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对策

2024-05-30

居民对策(精选十篇)

居民对策 篇1

居民火灾起数之多, 伤亡人数之大,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老城区居民住户密集、私搭乱建现象严重

我国许多老城区, 大多为砖木结构, 易燃物多, 基本上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 建筑布局不合理。棚户和商住楼混杂, 一些建筑材料陈旧干燥, 耐火等级低, 有的还和公共建筑距离较近, 而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在部分居民楼里, 人们为了生活方便, 私自建造“三小”建筑, 在楼梯间, 堆放大量的易燃物和可燃物, 以及杂物, 有的居民甚至是在走廊、过道搭设了小仓库, 缩小了安全距离, 堵塞了消防安全通道。在农村, 房屋大都为三级耐火等级, 一些农民随意堆放柴草和粮食。将柴草垛直接堆放在房屋周围, 及易发生亡人、伤人火灾事故。

2) 新城区居民室内装修豪华, 火灾荷载增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喜欢拥有一个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许多家庭借鉴宾馆、酒店的装修方式, 将家庭装修得十分豪华。铺设木地板、摆设聚合材料制成的家具和饰品, 加大了住宅里的火灾荷载。另外, 居民住宅用气、用电量与日剧增, 而电气线路没有跟上形式重新设计和敷设, 使得居民区电气线路还在使用过去单一照明的电器线路。尤其是一些大功率电器进入居民家庭, 像空调、微波炉、电冰箱、取暖器、电烤箱、电热水器等在使用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火灾;现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的使用已开始普及, 但使用人员不具备使用管理知识, 从客观上加大了居民住宅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3)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灭火逃生能力差

近年来, 虽然消防部门为社区、农村消防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 但由于这项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 许多居民还一时难以改变老观念, 加之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 留守的多为老少, 人丁单薄, 防火意识较差。在许多居民住宅的火灾案例中, 由于过失造成火灾的案例就占了相当的比例。

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时, 人们往往惊慌失措, 有的为了抢救财物忘记了报警、或者报警时讲不清着火的地点, 火势大小, 人员被困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偏远农村一些人连火警电话号码都不知道, 这样, 由于报警晚, 往往贻误了灭火救人的最佳时机。另外, 人们灭火自救的常识缺乏, 发生火灾后, 不能因地制宜地把火扑灭。从这几年的居民住宅火灾案例中看出, 居民在火场中逃生能力比较差, 灭火自救知识缺乏, 导致一些小火酿大灾。

4) 电气和生活用火不慎。

2010年, 全国共发生火灾13.17万起, 死亡1108人, 受伤573人, 直接财产损失17.7亿元。其中, 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共40481起, 占火灾总数的30.7%, 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25547起, 占19.4%, 在全国69起较大以上火灾中, 有24起为电气原因引起, 占34.8%;有12起为生活用火不慎引起, 占17.4%。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家庭, 每天都避免不了用火用电。目前在中国广大农村有不少家庭还在使用柴火作为燃料做饭, 干燥的柴草和杂物就近堆放在灶口, 有的家庭为了方便将大量柴草堆放在家中, 埋下了隐患。一旦余火复燃, 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柴草易燃, 加之农村房屋耐火等级低, 极易导致火灾蔓延扩大。其次, 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已在城镇居民生活中广泛普及,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 由于操作不当、粗心大意、灶具故障、管道破损等原因, 容易引起中毒、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严重威胁人身安全。部分家庭私拉乱接电气线路, 随意增加线路负荷、不按标准安装用电设备, 特别是大功率设备, 电气线路老化后不及时更换, 电线接头氧化、松动、油污不及时重接, 取暖设备使用后或停电时不拔插头, 家中用钢、铁、铝丝等代替保险丝或超标准使用保险丝, 敷设电线时不穿管保护或沿可燃、易燃物敷设等都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5) 管理不善、消防安全措施未落实

城乡居民的消防安全工作, 由街道办事处和乡政府以及居民委、村委会负责管理, 公安派出所负责监督。由于这方面工作线长、面广, 涉及到千家万户居民住宅, 因此, 街乡在管理上也感到力不从心。加上派出所警力不足, 监督任务难以完成。尽管大多数街、乡都制定了消防责任制, 签订了乡规民约, 但是工作落实得不好, 存在失控漏管的现象, 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防火安全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致使居民火灾多发。

要做好居民住宅的防火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把审核验收关, 走依法治火之路, 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和场所, 我们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做好设计审核工作。在政府规划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消防部门应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在建设城市新区的过程中, 消防部门应监督检查消防基础设施的落实情况, 发现问题, 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予以纠正;在验收检查中, 坚决杜绝一切不合格的建筑物投入使用。

在城市旧区和农村, 对于容易发生火灾、耐火等级低的建筑要纳入改造规划之内, 从根本上改善防火条件。在农村, 要结合新村规划, 新建翻建住房时要注意选材选料, 提高耐火等级。

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楼梯过道的清理和拆除“三小”建筑的工作, 疏通防火通道。在农村, 对于柴草垛的堆放, 要统一要求, 留出防火间距, 并加强管理。

2) 做好日常生活中用火、用电管理, 配备必要消防器材。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用火、用电的安全管理, 并掌握简单事故的处置方法。例如, 炒菜时油锅着火, 可直接将青菜倒入锅中, 降低温度, 切记不能用水扑救, 出门时别忘记关闭气源总开关, 进门后应注意检查家中有无异味, 一旦发现液化气泄漏不要慌张, 要及时关闭燃气总阀,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千万不要开启任何电器开关, 谨防电器开关的电火花引发燃气爆炸事故, 及时拨打供气部门的报修电话或向110报警, 请专业人员上门维修。家里新增大功率电器前要考虑线路的承载能力, 不能私拉乱接各种临时线路, 使用不合格的电器、插座、插头等产品, 重新布线时, 要注意电负荷对电线的要求, 选择安全载流量大的导线, 敷设电气线路时, 要对居民住宅用电负荷进行分析、预测、计算, 对插座的回路进行划分。尽量避免多台大功率电器连接在同一线路上, 造成局部线路荷载过大而发生火灾事故。使用电器时, 尽量避免频繁开关电器, 预防电动机启动电流骤增, 温度急剧上升引起元件过热起火;家用电器使用后, 不但要把电器本身开关关闭, 还应拔掉电源插头;使用的电热器具要远离可燃、易燃物, 要经常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老化, 防止因积热、漏电等引起火灾;尽量不使用质量低劣的家用电器。除了做好电气防火外, 每个家庭应根据需要配备移动式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做到家家有灭火器, 人人会灭火。

3)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首要落实消防工作责任, 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 统筹规划、深入推进, 编制和完善消防规划, 逐步建立与经济相适应, 满足消防安全需要的消防体系, 城市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职消防队, 义务消防队等, 定期开展演练, 提高防火灭火能力, 农村和干旱缺水的地方, 可修建消防水池, 或将饮用水池、灌溉水塘和消防水池合用, 例如湖北开展的万民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 一方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另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农村消防水源的问题。

4) 大力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居民逃生自救能力。

消防宣传工作是消防工作的“催化剂”, 如何将消防安全理念灌输到人们思维中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 推动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是提高国民消防安全能力的有效途径, 做好消防宣传工作,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手段, 扩大消防宣传的影响范围和深度, 同时要拓展工作思路, 求新、求准、求深、求异、求快, “求新”就是要创新消防宣传的手段、内容、形式等, 增强宣传的吸引力, 一方面可以“走出去”, 另一方面也可以“请进来”;“求准”就是要结合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 以及不同地方的火灾特点, 找准消防宣传的最佳切入点。“求深”就是要在当前的消防宣传中, 要突出抓好消防法制建设, 提高全民初期火灾扑灭和自救能力。“求异”就是消防宣传理念上要力求突破, 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求快”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将重点消防工作以及热点消防信息在公众间传播。

5) 完善管理, 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政府职能部门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逐渐完善居民消防管理的机制, 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综合治理之中, 制定消防标准, 充分发挥社区义务消防队的作用。消防部门联合公安等部门针对居民火灾的特点, 加强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预防措施, 就能减少居民住宅火灾的发生。

常言道:火善用之则为福, 不善用之则为祸。火灾是无情的, 但火灾又是可以预防的, 只要每个家庭掌握了消防知识, 思想上引起高度警觉, 自觉的消除各种火灾隐患, 学会做好自防自救工作, 就一定能够驱走家庭火魔, 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

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篇2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全面扩大是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具有转型时

期的特点。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学上效率和公平的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与社会政治 的稳定相联系的(Alesina and Perotti,1996)。也是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并不是简单地要缩小收入差距,而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一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始终坚持以“共同富 裕”为根本目标,本着长短兼职、突出重点的原则加以综合治理,全面提高效率与公平水平。

(一)初次分配的对策建议 1.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旧体制的影响,经济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非市场的因 素,它们不合理地拉大了中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比较突出的问 题就是分配秩序混乱,这是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在正常的工资收入 分配领域没能很好地体现“市场定价”的原则,所以往往会通过各种隐蔽手段来弥补这 一缺失,如各种福利津贴等形式,使“灰色收入”增多,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部 分因“灰色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在构建新的制度均衡过 程中产生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尽快消除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旧体制,逐步 完善和发展与新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

