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专项

2024-06-14

中央专项(精选十篇)

中央专项 篇1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是国家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对原部委院校划转地方后给予的专项资金。2001年8月3日,财政部在以财教[2001]75号印发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中对纳入范围的学校做了明确,即部分原国务院部门(单位)和5个军工总公司所属高等学校,为支持这些共建高校进一步发展,中央财政设立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共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国家管理的专业点”、重点学科建设和高校体制调整过程中的特殊困难,包括学校校舍和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仪器设备购置等。

从开始到目前,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共走过了十年历程,历经了三个阶段,形成了支持方向不同的三、三、四格局:其中,2001~2003年为支持共建高校一般性的仪器设备购置、房屋和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阶段(如房屋大修、场地改建、锅炉改造等);2004~2006年为支持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阶段(如中心实验室等);2007~2010年为支持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阶段。资金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项目要求逐步规范。

笔者从2001年以来,一直参与本校的共建专项资金的组织申报工作,先后参加了黑龙江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北京华盛中天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百慧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评审机构的专家来校的举行的现场答辩,从高校自身的视角,对项目的编报和答辩等作了一些实践总结和研究,认识和解决好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共建高校更好地开展专项资金项目立项申请工作不无裨益。

二、项目规划编制要注意的问题

1、共建项目规划的编制要以相关规划为指导

从2004年开始,财政部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采取了编制《规划》的形式,一定三年或者四年,立足长远,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所以,共建项目规划的制订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以国家和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如“十五”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为统领,明确宏观政策导向,以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因学校自身的规划一般是院校集中干群与专家智慧,精心谋划,深思熟虑而形成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更具针对性。作为共建项目规划,应当紧密结合这些大的长远规划,和本校发展定位和建设格局,坚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的需求,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原则,在共建项目规划中概括说明或者引用大规划中的相关内容,体现总体步调一致。脱离了大规划,共建项目规划就会失去支撑和依托,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

2、共建项目规划的编制要方向准目标明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仔细研究财政部印发的有关规划编制的通知文件。掌握每一次规划期间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领域和方向,以及侧重支持的内容,例如:在2004年编制的基础实验室项目规划,就一定要围绕“基础”(淡化专业)上面做文章,在为“本科”教学服务上做文章,在扶“弱”上做文章。而2007年编制的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规划,强调的是你的特色强不强,你的优势大不大,实际可以认为是支持做大做强。这些文件见下表:

规划中的具体目标就是建设多少项目,什么项目。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的前两个阶段,即2007年以前都没有对各学校项目申报数量作限制,在这一时期一些学校抓住了机会,项目报的多获批的概率自然大了一些。申报项目过少的学校则错失良机。后来,财教[2007]78号文件中则提了出来,要求每所共建高校每年只能申报3~5个项目。四年中,最多的可报20个项目,最少也应当达到12个项目,如果报的比这再少就等于放弃了可能的机会,我认为这不是高校本身应当采取的策略。高校应当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用足政策,尽可能将项目数做足。

有的学校虽然也报了不少项目,比如:在2007~2010年的规划中,把属于“基础实验室”的项目、没有特色、特色不明显及不具优势的项目也列在共中,项目数目虽然庞大,但并不起作用,因为搭错车的项目只能是徒劳一场。作为学校里院系层面可能为了争上项目,宁多勿少,但学校的在列规划项目时就要严格筛选,一定要舍得对偏离的项目割肉,补充更贴近要求的项目,这样才能提高项目命中率。

有的学校在个别年份只安排了1个项目,这无疑是太“冒险”的做法,一旦这个项目被“枪毙”,就影响了一年的投入。

3、正确处理好资金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要明确共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主要靠学校及所在省的财力支持,中央专款主要起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因此,学校在编制《规划》时,既要考虑学校实际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地方的财力能够支持的状况和学校的自筹能力。在申请和审核《规划》时,切记必须提出学校和省的经费安排意见。绝不能以为就是向中央财政要钱,将需求全部填在中央财政栏内,学校自筹和地方财政出现了归“零”现象,这样的规划与现行规定精神是相悖的。但三者比例各自究竟应当占多大?目前已出台的文件中没有明确要求和限定。按中央、地方、学校这样的顺序,有的学校上报时以5∶3∶2;有的以6∶2∶2;有的是7∶2∶1,也有8:1:1的,等等。以我个人填报的经验,在年度项目个数较多时,宜选用略低的比例(如:用5∶3∶2或者6∶2∶2),这样有利于获得支持的项目更多;在年度项目个数较少时,宜选用较高的比例(如用7∶2∶1或者8∶1∶1),这样有利于通过的项目获得支持额度更大。

4、共建项目分步实施策略

规划中的共建项目要求是分年实施的,具体项目的安排总体上应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工作任务相适应,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等相适应。应当按照轻重缓急对项目进行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避免造成急用的未上,先上的后用的情况。

从项目资金额度的角度,宜按照资金投入额度的大的项目先安排,投入少的项目后安排;尽可能前几年的项目满安排,其余的挂在最后年度,这样利于学校借助财政支持,加快发展的步伐,缓解经费紧张局面,利于学于在短期内增强实力,做大做强。

另外,规划中要注意对单个项目的建设尽可能在一个年度完成,不作跨年度安排。

三、共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填报指要

共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是统一的格式,包括项目立项文本、项目支出预算表和项目可行性报告三部分,现就在填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谈上一些看法:

