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价值

2024-05-23

技术价值(精选十篇)

技术价值 篇1

科学,发现规律的意义

科学,是现代社会核心的动力源。可以说,从世界整体来看,无论有多少进步,没有科学的进步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发展的。在很多科学发展较弱的领域或地区,其生产力是明显落后的。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工业4.0虽然还只是一个新概念,但是比较相关的产品就会发现科学技术本质的重要性。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那么,我们反思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属于科学技术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往往把其中的科学知识、技术都泛化了,甚至由于过度上升到信息生活、信息伦理等区域而导致了科学本质价值的淡化或缺失。

问题1:操作系统的应用异化。

操作系统,我们在中小学的一些阶段即使不考虑其严格的定义,仅仅从功能上体验认知,也需要面对计算机科学这个领域的特点,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用户界面的表层意义。

从科学的发现规律角度讲,一方面是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的管理,不论是硬件管理(如设备的管理、驱动、测控等),或者是软件管理(如安装、兼容、数据存储等),可以作为学习者发现的规律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操作系统本身的应用、配置规律是什么。在后一方面,既然我们已经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现代信息技术,那么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又怎能排除在外?其他的开源、网络等操作系统又为何排除在外?从只针对桌面流行的操作系统来看,我们的目的就已经明了,那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在微软这个阵地跟随着去应用学习,培养的明显就是“操作员”而非是科学素养、技术技能。

从这一样问题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我们对待科学并不科学。这甚至比不上小学的科学课程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层面针对科学现象去发现规律。在这个角度讲,我们还要特别防止因为学科的方向调整,在信息素养等形而上的思想发展层面已经造成的计算科学意义的弱化,却又没有接触到信息科学的本质,造成对技术与科学的割裂。

技术,运用要有目的

现在,技术的概念比较科学更是泛化得可怕,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尤其东方文化对技术一直是“技”不如“道”的上层传统文化思维在起作用。即使东方与西方一样认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东方的技术领域权益、地位明显差别于文化、政治、管理等领域,这是亚洲文化的共同特点。在信息技术领域明显的例子是,印度技术高超的程序员是出苦力做现代包身工——“软件外包业”,而在北欧或北美技术工程师只负责发明“创意”与“设计”。我的一个学生在北欧业内,角色就是“系统分析师”,调查用户需求、算法分析,因为空间自由所以思维自由,他们甚至只出售创意与专利。

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来源是什么?从概念上讲,技术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比如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成为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力量。注意,技术是一种力量,技术不是学“知识”、懂“原理”,更不是熟练“操作”。

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这个定义,基本上指出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点,即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

那么,我们反思信息技术课程,技术就应是其中的主体内容,至少是重要的内容。先不讨论技术包括哪些范围,就只讨论不论学习老派的程序设计,还是新潮的3D打印,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技术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不搞清楚,作为电脑扫盲时期学学软件和程序仍然是很不错的,作为新时代的弄潮时期学学物联网、Scratch、3D打印也是不错的。但是,作为课程,因为它不是基于局部的,它是基于社会的,我们就要明确相关的技术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

问题2:技术的操作异化。

在应用软件教学中,把操作当“任务”的问题现在已经逐步得到纠正,一般不会再把文章题目设置为“二号”、“黑体”这样的操作当作技术目的,而是更有针对性地让学习者根据规范或个性化需要,对整篇文章的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文字修饰与版式设计,目的是要让文章规范、可读性强,配合文字内容用个性化版面更好地展现相应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文本版式设计的技术目的。而这部分上推十年,操作与技术混淆是造成“微软培训班”现象的根本原因。

现在,物联网来了,Scratch来了,3D打印来了,这还会演变成“XX培训班”吗?

如果只是学习使用,学习按规则去“创造”,这不是从科学到技术的强化。技术的目的性缺乏,就会仍然成为操作教学。虽然比起传统内容,新技术在时尚度、灵活度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不提高技术的目的性,必然会重走以前“机器人”等教育活动的老路。

从这类问题看,梳理清楚技术的目的会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更新换代,都要有应用的范畴和思维的深度。即使是3D打印这样的内容,也要有创意、材料、建模、流程与工艺等各方面的实用分析,充分发挥其“对创意的快速实现与验证”等方面的目的,以让学生的创造性及技术学习都有更深度的“自我发展”,突破软件教学初期简单的重复、模仿式操作的老框架。

针对科学与技术去思考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还有很多,诸如科学的原理与创新、技术的多元化等概念都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有所重视,以此可以摆脱不断追逐新技术的浪潮却又不得不走上模仿的歧途,让教育的滋味越来越淡,让技能的培养越来越浅,如蜻蜓点水一样浅尝辄止。

苍山点题

信息技术课程回归程序教学的呼声很高,最近流行的计算思维又给其以新生的契机,然而我们站在哪一个风口?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还是技术只是工具,着眼于信息?不论哪个风口,要起飞,都离不开人类的翅膀——科学与技术。科学,我们以它认知世界,传播知识,发现规律,创新思维,产生技术;技术,我们以它发展生产,推进变革,创造产品,反哺科学。所以,无论基于何种理论,科学与技术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崇高的目标,对教育更是如此。

第一篇文章,以具体的实例,从科学技术角度去再次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文章先从信息技术课程是属于科学的课程角度,去分析如何探究“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工作原理,基本构成,还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表象深度思维,努力探究事物真相”。然后,又从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强的技术课程角度,去分析“学习应包含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规则的掌握以及经验、技巧的习得与迁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课程在科学技术层面的定位提出了一线教师的实践性建议。

第二篇文章,以具体的问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科学意义和技术目的进行讨论。先从科学“发现规律”这一个方面讨论,举例操作系统教学的问题,引发我们对科学意义的思考。然后,再以技术与操作的区分,从技术的目的性这一个角度讨论,引发我们对硬件、软件以及新技术学习目的的思考,由此反思我们是在教有目的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还是在教无目的的模仿。

