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电子

2024-05-31

金融电子(精选十篇)

金融电子 篇1

一、农村金融电子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实行的农村电子化金融服务,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尽管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 设备的投资回收期较长

在农村地区要想实现金融基础服务的电子化是需要极大的前期投入的, 并且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也离不开后续资金的不断补充。除此之外, 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对于金融服务的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也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进行金融电子设备的投入在短期内是难以回收成本的。农村居住人口相对于城市人口来讲相对较为分散, 并且对金融服务行业了解不高, 因此在金融电子化设备的使用率上较低, 难以达到金融行业发展需求[1]。与此同时, 部分地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宣传力度明显不足, 不能使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工作更好的开展。当前农村地区的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已经得到了普及, 但是也只能对部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满足, 而无法实现资金的流动。并且电脑与网络在农村地区还没有得到全部的普及, 因此网上银行等金融业务在该地区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二) 设备的使用率偏低

通过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用户的观察发现, 他们普遍文化素质偏低, 对于现代的信息技术服务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极其有限。与此同时, 受传统小农观念意识的影响, 他们还习惯将资产存放在家中进行保管。即使是通过银行进行储存也多会通过窗口业务进行办理, 而不敢运用电子金融设备进行个人业务的办理。因此, 尽管许多地区已经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相关设备的购进与安装, 但是也由于以上情况而导致使用率偏低, 从而使电子化金融的规模效益无法实现。

(三) 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进行了大力的信息化基础设置的建设, 并且在城乡之中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 因此在相关设施的建设上比较落后[2]。与此同时, 农村地区相关技术人才匮乏, 因此即使基础设施建设的极为完善, 也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是出现技术故障而无法及时进行维修的情况。并且相关部门在进行相关设施的安装时, 也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而导致建设重复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各类信息的资源整合也不能够有效进行, 农村地区的金融电子化服务工作不能够有序高效的进行。

(四) 服务模式创新面临政策瓶颈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 相关的金融服务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如电话小额转账等发源于民间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对实现金融服务自下而上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这样的创新形式的金融服务机制不仅能够节约相关设备的安装成本,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只需要小额的服务费就可以弥补在服务过程所产生的电话运营商费用, 为人们带来了切实的便捷服务。但是此种机制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金融制度的限制, 主要是由于其实行方法会对原有的金融制度造成突破和冲击。在农村地区相关部门对于创新性的服务模式还没有认可, 因此很难在农村进行推广和发展。

二、发展农村金融电子化基础服务对策

(一) 建立财税支持政策系统

通过对目前农村地区金融电子化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 其中影响该项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相应资金投入过大, 成本回收困难的问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当地政府应该建立有利于农村电子化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渠道, 并鼓励村级政府积极投放电子化金融服务设备, 加大对电子化服务内需的拉动力度[3]。同时允许进行设备功能的多样化开发, 进而提升电子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 农民在经济富足之后才会对金融服务有所需求。与此同时, 针对农业人群收入特点以及金融观念, 将电子化金融服务的渠道进行拓宽。并且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目前的支付结算环境, 促进农村地区的内源性投资的增长, 进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还要积极进行适当的税务改革, 以降低电子化金融服务的运营成本, 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 着力解决新农村信息设备建设问题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 要想获得发展就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电子化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的, 因此当地政府要积极建设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农村各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 还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 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在自身的职权范围内, 对农村地区的电子金融基础服务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操作规范的指导, 让电子金融的服务主体农民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可靠。与此同时, 各级政府的相关监管部门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农村电子金融基础服务中来, 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对电子金融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监管, 积极促进农村基础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 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

农村电子金融服务存在不足, 还主要受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以及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宣传不到位的影响[4]。因此作为农村电子金融服务建设的主体, 银行与政府除了要加大相关电子设备的建设之外, 最主要的就是要对相关的金融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要将金融知识高效迅速的传播给农民, 并且要保证没个年龄段的农民都能够对金融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政府部门可以要求下级隶属的村级政府组织农民进行金融知识的学习, 并为该课堂配备相关的讲解人员和一定的书本设施等。而银行可以定期举办相应的金融知识推广活动, 让银行工作人员走到农户家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与宣传。总而言之, 要发展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电子化, 就要将其纳入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中, 并要结合各方技术与知识的优势进行推广, 使广大农村用户可以熟练的掌握使用电子金融设备的能力。

(四) 增加电子化金融渠道功能

农村用户的经济构成结构, 除了固定的现金收入外, 还有国家的粮食补贴等相关财政补贴资金的结算等。因此在进行农村金融电子化服务时, 还应拓宽其金融服务渠道, 将这些资金的结算与发放都纳入到金融服务中来。让农民除了可以享受到小额贷款的发放与收回服务外, 还可以享受到高效率的财政补贴资金结算服务以及新农合资金结算服务等。通过对该方向服务渠道的拓宽, 会很大程度上的节约政府转移资金时所产生的财政支出, 同时还会增加农民对金融电子设备的使用效率, 进而实现了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电子化的发展。

(五) 对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及时的规范和推广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 催生出了许多新的发展创意。在农村的电子金融基础服务业务的推广之后, 民间也出现了大量的创新服务模式如电话小额资金转账机制。但是受传统金融机制的限制, 其提供的服务范围及其有限。与此同时, 尽管民间创新出的金融服务机制在服务功能上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但是在安全性与可靠性上又有所欠缺[5]。因此为了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电子化, 相关金融主管部门可以对传统金融机制中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对市场中存在的金融服务行业进行相关的调查, 在对其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行确认之后, 可以制定相关推广政策, 促进其有效发展。

(六) 发挥大型银行的主力作用

目前大型银行的主要竞争力是体现在服务渠道的建设与优化上的。而面向三农以及县区以下的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 是其建设金融服务渠道的主要难题。但同时建设面向三农的农村金融电子化基础服务的服务渠道, 优势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难题的有效方法, 并且该项渠道的开展也有利于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 大型银行要在农村金融电子化服务渠道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首先要持续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及相关服务设备的推广力度, 让更多的农村用户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金融知识, 并对电子金融设备的操作步骤可以熟练掌握进而提升电子金融设备的使用效率, 实现商业化的可持续运作。其次要不断的进行电子金融设备的新功能的开发与推广, 创造出更加适用于农业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 从而大大促进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电子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电子化服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电子化金融设备的使用效率低、金融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弱等, 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相关扶植政策的出台以及各级政府、银行的不断努力, 农村地区金融电子化服务一定会不断进步, 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兴平.基于电子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J].财贸经济, 2010, 03:13-19+12+136.

[2]田杰, 刘勇, 刘蓉.信息通信技术、金融包容与农村经济增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2:112-118.

[3]杨哲, 黄迈.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模式及其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 2013, 11:88-93.

[4]雷在玉, 崔学东, 王艳玲.完善县域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西部金融, 2009, 05:70-71.

