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上

2024-06-29

v上(精选十篇)

v上 篇1

一、“上+N”的语义分析

“上+N”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固定的词组, 如上班、上楼、上车、上轨道、上路、上马等, 在这些词组中“上”的语义特征各不相同, 与“V+上”结构中“上”的语义特征也不尽相同。“上+N”中“上”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六类:

1.“上”表示位移 (从低处到高处) , 到或去某个地方, 如上街、上学、上楼、上车、上山等。

2.“上”表示增补、添加, 如上货、上水、上供、上膘等。

3.“上”表示达到某种目的或状态或程度, 如上轨道、上年纪、上瘾、上钩等。

4.“上”表示附着在某物上, 如上色、上药等。

5.“上”表示将两个分离的物体组装在一起, 如上刺刀、上螺丝、上膛等。

6.“上”表示一个新事物或新状态的开始, 如上马 (表示开始某项较大的工程或工作) 、上项目等。

从“上+N”中“上”的语义特征分析中可以看到, “上”的基本语义特征是由低处向高处, 其他的语义特征都是从这个特征引申而来的。其中2、3、5三个语义特征可以合并为一个语义特征即表示在某物上添加或增补某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的最后一个语义特征已经与基本语义特征相差甚远, 几乎看不出两者有引申关系。

二、“V+上”的句法语义分析

“V+上”结构没有像“上+N”结构那样在使用中形成固定的词组, 它的组合比较松散, 而且在不同的句式中。即使是同一个动词, “V+上”的语义有时也是不同的, 如“关上门”与“关上手机”。因此要分析“V+上”的语义就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句子和动词, 从整个句式表达的意义入手, 进而根据“V+上”中“V”的语义特征以及“V+上”后面的成分, 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 整个句子表示位置的转移, “V+上”后面的成分为位移的目的地, 多表示处所的短语, 也有表示动作终止点的短语。

当然, 本身不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也可以用“V+上”来表示位置的移动。例如, 我们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山顶。在这一类句子中的“上”体现的还是“上”的基本意义, 表示趋向, 表示位置的移动, 还没有被语法化。

2. 整个句子表示人或事物所处的状态, 主体动作的关涉人或事物可以在“V+上”前面, 也可以在“V+上”后面。

例如:请关上门, 谢谢!虽然这类句子表示的是状态, 但“上”在“V+上”中仍然体现位置的移动, 并且表示动作的完成, 含有“到”的意义。“关上门”即让门与门框合拢, 合拢到门框。动词“关”承担“合拢”之意, “上”则承担位置的转移和动作完成之意, 表示一种结果或状态。

3. 整个句子表示动作所带来的结果, 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 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又可以分为三小类: (1) 表示动作的结果使某物被另一物遮盖或填补, 例如:怕被别人发现, 就用树叶把洞口盖上了。 (2) 表示动作的结果使某物附着于某处、某物、某对象。例如:你把大门涂上蓝油漆更好看。 (3) 表示动作的结果使某物与另一物加到一块或使两件事合到一起。例如:你的才能再配上我的财力, 想不成功都不行啊。在这里, “V+上”不表示位移, “上”也不再体现位移, 而是表示一种结果, 含有“添补”“增加”的语义特征。

第二类是动作的结果使动作主体处于某种状态。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也可以把这一类分为三小类: (1) 表示动作的结果使主体接近或到达某种状态。例如:你要真把我领上道儿了, 我感谢你八辈祖宗。在这一类中, 动词有很强的动作性, 甚至动词本身还可以表示位置的移动, 但是其后的宾语不是表示处所的词或短语, 而是抽象的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理想。“V+上”在这里表示的不是位移而是表示动作主体的所处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状态也是抽象的, 理想中存在的。 (2) 表示主体遇到某人、某物或某事。例如:你知道我在超市碰上谁吗? (3) 表示动作的结果使主体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种任务。例如:在周末的晚上, 关上了手机, 舒服窝在沙发里。在这一大类中, 动词的语义特征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上”的语义特征是相同的, 表示一种结果, 含有“达到目的”的语义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上”在这一类的句子意义已经虚泛, 与动词结合面更加广。

4. 整个句子表示一种新状态的开始。

例如:自从看过了这里的风景, 我就爱上这里了。这类句子中, “V+上”表示进入一种新状态, “上”的意义更虚, 仅保留了语法意义。

5. 整个句子含有一种轻松的语气, “上”在句中已经完全虚化为表示一种轻松的语气。

例如:我要是能够跟布拉德皮特聊上两句, 再照上两张照片, 那我这一生就圆满了。

1、2、3与4、5的最大区别就是“V+上”中“上”的语法化, 在前三类中, “上”的词汇意义逐渐虚化, 但没有完全语法化, 在后两类中, “上”已经语法化, 只有语法意义。在句法上, 前三类中的“V+上”可以扩展为“V得上”或“V不上”构成可能式, 而后两类中的“V+上”不能加“得”或“不”构成可能式。

通过对“V+上”和“上+N”的语义分析, 可以看出“V+上”中的“上”的语法化比“上+N”中“上”的语法化程度更进一步。两个结构中的“上”的基本义相同, 都表示趋向, 表示位置的移动, 但是随着语法化的进程, 两个“上”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摘要:趋向动词“上”可以用在动词后面构成“V+上”, 也可以用在名词前面构成“上+N”。在“V+上”和“上+N”中“上”的语义有相同的地方, 由于语法化进程和句式的影响, 两个“上”也有不同的地方。

关键词:“V+上”,“上+N”,语义,语法化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蒋华, 《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 《东方论坛》, 2003

[3].赵亚丽、赵立军, 《古代汉语“V+上”格式的演变》[J], 《长春大学学报》

邸A赳v在那一秒(上)作文 篇2

她,没有美丽的样子,没有姣好的身材,但却是一个颇有

在我眼内,她像懂得散发光芒,令我无法别开脸,忽略她的存在。

或许,每个人看着自己喜欢的人时,也会有这种

二个月后,我鼓起勇气跟她表白了。

她给我的回应是:我们是朋友。

我接受这个回答,也是无法不接受的回应。

表白后,因为种种原因,我跟她没有再见面。

这十八个月来,偶然,也会给她一通电话,闲谈数分钟,气氛尚算融洽。

用数小时思考那数分钟的内容,也是值得的,或许,保持着这种关系也不错。

有时,收到别人的有趣短讯,会传送给她,让她开怀一会也好,但愿不会让她感到无聊,

她笑说我未免太夸张,只是我曾经告诉她,她对日子特别上心而已。

我有告诉过她吗?也许有。

我说的没夸大,她不知道,从没有人会把我的事情记在心上,就只有

“V上”结构中“上”的偏误分析 篇3

关键词:V上 上 语义 偏误

一、引言

“V上”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典型的述补结构。目前,“V上”结构的本体研究已有很多,但是“V上”结构的偏误和习得研究还很少,我们只发现了朴珍玉(2009)和赵莹(2010)的两例研究。补语“上”的语义纷繁复杂,造成了留学生在习得“V上”结构时的困难。基于这点,本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V上”结构中“上”的错误进行了穷尽式考察,并对偏误进行归类分析。在对“V上”结构出现的“上”的偏误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结合本体研究的成果,对“上”的语义归类进行说明。

二、“V上”结构中“上”的语义归类

对于述补结构“V上”,国内学者已经做了许多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对“V上”结构中“上”的语义进行了归纳梳理,具体说来,“上”的语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类:位移趋向义,表示行为或动作的方向,既可以表示具体空间的位移义,也可以通过空间隐喻,表达心理空间的抽象位移。例如:

(1)他爬上了山。

(2)他献上了自己的一片爱心。

B类:基本结果实现义,表示动作结果的实现,接触、添加、附着以及固定。例如:

(3)请你把窗户关上。

(4)请你把衣服穿上吧。

(5)请写上你的地址。

(6)他把电视拆了又装上了。

C类:抽象结果实现义,表示理想、目标的达成或实现,还可以引申为达到一定数量。例如:

(7)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8)最近他每天只能睡上一、两个小时。

D类:动作状态开始义,表示新的动作状态的开始。例如:

(9)会议还没开始,大家就讨论上了。

(10)他喜欢上看小说了。

三、“V上”结构中“上”的偏误分析

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它是学习者出现的系统性的有规律的错误。我们在对“V上”结构“上”的偏误的考察过程中,共发现了33条偏误语料,按照学习者偏误产生的表层策略分类方式,可以将这些偏误分为“遗漏、误用和误加”三种类型。下面以这种分类为基础,对留学生“上”的偏误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上”的遗漏

这类偏误的数目并不多,只有5例,占全部33条偏误的15.2%,并且主要集中在遗漏“上”表示C类和D类这两类语义上。具体的偏误如下:

1.C类语义遗漏

(11)*当国会议员以后,继续参加民主化活动,他为了祖国的民主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2)*为了我考好的大学……

(13)*我与同班同学考完期末考试后,就坐开往西安的长途火车。

上面的例子中,留学生没有掌握“上”表示“理想、目标达成或实现”这一引申义,在使用过程中采取回避策略。“当”“考”“坐”和“当上”“考上”“坐上”在句子中的语义有明显的差别,一个只是单纯叙述事件,不强调结果实现,一个则强调结果实现,目标达成。留学生不明白两者的区别,必然会出现偏误。

2.D类语义遗漏

(14)*但是做的时间越长越喜欢了这种工作。

(15)*然后我喜欢了家务。

这两个例子其实是同样的偏误。从句子的语义来看,施事者是由原来的不是特别喜欢或不喜欢到喜欢,凸显了新的状态的开始,因此要用上可以表示新的动作状态开始义的“上”。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可能是留学生受了句中“了”的影响。句中的“了”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在留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他们认为“上”是多余的。这说明留学生对“上”使用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这两句话要表达的并不是某个动作已经完成,而是凸显某种变化的产生。如果不用可以表达新的状态开始义的“上”,就应该将“了”置于句尾,转换成“……越喜欢这种工作了”和“然后我喜欢家务了”。因为句末的“了”才可以表示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

(二) “上”的误用

这类偏误数目较多,共有11例,占偏误总数的33.3%。在对语料的考察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上”表示A类、B类和C类语义的使用中都出现了误用现象。

A类语义的误用

(16)*后来我对汉字汉语的追求达到了顶峰,那就是我走上了学汉语的殿堂。

(17)*献上爸爸和妈妈……

(18)*空闲时,他会带我到公园、海滩或出上旅行。

在上面的例句中,留学生对“上”表示位移趋向义的用法类推泛化,出现了不该使用“上”而使用了的情况。例(16)应该将“走上了学汉语的殿堂”改为“走进了学汉语的殿堂”。李冠华(1985)指出,当趋向补语为“上”时,其宾语必须体现一个有形的二维平面或隐含一个抽象的层级,以便给物体一个着落点,使物体从某个平面层级出发,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或层级,或者从平面的某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殿堂”是一个三维空间,与“上”不能搭配,只有用“走进”才能准确表示进入“汉语殿堂”这样一个抽象三维空间之中。例(17)应该将“献上爸爸妈妈”改为“献给爸爸妈妈”。“献上”表示的是一种心理空间的抽象位移趋向义,如我们可以说“献上一片爱心”,将“献上”跟具体的人搭配显然是不可以的。例(18)的“出上旅行”应该改为“出去旅行”。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出上”这一说法,这是留学生对“上”类动词表示趋向义和“来”“去”表示趋向义混淆的体现。

B类语义的误用

(19)*万一那个烟头弄上小孩子的脸上……

(20)*别走边抽烟的时候,烟火很容易碰上别人的身体。

这两个例句中的“上”都应该改为“到”,留学生之所以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上”可以表示“接触”义在他们的头脑中固化,他们认为“烟头”“烟火”都是接触到“脸上”“身体”,所以用了“上”,这是过度使用目的语规则——即过度泛化的结果。

C类语义的误用

(21)*两年后,由于觉得不甘心把青春磨蚀得黯然无光,就到一家“欢乐旅行社”的公司当上导游。

(22)*我口语及写作能力都很强,也曾经在“开心旅游公司”当上两年的导游。

(23)*我因没考上英语考试,缺少几个学分,而没能升到三年级,留了一年。

(24)*因为就这样我的HSK汉语水平准考不上了……虽然我这次考不上,下次我会考上的。

(25)*如果禁止路上抽烟的话,可以节省我们纳税的钱,从而这笔钱可以用上别的地方了。

(26)*来北京学习,身体带上旧病,常常使我难受。

例(21)和例(22)应该将“当上”改为“当了”。在这两个句子中,作者只是对具体事件的叙述,没有表示“目标实现”的意思,所以没有必要用“上”。例(22)至例(25)中,留学生将“考上”与“考试”搭配,“用上”与“别的地方”搭配,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语义上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应该将“考上”改为“考过”,“用上”改为“用在”。例(26)应该将“带上”改为“带着”,在表示“理想目标实现”这一语义中,目标是希望实现的,往往要付出努力,“旧病”显然不符,而且“V上”表达了一种动态改变,而句子要表达的只是一种持续与伴随,所以要用表示“持续”义的“着”来表达。上面的偏误都是留学生对“上”表示“理想、目标的实现”这一语义类推泛化而形成的。

(三)“上”的误加

这类偏误的数目最多,达到18例,占偏误总数的54.5%。C类和D类语义的误加居多,偏误集中在“考上”“喜欢上”“爱上”,达到了9例。

B类语义误加

(27)*假如冬天的时候你不穿上衣服在外边站着,那么会怎么样?

例(27)中,“穿上”中的“上”表示“接触、添加、附着”,但该例只是陈述事实,不需要使用表示“结果”义的“上”。另外,“穿”前面的否定副词“不”否定的是一种经常性或习惯性的情况。刘月华(2001)指出,“不”否定判断、意愿、事实、性质,而“没有”否定动作行为的发生或状态的实现。那么“不穿”表示的是一种事实,显然是成立的,但用“不”来否定动作已经实现完成的“穿上”就不合适了,“穿上”只能和“没(有)”搭配。留学生不懂得“不”与“没(有)”的区别,误加“上”,这是没有系统掌握目的语规则泛化的结果。

C类语义误加

(28)*在韩国考上大学跟中国情况差不多。

(29)*我以前在韩国考上大学时……

(30)*因为要考上大学了……

(31)*我这次写信来是想为贵公司工作,当上贵公司的经理。

(32)*没有锻炼身体就不能拿上好重的东西……

(33)*朝一日退了休能来乡间住上……

(34)*……该为他们添上麻烦。

(35)*所以我们只有全世界每个国家一起联合上才能帮助他们……

(36)*也许那时的我还不成熟,就重视赶上流行,以为这样做菜时髦。

在上面的例句中,留学生只是要陈述一个事件或事实,不需要添加表达目标结果实现义的“上”,这仍旧反映了留学生分不清“考”和“考上”,“当”和“当上”的区别。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了词汇化倾向,即将“考上”“当上”作为一个词来习得和使用,在不该用“上”的地方用了“上”,必然出现偏误。

