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建设

2024-05-20

产业建设(精选十篇)

产业建设 篇1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探索、起步和稳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努力,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局面业已形成, 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层次在不断扩大与提升, 发展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的固定资产投入332.5亿元, 比上年增长6.93%。其中人均文化娱乐支出392元, 比上年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和服务支出332.3元, 比上年增长11.7%。2005年以来, 各级财政对艺术、文化服务等核心文化产业投资年均增幅为25.1%。

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以农村基层和中小城镇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支持边远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 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2005—2007年, 黑龙江省文化艺术领域有5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冰灯、冰雕、雪雕、冰上杂技舞蹈、龙江剧等艺术品牌享誉国内外, 影响力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观众达926.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3.4%。

近年来, 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 黑龙江省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有较明显增长。据黑龙江省文化厅统计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7年, 全省文化系统民营文化企业 (含个体经营业户) 0.96万户, 占全省文化系统产业经营机构总数的85%;全年实现增加值7.11亿元, 占全省文化系统实现增加值的59%。2007年全省文化系统民营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2.53亿元, 利润总额3.4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23%。其中营业总收入占全省文化系统产业总产出的份额达到67%。非公有资本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 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黑龙江省各地以资产为纽带,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 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先后组建了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牡丹江广播电视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全省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强

文化产业的发展, 有赖于科学的文化观念。黑龙江在文化观念上既有比较单纯的意识形态认知和管理实践, 又有过于实用化的急功近利追求, 却没有牢固地树立文化的软实力、深层推动力和后续发展力, 并缺乏长效性、带动性和辐射性的现代文化观。许多政府干部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意识淡薄, 缺少对文化市场开发的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思考。认为文化是虚, 农、工、商是实, 习惯于重视“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忽略了对文化是经济的高级形态的认识, 对文化重视不够。

(二) 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宽松

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目前, 北京、上海、深圳、湖南、云南、江苏等省市自治区都结合本地区实际, 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大多数的省份都提出争取在未来的5~10年内, 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黑龙江省目前对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尚不明确, 从而导致各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缺乏足够的重视, 文化产业无法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不宽松,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完善、不配套, 已出台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 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黑龙江省的冰雕艺术展览已经在国际上举办十几年, 曾到过东南亚、欧洲、北美等, 获得了国际广泛赞誉。特别是由黑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举办的美国冰雕艺术展, 不仅大力宣传冰雪的神奇魅力, 而且着力宣传哈尔滨的冰雪盛况, 极大吸引了美国民众的兴趣, 取得了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一直缺乏资金的投入, 特别是财政投入不足限制了产业化发展规模和发展步伐。

(四) 缺少拳头产品和大企业集团的支撑

黑龙江省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普遍弱小, 竞争实力不强。近年来, 黑龙江省虽已成立了若干文化企业集团, 但发展进程要滞后于一些发达省市, 尤其是受体制制约, 已经成立的集团实力仍然比较弱小。如黑龙江省的新闻出版业, 虽然产出规模比较大, 效益也很可观, 但是基本上是靠广告和辅助教材支撑。如果失去体制性保护这一块, 也就没有多少竞争优势。在传统的文化领域, 黑龙江省雄厚的文化特色资源没有得到根本的发掘和释放。如地方戏 (二人转、龙江剧) 、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游人文化、多民族文化、边疆文化、舶来文化 (欧洲文化) 等这些优势文化资源并没有在黑龙江省形成优势产品和强势产业, 致使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育不良。

(五) 文化产业缺乏经营与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不论是艺术创作本身还是经营管理, 人才都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但从目前黑龙江省文化领域来看, 不仅技术人才短缺, 而且更缺乏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短缺致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特别是各艺术院团由于长期处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其领导者对市场经济, 现代管理及资产经营知识掌握不够, 加之受经济、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制约, 很难从现有的状态中走入市场。同时由于缺乏长效的留人、用人、育人机制, 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 优秀人才“雁南飞”现象较普遍。

三、龙江文化产业发展对和谐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 产业融合

黑龙江省的产业融合应该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 而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文化产业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延伸和渗透,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观光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 即是这一新型产业体系的综合体现。弘扬龙江文化, 使工农业产品从理念创新、品牌创新, 再到营销方式创新的全方位创新, 实现传统企业与文化的融合, 让企业站上了更高的起点上。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 也是产业融合程度最深的产业之一。所以黑龙江省应该充分利用特有的龙江文化和地域资源特点, 发展人文与观光旅游业。

(二) 与三次产业密不可分

文化产业对黑龙江省的影响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从精神层面来讲, 龙江文化的实质, 是龙江精神, 也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坚忍不拔是黑龙江人的本色, 艰苦奋斗是“三种精神”的重要支点。龙江文化中的勇于面对千难万险, 敢吃千辛万苦, 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对黑龙江省的工农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和重工业基地, 历来以全国需要为己任。在煤炭、木材、粮食、石油、机械设备等方面, 总是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计划调拨, 毫无保留地支援国家大局。黑龙江省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应特别珍惜并注意深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打造出各类文艺作品的地方品牌, 彰显黑龙江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

(三)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引起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 渗透并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此外, 文化作为软实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而且可以解决部分人口就业, 提高就业率。面对新的挑战和文化需求的攀升, 应发挥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优势潜力, 在文化市场的开发上拓宽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促进黑龙江省实现建设经济大省与文化大省齐头并进。

四、发展龙江文化产业促进和谐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 转变观念, 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

目前国际上大力倡导向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 黑龙江省应该抢占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制高点。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新亮点。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 其综合效益将日益显现。当前, 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观念, 增强产业意识, 既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 牢牢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要理顺管理体制, 解决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现状,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推进措施。各地各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调整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 理清发展思路, 认清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 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文化与经济互生互动, 文化与资本的对接, 能使文化产业突破资金瓶颈,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应与其他新兴产业一样, 在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组织公司上市、减免税等方面享受同等优惠政策。还要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黑龙江省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上,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 这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要突破体制障碍, 让民营资本、社会资本、业外资本进入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 资助文化事业, 建立各种类型的文化基金, 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动员和吸纳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文化产业。

(三) 完善文化产业市场机制

一是加快文化产品开发, 努力打造品牌产品。依托黑龙江省北方民族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 发挥大中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规划建设以展现黑龙江省特色文化艺术产品为主的文化产品市场, 带动文化艺术品产业发展, 形成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生产销售体系, 实现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积极培育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版权等要素市场, 加强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 注册更多的文化商标, 依法保护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和产品市场权益。二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注意发挥经纪人、代理人等文化中介作用, 为各类文化单位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是将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结合起来, 将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运作结合起来, 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大力扶持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 推动更多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