规范紊乱初次分配秩序的集中表现为治理三个分配主体在分配中的几个问题:一是

政府管理部门问题,如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管理等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管理和监 督缺失、寻租猖獗,导致国有资产在初次分配中大量流失。二是企业经营者采用非法手 段谋求企业利润。许多企业通过设立多本账、小金库等非法手段偷税、漏税、骗税,将 41 巨额财政资金归为己有。三是国有企业职工以各种名义分发奖金、补贴、实物分配等名 目繁多,虽然实际工资水平较低,但加上这些隐性补贴后难以搞清楚真实的收入情况。另外,私营企业则大量存在着压低、拖欠工资和偷逃个人所得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 们要做到:一是增加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监管部门作用,加强对国有 资产的监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完善税收制度。要求企业的账本透明度增加,对 那些偷税、漏税的企业要认真清理,对那些问题严重的企业要求停产整改,加强管理。三是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减少各种“寻租”活动带来的收入差距。“寻租”活动的产生及 其带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伴生物,由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政府行 政权力演变成个别人牟利的一种特殊“工具”,并通过市场方式获取“收入”。政府部门 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对经济不合理的干预,从根本上杜绝“寻租”的发生。四是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监管。所有垄断行业的初次分配都应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 理,并根据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实行总量控制,尽量缩小垄断行业于非垄断行业工资 差距。

2.完善和规范工资分配制度

我们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工资制度还不规范。完善和规范工资制度主 要包括继续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制度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1)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一般政府制定的工资水平很难准确反映劳动力的供求

及稀缺程度,也难以真实反映劳动力的真实成本,即使一时符合了也会由于价格水平及 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而难以调整到位。政府应做的工作是把握宏观货币发行量,工资 水平交给市场,由企业根据价格水平及开放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来确定,靠市场 机制在初次分配领域进行第一次分配。(z)公务员的经济收入来源只有工资,适当给予一定补贴但不能超出规定标准。规

范公务员工资标准,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同时要使其贡献与报酬相符,公平地给予公 务员工资收入。1 3.公平教育机会,提高弱势群体竞争力

教育对分配的影响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发挥作用。为缩小我国居民之闻的收入差 距,必须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尽可能实现劳动者自身素质,参与分配的人力资源要 素初始条件均等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存在明显不平等,教育 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竞争能力的差异。实践证明,公正分配国民教育 资源。使全体国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尽可能保证人与人之间在竞争的起点上的最大平等化,矫正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条件。我国城乡之问、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教育资源配置也存在很大差异。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 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农民收入水平。

要实现享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国家、社会、个人应共同努力,深化普及教育、提高 教育质量、发展和扩大各种培训性教育。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对贫 困地区和农村教育经费更要加大。同时对失业和下岗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以提高失业、无业群体的再就业能力。4.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实现充分就业,对于一个社会实现广泛意义上的 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劳动者来讲,获取一份职业,就意味着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 收入来源,意味着能够进行一些必要的平等的社会活动。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消除贫 困,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必要条件:具体措藏如下:

(1)发展私营经济,扩大就业范围。目前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产力的重要

组成力量。私营经济发展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就业形势好与坏,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倾向 于私营经济,消除私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改善对私营经济的服务质量和监管,使私营经济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私营经济进入一些基 础设撬、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提高私营经济的管理水平。

(2)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是指除了在传统、正规的全日制工作形式

以外的就业形式,如非正规部门就业、正规部门灵活用工形式及自我雇佣等多种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可以降低就业门槛,扩大就业范围,尤其是对文化水平有限、劳动技能较 低、高龄女性劳动者比较有益。这种灵活就业方式可以挖掘潜在的工作岗位,增加就业 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但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为灵活就业的劳动者 排除后顾之优。

(3)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要加快城镇化发展,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对农民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开 放和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4)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壁垒制度和各种歧视性政策,建

立起符合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方向的非歧视性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就业的机制,实 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加强失业保 险制度、再就业培iJfl$,J度、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使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有最基本的生 活保障,提高其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其拥有再就业机会。(二)强化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1.完善税制,调节过高收入,缓解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

税收是调控收入分配结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国际上调节收入差距的常用方法之 一。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之所以有这种功效,一是因为它一般实行累进税率而非比例 税率,也就是说收入者收入越高所缴纳税就越高;二是因为它有起征点和免税额,收入 低于某一水平者可以免交所得税,这相当于相对地提高了低收入者收入的水平,缩小了 收入差距。

针对目前我国就业税收制度中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开征某些特殊 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很多市场经济国家都开征了遗产税,我国还未开征此税种,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今天,遗产税的开征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要充分运用税收手 段,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二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增加我国个人收入的 透明度,使收入工资化和货币化,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建立和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 度,减少隐形收入、福利收入和实物收入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影响。三是加强收入管理,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法制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因此对那些不依法征税和 纳税的情况给予严肃处理,使之对征税人和纳税人都具有约束力,根据现行执法情况,要对情节恶劣的案件公开曝光,以增加法律的威慑力。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贫困阶层的正常生活,在 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稳定器”的作用,但社会 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则使其功效无法有效得以发挥。

目前,我国社会低收入阶层大约有两种:一类是生活上的弱者,如残疾人、精神病 患者;一类是工作竞争上的弱者,如下岗人员、被分流出的农民工等。无论是哪一类弱 者都需要社会的救助。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异常艰巨。2020年我国将会有6亿多 的城镇劳动力,即使我们保持较低的失业率,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失业劳动力。由于城镇 化发展的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增加,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也在增多。因此,44 必须切实完善和贯彻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目前城市的下岗职工和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保障他们的生活最低线,防止因 贫困带来的贫富差距恶化而导致的政治后果。

二是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多层的社会保险体系。如养老保险,应加大对养老保险的 投入力度,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必须立足于实际,逐步扩大覆盖范围,通过确立长期 储蓄机制,使农民老有所养。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医疗保险机制,关注农村的医 疗保险。改善农村就医条件,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卫生条件等。也要逐步扩大 失业保险范围,在宏观上建立和健全对失业的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服务. 重要的问题应是农村的失业保险问题,由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失业人口队伍不断增加。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镥《度模式,逐步解决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三是扩大社会保障的受益范围。社会保障的受益者不仅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的职工,还应扩大到私营企业员工、外商投资的中方职工、城镇个体户、自由职业者。这些人也应该参加政府组织的养老保险。3.加大扶贫力度

扶贫本身就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过程。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会使由于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居民收入方式日趋多样化,从总体上来讲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但 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了贫困人口。城市中大量下岗工人和农村中的贫困人口 成为了贫困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收入差距的扩大对贫困人口显然是不利的。对于贫困 人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早在1996年3月5日国务院向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 中,关于社会成员收入悬殊的问题被列为中国改革中存在的八个主要问题的第四位。虽然我们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降低了贫困人口数量,但要完全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仍 需努力。在财政资源分配上,要增加扶贫支出,提高扶贫标准;在劳动力价格上,要提 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资及时发放;在税收政策上,要对贫困户和下岗失业职工经营 的商贩,减免营业税和其他税款,由政府给银行贴息;向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基本社会 服务,特别是基础教育,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并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4.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政府可以鼓励、提倡、推动以第三次分配的方式调节收入差距。第三次分配是指遵 循道德原则,即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机制,如慈善事业等方式,让先富起来的人们在自 愿的基础上贡献出自己的财富,回报社会、回报大众。贫富差距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 题,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比较严重,但美国富裕阶层每年的慈善公益捐助有6700多亿 美元,占到了美国GDP的9%。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尽量减少居民收入差距。主 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慈善事业:二是互助补充保险;三是福彩经济。

(1)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障进行补充和完善。慈善组织并非政府组织,是

民间慈善事业组织,必须坚持民间力量独立自主发展慈善事业的原则。政府无权过多于 预慈善机构内部运作,不能强行使慈善事业加入政府组织。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扶 持政策对慈善事业鼓励,并通过政界的评论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扩大慈善事业机构的 覆盖面,吸收海内外社会活动家、宗教、工会,妇联等各界人士加入,使慈善事业更具 有广泛的社会性。培养高素质的慈善事业人才,加强培训,着力培养其职业道德,使之 具有爱心、善心和奉献精神。加强慈善机构的管理,使慈善机构逐渐走向规范化。必须 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善款的筹集,管理、使用、增值等环节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定期向外公布善款去向和指出情况并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定期审计和监督。(2)发展互助补充保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互助补充保险是指个人tt愿参见、个

人自筹资金为主的互助、互济的一种“保险”形式。发展互助保险形式可以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是有益的补充,从建制立法上予以明确,使其更加规范化,缓解收入差距扩大。(3)发展“福彩经济”。发行福利彩票可以使政府募集到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

解决残疾人以及孤寡老弱幼者的生活问题,这部分人是最需要社会帮助的群体,可谓是 雪中送炭。福彩经济的发展~方面为政府提供了客观的财政收入,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实 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推动福利事业发展;另一方面,满足某些消费者的风险爱 好心理,增进消费者福利,即所谓的“微笑纳税”。(三)调整分配原则,动态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为了促进生产提高,我国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核心内容是坚持效率 优先,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同时也要兼顾公平。可是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化,公平地位 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效率优先,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 则。效率体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反映人与人的关 系,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效率与公平相辅相成。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 可能导致分配不公;如果收入一律平等又会影响到效率的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 基础,只有提高效率,创造更多财富,才谈得上分配公平。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条 件,只有分配合理,才能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效率以市场机制的初 始条件为起点,而公平不仅要改变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且要改变市场机制 运作的初始条件,两者之间有统一性但也有一定矛盾,当这个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可 能发生冲突。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效率而损害了公平,但也不能因为过分注重公平而损害了效率。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实践证明,公平与效率之间并不是一 个不相容的矛盾关系,而是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做 到以下两点;

