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技术

2024-06-29

缓释肥技术(精选八篇)

缓释肥技术 篇1

1. 使用缓释肥料

新型缓释肥料是在肥料加工过程中加上缓释剂, 人为控制肥料的释放时间及释放量, 从而达到与作物生育期需肥同步。缓释型肥料一种是包膜型, 以肥包肥, 将氮肥作核, 以钙美磷肥包裹在里面, 起到缓释控释作用;另一种是加缓释剂型长效肥, 在生产肥料过程中, 掺进一定比例的缓释剂, 包裹在氮肥的表面, 控制氮肥释放。通过缓释控释, 其释放量与作物需肥同步。

2. 缓释型肥料肥效试验

为验证缓释型肥料的肥效和使用方法, 北镇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每形成百公斤籽粒所需的氮、磷、钾数量原理, 选择“创奇”“离不了”两种缓释型肥料进行试验。创奇肥 (总含量45%, 氮24、磷10、钾11) 每亩按27.5公斤、32.5公斤、37.5公斤施量做了大区对比试验, 每区2亩。离不了肥 (总含量40%, 氮18、磷10、磷12) 每亩按30公斤、35公斤、40公斤施量做了大区对比试验, 每区2亩, 以撒可富 (总含量45%, 氮15、磷15、钾15) 常规肥做两肥对照, 亩施量为20公斤底肥+尿素30公斤追肥, 田间管理一致。以创奇肥为例, 产量结果是亩施肥量最大为产量最高, 亩产842公斤;中施量的为804公斤/亩, 低施量的为764公斤/亩, 呈现递增表现。每个施量的产量相差40公斤。对照产量与低施量的差别不大。在施用方法上, 针对一次性施入量大易烧种烧苗的问题采用三种施用方法:一是塌垅施肥。在春季塌垅时将肥料一次施入, 然后镇压, 播种时开沟播种即可。这种方法种肥相隔较远, 表现出苗率高, 安全性好。二是使用一次性播种机施肥。在老式马拉机基础上安上一个侧深施斗, 与种子间隔5厘米, 出苗齐整, 没有烧种烧苗现象。三是灭茬时施肥, 即前边灭茬后边起垅。灭茬前将肥料撒在垅上, 灭茬过程中将施在表面的肥旋进土层中, 避免肥料集中烧苗, 确保安全。

3. 缓释型肥料施肥的优点

(1) 肥料投入成本减少。经调查, 农民种玉米每亩地基施复合肥20~30公斤, 每斤按1.20元计算, 合35~45元, 大喇叭口至抽雄初期追施尿素20~30公斤/亩, 每斤按0.9元计算, 合35~55元, 二笔相加合70~100元。如施一次性肥40公斤, 合85元, 几乎持平。但常规施肥需牛具人工费10元/亩, 追肥人工费5元/亩。所以说一次性施肥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成本20元。 (2) 减少农民劳动强度。常规种玉米需要追肥, 而玉米追肥时间正是7月的夏天, 高温酷暑, 农民在玉米面米地里钻来钻去, 很辛苦。如果采用缓释型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 就免了这一劳动环节, 农民五一种完地, 喷上除草药, 间完苗, 再不为玉米追肥的事惦记劳作。 (3) 提高肥料利用率。氮肥在水中利用率为20%~50%, 旱田利用率为40%~60%, 磷肥10%~25%, 钾肥50%~65%。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 除了肥料本身的因素外, 还有施用方法不当。特别是玉米追肥时, 施用方法不规范, 遍地撒散, 不覆土, 结果日晒、雨淋、蒸发, 而真正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却很少。一次性把肥料施入到十多厘米以下的土壤内, 能较好的被作物吸收, 肥料利用率能提高10%。 (4) 不脱肥, 抗逆性增强。一次性施肥由于肥料施的较深, 苗出土后, 为吸收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根一直下扎, 同常规施肥比根扎得深、发得多, 增强了玉米的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另外, 活秆成熟不脱肥, 10月以后收获仍是青枝绿叶。 (5) 增产显著。由于施肥量充足, 利用率高, 加之深施玉米根部很发达, 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需肥高峰时期, 正是肥料发挥作用的时期, 为高产打下基础。一次性施肥的玉米亩产量700~850公斤, 比常规增产8.7%。

4. 缓释型肥料施肥技术要点

中国新型包裹缓释肥发展与展望 篇2

施用化学肥料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和肥料利用率不高等原因,大家有目共睹,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随化肥施用量增加而增长,但单位肥料增产率却随化肥施用量增加而明显递减,究其原因是肥料利用率低,损失严重所致。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约30%~35%,磷约10%-20%,钾约35%~50%。“十五”期间我国对新型肥料的研制与产业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国家在“第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节约型农业,应科学使用化肥,推广配方、平衡施肥和缓释氮肥技术”。缓控释肥能有效控制养分释放速度,延长肥效期,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而优先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有利于节约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缓控释肥已成为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

一、肥包肥缓释肥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已开始最初接触和研究缓控释肥技术,曾研制过钙镁磷肥包裹碳酸氢铵和长效碳铵,将碳铵造粒并外被钙镁磷肥,只有个别单位进行中试生产,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80年代后期,郑州大学工学院许秀成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开发了枸溶磷包裹复合肥料的无机包裹肥料,又叫包膜复肥,简称CCF,商品名称为“乐喜思”,出口商标为“乐喜施”,该技术以原平阴县包膜复合肥厂为依托进行工业化中试,1987年中试成功,得到国家项目验收,厂校联合创建世界上首家年产1万吨包裹肥生产装置。随后又在河南、四川、云南等地及美国建立近十处包裹肥生产企业,并成立“中国包裹肥制造联合体”,总部常设河南郑州。乐喜思缓释肥已获中、美两国发明专利,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属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

