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产率

2024-05-30

科学生产率(精选十篇)

科学生产率 篇1

1 深化机制创新, 大力发展种苗

需要进一步加快深化国有林木种苗基地管理体制改革, 并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种苗生产和经营。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一是要建立规范的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二是要加强现有种苗工程建设, 确保建设成效。要重点建设良种繁育中心、良种基地、采种基地, 完善种苗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要加大对林木种苗的各项政策扶持, 要把林木种子建设、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当地林业建设计划, 并予以优先安排。要加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金融支持。

2 发展乡土树种, 引进优良树种

发展名特优新品种,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优。要适应林业建设面临的供求关系和消费多层次变化, 林木种苗供应与需求趋向多元化。观赏园林绿化树种和品种选择的原则是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根据当地气候、土城条件选择树种坚持多样性, 城市的绿化应由乔木、范木、草本组成, 乔灌草搭配。观赏绿化树种和品种选择应该趋向于常绿树种、彩叶树种、色叶树种、观花树种、观果树种、抗旱树种、抗寒树种、耐水湿树种、沿海抗风。

2.1 注重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强, 有较强的抗逆性, 造林比较容易成功, 市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应该比新树种要快, 其习性、特征比较了解, 栽培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乡土树种资源丰富, 栽植成本低、效率高。

2.2 注重外来优良树种和品种

外来优良树种和品种指本地没有自然发生的树种, 包括广义上的变种、种源、无性系等。优良的外来树种具有重要的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必须按引种程序先试验后推广。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 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 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 进行多种立地品种区域化实验。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灾难。

2.3 注重新品种选育

新品种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 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比如市场表现出的彩叶苗木热, 红叶石楠、红枫、加拿大紫荆、挪威槭、茶条槭、多花蓝果树等欧美流行彩叶绿化树种的品种虽然已经很齐全, 但是短期内能真正流行开来的品种到底有哪些很难判定。因为在彩叶苗木的数量上, 除了红叶石楠外, 其他品种的数量非常有限, 彩叶树种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有待加强。

3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种苗管理

加快《种子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苗、乱引滥繁、虚假宣传、无证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违法行为。加强林木种苗执法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和《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加强质量监管, 严格“两证”的发放与管理, 净化苗木生产和经营环境, 提高苗木质量。对“两证”年检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予以取缔, 调减育苗户数量, 规范经营手段, 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种苗标签是林木种子和苗木的身份证, 是全面记载种子、苗木信息的主要载体, 对它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林木种苗的质量, 加强林木种苗标签的使用管理是保障种苗质量的关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国家林业局《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浙江省林木种苗标签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规定, 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 都应重视种苗标签的使用和管理, 种苗标签的管理者也应该按着规定认真检验, 如实准确地填写, 不应该只流于形式。

4 提高科技含量, 保证种苗质量

必须始终坚持科技兴种苗, 注重先进成果组装配套, 先进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措施。坚持科技创新, 加强科研攻关。针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特点, 加快选择、引进和改良培育速生丰产树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绿化美化树种和花卉等。

以轻基质穴盘育苗为代表的现代化育苗体系与我国传统的育苗相比较, 它成功地解决了机械化精播种一次成苗问题育苗过程中根系受到保护移栽时不受损伤根系活力好, 能获得高产苗木墓质轻, 特别适合远距离运箱和机械化移栽。现代化穴盘育苗实现了育苗生产集约化技术管理规范化, 经营管理规模化, 产销服务社会化。

今后应加强林木种苗的生产和管理调查研究, 大力推广先进的科研成果, 收集和保存我市丰富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发挥大棚育苗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挖掘和开发适应我区立地条件的良种壮苗, 为我区增绿工程提供优质苗木, 为建设“绿色黄岩”作出贡献。

摘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工作是保证造林绿化种苗供需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结合实际, 从深化机制创新, 大力发展种苗;发展乡土树种, 引进优良树种;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种苗管理;提高科技含量, 保证种苗质量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林木种苗生产的问题。

关键词:种苗生产,树种培育,科学育苗

参考文献

[1]刘红, 胡春姿, 等.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J].林业经济, 2002 (6) .