(1)发挥市场的效率效力,增强政府公平功能。发挥国家调节再分配职能,加强收入 的宏观调控,对低收入者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不断深化财税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 的改革。同时大力惩治腐败创造一个公平争竞的社会环境,以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 手段严惩非法牟取暴力行为。

(2)采取多方面措施,保证起点公平、结果公平。坚持起点和过程公平需建立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平的社会经济秩序与规范,克服经济领域中的混乱现 状,从制度和规则上为实现公平提供良好条件:还要改进和完善政企关系,推进行政管 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角色,建立高效、廉洁和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户籍制度,取消限制人口迁移的户籍地区管理制度,打破人口自由流动壁垒,让人们在 各个地区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为了实现结果公平,国家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通过立法、政策等多 种手段,切实增加居民收入。通过税制调节过高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运用法律 手段打击非法收入,防止国家收入流失。.(四)打破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

我们应当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市场准 入壁垒,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鼓励资产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竞争的形成,缩小行业之间的差距。另外我们要解决垄断问题就必须深化 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深化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即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实现企业股 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对于垄断性的行业,国家要对其分配进行严格的管 理,对于福利水平过高、增长速度过快行业职工收入加大调控力度。对于那些有违反规 定工资政策的要严肃处理。国家要严格制定工资政策,对于那些享有垄断性经营条件、47 依靠某些特殊经济因素而富起来的企业,可以通过征收特别税种,加强财政监督等手段 将其超额利润收归国有,有效制止这些行业和部门毫无节制的收入膨胀。(五)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处在经济变化的时期,一些人利用了自己手中的职权或钻了法律的空子,获得了非 法收入,这是造成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何非法收入愈演愈烈?其主要 症结在于对其罚金过少,量刑过轻,因此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总的来说,加强法制建设,打击非法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应做好以下几点:(1)加 强相关法制建设和对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减少法制监管上的漏洞,不给寻租活动带来 可乘之机。(2)对乱定价、乱提价、乱涨价等现象,应按新出台的《价格法》加以治理,应该制定《反垄断法》、《反暴利法》以制止因垄断和暴利所形成的不合理收入(3)制定 《工资法》,使工资收入规范化、公开化、货币化和法律化。(4)规范收费行为,加快“费 改税”进程,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督,确保执法守法与司法公正。(六)转换公平观念提高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心里承受麓力

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是人制定和实施的,实施的结果也是由人承受的,因而对其制 定和执行是否公平,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个人因素的原因会导致对公平观念理解的 不一致。可能同一收入差距,收入高的人认为合理,而收入低的则认为不合理。在社会 不断发展过程中分配观念也将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演进。我们目 前要转变分配观念主要包括:

一是承认和接受分配方式多样化。解放初期我们一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随着社会不 断的发展,我国分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从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要转换观念接受新的分配形式,尽量做到合理拉开差距,但要保 持公平。

二是承认市场经济带来收入差距。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即由平均主义转到 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在这~转变的过程肯定会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拉开,因此必须 正式这种差距的拉大。

三是生产劳动者一定要提高自我生产能力和劳动技能,只有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提高生 产效率。但是每个劳动者的自身能力和素质是不同的,因此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同的,得到的报酬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和劳动竞争 能力,尽量争取提高个人收入水平。

四是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一方面正确对待因 转型带来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要正确认识这种差距的存在。(七)统筹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

1.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因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个地区的经 济都有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不平衡越来越明显,东西部差距明显扩大。它不仅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悖于共同富裕的根本目 标,而且也影响到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党中央在关键时刻,提出了开发大西部 的战略。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对在中西 部地区的投资实施优惠性的信贷政策,努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到西部。二是加大对 西部投资的力度,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三是给予西部 地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以经济发展带动居民收入的增 加。努力缩小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

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总人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改革开放的成

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健康档案;农村居民;信息化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的加快,构建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步伐也逐步全面展开。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子健康档案投入比较晚。同时,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大城市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情况明显较好较快。但是,经济、文化甚至公共服务较为落后的农村始终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和完善展现出强烈的需要。

1、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

农村较之于城市,消息来源和医疗卫生设备较为闭塞和落后。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后,农村居民在乡卫生所或者镇卫生院就诊的过程中,对于就诊者的过往病史通过联网之后的数据查询就医护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该就诊者的健康资料。若就诊者常在乡卫生所看病就诊,因病情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去到外地就诊,通过在乡卫生所建立起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更快捷地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就诊者更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同时,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逐步统一建立全国居民健康档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村居民的健康医疗提供了更细致的关怀和保障。随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与发展,農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还凸显了在科研、法律、教学及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2、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投入不足

一方面,是政府对农村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资金投入不够,建设如此庞大的电子健康档案软、硬件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往往比较偏远僻静,相对于热闹的城市,人流量和物资来源都不够充足。农村的卫生所和卫生院里的医生、护士和设备配套不够到位。

2.2标准未统一

从2003年起,我国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标准》。[1]在此基础上医学信息标准的确立产生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没有下定论。同时,在医疗信息化的大潮下,国内外一些软件硬件的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医院应用的推广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各医院使用的软件、硬件接口和软件的平台不尽相同。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医疗资源甚至于全世界的医疗资源和前沿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产生重重的困难。

2.3缺少严格的档案监察管理

在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时,有时候接受检查的人数过多会形成一些问题的疏漏和错误。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作为一项任务简单而机械的完成,大大降低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利用率。此外,在此后的居民身体检查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农村居民与医护人员的互动性弱,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不能较快地更新完善。大大降低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功能和作用。

2.4村医村民配合不够积极

由于农村的医护人员在看诊流程中受到习惯和传统的影响,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对于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践不够积极。大多农村居民不习惯大病小病看诊都将自己的病情和病史记录到医疗网络当中,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公之于众。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记录患者病情,更新个人健康档案。

3、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对策

3.1政府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管理方面的工作涉及得不深,政府对于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投入不足。政府应重视资金、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力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对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快农村地区卫生医疗信息网络的构建。在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时,政府可以提供给农村居民免费的体检服务,大力宣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用性,提高农村居民和农村医护人员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让农村居民认识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对他们是有益的。由于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录入和更新程序中大部分都需要进行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应当帮助农村地区建设一支年轻的医护人员队伍,引入一部分高学历的年轻医护人员,引导农村地区的居民形成看病就诊时主动关注电子健康档案的新观念。

3.2确立起统一的标准

当前各医院所采用的标准并不一致,并且无论硬件接口还是软件平台上都不尽相同,而国际上通用的HL7标准并没有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各大医院,这些不统一给电子健康档案的资料信息的交流分享带来巨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应当尽快统一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标准,确立DICOM标准在我国医院信息数据交换中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基础方面,使用SOA体系结构,应用中按照输入、分析处理、输出的流程处理数据的流程,并引入数据仓库的新型管理技术,通过数据仓库能访问其他各种数据库,综合各项数据得出最后决策。[2]在电子健康档案的系统模块设计方面,可以从医院知识库、居民健康查询和交流互动模块三个模块入手设计。医院方面的知识库主要负责储存各种疾病的症状信息,居民的健康查询模块通过输入个人需查询的内容的关键字查找到结果或相似的结果。交流互动模块主要是承担起农村居民和农村医护人员对于医疗健康方面的问题的提出和回复的活动。

3.3定期督促,不定期查访

农村医护人员除了在看诊过程中作好记录外,还需要县、乡镇、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将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保存完好的看诊资料,实现资料更新的固定性、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些后续工作更为重要,需要县一级加强监督指导,定期地对农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考察,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库、软件等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培训。不定期地对农村居民进行随机访问,检查乡镇的卫生所有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没有及时对居民的电子健康资料进行更新。通过县一级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给予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人员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邓俊华,苏一丹.浅析基于去计算的国家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构建[J].大众科技.2010,(11):23-25.

[2]高璐璐,俞守义.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2011,(4):18-21.

[3]李成艾.社区医学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卫生软科学[J],2002,(3):46-47.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选择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不断扩大, 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 居民消费支出为93 317亿元, 年平均增长9.1%,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7 081元, 年平均增长7.8%。快速发展的居民消费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但却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1978-2009年, 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 而同时期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为9.1%, 低0.7个百分点。由于居民消费慢于经济增长, 使居民消费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 20世纪80年代基本都在50%左右波动, 但90年代以后, 逐年下降, 2009年降至35.6%, 比1978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

1.2 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

在居民消费不断增长的过程中, 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都在扩大。

从城乡差距看, 不仅消费总额的差距在扩大, 而且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2009年,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之比为2.9, 比1978年提高了2.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3.6, 比1978年提高了0.7。

从地区差距看, 人均消费水平地区间的差距较大, 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 1993年以来,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一直是上海市, 最低的地区主要是西藏, 有些年份是贵州或甘肃。1993年, 人均消费水平最高与最低地区之比为5.3, 2009年扩大到7.5, 比1993年提高2.2。

1.3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逐步下降, 但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近年来有所回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除了少数年份之外基本上是逐年下降, 由1990年的0.85, 下降至2009年的0.74, 下降了0.11。其中,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1990年的0.847, 下降至2009年的0.725, 下降0.122。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用于即期消费逐步减少, 用于储蓄的部分逐步增加。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1999年, 平均消费倾向逐年下降, 由1990年的0.852, 降至1999年的0.714, 下降了0.138, 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 储蓄倾向增加;第二阶段是2000年以后, 平均消费倾向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9年升至0.779, 提高了0.037。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增加, 储蓄倾向下降。