金融专业电子简历 篇2

yjbys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年 龄: 29

婚姻状况: 未婚

户口所在: 湖南

身 高: 172 cm

体 重: 65 kg

联系电话:

E-mail:/jianli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融资人员,资金管理人员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5000元以上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佛山,深圳

工作经历

广州××××交易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10 ~ 至今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

所属行业: 金融行业

担任职位: 资金经理

工作描述: 1.公司融资。流动资金融资、项目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证担保融资。

2.公司担保融资。公司担保农户向银行融资,收取保证金及担保服务费。负责贷前调查、资料准备、资料报送、办理公证、贷后监控、利息催收、档案整理等工作。

3.协助发债、风投。

离职原因:

广东××典当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7 ~ 2012-10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金融/投资/证券

担任职位: 客户经理

工作描述: 1. 准备融资文件提供给银行,及时跟进融资进度;

2. 编制资金收支情况表,测算资金成本,按时提示还本付息;

3. 催收典当本金及利息,办理房产、机动车抵押登记、涂销;

4. 协助记账、收付款、报税、年审;

5.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经营成本与效益,总结年度经营状况。

6.催收贷款。

7.企业贴息存款、过桥等资金业务。

离职原因:

湖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 -08 ~ 2010-06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担任职位: 融资经理

工作描述: 1. 协助融资渠道的建立;

2. 搜集公司资料,编写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分析报告等融资与项目申报材料;

3. 维护银行、发改委、农开办、税局等部门关系;

4.协助处理公司账,分析投资成本与效益。

教育经历

毕业院校: 湖南商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经济学学士

毕业日期: 2008-06

专 业 一: 金融学

专 业 二: 法学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09 2008-06 湖南商学院 金融学 经济学学生

-09 2008-06 湖南商学院 法学 法学辅修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有4年金融学主修、2年法学辅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与5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熟悉财务软件。具有登记记账凭证、账簿,编写财务报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书实际经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级经济师,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

自我评价

恒生电子:金融创新全面开花 篇3

恒生网络承载了恒生电子的资本市场线,是其转型互联网的战略重地,金融创新并不会因罚款而止步不前。在近期云栖大会上,公司多款2.0产品亮眼吸睛,后续全线发力将逐步淡化罚款影响。银行市场线中,恒生云融推出P2P银行资金存管方案、第三方云支付前臵、云备付金存管等服务;基金市场线中,数米基金有望在蚂蚁金服4亿用户的流量助力下,带动交易量、用户量的翻倍增长。

资产证券化业务线中,三潭金融的网金社是国内第一家获政府批准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定位于开放的生态,未来将接入其他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互联网流量拥有者,打造国内最大的非标金融资产的交易、流通平台;金融大数据业务线中,恒生聚源引入第一财经,“中国版彭博”与阿里结合可衍生金融产品;海外市场线中,恒生香港的“海外云”提供牌照申请、机房租赁、全套证券核心交易结算系统软件租赁的一体化服务,受益于证监会进一步扩大证券经营机构对港澳地区开放。

金融电子 篇4

关键词:电子支付,金融电子化,电子银行,影响

一、我国金融电子化的现状

1.电子支付受理环境初步形成规模。目前, 在我国电子支付体系中, 银行卡支付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主流。2011年, 全国发行银行卡34亿张, 其中, 借记卡发卡量为30.82亿张, 信用卡发卡量为3.18亿张。而截至2012年末, 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35.34亿张, 同比增长19.8%, 同比增速放缓2.3个百分点。其中, 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为32.03亿张, 同比增长20.3%, 同比增速放缓1.6个百分点;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3.31亿张, 同比增长16%, 同比增速放缓8.3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2.64张、信用卡0.25张, 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19%。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拥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达到1.47张、1.16张。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建设, 为电子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及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约155.23亿笔, 金额1991.90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35%和20%。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68.78亿笔, 金额15.01万亿元。电子支付国际受理环境形成一定规模, 电子支付在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金融电子化产品不断推出, 各种特色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网上银行始于1999年,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相继在这一年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工商银行自2000年2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以来, 除企业网上银行外, 还推出了个人网上银行、集团理财、银证通、外汇买卖、个人汇款、代缴学费、网上个人质押贷款等一系列网上银行新业务。随着科技发展, 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日益成熟, 网上银行开通城市超过300个, 2012年电子银行交易额达900万亿元, 网上银行交易额218万亿元。

3.国有商业银行具备完善业务处理软件系统和数据集中存储系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 先后完成了以客户为核心的综合柜员业务处理系统及涵盖对公、储蓄、信贷、银行卡等业务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 所有业务趋向一个系统平台, 实现各项业务之间无缝对接, 本、外币通存通兑和多种新型中间代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开通了全国资金汇划与资金清算系统, 行内汇划资金可以及时到账, 实现了实存资金、即时划拔、头寸控制、集中监督的功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都实施数据大集中工程, 实现了银行所有核心业务数据集中到省域数据中心或指定全国性的数据中心、灾难备份中心, 形成了以数据中心为节点, 以总行数据交换总中心为核心的全国信息系统基础架构。与此同时, 银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展迅速。各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了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以及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在内的后台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了经营决策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办公效率。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已实现了全国联网, 跨行之间数据共享, 成为未来征信系统的基础。

4.外汇管理、证券交易、国债登记和国库等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处理。国家外汇管理局与海关总署联合推广了电子口岸执法系统, 通过银行与海关联网, 建立起电子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机制, 实现了核销单证的网上发布和事后自动核对。国家外汇交易中心开发推广的中国外汇交易系统覆盖全国, 上千家金融机构使用该系统进行实时的外汇买卖业务, 通过远程通信进行公平、开放、即时的外汇交易。国债登记管理公司开发的国债登记系统与全国的商业银行联网, 财政部和银行通过这个系统发行国债和金融债券, 降低了发行成本。商业银行通过该系统进行国债买卖和回购业务, 调剂短期资金的余缺。2004年11月8日, 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成功接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 打通了与债券业务相关的资金实时清算渠道, 顺利实现了券款对付结算, 加快了资金清算速度, 提高了债券交易结算效率。在证券交易上, 2003年开始, 中小券商率先实施集中交易, 2004年许多大型证券公司加快了对原有交易模式的改造步伐, 着手建立集中交易模式。国库系统走向成熟稳定, 资金清算并入大额支付系统, 与财政、税务实行了横向联网。电子支付工具得到大力发展, 以银行卡为代表的新型支付工具发展迅速。银行卡突飞猛进的发展, 实现联网通用, 走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 到2003年底, 全国共有发卡金融机构上百家, 仅四大商业银行发卡已赶超过5.67亿张, 消费额4800亿元。银行卡作为现代化支付工具, 日益融入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发展最快、信用卡潜力最大的国家。

5.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自1989年起, 人民银行开始规划和启动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络建设, 已开通运行近700个地面卫星小站, 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市级以上的城市分行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级支行, 目前通过金融卫星通信网的资金占全国流动资金的90%以上。作为其核心的大额支付系统已经在全国32个城市建成并成功运行, 重庆、湖北两地区已开通到县级,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通运行的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和1000多个经济发达的县。大额支付系统与电子联行两大系统实现稳定的混合运行, 两大系统日均处理支付清算业务30多万笔, 每笔支付业务不到1分钟就可以到账。以网络传输为媒介的同城清算系统在全国部分城市推广运行, 国内16个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建立了同城票据自动清分系统, 扩大了票据处理范围。现代化支付系统同时也为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资金清算开辟了一条高效、快速、安全、准确的资金清算通道。

