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观

2024-07-01

跨文化交际观(精选十篇)

跨文化交际观 篇1

时间观(Chronemics),又名时间学,是研究人类在互动过程中,如何认知、使用及建构时间的一门学问。时间观归属于非言语交际的范畴。

Edward T.Hall把人类认知的时间划分为三种:正式时间、技术性时间、非正式时间。正式时间指时间的区分单位。人类依照太阳与地球运转的关系,主观性地把时间划分为世纪、年、四季等计算单位。在不同的星球,时间的长短计算会产生差异。技术性时间跟行话一样,非专业人士很难了解其这种专业性的时间,如光年。技术性时间对人类沟通的影响不大。非正式时间就是指人类生活的时间。这种时间观念来自我们对正式时间单位的认知。研究非正式时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Kluckhohn&Strodbeck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取向;第二种方式是把时间分为一元时间(单线性时间)和多元时间(多线性时间)。

二、中西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差异

根据Hall的时间观,一元时间(单线性时间)文化的人把时间看成是线性的,认为时间不仅可以进行分割、进行计划,而且还可以经营管理。因此,时间既可以“节省”下来,也可以“挥霍”出去。这可以从以下谚语中得到体现。“Time is money.Money lost,little lost;time lost,everything lost.Time is life and when the idle man kills time,he kills himself.”他们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做事讲究计划性。他们做每一件事都有计划性并绝对遵守时间。他们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们注重的是目标、任务和结果,而不是人际关系。人们社会活动严格地受时钟的控制,在社交场合早到或晚到十分或十五分钟就算失礼。“时间就是金钱”早已成为西方人的生活信条。人们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时间“紧缺”意识。因此预约成为西方人在时间精确性表现上的一种文化,也是西方人普遍的社会习惯。但是多元时间的人认为时间是圆形的,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因此,很多人做事喜欢拖沓,准不准时是次要的,甚至不是问题。很多中国人与人约会定时间只会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如:我们明天上午见面时再聊吧。这就暗示已经决定的时间是可以改变或推迟的。无论是谁迟到,另一个必须等上一段时间,而且没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们对待时间比较随意。他们同时做多件事情。如:商场的服务员同时服务几个客人,这在中国是常事。在社交中,他们重视人的实际参与、交易的完成,而非预先计划。此外,很多人公私时间不分明,做不完的工作往往带回家做。生活与工作不分家是职场上司空见惯的不成文规矩。与此同时,他们把人际关系看得很重,并习惯于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几件事情。

Kluckhohn&Strodbeck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取向。过去取向文化的人很看重传统,崇拜祖先,强调以史为鉴,倾向于让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未来,重视年龄与资历,在称谓上喜欢使用“老”“大”,喜欢拍古装戏、历史片,厚古薄今。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尊重过去,在做事之前,都要事先考虑过去有没有做过这件事,以及这件事情产生的影响等,而且今天做得如何也以过去为评价标准。人们喜欢引经据典、求静求稳,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老”字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如:老马识途、老当益壮、老成等。所以,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现在取向文化的人认为当前具有重大意义,并认为未来是模糊和不可控的,强调活在当下。他们的生活比较悠闲、放松,节奏较慢。菲律宾、拉丁美洲国家、阿拉伯国家属于这一类。未来取向文化的人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喜欢拍科幻片。他们憎恨拖延、不守时间的人,相信未来可以驾驭,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先。他们喜欢预约并提前规划自己的活动,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美国就是一个未来取向的国家。美国人认为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有始有终的,是能够用日历来衡量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现在的可以握入手中,但也正在过去。只有未来才是可以规划和努力争取的,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美国人做事时很少看过去。在他们看来,现在和未来最重要,过去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认为年轻人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往往忽视对老年人的重视。他们这种未来时间的取向与他们国家的历史有关。美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充足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遵循。他们普遍相信机会人人均等,个个怀揣“美国梦”,并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受这种未来时间取向的影响,美国人比较活跃、乐观,很少循规蹈矩,喜欢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他们努力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美好的现世生活。如:嫁娶可爱的对象,住美好舒适的房子,开时髦豪华的轿车等现世的享受。美国人也重视未来,如:国防、经济或太空等政策的拟定,通常延伸到几十年之后。

三、中美时间观产生的根源

在美国有86%的人是基督徒,因此他们的时间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圣经里的Jesus是个很活跃的人,他喜欢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拯救苦难者,圣经里所发出的强有力的信号就是勇敢。因此,美国人敢于创新、勇于发明,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建国的时间短(1776年7月4日—至今),主流文化建构的时间短并主要经过两个阶段:最早到达大西洋海岸的英国人带来了英国人的价值观、法律制度、商业模式;这些早年定居美国的人遭遇到新移民的竞争,加上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生存,一切得靠自己。这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他们的思维模式、信念、价值观和态度都要适应那种生存环境。在那种环境下,个人主义显得尤为重要。美国人把妨碍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做决定看做是侵权行为。在单线性时间取向的影响下,人们凡事依计划而行。因此,一个时段只能做一件事,时间约定后,早到或晚到十或十五分钟,在社交上就算失礼。所以,“准时”是单线性时间取向文化的主要特色。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主要以圆式时间观念为指导。而这种时间观念根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之上。中国三面靠山、一面朝大海:北是西伯利亚、蒙古高原、戈壁滩;西边,高山把它跟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分开;西南部,喜马拉雅把它跟印度分开。这种地理环境的隔离使得中国先民以农耕为主。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是顺天应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年年如此,循环不已。人与人之间也是互相依靠,关系和谐,人们从来没有把自然当成对手来对待。农耕田园文化把人与大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他们把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斗转星移等自然现象归纳总结,形成此消彼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阴阳”观念。这种传统的时间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时间充裕的感觉,养成了不紧不慢的休闲做事方式。在钟表传入中国之前,古人对时间计算也只是大致的、模糊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这可以从古人用鸡鸣报晓,用沙漏、燃香等方法来计时得到佐证。此外,在传统的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在循环往复的时间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循环不已、不断轮回的时间意识,逐步形成了东方社会圆式时间观念。加上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行动的每个步骤都是由周围的环境临时决定的,不受时间的制约。因此,做事表现出灵活性较强、计划性较差的特点。在社交活动中,以人际关系与和谐为重,准时或不准时是次要的事,甚至不是问题。约会的时间具有弹性,多件事可以同时处理,彼此情感凌驾时间之上,公私时间不分是圆式时间观的特点。

四、全球化及世界局势的多变对中美时间观的影响

时间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稳定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科技的突飞猛进、交通通讯的发展把地球的各个角落连成了一体。文化与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全球依存性,已经取代了往日那种沉溺于地域性文化的隔离孤立的生活方式,成了当今人类生活的常态。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相互影响,时间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如: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时间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已经开始计划时间、提前规划时间。预约、守时等西方社会规范也正在逐步被我国所接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去串门。个人隐私越来越得到尊重,具体表现在探亲、访友都要事先预约,而不是临时去登门拜访,就连父母去探望子女也会提前通知。很多有条件的家庭,父母也不跟子女共住一个房子,而是各自分开生活,彼此互不打扰,给对方留有空间。此外,现代中国人对未来也有所重视。例如:很多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人的传统时间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时间观念正在形成。

在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上帝-超自然之力”产生了怀疑,因为恐怖袭击夺走了很多无辜的生命。尽管他们对上帝如此虔诚,但在危机关头并没有得到上帝的护佑。那次灾难也让他们明白命运不掌握在上帝的手里,而在他们自己的手里。他们觉得未来难以预料、更难把控,最好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当下。这个例子说明很多美国人正由未来取向的时间观转变为现在取向的时间观。

五、总结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每一种时间观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中国和西方国家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国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同样,西方人凡事受制于钟表的做法有时显得过于僵化和刻板,可借鉴中国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将本民族的文化作为衡量他文化的标准或参照物,更不能对他文化产生排斥心理。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西文化相互渗透,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继而使得时间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不应沉溺于地域性文化的隔离孤立的生活方式,而应走出本民族文化的局限,真正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从而避免因时间观念差异所引起的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摘要:时间是一种语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但是这些时间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了解这些差异和变化能帮助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时间观,跨文化交际,全球经济一体化,差异,失误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4-75,137-139.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167.

