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

2024-05-24

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精选十篇)

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 篇1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着力创造平等、和谐的讨论气氛,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主张时, 即使问题有偏离或失误, 我们也要充分尊重他们, 要学会倾听, 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肯定的基础上, 再给予点拨和引导启发, 这样就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评价会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 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在进行教学时,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群体优势, 进行团结协作。每一位学生要认识到各自的重要性, 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重同伴, 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例如:在物理教材《浮力》的教学中,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实验操作, 各组的实验器材不完全相同, 让各小组自主探究, 然后教师收集各小组的探究结果就可得到完整的结论。实验结束后, 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讨论, 交流体会。经过亲身体验, 学生的感受非常深刻, 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自然而然地就将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并且使之牢牢地掌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逐渐意识到相互之间协作、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二、正确引导, 有序组织,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

合作学习, 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和问题。比如,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让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学习。在讨论时, 有的同学之间, 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互不相让, 结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和效果。所以, 教师必须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引导, 有序组织, 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讨论, 学会尊重对方, 学会学习。在开展讨论的过程中, 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 其他人要保持安静, 等对方发言完毕, 其他同学再做补充或者修订, 不能没有组织地争论。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曾经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能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 增强群体凝聚力, 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三、鼓励质疑,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思考

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要发挥特长, 展示自我, 鼓励每一个同学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质疑, 我们应大胆提倡这样质疑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也应该努力创设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 针对有的同学不敢发言、不敢质疑的情况, 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和激励;有的同学怕提出问题过于简单而不敢发言,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不要担心, 大胆发言, 只要提出问题就是好的, 不怕问题小, 就怕没有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和鼓励。长此以往坚持下去,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多了, 自然而然就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 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讨论、参与提问。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讨论和提出问题时进行思考, 思考问题, 思考同伴的见解是否合理、正确,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的火花就是在这种讨论和碰撞中产生的, 结论也就在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大胆质疑、合作讨论中产生。物理是一门结合实际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这种不断质疑、不断讨论的氛围中, 将知识全面地教授给学生。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法教学初探 篇2

赵国忠武威市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一、合作学习方式的总体构架及操作模式

1.合作学习的互动模式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如图示:这种互动模式着眼于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的开发,置学生于相互影响之中,在相互启发中培养能力。

2.教学方法程序模式

3.具体操作模式以上模式并非各自独立,在教学活动中,和谐互动,相辅相成。

二、合作学习教学的主要策略

1.采用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学内容,因材施教。实践与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分组实验教学程序设计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教师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并提出实验改进的具体方案。如有的学生观察到试管内有红紫色物质,水槽中的水有点淡红色,从而提出改进试验装置的办法;有的学生观察到插在水槽中的导管中的水位上升,分析原因,提出操作顺序的改动;有的同学观察到集气瓶内没收集到气体,分析原因,从而强调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必要性等。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悟到了许多道理,这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很有帮助的。

2.合作学习要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同时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实践与探究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一包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木炭粉。主要教学策略:要求学生(1)独立设计实验方案;(2)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理论依据;(3)将设计方案收集并分类;(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5)进行讨论拿出最佳方案。

三、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参与者甚至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伙伴。当课堂上同学之间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尽量不要去正面回答问题,主要是提供反例和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探讨,找出漏洞和错误,有时还需要“挑起矛盾”,支持学生之间的争辩与交流,教师对讨论的双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鼓励。

四、合作学习方式的课堂管理1.合作学习小组的确定和规模学生的分组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成绩、能力大小、以往经验等组成2-4人小组。小组成员最好有些差异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彼此之间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2.合作学习课堂的纪律监控合作学习的课堂尤其是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堂一般说来是不整齐的、喧闹的。因而教师要给予适时的纪律监控,在分组实验中,教育学生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各小组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干扰。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