技术的人文价值 篇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在20世纪的西方社会,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和人文主义的文化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今学者对科技人文价值问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对于什么是科学,各派学者众说纷纭,各国的百科全书给科学的定义也各异。人类最早是用拉丁文“Scientia”表示其具有“科学”的含义,但其本源意义为知识或学问。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中国哲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有异曲同工之义。“格物致知”出自中国古代书籍《中庸》,其所指之义在现代看来即是,运用实践来获得真知。在现代,我们也可以从实践角度出发对科学进行阐述,其含义与古代所表达的相一致。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科学是在实践中用不同的思想意识掌握客观对象的特殊方法,进而转化为在实际中应用对象的本质以及规律和方法。技术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复杂事物。技术作为历史现象中的一种,并且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技术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它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由于技术不断的进步发展,因而从技术本质方面有狭义和广义的双重理解。希腊科学研究者不仅仅是单一的研究科学,同时还是人文学者,二者的关系可以调换,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术现象。例如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他还是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既研究哲学同时也精通数学和几何,并提出了著名的几何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因此,希腊哲学家们的哲学观点往往都带有清新颖达的特点,表现了自由心灵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在自然中形成融合。

科学技术对实现人文价值的积极作用;改善人类的物质文明程度;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产生,起源于蒙昧的原始社会人类抗拒异己的自然力,维持生存的需要。这时候科学主义与自然主义原始地交融在一起。然而,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代哲学的新自然观在西方凸显了出来,从而播下了科学与人文分裂的种子。对着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力学在各个领域的凯旋,科学和理性的自然观便逐渐盛行,并进而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加剧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20 世纪上半叶,逻辑实证主义的肇兴,纵容了工具理性极度张扬和科学技术的嚣张,使科学与人文背离达到了极致;而当代西方人文主义者将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用人文文化来涵盖科学,否认科学与文化的区别。其结果大大加剧了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与对立,导致科技人文价值的缺失。

从整体论和以人为本的科技理性出发,要确立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新途径。首先,在进行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影响和反应,要在根源上找到其原因并进行预防,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在人文价值领导下,科学技术和人、和社会以及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确立科技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和满足生态关怀的总体需求;其次,在科学技术中对科学的思想精神中加入人文理性和人文思考,促使科学与人文之精神有效的结合,建立健全的科技人文规范,使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真正实现科技人文价值的同时完成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文关怀所要体现的主要思想是在关怀人类自身的同时还关怀着人类社会。然而,科学技术实质上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指的是,使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人的精神生活水平,使人类社会走向公正的和谐状态。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把为人类谋取更多的福利以及最终实现幸福生活作为终极目标,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一目标。所谓科学技术的生态关怀,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使科学技术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且认可那些对实现这一目的有利的科技成果,反对、限制乃至排斥那些滞后和阻碍实现这一目的的科技成果。

以核心技术提升品牌价值 篇3

TCL的品牌发展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5年到90年代初期,1980年至1985年间是企业的创业阶段,那时TCL的前身ITK是一个生产录音磁带的小公司,1985年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诞生,正式启用TCL品牌;

第二阶段进入90年代之后,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捕捉机会,TCL开始在树立品牌上发力。1992年前后,TCL聘请专业咨询公司率先引入了CI系统,是第一家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的国内公司。TCL靠此把品牌规范了起来,同时品牌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第三个阶段从1998年至今,TCL开始踏上国际化之路,进入了—个新的发展阶段。TCL经历了国际化的历炼后,最深刻的体会之一就是,打造自主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获取长远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与三星、索尼等企业相比,我们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为此,TCL集团在2007年6月TCL发布了“创意感动生活”的新品牌战略,致力于未来十年成为中国最具有创造力的品牌!在新品牌战略的指引下,TCL将继续企业文化的变革创新,把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作为最终目标。

TCL集团刚刚发布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306.79亿元.其中销售收入298.46亿元,同比增长5.35%。从TCL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来看,公司业务在市场的动荡中保持稳健增长,海内外市场均呈快速增长势头。欧洲市场持续取得良好的业绩增长,中北欧市场的增长最为迅速,其第三季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31.5%;法国的市场也保持理想增长,其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9%。公司在北美市场增加了对大型连锁客户的销售比重,使LCD电视的销量保持稳定增长。新兴市场业务表现也还不错。我们产品开发在第三季度也取得了突破,—个是LED背光技术应用推广,另外环保节能LCD电视也在做。

中国政府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使国内家电企业受益匪浅,帮助行业应对金融危机,不仅给企业创造了机遇,推动产业由大变强。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更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给家电行业也带来一场行业“洗牌”变革。

在“家电下乡”计划、“以旧换新”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利民政策带动下,国内市场对LCD电视机的需求不断增加,TCL第三季度LCD电视销量同比增长323.4%,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67.8%达139.3万台,LCD电视已成为公司整体彩电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1~9月,TCL“家电下乡”累计彩电销量同比增长112%,冰箱销量同比增长35%,洗衣机销量同比增长26%。随着“家电下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相关将会有—个比较大的增长。

我们在此次CES展上将首次以TCL品牌为主导来参展,产品主要有X10、C10、3DTV、Blue-Ray DVD和CBHD等。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数字化、网络化将成为影响彩电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TCL是较早使互联网走入电视的企业,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TCL的互联网电视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0月20日,TCL联手英特尔召开一场主题为“告别旧电視时代,进入MiTV我的互联网电视世界”的新品发布会。TCL互联网电视MITV模式的出现,让消费者彻底告别了旧电视时代,彩电行业逐渐进入了平板化、技术化、网络化,产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互联网电视的出现,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推进3C融合和三网融合的重要体现。互联网电视已被视作是提升中国平板彩电制造业竞争力的利器。