跨文化交际观 篇2

摘要:面子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交际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涉及面子需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面子”的内涵、价值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这种差别所导致的交际方式也大相径庭。探讨中西面子文化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有助于消除人们因“面子”引起的文化冲突和交往中的障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可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面子观;文化差异;交际模式

中图分类号:G04;H005文献标识码:A

“面子”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地重视,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鲁迅先生曾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1\]在中国给人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人面子,就是侵犯了其尊严。多位学者都曾关注或研究过这一文化现象,如近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的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但却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它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2\]。

可以说,面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要面子的情况同样也存在于西方文化中,或者说它具有存在于各种文化中的普遍性。面子对跨文化交际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交际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涉及面子需求。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就曾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谈到“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3\]。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面子”的内涵、价值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所导致的交际方式也大相径庭。交际者总是依据其文化中最重要的面子理念行事。〖HJ*3〗

一、中西方面子观之比较

(一)西方人眼中的面子观〖HJ〗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Erving Goffman\[4\]于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提出了一套著名的面子理论。在《论面子功夫》中,他从社会学角度系统分析了“面子”(face)这一概念。他指出面子乃是社会互动行为中的仪式化表现。换言之,社会互动必须依赖规范才得以进行,面子概念即代表个人行为符合特定社会规范,以及借此所获得的社会支持\[5\]。人们在生活中存在着普遍的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流有时需要在某种媒介作用下进行。在与人交际的过程当中,面子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展现出的社会形象\[4\]。个人所展现出的社会形象应具有连贯性和世俗性,凡有不依“面子规则”交际的人,必然会被视作有悖常规,使人青眼相待。

美国人类学家 Brown & Levinson\[6\]拓展了Goffman的定义,称面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树立的一种公众自我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该观点认为,在说话时照顾对方的面子,交往时为对方给予或者保留面子是人际交往合作的前提。按照Brown和Levinson的说法,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都是人际交往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积极面子是希望个人正面的自我形象或个性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这就意味着积极面子得到了维护。消极面子则是不愿受制于别人,保存自我行为和选择自由,不受别人的干涉和阻挠。积极面子关系着个人的利益,常见于“给别人一个面子”这样的情境,遵守支持别人的交往原则。在交际当中主要体现为向对方表示关注并同意对方的意见,与对方达成共识,或者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赞许。消极面子则指向交际者的个性,它强调个人权利,在交际中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同时,表示对对方独立需求的尊重,这种消极面子不完全为群体束缚。

归纳而言,西方人的面子观强调个人面子,强调个人行动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其实质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植根于此面子观后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观念。西方文化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所推崇的价值观念以个人成就和荣誉为核心。追根溯源,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民主精神”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让民主自由在西方文化诞生之初就牢牢地烙印其上。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冲破封建桎梏之初,大批人文主义者就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域中不断涌现。提倡“人性”,高呼“人权”,将人性和人权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这一群人的代表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强调个人利益与价值,标榜“个人自由 ”和“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逐渐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面子观念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面子一词包罗万象,凝练于五千年广博的华夏文明的血液里,已成为支配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中国的许多学者对面子问题作了很多研究,而且发表了诸多有关面子的学术文章。归纳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汉文化中“面子”的内涵。

第一,面子具有关系性。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处理和维系,社会生活也要靠面子操作和决定。中国文化中的面子以关系为基础而概念化,即面子以人的情感为基石,顾及他人的面子能起到促进人际和谐的作用。中国人的面子哲学可以概括如下:面子是责任、权利及义务的严格法律的代替者,它不仅是社会中促进人际和谐的目标,也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若个体严重违反社会规范,不仅会给自身甚至家庭造成消极影响,也容易使人产生如此怀疑:在他生活中曾经教导他和赏识他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不阿的公正性?或者说,不同程度的 “丢脸”不仅根据个人过错或失败的严重程度决定,并且对于自我亲疏程度不一样的其他人也有着各异的意义。

第二,面子具有道德性。面子是个人身份和理想形象要求的综合表现,是个人社会地位、处世要求和社会价值的总和。在中国社会当中,人们的言行受到公共道德规范和理想人格标准的制约,如仁义要求、忠信要求、德才要求,等等。如果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就被视为涨了面子,反之,与这种标准相悖的就被视为丢了面子。20世纪40年代,中国留美学者、人类学家胡先缙提出中国人的面子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脸”和“面”\[7\]。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其中“脸”主要涉及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低有关的事情。团体对于道德高尚者持有无上的敬意:这种人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高质量完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彰显自己的正直品德。它代表着社会对于自我德行的完全信任,但是如果失去它,这个人便难以继续正常地在社会组织中立足。“脸”不仅仅是维护道德标准的社会制约力量,更是一种内化的自我约束力。丢脸是团体对不道德或为社会所不容的行为的责难。那些严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一旦为大众所知悉,便会对个人品格造成消极影响,从而招致公众的责难,使这个人失去颜面。“面子”则代表个人的社会声誉。这种声誉是由人在事业上步步高升中所取得的成功与赞美而获得,也是因个人努力或着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7\]。无论何时,只有立足于自身所处的外在环境,才能获得这种声誉。“面子”和“脸”不同,它可以出借、争取、添加甚至敷衍。脸和面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脸”不仅是品格的基本要义,也是决定“面子”多少的因素之一。如果失去了脸,那么面子也难以维系。因为脸和面子之间复杂的关系,它们的概念也有重叠的部分。它们都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尽力保存自己的脸,维护自我的道德尊严,与此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面子,即在提升自己的声誉上下功夫。

第三,面子具有等级性。这种关系等级由年龄、血统和社会等级构成,而面子的功能就在家庭内部的关系等级下实现。在Chang & Holt\[8\]的研究中,面子和中国儒家思想里的社会秩序观念关联紧密,在这种思想体系下,人因不同的地位而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面子,并要求这种面子在交互者中必须得到尊重。

归纳而言,中国文化中的面子不具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特征,反之强调公共面子,强调的是个体行为保持和群体观念与评价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对个人愿望的迁就。植根于此面子观后的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文化,其思想精髓是“仁爱”和“天人合一”。这一理论体系把个人视为社会和整个人类的一份子,需要以自己的社会角色为基石,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品格,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强调个人服从于整体,高度重视社会整体。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他的这种仁爱思想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等级体系下是纵向的,它强调个人最大程度地服从自己所在的集体,并按照自己在等级体系中的地位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社会道德的规范标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面子”内涵与西方的“面子”观念不尽相同。

二、中西方交际模式之差异

交流的障碍主要源于对对方文化的不理解或不了解。交谈得越多,就越多地尝试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就有更多的机会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不考虑面子问题所包含的文化敏感性,就很难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文化群体对面子观的定位,是在自身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从而使得各种文化群体都有自身特定的处理面子的方式,由此也决定了其在交际中所特有的会话与行为方式。

(一)情感取向 VS 任务取向

在中国,个体不能独立于集体之外。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关系网络,因为不同关系网之间的交叉重叠,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由此形成,而“人情”和“面子”正是维系这个网络的关键。面子象征着人际影响和人情关系。所以,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华文化十分重要,个体人际关系融洽度和影响度的衡量标尺正是情面。为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处处为对方留情面、给面子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国的商务文化讲究在“面子”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谈生意前,中国人注重通过宴请与送礼等手段与交际对象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谈生意过程中更是要回避冲突。可能对中国人来说,保持和谐与建立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正是所谓的“买卖不成人情在”的道理。

而西方文化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和整个世界分离的独立体,强调自我和个人成就,个人面子的获取是建立在个人事业的成功之上,因此,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情感型”人际关系不同,西方社会更偏向于任务型关系。它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短暂且不稳定的交往关系。反映在人际交往中,其特别讲究实效,所以在对话中很快就切入正题。按照西方人的交际标准,如果对方的问候时间过长,听者便会主动提醒对方直抵主题或者给一些“谈正事”的提示语。整个交际过程都存在着这种倾向。离题万里和言语冗杂都会招致他们的反感。如果某方在交谈时说话过于细节化或者过于繁杂,另一方就会以“让我思考一下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来打断其发言。在直面交流的过程中,若出现离题的情况,人们也会用非语言方式或者用表情或行动表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直接打断。

