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播安全性

2024-06-11

新闻直播安全性(精选十篇)

新闻直播安全性 篇1

关键词:新闻直播,电话连线,新闻直播,节目,安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话连线报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 电话连线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直播的常用方式。电话连线报道体现出新闻节目即时性、真实性的特色, 满足了广大受众的观看需求。与此同时, 为提高连线新闻直播的质量,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1 电视新闻直播中电话连线报道的发展现状

电话连线报道已经成为日益普遍的电视新闻播报方式。例如, 时事新闻主持人和现场记者的连线报道, 赛事新闻的现场滚动播报等。一方面, 新闻媒体竞争促进了电话连线报道的发展。新闻节目强调一线报道的时效性, 强调新闻现场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服务受众的目标和宗旨。各地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使更具特色的播报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取得了较好的受众反馈。目前, 中央电视台及省级电视台对受众关心的重大新闻事件基本都采取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报道。各城市电视台虽然还是以录播、演播室直播等方式为主, 但也在积极探索电话连线报道的改革, 以满足受众需求, 提高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因此, 电视新闻中电话连线报道的常态化发展将成为今后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成为电话连线报道的重要基础。除新闻工作人员的分工配合以外, 电话连线报道最重要的是解决技术问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新闻播报也呈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很多城市的电视台已配备新闻卫星直播车, 当重大新闻发生时, 卫星直播车可迅速赶到现场, 由新闻记者对现场采集的信息进行实时播报。而且3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其应用进一步解决了传统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避免了电视转播车受交通、电源、车位与摄像机连线长度等方面的限制, 现场连线播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显著提高。

2 电视新闻直播中电话连线报道的优势

电话连线报道实质是将电视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生成、报道等同步实现, 所以它的优势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的生动传递, 新闻事件的全貌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第一, 便捷性。电话连线报道可以实现“一对多”的连线方式。所谓“一对多”是指主持人在新闻中心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 有效连接各个新闻现场的信息传递通道, 这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的体现尤其突出。例如, 重大体育赛事涉及主会场和分会场, 但对开幕式、闭幕式等同步仪式的播报就需要安排不同记者各自负责相应的会场, 同时与新闻中心进行电话连线。再如, 我国遭遇雪灾时, 受灾地区多条国道都出现交通堵塞、车辆滞留的问题, 为反馈受灾地区的交通缓解状况, 主持人必须同时连线多条国道的驻守记者, 以便及时为受众传递现场信息。所以相对一名记者赶赴多个现场, 电话连线更具便捷性,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新闻指挥中心做好各个现场的人员部署和节目内容设计, 即可实现与现场的方便对接。

第二, 时效性。电话连线报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与一般新闻节目的现场播报不同, 例如, 很多民生类新闻虽然也是深入现场, 挖掘材料, 但采访、收集汇总资料、编辑、播报是一个系统贯穿的过程, 而不是将以上环节确定在同一时间同步完成。电话连线直播则不同, 它强调现场取证、播报语言组织、和新闻中心总部互动交流等多项工作的融合, 时效性非常突出。特别是遇到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时, 受众的心情异常焦急, 迫切希望随时了解现场的最新进展。例如,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地震、雪灾、洪水等灾害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广大受众心系时事, 心系灾区, 这就对新闻播报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话连线报道恰恰是以实时信息传递的方式满足了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

第三, 真实性。新闻的本质包含速度和真实两方面的内涵。新闻时效性是其速度的体现, 而真实性则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闻内容的全貌。电话连线报道直达新闻现场, 画面信息均是对新闻现场的真实体现, 现场的各种变化将随时传递到新闻画面之中, 配合记者、新闻中心连线人员的解说, 新闻事件的播报将呈现出一种立体式的效果, 受众所听、所见都是第一时刻的真实反馈。例如, 在强台风新闻现场, 记者解说夹杂着暴风雨的侵袭声音, 甚至播报都有可能受到限制。这种现场的真实全貌更易激起受众内心的波澜。

3 电视新闻直播中电话连线报道对安全性的要求

虽然电话连线新闻节目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但节目对于安全性的要求也必须受到充分重视。

第一, 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报道的应用具有特定的现场需求。电话连线报道虽然呈现出常态化发展的趋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连线直播应用到每一类新闻节目当中, 或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连线播报。这其中涉及新闻制作成本的考虑, 也涉及对电话连线形式应用必要性的考虑。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是最需要电话连线报道的新闻内容, 其余新闻内容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从以往的电话连线报道节目来看,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公共集体活动等应用连线播报最为普遍。这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存在着风险因素, 这是节目安全问题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例如,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地震、暴风雪、强台风、泥石流灾害, 天气、气候因素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即使信息传输技术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场恶劣的自然环境依然会对播报工作造成阻碍。而且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现场还可能存在随时发生的安全隐患, 这些都给电话连线报道工作带来安全性的考验。

第二, 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报道应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受众。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优势, 这也是服务受众的优势。当遭遇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 电视台应当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而不是形式上使用连线直播, 实际播报质量并不理想。如果因为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员配合因素而影响到新闻信息采集、解说、报道传输的有机统一, 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闻制作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 力求将电话连线报道的精准贯穿到每个环节。例如, 在观看奥运赛事时, 比赛现场惊心动魄;观看地震救灾现场传来的直播新闻, 受众的心跳也随之加快。如果中途信号中断, 记者、连线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出现问题, 观众的情绪势必会受挫。所以对于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安全保障是这一新闻形式成熟与否的深刻检验。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 新闻工作者应当将安全问题全面考虑, 并制定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三, 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报道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媒体影响力。信息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异常激烈, 这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 也包括传统媒体内部的竞争。在电视媒体行业, 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属于一种更为新型的节目播报方式, 也能从更深层次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连线直播的应用和发展有助于提高电视台的媒体影响力, 树立权威播报的媒体形象。而媒体影响力又会对电视台节目策划合作、广告传媒等工作产生间接的影响, 越是强大而经得起考验的媒体影响力, 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电话连线报道的安全性代表着一个电视台新闻制作的综合水平,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 电视台能够精准播报, 才能还原事实真相, 服务政府部门制定决策, 树立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如果电视台不能解决最为基础的安全问题, 节目就无法正常播放, 其他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

4 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安全性的保障举措

为确保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安全性, 电视台今后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第一, 充分做好事前安全风险分析。电话连线报道节目主要是服务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 为提高新闻直播的安全性, 工作人员可以从新闻事件的实际出发, 科学分析其中包含的风险因素, 对安全风险分类管理。例如,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一般包含现场风力、雨雪、水流、雷电、震动等方面的安全风险;重大事件则涉及活动现场、政治武装、人群流动等安全风险。通过对新闻现场各种安全风险的分类管理, 工作人员能够借助以往电话连线新闻节目的经验和教训, 全面总结各种风险因素的应对方案, 然后部署好现场工作人员的职责, 选定记者报道的位置, 进而展现新闻现场的全貌。安全问题的本质仍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 而风险管理则充分强调风险防范的前瞻性, 事前的科学分析将极大地增强电话连线报道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第二, 设定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安全管理的系统流程。当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需要实施电话连线报道时, 电视台的工作流程应当环环紧扣, 实现无缝对接。任务启动后, 电视台应在第一时间调度资源, 组建该新闻事件的连线播报团队, 然后立即赶赴新闻现场, 连接直播信号。基础工作完成后, 团队人员要迅速开展新闻议题的策划研究, 并实时关注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 与新闻中心沟通, 反馈信息, 进而落实舆情研判。工作团队必须细分连线直播信息编辑、安全保障、新闻研判等核心工作的实施流程, 以及彼此间配合的流程。系统科学的流程设计是防止新闻现场工作混乱、确保安全播报的重要基础。新闻编辑应侧重实时跟进、内容滚动的安全维护;安全保障侧重信息技术支持、资源调度、后勤等方面的安全运转;新闻研判侧重直播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 以便确保新闻编辑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因此, 以上三个方面的流程执行不仅密切衔接, 而且处于动态循环之中。

第三, 制定电话连线报道的预备方案。新闻卫星直播车和3G技术的应用已经使电话连线报道的技术水平得到保证, 但是仍然存在出现故障的可能, 这与任何一类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本身的安全风险不同, 它是设备自身的安全问题。3G传输系统采用双3G卡, 两者绑定在一起能够实现优质的图像, 即使其中一个3G卡发生故障, 也不会影响直播进程。而网络环境出现静帧则会导致声音间断, 如果声音效果非常不好, 现场采访播报就无法继续进行。针对这一问题, 工作人员可以将3G连线的声音不再使用嵌入的外来信号, 直接使用电话耦合器的声音, 画面和声音的传递实质彼此分离, 画面静止并不会影响声音质量, 而且图像和声音的不同步也并不严重。以此为基础, 工作人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备方案。预备方案应当是对电话连线前最新收集的现场信息加工整理, 整合出连贯的插图和文字阐述, 然后传递至新闻中心。网络正常情况下, 连线人员和现场记者可按既定的方案播报节目;一旦网络出现故障, 则应立即使用应急预备方案, 穿插图片和现场记者的配合解说, 尽可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

第四, 打造高素质的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制作团队。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报道的安全管理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 而高质量的新闻直播依靠的是团队的整体力量, 这样电视台才能持续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提高媒体影响力。因此, 各地电视台应当紧跟时代步伐, 在新闻播报技术发展的同时, 重视塑造团队凝聚力, 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首先, 电视台应开展责任意识教育, 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各类安全问题。无论是安全风险因素的防范, 还是流程的严格执行, 以及应急预备方案的制定, 都直接受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影响。培养团队的思想觉悟是落实电话连线报道具体工作的前提。其次, 电视台应招募具备专业学历背景、丰富工作经验的新闻人才, 组建高素质工作团队。与一般新闻编辑、播报工作相比, 电话连线报道节目难度更高、更具挑战性。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一线, 而且要面临自然灾害环境、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现场考验, 业务素质、勇敢精神、心理素质都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衡量。最后, 电视台应加强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团队的合作训练。连线直播要求团队内成员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连线直播的质量, 日常的协作配合训练不可或缺。高素质的新闻团队必将推动新闻电话连线报道的常态化发展。

5 结论

安全性是推动电话连线直播报道节目常态化发展的基础, 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面前, 新闻媒体应肩负起崇高的社会使命, 深入推进各项安全保障工作, 提升媒体竞争力, 提高受众服务水平, 从而树立新时期电视新闻媒体的崭新形象。

参考文献

[1]娄勇.电话连线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J].视听纵横, 2010 (1) .