1、立项文本中应填报的主要内容

(1)学校基本情况。要简单介绍学校历史、取得的成就,最近隶属关系变化,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这些情况很容易取得,但要十分注意它的统一性,即同一次上报的不同项目,这些内容要做到完全一致。(2)项目类型。维修、仪器设备购置、其他,只能三选一;项目属性:分新立项目还是调整项目,“新立项目”是指新申请的项目。“调整项目”是指已批准实施和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共建专项资金项目库备选,但因情况变化需要进行调整的项目。要据实填写,一般均为新立项目。

(3)申请资金数:不仅要填项目总投入资金数,而且更关键的是要写明申请“中央财政补助”数;

(4)申请项目基本情况。因文本格式的限制,这一部分只能概括或摘要说明某一项目的申请理由,应重点谈申请项目与学校规划、本学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的符合程度,项目建设的意义,目标,预期效益,保障措施等。

2、项目可行性报告阐述要点

《项目可行性报告》是表白项目,打动和说服评审人员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般由高校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包括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国资办,校办,各院系和校内专家,必要时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委托专业机构编制。

编写时可以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项目的基本情况(做什么,会达到什么目标,效益上能带来什么);

二是必要性与可行性。要分析项目背景,谈国家、地区及本校需求度,项目受益广度、政策支持扶持度,合理度与风险度;

三是实施条件(谈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情况)。人员方面着重项目负责人的情况详细介绍,以证明其实施组织能力和对该项目的专业权威,财力方面要提出项目的投入总额;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需求额,配套资金的来源及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保障;物力方面要阐明现有的硬件基础条件,如场地,水、电及安全设施方面具备情况,需要新增哪些关键设备设施;

四是进度与计划安排项目的阶段性目标情况。主要要写明何时启动,分几个阶段实施,将设备招标、采购,进行相关人员培训;安装、调试仪器设备、项目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的时间到具体月份等。

五是基本结论。

3、共建专项资金项目支出预算表填报原则

这张表也是通常所说的“购置仪器设备清单”,是按购置设备的明细逐一填列的。相对于规划、立项文本和可行性报告而言,它更加具体,更加量化,更为细化,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才能立得住。为此,需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设备品种配置原则:按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注重实用、适度超前,合理配置。依据同类实验室建设规范标准,结合教学计划、实验室教学大纲、专业特点,专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购置设备品名目录。

设备数量确定原则:这只是解决规模问题,要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资源,设备配套和共享共用及开放使用等因素。考虑仪器设备购置后所能承担的实验项目和分组的满足程度。

型号与生产商的选择原则:以符合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质量过硬,市场占有率高,商业信誉好,供货条件与售后服务优越的为首选。既不盲目追求多功能、高性能,又要杜绝低水平重复购置。在涉及同类型号有国产和进口两种选择时,要先国内后国外。

资金来源的分配原则:就单台(件)设备而言,可是将某些重要的设备全安排成中央财政资金,另外一些逐备的全安排成地方和学校资金;也可以按同一个比例将所有设备都分成中央、地方和学校三个部分。这个相关文件没有要求。但相比之下,前者更有利于突出重点,可以将必备的,受支持可能性大的归类出来,引起关注。

设备的价格确定原则:总的要遵循市场询价的均价原则,而大型仪器设备要慎重选择,科学论证。

最早在财教[2004]2号中,提出单价在100万元人民币(含100万元)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须经同行专家论证。在专家评审时,价格问题备受关注。在询价上,不可忽视。能控制在100万元之内的,就不要向100靠拢,没有必要非得去“上线”,除非实际价值非得突破。另外,有些仪器设备价值高达200万元以上,根据一些中介评审机构介绍,这样“高身价”的设备还要经“四部委”(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共审,获批难度加大,周期延长。因此,在这些设备的安排上要讲策略。确有“超限”设备,要请同行业专家至少三人出具论证报告,有条件的应附该设备的样图照片。

设备排序原则:因申报资金与将来财政部批复资金会存在缺额问题,所以在上报的《项目支出预算表》中必须对清单内容严格排序,既按必购和选购由上至下排序。

4、项目现场评估答辩技巧

1、现场汇报,要放“电”。评估机构入场前,往往会事先通知,并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学校要在此前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校内模拟评估,查遗补缺,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做到有备无患。

现场汇报时,要安排熟悉项目的各项目的负责人主述,项目其他成员补充,采用幻灯片这种形象直观的形式,将学校情况、实验室的情况、拟购设备样图等以文字、照片和图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着重介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原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购置年代及利用率,新购仪器设备的理由、使用方向、服务的专业点数。

2、充分准备,不怕“看”。评估专家通常要到实验室调研,了解实验室个数、面积、分布现状,实验室环境情况,查看相关制度和设备操作使用统计记录,实验室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就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减中求增,要细“算”。每年共建专项资金额的确定,是财政部根据项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中介机构的评估结论并结合当年预算安排的。所以评估机构的工作重点是挤压项目预算水分,对《项目支出预算表》做减法,学校能争取的不是不减少,而是减多少。当仪器设备购置的种类和数量有冲突时,要先保证实验项目的开出,即先保证仪器设备购置的种类,减少台件数,也就是先开出、后补充、再开足提高的原则。

4、出现分岐,擅于“辩”。评估专家主要与项目及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交流,作为基层立项申报部门,对相关情况最了解,在答辩现场,要将设备选型资料,询价资料、其他院校同类实验室设备购置价格的参考资料等,实验课表,专业学生人数等相关资料备齐,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则辩,有理有据。

总之,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编制是共建高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从2011年起,又将面临新一轮规划的制定,深入研究这一工作,有助于学校争取更多的财力支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东,郭晓雯.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7(.01)

中央21项专项整治内容: 篇2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 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

广东省委15项专项整治内容: 整治违规修建楼堂馆所 整治公款出国旅游

整治节庆、论坛、展会活动过多过滥 整治“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 清退会员卡 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规模 严格控制各类文件简报和内部刊物 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 整治领导干部多占住房