技术价值 篇4

一、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利弊

目前, 国际上通用的三种基本的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来一些其他的评估方法, 但归根结底都是以上三种基本方法的演变与综合。

成本法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历史数据来测算和推导现时市场价值, 这就要求被评估企业要有可靠的历史数据记录, 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大都起步较晚, 而且高新技术企业早期投入的无形资产远远多于有形资产, 在我国现有会计制度下, 无法找到一种合理价格将这部分无形资产的生产成本表示出来。所以成本法无法适应高新技术价值评估的需要。

收益法的核心即折现企业的未来收益, 其使用的前提是企业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但收益法在计算过程中往往采用较高的折现率, 这容易忽视未知信息中所蕴含的基于, 这种基于的未来价值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巨大的, 因此收益法也难以适用。

市场法的应用建立在一个重要前提之下, 即:市场充分有效。然而我国证券市场属于弱式有效市场, 规模小, 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而且就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 很难找到行业、技术、规模都很类似的理想可比企业, 进行全面比较的条件尚不成熟, 所以市场法的局限性使得其无法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二、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来源及价值链分析

价值评估是从价值创造活动出发进行的, 是对价值活动结果的一种度量, 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价值创造活动的管理, 也即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估呈现一种因果关系, 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价值评估。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来源与其自身的特殊性密不可分。

第一, 高无形资产投入性所决定的价值来源。较高的无形资产投资主要是企业的人力资本, 即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及尖端技术骨干。这些人力资本所拥有的经验、技术诀窍、关系网以及创造性等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创造价值的保证。

第二, 高智力性所决定的价值来源。当企业的人力资本将其所具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书面形式表达和记录下来时, 它们就成为企业的智力资产, 正是这部分智力资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企业更具有强大生命力, 成为企业价值的又一重要来源。

第三, 高风险性所决定的价值来源。高新技术企业前期研发投资大, 项目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太大, 投资决策中任何一步决策的变化都会对项目最终结果带来很大影响, 但恰恰是这些不确定性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价值, 而且不确定性越大, 企业价值就越大。

第四, 高成长性所决定的价值来源。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都是集中于新兴产业, 市场前景广阔, 竞争对手相对较少, 而且国家和地方政府会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它们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以及独有的稀缺资源, 在市场中占据领先的竞争优势, 一旦独有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 并通过市场的测试, 那紧接而来的便是企业的飞速成长阶段。

第五, 高收益性所决定的价值来源。高收益性与高风险、高成长性是紧密相连的, 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收益, 而企业产品被市场接受后, 销量迅速提升, 收益也随之快速上涨。

由此看出,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研发作为价值链中心支点的, 研发才是其价值的主要驱动源泉, 其科研成果的异质性凸显出极强的价值优越性。

以波特价值链模型为基础, 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来源的特殊性, 可以构建以下价值链模型, 如图1所示:

三、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价值链管理思想认为, 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素既包含有形的、可用财务指标加以计量的因素, 又包括无形的、不可用财务指标计量的因素。在进行价值评估时所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 这样评估出来的结果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本文仍将财务因素作为主要评估工具, 以上文分析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来源为基础,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按照企业发展不同阶段, 采取不同评价方法, 通过财务指标计算得出的初始评估值, 这个结果比较直观。同时, 将非财务因素纳入评估范围, 通过非财务因素的分析, 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一个调整系数, 对初始评估值进行调整, 以增强初始评估值的准确性。

(一)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选择不同阶段评估方法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即: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创建期资金需求量大, 不确定因素多, 风险也大。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及购买原材料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等。此时, 处于新产品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这时候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最多, 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认可程度均为零, 甚至企业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创建期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开始盈利, 但具有极大的成长期权价值。因此这一阶段可利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实物期权法相结合进行价值评估。成长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阶段, 这时候企业产品进入市场, 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销售额快速增长, 企业开始盈利, 同时企业需要投入新的资金来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此时, 新的竞争对手进入,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胜出, 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这一阶段内企业自有现金流量可能为正, 也可能为负, 通过调整现金流量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此阶段内高度的不确定性也隐藏着巨大的成长机会, 所以用期权定价法对其中的机会价值进行评估。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占据了稳固的市场地位, 品牌知名度已牢牢树立, 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也进入正常化阶段, 此时现金流为正。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领先的科研技术成果是其价值核心所在, 所以即使在企业发展的稳定阶段, 还是需要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进行科研创新。对这一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要区分好现有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同样的, 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现有资产价值, 用期权定价法评估期权价值。对处于衰退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存在两种可能, 一种是企业经营不下去, 进行破产清算, 一种是为了寻找重生的机会, 进行重组。如果是破产清算, 直接按照清算价值的方法进行评估, 如果是重组, 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成本法、收益法或者市场法。

(二) 对财务因素进行评估得到初始评估值V0

从财务因素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评估的技术相对而言发展比较成熟, 在价值链管理思想下, 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中我们主要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法进行评估。

(1) 运用分阶段现金流法评估现有资产获利价值PV0。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采用分阶段现金流折现法评估其现有资产。按照企业现金流是否稳定, 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企业发展初期, 此时内、外部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发展不稳定, 所以现金流也是不稳定的;第二个阶段即渡过不稳定期之后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此时的现金流也较稳定或者有规律的变化。

具体评估模型如下:

按照上述两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为有限期限n年, 精确预测各年现金流量yt (t=1, 2, …, n) , 将其折现加总, 第n+1年之后企业进入稳定期, 期间现金流量相对稳定。如果假设企业永续经营, 便可使用年金法计算后期价值。

(2) 运用B-S期权定价模型评估企业潜在获利价值CV0。B-S期权定价模型基本公式为:

其中:C——看涨期权价格;S——标的当前价格;X——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r——短期无风险利率;T——期权的期限;σ——标的价格标准差;N () ——累计正态分布;式中S、X、r和T是可测定的, σ则需估计。具体而言, 对于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 可利用股票价格波动率来表示σ (熊明, 2008) ;如果企业没有上市, 且历史相对较久, 可以用历年权益资本收益率表示σ;如果企业没有上市且历史也较短, 可参考行业平均值, 再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调整获得。