[2]李宁斌, 王卫成, 蔡晨东, 吴文怡.3G网络在新闻直播连线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 2011 (6) .

新闻直播电话连线报道安全论文 篇2

4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安全性的保障举措

为确保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安全性,电视台今后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第一,充分做好事前安全风险分析。电话连线报道节目主要是服务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为提高新闻直播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可以从新闻事件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其中包含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分类管理。例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一般包含现场风力、雨雪、水流、雷电、震动等方面的安全风险;重大事件则涉及活动现场、政治武装、人群流动等安全风险。通过对新闻现场各种安全风险的分类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借助以往电话连线新闻节目的经验和教训,全面总结各种风险因素的应对方案,然后部署好现场工作人员的职责,选定记者报道的位置,进而展现新闻现场的全貌。安全问题的本质仍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而风险管理则充分强调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事前的科学分析将极大地增强电话连线报道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第二,设定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安全管理的系统流程。当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需要实施电话连线报道时,电视台的工作流程应当环环紧扣,实现无缝对接。任务启动后,电视台应在第一时间调度资源,组建该新闻事件的连线播报团队,然后立即赶赴新闻现场,连接直播信号。基础工作完成后,团队人员要迅速开展新闻议题的策划研究,并实时关注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与新闻中心沟通,反馈信息,进而落实舆情研判。工作团队必须细分连线直播信息编辑、安全保障、新闻研判等核心工作的实施流程,以及彼此间配合的流程。系统科学的流程设计是防止新闻现场工作混乱、确保安全播报的重要基础。新闻编辑应侧重实时跟进、内容滚动的安全维护;安全保障侧重信息技术支持、资源调度、后勤等方面的安全运转;新闻研判侧重直播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以便确保新闻编辑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因此,以上三个方面的流程执行不仅密切衔接,而且处于动态循环之中。第三,制定电话连线报道的预备方案。新闻卫星直播车和3G技术的应用已经使电话连线报道的技术水平得到保证,但是仍然存在出现故障的可能,这与任何一类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本身的安全风险不同,它是设备自身的安全问题。3G传输系统采用双3G卡,两者绑定在一起能够实现优质的图像,即使其中一个3G卡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直播进程。而网络环境出现静帧则会导致声音间断,如果声音效果非常不好,现场采访播报就无法继续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将3G连线的声音不再使用嵌入的外来信号,直接使用电话耦合器的声音,画面和声音的传递实质彼此分离,画面静止并不会影响声音质量,而且图像和声音的不同步也并不严重。以此为基础,工作人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备方案。预备方案应当是对电话连线前最新收集的现场信息加工整理,整合出连贯的插图和文字阐述,然后传递至新闻中心。网络正常情况下,连线人员和现场记者可按既定的方案播报节目;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则应立即使用应急预备方案,穿插图片和现场记者的配合解说,尽可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第四,打造高素质的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制作团队。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报道的安全管理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而高质量的新闻直播依靠的是团队的整体力量,这样电视台才能持续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提高媒体影响力。因此,各地电视台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在新闻播报技术发展的同时,重视塑造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首先,电视台应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各类安全问题。无论是安全风险因素的防范,还是流程的严格执行,以及应急预备方案的制定,都直接受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影响。培养团队的思想觉悟是落实电话连线报道具体工作的前提。其次,电视台应招募具备专业学历背景、丰富工作经验的新闻人才,组建高素质工作团队。与一般新闻编辑、播报工作相比,电话连线报道节目难度更高、更具挑战性。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一线,而且要面临自然灾害环境、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现场考验,业务素质、勇敢精神、心理素质都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衡量。最后,电视台应加强电话连线报道节目团队的合作训练。连线直播要求团队内成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连线直播的质量,日常的协作配合训练不可或缺。高素质的新闻团队必将推动新闻电话连线报道的常态化发展。

5结论

电视新闻的直播魅力 篇3

时间魅力:新闻时效最强化,受众感知同步化

就电视新闻的录播而言,其新闻(信息)的获取遵循的是这样的流程模式:新闻事件(信息源)→新闻采集者→新闻稿件→新闻加工者→新闻成品(信息)。在这个流程里,信息的获取分为了两个阶段:一是新闻的采集阶段,这主要是靠记者完成;二是新闻的加工阶段,这主要靠编辑完成。从这个模式中我们看到,真正可编码为信号的,是经过加工后的新闻成品。

而电视新闻的直播,其新闻(信息)的获取就不同了,它将新闻的采集和加工合二为一,即新闻采集者也是新闻加工者,新闻稿就是新闻成品。这样一来,直播就呈现出了一个新闻采、编、审、录等各个制作过程的共时态同步状态,完全省略了配音、编辑、合成制作等后期工作,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于是,直播与录播之间便有了一个“时间差”。从新闻传播上来看,这个“时间差”弥足珍贵,具有“黄金”般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差”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最强化。所谓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多长时间的范围内使新闻生效”。①从新闻价值上来看,时效性越强的信息,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效性和真实性一样,是新闻的生命。在现代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中,时效是取胜的最有效砝码,谁从“信源”到“信宿”用时最短,谁的时效就最强。而电视直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信道’和‘信源’对‘信宿’的感知成为同步,从‘信源’到‘信宿’的时间差为零”。②因此,电视直播是在“第一时间”里报道了新闻,它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极致,能有效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时效心理。

二是“时间差”使受众同步感知事件进程。直播使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新闻的报道过程、新闻的播出过程以及观众的收看过程共时同步。在新闻传播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过去那种对已经发生的新闻报道提升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而“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比现在完成时式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冲击和渗透要强百倍”。③我们认为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受众产生了吸引力:一是满足,二是期待。满足体现在,直播的过程成为受众感知事件发展的过程,使其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地满足受众欲知的心理;同时,电视直播的新闻都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能同步耳闻目睹事件的过程,也很好地满足了受众“亲历”、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心理。至于期待,这是由于直播是对不断变化,不可预知的事件做“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其中隐含了众多“悬念”,尤其是战争、地震、水旱灾害等突发事件,其中“悬疑”更多,这使得受众有释疑的期待,也有猎奇的期待,甚至还有意外的期待等。变动的不可预知性正是新闻的最大魅力所在,电视直播彰显了这一魅力。

现场魅力:虚拟环境的逼真化

电视直播的现场魅力就是能使观众身临其境。但这个“境”不是实境,而是一个由数字信息虚构并且经过加工而成的“境”,也就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李普曼认为人们接触到的媒介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电视直播的魅力在于,它比录播更能使这个虚拟的环境逼真化。这是因为:

其一,直播现场摄录的新闻与观众所看新闻具有同时共态的特点,能使观众感觉到自己是和新闻事件同在,是在与新闻人物“同呼吸”、与新闻事件“共发展”,从而产生强烈的亲历感、参与感和见证感;

其二,直播是摄录、报道和播出同步的,这就意味着直播现场摄录的新闻内容与观众所看新闻内容具有“等同”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新闻的传播层次减到了最少。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参与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从各自的观点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④说明每经过一个传播层次的“把关”,传播信息都会不自觉地带上“把关人”的一些主观色彩,传播层次的“把关”次数越多,新闻的主观色彩愈浓,客观真实性也就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层次减到了最少,是较好地保证了新闻真实度与新鲜性的零损耗,较多地保存了原生态信息,较客观地保证了新闻事实的真实。

内容“等同”的特点还表明,报道者用摄像机所“看”到的,正是观众所看到的;报道者用录音机所“听”到的,正是观众所听到的;报道者对事件的探究过程,也正是观众获知新的信息的过程。在这里“报道者作为受众的延伸,参与并激活发展中的事态,使得直播具有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特性:现场性”。⑤这一点也正是传播学创始人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的绝好实证。该理论认为,“媒介不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的器官”。⑥也就是说,电视直播能在第一时间将观众的视觉延伸到现场,去看到事件的进程和周围的环境;能将观众的听觉延伸到现场,去听到现场人物的同期声和环境音响;还能通过对观众视觉听觉的综合运用去扩张触觉,找回“感觉总体”,进而去切身感受现场的氛围。这就是电视新闻直播独有的现场魅力。

反馈魅力:优化、影响新闻传播

就电视新闻的传播而言,录播与直播的反馈所产生的效果是有显著区别的。在录播中,受传者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传播者可以以此来检验和证实传播效果,可以以此来改进和优化下一步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但传播者无法以此来影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因为录播的新闻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而在直播中,受传者的信息反馈,则能通过传播者去影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甚至参与其中。这就使电视直播更具魅力,具体表现在:

首先,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能及时优化新闻传播。在“共时态”的现场同步直播中,受众反馈的信息可以得到传播者及时有效的回应。这个有效的回应表现在,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来对正在进行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以满足受众更高的需求,以保证传播系统更佳状态地运行。而不像录播只能等“下一次”的“补救”和改进。

其次,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能同步影响新闻事件。录播的新闻是既成的事实,而直播的新闻正在发生。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受众不仅愿意投以更高的热情去评头论足,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愿意成为事件的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者,通过传播者“直接”去参与并影响事件。这种影响有的可以大到干预新闻事件的进程、发展,甚至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传播者还可将反馈信息对新闻事件的影响情况,作为新闻传播的内容及时传播给受众。这都说明信息的反馈改变了传播的内容,受众参与到了传播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一部分。