90年代末期,根据包裹肥实际生产推广中的经验和不足,厂校反复对照,实地对比试验,免费让老百姓试用,对包裹肥的生产工艺进行完善和革新,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计委的验收。进入21世纪,包裹肥已开发生产出适合不同用户群的三类包裹肥品种。第一类,是以钙镁磷肥为包裹层,适度缓效,适用于大田作物;第二类,以部分酸化磷矿为包裹层,是廉价的缓释磷复肥;第三类,以二价金属磷酸铵钾盐为包裹层,具有较长的释放期,是较好的缓控释肥。以上肥包肥均取得了国家专利。

针对中国目前经济现状和农民种植施肥习惯,1999年由三门峡市复合肥厂首次提出“肥包肥”理念,并打出“大力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肥包肥缓释肥”,“引导科学施肥,留下永久思念”口号,让中国农民用的上、用的起相对廉价的缓释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1年――2007年思念肥包肥一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列为重点科技推广产品。

2007年11月被中国肥料专家年会授予“中国肥料业科技贡献奖”。

二、肥包肥技术特点及创新

1、肥包肥缓释肥与美国硫包衣尿素一起堪称无机包裹缓释肥的典范

肥包肥缓释肥的目标是控制水溶性氮肥主要是尿素(或硝铵)的氨化和硝化过程,减少损失,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目的。其技术特点是包膜肥料的取材以肥包肥,无二次污染危害,该技术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李庆逵院士首创枸溶性磷肥包裹碳铵的启示,由郑州大学工学院许秀成教授开发研究,该技术无论是从复合肥技术还是从缓释尿素的角度看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属于国际首创,为此该技术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也得到了国外专利机构认可,可与美国硫包衣尿素一起堪称无机包裹缓释肥的典范。

2、生产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发明

在缓控释肥技术开发领域,我国的技术发明主要表现在肥包肥技术、高聚物覆膜技术、天然有机物包膜技术等。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对无机包裹类缓释肥料的研发,从最初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发的钙镁磷肥包裹碳铵的技术,到郑州大学工学院开发的枸溶磷肥包裹颗粒碳铵、颗粒尿素技术。该技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部分产品已由郑州大学工学院试验工厂和三门峡市复合肥厂出口到美国、日本、南韩、泰国、阿联酋、印尼、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国。该项技术把磷肥与氮肥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延缓氮肥释放速率的同时还有效利用了底品位磷矿资源,在高品位磷矿资源日益贫乏的将来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该技术在建设起初就从中国实情出发,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定位为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度缓效复合肥,20年之后的今天,从综合利用低品位磷矿资源的角度来看,他的优势又开始表现出来。我们把缓释包裹肥定性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对廉价的,适度缓效的缓释肥。国家发改委发布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明确指出无机包裹肥应除外,不受该标准限制。当然,缓释肥包肥较多数缓控释肥价格低廉的多,针对中国国情,在提高氮素利用率上做文章,在综合利用中国低品位磷矿资源上有独到的优势,又不失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缓释肥料,在中国市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把它等同或按照国际控释肥料标准所要求控释的目标来衡量,就会歪曲专利项目发明的初衷,违背国家提倡让大田肥用上适度缓效的缓释肥目标,但作为已推广20年的技术我们还有待发展和进一步研发。

3、缓释肥包肥概念

肥包肥(Coated Compound Fertilizer)简称CCF是指用一种或多种植物营养物质(肥料)包裹另一种植物营

养物质(肥料)而形成的植物营养复合体(复合肥)。是一种缓释包裹型复合肥,又称“包复肥”。

尿素通过钙镁磷肥的包裹,大大降低了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作为包裹层钙镁磷肥,为包裹肥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活性钙、镁、硫、硅、铁、锰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不仅有利于作物的营养平衡,同时也能提高作物抗病、抗倒伏能力。

包裹肥料的肥效发挥后,会残留部分空壳于土壤中,其主要成分为钙、镁、硅等元素,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有效预防土壤板结。由于其肥效持久,肥料利用率高,可降低肥料用量,减少施肥次数。粒度均匀,无污染可与种植一道机播,从而最大限度解放农村劳动力,最终节约资源,降低施肥成本。

根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王少仁研究员所做的田间和盆栽试验,证明钙镁磷肥包裹型复合肥料氮肥利用率提高7.74个百分点(如果以氮肥利用率平均35%计算,相当于提高氮肥利用率22%),在多种作物上表现出较普通复合(混)肥10-15%的增产效果。

国内不同省份多家企业生产的钙镁磷肥包裹复合肥料,应用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如玉米、小麦、烟草、棉花、水稻、果树、红薯、蔬菜等),均表现出良好的肥效,均受农民的欢迎。

4、包裹缓释肥特点

以肥料包裹肥料,对环境友好。以肥料包裹肥料,通过改变工艺而使其结构改变,达到适度缓效、缓释/控释的目的,市场价格偏低。采用反应性无机硫、磷酸为粘结剂,实现自热干燥,节约能源。采用专用包裹机,产品粒度均匀,成品率高,返料少,节能,是一种生态肥料工艺。

三、我国缓控释肥发展状况

在国家农肥顶级专家张福锁、张卫峰和马文奇等为中央产业政策发展参考而合编的《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一书,该书号称“化肥业蓝皮书”,就“中国新型肥料发展与展望”章节中提到:

1、从广义上来看中国缓控释肥的的生产已有10多年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的发展自2004年陈冠荣院士提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缓控释肥高层研讨会”后,才将中国缓控释肥提上议事日程,严格意义上的我国缓控释肥料制造元年应该从2005年算起。但目前推广应用比较成功的只有应用郑州工学院专利,由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肥包肥型缓释肥料、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的脲酶抑制剂稳定性氮肥、广东农科院土肥所的缓释水稻肥和上海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的SCU和缓释BB肥。这些企业大部分在东北,少部分是华北与西北企业,生产的肥料主要销售到东北,和华北玉米作物上,估计累计推广了50万吨。肥包肥型缓释肥料已转让了几家企业,其中1家是美国企业,但是规模不大。目前效益比较好的是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原平阴县包膜复合肥厂)每年可以生产、销售8万-10万吨,特别从2004年开始出口泰国1万吨缓释肥料,现明年都有肥包肥的出口,2009年8月20万吨新生产线运行。广东农科院的水稻缓释肥料主要靠政府推广,每年可以推广5000-10000吨。

2、该书P201页写到: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与郑州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复合肥料,年产量10万吨。该肥以粒状氮肥为核心,以磷铵、钾肥、钙镁磷肥、硫、硼、锌、铁、铜等10多种中微量元素为包裹层,以磷硫酸为粘合剂递层包裹造粒而成。其特性是易淋失、易挥发的植物营养元素分别被不易淋失和不溶于水的钙镁磷肥分层包裹,形成有效控制养分分解和溶出速度的产品,提高了养分利用率,达到缓释、延长肥效且无公害的效果。他们开发的新型控释肥料,以尿素等水溶性氮肥为核心,以多种不同溶解度的无机植物营养物质为包裹层,整个包裹层所有成分均为植物营养物质,施入土壤后不会造成任何残留物污染,对环境友好。产品配方灵活,可根据不同作物需要生产不同养分比例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经济作物,果树及大田作物。产品粒度均匀、颗粒强度好、流动性佳,可以采用机械化施肥。

3、该书也着重分析了我国缓释肥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二。一是农民认知度低。受我国农民传统施肥习惯认为肥效快才是好,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必然研究肥料元素的缓释性。二是缓控释肥价格相对高,令农民望而却步,制约其推广与应用,特别是在中国,适合大田肥的市场的缓释肥料须研究对比缓释肥的加工原料和加工成本。

不过,从日益增加的肥料使用量来看,缓释肥市场正在逐步壮大。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大的国家,潜在的市场很大,尤其是缓控释肥开始进入农业市场,用包膜尿素作掺混肥料氮源已经开始用于玉米一次性施肥。另一方面,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可以研究出更廉价的包膜肥料,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开发的控释性能优良的包膜肥料的成本可以大大低于国外包膜肥料的销售价格。一般认为,包膜肥料的价格可以降低到国外的包膜肥料的25%---50%,但是这样的价格依然比普通的化肥高1倍左右,因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容器栽培中缓释肥的应用 篇3

一、缓释肥概述

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又称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是指由于肥料的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其中的有效养分缓慢释放。施入土壤后,因其化合物或物理状态的不同,要经过短时间的转化才能被土壤溶液溶解。它可以持久地给予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兼有化肥“速效”、农家肥平和持久的特点,并能减少淋浴损失,一般比化肥利用率高30%~70%。

对于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理解,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认为两者是一致的。如美国作物营养协会将缓释肥定义为: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并认为缓释肥与控释肥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但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的,缓释肥指比普通肥料养分释放缓慢的肥料,但其养分的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不能控制。而控释肥则指在制备过程中其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已知并可以进行控制的肥料。

根据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方式,人们把缓释肥养分释放的方式划分为4种类型:扩散、化学分解、膨胀和渗透。

二、缓释肥类型

缓释型氮肥氮肥在容器栽培中施用量最大,而且施后损失率也远比其他元素高,平均为30%~50%,因而研究其缓释肥种类的意义尤其重大。常见的有:脲甲醛(UF)38-0-0(含氮量通常在32%~40%之间),异丁烯叉二脲(IBDU)30-0-0。两者都属于低水溶性有机氮化合物这个大类,但是前者为生物可降解化合物,后者为化学可分解化合物。缓释型磷肥单料过磷酸钙(Ca)H2PO4(2)0-20-0,含有12%的磷和18%的钙;三料过磷酸钙(Ca)H2PO4(2)0-46-0,含12%的钙;烧结的磷0-50-0,一种释放很缓慢磷的原料;磷酸铵镁(MgNH4PO4)7-40-6,这种肥料为低水溶性的无机化合物。

目前在苗木容器栽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奥绿肥(Osmocote),它是一种典型的包膜复合肥,其化肥颗粒的外面包有一层半透水的薄膜。当奥绿肥被施人土壤之后,土壤中的水分能缓缓透过薄膜,膜内的化肥成分吸水后产生压力。当压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薄膜就会被挤破,营养素释放,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为此,可以根据不同种类或者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将包膜厚度不同的奥绿肥按一定比例配置在同一批产品中。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绿肥也是一种控释肥,但土壤的温度和含水量会极大地影响其释放速度。

三、应用方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苗圃开始大规模使用缓释肥。一般而言,缓释肥的施用方式有如下几种:

1.通过表施(即将缓释肥应用于容器生长基质的表面)的方式施用缓释肥。这种方法目前应用广泛,它方便快捷,对于干燥或者湿润的环境均十分适宜,且可以为容器苗创造一个逐步渗透的营养传输系统。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缺点:①施肥的劳动花费较大;②假如容器在风力作用下产生倾斜甚至翻倒,抑或大量灌溉和降雨发生时,肥料就会从容器中溢出,从而产生损耗;③当容器置于全光照时可能会提高表施肥的分解率。

2.在配置生长基质时,将缓释肥与基质混合在容器中,其优势在于可以极大地节约劳动成本,避免像表施缓释肥那样需要多次进行施加。但对于最佳缓释肥用量的选择和确定,则需要苗圃业者于实践中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应用。最佳做法是先以直接添加的方式施用缓释肥,再在容器苗生长过程中视需要程度采用表施的方式添加一些缓释肥。