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 严格公务接待标准

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严格公车经费支出 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惠州市15项专项整治内容:

整治组织观念淡薄、政治意识不强和“为官不为” 整治干部“走读” 整治“吃空饷”

整治党员干部收受红包及购物卡 整治党员干部涉黄涉赌涉毒 整治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 整治“会所中的歪风” 整治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 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整治惠民利企政策缩水走样 整治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 整治奢华浪费建设

中央专项 篇3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制定的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下发的《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涉及多个矿产资源领域及下游产业,其中包括:炼钢、焦炭、铁合金、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办法》要求,企业要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环保、安全等法律法规,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地方政府要切实负担起本行政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职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督促相关企业。

《办法》指出,奖励资金支持淘汰的落后产能项目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文件、产业政策等确定的奖励门槛,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逐步提高;相关生产线和设备型号与项目批复等有效证明材料相一致,必须在当年拆除或废毁,不得转移;受奖励企业必须在近三年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如年均实际产量比项目批复生产能力少20%以上,落后产能按年均实际产量确定;所属企业相关情况与项目批复、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有效证明材料相一致,而对经整改未达标,规模较小的重金属污染企业应整体淘汰。

《办法》要求,每年3月底前,各省级财政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上报的本年度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及计划提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提出计划淘汰且符合奖励条件的落后产能规模、具体企业名单以及计划淘汰的主要设备等,联合上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中央企业按属地原则上报,同等享受奖励资金支持,经审核下达奖励资金预算。各地区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与中央奖励资金一并使用。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奖励资金预算,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资金分配方案,按规定审核下达和拨付奖励资金。奖励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化解债务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力。相关部门组织对地方落后产能实际淘汰、奖励资金安排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地区每年12月底前需根据要求,对落后产能实际淘汰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出具书面验收意见,并在省级人民政府网站或当地主流媒体上向社会公告本地区已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名单。

【知识链接】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创建于1970年,始称黑龙江省地质六队,1979年区划改为内蒙古自治区116地质队,1992年为适应市场经济改现名(简称内蒙古地勘六院)。内蒙古地勘六院,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是国土资源系统驻在呼伦贝尔市的唯一一支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

中央专项 篇4

一、现状及监管要求

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由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 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即是众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一种。自财政部对安排给地方级项目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全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以来, 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增加。

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基本建设呈现任务艰巨、点多面广线长、实施主体基层化和时间要求紧迫等特点, 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能否管好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资金, 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考验。中央专项转移资金占农业现代化投资总规模的比重极大, 理应作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监管的重中之重。

但是, 当前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监管的形势并不乐观。首先,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本身存在诸多监管硬伤。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项目多头申请、截留挪用挤占资金的现象非常普遍, 省市政府有很强的激励和操作空间截留部分资金。其次, 各级财政部门因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较多, 任务较重, 对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 农业主管部门对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监管缺位或不完全到位。实行转移支付的项目农业主管部门监管力度弱化。在此背景下, 研究加强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的监管, 探索构建中央专项转移资金有效监管模式十分必要。

二、影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因素

为了能够全面的分析出影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因素, 需要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的资金监管来具体分析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支付前后的变化情况, 从而可以得出影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 资金运动与项目管理之间脱节, 资金监管出现边缘化现象

中央在开始实行转移支付之前, 专项资金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路线是保持在同等水平上。而在中央实施转移支付之后, 其支付资金主要是由相关的财政部门进行转移工作, 该专项资金不再通过各级主管部门来实施转移, 这样的专项资金转移实行办法, 虽然不会对主管部门的下属分支项目造成影响, 但是却会对其他的项目造成严重的影响, 使得其他项目资金的运动方向以及运动路线都出现严重的偏差, 在项目资金管理没有出现改变的情况下, 资金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情况会与项目管理部门之间出现脱节的问题, 从而使得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资金运动和项目管理之间脱节的情况下, 会使得很多单位管理层的人员对财务工作存有误解, 在对资金监管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很多的单位管理层人员只是单纯的认为资金监管就是拨款监管, 这样的认识误区, 使得其无法有效的发挥出其监管的职能, 从而使得资金监管效果大打折扣。由于这种认知误差的影响, 导致部分的主管部门在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上缺乏必要的掌控力度, 而且工作人员的监管积极性也相对较低, 这样就使得支付资金的监管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 资金监管的边缘化现象逐渐显现, 这就使得财务对项目的决策和管理的力度下降。

2. 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逐渐松散, 资金监管出现弱化

中央在实施转移支付之前, 主管部门的资金拨付都是上级对下级拨付, 主管部门的上下级关系较为明显和紧密。而在中央实施转移支付之后, 资金监管出现了财务隶属关系, 而在这样的关系中, 财政的监管被着重突出, 主管部门只能够为直属或者是附属主管部门提供资金拨付, 而无法为下级部门提供资金拨付, 这样就使得主管部门上下级的联系性出现了松散的现象, 而这一松散现象的出现, 无疑使得行业监管出现了严重的缺位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 会使得部分单位的人员对财务的认识逐渐的弱化, 很多的单位或者是个人都认为在财务职能中已经不存在行业监管职能这一说法, 而有些主管部门甚至会将中央专项资金监管与中央项目监管归为一类, 认为其只对相关的直属项目具有管理的职能, 而对中央项目以及中央专项资金不具备管理的职能。这样的认识误区, 使得资金的监管逐渐出现弱化的现象, 进而导致资金的监管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3. 项目财务信息成为孤岛, 资金监管工作十分被动

