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

2024-06-20

流域生态(精选十篇)

流域生态 篇1

邛海是西昌市民的重要饮水基地, 而该区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生态问题, 并直接影响到西昌的经济发展和西昌人们的健康。本文着手于整个邛海流域, 就流域内所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基本概况

1.1 研究范围

邛海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 距城东南约3 km处, 是四川省独自拥有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流域地处中国西南亚热带高原山区, 在四川省凉山州境内, 辖西昌市的5乡1镇以及昭觉县、喜德县的部分地区, 流域位于27°47'N—28°01'N, 102°07'E—102°23'E, 总面积为307.67 km2 (含水域面积) 。

1.2 流域地理概况

邛海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 湖泊周长37.2 km, 南北长10.3 km, 湖面面积为27.877 km2。流域内以山地为主, 地貌形态除周围的中、高山外, 中间主要是邛海湖盆区。流域为断陷盆地地形, 海拔1 507~3 263 m。邛海流域具有中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特点, 流域的地形和气候, 地质特征共同影响了水系的分布, 使得溪沟密布, 河沟比降大, 流域内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478.8 mm,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473亿m3。邛海流域的植被主要以飞播云南松纯林为主, 树木种类单一, 树龄和高矮比较接近, 十分密集, 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表植被。表面上看, 植被覆盖率在上升, 但实质上植被覆盖率很低。

2 邛海流域生态脆弱程度及具体体现

2.1 水体污染严重和富营养化进程加快

邛海是西昌市重要的饮水源地, 但是, 由于周边经济的开发, 工厂废气、废渣的大量排放, 以及大量的生活污水使邛海水质发生恶化。与此同时, 流域内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突出,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显示, 目前邛海水体大体上为中营养状态[2], 但也有中-富营养的趋势。目前, 邛海流域过多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土流失所带的泥沙进入邛海, 相应土壤中的有机质也随之进入其中。 (2) 大量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等, 使得氮, 磷等流入其中。 (3) 居民的生活污水汇入, 增加了氮磷的含量。 (4) 渔业养殖业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 比如在养殖过程中会投放大量的饲料, 水生生物所排放一些粪便, 还有一些生物尸体, 死亡的藻类等污染物使水质变坏。

2.2 植被破坏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态日益恶化

近些年来, 随着林区原有住户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自由迁居户的不断涌入, 林区人口急剧增加。由于经济来源少, 当地林区居民只能就地取材, 靠山吃山, 以消耗森林资源来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特别是近些年来林区内一些村大量发展烤烟, 导致偷砍盗伐, 乱开滥垦, 蚕食林地现象日益严重。林地面积逐年缩小, 使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尤其是流域上游水系的天然林。邛海河口水域数千亩水生高等植物逐步退化, 湿地面积萎缩, 使候鸟生活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数量锐减, 使邛海特有鱼种如白鱼, 鲤鱼等受到生命威胁。同时外来物种也威胁生态安全, 如霸王草紫茎泽兰的大肆蔓延,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使邛海流域生态平衡难以维持, 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 生态脆弱度增加。

2.3 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

水土流失是邛海流域重要的入湖污染物, 流域内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流失的地类主要是坡耕地, 分布在流域内的山坡上和河流两边。邛海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128.75 km2, 占流域陆地面积的45.51%[3], 造成邛海流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原因主要为: (1) 水源条件充足, 以降水为主, 且雨季集中在5~10月, 持续降雨或强降雨是山洪泥石流的激发因素。 (2) 地形、地貌特征有利于山洪泥石流的爆发。官坝河流域地形东高西低, 整个流域水系发育, 其中主要有三条沟系组成, 分别为张巴寺河、麻鸡窝河、新仁寺河。其走向以东西向为主, 呈羽状分布, 在大兴乡政府附近汇流, 在象鼻山处由东西流向改为南北流向汇入邛海。 (3) 流域内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官坝河上游的张巴寺河、麻鸡窝河、新仁寺河流域, 分布有众多的崩塌、滑坡堆积物, 这些松散固体物质也是山洪泥石流的主要物源。 (4) 就人为因素来讲, 人口的持续增长,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 滥修、滥建等造成地表脆弱, 土质变得疏松, 这些都是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2.4 湖滨带逐渐消失

湖滨带[4]指湖库水陆交错带, 湖库水生生态系统与湖库流域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它具有过滤、缓冲器等功能, 对改善水质、提供生物繁育生长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从邛海周边的地形分析, 邛海历史上在南岸、西岸和北岸都有大面积低洼湿地, 构成邛海的天然湖滨带。由于靠近湖边易于获得水资源的补给, 以及土壤肥沃, 湖边风光秀丽, 邛海湖滨带被开发成农田、鱼塘、住房、旅游接待设施等, 不仅使保护湖泊的最后一道防线湖滨带遭到严重破坏, 还使大量的农业、渔业及生活污染物直接排入湖泊, 污染邛海水质。

3 流域生态修复与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案

3.1 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3.1.1 水污染控制措施

首先, 在环湖周边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控制汽油、柴油机动船只进入邛海, 对污染严重的船只进行逐步改造, 有计划地逐步减少现有船只对邛海水质的影响。第二, 强化污染治理。针对目前生活废水和餐饮废水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 建议尽快启动生活污水点源治理项目和餐饮废水集中治理项目;为确保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相关组织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和未正常使用环保设施的污染源, 将依法予以处罚, 并责令限期调整;若逾期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 建议坚决依法予以取缔。第三, 在邛海的西岸, 东岸, 南岸实行环湖截污治污, 生活污水处理。最后, 对于前来参观的游客要自觉做到爱护环境, 不随地投放垃圾,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对游客做好环保的宣传工作。

3.1.2 富营养化防止措施

(1) 控制氮、磷等营养物的流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 减少废水中磷的含量。 (2) 加强水的交换与流通, 当有合适水源时可引入, 以起到稀释的作用, 从而带出氮、磷物质以及藻类。 (3) 可以投放一些淡水鱼类, 控制藻类的大量繁殖。

3.2 邛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防治

(1) 政府要对邛海周边的林业生态建设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2) 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 实行人工造林, 避免滥砍滥伐。 (3) 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 对于坡度>25°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保护天然草场。 (4) 要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移民, 同时避免一些企业的进驻, 以免加速生态破坏的程度。

3.3 邛海流域水土保持及泥石流防治方案

(1) 要减少人类活动的破坏, 营造景观林, 水土保持林, 水源涵养林。 (2) 由于坡耕地是上游地区主要的土壤侵蚀源, 故加强坡耕地的治理非常重要, 对于25°以下间的坡耕地可以修建梯田或者修建小型坑塘以缓解地表径流, 延长汇流时间, 从而削弱对坡面的侵蚀。同时对于25°以上的坡耕地需退耕还林, 营造防护林。 (3) 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修建拦砂坝以拦截泥沙和石块等。 (4) 在容易滑坡的地区多种植植被, 修建防护堤。 (5) 控制人口的增长,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减少人为对地表的破坏。

3.4 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

湖滨带禁止不合理的人为占用, 已占用的应限期拆迁, 退田还湖, 退房还湿, 加大力度控制野生生物, 如水葫芦, 紫茎泽兰等对海域附近生物的入侵, 保护和恢复邛海湿地。流域内湖滨带主要包括[5]邛海西岸泸山森林生态修复与管护区, 邛海南岸农田景观保护区, 邛海东岸和北岸森林生态修复与管护区, 具体修复方案如下:泸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 水土流失面积小, 需采用天然林保护以及景观保护和修复两种方案;南岸区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为农田, 宜采用退耕还林以及河岸带生态恢复等措施;东岸和北岸区森林覆盖率低, 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 主要采用河岸带生态恢复以及生态景观林建设等措施。

4 结语

目前, 邛海存在部分宜林地和难造林地, 土壤瘠薄、干燥、坡陡, 并且紫茎泽兰入侵严重, 植被恢复与重建地块落实困难, 故邛海流域内的生态修复问题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泽峰, 周申立, 薛娜, 等.邛海流域泥石流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 (16) :173-174.

[2]朱静平, 刘洪, 赵碧.2010年西昌邛海水富营养化状态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08) :45-46.

[3]王丽倩, 郭怀成, 刘永.邛海流域生态脆弱性及评价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5, 24 (10) :1192-1196.

[4]张东坡.邛海水域变化对西昌的影响[J].西昌学院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5 (2) :38-40.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2

孟伟,范俊韬,张远

摘要: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流域管理;水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文明;水生态功能区

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单元[1].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是指流域水生态系统组成(物理组成、化学组成、生物组成)的完整性和生态学进程(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①生态系统健康,即在常规条件下维持最优化运作的能力;②抵抗力及恢复力健康,即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抵抗人类胁迫和维持最优化运作的能力;③组织能力健康,即具备继续进化和发展的能力[2].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不仅可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而且具有抵抗干扰、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并能够为流域提供合乎自然和人类需求的生态服务[3].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流域综合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约束与调控机制,导致流域内的各经济体片面地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造成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突出,这些结果同时反作用于流域经济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流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1].2007年,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4],其内涵和本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到生态旅游[5]、生态补偿[6]、生态规划[7-9]等众多研究领域之中,但主要集中在省、市、县、工业园区等层面,仅有少数研究[10]立足于流域层面,提出通过“污染源系统控制-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水体生境修复-流域系统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强流域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把流域内包括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在内的诸要素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11-13],以期为解决流域水生态健康问题、推动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工业化速度加快,由此引起了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大;此外,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生态用水和耕地.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流域污染负荷持续增加,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呈现出复合性、多元性、结构性的特点[14].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2.3%、50.0%和7.7%.另外,侵占湿地、围垦、网箱养殖以及不合理工程建设等开发活动,致使我国许多河流湖泊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流域水生态系统将面临更大压力.而我国目前的流域管理采取的是一种分散化、以行政辖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资源类型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造成了管理的职能脱节,并割裂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原有的完整性特征[15-16].经验表明,统筹流域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治理水污染,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流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7].辽宁省设立了辽河保护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流域统筹管理,按国家21项水质指标考核,2012年底辽河流域彻底摘掉背负了16年的重度污染的帽子,辽河保护区生态环境已进入初级正向演替阶段,水生态系统健康得到逐步恢复.