1、合作学习是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交代完学习任务后,经常贯穿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指导、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促使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教师要起主导者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于主导者、引导者的地位。教师应引导、启发、帮助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3、合作式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评价不再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增加了合作小组内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的自评和互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目标的重要内容,应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三维目标作出发展性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组建优质的合作小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小组的规模应该依据课的具体目标、学生的年龄、学生在小组中的活动经验、教学材料和设施的便利程度、合作活动的时间限制等因素。例如,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分组。我们可以把全班成绩最好的学生,成绩最差的学生和两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分在第一小组内,而第二小组则由成绩第2名,倒数第2名和两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组成,以此类推。接着,我们要看一看在己分好的组内值得我们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什么,如性别问题。譬如,在刚才的第一小组中,如果4个孩子都是男孩子,那就该对小组成员的构成进行微调。注意在一个4人小组中,不要使某一性别的学生成为小组中单独的一个人,如1个男生3个女生一组。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各组中的男女生数搭配均匀。如果班级中某一性别的学生人数较少,那么,宁可其中一学习小组全由同性别的学生组成。例如,某班有32名学生,女生18人,男生14人,我们依照每组两个男生,两个女生的方式组成7个异质学习小组,总共28人,那么,另外一个组的4个成员则全由女生组成。一般来说,合作小组至少应维持一年以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积极互动。总之,小组的组建应建立在更广泛、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人际技能或小组技能的基础之上。

三、合作学习中讲求师生互动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性,老师不仅要抓住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的采取“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从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的互动参与,同时也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达到小组讨论的目标。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但满足合作的需要,而且也会促进师生的关系。例如:在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操作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天平的灵活运用,物理老师可以预先演示错误的操作行为,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通过师生互动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更能精确的达到实验目标。

四、有效控制合作学习进程

合作学习中,教师并不是局外人,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全程进程观察和指导,有的学生由于刚开始学物理,基础知识较单薄,特别有些物理概念的理解较抽象,知识点的理解还可能涉及更广泛的物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这一问题的讨论,开展小组间的认识交流,通过集思广益的合作学习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提到短路的问题时,由于初二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少,而短路涉及的知识面较多,所以大部分学生对短路的理解疑问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同时提供几种常见短路类型的例题展开讨论,及时组织同学之间展开理解短路的学习交流。通过讨论学习,让学生更加能理解什么是短路,发生短路的后果以及防止发生短路的重要性。又如,当发现不同小组之间实验结果相差很大时,教师组织同学之间展开实验方法、操作、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找出造成误差大的原因。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时,由于相当部分同学没有处理好接线端造成读数不稳定等原因,造成每次测量的数值相差较大,由于结果数值误差大,学生进行的探究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造成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强烈疑惑。每当发现这一现象时,及时展开不同组之间的讨论交流,找寻造成误差大的原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明白进行科学实验的意义。

以上是我对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浅显的初步分析研究,只要学生间、师生间的有效配合,物理教学中的体验与合作才会有序,合作学习才能愉快地进行,也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物理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物理活动经验。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篇4

小组合作学习在给物理课堂带来新活力的同时, 我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以下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时, 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游离, 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 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小组汇报时, 真正发言的仍是那几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 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 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 由此, 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省内外教育工作者仅对提高常规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有所研究并趋于成熟, 而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学生参与度的研究仍处于萌芽状态, 为解决这一教学问题, 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反思, 并总结出以下四种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一、按平均成绩分组, 让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小组构建中, 我以“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为原则。首先, 根据本班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 按照好、中、差的人员搭配建组, 各小组的平均成绩要大致相同 (各小组平均成绩误差在一分以内) , 目的是为了保证各小组通过小组评分的方式进行公平竞争。其次, 为了使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方便交流, 座位相近的学生应尽量分在一组, 所以还要对初建的小组成员进行调节, 把成绩相当的学生相互替换。最后, 再对个别学生进行微调。这种分组方法让各小组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提升了各小组的竞争意识, 能够有效促进各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行为

教学民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障。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习需要, 教学民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小组活动。要建立教学民主,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以平等的身份面对学生, 站在学生角度, 认真地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学生的闪光点, 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 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 而要理解并给予及时帮助, 让学生更加自信、乐观,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

另一方面,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但能提出观点和意见, 还要善于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对于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乐于提问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表扬, 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榜样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行为。