1.4 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占居民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 衣着、

交通和通信、金融保险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等的比重逐步提高

从增长速度看, 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长最快, 2004-2009年, 按不变价格计算, 年平均增长18.5%;其次是金融保险服务消费, 年平均增长17.9%;然后是衣着消费, 年平均增长16.6%。此外, 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等项目消费增长也较快, 增长速度在10%以上, 高于居民消费9.8%的增长速度。食品消费的增长速度最慢, 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4.3%。

由于不同消费项目的增长快慢不一样, 使得它们在消费构成中呈现不同的变化。食品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都是逐年下降, 2009年比2004年分别下降了2.7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的比重、金融保险服务的比重、衣着的比重、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4项消费的比重都是逐年提高, 其中, 前两项消费的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大, 2009年比2004年都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后两项消费的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 分别提高了0.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住房服务的比重尽管有所波动, 但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医疗保健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左右。

1.5 非市场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居民消费主要是通过在市场上购买实现的, 但也有一些消费没有经过市场交易, 或是没有发生实际交易而是通过虚拟交易实现的, 主要有农村居民自给性消费,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虚拟消费, 居民对金融媒介服务的虚拟消费, 2009年这3类消费占居民消费的16.7%, 比2004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 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人均消费水平×人数, 从上式可知, 居民消费由人均消费水平和人数两个方面决定。其中, 人均消费水平又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 此外, 还受人们的消费习惯、未来预期、社会保障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2.1 收入水平的影响

消费主要是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的, 一般地讲, 没有收入, 就不会有消费。从我国消费的实际情况看, 尽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逐步下降, 但消费水平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1990-2009年, 按现价计算, 居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 人均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为13.4%, 消费水平与收入保持了基本相同的增长趋势和幅度, 也就是说, 收入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就越高, 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此外, 收入水平的提高, 还会使消费层次升级, 由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高层次的享受需求转变, 由此带动消费的增长。

2.2 消费习惯的影响

消费习惯是人们受特定的家庭、文化、种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节俭型消费习惯一般会量入为出, 精打细算, 注重实用, 这种类型对消费的影响是渐进的;而寅吃卯粮的超前式消费更注重享受, 追求时尚, 更容易受示范性消费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消费会刺激消费。

2.3 未来预期的影响

未来预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定的重要因素。当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感到乐观时, 就敢于增加当期的消费, 尽可能地满足当前的需求。反之, 就会谨慎决定, 减少当期消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肯定会对消费者的未来预期产生消极影响, 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社会保障状况的影响

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失业保障等都是居民消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这些支出都需要居民个人承担, 那么, 出于对这些支出数目大且不确定因素的担忧, 居民必然要在日常消费中尽可能地做出预留, 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而言, 这会大大地限制其当期消费。

2.5 人口的影响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人口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对于消费的影响似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人口越多, 消费水平就越低, 人口越少, 消费水平越高。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口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不同。城市化使消费水平高的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 消费水平低的农村居民人口不断减少, 也对消费产生较大的影响。

3 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大幅度下滑, 失业人数增加, 外需严重不足, 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的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中提出, “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居民消费占全部消费的70%以上, 是消费的主体, 针对居民消费的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居民消费, 是使我国经济走出困境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关键。

3.1 增加对居民的转移性消费

居民的转移性消费包括来自政府的医疗保险消费和来自生产单位的实物消费, 它是居民消费的重要补充。转移性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和生产单位, 不取决于居民的意愿, 因此, 它最容易通过政策措施进行调节。目前这一部分消费还比较小, 2009年, 居民来自单位的医疗消费为2 122亿元, 仅占居民消费的2.3%。其中, 城镇居民2 064亿元, 人均353元;农村居民58亿元, 人均不足8元。来自单位的实物消费1 285亿元, 也仅占居民消费的1.4%。

鉴于这种情况, 为了实现扩大居民消费的目标, 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这部分消费。一是加快实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使之尽快安民惠民。这既能直接地增加居民消费, 又可以间接地推动居民增加其他消费支出。因为逐步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不仅节省了居民的这部分支出, 而且还会改进居民的未来预期, 从而增加对其他消费的支出。二是推动来自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转移性消费。通过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以及宣传表彰等道义手段, 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鼓励单位向个体, 城市向农村, 富裕人群向贫困人群的转移, 扩大居民消费。

3.2 鼓励人口增长,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对扩大居民消费有直接的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 尽管经济面临困难, 但人们仍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 2007年,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2 534.2亿元, 人均13 092元。因此, 在坚持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应该鼓励而不是限制人口的增长, 通过一定的补助措施, 鼓励育龄女性生育, 增加人口。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进程。

3.3 大力发展旅游业, 努力活跃房地产业, 积极推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旅游、改善居住条件以及雇用家庭服务一般都是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才会发生的较高层次的消费, 只有积极地推动居民消费的升级, 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

旅游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观光、娱乐等方面, 它使一系列的居民消费活动集中发生, 并且我们中国人常有穷家富路的消费习惯, 因此, 旅游对居民消费有很大的拉动作用。2000年以来的“黄金周”假期出现的旅游“井喷”现象, 也说明了我国居民具备了旅游消费的能力。为了扩大居民消费, 应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居住条件是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其中购建房屋因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属于投资需求的范畴, 这里不作讨论。但居民一旦住进了房屋就有了住房服务的消费, 住房服务消费是居民消费中除食品消费之外的第二大项消费。乔迁新居除了因住房面积扩大增加住房服务消费外, 还会因装饰装潢和置办新的生活用品带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 因此, 活跃房地产业, 特别是活跃居民住宅市场, 对扩大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应尽快建立起具有不同层次, 满足不同需求, 规范、活跃的房地产市场。

家政服务业是指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活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生活富裕的居民会越来越多地雇请他人帮助料理家务, 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人口老龄化以及“双职工加独生子女”型家庭的增加更增加了对这类服务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目前, 家庭服务的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需求还存在差距, 因此, 应该采取措施大力发展。

3.4 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有研究表明, 居民消费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 因为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不足, 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 收入差距越大, 对全体居民消费倾向的负向拉动作用就越大。1995-2009年, 城镇居民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差距扩大了将近5倍,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近1倍, 这是造成居民消费倾向下降0.09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针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近年有所回升的情况, 应通过适当的收入分配政策, 在稳定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同时, 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3.5 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较低,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 消费能力不足, 并且缺乏社会保障的缘故。在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 基本上不能期望农村居民加大消费的力度。在短期内要有效地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只能通过政府补助及其他转移的方式来直接增加消费, 有关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从长期看, 只能依靠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实现。农村居民增收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等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努力提高产出;二是建立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平台, 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农村居民易于获得的方式公布, 为农村居民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便于他们进行生产决策和市场销售;三是提高粮食价格, 使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高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并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 避免出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低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倒挂现象。

摘要:以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终出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既有现实作用, 还有长远战略意义。

居民小区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努力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得下心的治安环境,是社区建设的一项要务。近几年,北湖区各社区居委会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可借鉴的工作经验。

一、现阶段社区治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居住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社区治安更加复杂化。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加,这种状况给居民小区治安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由于鱼龙混杂,外来人口中的一些不法之徒频频犯科作案,流入人口的居住不稳定性,给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

2、城市中无业可就人员闲散于社会,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这类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体,也有部分下岗人员,人数逐年上升趋势,他们中有些人终日无所事事,收入无着落,就干起了赌“六合彩”等违法勾当,并由赌而诱发各种犯罪活动,一些地方因赌博而导致杀人、抢劫、盗窃的案件屡有见诸报端。还有些浪迹社会的青少年,本来思想素质就不好,加上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袭,他们为追求享受,没钱花就去偷去抢,有些甚至结成团伙,犯科作案,危害群众,破坏社会稳定。

3、社会经济活动活跃,使民事纠纷发案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群众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增多,在相互往来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类争端,而其中以民间债务纠纷最为突出,此类纠纷中有些由于种种原因久而未决,进而引发了治安或刑事案件发生,某地方曾发生一起因讨债争端而酿成伤害的案子。此外,有些夫妻在发家致富后,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裂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给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4、群众居住格局改变,给了盗窃作案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如今的城市居住的是商品楼房,而且大多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同一楼层同一梯道的两户或三户人家,不论白天晚上各自铁门一关,彼此互不相干,此外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3人结构,白天屋子里都唱“空城计”,这就给不法之徒有了盗窃作案的时间和空间,加上他们往往使用科技手段破门,作案屡屡得手。

5、社会防范体系不完善,很难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发生。首先是认识上有偏差,有些单位有些人认为抓治安是公安机关和居委会的事,因此参与齐抓共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其次是管理力量不足,就派出所来说,目前1名民警员负责联系1个社区,其单枪匹马要承担起指导若大一个社区的治安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显得不足。而社区居委会一般只有两、三个人手,每天穷于应付繁忙的事务,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来顾及治安工作。再就是经费问题难于解决,由于经费问题,致使有些活动制度很难落实,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

二、加强社区治安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治安工作,有效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们认为必须有以下4条保证措施:

1、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1)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进一步的宣传发动工作,使社区每一个单位、每一户居民、每个人都达成共识,即管好社区治安,确保社会稳定,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治安共建活动。(2)在每个居民小区尽快建立警务室,并通过警务室建设,整合好社区治安力量,形成上级党政领导、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治安工作格局。(3)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北湖区专业治安巡逻队伍现整编扩编至600人,辖区“两抢两盗”发案率明显下降。故各社区应及时成立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以充实调整治保会、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努力做到每栋居民楼都有2名治安员,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保安员和安全联络员,形成社区治安的组织网络体系。(4)多渠道筹集资金(上级拨一点,基层筹一点,单位和个人出一点),解决好经费问题,保群防群治各项活动制度落到实处。

