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EE中间件技术

2024-06-22

J2EE中间件技术(精选三篇)

J2EE中间件技术 篇1

一、中间件技术的概念

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 人们提出了中间件 (middleware) 的概念。中间件是位于平台 (硬件和操作系统) 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 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 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中间件是处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 是独立于硬件或数据库厂商的一类软件, 是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的连接件, 是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中间产品。应该说, 中间件技术是伴随网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对象的技术。以前的计算机系统多是单机系统, 多个用户是通过联机终端来访问的, 没有网络的概念。网络出现后, 产生了Client/Sewer的计算服务模式, 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数据库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等等。随着网络的更进一步发展, 许多软件需要在不同厂家的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异构环境下运行, 应用的规模也从局域网发展到广域网。在这种情况下, Client/Server模式的局限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于是中间件应运而生。中间件是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通用服务,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屏蔽网络硬件平台的差异性和操作系统与网络协议的异构性, 使应用软件能够比较平滑地运行于不同平台上。同时中间件在负载平衡、连接管理和调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使企业级应用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满足了关键业务的需求。

二、中间件特点及优势

通常意义下, 中间件应具备以下的一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 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

程序员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大量API, 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 从而屏蔽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中间件提供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服务, 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 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和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重要性, 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应用软件开发, 中间件远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 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 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 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 并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 应用软件几乎不需任何修改, 从而保护了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重大投资。

中间件在分布式的客户和服务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 如事务管理、负载均衡, 以及基于Web的计算等。同时中间件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一个由不同硬件构成的分布式处理环境的复杂性, 所以它的出现正日益引起用户的关注。

三、中间件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中间件技术也已经日渐成熟, 并且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间件产品。宏观上, 从中间件所起的作用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

数据类 (Data Integration) :用于数据的存取、利用和增值, 此类中间件用于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

处理类 (Process Integration) :把分布在网络结点上的各个应用或处理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统一的、协同工作的分布式应用。

分布式构件类 (Distributed Components) :支持构件式应用, 后者是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

按照IDC的分类方法, 中间件可分为六类:

1. 终端仿真/屏幕转换。用以实现客户机图形用户接口与已有的字符接口方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

2. 数据访问中间件。为了建立数据应用资源互操作的模式, 对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库实现联接或文件系统实现联接的中间件。

3.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通过这种远程过程调用机制, 程序员编写客户方的应用, 需要时可以调用位于远端服务器上的过程。

4. 消息中间件。用来屏蔽掉各种平台及协议之间的特性, 进行相互通信, 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协同。

5. 交易中间件。在分布、异构环境下提供保证交易完整性和数据完整性的一种环境平台。

6. 对象中间件。在分布、异构的网络计算环境中, 可以将各种分布对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完成系统的快速集成, 实现对象重用。

四、主流中间件技术平台

当前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平台, 主要有OMG的CORBA、Sun的J2EE和Microsoft DNA 2000。它们都是支持服务器端中间件技术开发的平台, 但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1. OMG的CORBA。CORBA分布计算技术是OMG组织基于众多开放系统平台厂商提交的分布对象互操作内容的基础上制定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规范。CORBA分布计算技术, 是由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所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技术, 具有模型完整、先进, 独立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的特点, 已逐渐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COBRA标准主要分为3个层次:对象请求代理、公共对象服务和公共设施。CORBA的特点是大而全, 互操作性和开放性非常好。CORBA的缺点是庞大而复杂, 并且技术和标准的更新相对较慢。

2. Sun的J2EE。为了推动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应用开发, Sun于是在1999年底推出了Java2技术及相关的J2EE规范, J2EE的目标是:提供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访问和安全的, 完全基于Java的开发服务器端中间件的标准。