再次,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便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由于“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非常及时,并能形成传受双方良好的互动,因此,直播中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一个公共话语空间”。⑦在这个公共话语平台上,传播者根据“议题设置”,让官员、百姓、专家、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走上这个平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借助这个信息反馈及时的平台,形成全社会广泛的互动和参与。电视直播依靠信息反馈构建起的公共话语平台,有利于大众言论的畅通,也有利于政府舆论的及时引导,因此,深受传受双方的重视。

注释:

①王珏:《新闻广播电视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

②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⑥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

⑤谢欣新:《电视新闻直播观念发展初探》,《中国电视》,2001(3)。

⑦邓海荣:《电视直播报道中即时性评论的功能价值探析》,《电视研究》,2007(1)。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新闻直播安全性 篇4

1 目前电话连线报道的发展状况

1.1 发展现状

电话连线报道在电视新闻播报中逐渐普遍起来。例如, 时事新闻主持人的连载报道, 赛事新闻的现场滚动播报, 现场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热线等。新闻媒体的竞争促进了电话连线报道的发展。新闻节目必须具备实时性和真实性, 这也是媒体传播者的目标和宗旨。时事新闻中的电话连线可以让观众及时的关注事发现场的真实画面, 赛事新闻的现场滚动播报让体育爱好者便捷地接收信息, 主持人与观众的现场互动能够满足观众参与的需求, 同样带来了便捷性。各地方卫视虽然仍以录播、直播室直播等方式为主, 但是也正在积极地寻求电话连线报道的改革, 这为电话连线的发展提供了其需求的土壤和环境。

1.2 改革方向

科学技术成为电话连线报道的重要基础。当然, 新闻工作人员的有效分工、互相配合可以促进电视新闻的直播, 但是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 更多的科学信息的投入才是解决电视新闻直播的关键力量。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新闻卫星直播车, 但是限于交通、电源、车位和摄像机连线长度的问题, 3G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讯技术, 它的应用正好可以解决传统信息技术的弊端。

2 电话连线报道在电视新闻直播中所具备的优点

2.1 实时性

电话连线报道可以使观众及时地掌握时事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类节目的现场报道不同, 例如, 许多体育直播虽然也是深入现场, 报道真实, 但是赛前整理运动员个人信息、走访运动员好友、编辑直播所需的材料、报道是一个系统贯穿的过程, 而不是同步进行的。电话连线直播则不一样, 它强调现场取证、播报语言组织、和新闻中心总部互动交流等多项工作的融合, 实时性非常的突出。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 观众特别关心的大事件, 急切想得到结果的大事件, 都可以通过电话连线直播让人们了解最新的进展。比如出现的重大的交通事故、桥梁坍塌、火车追尾、某市发生的特大洪灾和旱灾, 随之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广大受众关心时事、关心现场, 这对现场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话连线直播正是借助实时信息传递的方式来满足了受众对新闻时效的要求。

2.2 真实性

新闻本身就有两个要求:新和闻。新强调的是速度;闻则强调了其真实性。不管哪个方位的报道, 也不管哪个角度的报道, 都要求新闻是真实的。电话连线本身的速度, 正好可以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画质、多角度的画面以及最真实人员报道。这是一种立体的感官, 让人所见的第一眼都是最真实的感觉。例如, 在洪水的现场, 记者的解说都夹杂着洪水破坏的声音, 甚至连报道都有可能受到限制。这种真实往往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

2.3 便利性

电话连线报道可以实现“一对多”的连线方式。一对多就是主持人可以借助科技信息的辅助, 把各个现场的真实信息便捷的传递给广大的受众。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 就得分配不同的记者到各自负责的会场, 与新闻中心同步连线, 把及时的信息, 传达给所有的观众。

3 电话连线报道中的安全隐患

第一, 电话连线直播应具备其要求的现场需求。及时电话连线报道的发展出现了它自身的优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播报都可以正常的连线, 而能否正常的连线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当然, 影响电话连线报道能否正常的进行除了新闻制作成本控制的要求, 也涉及外部环境伴随的影响。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是最需要电话连线报道的节目内容。而重大事件所涉及到的国内外政治环境、自然灾害和事故突变性非常的大。例如, 国外动乱的政治环境、宗教运动以及游行示威等突发的现场都会给播报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给电话连线直播工作带来了安全性的考验。

第二, 电视新闻直播的根本目的就是让观众分享信息内容。电话连线报道本身具有了自身实时性、真实性、便利性的优势, 当然这是服务大众的优势, 但是当这些优势都没有发挥出来, 电话连线的优势就不能有效的体现。当电视台一旦想要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 必须得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 而不是表面上使用电话连线直播, 而配备播报人员的时候以及播报的质量不太理想。如果现场的环境影响到了信息的采集、解说、报道传输的有机统一, 电话连线报道的节目将会大大的折扣。例如看NBA比赛的时候, 比分相互胶着并且比赛接近尾声, 受众的神经绷得都很紧, 如果此时信号中断, 连线人员和其他的工作人员在配合上出现不默契的问题, 观众的情绪必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电话连线报道的节目的安全保障必须深刻检验。

第三, 电话连线报道的应运可以提高新闻电视影响力。信息时代传媒竞争是相当的激烈, 这不仅包括新旧媒体的激烈竞争, 还包括传统传媒内部竞争。在电视传媒领域, 电话连线播报已经是一种新型的节目播报方式, 同样从每一层次满足了受众的强烈的需求。电话连线可以提升自己的在传媒行业的竞争力但是反过来传媒行业又会带给电话连线一定的压力。电话连线报道的安全对于一个电视台新闻制作整体水平有着很深的影响, 它只有做到准确播报, 努力还原事实的真相, 才能在受众群体中产生公信力。否则的话,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4 针对电话连线报道安全隐患的对策

第一, 应当做好安全分析方案。电话连线报道的节目主要是侧重于重大的国内外政治动乱、军事冲突, 集体游行, 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安全性, 工作人员必须从事件的本身情况出发, 对安全风险中的各要素做分类管理。例如, 国外政治动乱、武装冲突、示威游行, 国内的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故等安全风险。通过对现场各种风险要素地分析, 电话连线的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教训, 对各层次的风险设计出各层次的紧急预案和处理的措施, 以确保每个风险的环节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把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的幅度, 从而保证电话连线播报的质量。在突发情况出现之前, 科学的分析归类能够增强电话连线报道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第二, 打造一个高素质的电话连线报道节目的团队。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腾飞, 电话连线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而这样的专业人才正好可以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质量, 使电话连线播报最大层次地发挥其优势。这样的一个团队身上带着时代脉搏的气息, 能够把最新的信息科研成果带到电话连线播报中去, 从而提升电话连线在传媒行业中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成果, 首先, 电视台应开展责任教育唤起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其次招募具备高学历并且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组建高素质团队。

5 结论

安全性是电话连线节目报道正常化的基础, 面对重大事件、突发事故, 传媒行业应该撑起自己的职业使命, 力求真实并且保证各项相关的工作有安全保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也能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

参考文献

[1]娄永.电话连线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视听纵横, 2010 (1) .

[2]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0330新闻直播间 篇5

(过渡音乐、开始背景音乐)男:听众朋友晚上好!女:晚上好!

男:今天是10月13号星期三 农历九月十三 欢迎收听今天的新闻直播间

女:今天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男:习近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 努力建设更高

水平的平安中国

女: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6日开幕习近平将发表视频讲话

男: 北京14日起受理“本市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申请 女: 温州鹿城塌楼事故附近危旧房将被拆除 全市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男: 促进民间投资“26条”出台 将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 女: 共和党内部意见分裂 特朗普称不在乎“被抛弃” 男: 欧洲监狱成“伊斯兰国”招募新人的理想地点 女:

普京取消访法行程 叙利亚局势俄法立场相左

男: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习近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 努力建设更高水

平的平安中国

新华社南昌10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10日至11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并讲话。

会议强调,政法综治战线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切实增强工作前瞻性,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等出席会议。

女: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6日开幕习近平将发表视频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朱基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宣布,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将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

任贤良介绍,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本届大会功能定位更明确,内容更丰富,除开幕式、闭幕式外,还将聚焦论坛、博览会、全球领先成果发布三大功能。

大会设置16场论坛、20个议题,涉及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国际合作等前沿热点问题。“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和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成果,近300家中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各展所长。参会嘉宾来自全世界五大洲,包括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互联网名人、专家学者等,涉及网络空间各个领域,代表更多元、更广泛。

据介绍,大会将首次推出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充分汇集和展示全球最领先、最前沿的一批互联网新技术新成果。新建大会主场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将于今年启用。

本届大会组委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牵头,成员单位扩大到23家中央部委和单位。同时,大会将吸纳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经济论坛等重要国际组织作为协办单位。

男:

北京14日起受理“本市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申请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卢国强)北京市的户籍派出所从10月14日起开始受理北京市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申请,包括“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等八类北京市无户口人员可申请登记。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负责人说,解决北京市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依法办理,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政策;坚持综合配套,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与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收养登记、流浪乞讨救助等相关领域政策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从10月14日起,包括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北京市户籍人员(驻京办户口、博士后户口、学生集体户口除外),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北京市户籍人员在北京市范围内捡拾,未办理收养手续,事实收养且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无户口人员;原北京市户籍,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户口被注销,重新出现的人员;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原籍户口的原北京市户籍人员;原北京市户籍人员,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北京市户籍人员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符合北京市户籍管理相关政策规定的等八类无户口人员可申请登记户口。

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受理条件和审核证明材料等内容,可登录“首都之窗”网站查阅相关规定。

警方负责人表示,无户口人员及其监护人要认真履行主动申报户口义务,如实反映未登记户口原因,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公安机关将与卫计委、民政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规范受理审批程序,严格工作要求,及时办理无户口人员需要的相关证件证明,并抓紧按程序做好有关户口登记、流浪乞讨救助、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的修订工作,切实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

