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真人秀节目

2024-06-23

少儿真人秀节目(精选十篇)

少儿真人秀节目 篇1

2008年底, 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半年的摸索和策划之后, 推出了一档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石头剪刀布》, 以“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为核心理念, 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各种身体力行的亲子游戏去感悟两代人相处时正确的沟通方式, 从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是一档纪实味和亲子教育味较浓的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

在节目创办之初, 虽然明确了“亲子竞技真人秀”的节目形态, 但节目模式却一再地调整, 就连受众群的定位也一直摇摆不定, 可以说《石头剪刀布》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坎坷不断。

《石头剪刀布》最初是全家的才艺展示和室内亲子竞技游戏的生硬结合, 虽然是全家参与, 但更像是个儿童选秀类节目, 亲子竞技游戏也显得与前一环节的才艺展示脱节。虽然节目中有融入家庭介绍短片, 但亲情的感受显得表面化, 没有高难度项目的刺激,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是在轻松快乐、毫无矛盾的氛围之中的简单呈现。父母更多时候是孩子的陪伴——因为孩子想上电视的愿望强烈, 所以陪伴孩子一起来——在某种程度上, 父母甚至可以说是陪衬, 孩子的陪衬。节目定位的无侧重、不明确, 导致父母的参与感不足, “亲子关系”的概念成为一句说辞, 在参与者不能全情投入的状态下是无法被真切表达和深入的, 节目试播的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创作组及时调整了节目模式, 删掉了才艺展示版块, 把录制场所从棚内搬到了户外, 设置高难度的挑战环节刺激嘉宾, 让每次参与节目的三组家庭既可单独作战 (家庭成员性格、关系凸显) , 又可联合作战 (团队协商和配合) , 无论节目环节再怎么多样化, 始终坚持“比赛为辅、关系为主;结果为辅、过程为主”的制作核心理念。节目采用了季赛的概念, 每一段时间更换一个主题, 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避免观众视觉疲劳。到目前为止, 《石头剪刀布》已陆续推出了“军营体验季”、“公园体验季”、“户外拓展季”、“农家体验季”以及目前正在制作播出的“消防体验季”等, 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较好。

下面是对《石头剪刀布》的收视分析:

1、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情况

《石头剪刀布》收视数据考核以省网收视数据为主要考核指标, 市网收视数据为参考考核指标。第一季度的12期节目平均收视率为省网0.5 (最高0.8, 最低0.2) , 市网0.9 (最高1.1, 最低0.6) , 收视率虽不稳定, 但仍呈现螺旋上升的苗头。

2、声讯互动流量数据情况

《石头剪刀布》在节目中设置了声讯互动环节, 通过有奖竞猜、留言、报名等途径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互动联系。节目刚开播的两个月声讯互动的流量较少, 到第三个月时声讯互动关注量有了质的飞跃, 互动参与数据量从最初的13上升到最高158。这说明《石头剪刀布》通过培育期已经逐渐开始吸引受众的互动关注。

3、社会反馈情况

《石头剪刀布》根据参加节目的家庭反馈情况和节目播出后栏目组接到的观众电话, 整理了一份社会反响统计情况 (共计98组家庭接受调查) :

所有接受调查的家庭都表示喜欢《石头剪刀布》的节目形式, 并愿意再次参加节目录制;其中有9组家庭希望节目能够放低门槛, 一个孩子与一个家长的组合就能参加节目 (节目目前要求父母与孩子一起参加节目录制) ;有12组家庭希望能够加强“队长”在活动中的作用;有15组家庭希望能够增加游戏的竞争性,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有16组家庭希望能够增加家庭与家庭之间团队配合的项目。

结合目前的收视数据、声讯互动流量、社会反馈情况以及节目制作运行的情况分析, 《石头剪刀布》当前面临以下三个矛盾:

矛盾一:真人秀节目形态与实际拍摄过程中的矛盾

《石头剪刀布》节目初始定位为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 通过家庭参加亲子体验游戏, 挖掘、暴露家庭在亲子关系上的薄弱环节, 以及家庭在教育方面的误区或传播先进教育经验。但由于真人秀节目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加上每个参加节目录制的家庭个体不同, 其家庭环境、教育理念、思想开放度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差异, 导致节目质量有起伏。

例如, 有的家庭成员能够投入到亲子游戏之中, 当亲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后, 家庭成员愿意直面现实, 一起想办法来解决沟通;有的家庭发生矛盾和冲突后, 家庭成员不愿意在镜头面前暴露自己或家人的问题, 甚至要退出录制等。

矛盾二:不同阶层的受众对节目环节的喜好程度不同

通过《石头剪刀布》第一季“军营体验季”的收视率数据以及家庭的反馈情况表明:

1、大部分城市家庭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 相对于家长而言, 孩子更喜欢收看精彩有趣的亲子游戏环节;而家长则更希望能通过亲子游戏以及其他家庭的表现和反应, 得到亲子教育方面最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

2、除福州、厦门等相对发达的地市, 福建省其他地区由于家庭教育观念不强, 或是部分城镇家庭留守儿童居多, 导致省网大部分受众对亲子游戏环节的喜爱程度大大高于选队长等能够重点体现家庭亲子矛盾和亲子教育理念实施的环节。

3、由于家庭情况不同, 有的家庭希望能够以家庭为中心, 增加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内容,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亲子关系;有的家庭则希望能够将家庭成员 (孩子和家长) 推向社会 (团队) , 加大团队协作, 培养、锻炼孩子对外的交流沟通协作等方面的锻炼, 以及家长在孩子情商方面的教育培养方法。

矛盾三:家庭隐私保护与教育专家剖析的矛盾

《石头剪刀布》栏目组组织了几次家长、专家研讨会, 针对节目形式、内容及不足点进行探讨。大部分家长比较看好当前的节目形式, 希望能够在保护家庭隐私的前提下, 使家庭亲子关系得到一些促进, 同时能够与其他家庭交流教育经验。但专家则认为, 参与节目录制的家庭暴露出的点滴都应当成为家庭教育的典型事例进行相关点评分析, 对不妥当的教育方式或亲子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讲解, 对较好的教育方法、理念结合事例进行重点宣传。

《石头剪刀布》是福建本土唯一一档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 尽管有许多优秀的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经验可供借鉴, 但亲子竞技真人秀的节目仍相对较少, 不仅要继承真人秀节目的精髓, 更要结合亲子教育的深厚理论背景, 这是集体创作人员需要学习、摸索和提升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真人秀节目和家庭隐私的矛盾, 如何将亲子心理、教育原则相融合, 制作出优秀的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 又如何让它走得更持久更有力量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福建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石头剪刀布》这一具体案例, 分析了该栏目从创办筹备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的探索, 同时结合国内电视台出现的其他同类型节目, 旁征博引, 对比分析, 探究亲子竞技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现状、问题及趋势。

关键词:亲子竞技,真人秀,少儿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少儿真人秀节目 篇2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reality shows

Nowadays,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reality shows. However, is it really good for them?