6.初步建立了金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已完成本系统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总体设计, 配置了各种加密设备, 采用了网络链路层加密、终端加密、口令加密、地址校验、身份认证、柜员签到、密押等安全措施, 以保障核心业务数据的传输安全;针对非法入侵和计算机病毒等不同类型的威胁, 各行分别配备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治、数据备份等技术防范措施;网上银行普遍采用了身份认证、高强度支付网关、专用区域隔离、实时监测等技术, 切实保证交易行为和外连接口的安全;各家银行统一建设的金融安全认证中心 (CFCA) 和支付网关的建成使用, 为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结算等网络金融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7.金融电子化法律保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04年8月28日, 《电子签名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后, 电子签名开始受到法律保护, 也使之前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诸多问题得到了合理解答, 对中国电子商务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签名法》使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的电子签名具备了法律效用, 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即第三方CA所发放的数字证书, 解决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认性问题, 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以实现网上自动在线支付, 解决目前中国电子商务、金融电子化的“瓶颈”问题。

二、商业银行在电子支付市场的价值分析

电子支付的本质就是进行资金划转和清算, 必然与商业银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由商业银行、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安全认证机构、商户以及用户等组成的电子支付产业生态图中, 银行与支付公司是其中的核心纽带, 从电子支付诞生的那一天起, 银行业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 各大银行品牌优势巨大, 无论从信誉度还是知名度上都远远胜过现存的各个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

其次, 各大银行客户资源优势巨大, 银行都拥有强大的储户资源。银行的电子支付业务也是在这些储户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是为储户账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第三, 银行雄厚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系统、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为电子支付带来完善的服务, 银行的支付清算职能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的法律不允许非金融机构吸收存款,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必须通过银行系统进行支付清算。由此可见, 银行在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圈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实质上是银行业务的延伸, 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所从事的支付业务最后都要通过银行的支付网关完成, 由银行来进行结算。各个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为了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也在积极寻求和银行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从银行的合作中取得优惠的合作条件, 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三、电子支付发展带给金融电子化的机遇和挑战

1.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电子支付体系中支付系统是网络化支付系统, 系统内处理的是电子货币, 从处理金额可以大到上不封顶, 小到几厘钱, 并且支付手段多样化, 计算机、IPAD、手机甚至还有线下电子支付工具, 可以说从多个层面满足了社会、企业和个人对支付的个性化需求, 客观上大幅减少了传统纸币的流通使用量。由于经济活动中使用现金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减少经济系统中的现金流量是具有积极和变革的意义。现金的使用各项成本, 除去钞票的印刷、运输、安保和预算, 还包括将现金发到各个支行等等的成本, 相关现金的一系列成本可能占到国家GDP的1.6%~0.5%。电子支付不仅可以有效减少, 甚至消除这些成本。站在银行的角度, 管理现金, 包括安保、运输等等这些方面的成本是一笔很大开销;站在商家的角度, 接受现金就要确保现金的安全, 还要把现金存到银行或是取出来, 这些都是成本。另外用现金交易在现实中增加了逃税、国内和跨境转移非法物品的可能。电子商务支付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这些成本, 还有利于增加经济活动的透明度, 以及税收的效率, 推动了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2.促进经济繁荣和增长。支付体系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最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电子支付体系是建立在传统支付体系基础之上, 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经济、服务、消费等各个领域。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现代化电子支付体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缺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国, 具有信用中介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正好弥补了企业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相互不信任, 促成了我国电子虚拟经济的跨越式成长;电子支付体系与传统行业的紧密整合, 提供的供应链支付为传统行业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支付平台;电子支付体系的各种支付系统, 几乎涵盖了全社会对支付的各类需求, 比如微支付, 为互联网信息有偿服务提供了可能, 将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市场成长空间。

3.促进产业升级。电子支付最早是关注于消费者和企业的支付需求, 也就是B2C和C2C的支付模式, 现在也开始关注B2B支付领域, 而在此领域将和商业银行的传统客户资源必然发生冲突, 因此必须要做商业银行所不能做的, 传统金融服务体系所不能完全涉及, 以创新为根本才有可能站稳B2B支付市场。近年来, 电子支付已经开始谋求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与行业的供应链紧密结合, 客观上推动了行业的升级, 让行业更有效率。在航空、物流、保险、基金、教育、医疗和贸易市场等行业, 随着电子支付的深入介入, 不仅为行业带来快捷方便的服务和利润, 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的升级。

4.促进金融创新。电子商务支付的发展抓住了两个机遇, 一是传统支付体系的现代化, 二是传统支付体系的对市场服务需求的反应迟纯。电子商务支付在传统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下, 提升了支付服务的业务处理能力, 为个人、企业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支付服务, 为简单直接的支付服务注入了无限生机和增值服务。电子商务支付服务的创新还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 使银行业加大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拓展金融服务对象, 丰富金融服务产品, 提高了中间业务收入。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促进了竞争与合作, 发挥了金融体系的整体优势, 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 推动了金融创新。

四、对策建议

1.加大对电子支付的投入,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电子支付的发展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水平、信息终端及信息知识的普及程度。因此, 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国民素质, 更新民众的理财观念, 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 提高电子支付发展水平。调查显示, 北京市大多数企业应用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 只有一些大的企业才应用到网上银行。针对此情况, 北京市应大力加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 积极去开拓业务。尤其要挖掘特定行业的支付业务, 通过加深对特定行业的了解, 根据行业的特定需求, 提供有自身特色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支付服务项目。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已经深入到各个地区内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加强客户需求和消费行为研究, 找准目标客户市场, 展开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 进行个别行业的试点推广, 在成功后, 再拓展到更多的行业中。通过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扩大我国网络消费人群的基数, 推动电子支付发展和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2.培育地方电子支付企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电子支付企业的服务不受地域的限制, 但是其注册地是有地方属性的, 服务的全球化不能掩盖其地方属性。电子支付平台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在无形中将本土企业和文化向全球推广。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接二连三出台优惠政策以吸引电子商务知名公司落户。上海市在2011年初颁布的《关于促进本市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扶持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的政策。首先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从“上海金融发展资金”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鼓励各相关区 (县) 结合实际, 安排相关资金, 用于支持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其次是鼓励第三方支付企业拓展行业应用, 鼓励传统产业、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积极应用电子支付平台。此外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资质认定, 以便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地方区域金融电子化发展, 也将对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所以培育地方电子支付企业, 是我国发展电子支付体系从而推动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3.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服务, 进行全面业务拓展。在网上银行业务方面, 要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手段加以总结, 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与电子网络交易相关联的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产品, 实现金融工具的电子化, 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与质量,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扩大银行的收益水平。商业银行要从存贷利差获取收入为主, 逐步转向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获取收入为主;不能单纯地追求铺摊设点式的外延式扩张, 而要更加注重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发展, 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周到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业务发展基础和各种资源优势, 尽快开发、设计、推广高起点、高技术含量和高收益的业务品种, 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第三方支付业务方面, 应积极挖掘传统行业业务网络化带来的商机, 与传统行业合作, 让真正掌握用户需求的支付企业积累用户, 增强用户黏性。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应凭借技术基础, 根据交易者的需求、银行可提供的服务等开发各种新的应用增值服务, 开创自身独特的产品和渠道。在移动支付方面, 应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尽快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增值业务, 提高移动支付的实用性和对客户的吸引力, 从而加速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固网和固话支付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客户需求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细分目标市场, 准确把握市场定位, 找准目标客户, 展开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打开主体用户市场的突破口。只有将电子支付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同时激发金融电子工具的实时创新, 才能最大化的推动我国金融电子化的进程。