西方人眼中的“面子”以“自己”为中心,以对己方有利为基本原则。同时他们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个人意见,为维护个人利益和面子,双方可以争吵甚至争斗;适当程度的冲突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积极行为。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常常按照客观法则办事。对事不对人,注重的是公事公办,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一般不受感情所左右,因此让人觉得有些“不讲情面”、“冷若冰霜”。在商务谈判中,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唇枪舌战,剑拔弩张。对于条款中不满意的小细节,他们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而不用过多地考虑他人的面子和群体的利益。在他们眼中,人是人,事是事,谈判场合剑拔弩张,生意背后依旧可以做朋友。因为西方人是以任务为取向,商务谈判中以维护己方利益为目的。这在中国人眼中颇有“不择手段”的作派,与中国人“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

(二)委婉含蓄 VS 直截了当

由于深受其面子观影响,中国人倾向于含蓄、保守地表达思想感情,不喜欢直接明了的说话方式。他们愿意给彼此留有面子和尊严,因此,在交际中,中国人对委婉的表达方式非常青睐,通常喜欢“留一个心眼”,不是直截了当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而要考虑方式方法,巧与应对,见机行事。尤其是在发表不同意见时,要察言观色,委婉表达。

就中国人来看,委婉地表达异议,有利于局面的稳妥;由于委婉,需要深思熟虑,意见也相对成熟、中肯,于人于己都有益无害,在面子上都不会有所损伤。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胡先缙与黄光国\[7\]都曾提到“给面子”与“不给面子”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灰色的“敷衍面子”,是指也许不是很尊重对方,不想让对方有面子,但是一方面不想让彼此的关系恶化,或是让其他人有没面子的感觉,造成日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往往会选择至少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敬意,不让对方感觉到不愉快。胡先缙在讲解“敷衍面子时”说到,“也许甲本来并不怎么尊重乙,但为了博取其好感,甲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敬意,而这种好感恰好不会使乙感到不快”\[7\]。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即便自己有理,提出不同意见前也总要说“刚才某某的发言很有道理”,然后再在“但是”、“不过”后面做文章。中国人也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人,尤其是长辈。在必须评论他人表现时,尽量使用委婉或模棱两可的言词。初到中国的西方人往往莫名其妙,以为中国人言不由衷,故弄玄虚,殊不知这是给听话人留面子,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中国人巧用委婉的典型范例,当属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所说的一句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二十多年。”当时的中美关系还带有明显的“冷战”印记,彼此积怨很深。此话一出,既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导致中美不和、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长期深度介入亚洲事务的事实,同时又不带丝毫刺激性,以免伤及美国客人的颜面和情感,于是使得双方听者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不同于中国人的委婉表达方式,西方人在交际中就比较直截了当。在西方的面子观中,言语的赋义与环境的赋义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西方人,交际中往往语言外显、明了,处理事情一般将人事相分,解决冲突时对事不对人。其谈话方式倾向于直接、坦率,而不大顾及环境条件怎样、对方反应怎样、所说所做将产生什么后果,脑门一热就像竹筒倒豆子――干脆利落地全抖出来。在对待别人言语中的错误上,也很直接。例如在商务晚餐中,如果一位中国客人谈起法国时弄错了一个城市的位置,法国人一般会公开或私下予以纠正。但中国人却避免在公开场合反驳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法国人的文化习惯是辩论,而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保持和谐和维护颜面。如果想拒绝别人,西方人会直接说“no”,发表不同意见会开诚布公,因为他们觉得这不会损害对方的正面子。

〖WTHZ〗

(三)贬己尊人VS 相互平等〖WT〗

中国人的面子观表达的是对尊严和尊重的诉求,它不仅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声誉及地位的认同,也强调社会对人们需求的认可。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脸”,同时试图提升自己的“面”,中国人对其成就和地位往往过分谦抑。如果为使自己的地位高于他人而夸耀自己,高估自己,则很可能受到社会的冷遇。如果热衷夸耀的人遭遇挫败,不仅难以得到旁人的同情,还可能会受到嘲笑。对自身能力判断欠妥的人往往被贴上“轻浮”的标签。一个人既难以在每一点上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由于事先无法正确预知每次行动的结果,那么预先拉低身段,放低自身价值才是明智之举。通过这种方式,个人既能建立谦虚的形象,受到人们的赞扬,又能增加自身成功的信心。因此,为了得到他人更高的评价,人们会时常不自觉地贬低自身的才能和本领。在人际交往中,若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事,说话人一般表现得较为谦逊甚至卑微,而提及与对方有关的事情时则尽力抬高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给对方面子。最为典型的就是听到别人赞扬时,客套语往往是自贬一番,以表示自己的谦逊,如“哪里,哪里,您实在是过奖了”,或者“我做的还很不够”等等。这种贬己尊人的交际原则在谦辞、敬辞系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谈及自己一方时,中国人会在称谓前加上“鄙”、“贱”、“拙”、“愚”等字,如:“鄙人”、“鄙姓”、“贱内”、“拙荆”、“愚见”等,在涉及对方一方时,称谓前往往有“尊”、“高”、“贵”、“令”等字,如:“尊府”、“尊夫人”、“高见”、“贵国”、“令郎”等。

中国人这种通过贬低自身来抬高别人的行为,在中国人看来是给别人面子,在西方人看来却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例如电影《刮痧》中,许大同因为儿子和朋友昆兰的孩子发生矛盾,当着昆兰的面,打了自己孩子一巴掌,以示给对方“面子”。可是在他朋友看来,打孩子是父母亲不体面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它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利和长幼平等的信条,伤害了孩子的消极面子。因此,他难以理解“打自己的儿子就是给别人尊重、给别人面子”的中国逻辑。在气急败坏的情形下,昆兰憋屈地回驳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儿子怎么能是在给我面子呢? ”

在西方文化中,“面子”是一种缔造个人身份的工具,个人面子的获取必须通过取得成就来反映个体。也就是说,他们不会从群体的互动中寻求自我的体现而获得面子,而是通过追求自主、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来实现个体的自我指认。平等的观念贯穿于西方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交流的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横向结构,即平等的而非等级的关系结构,“人们在社交互动中获得情感利益的同时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并避免担负责任”。这种平等性反映在交际中,人们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和约束,通常采用对等的称呼方式,甚至直呼其名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在西方,人们甚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性称谓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他们的上司(或者老板)可直呼其名,这种称谓的方式不会认为是不礼貌的,相反地,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和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Paul神父)。

西方的面子观注重每个交际者的个性,侧重于维护个体的消极面子。交际者一方面不会把自己的所言所为强加于别人,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不愿让别人的所言所为强加于自己,希望自己受到尊重。例如,在餐厅点牛排时,服务人员一般会以“How do you like it cooked? Well-done,medium,or rare?”的方式与客人交流。西方人极为推崇以“尽量不给他人造成不便”的原则进行社交,因为这是一种避免尴尬、给对方留有更多选择余地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彼此的自由。与之相对应的,不把自己的意见或意愿强加于人,给予对方充分的选择余地,是维护消极面子时常常用到的语言策略。在西方人的谈话中,常见的是疑问句、缓冲语、过去式、致歉语和感激语。例如:I wonder if you want this or not? 或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you with us,but we――。这与西方人的“个人”取向和追求人际间的“平等”与“一致”有关。人们在向他人提出要求时,尽量做到委婉,不给对方“强加”的感觉,以保证彼此间的消极面子不受伤害。

(四)亲近VS 疏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因为这被认为不礼貌,干涉了别人的隐私,威胁了他们的消极面子。个人隐私的内涵可总结为:个人情况(年龄、婚姻、子女、事业、收入等),宗教信仰,政治观念,个人行为动向(去哪儿、和谁交往)等等。中国人常常会对别人所购买的商品价格进行询问,在他们看来,商品的价格一般与商品的质量等同。但在西方文化当中,询问其所购商品价格,可能是对其购买力和经济状况的间接询问,属于隐私范畴,直接询问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想了解商品的价格,在西方文化的交际中只能通过委婉地对商品表达赞许来实现。在回答中,西方人会告诉提问者该商品是贵还是便宜,但一般不会谈到该商品的确切价格。注重隐私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它也让习惯于人与人之间贴得很近的中国人感到西方人似乎很冷漠。“你永远不知道美国人心里在想什么。你很难从他们那色彩斑斓眼睛里一眼看穿或看透他们。在他们那彬彬有礼的外表和语言下,你感到的是冰冷的距离感。”一位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教授如是说。但在西方人看来,个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人的自卫心理和危机意识比较强。他们的冷漠可能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中国人的热情可能是对其权利和自尊的侵犯,对其消极面子的威胁。