There are two sides for each coin. On one hand, participating in reality shows is good for children. First, it can make children more courageous and more confident. Second, some shows such as outdoor shows can make children more independent. For example, in some shows, children are required to accomplish some tasks without their parents accompanying them. That is a good way to train the children.

On the other hand,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reality shows may cause some disadvantages to them. For instance, children may become vainglorious if they win some fame from the shows. They may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undeserved reputation instead of studying hard. They may overlook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hard.

“真人秀”节目“秀”出了什么? 篇3

一、火热“真人秀”节目的“热源”何在?

由“明星秀”到“平民秀”,由“个人欣赏”到“群体狂欢”。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以大腕吸引受众,以名气提升人气,明星是节目的绝对核心,是舞台的“红花”,而观众只是起陪衬作用的“绿叶”,是节目的道具,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打破了舞台与看台之间的高门槛限制,不再对年龄、职业、学历、特长等进行限制和约束,只要你有才华、有勇气,不管你是七旬老人,还是学前儿童,不管你是专业高手,还是门外汉,都可以上台参与竞争与PK,这种参与的自由化为广大的平民百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鲜与刺激,极大地调动和满足了人们的狂欢心理,给他们以宣泄的快感与挑战的兴奋。也正因如此,2004年的超女选秀才爆发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冲击力,开播仅两个月就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报名人数有十几万之多。近期风靡全国的“快乐男声”选秀活动也再掀报名狂潮,报名者中除了年轻的男孩以外,还有不少老年人,甚至连老外也跃跃欲试。

由单纯的“你演我看”到密切的“互动参与”。以往的娱乐节目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是单纯的“台上演节目,台下看节目”的单向关系,缺乏反馈与互动,节目过程中观众只能被动地根据节目事先制作好的程序获取快乐或忧伤,无法主动参与并根据个人意愿去影响节目的制作以及比赛的结果。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就消除了台上台下的等级感,消除了上下级关系的虚拟场合,给观众以平等的参与权,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发送手机短信、网上投票等方式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并通过拥有的票选权决定场上选手的去留,淘汰自己不喜欢的选手,观众由场下坐板凳的看客间接变成了握有一定“生杀予夺”大权的“评委”,大众评审团与专家评审团平起平坐,这种地位的变化使得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权力感与发泄感,从而在主观情绪上就更加乐于参与节目。5月8日在“快樂男声”唱区10进1总决赛第一场、长沙唱区决赛中,帅哥陆虎以63510票夺得长

沙唱区冠军,直接晋级全国10强。这一方面靠的是他场上精彩的表现,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场下观众的青睐与支持。

由“望秀兴叹”的自卑感到“跃跃欲试”的冲动感。在传统的演艺秀节目中,演员都是光环四射的大腕或者经过精致包装打扮、水平极高的选手,使观众产生一种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自卑感,而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更加关注真实生活,贴近普通大众,提倡返璞归真,原汁原味地展现选手的本来面貌。难怪有人说:“《超级女声》的海选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档电视节目。”在海选的参赛者当中,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不经过化妆,不借助任何设备原声清唱,紧张拘束、举止滑稽、五音不全甚至跑调者比比皆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示消除了观众心理上的恐惧感。他们认为“这种水平都能上,那我更能上了!并且肯定比他表现得好!”今年报名参加“快乐男声”的长沙73岁的老汉肖发就说:“2004年,我就和我的老伴一起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系列’活动,我参加的是‘超级男声’,老伴参加的是‘超级女声’。老伴今年68岁了,但是她跟我一样,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上一次参加‘超级系列’活动,我和老伴都只进入了海选阶段,但是我们认为结果根本不重要,只要开开心心参与,把快乐带给大家就成功了嘛。并且我相信,我们的参与能给参赛的年轻人以鼓励、加油。”同时,当观众看到选手的众多丑相时也会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与得意感。这种“虚拟节目”与“真实节目”之间界限的打破最终导致观众在思想上对舞台与现实的认识趋于融合。

二、国内“真人秀”节目之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取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并呈现出蓬勃红火之势,但总体上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仍给人以粗糙、雷同、低俗的感觉,缺乏精品意识,与观众的欣赏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缺乏创新意识,内容模仿性过强。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美国或欧日国家的克隆版,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以及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即使有所不同也是换汤不换药,基本没有自己的节目特色与创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了香港的《综艺60分》,搞得火热的《玫瑰之约》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后者又是日本某一节目的COPY……“小台抄大台,大台抄港台,港台抄日本与欧美”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导致此类节目的“面孔”惊人相似,而且重复的克隆复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选秀节目虽然看似火爆,但却缺乏发展后劲,不少节目因粗制滥造而昙花一现,淘汰出局。

缺乏人文关怀,节目格调不高。当前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市场利益与收视率的刺激驱动下,刻意追求内容的新、奇、异,以低俗、恶俗、庸俗的节目去哗众取宠,粗俗搞笑,有的以挖掘个人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视欲,有的以挑逗的性话题或者低俗幼稚的游戏来吸引观众,这些最终都只能导致受众对节目的审美疲劳及对节目的冷漠,狂欢过后留下的只能是对节目的厌恶和鄙视。同时,残酷的游戏规则和竞争迫使选手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尤其是节目中淘汰选手悲痛的表情与成功选手得意的面孔形成的强烈对比,不仅对选手造成了心灵的伤害,也对观众的欣赏心理造成创伤。