由此, 再结合前面分析过的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使用的评估方法, 可得到企业初始评估值V0=PV0+CV0

(三) 应用AHP-模糊综合法计算调整系数

高新技术企业非财务因素的评估重点不在于求得某个或某些指标的价值, 而在于整体非财务因素评价的优化。因此, 从高新技术企业特有的价值链出发, 建立各个价值链环节对应的评价指标, 并设置对应的二级子指标, 构建出多层次指标体系。将评估指标体系分成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再分层次进行模糊综合分析。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 建立一个二级三层结构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

首先, 建立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因素集, U={U1、U2、U3、U4、U5}, 再将因素集中各指标进一步细分为5个子评估因素集, Ui={Ui1、Ui2, …, Uij}, i=1, 2, 3, …, 5;j=1, 2, …, t (t由次准则层中指标个数具体确定) 。

第二步, 建立评语集V={V1, V2, V3, V4, V5}={严重偏低, 稍微偏低, 合理, 稍微偏高, 严重偏高}。

第三步, 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相对标度的确定, 计算出相应指标权重。然后对相应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总平均, 得到各个评估指标的最终权重Ai={ai1, ai2, …, aij}。

第四步, 确定因素集Ui到评语集V映射的模糊评估矩阵Ri={rijk}。其中, rijk=cijk/c, cijk指评估子因素集时选择第n中评语Vn的专家数, c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第五步, 根据FUZZY理论, 由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法则, 可以得到子因素集的综合评判向量Bi=Ai·Ri={bi1, bi2, …, bi5}。到此完成了一级评判。

第六步, 进行二级评判。将各个子因素集Ui看做整体, 作为一个单因素, 利用Bi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 得到基于价值链的非财务指标评价因素集U到评语集V是一个模糊映射。按照每个因素的重要性给出权数分配A={a1, a2, …, a5}, 故得二级综合评判向量B=A·R= (b1, b2, …, b5) 。对评判结果进行归一化出来, 按照最大隶属远征得到:Bk=max (b1, b2, …, b5) 。

第七步, 假设第i类评价等级的专家评语权重为xi, 则可以得到调整系数β,

综上可得,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终值

四、结论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价值评估问题和价值链管理思想是紧密联系的, 将价值链思想引入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中很好的完善了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不足。由于篇幅限制, 本文只是给出了一种思路, 没有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此外, 关于非财务因素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次准则层指标的确定以及数据的计算比较复杂, 本文考虑的尚不够全面和完善, 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且实证分析有必要进行详细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芳芳:《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探析》, 《财会通讯》2011年第2期。

[2]王化成、尹美群:《价值链模式下价值创造的要素体系研究——兼论价值评估过程中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异同》, 《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技术的价值》说课稿 篇5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让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 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 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力争达到全员参与。

2、发散思维要更深、更透。

3、尽量给学生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体价值探讨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本位价值;现状;办法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界定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考试成绩,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的技术性人员也是市场主要需求的对象。面对这种形势,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甚至在小学就开设与之相关的科目,但由于对其本位价值方面的考虑并不是很健全,所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本位价值的现状

1.课程的应授内容不明确

任何一门学科在开设之初都会对其核心概念进行定论,然后围绕核心概念确定其逻辑结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等,最终实现对学科本位价值的明确。而信息技术课程在现阶段却面临着众多尴尬,在学科之间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网,变成一门与中小学生其他课程毫无关系的个体。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成熟后随之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日常授课中就出现以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讲授取代信息技术的本体知识,使学生感觉信息技术课程就等同于计算机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在授课上注重对学生信息获取、加工、表达、管理、交流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和独立处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而我国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内容却难以满足其教学目标。

2.课程核心概念不统一

所有课程都会根据本学科的核心概念设定相应的教学板块,教师根据教学板块把知识由浅入深地传达给学生。可是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并未统一,甚至教师自身对核心概念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分年级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会使学生在重复学习的过程中对核心概念更加模糊。核心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有的、一致的本质特征,学生掌握了核心概念就可以触类旁通地自行掌握相关知识,而概念的混乱不仅使原本的教学任务变得艰巨,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做总结性归纳的根据。

二、改善信息技术课程本位价值现状的可行性办法

不论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其教学目的都是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所以在确定课程类型、教学组织活动过程中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素质为宗旨。

1.建立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标准体系

所谓建立学习标准,就是明确一门课程在一段时间的讲授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掌握程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科,这就要求在课程设定的初期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和对知识的适应能力,过高的设定学习标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厌倦,而过低的学习标准又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学习标准的准确制定对于一门学科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要进行学习的课程,所以在学习目标的制订上必须考虑知识的逐层深入和避免所授知识的重复性。

2.确定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类型

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相联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种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模式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适应起来相对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与其他知识进行整合,使其不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把各科的课程进行合理融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这样既可以把知识连成网,方便记忆,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新知识时减少陌生感和抵制情绪,由此可见整合性的学习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类型。

3.设计有课程特色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它不仅是师生之间相互熟悉的有效方式,也是顺利实现教学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所授内容知识的严密性较强,只由学生被动地听显得枯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而且兴趣不浓,这就要求要教师大胆地创新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之中,并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当然,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贯穿知识结构,不然就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就会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教师知识的讲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学生对于教师的敬意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这一切又会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本位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明确。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信息量大、内容抽象性强的学科,所以其本位价值在设定和实现上相对来说更困难,单纯靠课程设定来完善或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进都不能够使其本位价值真正地凸显出来,只有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模式运行过程中所有主体共同努力,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程在核心概念、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出其本位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基础(必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祝智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