在注重人情和关系的社会里,中国人以群体为中心,个人的情绪、愿望、隐私等相对于群体来讲无足轻重。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甚至对于询问有关年龄、婚姻状况、子女、职业、收入等问题,也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同时通过这种深入的了解,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当交际一方认为自己的所言所为对对方有益时,有时不管对方是否愿意都强加于对方,以示自己的诚意,表明给对方面子,对方也不会因此感到不快。就拿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来说,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作为主人有时表现出过度关切,其出发点是想让客人感受他的热情。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客人越是说不喝不吃就越劝别人吃喝,而且大有强塞硬灌之势,完全不考虑客人的真实感受,似乎只有这样才显得热情,给对方面子。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观点,这有勉强对方、妨碍对方个人自由之嫌,实际上是威胁了对方的消极面子。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招待人常常是很随意的,似乎这样才更亲切。

但是中国人在对待亲近的人时是没有什么繁琐的礼仪的。在中国文化里,对待不同关系的人,给予的面子是不同的,而西方人则不然。无论对方与自己关系如何,西方人一般都平等视之,对他们来说“谢谢”“对不起”需经常挂在嘴上。因此中国人往往觉得西方人的人际关系较疏远,人们之间过于冷淡、傲慢,不是很友好,但西方人却认为中国人过于亲近。

三、结语

人际关系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准则只能在其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的条件理解。中西文化在起源和前期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也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催化而产生了不同的面子观,因“面子”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模式也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会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面子”文化标准和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与其它民族进行交际,往往易导致交流的困难、误解甚至冲突。例如西方人觉得我们太含蓄,而我们觉得西方人不诚恳;西方人觉得我们嘴里说“不”的时候心里反而说“是”,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太“冲”了,不懂得谦虚;西方人认为我们事事讲究人情,效率不高,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刻板、僵硬、不会变通;西方人觉得我们不懂得过于热情是不尊重他人权利,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冷漠、无情、没有生气。

因此,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的参与者应该具有敏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入了解面子观,针对不同的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以避免由于“面子”文化的差异而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观 篇3

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言语交际中存在一些认识或心理上的问题。一是有的学生善言语而不善倾听。大多数学生特别乐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自我表现欲强,但是往往没有认真倾听的习惯,缺乏基本的礼貌教养。二是有的学生善倾听不善于交流、表达。这些学生天生胆子小,不乐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习惯于当听众、观众,不乐意与同学合作、分享,更不敢向教师质疑,提出不同意见。三是有的学生善于评价不正确的地方,却不善于鼓励、激励同伴。这些学生的评价往往直说缺点,忽视优点,不善于肯定和激励,评价比较单纯。四是有的学生善于评价别人,却不善于评价自己。这些学生往往只看到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如此等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本人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现代言语交际观,要把课堂视作现代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世界公民意识,具体目标有以下五个方面。

平等的对话观。苏教版12册《孔子游春》中讲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完毕,又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多么生动的教育场景,民主的对话、思想的交锋、心灵的相通,至真至善至美。在对话互动过程中,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谁可以独揽发言大权,让他人闭口不言,这是交流机会的均等;没有谁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任何人,人人可以不认同并保留自己的想法,这是思想的自由。要实现机会的均等、言论的自由课堂就必须给予学生“四项权利”:人人都有互相交流、各抒己见的发言权利;人人都有补充、修正他人意见的评价权利;人人都有向同学、老师质疑甚至批判的权利;人人都有出错、认错、纠错,自我反思与自我矫正的权利。课堂还要向三类学生倾斜,即向平时胆小言语少的学生倾斜,向稳重怕说错的学生倾斜,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倾斜。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民主自由和生命成长的课堂。

适切的仪容观。“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礼记·仲尼燕居》),真正有道德的人,无论所行何事都合乎礼。适切的课堂礼仪能够使课堂人际关系融洽,人际交往顺畅,信息的传递通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友情。作为发言者要“练胆子”,练就不慌不忙、沉着表述的心态;要“练举止”,包括交际时适切的目光、姿势、情态等肢体语言,均要自然大方,没有搔头摸耳、手捏衣角等不良动作神情。作为倾听者要学会倾听,静下心来,目视发言者,把要点记在心里,尊重发言者劳动。懂得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必备的基本礼仪素养。认真听,才能作出准确的应答。同学发言你讲话,那是不尊重;没听清楚就发表意见,那是鲁莽;没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那是不礼貌;至于答非所问,甚至“牛头不对马嘴”那更是一种浅薄。教师也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指名学生发言不要用手指指戳戳;聆听学生发言也要目光专注,或凝视学生,或侧耳倾听,或用笔记录。表情动作不夸张也不做样,仪表得体适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爱,从中获取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积极的合作观。所谓积极的合作观就是指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合作学习之中,甘于承担重任,善于挑战困难,乐于帮助同学,勤于勉励同学,课堂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课堂学习积极、有效。苏教版12册《学会合作》中写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作对于成功是多么重要。小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往往只顾自己表现和表达,不习惯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合作性学习,共同完成一个团体目标。如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某项作业,让学生自己推荐好小组的领袖,组织主持活动,设立分目标,然后合理分工,科学分配任务,各自量力而行。组内异构,组间同质;组内互助,组间竞争;优势互补,殊途同归,最终共同完成一个人独学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收获合作的成功与愉悦。合作如果成为一种自觉习惯和内在动力,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精神的养成。

公正的评价观。所谓公正的评价观就是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课堂交际言行,一分为二,不是一味认同、肯定,也不是绝对地批判和否定。公正的评价既肯定优点、亮点,又指出缺陷和不足,能够让发言者知错就改,心服口服;让评价者自己看到进步和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逐步自我完善。小学生课堂评价往往比较单纯,要么都说好话,要么都说不是,而且习惯先说缺点,然后才想到说优点。这些做法均是需要矫正的,需要教师长期引导和点拨,特别是当同学的表现确实难以发现什么可以肯定之处时,教师要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闪光点,巧妙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可以表扬的地方,组织好语言有条不紊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赏识和激励发言者大胆发言,从而共同提高口头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关注发言时的仪表仪容等细节,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去考虑评价的内容,这样的话就能做到评价具体、真实,全面、可信。

共赢的分享观。“如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那我们相互交换,每个人便有了两种思想。”摘取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桂冠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他让全世界分享了高效传输信息带来的便利,无数事实说明,提倡互享共赢的精神在今天是多么重要。学生如果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快乐分享给全班师生,就能带动大家共享学习的成果和快乐,得到共赢。分享是一种乐于奉献的美德,它拒绝自私;分享是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它追求共赢;分享可以打开交际的大门,它倡导融合。当然,这种分享最理想的境界是“互通有无”“人皆分之”“人皆享之”,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思想的共鸣和精神的共振。因此,言语交际中教师要竭力鼓励学生乐意传授和释放,乐意聆听和接受,乐意吸纳和转化,乐意互摄和交融,乐意分享和赏识,在“和而不同”中追求达到共进双赢。

总之,课堂言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尊重、平等、合作、赏识、互动、对话、交融、共赢等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它是提升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学生的言语交际做到“五观端正”,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知识、信息发展时代,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社会好公民、世界好公民。

文化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 篇4

时间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 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和支配。反过来, 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 传递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 时间会说话, 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 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时间观深深地潜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不易为人们觉察。在交际时人们容易把自己的时间观以及使用时间的方式视为理所当然, 一旦发现差异, 就会觉得怪诞或无法理解。本文对时间行为进行跨文化对比, 意在避免或减少跨文化活动中的误解与冲突。

一、时间系统

文化时间观主要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待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根据霍尔的理论, 世界上存在三种文化时间系统:技术时间、正式时间和非正式时间。 (1) 技术时间。指的是用科学方法精确地测量出时、分、秒等时间长度。如天文学中的年就有回归年 (365天5小时48分45.51秒多一点儿) 、恒星年 (365天6小时9分9.54秒) 、以及近点年 (365天6小时13分53.1秒) 。技术时间是与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过程关系不大。 (2) 正式时间。是非科学的, 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具体地说, 它是指特定文化的人看待时间的习惯。人们一般把时间划分为世纪、年代、年、季、月、周、日、时、分和秒。但是, 有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则把时间与月亮的圆缺和庄稼的生长季节等自然事件相联, 如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文化中就形成了农历中“二十四节气”。正式时间通常不会带来交际障碍。 (3) 非正式时间。是指人们笼统地提到的时间。它最为复杂, 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类时间之中。当某人说“得要一会儿”时, 你只有对他十分熟悉并了解这句话的语境时才知道“一会儿”意味着多长时间。不同文化对约会“准时”所定的标准不尽相同。英、美人的标准是5—10分钟, 阿拉伯人的标准是半小时, 而意大利人是两小时。非正式时间的用语与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的完全相同, 但词义却常常是随情况而异, 因而会给交际带来困难。了解一种文化成员是怎样对待非正式时间, 就可以获知这一文化的时间意识。