节目商业化倾向严重,文化内涵空乏。在传播市场化和媒介商业化的浪潮中,国内的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商业炒作行为,节目背后存在很大的商业动机,所以整个节目的制作和运行遵循更多的是商业规则,利益为先,收视率至上,不重视节目内在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导向,更不用谈及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由于缺乏文化内涵,节目中所体现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现象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到了不好的影响,促使他们变得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三、“真人秀”节目之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刚兴起的荧屏之风,具有其他传统节目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抓住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青年梦想成“名”成“星”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低限制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进行本土化创新,树立品牌意识。“真人秀”节目要想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就必须摆脱靠抄袭拷贝求生存的老路,而不是老吃别人嚼过的馍,东施效颦。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就要立足国内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情感需求,融合中国的民族风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树立自己鲜明独特的区别于国外节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加强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定位。偏离文化主题,仅仅局限于依靠低俗的游戏与媚俗的话题来哗众取宠,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必将因此黔驴技穷,寸步难行。只有扎根于中国丰厚的文化宝藏,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和火花,“真人秀”节目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和火花,从而产生无尽的魅力。河南台办的《梨园春》和《武林风》就是以发扬中国传统的戏曲、武术为大旗,树立了在同类节目中高人一筹的品牌思想和精神定位,从而一直以来都红红火火,广受欢迎。我国有5000年的文化传承,有戏曲、武术、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这些都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加以借鉴和融合,“真人秀”节目就能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阵地。

突显服务意识,赋予节目积极的社会意义。“真人秀”节目对平民百姓来讲,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其低门槛的参与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所以做好为平民百姓实现梦想的“圆梦”服务是“真人秀”节目的立身之本。同时,“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引导,做好选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减少内容的残酷性以及人性阴暗面的展现,重点突出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伎俩。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少儿真人秀节目 篇4

关键词:真人秀,《了不起的挑战》,价值,真实

回顾2015 年至今, 搜索综艺类型节目, 可谓是达到了一个“泛真人秀”时代。追寻“真人秀”节目的产生是源于欧美节目的引进, 而近些年我国对于韩国真人秀节目较为热衷。例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浙江卫视《奔跑吧, 兄弟》、东方卫视《花样姐姐》等真人秀节目的版权均是引进韩国的真人秀节目, 各大卫视尽其所能的引进并制作出中国式的真人秀节目。在这火热的氛围下, 央视也一改之前的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的形象, 引进了韩国MBC的一档颇受广大受众欢迎, 并极具特色的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

《了不起的挑战》由韩国MBC电视台、灿星制作和央视三方联袂共同制作, 在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大型户外励志真人秀节目, 其原版权是韩国MBC电视台综艺节目《无限挑战》。这档节目主要是由六位固定的MC即撒贝宁、岳云鹏、乐嘉、沙溢、阮经天、华少, 第三期后华少因档期原因退出, 尼格买提加入。这档节目共有12 期, 呈现出了10 个主题, 节目以“平凡生活, 挑战了不起”为口号, 每期节目都涉及不同的工作岗位, 让六位MC切身的体验不同行业的工作, 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挑战, 用亲身的感受告诉人们:真正的挑战是源于平凡普通的生活, 把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做好, 才是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挑战。

特色一、以多样化的体验传递节目的价值

以季播形式播出的《了不起的挑战》区别与其他真人秀节目的特色是丢弃掉了以明星博得观众收视的捷径, 着重是将参与节目的六位MC放置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工作、劳动的场景中, 呈现出更多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平凡的东西。

在第二期的节目中主题是“极限打工”, “挑战兄弟团”六位MC分别挑战不同的工作, 主持人撒贝宁挑战的是张家界600 米天门山绝壁清洁工的工作, 在当天的录制中, 天气并不是很理想, 下起了瓢泼大雨, 小撒坚持的跟着师傅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挑战, 通过切身的感受这份工作, 不仅让他体验到清扫师傅的辛苦, 也让看到这期节目的观众们注意到也许会因自己乱扔一个垃圾的行为, 为清洁师傅们带来更多的辛苦, 通过节目呼吁大家不要乱丢垃圾, 推助环保意识。相声演员岳云鹏在这期节目中挑战的是深入585 米地下的煤矿工人的工作, 虽然岳云鹏在这次挑战因体力不支失败而告终, 但跟随着镜头, 不仅是让他对煤矿工人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也让感受体会到煤矿工人这个行业的危险性和不易性。

虽然这档节目的版权是引用他国的, 但节目组通过本土化元素的融入将真实的感受传递出真人秀的价值感, 符合中国化的人文理念, 传递所寄寓的正能量, 体现着社会上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

特色二、无台本设计, 真实性呈现

“真人秀”节目是一种基于真实的节目, 在节目中要求的是叙事细节真实与情感的自然流露, 并不是一种完全经过设计的真实。《了不起的挑战》每期虽然是选取特定的环境和主题, 但参与节目的6 位MC以及嘉宾在录制过程中是无台本设计, 近乎于真实性的呈现, 在激发参与者的娱乐性的同时也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感。

在第一期节目“人生的选择”中以四条叙事线索将6 位MC不同的旅途真实地呈现出来。其中阮经天和沙溢在飞机上当乘务员、岳云鹏和沙溢乘火车去内蒙在路途中的选择等这些内容, 在录制前作为参与者是没有预知的, 因此整个节目的过程只是设计了这些环节, 但环节的细节是没有设计, 也就是参与者和在场的观众是无台本设计。

在第八期与第九期节目“极限打工2”中, 沙溢在做了一天的四川公交售票员的过程中所经历方言的考验、报站的记忆;阮经天和小尼挑战钻井平台石油工的工作, 经历的开采石油的过程和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撒贝宁和岳云鹏体验了一把查干湖冬天捕鱼工人的工作, 感受了捕鱼工作性质的艰辛。

节目制作出来的时间是有限的, 但在拍摄录制后期剪辑这一过程中, 为了追求节目的真实性效果, 很多镜头都是捕捉到的细节镜头, 不同的MC对节目中所出现事件的真实情感的反应, 也会让观众在观看娱乐的同时, 进而拉近心理的距离,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节目还原更多的真实性。

结语:

在当下“泛真人秀”时代, 制作出的若只是为了吸引关注度, 没有将老百姓真正想要消费的文化产品呈现出来, 得不到文化娱乐消费者的观念认同, 那么节目就会剑走偏锋, 保证不了节目的质量和档次。《了不起的挑战》正是以2015 年7 月22 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限真令”通知为依据, 在节目中把具有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并具有社会意义的特色呈现了出来, 将真人秀节目的有所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04.