[2]吴方林.中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J].山东林业科技, 2003 (6) .

科学生产率 篇2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学解释

(一)劳动报酬

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劳动工具,通过自身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从中获取的与自身所付出的劳动相当的价值回报,即劳动者通过创造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为其进行进一步的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报酬解释了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贡献程度,是对劳动者体力及脑力劳动的证明。Krueger 认为劳动者劳动报酬是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紧密相关的,它是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劳动报酬的存在证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价值的存在,他从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来源出发,将劳动报酬可以区分为初级劳动报酬和高级劳动报酬两种。劳动报酬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在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报酬的实现,主要包括工资、实物、社会保险三个部分,其中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报酬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或公司依据法律法规、行业规定等,通过向劳动者支付货币工资、补助以及各种津贴等实现劳动者的自身价值,它具体包括了按日、月、年等不同支付方式的工资;而实物报酬主要包括企业或公司向劳动者提供的各种物品,比如劳动者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必需品等,这些物品的提供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低于成本价值的供给;劳动报酬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它是指公司或企业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养老、救济等保险金,使本公司员工得到应有的实惠,社会保险一般由政府筹办,企业参与,是一种具有所得重新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进行生产和劳动的原动力,是对劳动者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有效证明,劳动者只有获得了合理的劳动报酬,才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绩效管理模式考虑,合理解决劳动报酬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融洽。

(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计算劳动者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劳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其付出的劳动之间的比率。劳动生产率对于劳动者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表现,日益成为企业衡量生产能力的重要工具。Timothy J.Coelli指出劳动生产率属于部分生产率测度指标,主要针对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进行解释,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对于劳动情况和企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是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库兹涅茨认为生产要素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如果没有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会变得异常困难。当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进行流动,从低收益部门流向高收益部门时,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

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一)劳动报酬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分析劳动价值理论有助于研究劳动报酬的社会属性,同时作为劳动报酬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理论解释了劳动报酬中社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内各自创造的价值。所以为了进一步分析劳动报酬的社会含义,首先有必要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内涵,从而为深入研究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对原有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改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表明劳动创造了社会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一切商品的价值变动,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商品价格变动规律、劳动价值增值过程、劳动补偿、折旧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对原有的劳动价值观念进行了批判继承,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劳动价值理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这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提供了有力工具。

2.剩余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劳动价值是资本家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取的价值,它是在劳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分配而得到的。剩余劳动价值同时具有劳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所谓的普遍性是指剩余价值是劳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通过劳动者的社会劳动获取的;剩余劳动价值的特殊性则在于劳动性质的独特性,所以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过程也被定义为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剩余劳动价值从本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状况下资本家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之间具体的劳动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学术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生产过程中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各个企业家注重劳动者报酬的提高,通过提高劳动者报酬,激发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也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个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对社会的贡献越大,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更容易实现。此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依据,劳动者剩余价值的逐步增多表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1.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出劳动价值理论是劳动生产率理论的基础。对于劳动生产理论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劳动的物质属性和唯物史观两方面展开。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因此应该把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劳动生产率理论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联系在一起,认为劳动生产率要以社会基本矛盾相对应,即满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统一的理论,对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学分析不能只局限于劳动者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产出和原料投入,同时要注重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劳动者心理倾向等。此外也要关注劳动生产率变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