实行转移支付前, 农业现代化基建项目的财务信息按资金来源渠道报送, 各项机制较为健全, 项目财务信息报送途径顺畅, 信息收集及时完整。实行转移支付后, 财务信息要求按财务隶属关系上报, 各主管部门仅能掌握直属及所属单位的财务信息, 上下级农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信息联系断裂而各自成为信息孤岛。对多数跨行政区划的农业项目而言, 农业主管部门不能掌控项目整体的财务信息, 造成资金监管工作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三、提升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力度的主要措施

在相关的建设项目中, 资金监管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建设项目可以顺利的开展, 就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监管。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管理中, 资金管理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 在对影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管理情况以及资金的运行情况来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可以更为清楚的了解各种影响资金监管工作顺利的开展的因素。

相应的主管部门针对建设项目管理都需要按照相关的政策实行, 并且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主管部门也对项目监管中的一些工作规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并且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标准, 从而使得各个项目的开展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主管部门也下设了各种地方机构, 建设了更为细化的管理分支机构, 依据相关的管理标准规范, 实现对各个层次以及各个管理阶层的监督, 从而使得项目管理体系更加的完善。而在提升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上, 可以采用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监管的思路

一是立足项目自身。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逐年加大的背景下, 各级主管部门无法改变财政现有管理模式这个大环境, 只能依靠自身内部挖潜去适应这种变化。二是遵循规律监管。建设项目的资金监管与项目管理、资金运动、财务管理密切相关。主管部门对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的监管, 必须遵循项目管理、资金运动、财务管理的固有规律办事。从资金监管应服从并服务于项目管理这一基本定位出发, 找准资金监管的突破口和抓手。

2. 构建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监管新模式

在当前中央建设资金按财务隶属关系进行管理的基础上, 补全资金监管路线, 构建按财务隶属关系和基建项目管理权限相结合的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监管新模式, 使资金监管与项目管理的路径重新统一。各级主管部门应以项目管理权限为基础进行资金监管事权划分, 分级制定中央专项转移资金监管分工表, 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的资金监管职责, 充分发挥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功能。

3. 找准中央专项转移资金行业监管的着力点

各级主管部门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根据项目管理、资金运动和财务管理的规律, 从项目及资金管理全过程和财务综合管理入手, 补全并找准行业监管的新抓手, 并以此有效实施行业监管。农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的主要着力点有:项目建账的技术指导或审查备案、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达标考评、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指导、竣工决算审计前的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验收后跟踪检查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监管的过程中, 中央专项资金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使得资金的监管出现缺陷, 造成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 资金的转移支付会出现路径不明确, 方向错误的问题。因此, 需要从主管部门的视角来看待各种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影响因素, 从而采用有效的手段, 提升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力度, 使得资金的监管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 以保障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转移支付途径正确, 方向明确。

参考文献

[1]陈少强.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J].中国财政.2013 (24)

[2]范子英.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效果及遗留问题[J].南方经济.2011 (06)

[3]史丽佳.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新审视[J].商业时代.2009 (02)

中央专项 篇5

(扶贫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新扶贫领字【2018】17号)要求,上级安排我县2018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9952.5万元。为切实用好管好扶贫资金,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县扶贫办结合《疏勒县2018年脱贫攻坚项目计划》,按照上级下达2018脱贫任务,依据各乡镇脱贫指标任务,在遵循贫困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参照2018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项目库计划,编制疏勒县2018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培训)项目8个,资金105.01万元。其中:实用技术培训项目2个,资金9.25万元;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项目6个,培训资金95.76万元。为确保当年项目当年完成、当年见效,贫困户当年受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及任务

2018年我县新增财政扶贫培训编制项目8个,资金安排共计105.01万元,培训1458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个,资金9.25万元,培训740人次;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个,安排资金95.76万元,培训718人次。

二、培训对象

具有自愿学习,思想端正,身体健康,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需要就业,有意愿参加工作和创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扶贫培训项目实施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实用技术培训

1、蔬菜种植培训:项目资金共计6.38万元,培训人数510人,培训5天。

培训内容:蔬菜种植技术相关内容。

培训地点:罕南力克镇、塔孜洪乡、艾尔木东乡。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按实际情况确定培训项目期数,每期5天。

具体培训人数:510人;其中:罕南力克镇50人;塔孜洪乡260人;艾尔木东乡200人。

培训费用:25元*510人*5天=6.375万元(包括学员伙食费、资料费、讲课费)

培训承办单位:罕南力克镇、塔孜洪乡、艾尔木东乡乡政府。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全部培训资金。项目实施完成后,各乡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自行发放培训费用。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2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3]、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交相关部门存档。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罕南力克乡、塔孜洪乡、艾尔木东乡

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魏春强、查东来、罗旭。

2、大棚种植技术:项目资金共计2.875万元,培训人数230人,培训5天。

培训内容:大棚种植相关内容。

培训地点:洋大曼乡、亚曼牙乡。

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按实际情况确定培训项目期数,每期5天。

具体培训人数:230人;其中:洋大曼50人;亚曼牙乡180人。

培训费用:25元*230人*5天=2.875万元。(包括学员 伙食费、资料费、讲课费)

项目承办单位:洋大曼乡、亚曼牙乡政府。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全部培训资金。项目实施完成后,各乡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自行发放培训费用。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2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3]、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交相关部门存档。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洋大曼乡、亚曼牙乡。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杨唐文、朱红彬。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1、缝纫技术培训:项目资金共计20.52万元,培训人数171人,培训30天。