4.建立统一标准, 打通金融电子行业障碍。我国的金融电子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也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 金融业之间还不能完全兼容。因此, 应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

5.加强支付安全保障, 强化银监会监管。要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首先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主要是要通过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能力和不断完善安全机制以加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检测各种网络入侵, 审核安全记录, 发现对网上银行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处理。还要大力提高应用软件的科技含量, 提高系统安全管理自动化程度, 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为确保系统的安全, 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智能网络管理系统, 提供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服务, 通过协调和调度网络资源, 对网络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灾难恢复管理等, 以便网络能可靠、安全和高效地运行。对用户来说, 应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支付的安全意识, 要以由防火墙、入侵检测、CA加密、容灾备份等技术手段为基础, 整合企业、家庭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使之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的系统, 共同建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 要强化银监会对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建立健全网络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准入制度, 将电子商务支付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的管理范畴。加强信息披露制度, 促使电子商务支付企业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监管机构应承担起金融部门的认证中心建设、运作和管理工作, 并对作为防范和化解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金融风险的交易网络与银行网络之间接轨的支付网关、全国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应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网络建设, 保证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系统安全顺利运行。只有确保网络支付的安全可靠性, 网络消费者的人数才会有所增加, 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这也是电子支付面对的最重要的难题。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 我国网络消费潜力巨大, 只有将我国电子支付的技术水平提高, 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完善, 才能真正发掘出我国网络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我国金融电子化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殷孟波.货币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电子金融服务及其风险防范 篇5

电子金融服务即金融服务的电子化,它是金融服务提供者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事的金融服务活动的统称。

电子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电子金融服务是现代金融呈现的一种主要样态,也预示着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走向。

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电子金融服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服务方式的虚拟性。

电子金融服务不同于“面对面”的传统柜台方式,所有业务数据都是以电子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和传输;二是运行环境的开放性。

电子金融服务是利用开放性的网络作为其业务实施的环境,而开放性的网络就意味着只要利用必要的设备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任何人都有可能接受其所需的金融服务;三是业务处理的实时性。

电子金融服务在处理客户指令时,基本不必经过一个“回馈”反应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就使客户指令得到立即执行;四是时空界限的模糊性。

利用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将其业务延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这样客户就可以在世界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获得同金融机构与本地客户同质的服务。

二、电子金融服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种类

同传统的金融服务业一样,电子金融服务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由于电子金融采用了与传统金融不一样的技术方式拓展和创新金融服务的业务与工具,因此其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则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子金融活动本身不像传统金融活动一样只涉及金融企业与客户双方当事人,它还涉及网络系统经营主体、通讯线路提供者、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等多方当事人或相关当事人,随之而来的各类风险可能会突然降临,令业界丝毫不可松懈。

加之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传递特性,会使巨额资金可以瞬间通过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大量资金突发性转移不仅会扩大金融业务的不稳定性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而且可能会使局部的金融风险瞬时蔓延和扩散到更大的空间,殃及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

这使得当前不少客户对电子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存在潜在的不信任感,因而信誉风险的出现对电子金融服务发展的影响尤为重大。

电子金融服务风险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这些风险在传统金融服务中都存在,只不过在电子金融领域会因网络技术的原因而体现出特有的样态。

如对电子银行而言,如果它将出售的电子货币进行投资,当客户要求赎回电子货币时,因所投资的资产无法迅速变现而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偿付需求,就会使电子银行遭受流动性风险;另一类是技术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等IT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时,所产生或引发的对经营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不利因素的概称。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内广为应用之后,技术风险就一直成为高悬在金融界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鉴于电子技术在电子金融服务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技术风险自然会成为电子金融服务首当其冲的风险。

与业务风险一样,技术风险同样可以进行细分,但操作风险是其主要的类型,主要有这样一些具体表现:一是犯罪分子的非法侵入,破坏网络的信息系统;二是利用网络实施金融诈骗;三是非法盗用客户账号,窃取商业秘密;四是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带来的风险;五是客户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针对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不难发现,操作风险来源于网络系统在可靠性和完整性方面存在缺陷。

三、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防范

随着金融服务电子化的快速发展,电子金融服务本身正在创造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交易的规模与复杂性呈几何级数的增加。

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在电子金融服务领域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显得尤为突出。

电子金融服务的风险防范一方面要靠金融服务企业建立的内部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外部专门机构的监管。

(一)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内部监管

1、制定恰当的风险管理程序。

按照业界最为熟悉的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首先是评估风险。

通过评估风险来识别风险、确定风险一旦出现是否在可承受的能力之内;其次是管理和监控风险。

而在对风险管控的过程中,系统测试和审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系统测试将有助于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系统故障或中断,而审计为发现系统不足和减少风险提供了一种重要、独立的控制机制。

2、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它包括网络系统安全规范制定与实施、系统安全隐患预测与防范、系统安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系统安全程度的测定与检查、系统破坏后的迅速恢复与重建。

总之,为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应建立和完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密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认证中心、检测记录等。

3、加强对员工的内部管理。

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为了防止金融服务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网上非法操作造成公司损失,要明确各岗位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对于出现问题的岗位和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查。

(二)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外部监管

1、建立我国电子金融服务风险评级体系。

科学合理地构建电子金融服务风险评级体系,是有效保障电子金融服务规避风险的途径和手段。

风险评价体系的关键是建立量化风险指标体系并对测评数据进行风险监测。

建立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严重程度将综合风险度指定为优、良、中、差、严重、危险等级。

2、实行电子金融服务风险分类、分级监管策略。

根据电子金融服务种类的不同,设置高效率、全覆盖的监管机构。

在对不同种类电子金融服务可能发生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将预测结果和预警信号反馈给相应监管机构,使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相关的薄弱环节和警戒点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便更好地减少、防范、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有效地保障电子金融服务的正常运转。

3、建立电子金融服务风险报告制度和预警系统。

金融企业危机预警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已形成比较多的成果和实施方案。

其关键步骤是按风险起源、影响因素、预警指标来进行指标赋权与警情确定。

数据储备的不足是实施金融服务风险报告和建立预警系统的最大障碍。

因此,应当注意收集风险数据,同时加强研究和开发以实现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物理及逻辑上同步集中的标准化综合数据库。

4、建立和完善电子金融服务风险法律框架。

我国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对许多影响和干扰电子金融服务业务正常开展的行为的处理尚无法律依据,为了保障电子金融服务的有序运作,必须加紧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及国际协调与合作。

电子金融服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超国界性。

电子金融服务从产生伊始,就已融入了国际化的.竞争中,这也就为我们借鉴国际上对电子金融服务的监管方法,尽快摸索出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行之有效的电子金融服务的监管办法提出了客观要求。

同时,要加强各个监管职能部门间的监管合作,定期沟通监管信息,共同防范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发生以及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进.电子金融概论[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9.