小麦田缓释肥施用效果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雅周镇张莫天村8组某农户责任田内, 地处东经120°20′15″, 北纬32°25′54″, 大田面积为1 733.3 m2, 常规施肥区取样面积为66.67 m2。土壤质地为板而砂, 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基肥施25%配方肥 (11-6-8) 750 kg/hm2、30%脲胺300 kg/hm2、蚕沙4 500 kg/hm2, 分蘖肥施尿素225 kg/hm2, 拔节孕穗肥施40%配方肥 (34-0-6) 187.5kg/hm2。播前测定土壤养分, 土壤含有机质16.6 g/kg、全氮1.53 g/kg、有效磷24.0 mg/kg、速效钾103.3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宁麦13。供试肥料:小麦40% (34-0-6) 专用配方穗肥为、35% (20-8-7) 配方复合肥、尿素 (N 46%) 、51% (27-10-14) 缓释肥配方肥。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配方施肥区:基肥施25% (13-7-5) 配方肥675 kg/hm2、尿素60 kg/hm2, 苗 (蘖) 肥施尿素67.5 kg/hm2, 拔节孕穗肥施尿素142.5 kg/hm2;缓释肥 (1次) 区:施缓释肥847.5 kg/hm2作基肥;缓释肥 (2次) 区:施缓释肥585 kg/hm2作基肥, 施尿素142.5 kg/hm2作拔节孕穗肥;常规施肥区:施35% (20-8-7) 配方肥750 kg/hm2、蚕沙1 770kg/hm2, 施40% (34-0-6) 专用穗肥225 kg/hm2作拔节孕穗肥;无肥区, 不施任何肥料。试验四周设保护行, 小区面积33.3 m2, 农民习惯施肥区≥200 m2。不设重复。各处理折合施肥量如表1所示。

(kg/hm2)

1.4 田间管理情况

10月30日播种, 施用基肥, 11月26日化除, 次年3月2 日进行纹枯病防治, 3月15日施穗肥, 4月22 日穗期综合防治, 4月28日进行白粉病防治, 6月5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生育期

调查表明, 各处理小麦生育期基本一致。10月30日播种, 11月10日出苗, 11月25日分蘖, 次年3月8日拔节, 3月12日进入孕穗期, 4月23日抽穗, 6月4日成熟, 6月5日收获。

2.2 小麦不同时期苗情动态

由表2可知, 在11月25日进行调查, 缓释肥 (2次) 区总茎蘖数最高, 为318.75万个/hm2, 常规施肥区总茎蘖数其次之, 为314.55万个/hm2, 无肥区总茎蘖数最低, 为256.20万个/hm2。12月20日总茎蘖数配方区最高, 为537.45万个/hm2, 常规施肥区次之, 为475.05万个/hm2, 缓释肥 (1次) 、缓释肥 (2次) 区总茎蘖数居第3、4位, 相差不大, 无肥区最少。2月5日、2月20日、3月5日总茎蘖数变化趋势与12月20日调查结果一致。3月20日调查总茎蘖数常规施肥区最高, 为1 331.25万个/hm2, 配方区其次, 为1 285.50万个/hm2, 缓释肥 (1次) 、缓释肥 (2次) 总茎蘖数居第3、4位, 无肥区最少。

2.3 小麦经济性状

由表3可知, 不施氮肥会使小麦的成穗数降低, 钾肥的施用量、施用时期不同对千粒重有一定的影响, 在总用钾量不变的情况下, 前期适当增加钾肥的用量, 可提高小麦的千粒重。由表4可知, 缓释肥 (1次) 结实小穗数最多, 配方施肥的结实率最高。剔除千粒重因子, 配方施肥、缓释肥 (1次) 、常规施肥其他产量构成因子均有明显的增产潜力, 因此, 高沙土地区的小麦生长, 一生施纯N 210~225 kg/hm2、P2O560~75 kg/hm2、K2O 45~60 kg/hm2不仅能提高小麦产量, 而且能提高小麦增产效益。在总施肥量和配方确定的前提下, 前肥后移, 适量施用拔节孕穗肥, 能提高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施用足量的缓释肥作基肥, 不需要再施任何品种的穗肥, 否则, 会影响小麦的结实率, 还会造成后期贪青以及倒伏现象的发生, 这些都制约了其发挥最大的增产增效潜能[3]。

2.4 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5可知, 常规施肥、配方施肥、缓释肥 (1次) 、缓释肥 (2次) 较无肥区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配方施肥、缓释肥 (1次) 增产效益明显, 而缓释肥 (2次) 虽增产效益为负数, 但产出与投入比配方施肥最高, 常规施肥、缓释肥 (1次) 、缓释肥 (2次) 差别不大。因此, 配方施肥无论从发挥增产作用, 还是从增产效益和产出与投入比方面来看, 都有显著优势, 缓释肥 (1次) 次之。这是由于高沙土地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 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特性、作物需肥规律进行施肥的, 因此, 肥料利用率高。缓释肥 (1次) 由于肥料增加了缓冲剂, 再加上是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因此, 整个小麦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缓释肥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并持续的满足, 这样既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高, 增加肥料效益, 又为小麦高产奠定了基础[4,5,6]。

3 结论与讨论

高沙土地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 在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的情况下, 合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效益。降低磷钾肥的施用量和化肥的总施肥量, 对小麦的产量影响不大。这样不仅能降低小麦施肥成本, 提高肥料的增产效应和效益, 而且能减轻农业的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马国平, 李东阳.小麦施用控释肥田间效应试验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 2010 (14) :57-58.

[2]王德胜, 吴先江, 娄纪领, 等.硅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10) :29-30.

[3]秦万龙.绿陵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6) :66-67.