2、构筑坚实的治安工作基础。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1)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环境,运用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社区居委会要与上级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经常性开展这类宣教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2)积极开展民事调解工作,消除社会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社区居委会要选拔思想好、责任心强,而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担任调解干部,同时上级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调解干部的综合素质。调委会在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外,应特别注意抓苗头抓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努力提高调解率,严防民转刑案发生,维护社区安定团结。(3)依靠社会的力量,成立有居委会干部、离退休人员和居民的积极分子参加的帮教小组,建立并落实帮教工作责任制,积极有效地做好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和安臵工作,促使他们转好,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要大力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特别是对重点外口的监控,严格实行“以房管人”的新体制,防止外口犯罪案件发生。(4)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小型多样、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努力减少违法犯罪。

3、必须牢固树立每个社区人都是治安环境的思想意识。开展综合治理,管好社会治安光靠上级不行,光靠居委会或几个部门单位也不行,只有依告全社会的力量,依靠每一个社区人的积极参与,才能最终实现保一方平安的目标。因此,居住在社区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社区的治安工作,要长期树立治安防范意识,自觉做好防火、防盗,管好自家门户的安全,在自扫“门前雪”的同时,还应多管他人的“瓦上霜”,多长一只眼睛,发现治安隐患及时报告,遇到违法犯罪,能够挺身而出,勇敢斗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在社区构筑起一道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有效地遏制案件发生。

4、重视发挥街道、基层单位部门解决信访问题的作用。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表达解决渠道,切实使问题反映在基层,受理、解决在基层。对问题该解决、能解决而不解决,发生重复上访的地方和单位,坚决实行责任追究。街道、社区切实加大解决问题力度,围绕重在解决问题这个核心,对社区居民反映的诉求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上级领导,真正做到“诉求合理的问题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稳控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臵到位”。社区干部应着力做好重点人员的教育、稳控、转化工作,把稳定放在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北湖持续稳定。

5、广开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上级要帮助指导有关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安臵更多的失业人员、下岗人员,让他们有班可上,有生活出路,减少流入社会的闲散人员,降低犯罪概率。

居民对策 篇6

关键词:产业经济;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初次分配;按劳分配;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政府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4-0077-02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伴生的一个经济现象。居民收入差距中城乡差距占据首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城乡居民名义收入比高达3.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这是我国对群体之间经济利益差异的调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收入分配体制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也被逐渐扩大。

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其区间为0~1,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大。我国的基尼系数从1990—2000年10年间从0.34扩大到0.417,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更是达到了0.491,虽然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下降为0.474,但是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39。从城乡居民收入看,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为3 993元,但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则为12 264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 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7 917元,与2011年的6 977.3元相比虽有提高,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两者之间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一)初次分配不均使得市场运行失灵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够健全、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帕累托定律,即“二八定律”,使得我国初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公平,市场运行失灵。我国人为的将人口分为“农业”“非农业”人口,并根据户籍的不同而制定的福利政策、经济政策等也就不科学不合理,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再次分配不能很好的调节市场

按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国居民收入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是也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被拉大。因为初次分配中存在着分配不公等问题,使得再分配很难做到分配公平有效。使得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超出合理范围。同时教育在城乡之间的不公分配也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收入上的不平等促进了教育分配的不对等,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致使劳务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收入的高低。教育投入的不对等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促进良好竞争市场的建立。

三、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一)促进收入分配平衡,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1. 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大就业机会。要提高收入就要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素质较低,所以国家一方面要通过有力措施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体制的转型,另一方面要从劳动力自身能力角度发展,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首先,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市场信息对称性,用人者和被用者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就业信息,通过更加便捷的双向选择建立就业机制。其次,告别单纯“面对面”式录用体制,运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运作,使就业双方及时了解对方所需。最后,还要为潜在就业人员提供再教育的平台和机会,培养低收入人员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机会和职业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放宽国内和国际双向就业渠道。

2. 缓解就业压力,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反之,工业的改革牵动着农业的兴衰。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工轻农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往往成为了整个产业链中被剥削的最底层。于是,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而经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却不愿到农村发展,甚至是不愿从事农业相关工作,致使中国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有限的就业资源面临越来越多的就业压力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难题。现在必须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的工业化、科技化、现代化。在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的同时,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使广大农村居民也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提高分配比重

1. 健全法治管理,弥补劳动市场缺陷。法制为市场经济保证了发展秩序。首先,要加强劳动市场的相关立法;其次,法治机关还要在不违背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下,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劳动者在企业内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话语权;最后,还要建立工资共决机制,避免劳动分配仅集中到少数所有者身上,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第一,要切实可行地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将最低标准制度化;第二,要制定和完善企业工资指导制度,真正发挥政府作用;第三,要不断强化对劳动定额制度的科学运用,严格实行规范工资标准;第四,加强工资协商制度,增强劳动力对共同劳动所得的支配权利,为劳动者平等享有初次分配提供权利保障,这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项重大进步,只有实现以上四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平分配,保障劳动者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正常增长。

2. 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收入二次分配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虽然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但政府必须发挥其合理的行政职能。首先,政府要了解市场动向,鼓励推进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切实保护在市场中处于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分配;其次,政府也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治不规范行为,通过立法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来约束市场主体行为;最后,政府应充分利用国家财政工具来调节收入分配,缓和社会分配矛盾。目前,我国税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问题,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税制及征收、处罚手段有限,税收监控的法律和技术手段落后等,同时存在自主缴税意识淡薄的现象,导致我国存在逃税、漏税的现象,尤其是在高收入人群中上述现象较为严重。政府只有充分履行其职能,才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的有效经济杠杆,能够改善我国分配不公、贫富过分悬殊的问题,降低我国的基尼系数。首先,要促进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推进各阶层劳动者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对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光靠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不够,还要通过多种社会途径切实降低劳动者的医疗负担。最后,还要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保证其最低生活保障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收入分配覆盖面,协调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四)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科技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要积极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让农民共同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提高我国有关农业的各项补贴,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让科技下乡,加强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以提高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加大各项补贴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努力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加强其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的进步,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魏中龙,等.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

[3]白素霞,蒋同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讨[J]. 宏观经济管理,2013,(1).

[4]郭晋晖.户籍改革有助挽回人口红利[N].第一财经日报,2013-03-08.

[5]陈月石.中国基尼系数十年超越警戒线[N].东方早报,2013-01-09.

[6]黄坤,董礼.国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7]Bj?觟rn Gustafsson,Li Shi. Income inequality within and across counties in rural China 1988 and 1995[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1).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障碍及对策分析 篇7

一、信息消费概述

信息消费是指社会购买信息商品和使用信息服务的总和, 在生产、生活中, 消费主体在信息需求的引导下消费信息产品及服务从而得到满足的消费行为。信息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 具有多层次性、高度渗透性、倍增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高度渗透性表现为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可以从发明地直接传递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度倍增性表现为一种信息消费往往能够带动其他信息消费的发生, 从而产生消费倍增。高度持续性则表现在信息消费连绵不绝并不断得到强化和扩充。

二、信息消费的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信息消费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信息消费的国内发展现状从宏观的总体上来说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四个不均衡:信息消费的地域结构不均衡、信息消费者的层次结构不均衡、信息消费内容的结构不均衡、信息消费发展与产业政策的不均衡。

三、信息消费障碍的对策分析

1. 创造信息消费需求, 培育信息消费市场

由于信息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这客观决定了信息消费是发展的、动态的, 信息产业发展必须适应信息消费的变化趋势, 信息企业除采用价格, 以及非价格手段以外, 应加强对社会信息的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 了解社会信息消费现状、潜在的消费需求, 以及信息消费的发展趋势, 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信息商品和服务, 并通过广告、公共关系、价格等营销手段, 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有效加以引导, 诱导信息消费, 满足社会信息消费需要, 从而激发信息消费的不断增长。

2. 借助因特网, 鼓励、促进信息消费产业发展

中国信息化进程之所以未能大踏步推进, 与包括因特网在内的网络应用未能普及大有关系。国家有必要采取一切措施在全社会建设, 发展和推广以因特网为主的信息网络。发展和普及因特网, 不仅能有效填平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而且也能用这种信息扶贫的方式迅速提高国内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信息化水平。

3.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扩大信息产品供给

信息产业为信息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是信息消费的支撑体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扩大信息产品供给, 是提高信息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关键, 也是使信息消费走出信息效用滞后怪圈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加快产业结构更新和升级, 增加投入, 加强信息装备建设 (通信设备、计算机、信息处理设备和网络设备) 和信息服务基础建设 (如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印刷文献资源建设等) , 引导信息消费的不断发展和升级, 加强有偿信息服务部门形象和信誉的塑造, 增强用户对信息消费的认可。

4. 规范市场、保护信息消费者权益

制定信息法律制止非正当的信息消费行为是信息消费发展的需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信息开发和提供者的权益, 将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搭便车困境”的产生, 提高信息供给的积极性。⑵对信息生产部门技术安全和标准立法, 遏制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保障信息产品的质量, 保障信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⑶加强隐私保护, 保证信息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等等, 从而保障信息消费的发展和完善。