我国当前“真人秀”节目概观 篇5

“真人秀”毕竟是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不仅观众对这种节目形态不甚了了,而且制作人员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制作人员内部的意见也不够统一。“真人秀”是一种综合性电视节目,它所需要的也是具有综合素质和技术的人才。由于当前这种人才比较缺乏,《走入香格里拉》的制作人员具有不同的背景,导演主要是搞电视剧出身的,摄像主要是从事纪录片工作的。这样的人员构成的优势主要在于,它同时利用了纪录片人捕捉细节的敏锐(如《走入香格里拉》中志愿者攀登“珠金圣艾峰”中薛北群帮助薛筠的镜头和“溶洞探宝”段落三名志愿者的行踪跟拍,这种效果是摆拍、表演所无法达到的)和电视剧人把握局面的大局观;但是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是很明显的,导演为了保证节目的完整和精彩所进行的摆拍为摄像所不理解,而且摄像的客观纪录损害了节目的丰富性,如《走入香格里拉》中的“赛马比赛”和“飞流直下”段落的镜头就不够丰富。反观国外的同类节目,其技术手段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幸存者I》中对月落、日出、沙滩、海浪等的渲染就很精彩,这些对节目本身增色不少;《穿越沼泽地》中志愿者满身淤泥、颤抖的手、亲人的扶助以及救护车的救助等细节通过高速摄影和音乐加以渲染,观赏效果极佳。

可喜的是,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正在探索自己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果,如《走入香格里拉》就明显有不同于国外相关节目的优点,它在节目中插入志愿者常态生活,从而形成真实(志愿者家乡生活拍摄)与虚拟(野外生存竞技)的对照;而且,节目中加入了许多相关人员的幕后采访,使节目本身更深了一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真人秀节目与西方节目相比还有差距,还需要我国电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探索。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 篇6

【关键词】电视节目 真人秀 问题 发展

如今,我们打开电视机会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的电视节目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真人秀的表现手段、技巧和元素,如一些非娱乐性的节目,服务、教育、财经节目也都与真人秀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奖赛、选秀、选美比赛,益智闯关节目等等也都在大量使用真人秀元素。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范真人秀”的时代。

一、真人秀节目及其发展

“真人秀”是一个舶来词,美国人更经常使用“Reality TV”(真实电视)来指真人秀;国外其他与真人秀相关的名称,如游戏秀 (Game Show)、真实肥皂剧(Reality Soap Opera)、构建式纪录片(Constructed Documentaries)、真实秀(R-

eality Show)等等。从这些术语来看,真人秀节目大多包含了两个相反的意义:真实(记录)和虚构(肥皂剧、秀)。这一方面说明,真人秀是一种将真实与虚构融合在一起的形态;另一方面显示出真人秀与游戏节目、肥皂剧、纪录片以及其他真实类电视节目之间的复杂联系。

真人秀节目在西方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幸存者》、《老大哥》、《阁楼故事》所引发的收视旋风为标志。

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挫折再到兴起的过程,节目形态也从最初的不自觉到后来的自觉,从单纯的模仿、引进到与国情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而不断地发展完善。国内最早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广东电视台2000年的《生存大挑战》。此后,这类野外生存类节目就在国内被广泛模仿和移植。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金苹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贵州电视台推出的《峡谷生存营》,拇指英雄联合央视推出的《欢乐英雄》等等;早期的这些真人秀节目都仅限于野外生存或挑战。

2003-2004年,随着《美国偶像》节目在美国的火爆上演,国内一些节目也开始借鉴《美国偶像》的节目元素,开始了国内平民选秀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台二套2003年底推出的《非常6+1》可以说开创了国内平民选秀的风气之先,开播仅1年,就成为全国娱乐市场最有影响力的节目之一,2004年人均收视时间达到82分钟,直追中央台的老牌娱乐节目《开心辞典》和《幸运52》。由此催生了中央台三套的《星光大道》、湖南台的《超级女声》以及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等一大批平民选秀节目。其中,2005年,湖南台的《超级女声》真正将平民选秀推向了一个顶峰。后来又出现了一些明星秀,比如《舞林大会》、《名声大震》等;在内容上不仅有娱乐类真人秀,还有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以及情感类真人秀。

二、真人秀节目的分类

如今的真人秀节目在节目形态上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的是在演播室,有的是在野外进行;有的以现场竞赛为主,有的则以生活记录为主;有的以力量、勇气、智力考验为主题;有的以性、情感关系为主题。而且,绝大多数真人秀节目在电视手段的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游戏、生活记录、现场采访、偷拍、演播室谈话、后期加工等手段和元素往往在一个节目中混合使用。我们可以从内容特征上将其初步分成四个类:

(一)娱乐类真人秀

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真人秀节目,既包括演艺选秀,也包括野外生存类真人秀。其中演艺选秀节目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我爱记歌词》、《星光大道》等,这些属于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平民秀;还有一部分是明星展示其风采的明星秀,如《舞林大会》、《名声大震》、《明星大练冰》等;野外生存秀有上文提到的《金苹果》、《峡谷生存营》、《欢乐英雄》等。

(二)生活服务类真人秀

是以展示生活的各个层面,服务大众为目的的真人秀。如展示装修空间变化的《交换空间》、展示女性整容的《天使爱美丽》、展示交友婚恋的《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展示教育帮助和跟踪的《成龙计划》、展示职场竞争和风采的《职来职往》、《赢在中国》、《创智赢家》及其特别节目《2007劳动榜样》等;展示角色交换、生活体验的《变形记》、《相约新家庭》等。

(三)公益类真人秀

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真人秀节目。如上海东方卫视的《民星大行动》、浙江卫视的《公民行动》、安徽卫视的《幸福密码》等。《民星大行动》是东方卫视2006年结合上海这个城市的特色而策划的一档明星公益类真人秀节目;而浙江卫视的《公民行动》和安徽卫视的《幸福密码》则是平民为主角的公益类真人秀节目。

(四)情感类真人秀

真实记录婚姻、家庭、情感的危机,以解决情感矛盾和问题为目的真人秀节目。如湖南娱乐频道的《为她而战》,安徽卫视的《第12夜》上海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等,其中安徽卫视的《第12夜》就是一个直面危机婚姻和婚姻危机的情感真人秀节目。该节目通过12夜真实的电视拍摄,记录3个家庭30天的试离婚过程,努力探求和破解婚姻危机谜题,企图搭建起一个“让爱重生、心灵修复”的平台。此外,还有一些节目如中央台的《心理访谈》、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台的《真情》、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的《心灵花园》等。

三、真人秀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我国走过了11年的历程,真人秀节目在不断掀起收视高潮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引来了不少质疑与争议。

(一)盲目跟风缺乏创新

俗话说,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是英雄,然而当所有人都拥来的时候,这些人就什么都不是了。比如超女,当第一届超女火了以后,各地选秀节目便风起云涌。甚至连节目形式,内容,到环节设置上都完全的复制,毫无创新意识。随之而来的是观众的视觉疲劳,资源的浪费以及节目的粗制滥造。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二)观赏性和道德底线的矛盾