三、有效设计合作学习的探究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有效设置探究问题,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经历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 既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参与度, 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策略为:

1.设计开放性的探究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因此,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设计的开放性问题, 通常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 具体操作如下: (1) 准备的实验器材要充分, 要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学生通过做实验能很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没有其他现象扰乱学生得出结论。 (2) 教师根据准备的实验器材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 设计开放性的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对于一个实验设计出若干种方案。 (3) 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跑偏”, 提高学生参与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例如, 在教“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内容时, 我首先在对照班为每组提供了装有水的烧杯、配有小锤子的音叉, 让学生利用器材产生声音、观察现象并思考物体产生声音的条件, 但学生的参与热情一般。而在实验班, 我分发了多种器材, 如音叉、装水的烧杯、气球、塑料袋、钢尺、橡皮筋等, 并提出了开放性问题:“同学们, 你们能否利用桌上的器材发出声音?边做边思考PPT中的问题。 (1) 发声的物体属于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哪一类? (2) 你认为物体发声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 能够做出许多发声实验, 并对发声体进行了归类, 最后通过多个实验总结得出了结论:发声体靠振动产生声音。设计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又提高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

2.设计贴近生活的探究问题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问题中,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设计贴近生活的探究问题时, 具体操作如下: (1) 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或者通过习题、杂志等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2) 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究。

例如, 在教“串联和并联”这节内容时, 其中开关的作用是重点。我为每组学生提供了电源、导线、两个开关、两个小灯泡。在对照班, 我让学生利用器材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思考并联电路中开关在不同位置上的作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完成了实验, 但并没有体会到探究成功的喜悦。而在实验班, 我为每组分发了同样的器材, 但创设了情境, 播放了汽车左右拐弯时转向灯变化的视频, 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能否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实现汽车转向灯的功能?向左打转向左灯亮, 向右打转向右灯亮, 并且左右灯彼此互不影响。”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 跃跃欲试,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动手操作, 在合作过程中理解了开关在并联电路中不同位置上的作用。

3.设置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探究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设置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碰撞, 学生就愿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等, 以此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

在设计易产生认知冲突的探究问题时, 具体操作如下: (1)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试卷或者学生上课的表现来寻找认知冲突点。通常这一认知冲突点是课程的重点, 也是难点。 (2) 分析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的原因。 (3) 在认知冲突点上设计陷阱, 先让学生产生思维误区, 再让学生讨论、纠错,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 在“压强”的复习课中,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难点, 很多学生误以为“液体压力的大小等于液体的重力”。在对照班, 我给出一个装满水的梯形容器, 已知容器的底面积S和高h, 让小组讨论: (1) 推导出液体对梯形容器底压力的计算公式F; (2) 比较F与G的关系。学生在讨论和推导的过程中感到很枯燥、很抽象, 参与意识一般, 也没有讨论出满意的答案。而在实验班, 我设置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小明将重力为10 N的水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底面积为50 cm2的梯形容器内, 测得水深15 cm,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大?压力是多少?学生先自己计算, 有一部分学生算出压力为7.5 N,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压力等于水的重力10 N。由此, 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而7.5 N为正确答案。教师再让各小组讨论其原因, 提醒学生通过推导液体压力的公式, 比较F与G的关系。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都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原因, 讨论也很热烈, 并且有多个小组在争论中已解决了疑惑。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提高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 又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

四、以学案为载体, 重视实验教学

合作学习需要收集、解释、评判科学问题的证据, 而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和证据的最基本方法, 学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以导引思的作用, 两者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 在教“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 课标要求学生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在对照班, 我并没有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 而是通过三个演示实验: (1) 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的实验; (2) 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实验; (3) 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和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实验, 让学生先观察现象, 再讨论光的折射特点。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并不深刻, 讨论起来也有些茫然。而在实验班, 我分发了分组实验的器材, 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 通过分组实验、小组合作, 观察并思考光的折射特点。学生充满好奇地亲自动手实验, 在相互合作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并顺利得出了结论。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探索, 我把提高参与度的方法巧妙地应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改变了过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总是那几名学优生, 而一部分学生则是无动于衷的“隔岸者”的现象。我看到:小组长的责任心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提高了;学困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下也变得敢想、敢说、敢做了, 并建立起了自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同时, 也真正地收获了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总之, 只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高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秉持着一份耐心和责任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就会有所提升,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会得到培养, 我们的物理教学课堂会更具生命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时, 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游离, 真正自主学习的只是一些学优生, 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在此情形下, 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则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以初二、初三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先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消极参与的原因, 再对症下药, 运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将调查结果, 已有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不断更正和修改存在的问题, 最终探索出四种提高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J].考试周刊, 2011 (68) .