2.劳动生产率的二重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他指出劳动生产率是静态意义上的生产率,它需要处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才有其经济学意义;同时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的发展有其特殊规律,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单独的某一阶段的发展,而要从整个社会的历史演变规律出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加以解释。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深刻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是从哲学高度加以解释的生产关系。劳动生产率的二重性为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通过将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对这两种劳动的生产力进行分析,得出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使劳动价值理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活力是企业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源动力,而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提高企业活力的有力保障。提高劳动报酬,按劳分配方式和企业的报酬水平有利于带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劳动者更加努力的参与到劳动中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终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和产值增加。企业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效益,这又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报酬,促进了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我国经过长期的企业所有制改革,原有的劳动者与企业的工作终身制在大部分民营企业中已不复存在,实行更多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同制。合同制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员工的表现,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和工资待遇,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此外,劳动合同制还使得在工作选择上,劳动者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会根据企业提高的薪资状况选择职业,所以提高劳动报酬也成为了企业寻觅员工的手段。

(二)促进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

科学训练 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 篇3

一、科学地制订整体教学计划,保证实习教学顺利进行

由于生产实习教学时间、周期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订整体教学计划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应根据教学专业计划好教学内容。虽然现有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已有一定的安排,但这些内容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传统的专业职业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职业技能和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如钳工专业的实习计划制订,除考虑传统的钳工技能外,还必须考虑一些铣削、磨削、刨削等金属加工技能训练、焊接技能训练以及数控加工技术等先进的加工技术等。

其次是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工艺学——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等。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二、抓住教学重点。科学选择专业技能训练方式,以缩短其训练时间

专业职业技能的学习是学校实习教学的重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因此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进行反复的训练,如果训练方法不当,不但影响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还影响其他操作技能的学习。笔者认为,抓住教学重点、合理选择训练方式是提高其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现以钳工专业为例加以说明。钳工专业技能要求熟练掌握锉配技术,但锉配训练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进行训练。虽然其形式多样,但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只有几点:一是形位公差控制,二是尺寸公差控制,三是配合间隙控制。而其中的重点又是形位公差中的平面度的控制,只要学生真正将一个平面锉平,就能较快掌握好锉配技能。而要较J陕较好地锉平平面,就必须正确选择训练方式方法。

三、科学运用“学习正迁移”原理。交叉训练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

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的促进作用就叫正迁移。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这一原理,合理地进行交叉训练,是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科学运用“学习正迁移”原理,交叉训练各种技能,可以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职业技能和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从而开阔视野,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四、正确捕捉技能训练中的“质变”转换点。以达到好的训练效果

从学生最初开始学习某一技能到熟练掌握这一技能的过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正确捕捉此转换点,是实习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转换点的判断标准是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判断过程中可参考有关教学大纲,但主要还是根据综合考评和实际情况加以确定。(因此每天实习结束都要对学生一天的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特别是每一个工件要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学生训练掌握的情况)。此转换点必须准确加以把握,过早,会影响教学质量;过迟,会影响教学效率,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学不利。

另外,转换点的确定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不同的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大不一样,如果等全体学生都熟练掌握后再转换学习内容,会严重影响整体学习进度。因此,只能以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作为判断标准。例如,80%左右的学生熟练掌握后,就要及时进行转换,而其余的学生就采取补课的办法进行弥补,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采用工艺学——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化管理企业生产 篇4

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事故发生后,通常的做法是事故发生了再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毫无预见性可言。因为其毫无预见性,所以也就没有提前防御,造成了很多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却大不相同,它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防御上,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研究考察、分析判断,提前发现隐患,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变“被动无奈”为“主动乐观”,变“消极应对”为“主动出击”。同时,也可能看出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企业只有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公司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才能将危险和疑难问题排除在初始阶段,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 推行科学安全管理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现在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必须狠抓管理,吸引人才,稳定民心,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武装头脑。具体体现在:①先进的科学设备和先进方法的出现,迫使企业管理者必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积极学习科学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员工必须尽快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才不会因为设备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②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人地位平等,发展机会均等,企业要想拉拢更多的员工为企业作贡献就必须打动员工的心,以人性化温暖员工,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 企业以人为本,落实安全科学管理

