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思考

2024-06-26

感恩教育的思考(精选十篇)

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1

一、生活小事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首先要感恩父母。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父母精心哺育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所以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 例如,开展“为父母做一件事”的活动,让学生在家里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如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洗一次碗、捶一次背等,让他们知道“感恩”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生活当中,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感恩的内容。 当然,一次、 两次的活动并不能够使学生们认识到这项活动的真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那些热热闹闹的他人传授的德育场景, 是在 “青少年意识表面上爬行 ”。 只有在充满诸多人道性细节的德育环境中, 青少年的内心才会被打动。 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长辈,进而爱老师、爱同学,逐步地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品德。

二、班会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老师和同学是学生接触社会后联系最紧密的人,同学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常常包含着友好、争吵、批评和各种矛盾等,而这种联系也是一种感情,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感情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 我们要抓住班会课这个主阵地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 例如:在班会课上,开展“我来夸夸你”“与你的同桌握握手”“给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的活动,让学生写一写同学的优点,做成爱心卡,送给同学。 谈一谈同桌的优点、对自己的帮助,讲一讲班上的同学对自己的帮助,说一说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自己对老师与同学的感谢等, 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和同学情,明白了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当中这种感情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穿插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感受温暖的同时懂得感恩,回馈社会,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如: 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一单元中,有几篇大作家怀念小学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作文上的红双圈》等。 这些文章的作者,后来都成了作家、教授,事业有成都是小学老师为他们奠定了基础, 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激自己的老师。 这样的文章会给学生们一定的启发,启发他们想想自己的小学授业之师,有哪些值得自己怀念和感恩的事儿,在毕业前夕写下来, 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语文课文中还有一些文章书写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 例如,《桂林山水》《山中访友 《钱塘江大潮 》《秋天来了 》等文章 ,语言优美 ,通过诵读 ,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自然之恩。 有了感恩的心,才会有报恩的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有利的教学情景,及时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回报自然、回报同学、回报父母的爱。

四、实践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教师要利用各个节日、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这样, 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也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更具有凝聚力的小家庭和大家庭。 例如,本人现在带的六(4)班,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无论是对班集体建设,还是对个人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如2014年10月份国庆期间,我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和家长到黄埔岛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野营、野炊、野战亲子同日乐活动。 在野炊活动中,大家各显身手洗菜的、烧火的、切菜的、捡柴的,学生们也不忘前来帮忙助阵各种声音汇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野炊交响曲”,其实这就是让他们学会分享、懂得感恩的最好诠释。 这对老师和家长们来说野炊不仅是做饭, 还分享了一份感恩的心情。 而在野营和游戏活动中,家长们以身示范,每一次行动,每一句话语,都彰显着优秀家长的示范作用和榜样的力量。 短暂的时光, 学生们收获了成长,爸爸妈妈们收获了喜悦。 团队精神、相互协助、互相鼓励应对挑战、勇于尝试、勤于思考,摒弃惯性思维,在开心和嬉戏中感受规则和为人处世之道。 活动中,父母感恩孩子和老师,孩子感恩家长和老师,老师感恩家长和孩子,收获真是太大了。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只有从教育教学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做起,注重细节,关注全体,才能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学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摘要:感恩教育,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祖国。感恩教育,要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抓起。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利用班队会课,培养对同学的感恩之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感恩之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关于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2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汪丽娟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德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来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而今感恩意识的缺失,特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一、感恩意识是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有学者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1](P13)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指的就是感恩意识。任现品博士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2](P93)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郭居敬《二十四孝图》)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从汉朝一直流传至今的《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在中国历代的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游子吟》)的动人诗句;广传着“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弟子规》)的经典话语,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君子也;“以怨报德,忘恩负义”,此小人也。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比比皆是,“这里流露的反哺之情与报恩之意实乃涤荡心弦,感人肺腑。它既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根源意识,又表征着人类源于动物而又超越动物性的关系与情感。”[3](P20)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思想、有正义之感。没有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由于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始终是儒家文化,所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皆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从所谓的“三年之丧”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谓的“人禽之别”;从孟子的“明人伦” 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到张居正的“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答蓟镇巡抚周乐轩书》);从血缘亲情家庭领域的孝道到政治领域的忠君;从汉代的察举孝廉到对孝妇的彰表„„把感恩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感恩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的根本价值信念与基本文化立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诚然,封建的感恩意识的最大化导致了“吃人的礼教”,存在一些封建迷信和封建糟粕。但“知恩感恩”等这些感恩意识其中不乏合理的成分和因素,依然是我们要继承并超越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被抛弃,作为维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纽带,仍然应该发扬光大。

二、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原因探究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惟“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孩子们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失去了感恩之心呢?

