,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同桌、小组同伴等进行了交流。在想象法布尔寻找纺织娘的过程时, 学生把生活经历带进了课堂, 交流时各抒己见、兴致勃勃。教师适时进行了点拨, 教育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所以, 对话较为有效。但对于一些课堂上经常不发言的同学, 我有时会忽略, 注意力只停留在举手的同学身上, 课堂上也没怎么考虑提问的艺术。

第四问:组织教学是否有效?组织教学包括课堂教学环境的监控、与学生交往的回应、教学节奏的调适、学习活动的介入等方面。本节课, 我通过生活展现、想象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途径, 为学生营造直观形象、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努力抓住课堂前二十分钟的时间, 并围绕学生喜爱昆虫的“兴奋”中心, 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对于学生的回答, 我总是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比如:渠梦婷同学在朗读法布尔回答爸爸妈妈的呼唤时, 声音太小, 我就启发说:“天色渐渐变黑了, 法布尔的爸爸妈妈还是找不到他, 心里多么焦急啊!快点大声答应他们, 别让爸爸妈妈担心!”结果渠梦婷的朗读有明显进步。刘满昊在朗读爸爸对法布尔的责骂时, 把“放鸭子”读成了“赶鸭子”, 有些同学便开始发笑, 我赶忙说:“同学们, 法布尔的爸爸太生气了, 气得话都说错了。”此时, 小小的骚动便戛然而止, 刘满昊也轻松地改正了错误。本节课, 教学节奏张弛错落、动静交替、疏密间隔、起伏有致, 抑扬顿挫,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我也充分参与其中, 与学生一起书写、一起朗读、一起讨论、一起探究, 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所以, 本节课组织教学较为有效。但在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环节, 做得还不够周全。

第五问:资源开发是否有效?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教材资源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生活资源的开发、媒体资源的开发等。这节课, 我开发、利用了昆虫的图片、课文插图、课文重点语句、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的雕像、赞誉法布尔的名人名言、《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 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欣赏性、有效性。并创造性地将课文关键词语进行重组, 通过使用彩色粉笔, 用绿色的“昆”表示文中的“纺织娘”, 用蓝色的“虫”表示“小甲虫”, 并把“着迷”、“迷恋”、“痴迷”、“殿堂”等引进板书, 学生对我设计的简洁、直观、有创意的板书兴致盎然, 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轻松而深入。因此, 资源开发较为有效。但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生活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还欠探究、落实。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在做题过程中, 有时学生思路混乱, 不知道某一类题目要如何作答。同时, 学生也容易犯审题不清的错误。更严重的是, 很多学生从来不曾正视、反思过自己答题时的问题。究其原因, 除了有的是由于文本选材不当, 学生阅读总量不足, 或者是语文教师不够重视外, 更多的是学生缺乏反思意识。我们知道, 学习策略包括两方面意思。一个是作用于学习内容的认知性策略, 另一个是对自己学习和思维的内部过程的监察和调控, 即反思意识。[2]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意识, 我们很多学生在反复做同类型题目时仍会出错, 得分仍然很低。因此,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答题的反思意识和习惯。

答题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要看清文章思路, 读懂文章写了什么, 进而去揣摩一些词句, 为作答其他题目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仅有这些还不能算答题过程的完美无缺, 反思的过程会让学生收获更多。反思即思考过去的事情,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学生善于反思, 善于总结, 有利于促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真正学会学习。

发现学习理论者认为, 发现是一种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知识的再发现, 它强调让学生在重演、再现知识发现过程中内化前人发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3]学生可以先自主做出问题答案, 然后与参考答案做对比, 对比时不能只看自己哪几个点答不出来, 重要的是要想想为什么自己这几个点答不出来, 是思路上出了问题还是知识储备不足?是基础不扎实还是审题不仔细?是思想不重视还是心里浮躁?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有的是审题不仔细;有的是阅读过程中习惯不好。如, 不喜欢在文中圈圈点点, 造成重要信息遗漏等;有的是主观题答得过于简略等。可惜的是, 高三二模之后, 学生大多数只会看答案, 而不去思考答案得出的思路, 同样的问题重复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反省自己:1做题习惯好不好。好的习惯应包括心静、画线等。心静是做好题目的前提, 很难想象一个心浮气躁的人能有良好正确的思维。做题时圈圈点点的习惯很重要, 对于重要的信息应随手画上, 以便加深印象。2做题思路对不对。例如作用题, 既要从内容上回答, 也要从结构上回答。3做题速度是否适中。高考毕竟有时间限制, 因此, 平时练习就要强调速度, 既不能太快, 也不能太慢。4审题仔细不仔细。有没有把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看成“选出正确的一项”;有没有注意到某些问题要求“从两个角度回答”等等。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让学生多些反思。