二、时间意识

所有人类都一起共享着时间, 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但是, 每种文化对于时间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时间意识可区分为直线式、变通式和轮回式三种。

直线式时间的文化把时间看作一条直线, 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在行进、在流逝, 一旦消逝便无法挽回。时间有始有终, 是一种宝贵的物品。出身于此类文化的人关注未来, 使用时间精确到每分每秒。人们不喜欢迟到, 因会打破计划影响随后的安排。不喜欢打扰, 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北美和西欧的人们通常视时间为直线式。

变通式时间的文化不太愿意对时间严格地加以计算和控制。时间是种无限的资源, 打扰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对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时间计划的重视。人们倾向于关注现在。当人们需要获得关注或是关系需要加以培养时, 时间就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把持或滥用的主观物品。南欧, 地中海沿岸国家, 及南美视时间为变通式。

轮回式时间的文化中, 时间被看作是迂回的和可重复的。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 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 如昼夜交替, 季节的往复, 年龄的更迭, 农时农作更替, 都有圆周式。时间掌管着生命, 人类无法控制时间, 生命周期控制着人们, 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此类文化的人特别注重过去, 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可能从过去找出很多联系。轮回式文化的例子包括亚洲、非洲以及北美土著的大多数文化。

三、时间习惯

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态度之差异还表现在如何使用时间方面。霍尔把世界各国使用时间的习惯分为两种范畴, 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

1. 单向时间制

习惯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 但不可重复的, 有始有终的一条线, 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人们倾向于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为了利用好时间, 人们精心地安排一天、一周、一个月的工作日程, 制定时间表, 确立优先考虑的问题, 要求做任何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时。多次迟到的人被看作是难以信赖, 是对对方不尊重, 对事情不重视。北美、西欧、北欧都是单向时间习惯。

2. 多向时间制

时间被看成是发散的, 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多向时间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 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 时间限制不那么死, 时间安排更讲人情味。多向时间制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 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在一些多向时间制的文化中, 不注意遵守时间, 不允许时间的限制妨碍事情的完成。亚洲大部分国家, 拉美, 阿拉伯国家, 非洲国家都属于此类时间制。单向时间制与多向时间制的差别只是程序之异、轻重之别, 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

四、中西方文化时间观差异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属于轮回式, 采用的时间体制多与多向制相近;而西方人视时间是直线的, 采用单向时间制。笔者将从以下三个维度对比中西方文化时间差异。

1. 时间价值

尽管中西方在使用时间的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中国文化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等, 同样, 英语中也有: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等类似习语。但相对地讲, 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 灵活性强, 而美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在一定意义上讲, 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 而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

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 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 其主流文化是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的, 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把重点放在将来。英语中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在语法中表现明显。西方的纪年方法从公元元年开始, 一直向前计数。中国传统文化中, 直线式和轮回式的时间观都存在, 但前者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 主张以史为鉴。中国的直线式时间观不如西方强。汉语语法中没有时态的变化。传统的纪年方法是以皇帝帝号或庙号计列, 如嘉靖三十六年, 对不通晓中国历史的人, 其时间的前后概念是模糊的。霍尔说:在西方世界, 任何人都难逃脱单向时间的铁腕的控制。时间完完全全地编织人们生活的网络。在英语中, time可与这些动词搭配:buy, sell, save, spend, waste, lose, measure等。有关“准时”或“及时”的词语很多:punctual, on schedule, on time, on the minute, to the minute, on the hour, in time等。汉语中强调准时的表达较少, 寻常百姓口中的“太阳落山了”, “一顿饭的工夫”反映出农业社会缺乏很强的时间观, 时间概念模糊。

2. 时间安排

属于单向时间制的西方人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 可以切割成若干段落。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由于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做一件事, 因此特别讲究计划的周密性。不能在期限内完成规定事情的人经常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人, 应受到轻视。商务活动中, 美国人严格遵守双方约定的最后期限, 并且把它写进合同中, 运用法律手段来要求双方遵守所订期限。即使社交活动也不例外。美国人在举行家宴时会发出这样的邀请:Open house:3:00—5:00pm Sunday.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因为它严重违反了中国人的好客传统;趋向采用多向时间制的中国人做事更讲究时机和火候, 即行动的每一个步骤常是依据周围环境随机决定, 因而计划性较差, 灵活性强。这表现在社交活动时提前预约较少, 走亲访友经常是随时随地串门而不必事先打招呼。“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情形在西方国家是极为少见的。

守时是单向时间习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对美国人来说迟到5分钟就必须要道歉, 如迟到半小时, 人们会认为是一种直接的失礼。在一些多向时间习惯的文化中, 迟到5分钟是小事, 甚至认为地位高和重要的人物应该来晚, 准时来会降低身份。

西方文化中单向时间取向决定了人们习惯于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 强调“一心一用”, 同时做两件事几乎是不道德的。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人的多向时间取向, 在这种时间观下, 人们允许“一心多用”。在一些商场里,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营业员一边为顾客算钱, 一边向另一位顾客介绍商品, 同时还和身边的熟人拉家常。

3. 生活节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深刻地体现了西方的传统时间观。时间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永不停息的单向运动, 一去永不复返。正是因为时间的这种特征, 西方人有一种强烈的时间紧迫感, 使得他们不得不加快生活的步伐。一项研究指出, 连人们走路的步速也反映了文化的时间观。英国人和美国人走路要比中国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快得多。美国的商人和职员, 把自己的工作时间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写在效率手册上的做法很普遍。快餐店、速溶咖啡、微波炉等, 种种便捷条件有助于人们快速做完事情。

中华民族的时间观是根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上, 时间和大自然的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间确实飞逝而过, 但就像春夏秋冬交替、日月轮回一样来回旋转进行, 很快就回来。因此人们认为失去的时间可以补回。这种时间观点使人们形成了时间充裕的感觉, 养成不紧不慢的休闲做事方式。在人们的客气话中可以看到其踪迹:“请慢慢走”, “各位慢用”。有的学者曾这样来概括中国人的时间观:典型的东方镜头是:大漠中的牵驼人, 晒太阳儿的农民, 一步一叩的朝圣者, 边唠边绣的妇女, 半天不起竿的钓者, 藤架下的品茶人, 晨练太极的老者……他们都不着急。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但与西方的快节奏相比仍慢几拍。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中西方文化时间差异。一种时间观不可能是那种文化所有成员的时间观, 在同一种文化中可以发现多种不同的, 甚至相互矛盾的时间观。本文分析的只是一个社会中较有代表意义的时间观, 是代表主流文化成员的时间观念。

五、增强跨文化意识, 减少交际障碍

为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 自觉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在交际中, 我们要跳出自身文化氛围, 理解他国的时间观及其根源,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1. 相互尊重, 相互谅解

尊重即对异文化的时间观念尊重。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 其时间语言都应得到尊重。当彼此时间观念不同时, 不宜做好坏评价, 宜作以客观描述。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对异文化的了解过程, 双方要培养移情能力, 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去思考, 谅解对方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冒犯”。当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时, 要随机应变, 而不可固守某种交际模式。如:对于最后期限, 美国人会严格遵守, 并认为这是种良好品质;而中国人则往往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应规定得过于僵化。中国人应理解、尊重美国人准时的习惯, 美国人也可以考虑能否更加灵活一些, 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2. 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文化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在跨文化交际时, 人们的时间观往往根深蒂固, 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当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这种思维定势时, 便会产生冲突。更有甚者, 认为本民族的时间观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时间观。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 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 在交际时, 应尊重对方的文化, 有意识地暂时放弃与对方相悖的某些时间行为, 暂时沿用符合对方的时间观, 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中国古话“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

六、结语

时间观是长期慢慢形成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是在发展变化的, 时间观念也在变化, 特别是在大众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里, 人们的时间价值观淡薄, 可以边劳动边闲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要求渊源于农业社会的模糊时间概念系统向更为严格的、准确性较强的现代时间概念系统变化。许多中国人, 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人们, 已有意无意地由多向时间制向单向时间制转变。线性的时间意识逐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 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 文化融合的现象逐步增多, 中西各自原有的传统时间观念也会发生转变、变通和融合的现象, 尽管这个过程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Edward T.Hall.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 1959.8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23-24.