2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流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局出发,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以水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统筹安排,综合管理,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流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然、经济、社会、人类的关系,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同流域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流域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与流域生态环境关系的总结和升华,是流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的高度统一,它表达了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的方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趋势上看,流域生态文明将逐渐成为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态. 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以水为纽带的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二是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必须从系统和整体出发,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社会系统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

3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与主要任务

3.1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

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必须将流域作为一个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18],在时间和空间上以人类活动需求为动力、以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内涵为目标,通过投入产出链渠道,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流域有序而复杂的结构,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资金增值等功能[19].保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支撑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两大内涵的基础.具体途径是根据流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等自然特征划分水生态功能区,针对不同的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实行差异化管理,如保护目标的差异造成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容量的不同,从而采取相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总量控制标准等措施来控制污染物排放、调节人类活动压力,从而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能够持续提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服务功能,从而保障支撑流域生态文明三大内涵的实现(见图1).

3.2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3.2.1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目前我国流域的水环境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区为单元的水质目标管理模式,人为地割裂了污染物从源到汇的传输过程,增加了上下游行政区的环境管理难度,未能从流域层面对河流进行统筹管理;此外,水质管理的目标仍是单一的水体污染物,尚未重视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2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水生态系统安全的环境管理日益成为国际水环境管理的主流,强调从生态系统健康角度进行管理[21].在该理念下,国际的水环境管理已经从污染控制向生态管理的方向发展,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完整性是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22-24],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首先应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并根据水生态系统的差异性进行分区管理[25].因此,需要开展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以此为基础制订水生态保护目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从而科学控制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与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3.2.2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

我国现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限值建立的,在过去几十年的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水环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26].首先,一些水质指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同时因为生物种群、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毒理效应也表现不同,因此只有制订本国的水环境质量基准才能够为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奠定基础.其次,我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化学和物理指标,缺乏水生生物、营养物、生态学等类型的指标,不能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反映各类水生态功能对不同水质指标的具体要求,难以满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再次,我国没有分区执行水环境质量标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对应不同的生态保护目标[27],必须通过生态功能类型确定生态保护目标,从而明确维持某种生态功能所要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因此,亟需在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方法体系,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3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生态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承载,强调人类和生态健康的条件,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8].流域生态承载力是协调流域尺度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关系的主要手段,它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提出基础性要求.以生态承载力为约束,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实施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流域环境管理策略[29-31],逐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考虑整个流域内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风险的关系,提高流域产业生态适宜性,建立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法,提出流域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综合考虑流域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研究基于流域生态承载力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系列措施,提出流域生态产业培育战略,提升整个流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稳定性.同时,在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约束下,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从企业层面、管理层面、消费层面全方位提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流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

3.2.4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 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的复合生态系统,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首先要保证水资源的生态利用.水资源的生态利用必须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求.生态用水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即环境流量.在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未来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维持现状,生态用水应以现状生态系统状况的用水为依据;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需要得到恢复的流域,应该按照要达到某一生态系统目标状况时的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在生态环境很好且目前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可以动用一部分生态用水,即未来的生态用水量小于现状生态用水量,可以按照这一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在保障流域环境流量的基础上,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包括流域内部上下游与干支流配置,流域之间跨流域调水、水库调度,水质配置和生态用水配置.建立流域的水权制度,从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对流域水权进行规范和保障,具体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和水资源流转制度.

3.2.5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 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系统,由各种形式的聚落所组成,包括简单的遮蔽物、村庄、城市到跨越陆地和水域的相互联系[32].人居环境也是人类与物理环境、代谢环境(物质流、能量流)、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33].由于能源供应、水源保护、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自然保护区、动物迁徙通道、生态敏感区等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等流域性的统筹规划,都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流域中的大、中、小城镇应组成有机的体系结构,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不同等级的城镇承担不同的职能,提供不同等级的社会服务,因此,人居环境生态建设需要进行流域的(整体的)设计.以水系和道路网为骨架,以各类自然要素为基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格局、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抑制城乡无序蔓延,将生态人居建设的思想深入渗透到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加强城市绿地、雨洪调蓄池[34]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35].合理规划城乡规模,构筑城乡体系相协调的人居环境空间,实行城乡之间的自然融合和动态平衡.

3.2.6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流域生态制度建设是实现流域生态文明的保障,其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并遵守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制度、法规和条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自然法则.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是流域生态文明生态制度构建的基础,通过建立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负债表,确定自然资源产权、建立统计核算体系、建立综合考核办法[36].其次,要重点完善流域环境污染赔偿机制和流域经济补偿制度,二者必须作为相辅相成的2个方面同时建立,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让流域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对流域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例如,如果上游排污给下游造成污染和损害,上游的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出相应赔偿;与此相适应,如果上游水质好转,带来下游入水口水质相应提升,下游必须从用水企业和个人的排污费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对上游关停污染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补偿.

4结论与展望

a)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流域以水为纽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流域水生态功能区为基本单元,针对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采取有差异的管理措施,调控经济社会活动压力,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

构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篇3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认为,长江既是一条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一条维系生命的河流。长江享誉世界,在世界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流域范围覆盖十多个省区市,区内水资源充足,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以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总量。

《开县宣言》称,尊重长江流域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了解长江的自然资源与发展需求,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流域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生态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长江流域内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蓬勃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湿地恢复和保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历经9年的共同努力,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覆盖了整个流域的2500万公顷湿地,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湿地保护类型,保护了中国超过一半以上种类的珍稀物种,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了解湿地,尊重湿地,保护湿地,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在流域十二省、市、自治区开展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成为主流化的工作,社会化管理模式正在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长江流域正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战场,成为实现保护与利用平衡发展的重要阵地,也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累了创新与实践的成果。

目前,长江流域湿地恢复和保护管理的能力还不足,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将湿地保护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的水平还不高,社会融资渠道和机制还不完善,地方政府投入到湿地建设的公共资源和财政压力仍然较大,湿地面临的威胁与高效管理机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的保护协同性十分欠缺,在国家颁布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要求面前,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后,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的发展更需要创新机制,率先在湿地恢复、管理能力提高、社会化参与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为此,网络成员共同倡议:

首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湿地保护的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保障。积极开展湿地确权试点,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湿地,成片恢复湿地,完善湿地保护体制体系,遏制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势头;进一步提高湿地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农村整治、环境治理特别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湿地处理净化污染物的能力,使湿地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开展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

其次,进一步守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红线,保持湿地总面积不减少。围绕“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充分结合《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在长江流域率先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实行因地制宜分区政策,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技术和模式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推广,实行湿地用途管制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稳妥开展退耕(林)还湿工作,扩大湿地面积,共同守住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

第三,进一步改革创新,构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积极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查处违法占用、破坏湿地的行为。抓紧研究生态环境损害方面有关湿地损害的具体指标,落实地方政府湿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建立湿地自然资产和负债核算方式,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使之纳入沿江各级政府自然资本的评价体系、资产负债表和考核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合理、科学地参与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长江流域上下游区域的补偿模式。

最后,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长江湿地网络的管理水平。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在该流域湿地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在长江流域构建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合作模式,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广泛学习和吸收全球各大流域湿地管理的成果经验和方法,引进合作资金。系统梳理和总结长江湿地保护网络9年来的工作机制和成果,推广网络成功经验。

流域生态 篇4

1 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1. 1 战略需求

1. 1. 1 战略地位重要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跨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流域面积约14. 30 万km2。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欧亚大陆桥之要地,下游的额济纳旗与蒙古国形成了507 km边境线,黑河流域还有我国重要的国防和军事科研基地。同时黑河流域又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汉、蒙、回、藏、裕固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 1. 2 水事矛盾突出

黑河流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集中且蒸发量大,为典型的资源缺水型流域,流域水资源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需要,水事矛盾相当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凸显,加上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且跨区域,协调管理难度大。

1. 1. 3 生态危机严峻

作为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开发最早的流域,急剧恶化的水环境明显影响黑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循环过程的微小波动往往对该流域生态系统造成强烈影响。特别是近50 年来,随着人类活动持续增强,中下游地区严重荒漠化,居延海干枯,黑河流域已经成为我国两大生态危急区之一和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1. 2 实践需求

1. 2. 1 理顺流域管理体制的需要

黑河流域管理局作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派出机构,是在黑河流域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而黄河水利委员会又是水利部的派出机构,相关权限依托于水利部授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河流域管理局议事及综合协调能力的发挥,削弱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权威性。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更好地处理与现行法律、法规,尤其是与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关系,亟须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系统管理,通过流域立法划分流域管理机构和相关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及其他配合主体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在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统一管理的原则下对黑河流域实行统一管理。