在J2EE中, Sun给出了完整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面向企业分布应用规范, 其中, 在分布式互操作协议上, J2EE同时支持RMI和IIOP, 而在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的构造形式, 则包括了Java Servlet、JSP (Java Server page) 、EJB等多种形式, 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 而且Java应用程序具有'Write once, run anywhere"的特性, 使得J2EE技术在发布计算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EJB是Sun推出的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构件规范J2EE的一部分, 自从J2EE推出之后, 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已经成为应用服务器端的标准技术。Sun EJB技术是在Java Bean本地构件基础上, 发展的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构件技术。它基于Java语言, 提供了基于Java二进制字节代码的重用方式。EJB给出了系统的服务器端分布构件规范, 这包括了构件、构件容器的接口规范, 以及构件打包、构件配置等的标准规范内容。EJB技术的推出, 使得用Java基于构件方法开发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成为可能。从企业应用多层结构的角度EJB是业务逻辑层的中间件技术, 与Java Beans不同, 它提供了事务处理的能力, 自从三层结构提出以后, 中间层, 也就是业务逻辑层, 是处理事务的核心, 从数据存储层分离, 取代了存储层的大部分地位。从分布式计算的角度, EJB像CORBA一样, 提供了分布式技术的基础。提供了对象之间的通讯手段。

J2EE的优点是, 服务器市场的主流还是大型机和UNl X平台, 这意味着以Java开发构件, 能够做到"Write once, run anywhere”, 开发的应用可以配置到包括Windows平台在内的任何服务器端环境中去。

3.Microsoft DNA 2000。Microsoft DNA 2000 (Distributed inter Net App|ications) 是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 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 以及改造Back Office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发布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务器端, DNA 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等的应用支持。目前, DNA 2000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方面, 由于Microsoft是操作系统平台厂商, 因此DNA 2000技术得到了底层操作系统平台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 由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广泛, 支持该系统平台的应用开发厂商数目众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DNA 2000得到了众多应用开发商的采用和支持。

DNA 2000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 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集群等内容。DNA使得开发可以基于Microsoft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 其中, 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讯服务和安全服务等, 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但是它的不足是依赖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 因而在其他开发系统平台 (如Unix、Linux) 上不能发挥作用。

五、中间件技术发展趋势

实用化已成为中间件技术发展重要趋势。中间件技术发展的动向是更加适应应用系统的要求, 贴近应用, 与应用的发展同步。

底层中间件持续走稳, 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高层中间件成为市场新宠, 在单一或基础应用系统已经逐渐成熟的领域, 新的应用热点就是对应用系统的整合, 并进而实现决策分析系统、增值业务系统等新的建设项目, 使企业能够进一步挖掘信息和对外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 技术发展趋势。

与软件构件技术紧密结合, 支持现代软件开发方式, 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已有的构件技术包括J2EE、CORBA、.NET等。

中间件的开发将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开源技术, 例如Apache、Open SSL、Linux、Eclipse、Jboss、Tomcat等。

提供对移动计算等多种设备的支持, 提出新的基于协调技术的软件协同模式。

原先的消息称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已经成为标准的应用服务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并逐步向操作系统内核延伸。

应用服务器、门户、数据集成、Web服务、EAI厂商不断将中间件的功能扩充到他们的产品中。微软.NET和GXA (Global XML Architecture) 将不断占领非JAVA的中间件空间。

2. 应用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垂直应用领域将采用中间件技术来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包括消息、交易、安全等, 以缩短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

面向应用领域解决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负载均衡、可靠性保障、效率保证等方面的问题, 以适应企业级的应用环境, 简化应用开发。不断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丰富开发接口, 支持面向领域开发环境和领域应用标准。

集成化中间件产品将大行其道:覆盖企业级应用设计、开发、集成、部署、运行和管理的集成化中间件产品 (Killer App) 将会出现。目前, MDA技术已经为中间件设计开发平台与运行平台的整合准备了方法学基础, IBM和Borland等公司已经开始在其中间件产品中开始集成MDA工具, 从而中间件将为信息系统的资源层、业务逻辑层、展现层提供全面的支持, 同时, 中间件也将演变成网络应用全生命周期支持工具。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将成为主流:随着中间件作为网络应用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双重支撑平台地位的确立, 中间件产品研发重点将从运行平台逐渐向开发平台转移的, 软件构件库管理平台将受到进一步关注。各个层面的构件资源将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独立的构件交易商将会出现, CBSD将成为软件开发主流。

随着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的应用推广, 商业智能产品将有一个新的回归热潮。商业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和XML、CWM等标准进行融合, 将有可能在商业智能领域出现新型的中间件产品, 其主要作用是对大量信息资产进行有效的定位检索和维护管理, 并挖掘信息资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绍方:深入掌握J2EE编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韦乐平:CORBA系统结构、原理与规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董丽李京华王克宏:基于CORBA的Web计算体系的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年9月, 82-85