论运动技术隐喻的价值 篇7

隐喻就是把看似属于不同范畴类型的概念连接起来, 以达到突出或强化本体的某些特性或关系的目的, 它是人类将其某一活动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活动领域感受的一种认知活动。运动技术隐喻就是在运动技术形成过程中, 通过以彼喻此, 对运动技术动觉感知与思维状态的一种典型描摹。这种思维活动过程与专项技术形成的引导、技术动作效果的整体呈现、技术内涵的分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如考恩所言, 隐喻“渗透了语言活动的全部领域并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历程, 它在现代思想中获得了空前的重要性, 它从话语的修饰边缘地位过渡到了对人类的理解本身进行理解的中心地位” [1]。隐喻研究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多维性研究的课题, 隐喻思维也早已渗透在体育教学训练、技术发展和运动文化的各环节中, 但是, 体育学领域中的隐喻仍处在无意识的自发应用阶段, 有关隐喻理论的研究也一直未被发掘出来成为显学。然而, 经典的运动技术隐喻是融高深的精神活动和精微的肢体运动于一体的最佳启示, 它以其独有的整体性、全息性、立体性、具体性以及其对技术的解释力和穿透力, 确立了其存在和研究的价值。本研究对运动技术隐喻价值内涵的挖掘和阐释在引导研究转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为提升体育运动的地位提供了确证, 同时也是培养兼具运动技术与人文素养学生的有效手段。

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查阅包括隐喻学、相关运动项目和艺术类等相关文献, 在研究中采用了直接观察和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教学训练中, 并访谈多个项目领域的专家, 以难美性项目为个案, 在获取资料同时反复思考探求技术隐喻的应用规律及价值所在。

3 运动技术隐喻的科学、人文和艺术价值体现

运动技术隐喻的实质就是理解和展现最佳运动技术的载体, 作为运动技术内蕴揭示的工具——运动技术隐喻, 其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科学、人文和艺术三个方面的价值所在。

3.1 科学方面的价值体现

运动技术隐喻在科学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隐喻包含了运动技术本身的规律性, 二是体现在方法学上的价值。

3.1.1 运动技术隐喻是运动技术规律的感性显现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 动作技巧的中枢机制同思维智力机制在神经网络层次上是融为一体并密切联系着的, 而典型隐喻所表现的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庖丁解牛”的著名故事, 艺术中所讲究“无法而法”是为至法, 实际上都在说明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艺术实践中, 这种在客观行动上驾驭了普遍客观规律的主体实践所达到的自由, 才是人们追求的至高境界。科学规律存在于玄妙的自然中, 人类通过长期实践不懈地寻找并将其保存在技艺类领域中, 而经典有代表性的隐喻将这种运动技术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包裹并传递出来。例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术教授门惠丰老师所谈到的“四击、八法、十二形”的关系。“四击”即踢、打、摔、拿;“八法”即手眼、身、法、步, 精神、气、力、功; “十二形”则为“起如猿、落如雀、动如涛、静如岳、重如铁、轻如叶、立如鸡、站如松、疾如风、缓如鹰、转如轮、折如弓”。“四击”是武术的本质, “八法”是意识体能的表现, “十二形”是习武姿态动律与自然物高度和谐, 象形取意以追求高深的技艺。

典型的象形取意式的隐喻对技术的整体性理念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更为珍贵的是这些生动的隐喻在关照整体呈现的同时也对技术细节给予了直接的体现, 隐喻成为了技术变化规律的蕴藏、显现和传播的载体。

3.1.2 隐喻的使用具有方法学上的价值

隐喻研究是从喻体、本体与喻底及其相关性上去分析隐喻形成的一些基本概念, 从而建立整个隐喻理论体系, 用以分析运动技术形成过程中隐喻的使用与运作规律。生动形象而恰到好处的隐喻, 能沟通许多孤立的表象, 使客体大脑皮层迅速产生适宜的兴奋, 借助联想建立起恰当的内在联系, 从而加深对技术要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技术形成过程是对诸多器官系统工作组织的过程, 技术理念的传递反映了技术形成过程中对诸多器官系统工作的一种组织, 而恰当的隐喻是引领这个组织过程的重要线索, 是细节和整个过程的统领。运动隐喻具有典型性、突破性、超感性、统领性、整体性、情境性等多项特征, 并对运动技术规律的发现起着提示引导的作用。隐喻是一种对技术实践的隐蔽本体进行揭示的重要工具, 为中国传统体育中动作的创新和技术要领的领悟提供了新思路。隐喻成为技术发现和创造重要途径, 并表现出其方法学上的意义与价值。

3.2 人文方面的价值体现

隐喻是我们运动真实感受的直接表达, 在技术形成的传递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运用冰冷而清醒的技术语言, 同时也要体味那些温暖而又能凸现技术本体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隐喻。这是我们身体动觉感受的一种真实, 也是运动给人留下的整体瞬间的印象, 它尊重了人之为人的感知和认知特征, 完成了技术理念人性化的传递, 隐喻的人文方面的价值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3.2.1 典型的运动技术隐喻化表征再现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

运动技术隐喻皆以自然作为依托和象征, 以水喻动、以山喻静、以风喻速、以云喻势、以松喻挺、以花喻展等等, 由此产生了独特运动文化内蕴。它连接了自然界与运动者真实生命, 达到身心与自然界的交融, 运动者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陌生、对立, 而是一种亲近、融合。运动技术形成中隐喻的运用, 会使运动者真正地融入自然, 零距离地感受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体会到“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2]的心与宇宙同源同构的感受。运动是人类身心重返自然的便捷通道, 而隐喻是启发人体心理时空感拓展变化的重要手段。当精湛的表演给人以朦胧与清晰、虚实相生交替的感觉时, 实际上是引导了心理空间广阔性与丰富性, 从而达到庄子那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这也是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天、地、神、人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即我们传统所说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技术理念隐喻化传递过程中, 在关注人与自然方面主要注重了以下四点:一、注重意象的创造;二、化自然之理为运动之理;三、以“自然”作为衡量运动技术的最高规范;四、把运动技术“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 优秀的运动者是用自己的身体呈现了“由人复天”的艺术, 以达到“人和心尽见, 天与意相连”[3]的境界。