培训内容:缝纫相关操作技能。

培训地点:罕南力克镇、塔孜洪乡、亚曼牙乡。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

具体培训人数:171人;其中:罕南力克镇100人;塔孜洪乡40人;亚曼牙乡31人。

培训费用:40元*171人*30天=20.52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罕南力克镇、塔孜洪乡、亚曼牙乡政府。(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企业承办)。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50%培训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3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 收合格后,由参加验收单位工作人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4]、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剩余培训资金。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罕南力克乡、塔孜洪乡、亚曼牙乡。

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魏春强、查东来、朱红彬。

2、刺绣技术培训:项目资金共计3.72万元,培训人数31人,培训30天。

培训内容:刺绣相关操作技能。培训地点:亚曼牙乡。

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 具体培训人数:亚曼牙乡31人。培训费用:40元*31人*30天=3.72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亚曼牙乡政府。(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企业承办)。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50%培训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3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4]、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交相关部门存档。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亚曼牙乡。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朱红彬。

3、地毯编织技术:项目资金共计1.2万元,培训人数30人,培训10天。

培训内容:地毯编制技术。培训地点:塔孜洪乡。

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具体培训人数:塔孜洪乡30人。培训费用:40元*30人*30天=1.2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塔孜洪乡政府。(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企业承办)。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50%培训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3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4]、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财政局拨付剩余培训资金。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塔孜洪乡。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查东来。

4、纺织袜技能培训:项目资金共计18万元,培训人数150人,培训30天。

培训内容:纺织袜技术。培训地点:阿拉甫乡。

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具体培训人数:阿拉甫乡150人。培训费用:40元*150人*30天=18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阿拉甫乡(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企业承办)。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50%培训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3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 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4]、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财政局拨付剩余培训资金。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阿拉甫乡。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黄忠强。

5、糕点技能培训:项目资金共计4.32万元,培训人数36人,培训30天。

培训内容:糕点制作技能。培训地点:阿拉力乡。

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具体培训人数:阿拉力乡36人。

培训费用:40元*36人*30天=4.32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阿拉力乡(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企业承办)。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50%培训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3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4]、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财政局拨付剩余培训资金。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阿拉力乡。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展邦助。

6、产业孵化工人培训:项目资金共计48万元,培训人数300人,培训40天。

培训内容:缝纫技能相关内容。培训地点:库木西力克乡。

培训时间:2018年7月—2018年12月。具体培训人数:库木西力克乡300人。培训费用:40元*300人*40天=48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库木西力克乡(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企业承办)。

项目管理: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中的督查,项目执行后验收、报账等各项工作。

资金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后,各乡镇在一周内上报资金 拨付材料(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提款审批单)至县扶贫办,经审核后提交财政局拨付50%培训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项目乡镇责任: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培训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在册贫困人口)的确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项目乡镇自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有效运行。

项目验收:项目乡镇(承办单位)培训项目结束前首先自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验收申请,县扶贫办组成验收小组对参训人数的30%进行随机抽验。培训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成员在项目验收鉴定表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进行认定。

项目报账:培训项目实施、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相关资料提交工作(报账资料含提款审批单、验收单、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相关表格[表1-4]、培训学员考勤表、课程表、教材(讲义)、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影像资料、票据)的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三份),县扶贫办将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提财政局拨付剩余培训资金。

项目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库木西力克乡。项目责任人:李淑芳、蔡万明、张长庆。

四、培训项目工作要求与管理

一是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请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好培训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培训时间。并于2018年7月24日前将培训实施方案、资金拨付报告、提款审批单上 报至县扶贫办并办理资金预付相关手续。

二是按照培训计划,落实培训任务。2018年新增技能培训由项目乡镇与所委托承办培训单位签订委托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职业技能培训由培训学校、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实用技术培训由乡镇自行组织实施。承办单位按照计划表做好培训课程安排,采取理论+现场讲解+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蔬菜种植、大棚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三是加强培训项目监察力度,确保培训项目质量。由县扶贫办牵头,会同县财政局对各培训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实用技术培训随时开班,随时培训,随时跟踪检查,及时掌握解决培训存在的问题。

中央专项 篇6

记者近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为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1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已陆续下达各地,将有12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治理,170多个生态示范创建村镇得到奖励,900万群众直接受益。

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0亿元专项资金将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重点支持位于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

据介绍,10亿元专项资金中,约9.2亿元用以支持12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约0.8亿元用以支持170多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开展生态示范建设,将有超过900万群众直接受益,带动各地农村环保投资近15亿元。

(新华网)

中国苹果产业世界第一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果业局获悉,作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苹果浓缩汁出口国,中国的苹果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陕西果品出口量明显增长,表明全球市场对此间果品需求量仍在增大。

近十多年来,中国对世界苹果产量增长的贡献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四,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产区。其中陕西苹果种植面积现为中国第一,并拥有世界上先进的苹果优良品种,苹果良种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业内人士称,在美国市场,每消费十瓶苹果汁,就有七瓶是中国生产的,其中四瓶以上产自陕西。

(中国新闻网)

全国大学生村官主题征文活动启动

首届全国大学生村官“青春奉献大地”主题征文活动7月24日在京启动。活动历时三个月,由人民日报社《大地》周刊、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网”、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站共同组织,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无锡黄土塘村协办。

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有13万大学生村官活跃在农村基层。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未来两年内我国的64万个行政村都将选聘大学生村官。征文活动旨在总结回顾大学生村官走过的历程,展示大学生村官的风采,忠实记录大学生村官的所为所想所感,深度拓展大学生村官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发挥优秀大学生村官的示范作用,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征文活动主要面向2006年至今选聘的在职大学生村官,体裁为散文、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字数限定在2000至8000字。

(光明日报)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民工参加“四险”最新情况

7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通报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通报农民工工作时他说,截至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2380万人、4153万人、5054万人、1518万人。