笔者认为,感恩意识的缺失,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儒家的传统观念中,感恩是基于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始情感,是以血缘、情感来维系的实体性关系。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这恰恰与我们传统观念中以血缘、情感来维系的实体性关系相左。加之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在蚕食了他们的良知,感恩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势必被削弱。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受挑战。人们普遍太自我关注,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如果我们周围的人不爱我们,我们不可能永远成功,如果整个社会落后,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幸福。

当然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极少教孩子感恩。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孰不知物极必反,习惯成自然的孩子,长此以往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处在过于宠溺的家庭环境中,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这就是“感恩”意识缺失的体现。反思孩子感恩意识缺失的深层次根源,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如今,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使他们处于爱的麻木之中。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

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学校教育又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德育上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因此,我们的教育系统没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一些人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将“张扬个性”扩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信奉自由自在、无牵无挂,认为孝顺父母是文化糟粕的体现。“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4](P196)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因此,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

三、感恩教育内涵诠释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5](P9)笔者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笔者将感恩教育定位为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

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 ,大自然对我们有滋养之恩„„

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小雅》)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多的便是父母。孝的源泉是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感恩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意识,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境界。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到保全生命,从理解服从到努力认同,从立身行道到扬名后世,从生前侍奉丧葬祭祀到慎终追远都是感恩父母。《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从基于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进而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几乎无可置疑地将孝推崇到教育的理论范畴而存在。感恩父母的支持,感恩父母的鼓励,感恩父母的无私的爱。我们说,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

感恩师长与朋友。师长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具体的指导和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就对尊敬师长有严格的规定。感恩师长在我国也有优良的传统,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这是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

卢作孚先生认为“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6](P12)邻里朋友给我们帮助与关怀,我们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可以说,感恩师长、朋友是立德之本。

感恩社会与祖国。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孟子·离娄 上》)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古往今来忠心报国的事例不胜枚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从某种程度上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感恩自然。追求普遍的“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儒家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从人类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人类先民依赖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始终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随顺自然。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感恩自然是生存之基。

四、感恩教育的实施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我们就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感恩教育的实施。

1.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7](P66)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 [8](P36),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9](P221)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也提出了机遇和挑战,西方的价值观和“自我”思想冲击着优良的传统意识,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要反对儒家感恩意识的扩大化,又要重视中西文化的优化融和。值得宽慰的是,社会舆论已经开始注意到感恩意识缺失的严重性,感恩教育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感恩教育也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一些学校也在积极开展感恩教育。2005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第三次修改后的中小学学生守则,首次将“学会感恩”列入《中学生守则》第六条。相信这些做法对公民增强感恩意识,改善社会风气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加强职校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职校;感恩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9-0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校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根据“用人需求”,把培养目标从以往的“实用型”向“综合素养型”转变,确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要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的始终,加强中职生的感恩教育。

一、职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感恩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教育

感恩报德,源远流长,今古典故,瀚墨难书。汉初韩信功成名就,不忘一瓢食之恩;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要在中职生中加强感恩教育,进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2.加强感恩教育是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的教育

只有加强感恩教育,才能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化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树立尊重他人、社会、自然和他人劳动成果的观念,职校要通过加强感恩教育,才能把这种观念转化成中职生的内心信念,才会有自觉的行动,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一个没有感恩思想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爱他人、爱乡、爱社会、爱国家的人。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胸怀天下、心胸广博,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良好的性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

3.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职业环境的教育

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是一种合作组织内的整体与个体有着共同利益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利益相顾,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员工的稳定对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职校是为企业输送员工的主力军,开展感恩教育是必要和迫切的,它对稳定熟练工人队伍,防止工人“跳槽”,构建和谐职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校加强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我国青年学生特别是职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其次,现阶段的职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多数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慢慢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缺乏谅解和宽容,互爱和尊重。笔者执教于一所偏僻的农村职校,学生多为农村相对较贫困的孩子,多数学生有手机且价格不低,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不在少数。调查中发现,他们和家里联系多数是要钱,“花钱如流水”,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缺少感恩之心,有的学生当家长不能满足要求时,甚至“以死相威胁”。