女: 温州鹿城塌楼事故附近危旧房将被拆除 全市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新华社杭州10月13日电(记者王俊禄、陈晓波)记者13日从温州市相关部门获悉,鹿城区双屿街道10日发生民房倒塌事故后,当地已对事发区域所有房屋进行了安全评估,并全面启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截至12日晚,鹿城区已腾空危旧房278户。下一步,将对事发地中央涂村的危旧房进行拆除,并以最快速度对原计划安排的鹿城区27个城中村的农民自建危旧房进行排摸并拆除。同时,温州市决定,全市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10日凌晨3时25分,鹿城区双屿街道中央涂村中央街4间6层农民自建房突发倒塌事故,经过紧急搜救,发现最终造成22人死亡,6人受伤。

据介绍,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和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鹿城区已于12日开始全面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危旧房、违法建筑、城中村改造,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居住出租房整治、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以及旧市场搬迁改造、城乡乱象治理,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鹿城区相关领导表示,10日事发当天,鹿城区已组织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对双屿倒塌房屋边上的5间6层楼农民自建房进行整体扩拆,并启动中央涂村片区群众的腾空和疏散工作;11日起对该区域所有房屋进行安全评估,对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4间6层楼和3间3层楼进行拆除,合计约2000平方米。下一步,在对双屿周边排摸的基础上,对中央涂村危旧房进行拆除。截至12日晚,全区腾空危旧房278户。根据行动部署,该区以最快速度对原计划安排的全区27个城中村的农民自建危旧房进行排摸并拆除。同时,将没有列入拆迁计划的农民自建危旧房进行统一拆除或改造。

据介绍,在城镇危旧房排摸和解危的基础上,鹿城区将农村14个街镇分5大片区,重点对农民自建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工作,并请浙江省建科院、杭州市房屋鉴定所等机构参与。对排查出的D级危房立即停止使用,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擅自出租的房屋尤其是农民自建房屋和群租房,一律依法按规从严从重处置。

另据介绍,鹿城区将对所有违章建筑的拆除继续保持高压态势。12日当天,鹿城区共拆除违建2.5万平方米。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中,该区将对城中村、低小散企业、出租房、危旧房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攻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积极清理拆除历史遗留的存量违法建设,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防控拆除长效机制。

下一步,鹿城区将在对出租房、低小散企业、城市乱象等领域开展大整治。同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进度,在今年已完成7234户城中村改造任务的基础上,计划到年底完成改造10000户左右。

另据温州市委宣传部介绍,温州市已决定,全市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男: 促进民间投资“26条”出台 将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印发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促进投资增长、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改进综合管理服务措施、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等6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促进投资增长方面,将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确保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社会服务领域一视同仁,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同时,抓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的修订。

在改善金融服务上,有关部门将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作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进省级再担保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鼓励发展支持重点领域建设的投资基金,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依法依规加快民营银行审批,完善排污权、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等权利的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评估、登记等收费行为,推动动产质押统一登记立法,提高信用评级质量。

在落实并完善相关财税政策上,将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确保垃圾填埋沼气发电项目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和增值税优惠。

在降低企业成本上,改革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方式,对采用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土地的,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土地,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用地成本,落实好物流行业建设用地有关支持政策,研究改进环评管理,简化环评内容或降低环评类别。

在改进综合管理服务措施上,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政府管理新模式,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偿还欠款计划”,建立涉企政策手机推送制度和网上集中公开制度,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建立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渠道,减少中介服务环节和费用,加强对政府服务的监督考核。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等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逐项抓好上述措施的贯彻落实,力促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女:下面请听国际新闻

共和党内部意见分裂 特朗普称不在乎“被抛弃”

“我不在乎、也不需要瑞安的支持,我需要的是人民和选民的支持,我要为这些人赢得大选。”针对此前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瑞安因下流视频不再帮助特朗普的表态,特朗普11日做出了反击。但是此番言论并不能阻止共和党“自己人”对特朗普的背弃——有调查显示,26%的共和党籍州长和国会议员不会为特朗普背书。

针对瑞安10日拒绝支持他的言论,特朗普11日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可以告诉瑞安的是强加在我身上的禁锢终于被拿掉了,我现在终于可以以我自己的方式进行竞选了”。他还讥讽瑞安说,瑞安已经与奥巴马同流合污,他们密谋开放边境然后实行大赦,还通过了非常糟糕的预算。特朗普还对共和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进行了批判,说麦凯恩当年初选时拼命要获得他的支持,没得到之后就翻脸了,麦凯恩也在不雅视频流出后宣布撤销对特朗普的支持。特朗普讥笑麦凯恩:“你以为他不说黄段子?他是参议员里面嘴最脏的一个。”

虽然特朗普的反击依然延续着他的毒舌和我行我素,但仍难以阻止下流视频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英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为希拉里站台时敦促共和党人正式放弃为特朗普背书。特朗普侮辱女性的言论不可容忍,“即使是应聘7-11 便利店的普通人,也不会容忍特朗普的粗俗言论。别说是父亲或者丈夫,只要是个体面的人,都会这么认为。”与此同时,希拉里阵营也在紧锣密鼓地继续着竞选活动。许多州都已经准备开始大选投票,早投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选结果有很大影响,希拉里在此方面具有优势,她多年以前就开始培养了一批铁杆选民,现在正好可以发挥作用。纽约市长白思豪11日也利用推特发布信息,呼吁还没有登记的选民尽早前去登记。共和党登记选民数量目前不如民主党多。从佛罗里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初步数据显示,即使在特朗普不雅视频流出之前,希拉里已经在那里占据了一切领先优势。

“共和党应与特朗普保持距离。”英国《金融时报》12日的社论如此呼吁。文章称,特朗普竞选总统这一路走来,人们对他的期望值已经降到了如此低的地步。如今任何公开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只会毁坏自己的声誉。《华盛顿邮报》11日评论称,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版图上,特朗普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今日美国报》11日发布独家调查,26%的共和党籍州长和国会议员不会为特朗普背书。这是特朗普候选人资格在共和党内部意见分裂的“罕见展示”。在美国现代选举政治历史上,共和民主两党尚未有大规模党员拒绝支持他们候选人的先例。这也意味着,如果特朗普败选,共和党重建有多么难。但也有分析认为说,这些视频对特朗普选情影响不大,支持他的人都是铁杆粉丝,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男: 欧洲监狱成“伊斯兰国”招募新人的理想地点

英国一项最新报告显示,欧洲地区监狱已成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招募新人的理想地点,那里日益成为恐怖分子的“孵化器”。不少囚犯在狱中被洗脑,投奔恐怖组织。随着这类囚犯人数不断增多,“犯罪集团”和“恐怖组织”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这份报告由英国极端化和政治暴力国际研究中心撰写,题为《昔日罪犯,明日恐怖分子:欧洲极端武装人员与“犯罪—恐怖主义的新链接”》,11日对外公布。

报告指出,极端组织和犯罪团伙正在从同一人群中招募新成员,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研究人员对2011年后加入极端组织的一些欧洲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近60%的人有过犯罪记录,至少27%的人在监狱里被洗脑。“伊斯兰国”的出现使“犯罪—恐怖主义的新链接”进一步增强,监狱日益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

根据报告中的说法,与高等学府和宗教机构相比,“伊斯兰国”招募新成员时更倾向于选择监狱和贫民区。监狱中聚集了大批“愤怒的年轻男子”,他们极其容易被极端主义蛊惑。

这份报告的作者之

一、英国极端化和政治暴力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伊曼说:“各种帮派交汇在监狱中,这值得引起重视。随着更多人因涉恐被指控或逮捕,我们有理由相信,监狱将愈发成为恐怖分子的孵化器。”

根据报告中的说法,极端组织在监狱中招募新成员速度相当快。对此,诺伊曼解释说,这是因为许多囚犯本身就有过暴力犯罪行为,所以由“暴力犯罪者”转变为“暴力极端分子”跨度并不算大。

报告同时提及,极端组织在监狱中招募新人时,宣扬“赎罪”理论,蛊惑对方继续实施暴力犯罪行为。

诺依曼认为,这篇报告揭示了“伊斯兰国”运作方式的一大转折点。他说:“这一极端组织不再要求新的追随者学习宗教相关知识,而是把一切变得像电脑游戏一样。”

欧盟多名官员去年就警告,可能有多达5000名欧洲国家的公民已经加入极端组织,威胁欧洲安全。

欧盟反恐部门一名官员说,欧盟监狱变为激进者孵化器的问题相当严重。这名官员建议,不要简单地把从叙利亚归来的武装人员关入监狱,因为他们会影响并煽动其他服刑人员。

女:

普京取消访法行程 叙利亚局势俄法立场相左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1日说,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已经取消定于19日的法国之行。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随后表示,只要能推动叙利亚和平进程,他随时可以与普京会晤。此前,法方坚持,如果普京到访法国,奥朗德只会就叙利亚问题与他会面。

普京原定于19日出席埃菲尔铁塔附近一座新东正教堂的开堂仪式并参观俄罗斯艺术展。

法国总统府官员11日早些时候说,法方告知俄罗斯,奥朗德只会在一种情形下与普京会晤,即双方就叙利亚问题举行“工作会议”。对此,俄方官员回应,将“推迟”访问。

然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晚些时候在莫斯科告诉媒体记者说,普京已经取消巴黎之行。

佩斯科夫没有提及取消行程是否关联叙利亚问题,仅表示俄方将等待法国方便的“适宜时机”。

就叙利亚局势,俄法立场相左。俄罗斯支持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政府,法国则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停火期满后,阿勒颇战火重燃并严重升级,叙政府军发动猛烈攻势。俄罗斯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如何缓和局势激烈争吵,严重对立。

法国和西班牙8日就叙利亚问题起草决议草案,交由安理会表决,要求在阿勒颇设置禁飞区,并停止对阿勒颇的空袭。俄罗斯这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下反对票,草案未能通过,这也是俄罗斯第五次在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表决中动用否决权。

奥朗德当天在法国东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出席欧洲委员会会议。

奥朗德说,法国和俄罗斯就叙利亚问题存在重大分歧,俄罗斯否决了法国就叙利亚问题起草的决议草案。

就叙利亚问题,法国认为仍有磋商必要。“如果我们能推进和平、结束轰炸并宣布停火,我已经做好准备与普京总统会晤,”奥朗德说。

此前,奥朗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能确定是否在巴黎会见普京。奥朗德说,叙利亚政府得到俄罗斯支持,在阿勒颇犯下“战争罪”,这里的居民成为战争罪受害者。那些罪犯应被绳之以法,包括在国际刑事法院受审。