1. 2. 2 加强流域管理手段的需要

实现流域统一管理、协调行政区域管理和行业管理,是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其中涉及大量行政许可、监督和必要的处罚行为,需要依法具备相应的行政资格和能力。目前,黑河水量调度仅仅依靠单纯的行政手段实施“全线闭口、集中下泄”,正义峡断面下泄指标的完成和流域水资源的配置主要取决于上游天然来水过程。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于2013 年批复了《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旨在对天然来水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保证正义峡断面下泄指标并科学配置水资源,但还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由于现有的法律保障不足,流域管理机构在协调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上调控手段不足,力不从心。

1. 2. 3 流域与区域统一管理的需要

黑河流域管理局通过协调地方政府及地方水务部门、用水单位及用水户行使其水资源管理和调度职能,但现行法律法规在管理职责和权限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造成在具体实践中流域利益和区域利益容易产生冲突。2012 年4 月黑河调水期间对黑河上、中、下游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中下游的用水矛盾十分突出,黑河流域管理局协调处理难度较大。2013 年11 月再次对黑河中游张掖市的甘州区、高台县和临泽县的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机构访谈以及入户访谈,发现黑河流域管理局和地方水务部门的联系主要发生在调水事务上,且具有阶段性,和其他部门诸如法制、环境保护、农牧等的联系较少。在张掖,灌溉与调水的矛盾十分突出,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其区域利益与流域利益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协调。因此,寻找“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的结合点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2]。

1. 2. 4 流域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需要

国家层面的立法还不足以支持流域的统一管理[3]。由于缺乏上位法的支撑,现行流域管理制度的有些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4]。而且,黑河流域实务工作中常用的法规制度大多是水利部的规章和国务院、水利部及黄河水利委员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层级较低,约束力有限,多为应急立法,这种分散性、不完整的立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流域管理实践[5]。同时,现行法规制度大多是实体性规定而缺少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导致实体法所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流域所经省区的相关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大都是围绕国家立法制定的实施性立法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短,延续性差。由于缺乏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流域法,同位层级的流域管理立法( 甚至是低层级的) 无法协调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防洪等一系列问题。流域管理制度与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法律冲突较为突出,如取水许可权的冲突。

2 国内外流域法制化管理的启示

2. 1 国际启示

通过梳理主要发达国家和国家联盟,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对泰晤士河、田纳西河、墨累- 达令河、莱茵河以及欧盟水框架指令治理的经验,其流域法制化管理的启示如下。

2. 1. 1 重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各国往往都以一部基本法为基础,具体制定并实施相关系列立法,不断细化和增加规范范围,通过区域立法与流域立法的有机结合、尝试区际立法等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发展[6]。

2. 1. 2 注重流域机构能力建设

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完善而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赋予流域管理机构一定的自主权,如英国的泰晤士河水管理局,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TVA) 。同时注重协商机制,建立和完善州内、国内乃至国际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协商机制,有力推动流域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行阻力[7,8,9]。

2. 1. 3 综合规划先行

各国普遍注重流域管理开发的整体规划,规划涉及面广,纲领性强,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流域内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使流域内各项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活动相互协调。

2.1.4注重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手段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各国大都利用水权、水价的杠杆作用,注重市场机制,以及工程和非工程手段的运用。同时重视水资源数据和情报的利用与分享,致力于建立完备的水资源数据库及先进的预警和监测系统[10,11]。

2. 1. 5 强调公众参与机制

流域管理中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各国大都注重公众参与且制定相应的参与机制,包括环境教育等内容,依法保障其权益的实现[9,10]。

2. 1. 6 流域管理制度要有重点、分阶段地落实

流域管理内容涉及面广,所流经区域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等背景各不相同,各区域的履行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流域管理在总时间表可控的情况下,要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落实[12]。

2. 2 国内启示

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流域层面和省区层面均制定有相关制度并设立相关机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国家立法以及《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条例》和《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重要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其制度建设的启示如下。

2. 2. 1 强调流域统一管理,树立流域机构的权威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规定的基础上,流域法规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区域管理应当服从流域管理”,更加符合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实际需要。

2. 2. 2 水量与水质管理并重

强调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功能区监测和治理,完善水量的统一分配、调度管理及用水管理规定,做好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城乡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等制度。同时,重视地下水和地下水环境的保护,规范地下水开发的管理,禁止擅自开采承压地下水。

2. 2. 3 常规管理和应急管理相结合

严格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审查制度,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及项目资金管理等日常管理。同时,制定流域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等,建立应急水量调度的处置制度。

2. 2. 4 注重生态用水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各流域一般都要求推进经济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干流禁止开荒,防止生态用水被挤占,促进流域生态恢复。同时,建立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上、下游在排污超限,水质不达标方面的相互补偿标准,对减排企业和转产农民,由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予以扶持。

2. 2. 5 围绕流域管理立法,制定配套措施

根据国家立法,结合流域实际,制定流域管理立法的系列配套制度或措施,使整个管理工作利于操作和执行。

2. 2. 6 强化法律责任,增大处罚力度

明确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到权责一致。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规定较为全面的流域管理责任条款。

3 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设计

通过法规体系建设,旨在通过公平协商,建立一套既能实现资源共享,各方互相让步,又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并有共同遵守愿望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本文提出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设计的三套方案,即“一大一小一中”的立法规划体系思路。

3. 1 方案一: 大方案———应然法体系

大方案是按照法理和流域管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的一种应然法体系,即从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提出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该方案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需要超越黑河流域管理局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现有职能和上位法的部分规定; 管理主体不仅以黑河流域管理局为主,还应包括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流域所在三省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等。通过列举式规定和原则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明确赋予这些管理主体以相应的职责; 制定一部黑河流域管理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立法,即《黑河流域管理条例》。《黑河流域管理条例》需要对流域管理涉及的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对流域机构的地位、管理职责及法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更加明确,权威性及协调能力增强。《黑河流域管理条例》也能为流域管理相关配套法规制度,流域内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和废除提供依据和指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黑河流域管理更趋科学合理和综合高效。综合考虑黑河流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国内其他流域立法的先例,该条例定位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较为科学合理。

3. 2 方案二: 小方案———实然法体系

小方案则是按照国家三定方案规定的黑河流域管理局职责,在现行流域管理体制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相关规定,结合流域实际设计的一种实然法体系,即管理主体包括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流域所在三省区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主体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履行好水行政管理的相应职责。该方案重在流域管理法规体系的梳理、拓展、补充和提升,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将《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拓展提升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增加除水量调度之外的其他相关内容,形成流域统一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并争取将其上升为国务院行政法规; 完善现有制度体系,争取把有条件和成熟的制度上升层级,把职责范围内还没有制定的制度尽快开展调研以促进制定出台;做好两个沟通,一方面积极与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沟通,争取拓展黑河流域管理机构的有关业务,即在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内拓宽授权,不仅涉及水量调度,还应加入水质管理、地下水管理、水土流失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以及水行政管理等内容,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各省区立法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做到地方法规体系建设和黑河流域法规体系建设能够有机衔接。

3. 3 方案三———折中方案

折中方案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根据现行水资源管理上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 ,在黑河流域管理局上级主管部门(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职能范围内给黑河流域管理局拓展授权; 在管理主体上不仅包括黑河流域管理局,还包括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流域所在三省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等; 以水利部为主,环境保护部配合,协调多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拟定《黑河流域管理条例》,仍然定位为国务院行政法规,以《黑河流域管理条例》制定为核心,以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和机构建设为补充。

4 推荐方案及其主要内容

大方案涉及内容和范围较广,小方案只属于改良方案。考虑到操作难度和可行性、流域管理实际和效果需求,本文推荐方案三即折中方案。该框架体系的设计按照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尽可能体现其思想,但又必须兼顾流域管理实际需求和现实操作性。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应用生态系统方法,通过具体的行动、过程和实践,促进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13]。折中方案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a. 充实流域管理内容。以流域为单元,以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已有的流域规划、水文监测、水量分配与调度、取水许可、工程管理、水事纠纷协调与处理等基础上,争取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扩大授权,增加排污许可和水质监测、地下水管理、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管理、河道管理、防洪管理、水土保持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监督处罚及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明确建立流域内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设立国家生态补偿基金对资源调出区给予相应经济补偿以促进流域治理目标的实现和巩固治理成果。明确调水的生态目标,确保中游节约的水用于下游的生态治理而不是生产建设。加快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的制定工作。

b. 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及部门间协作机制。根据各主体本身管理权限和在流域管理活动中可能发挥的最大实际效益,明确各主体责任,形成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为领导责任主体,黑河流域管理局为协调责任主体,流域所在三省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配合部门、流域内的国防军工部门等为执行责任主体的流域管理主体格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标,建立黑河流域管理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流域目标在区域内得到支持。

c. 加强流域机构能力建设,强化社会公众监督。明确或成立地方的流域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加强机构管理能力建设,开辟社会公众监督渠道,形成综合化、层次化、专业化、责任化、社会化的流域管理体制。给农民用水者协会一定的经费支持,以鼓励其有效参与流域节水,提高用水效率以及其自治水平和能力。

d. 稳妥推进流域立法工作。各层面依据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骤,通过完善已有立法,协调相关立法,争取新立法,制定流域和地方政府的配套制度等措施,逐步构建法规体系设计的框架和内容,制定或修订不同层级的法规制度,形成以《黑河流域管理条例》为基础的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 篇5