[2]占明珍.试论网络信息时代的金融创新风险的规避[J].物流工程与管理,.10.

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新变化。

于此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电子金融应运而生,使传统模式的金融业的风险控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为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的机理作出科学可靠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电子金融 风险 发生机理 防范策略

前言

电子金融已然成为全世界最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电子金融的风生水起,也产生了新型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叠加,生成了风险增量。

本文将以电子金融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研究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机理,同时根据研究所得的风险发生机理,提出应对风险发生的防范策略。

一、电子金融概述

电子金融,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进行的全球范围的各种金融活动的总称。

电子金融包括:电子证券、电子银行、电子保险、网络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等。

从本质上说,电子金融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

电子金融不仅仅是指以计算机为辅助开展金融业务,提高传统金融的服务效率,更重要的其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度现代化的金融运作的模式,是由网络给金融带来创新更是对传统金融的彻底改革。

电子金融风险主要由微观和宏观两种构成。

二、电子金融的微观风险

由于电子金融的特殊性,会产生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而形成的业务风险,以及基于信息技术而导致的技术风险。

(一)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带来的特殊风险

1、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指的是由于金融决策执行不当或决策错误而带来的金融机构收益、自身存续、资本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2、实用性风险。

实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客户的自身条件和自身需要的不同,对电子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也各不相同而因此产生的风险。

3、信誉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特别是对于电子金融机构来说,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虚拟电子环境是尤为重要。

如果电子金融不能有效的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及时便利的电子环境,必然会出现一定的负面公众舆论,产生负面影响。

4、法律风险。

电子金融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于电子金融机构自身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或与电子金融相关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目前对于电子金融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法律法规的不同,以及对责任划分存在管辖权限的模糊性,使得跨国界的交易,会出现法律风险。

(二)计算和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风险

由于电子金融的运作依附于计算机,因此任何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故障都会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

此外由于电子金融的交易数据储存在计算机内,黑客,和窃取银行业、客户数据的网络犯罪也就悄然滋生。

这些为电子金融增加了风险。

同时网络诈骗也成为危害电子金融安全的一大症结。

另外计算机病毒也会造成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损失,危害到电子金融的安全。

此外对于一些外部的技术支持的选用会造成电子金融核心技术外露,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

三、电子金融宏观风险

电子金融的出现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其独立性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其存在的基础也受到动摇。

金融电子 篇6

不同于淘宝网等普通购物网站,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进行的是诸如钢材、木材、煤炭、油品等工业基础原材料的交易,货物数量庞大,价值不菲,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对于这样的交易,最突出的莫过于买卖双方的资金周转和货物交割的问题。因此,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就成为了促进平台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

近日,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与董家口港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了电子化平台无缝对接。此举不仅有效推动了电子交易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平台交易双方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安全保障。

强强联合全面提升银企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促使贸易网络化,作为未来商业发展趋势之一,电子商务更注重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恢复时期,融资和物流作为经济行为中的两大难题,需要更多解决方法和突破途径,大宗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则是促进大宗商品交易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今年,许多钢铁交易商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品信息不畅所累,导致产品大量积压,有的交易商不得不低价贱卖甚至被迫转行,而来自福建的钢材交易商小李今年的钢材销售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我们通过参与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电子交易平台,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及时地调整钢材的品种和价格,使我们的产品得到迅速的销售。”

这里所说的电子交易平台,就是目前青岛首家依托于港口从事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专业市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双方通过网络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随时了解价格走势,及时化解市场风险。”青岛董家口港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世魁表示。

董家口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依托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强大的物流优势,充分发挥港投集团的公信力及华骏集团闽龙钢市现货市场优势,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整合与无缝对接,打造集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以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可控的服务原则,为交易商在交易、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谈起双方的合作,崔世魁深有感触地说:“在筹建之初就看中了中信银行青岛分行良好的客户群体。董家口港区理想中的很多交易商都与中信银行青岛分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也希望更多的平台交易客户来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办理业务,从而扩大中信银行在港口金融及电子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在双方的共同合作下,市场运作仅一年,便吸引了国内大批交易商入市交易,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厚积薄发布局大宗商品金融服务

厚积薄发这个名词虽然看上去是平凡无奇的四个字,其中却蕴含了不可估量的战略智慧。厚积薄发,从低处着眼,积蓄力量,逆风飞扬。

说起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与董家口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合作,又是一个银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中信银行一直是国内银行业电子金融业务的佼佼者,早在2010年,中信银行发布了其最新的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体系。

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针对即期现货类交易市场提供集资金监管、分户账管理、订单管理、资金管理、支付结算、线上融资等于一体的全方位、全流程创新型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对提升电子商务企业资信、解决交易会员资金瓶颈及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易模式方面,这种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产品服务体系涵盖了银行监管、银行存管及网上支付等主流市场模式;在具体功能方面,网银及直联渠道提供支付转账、资金管理、会员管理、账户管理及订单管理等五大模块,支付网关提供了支付冻结、解冻、冻结、解冻支付及支付等功能,灵活匹配满足各种市场交易流程。

在账户结构方面,以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汇总账户为主体构建一个独立的多层级虚拟交易资金附属账户体系,确保各会员资金与交易市场的自有资金账户分开存放,分户管理,同时提供多币种、多账户种类的附属账户灵活设置;在服务渠道上,除依托600余家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及100多名产品经理开展专业产品服务外,也在不断拓展公司网银、银企直联、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等电子化服务渠道。此外,中信银行依据客户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创新在线融资服务,为会员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供应链融资方案。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的另类“支付宝”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作为一个资金流汇集的中心,其资金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随着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银行也开始更加注重专门针对这一领域的配套服务。

近来不少银行推出了针对企业交易环节的供应链融资产品,部分资金监管严格、交易量大的电子交易平台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青睐。“银行配套服务体系的不断升级成为近年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的新特点。”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公司银行部副经理冯青龙如是说。

董家口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的合作,把大宗商品交易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通过电子渠道方式整合在一起。买卖双方如果成为交易平台的会员,就可以在线上查询一些相关的行业信息。正如崔世魁所言:“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类似‘支付宝’的操作原理,把仓库从单一的仓储实体功能中释放出来,转变为安全的、活跃的现货交易市场,并为平台会员提供全流程的配套金融服务。”