在西方,“真人秀”节目是建立在西方的道德伦理及价值观念之上的,他们的游戏的设置纯粹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并没有考虑其它的负面影响。比如说《老大哥》就设置了许多游戏规则鼓励和怂恿选手暴露身体,《阁楼故事》中,十几台摄像机每天24小时全程跟踪一群专职“培养感情”的男女一个多月,充斥大量打情骂俏、挑逗、裸体甚至性爱的场面。显然,在中国,“真人秀”节目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这与讲求宽容、合作、和平共处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中国观众的电视欣赏习惯是:在公众媒体上看到的,一定要是符合传统道德标准、传统审美的东西,所以一旦遇到要暴露人性丑恶(甚至未必是丑恶,只是些小毛病)或个人隐私生活的东西,就会受到质疑,甚至有的节目半路就夭折了或被叫停了。比如湖南经视《完美假期》节目出现的“打情骂俏、拉帮结派与勾心斗角”,让有的观众感觉它是“一场令人恶心的人生丑剧”。最终,这档真人秀节目被相关部门叫停。

(三)干预影响其真实魅力

“真人秀”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摄像机真实的记录下参赛者的行为举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但是据不少制作人介绍,一开始他们确实是如实记录的,但真实的生活总是很平淡,当然要加入些人工成分,也就是所谓的“包装”。因此电视台开始出来干预,控制节目的发展。比如《完美假期》的幕后人员很早就发现,一名叫李旭的参赛选手是一个外企白领,特别有能力,本能地感到这个人“有戏”,于是有意地把李旭塑造成一名“政治家”,显得特别会搞阴谋,拉拢人,挤掉其他具有威胁的人。因此网友网上论坛中对李旭进行猛烈地攻击,这让当事人感到委屈,因为在比赛中,他还有很多可爱的时候,但这样的镜头播出来却少之又少。

(四)忽视产业化运作

国内早期真人秀节目常常只在个体节目上下功夫,而不重视形成系列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影响力。而美国真人秀节目不仅在收视和内容上获得双赢,更是商业价值的多赢。《学徒》节目在收视方面已经可以与肥皂剧和情景剧抗衡;在节目形式和内容方面,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真人秀模式;在商业运作方面,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要求进入节目设计环节;《美国偶像》前四季节目在广告、唱片、纪念品、门票等方面的全球收入超过9亿美元,《幸存者》每季节目能为举办地赢得1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远远超过了销售节目本身的收入。

目前,真人秀的产业化运作问题开始引起国内电视人的重视,就目前来看是在不断进步和成熟的。这种从西方引进的娱乐节目形式也在不断寻求与中国观众欣赏习惯之间的契合点。从发展趋势上看, 中国真人秀节目首先要注重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这对于制作者、参与者、受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节目制作者要在引进节目之后“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从节目的形式上贴近中国受众,更要在节目理念、设计方式、制作原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比如在表演秀类节目中可以通过评委增加一些理性知识的介绍,而不是单纯以语言的个性作为看点。参与者和受众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欣赏和参与节目。其次,这类节目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视创新。不仅在节目形式上创新,更要在创作理念上创新。还要走好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以节目带动相关的经济收人,转变节目的经营理念,重视规模化发展,实现内容和商业价值的双赢。□

(作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0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少儿真人秀节目 篇7

(一)真人秀的定义

真人秀的起源产生于西方,它的英文名称为“REALITY TV”或者“REALITY SHOW”。而与这个名字有渊源的还有一部1998年上映的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UREMEN SHOW),真人秀正是这里的英文的直译非常简单易懂。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中又对真人秀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普通人在规定情境中的制约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自由行动并被记录或者加工播出的节目”。除此之外,“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特定的行为、记录和加工”这七个基本元素构成真人秀的共同点,并分析了真人秀的三个关键词:“真”是特色,体现了这类节目必须是纪实的、非虚构的;“人”是核心,意味着节目必须要有人格和人性的凸显;“秀”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

(二)真人秀的突出特征

首先,游戏性的特点。之所以把游戏性放在首位是因为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的类型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娱乐的,是为了使人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真人秀这种将游戏的形式搬到大屏幕的新策略使得游戏的范围得到了大范围的满足。真人秀节目饱含冲突的情节设置、巧妙新意的剪辑方式和精彩激烈的游戏场景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观众的心,使得观众尽管为真实参与其中也能感觉到游戏的快感。

其次,互动性的特点。基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了大众更多参与节目的新途径。各家真人秀节目的演播形式将与观众的互动提高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观众可以通过多短信、微博和微信等众多的途径参与到节目的播出中来。这样的互动性不仅能获取观众对节目的直接反馈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而且可以更好了提高观众与节目的粘性,吸引观众持续收看。

第三,明星性的特点。真人秀节目的吸引力不仅要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出发吸引收视,节目参与人物的选择也越来越成为各家电视台争相竞争的切入口。就像大制作电影一样,更多更强的明星阵容不仅可以保证收视,而且满足了观众对于明星在日常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窥私欲。从另一方面来说,电视台通过明星赚取了收视率,而明星通过电视台的播出也增加了自己的曝光度和知名度,这是一个双向互惠互利的形式,所以才会有某些艺人宁可参加综艺节目也不拍电影的情况,毕竟谁都愿意玩着也能把钱赚到手。

最后,商业性的特点。电视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归根到底都是商业性的,收视率的高低一方面是节目受欢迎程度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商业价值的反映。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冠名费用为6000万,而第二季的冠名费则一路飙升到了2亿元人民币。

(三)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的发展

第一,从零星点点到如雨后春笋。早先的真人秀节目只有在央视与个别几家电视台进行尝试,如央视综艺频道的《开心辞典》、广东卫视的《生存大挑战》。自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引起广泛关注后各家电视台纷纷效仿,由于对于节目的策划和运行机制不了解,更多的是购买国外成熟节目的版权进行本土化移植。如湖南经视移植法国著名节目《阁楼故事》创办了《完美假期》、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则来自荷兰的《激情唱响》。至此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纷纷出现在各家电视台的荧屏上。如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天津卫视的大型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等。

第二,节目形式由偏向于选秀竞赛类到记录体验类的转变。真人秀节目的最初发展形式是偏向于选秀竞赛类的,这类节目的成功首先是抓住了全名参与的热点,通过门槛较低的海选选拔出能力出众的选手登台演出,并由广大观众进行评选,选出最后的优胜者。这类节目的代表当属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做的相当成功。在此类节目在全国范围内的电视台遍地开花后一种新形式的真人秀节目又出现了。走在前沿的湖南卫视又推出了《爸爸去哪》这一种明星记录体验式的真人秀节目,选取三对明星父子(父女)进行户外的生存体验活动,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的的广泛好评。