0 综合说明 1 项目背景

1.1说明项目的来源,简要说明工程基本情况等。

1.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初步设计考虑主要因素等。流域基本情况及分析

2.1 自然概况 2.1.1流域概况:

概述流域区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2.1.2地质地貌:

(1)

说明流域地质构造、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重要单项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等。

(2)

说明流域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小流域的特征与形态,主要包括小流域的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壑密度、地面坡度组成等。2.1.3气象、水文:

(1)

说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

(2)简述流域所属流域、水系,地表径流量,年径流系数,年内分配情况,含沙量,地下水位等水文状况。2.1.4土壤、植被:

(1)说明流域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厚度,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工程需要,调查说明土壤质地,容重,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等要素。

(2)

说明流域主要植被类型,郁闭度(森林),覆盖度(草、灌木),主要树种、灌木、草种。

2.1.5其他:根据工程需要,可补充说明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行政区划、人口与劳力。说明流域行政区划,说明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劳力总数。

2.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说明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农村经济状况:

(1)

简述流域农村经济状况,说明流域农村经济总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情况,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

(2)

简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工副业等生产现状,主要分析农业、林业、牧业的结构情况。

2.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简述流域交通路网等基本情况,重点说明田间道路(含机耕道)等情况。

2简述流域水利设施现状,说明其数量、容量或长度、运行情况等。2.2.5其它情况。2.3 水土流失状况 2.3.1水土流失现状。

2.3.1.1 不同土地单元的土壤侵蚀分析

利用USLE方程或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计算和评价不同土地单元的土壤侵蚀。

2.3.1.2 明确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分布,以及有关山地灾害情况。

2.3.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分析说明造成流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重点说明人为因素。

2.3.3水土流失危害。说明流域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2.4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2.4.1水土保持现状。简述流域已进行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分布、面积、保存情况,产生的效果,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情况。

2.4.2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分析流域水土保持目前还存在的问题。2.5土地适宜性评价 2.5.1 评价原则

2.5.2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5.3 适宜性评价 流域规划布局

2.1 土地利用调整

3.1.1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论,确定流域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

3.1.2

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说明流域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列表对比现状和治理期末的土地利用变化。3.2 规划布局 3.2.1

三道防线划分 3.2.2 建设目标和规模 工程设计

4.1 生态修复区措施 4.1.1 封育保护 4.1.2 封禁标牌

4.2 生态治理区措施 4.2.1 梯田 4.2.2 经济林

4.2.3 水土保持林 4.2.4 节水灌溉 4.2.5 挡土墙

4.2.6 村庄排洪沟 4.2.7 村庄美化

4.2.8 生活垃圾处置 4.2.9 污水处理 4.2.10 生产道路 4.3 生态保护区措施 4.3.1 沟道现状

4.3.2沟道治理设计 4.3.3 沟道清理…

4.3.4 护岸典型设计 小流域监测

5.1 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 5.2 监测点位布设和监测方法 施工组织与实施

6.1 工程量

6.1.1

汇总各类措施的数量及工程量。

6.1.2

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按《水利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59-2006)执行,林草措施的工程量调整系数取1.03。6.2 施工条件

6.2.1

阐述流域气候和水文条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6.2.2

阐述施工交通方案。

6.2.3阐述苗木(种籽)、建筑材料、施工用水、电、风、油等来源和供应方案。6.3 施工工艺和方法

6.3.1 明确各类措施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要求。6.4 施工布置和组织形式

6.4.1明确施工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专业队施工、农民施工或多种形式结合。

6.4.2对于治沟骨干工程以及较大的拦沙坝、塘坝、泥石流排导等应提出施工总布置,主要包括土石方平衡、取料场、弃渣场、场内道路、施工场地等。6.5 施工进度

基本确定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环境影响评价 7.1 环境影响分析 7.2 措施

8投资概算与经济评价

8.1 投资概算

8.1.1 简述工程简况,包括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措施数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总工期、估算总投资、静态总投资等。

8.1.2说明投资概算的编制原则、编制依据、项目划分、计算方法、采用的定额和取费标准以及价格水平年。

8.1.3分析计算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概算分项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测算分投资。

8.1.4利用外资工程的内外资投资概算应在全内资估算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外资型式进行编制。报帐型(式)需根据全内资概算结果按当时汇率将人民币转换为相应外币并考虑由于利用外资增加的相关费用。

8.1.5应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制投资概算附件。8.2 资金筹措

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投资分摊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方案。8.3 国民经济评价 计算三个指标 效益分析

9.1 经济效益

明确效益计算方法、主要指标及参数,明确效益定额、实物效益、农民收益,得出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并进行评价。9.2 生态效益 9.2.1调水保土效益

根据典型观测数据结合效益分析结果,确定各项措施的调水、保土定额,进而计算工程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并列表说明。9.2.2生态效益

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状况,主要包括林草覆盖率、减灾等。9.3 社会效益

说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节能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实施的保障措施

10.1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 10.2 技术保障 10.3 资金管理保障 10.4 宣传

附图

附图1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2 小治理措施布局图 附图3 小治理措施典型设计图

《从区域基础和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宜宾市的城市产生和发展》 引言: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背景概要:宜宾市地处四川省南部,位于岷江和金沙江交汇地,是长江上游的开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在地缘上属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气候宜人,上古时代便有人在此定居。据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同时,宜宾是中国西南开发较早的城市,早在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已设城,至今已有2192年历史。曾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

正文:

一.从区域基础角度分析宜宾市城市发展大环境 1.自然地理条件

宜宾市地缘上处于四川盆地边缘。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分。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受外部大气环境影响相对较少,气温稳定,适宜人居。

2.经济地理条件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宜宾市处在成渝经济圈的内环上。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构成了成渝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群及交通网络载体。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二.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宜宾市在大环境中的个性 1.自然地理位置——两江汇口,四地交界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位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交界地带,岷江和金沙江在此汇合。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条件齐全。由于处在四个省市的交界地带,既是各个经济群体的辐射的交界,同时在联系各区域,促进相互之间的物流、信息流的流通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且,作为长江上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起到了对外联系的积极作用。2.经济地理位置——成渝经济圈上一个重要的 节点

在区域战略层面分析,宜宾地处成渝经济圈的交接地带,与两地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近年来积极推动自身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更新。形成了以酒类食品工业、清洁能源工业、化工轻纺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对外联系上,宜宾也积极参与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根据自身的经济地理位置,着力推进成渝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物流、产业流和信息流的交互,并积极扩大成渝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力图凭借自身在区位上的优势,将宜宾打造成区域内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对外的门户城市。

3.政治地理位置

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宜宾被划入了限制开发的区域。由于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品质较好,但环境承载力相对薄弱,且生态破坏造成的影响恶劣,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考虑,宜宾的生态环境不适合作大规模的开发。然而,这既是限制,更是机遇。凭借自身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交通条件,并以成渝经济圈作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并积极推动以五粮液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及清洁能源、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在保全生态的同时促进城市又快又好发展。

三.基于现有条件关于宜宾市未来发展战略若干建议 1.依天时——把握时代大趋势,加快节奏,促进发展

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宜宾市便凭借卓越的交通条件和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在西部大开发中崭露头角,全市经济水平有很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而今,随着建设成渝经济圈的战略逐渐明晰,宜宾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

首先,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就使得宜宾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四地交界,两江汇口”的独特区位使得其可成为整个成渝经济圈的门户城市,良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又使得其有实力发展为川南片区的中心城市。同时,在新时期、新机遇面前,宜宾市要准确把握形势,在大战略和小区域明确自身的定位,既要积极迎接两大核心城市的产业扩散,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又要继续推动传统的优势产业,并试图将五粮液集团、丝丽雅集团、天原化工等国有优良资本进行整合,把眼光放长远,放手发展,将其推到更高的发展平台

2.就地利——体现门户价值,打造核心品牌

由于宜宾在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上的独特区位,注定了其与众不同的发展方式。在地缘上积极发挥港口城市的作用,着力疏通航道,广开航务,重振长江黄金水道。在经济区位上,结合自然区位,在打造港口的同时,积极提升作为大区域内门户城市的地位,努力吸引物流、信息流,发展为区域对外的资源集散地。同时,又要牢牢把握自身的优势产业,将五粮液等优良资本做大做强,凭借自身的核心品牌,积极推动产业的更新换代。此外,还要努力推动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精密制造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努力成为独具特色的川南中心城市。

3.通人和——推动旅游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聚集人气,吸引资金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篇6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平公正。文章通过研究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有益建议。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基本原则

(一)构建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首先,应该弥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缺漏,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使流域生态补偿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生态补偿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确立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把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原有法律规范中没有规定的环境保护手段如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等内容加以补充。其二,在相关的水环境保护单行法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中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的规定。其三,加快推进生态补偿立法。目前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严重缺失,我国各地生态补偿实践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补偿的发展进度,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补偿条例》的出台。通过宏观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明确生态补偿的原则,确立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细则。其四,基于流域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已有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当前主体功能区建设,针对流域的不同类型及其突出问题,制定适当的政策法规。对于省内跨市的中小流域,各个省政府可以制定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的具体办法。

(二)完善流域补偿的基本原则

1.“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

《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规定为“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该原则虽然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体现了受益者补偿的思想;但没有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受偿主体,没有体现出“预防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笔者赞同有关专家的建议,在该原则的基础上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中确立“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的基本原则,以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正面激励之功能,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趋势,实现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之目的。