(四) 提高龙江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尽管黑龙江省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但是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商品转化率却很低, 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的精致程度也很低。如何把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优势, 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应当将打造自己的品牌作为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 要充分利用镜泊湖、五大连池、大兴安岭、扎龙、大庆石油文化等黑龙江省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 深度挖掘出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尤其要利用东北雪域文化, 积极开发冰雪品牌、生态湿地品牌、绿色、“自然至上”品牌, 而不仅仅限于旅游这一个层次。

二是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快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必须加快人才的集聚, 要积极培养各类文化专业型人才和经营人才, 努力吸收国内甚至国外的文化人才到黑龙江省创业。打破文化人才流动中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身份的界限, 促进文化人才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有序、合理流动, 实现文化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建立文化人才公平竞争机制, 突出业绩效益取向, 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奖优罚劣, 建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智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是要实施科技战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要大力推进文化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 有意识地加大文化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 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 改造传统文化, 开发新兴文化产业, 这样才能增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黑龙江省应重点抓好公共、高校、科研机构图书馆网、博物馆网、电影院网、剧场网、艺术网、文化电子商务网、文化信息网等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 用商业运作的模式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中的转化和应用, 积极开展企业与高校和研究部门的合作, 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兴文化产业。要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各类文化资源, 改造和提高传统文化产业, 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引入文化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项卫星, 周国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J].学习与探索, 2010 (3) .

[2]李陈亚.关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1) .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汽车产业发展 篇2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汽车产业发展

近年来,姜堰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传统产业高新化的进程加快,现已经成为全市一大支柱产业.12月,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认定“国家火炬计划姜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10月,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上,基地被评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

作 者:姜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科技产业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年,卷(期):“”(12)分类号:F06关键词:

产业建设 篇3

三明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奋斗,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经济基础相对扎实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全市已拥有各类林业企业1490多家,规模以上175家,其中制浆造纸企业32家,人造板及木竹制品企业108家,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企业24家,森林食品企业11家,实现林业总产值111.71亿元,比2003年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2.34亿元,比2003年增长2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17个百分点。2004年全市生产木材1963万立方米,竹材3175万根,人造板68.9万立方米,集成材及指接板4.5万立方米,锯材38.1万立方米,纸浆23.9万吨,机制纸35.4万吨,松香类4.2万吨,木质活性炭1.1万吨:竹凉席674万平方米,清水笋6.7万吨,以上主要林产品产量已占到福建全省的1/3,一些产品甚至占到福建全省总量的50%以上,尤其是生物制药、苗木花卉、笋竹开发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特色产业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林业产业经济的快速成长,不仅为加速三明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进一步完善生态体系、改善生态状况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积极推进产业建设进程中,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林业产业发展的不同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作出了相应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力保证了三明市林业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三明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立足三明市情和林情,于2004年11月8日制定了《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三明的决定》,这将是一个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指引三明林业发展,尤其是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将有力地推进林业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林业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林业的更大跨越。

在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经济过程中,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住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始终抓好了资源培育这个基础产业的建设。资源培育的重点由过去一般的植树造林和荒山绿化转向速生丰产林墓地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优良种苗培育、中幼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分改造等科学化经营措施,提高了资源培育的技术含量,使资源培育这个基础产业有了质的变化,截止2004年,全市已建立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545万亩。其次,加快推进了传统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工业的重点,从过去锯材、胶合板、纤维板等“老三板”转向集成材、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等“新三板”,并注重开发人造板二次加工、木竹及林化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004年,全市集成材和指接材产量达4.5万立方米,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产量达14.9万立方米,木竹地板223万平方米、竹席674万平方米、卫生筷2.8万标准箱。尤其是2004年引进的目前亚洲最大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项目正在施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建成投产,这势必极大改变三明林业传统加工业格局,也势必给三明林业产业带来重大促进和影响。第三,积极发展了特色产业经济。三明市非常重视对笋竹资源和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不断实施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推行集约化经营,发展笋竹等产品的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极大地促进了笋竹、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仅竹业一项就实现产值27.4亿元。第四,不断开拓了新兴产业经济。近几年来,三明市除大力抓好传统林业经济和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外,特别注重对生物制药、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经济的突破和开拓,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在生物制药方面,明溪县红豆杉人工林基地建设及紫杉醇提纯加工、明溪县厚朴基地、泰宁县雷公藤基地、沙县铁皮石槲基地等建设都有了一定基础,到2004年底,福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红豆杉培育基地1.8万亩,生产50%含量紫杉醇及副产品:140公斤,公司力争今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全市已种植厚朴基地6万亩,泰宁县的雷公藤基地已建1.2万亩,产品加工项目力争今年内落地开工建设,清流等地先后引进5家外地客商,投资近8000万元,已种植绿化苗木墓地1.28万亩,鲜切花基地1000多亩;全市拥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3个,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山水洞石的自然特色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特点,发展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有着得天独厚条件和光明前景。第五,重点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近几年来,三明市为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加强了林业项目的策划生成和项目库建设,加大了林业招商引资力度,从2002年开始,除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招商引资和技术成果对接会外,每年都推出130个左右项目举办一场林业专场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还把林业投资洽谈会移到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此届投资洽谈会共签订项目83项,其中合同项目56项,项目总投资17.3亿元,利用外资和区外资金15.9亿元,特别是签约引进了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云莱国际公司共同投资5.7亿元建设的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核准、当年投资开工建设,是近年采三明市最大的林业招商引资项民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政策、资金的倾斜,扶持发展一批龙头骨干成长型企业,并通过其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以品牌带动企业的整合、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进而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经济的提升。到2004年全市已获国家免检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5个,另有4个产品正在申报之中。

全国油茶产业建设布局与建设内容 篇4

1、建设布局

按油茶物种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 根据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 确定全国适宜油茶产业发展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4个省 (区、市) 中的642个县 (市、区) 。

1) 栽培区划分

(1) 最适宜栽培区

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8省 (区) 的292个县 (市、区) 的丘陵山区。

(2) 适宜栽培区

包括湖南、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重庆、四川8省 (区、市) 的167个县 (市、区) 的低山丘陵区。

(3) 较适宜栽培区

包括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河南、四川、陕西9省 (区) 的183个县 (市、区) 的部分地区。其中, 云南省包括文山、保山、大理、普洱、曲靖、红河、昆明、玉溪、楚雄、德宏、昭通11个市 (州) 的47个县 (市、区) 。

2) 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

(1) 核心发展区

涉及湖南、江西、广西3省 (区) 的271个县 (市、区) 。其中最适宜栽培县211个, 适宜栽培县60个。

(2) 积极发展区

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广西 (部分) 7省 (区) 的248个县 (市、区) 。其中最适宜栽培县81个, 适宜栽培县81个, 较适宜栽培县86个。

(3) 一般发展区

涉及云南、重庆、河南、四川、陕西5省 (市) 的123个县 (市、区) 。其中适宜栽培县26个, 较适宜栽培县97个。

2、建设内容

1) 油茶林基地建设

规划油茶林基地建设总面积6631万亩, 其中:新造油茶林2 487万亩, 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4 144万亩。加上现有的高产油茶林面积387.1万亩, 到规划期末, 我国油茶林基地面积将达到7 018.1万亩。