[4]王振宇:上野人.CORBA:全面的分布式对象计算[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9;

[5]王建新杨世凤王春梅史永江童官军:中间件技术[J]电气传动, 2006, (04)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讨论 篇2

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大型应用系统集成性与可扩展性间的矛盾,中间件Middleware)技术应运而生。中间件是软件中介于在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一个功能层次,使应用系统独立于异构的操作系统、硬件平台与通信协议组成的底层环境。

一、中间件的概念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使处于应用层中的各应用成分之间实现跨网络的协同工作,也就是互操作,这就允许各应用成分之下所涉及的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通信协议、数据库和它应用服务各不相同。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其核心思想是分层,通过在应用层与底层基础软件间增加一层,屏蔽底层复杂的技术细节,实现对底层的透明访问,为应用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支持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分布式应用之下,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中间件是一类基于分布式技术的系统软件或软件平台,而非一种应用软件,涉及多种资源,包括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甚至语言,其核心是网络通信。其目标是在分析计算环境中实现应用互联、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互操作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中间件用以提供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服务,中间件系统管理著客户端程序和数据库或应用软件之间的通讯,而且中间件在分布式客户和服务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角色,象事务管理、负载均衡以及Web的计算等。

二、中间件特性分析

网格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资源层、中间层,应用层、网格资源是构成网格系统的硬件基础,它包括各种计算资源,象超级计算机,各种仪器,可视化设备及现有的应用软件等。这些计算资源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而网格资源层仅仅实现了计算在物理上的连接,但从逻辑上看,这些资源仍然是孤立的,资源问题仍然没得到解决。因此,必须在网格资源基础上通过网格中间层,来定成广域计算资源的有效共享。网格中间层是指一系列工具和协议软件其功能是屏蔽网格资源层中计算的分布、异构性、向网格应用层提高透明、一致的使用接口,网络中间层也称为网格操作系统(Grid operading system)它同时需要提高用户编程接口和相应的环境,以支持网格应用的开发。网格应用层是用户需求的具体体现,而Agent技术起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研究,Agent技术强调软件的分布性、自治性、智能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网格中间件技术中来,能提高网格中间件的智能性,优化网格的性能。随着网络应用的广泛性、复杂性的空前提高,网格中间件技术也必然的很快的发展完善起来。为适应上述要求,分布对象技术成为分布式计算环境发展的主流方向。其技术特点为

1、主要针对异构环境下的应用互操作问题;

2、系统核心的对象管理将客户/服务器模型与面向对象技术结合在一起;

3、提供面向对象的API;

4、已经成为建立集成框架和软件部件标准的核心技术。

但是,我们也仍当看到当前制约网络化信息系统高效开发和有效运行的瓶颈是缺乏系统的Web services平台的有力支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网络软件支持平台和中间件技术。

三、中间件的现状与发展动态

中间件的产生和发展与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近几年来,随着数据库应用的发展,传统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缺点日益明显,比如可扩展性差,对于分布式处理能力差等。中间件技术是在克服复杂网络应用的共性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些问题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从计算环境来看,中间件面对的是一个复杂,不断变化的计算环境,所以要求中间件技术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成长性。

2、从资源管理的角度上看,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是有限资源,资源种类有限,而中间件需要管理的资源类型(数据、服务、应用)更丰富,且资源扩展的边界是发散的。

3、从应用支撑角度来看,中间件需要提供分布应用开发、集成、部署和运行管理的整个周期的总体运用模型

4、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利用中间件完成的往往是复杂、大范围企业级的应用,其关系错综复杂、流程交织,例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要集成多个企业内部应用,而供应链管理涉及企业之间的应用集成。

目前的中间件技术已形成一个谱系,正在向上(应用框架、普适服务)和向下(融合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两个方向延伸,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

中间件的一个发展动向是向Inter net的延伸,典型的应用是服务技术,尽管Internet/Intranet技术已在全球范围普及,但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在构造许多大型企业级应用(如金融、电信等)时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并发控制,负载均衡,可靠传输,数据路由等,三层和N层计算的发展,为应用服务器技术带来契机,而当前Web技术和应用服务器的结合是新的热点。