2.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原则

流域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具有外部性,需要政府承担保护流域的主要责任。我国仍然存在公共资源产权不明确、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等问题,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流域管理中的责任分工是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基础,发挥政府的统一协调作用始终是整个流域生态补偿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然而,在流域管理中,单纯的行政行为具有费用高、经济效率低,公共权力寻租等特点,因而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3.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原则

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及水体的流动性要求流域管理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统筹全流域的利益,对全流域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然而,我国的许多重大江河,流域面积广阔,涉及多个省市。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被行政区域人为地割裂,而且这种人为的分割并不具有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建立流域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流域上下游各方利益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流域一体化开发,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具体内容

(一)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

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即解决“谁补偿谁”的问题。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包括生态受益者和生态破坏者。生态受益者是指从流域生态服务中受益,但未向生态保护者支付或足额支付生态保护成本的社会经济实体,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受益群体(即受益的区域、企业和个人)。生态破坏者是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造成水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的责任主体,具体指流域中上游的超标排放者。

接受补偿主体:流域水资源利用或保护活动将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外部性效应,根据损益关系的不同,接受补偿的主体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态保护者;二是受生态破坏影响者。生态保护者是指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付出大量成本的贡献者以及为维持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利益受损者,包括进行生态移民、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区域、单位和个人。受生态破坏影响者是指当区域内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或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超过相应的总量控制或跨界断面的标准时,利益受到损害的区域、单位和个人。

(二)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即“补多少”才能达到改善恢复流域水环境的目标,才能实现流域内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根据国内的理论和实践,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测算标准主要有三种:基于水质水量的测算标准;基于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及机会损失成本的测算标准;基于流域生态环境重建或恢复的测算标准。笔者建议根据流域的不同类型及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

下游对上游的补偿标准:当上游保持了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为下游提供了优质充足的水资源时,下游地区应该为其享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付费,流域生态补偿的测算标准主要是按照实际投入与机会损失来确定。根据流域水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流域水源涵养与维持生态环境的成本包括实际保护投入和因发展受到限制而造成的机会损失。实际保护投入包括上游地区水源地涵养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移民和水污染防治等主要措施的投入。发展机会损失的计算则通过对关、停、并、转企业的实证调查分析与邻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得出合理的估算成本。

上游对下游的补偿标准:当上游对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下游水资源短缺或水污染加剧时,上游地区应该就造成的损失给下游地区补偿。补偿量则是根据相应的总量控制标准和跨界断面的考核标准,结合超标污染物的浓度、种类、超标时间、水量等因素进行测算。

上下游共同治理的补偿标准:对于生态环境长期持续恶化的流域,由于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利用和污染物的长期过量排放,往往存在严重的历史遗留,当务之急是治理流域的污染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测算应该基于生态重建或恢复的成本进行计算,以上下游的生态受益程度、支付意愿和污染治理成本为依据,将生态重建或恢复成本在上下游主体之间进行分摊。

(三)建立长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根据补偿方式发生作用时间的长短,生态补偿的途径相对可以分为输血型补偿和造血型补偿两类,前者包括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后者包括政策补偿、项目补偿和智力技术补偿。输血型补偿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补偿方式,完善这种“输血”式的生态补偿补偿模式对于保护我国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输血”型生态补偿模式无法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的自我积累问题,不能实现受补偿地区的自我发展。因此,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就必须以“造血”式补偿模式为主。“造血”式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应当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对于资金缺乏、经济薄弱的流域上游,政府应该加大在投资项目、产业发展和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优惠的力度,为上游地区的发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大力调整流域上下游地区的产业结构,把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落实到具体的产业项目上,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流域框架内考虑上下游间的产业的布局与资源配置,壮大与发展流域上游产业,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缩小上下游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流域生态补偿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流管理机构职能,制定流域管理规划

建立权责明晰的流域管理机构,不仅是流域生态系统本质特性的直接要求,而且是流域生态补偿有序实施的组织保证。长期以来,我国流域管理部门间权力配置冲突,决策混乱,导致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笔者建议,从流域的整体性出发,建立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进行统一管理,彻底解决过去流域管理中“多龙治水”的问题。跨省的重大江河流域不仅涉及到流域内各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中央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买方或中间人,负责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流域管理机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开展全流域管理规划,流域管理规划中应当明确流域内水资源在各行政区进出口断面的水质要求;确定流域内各行政区的总配给水量、排污总量;建立流域内供水分配的协调机制、排污检测控制机制、监督和奖惩机制。对于省内跨市层面的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各省政府可以结合本省实际,设立流域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应以流域为基本单元,应考虑流域上下游的生态功能,制定适合的流域管理规划。

(二)建立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机制

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为了达到跨界水质的目标,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根据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或者上下游政府达成的跨界断面水质目标协议,依据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程度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核定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金,简称流域水质生态补偿机制。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是利用环境质量的改善反映区域污染物减排的效果,也是解决跨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跨界水质考核制度的实施,需要研究建立全国跨界水体在线监测制度,加强上下游地区在水环境质量检测方面的合作,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水环境在线监测网络,提高水环境保护和监测的科技水平。

(三)建立多元补偿资金筹措机制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方式是流域生态补偿得以有效实施的资金保障。在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社会公众参与的作用,扩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途径。首先,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生态环境脆弱的上游地区。政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水污染、水环境破坏主体的排污费、生态税、违反上下游总量控制目标的补偿金的等。其次,积极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对于流域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根据使用的水质、水量、获得利益的大小,对生态保护者给予适当的补偿。第三,其他资金来源。通过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生态标志等途径筹集资金。

[1]田义文,王宁军,孙永信.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J].理论导刊,2007(7).

[2]周雪玲.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

[3]许凤冉,阮本清,王成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 篇7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领域。流域在组成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在特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整合了众多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对象, 以河流为纽带, 以水资源为核心, 组成了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流域是水循环最基本的地域单元, 对地球表层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域作为开放的生态系统, 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流域尺度上的生态补偿能综合体现生态补偿中错综复杂的人、自然、组织、社会间的关系。同时, 生态补偿的中外差异也体现于流域尺度的生态补偿中。

1 中国的生态补偿与国际的环境服务付费在内涵上的比较

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生态补偿进行了概括, 即目标层面和执行层面。从目标层面上看:一是侧重于生态学意义的生态补偿, 一是侧重于经济学意义的生态补偿。 (1) 侧重于生态学意义的生态补偿, 更关注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和生态功能的补偿, 进一步从执行层面看, 在实现生态系统本身自然补偿前提下, 由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对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治理,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或生态服务功能。如对生态用地的占用补偿、政府购买的生态移民及其他的依靠市场力量进行的补偿等。这类观点认为生态补偿是建立在以生态为中心的基础上, 实现生态正义是其核心内容[1], 手段和实施机制是灵活宽泛的, 只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都可以囊括其中。 (2) 侧重于经济学意义的生态补偿是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 将行为主体的生态保护行为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机制。从执行层面看, 以激励或约束人的行为模式为必要条件, 关注生态环境状况与人的行为因果联系, 根据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策略选择, 通过调整人的行为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因此, 污染者付费、使用者付费、受益者付费原则就成为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作为生态补偿概念的核心内容[2,3]

Noordwijk和Sven Wunder在其界定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内涵中认为:环境服务付费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管制手段而言, 是一种替代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 具有自愿的交易、明确界定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应的买卖者、付费是有条件的等特点[4,5]。对比中国的生态补偿与国际环境服务付费可得出二者在以下方面的差异:

1.1 逻辑上的差异

国内外的生态补偿的立足点都是生态系统, 中国生态补偿出发点是人类对生态系统补贴或赔偿, 最终归结到有利于生态环境;国际上环境服务付费的出发点是具体受益人对环境的改善付出报酬, 最终归结到有利于付费者和服务者双方, 其逻辑是满足付费者个人的环境需求同时实现生态系统改善。但下游付费者的需求并不一定有利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 如满足下游的休闲娱乐 (冲浪) 需求会造成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1.2 具体实施原则的差异

中国的生态补偿遵循使用者付费、污染者付费和受益者付费三个原则;国际环境服务付费是自愿性的受益者付费, 范围相对较窄。

1.3 实施理念的差异

中国的生态补偿是由政府、市场力量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体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协商理念;国际的环境付费是由市场力量自发调节的环境保护机制, 即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基础上的主观为经济、客观为生态的自由市场理念。

2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与国际流域环境服务付费在实践中的比较

2.1 流域生态补偿对象的比较

中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和国际流域环境服务付费关注的都是流域生态环境, 但由于实施机制的不同形成了直接补偿对象的差异。目前,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直接补偿对象更多地体现为对流域范围内各种自然资源的补充和恢复[6], 如重要生态用地要求实行“占一补一”原则;另外也有经济利益关系调整与激励作用的补偿, 如退耕还林中对退耕林农的补偿。其着眼点是补偿开发引起的自然资源的损耗和流域生态系统功能降低或破坏, 经济补偿只是作为实现生态目标的手段。国外流域环境服务付费的标的是流域范围内各种能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服务, 着眼点是对提供满足下游环境需求的行为给予付费, 支付给流域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政府、私人部门或个人。生态补偿支付的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然资源损耗及为提供资源而付出的投入, 而环境服务付费支付的是以交易机制为基础的服务行为。