[3]Michael Argyl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Cultures in Contact[A].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Stephen Bochner, ed.[C].New York:Pergamon Press, 1982.38-39.

[4]Sana Reynolds&Deborah Valentine.Guide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45-46.

[5]胡晓琼.外籍教师谈中国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VSO教师的问卷调查[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0, 1:32-33.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体姿语 篇5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体姿语

本文以非言语交际中的体姿语作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其五个方面一手势、头部动作、臂部动作、身体动作和腿部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学习和了解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 者:杨燕 步国峥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外语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2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4)分类号:HO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体姿语 手势

跨文化交际 篇6

如果对跨文化交际下个定义,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从大处着眼,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商谈生意,我们与外国游人、留学生的交往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我们不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仍然可能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例如,学习外语,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从小处着眼,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文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任何人之间的交际,都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随着交通便利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二十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现象

知道了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无处不在,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跨文化交际具体都在哪些活动中发生。

我们从日常交际的最常用的方式“语言交际”谈起。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因此,我们可以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发现几十个跟“雪”有关的词语,在阿拉伯语中找到几十个跟骆驼有关的词语。

在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交往中,由于语言引起的跨文化误解随处可见。比如英美人对“狗”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语言中,dog并非不好的词语,外国人学汉语,很多时候,不能把英语直接翻译成汉语来用。比如watch dog在英文中是褒义的,翻译成中文就是贬义的(“看门狗”)。

另外如果你给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图腾“龙”的时候,不能直接翻译成英文dragon,因为在英文中dragon是一种凶恶的动物,往往有着凶残、贪婪、淫邪等含义,而中国的“龙”则有高贵、神秘、雍容、华贵、权势等含义。这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在语言交际中,有些词是无法翻译的,比如太极、八卦、功夫、五行。

非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很多时候,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达各种信息。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身体距离、时间观念、身体接触等。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达的,而7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手段传达的。

这里我们跟大家介绍一下不同国家手势表达方面的差异。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在我们国家表示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国则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这是向过往的汽车表达他要搭车的意思。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

在穆斯林国家,左右手有严格的分工,右手清洁,用来待客,左手肮脏,不能拿东西给人。与穆斯林国家的人打交道,送东西给对方必须用右手。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个话题。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主要有:

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认为别人与自己大致相同的想法十分自然,但是对跨文化交际来说却是有害的。应不断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应学会观察异质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这些信念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工作努力。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犯下刻板印象的错误。比如你到一个城市,在火车站钱包被偷,那么你对这个城市的评价会大大降低,以后别人问你某某城市怎样的时候,你会说,这个城市不太好,火车站挺乱的,小偷很多。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时刻提防刻板印象对我们交际带来的消极影响。

跨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

最后跟大家谈谈跨文化适应的话题。一个人即便对文化差异了解甚多,在跨文化交际中,当初到异国他乡时,未必能马上活学活用,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因为不同人对新环境、新的交际对象,具有不同的心理适应阶段,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也有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一般来说,当一个人从陌生环境进入新环境,中间会经历五个阶段的适应过程。下面我们以高中学生升入大学所经历的心理适应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个阶段是蜜月期:从高中进入大学,一切都是新鲜的,刚刚入校的新生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感到无比兴奋。

第二个阶段为文化休克期:高中生经过对大学校园的初步熟悉后,原来的新鲜感已经失去,他们逐渐发现,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另一套新的自己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替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甚至沮丧。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

第三个阶段叫做初步适应期:各种麻烦已基本得到解决,虽然大学的学习方式还有点不适应,人际关系的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基本上已经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开始形成个人的生活圈子,各种活动的参与也逐渐增加。

第四个阶段称为精神孤独期:由于远离故乡,离开亲朋好友已有相当时日,思乡心切而感孤单,同时感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一个都非常厉害,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这时往往感到沮丧,甚至失去自信心。

第五个阶段名为接受与融合期: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经历,一切均成自然,对新文化中的人事物都已习惯。从而实现从一个准大学生向真正的大学生转变。

跨文化交际观 篇7

堂吉诃德在读者的心目中, 一直是以滑稽可笑的形象而存在, 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 有着为社会正义和个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在西班牙曾经一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即使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至少还有《堂吉柯德》[1]。由此可见, 堂吉柯德对西班牙文化的影响之大, 他单纯幽默和逗笑的背后, 有着抚慰人们心灵的作用, 以至于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 《堂吉诃德》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 堂吉柯德是一个永远在前进的形象。

堂吉柯德就像一个孩子一样, 单纯而又疯狂地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所描绘出的“幸福的世纪”, 体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 也体现了西班牙的时间观, 西班牙与中国都非常重视历史传统, 但是在时间观念方面, 但是对时间的紧迫感较为缺乏, 比如西班牙由于受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影响, 人们极为重视来世, 却忽略了眼前的现实生活。堂吉柯德是一个复杂的个体, 他的所作所为与所处时代是格格不入的, 他手中拿着的是封建时代的长矛, 而要进攻的确是西班牙的资本主义社会, 他糊涂的时候犹如一个疯子, 清醒的时候却犹如一个智者, 在他的各种荒唐行为所带来的欢笑里, 总会让人感觉到一丝辛酸, 他是一个有着崇高志向, 带有喜剧与悲剧双重色彩的人物。堂吉柯德是这个时代的觉悟者, 他从中世纪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在希腊文化中认识到了自我, 有着相对超前的思想, 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脚步, 但是他们往往会被人们当为异类, 尝尽世间的孤独与凄凉。堂吉柯德高度认同骑士道思想, 所以认为自己应当承担起振兴骑士道的使命, 从而对生活中的种种罪恶与丑陋感到愤懑不平, 他的所作所为越是令人发笑, 则越让人感觉难过, 他身上所体现的种种美德都是文艺复兴时期高尚品质的体现。堂吉柯德一心想要追求正义, 他就像一个疯子般执拗地与这个罪恶丑陋的社会抗争, 最终总是落得狼狈不堪, 让人感觉可悲可叹。堂吉柯德的悲剧在于, “想让早成陈迹的过去起死回生, 导致与现在的事务出现冲突, 同时还期望未来赶早在当今出现”[2], 其思想跨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各阶段, 直到两百年后, 堂吉柯德的形象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阿Q的形象与堂吉柯德的形象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阿Q正传》是一部堂吉柯德式的经典作品, 阿Q有着质朴直率的性格, 其类似“儿子打老子”的精神胜利法, 使人感觉荒诞可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是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 民族意识也在不断觉醒, 随着新生力量的不断壮大, 资产阶级民主启蒙运动随之诞生[3]。鲁迅先生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通过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丑陋, 引起人们思想上的觉醒, 如阿Q就是病态社会下的人物代表, 在得意时, 阿Q妄自尊大, 在失意时则只能靠精神胜利法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堂吉柯德的荒唐举动中总是透着正气、勇敢和胆识, 但是阿Q则不同, 他无知无识、精神麻木, 没有独立人格, 一心向往金钱、女人和物质等, 并没有多伟大的革命动机,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 甚至还愚蠢的认为“杀革命党, 好看好看”, 阿Q的形象是过去几千年封建统治所形成的国民性特点, 包涵了丰富的民族历史内涵, 所以其主要目的在于批判传统, 引导人们的思想觉醒和启蒙, 从而“堂堂正正地做人”。

从塞万提斯《堂吉柯德》和鲁迅《阿Q正传》跨文化交际的时间观比较来看, 这两部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 堂吉柯德所体现的是为了建立新秩序而不断努力的形象, 是对未来的向往, 是向前发展的。而阿Q则是封建社会下麻木不仁、无知无识人物的代表, 反映了过去几千年所形成的愚昧思想和国民劣根性, 是落后的象征, 通过批判过去来引领未来新方向。

摘要:由于受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时间观, 这种时间观也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时间观也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时间观会影响人们的交际行为, 但人们的交际行为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时间观。因此, 本文对中国与西班牙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时间观进行了简要评析, 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班牙,跨文化交际,时间观,中国

参考文献

[1]吴乐雅.中芬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念的差异[J].文教资料, 2014, 25 (36) :156-157.