交易完成之后,进行的资金往来和货物传递牵扯到资金流和物流。此时,银行作为第三方的资金流动平台方便了交易市场与会员之间的资金结算便利及清算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市场的资金流动起到了监管的作用。

不仅如此,通过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指定的交割仓库合作,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为大宗商品买卖双方提供交易资金封闭结算、大宗商品仓储保管以及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大宗商品贸易商在现货贸易中遇到的付款先后、违约、交货品质保证等常见问题。

电子金融领域信息安全研究 篇7

关键词:电子金融,信息犯罪,信息安全

电子金融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开展的金融活动, 有网上银行、电子保险、网上证券交易、专业金融信息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电子金融能为客户带来便利, 为应用商开辟市场、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使资本飞速流动,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 电子金融呈现爆炸性的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子金融业务急剧增加, 一个国家网上金融业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我国电子金融领域信息安全的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历经了这么几个阶段:初期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系化信息安全管理等四个阶段。在当前阶段, 对于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已是金融电子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刻不容缓、迫不及待的要求, 以抵御和化解风险, 统一处理安全问题的规范性程序, 提高金融电子安全系统的整体防御能力, 从而促使金融企业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 金融电子信息安全系统法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金融电子安全系统已经成为投资-产出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首要位置, 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安全普查。全国相关的金融机构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安全防范机构, 并重点加强对系统需求设计、投产、推广和软件开发等重点程序的监管和保护以及风险防范;在系统设计开发、防火墙选用、认证密码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是, 当前的金融电子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患, 具体是传递信息的安全隐患和业务系统维护的风险防范隐患。

二、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一) 行业自律

行业或是客户自身的信息包括最敏感机密部分对金融机构而言往往是公开的, 金融机构可以轻松的获取这部分信息, 其中有部分信息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对信息保护, 行业的自律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政府的监管只是被动的行为, 防患于未然更多的在于金融结构的自律行为。

电子金融行业需制定一个有效的行业自律规范, 从行业内部规范从事人员的行为总则,

争取将非法信息来源斩断。国外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对行业自律机制给予较高的肯定, 我国其实也可以借鉴, 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在信息安全上的作用。

(二) 金融信息监管

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我国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如今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三个层面。但是, 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 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 要求从金融信息监督开始为信息安全做好第一步。同时, 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 应在《人民银行法》等相关法规中将网上银行明确纳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监管的对象。其次, 金融服务业消费者安全保障的投诉与受理机制欠缺, 监管机构中缺乏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安全保障方面事务的部门, 对于投诉问题没有从自律或者强制性法律机制角度进行规范。建议在我国因成立一个独立的电子金融监管机构, 它独立于各个行政体系, 采用直接负责制, 这是由于电子金融领域如出现信息安全事故, 它所牵扯的相关行政部门较多, 地域范围较广, 现有职能部门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 该机构应对电子金融机构信息可审查, 可回溯并构建一个评价体系, 将其评价结果对外公示, 对于那些信息安全保护不当的机构应给予惩罚, 改变我国对信息泄露或是保护不当的金融机构只罚不惩的局面。

(三) 信息安全体系

电子金融主要的运行手段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或是通信网络, 必须要技术层面上保护其安全, 传统的金融交易手段是基于柜台式、盘点式, 早期电子金融只是较为粗犷的将原有的业务照搬于网络环境中, 又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 所以造成了较多的信息安全事故,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了迅猛的进步,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用户认证手段单一、支付手段繁杂、内网权限过大、设备更新过于频繁、客户端保护不够、异常行为监管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现应构建一个统一标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将用户权限分割, 将用户不常用或是对其信息保护有隐患的功能部分需转为传统的柜台办理, 用户可对其权限进行缩减, 提供用户常用功能及其权限。

用户认证需多层次的, 一般的安全层次认证简单快捷, 高层次需提供较多有效凭证方可使用。

网络模型要做到有效的内外分离, 对外网要设置多层安全防范, 不能以单一的防火墙形式存在, 应具有动态更新、行为分析、危害恢复等功能。对内网必须将权限分割, 无单一权限, 在很多核心内容上应采用多人协同开启权限功能, 防止某一个体权限过大造成过多损失等。

客户端应该附加对客户端安全的监察, 如发现客户端存在隐患则尽到提醒义务, 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三、结束语

安全建设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到多方面, 找到多种技术和管理方法, 而不能只局限到某一种策略。单一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已满足不了行业用户保障网络安全的需求, 防火墙、隔离卡、防病毒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评估技术、等级管理体系、安全认证技术、漏洞扫描等相互配合, 构成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并能在稳定性及协同性整体配合上加强。信息的安全建设如今不仅仅只是技术的问题, 更需要管理与技术相融合而发挥作用的一项系统工程。当然, 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系统的管理以及高素质、高执行力的团队也是安全建设所必不可少的。

电子金融会计发展问题研究 篇8

电子金融会计是金融与网络技术全面结合的产物, 包括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具体的金融业务。电子金融会计作为当代最新的金融形式, 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早在1996年4月, 美国第一家提供电子金融业务的银行——Mark Twain银行成立, 并在不久获得了10000个电子金融客户。相对国外, 我国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起步较晚, 服务开展较少, 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大致分为手工业务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电子化萌芽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 、通存通兑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 、数据大集中时代 (2000年-2005年) 、多业务整合时代 (2005年以后) 。

电子金融会计打破了传统金融的业务模式, 从银行交易、数据处理、资金转账、信息传递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加强了金融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渗透力和控制力, 并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计的推动作用, 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协助金融机构建立了科学管理系统, 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了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 促进了金融产品多样化;促使各国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 促进了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二、电子金融会计对传统结算方式的影响

(一) 传统结算方式

传统的结算方式有物物交换的支付结算方式、货币支付的结算方式和银行转账支付结算方式三种类型。其中银行转账支付结算是目前最常用的结算方式, 主要包括银行支付结算、资金汇兑、支票支付结算、自动清算所支付和电子资金转账等方式。

(二) 电子金融会计支付方式

按电子金融会计的实体性质分类, 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分为B2C型网络支付方式、B2B型网络支付方式两类;按电子金融会计的支付数据流的内容性质分类, 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分为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电子现金传递网络支付方式两类;按电子金融会计的网络支付金额的规模分类, 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分为微支付、消费者级网络支付、商业级网络支付三类。

(三) 电子金融会计支付对传统结算方式的影响

一是改变了传统支付模式, 提高了结算效率。尽管人们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主要在银行柜台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但是随着电子金融会计日新月异的发展, 尤其是结算效率更高的特性作用下, 传统支付模式必将改变。二是降低了结算的成本。与传统银行相比, 电子金融的发展使得单笔结算成本大为降低。不仅如此, 结算成本在银行经营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降低。三是促进结算的全球连通。传统银行会计结算方式受限条件比较多, 强调使用原始凭证, 连通性比较弱。电子金融的发展, 把银行会计结算带入了一个无纸作业的时代, 大幅提高了操作速度和操作水平。电子银行突破了地域与时间限制, 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境外。更重要的是, 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 电子金融会计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电子金融会计迅捷、方便、安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结算的全球连通性, 网络汇兑瞬间完成, 有效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三、我国电子金融会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金融会计得到了初步发展, 但毕竟尚处于初始阶段, 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多问题。