第三,节目人物由大众向明星偏向。从《超级女声》的大众海选展示才艺,到《爸爸去哪》《奔跑吧,兄弟》等众多一线明星的广泛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主要参与人群逐渐向明星化靠拢。明星的参与为真人秀节目注入了一道新鲜的活力使得节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大放光彩。而从目前比较火爆的几档节目来看,明星真人秀无疑成为了真人秀节目的主力军。

二、明星真人秀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视、电影和网络新媒体的竞争力日益凸显。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得益于电视的生活性和大众性电视依然是受众面最广泛的媒体,所以各家电视台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明星认真秀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具体方面包含以下几点:

1.遍地开花,竞争混乱。首先真人秀节目的高收视率促进了各家卫视争相创办自己的真人秀节目,而明星真人秀更是真人秀节目中炙手可热的板块。在对现有的真人秀节目进行观察比较不难发现,在众多的真人秀节目中无论是节目形式还是节目内容都存在雷同的现象。这是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下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从而争相引进或者模仿国内外的真人秀节目而忽略了在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上的创新,造成了大片的雷同的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众多雷同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不仅会使得观众产生审美上的疲劳而且混乱的竞争环境也不易于节目的长期健康发展,甚至有些电视台在节目形式和内容难以创新的背景下着力比拼参与明星的重磅程度。

2.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了《我是歌手》明星类真人秀节目一时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而不久之后江苏卫视便推出了《蒙面歌王》同样是明星类的真人秀节目,而且同样是以音乐歌曲为载体,同样有资深的音乐人来评判。缺乏创新和同质化严重的节目过多的出现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是不利于一种节目长期发展下去的。一种节目的生命力是要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的,一味追求暂时的利益而放弃不断探索只会在这一形式的节目失去生命力之后便抛弃,寻求新的节目形式,这是永远不会发现和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和更加贴近本土观众的节目的。

3.民族文化底蕴浅,缺少更多的价值导向。真人秀节目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一部分既要做到使观众在收看节目时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目的,也要充分响应寓教于乐的民族价值导向主张。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娱乐活动的精神源泉,缺少民族文化的节目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另外,大众文化承担了更多的价值导向作用,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会对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价值导向造成误导。面对各家电视台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局面,我们必须做出必要的回应。

三、明星真人秀未来发展的出路

1.根植本土民族文化,贴合本土实际生活。对待我国现有的真人秀节目及其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能过分依赖国外已经成熟的节目形式,必须在把握“度”的原则下充分从本土的民族文化观念出发探索出一条贴合我们本土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超级女声》的成功首先突出表现在其新颖性,无论是在节目形式还是节目内容方面都是国内首次,其通过海选、短信投票等方式的选拔方式也都紧贴我国一贯倡导的民主化原则。只有在充分调动观众主体审美和娱乐主流的基础上才能将节目做大做广,在获得持续收视的基础上也会增加节目的生命力。

2.增强节目独创性,丰富节目内涵。纵观荧屏上的众多的真人秀节目,其无论在节目形式上还是节目内容上都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但都只是存在形式上的表层不同,真正形成独特风格的节目少之又少。我们都知道一档节目的生命周期存在四个阶段:初期,发展,顶峰,衰落。而一档成功的节目其顶峰持续的状态是很长的,这就需要编导在节目播出的同时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充分抓住拉近与观众的契合点但也要避免由于过度商业化而庸俗化,而节目内涵的展现则需要从警人、育人等方面引导观众。节目的独特风格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与受众不断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节目风格就需要编导在增强节目独创性和丰富节目内涵两方面下功夫。

3.避免过度商业化,增加人文关怀。我们不能否认商业性是促进电视节目飞速发展的一股重要动力,但是日益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环境促使一些电视台将商业性的目的过度放大甚至唯利益是从。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中明星选手生硬的广告插入往往牺牲了节目的流畅程度与美感。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观众收看节目的初衷是为了从繁忙的现实生活中寻求一些放松和安慰,在这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也就显现出来了,而这也是观众的需求。节目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从观众的精神需求出发切实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以达到从精神上愉悦人的目的又不失正确的价值引导。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真人秀节目从最初传入到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给我国电视节目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暴露出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介于真人秀节目的在大众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我们不得不深入研究切实从节目形式和内容等诸多方面全面优化改革,规范行业制度从而保证一种优秀的节目形式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摘要:就像电影作为舶来品一样,电视真人秀作为以电视为载体的舶来品其起源于西方,深受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繁荣至今。自2000年广东卫视推出国内公认的第一部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以来真人秀的节目形式便在中国大地这片沃土和急切需求大众娱乐的中国观众的热情下繁荣起来。从《超级女声》《交换空间》和《星光大道》到《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和《奔跑吧兄弟》真人秀节目的参与主体逐渐由默默无闻的草根人物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明星更多的参与固然能提高节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但从节目长期的健康发展来看,各家电视台过多依赖拼“星”势必会导致真人秀节目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本文主要从真人秀节目的起源、发展、初入国内、前十年发展到2015年明星真人秀的火爆以及其火爆的背后原因、潜在问题、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明星效应,媒体竞争,新媒体,创新

参考文献

[1]尹鸿.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

[2]高敏.浅谈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导刊,2015(14).

少儿真人秀节目 篇8

一、中国真人秀节目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2000年我国推出第一档野外生存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后, 我国拉开了真人秀节目的浪潮。随后2005年《超级女声》掀开选秀真人秀的帷幕, 接着各种形式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游戏竞赛类、谈话访谈类、婚恋速配类等。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完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模仿国外真人秀的同时, 创新性和本土性常常被忽略, “愚乐化”和“低俗化”屡见不鲜, 有的节目甚至用西方消极文化“包装”自己, 如《非诚勿扰》里“我宁可坐在宝马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 所传达的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德背道而驰。这种消极价值观在大众媒介传播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中成功和值得借鉴的因素

《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在2010年7月11日推出的全新游戏类真人秀节目, 已播出三年。多样的节目形式、刺激的游戏内容以及主持群的精彩演绎等因素使得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 不仅在韩国备受瞩目, 在亚洲其它国家也受到大量观众的追捧。