[4]袁天佑, 褚小军, 林枫, 等.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4) :216-217.

[5]王茹芳, 张夫道, 刘秀梅, 等.胶结型缓释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3) :340-344.

缓释肥技术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习水县小麦主产核心区永安镇楠木村, 土壤类型为石灰土, 肥力中上等, 质地壤土, 地势平坦、向阳, 排灌方便, 前季作物为玉米。海拔920 m, 年均气温15.2℃, 有效积温4 531℃, 无霜期294 d, 年降雨量890.7 mm, 日照时数1 204.7 h。试验前采0~20 cm耕层土样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采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编《土壤分析技术规范》[9]) , 结果如下:有机质25.5 g/kg, 碱解氮144.2 mg/kg, 有效磷19.2 mg/kg, 速效钾145.3 mg/kg, p H值6.5。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黔麦18, 由贵州省旱粮所提供。供试肥料:长效缓释肥 (N-P2O5-K2O=22-8-10) , 贵州骅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缓释肥作小麦底肥一次性施用, 试验设6个缓释肥用量处理, 分别为600 kg/hm2 (A) 、675 kg/hm2 (B) 、750 kg/hm2 (C) 、825 kg/hm2 (D) 、900 kg/hm2 (E) , 以不施缓释肥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20 m2 (5 m×4m) 。小区间设走道50 cm, 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过程

2013年10月29日, 采取分厢打窝播种方式, 厢面宽100 cm, 每厢播4行, 行距25 cm, 窝距16 cm, 播种量112.5kg/hm2, 播种时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 t/hm2, 长效缓释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2014年1月10日, 小麦三叶期时结合中耕除草, 用尿素90 kg/hm2对清粪水15 t/hm2追施。抽穗扬花期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750 kg/hm2进行喷雾作根外追肥。按常规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并记载各处理生育时期。2014年5月24日收获, 收获前每小区连续取5窝考察经济性状, 分小区单打单收计产。

1.5 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 DPS7.05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缓释肥施用量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 施用缓释肥处理的小麦经济性状明显优于空白对照;在不同长效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 处理间经济性状差别较大。小麦植株最高的处理C达98 cm, 比最低的对照 (CK) 高23 cm, 株高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B>处理A>CK。麦穗最长的处理C为9.5 cm, 比最短的CK长1.8 cm, 穗长由长到短依次为处理C>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A>CK。穗粒数最多的处理C为38.6粒, 比最少的CK多5.4粒, 穗粒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处理C>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A>CK。千粒重最大的处理B为45.7 g, 比最轻的CK重2.3 g。有效穗数最多的处理C达307.50万穗/hm2, 比对照 (CK) 多105.0万穗/hm2, 有效穗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B>处理A>CK。在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 长效缓释肥施用量不同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 造成小麦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差异明显, 施用量为750 kg/hm2, 小麦的有效穗数最多, 植株最高, 麦穗最长, 每穗粒数最多, 综合经济性状最优, 理论产量最高。

2.2 不同缓释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产量方面, 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E>处理A>CK, 小麦施用缓释肥处理比CK增加1 800~2 450kg/hm2, 增幅为65.5%~89.1%。处理C产量最高, 比CK增产89.1%, 比处理A增产650 kg/hm2, 增幅14.3%;缓释肥施用量最少的处理A比对照 (CK) 增产1 800 kg/hm2, 增幅65.5%。方差分析结果, 区组间F=0.37<1, 区组间试验地肥力均一, 不存在显著差异;处理间F=70.82>F0.01=5.64, 表明由于缓释肥不同施用量, 各处理间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 (LSR-SSR法) , 施用缓释肥各处理产量比CK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处理C产量除与处理D之间差异不显著外, 显著高于处理B、E, 极显著高于处理A。

注:凡具有一个相同字母的表示无差异。

由图1可知, 缓释肥施用量与小麦产量间呈“单峰”线型变化, 小麦产量随底肥施用缓释肥数量增大而增加, 当施用量为750 kg/hm2时, 小麦产量达最高, 而后又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说明过多或过少施用缓释肥, 小麦产量均不理想, 底肥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料 (N∶P2O5∶K2O=22∶8∶10) 750kg/hm2, 小麦产量表现最好, 单产达5 200 kg/hm2。

2.3 不同缓释肥施用量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不同缓释肥施用量对小麦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别明显, 小麦种植的产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升, 其投入成本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种植的增收效益取决于高产和适当的投入成本, 综合比较, 处理C经济效益最佳, 其产值、新增收益和产投比最高, 产值达13 000元/hm2, 纯收入达5 095元/hm2, 投产比1∶1.64。

注:小麦价格2.5元/kg, 缓释肥价格3.8元/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缓释肥可有效改善小麦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 不同缓释肥底肥施用量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 施用小麦缓释肥料 (N-P2O5-K2O=22-8-10) 750 kg/hm2, 小麦综合经济性状最好, 单产最高, 经济效益最佳, 是小麦生产中高产高效的合理施用数量。小麦生产中, 以施用小麦缓释肥料 (N-P2O5-K2O=22-8-10) 750 kg/hm2, 配合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 并及时追施尿素的肥料施用方式为最好, 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及节约肥料投入, 既节省种植成本, 又提高土地生产力, 是一种适合习水区域小麦种植的高产高效省肥的施肥模式。

摘要:为探索长效缓释肥在不同施用量条件下对小麦经济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选择合理施用量, 筛选出高产省肥模式, 指导大面积生产, 2013—2014年开展了小麦长效缓释肥不同底肥施用量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可有效改善小麦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 小麦底肥一次性施用长效缓释肥 (N-P2O5-K2O=22-8-10) 750 kg/hm2时, 田间产量表现最高, 综合经济性状最佳, 种植效益最好, 单产可达5 200 kg/hm2, 新增纯收入5 095元/hm2, 投产比1∶1.64。

关键词:缓释肥,小麦,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季璋, 龚渝明.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缓释肥料[J].化肥设计, 2005, 43 (5) :60-61.