2.1 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必须全面落实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企业必须给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劳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和工作环境等必须给员工以安全感和踏实感,让他们没有思想上的担忧和恐慌;②企业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心理需求,保证员工的工作得到合理的报酬,劳有所获,鼓励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尊重和保护员工的劳动所得,保证员工的正常生活;③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多种途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无论以什么方式和途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管理者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喜好,不同类型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企业企业安全性,变“要员工安全”为员工自己发出“我要安全”的心声和强烈欲望。

2.2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同样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的发展规律,是经过无数实践和发展总结出来的普遍准则,企业的发展必须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但不能逾越。遵守法律法规,企业才能在步入正轨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才能和其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3 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强化教育培训

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必须建立在深刻认清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企业必须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了解市场发展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方针和策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好多安全工作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们在管理认识上有偏差,思想方面认识松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时时注意,要求员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发自内心地关注安全问题,把安全问题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来做。

要多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上避免单调和枯燥,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寓教于乐中将安全知识灌输给员工,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将安全意识牢记心中,将安全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

2.4 团结一致,共同维系安全生产

一个企业由多个部门组成,这些部门共同组成了一个集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然,安全工作肯定也不会是某个领导、某个员工的私事,它是企业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其中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出现了问题,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都有可能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所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2.5 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落实安全科学管理,必须制订明确的目标,各部门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有序、协调地开展工作。任务到入,责任到人,避免了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便。每个员工有自己的小目标,企业有自己的大目标,企业员工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小目标的同时,也在不断完成着企业的大目标。企业发展了,员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复杂、长久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只凭借一己之力就完成。这项工程的开展和完成需要调动各部门、各个员工的力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技术充实自己,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将安全工作贯穿和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中。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企业的技术设备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科学管理企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将科学管理贯穿到生产实践的每个环节中,切实做到安全稳于泰山。

关键词:安全,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责任到人

参考文献

[1]孔振平.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之我见[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11).

[2]王巍,王利军.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安全,2001(06)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篇5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实习,我们对食品专业相关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增加对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以后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同时综合检验我们所学知识,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企业、社会、国情,以完成我们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实习时间及实习地点

xx年10月14日江西四特酒集团有限公司实习

xx年10月15日上午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

xx年10月15日下午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习

三 实习内容

1 江西四特酒集团有限公司

1.1 公司简介

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座落在中华酒文化的发祥地之——江西省樟树市,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2年,是集科研、生产、贸易、物流等为一体的大型白酒企业,占地面积600余亩,拥有职工1800多人。公司目前生产的“四特牌”四特酒为特香型白酒,主要产品有:四特珍藏系列、四特年份酒系列,四特东方韵系列,四特1898系列、四特星级系列,四特老窖系列、区域产品系列等多品种,全覆盖产品结构,满足各阶层消费需求。四特酒凭借“特香型”白酒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被誉为“江西第一名酒”。

1.2 灌装车间设备流程图

放瓶→洗瓶→看瓶→灌装→压内塞→贴内条码→压外盖→吹干→灯检→喷码→↓ ↓ 计量套胶帽→贴内条码→调胶→粘盖→试渗漏

→贴标签→挂吊牌→扎绸带→装盒→贴外条码→倒棱→打铆钉→贴防伪→装箱→ 折盒

→放合格证→封箱→成品酒转运

1.2.1注意事项:

洗 瓶:检查洗瓶机的水压是否达到要求(0.15—0.2Mpa),洗瓶机是否清洁卫生,喷头处是否有污物,是否有不喷水的现象,喷头是否对准瓶口。

看 瓶:看到瓶口瓶身破损、瓶内有杂质、脏物的,要挑出来。

灌 装:检验酒的酒度是否与所生产的品种一致,灌装机的针头必须用所生产的酒体冲洗一次检查针头是否漏酒或针头不收酒。

灯 检:看到瓶内酒体有杂质、蚊虫、浑浊的把它挑出来。

试渗漏:发现渗漏的酒挑出来。判断方法:酒瓶下面的纸湿的,拿起来比好的酒要更轻,轻轻敲下声音不一样。

喷 码:调好时间日期,瓶子对喷码机喷头的距离要适当,经常清洗喷头,若喷码和当天的要求不对,要及时的挑出并告知班长,模

糊不清要挑出来。

贴防伪:贴正,贴对位置,防止错贴、漏贴、贴

倒、贴歪,防伪破损的现象。

1.3四特酒酿造工艺

1.3.1工艺特点

“大曲麦麸加酒糟”——指四特酒以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为麦麸和从酒窖最底层挖出的原味丢糟。

“红褚条石垒酒窖”——在白酒酿造中,窖池的好坏具有关键作用。四特酒的窖池以红褚条石垒成,红褚条石即为红砂岩,其质地疏松,吸水性好,并且不易腐蚀,十分适合微生物菌群及酶系物质的生长繁殖。

“三香具备犹不靠”——四特酒具有“浓头、

酱尾,清中间”的复合香气,属“三香不靠”的特香型。其口味柔绵醇和、醇甜,香味谐调,余味悠长。周恩来总理就曾赞誉四特酒“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1.3.2看花接酒

在樟树四特酒生产基地酿造车间,我们看到转运工师傅正拉着满车的酒糟在连片的窖池间忙碌穿梭。刚刚从窖池中挖出的酒糟冒着微微热气,浓浓酒香足以让好酒的朋友垂涎欲滴。在半径一米多的`酒甄旁,车间师傅正在分级接酒,“我们是看花接酒,看一下酒花就知道酒的度数和品质。接酒要去头掐尾选中间。酒头度数太高,香味成分复杂,采接过来作为调味酒;酒尾度数低,酒香淡,需回甑复蒸,只有中间蒸馏出的酒才是最适合的。”

1.4四特酒制曲工艺

工艺流程

拌料—装盒—打曲—检曲—送曲入库(在仓库2楼)—摆曲—38-40°C培养20天—搬房—库房阴干存储3-6个月—粉碎

四特大曲的工艺延续了传统的工艺流程特点,同时

结合机械制曲机的应用,自动化程度提高,大大提升了生产率

1.4.1原料

四特大曲制曲采用的原料为面粉、麦麸和酒糟,据师傅介绍比例为1:1,5:2,这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明显的特色。这种配料方式是延续了白酒制曲的传统生产工艺,以小麦为基质,同时适量添加酒糟,既可以起到接种作用,还能使有益菌

在培养初期处于优势竞争地位。此外。酒糟的加入还可以调节曲坯的pH值。适合酵母菌、霉菌的生长。

1.4.2拌料

四特大曲制曲拌料采用拌料机进行机械搅拌,拌料用水为地下泉水,其拌料标准为“手捏成团不粘手”,曲料含水量一般控制在38%。由于地下泉水水温常年恒温,因此,夏季或冬季制曲可降低或提高曲坯温度,使培养初期曲坯温度接近酵母菌、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利

于后期培养温度的提升。

1.4 .3曲坯成型

曲块成型样为长方体.规格为210 minx80 mmx120 mm。这种成型规格的特点是:曲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大面积生长,曲块厚度适中,便于水分蒸发,从而控制曲块的培养顶点温度始终在55℃左右.为大曲成为

中偏高温曲创造了条件。

1.4.4曲坯入房

再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物资成本;科技价值;科技强度

一、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既包含来源于客观客体的、事物发展规律的知识,也包含来源于主观主体的、支配运用知识的智慧。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功能。

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创意。

二、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对于生产来说,科学技术是形成生产的根据和主导,是质的属性,是生产及其产品的性质,是形成生产的首要条件。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说:社会生产(创造)出来的产品,都是科技产品。

形成生产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投入生产的物资成本。物资成本是形成生产的材料内容,是科学技术(质)支配的对象,是形成生产的基础,是量的属性,是生产及其产品的量。

质与量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质×量=能力=作用=效应。

所以,由科学技术与物资成本而形成生产及其产品、产值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物资成本=生产力=生产作用=产品=产值=经济。对于这层关系有什么质疑吗?