(一) 出色的主持群

出色的主持人是真人秀节目的灵魂, 《Running Man》也不例外, 有着“闪耀的明星主持群”, 现有7名固定主持人, 他们当中有歌手、演员和专业综艺主持。亲切的刘在石、“童真”的池石镇、强壮的金钟国、活宝般的哈哈、率真勇敢的宋智孝、瘦高形象搞笑的李光洙、温柔的姜Gary, 构成了多元的主持风格。《Running Man》主要采取刘在石一人为主、其余为辅的方式, 由核心主持人控制节奏和气氛, 其他不同职业、风格的主持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主持人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形成了“特定”的组合, 如“背叛者联盟” (池石镇、HAHA、李光洙) 、“我哥哥我弟弟” (HAHA、金钟国) 、“糖果联盟” (刘在石、宋智孝) 、“周一情侣” (姜Gary、宋智孝) 等等, 在20130915期里, 姜Gary吻了宋智孝的面颊, 让粉丝们激动不已。这些主持人都具有敬业精神, 尽心尽力、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达到游戏目的, 如在亚洲梦想杯韩国选拔赛中用相机记录主持人和嘉宾拦球时的表情, 李光洙在起跳瞬间总是露出怪异扭曲的表情让人捧腹大笑。

(二) 丰富刺激的游戏形式

《Running Man》的内容主要是主持人和嘉宾一同游戏、一起寻找、一起奔跑竞赛的搞笑刺激的游戏类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的游戏规则都不同。一般情况下, 主持人和嘉宾会以各种条件进行分组 (有时一开始就分好) 。然后齐心协力完成寻找、竞赛或达到某个目标, 大部分时候以撕掉对手后背衣服上的姓名牌决定最终胜利, 有时还采取智力拼图等别的形式。如20130630期, 有“吃西瓜接力”、水上弹跳、沙地摔跤既搞笑又好玩, 最后到首尔王宫进行撕姓名条最终赛。在节目没有嘉宾时, 会进行几个主持人的个人战, 这样主持人反而不用顾忌嘉宾的各种需求而可以尽力发挥个人的能力争取胜利, 从而使没有嘉宾的节目也一样精彩。每期节目中, 主持人和嘉宾都需要动用极大的体力和智力完成任务。富有悬念、刺激性是节目吸引人的地方, 在每期游戏中, 所遇到的情况都是未知的, 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如20130623期, 主持人和嘉宾回到SBS电视台大楼进行最终的“死神追逐”时都不知道“死神”是谁, 只能从系在“死神”脚上的铃铛发出的声响判断, 十分刺激。

(三) 体现以人为本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 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人文化走向主要体现在观众本位传播观的确立。电视娱乐节目要不断强化对观众的服务意识, 在节目中以人为本, 尊重观众, 为观众着想, 满足观众的心理与审美需求。《Running Man》通常会对主持人和嘉宾们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有趣的奖惩。例如夏天在机场穿着大棉服完成“任务”、化妆后乘公车回家等等有趣的惩罚。节目制作组也设计了相应的奖品作为获胜者的奖励, 比如奖金、特产、梦想礼物等等。这些“个性化”的奖惩满足了观众及粉丝们对明星的好奇心, 主持人搞笑的演绎让整个过程笑料十足, 也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Running Man》在对待游戏嘉宾 (明星) 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主持人在搞笑的同时会考虑嘉宾的想法和感受, 尽最大努力满足嘉宾的需求。游戏环节里的撕姓名条“生死”追逐让有的艺人感到体力不支, 节目组就会采取其它方式决定最终胜利, 如:20130908期最后就用拼图、解绳索决定最终胜利。

三、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方向

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部分, 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我国真人秀节目在借鉴模仿国外节目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本土情况不断发展, 以下是笔者提出的我国真人秀节目今后发展需要改进的方向。

(一) 注重节目主持人的作用

主持人是真人秀娱乐节目的关键要素, 贯穿节目始终。优秀的主持人不仅要有一定的艺能搞笑素养, 还要具有控场、调度、把握节奏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具有亲和力, 考虑到嘉宾和观众的心理需求。现今我国真人秀娱乐节目涌现出像《快乐大本营》的何炅、谢娜、《中国好声音》的华少、《非诚勿扰》的孟非等优秀的主持人, 他们有幽默感的语言风格, 时常体现出风趣、诙谐的语言特色, 反映出机敏与才智。有经验的主持人往往以巧妙、机智的语言, 将复杂、艰涩的问题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 抓住对方言语中的关键之处和有可能出彩的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挖掘出来。我国需要大力培养和挖掘这样优秀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 同时也要打造不同风格人才构成的优秀主持群, 如“天天向上兄弟”等。

(二) 节目类型的突破

最早出现在国内的真人秀是野外生存真人秀, 直到今天这类真人秀依然占着一席之地。从2005年《超级女声》拉开选秀真人秀节目的帷幕, 选秀真人秀就层出不穷, 从各省市频道甚至到地方台, 大多克隆成风。自2010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播出并火爆后, 全国各地掀起了婚恋真人秀的浪潮。如今随着观众的审美疲劳, 婚恋真人秀也出现败落的趋势。目前, 真人秀节目已经逐渐走出单一的节目形式。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在荧屏上此起彼伏、争奇斗艳, 使得电视节目刮起了一阵“真人秀”狂潮。近年, 我国游戏真人秀节目发展完善, 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突破了节目类型, 比如近期湖南电视台播出的亲子游戏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融合了亲子人文元素以及游戏娱乐元素, 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我国真人秀节目应该追求节目类型的创新突破, 融合不同元素, 特别是人文元素来增加节目内涵, 满足观众的期望与需求。

参考文献

[1]颜敏.韩国电视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节目特色分析[M].新闻窗, 2012, 4:25

[2]张微, 杨晓云.真人秀节目如何叫好又叫座[M].新闻窗, 2008.12.25

[3]王海玉.现阶段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爱好者, 2011, 7:10

[4]邵培仁, 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 2005, 9:15

哪些领域可以制作真人秀节目 篇9

这三次培训,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哪些领域可以制作真人秀,毕竟央视这几年制作的真人秀节目数量还很少,整体上显得保守。其实,如果从自己的优势资源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很多领域可以制作真人秀。