2.重利轻义

近几年来,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过高,这除了有企业和老板方面的原因外,员工缺乏感恩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职校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经过企业的培训和培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很快成为企业业务骨干。这时,有的人便“看那山比这山高”,开始同老板讨价还价,当利益得不到完全满足时,就选择“跳槽”,这是一种缺乏“饮水思源”感恩思想的表现。笔者有一学生到泉州某宠物医院顶岗实习,由于老板为校友,对该学生非常关照,在不与他同地竞争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本领和商业秘密都传授于她,结果是这学生毕业后没有实践诺言,给他造成很大损失,也给学校安排实习带来麻烦,这件事情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3.学校对感恩方面的教育缺失

作为职校,教育目标还是倾向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学校对德育重视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虽然德育课的课时能按规定开设,不会被侵占,但是学校德育形式较单一,即使会在一些节日,根据上级要求布置一些工作。总的来说,发现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感恩教育很难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德育课的必修课没有专门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有一点感恩教育的内容,又是以选修课存在,不能引起重视。

4.对感恩的理解存在偏差

一是把感恩理解为可“等价交换”。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条法则,然而有人把它运用到感恩报恩方面是不对的。例如,有的人对父母的报恩只体现在物质上,认为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就行了,其实在传统“养儿防老”观念里,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亲情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特别是今天,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防老逐渐不是问题,但对老年人来讲,他们怕的是孤独,他们需要交流,《常回家看看》为什么那么多人传唱,就是他唱出了当代子女如何感恩父母的方式方法。

有的人认为受恩是理所当然的,如有的人不重视老师的培育之恩,上课不专心听讲,如果老师管理严格一点,有的还会产生过激行为。有的人功利思想严重,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自己的人才会去交往,对自己没有影响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是为了感恩不辨是与非。感恩是道德的范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应该肯定的,但报恩也要讲原则,不能违背道德底线,不能违法乱纪,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江湖义气”是不可取的,应该批判。如2008年有一名14岁学生因不满家长管教离家出走,流浪到福州,认识两个不良青年,因其供他吃住,心生感激,认为是最好的朋友兄弟,在其中一青年失恋产生报复女性念头时,为表感恩之心,与这两青年残忍杀害三位无辜女性并焚尸,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职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途径

加强职校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还要结合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等效应作用,做到“内外兼修”。

1.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无论是必修课或选修课,都必须凸显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要挖掘必修课中感恩教育的内容。虽然目前职校开设的四门德育必修课程没有明确的感恩教育内容,但德育课教师要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导学生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关系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家庭和本人实际,粗略地估计家庭的年收入,再计算每年支出,自己上学的费用,体会父母的艰辛,想想如何为父母分忧。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天下父母心”,学会感恩父母。又如尊重顾客、尊重师傅是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让学生明白顾客是企业和自己的“衣食父母”,感恩顾客,受益的是自己。实践是中职生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重要也必要的活动,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尊重师傅”是掌握真本领的一把钥匙,要学会感恩老师,很难想象,能工巧匠会把真本领教给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也有丰富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可挖掘,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国家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也是感恩教育的题材。

二要重视选修课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是德育选修课,对感恩教育有专门的介绍,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亲情,父母子女产生矛盾的原因、行为状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介绍,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并对如何采取积极行动提供了一些方法。此外它对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也做了一些介绍,因此《心理健康》在学校感恩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德育选修课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时政、防艾、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较有灵活性。学校可把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选修课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2.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不是个别老师和多少节感恩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需要整合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成效。学校要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墙报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做感恩的践行者,言传身教,在有关学科的教学中,注意感恩思想的挖掘,如语文课中的《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素材。主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政教处、团委会要重视感恩方面教育,如举行感恩知识讲座,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感恩,如何报恩,特别是列举生活中的感恩故事说明,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懂得感恩并不遥远,要从身边做起,如母亲节倡导学生给母亲制作的卡片、送花等,教师节倡导学生给老师送贺卡、一句问候等,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是对学生感恩教育不可缺少的力量。班主任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开展感恩演讲、感恩晚会、感恩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在思想上认同感恩的意义,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3.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教育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职校的教育显然上不够的,社会氛围,舆论导向、家庭教育等等的外部力量是极其重要的,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要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发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的教育,对一些感恩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要重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配合,如举办专家讲座、家教经验座谈会,教育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家长,必须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楷模,要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施恩,人才会有“爱心”,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75-76.