[2]张志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和西班牙时间观对比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 26 (4) :87-91.

跨文化交际观 篇8

1 中美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中美时间观源自于不同的文化传统, 并建立在不同的哲学基础上, 他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

1) 时间取向, 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

2) 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

3) 多向时间制与单向时间制。

1.1 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时间取向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因此这个民族更加注重过去, 时间取向上也更加倾向于过去, 做事喜欢引经据典, 循规蹈矩;而美国拥有相对较短的历史, 他们往往采取现在或未来的时间取向, 极少回顾过去, 一切着眼于未来。

1.2 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

中国文化倾向于采用循环时间观, 认为时间像一个封闭滚动的圆筒, 循环不止;而美国文化通常采用线性时间观, 认为时间是一种线性的单项持续运动, 它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 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1.3 多向时间制与单向时间制

中国文化倾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值, 这种文化下的民族倡导在一个时间段内做很多事情, 他们做事不受时间和日程安排的限制, 有较强的灵活性;而美国文化多采用单向时间值, 认为时间不可重复, 倡导特定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 比较看重时间和日程安排。

2 时间取向视角下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时间取向上的差异, 致使中美文化方面的不同。下面做简要分析。

2.1 对历史的态度不同

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不同。中国拥有5000年辉煌的中国文化, 我们对此感到自豪。我们重视传统文化, 以过去为向导。这可以在许多汉语句子中体现出来。如思古可以知今;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等。由于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美国人不愿意回顾过去。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期待更加美好和宏伟的未来。

2.2 对年龄的态度不同

中美文化对年龄的态度完全不同。中国文化认为年龄是一项很重要的信息, 因此应聘时几乎所有的聘用表格都要求填写年龄及过去经历。在交谈的时候, 中国人也喜欢问年龄来表示关心或建立友谊, 年龄往往和经验智慧联系紧密。在美国, 直接谈论年龄是避讳的。特别是对成年女性来说, “年龄”一词经常带有消极的意义。

2.3 对日程和时间安排的认识不同

中国文化对时间概念模糊, 计算时间也不是那么精确。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太讲究预约和是否准时, 对他人突然造访, 迟到和失约也比较宽容;而多数美国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日程安排生活和工作, 不欢迎不速之客。如果你想拜访某人, 事先预约是最好的办法, 并按照预约的时间准时到访,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赴约时应更改或取消约会。

3 应对策略

不同民族的时间观是在不同文化基础上自然而然形成的,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现象。为了避免因时间观不同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应注意以下两点:

3.1 互相尊重和谅解

尊重是指对不同文化时间观念的尊重。遇到时间观念冲突时, 我们应该做出客观的描述, 而不是对其他民族的时间观念评头论足。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对不同文化相互了解的过程, 因此交际的双方应该培养移情能力, 学习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出现文化冲突时, 要随机应变, 切忌固守某一种交际模式。

3.2 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中心, 按照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跨文化交际时, 人们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当对方的举止与自己的时间观念相悖时, 冲突便有可能产生。因此,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要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有意识的适应对方的时间观念, 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时间作为无声的语言, 栖存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特定的顺序、结构和意义。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 应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地时间观念, 努力避免时间观念的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以使跨文化交际达到更好的效果。

摘要:时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任何文化和人类的活动都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上, 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该文分析了中西文化时间取向的差异, 探讨了其对跨文化交际影响, 并提出了减少交际障碍的策略。

关键词:时间取向,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韩银燕, 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 (7) .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跨文化交际观 篇9

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时间具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 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 (1973) 所说:“时间不但会说话, 而且比有声语言更为直截了当, 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响亮和清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具有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特点和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对中美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一比较和探讨, 以期能在内容和策略上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 文化全空缺视角

空缺现象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空缺原指“空白、缺损”。空缺现象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几十年来, 许多国外学者把空缺理论应用于跨语言对比研究中, 用空缺现象来描述和揭示在不同语言的词汇、语法体系中, 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的民族差异成分。这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外语学习和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而言之, 文化学家、语言学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 逐步察觉到文化差异导致了空缺现象的产生。对于空缺的定义和分类, 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各自提出其独特见解。为了更合理、更全面地进行时间观取向的语言文化内涵的跨文化比较, 本文将空缺划分为:全空缺、部分空缺、冲突空缺。

全空缺是指时间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某种文化内涵,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完全没有这种文化内涵。部分空缺是指时间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某些文化内涵意义,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只具有其中部分相同的内涵意义, 或者同时具有一些不同的内涵意义。冲突空缺, 顾名思义, 指时间观的文化内涵意义在两种文化中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

本文着重比较中美时间观取向的明显差异, 所以主要论述全空缺视野下的两者, 以期找出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帮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2. 全空缺视野下的中美时间观取向比较

2.1 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时间取向

美国人类学家Florence Kluckhohn与Fred Strodbeck (1960) 把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时间取向 (past time orientation) 、现在时间取向 (present time orientation) 和未来时间取向 (future time orientation) 。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 一般而言, 历史传统悠久的民族注重过去, 采取过去时间取向;而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和民族则往往采取现在或未来时间取向。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使中国人向来以历史、祖先为荣;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 注重历史, 主张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 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等一直延续至今, 被社会所认同, 变成集体的无意识, 而且规定着人们的行动。所以, 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人们在做事情时通常要考虑这个事情过去有没有人做过, 有什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求静求稳, 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这种时间取向相联系的是人们崇拜祖先、敬老尊师, 重视经验和年龄, 因为这些都与“过去”有关。看看中国的影视作品, “大辫子戏”充斥荧屏, 皇上太后到处可见, 而科幻类的题材却少有成功者,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与中国人的时间取向相反, 美国人很少回顾过去, 而是着眼于未来。这种未来时间取向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没有充足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遵循。美国人一般不像其它民族的人那样注重历史与传统, 他们普遍相信的是:机会人人均等, 历史无足轻重;只要努力奋斗, 就可获得成功。American dream早已深入人心, 他们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 或至少是可以受他们影响的, 现在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而已。奥巴马当选新总统也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并不固守白人当总统的历史, 认可变革。人们普遍认为, 变革意味着进步, 新事物总是优于旧事物, 他们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受这种未来时间取向的影响, 美国人普遍比较活跃、乐观, 他们很少循规蹈矩, 而是喜欢打破常规, 推陈出新;他们很少崇拜祖宗, 觉得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美国的影视作品也说明这一点,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举世闻名, 星球大战、未来战士、人工智能……, 例子举不胜举。

时间取向的不同使得中西方的人们对“老”、“老人”这些词也会作出不同反应。以“老”字为例, 它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老马识途、老马嘶风、老当益壮、老谋深算、老成持重……, 但在西方人心目中, “老”意味着青春已逝、老态龙钟,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2.2 环式时间取向和线式时间取向

环式时间观念认为, 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圈, 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 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植物的周期生长都是圆周式、周而复始的自身复归的周期性循环运动。

中国社会长期以农业为主, 以农耕为主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在整个社会的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这种田园文明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悠闲生活, 由此形成了中国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式时间取向。

这种环式时间取向使得勤俭节约的中国人在时间上却比美国人慷慨许多, 做事慢慢来、不着急是一种主要倾向。同时,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 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 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 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也常常采取模糊的表达方式, 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好长时间”等。

与中国人环形时间取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人的线式时间取向。美国文化通常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 是一种直线形的单向持续运动, “时间就好像一条从源头直奔入海口不断流动着的河流”, 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 并对此有所区分。如: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的复杂变位来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 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 这种划分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同时, 西方人发明了钟表, 这使得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 做事精确到小时、分, 甚至秒, 在时间上精打细算, 时刻有一种“时间紧缺”意识。在西方社会, 时间几乎是一种商品, 实在而有价值, “时间就是金钱”已成为西方人生活的信条。美国人总是

说:“We are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只有时间才能

够支配我们。) ”似乎是把时间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 而且尽力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现在美国人越来越多在电视屏幕上见面谈问题, 开“远程会议”不仅仅能解决本国内的问题, 甚至能够通过卫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2.3 单向制时间取向和多向制时间取向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 (Edward Hall) 在《超越文化》 (Beyond Culture) 一书中首次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 即“单向计时制” (monochromic time) 和“多向计时制” (polychromic time) :“单向计时制重视日程安排、阶段时间和准时”, 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 就像一条道路或带子向前伸展到未来, 向后延伸到过去”;“多向计时制的特征是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 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 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 “多向计时制往往被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子或道路”。