法国外交部长让-马克·艾罗10日接受法国公共电台采访时说,奥朗德如果会见普京,绝不会为了说笑,而是要谈正事儿。

艾罗说,俄罗斯与叙利亚政府军近期在阿勒颇的轰炸行动简直是在“给恐怖分子送礼”。法国外交人员正协助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以启动对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军在阿勒颇东部地区涉嫌战争罪的调查。

另外,路透社援引法国外交人员的话报道,法国还在主导欧盟是否就叙利亚问题制裁俄罗斯的磋商。

男:各位听众,获取更多精彩内容和节目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官方微博:西华师范大学新传之声网络电台

微信公众平台:西华师范大学新传之声

女:以上就是今天《新闻直播间》的全部内容,我是主播 男:我是

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SNG新闻直播与新闻现场 篇6

又一次新闻直播车出动之前, 参与直播的出像记者再次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几年前, 重庆电视台开始运用SNG卫星车在日常新闻节目中逐步开展常态化的小型新闻直播, 从那时开始, 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参与直播的采编人员。

从理论上而言, 这个问题需要界定新闻直播的本体含义。也就是说, 什么才是新闻直播?什么样的选题才能采用直播的形式?就操作层面而言, 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对新闻直播报道手法以及方式的追问。

结合几年以来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出解答。为了讨论的方便, 本文所提到的新闻直播仅指持续时间不长、随时可以在日常新闻节目中展开的常态化SNG新闻直播。

一、生动的新闻直播需要鲜活的新闻现场

这里所说的新闻现场, 特指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那个时空。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段相比, 新闻直播对于这类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有着天然的优势。

2012年7月23日, 长江重庆段迎来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峰,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江河洪水一级红色预警。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当天《630午报》以及《天天630》两档新闻节目中, 先后进行了4次SNG直播。报道内容涉及了两个新闻现场, 其中一个位于长江滨江路。从这里, 能够清楚地看到滚滚洪水奔腾着流过。在这个现场, 一辆来不及转移的汽车被江水淹没。通过直播画面, 观众可以清楚看到有关部门正在展开救援, 被困的汽车被钢索逐渐吊起。新闻直播实现了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报道的同步进行。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在2009年关于台湾“8·.8”水灾的报道当中, 一幢矗立在河边的楼房在洪水的冲刷下轰然倒塌。这一过程通过台湾当地电视台的SNG卫星直播车呈现在了电视观众面前。洪灾的严重性在这一场直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这两个例子, 可以看出, 和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段相比, 新闻直播更适合于突发新闻, 尤其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发展变化快, 现场冲击力强, 是这类题材的一个共同特点。对于这样的新闻现场, 直播具有天然的亲近性, 使新闻媒体对于这些突发新闻的报道在时效性方面实现了“零时差”。通过镜头, 电视观众就如同身在事件发生的地方, 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新闻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力。

每一个新闻直播的参与者都在追逐鲜活的新闻现场, 都在努力使新闻直播的时间和新闻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叠。那么, 鲜活的新闻现场是新闻直播得以顺利开展的唯一前提条件吗?一方面, 突发新闻, 灾难性事件, 并不会天天发生。如果一味追求新闻现场的强烈冲击力, 强调新闻直播和新闻发生时间的同步性, 那么, 可用于直播的题材就只能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 现有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时段在大多数时候相对固定, 规定的时间段内, 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毕竟有限, 而出镜记者恰好身在现场的, 更是少之又少。

基于上述的两个原因, 很多时候, 新闻直播的参与者会陷入一个没有新闻现场的苦恼境地。没有了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直播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就有了出现的理由。那么, 在新闻媒体每天所涉及到的大量报道当中, 还有哪些题材可以采用直播的形式呢?

二、新闻直播的本体含义

笔者认为, 对于新闻直播的理解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 新闻直播体现了一种新闻制作观点, “有图有真相”。这就是, 新闻采访必须深入, 采访记者必须亲临新闻发生的现场, 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以及头脑来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实际上, 这也是长久以来, 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所强调的一种观念。

其次, 从技术层面而言, 新闻直播突出了“快”。在新闻采编当中, 时效性一直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新闻直播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新闻采制和播出之间的时间差。当这个时间差为零的时候, 也就是意味着新闻的发生和报道播出实现了同步。

所以, 笔者认为, 新闻直播是一种新闻制作理念, 而非一种报道体裁。它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新闻现场, 尽可能收集相关信息, 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来。它追求的是客观性和时效性的完美结合, 尽可能缩小新闻报道和新闻发生之间的时间差。从这一观点出发, 回过头来看审视之前提出的问题:没有了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直播该怎么做呢?这时, 关于新闻直播和新闻现场的关系问题就有了新的理解。

三、新闻直播需要现场, 但不应该拘泥于现场

从新闻直播的本体含义出发, 可以把新闻题材选择分为两大类型, 即“此时此刻”和“到此为止”。

1.“此时此刻”。直播之时, 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毫无疑问, 这一类的新闻题材是新闻直播必须优先考虑的内容。比如在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到的两个例子。采访记者身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直播的时候, 新闻事件正在发生, 新闻报道的“零时差”是这一类直播的最根本特点。

2.“到此为止”。与前一类题材相比, 这一类就比较复杂了。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 从一个例子说起。

X年X月X日, 某处十字路口, 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 有人员伤亡。记者到达十字路口的时候, 救援已经结束, 事故车辆已经脱离路口, 伤员被送往医院。路口交通恢复正常。

遇到这样的情况, 新闻直播该如何进行呢?在笔者的实际工作当中, 记者就会放弃这一选题, 理由很简单:没有了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怎么做直播呢?

这样的理由并非没有道理, 正如前面所说, 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确是最适于直播表现的题材。但面对新闻现场消失的情况, 也并非没有直播的必要。试想一下, 还是前面的例子, 到达路口的记者找到附近的目击者, 通过其讲述还原事故经过, 再前往医院, 了解伤员的情况。把了解到的情况综合起来, 形成一段关于此次事故的VCR片子。然后, 在事故发生的十字路口, 通过直播连线的形式, 先由记者讲述所在路口的基本情况, 然后引出之前完成的VCR片子。这样一来, 就绕开了缺乏新闻现场的限制, 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报道模式:

新闻直播=记者出镜+事先完成的VCR片子

这种报道模式, 可以称之为嵌入式直播。在直播这个时刻之前发生的任何新闻事件, 都可以通过VCR片子的方式纳入到正在进行的直播当中。这些新闻事件有可能发生在出镜记者所在的地点, 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地方, 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直播的时候, 已经结束, 或者说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已经过去, 和新闻直播的时间形成了“时差”。

也许会有人说, 既然这样, 这和记者回到电视台通过演播室主持人播出相关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从现场性和时效性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就现场性而言, 尽管新闻事件已经结束, 但出镜记者所在位置毕竟发生过相关新闻, 与新闻报道存在地点上的关联性。而就时效性而言, 所有的报道在事发地点完成, 省去了从事发地返回电视台的路途上的时间, 这样一来, 时效性上也占有了先机。现场性和时效性的优势使得这样的新闻直播模式有了其合理性。

如果把这种直播模式加以扩展, 用主持人替换掉出镜记者, 增加VCR片子的数量。就得到这样一个模式:

这个模式在新闻实践当中的运用, 在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天天630》栏目在2012年5月21日傍晚6:30分播出的一组关于暴雨的报道中得到了体现。这组报道用图示表示如下:

在这组报道中, 外景主持人不仅介绍了所在位置和当前的天气状况, 更串联了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一系列事先已经完成的相关报道。其中还嵌套了一次和身在另一地点记者的直播连线。整组报道体现了对当天暴雨来袭情况的归纳和总结。如此一来, 这组报道突破了新闻直播只关注单个新闻事件的缺陷, 而具有了一定的新闻深度和厚度。

3. 观点型的新闻直播。

前面提到的两类新闻直播, 更多地是强调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那么, 单纯的观点评论能否采用新闻直播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2012年利比亚战争期间,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所开设的一个子栏目:锐锋观察。央视利比亚特派记者黎锐锋每天与央视主持人进行直播连线, 对利比亚战争各方在当天的反应和战争进展进行分析评论。由于没有具体的新闻事件, 很难判断这类直播的新闻现场究竟在什么地方。出镜记者所在的地点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新闻背景的概念, 因为他最接近新闻事发地点, 所以他的评述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对于这一类观点性的直播, 可以看做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演播室访谈节目。出镜记者在这个时候扮演了嘉宾的角色。这类直播强调的是观点的阐述, 而非事件的陈述, 评论色彩变得更为浓厚。这个时候, 直播的技术手段传输角色体现得更为充分。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 笔者认为, 新闻直播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但这种提高并不意味着新闻直播必须以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为表现对象。新闻直播需要新闻现场, 但不能拘泥于现场。从本质上讲, 新闻直播是一种新闻理念, 不论是正在发生的新闻, 还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 它都要求出镜记者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到新闻发生的地方, 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头脑来进行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实现客观性和时效性的完美统一。

随着SNG新闻直播车的普及和推广, 常态化的新闻直播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新闻直播的理解和研究将有助于提升电视新闻媒体的品质和质量。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艺术 篇7

1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新闻直播语言需要进行严格考究,甚至需要当场组织合适的语言对随时发生的事件进行播报。因此,其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

1.1 整齐、规范,语言杂质少

电视新闻所播报的均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新闻节目便具有了庄重大气、规模宏大的特点。与此特点相适应的语言也同样需要具有整齐、规范的特点;并且因为新闻节目要求的严谨性,也让新闻播报的语言杂质较少,播报的语言均是字字珠玑,经过提炼而成。