加强信息监管力度, 为居民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由于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逃避责任”和“商业欺骗”, 会大大挫伤居民信息消费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政府对信息市场各有关要素进行协调、监督和控制, 为居民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

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为促进信息消费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大力推进信息设施建设, 积极培育信息市场, 刺激信息消费, 推动信息消费蓬勃发展。发挥政府宏观政策引导的积极作用, 制定有利于信息市场发展的宏观政策。政府要抓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导向管理等工作,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信息消费市场发展的信息政策, 将信息消费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 要进一步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降低信息消费资费水平。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产业管理机构, 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 协调各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合作, 避免信息项目的重复建设。要在满足公益性信息需求的同时, 运用经济杠杆 (如税收、工资、价格等) 合理调节信息需求的总量和结构。制定合理的信息产品交易制度和规则, 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垄断,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交易秩序。通过设置专门的信息产业监督机构, 规范信息消费市场, 为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困境及对策 篇8

一、嘉兴市社区居委会调查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嘉兴市城市社区居委会自治的现状, 课题组在对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城乡社区建设处以及街道办事处进行访谈的基础上, 分别针对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及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一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居民就社区自治意识及认知、自治参与情况、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几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重点选取新嘉街道、新兴街道、长水街道、城南街道的百妙、栅堰、金穗、王安、城南等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284份;二是针对居委会及其工作人员, 就居委会主要工作、民主决策、信息公开、工资福利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中抽出20个居委会, 共分发120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为108份。在对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展开研究。

二、社区居委会自治面临的困境

(一) 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 却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工作。

法律层面上, 社区居委会被明确界定为“在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而现实工作中, 居委会一直处于从中央到街居权力结构的纵向管理体制的最底层, 承担大量的行政工作, 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手”和“脚”。据调查, 目前嘉兴市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内容涉及到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治安治理、家庭婚姻、就业服务、宣传教育、新居民管理、社会保障、文明达标、收费收款、取证盖章以及各类检查、创建、评比等40多个部门和单位延伸下来的100多项工作。在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调查中, “您日常工作时间或精力主要放在以下哪方面” (按投入时间和精力多少排序) 的选项中, “上级政府部门布置的工作”排在第一, 其次才是“办理本社区居民公共公益事务”。由于上级政府部门布置较多的行政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 所以, 有1/3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对目前的工作力不从心, 不堪重负”。

(二) 居民自治意识淡漠, 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1、居民对社区自治认知不足, 自治意识淡漠。

自治意识是居民自治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是人们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对居民自治的认知、体验与行动倾向。包括对自治的认知、自治体验以及自治的行为。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 如果对自治缺乏基本认知, 必然会影响到参与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调查, 居民对《居委会组织法》及社区自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在对居委会委员、居民小组长的产生方式、居委会工作情况等问题的选项中, 选“不知道”占多数。对于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 参与调查的居民认为“应由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占47%, “不知道”的占34%的比例。关于居民小组长产生方式, 45%的答“不知道”, 几乎占据一半。对所在社区是否建立了社区事务监督机构, 12%的居民选择“知道”, 10%的居民选择了“否”, 78%都选择了“不知道”。对于所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情况“不太了解”占49%, 对其“非常不了解”的占12%, 两项占61%, 超过了半数。而“一般”, “比较了解”为26%和11%, 而选择“非常了解”的仅占2%。 (图1、图2、图3)

2、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长远目标, 要求社区居民广泛、积极、有效的参与进来, 如果没有居民的参与,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居民自治与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一个培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关系着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 如果只有政府主管部门和社区工作者的推动, 而没有作为社区自治主体———社区居民的广泛积极参与, 自治也就难以落到实处。由于对社区自治的认知不足, 绝大多数居民自治意识淡漠, 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在“参与社区自治 (社区各项事务和活动) 的态度”选项中, 持“积极主动热情很高”态度的居民占总数的12%, “居委会有要求就参与”的超过半数占54%, “能不参与就不参与”的有12%, “基本不参与”的有22%。对社区各种事务和活动参与情况, 有6%的居民“经常参与”, 49%“偶尔参与”, 45%“几乎不参与”。经常参与的受访者占少数, 偶尔参与几乎不参与受访者比例较为接近。而对“是否主动向居委会反映过本社区的意见和建议”, 有35%的居民选择了“是”, 65%的居民选择了“否”, 没有反映过本社区的意见和建议的居民占绝大多数。可见, 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 大多数居民并不关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 更无参与社区工作的意愿和行动。 (图4、图5、图6)

(三) 社区人际沟通机制不健全, 缺乏凝聚力。

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都必须是建立在社区良好的横向沟通的基础上, 而扩大横向沟通范围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具体途径。如果社区居民互相之间是陌生的, 人际关系淡漠、趋于表面化, 缺失情感色彩, 社区自治就会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在“你和周围的邻居熟悉吗?”选项中, 5%的居民选择“根本不认识”, 选择“和邻居很熟, 并交往频繁”的占30%, 32%的“居民认识邻居, 但没有交往”, 还有32%的人“认识邻居很少, 交往也不多”。在“邻居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向您求助时”, 有72%的人表示会帮助邻居, 有22%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6%的人不会帮助邻居, 原因是不熟。在“出现了自己和家庭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您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的选项中, 有27%的居民选择了“社区居委会”, 19%选择了“相关职能部门”, 4%选择了“工作单位”, 4%选择了“社会救助组织”, 46%居民都选择了“亲戚或邻里”。可以看出, 72%的被调查者在邻居有困难时会帮助邻居, 46%被调查者在自己和家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选择了亲戚或邻里求助, “远亲不如近邻”。尽管在居民遇到困难时还是以亲戚或邻里为主要求助对象, 也愿意帮助邻居。但是由于社区的人际间缺乏沟通机制, 社区居民没有相互认识沟通的平台, 彼此不认识更不熟悉, 求助于邻里和帮助邻里在现实中并不可行。说明社区的凝聚力尚未形成, 居民也普遍缺乏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7、图8、图9)

(四) 社区组织财务收支信息缺乏透明度, 监督机制不健全。

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社区的“三巨头”, 其工作内容与流程、工作成效、财务收支情况等都需要接受社区居民、居监会的监督, 这不仅是社区管理制度规范化的体现, 也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具体内容。而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社区居民是最重要的监督主体。社区居民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居委会的民主评议、对社区财务收支情况、对小区物业费及停车费的明细账目的监督。

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与本社区有关的信息 (按重要程度排序) ”问题选择中, “社区公开栏”排在了第一位, “住宅门口或楼道的通知、告示等”排在第二位;熟人相互告知”为第三位。对于“社区网站”、“社区干部的宣传”、“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等告知”的选择较少。“对社区的财务收支情况是否清楚”, 2%的选择“很清楚”, 4%的选择是“比较清楚”, 14%的选择“知道一些”, 80%的选择则是“不清楚”。可见, 绝大多数的居民并不清楚社区的财务收支情况。“所在小区物业费的收支情况和使用明细是否公开”, 25%的选择了“公开”, 14%的选择了“没有公开”, 而“不知道”所在小区物业费的收支情况和使用明细是否公开的占被调查者的比例达到了61%。“所在小区停车费的收支情况和使用明细账目是否公开”, 16%的选择了“公开”, 20%的选择了“没有公开”, 有64%的则“不知道”所在小区停车费的收支情况和使用明细账目是否公开。 (图10、图11、图12)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社区财务收支、小区物业费以及小区停车费的收支情况和使用明细账目必须公开, 便于居民、居委会、社区居民事务监督机构进行监督。而有效的监督必须建立在相关信息公开的基础上, 如果没有基本信息的公开, 监督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调查显示, 目前社区信息公开及监督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收支信息缺乏透明度。居民对社区居委会成员民主评议、社区工作经费收支, 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物业费和停车费收支等情况了解甚微, 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 没有及时让居民了解其工作情况。居民的自我管理、民主监督就难以落到实处;二是社区事务监督机制不健全。居委会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尚未发挥,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居民事务监督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三是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缺乏主动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居民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 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较差, 个人发展空间小。

据嘉兴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城乡社区建设处的统计数据, 2013年嘉兴市市区社区工作者人均年收入 (包括全体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在当年获得的工作奖金、补 (津) 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收入总和除以总人数) 南湖区为5.1万元, 秀洲区为5.5万元。据调查, 77.89%的工作人员对现有收入表示不满, 有22.22%和29.63%的人认为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太少, 缺乏足够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由于待遇低, 发展空间小, 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提供服务的质量, 难以留住人才。

三、增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对策

(一) 推动社区去行政化, 推进居委会回归自治。

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彻底改变居委会承担大量行政工作的现状。首先, 要处理好基层政府指导与居民民主自治的关系,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 在管理体制上保证实现“还权、赋能、归位”, 推进社区居委会职能回归自治;其次, 要规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事项。厘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 形成居委会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准入目录”, 凡未列入“准入目录”的, 各级政府各单位不得要求社区予以协助, 社区居委会也有权拒绝为列入“准入目录”的摊派。只有切实实行去行政化, 才能保证社区居委会能集中精力服务社区居民, 成为帮助居民解决工作、生活、社会问题的自治组织。

(二)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1、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

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先决条件。首先, 要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在新一轮社区治理改革过程中, 必须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提高居民对社区自治的认知, 增强社区意识, 推进社区居民由私人兴趣和互益领域向社区秩序维护、社区条件改善等公益领域发展。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适度的财政支持政策既能不断增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 又能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促进社区自治的创新和发展。一是加强社区工作用房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社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等公共项目建设的投入;二是建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逐年增加机制, 将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纳入财政预算, 并逐年增长;三是完善“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管理制度。对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委托给社区居委会的工作, 以及社区居委会协助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 属于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按照责任权利统一的原则, 对有关专项经费进行分割, 必须由财政承担支出。