(1) 新造油茶林

根据14个省 (区、市) 林地资源现状以及建设布局, 新造油茶林基地主要选择海拔800米以下, 相对高度200米以下, 坡度25°以下, 土层深厚的宜林荒山荒地。规划新造林面积2 487万亩, 其中2009~2010年完成新造林任务113万亩;2011~2015年完成新造林任务834.5万亩;2016~2020年完成新造林任务1 539.5万亩, 分别占新造油茶林任务量的4.54%、33.56%和61.90%。

(2) 油茶低产林改造

在我国现有的4 531.2万亩油茶林中, 产前期面积180.2万亩, 初产期面积239.6万亩, 盛产期面积1 977.7万亩, 衰产期面积2 133.7万亩, 分别占总面积的3.98%、5.28%、43.65%和47.09%。按林龄分, 53%为中幼林和成熟林, 47%为过熟林。在全部油茶林中, 平均亩产茶油不足5公斤的低效林面积占油茶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 高产油茶林面积为387.1万亩, 仅占油茶林面积的8.54%。我国现有油茶单产过低与现实林分结构和林龄不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必须采取分类施策的方法对现有的4 144万亩低产油茶林加快进行改造。

2) 油茶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文化产业建设 篇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引发代表委员热议。谈成绩,找对策,一句句充满智慧的话语,一条条富有针对性的建议,都在探索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成功途径。

如何使中国文化实现新飞跃、新辉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对内塑造民众对于本土文化的自觉追求,对外树立国家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形象。内外结合成为代表委员共同心声。

全国政协委员于魁智指出,艺术一定要讴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对传统艺术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这是时代和历史的要求,因为时代不同,观众在审美取向和对艺术的选择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我拥护博物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国家应该把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得更完善,让人民在高雅艺术殿堂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张会军建议,要以国际上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中国的电影、电视剧、民乐、动漫等文化产品“走出去”,大力加强代表国家文化主体的主流文化,并增加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新技术革命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手机视频等,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目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比2004年提高0.81个百分点。2010年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进入2011年,特别是两会之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省市,各个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产业列入到了当届政府“十二五”的重要工作日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将为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各地政府要想壮大文化产业,必须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市场政策在内的各项主导政策,通过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来调控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 建设智慧集群 篇6

当前为什么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一,出台《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项具体措施。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对顺应新常态,更好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为了全面落实这些文件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广泛调研、听取专家、企业和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本意见。

第二,《意见》顺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对29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形成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产业集群2530个(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集群1198个,超过500亿元的161个,超过1000亿元的61个),拥有企业94.68万户,吸纳就业5257.56万人,销售收入48.26万亿元,实现利润2.69万亿元。浙江等地区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已超过本地企业销售收入一半以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同时,产业集群凸显系统优势和集体效率,成为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力量。

第三,《意见》契合产业集群发展新特征和新变化。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征,正在深刻影响着产业集群发展,新的集群形态、业态和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不适应这些新变化,部分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较低,没有形成产业链的紧密合作,且处在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品牌建设不够,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提升;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总体规划和功能设计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关联与集群合作,更精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对各地产业集群进行推动和指导,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第四,出台《意见》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从投资驱动开始转向创新驱动,而不断进行的改革更激发出了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掀起草根创业的浪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逐渐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集群作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重要载体,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编办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职责和机构调整的通知中,明确要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并将中小企业司更名为中小企业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拟订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措施,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职责所在。

这次《意见》中的一个亮点是提出加强产业集群信息化,明确建设智慧集群,请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智慧集群?

为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意见》明确要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建设智慧集群。这确是《意见》的一大突出亮点。推动建设智慧集群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发展智慧集群是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在制造业领域尤为突出,“互联网+制造”发展势头迅猛,影响深远。目前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这种智慧互联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要实现系统层面的智慧互联,不仅需要少数大企业掌握智能制造技术,更需要大量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等的集成、协同和动态演进。首先,通过构建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利于产业链、创新链和技术链的不断变革和融合发展,更易催生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百花齐放、千枝吐翠的良好生态。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协同供应链管理,促进集群内部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有利于形成多种先进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和技术融合发展。最后,打造智慧集群有利于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系统效率提升的突破,也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联动。

第二,智慧集群建设是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的抓手。目前,北京、上海、青岛等多个地区正积极探索智慧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有的地方叫做智慧园区或智慧工业园,有的地方称之为数字化园区,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手段均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高效数字化基础设施;或是通过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探索“互联网+制造业”的科学模式。我们提出建设智慧集群,更多的是推动产业集群以系统效率提升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塑造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推动集群企业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制造模式、创新模式和服务模式。

nlc202309011150

《意见》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除建设智慧集群外,还有哪些亮点?

《意见》从加强规划引导、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等七个方面共20条,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内容丰富,也有一些亮点,除提出建设智慧集群外,概括起来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创新和转型升级。这是贯穿《意见》的主线,体现了通过创新和转型升级,增强集群竞争力。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协同创新,通过研发、营销等各种资源共享和专业化的合作、交流,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效益明显,不仅促进了新产业诞生、新技术转化,还解决了就业,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意见》明确提出产业集群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产业集群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产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或研发联盟,强化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管理。《意见》还提出要推动建立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这是产业集群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有效模式之一,有利于“集体维权、抱团发展”。针对新产品、新技术应用难的问题,《意见》提出支持新产品认证的服务。这些意见精神,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相关要求。

第二,突出合作交流。建立产业集群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全球化发展的载体作用,这是贯彻落实“一路一带”战略的具体行动。《意见》提出推动产业集群合作交流,建立产业集群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等。2014年,APEC第21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南京宣言》,倡导鼓励建立产业集群交流机制,加强产业集群协作配套,促进亚太地区人才、技术、资本、服务、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境外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形成上下游配套、集群式发展的轻纺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这表明,产业集群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今后,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将在全球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展开。

第三,突出加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滞后是目前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短板。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意见》提出建立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和联盟等,集聚优质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第四,突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意见》提出要加强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并纳入所在地区发展规划。支持建设中小企业产业(工业)园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创客空间,强调要加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层标准厂房有利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对于一些适宜多层标准厂房的行业或企业,要鼓励其发展。《意见》还提出各地要把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此外,还提出要落实已出台的促进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对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慧集群建设、集群企业或机构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创新等优先给予支持。

《意见》发布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推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以世界先进经验为鉴,充分释放产业集群促进创新创业的活力,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全面推动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是下一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一,推动各地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产业集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一个工作抓手,要指导各地制定适合本地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

第二,大力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选择一批管理规范、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开展100家“智慧集群”建设和认定工作,总结推广“智慧集群”发展经验。