D类语义误加

(37)*……可是她不爱上他们,爱上了我。(……可是她不爱他们,爱上了我)

(38)*世界上最爱上我的爸爸。

(39)*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有可能希望自己最爱上的人杀我。

(40)*因此有人更喜欢上它,有人更看不起它。

(41)*所以更喜欢上它。

(42)*因为流行歌曲里的歌词内含着大众在生活中所感受的喜怒哀乐,所以很多人喜欢上流行歌曲。

(43)*我也越来越对美国东部感上兴趣了。

上面的例句中,例(37)错误的原因与例(27)有相似之处,只是在这里误加的“上”表示的是新的状态开始,而不是动作的完成。否定副词“不”与“爱上”是互斥的。例(38)~(42)中,“V上”结构中的“V”前都有程度副词“最”或“更”的修饰,沈家煊(1995)从认知的角度指出动词的“有界”和“无界”之分,动词表示的动作在时间上有一个起始点,而且有一个内在的自然终止点,则是“有界动词”;动词表示的动作有起始点,但是没有一个内在的自然终止点,则是“无界动词”。“爱”“喜欢”这类动作,没有明确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代表着不定的量幅,因此属于“无界”动作。“最爱”“更喜欢”是相对于“爱”“喜欢”而言的,表示程度高的“爱”和“喜欢”,是“爱”和“喜欢”的一个量段或量点,因而是有界的,所以前面有“更”等程度副词修饰,再加上表示确定量点的补语“上”就是多余的。学生不了解这一语法规则,在习得“V上”结构的过程中,“喜欢上”“爱上”是学生急于表达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容易类推泛化,造成偏误。至于例(42)中“喜欢”没有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句子没有表示“新的状态开始”的语义,只是陈述事实,所以也不应该用“上”。例(43)中有表示程度加深的“越来越”的修饰,显然也是和表示“新的状态开始”义的“上”相排斥的。留学生没有注意到句子里的细微差异,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够,造成了“上”的误加。

四、结语

前面我们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V上”结构“上”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将偏误产生的原因归为留学生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够,从而出现了回避、类推和泛化。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出现的几个高频偏误“考上”“当上”“喜欢上”“爱上”一共有18个,占了偏误总数的54.5%。这些动词所构成的“V上”是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特别强调其使用规则,学生很容易出现类推泛化现象。在我们对教材的考察中也发现,对于这些引申义,特别是“上”的虚化程度比较高的“喜欢上”“爱上”,有些教材根本没有提及,比如《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这也可能引发学生偏误的产生。

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对留学生“V上”结构中“上”留学生“上”的偏误及产生原因作了初步探讨,但由于我们的语料和研究方法有限,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

(1).

[2]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李冠华.由“上,下,进,出”充当趋向补语对处所宾语的语义

制约[J].汉语学习,1985,(6).

[4]朴珍玉.对“V上”之再考察——基于韩国学习者偏误类型的分

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6]史锡尧.动词后“上”“下”的语义和语用[J].汉语学习,1998,

(1).

[7]王建勤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赵莹.“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及相关习得情况考察[D].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0.

v上 篇4

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搜集相关语料后,我发现,“V上”拥有相同的语法形式,却衍生出众多相异的语法意义。关于这一点,现今的研究一般都倾向于从“上”的词汇意义出发来解释。在刘月华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5]中我们可以发现,“上”有以下几种解释,其“上”的基本意义是由低处到高处,引申意义则有:1.表示趋向立足点;2.表示由开而合;3.表示使某物存于某处;4.表示达到了很不容易达到的目的;5、表示达到了一定的数量;6.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7.表示添加。[6]由于“上”具有众多的引申词义,因而“V上”现象所表述的语义也大相径庭,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各有分别。

这是从词汇意义层面对“上”进行解释,然而,我认为,在“V上”纷杂多义的现象下,存在着统辖根本的基本要素。我们要深刻地认识“V上”现象,就必须挖掘底层基础,探寻其深层的语义机制。我们在认识语言现象时,要将之视作事物与事物的相互作用在语言符号层面的展示,不要停留在表层肌理,而要深入探寻语言模型中主体如何操作动词,动词如何运作并影响客体等一系列本质认识。

从这一层面出发,我认为“V上”的各式分类只是其分化的外部现象,其内部机制是统一的,尽管“上”具有多种词义,但是其对于动词V的操作在本质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一致的,即“通过V的作用,使得事物由一个定点移动到另一个定点”,“上”是联结两个定点的标记词。此处的事物是一种泛称,可以指具体的某个物质,也可以指虚拟的某个观念,或时间进程上运作的某个动作。此处的定点则是人们在观察世界时所必须的结构范畴,是在物理空间,时间,以及虚拟心理空间中与事物接触产生的支点,包括了现实空间上所存在的处所点,以及心理预期的导向点,和时间进程上事物发展到某一状态时所处的时间点等等,根本上来说是事物运转和发展过程中空间截点和时间截点的抽象涵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不同类别的“V上”现象,即使“上”在其中承担截然不同的语义角色,但是其内在机制是一致的。接下来我将把繁多的“V上”现象中的“上”统筹分为三类,1.“上”表示趋向,带有位移义;2.“上”表示结果,带有完结义;3.“上”表示开始和继续,带有起始义。在这三种情况中,“上”所表达的语义完全不同,它既能够表示结果,又可以表示起始,但是在其内部运作中,“上”所代表的实质是一致的。接下来我将依次解释在这三种不同分类之中,“上”是如何实现它的本质特征的。

“上”表示趋向,带有位移义

此类“V上”现象内部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类别,分别用A,B,C表示:

A:爬上长城登上阁楼走上楼梯赶上马车围上英雄

B:送上前方举上头顶登上报纸送上码头带上火车

C:贴上邮票交上考卷呈上菜肴穿上衣服盖上盖子

分析A、B、C三类时我们发现,其都是表示V移动的趋向,但是又有所不同。A类和B类中“V上”后的名词性成分多为处所名词,如“长城”、“阁楼”、“前方”、“码头”等,或者是以事物的形态出现,如“马车”、“英雄”、“报纸”、“火车”等,泛指该事物所处的位置即施事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A类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施事在空间上的移动,A类表示的是某人通过“爬”、“登”、“走”、“赶”等动作从一个空间定点移动到另一个空间定点。而B类,则是某人处置某事物,从而将某事物从一个空间定点移动到另一个空间定点,如“把某物送上前方”、“把某物举上头顶”等等。与A类不同,B类中通过“V”的作用,在空间平面上移动的不是施事主体,而是施事主体所处置的事物。

并且,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发现,A、B“上”之后出现的名词性成分是指代事物移动到达的定点。然而,与A、B类不同,C类中“V上”后的名词性成分为动词的承受者——受事,即谓语动词的对象。但是,其实C类是从另一个层面来体现出“上”的本质机制。

C类中“上”之后出现的名词性成分是处于移动状态的事物,表示的是受事,即“贴”、“交”、“呈”等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从一个定点移动到另一个定点。这一点与A类不同,C类的运动机制中处于移动状态的不是施事而是受事,即“邮票”,“考卷”,“菜肴”是处于一种整体运动的状态,从某一定点移动到另一个定点。并且与A、B类直接明确地指明其到达定点不同,C类的到达定点并没有被明确指出,而是一个预期的心理到达点,即“邮票”一般是贴在“信封”上,“考卷”一般是交到“讲台”那里,“菜肴”一般是呈到“餐桌”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本质机制仍然是“上”使得事物进行位移,从而连接空间上的定点。