(三) 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 增强社区“造血”功能。

改变目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 转变政府职能, 将适合由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 通过政府采购, 以公开、合理方式确定有资质的社区组织来承担。政府通过“委托——购买”的形式, 购买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家庭、儿童、青少年、医疗、社区矫正、居家养老、残疾人照料等领域的专业化、多元化服务项目。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增加对社区组织的资金扶植, 以拓展社区居委会的发展空间, 形成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四) 营造社区自治的良好氛围, 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构建社区活动平台。

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必须建立在居民彼此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第一, 加强社区活动中心建设, 为居民提供室内和室外活动场所, 作为居民相互认识了解的平台;第二, 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不仅要继续吸引老年人、家庭主妇、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参与社区事务及活动, 而且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互助等活动, 引导和吸引中青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第三, 构建社区公共信息平台和社区自治工作室。增进居民之间交流沟通, 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使社区成员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实现交流沟通, 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 激发居民“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 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营造和谐社区文化。

在构建社区活动的平台基础上, 还需要营造相对统一的社区价值观和社区生活圈, 居委会协同社区居民共同营造社区自治氛围, 进一步增强社区组织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增进社区居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和谐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结合社区特色创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社区之歌、邻里之歌、道德公约等社区歌谣, 举办社区邻里节、社区运动会等社区的节庆活动。通过社区文化建设, 强化“社区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的意识。

(五) 健全社区信息公开机制和监督机制, 规范社区管理和服务。

对社区社会组织及物业公司的监督是居委会的职责, 是居民自我监督的具体表现, 也是使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效地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首先, 利用现有的社区公开栏、楼道的通知、社区信息平台, 居委会不仅要带头公开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举、民主评议、财务信息等基本情况, 还要公开社区工作经费、社区购买服务的收入、社会捐赠资金的财务收支账目等信息内容。其次, 居委会和居监会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指导并督促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费、停车费的收取标准和使用, 以及小区公共设施建设等收支情况。只有信息的充分公开, 才能保障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伟东等.合约理论视角下居委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 2011.2.

[2]邹树彬.“回归自治”后的社区居委会:困惑与出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5.

[3]周义程等.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重塑[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3.

[4]李力, 王永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 2011.1.

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 篇9

关键词:广东城镇,居民消费,预测与对策

上世纪90年代, 一批敢闯敢为的“有志之士”南下广东, 在广东各地开设工厂, 这成为“中国制造”的发源地。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 给予了广东省更多优惠政策, 使得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 一跃成为我国经济强省, 人们的收入明显增加, 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升, 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可见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趋势的影响。

一、广东城镇居民历史消费情况

(一)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受战争因素影响, 建国前及初期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缓慢, 对这段时期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情况记载较少, 能够找到的考察资料从1952年开始。我国直至改革开放前期, 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全民凭票据购买商品, 正因为受战乱的影响, 国家在建国初级将精力集中在生产上, 重视居民消费产品的积累, 以计划形式“刻意”地减少居民的消费, 对城镇居民消费严格控制, [1]在广东省一带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 增长缓慢

总体来说, 1952-1978年期间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提升幅度有限, 在这26年全省GDP年平均增长仅为6.9%, 相较于建国前和建国初期虽然有明显提高, 但发展速度缓慢。

2. 食品支出所占份额高

从表1推断出, 改革开放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中食品支出所占份额较高, 1957-1978年间广东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值均接近60%, 换句话说1978年以前的广东还是处于赤贫状态, 生产力水平不高, 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低下。

3.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生活必需品 (如粮、油、肉等) 凭票供应, 后受到供求关系影响, 副食品和家庭生活用品也需要凭票购买。计划经济体制是针对我国建国初期生产力低下, 保障人们基本生活而实施的一项措施, 它有效地缓解了供不应求的矛盾, 同时实现了我国逐步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过渡, 但必须承认改革开放前居民消费是“千人一面”的状态, 吃穿用生活必需品消费品占主体。

(二)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广东省作为最先开放的一个省份, 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在改善的同时, 消费水平和结构有了明显变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消费讲究质量

受经济体制影响, 1952-1978年整个广东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幅度缓慢, 直至八九十年代, 广东省成为全国强省的范围。特别是1997年后, 广东地区大力发展工业,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些在80年代看作是奢侈品的空调、彩电、小轿车等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足以看到广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和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前, 多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为主, 在80年代后消费观念有了“质”的突破, 开始朝生活服务性消费方向发展。[2]

2. 恩格尔系数下降

资料显示, 广东省1952-1978年恩格尔系数均接近0.6, 按照国际对恩格尔系数的评判标准, 广东地区处于赤贫状态。但2004年广东省恩格尔系数终于降低到0.37, 这说明食品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是明显下降的, 折射出广东地区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成果。[3]

3. 高低收入距离扩大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正是有了1952-1978年的积累, 才可能实现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但必须在经济转型中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分析, 利用港口优势, 首先开放南方一些省份, 试图通过“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实现全民小康社会。广东省是最先开放的省份之一, 这里90年代初期一批敢闯敢为的人在此建立工厂, 创建了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 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靠近珠江三角洲最近的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率先发展起来, 广东其他地市居民收入明显地区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各城市, 在广东一省范围内就可以看出贫富差距在不断地扩大。

二、影响广东城镇居民消费因素分析

(一) 经济因素

1. 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看出, 人们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和物质条件后, 才会注重精神财富和需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家庭收入的高低, 反映了对各类商品支付能力的大小。通常来说, 收入高的家庭消费观念相对前卫, 用于服务性的支出较多, 生活条件和品质要高于收入低的家庭。

就目前广东省各个城市发展程度而言, 作为副省级市的深圳、广州要比珠海、汕头、佛山等其他19个地级市发展程度高, 其城镇居民收入和购买力水平副省级市都远远超出地级市。这主要是因为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 改革初期政府政策支持较多, 而深圳与香港隔罗湖相望, 借助香港自由贸易区发展起来, 大批的工业企业入驻到广州、深圳等地区, 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的同时, 提升了广东省整体地区的居民收入。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家庭收入会随之提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也相对较高。

从广东省统计局数据了解到, 广东省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是45180元, 到2009年年底为止已达到59481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逐年提高, 可见广东省城镇居民未来消费方面可支配的潜力巨大。

2.消费品价格

商品的价格是影响人们消费的重要指标, 对于广东省普通的居民来说, 他们更加趋向于实物型消费, 在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同时, 向服务型产品拓展。总体来说, “物美价廉”的产品还是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在改革开放前后, 广东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是有明显变化的, 从人们购买吃穿用产品占主体, 到如今广州、深圳、珠海一带人们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足以看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当沿海一带人们的工资提升了,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购买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但不得不说如今的消费品价格也在不断上升的, 这与经济发展和货币的通货膨胀都有一定关系。

(二) 社会因素

1.居民闲暇时间

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 人们的压力也在不断上升, 大众市民忙于生活和工作, 每年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文化学习、艺术培养等方面的消费很少, 多数居民消费局限于商场购物, 以实物型的消费为主要形式。对于已组建家庭的年轻人来说, 他们面临着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的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 普通的上班族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加班, 增加个人收入上, 对体育锻炼、文化学习、艺术培养等这些方面的消费少之又少。因此, 在广东这个高速发展的地区, 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是以牺牲了人们闲暇时间为前提的。但相较于改革开放前, 广东省居民的消费水平呈直线上升趋势, 彩电、空调、小轿车、珠宝等80、90年代的奢侈品, 如今都成为了小夫妻组建新家庭的必须品。

2.消费心理因素

消费心理受到原始生存环境、成长状况、工作收入等条件影响, 普遍认为, 当收入水平高时, 居民所购买的实物型和服务型产品都会比较上档次, 因此该居民的消费心理受家庭收入影响的比重较大。横向来看, 在广东地区深圳、广州两个副省级的居民消费水平要比汕头、佛山、东莞等地市级城市居民高, 一些私营企业主要比普通上班族消费水平高, 这种消费心理和结构多数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纵向来看, 1997年后的广东要比改革开放前的广东经济翻一倍, 居民的消费心理从原来的以实物型消费逐渐向服务型、欣赏型消费过渡, 如今的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总之, 从目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来看, 未来的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无限大的潜力, 消费结构的改变也会促进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一) 提升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发展是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37年的努力, 中国经济赶超英国、德国、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这些世界瞩目的成绩实属不易。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强省,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不仅带动了广东周边地区的发展, 而且引领着其他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90年代一批工业企业的入驻活跃了整个广东市场, 提升了居民的收入, 迅速开发了人们在吃住行等方面高科技消费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所带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足不出户即可远销他国, 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字样。经济的繁荣发展, 促使了广东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从目前各省市居民消费情况看, 广东省居民每年消费指数要于其他省份, 其中用于生活必需品、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占主要部分, 娱乐享受消费呈上升趋势。

(二) 关注不同的消费群体

从收入角度分析, 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中等、一般和低收入家庭三个阶层。在广东消费结构中, 中等收入家庭是拉动消费的主体, 他们大多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生活质量较高, 除生活必需品外, 欣赏型和服务型消费占多数, 这个阶层的人群随着企业越来越规范, 人口数量在不断在增加;一般家庭目前仍是广东省消费的最大群体, 这部分人群以外来务工人口居多, 日常生活必需品是他们主要消费产品;关注低收入家庭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 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 如增加就业、资金补助等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