3.2.2 突破了运动者的原有心理时空的禁锢, 创造了人类无限生存的精神空间

隐喻虽涉及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但是这种相似性并不是显性的, 需要人们打破原有的内时空系统的进行重建, 隐喻是运动者迈向“天地境界” [4]的引路人。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建构技术体系, 通过隐喻拓展自己的内时空意识, 当隐喻发生时, 我们的身体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无穷力量, 感受到规模, 感受到自身与宇宙内外空间的维系。隐喻以及隐喻的解读, 从根本上说, 是一种意义的生成, 是一种创造活动, 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由相对到绝对、由暂时到永恒的意义转换与过渡[5]。技艺运动类项目均试图以其特有的方式解脱人自身形成的各种禁锢, 创造出运动者广阔的自由空间。而对于运动技术隐喻而言, 它正是能够突破运动者的原有心理时空的禁锢, 启发和提取其固有的和潜在的感官经验, 用动作表现广阔的内心世界, 完成技术需要的动觉重建, 从而帮助有限生命达到无限, 完成人从物质性存在向精神性存在不断的超越。这也是运动技术隐喻对人的影响的重要的层面。

3.2.3 隐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成为快乐学习的源泉之一

凡是能够激励我们幻想, 凡是能够促使我们大脑自由运作的东西都是令人愉快的。隐喻语言不仅引导学生借助已知概念及概念系统, 推及其他未知领域, 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 进而探索未知领域, 而且还能在发现中体验乐趣, 在创造中感受快乐。对于刚接触新领域的学习者, 兴趣是第一位, 隐喻以其生动的形象性、突出的典型性和熟悉的情境性造就了易感易知的特质, 那曾经熟识事物的再现会使得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 那些熟悉动觉记忆的提取使得运动技术的掌握成为一种故知重现的感觉。因此, 隐喻性的表达常常是受欢迎并且印象最为深刻的, 而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也是便于符合人类认知学习特点的。隐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成为快乐学习的源泉之一, 也是当前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改革的重要方向。

3.3 艺术方面的价值体现

3.3.1 隐喻是一种艺术法则的体现

艺术中讲究不道破一句, 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的表达, 必然表现为意向性或意会性的描述方式。康迪曾提出过“模糊概念”, 他说:“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起作用最大……模糊概念要比明晰的概念更富有表现力”[6]。这种意会性描摹可使复杂的技术形式和丰富的技术感觉得到完整而混沌的呈现。正如赵执信的《谈龙录》中所说的[7]只有通过“见其首”、“云中露一爪一鳞”方能获得“屈伸变化、固无定体”的神龙的整体印象。在运动技术隐喻中正是通过对“一爪一鳞”动作变化将技术理念的“神龙”描摹了出来。运动技术隐喻以其特有的模糊表达激起了客体丰富的联想, 这种模糊性的表达是一种艺术法则的体现。

3.3.2 运动技术隐喻的解读缔造了审美追求的无限境界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体验中的“意义”是无限的[8], 运动技术隐喻本身就是情感体验、认知体验和动觉体验的统一。主体通过想象进行运动技术理念的隐喻化传递, 通过伽达默尔所言的“视域融合”, 超越主体和客体原有的视界而不断地生成新的意义。由于隐喻能表达字面无法表达的意义, 所以对技术理念的理解是不可穷尽的, 它能产生多层含义, 引导不同的心理呈现和风格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隐喻有着多种解读的原因。正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睡如弓”的典型比喻, 作为一个包裹了大量信息的整体呈现, 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有不同, 有人观其表形, 有人感其风骨、有人融于身心。每个运动技术隐喻的解读背后都隐藏着深厚文化内蕴、精深的专业技术实践经历与思想以及个性化的思维方式等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技术理念的深刻性和运动者追求的无限性。对运动技术隐喻的解读使运动者主动性和自由性得以充分体现, 隐喻的不可穷尽的特点决定了技术理念传递与解读的多样性和永恒性, 运动技术隐喻的无穷解读创造了技术追求的无限空间, 同时, 也缔造了审美追求的无限境界。

3.3.3 运动技术隐喻是艺术欣赏和创造的重要内容

运动隐喻具有表象性和情意性, 加之内容丰富与无穷解读等特征, 因而可以作为艺术欣赏的内容。经典的运动技术隐喻本身就是艺术, 它于扼要之中显现技术理念的精妙之处, 于简约之中包蕴技术呈现的整体轮廓。一句“怀抱婴儿手托山”, 不仅描绘了动作的姿势, 力度及其微细差异等, 而且展现了运动者本身的气质风格 (坚定的气势、温柔的呵护) , 仅七个字就塑造了一位形神兼备、甘当重任, 力拔山河、胸怀赤子的英雄形象。隐喻深入本体内部对技术规律和本质进行经验性的感悟和表述, 这种精彩表述与主客体以及欣赏者的直觉感受是统一的。因此, 运动技术隐喻是艺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艺术欣赏的重要内容。

4 研究结论

1.从科学方面看, 运动技术隐喻是运动技术规律的感性显现, 典型的象形取意式的隐喻对技术的整体性理念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生动的隐喻在关照整体呈现的同时也对技术细节给予了直接的体现, 隐喻成为了技术变化规律的蕴藏、显现和传播的载体。隐喻是技术发现和创造重要途径, 并表现出其方法学上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2.从人文方面看, 典型的运动技术隐喻表征再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突破了运动者原有的心理时空禁锢, 用动作表现广阔的内心世界, 完成技术需要的动觉重建, 从而帮助有限生命达到无限, 完成人从物质性存在向精神性存在不断的超越。隐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成为快乐学习的源泉之一, 这也是当前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改革的重要方向。