1.2 语言的美感享受

新闻节目的语言虽然具有严谨性与庄重性,但是不能否认其依然具有语言的美感。语言具有三个层次的划分,依次为“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三个层次。新闻节目的语言需要达到此三个层次的要求,在进行信息传达的过程中,由传播者与观众两方面构成语言的美感,两者在一定氛围、环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营造出“愉悦共鸣”的环境氛围。

1.3 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是指提前知道将要直播的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在能够预知事件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进行语言的修饰,进行充分、周密地设计,这样新闻语言则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完整、完美。

1.4 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特点

新闻的播报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播报过程中插入重要的、临时发生的事件,并利用快速、有效的语言进行报道。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语言要做到与可预知事件新闻播报语言的无缝连接,让听众无法听出两者的区别,这就需要播报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对新闻的驾驭能力。

2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训练路径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并非天然形成的,其需要播报者具有一定的语言天分,更重要的是对播报工作者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直播语言训练效果。

2.1 选择适合的新闻播报者

一般情况下,性格类型为探索型、社会型、机智灵活的性格更加适合新闻内容的播报,此类型的人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声音则需要庄重、严肃、自然,具有亲和力,此声音能够让观众容易接受,使观众在收看新闻节目的时候,能够对报道者产生亲近、喜爱的感觉。

2.2 重视语言基础的培养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通过口语传递信息,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语言工作者。普通话口语表达是其从业的基本条件,要求其语音标准、语言运用规范。报道者需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功底,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不能出现任何关于语言、语法的错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报道者来自祖国世界各地,因此方言也是报道者重要的语言“门槛”。在对播报者进行语言培训的时候,要重视语音标准的培养,重视规范性语言的运用,控制好气息的使用,掌握语言发声的技巧性,依照严格要求对其吐字归音进行训练。

2.3 重视实践的锻炼

若要做好新闻内容的播报,实践过程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播报者语言的提升需要以长年累月的实践作为基础,也要抓住一切实践机会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艺术性。报道者首先要做好新闻的采编工作,在采编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措辞的使用,注重评论能力和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长时间积累的新闻采编、评论能力的锻炼,则能够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处变不惊,提升语言使用实力。

2.4 做好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播报者所使用的语言需要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此语言为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相反,播报者需要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对于重大事件具有人文关怀性。“人文关怀”是媒体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在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播报中,报道者要对灾难中人的命运从内心进行关注,通过具有情感的语言报道,体现关怀,引发社会的关注,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3 结语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受社会语境的影响,受媒体语境的干扰,受具体直播语境和电视新闻语境的感染,要求新闻直播语言的报道者要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性,从而使新闻直播语言更加标准化,将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播报给观众,让观众获得新闻时效性信息的同时感受到新闻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篇8

(一) 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征

对于事件类的电视新闻来说, 主要包括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直播以及可以预知的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 这两类电视新闻在直播的过程中语言上都会有各自的特征。首先, 对于可以预知的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 由于在直播之前就已经知道其发生的时间以及内容, 这样就会使得电视新闻直播的过程中语言上较为丰富以及完整, 在使用的形式上也多种多样, 这样的新闻在进行直播之前往往会有比较丰富的准备或者对背景材料进行录制, 这样就会使得语言更加的完整, 另外这类新闻的“告知”以及“阐述”是两个重要的层次, 记者进行采访或者是演播室中进行对话都是要体现这样的告知以及阐释, 对语言上也有要求, 要求其做到相应的连贯性, 同时还应当做到准确明晰。另外这一新闻在播报上语言还具有即兴口语的特征, 这样的新闻是靠记者以及被采访者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得以完成的, 这样就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大量即兴而又口语化的语言, 语言上比较灵活, 随想随说比较松散, 语气上有比较多的变化, 此外这类新闻的语言还有比较强的个人色彩。

(二) 仪式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征

首先, 简洁规范。这类电视新闻直播的特征主要突出简洁规范,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电视新闻直播节目自身要求的庄重大气以及规模宏大相符合, 对于仪式类电视新闻直播来说, 其语言要求做到整齐流畅, 同时还应当满足规范化和标准化, 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失误的状况。例如, 说香港回归以及国庆六十周年直播的过程中, 在语言上往往会有比较强的庄重以及严肃的色彩, 同时还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在其中, 所以说, 这样的新闻在进行播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规范和准确, 另外这样的新闻在进行播报的时候还要求语言要做到流畅整齐, 要尽量避免错误的出现。其次, 具有美感享受的层次。这主要是因为仪式类的新闻比较典雅以及庄重的特征所决定的, 在语言的使用上其美感主要是靠观众以及传播者两个因素构成, 一方面, 信息的传播者是整个语言美感的制造者, 是语言美感的主导者, 观众的审美水平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由传播者进行提升以及熏陶;另一方面, 信息的接收者也就是观众, 对美感也有所追求, 这样的就会使得两者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产生共鸣, 达到愉悦双方的目的。

(三) 常规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征

所谓常规类的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主要就是指在整点时间段以及固定的栏目时间段进行直播的节目, 比如说“新闻30分”或者是“晚间新闻”等都可看作是常规类的电视新闻直播节目, 这样的节目对语言往往有比较特殊的要求, 要求节目中所出现的语言应当是具有的一定的规范性, 同时对直播的主持人有一定的要求, 要求主持人应当具有相当高的语言功底, 在这样的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 其语言主要有播音员以及出镜口播这两种方式, 新闻事实的画面中配音工作会在电视播音员的播出之前, 在直播的过程中进行播放, 电视播音员的出镜口播是整个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语言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直播的过程中, 关于新闻主体的内容提要以及导语、评论等是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新闻播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常规类的电视新闻来说其直播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 宣读以及讲解是常规类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的主要语言形式。对于常规类的电视新闻来说, 其主要包括国家大事以及民生新闻或是国家的政令等等, 所以说, 这样的新闻信息稿件在进行播报的时候往往是使用较为正式以及严肃的态度进行, 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将宣读式以及讲解式看作是这一电视新闻在直播过程中所使用的两种主要方式, 在播报的时候也会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说使用讲解和宣读进行结合的方式、规范式的宣读播报方式等;另一方面, 这类新闻直播语言具有比较强的交流感以及语速比较快。与广播语言进行比较的话, 因为电视新闻在直播的过程中是画面与声音同步进行, 这样就会使得语言在有较快的语速,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在播音的语速上的要求是每分钟两百三十个字, 由于新闻本身带有及时性的特征, 这样就要求在直播的过程中, 播音员在语速上有时候会达到每分钟两百六十个字。在常规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过程中, 消息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 因为新闻的主体以及新闻的导语是整篇新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对于这样的新闻信息来说, 新闻的导语主要是由出镜口播的方式加以完成, 这样的工作主要是在演播室内部完成, 相当于是与电视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这样的及时性与同步性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常规类新闻在直播过程中口语使用上的交流感。

二、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培养策略

(一) 重视中小学基础知识

对于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来说, 是通过口语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同时还是语言共组者, 对于新闻播报者来说, 普通话的口语表达是其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注意语言运用上的标准与规范, 对于语言的培养来说, 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普通话的学习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中小学是整个人生的重要起点, 往往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人类语言定性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所以说, 电视新闻直播工作的语言播报能力应当从小抓起,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主持人以及播音员的培养院校应当对我国的中小学进行结合,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语文的学习力度, 继而有效培养学生读写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还应当注意加强对学生使用口语进行表达这一方面的能力训练。

(二) 进一步加强专业方面的训练

因为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报道者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样就需要更加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一方面,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播报与其他生活用语中的语言有较大的不同, 声音是播音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性内容, 要求其声音应当具有艺术化讲究相应的技巧性。对于吐字以及气息的控制等等都会有所要求, 这些能力的掌握都是要通过专业性的学习才能够达到;另一方面, 电视新闻直播所使用的语言是整个社会语言运用的标杆, 对社会的语言运用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更应当提升工作者的语言使用水平, 继而真正达到愉悦共鸣的美学层次。只有在语言上有较强的表现力, 做到富有弹性, 才能够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更好地做到游刃有余, 另外对于报道者来说, 声音也是其形象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良好的声音就很难塑造真正成功的形象, 如说央视的白岩松, 因为其从小就有比较好的语言基础, 比较喜欢讲故事以及朗诵, 尽管其本科所学是新闻, 但是与播音系的学生住在一个宿舍之中,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 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对其营造了良好的锻炼环境, 走上岗位之后又获得相关部门的专门性指导, 可以说语言上的成功为其以后新闻传播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在新闻编辑以及采访的过程中进行锻炼和提升

对于电视新闻直播节目来说, 并不是一个还有专业技能的播音员就能够完全胜任的, 对于电视新闻直播节目来说, 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普通话, 同时还应当具有较好的评论或者是进行新闻采编的技能, 能够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样就要求记者或者是主持人应当具有编辑、评论员以及记者和播音员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关于采编或者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来说, 在学校是很难学到,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会有所收获, 所以说,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主持人以及记者在培养上应当侧重实践,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上岗之前应当经过新闻采访以及编辑等方面的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在走上播音岗位的时候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四) 在新闻节目中培养语言能力

一方面, 在新闻栏目中对播音员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电视新闻方面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革。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基本都是从记者中进行选拔, 实践证明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是正确的, 我国央视很多著名的主持人, 如说白岩松以及敬一丹等都是先从事记者以及编辑的工作, 之后才走上主持的岗位。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对人才进行锻炼以及培养, 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主持人自身的主持能力, 同时能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做进一步的挑选, 从而选择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另外诸多记者在采访以及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为其之后走向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岗位奠定了极大的基础和优势;另一方面, 在直播的节目之中对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新世纪伊始, 我国央视东方时空这一栏目进行了二次改版, 增设了一个新的子栏目即“直播中国”, 但是因为收视率不高不久就被撤销, 但是对于这一栏目的开设目的来说, 主要就是为我国的电视新闻直播事业锻炼以及培养大批的人才, 最后大量的实践证明, 这一栏目的确为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培养了优秀的人才队伍, 成为整个央视节目直播的主要力量。所以说,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人才应当在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最为切实的锻炼。