[2]廖伯琴.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篇5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体验和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初中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既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又要安排诸如实地观察与调查,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等活动,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亲身体验现有知识的创造经历;既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又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成功乐趣,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比如在《热与能》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围绕着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几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辩论。全部同学都积极地搜集资料;归纳、整理资料;搜集典型的事例寻求相关物理知识去解答。同学们在自我阐述,相互答辩中了解了很多的热污染现象,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同学们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归纳总结了好多有建设性的预防热污染的设想。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篇6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能力;科学组建

G633.7

一、合作学习先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抓起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刚进行课程改革时,许多学生還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都有些不知所措。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始。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无效的。

二、合作学习关键是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真正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小组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我在选择合作学习小组上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调配,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合作小组的人数我以四人为一组,并且把他们编成了一至四号选手。这样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我本着以下三点进行:

1.要确立一个组内核心人物。通过实践告诉我,一定要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这一点至关重要。

2.要制定一个核心目标。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作为核心目标,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三、合作学习切勿走入误区

误区之一:分组即合作

在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见最有效的。由于小组人数适中,成员参与机会多,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分组的关键在于合作,但往往在实践中却成了合作的关键在于分组。显然,走入此误区关键在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合作强调的应是学生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制的教学任务。

误区之二:参与即合作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应警惕三种现象。

其一: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

其二:小组“一言堂”。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与过程,这就形成了小组“一言堂”的局面。

其三:每节课都采用合作学习,物理课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合作学习的。一部分课需要老师讲解的一定要由老师引导完成。

误区之三:结论即合作

曾听一位教师教学《运动的快慢》,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分组讨论后学生对结论进行全班汇总。出现疑问,再次讨论,如是三番最终由教师给出合理解释。一堂课45分钟,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其余时间被无情分割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并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一言堂”。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让他们全面掌握知识不应只局限于点,而要普及到面。小组之间互相发问,讨论探讨、回答,无疑会使学到的知识较全面的理解。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利于学生自我才能的充分展示,从而促进更有效、高效的学习。达到真正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人交往的重要形式,并为学生创设了更多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当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会不断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有效、更合理。

参考文献:

[1]吴建芳,如何教好初中物理 中学物理,2003,(05)

初中英语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索 篇7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教学的基本条件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开展合作学习, 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境, 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所以我在教学中以任务为中心, 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进行组合, 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往往是同质组合。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 因此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指定, 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差异。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弹性的学习目标, 创造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师生互动, 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统一局面。

二、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1.分角色表演

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要真正发挥演员的作用,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如:上每单元的对话练习课时, 我指导小组成员先按课本的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 然后运用学过的知识, 就某一话题的学习内容发挥想象, 通过创设情境、自编对话, 进行角色表演。例如, 教学JB1 Unit1 Topic1 SectionA“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在学生学完1a后, 我结合生活实际, 要求小组讨论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这一话题, 以巩固所学内容。如编写下面这样的对话:

A:Hi, Xiao Hua.

B:Hi, Li Lei.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now?

A:I’d love to.By the way,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My favorite sport is football.

A:I think you are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

B:You’re right.Our class football team will play against Class One this afternoon.I am one of the players.Will you come and cheer us on?

A:Sure.

B:Thank you very much.

A:Not at all.