谈到下一步工作安排,尹成基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后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继续开展十大维护农民工权益行动,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农民工工作督查行动,督查的重点是各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维护土地承包权益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其他方面的工作安排还包括:研究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民工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改进农民工公共服务、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

(农民日报)

我国8亿多农民将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

根据卫生部8月6日公布的《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我国将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征求意见稿中要求,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009年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启动之年。卫生部要求各地慎重选择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等方面的特点,选择部分适宜模块建立健康档案,不强调一步到位。

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09年底,各地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本地区农业人口数的5%,到2011年建档率不低于30%。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农民日报)

198万农户受益农机补贴政策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7月31日,全国各省(区、市)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94.66亿元,补贴机具超过225万台(套),受益农户逾198万户。全国各省(区、市)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94.66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100亿补贴资金的94.66%。

目前,已有16个省(区、市)补贴资金全部用完,绝大部分省(区、市)进度已过90%。从补贴机具类别看,动力机械、收获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使用补贴资金分别占已实施补贴资金的43.39%、20.34%、11.65%、5.99%。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设施农业设备、田间管理机械、排灌机械共使用补贴资金5.6亿元,占已实施补贴资金的5.91%。从补贴机具品种看,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谷物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需求量大,4种产品使用补贴资金达57.51亿元,占已实施资金的60.76%。

(人民日报)

农村地区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

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的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日”。日前,记者获悉,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促进“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农村地区的组织和开展,推动我国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农业部、原国家体委和中国农民体协从1990年起,就在全国广泛开展了以乡镇为重点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活动开展20年来,一批适宜在农村开展的体育项目和健身方法得到推广,广大农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活动中举行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农村特点鲜明。不但使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另外,许多乡镇的党员领导干部亲自组织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与农民成为球友、棋友,和农民的感情得到沟通、加深。

有关人士介绍,该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评比表彰了8批、共1888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达到6242个。

(农民日报)

海南省上半年农业增速全国最快

据海南省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227.95亿元,同比增长7.4%,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6个百分点,居全国之首。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0元,增长9.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19.6%提高到21.5%,成为金融危机下支撑该省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海南现代农业也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据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朱清敏介绍,上半年,围绕农产品出岛出口,海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也快速发展,为45万农民提供季节性就业,仅农民从事瓜果菜代购、分选、包装、预冷等服务性务工,收入都近9亿元。

今年上半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海南农民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人民网)

第七届中国“花博会”将于今年9月举行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26日至10月5日在北京市顺义区和山东省青州市两地同时举行。本届花博会将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

本届花博会将吸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及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参展企业1300余家,展品达20余万种。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处、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日本全国花卉出口扩大协议会、朝鲜金日成花金正日花委员会等国家级花卉机构将以国家名义参展。美国知名农业院校密歇根州立大学将首次以教育机构身份参与花博会。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占地面积138216平方米,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集花卉展览、物流、研发、交易于一体的专业性场所。未来,这里将汇聚全世界最顶级的花卉,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花卉物流交易中心。

(北京商报)

我国将加速推进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日前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绿办主任(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上表示,今明两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绿色通道工作建设,力争全国所有可绿化的公路、铁路、河渠、堤防全面绿化,初步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

李育材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到2010年,力争全国所有可绿化的公路、铁路、河渠、堤防全面绿化,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绿色通道与生态环境、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现在仅剩下一年多的时间,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离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还很艰巨。”李育材在会上表示。

据李育材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公路已绿化161万公里,占可绿化里程的57.5%;宜林铁路已绿化达标2.99万公里,占宜林铁路全长的52.66%;水利系统绿化湖泊库区9.53万公顷,江河沿岸绿化累计4.03万公里。

中央专项 篇7

该“规划”被认为是2010年通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细化文件, 提出了各个产业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方向, 并首次提出了将建设20项工程的具体“动作”。

在规划出台后, 各个产业细化的“十二五”规划也会在近期陆续出台。此外, 各省市已经基本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资金补助政策。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同时, 新批复了41只创投基金的设立方案, 吸引社会资本70多亿元。

国家层面, 中央财政在2011年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通过需求激励、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进行综合扶持, 实施参股创投基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等。

中央专项 篇8

据了解, 此次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新疆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共计21所, 总建筑面积323024平方米, 购置教学实训设备32586台 (套、件) 。其中, 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7所, 中等职业教育二期规划建设项目14所。

2012年国家支持的新疆中等职业学校, 旨在切实改善新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推进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全面提高新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满足广大农牧民及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掌握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最终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中央专项 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

为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央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预算管理要求,我们制定了 《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5年5月31日

附件:

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中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要求及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是指中央财政从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商务、工商、 科技、供销合作、知识产权等有关行业、产业的业务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业务主管部门) 管理。 财政部和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履行以下管理职责:

( 一) 财政部负责提出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范围、资金额度; 审核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工作方案及预算初步建议; 下达预算及拨付资金; 对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二) 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及预算初步建议; 会同财政部对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公开、择优、规范、实效原则,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

第二章资金支持范围和支持方式

第五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创新现代商品流通方式,改善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市场发展,扩大国内消费。具体包括:

( 一)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环保服务、信息服务、广告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 二) 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政服务等民生服务业。

( 三) 农村生产、生活用品流通及服务体系建设。

( 四) 全国跨区域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 五) 现代服务业的区域性综合试点。

( 六) 规范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环境,建设维护诚信等制度体系。

( 七) 财政部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相关领域。

第六条专项资金优先采取股权投资、建立产业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等市场化方式,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和单位予以支持,也可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上述支持范围的项目建设支出,不得用于征地拆迁、人员经费等经常性开支以及提取工作经费。