第三,开展产业集群评价,完善评价考核和分类指导。我国地域辽阔,产业体系齐全,集群发展历史不一,因此产业集群在空间、产业、时间等不同维度上千差万别,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开展产业集群评价,对于不同水平的产业集群,实施针对性管理和分类指导,促进政府部门在产业集群培育和推动过程中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作用。

第四,推动建立产业集群联盟。顺应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在推动和引导区域或行业性产业联盟、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联盟,搭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前沿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高端平台,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第五,强化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挑战,需求更大的是以工业设计、技术培训、信息化解决方案、检验检测等为代表的共性技术服务内容。因此,今后要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第六,建立产业集群运行监测制度,加强预警和引导。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统计制度还不健全,下一步将加快促进集群统计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将产业集群逐步纳入经济监测预警体系。

产业建设 篇7

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主要模式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较,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真正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应该是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标志。此后10年,中国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据中国行业咨询网提供的数据,2004—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6.08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达1182万人。2009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总量逼近3%,达到9876亿元。201 1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长沙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速都超过了同期GDP增速,有的如上海、北京等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14%左右。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光明日报》2010年6月30日披露的文化部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有3000多个。而到2012年,据《2013—2017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已超过10000余个。在2008年后的4、5年间,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就兴建了3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全国的一些区县乃至乡镇也纷纷加入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行列。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学界一直在进行类别划分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试图通过类别划分,筛选出成功率更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路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此项研究观点甚多,不尽统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类型划分有:

1.1 以投资主体的视角来进行分类研究的,认为有以下三种类型:

1.1.1 政府主导型。

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规划论证,政府投资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出面进行园区项目引进和招商等等。如杭州著名的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福田的“设计之都”创意园、北京怀柔中国影视基地、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区等。政府主导型园区在我国所占比例较大。一般情况下,这类园区都具有投资规模较大,基础配套和政策配套较为完善的优势。

1.1.2 人才主导型。

其主要特点是自发性,即由一批文化创意人才自发聚集而逐步形成创意产业聚集区。如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上海M50创意区、成都蓝顶艺术中心、深圳大芬油画聚集区等等。人才主导型园区的市场要素比较活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似乎更加突出。

1.1.3 企业投资主导型。

其主要特点是由企业(相当多的情况是房地产商)或民间资本投入而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上海的8号桥创意产业园、杭州的乐富智慧园、南京的1912街区和创意东八区等等。企业投资主导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一回报一效益”的导向作用对园区产业形态构成和园区发展状况的影响比较明显。

1.2 以园区建设内容为依据来进行分类的,认为有以下两种类型:

1.2.1 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

其特点是园区主要以文化企业的聚集为主。如西安的曲江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北京尚8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等。

1.2.2 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

其特点是以科技企业的聚集为主。如北京中关村创意先导基地、上海张江科技文化创意基地等等。

1.3 以资源影响力为依据来分类的,认为有以下三种类型:

1.3.1 以大学资源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如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同济大学为依托的上海赤峰路设计创意集聚区、以东华大学和上海服装研究所为依托的上海天山路时尚创意产业园等等。

1.3.2 以工业时代厂区遗址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如前述北京大山子798文化创意产业园、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上海田子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均属此类型。

1.3.3 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如北京高碑店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创意产业园、甘肃敦煌大剧院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西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等等。

从整体上观察,无论上述何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不乏成功和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的案例,甚至后者数量远远超过前者。《中国经营报》2012年9月16日披露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包括各种类型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率仅为10%。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领军城市之一的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状况应该不会更加乐观。这种情况至少可以说明,在思考和研究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路径这一课题时,园区模式的类型不应当成为园区建设路径选择的逻辑前提。更加合理的逻辑前提似乎应该在文化创意产业固有的内涵中去探寻。

2 中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进程中的若干误区

中国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是确定无疑的。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总体质量不高、效益较低也是毋庸回避的事实。具有说服力的对比是:2013年中国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愈万家,其数量是美国全美3000余家的3倍多,但仅占GDP的4%,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0%,美国25%的水平。因此,面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增长,我们尚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观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中等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仍有不少令人忧虑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等城市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实践中往往定位趋同,同质化倾向和追求“大而全”的情况相对普遍。

笔者对国内20余个地级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进行过一些分析比较,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中等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时,都不约而同地囊括了传媒、数字、网络、演艺、动漫、影视、图书、出版、旅游等文化产业中的大类项目,真正能够体现城市自身文化底蕴和优势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项目反而并不多见。而发展上述大类别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往往需要强大的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等作为支撑,但这恰好正是大多中等城市特别是大多中西部中等城市所不具备的。缺乏本土资源支撑,对外部资源输入的依赖程度高,这也许正是一些中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后即陷入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但又骑虎难下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单纯的GDP式思维覆盖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规律的现象。

文化具有对意义和价值叩问的先天禀赋;具有对情感抚慰和人性关怀的固有责任;具有对社会聚敛和维系的应有本分。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既有文化的属性,又有产业的属性;既要遵循文化的规律,又要遵循产业的规律。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城市由于急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对城市GDP的贡献率,往往不顾文化创意企业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或拔苗助长,或片面追求园区企业入驻量而不顾条件、降低入园标准进行盲目招商。正是这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破坏了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和成长的生态环境,使不少文化创意产业园最终有名无实,甚至中途夭折。

2.3 把产业集聚简单地等同于企业集中。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应有之义是通过园区形式,促进创意产业的集聚,从而形成相对集中和完整的创意产业链。这种创意产业链应该由进行内容创意的企业、为内容创意提供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对创意产品进行市场推广的企业、以及为上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但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时,往往照搬过去工业园区建设的做法,通过把本地区文化企业如传媒企业、广告公司、演艺团体、旅游公司、图书市场甚至网吧等等搬迁集中到一起,形成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种“有企业、无产业,有形态、无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根本无助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建和创意产品的形成,更不可能真正产生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应有的乘数效应,至多只不过是文化企业的简单叠加与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企业汇聚而已。