“上”表示结果,带有完结义;

在某一些短语中,谓语动词V后的“上”并没有表示动作方向的位移,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实现和完成,这里的“上”作为仅表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可以被看做是体助词。

种上花养上鱼过上好日子说上话吃上饱饭

分析上述这几个例子,在此处,我们可以将“上”看作体助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结,这个动作在时间进程中已经实现。我们知道,体助词使得动词在时间进程上通常被聚焦到某一点或某一段或成为某一趋向趋势。此处的“上”也呈现出其深层的本质机制,表示事物由一个定点移动到另一个定点,与前述的表示位移的“V上”类有所不同,此时的定点是以时间定点的形式出现,即“上”所表示的移动状态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即指动作在时间进程上由一个时间定点移动到另一个时间定点,并且所到达的完结的时间定点在“V上”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完结定点即是V的受事成分在时间进程上出现或进入某一个状态时的时间点。

此类“V上”中移动的事物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在抽象的时间进程中移动的动作。仔细分析“种花”与“种上花”,“种花”在时间进程上是一个泛静止状态,其动子[7]的运作是呈流线型的,而“种上花”通过“上”使得“种”这个动作在时间进程上真正地“活动”起来,从一个时间点移动到另一个完结的时间点。而这个完结的时间点就出现在“花”已经处于一种被种植的状态的临界点。“种花”只是一个概念事件,其种植的对象“花”是否已经被种植出来,或是还未开始都无法得知,而“种上花”则是一个现实事件,其种植的对象“花”绝对是处于已经被种植的状态,这里不一定是要“花”作为成品出现,就算现阶段仅是花种子,但是只要处于被种植的状态,其就可以达成“种上花”的出现条件。

再如“养上鱼”,表示养鱼这个动作已经结束,此时“鱼”已经在时间进程上出现并处于一种被饲养的状态。

“过上好日子”,此时“好日子”在某一段时间进程上出现,进入这种“好日子”的时间点即是移动达到的完结定点。

“说上话”,此时表示说话这个行为已经结束,作为受事的“话”已经被说出来了,在时间进程上已经出现并处于一种被说出的状态。

因此,表示完结义的“V上”现象其实也体现着事物从一个定点到另一个定点的位移,不过此处的位移从空间域转移到时间域上。

“上”表示开始和继续,带有起始义

此类“V上”现象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开始和继续,与其表示完结义的“V上”截然相反,这里的“上”都可以用“起来”来替代。关于“上”表示开始和持续的语义,张燕春,蒋华的研究都有所提及。例如以下句例:

嚷嚷上了骂上了哆嗦上了闹上了

我认为,此类“V上”现象同样也可以看做是动作在时间进程上的移动,然而,同样是从空间域转移到时间域的位移,可其与完结类却有所不同,对比二者可以发现,此类表示的动作在时间进程上没有明确的完结点。

完结类是从一个时间定点移动到另一个时间定点,在完结类里其受事宾语在时间进程上出现或进入某个状态的时间点即为完结定点。而表起始义的“V上”短语中则没有可以指示完结时间定点的受事成分出现。在蒋华的研究中指出,此类“V上”现象不能接任何形式的宾语。[8]由于没有受事宾语的出现,表现在完结类中明确出现的到达定点在此类中消隐,即在短语平面上看不到动作的完结定点,因此动作只能随着时间进程不断延续,从而出现一种“开始并持续”的语义特征。

此类“V上”现象所传达的语义不在于通过某个动作的完成使得受事出现或处于某个状态,而是表示实施这个动作的施事主体一直在重复着这个动作,如“哆嗦上了”,一般是用于表示某人一直不间断地在哆嗦。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三类不同的“V上”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上”在这三类中的浅层语义是相异的,但是其深层的本质特征则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赵亚丽赵立军.《古代汉语“V+上”格式的演变》.《长春大学学报》.2010.第20卷第5期

[2]、刘广和.《说“上2、下2……起来2”——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汉语学习》.1999.第2期

[3]、张燕春.《“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第4期

[4]、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5]、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第1版

[6]、蒋华.《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东方论坛》.2003.第5期

[7]、张新华.《“在”的进行体功能再研究:一种系统的观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6期

v上 篇5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及漫反射原位红外光谱(DRIFT)技术分析比较了SO2存在前后,NO-O2反应气体在NiO/γ-Al2O3催化剂上所形成吸附物种的变化情况,发现SO2能促使硝酸盐物种在低温分解并释放出NO2,而且耐热稳定的硝酸盐物种也比单纯NO-O2吸附时多.室温时催化剂表面上的.SO2以弱吸附物种为主,特征红外吸收峰位于1324 cm-1附近,温度升高后表面硫酸盐物种数量增多.关联SO2气氛中NO2的生成规律后得出,类似于铅室反应中间体的多分子吸附物种[NO2(SO3)x]是产生NO2的活性物种,由SO2在载体或催化剂表面弱碱位吸附后吸引气相NO所产生,解离O-起到稳定活性物种和补充弱碱位的作用.同时该物种也是毒性物质SO2-4的前驱体,当NO氧化反应发生后催化剂的失活也开始了.

作 者:李平卢冠忠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上海,37 刊 名: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CHIMICA SINICA 年,卷(期): 61(5) 分类号:O6 关键词:NO催化氧化   SO2吸附   γ-Al2O3   烟道气   TPD   DRIFT  

浅析“V+中”结构及其中的“V” 篇6

关键词:时态助词?摇V+中 语义特征 分析

本文讨论的“V+中”结构是指在句式“S+V+中”中充当谓语并经常单独使用的结构,如“网页建设中、网页内容不断充实中、网页内容加载中、商店营业中、商品折扣中、商品甩卖中、道路施工中、电梯维修中、轻松成家专案实施中”等等。再如报纸新闻的标题,如“案件审理中、人证指证歹徒中”。张谊生(2002)认为“V+中”做句子谓语的时候,“中”才是合格的时态助词。本文基于这点,将对“V+中”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进行分析,试图了解怎样的动词V才可以进入“V+中”结构。

一、“V+中”句法结构分析

“V+中”结构充当谓语的时候,一般是出现在“S+V+中”这个句式之中。“S+V+中”句式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表述的语义完整。“V+中”充当句子的谓语,具有独立的表述功能(张谊生,2002)。这个句式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主语发出或承受动作V,并且V正在进行。“中”表现为持续性时体义,是一个完全虚化了的时态助词。例如:

(1)杰克逊娈童案审理中

(2)恋人寻觅中……

(3)联合会杯、世青赛投注进行中……

(4)公司所有商品全新原装,产品质量保证,实惠的保税价格热售中。

此外,我们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到,句末的标点符号常常是省略号。而“省略号”往往有待续、正在进行的意思。其次,“V中”前面还可以附加形容词、副词或者名词等,它们充当状语,修饰动作V。如:

(5)版主热情招募中……

(6)《倚天Ⅱ》广告语征集火热进行中。

(7)eBay易趣,全球领先超大网上交易平台,2900万商品超值热卖中!