从补偿标的的发展趋势看, 国际上正逐步将流域环境服务商品化, 对明确界定的流域环境服务进行交易, 更多的表现为现货交易或合同、契约。流域环境服务包括水质、地下水调节、水生生境保护、土壤污染控制和水质和量调节, 综合性的流域环境服务产品包括流域保护合同、最优管理合同[7]。

2.2 流域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比较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上下游、左右岸、流域内外的居民、企业、各类NGOs、公共事业部门、各级政府、部门等。但能参与到其中的主要是政府部门。如“退耕还林”中关系农民利益的补偿是由政府部门提出的, 给退耕户的补偿是按国家统一确定的补偿标准, 未能真正体现出退耕户的要求补偿意愿与真实损失。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驱动力来源于政府, 生态补偿的决策、程序由政府决定, 其决策机制是集权的政府决策, 管理模式是通过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集权式决策与管理, 其约束机制主要是行政手段和长官意志。因此流域生态补偿中政府是主导, 根据图1, 在中国流域生态补偿补偿的活动中, 政府作为买方占74%、作为卖方占70%、作为中介占72%, 私人企业未作为卖方出现, 私人部门和个体根本未作为中介出现。这反映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中市场主体还很不成熟[8]。

国际流域环境服务付费的驱动力来源于需求方和供给方。从买者、卖者、中介者分类来看, 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但不是绝对的作用。国际流域环境服务市场是由私人企业和个人占据, 60%多的买者和超过65%的卖者推动了环境服务市场, 在买方和卖方比重上政府处于第2位。中介服务主要是由NGOs、政府和当地社区提供, 尤其是NGOs在沟通供给方和需求方上具有特别积极的作用, 政府作为中介的作用略低于NGOs。

2.3 流域生态补偿手段的比较

流域自然资源是公共物品, 流域环境保护是公共事务, 流域环境服务具有外部性、信息不充分、水资源自然垄断等因素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作为解决市场失灵的替代手段, 国内外曾普遍地把管制作为环境保护的首选。政府一边提供制度框架, 如产权制度、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边制定、解释实施细则, 如水资源使用权分配需要政府来完成, 其监管和利益协调也需要政府的参与。在实施管制基础上, 中国政府还直接投入生态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当前中国主要的生态补偿途径[9], 水土保持补助是以政府部门投入的生态补偿方式, 还有政府部门以工程项目形式进行流域生态补偿。从生态补偿形式看, 中国的流域生态补偿除了资金、技术、实物补偿等形式外, 还包括政策补偿和智力补偿。中国流域生态补偿除流域内上下游的补偿外还包括流域内外的生态补偿, 如“南水北调”和“白洋淀跨流域调水”。

管制作为市场的替代手段并非总能实现其目标。政府采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则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 如可交易的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水资源费、财政的补贴、税收减免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 通过调整政府行为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是一个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如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土地的招 (标) 、拍 (卖) 、挂 (牌) 出让制度, 小流域治理中“四荒”拍卖。

中国还有以市场交易为手段的生态补偿。东阳-义乌的水资源转让协议利用市场机制使水资源使用上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的上游地方政府 (东阳市) 得到正确的激励, 通过采取合理的流域保护措施来体现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使水资源在各竞争性使用者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同时也有助于水质改善。

根据以上内容,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手段包括三类:管制和政府直接投资, 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 还有传统的市场支付机制。国际环境服务付费的手段包括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和已经有所发展的传统市场支付机制。

国外的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包括可交易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削减市场壁垒、行政性收费和税收差异化、降低政府补贴等。国外制度环境、支付机制相对成熟, 一些流域保护的市场机制、手段逐步成熟, 如买卖者的直接协商、中介贸易、合伙贸易、内部贸易、场外交易、拍卖、零售贸易等。相对于管制手段而言, 这些行为具有自愿性, 即付费的一方和接受费用的另一方在支付机制中所做的是充分知情下的自愿行为。

2.4 上下游在推动流域生态补偿作用的比较

由于自然地理区位的差异, 流域上游在水资源使用上处于自然垄断地位, 而相关法规、政策上的抵触、缺位则强化了上游的自然垄断地位。因此在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及上下游的关系上, 中国的流域生态补偿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中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往往是政府部门提出, 而且往往是上游政府提出, 或者说是流域环境服务供给方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表明流域环境的管理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 而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 辖区的经济发展也是一项重要职责。《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这造成上下游在区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环境保护任务。上游地区往往是生态敏感地区、水源保护区, 上游要完成的环境保护标准更严、目标更高, 上游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多的环境成本[10];企业的环境准入条件不同, 上游损失更多的发展机会。上游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下, 通过流域生态补偿来均衡外部性带来的扭曲, 不失为上游的可选方案之一。而下游作为现存法律、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必然不会主动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在流域生态补偿的积极性上, 往往是上游提出流域生态补偿。

国外的尤其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对流域生态服务的付费往往是由下游的私人部门提出, 在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IIED) 的案例中52%是由需求方驱动的。由供给方驱动的流域生态补偿比较少, 但随服务商品意识的增强和市场支付机制的成熟, 供给方驱动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2.5 上下游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关系比较

流域环境服务市场的特点是较高水平的合作 (供给者间的合作、需求者间的合作、供给者与需求者间的合作) , 但在合作中也存在竞争。一方面, 竞争发生在环境服务供给者 (上游) 与需求者 (下游) 间。与传统市场竞争不同 (生产者为争夺同一种资源竞争、消费者为争夺同一种产品而竞争, 合作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贸易合作) , 上下游间的竞争是当上游土地利用方式或用途的变更威胁到下游环境质量时, 在下游受益人和上游的土地使用者间发生的, 所竞争的是土地的不同用途, 是一种资源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往往促成了下游受益人间合作, 为的是形成一定的市场力量, 跨过市场准入的门槛, 通过与上游谈判促成上下游间的合作。另一方面, 真正意义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环境服务供给者间, 环境服务供给者间为争夺有限的资金或信用、许可证, 在供给者间形成一个相互竞争机制。

流域环境服务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 一则从市场均衡来看, 流域环境服务不是一般性商品, 而是用于满足下游需求的特定商品, 是买方市场, 供需双方市场地位不均衡;二则这主要由于一些现实所决定的:流域环境服务不能简单的分割给众多的买者,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域是被几个拥有者分别占有, 这使个人供给流域保护服务出价困难。因此, 虽然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但它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确切地讲, 从性质看流域环境服务市场往往是由供给者与合作的需求者之间的协商实现的。

中国的上下游的生态补偿同样也呈现较多的合作。这是由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基础决定的:上下游政府冲突的解决依赖于中国行政部门金字塔式的科层制, 通过扩大组织的规模, 把外部交易成本转化为内部交易成本, 从而降低流域生态补偿的交易成本, 将由于产权不清、市场主体不成熟等原因造成的难以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变为可行, 如福建省的九龙江、晋江、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6 流域生态补偿与贫困关系的比较

国际上认为环境条件对贫困问题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尤其是从中期和长期角度来说, 虽然开发资源短期内可缓解贫困、生计问题, 但要想根本改变生态环境, 必须解决上游居民的贫困问题。解决穷人生计问题不是寻找新的替代穷人现有森林或土地资源, 而是要和其他生计资本 (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 配合, 通过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提高上游贫困居民的生计能力, 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中国在进行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 将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和扶贫政策联系起来, 如政府购买实施的生态移民。但中国扶贫是开发式扶贫为主, 如果利用资金投入、增产水平高但非环境友好的技术方式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生产能力, 就可能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负面激励。另外, 由于流域生态补偿由政府主导, 其稳定性、持续性受与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的影响, 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3 结束语

无论是中国的流域生态补偿, 还是国际上流域环境服务付费, 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 采用的形式、手段多种多样, 取得的效果不一, 难以判断哪一种手段更有效。因此, 市场和政府并不是评判孰好孰坏的根本标准, 市场机制也并不代表更高的配置效率。

目前中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导是适应实际情况的选择。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由于产权难以进一步清晰界定,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条件不充分, 市场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手段还不会发展很快, 地方政府主导有利于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实施流域生态补偿。而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必须妥善处理好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关系, 同时也需要引导当地农民的参与, 提高农民的生态补偿的观念, 这对于发挥市场力量, 解决面源污染的问题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摘要: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 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 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 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政府

参考文献

[1]马燕, 赵建林.浅析生态补偿法的基本原则[A].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及政策国际研讨会投稿论文集.北京:2004 (9) :76-83

[2]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J].求是, 2004 (13) :55-56

[3]曹明德.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法学, 2004 (3) :40-43

[4]Noordwijk M., Chandler F.and Tomich T.P., 2005.An 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RUPES.ICRAF workingpaper.

[5]Wunder, Sven,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some nuts and bolts.CIFOR occasional No 2005..42.

[6]庄国泰, 高鹏, 王学军.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J].1995, 15 (6) :413-418.

[7]Landell-Mills, Natasha, Ina Poras.Silver Bullet or Fools’Gold? A global review of markets for forest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their impacts on the poor.London:IIED.2002.

[8]李小云, 靳乐山, 左停.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283-319.