[2]刘丽瑛.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197.

[3]马晓辉.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商情,2011,(27):83-83.

[4]陈军莲.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47-49.

[5]张翔.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文教资料,2007,(32):180-181.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4

现如今,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学校是否开展了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它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人格健全有着重大意义[1,2]。

1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1) 知恩意识差:当代的大学生感恩意识比较差。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 甚至是95后, 大家在家都是父母眼中的小皇帝, 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但是从来不考虑钱的来源[3]。他们总觉得父母给的是应该的, 给的差了就是父母无能, 所以这些学生从小到大在思想上感恩意识就很差。

2) 忘恩:现在的90后学生, 很多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时候, 觉得这是不要白不要的钱, 大家都很积极的申请。然而却不知道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是由学校垫付的。学校和国家给了他们机会读完大学, 有能力挣钱了, 但他们参加了工作却迟迟不肯还款[4]。而因为当时贷款的时候学校都与银行签订了风险补偿金, 如果一旦出现坏账、呆账, 那么这部分钱都会从风险补偿金里扣除, 导致最后学生贷款由学校买单的现象。

2 高校困难生出现上述状况的分析

1) 社会的原因:现在的社会风气和以前大不相同,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个人主义以及腐败盛行, 直接影响了这代学生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公交车上碰到孕妇及老人, 年轻人不给让座, 而老人或者孕妇则认为年轻人给让座是应该的, 坐下了也不说谢谢。而这些不感恩的现象也充斥了大学校园, 导致大学生对老师不尊敬, 对同学不谦让, 对父母不感恩。

2) 家庭的原因:现在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就教育孩子要去争取什么, 让孩子从小就从这个氛围中长大。长大后, 父母可能因为工作比较忙, 缺失了对孩子的教育, 加之现在升学压力比较大, 导致这代学生只会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而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一点都不在乎, 也导致了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

3) 学校原因:现在的学校大部分在教书部分花足了力气, 培养出了很多高分的学生, 但是在育人方面做的却不到位。教书成了学生升学的法宝, 而本该重视的德育教育以及感恩教学却做的不够好。现在的学校很少开设感恩教育课程的, 即便是有个别的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 也只是填鸭式的灌输, 而不是从思想上改变, 没有真正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而大部分的学生在评审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的过程中, 只注重了认定和评选的过程, 而忽视了发放过程中的感恩教育, 或者感恩教育不及时, 不到位, 致使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

4) 个人原因:这代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的子女, 而他们大多都是家里的独苗, 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就是被大人宠大的。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 他们认为被别人关心是应该的。在这种氛围下, 他们得到了困难补助或者学费减免等, 都觉得是自己应该得到的, 没必要感恩。或者有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因为家庭经济的困难, 有自卑感, 而缺乏感恩的勇气。

3 加强高校困难生感恩教育的几个措施

虽然在高校当中, 这种不感恩的现象仅仅存在于个别的学生, 但是长期发展下去的话, 还是会有很多不好的影响的。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唤起人们内心良知的一种道德与情感教育, 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1) 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开展感恩教育。现在很多学校的两课教学因为老师的照本宣科, 只灌输理论知识而缺乏趣味性, 而使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可以使这门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让理论与实际结合一下, 引入学生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案例或者感恩视频, 来引导学生感恩社会。

2) 挖掘同学身边的一些感恩时机, 用榜样的力量增强感恩氛围, 营造校园中感恩的气氛。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 广播, 微博等广泛的宣传发生在我们同学中知恩、感恩的事迹, 让不陌生的实例来影响周围的同学。在开学初做新生教育的时候, 可以邀请一些当时在校时做过勤工俭学的同学回校开座谈会, 让他们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找工作和就业过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从而鼓励困难生积极就业, 为困难生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 以及用他们的行动启迪在校困难生要感恩社会, 感恩学校。

3) 举办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比如在新生入学时就可以开展以“感恩、励志、成才”为主题的班会, 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时候, 可以举办“一封家书”的活动, 毕业前可以开展“母校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的”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 营造学生感恩学校的氛围。

4) 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 在资助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学生资助管理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高工作效率, 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做为学生资助管理者, 一定要做到在评选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把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发放给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同学, 使这部分款项的资助效果达到最大化。其次, 就是在评选和认定的过程中, 及时的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引导他们在校期间好好学习, 将来走向社会来回报社会。

高校要努力建立感恩环境,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做好学生感恩教育的宣传。当然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高校在这方面要取得社会的积极认可, 同时要取得家长的共识与合作, 发挥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 构筑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8) .