3.从艺术方面看, 运动技术隐喻的以其特有的模糊表达激起了客体丰富的联想, 也是一种艺术法则的体现。隐喻的不可穷尽的特点决定了技术理念传递与解读的多样性和永恒性, 运动技术隐喻的无穷解读创造了技术追求的无限空间, 同时, 也缔造了审美追求的无限境界。同时, 运动技术隐喻是艺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艺术欣赏的重要内容。

4.隐喻在技术理念的解读过程中具有超乎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和优势。运动过程中的巧妙隐喻和严密的技术概念共同演绎了对运动内蕴形神兼备的整体把握, 也是运动技术理念传递的神来之笔。运动技术隐喻再现了运动者对身心自由的追求过程, 它所具有科学、人文和艺术方面的价值, 从而显示了运动技术隐喻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参考文献

[1]On Metaphor, ed.By Sheldon Sack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P.L.

[2]陆九渊.《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六.年谱》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6[EB/OL].http://www.phil.pku.edu.cn/res/files/fengyou-lan/chph/fyl26.htm.2004-12-20.

[3]邵雍.谈诗吟.引自汪振军.从心物关系看中西美学的差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17 (1) :107-110.

[4]李泽厚.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国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3.

[5]张弘.开端之思与美的信念[J].学术月刊.2004.4:13~15.

[6][苏联]阿尔森.古留加.贾泽林译.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115.

[7]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401.

华为技术:推动数据流量价值化 篇8

要满足用户对流量的需求, 运营商首先需要拓宽其网络的承载能力来保障这一需求, 同时可从两个层面逐步实现对流量的管控。

运营能力

从管道感知到智能控制的闭环运营管理。从设备感知到网络感知, 再到业务感知, 再到用户感知, 从而明确正在使用流量的用户。然后进行智能控制, 最后通过闭环优化, 实现网络的精细化运营。

价值用户/业务差异化管理, 实现效益最大化。前提是运营商要对自己的收益情况有详细的记录, 才能管理, 这是基础。

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和精准营销, 加大对用户行为的深层次管理, 从而为用户提供合理资费、合理服务。

SP/CP业务/内容入口管理, 包括CP SP签约管理、能力开放管理、网络带宽管理、收入分成管理四方面。

管道能力

多网/多点协同分流。通过两层网络建设取得用户体验 (QoE) 和成本之间的均衡, 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要求。传统的移动网:突出移动性。高移动性、高可靠性、高成本。分流网:突出速率和成本。高速率、受限移动性、更低成本。

灵活的差异化带宽控制。根据接入场景的不同进行差异化的带宽分配, 从而实现接入更多用户, 提升带宽效率。

基于终端和业务特征的优化。如将视频/图片/页面压缩, 根据业务特征优化调度算法, 根据网络状况选择合适的视频编码。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价值 篇9

一、教育技术装备的内涵

1. 教育技术装备的含义。

教育技术装备是指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建设、配备、管理、使用和研究的各种物质条件和手段的总和。该定义包括3层含义。

一是必须是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物质配备和实施的配备行为。

二是装备为实施教育提供了传递介质。

三是装备为教育的传播起到了改善效果、提高效率的作用。教育技术装备不仅是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物, 还包含了对物的配备、管理、使用和研究的行为和过程, 是使用媒介语言来表达教学过程的技术, 反映着教育者的思想, 凝聚着集体的智慧, 体现出社会的意志。

2. 教育技术装备的范畴。

教育技术装备的范畴很广, 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的仪器、药品、实验设备、图书等各方面的装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 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教育技术装备的构成要素。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 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 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体现教育的意义。要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 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教育技术装备正是架在其间的桥梁, 着力构建满足要求的教育教学环境, 保障教育、融入教育、促进教育, 对培养创新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育技术装备包含以下5个基本要素:建设、配备、管理、使用、研究 (见图1) 。这5个要素是围绕教育技术装备的教育功能要求存在的,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装备要素。教育的功能目标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设备, 形成一定的配置标准。教育设备配备后, 要求对其进行使用, 以传递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人的发展。要使用好教育设备, 一方面要有使用技术, 另一方面要有掌握使用技术的队伍, 由此产生管理、研究的要求, 进而推动建设和配备的飞跃和提高。这些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 都离不开基本经费的保障。这里便产生两个最为现实的原则, 一是尽力而为, 以教育目标为核心, 尽力建设、配备、管理、使用、研究好教育设备, 努力实现教育目的;二是量力而行, 根据社会、经济综合因素, 合理建设与配置, 推动城乡教育装备均衡、可持续发展, 如图2所示。

4. 教育技术装备的特性。

教育技术装备不b等同于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主要研究教学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 以技术为支持开发学习资源, 改善教育环境构成教育技术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教育技术装备研究的不仅仅是教学媒体个体, 更多的是研究教学中各种媒体的组合。与此同时, 它还包括容纳教学媒体的空间系统建设及其管理、使用、研究等过程。教育技术装备的本质及内蕴的教育功能决定了教育技术装备具有教育性、直观性、媒介性和启发创造性。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职能定位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各项职能可用管理、建设、配备、使用、督导概括。

1. 管理是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灵魂。

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切忌重装备、轻管理, 必须向管理要效益, 向管理要成果。抓好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类账目, 做到账与账相符、账与物相符, 防止学校固定资产流失。

2. 建设是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基石,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项工作展开。

所谓建设, 首先是指做好装备工作的规划工作, 在详尽调研的基础上, 做好学校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下一年度的规划工作;其次, 然后在此规划的基础上, 做出明年的教育装备年度预算;按照预算做出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 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 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 确定不同的采购方式、采购时间。最后, 和有关部门配合, 完成教育教学设备的采购工作。

3. 配备是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核心。

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和有关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及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进行资源配置, 以达到合格的办学条件和标准。