1.教师帮学生分析答案

教师从学生平时作业中找几个典型的答案和学生一起分析答案问题所在。例如, 一道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问“开头画线句的作用”, 有学生只答出“引出下文, 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 很明显, 学生对于这类作用题要回答什么不清楚, 从哪些方面回答也没思路。因此, 教师可告诉学生, 这类作用题可从“内容、结构”上考虑, 内容上即是告诉读者什么, 结构上要注意到这句话是在开头, 自然会想到“引出下文, 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总领全文”、“设置悬念”等等作用。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把某题答案写到黑板上,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 包括具体能得多少分, 可以如何改进等。展示学生典型错误, 既可以让学生客观地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 也可以避免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教师还可以把某题的规范答案写出来, 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个答案的几个要点怎么来的。展示规范答案, 可以让学生知道解题思路清晰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争取得分点。构成“比照”的呈现反差鲜明, 一目了然, 不仅便于甄别和评估, 而且可以省却不少解说和点拨环节, 有利于提高复习课堂效率。[4]这样的课堂互动, 既避免了高三复习课死气沉沉的局面, 也体现了新课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效果显著。

2.提供一些现成的经验

要想唤起学生的自我改进的意识, 除了有意识地去告诉学生一些反省的方法外, 提供一些现成的成功经验, 让学生看到效果。现成的经验可以是学生之间的, 也可以是教师的, 但往往是学生的经验更易让其他学生接受、认可。例如, 我们可以请现代文阅读得分高的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做这类题的, 每个小题答题方法都详细交流, 还可以就某一道题让学生来分析其合理和不合理之处, 并给出其认为合理的答案和理由。这些现身说法能让学生看到效果, 让其他同学少走弯路、规范答题, 提高他们的得分率。除了让学生交流这些“土”方法外, 教师也应该把相关题型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编印成册, 让学生熟悉并应用。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 忽视了教学策略的研究, 使学生在大容量获取知识的同时, 忽视了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常常听到同事说现代文阅读讲了也白讲, 做了也白做, 反正学生就那点水平, 得不了几分。其实, 这是我们很多教师长期只注重讲参考答案, 轻视了反思意识培养的结果, 是教师的不作为。因此, 重视反思意识培养是当前提高阅读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只有学生养成了反思意识和习惯, 学生才会在答题时不断调整自己答题的策略, 从而提高他们答题的准确性和得分率。好的学生比差的学生答题答得好, 不仅在于对文章的理解结果更全面、更深刻, 而且在于阅读时对策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5]□◢

参考文献

[1]张先亮.中学生语文水平标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沈江峰.发现:实现主体性阅读的通道[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1) .

[4]周红阳.课堂复习需要“六重奏”[J].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参考) , 2013 (1) .

反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9

一、激情入境, 唤醒阅读期待

1. 创设情境。

如教学《望月》一文, 在上课伊始可以这样导入:凝望皎洁的月亮, 沐浴着柔和迷人的月色, 有多少人为之陶醉, 为之思绪万千呀?唐朝大诗人李白, 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写月亮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如《静夜思》、《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等。今天, 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 中间也有不少写月亮的诗句,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学生置身于如梦如幻的语言情境中, 真切感悟到月亮带给自己的不一样的感受;随着教学的展开, 月已成为学生的眼中景、心中画、口中言。

2. 设置疑问。

如教学《莫泊桑拜师》一文, 笔者在新课导入环节, 就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 再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总结设计了这样几个阅读导引问题: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他拜谁为师?他拜师后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学生通过对文题的质疑, 阅读的期待产生了, 整堂课都能紧紧地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这样一来, 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的学习, 学习的效率自然比先前高得多。