2.4 对文化创意的核心内涵认识不足,针对文化创意企业原创性创新活动的扶持政策缺失。

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高级形态,其核心内涵不是“制造”而是“创造”,其生产的不是物质形态的产品,而是价值形态的“智慧结晶”。因此,通过原创性的价值创新,产生出新价值的乘数效应,既是文化创意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文化创意企业与一般文化企业的本质区别所在。但在实践中,一些城市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简单将文化创意企业等同于一般文化企业,在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的构建上,往往把针对一般文化企业的政策等简单移植、复制或套用到文化创意企业身上,从而缺乏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能够激励文化创意企业健康成长和创意人才、创意成果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创新平台。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分析讨论,我们似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园区模式类型的选择,不是寻求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路径的逻辑前提。第二,中等城市在选择自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路径时,脱离自身资源条件,片面追求没有自身特点的“大而全”并非明智的选择。城市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才是中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立足的正确坐标。第三,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着力培育创新这一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对泸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为一个西部内陆中等城市,泸州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同时也有其作为内陆中等城市不可避免的一些先天不足的短板。就泸州的文化优势而言,尽管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归纳,并概括出了若干优势,如北京师范大学等几位研究者将泸州特色文化优势概括为酒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文化、集邮文化等。但是,客观地说,以文化创意产业的视野来看,上述概括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样的概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泸州文化的一些亮点,但是,如果要将这些文化形态转化为在全省、西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态,除酒文化外,其他几种文化形态均无优势可言。因为,泸州只有酒文化才真正具有该种文化资源的独占性和不可复制性。而其他文化形态与众多中国中等城市相比,没有任何比较优势。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性优势文化资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酒文化。确立这一认识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我们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实践中陷入追求“大而全”和“面面俱到”的建园模式。从而把资金等有限的建设资源投入到最有可能成为地区、全国乃至世界酒文化创意引领者的泸州酒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中去。真正形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的、能够称得上“世界酒文化创意之都”的泸州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与大多数中等城市特别是中西部中等城市一样,泸州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短板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位短板。泸州地处西南内陆,尽管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高速公路、民航、长江客货运输、铁路等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但泸州毕竟不是交通枢纽城市,与一线城市和地处交通枢纽的其他中等城市相比较,无论是航班数量、铁路运力、还是港口吞吐能力等等,泸州的区位劣势还是显而易见的。二是人才短板。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人才。泸州全市含青海师范大学泸州校区在内只有6所高校,且没有一所国家211或985大学,部省级科研院所也很少,可供依托的科研资源不多,全市高端人才相对稀缺。三是创新能力短板。文化创意产业的要义在于创新,但由于受人才短板的制约,泸州的科技文化方面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还是相对突出的。比较明显的现象是获国家和部省级的科技文化成果奖项不多,在国家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少,缺少在科技文化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等等。四是资金短板。尽管近年来泸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较快,财政可支配的建设资金也呈持续增长态势。但与一线城市和东部传统经济强市相比较,能够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清醒和冷静地认识到泸州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短板所在,对我们在确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时如何扬长避短,显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令人欣慰的是,泸州经过理性和科学的论证后,确立了“酒+n”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应该说,这样的战略定位,紧扣了泸州的资源特色和文化特质,突出了泸州酒文化资源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使泸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一开始便能够植根于具有唯一性的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国内最富盛名并具有相当世界性影响的白酒金三角地区,泸州不仅在白酒生产和销售领域占据了该行业的制高点,而且在酒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因其深厚的酒文化底蕴和独特地位,对汇聚酒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吸引酒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泸州作为中等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的先天性短板。

但是,战略思路和路径选择确定后,尚有诸多重要的理论或政策框架迫切地需要我们去构建。仍以泸州酒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为例,笔者认为,目前,泸州酒文化创意产业园亟待研究和付诸实践的课题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如何将纯粹文化意义上的酒文化转化为创意产业意义上的酒文化。

应该说,长期以来,泸州文化界对泸州酒文化的研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总体上看,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美学等视角来进行的,因而,主要囿于纯文化的范畴。真正以产业视野和运用产业理论为工具来研究泸州酒文化的还比较鲜见。酒文化这一概念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文化符号的意义上。这种现象令人忧虑的地方在于:实践中,有可能导致我们偏重于把酒文化作为一种简单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名片来宣传,或仅仅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进行装饰、包装和推广,而忽略甚至淹没了它更加重要的意义,即作为产业创新宝贵资源的意义。

3.2 加强对酒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构成的研究,按照产业内涵要求和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要求,科学构建泸州酒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平台。

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的集合,即同一属性企业的集合。而所谓产业链,则是指将某类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由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路径。按照经济学对产业和产业链的上述定义,酒文化创意产业就应当是由以生产酒文化创意产品企业群所构成,那么酒文化创意产业所涵盖的企业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类型?这些企业在酒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功能又怎样?就个人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学界和相关行政机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似无相对成熟的理论范式和实践经验。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有些思考方向应该是可以确定的。例如,酒文化创意产业大致涵盖的企业类型似可包括:(1)白酒的生产工艺设计,新型酒类产品(如保健酒,酒饮料等)的开发创意,酒类商标设计与包装设计,白酒企业规划设计,酒类产品营销策划与广告创意设计,酒类工艺美术品(如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等)设计,以及相关的影视、音乐、艺术创作制作机构等等。这类企业应是酒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主导企业。单个企业规模不应过大,多以创意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创意中心等形态存在。它们不需要庞大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因为它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价值产品(即为物质产品提供核心价值);它们进行的是“创造”活动,而不是“制造”活动。国内外许多成功的创意园都为我们提供了类似例证。例如: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创意类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3%,带动就业3000余人,创意产品年产值达3亿元;以中小建筑设计创意工作室为主体的上海赤峰路设计创意集聚区,吸纳各类就业人员愈万人,设计创意产品的年产值超过10亿元。(2)为第一类创意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以及其他服务的企业。如与之相关的高科技技术企业(如专业数字工作室、信息资源数据库等),白酒市场调研咨询机构(推广酒文化创意产品、发布行业权威数据和白酒行业各类排行榜等等),各类酒文化创意产品孵化机构,酒类会展机构,中介服务公司,知识产权事务所,白酒鉴定评估公司,珍品白酒和酒文化产品收藏拍卖中心,白酒类专业刊物,以及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等。按照产业链的逻辑关系,第一类企业应该是酒文化产业的上游企业,第二类企业应是下游企业,它们共同组成了酒文化创意产业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以此观察泸州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进程,其酒文化产业的企业群和产业链显然尚未形成。因此,构建泸州酒文化产业企业群和产业链,似应成为目前泸州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的迫切任务。

3.3 加强酒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高级形式,而创新则是文化创意的灵魂。作为西部内陆中等城市,泸州在整体意义上的高端人才相对稀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中国著名并享誉海外的白酒金三角地区,泸州却拥有一批大师级酿酒人才和一批对酒文化研究有相当造诣的人才。这样一批人才,具备了酒文化的创新潜质,完全有可能在酒文化创意产业这一领域做出原创性创新成果。至于如何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真正催生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酒文化创意的原创性成果,笔者认为:首先,应着手组建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团队。这样的创新团队至少应包括酿酒专业人才、历史文化学人才、考古学人才、艺术设计人才、计算机数字技术人才、经济学人才等等。这些不同专业人才的相互合作与智慧碰撞,对催生高水平原创性酒文化创意成果将产生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应尽快把培养和引进酒文化创意产业所需人才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就培养人才而言,泸州应该充分发挥其拥有较强职业教育基础的优势,通过在职业院校中开设酒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专业的方法,培养此类人才。就引进人才而言,应根据泸州人才结构和发展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泸州酒业和酒文化优势资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重点引进一批经济学,艺术设计,计算机数字等方面的人才来从事酒文化创意工作。第三,为催生酒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尽快研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工商支持政策、入园优惠政策以及建立健全酒文化创意产品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等等,鼓励相关人才组成形式多样的酒文化创意团队,开展酒文化原创性创意活动。