如果再进行追问:物资成本是什么呢?

物资成本就是以往经济学所归纳的生产三要素——劳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亦即投入生产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把人力物力都折合成货币来进行计算,那么,物资成本就是生产费用)。

以往(中国改革开放以前),认为劳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形成生产的三要素。其实这还只认识到生产条件的一半。所以,我们必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认识,认识形成生产的另一半首要条件——科学技术。

物资条件是普遍存在的常有事物,但是没有科学技术却不能形成生产。只有在科学技术的条件之下,才能够形成生产。相比而言,科技条件比物资条件更为难得。所以说,科学技术是形成生产的首要条件。

三、产品的科技价值

生产利润来自于哪里?

有人会说:“来自于劳动。”

可是,有的生产同样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为什么就没有利润呢?

还有人会说:“把价格规定高点(生产费用+利润率),由此产生利润。”

可是,如果价格都可以这样由生产单位去规定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出现亏本的生产。

那么,生产利润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确切地回答:生产利润来自于科学技术。既然生产由成本和科技两部分因素形成,那么,生产的效应——产值,当然也由成本和科技两部分的值所组成。所以,用产值减去成本所剩下来的值,便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也即利润。把这个意思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即:

科学技术×生产费用=产品=产值。

产值-生产费用=科技价值=利润。例如:

某人制作玩具,投入生产的成本费用为每件12元(包含劳动的计件社会工资在内),直销此玩具的平均价格为每件15元。那么,这一生产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产值=制作玩具的科技强度×12元=产品=15元。

科技价值=15元-12元=利润=3元

四、科技强度

因为:产值=科学技术×物资成本。

所以:科技强度=产值÷物资成本。

例如以上制作玩具的生产情况:

因为:产值=制作玩具的科技强度×12元=15元。

所以:制作玩具的科技强度=15元÷12元=1.25(度)。

五、科技强度与利润的关系

产品的价值贵,是先进的标志,是激发和调动生产的动力。产品的价值贱,是迫使生產前进的压力。产品的价值由贵到贱是生产发展的趋势,也是一种自然平衡的运动。

人们愈是需求的产品,愈有价值。另外,同一价值的产品,生产时所花费的成本、时间愈少,则它也显得愈有价值。反则反之。产品的价值说明主导生产的科学技术文明先进的程度——科技强度。例如:

假设有一家服装厂,生产出甲、乙两批服装,这两批服装平均每套所投入的布料和劳动作业相同(成本相同),每套成本80元。

但是由于两批服装设计的款式不一样,甲服装为市场抢手货,出厂销售价平均每套120元;乙服装不受市场欢迎,出厂销售价平均每套60元。那么:

设计甲服装的科技强度=120元÷80元=1.5(度)。

设计甲服装的科技价值=120元-80元=利润=40元。

设计乙服装的科技强度=60元÷80元=0.75(度)。

设计乙服装的科技价值=60元-80元=利润=-20元。

由上例的计算可见,生产利润与科技强度直接相关:

科技强度大于1度时,生产有利润;

科技强度等于1度时,生产不亏不赢;

科技强度小于1度时,生产亏本;

科技强度为零(或者物资成本为零)时,不可能形成生产,生产为零。

如果形成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不上1度),不管你投资了多少人力物力,始终都是无效投资。

六、生产之外,科技作用依然

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军事、文教、卫生等等事业上的作用,依然如生产一样,都是“科技才能×(人力+物力)=能力=作用=效应”的关系及反应。例如:

在军事上,如赤壁之战的情况是:

周瑜战略战术×(兵力+火力)=战斗力>曹操战略战术×兵力=战斗力。

在教学事业上:教学技能×教材教具=教学功能=教学作用=教学效应。

在卫生事业上:医术×医药医具=治病功能=治病作用=治病效应。

科技在社会的各个事业当中,其作用和地位同生产中一样,都是“科技才能×(人力+物力)=能力=作用=效应”的反应。

七、科技才能强度的针对性

我国汉朝刘邦用兵不过十万,他手下的将帅韩信用兵愈多愈好,但是韩信为什么又被刘邦所擒呢?这是因为韩信的才能是善于用兵,而刘邦的才能是善于用将。这说明科技才能强度是有针对性的。

人们尽管在同一的生产行业中,有的人善于经营小资本;有的人善于经营大资本;有的人善于支配生产中的物,使物资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人善于组织生产中的人,使人们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作用。人的科技才能各有所长,各有其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

八、科技才能与社会发展

在社会事物当中,所投入的科技才能由科技价值表现出来。这种科技价值,也就是科技才能的报酬。但是享受这一报酬的有时是价值的创造者,有时是广大人们甚至整个人类。价值愈大,享受的人愈多,这一科技才能也就愈可贵,愈高级伟大。

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艺术家,他们都用伟大的科技才能及其价值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生活,为社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月刊) 篇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刊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并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机构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 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杂志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9名) 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著、现代安全技术与管理、信息与动态等。

我们的办刊目标是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先进管理经验, 搭建企业交流平台, 并为您提供国内外前沿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先进的安全技术, 帮助您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信息以及新颁布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是杂志的雄厚技术支撑, 是引领我国安全科技发展方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具体承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多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工作, 如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国家安全标准委员会组织制定安全类的管理法规标准;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安全生产领域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在公共安全、矿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职业危害等研究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团队, 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本刊2011年变更为月刊, 大16开, 160页, 全年12期, 共计240元。现有2005-2009年精装合订本, 每年每套150元。如有需要, 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免收邮寄费。

编辑、发行电话、传真: (010) 64941346 64941258 64914634网址:www.chinasafety.ac.cn

电子信箱:oshms@chinasafety.ac.cn

订阅方式: (1) 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2) 全国各地邮局均订阅:邮发代号:82-379

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204室 (100029)

单位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

银行汇款: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惠新支行户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挪威科学家:用木头生产鱼肉 篇8

像大豆这类植物蛋白最大的问题是含有“反营养”物质, 这种物质会影响鱼类的生长、饲料转化率和健康。它可能是通过伤害鱼类的消化系统和在鱼类的骨头里结合矿物质, 使得骨头软化来影响鱼类。除此以外, 这种物质使得饲料的口感很差。

挪威的科研人员发现, 在经过热处理和高压处理的植物蛋白中加入来自于细菌、酵母菌或藻类的高质量蛋白, 能显著减少植物蛋白的负作用。

他们已经证实, 经过各种植物蛋白的合理搭配, 用无鱼粉的饲料来投喂鱼类完全可行。

例如, 利用如荚膜甲基球菌 (甲烷、甲醇和甲醛是它仅知的能源和碳源) 这种菌类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蛋白质和脂肪组成和鱼粉非常相似。而且它们的营养组成对鱼类的健康非常有益。除此以外, 这种菌很容易培养, 用甲烷等生物气体就可以培养。

其实菌类作为人类的食物组成已经历史悠久了, 乳酸菌就是其中之一。

酵母菌也是科研人员的研究对象, 但并不是一般的面包酵母, 而是一种经过选育的酵母。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用云杉树来培养酵母菌。首先将树干处理成小木碎片, 经过酶的处理可以变成可发酵的糖, 从而作为酵母的培养基。换句话说, 利用木材也可以饲养鱼类。这是一个从树木到鱼肉的科学概念。