通过创设情境、对话表演, 学生在乐中学, 在角色表演中体会情感, 学会互相配合, 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2.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学生必须学会信息搜集与处理, 从而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会在合作中生存和发展。这种形式多用于阅读课。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一至两个问题, 各小组根据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 由小组长记录整理后向全班汇报。此环节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 占据的课堂时间较多。小组讨论可有以下一些内容: (1)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2) 对课文的重点句型、词组、语法现象展开讨论, 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出的讨论话题要具有开放性, 学生可结合学习内容谈论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做出正确的推论和合理的推断的能力, 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例如, 在教JB2 Unit5 Page23的课文时, 课前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en you are in a bad mood, what do you often do?留出一点时间, 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整篇课文学完后,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学的知识, 利用推理能力, 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每当考试来临之际, 有些同学会感到非常紧张, 因而睡不好。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做到从容应试, 课后布置写How can we get good mark?的小作文。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 教学上暴露了一些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如有些学生胆怯或害羞, 在公众面前发言时声音较低, 个别学生甚至一言不发。小组成员有时不能和睦相处, 小组讨论时噪音较大, 活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 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讨论任务, 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 “搭车”现象, 等等。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 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 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 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笔者认为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在教育实践中, 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要合理

分组有不同的方式, 笔者一般采取就近组合、同质组合和异质分组的方法。所谓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 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四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 无需调整座位分出层次, 因此, 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异质分组:就是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小组内各成员间有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 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种组合实施了一学期后, 可保证各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 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交流。学生相互检查和评价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 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 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情况, 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 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2.教师的引导要到位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 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首先, 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与竞争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关系是什么, 必须相信合作性学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多年来国外几百个案例都说明, 合作性学习比竞争性和个体性学习更能使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的关系更加良好, 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其次, 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奇迹般地达到效果的, 不仅要明白构成合作性学习的要素, 还要知道课堂中存在着许多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不同方法。再次, 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 要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 还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输出过程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活动估计所需的时间。最后, 必须明白合作性学习最基础的方面是学生间有着相互依靠, 以及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性思想, 明白课堂的组织结构必须由竞争的、个人化的转变为合作的。

3.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学生在团队里所学习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独立工作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所以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全组的成功依靠于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 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在合作学习中, 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 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 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 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4.科学合理的评价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 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 更应侧重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合作学习中, 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 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 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也可以使学生避免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 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经过一系列补充措施, 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了, 在互相帮助和互相探究中学习成绩、兴趣和语言交际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一、合作学习概述

所谓合作学习, 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 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 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现代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指出:小组合作学习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的师生双边的活动, 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的内容.合作学习以数学教材为中介, 通过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 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 发展数学能力, 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识.在新教材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更为突出.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 而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否则学生会因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 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甚至削弱教学效果, 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因此, 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 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在数学合作学习中, 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 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 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广泛的实用性, 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 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已显示出如下优越性:

1.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知识性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 可以帮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 有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 同伴间的经验及同伴间的交流活动的规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 培养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 使每名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 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 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得多.

3.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使每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 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使每一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培养了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

和过去的接受性学习相比, 合作学习的方式是,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面对共同的问题, 每个小组、每名同学都必须按分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见, 这是前提, 即使你的意见是错误的, 也必须自己先讲出来, 再得到别人的纠正.因此学生都得动脑筋来思考问题.而讨论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补充, 再经过全班的交流修正, 形成比较科学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见多是被肯定的, 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 促进了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 定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把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在教学中, 无论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 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情的基础上, 合作学习一旦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 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可以说, 没有独立的思考, 也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因为, 学生要参与讨论, 参与探究, 必须要以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 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 只有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程度展开讨论, 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 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生活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一个问题时, 总是自己去面对, 去想办法解决, 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该问题时, 才考虑寻求帮助, 与人合作.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万事都考虑让学生合作学习, 那么长此以往,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减退, 走上社会以后就将难以独当一面.因此在教学中, 当提出一个问题后, 教师首先应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 并从中判断问题对学生而言的难易程度, 如果学生都可以理解和解决, 那么教师就可以不流于一定要让学生合作、讨论的形式;如果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或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 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 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到全班交流, 再次形成“统一”意见, 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形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的差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合作学习中的几种形式:

(1) 学生合作小组游戏竞赛法.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学习中, 采取4人小组合作, 利用扑克牌练习混合运算 (玩24点游戏) , 4人互相抽取4张卡片有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 计算4张卡片上的数使其结果等于24.通过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达到熟练地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目的, 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减少了单纯计算的枯燥与乏味,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

(2) 合作小组的切块拼接法.例如:在第四章“有趣的七巧板”中,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 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 并能用适当语言来表达图形所含的意义.首先是个人按书上拼, 然后是小组合作拼, 最后是自己发挥创造想象力拼, 然后小组讨论、研究能否创造出类似七巧板的其他巧板, 如五巧板、四巧板、三巧板、十四巧板等, 充分让学生展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七巧板拼出的不同图形的变化及魅力.

(3) 合作小组的共学式.例如:在第二章第11节“有理数乘方”里,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题:10003与31000是一样大吗?充分利用小组的形式, 通过小组的合作实验, 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感受数学的奇妙.做数学题时, 你将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大数, 千万要仔细, 不然就会相差十万八千里.教师在评价时, 注意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 如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是否与同伴进行合作, 能否想出估计的方法并与同伴合作完成, 能否从多种角度去体会某个数据等.

3. 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

大量事实证明, 教学中不存在一种能适合所有教学情境的万能方式或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联系的,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同时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对合作学习而言, 它比较适宜于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实行.学生过多, 不仅给分组、小组座位排列带来困难, 而且由于每个小组内学生坐得较近, 容易产生说闲话、做小动作等问题.同时,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难以控制, 有时表面看似热闹, 实则混乱, 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另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像知识点密集的内容, 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 合作学习要与班集体教学、个别化教学相结合, 做到取长补短.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读书相结合, 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问难相结合, 把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理念与实施.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2]王冬凌.试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10) .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合作学习探索 篇9

一、切勿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具有科学有效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误用”,尤其是教师在设计课堂中过分注重合作学习的 “表”,而忽视了其中的“里”。任何一种程度的合作学习都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形式是团体的合作学习,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法。仅仅有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果忽略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质,那么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成了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鸡肋之谈,而并非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并未能取得真正实质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实际特点设定科学的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摆脱简单的 “课堂分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的简单论调,忽视合作学习的实质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互助,相互合作进行探讨研究,告别简单的说教法,真正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分享经验的能力,进而在后期培养出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二、将合作学习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相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分为以社会主义国家观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线,囊括了公民意识公民品格和公民行为规范的公民常识; 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以社会发展规律为框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常识;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核心, 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及法制为框架的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在如此多样复杂的教学内容中设计出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合作学习方法,是需要教师精心研究、认真策划的。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想当然地认为应用在其他学科上合作学习的案例不加修改直接照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上,不考虑本门课程特殊的使命性,严肃的政治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社会性。不仅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 “科”施教。此外,本门学科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具有思想性、现实性都很强的特点,还具有指导性很强的特点。虽然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以一定知识为载体,但相比于其他学科,它本身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思想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培养,如果简单学习书本知识,甚至熟读于心,但是不懂得在实际中如何指导实践,这样的学习也是片面的。从认知到践行,这更是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进行引导。因此,一定将合作学习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本科的教学中,否则教学成果可能事倍功半了。

三、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

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

Intemet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样的信息服务,能使用户自由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当今社会任何媒介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强大优势。而把计算机网络嫁接进思想品德合作实践活动中,就使互联网的威力充分发挥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许多综合性合作学习活动都需要在课前查找大量资料,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搜集到可用的资料后,笔者鼓励学生发扬合作学习精神,利用已掌握的电脑技术自己设计、合作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播放, 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在进行“生活中的雷区”活动时, 笔者先让学生从网上搜寻并下载了几套PPT,并增添了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的图片和资料,最后学生合作制作出了32个幻灯片。在进行课堂活动时,同学们瞪大眼睛,聚精会神,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紧张皱眉,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联网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超时空的交流并实现信息的共享。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发送作业,制作电脑小报,展示活动成果。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改革了以往作业必须用笔书写在纸上的模式,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它还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更趋平等、宽容与和谐。