[2]刘戈, 武金果.我国缓释肥料的研究与发展[J].农技服务, 2007, 24 (4) :61-62.

[3]冯元琦.建议推广适用于大田作物的缓释/控释肥料[J].磷肥与复肥, 2007, 19 (3) :49-52.

[4]杜建军, 毋永龙, 田吉林, 等.控/缓释肥料减少氨挥发和氮淋溶的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 (2) :49-52.

[5]张树清, 武翻江, 牛建彪.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 2004 (2) :23-25.

[6]夏玉华, 张礼堂, 魏秀华, 等.小麦缓释控肥试验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 2011 (3) :64-66.

[7]傅送保, 曲均峰, 王国忠.一次基施缓释肥对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磷肥与复肥, 2014, 29 (2) :73-74.

[8]卢梅军, 朱秀英.小麦田缓释肥施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4) :212-213.

缓释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方圆街道北城阳村、盘石店镇南鲁家村、小纪镇大泊村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 地力均匀, 交通便利, 易于管理。

1.2 供试材料

花生品种:改良海花一号、山花7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推荐配方施肥, 施用山东宝源有机无机复混肥 (14-7-9) +20%有机质;处理2:蕴丰复合肥 (14-16-15) ;处理3:农民常规施肥, 施用山东金兴普通肥 (17-11-17) ;处理4:花生缓释肥 (18-20-22) ;以不施肥作对照 (CK) 。肥料用量均为750 kg/hm2, 2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51 m2 (3垄, 垄距85 cm, 长20 cm, 墩距19 cm。其他管理同常规。

1.4 观察与记载

对各个处理的生育进程进行详细调查记载, 掌握生长发育动态变化;收获时, 各个处理取代表性单株10株, 调查单株生长性状;对各个处理的成本投入及管理内容进行调查记载, 核算经济效益;收获时, 各处理取代表性单株10株, 考察产量性状, 并实测6.7 m2小区产量, 计算折合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花生生长发育进程

从表1可知, 2010年花生播种期气温较常年偏低, 各试验点出苗时间比常年延迟4~6 d。花生全生育期, 不同试验点略有差异, 同一试验点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花生的不同生育进程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2.2 不同处理花生植株农艺性状比较

不同试验点花生地上部长势有差异, 这与不同土壤肥力及供试品种有关。同一试验点除CK从苗期开始叶片明显发黄, 后期有脱肥症状外, 其他处理间无差异 (表2) 。

2.3 不同处理花生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3可知, 单株结果数各试验点均以处理4为最高, 比CK多1.6~2.4个, 其他性状各处理间差异不大。

处理4平均饱果率为87.2%, 比CK (77.6%) 增加9.6个百分点, 处理2平均饱果率为84.1%, 比CK增加6.5个百分点。处理2平均饱果率较处理1 (87.0%) 略低, 但差异不显著, 说明不同配比肥料在土壤中的吸收利用率不同, 影响花生对各养分的吸收及荚果的充实饱满[1,2]。

每千克果数处理4比CK减少39.3个, 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较CK减少32.0~33.7个。不同处理每千克果数不同, 与肥料的养分配比、吸收率直接有关。同一施肥方式在不同试验点肥效结果不同, 这与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影响肥料的吸收率有关[3,4,5,6]。同一试验点不同施肥方式对花生的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

2.4 不同处理的产量比较

花生播种期施用肥料, 能够提高荚果饱满度, 有利于荚果充实, 增加产量[6]。从表3可知, 处理4花生产量最高, 比CK增产1 359.5 kg/hm2, 增幅23.2%, 处理2比CK增产577.5kg/hm2, 增幅9.9%。处理2比处理1、3略减产, 但差异不明显。

2.5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4可知, 处理4比CK经济效益增加4 547.5元/hm2, 增幅为23.7%, 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比CK经济效益增加1 975.0元/hm2, 增幅为10.3%, 达显著水平。处理2较CK经济效益增加937.5元/hm2, 增幅4.9%。

3 结论与讨论

(1) 缓释肥能够提高花生的单株结果能力, 其他配方肥料也可提高花生的单株结果数, 但效果不显著。

(2) 花生应用缓释肥能提高荚果的饱满度, 增加饱果率, 比CK增产1 359.5 kg/hm2, 增幅为23.2%。

(3) 花生施用相同数量的肥料, 施缓释肥经济效益较CK增加4 547.5元/hm2, 增幅达23.7%。

注:花生市场价格为5元/kg, 管理用工价格为60元/人。

参考文献

[1]崔月峰, 陈温福.环保型炭基缓释肥应用于大豆、花生应效果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 2008 (4) :41-43.

[2]张文华.花生经济施肥技术[J].中国果菜, 2009 (2) :47.

[3]张贵国, 陈香艳, 魏萍, 等.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花生高产栽培中的试验示范[J].农业科技通讯, 2010 (6) :49-50.

[4]杨红霞.施用不同肥料对花生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 2010 (3) :325-326.

[5]矫岩林, 赵健, 何东平, 等.肥料类型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4) :37-38, 50.