产业建设 篇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积累了宝贵经验, 取得了明显成绩。当然革命老区赣南也不例外, 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理念, 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紧紧围绕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 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促进实现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力推进赣南文化产业建设, 着力打造三大特色品牌。

一、弘扬主旋律, 着力打造赣南红色文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 提升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红色文化和现实生活相对接, 对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具有重要的意义。赣南是革命老区, 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赣南革命根据地留下大批革命历史纪念地和革命战争遗址、遗迹。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 是我国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 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和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是新四军的红色源头之一。还有一些书籍、照片、标语、题词、锦旗、武器和生活用具等各类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 特别是毛主席在赣南留下的许多诗词, 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对于发展“红色”旅游,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利用红色文化, 努力培育红色文化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科学布局“红色”旅游线路, 形成景区互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赣南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整合市内的红色旅游资源。开辟以城区为中心幅射整个赣南老区的红色旅游线路, 做到编排成线。目前可先行开发东线路“红色故都游”由赣州—于都长征第一渡—瑞金云石山长征第一山—瑞金沙洲坝、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群;北线路“将军县游”由赣州—兴国将军馆、将军广场—宁都起义纪念馆—宁都翠微峰;西线路“梅岭游”由赣州—大余—崇义—上犹。此后, 还可开发南线路, 以及多条省际线路。

二是努力培育红色文化产业。突出品牌形象, 开展特色宣传。在营销上, 要针对目前不少红色旅游地存在的开发方式简单化、程式化的弊端, 创新开发、展示手段。一要突出重点, 打造品牌, 即以瑞金为龙头, 突出打造好“红色故都”、“长征第一渡”、“将军县”、“梅岭游击”等知名品牌;二要开发赣南红色旅游纪念品作为形象载体, 制作赣南红色经典影视和旅游VCD, 比如兴国县的“兴国山歌”、“送郎当红军”、“四星望月”等有特色的红色文化, 在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出售或随门票赠送;三要通过采取街头宣传、广场演出, 召开新闻发布会、旅游资源推介洽谈会, 组织红色旅游产业研讨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促销, 扩大赣南红色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宣传形式上还可以像延安学习, 组织民间优秀艺人在革命旧址搞说唱、打腰鼓、跑旱船等小品表演;像遵义一样, 开发“四渡赤水情景再现”项目。

三是建立合作机制。与江西省内的南昌、吉安、井冈山、等地建立合作机制, 并积极发展与广东、福建、湖南及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联合, 实现省际旅游互动, 共同挖掘市场潜力。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赣州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空间条件。从交通条件讲, 京九铁路贯穿赣州辖区南北, 赣龙铁路、赣韶铁路、赣粤高速、昆厦高速途经赣州, 105、319、323、206四条国道在市内星罗棋布, 新建赣州机场可供大型客机降落。同时赣州还是赣江、东江两条江的发源地, 水路运输也很方便。在省内, 赣州地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与井冈山山水相连。主动与省内的南昌旅游公司合作建立赣南红色旅游专线;与吉安、井冈山合作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旅游专线。在省际, 赣州是个边际城市与粤闽湘交界。可以建立粤赣红色旅游线、闽赣红色旅游线、湘赣红色旅游线。

二、突出特色, 着力打造赣南客家文化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 中原汉民族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 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 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 这里的18个县市, 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及其他少数居民点的世居居民外, 其余都属客家方言区。全市客家人口占90%以上。

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 姓氏宗族文化, 方言文化, 民居文化, 民俗文化, 民间文艺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挖掘、整合、创新客家文化, 研究和宣传民族风情, 努力建设具有客家特色、客家风格、客家气派的区域文化。

一是打造客家文化精品,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体现较高创作水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抓好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市场发展潜质和积极导向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及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 弘扬赣南优秀客家文化和具有传承、创新意义的文化艺术成果。

二是实施文化阵地工程, 积极开展“优秀文化县 (市、区) ”、“文化名县 (市、区) 名乡 (镇) 名村”评选活动, 推动赣南客家文化形象建设。

三是狠抓群众文化繁荣, 不断加强群众业余文化队伍建设, 做到队伍常在、活动常搞、节目常新;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 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

四是大力开展文化传播活动, 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图书、互联网等文化传播媒体, 大力宣传赣南客家文化, 扩大赣南客家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传承历史, 着力打造赣南宋城文化

赣州是宋代古城, 在这里保留有众多的宋代文物古迹, 有“宋代历史博物馆”之誉, 1993年11月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宋代赣州, 是古代赣州最繁荣时期。由于西域丝绸之路受阻, 中国对外贸易的通商渠道改走水上丝绸之路, 即经赣州——大余越梅关古驿道过广东南海。这时, 赣州城就为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 是全国兴盛繁荣的30名城之一, 赣州城规模和格局,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 城市功能也基本完善。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设施, 现在保存较好的有西安、南京、平遥、荆州、赣州, 但大多是明以后的。明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因此, 全国兴起城墙热, 包括万里长城都是这时改为砖墙的。只有赣州是全国惟一的宋代砖城墙, 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城砖”, 有记时的、记地名的、记人名的, 共有500多种不同内容, 在全国城墙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如同一部史书, 记载着古城的兴衰历史。

赣州宋城文化遗产显示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传承、开发和利用赣州宋城文化, 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实施宋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保证, 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坚持在抢救和保护基础上的利用和发展。保护是基础, 是关键, 是前提, 没有保护就没有发展。我国实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明确地提出了“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继承发展”的方针。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将那些珍贵的、濒危的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保护下来, 在保护的基础上将有价值的部分赋予其一定的生命力, 使之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欣赏、所接受, 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对于宋城赣州来说要维护宋城的总体格局, 重点保护城墙、城门、“六街” (阳街、横街、阴街、斜街、剑街、长街) 。“三桥” (东河浮桥, 原西河浮桥, 原南河浮桥) 、福寿沟等遗址。

二是要强调在科学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所谓科学保护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宋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原则, 防止对宋城文化遗产的曲解、误解, 甚至歪曲、滥用。要讲求保护方式, 必须尊重历史, 按照“原汁原味”的本来面目进行记载, 不能马虎对待、不负责任, 更不能随意加以改变。为此必须做到: (1) 深入了解宋城的历史、地理及民俗习惯, 在准确把握其空间布局、建筑内涵和特色的基础上来维护宋城文化古迹。 (2) 在整治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与宋城风貌取得统一的外围建筑。 (3) 在实施保护的过程中采取扩建新区的方法, 将旧城区的功能引向新区, 从而减轻老城区的压力为宋城的保护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既保护了宋城文化古迹, 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是要依靠全体市民的努力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赣州宋城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投资量大, 如果单靠政府或民间力量来完成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积极鼓励民间开发力量协同政府一起参与保护和开发。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 整合赣南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赣州文化产业。弘扬主旋律, 着力打造赣南红色文化;突出特色, 着力打造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历史, 着力打造赣南宋城文化。