四、注重提高课后评价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需要评价的引导,学生往往以评价作为标准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所以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后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思想品德课属于德育教程,在设定评价标准上不能简单以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那么简单,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表现方面利用思想品德课中所学内容,切实充实了自己的道德观念,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以至改善了自己的行为方式。 正是思想品德课注重实效性的评价标准的特质,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往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改变长期以来只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知识掌握程度的学习评价方式,采用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以重视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考核体系,将考核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高程度作为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合作学习中,应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所以,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也是合作学习中促进人人进步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课后评价中,更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互评思维,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方法,也是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教师要设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传授给学生相互评价的技巧和方法。根据这个评价体系,注意使用准确、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语句,全方位对同学做出自己评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个过程的严肃性,切勿肆意互评,草草了事。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有助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 篇10

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 合理分组

心理学实验证明:当学生处于最佳情绪状态时, 最能发挥出智能操作水平。兴趣的基础和本质就是学生的心理需要, 只有有了某种需要, 学习才会变得主动。因此,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进竞争机制,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不但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 而且还能在竞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由此可见,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是成功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 应将每组学生按照优中差分配在一起, 分配的比例应控制为1:2:1。这样一来, 就能让组内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合作学习, 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同时, 教师还要选取那些具有组织才能的学生担当组长和副组长, 并要求组长和副组长与组内各位成员进行沟通, 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地进行。

二、在课前设计中, 适时引导合作学习

(一) 设计好学生学习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可以把学生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每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成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学案, 在课前把设计好的学案发给学生, 让其开展课前预习, 使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活动。这样, 学生就会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学习到了教学内容, 而切实有效的学习过程, 将会提升学习效果。

(二) 引导好学生的课前预习

在预习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预习。教师要辅导好学生在小组内部解决他们的学习难题, 引导学生做好小组讨论, 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并教会小组成员掌握预习的方法。教师要重视这一个环节, 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一名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教师也要根据班内各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 给予适当的指导, 以便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

三、在课堂展示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展示能够集中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展示可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组间大展示, 展示的内容是普遍性的问题, 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是学生出错率高的、能归纳方法和规律的重点问题, 太难和太易的问题都不能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中, 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 让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在展示中学会资源共享, 得到良好的锻炼。

我在教学“英语语法名词由单数变复数的规则”这部分知识时, 就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我先让小组在小组内部展示成果, 然后让准备好的小组在班级展示, 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例如: (第一小组) 学生一:“名词由单数变复数的规则有哪些?”学生二: (抢答) “有四条。1.以s/x/ch/sh结尾的, 直接加es;2.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 变y为i, 再加es;3.以f、fe结尾的, 变f、fe为v, 加es;4.以o结尾的, 有生命的, 加es, 无生命的加s。”刚讲到这里, 第三位学生立刻打断了他的讲述, 马上提出了疑问:“请问, 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我们怎么理解呢?”学生二立刻解释到:“有生命的比如:hero/tomato/potato, 他们都是人或生物, 所以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比如:photo/piano/radio, 它们都是无生命的。我的解释是否能使你满意呢?”学生三:“Good!”我说:“观点的确独到, 有说服力, 好!哪个小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呢?”话音未落, 立刻又有第四小组的学生开口了:“对于这一条, 我们组是这样总结的:动物园 (zoo) 里有钢琴 (piano) , 钢琴上面有两机 (radio/video) , 两机上面有照片 (photo) , 袋鼠 (kangaroo) 的照片有一公斤 (kilo) , 这些是加s的, 其余的是加es的。”教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寂静得连人的心跳声都能听到。此时的寂静说明了学生们在快速地思考着, 他们的思路在急速地开拓着, 沉默预示着新观点或是新思想的产生。果然, 一会儿的寂静之后, 沉静的水面就掀起了涟漪。“还真是这样的!”一个学生惊讶地说道。“这是怎么搜集到的!”又一个学生表示出极其的惊讶。我不失时机地讲道:“天才出于勤奋, 聪明在于积累。处处留心皆学问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上一篇:视频场景检测下一篇:波形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