[9]万军, 张惠远, 王金南.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 2005, 18 (2) :1-8.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篇8

一、对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

总的来看,20 世纪90 年代前期的文献中,生态补偿通常是生态环境损害者付出赔偿的代名词;而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生态补偿则更多地指代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者设立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总的来说,国内学界对生态补偿的内涵有着大体一致的认识,但是由于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不同,学者们给出的生态补偿定义仍然不尽一致。有些学者从强调社会正义的角度提出流域生态补偿的定义。如钱水苗等(2005)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在流域内上下游各地区间实施的以直接支付生态补偿金为内容的行为。卢祖国,陈雪梅(2008)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是指由于流域上下游之间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受损和收益的不公平,由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因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给予一定的补偿,流域生态补偿主要是为了解决流域上下游之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不公平问题而产生的。而王军等(2007)从循环经济和法律角度出发,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国家为保护流域水环境质量而建立的,通过国家投资、向流域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用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法律制度。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补偿与受偿主体

关于受偿主体问题,理论界已经达成共识,即流域生态补偿的受偿者包括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流域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和流域生态破坏的受害者。但是对于谁应该作为补偿者的问题理论界意见并不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补偿主体包括流域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和流域生态的破坏者。有个别学者提出流域生态建设地区本身也应该作为补偿者,因为从长远看,流域生态建设地区的生态建设活动会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环境,成为水资源生态建设的最终受益者。

(三)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

理论界普遍认为,流域生态补偿至少应该遵循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原则,对于这一原则,张惠远,刘桂环(2006)、郑海霞(2010)等在其文章中均有论证。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提出流域生态补偿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和受益方的经济承受能力实施区别补偿的原则;公平效益原则;均衡协调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等。

(四)流域生态补偿的补偿方式

大多数学者认为流域生态补偿的补偿方式有四种,即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智力补偿,如周大杰等(2005),卢祖国等(2008)。袁文华、孙曰瑶(2013)提出了通过商标的注册、品牌化以及品牌授权的方式进行流域生态补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五)流域生态补偿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三种:一是根据补偿对象,将生态补偿分为流域受益补偿和流域损害补偿。学界研究的重点始终在受益补偿方面,研究的重心是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包括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补偿资金的筹集、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构以及补偿资金的支付等问题;二是根据政府介入程度,将生态补偿分为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三是按照补偿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将生态补偿分为输血补偿和造血补偿。如何发挥生态补偿的造血功能是研究的重点。

(六)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

补偿标准(针对受偿方而言)和支付标准(针对补偿方而言)是生态补偿的两个关键指标。由于补偿标准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生态补偿的激励效应,所以国内学界普遍认为补偿标准的确定更为重要,是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内容。

补偿标准的测算办法主要有三种,以下游获得的环境效益作为补偿标准、以流域区内各行政区生态建设成本与生态效益差额作为获得或支付生态补偿的标准、以生态重建成本作为补偿标准。国内相关研究十分丰富,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测算流域生态补偿的合理额度。沈满洪(2007)运用机会成本法对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引水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刘玉龙等(2007)通过对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总成本进行汇总并引入水量分摊系数、水质修正系数和效益修正系数,建立了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补偿模型,计算得出下游应支付给上游的生态补偿量。郑海霞,张陆彪(2006)以金华江为样本,从上游供给成本、下游需求费用、最大支付意愿、水资源的市场价格四个方面对补偿额度进行定量估算。孔凡斌、廖文梅(2013)以江西鄱阳湖流域即“五河一湖”为研究对象,利用沿流域主要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计算出各城市超标排污权或未使用的排污权,通过人均工业废水排量与人均工业总产值之间的效益关系确定排污权价格,算出各城市的补偿或者受偿金额。学者们对流域生态补偿额的探讨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沿伸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七)流域生态补偿金的筹集

补偿金的筹集问题主要体现在补偿金的筹集方式、渠道和费率等方面。周大杰等认为补偿资金的来源包括生态补偿费和生态补偿税、推广优惠信贷、生态补偿基金和国外贷款。朱岗等提出流域上游地区应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流域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加强上一级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

(八)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

对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不同补偿模式的差异、适用条件等方面。如陈瑞莲和胡熠对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部门提出的三种补偿模式(市场化模式、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的强制性模式、民主协商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区际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提出准市场模式通过流域区际动态博弈,能够激励生态产品的供给,是现阶段中国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模式。王军锋、侯超波(2013)将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模式、共同出资模式、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和强制性扣缴模式,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也有个别学者针对一种具体的补偿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张红兵等(2005)对黄河流域宁蒙水权交易这一市场补偿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军锋等(2011)深入剖析了政府主导模式,认为基于现阶段国情,中国应推行由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九)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是生态补偿包括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强调生态环境资源有价值,因此使用生态环境资源理应支付相应的补偿。外部性理论说明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外部性应该内化,而生态补偿正是内化环境外部效应的有效途径。公共产品理论提出生态环境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前者会导致生态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出现“公地的悲剧”。后者会引发供给不足的“搭便车”现象。生态补偿政策是解决“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的有效措施。除了公认的三种理论之外,也有学者认为效率与公平理论等也是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国内研究评价

流域生态 篇9

一、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

流域水生态补偿是指政府及流域下游受益区对流域上游地区创造的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补偿, 即“为了恢复、维持和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通过对上游地区有益于生态服务的行为进行补偿, 从而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经济, 达到保护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一概念涵盖四方面的内容:其一, 流域水生态补偿是对创造生态效益的主体 (即流域上游地区) 进行生态建设的成本的补偿;其二, 这种补偿既有赔偿性质也有奖励性质;其三, 这种补偿的目的是维持和改善流域上游地区提供生态产品 (主要指淡水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其四, 流域水生态补偿是对流域上游段具体行为主体的经济补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都为实施流域水生态补偿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是指每一个社会公众消费某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水资源这种生态产品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 尤其是流域水资源, 其消费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上游地区的人为了提供或保护淡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其他人特别是下游地区的人逃避付费却能轻而易举地享受到淡水带来的效益, 成为“搭便车”者。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行为人, 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意提供或保护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的总供给不足,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外部性理论。外部性就是参加交易者的行为给与交易无关的第三人带来的成本或收益。流域地区的生态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从微观主体的利益来看, 耕种农作物、养殖牲畜是上游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社会整体利益来看, 森林草地资源不仅自身具有商品功能, 同时还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当地居民的经济价值。流域上游地区的居民对生态进行保护, 很少能从市场上自动获得经济效益和补偿, 因此, 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应当承担的保护生态的职责, 将开发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转嫁给社会, 最终由政府来“埋单”。

产权理论。产权就是财产权利。产权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商品交换的核心是产权的转让, 产权是交易的先决条件。从资源规划的角度看, 产权主要有四种权利, 即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 。我国的水资源为全民所有, 国家对水资源拥有产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仅仅是转让使用权, 使用权按市场规则转让并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是国家对水资源所有权的体现。水资源费用正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有权及其所包含的其他一些权利 (使用权等) 的转让所需支付的费用。

二、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为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 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和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模式、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我国多年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都是以中小流域为单元, 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中小流域更是将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 经济效益次之。在这些治理区, 农民的投资投劳主要用于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的生态环境。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凡通过治理的小流域, 大多数下游地区农村发展较快, 上游地区农村发展较慢。这是因为, 流域生态治理主要采取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 流域治理的重点通常选择在上游地区, 上游地区农村在服从统一规划和投资投劳的同时, 失去了很多发展经济的机会, 遭受了较多的经济损失。例如, 防治水土流失的沟头防护、缓洪拦沙等工程措施, 不仅投资投劳量大, 而且在短期内见不到经济效益;再如, 退耕还林的措施, 所造林大多是水土保持林或水源涵养林, 这些以保土保水为主要目的的林种, 其经济收入几乎等于零, 如果上级不予补贴, 退耕后的经济收入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相反, 下游地区的农村不但用于生态保护的投资投劳量小, 还能享受到因上游保护而取得的良好成果, 如洪涝灾害减轻、经济损失减少等;再如, 由于水源得到涵养, 旱情减轻, 随之高效农业兴起, 从而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1) 这种生态保护区和非生态保护区、上游和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 大量存在于现在的流域治理中。我国对中小流域治理进行资金扶持的力度小, 绝大多数的中小流域治理是以农民自筹为主。这些小流域通过治理后, 保护方和受益方经济发展的差距非常明显,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差距越来越大。上游地区的村民承担了生态保护的责任, 却无法合理地分享生态效益, 势必会影响他们保护水源生态的积极性。由此看来, 我国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非常必要, 可以理顺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 加快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有效保护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 从而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国外流域水生态补偿的经验

国际上生态补偿是指环境 (生态) 服务支付, 也称环境 (生态) 服务付费或生态有偿服务, 表示企业、农户或政府相互之间对环境服务价值的一种交易行为。通常将流域生态服务分为水质保持、水量保持和洪水控制三个方面, 这三种服务相互关联, 通常拥有不同的受益人。随着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日益壮大, 流域生态服务的市场化产品 (表1) 也应运而生, 这也是国外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与基础。对这三种流域服务的公共补偿, 以及对水质与水量的私人补偿, 都有利于上游生态保护者, 特别是当地的一些低收入者。

最早的流域生态服务市场起源于流域管理, 例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计划、耕地保护性储备计划和纽约流域保护和补偿计划等。另外, 哥斯达黎加环境服务支付项目、美国河流的污染信贷交易、澳大利亚的水分蒸发蒸腾信贷、哥伦比亚的流域管理生态服务税以及巴西“商品和服务流通所得收入”机制都是成功的生态补偿案例。在流域生态服务市场化产品的基础上, 生态补偿类型可分为四类:①公共支付、②一对一补偿、③市场补偿、④生态标记 (表2) 。