[2]张志新, 吴红.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8) .

[3]杨万能.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J].成人教育, 2010 (30) .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5

关于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有目共睹,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进行感恩教育必须重视下面五点:在观念上真正重视感恩教育; 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创设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感恩教育应当是循序渐进的链条式教育; 感恩教育应建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

作 者:武晓芳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沂水分校,山东临沂,2764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40关键词:感恩 感恩教育 青少年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6

“感恩”一词,近来使用比较广泛。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说的就是一个人要知恩图报,这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素质。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只关心如何找到好工作、如何享受生活,而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甘于奉献社会。

大学生获得过社会的许多爱心支持。爱心的传递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来给爱心以回报,当代大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并由此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身上还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职责,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承传的艰巨使命,没有报恩之心是不可想象的。

2.加强感恩教育是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感恩教育对于我们追求德育教育实效,培养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内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然而,成为一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有良知的大学生。“感恩”是人的一种内在报恩的精神品质。知恩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新时期的道德教育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知恩回报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知恩回报意识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

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如,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犯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忽视孩子的情商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缺乏对孩子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导致他们高智商、低情商,形成任性、冷漠、自私等心理和人格。

2.学校教育的因素

从中小学开始,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并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多数学校存在素质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育过程抽象、空洞,学生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进而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素质教育的理论标准没有构建起来,自然也就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意识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加强,在感恩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上就会有所欠缺。

3.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诱发了一些人的不正当需求。见利忘义、惟利是图、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等等。这些社会不良风气直接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致使部分学生价值主体唯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1.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家长应以自己的模范言行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言传身教,如孝顺长辈,尊重公德,诚实正直,公正无私。有些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盲目地给孩子提供优裕的经济条件和物质享受,给孩子吃好、穿好,殊不知一旦孩子习惯于过安逸的生活,就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变成只知索取,不愿回报的人。

2.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效。学校应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板报画廊、国旗下讲话、校报校刊及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站等传媒,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和营造感恩教育的浓烈氛围。

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课堂或课后都要注重德育的隐性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家、爱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多开展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有益活动。教育者还要做到尊重学生,一视同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要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而且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从而以情来回报情,以爱来回报爱。

3.加强社会宣传和指导,制造积极的舆论,树立感恩的楷模,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创造和谐的大环境

社会各界人士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崇尚道德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宣传道德典型,同时进行法制宣传。大众传播媒体如电影、电视、广播和书刊在现代社会非常普及,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对人们的思想、信念乃至行为产生极大影响,社会应充分利用这些传播媒介的积极一面,对感恩的典型楷模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学习,触动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使其产生向善之心、感恩之心。

4.感恩教育既要与中国古代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又要顺应先进文化的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

“感恩”是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它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古语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格言都闪烁着感恩意识的光芒。“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德教育被遗忘的结果。可以说,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必须重拾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和弘扬传统美德,激发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报恩之情,将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情感,再外化为实际的感恩行动。

当然,感恩并不是封建时代所讲的“愚忠愚孝”,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以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出发点和切入点,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感恩教育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体讲体现为:勇于进取、自信自立、人际和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

其中,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最宝贵的时代精神就是自信自立的精神。它让大学生摆脱依赖心理,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浪潮里把握自己,把握机遇,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创造回报祖国、人民、家庭和社会的条件,实现新时代的感恩。

5.感恩教育要拾“他山之石”,与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教育经验相结合

在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它是北美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是喜庆丰收,增进团结的佳节,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为庆祝感恩节,美国从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开始放假三天,连星期天,整整有四天假期。按习惯,散居在外的人,在感恩节都要赶回家团聚,并规定从这一天起,休假三天。

新加坡高校普遍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特别重视中国传统道德的教育。对中国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是爱国,忠于国家;“孝”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是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是讲究礼貌和礼节;“廉”就是为官的德行;“耻”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堂堂正正做人,为富国强民做贡献。此外,还提出“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学校,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

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7

感恩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 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感恩、报恩乃至施恩的一种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 想他人之所想, 哀他人之所哀, 急他人之所急, 乐他人之所乐, 并把对他人的理解、帮助、同情、爱护等行为规范上升为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目前,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 主流是好的。但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日趋退化。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把父母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 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分析