(8)其他精彩频道陆续增加中……

句式中的主语S经常是受事主语,如句子(5),主语“版主”是动词“招募”的受事者,即是“招募版主”的意思。但有时S可以是施事者,如新闻标题“逃犯藏匿中”,主语“逃犯”是“藏匿”这一动作行为的施事者。V后面很少出现或没有宾语。S除了能做施事格和受事格之外,不能做其他语义格,如工具格、处所格或时间格等等。

“V+中”之间还可以出现V的宾语,即“VP+中”句式,宾语是动作V的受事者。但这种“VP+中”句式在内地较少出现,在台湾比较常见(刁晏斌,1998):

(9)……警方对张某的说词极重视,已经请他全力协助警方指证歹徒中。(台湾《中央日报》1996.11.26)

二、“V+中”与“V+着”的区别

“着”和“中”都是附加在动词后面的时体助词,表示“动作V正在进行、持续”的进行体范畴,其基本特点是:定位、黏着、虚化,并且“V中”和“V着”中的V都是持续性动词。但“着”和“中”仍然是有差别的。如果一个动作带有“着”,着重说明的是时间上某一点某个动作处于一种持续均匀的、没有动量变化的状态。如:

(1)我吃着饭。

(2)他睡着觉。

(3)小明正写着作业。

(4)衣服在墙上挂着。

其次,“V着”不仅可以用在现在时,还可以用在过去时和将来时。如“昨晚我洗着碗的时候,地震就发生了。”“明天这个时候我可能在睡着觉。”正因为“V着”表示一个时点上的状态,它所在的句式可以不出现施动者和受动者,它前面的主语可以是时间、地点名词。例如:

(5)墙上挂着一面镜子。

(6)缸里养着鱼。

(7)昨天这时候下着雨呢!。

而“中”则不同,它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以说话“当前”为时间定位,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动作行为仍将持续。动作行为在进行中,还能够表现出一个动量不断变化的过程,或者持续地增加、或者持续地减少。如:

(8)《死或生》电影版火热拍摄中

(9)甲醛作啤酒稳定剂调查报道中

(10)天河公园板块升值中!

(11)股价狂跌中

上面例句中的“V+中”都体现了一个动量的变化。例如“拍摄中”隐含出当前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一个量的不断增加;“升值中”是指随着时间价值持续地攀升;“狂跌中”则相反,它指股价的量不断地在减少。

“V中”描写的是一个时段上的动态变化,在语义上需要一个施事者或受事者,例如“手术进行中、计划实施中、会场布置中、草场保养中、货品搬运中、火山爆发中、暴风雨酝酿中”等等。

此外,“V+着”中的“V”可以是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而“V+中”的“V”受较大的限制,不可以是单音节动词。例如:

吃着(饭) 看着 玩着 打着 吃(饭)中 看中 玩中 打中

三、“V+中”的语用环境

从以上所举的例句中,我们可以发现,“V+中”结构充当谓语或独立使用时大多是使用在网络、广告、告示、宣传单、新闻标题当中,具有提示性、说明性等特点。“V+中”的使用场合有一定的限制,在我们日常生活会话或写作中,它较为少用,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与其表达语义相同的“在V”或“在+V+中”等结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V中”前面往往省略了主语,如在施工道路上的“施工中”、商店门口的“营业中”、手术室门口的“手术中”、电脑显示屏上的“复制中”、手机屏幕上的“充电中”等等。这些“V中”虽然没有出现主语,但由于它们置于具体语境之中,其表达的意义能够一目了然。其次,由于“S+V+中”近年来才较为流行,而且是更多被当代青年使用,其中的“V”很多是新词或者是旧词被赋予新的含义,例如在下面“S+V+中”的“V”:

数据读取中 文件下载中 人员分流中

方案酝酿中 事件调查中 埋头苦作中

网页浏览中 用户注册中 发票报销中

正如张誼生(2002)所说:“这种表达方式还是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形成中的语言现象,而且这一现象还同语言接触和借用具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句式目前在内地还不是很普遍,而且使用场合也受限制,但在台湾较为流行。例如(刁晏斌,1998):

(1)第三期富士软片快感摄影研习班全省开课报名中(台湾《中央日报》)

(2)全省富士冲印店实施中(同上)

(3)台卫生部门称SARS患者病情改善中接触人数34人(台湾《东森新闻》)

(4)第一版“窗外”已被抢购一空,现再版中……(同上)

刁晏斌认为台湾的“V+中”的这种用法来源于日语。他认为“V+中”的“中”简直就是一个“回归词”,即它由汉语借入日语,在日语中产生了表示动作、状态持续的意义后,又“回归”到受日语影响极大的台湾语言中。由于网络、报纸新闻等媒介的传播作用,这些语言的使用方式也传到了大陆。

四、“V+中”结构对“V”的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V+中”的“V”受较大的限制。首先,V进入“S+V+中”这个句式中,能使句式语义自足。句式中V需要有一个施事主语或受事主语,整个句式的语义是S发出或承受V这个动作,并且V正在进行,而且这个动作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因此V首先必须是持续性动词,不能是非持续性动词。但根据马庆株对动词的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的分类,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持续性动词都能进入“S+V+中”这个句式。除了单音节持续性动词不能在这个句式中出现以外(上文已论证),再比如“表扬、心疼、冤枉、担任、耽搁、注意、担心、照顾、叨唠”等一大批持续性动词因不能表示出一个动量的变化而不能使用在这个句式当中。

其次,这种“持续”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动作从某一时点起向另一时点移动,表现为一个时段中动量的改变。因此,动作是持续不变的,但动作所引起的动量是变化的。动作行为不能在瞬间完成或者实现,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着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动态义。

再次,从语义上,正因为“V+中”表示动作处在一个时段中动量变化之中,这个结构里的动词就应该能表示有意识或有心的动作行为。所谓有意识的动作行为指的是能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马庆株,2004)。也就是说,“V+中”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

最后,“V+中”的V必须是双音节动词,不能是单音节动词,而且在汉语中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进入“S+V+中”的三音节动词。

这样,我们可以归纳出“V”的语义特征大致是:[+持续]、[+动量变化]、[-完成]、[+自主]、[+双音节]、[-单音节]。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方位结构“X里”与“X中”[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2.安家驹.关于“A在B中”句式的辨析[J].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2,(2).

v上 篇7

近年来, 我国电力行业大力加强对电网的建设和电网的改造, 越来越多的高压电器设备应用于电网运行, 因此, 研究相关零部件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铝筒体是高压电器产品上的重要零部件, 种类多, 用量大。由于其特殊的作用, 对其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特别是气密性要求更加严格。这样就使其生产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 大多采用铝板焊接和低压铸造等方法生产, 对生产进度产生很大的制约, 因此, 探索新的工艺方法十分必要。V法铸造是由日本首先发明的铸造新工艺, 它的出现引起我国铸造界的重视, 经过铸造专家考察、研究、开发, 这一工艺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和很大发展[1], 下面简要介绍V法铸造生产高压电器铝筒体的应用。

1铸件筒体的结构及V法铸造工艺流程

1.1铸件筒体的结构

铸件筒体材质为ZL101A, 最大外廓尺寸1 100 mm× 900 mm×680 mm, 额定压力0.45 MPa, 设计压力0.54 MPa, 例行水压1.08 MPa, 保压5 min;水压破坏2.7 MPa, 保压30 min。

1.2 V法铸造工艺流程

V法铸造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 造型操作较复杂, 从造型开始至终需抽真空, 筒体内腔需使用树脂砂芯, 生产过程采用以下工艺流程:

模型 (砂芯) 准备→型板抽真空→加热薄膜、吸膜→放浇冒口→喷涂料、干燥→放砂箱填砂→震实、吸膜密封→关闭型板真空→型砂抽真空→起模 →修型→下芯合箱→浇注→关闭砂型真空→落砂→ 铸件清理。此工艺流程, 对于铝筒体无论铸件的大小、结构如何, 整个工艺流程基本相同。

针对高压电器铝筒体特殊的技术要求、结构特点以及对铝筒体浇注重量计算, 结合V法铸造特点[3], 浇注系统采用底注开放式双浇道, 浇道截面积开放比例为:直:横:内=1: (2~3) : (3~5) 。

由于铝筒体法兰面有密封性的要求, 光洁度高, 并且不允许存在铸造缺陷, 生产中采用了贴加冷铁的方法消除了密封面铸造缺陷的产生。对于筒体内部厚大部分也采用了增加冷铁的方法消除铸造缺陷。经过多次验证试验, 选取了如图1所示的浇注工艺。

2工艺参数的确定

2.1型砂的选择

V法铸造采用无粘结剂的干砂造型。适宜的型砂不仅能改善铸件表面质量, 且能降低真空消耗。砂子越细筛号分布越宽, 越能抵抗金属液的渗透, 对提高铸件表面质量越有利。但是, 随着砂子粒度变细, 粉尘也逐渐增加, 不仅加大了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也加大了对真空系统影响。故铝合金筒体选择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硅砂, 粒度要求100~200目。

2.2涂料的选择

耐火涂料在V法铸造中起重要作用。涂料层透气性不仅影响塑料薄膜气化和气体迁移, 且影响系统的真空度;涂料层的强度则直接影响到金属液对型腔表面的冲刷, 影响到铸件的表面质量;涂料的流动性则对涂刷的均匀性产生影响;涂料的挥发性则对生产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经对比试验, 选用铝矾土醇基快干涂料, 涂料层厚度控制在0.2~0.8 mm。

2.3塑料薄膜的选择

塑料薄膜是V法铸造不可缺少的辅料, 因此, 塑料薄膜的好坏, 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V法铸造用的塑料薄膜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延伸率, 方向性小, 对加热温度不敏感, 软化区间比较长, 而且不能产生有害气体。实际生产中面膜采用EVA薄膜, 厚度为0.08~0.12 mm, 软化温度为90 ℃, 密封砂箱的薄膜使用一般农膜即可。

2.4管路真空度的选择

由于V法铸造采用无粘结剂的干砂造型, 砂型的紧实度完全依赖真空度形成, 所以, 真空度的选择十分重要。为了防止浇注时铸型坍塌及铸件变形, 确保铸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经过参考了参考文献[2]及试验, 管路真空度控制在0.04~0.06 MPa, 砂型的震实硬度应大于或等于80。

2.5浇注温度的选择

考虑到铝筒体铸件的壁厚、尺寸、形状等特点, 同时兼顾温度对塑料薄膜的影响因素, 经过多次对比试验, 铝筒体的浇注温度控制在710~720 ℃ 为佳。另外, 浇注后真空保留时间为5~10 min;打箱时间大于或等于30 min。

3砂芯制作及铝合金熔化

3.1砂芯的制作

生产中采用自硬树脂砂, 所用型砂砂粒圆整度好, 角形系数在1.35以下, 泥粉总含量小于0.5%。为了节省用砂, 减轻砂芯重量及有利砂芯排气, 生产中采用了中空砂芯。

3.2铝合金的熔化

生产中采用中频感应炉熔化, 再由精炼炉对合金液进行净化处理和浇注的方法, 既提高了生产效率, 又保证了合金液的质量, 充分利用了两种熔炼方法的优点。铝合金液的处理参数与一般铸造铝合金液的处理参数基本相同。

4铸件的热处理和机械性能及气压试验

4.1铸件热处理

在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状态中, 最常用的是:淬火状态 (T4) 、淬火不完全时效 (T5) 和淬火完全时效 (T6) 状态。而T4状态通常用于要求较高塑性, T6状态下合金强度、硬度已达最高值, 而塑性偏低, T5状态用于既要求强度高, 又保留一定的塑性, 根据高压电器铝筒体使用性能要求, 采用了带循环风的井式热处理炉进行T5处理, 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注: (1) 试棒与铸件筒体同炉进行热处理; (2) 铸件由出炉到入水在空中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 min。

4.2铸件机械性能

对与铸件筒体同炉热处理后的试棒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结果如表2所示。

4.3气压试验

铸件筒体机加工后对密封面进行检查, 无任何铸造缺陷, 对其进行SF6气密、例行水压及水压破坏试验, 其三项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5结语

V法铸造因其独特生产工艺, 与传统的铸造方法相比, 使得生产出来的铸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高, 生产工序简单, 金属利用率高, 模具和砂箱寿命长, 减少型芯数量使用, 旧砂可基本回用, 节约造型成本, 少污染且劳动强度低,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或机械自动化大批量的生产, 并且能够满足高压电器铝铸件的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1]马怀荣, 刘祥全, 韩建华, 等.V法铸造工艺生产铸件气孔缺陷的防治[J].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2 (1) :13-17.

[2]高成勋, 刘伟明, 刘余松.浅谈V法铸造生产工艺控制[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第十届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268-273.

“V+少”和“少+V” 篇8

关键词:“V+少”,“少+V”,句法,语义,语用

有些单音节形容词, 如“多、少、早、晚”等, 既能作状语, 又能作结果补语。这些形容词在作状语和结果补语时, 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互换。经研究, 我们发现这些形容词作状语和作结果补语时, 都存在着一些差异, 其中“少”比较具代表性。

1. 句法差异

1.1“V+少”在句法形式上比较简单, 后面不能带数量词。“V+少”后常要带“了”。如:

(1) 说要喝, 咱就喝它三百杯, 少了别喝, 喝少了不带劲。

但也有特殊情况, 偶尔不带“了”。如:

(2) 过去, 大家喝“大锅水”, 喝多喝少基本上不掏一分钱……

1.2“少+V”在句法形式上比较复杂, 根据“V”后所带成分的不同, 可分为三种类型。

1.2.1“少+V”后面带数量名词时, 根据数量名词的不同, 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带具体的数目。如:

(3) 在市委领导的带动影响下, 市委办公厅提出“少穿一件衣, 少抽一支烟, 少吃一粒米, 多捐一分钱”的倡议。

另一个带一些特殊的表数量的词, 如带“几”、“一会儿”、“一点儿”等概数。如:

(4) 只是出于礼貌, 他才少吃一点儿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不断放到他盘子里的菜肴, 这也只不过是为了她不致见怪。

1.2.2“少+V”后边不带数量词, 并且动词后不带“了”, 如:

(5) ……在总体规划确定之后, 自己多想办法, 挤出些钱来搞项目。

此类句子一般都是表示否定或希望、意愿的。

1.2.3“少+V”后边没有表数量的词语, 但是动词后边带“了”。如:

(6) 夏亚宾不好开口, 多说了, 当着童进他们的面, 不好意思;少说了, 回家去, 老婆面前不好交代。那就好, 算我多说了。

此类句子“少+V”后边虽然没有数量词语, 但表数量的词语可以出现在“少+V”前边。

1.3“少”只能做结果补语, 不能做可能补语, 如:

(7) 吃得少

这里的“少”只能表示结果, 不能表示可能:“能少吃”。

(8) 吃不少

这里的不能表示“不能少吃”。

(9) 拿得少

这里的“少”只能表示结果, 不能表示可能:“能少拿”。

(10) 拿不少

这里的“少”不能表示“不能少拿”。

2. 语义差异

“V+少+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A.未到一定的量;B.达到一定的量。下面我们结合“少”的语义指向来进行分析。

2.1 语义指向施事

语义指向施事时, “V+少”式和“少+V”式一般都为B义, 即达到一定的量。如:

(1) 教室因为人来少了, 安静多了。

2.2 语义指向动词

2.2.1“少+V”

语义指向动词时, “少+V”式主要为A义, 即未到一定的量, 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表动作次数少, 没到一定的量。它后边往往要带“次、回、下、遍”等动量词组。如:

(2) 少打几下, 行么?