(一) 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落后, 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各大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服务器以及配套的电子设备等信息产业基础设施, 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距离电子金融会计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电子金融会计业务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现有的金融和科技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是电子金融会计发展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 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传统的银行会计结算受到客户结算量、结算方式、地理位置、结算类别以及分行和营业网点设置等因素的影响, 对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要求与电子金融会计下的银行结算差异比较大。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 要求银行应该致力于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这就对银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金融会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前提下, 银行业不能被动等待, 而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模式, 完善运行机制, 紧密结合最新科技成果, 致力于金融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

(三) 电子金融会计的行业规范和安全保障工作亟待加强

目前, 我国的电子金融会计的行业规范工作正在制订中, 电子金融会计体系的标准化尚未形成。个别商业银行开展的电子金融服务业务还是停留在以往的粗放型经营上, 缺乏标准化的行业规范。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电子金融会计尚处在一个发展期, 难以完全避免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 使得电子金融会计的网络安全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引起了多方关注。电子金融会计的行业规范和安全保障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在加强这方面工作的时候有必要通盘考虑, 整体解决, 尽量确保两者的有效协调和相互促进。

四、建议及对策

(一) 加大对人才、技术和硬件设施的投入

在人才方面, 要特别重视同时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人才培养。电子金融会计业务的顺利进行, 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 更需要具备充分的网络知识。对银行员工加强网络知识的教育培训, 建设一支适应新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队伍。

在技术方面, 要促进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 我国银行业必须重视技术的开发。针对我国网络发展水平较低、网络意识差等特点, 银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有步骤、适当地向客户和社会加大网络宣传, 从而增强公众的网络意识, 同时, 也树立了自身在客户中的良好形象。

在硬件设施方面, 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器, 使其功能更强大。积极引进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以及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电子金融会计操作系统, 并加以集成。

(二) 电子金融会计风险的相应对策

1. 操作风险的防范。

操作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内部, 应完善电子金融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科学的操作规范, 严格内部制约机制, 将不相容职务如管理员与经办员分离、程序员与操作员分离、制作者与执行者分离, 对主管和操作员实行IC卡身份鉴别, 并同时加密口令, 任何进入系统的操作必须有日志记载。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中心, 对员工进行防范操作风险的技术培训, 监督各项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电子金融会计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 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信用风险的防范。

建议各级商业银行将电子金融业务的用户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 并根据所划分的信用等级和电子金融会计实际情况, 建立全国性的用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在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运作和银行监管系统的允许下, 强化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客户合法信息方面的合作, 及时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3. 政策法律风险的防范。

应充分利用和执行《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电子金融会计的法律法规, 拟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的电子金融会计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规定, 为可能的纠纷或诉讼过程做好证据准备。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充实、修改。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 通过各种途径, 配合相关部门, 做好电子金融网上犯罪活动的预防、制止和侦查工作。

总之, 电子金融会计是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 应该高度重视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趋势。我国要不断探索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和服务渠道的创新, 从而多层次地满足公众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金融需要。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 并且措施得当、管理到位, 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才能取得更加令人关注的进步, 从而更加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金融危机中的电子商务 篇9

1 金融危机现状

金融危机下, 全球市场经济一度在急剧的变化。从6月道琼斯工业指数大幅度下跌引发的全球次贷危机论开始, 再到9月华尔街的雷曼兄弟破产, 好似一夜之间便引爆了全球市场经济大崩盘。欧美、中东、东南亚无一不被涉及。从冰岛的国家整体破产, 到韩国千亿美元紧急大救援, 再到中国的6.7万中小企业倒闭……全世界每一角落都弥漫着一股金融恐慌, 全球都笼罩着一层寒冷的冰意。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许多实体行业已深感凉意。虽然零售企业经营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相关, 许多专家业者都表示零售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会滞后、会相对较弱, 但因对未来预期不好, 消费者捂紧钱袋子谨慎消费的情况已在零售业体现, 未来市场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 未雨绸缪是商家应对的积极选择。金融危机让不少正在寻找新销售渠道的生产行业将目光投向了网络销售。

2 电子商务

所谓电子商务,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 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 而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输, 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电子商务自诞生以来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特别是80年代末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和超文本语言 (HTML) 的开发和应用, 使得国际互联网成为可能, 早期以EDI方式实现的电子商务活动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进人了爆炸性的发展时期。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 发展至今已经有11个年头, 期间国内电子商务项目大量推出, 几乎每天都有各类电子商务咨询网站、网上商店、网上商城、网上专卖店、网上拍卖等店铺诞生。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地域也由北京、上海、深圳等极少数城市, 向各大中城市发展。回顾11年, 有很多企业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即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 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 B2B、B2C、C2C等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崛起, 并成为经济领域里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商业模式之一。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模式、卓越凡客为代表的B2C模式、淘宝为代表的C2C模式发展速度尤为突出, 其中仅淘宝网9月份单月交易额就已突破百亿大关, 达到101.7亿元人民币。

3 金融危机中的电子商务

面对金融危机, 不少企业家认为,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不少生产型企业濒临倒闭, “如何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成了这些企业的难题。传统的销售渠道成本比较高, 所以生产企业也都在寻找新的销售渠道。这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而且对供需双方都有利。

以前, 企业做网络营销多半是做门面功夫, 通常只占营销投入的1%左右;现在, 不少企业越来越看重电子商务等网络营销, 开始深挖这个平台带来的销售效果, 企业也增加了这方面的投入。经济环境越来越严峻,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利润大大缩水, 在这次经济震荡中, 企业将如何更好的过冬?此时, 电子商务凸显出其顽强的抗寒能力, 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之景象。

同时, 目前互联网技术日益完善, 不再是被动传递信息这么简单, 而是经过多年发展, 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技术手段。如客户统计分析追踪, 在线客服等实时追踪系统, 让企业第一时间与访客取得实质性的联络, 从而获得大量的新的客户和订单。由于电子商务是在全球统一的电子虚拟市场中进行的, 传统的有形国界被打破了, 巨大的、不断快速增长的交易量也就意味着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迅速扩大。

电子商务具有天然的优势, 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大量减少人力、物力, 降低了成本,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 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 电子商务“送货上门”等人性化特色系列服务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另外, 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 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也由此为中小企业带来了直接、间接和潜在的效益。

4 结论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创新与机遇的行业, 如果你不创新就会被行业, 同时也包括消费者所遗忘。事实上, 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 国际市场迅速衰退, 并直接导致国内制造业出口陷入困境, 这使得国际品牌生产商也纷纷加强了国内市场的期待, 但是由于传统渠道比如市场和大卖场已经趋于饱和, 所以国际品牌急需寻求国内解决方案的新渠道, 而电子商务就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顺勇, 朱志强, 刘开颜.电子商务, ISBN:7-309-04992-6/F.1129.