1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也在蔓延, 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 影响着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忘恩负义思想的滋生, 感恩意识逐渐淡薄, 而部分青年学生却并不视其为反常现象, 反而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

2普遍关注个体的智力发展, 而忽视其品德教育

目前, 社会选拔人才依然以考试为主要手段, 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味地强调分数。而实际上, 形式上的高分并不能代表实质上的道德水准。这些都使德育工作被不同程度地忽视, 因而也就更谈不上感恩教育了。

3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影响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 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 导致大部分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 不知道感恩。

四、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影响

在中国, 感恩有着深厚的基础和积淀, “忠孝仁义礼智信”的自成体系的思维模式, 是一种几千年来在潜意识中指导着国人行为的精神因素, 感恩文化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这些都为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

2国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视

继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之后, 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并作出工作部署。可见, 国家对大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视, 而感恩教育是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3社会呼唤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推动作用

随着16号文件的深入学习以及社会对感恩教育的逐渐重视, 近两年感恩现象越来越多, 感恩教育正在复苏, 并正沿着良好态势发展, 这些对高校实施感恩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并为其提供了环境条件。

五、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1以感恩教育为主线, 以孝道教育为基础开展德育工作

建议高校将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 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原因在于感恩教育所涉足的领域广泛, 并且对于大学生来说, 感恩教育更易贴近他们的生活, 能够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 更具可操作性。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孝道教育既是感恩教育首先要实施的, 同时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

2倡导感恩教育生活化

一直以来德育对大学生来说好像就是从思想品德课程到哲学到有关的邓论、马克思基本原理等必读课程, 书本教育是必要的, 但完全的书本教育不但枯燥, 而且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倡导感恩教育生活化, 也可以叫做体验式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是案例式的, 以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 以同学唤醒同学的方式, 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教育片的方式进行, 比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一个较好的教育片题材。还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 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社区, 通过大学生切身的感受与体会, 从而达到说教的作用。

3实行“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

“三全”育人即全局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是一种通过全社会形成合力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模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2]。高校德育工作应是全局的育人, 不应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事, 所有的教师都应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者;高校德育工作应是全方位的育人, 各个方面都要体现育人的思想, 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工作应是全过程育人, 每一项活动、每一件事情乃至整个大学阶段各个时期都要渗透育人理念。高校要想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 就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进来进行以感恩为主线的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试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出发, 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现状, 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并通过阐释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语文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8

感恩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恩教育就是教人学会感谢他人的付出,并自觉地回报他人和社会。感恩教育也叫感激教育,包括爱心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为人处事教育。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感恩教育内容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感恩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感恩之心,提高道德素养。

感恩教育,必须要让学生知恩,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获取信息,懂得知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说明文,教材中有许多挖掘大自然之美的佳作。如《自然之道》告诉我们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件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信任和期望;《江总书记来我家》和《小珊迪》两篇课文,通过对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不均、人情冷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书记竟能顶风冒雨亲切慰问灾区的群众。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学生的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二、充分利用教学活动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中,因此对课文内涵的挖掘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一篇课文蕴涵的感恩内容不同,结合每一篇课文施行的感恩教育也会不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教学环节。如在教学《平分生命》时,让学生分角色体验,在赞赏中感受给予的快乐。在教学《鸟儿的侦察报告》时,要抓重点句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那一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震撼和感动,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感恩教育的课文适宜在朗读中体会感激之情,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的重点放在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和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崇高。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感悟记录下来。

三、充分利用课外实践进行感恩教育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但还要做适当的拓展。在课外实践或家庭作业中,结合课文内容布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活动实践中,真正懂得感激父母、感激学校、感激社会、感激祖国和感激大自然,这样也能使新课标“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1. 开展“小练笔”活动。

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如学习了《西湖的“绿”》,以“我为西湖的‘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 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学习了《爸爸和书》和《可贵的沉默》两篇课文,学生感受到了文中的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的代价,在请学生谈体会时,学生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回报父母”为主题的感恩活动,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付诸于行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或回家给父母端一杯水,或帮助父母打扫一次房间,或为父母洗衣服等。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学生真正体会到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关爱,懂得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身边人负责。