后边亦可不带这些动量词组, 可带介词短语, 也可直接带动词。如:

(3) 少给我惹事!

二表动作或状态持续时间短, 后边常带“一会儿”、“几天”、“几年”等表时段的词。如:

(4) 晚上少睡一会儿, 白天少玩一会儿。

也可不带时间词, 但仍表时间:

(5)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

2.2.2“V+少”

语义指向动词时, “V+少”式往往为B义, 即表示动作达到一定次数。如:

(6) 吃少了, 一会儿就饿;吃多了, 胃中就冒酸水。

有时也为A义。如:

(7) 在2000人次以上, 并且每个人到了这儿似乎都变成了“购物狂”, 原来想买一件的买两件, 唯一的担忧就是钱带少了。

2.3 语义指向受事

2.3.1“少+V”

语义指向受事时, “少+V”式为A义, 表示未到一定的量。如:

(8) ……央求他们允许我少喝一点儿。

这里“少”修饰的虽是动词, 但语义却指向受事, “少喝”实为“人喝少点酒”, “少建”实际上是“校舍少建”。“少带”是为“衣服少”。

2.3.2“V+少”

语义指向受事时, “V+多”式也为A义, 表示未到一定的量。如:

(9) 说要喝, 咱就喝它三百杯, 少了别喝, 喝少了不带劲。

3. 语用差异

3.1“少+V”结构中, 从表达功能来看, “少”单独作状语时, 修饰动词, 它经常是说话人主观所希冀的, 可出现于祈使句中, 表示命令、劝告、催促, 动词后不需要带补语。如:

(1) 少说废话!

(2) 少说几句吧。

3.2 在“V+少”结构中, “少”作补语, 它不是主观的, 而是客观结果。“少”单独作补语一般不能用于祈使句, 表示命令时, 后面要加上表示程度的“点儿”、“些”等。如:

(3) 写得少点儿!

(4) 行李带得少些。

4. 结语

“少”作状语和作结果补语时, 句法、语义和语法上都存在较大差别, 应该认真区别。

4.1 句法上, “少”作补语较单纯, 往往是“V+少+了”;作状语则有三种形式:“少+V+了+数量”, “少+V”, “少+V+了”。

4.2 语义上, “少+V”和“V+少”表示的语法意义:A.未到一定的量;B.达到一定的量。

4.3 语用上, “少+V”代表说话人的主观希望, “V+少”表示客观结前者是某种目的的条件, 后者强调由此引起某种积极结果。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学院出版社, 1996.

[2]范晓, 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3]陆俭明, 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5]刘月华.状语与补语的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 (1) .

现代汉语“V也V了”结构 篇9

一、“V也V了”构件分析

(一) 格式中的“V”

“V也V了”格式中, 我们将前现动词记作“V1”, 后现动词记作“V2”。笔者就孟琮等主编的《现代汉语动词用法》一书中的1223个动词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日常交际中常用的口语性动词, 我们认为:由于格式是一个表示已然性状的肯定结构, 能够嵌入该格式的动词必须具有能够让动作行为或事件处于一定状态或达到某种结果, 产生变化的语义特征。因此“V”多为单音节口语性较强的动作动词 [+ 可控 ]、[+ 自主 ], 状态动词 [+ 状态 ]、[- 自主 ], 感知动词 [+ 情感 ]、[- 自主 ];双音节动词要求口语性较强, 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通常以前现动词“V1”脱落为单语素, 后现动词“V2”以动词原形的形式出现。“V1”通常是光杆形式, 后面通常不附带宾语和补语成分, “V2”后直接跟完成体标记“了”。从语用功能上讲, “V1”在这里相当于一个名词性成分, 具有话题标记功能。

(二) 格式中的“也”

在“V也 / 都VP”等格式中, 大多数学者认为“也”为关联副词, 具有“已经”的意思, 单用时, 语义指向“V2”, 一般强调动作行为的现实性;连用时, 通常强调几个连续性动作的发生。笔者认为在“V也V了”格式中, “也”经历了由类同副词“同样”虚化为评注副词“已经”, 再虚化为表强调的语气词的语法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也”的这三种语法意义有时候是交叉出现的, 并不对立。

“也”在格式中的第二个作用是充当评注副词。格式中“也”还有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某种语法和语义关系的作用, 即帮助表达前后成分之间的让步转折、条件、因果、顺承等语义关系。例如:

(1) a. 别再逗她了, 她恼了。

b. 别再逗她了, 她恼也恼了。

例 (1) 中, a句陈述客观事实“她恼了”, 提醒听话人做出客观判断“她恼了, 不能再逗了”, 不带任何语气。b句中“也”与“恼”同现, 暗示听话人关于“恼”的认知集合的存在, “恼”在句中涉及的认知域可能是 { 不说话—话语激烈—怒骂 }, “恼”位于该序列的最高节点, 表示极点行为, 成为“也”强调的对象, 同时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感知“已经恼了, 还敢逗”, 此处“也”表示强调, 表达“甚至”、“已经”的意思。

“也”的另外一个用法是表达主观情态, 此时类同义完全虚化为一个语气助词, 表达委婉、强调、不满等语气。

吕叔湘 (1999:597) 认为“也”有表示委婉的语气, 去掉“也”字语气显得直率, 甚至生硬。“V也V了”格式中, “也”有时可以省去, 变为“VV了”, 此格式表达的意义与“V也V了”格式基本一致, 但语气明显不如加“也”舒缓。例如:

(2) 在“文革”中被武斗打了出来, 又用一年半的时间游遍22个省, 吃也吃了, 玩也玩了, 读过县志, 写过旧诗词, 最后还涂抹了几本山水画册页。此例句中很难勾勒出“吃”“玩”所涉及的认知序列, 除了肯定和否定两个极端外, 很难找出中间状态, 在这个序列中, 听话人和说话人已经不再关注是否存在相关的序列了, 只关注“吃了”“玩了”这两个事件的存在性, 所以此时“也”的作用重在强调事件的发生。

(三) 格式中的“了”

学术界关于“了”是表示“完成体”标记还是“实现体”标记的看法不一, 本文采纳了刘勋宁先生 (1985) 的观点, 认为“V也V了”格式中的“了”的最基本的语义是表实有性质。另外, “V也V了”格式中“了”还具有语气助词的作用, 表达强调、不满、劝解、无奈等语气。因此, “V也V了”中“了”通常是在表达确定或强调动作行为事实性的同时还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感。例如:

(3) 媒人, 相亲, 还这样快地出嫁, 还要我怎样?我能不撒手吗?现在你哭也哭了, 闹也闹了, 事情都办成了这样, 却又来说我, 你到底是在干什么呀。 (《小战的黄昏》礼平)