从年龄层次角度分析, 30-45岁城镇居民是消费主体, 对生活必需品、文化教育、艺术培养、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程度较高, 直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这是因为这部分人群具有稳定收入, 具有较强的购买力, 更加注重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50岁以上人群则注重对身体的保健, 每年花费在医疗保健的费用较高。

(三) 完善消费领域

改革开放30多年, 广东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如今经济的腾飞, 但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遗留下来一些问题需要思考, 如环境如何改善,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规模。良好的环境能够带给人们好心情, 使大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深圳、广州等地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 外来务工人口不断增多, 原先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得到改善, 这样才能够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降低供应商产品差价, 完善公积金购房制度, 减少贷款利率等都能够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 完善和扩展消费领域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努力。

(四) 倡导合理消费

一个地区消费水平能够折射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都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满足人性享受的欲望, 但马克思强调希望“多方面享受, 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提倡居民合理消费, 虽然国家和政府希望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但消费时一定要根据居民自己的实际能力, 反对无底限的透支信用卡, 最终导致无力还款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在自身能力基础上, 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培养、登山运动、消遣性消费等, 注重精神文化的方向发展。

(五) 调整消费结构

“吃穿用住行”五个字足以概括人们的消费情况, 在70-80年代, 居民将“吃穿”放在首位;到90年代, 彩电、洗衣机开始走进百姓家庭, 居民追求家庭“用”品的满足;近年来, “住行”成为占居民消费比例很大部分。例如一对情侣在谈婚论嫁时, 女方会要求南方买房, 购买成了结婚的“刚性”需求, 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行业迅速膨胀, 居民大多数积累只是为了一辈子买一个房, 对其他产品的消费力减弱。调整消费结构是个艰难的工作, 需要政府、公民、企业多方面的配合, 促进居民消费的良性发展, 需要从正确引导居民消费观念开始。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 广东是我国最先开放的南部省份之一, 以其地理优势, 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圈, 然后再向其他地市扩展。近年来, 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其中用于生活必需品、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三方面费用占家庭总支出比例逐年升高, 可见广东省地区居民消费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常静娟, 钱乃雨.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 2010 (12) :12-16.

[2]王秋月, 付海洋.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食品物流保障研究[J].消费经济, 2013 (01) :15-20.

居民对策 篇10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经济增长,对策

居民消费需求在拉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显著。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既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影响,这为人们所共知。如果不考虑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因素的话, 那么,消费的实际增长,就直接表现为一国或地区GDP的增长。因为,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的增长就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素。因此,消费的形成过程也就是GDP的形成过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指的是消费的变动直接影响其他经济变量,还会通过消费的变动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

既然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而,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要从“宏观”和“微观” 两个角度来分析。本文着眼于居民的消费需求,重点探讨居民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宏观视角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的消费需求是通过购买消费品而表现出来的特定需求能力, 这实质上是市场对消费品的现实需要。 这种需求的层次愈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愈大,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和转变。正是在消费需求的影响下,经济增长方式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

1.消费需求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水平、规模和速度。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重点的消费需求理论,建立在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国民收入是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直接反映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国民收入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更能反映居民的消费水平。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经济增长离不开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无可替代。由居民收入决定的消费需求和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根据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模型,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导致供给的增加,但社会总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幅度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强度。因此可以得出,消费需求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水平、规模和速度。

2. 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恩格尔定理告诉我们,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的支出结构由原来的购买吃、穿等必须的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向购买高档的、 耐用消费品。而个人消费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生产消费资料产业的构成,而且还影响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卖方市场中,生产商主导,是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而在买方市场中,是消费者主导,产业结构决定不了消费结构。通过消费,产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生产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不了,即不为社会所需,那么生产就没有必要,经济增长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 从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的角度看,消费决定生产,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可以说消费产生着需要,而消费结构产生需求结构。消费者选择消费品,形成个人消费结构,消费结构通过不同的需求结构制约产业结构,且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仅不断地促进消费市场发展, 还可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因此说,消费需求结构决定经济增长结构,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不仅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3.消费需求影响投资和生产规模。西方经济学中加速原理(加速作用)表明, 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会引起投资的剧烈变动。一方面,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社会会调动各种因素予以满足,出于利益的驱动,各企业也会动用各种资源增加生产,扩大规模,这必然要增加投资, 而投资的增加又要求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这必然又要增加投资,说明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导致投资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产生新的生产需要,成为生产商的动力,而生产又为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因此,生产创造消费,决定着消费的性质、方式,即生产创造出按特定方式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消费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的连带生产的需求和投资的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可见,消费需求的增加导致生产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带动了经济增长。

二、微观视角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在微观层面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调配”的作用上,进而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影响作用。因为,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各自行为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方式,还会改变生产者的投资决策、企业生产策略。

1. 消费需求的变化改变生产者的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产品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消费的最终完成。 可以说,居民的消费需求是促使企业进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投资方向决策、生产方式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与此同时,消费需求也对社会生产提出要求,为生产提供直接目的和动力。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创造利润,而企业追逐利润的结果,最终都会使其处于消费需求的约束下进行生产的扩张。而消费需求对企业的约束,必将使企业都要改变固有、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在投资的规模、方向等方面走上强化科学管理、注重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的“集约型”增长轨道,进而助推经济的总体增长。

2.消费需求的变化改变消费选择,影响经济增长。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指受收入和购买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的消费者的货币支付能力,其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意愿指在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等情况下,居民倾向于消费的程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真实反映。它与消费支出、收入预期呈正相关,即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消费意愿越强,消费支出越多。消费者意愿的变化是动机、预期、倾向等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譬如,当消费者受到某种刺激时,其内在的需求就被激活而衍化成一种消费动力,从而推动消费者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进而作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企业生命,涉及到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被社会认可的大问题。消费意愿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及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这其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和最重要的动力。因为,消费需求既是内生需求,又是最终性需求,而投资需求是引导性需求, 出口需求是外生需求。消费需求不仅有很高的可调控性,而且其所占比重越大, 抗击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国人口众多, 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市场。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应对外部风险,促进经济增长,现实意义重大。

增加居民消费,最本质的就是要更多地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居民的现实购买力。

1.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是拉动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手段。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低收入居民收入, 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提,更是促进消费的根本措施。需要重点提及的是,首先要重点增加和提高农民的现实收入,努力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进一步扩大就业。只有实现城镇居民的大幅度就业,居民收入才有稳定来源,才能使消费主体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要实现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重中之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这需要国家推行差异性经济政策,改变当前收入分配不均衡格局。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城乡居民消费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收入水平,因此,当前扩大居民的消费首先就要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

2.切实转变居民对消费理念的认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人们更多地存在着“先积累、后消费”的传统消费观念。 多年以来,城乡的居民消费倾向偏低,而储蓄倾向则很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政策的反映仍然根深蒂固。为此,政府应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影响,真正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政策,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居民消费。在调节市场和经济运行上,应着力实行消费启动。提高存款税率,弱化居民储蓄偏好。应充分认识到,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会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宣传教育,转变居民消费观念;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倡导信用消费,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扩大信息产品及网络服务的供给,促进信息服务的市场化。要从税收体系、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提供更加完备的消费环境,间接刺激居民的消费。

3.培育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消费热点会带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这已为实践所证明,因此培养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居民消费政策,对目前已经形成的消费热点,要积极促进和正确引导。

当前,居民消费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追求活动,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需求的消费,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 文化消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当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已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此,要正确引导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即要引导居民树立先进的文化观; 引导居民树立有意义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观。要强化对文化消费的调控,增加享受文化消费,扩大发展文化消费。政府财政应资助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消费、对外文化宣传,向基层、低收人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要加强文化消费的法律法规建设,使消费者文化消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要强化文化消费的管理,要从体制、制度、职能、程序、方法、手段上进行合理管理,实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实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有机结合,为引导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这里,尤其要提及的是旅游消费,随着《旅游法》的出台,对旅游业冲击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但对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意义重大。今后应引导居民把消费视点转移到自身素质提高上来,开辟出旅游业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住房消费。住房是居民最基本、 最主要、负担最大的生活资料,而且普通居民的需求呈刚性。当前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主要以打压投资、投机为主, 笔者认为这是治标而不是治本之策。因为,单纯打压,其后果必然是减少住房的供应。而在现行利益格局下,影响政府财政更是必然,因而难以持续。老百姓手里有一定的游动资金,是个客观存在,加之又有需求。因此,治本之策是增加住房供应,但只增加保障房的供应和商品房的供应,仍然解决不了中低等收入群体的问题,所以还必须要考虑更大规模地改革住房制度,把满足居民合理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住房产业还可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林业以及室内装饰业和家用电器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服务消费。在我国,服务消费具备强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服务的消费,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服务消费将会成为下一轮扩大消费的重点。诸如社区商业、物业、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产业等。 大力发展服务产业,不仅能够直接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而且还能为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汽车消费。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期。汽车产业关联度大,不仅直接拉动消费,还可以拉动钢铁、石化、轻工等机械制造业。因此,国家把汽车产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政府应在扩大汽车需求、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完善汽车消费政策,减免使用环节征收的各项费用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从而加快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

五是信息消费。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32号)指出:“我国市场规模庞大, 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当前,信息消费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成为追求生活高质量的一种必然选择,潜力巨大。

上一篇:医学大专生下一篇:审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