缓释肥技术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丰花1号;供试肥料:史丹利复合肥 (26-6-16) 、金正大控释肥 (26-6-16) 和富士“肥蛋白”高塔保水缓释肥。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山东省沂水县, 试验地地力均匀、平整, 灌排方便。共设7个处理, 分别为CK1:常规肥料处理, 即施史丹利复合肥 (26-6-16) 750 kg/hm2;CK2:金正大控释肥, 即施金正大控释肥 (26-6-16) 750 kg/hm2;处理1:保水缓释肥等量处理, 即保水缓释肥 (26-6-16) 750 kg/hm2;处理2:保水缓释肥80%减量处理, 即保水缓释肥 (26-6-16) 600 kg/hm2;处理3:保水缓释肥60%减量处理, 即保水缓释肥 (26-6-16) 450kg/hm2;处理4:保水缓释肥50%减量处理, 即保水缓释肥 (26-6-16) 375 kg/hm2;处理5:保水缓释肥30%减量处理, 即保水缓释肥 (26-6-16) 225 kg/hm2。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20 m2。大垄双行种植, 垄距85 cm, 墩距18.5 cm, 密度12.75万墩/hm2, 墩播2粒。

试验过程中进行了生长期性状调查, 成熟后小区单收称重、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品种及不同施肥量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与常规肥料史丹利复合肥 (CK1) 及金正大控释肥 (CK2) 相比较, 花生施用保水缓释肥全量处理 (处理1) 及80%施用量处理 (处理2) 的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千克果数、出米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均有明显改善。

2.2 不同肥料品种及不同施肥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处理1、2、3的荚果与籽仁产量均比CK1、CK2高, 其中, 保水缓释肥全量 (处理1) 荚果单产5 335kg/hm2, 比CK1增产14.73%, 比CK2增产14.12%;籽仁单产3 765 kg/hm2, 比CK1增产18.03%, 比CK2增产15.49%。保水缓释肥80% (处理2) 荚果单产5 060 kg/hm2, 比CK1增产8.82%, 比CK2增产8.24%;籽仁单产3 540 kg/hm2, 比CK1增产10.97%, 比CK2增产8.59%。处理3 (60%用量) 增产但幅度较小, 处理4及处理5的荚果及籽仁均表现为减产。

方差分析结果 (表3) 表明, 试验的区组间F值=0.43, 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处理间F值=7.72, 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说明本试验设计与实施措施合理, 试验结果真实有效。

应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 (表4) 表明:处理1和处理2均比CK1、CK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1与处理2之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1与处理3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3 结论

保水缓释肥有机聚合了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及诸多中微量营养元素, 不仅含有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硫、锌、硼、铁、钼等多种营养元素, 还含有独有的化肥增效剂, 保水供肥功能强大[5,6]。该试验结果表明, 花生施用富士“肥蛋白”高塔新型保水缓释肥, 在与常规肥料史丹利复合肥和金正大控释肥等量施用 (750 kg/hm2) 及80%施用量 (600 kg/hm2) 的情况下, 籽仁增产8.59%~18.03%, 其增产与节本效果显著, 在花生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崔英德, 郭建维, 阎文峰, 等.SA-IP-SPS型保水剂及其对土壤物理性能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03, 19 (1) :28-32.

[2]杜太生, 康绍忠, 魏华.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 (5) :320-322.

[3]张贵国, 陈香艳, 魏萍, 等.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花生高产栽培中的试验示范[J].农业科技通讯, 2010 (6) :49-50.

[4]马超, 王德民, 吴正锋, 等.缓释肥对旱薄地花生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J].作物杂志, 2009 (1) :57-59.

[5]鞠建宁.潍坊市丘陵区旱薄地花生缓释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5) :23.

缓释肥技术 篇8

关键词:水稻,缓释肥料,产量,效益

水稻施肥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水稻生产、提高水稻单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促前控中后补施肥法、稳前攻中施肥法、一炮轰施肥法、三黄三黑施肥法、氮素调控法、碳铵深施法、以水带氮追肥深施、电子计算施氮、土壤诊断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法等施肥技术,并被广泛推广应用,对发展我国的水稻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技术在操作上都是以基肥和追肥技术配套施用为特征[2],一般是推行一基(肥)多追(肥)的水稻分次施肥技术,普遍有基肥、返青肥、分蘖肥、壮蘖肥、穗肥、粒肥、根外追肥等,存在施肥次数多、费工费时,劳动生产效率低,且较繁琐,农民不易掌握其技术要点等局限。常用的速效肥料肥效期短,在生产上必须分次追肥,才能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而且追肥时的表施肥料损失量大,明显降低肥效,难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效应。分次施肥既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难以准确地满足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3]。

为了解决肥料施用与作物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简化施肥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肥料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4,5],于2009—2010年分别在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和防城港市东兴镇进行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缓释肥)的试验示范,以期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缓释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土壤为发育于花岗岩母质的潴育性杂沙泥田,轻壤质地,含有机质32.3 g/kg,全氮1.60 g/kg,全磷0.82 g/kg,全钾14.8 g/kg,速效磷52.3 mg/kg,速效钾132 mg/kg,p H值5.8,土壤肥力中上。耕作方式为双季稻,常年水稻平均产量为12 t/hm2左右。

1.2 供试材料

供试缓释肥为江西产的世纪田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缓释肥,18-5-7),含氮磷钾≥30%,中微量元素≥10%,腐植酸≥15%,有机质≥20%,还含多种肥料增效助剂、微生物活性酶等[6];供试无机肥为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氯化钾(K2O≥60%)。供试水稻品种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天丰优998。

1.3 试验设计

1.3.1 小区试验。

2009年在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大路村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即处理1:一次性施基肥缓释肥750kg/hm2;处理2:基肥施缓释肥375 kg/hm2,抛秧后7 d施375kg/hm2;处理3:基肥施缓释肥300 kg/hm2,分别在抛秧后7、14d施300、150 kg/hm2;以施用等价值的单质肥料作对照(CK):施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氯化钾225 kg/hm2,其中磷肥375 kg/hm2、尿素120 kg/hm2、氯化钾105 kg/hm2作基肥,抛秧后7 d施尿素120 kg/hm2,抛秧后14 d施尿素60kg/hm2、氯化钾120 kg/hm2。3次重复,小区面积33 m2,随机区组排列。水稻品种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目标产量9 000~9 750 kg/hm2。抛秧密度为25.5万蔸/hm2(每蔸2苗),每小区抛秧841蔸、1 682苗。