第三章资金分配方式

第八条专项资金原则上以因素法分配,确需考虑专业规划布局、项目特点的,采取项目法分配。

第九条因素法分配资金主要依据产业行业布局、支持重点、各地区相关发展指标、工作基础、及当年预算规模、以前年度资金使用情况、 地方财力等因素,经测算后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

第十条项目法分配资金通过专家评审、竞争性谈判、招标等方式选拔,专项资金安排到符合要求的企业或单位。

第十一条需要选择试点地区时,试点地区以有关专业规划布局或专家评审、竞争择优等方式统筹确定。

第四章预算管理

第十二条每年4月30日前,财政部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视业务需要及工作基础,印发工作通知,明确当年专项资金的实施目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及工作要求等具体内容。

第十三条符合工作要求及条件的地区,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业务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向财政部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报送本省实施方案。

第十四条财政部按照预算管理程序,对各省报送的实施方案、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预算初步建议进行审核后,于每年6月15日前将专项资金全部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

第十五条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专项资金后, 应当在7月15日前全部下达到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第十六条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下达的专项资金额度及工作通知要求, 结合前期报送的实施方案,制定资金使用具体方案,于资金下达三个月内报财政部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包括: 绩效目标、具体项目、项目总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项目开竣工期限等。

第十七条专项资金安排意见备案前应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方可上报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专项资金安排意见备案后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将项目调整情况及调整原因报财政部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专项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以及中央财政其他资金的统筹使用,对中央财政其他资金已经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原则上不再支持。

第二十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专项资金支付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及时、有效、安全支付。

第二十一条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以及有关业务指导文件要求,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并及时验收, 于每年1月底前报送上年度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及绩效情况总结。

第二十二条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 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 二) 按照有关规定已取得开展相关业务的资格;

( 三) 主营业务属于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支持范围,业务模式明确,人才资源具备,经营能力突出;

( 四) 建立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近五年来无违法违纪行为,信用记录良好。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获得专项资金的企业、单位收到资金后,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并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业务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对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绩效评价,评价重点是预算执行进度、 项目建设实施情况、项目社会及经济效益等。

第二十五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财政部将不定期抽查。对于截留、挤占、挪用、骗取专项资金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财政部将收回已安排的专项资金,并按照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省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备案。

实施细则应进一步明确资金支持范围、支持方式、列支范围、项目实施单位遴选条件、 遴选程序、资金支付方式和进度、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及信息公开等内容,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中央专项 篇10

关键词: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科研院所,研究

2006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的精神,中央财政设立了“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在所有的财政科技投入经费中,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是唯一一个由科研院所自主管理的经费项目。各个科研院所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以及经费分配等环节有所侧重体现差异,结合各自单位的自身特点在项目实施、节点考核、结题验收、成果管理以及绩效考评的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专项实施四年以来,各个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简称“专项承担单位”)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条件支撑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专项的顺利实施,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完善科技计划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专项管理概况

1.1 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自从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设立以来,农业部对专项的管理高度重视,制订了《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各专项承担单位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全面统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组织管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中长期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各自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为专项的顺利实施作了科学规划,提供了有力地组织管理保证。

1.2 加强制度建设

按照要求,农业部从部、院和所三级全面加强专项的制度建设,各个专项承担单位对照《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本单位的专项实施细则、绩效考评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相关规章制度做进一步地完善。通过制定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专项承担单位基本实现了从申报立项、经费使用、节点考核到结题验收的项目全程规范化管理。

1.3 强化条件支撑

专项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人、财、物、组织、政策和机制等多方面提供条件支撑,充分利用各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的良好实验基础条件,并结合修缮购置专项,提供了优良的仪器设备、试验环境等硬件设施条件。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开发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管理提供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撑。

1.4 全面加强管理

为保证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实施的水平和质量,专项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次调研和督导检查,派出检查督导组深入各个单位和各个层面,以便更全面了解专项执行情况。针对专项承担单位在执行中反映出的问题,还组织了问卷调查、座谈会、研讨会等,研究加强组织领导和改进管理的措施。

2 专项管理模式分析

根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2010年1月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情况总结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农业部部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热作科学院(以下简称“三院”)对下属的各个专项承担单位2006年度-2009年度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在对“三院”30家专项承担单位的反馈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后,我们提炼归纳出了三院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管理模式。

我们发现,这30家单位都是根据科研项目的周期以及工作的流程,按照机构建设→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成果与资产管理→绩效考评与奖惩措施等六个阶段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在上述六个阶段内,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工作内容,如在“项目立项”阶段中,包括 “受理申请”、“学术委员会评审”以及“审批”等六项工作(详见图1)

2.1 机构建设

30家单位高度重视机构建设,根据规定组建了九人以上的由科技、经济、财务管理等方面单数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其中外单位专家都在三分之一以上,明确了由科研管理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学术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日常管理事务,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2 项目立项

从三院的调研情况来看,30家单位将“寻找和支持学科新生长点、培养人才与建设队伍和完善科研业务布局”作为立项原则,这表明科研院所对于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内涵的把握十分准确。

此外,从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在立项方式上,主要有“科研人员自由申请后由院所组织评审”和“根据院所科研发展规划先确立项目后由科研人员依据已确立项目进行申请”两种方式,不存在平均分配项目的情况。在立项和经费分配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上是学术委员会和院所领导,这主要是学术委员会和院所领导对本单位的情况十分了解,通过他们来分配项目和经费,有助于做好自主选题的遴选工作。