产业建设 篇9

1 牧业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1.1 牧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目前, 该市在规划实施500万头生猪、2亿只家禽两个省级产业园区的同时, 还规划实施了5个特色产业园区。

1.2 园区畜禽饲养情况

截止到2009年底, 该市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269万头、132万头、37.5万只和9 800万只, 同比分别增长11%、16%、15%和1%。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0.5万t、7.5万t和1.7万t, 同比分别增长10%、13%和45%。牧业产值55.5亿元, 同比增长23%, 占农业总产值的46%。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 950元, 同比增长11%, 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5%。畜牧业已经成为该市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2 牧业产业园区建设中体现的特点

2.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畜牧业区域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和该地区区域资源特点, 积极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 构筑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地方主导产业架构, 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该市围绕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规划实施了500万头生猪、2亿只家禽两个省级产业园区。并根据各地不同特点, 规划实施了肉牛、蜂业等五个特色产业园区。目前, 已形成了以梅河口市、柳河县、辉南县为主的粮牧结合型牧业经济带;以集安市、通化县为主的山区特色型牧业经济带;以东昌区、二道江区为主的围城型牧业经济带三个各具特色的牧业经济区域。该市在提升现有生猪、肉牛和肉鸡主要畜禽产业发展基础上, 还加快了奶牛、鹅鸭、鹿、兔、蜂以及特养业的开发利用和发展进程, 初步形成了生猪、肉牛、肉鸡三大产业为主, 奶牛、鹅鸭、绒山羊、鹿、兔、蜂及特养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2.2 推进标准规模养殖, 实现集约化发展

2.2.1 转变饲养方式

在充分考虑饲养环境、防疫条件和市场准入条件等情况下, 该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 (小区) 建设, 实行退出庭院、退出村屯, 进入小区、进入园区的发展战略, 对兴建标准化牧业小区的养殖户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2.2.2 转变管理方式

目前, 该市畜禽规模饲养场户发展到4.5万户, 规模饲养畜禽比重已占畜禽饲养总量的72%。为了进一步管理, 各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场 (小区) 全部建立了养殖档案, 实行规范化、科学化、数据化管理, 每年都以130个以上的增长速度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 数量发展到2 430个, 拥有各类畜牧业装备设施4 019台/套, 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 (小区) 饲养畜禽比重已占畜禽饲养总量的25%。

2.2.3 转变粪污处理方式

在推进标准规模养殖的同时, 该市加快了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步伐, 突出抓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解决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在猪粪处理上, 实行“四位一体”生态处理法, 即建设沼气池, 集养猪、日光温室种植蔬菜、燃料于一体, 变废为宝。在牛粪处理上, 实行牛粪-繁殖蚯蚓-蚯蚓喂鸡 (或生物药原料) , 发展循环经济。在鸡粪处理上, 实行转化成生产有机肥的处理方式。如东昌区永镇禽业有限公司饲养蛋鸡10万只并建有鸡粪无害化处理厂, 以鸡粪为主原料, 生产有机复合肥装袋出售, 年可加工生产鸡粪有机复合肥2 000 t, 年可创利50万元, 效益非常可观, 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又如二道江区恒远牧业开发公司对牛粪采取了牛粪-繁殖蚯蚓-蚯蚓喂鸡的循环利用模式, 公司生产的高蛋白鸡蛋价格是普通鸡蛋的两倍并且供不应求, 仅此一项就年可增加养殖收益20万元以上, 既有效的解决了粪污处理问题又提高了养殖效益。

2.3 突出龙头企业带动, 实现产业化发展

2.3.1 综合发展, 突出带动

该市在注重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的同时, 突出牧业龙头企业带动, 走牧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 全市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3户, 产品达30个系列, 653个品种, 畜禽类加工能力达到1亿头 (只) 以上, 初步形成了肉鸡、鸭鹅、生猪、肉牛、蜂、肉兔等7个畜牧业加工企业群。该市突出发挥辉南卓越, 梅河正方、万家福、德坤禽业、东林兔业, 柳河康华, 集安永泰蜂业等企业自身优势, 带动周边8万余户农户通过种养两业增收致富, 周期性提供就业岗位5 000余个。

2.3.2 强企建制,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该市加强了企业的自身建设。辉南卓越、梅河正方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均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控制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QS质量安全体系认证, 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及国家批准使用的绿色食品标志。

2.3.3 加大认证, 突出品牌效应

正方公司产品还被北京奥运会指定为专供产品。全市已有7户企业获得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证书, 其中生猪绿色饲养通过了国家肉品认证中心的认证。全市省级以上名牌畜产品达到13个, 其中2个产品获批加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一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出口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尔巴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4 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实现科技化发展

为了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和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作用, 该市积极培育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统一科技知识培训、统一供给优良品种、统一供给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销售等方式, 引导农户进入合作经济组织, 科学组织生产, 积极推广新的科技知识和手段, 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目前, 全市各类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85个, 其中各类养殖协会61个, 各类养殖合作社124个, 会员及社员发展到9 200余人, 年经营数量达2 100余万头 (只、箱) , 辐射带动农户达1.72万余户。

2.5 强化综合防控措施, 实现安全化发展

坚持一手抓发展, 一手抓保护, 努力构建畜牧业产业发展安全屏障。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 以免疫为主的各项综合性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全市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在投入品监管上, 定期开展对投入品的监督检查, 对全市496个饲料生产经营企业、225个兽药生产经营企业、7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2个奶站开展定期检查, 较好地实施了源头防控。在动物卫生安全监管工作上, 投资60多万元新建了市畜产品检测中心, 全面加强对畜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检验;严把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关;严把流通环节监督关;严厉打击非法交易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行为, 全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及其产品卫生安全事件。有效保障了畜牧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 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该市将继续围绕省、市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和省局“十大工程、十大体系”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 强力推进牧业产业园区建设, 抓发展、抓重点、抓项目、抓落实, 推动该市畜牧业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发展。

3.1 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该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用项目建设统领牧业经济发展的全局。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和多种措施, 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 推动园区牧业经济发展。

3.2 抓好牧业小区建设工作

围绕牧业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力争每年完成130个以上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 (小区) 的建设任务。

3.3 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

重点抓好引种、育种和扩繁, 加强人工改良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禽原种场、扩繁场规划建设, 加速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

3.4 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五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和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扎实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提高存栏牲畜耳标佩带率, 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认真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 确保畜禽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3.5 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加大对兽药、饲料生产及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和市场专项整治力度, 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强化源头防控措施, 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完善通化市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 加大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力度, 全面开展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3.6 抓好畜产品加工业工作