“哭也哭了, 闹也闹了”中“了”既有表达“哭”“闹”这一状态的存在, 又含有责备语气。

值得注意的是, “V也V了”连用时, “了”表实现体标记, 不但有表示事件实现的意义, 而且还能标示事件发生的前后次序、逻辑关系。如例 (3) 。

二、“V 也V了”的构式含义

按照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 我们知道, 任何格式的单个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的其他构式都无法完全概括和推知这一格式的完整意义, 构式义不是每个词义的简单相加, 是由整体结构所赋予的。任何一个构式的整体意义大于各组成成分意义之和。“V也V了”本身是形式和意义的组合体, 有整体的意义和功能。

(一) 完结义

“V也V了”所呈现的是“V”这一动作行为已然发生, 具有陈述事件的作用。其中, 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实现和完结, 整个格式具有表达动作行为现实性和已然性的功能。故概括为完结义, 该义项是格式最基本的意义。如例 (2) 、 (3) 等。例 (2) 中的“吃了”“玩了”和例 (3) 中的“骂了”“闹了”分别陈述四个事件。

(二) 强调义

该格式中动词以拷贝形式分布在“也”的两端, 末尾带上兼表动态和语气的助词“了”, 动词的重复出现是表达强调作用, 副词“也”的使用也具有强调功能。例如:

(4) 在历时一年的危机过程中, 双方打也打了, 谈也谈了, 但双方都承认“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 (4) “打”“谈”这一组动作处于说话人认知所在集合序列的最高节点, “也打了”“也谈了”来强调事件的已然性。此时“也”相当于“已经、甚至”的意义, 用来强调动作的完成, 两个动词拷贝形式起到强调作用。其语用功能是指该事件造成的结果不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预设之中, 但对此只能让步接受。所以两个动词的重复出现便赋予了整个格式具有强烈的强调作用。

(三) 延续性

延续性是指动作行为或事件已然成为事实,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但是说话人或听话人暂时无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一结果或情态将会继续保持。“V也V了”具有延续性, 该意义是在格式完结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动词重复与动词短语或格式所表示的事件自身具备的延续性和重复性有关。格式中“V”表达最高节点的动作行为已经成为事实, 当前行为人无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只能让步于某种状态, 使其继续保持。上面例句无一例外地显示着动作结果或状态的持续性, 这一状态将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功效直至新情状的产生。

摘要:“V也V了”结构是现代汉语口语和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格式, 该格式中动词以拷贝形式出现在“……也……了”这个构式中, 本文就该格式的语表结构和构式含义作一详实探究。

关键词:结构,构件,构式义

参考文献

[1]陈昌来.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 1988 (5) .

[4]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4.

V/v接法牵引变的温升试验 篇10

近年来,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铁路用牵引变压器得到广泛的应用,牵引变压器在生产试验过程中与电力变压器有特殊的地方,笔者就一种“V/v”连接结构的牵引变的温升试验做一些探讨;

1 牵引变压器参数

型号:S-QY-(12500+16000)/110;

额定电压:110±2×2.5%/27.5 kV;

额定电流:(113.6+145.5)/(454.5+581.1)A;

阻抗电压:AC—a1x1 11%,BC—a2x2 11%。

这种变压器为两台不等容量的单相变压器并排放置在油箱内,绕组连接如图1所示,一台容量为12500kVA,高压是AC、电流为A相电流;低压a1x1两个绕组分别套在“口”字型的铁芯柱上;;另一台容量为16000 k VA,高压是BC、电流为B相电流;低压a2x2两个绕组分别套在另一个“口”字型铁芯柱上;高压公共引线作为C相引出,AB的线电压等于AC和BC电压的向量差,AC和BC的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即Ia和Ib,Ic的电流是Ia和Ib的向量差。高压受电是110KV,低压两路27.5 kV输出,其绕组连接图和向量图像英文字母“V”,故称为V接法,以上就是‘V’型接线的特点,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原理接线图见图1,向量图见图2。

2 温升试验方法

2.1 单相负载试验

从结构上看该产品是两台单相变压器组合在一起三相运行,在负载试验时可以按两台单相变压器进行负载试验。

试验设备:工频发电机组:TFS7500-6/1730发电机可单三相转换运行;

中间试验变压器:SZY-10000,电压:(2×42±8×4.5%)/6 kV;

功率分析仪:D6100;

电容补偿装置:TBB125/18-144672。

发电机单相运行,AC两相输出,中间变压器高压AC输出,低压ab短路,接试品高压AB线端,低压a1x1短接,测量12500KVA容量下负载损耗及阻抗,再高压BC受电,低压a2x2短接,测量16000KVA容量下负载损耗及阻抗;试验线路见图3。测量数据见表1。

2.2 三相试验

GB1094.2-1996规定,电力变压器温升试验第一阶段施加试品总损耗,测量顶层油温升;第二阶段施加绕组的额定电流,测量绕组温升,此台产品进行短路法温升试验,须在第一阶段施加两台单相变压器的总空载与负载之和,则必须三相同时施加电压,低压同时短路;如果此牵引变压器挂网运行,由于网络容量无穷大,产品的阻抗相同,只是两个单相的容量不同,负载电流不同,是不足以影响到电源侧三相的电压的不平衡,但是试验站用电源发电机容量有限,况且电容的补偿也不同,用正常的三相测量线路试验,造成三相电压严重的不平衡。测量的电压、电流、功率错误,都与单相测量的数据相差甚远,具体测量数据如表2。

那么应该怎样测量呢?由于这台“V”型接线的变压器是由两台单相变压器组成,并且两台单相变压器的阻抗相同,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因为需要提供的电压相同,从连接图上可以把高压简化看成CB与CA并联的两支路,我们把正常的三相测量线路稍加改动,发电机仍是单相运行,把a相输出分出两个支路,分别接在试品的A、B相上,C相仍接在试品的C相上,并且接地,与实际运行线路一致,试验线路图如图4。

从图上可以看出电压为AC、BC电压,电流A、B相分别为12.5MVA容量与16MVA容量电流,C为两相电流之和,由于C相接地,C相无功率,A、B相功率分别为12.5MVA容量与16MVA容量功率,测量数据如表3。校正后的损耗数据与单相测量数据完全一致,因此,可以使温升试验顺利进行。这是校正后的数据,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要满足尽可能达到额定,并允许存在少许的差别,然后,依据标准进行校正。

2.3 电容补偿

发电机单相输出时其容量为额定容量67%,为减少发电机出力,温升试验时投入电容补偿装置,所需容量为两台容量所需容量之和,即:

试验容量:(12500﹢16000)×11%=3135kVA;

考虑空载损耗及安全系数,发电机输出按20%控制,

发电机输出:7500×0.67×0.2=1005 kVA;

补偿容量:3135-1005=2130 kVA;

阻抗电压:110×0.11=12.1kV,中间变压器选择10.5/6档位,两相串联电压比为12.1/6

电容补偿装置采用单相AC输出,这样,A、C两相串联,最低电压是36KV,(单台电压18kV),每组投切28台334 KVAR电容器。

补偿容量:(12.1÷36)2×334×28×2=2113Kvar;

发电机实际输出:3135-2113=1022 kVA;

3 小结

通过认真分析特殊产品内部结构,结合试验标准,制定合理试验方法,调整检测线路,使试验顺利进行,这也为我们以后在新产品检测方面提供了帮助。并且给其他变压器厂的同行提供了对这种产品进行温升试验的方法。

摘要:通过对牵引变压器的结构分析,解决了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v上】相关文章:

上一篇:复合预处理方法下一篇:工业绿动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