基于这一发展动向和Web技术的飞速发展,中间件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要在互联网,这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构建应用程序。如何更好地利用中间件为企业级服务,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中间件具有平台功能,能够屏蔽底层操作系统及网络传输的复杂性,能减少程序设计地复杂性和开发技术上的难度,缩短了开发的周期,未来的中间件必将和网络技术紧密相关。

四、结束语

基于J2EE的框架技术综述 篇3

J2EE (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是SUN公司提出的在分布式环境中的一种体系结构, 提供了基于组件、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 为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安全的平台。

现在J2EE的多层企业级应用模型将两层化模型 (client/server) 中的不同层面切分成许多层。一个多层化应用能够为不同的每种服务提供一个独立的层, 以下是J2EE典型的四层结构:

(1) 客户层组件.如:应用客户端程序和applets。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一个J2EE应用可以使基于Web的或不基于Web的。对于不基于Web的J2EE应用, 一个应用客户端软件将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 而对于基于Web的J2EE应用, 浏览器会下载Web页面和小程序 (applet) 到客户端机器上。

(2) Web层组件: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如Java Servlet和Java Server Pages (JSP) 。Servlet是Java编程语言的类, 能够动态处理请求并生成响应。JSP页面是基于文本的文件, 包含静态内容和小段的Java编程语言代码用以生成动态内容。当JSP页面被调用时, 后台Servlet执行这小短代码, 并返回结果。

(3) 业务逻辑层组件: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由若干运行在EJB (Enterprise Java Beans) 服务器中的EJB组件组成, 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EJ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组件, 主要用来开发、实现和部署分布式逻辑。顾名思义, 是用来处理业务的, 而这些业务由运行在业务层上enterprise bean进行处理.其中有三种企业级的bean:会话 (session) beans, 实体 (entity) beans, 和消息驱动 (message-driven) beans。

(4) 企业信息系统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层软件.运行在EIS服务器上, 总的来说就是数据库和其他一些需要与之交互的独立系统。包括企业基础建设系统例如大型机事务处理, 企业资源计划 (ERP) , 数据库系统, 和其它的遗留信息系统.

二、J2EE主流框架

框架是特殊的软件, 是系统或子系统的半成品。其本身不能作为程序直接使用, 而是作为一个基础来为系统的构成提供解决的方案。其中的扩展点也就是可变化点, 可以为开发人员直接界定使用, 而且其所设定的服务也可以被直接调用。

而且, 框架是由一些已经经过检验的成熟的代码所构建的, 所以, 在开发过程中如果使用了构建, 那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开发的成本, 节约开发时间, 使开发人员将更多精力应用于具体的业务实现。

在本论文中, 主要介绍三个框架, 分别为structs, spring, 和Hibernate。

2.1 Struts

Struts是一个开源框架, 包含了一系列相互的类、Servlct和JSP标记, 是基于MVC开发模式的经典体现。。struts框架具有组件的模块化, 灵活性和重用性的优点, 同时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structs来开发web应用程序, 可以实现清晰的分工, 并且外部界面和业务逻辑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即各个部分的耦合度较低。

Struts对模型Model, 视窗View和和控制器Controller都提供了对应的组件。所以, 对于struts框架中的组件, 我们将从MVC角度观察。

(1) 模型 (Model) :表示应用程序的状态由Java Bean组成, Action Form用于封装用户的请求参数, 封装成Action Form对象, 该对象被Action Servlet转发给Action, Action根据Action Form里面的请求参数处理用户的请求

(2) 视窗 (view) :该部分采用JSP实现。实际上, 视图就是一个JSP文件。利用JSP可以很方便的开发动态网页来做用户界面, 而且, 不需要很多的代码。Struts有别于其他框架 (如Velocity) 的因素之一就是标记。并且Struts的JSP部分还提供了很多自定义的标签, 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扩展这些标签, 以实现一些具体的功能。

(3) 控制器 (Controller) :控制器接收来自浏览器的请求, 并决定将这个请求发往何处。Struts的核心是Controller, 即基本的控制器组件Action Servlet, 而Action Servlet的核心就是Struts-config.xml, Struts-config xml集中了所有页面的导航定义。