4. 使用是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生命。

学校装备再好的设备, 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其用途或利用率低, 长年闲置不用等, 都会造成教育技术装备的浪费。解决好这些问题, 关键就在于使用。

5. 督导是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保障。

督导检查既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也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对学校的设备采购、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 定期检查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执行情况, 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监督工作是保证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职能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 是做好建设、配备、管理、使用四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三、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价值界定

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力度、水平、质量和成效。要从战略的高度、改革的高度、发展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 充分认识搞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工作自觉性。教育技术装备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认识。

1.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教育教学乃至整个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工作要一手抓硬件, 一手抓软件, 就内容来看包括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要求。教育工作离不开校舍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而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 教材、师资、装备更为重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配套的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技术, 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绩效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

2.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利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3. 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促使教育方式发生变革。

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促成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促进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 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

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 篇10

我们在看到新课程日渐成熟的同时, 要看到它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 需要进一步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整与改进, 让新课程更健康地成长。本期解码, 我们专题讨论信息技术新课程的价值问题, 以便大家通过假期各级课程培训, 结合实践进行反思与提高, 为新学期的学科教学储备更多的学科素养。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只是选修课程到列为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 从单一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以信息素养为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逐渐走向了丰富。然而, 在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的时候,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研究则显得越来越为紧迫。

●价值的概念与理解

价值, 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语或者概念, 我们经常在经济学、美学等学科领域中听到这个词语或者概念。但是, 价值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价值哲学研究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价值这个概念, 说起来是既熟悉, 又陌生。说它熟悉, 因为我们经常提起它, 说它陌生, 是因为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我们又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那么哲学视野下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一般来说,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如此的定义总结起来, 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如此强调这样的概念, 就是要明确地告诉人们:价值既不在主体, 也不在客体,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作用的关系范畴。而主体只能是人, 这里的人可以是个体的人, 也可以是群体的人。而客体则既可以是物, 也可以是人。主、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而不是静态的谁作用于谁的关系。 (2) 价值的实践性。一直以来, 实践都是价值的基础。主客体相互作用包括实践、认识、价值三种形式, 而实践是认识和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价值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也不是人脑所想象出来的。价值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实践是价值的真正源泉。实践是以创造价值为目的, 又以创造了价值为结果。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与地位

在19世纪, 为了论证在学校中应该开设理科课程, 斯宾塞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论题的讨论意义在于开辟了课程的价值问题研究的先河。学校应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解决以后, 接下来的就是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问题。这种地位问题所蕴含和反映的是信息技术课程同学校其他课程相比, 其价值是大、是小。因此,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问题, 本质上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问题。所以, 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两个层面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命题。

从实践层面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走到今天, 否定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仅仅是外界, 即使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 也对信息技术课程还能够存在多久存在着焦虑。此外,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不明晰, 导致技术价值取向至上, “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诉求, 不仅仅流行于研究者中, 而且在一线教师的讨论中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理论研究有所丰富, 但是人们似乎更加注重一些应用层面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里,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认为:“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已经初步展开, 但是研究课题之间明显缺乏关联, 没有形成研究体系。尤其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观念仍然制约着部分研究人员正确认识实践中的问题与研究理论建设的关系。”而课程价值研究则是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可以说,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是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需要得到认识和证明。

●国内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的现状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后, 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迅猛发展的同时,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是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发展的深入, 使得价值视角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 也源于人们 (包括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等) 对信息技术课程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与困惑。一直以来, “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必要开”的质疑使人们需要探求“为什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答案。例如, 山东省青州一中的王爱胜老师就认为:“2007年让教学一线老师迷茫的问题有很多, 但大家目光始终没有离开, 或者说越来越多聚焦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核心在哪里’。因此课程的核心、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的未来发展之路受到极大的关注, 从而也波及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整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方法变革, 进而引发了对高中课标与教材的质疑、反思与共建, 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地方课标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必然会涉及价值取向问题。所以, 很多研究中都涉及到研究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取向。董玉琦教授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全人化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张力;多样化取向——机会均等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张力;主体性取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发展性取向——文化继承与批判创新之间的张力。这也是国内较早提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的论述。

而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喆在其硕士论文中也阐释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从五个维度进行解析:自我取向——促进个体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改善;群体取向——满足群体全面发展需求的人文关怀;社会取向——强化青少年网络应用的道德规范;国家取向——促进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沟通交流;国际取向——提供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契机。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理论框架

我们认为, 价值的实质就是主客体需要的统一。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也是一种价值关系。从这种关系来看, 可由价值概念出发, 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推演, 获得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概念中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首先,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讨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主体——社会和人及其需要的结构和内涵。价值主体中的社会, 其实质是由现实的物质承担者——人所构成。人的存在形态有三个层次:人类、群体和个体。它们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具体化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使抽象的社会具体化, 必须弄清楚它代表哪些现实的人。由此可见, 社会存在的第一前提就是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个体, 社会的“器官”或“组织”是人类群体, 而在世界历史和全球社会上的主体则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个体、群体、人类, 将与高等教育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现实关系。使这种关系具体化, 则是研究价值关系、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等内涵的物质基础。所以,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就需要满足社会、群体和个人的需要。当然, 一切以个体的需要为核心, 但是个人的需要总是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则需要考虑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方面, 即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价值, 即要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新的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开始成型, 逐渐发展为工业社会, 而21世纪成为信息社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从现实的情况来说, 目前的世界仍旧是处于从农业、工业社会向新型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 把目前的社会阶段称为信息社会是比较合理的。而面对人类社会走向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学校自然也需要有所适应。学校课程应该感知社会转型中社会需求。所以, 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信息技术课程, 就必然需要适应社会转型的责任, 在人类文化的变迁中承担一定价值责任。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学习者需要具备收集、处理、发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个人价值方面, 即要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发展, 使得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程序性思维等, 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平台课程下一篇:危险与操作性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