金融危机中的电子商务 篇10

面对金融危机, 众多知名企业无法幸免, 但电子商务可能会脱颖而出, 成为赢家。

一、金融危机带给电子商务一次机遇

不期而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了加速电子商务发展的催化剂, 在当前形势下, 企业对电子商务更加重视。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影响, 一些企业倒闭, 更多数量的企业在裁员或者降薪,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网上购物, 既维持了现有的生活水平, 又能省钱。之前没有上网买过东西的人也在开始上网买东西。由于网购产品的低价格优势, 电子商务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除了图书、化妆品、数码产品之外, 甚至日用品也进入了网上购物者的清单。

伴随着全球电子商务日趋活跃, 电子商务也已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电子商务不仅大大降低了传统商务流程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突破了时空限制, 令交易活动更加便捷、效率更高, 同时因其开放性和全球性, 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贸易机会, 电子商务现在已是世界各国增强经济竞争实力, 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金融济危机带来的消费萎缩, 萎缩的只可能是占99%以上市场份额的传统零售渠道, 新兴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的电子商务, 由于能够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由于遭遇金融风暴袭击, 许多中小企业既要开源又要节流, 经过权衡成本和效果后, 电子商务无疑成为他们度过寒冬的最佳方案。于是, 很多企业将目光转移到网购市场, 网络零售不但可以让企业拓宽销售范围, 增加销量, 还可以帮助企业压缩渠道成本, 塑造品牌形象, 了解最终消费者市场, 这对于困境中的企业、尤其是出口转内销型企业无异于救命稻草。

据欧洲互动广告协会调查, 世界上超过85%的网民在互联网上有过消费体验, 这些网络上的消费者总共在网上花费了48亿英镑;有高达81%的广告客户说, 他们已经增加了在互联网广告上的投入。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中B2B、B2C、C2C等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崛起,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模式, 以卓越、凡客为代表的B2C模式, 以淘宝为代表的C2C模式发展速度尤为突出, 其中仅淘宝网2008年9月份单月交易额就已达到101.7亿元人民币。

二、金融危机使电子商务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电子商务整个行业必将蓬勃发展, 但不代表每个企业都会活得很好。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绝大部分企业, 无论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方面, 还是在所能动用的资源方面, 跟传统渠道的企业都没办法比, 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金融危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外贸企业业务越来越难维持, 内销企业面临同行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和消费的普遍萎缩。在全球金融危机中, 外贸企业业务难做, 最自然的选择就是转为内销。原先做内销的企业已经占领了各个行业的传统渠道, 这些转内销的外向型企业自然会想到利用电子商务渠道, 大量的资源涌入必将促进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内销企业同样为了应对竞争, 也不会放过电子商务这个新兴的渠道, 从客观上必将推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也会使电子商务同行业的竞争加剧。一旦这些外贸企业和传统内销企业大批进入电子商务, 将对原来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构成威胁。

而针对传统企业来讲, 做电子商务, 很多是逼不得已, 而不是充分准备后的理性行为。在具体操作上, 传统企业在经营理念和实际操作手法中, 有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看不懂也不是很想看, 学不会也不是很想学, 做不到也不是很愿意去做。所以有人说电子商务的水还是比较深的, 不是有资金有传统资源就一定能做好电子商务的。所以无论是目前已经从事电子商务的B和C们, 还是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传统企业, 大家都会觉得很难做, 起码在一定的时间内, 电子商务行业中, 不会有哪家企业强大到不可以挑战, 在恶劣的环境下, 大家都要为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浴血奋战。

三、政府对电子商务的支持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 承担着大量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不仅要为电子商务的实施制定完备的法律以规范其行为, 同时作为管理者和消费者, 电子商务也给政府的职能实施和政府购买、税收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从早期的政策支持到近年来的政府具体扶持工作落实,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认知高度。

作为电子商务的引导者和管理者, 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 通过宏观规划, 组织协调、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 从宏观上引导企业向市场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转型, 打破地区保护和封锁、条块分割, 真正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环境。为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政府应加快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化的进程, 以拉动内贸的增长。

目前中小企业正遭遇寒流, 如何帮助他们度过寒冬是当务之急。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日前指出,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在此背景下, 我国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运用其开放性和全球性特点, 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以广东省为例, 到2012年, 将促成全省70%的中小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额占采购总量比重将超过50%。可见电子商务已经被列入扩大内需, 缓解企业困境的重要策略之一, 这对中小企业扩充销售渠道是个大好消息, 而以搜索优化推广为主的企业用户的网络营销方式将更受追捧。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四川省政府于2008年11月28日在成都举办了“2008四川电子商务大会”。其成功的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

四、给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的几点建议

目前大多数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以在线广告的方式使网店获取流量、客户, 有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 其实他们只是按照一定转化率来获取利润罢了。这类企业的理念是多投广告、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群, 而收入也会随之获得增长。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死穴, 一旦资金链紧张、广告投放下降、转化率下降, 企业则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危机。

事实证明, 靠巨额广告投入所带来的流量与客户, 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可靠, 而巨额广告费用的投入必定会成为企业无法摆脱的包袱。在金融危机的残酷现实中, 部分企业在逐渐地缩减广告的投放, 否则他们始终深信不疑的广告制胜理念此时此刻一定会将其一步步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 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运作则成为了时下企业生存的关键。

1. 优化渠道, 注重用户体验

如今, 用户生活在互联网、产品目录、商店体验等多重信息叠加的世界中。据相关权威机构在线对网友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 数码、服装、日用品、化妆品等数十种商品进行在线销售, 绝大部分用户已经接受, 淘宝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也证明了网购的魅力。而网购过程中的支付环节, 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心的。传统的操作方式是以网银支付, 并借助第三方中转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支付。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一定的门槛, 将部分用户拒之门外。

2. 网店设计要考虑多重入口

每个入口都是一个机会, 都应作为产品展示、推广的窗口。而用户来到你的网店, 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找到他所需要的产品信息, 则是衡量网店好坏的标准。目前, 大多数网店都以单一列表页、单一关键词搜索进行商品的查找。而当顾客需要查找网店里成千上万商品中的某一特定商品时, 往往会出现搜索结果杂乱无章的现象。因此, 如何做到精准搜索是许多网商关心的问题。

3. 分析消费习惯, 做精准营销

成功的网商十分重视用户的行为, 其中包括用户的喜好、购买周期、地区分布、支付方式、物流方式等。顾客首次造访应如何帮助他们挑选到合适的产品、如何针对老顾客将产品与顾客的需求相匹配、如何为顾客提供最贴心最直接的服务, 这些都是商家关心的问题。做到这些需要针对网店浏览者、注册会员在网店上的各种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 并针对用户行为对网店做出相应的调整, 定期开展促销活动, 新品上线进行定向推荐, 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后, 用户忠诚度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 火热的销售场景则指日可待。

上一篇: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保险业的互联网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