科学生产率 篇9

检测中心于2002年12月6日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于2004年8月3日通过了卫生部甲级资质认证, 获得了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05年9月6日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认定, 获得了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检测中心技术力量雄厚, 人员素素高, 现有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4名, 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其中硕士1名、博士4名。

检测中心下设多个专业检测实验室, 拥有价值5000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千余台 (套) , 已先后为数百家中外企业提供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技术服务。

检测中心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 技术服务水平已经达到和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检测中心同时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认定技术服务机构, 承担资质认定技术审查和专家评审等工作。

资质证书:

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No.CNASL0118)

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量认 (国) 字 (Z1613) )

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证书[ (2005) 安监管检字A 026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证书[卫职技字 (2005) 第A-00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证书[ (京) 卫职 (评) 证字[2005]第00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证书[ (京) 卫职 (检) 证字[2005]第005号]

电话:010-64941264 64892434

科学生产率 篇10

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 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抓安全”,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 “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以及“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五种”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使“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 从规范各级领导、管理层和操作层的安全行为入手, 强化全员责任意识, 由被动防范、事后处置向强化源头、预防优先转变;由集中整治检查向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由偏重伤亡事故控制向全面落实HSE管理体系转变, 把安全生产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把“强三基、反三违、除隐患”作为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最大的事故隐患是违章, 违章的发生往往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就是要依法建立健全一个职责明晰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做到“一职一则、一岗一则”, 形成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人人有专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同时, 通过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等办法, 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

3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企业安全工作,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企业安全工作, 就是坚持企业经济发展与安全工作同时部署, 同时落实, 抓生产必须抓安全;坚持效益与安全并重, 当效益与安全发生冲突时, 安全优于效益;坚持事事以人的安全为重, 忽视人的安全就是轻视人权, 亵渎生命。

3.1 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3.1.1 建立完善政府监管责任体系。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 建立政府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要深入开展创建, 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网络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 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 研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也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落实。

3.1.2 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按照工作分工抓好分工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实行网格化管理。各部门要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按照层级管理原则划分网格, 对每个网格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岗位、定职责、定考核奖惩, 实行责任“倒查”制, 将安全监管责任层层落实到各企业、各个层面的每位领导、每位具体工作人员, 落实到每个企业, 实现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同时, 要运用网络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 编制网格化管理地图, 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 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将企业所有信息定量、定性、定位到单元网格中, 实现安全监管的精细化和信息化。

3.2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2.1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

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制订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和每位员工, 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管和社会监督,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加大安全投入, 持续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条件, 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2.2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要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也可采取聘任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技术顾问等方法协助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2.3 认真落实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 认真做好工厂、车间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每年制定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提高全员安全综合素质, 确保一线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对于国家强制性的安全培训必须参加, 凡是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作业。

3.3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3.3.1 建立完善综合应急机制。

设立应急管理专门机构, 统筹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协调行动”的要求, 形成反应迅速、部门联动、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应急机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应急预案, 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 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3.3.2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立以公安消防、地方驻军部队、预备役和基层骨干民兵为骨干, 专家为指导, 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 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 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

3.4 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3.4.1 全面落实企业工伤保险。

认真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 依法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缴纳工伤保险,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建立和完善工伤事故赔偿保障体系, 进一步发挥工伤保险对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

3.4.2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工作通报制度。

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以及发生重伤以上事故且影响恶劣的企业, 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予以曝光。

3.4.3 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

对在举报重大事故或事故隐患、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参与应急救援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职工和群众, 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物质奖励。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取得显著成绩的有关部门或工作人员, 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落实“一岗双责”、未能有效行使安全监管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 不得参加任何先进评选活动。

3.4.4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建立经常性、有效的监督机制,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 利用网络优势, 采取聘任安全监督信息员等方式, 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持证上岗、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和处理等情况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社会监督网络。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既是贯彻党的“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高自初.煤矿如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J].现代职业安全, 2004 (9) .

上一篇:新生儿抚触护理下一篇:俱乐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