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感恩思想观念、道德信念渐渐发生改变。时下,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6+1”模式的培养下,从小备受宠爱,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的培养之恩、朋友的关爱之情,都使得新时期的大学生变得自私自利, 认为亲人和朋友为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的。新时期的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依赖心重,并且有强烈的自我主义意识, 不能用心真切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恩、朋友的关爱之情。一些大学生的感恩理念和感恩行为着实令人担忧,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是刻不容缓的。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感恩,发自内心地感恩于他人,感恩于社会,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1.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1.1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具有开放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期的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特性,他们接触的事物来自多个方面、多个领域,是多元化的。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改变,我国教育事业要与经济、文化相适应,逐渐向国际化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这就要求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开放性。感恩教育的开放不仅有助于各高校时刻走在教育事业的前沿, 而且有助于各高校与新时期的大学生保持统一思想观念,更有助于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教育、引导。

1.2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具有平等性

公平公正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更注重对人对事的公正性,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殊群体,不存在特权特例。因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教育更开放、更理性,所以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具有平等性。教育工作者在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工作时, 应从多个方面关注大学生的感恩观念,培养具有高度感恩意识的大学生,并努力使大学生将感恩理念付诸实际行动,不仅要有感恩之心,而且要具备施恩之为,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施恩之为,将感恩的事迹真正遍布全社会。

1.3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具有情感性

新时期的大学生看待事物是多角度的, 并且他们常常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社会各事件中,带有明显的情感因素。新时期的大学生受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的影响, 接触到社会各界对某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再加之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当其面临感恩时,表达出的情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明确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涵义,将感恩教育工作情感化、人性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根本上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懂得感恩,并施恩于他人,从而让整个教育工作充满感恩的热情。

2.抓好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基本任务。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局势下,有着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受社会各界物质条件的影响,新时期的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严重的甚至缺乏感恩意识。因此,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抓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且有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1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抓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 有助于调整大学生的心理,帮助新时期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大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漠视父母的付出、老师的培育、朋友的关心,认为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为他们做的,他们理所当然地欣然接受,甚至提出过分的要求。他们感恩意识薄弱,感恩行为让人十分心寒。所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 可以纠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等问题,使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感恩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2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抓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 有助于大学生在人与人之间体会感恩之情,从而学会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在与他人的交往之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是由许多人和人际关系组成的, 所以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如何立足社会。而构建和谐的社会,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新时期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新时期大学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转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 力。高校 的感恩教 育可以融 化大学生的 自私自利 之心 ,感化他们 漠视父母 、老师、 朋友之心,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用体谅与宽容处事 ,培养他们 懂得如何 关爱他人 、回报他人 ,增强他们 的社会责任感。

2.3感恩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感恩教育 可以成为 提高大学 生思想政 治教育实 效的重要载 体。思想 政治教育 是我国教 育工作的 重点 ,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性质的乏味性使得大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 因此可以借用感恩题材作为载体 ,向大学生 传递丰富 、正确、生动 的思想道 德教育信 息 ,引导大学 生发现生 活中人和 社会的美 好与价值 ,激励大学生 对他人、社 会和自然 的认同和 热爱 ,从而使新 时期的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感恩教育的情 感性能在 潜移默化 中对学生 进行感恩 概念渗透 ,不仅培养 大学生的 感恩意识 , 还丰富思 想政治教 育的内容 ,使新时期 大学生更 易理解与 接受 ,更增强教 育工作的实 效性。

3.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

3.1加强学校的感恩教育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有重大影响, 所以各高校应为新时期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往往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淀感恩意识并将感恩意识扩大,最后促使大学生将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用行动回报学校、感恩他人、施恩社会。

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求各高校积极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管理,要求教育者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从感恩身边的老师、同学做起,形成良好的感恩风气,最终达到对老师感恩、对父母感恩、对社会感恩的目的。

3.2优化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所学校, 因此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化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不可或缺的责任。新时期的大学生有独特的观察视角,个性张扬,在处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作为大学生的父母、亲人,应该采取不同教养方式,结合自身家庭教育情况,为新时期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让大学生知恩,进而感恩,最后行动起来,施恩于他人。

3.3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

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受体,也是主体,更应该提高自我修养。学校为新时期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感恩的途径,家庭为大学生营造了懂得感恩的氛围, 社会为大学生建立了知恩、感恩、施恩于一体的大环境,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都将感恩意识外化为感恩行为。所以,大学生提升自我感恩意识不仅能纠正自我的价值观、人生观,而且能通过自我施恩行为让他人怀抱感恩之情,更能让这个社会处处充满感恩,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对感恩教育的忽视,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甚至出现感恩缺失现象。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和特征进行剖析,思考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对大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甚至缺失现象进行探索,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感恩教育的思考 篇10