2.3 项目实施

本阶段是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工作的主体。从30家科研院所的调研情况来看,在项目任务书下达之后, 都要求项目负责人及时组织实施,按任务书的内容、时间进度和目标要求完成任务。在项目经费使用的过程中,30家接受调查的单位均将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设账、专款专用,对禁止列支的支出项目也做了硬性的规定。同时,还规定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应该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的检查与监督,以保证资金得到规范合理的使用。在年中和年末这样的时间节点,项目负责人必须进行汇报,并接受考核小组的质询。

2.4 项目验收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在专项执行期限到期的两个月以内,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项目结题申请。科技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之后,收集项目任务书、节点检查报告、结题申请、项目总结报告以及经费决算说明书等资料。科研管理部门牵头成立验收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学术委员会、财务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

2.5 成果与资产管理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保护,对于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所形成的论文、专著、软件、数据库、专利以及其它形式的成果都要求标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字样。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属于国有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管理。项目结题后两年内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研究后期正式发表或公布的成果由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跟踪管理。

2.6 绩效考评与奖惩措施

30家单位都建立了以科学道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为主要目标的绩效考评体系,按照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本单位的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进行节点考核和绩效评价工作,重点评价一定时期内项目的绩效情况和本单位科研能力、水平的整体变化情况。

将节点和结题的考评情况作为来年项目申报的前置指标,考核合格者方可申请下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考核优秀者再次申请时可给予优先资助;对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术造假的情况,或在缺乏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未通过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取消该项目负责人的申请资格。

3 专项实施效果

3.1 建立了长期稳定支持的机制

专项项目资金根据公益性科研院所创新岗位数确定金额按年下达,三院2006年-2009年累计获得的专项经费达5.3亿元,专项资金的这种稳定长效投入,为顺利开展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研究项目提供了经济保障,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和储备前瞻性创新性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储备了大批科研项目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的建立为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科研人员可以专注于研究活动,改变以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课题和经费的局面,一大批具有公益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得以涌现。 “三院”2006年-2009年,共有1791个项目获得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资助,每个项目平均获得经费资助额为29.66万元(详见图2)。其中,资助额度在50万元及以下的项目数量和50万元以上的项目数量占总项目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9%和11%,形成了“对农业科研体系全方面支持、对重要领域重点扶持” 的点面相结合的格局。

从项目跨度年限的分布情况来看,2年及以下的项目占总项目的比例为75%,2年以上的项目占25%(详见图3),这与科技研究的特性呈现出一致性,表明科技人员对于科研的内在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使用效能。

3.3 促进了青年人才成长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实施填补了青年科研人员培养过程中的空白期,使得他们获得了从事探索性、储备性、前瞻性科学研究的宝贵机会,其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均得到了良好锻炼,科研竞争力得到了实质性增强。农业部部属“三院”的项目主持人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的比例高达93.44%(详见图4),而职称在中级及以下的比例接近70%(详见图5)。调查的结果显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本上都是由青年科研人员承担的。作为刚刚踏上科研事业道路的青年科技人员,以往他们极少有机会牵头或独立承担科研课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实施使他们获得了从事探索性、储备性、前瞻性科学研究的宝贵机会,其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均得到了良好锻炼,科研竞争力得到了实质性增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实施在吸引和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农业科研后备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科研院所持续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3.4 壮大了科技创新团队

各专项承担单位利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优先资助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促进院所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年来,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发表论文3545篇(其中SCI/EI期刊文章417篇、核心期刊2764篇),撰写著作158部;制订标准70项等;已获专利授权135项(见表1)。通过专项的前期资助,“三院”的青年科技人员累计获得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44个项目。

3.5 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专项承担单位紧密跟踪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立足于解决各个生产环节的各种实际需求和关键技术,专项承担单位约1/4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用于开展孵化性应用性技术研究,不少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农科院作物所通过“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选育”专项项目研究,大豆品种“中黄13”全国推广面积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而农科院哈兽研所通过专项支持开展的禽流感疫苗研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项目成为科技计划的子课题,缺乏整体规划布局;青年课题主持人经验不足,在项目设计、方案制定和项目执行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大部分单位以指标为基础的绩效考评体系都是参照常规科技项目的考核办法制订的,缺乏对专项自身特点的考虑;项目立项晚,预算实际执行进度相对滞后,跨年度的科研项目与经费预算年度计划管理不协调;部分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较多,专项经费不足等。

4.2 改进措施

4.2.1 加强顶层设计

各单位应制定好发展规划,做好前瞻布局,加强立项的顶层设计。专项立项应当综合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方向,并对周期长、所需经费较多的农业科研项目做好规划。建立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储备库,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求设立一部分储备项目,有意识的开展前期调研等工作,以提高专项项目实施的整体水平。

4.2.2 强化人才培养与项目储备

针对青年科研人员课题主持经验不足的问题,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指导,促进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及团队建设。专项管理部门应对现有的科研项目进行梳理,确保资助的项目能够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有望取得重要突破和重大发现。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力求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与国家科技计划、科技专项相匹配,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

4.2.3 完善节点考核和绩效评价

充分考虑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特点,建立分级次、分时段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健全对单位和对项目的两级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预算分配相结合,形成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很多项目属于探索性研究,其绩效有一定的滞后性,专项管理部门将引导各项目单位选取适当的考核时点,完善节点考核办法。

4.2.4 保证预算执行进度

为保证预算执行进度,一是各单位要提前开展立项工作,在前一年预算一下后开始立项,并在预算二上之前完成下一年项目立项工作,确保项目能够尽早启动实施;二是考虑到大多数农业科研项目跨年度、周期性的实施方式,各单位在保证新设项目经费的前提下,对研究周期较长的项目采取滚动项目、年度预算的支持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教[2006]288号)

[3]刘蓉蓉.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9(1):18-20

上一篇:技术性证据审查下一篇:方程式汽车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