在全市不同区域, 围绕肉鸡、生猪、鹅鸭等主要畜禽品种, 加快组建由经纪人、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参加的产销合作社, 推进产品的精深加工,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畜禽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延长产业链条。加快饲料工业的发展, 尽快实现饲料供应的自给自足并进入外地市场。

3.7 抓好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加大改善养殖环境力度和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工作,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 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率先开展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 总结和推广经验, 尽快进入实施。深入开展秸秆资源产业调研工作, 摸清基础、现状和潜力, 研究引进和争取秸秆饲料转化项目, 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3.8 抓好融资体系建设工作

加快辉南卓越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试点组建和梅河东林 (万家福) 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运行工作, 帮助养殖业户解决标准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

3.9 抓好牧业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作

发展环保产业 建设美丽南京 篇10

一、南京市环境现状

2011年,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好转。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三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全年良好以上天数为317天, 占比86.8%, 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总体较上年略有下降, 达标率59.2%, 较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保持平稳;辐射环境质量符合允许限值, 维持稳定状态。对照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为85.2分。但是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 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空气质量虽有提升, 但达标水平依然较低, 在全国、全省排名仍然居后, 灰霾天气比重较大、扬尘污染形势严峻、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要想解决环境问题, 使得全市人民满意,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治理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

二、南京市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

1. 产业转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南京市属于国内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期以来存在着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 重工业比例达到80%, 石化、钢铁、建材、电力比重大, 导致南京市的能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随着GDP的上升迅速增加, 同样产值的能耗水平相当于日本的3.6倍, 新加坡的2.5倍, 工业企业产生的COD和二氧化硫高于全省水平。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 新的项目审批与节能减排指标直接挂钩, 当前南京处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时期, 重工业对于南京经济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产值和收入倍增计划, 实现绿色发展, 南京一方面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另一方面必须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改造重工业, 促进新的产业发展。

2. 环境代价巨大, 难以为继

经济的迅速发展, 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主要有三个重点方面, 一是水体污染。2011年全市监测的282个水环境断面中, 按监测的21项指标评价, 达标率59.2%, 较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二是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加大, 同时由于化工企业的排放造成二氧化硫含量呈上升趋势, 二氧化硫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比重已经占到60%—7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 引起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造成粮食、蔬菜和水果减产, 林木死亡, 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 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石油化工、钢铁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冶炼炉渣、粉煤灰等残余物。2011年南京市固体废弃物总量1791.5万吨, 较2010年上涨8.15%,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16万吨, 较2010年增长5.6%。总体来讲全市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明显不足, 大部分废弃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 无害化处置率水平较低。

3. 环保产业有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限购令、房产税等楼市打压政策的出台, 原来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陷入困境, 难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对全市经济的拉动效用显箸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十二五期间南京重工业为主的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对于重工业的节能降耗措施的采取, 生态化的改造, 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与管理, 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10年, 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单位400余家, 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42亿元, 2015年预计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增幅惊人。环保产业市场需求量大, 产业链长, 幅射面广, 吸收就业量大, 经济拉动效应明显, 有望成为南京市新的支柱产业, 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4. 环保产业可以提高科技创新力

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涉及污水处理、节能降耗、环保装备制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领域, 门类众多, 需要进行生物、化学、机械、电子、材料科学等大量前沿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南京市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众多科研机构, 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 拥有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源。由于环保产业市场广阔, 产业附加值高, 企业参与度高, 有助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结合的科学创新体系, 提高南京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促进整体科学水平的提升。

三、南京市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创新能力不强、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市环保技术的研究主要以应用为主, 缺少基础理论研究,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科研院所的环保技术开发与企业的生产制造脱节的状况较严重, 科技成果转化滞后, 导致环保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大多数环保企业的科研、设计力量较薄弱, 在环保产品、环保技术开发等方面, 常规技术仍占主导地位, 缺少尖端技术。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 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不尽如人意, 不能有效治理环境问题, 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2. 环保企业规模小, 结构不合理

南京市环保及相关产业规模较大, 但从事环保产品制造业的企业小而散, 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缺少集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设计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除南京蓝深制泵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环保等少数骨干企业在业内具有竞争优势外, 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专业化水平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产品缺乏特色, 市场竞争能力弱,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企业环保产品的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化程度不大, 特色产品少, 产品雷同现象较严重, 竞争激烈。

3. 环保产业缺乏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

全市环保企业主要分为咨询服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类型, 分属不同的产业, 归口部门不一, 缺乏产业集聚度, 难以形成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宽松的政策环境, 从而导致环保产业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总体的发展战略, 缺乏必要的环保产业鼓励与扶持政策。

四、南京市环保产业发展建议

1. 强化环保法制建设

由于环境资源 (水、空气) 的公共属性, 环保投入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企业环保投入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资源有利, 但对于企业来讲增加了产品成本, 减少经济效益, 利益趋动企业把赢利目标置于社会整体福利目标之上, 这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为切实保护环境, 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强化环境政策的实施机制, 适当提高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加大对排污行为的监管力度, 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使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远远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2. 形成规范的市场机制

进一步加强环保市场的监督管理, 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要建立市场新机制, 促进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鼓励环保企业参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 可采用BOT (建设-经营-移交) 、TOT (移交-经营-移交) 等特许经营模式建设和经营环保产品如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城市和环境基础设施, 提高排污收费率, 增加企业的污染成本, 用经济手段调节污染企业的排污强度。将“谁污染、谁治理”扩展为“谁污染、谁付费”, 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的良性循环。

3.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环保产业政策体系, 运用各种政策工具, 如土地使用、进出口、财税、金融信贷等优惠措施, 引导环保企业向重点、难点、热点领域发展, 形成我市环保的特点和优势,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型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 加强环保产业的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行为, 强化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建立和完善我市环保市场管理体系, 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合理、优胜劣汰的市场氛围。

4. 加强环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东南大学能源、环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膜研究院、环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 有重点地开展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的现状基础调查工作, 建设环保科研基础数据库。开展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基础研究, 加强灰霾天气、黑臭河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重大课题的科技攻关, 注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研究, 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5. 大力发展环保重点领域

环保产业要本着重点发展的思路, 集中资源和资金, 重点发展关键领域。应该将重点集中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节能环保服务业, 由于南京市科研院所众多, 在全省占有优势, 份额达到50%以上, 可进一步拓展到设计、审计、评估、能源管理领域;二是节能产业, 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源头控制;三是污染物处理、综合利用产业, 重点抓好固体废弃物、污水、废气、噪音等的治理, 控制污染水平, 减少环境伤害;四是环保装备产业, 通过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 进一步提高环保产业的处理水平, 提高处理效率。

6. 拓宽环保企业融资渠道

上一篇:外国影片下一篇:核心竞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