一、我县农村受助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

为了解我县受助学生的感恩品质,探析如何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随机选取了来自我县小、初、高、中职等四层受助贫困生,采用匿名的方式,每个层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就受助贫困生对感恩自身意识和行为、家庭意识和行为、学校意识和行为以及社会意识和行为几方面进行调查,并走访部分学生。经过调查分析进行如下思考。

(一)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偏差

在调查中:“当你周围的人有困难时,你是怎么看待的?”53.25%的学生“会竭尽全力帮忙”,39.50%的学生 “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算了”;而当问到“长大后是否会做义工?”仅有43.75%的学生表示想当义工。通过分析, 大部分受助学生拥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但他们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有少部分学生感情冷漠,怕苦怕累,不愿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或帮助有困难的人,说明这部分学生还缺乏感恩意识、存在冷漠和忘恩情绪,需要我们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 争取把感恩思想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直至内化为良性的感恩行为。

(二)受助学生人情淡薄,缺失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在调查中:“你怎样看待父母为孩子成长付出 的辛劳?”96.25%的受助生表示体谅 父母的辛 劳,长大后会 报答父母;但问到 “你知道父 母的健康 状况吗?”只有56.25%的学生了解父母的健康状 况,从来都不 关心的占12.2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体谅父母的辛劳,但缺乏对父母的了解,甚至不关心父母。对于“是否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这个问题,47.25% 的学生表 示能经常与父母交流,偶尔交流的学生占32.75%。这表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比较少。由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意识仅局限于对父母的体谅,而没有用心去关爱父母,也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导致孩子不关心父母,而父母也缺乏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三)受助贫困学生感恩价值观缺失

在调查中,80.50% 的学生会 感恩祖国 对自己的 栽培,有回报祖国的念头;14.50% 的学生选 择独善其 身, 其余的则态度冷漠。“马路上有位老人摔了一跤,您是否乐意帮扶他起来?”78.00%的学生对于“扶不扶”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的学生占13.50%,6.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1.50% 的学生则 装作没看 见。 在分析中 得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的栽培知恩图报;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社会感恩意识薄弱,有的甚至认为国家与社会对自己的栽培、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义务。可见,受助学生 的感恩意 识淡薄,感恩价值 观缺失。

二、农村受资助学生感恩心理及感恩缺失原因分析

(一)自我价值观的偏差,心理失衡

部分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自己家有困难,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应该的,不需感恩; 有些学生则获得资助后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旷课,甚至随意挥霍资助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些学生则因为碍于“面子”,故意隐瞒家庭状况,觉得申请资助会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

(二)父母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缺失

参与研究的对象大部分从小为留守儿童,一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由于对孩子存在亏欠心理,远在他乡的父母通过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但却忘记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爷爷奶奶对其也是满满的宠爱, 独生子女更是集众多宠爱与一身。这种忽视孩子情感教育的“爱”,最终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缺乏感恩情怀。

(三)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够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没有多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必要时也可以对学生说一声 “谢谢”。另一方面,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比较少。学生在学校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及实践,使得部分农村受助学生有感恩意识,却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感觉每一次受资助都是习惯性的、理所当然的,没有把感恩的意识落实到学习、生活方面。

(四)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我们身边一些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主义,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再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农村受助学生的影响,使其认为就算读了大学一样去打工,还不如初中一毕业就去打工。

三、加强农村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家庭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情怀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的氛围与父母的教育对学生影响重大。第一,父母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第二,父母应该教 育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第三,父母要经 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像朋友一样地交心,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引导孩子,使之健康成长。同时也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体谅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从而学会感恩。

(二)构建学校感恩体系,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构建学校感恩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第一,学校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同 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第二,提高教师素质。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 多的是教师,因此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与行为。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感恩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营造社会感恩氛围,提升感恩教育动力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和潜移默化 的教育。需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社会合力。第一,加强网络管制,从技术上对网络进行管理,使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第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

总之,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的资助固然重要,但心灵的关注和精神的资助更重要,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资助他们的目的,有效地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

摘要: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投入大量资金资助贫困生,让他们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农村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上一篇:阳光俱乐部下一篇:Hadoop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