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 以综合性的思维见长, 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 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 人们可以同时做多件事。同时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集体主义的群体取向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美国社会倾向于采用单向时间制, 美国人习惯于严格按照时间表办事, 在特定的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当计划或安排的时间结束, 不论这件事是否做完都必须停止, 不能影响下一阶段的安排, 讲究计划的周密性和严谨性。

不同的使用时间方式往往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如西方人从小就学会严肃地对待时间、珍惜时间, 重视时效, 预约、守约和准时已经成为社会准则;而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上是不太讲究预约、守约和准时, 对突然造访、失约和迟到持宽容的态度, 这就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给西方人留下不讲信用的印象。

3. 改善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3.1 学习和借鉴

文化无优劣之分,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中西民族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双方时间观中的有益成分。例如:在西方社会, 时间不仅仅是自然律动的象征, 更是进步的象征, 谁控制了时间, 走在时间的前列, 谁就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近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 与他们的时间取向不无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我们要不断增强时间价值观, 提高时间紧缺意识, 讲求做事效率。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同样, 西方人受“铁腕”时间的控制, 严格遵守时间表行事, 虽然是一种良好品质, 但有时过于僵化和刻板, 可以借鉴中国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活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3.2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中美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文化差异中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 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中美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多, 无疑将会对各自的时间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 提高工作计划性, 时间紧缺意识增强;人们在正视历史的同时,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改革开放、开拓进取, 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氛围。同时, 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1世纪, 一种建立在理性、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当下为核心并向未来开放的时间意识逐渐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接受, 中美时间取向正开始走向嬗变与融合。

4. 结语

处理跨文化交际障碍, 态度和方法都很重要。首先, 必须了解中美不同文化下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使用时间的方法, 克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 尽可能减少因时间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其次, 对不同文化的时间取向要给予尊重和认可, 当彼此时间观念发生冲突时, 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论断,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不同, 意味着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 跨文化交际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 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才能加快彼此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葛志宏.东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

[3]张劲松.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 2003, (3) .

[4]韩银燕, 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

跨文化交际观 篇10

一、交际教学法与跨文化认知观的关系

语言学家胡文仲[1]曾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 而且涉及许多语言以外的复杂因素。其中文化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交际化外语教学理论指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对中国与目的语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 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 两者相互依存。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 文化意识尤其是隐性的文化意识特别具有相关性, 它对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至关重要。在此方面, 外语学习者可看作是两种语言, 或曰两种文化之间的调节者。依据文化认知教学法,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 目的语的教与学不能与其文化的教与学相分离。与传统观点不同, 该教学法将学习目的语文化理解为获得到与该文化相关的事实, 学习文化意味着能够将自己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相比较, 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化看到外语文化, 或能够通过目的语文化看到自己的文化。以此, 跨文化交际学习要求学习者善于思辨, 能够超越自己的文化观。跨文化学习强调经验意识和技能而集焦点于两种文化及其来源上。

在文化认知教学法中, 目标不仅是显性的目的语文化, 还包括技巧和态度这样隐性的文化。如在外语学习中, 阅读理解能力就是与文化意识相关的主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白拉姆 (Byram) [2]区分了五种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中着力强调了对文化相关的语篇的阅读能力:1.知识, 包括自己国家和对方国家的社会团体及其产品, 依据社会和个体互动的整个过程;2.理解和关联的技能, 包括理解另一文化的文件和事件的能力, 对其进行解释, 将其与自己文化的文件和事件相联系的能力;3.发现和互动技能, 包括获得一个文化新知识和文化实践的能力, 在实时交际和互动条件下操纵知识, 态度和技能的能力;4.批判性的文化意识, 包括以显性标准批评性地评价自己和其他文化和国家中的视角和产品的能力;5.语言能力。对跨文化交际教学而言, 教授外语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其成为胜任的语言使用者, 使其知道如何与目的语讲话者进行交流, 使其能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这样的学习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且能够从目的语文化的视角看世界。这使得外语学习者被传授一种不同的世界观, 目的语讲话人的思想方法及其意义差异。

二、仍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 (Hymes) [3]提出“交际能力”概念之后, 交际化教学成为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针对这一形势, 近年来, 实行交际化外语教学,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观, 是高校外语教师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较早的研究如:1995年汪云等[4]进行了有关大学英语“交际化教学模式”的探讨。高宝虹 (2003) [5]阐述了交际化教学与文化认知的相关理论, 着力探讨了文化认知在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王艳伶 (2008) [6]从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双赢”角度, 论述在目的语文化认知培养中文化认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这些研究显示了以下不足: (1) 缺乏理论深度——有些研究只限于表层的泛泛归纳而缺少具体理论的深入分析; (2) 缺乏实用对策——多数研究虽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等举措, 但其中一些与课堂实际脱节, 缺乏可行性; (3) 缺乏时效性——有些研究材料和方法显得陈旧, 不太适合当前外语教学现状与教学实际需要; (4) 不够全面系统——有些研究只侧重于交际化教学, 而有的研究只偏重于文化认知观的培养, 不成系统, 难以给读者以整体的概观。针对这种现象, 围绕“如何在交际化教学中培养文化认知观”原则, 结合实际教学和学习者在外语交际中文化认知方面的现实情况, 下面就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我们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着手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而对后者而言, 又需要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和技巧以及鼓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开展文化移情这三个方面, 系统全面地探讨开展文化认知教学的具体举措。

1. 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要使外语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认识到, 在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 需要进行查漏补缺、去伪存真和深化研究。对已经不适合当前外语教学现状与教学实际需要的一些陈旧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进行革新, 对前期研究遗留下来的问题和尚未研究的领域进行接续性研究, 以图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完整理论。

2. 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 使其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习得语言和行为既具有制约作用, 也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两者不可偏废。

3. 帮助学生认识到年龄, 性别, 社会等级和地域的社会多

样性会影响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亦即不同文化和地域的不同习惯会影响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

4. 帮助学生增强文化意识, 了解目的语文化在一般情境里的传统行为及其与学习者母语文化在行为方式方面的异同。

5. 帮助学生了解母语文化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人际意义的不同选择和体现。

6.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认知能力, 使之能够从旁证的角度评价和提炼关于目的语文化的概括语。

7. 帮助学生提高必要的技巧, 使之能够发现和组织有关目的语文化的材料。

8. 激发学生对目的与文化的学习兴趣, 并鼓励他们开展对目的语使用者的文化移情。

结合以上理论和实践举措, 具体到课堂教学, 我们还需要分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中文化认知观培养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以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从而取得实际的成效:

1.“注重教材中文化背景内容的介绍”策略。在以往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中, 对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往往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但在交际法教学中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2.“深层挖掘词汇、语言现象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与某门外语相关的文化知识, 也同样要具有深厚的语言学包括语用学功底, 也需要学习者了解外语词汇背后的文化蕴涵。

3.“尝试多媒体教学, 创设文化语境”策略。这要求外语教师与时俱进, 不仅要掌握广泛的语言知识, 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以使学习者置身于“虚拟的真实”外语文化环境中, 取得“身临其境”的效果。

这三项策略都是以实际的课堂语言教学为基础, 具有实用性, 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并能使其活灵活现地体会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细微差异之处。

四、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 将交际化教学法与文化认知观结合起来, 既是必然的教学环节, 也是尚未定型的一个重要的外语教育研究课题。对此, 外语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懈地进行着尝试和革新。本文对这两者的相互关系, 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所做的探讨也是探索性的, 有些方面还需要得到外语一线工作者们的进一步验证和予以完善, 以期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 最终得到理想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 将交际化教学法与跨文化认知观结合起来, 是必然的教学环节。本文首先揭示了这两者的相互关系, 指出了在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外语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并最终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交际化外语教学,交际能力,跨文化认知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Byram, M.Language teaching for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theEuropean situation[J].Paper presented at the NZALT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2006:1-13.

[3]Hymes, D.“On communicatice competence”[C].In:Pride, J.Band Holmes, 1972:269-293.

[4]汪云、周大军、谷兆明.关于大学英语交际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 1995 (2) :93-97.

[5]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学, 2003 (8) :33-38.

上一篇: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