3. 借助生活体验。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需要生活经验的参与, 所以, 课文学习之时,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非常必要。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 笔者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霍金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步,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坐轮椅的人的认识;第二步, 阅读课文, 在课文中找到描写轮椅上的霍金的生活态度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语句;第三步, 对比联系, 寻找有根本区别的原因。学生围绕霍金为什么能有别于常人, 取得比健康人更加伟大的成就这个问题, 逐步探究, 课文的主旨逐步揭开了。

二、开放创新, 传授阅读方法

1. 阅读要有的放“矢”。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是从朗读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现在, 不少语文老师都知道了朗读的重要性, 但也存在着为读而读, 不知道如何读的现象, 多遍机械的读不但没有效果, 还会使学生对读书失去兴趣。那么怎样读才是有效的呢?如教学《九色鹿》一课第8自然段时, 先请学生自由朗读, 说说从中感受到九色鹿是怎么样的心情?在学生回答出“愤怒”之后, 再安排默读思考:九色鹿之所以能保护自己, 救自己于危难之中, 仅仅是靠自己的愤怒吗?每一次阅读都带有明确的目的,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带着问题品味, 阅读的质量自然高了。其次, 阅读要有层次。第三, 阅读要有思考。阅读时在层层深入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2. 阅读要有“法”可依。

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 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 引领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这既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应该是机械地、孤立地灌输, 只能是自然地渗透。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 抓住训练时机, 巧设思维情境, 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真切感知学法。如学习《月光启蒙》一课, 在理解“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风趣的民歌民谣,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飞向诗歌的王国。”这一句时, 可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师问:为什么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飞向诗歌的王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读, 看看母亲唱了哪些民歌民谣, 谈谈体会。由此提问, 学生必然会联系上文中的唱歌谣等内容来理解, 也必然可以勾连出对于“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部分的学习。师问:母亲为作者做了这么多的事, 在月光下给予作者这么多的爱,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由此, 学生也必然会串联全文, 领悟课文的主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瞻前顾后”, 整体感知,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 逐步掌握了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3. 阅读要有疑必“究”。

批判与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 是迈向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它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开发智力, 提高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与其把学生当做填鸭填入一些零碎知识, 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 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之宝藏。”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使学生在读书时思索的内容有深度, 重点突出, 同时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 把握文章的细节和易于忽视的地方,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 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78-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已经证实了读书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学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重视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以读代讲。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在读出感悟,获得知识呢?

一、要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只有有欲望才能愿意去干,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乐意去干,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学习。其次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范读激趣。教师以清新、流利、包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同时,他们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

《妈妈的爱》一课教师以舒缓、富有激情的语气,将学生带到充满母爱的意境中。在盛夏的夜晚,妈妈为我送凉风;在雨天,妈妈为我送伞。这种深深的母爱无处不在。学生在范读中融入到这美妙的意境中,同时,抓住孩子易于模仿,易于感染的特点,很容易便会产生自己读一读的欲望。而且这样即学技仿,无论语调、表情都会模仿得恰到好处。

2、语言激趣。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有着不可想象的作用的。

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其学生兴趣、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讲求语言艺术,不吝惜表扬,多给学生些激励性的话语,在朗读课文前,教师可创设各种活动适当点拨一下学生的激情:“咱们比一比,看谁是个优秀的播音员。”在学生朗读完要及时给予肯定。诸如:“读的真棒!”“让人听得都醉了!”孩子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

二、要抓住重难点,感悟重难点

每篇课文总有学生不易的难点,朗读教学也不例外。一方面,这些难点对学生理解课文思想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它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巧妙指导。让学生充分感悟,轻松学会感情朗读。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一个字便可表达出非凡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关键字,就是课文的突破点,要善于帮助学生透过字体验请,入情入境地感悟,从而接受教育,学会感情朗读。

《一只贝》一颗主要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贝的命运,从而表现贝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为了引起学生的主意,先设计了这样的填空“( )的贝”。让学生通过预习后的初步感知,进行词语搭配,然后读文从书中找出词语“漂亮”、“好看”、“可怜”、“可敬”、“体面”。然后再从这些词语入手,进行分析,从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珍珠的产生过程。凭着这种理解学生一定能读出感情。

三、演读与体验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评读与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上一篇:门诊老年病人下一篇: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