四、我国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实践

我国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实践主要有三类, 大江大河源区生态建设工程、省域内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和中小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我国行政辖区内中小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有北京市与河北境内水源地之间的水资源保护协作、广东省对境内东江等流域上游的生态补偿、浙江省对境内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等。应用的主要政策手段是上级政府对被补偿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 或整合相关资金渠道集中用于被补偿地区, 或同级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有的地方也探索了一些基于市场机制的生态补偿方式, 如水资源交易、异地开发、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等。

1.政府补偿

福建省流域自成体系, 闽江、九龙江、晋江等主要流域基本不涉及跨省的问题。近年来, 这三个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形成, 这里以闽江流域为例。2005~2010年, 福州市政府每年增加1000万元闽江流域整治资金, 用于支持上游的三明市和南平市, 各500万元;三明市、南平市在原来闽江流域整治资金的基础上, 每年各增加500万元与福州资金配套用于闽江流域治理。福州市、三明市和南平市每年用于闽江流域整治的财政转移支付合计2000万元, 这笔资金由福建省财政设立专户管理, 专款用于流域三明段、南平段的治理。

2.水权交易

2001年, 浙江省地处金华江上下游的东阳和义乌两市签订了水权转让协议, 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水权交易, 成为我国首例水权交易案例。东阳市将境内横锦水库5000万m3水的永久使用权让给下游义乌市, 成交价格是4元/m3。义乌市一次性出资2亿元购买该使用权;水库原所有权不变, 义乌市按当年实际供水量每立方米0.1元标准支付综合管理费。

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 运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水资源分配问题, 可以产生很好的效应。从投入产出看, 义乌市购买1立方米水付出4元的代价, 而自己建设水库, 每立方米水至少要花6元;东阳市转让水资源不仅可以得到2亿元的资金, 而且每年还有500万元的综合管理费收入, 两个城市之间的水权交易无疑产生了“双赢”效应。水权交易为区域资源共享、区域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同时也为区域内毗邻县 (市) 如何实现生态补偿提供了新经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也有类似的水资源交易的案例, 上游灌溉区通过节水改造, 将多余的水卖给下游的水电站使用。

3.异地开发

在浙江、广东等地的实践中, 还探索出了“异地开发”的生态补偿模式。浙江省的安吉、德清、宁海、临安等县 (市) 出台了“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政策, 规定上游地区镇 (乡) 的招商引资项目进入县 (市) 开发区, 产生的税利全部返回给上游乡镇。在市域范围内, 浙江省金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源头地区在下游异地开发建设, 设立“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作为该市源头地区 (水源涵养区) 磐安县的生产用地, 并在政策与基础设施投入方面予以支持。 (2) “异地开发”是在流域生态效益货币补偿之外拓展生态补偿的新形式, 可以避免流域上游地区发展工业造成的严重污染, 并弥补上游经济发展的损失。

4.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湖洲市, 该县西部地区是全县主要河流的源头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也是生态林的集中分布区。为确保水源安全, 德清县建立了生态补偿基金, 从6个渠道筹措资金, 并进行专户管理。这6个资金渠道主要是:县财政每年在预算内资金安排100万元;从全县水资源费中提取10%;在对河口水库原水资源费中新增0.1元/吨;从每年土地出让金的县得部分提取1%;从每年排污费中提取10%;从每年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5%。2005年, 德清县共筹措资金1000万元。 (3) 德清县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和管护;以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为主的环境保护投入;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对河口水源的保护;因保护西部地区环境而关闭或外迁企业的补偿;其他经县政府批准的用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补偿。生态补偿基金的建立, 在德清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其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树立了样板。

五、我国流域水生态补偿实践中的问题

1.管理部门职责交叉, 补偿效率不高

以“部门主导”的政策设计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 缺乏明确的分工, 生态补偿效率不高, 生态保护区居民受益少。流域水生态补偿是流域上下游间的区域补偿, 但现有生态补偿政策普遍带有较强的部门色彩, 区域补偿很大程度上成为部门补偿。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分别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 部门之间职责交叉, 缺乏明确的规定, 所以, 在监督管理、整治项目、资金投入上形不成合力, 影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涉及的部门职能交叉, 责任不明, 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部门补偿多, 生态保护区农牧民得到补偿少;直接物资、资金补偿多, 扶持生态保护区产业、生产方式转换补偿少, 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直接向生态建设补偿多 (如栽树) , 相应的经济发展、扶贫补偿太少。 (4)

2.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撑, 补偿责任难以明确

我国流域水生态补偿尚处于探索阶段, 还没有建立起支撑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 既没有专门的关于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 也没有针对不同流域段情况的补偿方式。已有流域水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补偿标准“一刀切”、补偿标准低, 补偿不足和过度补偿并存, 补偿标准政策执行中存在不均衡和不公平等, 严重影响了生态保护区居民的利益。尽管目前“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补偿原则得到社会公认, 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 难以确定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受益者, 生态服务提供者和受益者在地理范围上不对应, 使得生态服务提供者无法得到合理补偿。例如, 黄河、长江流经若干省, 处于流域中间的省, 既是一些省的上游, 同时也是另外一些省的下游, 明确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有很大难度。云南省很多河流的生态效益涉及到国外, 如三江流经缅甸、越南, 生态服务主体是云南还是周边省、生态效益如何进行补偿也是一个难题。

3.生态政策不具长期稳定性, 生态保护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关于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政策大多以项目、工程、计划的方式组织实施, 像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 其核心和出发点是通过对为生态保护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农民、牧民等流域上游地区直接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补偿, 保护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但是这些政策大多有明确的时限, 政策的延续性不强, 给实施效果带来较大的变数和风险。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补助有5~8年的期限, 在政策的实施期限内, 由于农、牧民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所牺牲的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 他们会限制自己的生产和开发活动, 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 当期限过后他们的利益得不到补偿的时候, 为了基本生活和发展需求, 他们不会再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去限制自己的生产和开发, 从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压力, 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破坏或生态灾难。

4.缺少流域水生态补偿成效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

在我国已有的流域水生态补偿实践中, 缺少对流域水生态服务的成效或质量评估体系, 这使得生态补偿方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 水质水量改善的程度无法量化, 补偿的效果无法衡定。科学量化和评估生态效益是生态补偿的依据, 在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 必须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成效检测与评估指标体系, 确定水质或水量的基线, 高于基线补偿, 低于基线赔偿。

注释

1 李松梧, 苗德志, 王培合:在小流域治理中开展生态补偿的思考, 《中国水利》, 2007年第2期。

2 张惠远, 刘桂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环境保护》, 2006年第10期。

3 张惠远, 刘桂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环境保护》, 2006年第10期。

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篇10

海河流域湿地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经调查, 全流域湿地面积为87.97万hm2, 占流域面积的2.77%[1、2]。

生态安全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3、4], 而关于湿地生态安全的研究相对较少[5、6]。因此, 迫切需对海河流域辖区内的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 河南、山东以及内蒙古进行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生态安全概念

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少受或不受破坏的状态, 即自然生态环境既能够满足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深入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 结合P-S-R模型评价方法, 通过指标筛选和权重赋值, 将湿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定为总目标层, 由“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构成系统层, 结合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3-4], 选取由可直接度量的18个指标构成指标层, 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见表1。

3 评价方法与步骤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确定的指标体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别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计算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一致性检验结果等, 经计算通过一致性检验, 由此可得出指标层所有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表1) 。

3.2 指标阈值的选择

由于我国目前环境标准体系不健全, 笔者所采用的标准基本都是从其他生态功能区借鉴而来, 主要来源于行业、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强制标准, 背景验值等。

3.3 湿地生态安全度的计算

按照计算得出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 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度的等级。

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依据得分划分为极度预警 (0≤I≤2) 、中度预警 (2

4 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运用上述的评价方法, 首先对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进行两两互判, 通过一致性检验后作为各指标权重, 计算湿地区域生态安全指数, 确定湿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 结果见表2。

从评价结果来看, 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5.197, 属于预警状态。流域内以河北省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为最好, 为6.238, 属于较安全状态, 其它均属于预警状态, 依次为内蒙、北京、山西、天津、山东、河南。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海河流域湿地进行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湿地区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5.197, 属于预警状态。流域内以河北省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为最好, 为6.238, 属于较安全状态, 其它均属于预警状态。海河流域湿地整体生态安全状况近年来有向中度预警甚至极度预警状态恶化的趋势;必须重视海河流域湿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5.2 建议

湿地在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促淤造陆、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为进一步促进海河流域湿地的健康、持续发展, 必须重视海河流域湿地生态安全建设, 改善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状况, 制止或控制建设性的破坏, 增强生态安全意识, 做好环境的生态监测和生态恢复, 建立健全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崔文彦, 罗阳, 王迎, 等.海河流域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及对策研究[J].海河水利, 20 (7) :13-16.

[2]张韶季, 王洪翠, 崔文彦.海河流域湿地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c]//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G].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0.

[3]谢花林, 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40 (5) :7O5-710.

[4]董雪旺.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J].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6) :100-105.

[5]杨时民, 李玉文, 吕玉哲.扎龙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科学, 42 (5) :127-132.

[6]苗承玉, 马晓男, 曹光兰, 等.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37 (2) :184-188.

上一篇:环境专业毕业生下一篇:视觉掩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