2.2 spring框架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开源容器框架, 其主要的技术就是控制反转 (Io C) 和面向方面编程 (AOP) 。所谓的轻量级, 是针对基于ZJB的重量级架构而言的, 因为EJB等重量级架构具有很多弊端, 例如开发时间长, 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较差等, 所以, 轻量级架构就应运而生。在分层架构的基础上, 对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进行了重大打改进, 从而简化了J2EE的开发, 降低J2EE项目实施的难度。由7个定义良好的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存在, 也可以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应用。

如图所示:

Spring的核心是个轻量级容器 (Lightweight Container) , 其设计围绕着一个核心的思想, 那就是IOC (即控制反转, 也叫做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 ”) 。也就是说, 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 其中所用到的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都是动态的注入到容器中的。这样的话, 就意味着将开发人员定义的类交由系统去控制, 为系统设定了一个更加灵活, 广大的平台, 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在Spring中, 就是通过一个核心的javabean组件来实现了这一功能。

Spring框架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是对面向切面的编程 (AOP) 的支持,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 事物控制可以脱离开容器运行, 不用依赖EJB组件。

2.3 Hibernate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 是为了解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 对象之间的关系与数据库中的表格与表格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无缝匹配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其中的关键词就是ORM, 即将JAVA对象之间的关系, 对应到数据库中的表格之间的关系, 当然其中的数据库是关系型的。

Hibernate通过数据库和配置文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了持久性的对象和服务。而且它对数据库进行了轻量级的封装, 使程序开发人员能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来使用关系数据库, 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都可以应用Hibernate, 从而不仅管理Java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 (包括从Java数据类型到SQL数据类型的映射) , 还提供数据查询和获取数据的方法, 可以大幅度减少开发时人工使用SQL和JDBC处理数据的时间。

Hibernate有两种体系, 其一, 使用了Hibernate API的一个最小的子集, 从而实现了应用程序自己提供了JDBS连接, 自己管理事务。还有一种是Hibernate来代替应用程序和开发人员来管理数据库的细节。在使用Hibernate时需要进行一些类和实例的配置。

Hibernate还可以实现三种映射关系, 即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 从而满足了现实生活中多种对象之间的关系, 更便于实现具体的功能。

2.4三个框架比较:

下面, 我们来比较一下三种框架各自的优缺点。

(1) struts主要的优势在于表现层, 它能够良好的支持表单的自动映射到你的javabean中, 对业务逻辑的控制也比较容易, 缺点在于他是比较老的框架, 由于当时设计上的原因导致struts不像比较新的框架如spring那样可以是程序完全独立于框架之外, 使程序还是要依赖框架的。

(2) Spring:显而易见, Spring提供了一种管理对象的方法, 可以把中间层对象有效地组织起来, 无论你是否选择使用了EJB, 是一个完美的框架“黏合剂”。其非侵入性设计, 代码污染极低, 使得应用程序对Spring API的依赖可以减至最小, 并且提供了限度一致的数据访问界面。

(3) Hibernate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实现了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 (ORM) 它使用时抛弃了数据库中心的思想, 完全的面向对象思想, 只需要操纵对象, 使开发更对象化, 但是对于批处理方面, 它则显现出某些弱势, 而且有些时候某些用不到的项目, Hibernate也会自动加载 (虽然有懒加载机制) , 但这无疑扩大了程序本身, 也可能在测试中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增加系统开发的难度。

三、结论与展望

人们日益对开源框架的重视, 使得很多项目的成本大大降低, 并且投放使用以及维护速度都增加了。现在的开源框架都有很高的质量, 都提供了很好的文档和一些书籍让开发者做参考。即便如此, 两大因素使得J2EE领域充满了不确定性:开源领域和J2EE“标准”的冲突和AOP的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平勇., J2EE框架组件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5.

[2]史玲华, 翟璐璐, J2EE软件开发框架技术探讨,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3]徐鹏, 轻量级J2EE架构的研究与应用, 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2007

[4]JAVA J2EE框架一览,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906/130837.htm

[5]J2EE开发框架发展简史拥抱更简单的POJO编程模型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906/130234.htm

上一篇:供应商质量管理下一篇:技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