1.3.2 中区对比示范。

2009年在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大路村(中高肥力田)进行早稻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内容与小区试验处理相同,不设重复,每个处理区面积200 m2。水稻品种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目标产量9 000~9 750 kg/hm2。抛秧密度为25.5万蔸/hm2(每蔸2苗),每区抛秧5 097蔸、10 194苗。

小区和中区对比示范从2009年4月8日至8月20日结束。收获时按区实行全收全称,并进行室内考种。

1.3.3 大面积示范。

2009—2010年在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大路村、洞利村(中等肥力田)进行,水稻品种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目标产量7 500~8 250 kg/hm2,示范面积120 hm2,基肥一次性施缓释肥750 kg/hm2,抛秧密度为25.5万蔸/hm2、75万株/hm2;同时设等价值常规施肥(对照)区4个,每个对照区面积0.3 hm2,施肥品种、数量、时间及方法与小区试验相同,其他栽培管理与大面积示范片相同。

2010年早稻在广西东兴市东兴镇松柏村(中等肥力田)实施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示范,总面积23 hm2,水稻品种为超级稻天丰优998,目标产量7 500~8 250 kg/hm2,基肥一次性施缓释肥750 kg/hm2;同时设等量常规施肥(对照)区2个,每个对照区面积0.3 hm2。抛秧密度为28.5万蔸/hm2、82.5万株/hm2,其他栽培管理与示范片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试验

2.1.1 不同处理对超级稻成穗率的影响。

从苗数消长动态看(表1),缓释肥对超级稻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1超级稻生长发育比较平稳,成穗率最高,达59.5%;其次是处理2,成穗率为53.4%;再次是处理3,成穗率为49.0%;最低者是CK,为43.5%。各处理之间比较,处理1的成穗率比CK提高16.0个百分点、比处理2提高6.1个百分点、比处理3提高10.5个百分点。说明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更有利于提高超级稻的成穗率。

2.1.2 不同处理对超级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考种结果看(表2),施用缓释肥对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1经济性状表现最好,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比CK增加13.5万穗/hm2、4粒、3.8个百分点、0.6 g,较处理2、3也有一定的增加与提高。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供肥较平稳,有利于促进经济性状良好形成,提高产量。而CK由于超级稻生长相对过旺,不够平稳,致使无效分蘖多,消耗养分也多,给产量构成因素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注:苗数为10蔸苗数的平均值。

2.1.3 不同处理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3),处理1产量9 636.4 kg/hm2,比CK增产697.0kg/hm2,增幅7.8%,差异极显著;处理2产量9 393.9 kg/hm2,比CK增产454.5 kg/hm2,增幅5.1%,差异极显著;处理3产量9 272.7 kg/hm2,比CK增产333.3 kg/hm2,增幅3.7%,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处理3、处理1与处理3产量差异显著;处理1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

注:表中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0.05、0.01水平下差异显著性。

2.2 中区对比示范

中区对比试验产量结果表明(表4):处理1产量最高,CK产量最低。处理1产量9 564.0 kg/hm2,比CK增产841.0kg/hm2,增长9.6%;比处理2(产量9 069.5 kg/hm2)增产494.5kg/hm2,增幅5.5%;比处理3(产量9 034.7 kg/hm2)增产529.3kg/hm2,增幅5.9%;处理2、3分别比CK增产346.5、311.7kg/hm2,增幅分别为4.0%和3.6%。

2.3 大面积示范

2.3.1 产量比较。

表5、6产量验收结果表明,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大面积示范均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钦州市贵台镇大路村、洞利村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产量为7 985.0 kg/hm2,比等价值常规施肥(CK)的加权平均产量7 266.2 kg/hm2增产718.8kg/hm2,增幅9.9%;防城港市东兴镇松柏村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产量7 803.5kg/hm2,比等量常规施肥(CK)的加权平均产量7 066.7 kg/hm2增产736.8 kg/hm2,增幅10.4%。

2.3.2 经济效益比较。

除施肥品种、施肥数量及施肥次数不同外,其他耕作管理均相同的条件下,钦州市贵台镇大路村、洞利村基肥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示范片稻谷平均产值19 164.0元/hm2,等价值常规施肥(CK)稻谷平均产值17 438.9元/hm2,两者相比较,施用缓释肥的净增经济效益为1 725.1元/hm2;防城港市东兴镇松柏村基肥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示范片稻谷平均产值17 167.7元/hm2,等价值常规施肥(CK)稻谷平均产值15 546.7元/hm2,两者相比较,施用缓释肥的净增经济效益为1 621.0元/hm2。可以看出钦州和防城港地区的示范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表7)。

注:产值按中浙优1号稻谷2.4元/kg、天丰优998稻谷2.2元/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世纪田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缓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次性施用缓释肥750 kg/hm2,肥效期可达120 d,省工省时、节省成本,水稻生长后期不脱肥,高产稳产。在示范条件下,缓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比等价值常规施肥平均可增产稻谷750 kg/hm2左右,节本增收2 200元/hm2以上,效益显著。建议广大农民、种植大户因地制宜应用推广,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孟凯,张兴义,隋跃宇.东北北部农田黑土障碍因子分析[J].土壤,2003,35(2):145-147,151.

[2]隋跃宇,孟凯,张兴义.黑土坡耕地治理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4):298-299,303.

[3]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4]徐培智,谢春生,陈建生,等.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评价[J].土壤肥料,2005(5):49-51.

[5]张树清,武翻江,牛建彪.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2):23-25.

上一篇:学校精细化后勤管理下一篇:企业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