(五) 实践应当与学校的教学进行结合

当前年我国电视新闻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在使用上往往会存有电视台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 所以, 当前的学校教育应当与电视要和广播电台进行结合,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当前我国电视直播新闻对播音员以及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才会培养出真正适合我国传媒发展的人才。

三、结束语

我国电视新闻主要就是通过画面以及声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电视新闻语言的范畴因此也就包含声音和画面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 电视新闻的直播主要有三个类别, 一个是仪式类的新闻直播, 一个是事件类的新闻直播, 还有一个是常规类的电视新闻直播, 其中对于事件;类的电视新闻直播来说, 又包含着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直播和可以预知的电视新闻直播两个方面, 在对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进行直播的过程中, 也应当使用不同的电视语言, 对于仪式类的电视新闻直播来说, 其语言应当具有规范和庄重性的要求, 应当尽量达到一种美感享受的层次, 其在电视新闻画面上也主要是呈现远景, 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仪式类的新闻所具有的庄重性相符合。对于事件类的电视新闻直播来说, 因为事件上具有比较强的变动性, 这样就要求新闻的报道者应当具有比较强的新闻敏感, 要做到随机应变, 具有比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可以预知的新闻事件的直播来说, 应当在直播之前就应当进行准备, 还应当对其背景进行挖掘, 在语言上也应当做到详细的阐释, 对于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的电视直播来说, 因为事件具有比较强的突发性, 这样就要求新闻的报道者应当侧重对新闻事实的介绍, 在语言上要做到准确无误。对于常规类的新闻直播来说, 其对电视新闻主持人或者是播音员的要求比较高, 其语言主要是使用播报的方式进行, 依据相关内容的不同, 常规类的新闻还可以进行细分, 有民生类的新闻直播以及政府公告的新闻直播,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政府公告播报的时候应当注重语言的明亮和宏达, 但是在对民生新闻进行播报的时候应当尽量做到贴近群众以及语言上的委婉。

参考文献

[1]王莹.浅析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征与提升策略[J].现代语文, 2013 (4) .

新闻直播安全性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直播,SNG,3G,优势互补

一、电视新闻的直播类型

当下, “直播”已逐渐成为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1980年, 美国CNN首创24小时新闻直播, 成为电视新闻迈向直播化的重要标志;2000年, 央视推出《直播中国》, 随后电视新闻直播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渐呈常态化, 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场直播, 使得在新闻现场即可完成新闻报道的制作, 极大提升信息传递的鲜活度, 而演播间则可更专注于“推销”的职能, 更有效地综合传播信息资源。目前, 电视新闻的直播节目形态主要分为“主动式直播”、“模糊式直播”、“被动式直播”几种类型。

“主动式直播”, 即对可预见新闻事件的电视直播, 例如对“奥运火炬传递”、“两岸包机”、“高考切线”、“土楼申报世界遗产”等题材的电视直播。由于此类题材的直播有一定的准备提前量, 在直播前能较充分地了解新闻事件的人文地貌, 操作上较为主动。但此类直播对象主要为重大新闻事件, 尚无法构成常态化直播的主体。

“模糊式直播”, 即对准可预见新闻事件的电视直播, 例如台风、暴雨等题材的电视直播。此类直播的对象具有较模糊的发生预期和发展趋势, 操作上相应具有不确定性, 但有一定规律可循。这是新闻频道运做最为成熟的直播模式, 在特定的时间段内 (夏季) 是频道直播的主体。

“被动式直播”, 即对不可预见新闻事件的电视直播, 直播对象主要以突发的天灾人祸为主, 例如“地震”、“山体滑坡”、“车祸”、“沉船”、“社会救助”等。此类新闻事件瞬间发生, 需要直播团队快速做出反应。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直播, 是新闻频道对直播常态化主体的最重要的补充。

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 除了传统采播设备, SNG、3G等新技术、新设备相继闪耀登场, 媒介技术的变化对新闻传播构成显著影响。“SNG (Satellite News Gathering) 意为‘卫星新闻转播’, 可称为卫星新闻采访车 (或转播车, 车顶装有碟型天线, 可随意调整方向对准太空中的通信卫星) ”。[1]而3G (3rd-generation) 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 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2]新闻频道于2004年正式将SNG设备投入新闻节目制作的运用, 2010年进而增设3G报道小组, 双线并进, 目前基本实现直播的常态化。在直播应用的实战中, 两种设备各有优劣。

二、SNG设备的优点和不足

SNG作为移动式的发射站, “电视台工作人员可随时将所在现场的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到电视台, 电视台再从卫星接收信号播出, 因而SNG成为LIVE重要的技术支持手段, 尤其是实现了事件相关的多点LIVE。”[3]直播报道中运用SNG设备, 实现了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之间的零时差、零距离, 其对现场信息的展现近乎于原生态, 带给观众强大的视听冲击与心灵震撼, 为新闻传播的理念和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新空间, 倍受重视。在谈及SNG对台湾的新闻竞争格局的影响时, 台湾东森电视台新闻部经理林天琼就曾说道:“在台湾电视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有SNG收视率不一定高 (因为你有人家也有, 你快不一定比人家更快) , 但是没有SNG一定输, 把电视机打开看不到即时性的新闻是不行的。”[4]

S NG卫星采访车的投用, 使新闻频道进一步强化了“最快的频道”的理念, 实现“最新播报、新闻同步发生”。这一点在新闻频道收视王牌———《现场》栏目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自 (04年) 改版 (投用SNG设备) 以来, 《现场》的收视率稳步上升, 2004年平均收视率比2003年提高) 0.5 (AC尼尔森数据) , 达到5.8, 周平均收视率最高达到7.8, 并屡屡创下收视新高。栏目广告经营收入增长近千万。”[5]在此基础上, 新闻频道更进一步加入全国民生新闻协作体, 多城市电视台SNG资源共享, 进行SNG的联动报道, SNG设备在直播中获得更充分的运用。

(一) SNG设备在直播运用中的优点

SNG设备在直播运用中优点突出, 主要表现在:信号稳定, 抗干扰能力强;设备齐全, 保障有力;阵容庞大, 宣传优势明显。

首先, SNG卫星车能提供稳定的信号源, 这对新闻直播节目是最至关重要的。SNG直播系统的信号传输全程均为点对点传输 (卫星车-->亚4卫星-->电视台总控) , 信号功率强, 中间环节少, 有效地保障了直播视频和音频信号的稳定性, 为现在除有线传输外最可靠的传送方式。笔者常年随SNG卫星车防抗台风一线做直播报道, 如2010年强台风“鲇鱼”登陆漳浦古雷半岛, 登陆风力达13级, 但在安全的地方, SNG卫星车仍然可以传回清晰的信号;

同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SNG卫星车就是一个小型的直播平台, 车内有切换台、对编机、调音台、字幕机、至少2讯道的外录设备以及车载发电装备, 这对于远离大本营直播的团队来说非常重的, 一辆4讯道的卫星车基本上就可以直播一场小型的晚会。2008年奥运会福建站火炬传递的直播就是以4讯道的卫星车为主体的, 实现对火炬传递这重要时刻的立体报道;

而SNG小组阵容庞大, 宣传优势明显。SNG卫星车一出动至少要有6、7人, 随行车辆至少1部。宽大的车体, 醒目的标识, 众多的人员往往是实力的象征, 在做一些重大题材报道、主题性报道和会议报道时, 对电视台本身也是一种宣传。

(二) SNG设备的不足

由于SNG设备的购置高成本, 令中小规模的电视台很难承受, 这成了其在直播中灵活运用的一大制约因素。“台湾东森电视台一家便有14辆SNG, 当台风即将来袭时, 它可以将车辆在岛内重点地区进行部署。在报道时, 电视画面除演播室外, 可以同时呈现6路不同地点的现场信号。而内地, 目前已经拥有SNG车的地方电视台大多只有一辆。”[6];即便有一、两台直播车, 对一个新闻专业频道来说, 也还是远远不够的。面对高覆盖面的重大题材, 单一电视台仅依托SNG设备, 独力难支。因此, 2005年新闻频道加入“全国电视SNG协作体”, 与兄弟媒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多视窗同步直播。在2009中国日全食直播、近年元宵灯会等的直播中, 新闻频道都借势直播联盟来弥补设备不足的缺点, 合力促成1+1>2的效应, 方才较好地拿下大地域跨度题材的全景式现场直播;

而直播人员成本高也是摆在SNG直播面前的又一个瓶颈。通常, 最精悍的SNG直播小组也需要配置出镜记者、摄像、导播、技术、司机等一众人员,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差旅劳务费用不菲。而除了直播车, 辅助车辆也必不可少, 再加上卫星租用的费用, SNG直播代价高昂;

此外, 由于SNG车的行进受地表地貌影响较大, 有些地点SNG卫星车无法进入, 而直播前的“找星”、调试亦颇为耗时, 甚至存在变数, 都造成SNG直播的机动性不足。因此, SNG设备虽然在具有一定预见性的“主动式直播”、“模糊式直播”中表现抢眼, 但面对突发事件则陷入被动, 难以把握现场直播的首发优势。

在电视新闻直播中, SNG设备的运用强化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 更好地构筑起媒体与公众、乃至职能部门之间沟通的话语空间。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需要新的传播媒介来进一步弥补其客观存在的缺陷, 更有效地推进新闻传播。

三、3G设备的优点和不足

为了弥补SNG技术上的缺憾, 新闻频道尝试过互联网和海事卫星, 但无奈于线路采集端的束缚, 互联网更多的应用还是停留在异地采访, 发稿回传的方式。而海事卫星的后续成本实在太大, 而关键还是传输信号质量不佳。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3G技术大量投入民用, 成为我们视频传输的一种全新的选择。在新闻直播中引入3G技术, 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直播在技术上的不足。新闻频道在2009年开始依托联通网络, 引入3G新闻直播系统。在实践中, 3G设备呈现出其固有的优缺点:

(一) 3G设备运用于直播中的优点

首先, 3G设备在直播运用中较少受交通、电源保障等客观条件制约, 只要现场有3G信号, 客观上, 记者都有条件突破时空限制, 及时进入现场, 展开实时的视频直播。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 3G设备甚至还可以实现移动直播。例如今年频道对福建武警总队在闽江上的防洪演练进行现场直播, 江面宽阔, 卫星车对新闻现场核心区 (江心) 鞭长莫及, 即便运用超长焦镜头也无法完全展现现场。对此, 我们尝试了3G报道方式, 只派出2名记者和一台3G设备, 登上随行快艇, 就轻松成功的完成了近距离的直播连线报道;

由于3G设备操作方便, 可以更好地保证时效性。一名成熟记者只需10分钟就可以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轻巧的3G设备可随时轻松携带出发。如此, 常常在SNG车还在吃力赶路时, 3G报道小组已可声画并茂地完成与演播室的实时连线报道。2011年7月相继发生了福建旅行团西藏车祸事件、浙江温福铁路动车追尾事故, 我们的记者都在第一时间携带3G设备赶赴现场, 发回直播连线报道, 保证时效, 现场感强;

3G设备用于直播, 还能极大地降低运行成本和人员成本。一辆卫星车的前期投入高达数百万, 而“3G直播依托的是现有通信运营商无线传输网络, 除了在开始阶段投入信号发射机、接收服务器、软件控制平台, 平时只需支付宽带流量

2012年第1期 (总第89期) 东南传播150使用费就行了。”[7]与此同时, 3G直播现场仅需一名记者、一名摄像, 队伍精干。相较于SNG直播高昂的人员成本、生活成本、运输成本, 运用3G直播要经济、便捷得多。

(二) 3G设备的不足

在现场直播中, 最给力的就是现场的实时声画, 这需要最迅捷的记录与传播, 而3G直播恰恰实现了直播效率的极大提升。但作为新生手段, 3G设备在直播运用中亦存在缺陷:

3G直播的最大掣肘在于网络覆盖的地区差异。虽然目前多数市区能做到网络的全覆盖, 但少量3G网络盲区仍难以避免, 而县级以下区域, 信号则无法保证。如果没有网络, 3G直播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图像质量相对较差也是3G直播的一大缺憾。“3G技术传输图像的带宽只有300K, 双卡的也只有500K左右。”[8]其在满幅显示时颗粒度较大, 马赛克现象相对严重, 而运动镜头中情况尤为突出:常态的运动镜头里都可能出现马赛克, 哪怕只稍微提速, 将出现条纹状的马赛克, 充斥整幅画面, 造成画面失效。而SNG直播采用标清格式时, 虽需占用4M—9M的卫星带宽, 但色彩饱和, 没有马赛克现象, 图像质量优异。此外, 我们在实践中还了解到, 除了受网络信号的影响外, 3G信号在低照度条件下亦容易形成马赛克, 即夜晚比白天更易产生马赛克, 需要通过新闻灯补光加以解决。在图像质量上看, 3G直播劣势凸显。

3G技术尽管尚未完善, 优缺点突出, 但该技术的应用毕竟为新闻事件现场直播提供了一个灵活机动的视音频传输通道, 极富战斗力。伴随着3G技术的成熟、网络覆盖的完善, 3G或可依其卓越的表现促成电视直播方式主流的改变。我们期待新技术发展的同时, 亦呼唤更成熟的运用。

四、优势互补, 以“混编”构建报道应急体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SNG的稳定优质, 与3G设备的灵活机动, 恰巧形成明显的互补态势。在常态直播团队的打造中, 新闻频道将SNG和3G报道小组进行“混编”, 长短结合, 单组和多组结合, 组成策应多部门的突发报道应急体系, 有效保障重大、突发新闻随时切入直播现场。3G报道小组记者配置3G设备盒、便携电脑、3G无线上网卡等设备, 加上原有的SNG直播组, 形成快速高效的报道团队, 极大拓展了现场报道的覆盖面。这个团队可以单组深入现场调查, 实现单点3G直播, 亦可通过3G和SNG联动, 形成多组多点立体报道, 这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势互补的统筹调度:

依据事件大小做弹性调度:一般的突发事件, 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可安排3G记者组做单点的直播, 实现快速反应, 优先保证“在现场”这一要素。这在上文所述的“被动式直播”中优势突出;而对于重大新闻事件, 或有条件先行把控的“主动式直播”“模糊式直播”, 则直接派出SNG小组, 确保现场直播的持续、高质;

依据新闻现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调度: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 SNG报道组较适合一定区域内的新闻事件现场直播, 如台风直播, 频道通常根据台风路径, 在预计的台风登陆点提前布设SNG采访车, 随时待命。而对于远途新闻事件 (譬如省外) , 则宜派出3G记者组直抵现场, 快速进行连线直播。如果事件重大, 可以经由网络, 将先行摄制的VTR传回, 再通过实时连线跟进介绍最新进展情况, 一定程度上贴近SNG报道的多点、立体效果;

依据新闻事件的紧急程度调度: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3G直播组可作为SNG小组的先遣部队, 先行抵达现场, 第一时间完成现场资料的采集, 并由出镜记者简要播出。待SNG小组抵达, 再于卫星车完成3G小组采集资料的剪辑, 在晚间黄金时段内, 结合SNG卫星车, 构成两个不同视角的现场报道组, 完成现场直播。该调度即截获了最鲜活可贵的现场资料, 又延伸了优质传输, 张弛有度, 生动全面;

综合部署:在一个重大事件的现场, 我们还可以通过SNG、3G的综合部署实现多视角并行的立体报道。比如依托SNG小组进行内围的主体情况介绍, 而3G小组则既可在制高点 (譬如附近的高层建筑) 完成直播现场的高视角宏观展现, 又可同时深入医院内部、政府新闻办等窄小的新闻核心空间完成微观视角的最新情况通报。点面结合、综合立体的现场报道更具有现场感、冲击力与说服力。

总之, 技术在不断的革新与完善, 同时也不断对我们电视人提出新的挑战。现在, SNG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高质移动直播的条件, 3G技术又为我们创造了一条机动高效直播之路。恰当地根据直播对象的特点对直播设备进行统筹运用, 可以在优势互补中促成良好的报道应急体系, 构筑起高效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作为电视新闻人, 我们有责任利用好这些传播手段, 在综合运用中, 于第一时间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资讯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原枫.中国电视新闻的SNG时代[J].新闻前哨, 2006 (8) .

[2]成淼.浅议中国3G技术的发展[J].科技风, 2010 (20) .

[3]唐文峰.杭城电视媒体SNG的常态化运用[J].视听纵横, 2006 (5) .

[4]卞清.路上十年:SNG对话中国电视新闻.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0-07-13) [EB/OL].http://www.studa.net/xinwen/100713/16004056.html.

[5]翁陈兰.电视新闻新形态的一次实践——析《现场》栏目的改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 (6) .

[6]闵大洪.地方电视台对SNG的运用——全国首届SNG暨电视新闻研讨会侧记.人民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2/07/content_6175072.htm

关于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思考 篇10

准确地说,电视新闻连线报道是通过微波、卫星、电话、网络等传输电视信号的技术手段,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里,由新闻主持人与现场记者、采访对象共同参与的对接报道,真正实现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实时同步的零距离。作为一种报道手段,电视新闻连线是随着电视新闻直播的出现而产生并被广泛运用的。

从1997年的香港回归活动的现场直播开始,央视在国内率先采用电视直播连线的报道形式,但那时的直播连线还停留在可预知、程序化的新闻事件直播中,不能体现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快速启动的优势。之后,随着2002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南京零距离》和《绝对现场》两个直播新闻栏目的开播,电视直播连线作为一个常态化使用的报道手段开始被各电视台引入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

从2004年开始,天津电视台《十二点报道》《津晨播报》《天津新闻》《都市报道60分》等几档日播新闻栏目陆续实现了直播,直播连线的报道形式开始被天津电视媒体广泛使用。特别是3G便携式传输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电视信号的传输成本,使电视直播连线的常态化成为可能。但是受栏目播出时间的限制,目前只有卫视频道《十二点报道》《津晨播报》真正实现了电视新闻连线报道的常态化,而其它几档新闻栏目则更多地采用现场报道和电话连线的形式。在每天《十二点报道》《津晨播报》中,除了每天固定的天气、交通情况的即时连线外,还会有一些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件、活动的最新情况的连线报道。

虽然地方电视媒体电视新闻连线报道的常态化,使其在如今电视新闻“速通化”的大趋势下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与央视和CNN、BBC等国际性知名电视新闻机构相比,在理念、策划、内容、管理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与提高,在日常新闻直播连线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也值得思考。

1 新闻直播题材的选择

新闻直播题材的选择一直是各个地方电视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什么样的题材适合直播?什么样的题材没有必要直播而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更合适?为了直播而直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应该遵循新闻规律,直播的事件首先应该是正在发生的动态事件,其次应是观众关注的、具有一定重要性的事件,对一个处于静态的事件进行直播的意义不大。另外,目前各地方电视台直播题材大都局限于可预知、计划内的新闻事件,如各类会议、比赛、演出等,对突发事件直播的反应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2 突发事件直播的新闻监管

要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直播,就必须打破旧的新闻监管制度,按照我国目前的新闻宣传实际来看,这也让电视新闻栏目的制片人、新闻部门的主管们承担了不小的风险。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的新闻直播导向正确,如何改良机制,尽量减小直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是目前摆在中国电视新闻人面前不小的难题。

3 从业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的提升

主持人、记者直播经验的缺乏,由于新闻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直播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闻事件的连线报道要尽量避免由于记者报道的失误而引起的不良后果,比如直播内容政治导向上的把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甚至现场血腥暴力场面尺度的把握等,这一切都对现场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现场直播连线也要求演播室主持人具备扎实的采访基本功和对新闻事件较强的总结、分析和归纳能力,由于目前国内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大多没有丰富的记者工作经历,因此,新闻直播也对主持人的新闻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多点直播报道

上一篇: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下一篇:阳台上的水稻