比如把目光放在那些大型国企身上,这也是央视的号召力所在。美国有个真人秀叫《卧底老板》,每集一位公司老总化装成普通员工到自己的公司基层工作,到第一线了解公司运转状况,最后揭开真实身份,并且一个一个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我看到的第一季第一集就是美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董事长,化装成普通员工,到各个分公司去“卧底”。首先去了废品回收处理生产线,结果发现这里对工人的作息制度管理过于严格,中午吃饭只给半小时,吃完划卡,晚一分钟都扣钱。然后又去了垃圾山捡废纸,在这里发现了一位带病工作的好员工,经常要去做透析,可是工作兢兢业业。第三个场所是垃圾收货公司,发现了一位“活雷锋似的人物”,一位女职工,同时做公司的好几摊,可是收入却不多,自己的房子还面临被收走的危险。节目最后是老板公开身份,把几个“带他实习”的人请到总部,一一解决问题,极具戏剧效果。比如批评了那位管理严格的经理,让他调整制度。对那位带病工作的,树为全公司学习的楷模。对于那位女雷锋,董事长宣布给她升职,加薪,这样她就保住了自己的房子。这是个明显体现和谐社会的节目,太适合央视去操作了。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国企,如果让他们的老总“卧底”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会促进社会和谐。而且这个真人秀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微服私访,在中国一定会比美国更有传播效果。

顺便说一句,这个节目体现了策划的成功,怎么这么巧,董事长每去一个地方,就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且会发现制度缺陷?其实这都是事先踩点的结果,提前发现了一些好人物好故事,然后让董事长“遇到”,最后再像皇帝一样解决所有问题,皆大欢喜,都欢呼“领导英明”。当然,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的导向。

广播真人秀节目的拓展空间 篇10

借用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义,广播真人秀节目是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情境中,按照特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纪录或者制作,在广播中播出的节目。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竞技选秀型。让具备一定技能的普通人,按照预先规定的竞赛规则进行才艺表演,通过专家和听众对这些普通参与者进行淘汰和选拔,最后优胜者成为最大利益的获得者。

北京文艺广播每天中午11:00至12:00播出的《小DJ大不同》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它具备了竞技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海选、PK环节、游戏娱乐、凸显人物个性、互动、制造明星效果等元素。广播里选的是主持人,晋级的新闻类、娱乐类前三甲的选手直接上岗成为北京电台的主持人。

益智游戏型。在规定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让参与者进行各类知识比赛,最后决出优胜者并获得大奖。

主要节目有《拇指英雄》、《短信江湖》、《智慧榜样》。这3个节目共同的特点是:突出了短信这个贴近性、参与性强的手段,彰显了“拇指文化”。

在《智慧榜样》游戏进行中,回答正确的听众可以选择带着奖金退出,或继续回答问题,直到完成5道问题为止;回答错误的听众,其积累的奖金将通过《智慧榜样》节目组全部捐赠给国内著名慈善机构。

职场创业型。参与者被指定完成规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任务,由评判者根据参与者的完成情况做出淘汰和选拔决定。这类节目旨在展示才智,满足听众好奇心,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滨海广播的《职场人生》周日特别节目《毛遂自荐》就是一档以广播求职为特色的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中有4名求职者进行“模拟面试”的比拼,每名求职者将获得10分钟的展示机会。2名资深职场专家或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担任考官,现场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并点评。最终的1名胜出者将获得被推荐参加3家企业的面试机会。节目让很多求职者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有可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生活服务型。是对具体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服务,有意更新或改变参与者的生活理念或现实生活,并对服务过程进行纪录或展示。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之声、旅游之声携手打造的《走在春天里》(每个季节有不同的名称),帮助参与者实现对浙江某一风景区的旅行梦想。“一路相伴声音,分享出游新体验”,通过声音纪录参与者在旅行途中的真实细节,展示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听众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地方特色和文化常识。每次节目播出期间,都能接到听众参与热线近百个,参与短信400条。

二、《购物英雄》的运作

笔者策划的《购物英雄》是一档以超市、商场购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服务型广播真人秀节目,2008年1月1日在北京电台首都生活广播开播。播出时间选择在晚间19:00-20:00,节目定位于为都市人的衣食住行、购物、旅游、娱乐及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多方面的资讯服务。

根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 2008年前, 首都生活广播的收听率在下午17:00走入低谷, 《购物英雄》开播后, 从晚间19:00开始进入该频率的次黄金时段, 有效拉动了整个晚间时段的收听率;从听众构成来看, 《购物英雄》的播出改善了这一时段频率的受众资源。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与商品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有自己独特的购物技能。《购物英雄》正是为这些拥有购物技能的普通人提供了“秀”和获得丰富奖品、优厚奖金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既展现自我,也为听众传递购物信息、生活常识和生活理念。

内容环节的设置:用竞技和游戏的形式对生活常识进行全新包装是本节目的最大特点。节目环节设置有:“价格狂想”、“左右为难”、“空中对决”、“心明眼亮”、“脑力连线”、“假日行动”、“购物主打星”等等。充分运用了电视益智游戏型真人秀节目中的悬念、闯关、奖品的刺激性以及累积积分等等手段,又结合广播的线性传播特点进行了改造,在实用性及游戏规则上大做文章,力图使听众持续感受参与的新鲜感,体验一种“好玩”的乐趣和“实用”的便利。

《购物英雄》完全改变了过去生活服务类节目“教育”的口吻而成为了具有服务功能的娱乐性广播节目,让参与者和听众在体验式的过程中娱乐,并了解很多生活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

节目中的一个环节——“购物主打星”,在广播中尝试引入购物内容,也是对广播购物节目的探索。鉴于当下广播购物尚处于于萌萌芽芽状状态态,,《《购购物物英英雄雄》》中中的的商商品品目目前前还还仅仅仅仅是是作作为为奖奖品品来来提提供,但从中可以看到广播购物的发展空间,它既可丰富节目类型和内容,也可借节目延伸扩大节目赢利空间,促进广电产业增值,成为传统广播广告之外又一种新的赢利渠道。

三、广播真人秀的拓展空间

除上述特点,广播所具有的隐私性、低成本等优势也为广播真人秀节目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1. 隐蔽性强,可以拓展隐私类节目的制作空间。

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正是广播想象空间的魅力所在。在以婚恋为内容的生活服务型真人秀节目中,广播就充分发挥了这个独特的优势。

2.日常化运作,为吸引小企业参与广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广播需要日常的不断播出,让听众形成一种收听习惯,进而成为忠实听众。日常化运作或者日播的广播生活服务型真人秀节目,可以成为吸引有潜力的小企业广告主的优势节目。

3. 低成本运作,为在更广的范围开发节目提供了可能。

与电视相比,广播产品的成本低,可以用较少的投入取得相对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旅游型生活服务节目为例,一部电话或者一只录音机就能真实记录体验者的动态,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受众的接收成本也最低,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运作是广播媒体竞争的最大优势。

4.参与难度低,为更多“真人”走进节目“秀”提供可能。

上一篇:四大能力下一篇:创新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